眼中的日本人作文

2024-10-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眼中的日本人作文(共11篇)

眼中的日本人作文 篇1

皆さん、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今日は「私から見た日本人」についてお話します。では、始めます。

中国人と日本人は顔から見れば、違うところはそれほど感じありません。黒い髪と黒い瞳、肌の色も同じです。また、日本文化は中国文化から大きな影響を受けたため、日常の生活の中では漢字もよく使います。しかし、顔から見ても、文化から見ても、共通点が多い中国人と日本人だが、実は様々な差異が存在する。文化は国によって違います。日本の文化は他の国に比べてとてもユニークです。私から見て、日本人には次の三つの特徴があるように思います。一つ目は、日本人の人間関係です。日本人はよく相手の気持ちを考え、相手の立場を考え、本当の気持ちを直接に口に出そうとはしない。それに対し、中国人は自分の気持ちを隠さず、好き・嫌い、賛成・反対などをはっきり言います。でも、両方の性格にはいいところもあるし、悪いところもあるため、中国人の性格と日本人の性格、どちらが良い悪いとは思わない。これは、この二つの民族の性格の特徴であり、魅力でもあるからだと思います。

二番目は、日本人は上の人によく従うことです。いつも後輩は先輩に「はい。」「わかりました。」「かしこまりました。」と言います。日本では上司から指示を受けた時、それが実は自分の業務範囲でなくてもやる場合がほとんどです。反対に中国では、効率を考え、基本的に自分の業務範囲でなければ実行することはあまりありませ

ん。多分、文化の影響で、両国の人はことに対しての態度が違うだと思います。

三番目の特徴はまじめでよく働くことです。会社員は遅くまでオフィスにいます。早く家に帰ることは恥ずかしいことと思っています。皆が夜十時まで働いている国は日本だけです。

眼中的日本人作文 篇2

小岛芳孝对石井正敏提出的“靺鞨国”不是渤海国的观点提出了几点反对的意见。那么, 小岛芳孝对此问题又持有什么样的见解, 下面分析石井正敏和小岛芳孝眼中的“靺鞨”。

一、什么是“靺鞨”

关于靺鞨, 石井正敏仔细分析日本文献中对靺鞨的记载, 认为日本文献资料中没有把靺鞨直接称为“渤海”的记载;关于“渤海”, 石井正敏也同样通过分析日本文献中“渤海”的记载, 认为渤日交流期间的日本一直把渤海国理解为是高句丽的继承国。因此, 石井正敏主张日本文献中的靺鞨不是指“渤海”, 提出了日本文献中记载的“靺鞨国”和渤海国不是同一个概念的观点。关于日本文献中的靺鞨, 石井正敏有如下的几点看法:日本文献中的靺鞨与日本官方文献——《日本书纪》中记载的肃慎有相同的训读发音——“a xi ha xie”, 因此靺鞨是指肃慎;肃慎是居住于日本北部以及北海道地区的居民。 石井正敏根据日本文献中的“靺鞨”与《日本书纪》中记载的“肃慎”有相同的训读发音——“a xi ha xie”, 因此主张日本文献中的“靺鞨”是《日本书纪》中记载的“肃慎”。石井正敏又认为肃慎是居住于日本北部以及北海道地区的居民, 从而给日本文献中的靺鞨赋予了日本北部以及北海道地区居民的意义。而笔者认为渤海国是大祚荣于698年建立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国家, 这是不容质疑的事实。如上, 石井正敏主张日本古代把靺鞨与“渤海”视为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关于靺鞨, 小岛芳孝持有与石井正敏不同的见解。他关注中国唐代的文献资料, 通过分析中国唐代的史料中对“渤海”和“靺鞨”的记载, 认为“渤海”与“靺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唐代的文献资料中体现的唐朝对“渤海”的看法, 理应通过唐朝与日本之间的交流传到了日本。而且, 对于石井正敏提出的“靺鞨”是指肃慎的这一观点也是持反对态度的。下面分析小岛芳孝是如何看待靺鞨的。

首先, 小岛芳孝通过分析唐代的文献资料中多处把“渤海”称为渤海靺鞨或靺鞨的现象, 对靺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第一, 《旧唐书》渤海靺鞨传中以“渤海靺鞨大祚荣”开头。第二, 开元元年 (713) , 唐为了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而派遣的崔忻在辽东半岛旅顺建立的石碑上记载了“持使节宣劳靺鞨使 鸿胪卿崔忻井两口永为记验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等 。小岛芳孝认为:“唐代文献资料中记载的靺鞨是指北方诸多民族的总称, 对于靺鞨诸族中的各个民族, 如粟末靺鞨、白山靺鞨等以其前缀部分的地区名来进行分辨。渤海靺鞨、黑水靺鞨也是这个靺鞨诸族中的渤海集团和黑水集团, 因此不可以把靺鞨和渤海视为两个完全不同的民族。”

小岛芳孝分析被石井正敏忽略的中国唐代的文献资料, 认为唐代的文献中记载的靺鞨是指北方诸多民族的总称, 粟末靺鞨、白山靺鞨、渤海靺鞨、黑水靺鞨都是位于北方的不同民族, 而“渤海”是这个靺鞨诸族中的一个大集团。如上, 小岛芳孝认为“渤海”与靺鞨有密切的关系, 并主张唐朝对“渤海”的这一看法通过唐朝与日本的交流传到了日本, 不可以因为日本文献中没有把靺鞨直接称为“渤海”的记载, 就断定古代日本没有把靺鞨视为“渤海”。

其后, 小岛芳孝对石井正敏提出的“肃慎是居住于日本北部以及北海道地区的居民”观点提出了反对意见。小岛芳孝通过分析《日本书纪》中对肃慎的记载, 指出《日本书纪》中虽有多处肃慎人来到日本北部地区与当地居民进行了贸易的记载, 但是这些恰好说明了《日本书纪》的作者并没有把肃慎理解为日本列岛居民。小岛芳孝分析的例子为如下几个:一是《日本书纪》钦明五年条中记载了肃慎集团来到佐渡——现在日本中部地区的新潟县之事;二是《日本书纪》齐明六年 (660) 条记载了越国守的阿倍比罗夫在渡岛与恐吓过蝦夷的肃慎人进行了交易, 而且因贸易失败还引发了一场战争之事;三是《日本书记》天武5年 (676) 记载了新罗使者——清平与7名肃慎人共通来到日本之事。

小岛芳孝认为, 这些记载内容表明了当时的日本对北海道以北的概念非常模糊, 并没有把肃慎视为日本北部以及北海道地区的居民, 而是把肃慎理解为了距日本北部更远的北方地区的一个集团。

综上, 关于靺鞨, 石井正敏和小岛芳孝持有不同的观点。石井正敏认为靺鞨是《日本书纪》中的肃慎, 又因肃慎是位于日本北部以及北海道地区的居民, 所以主张日本古代把靺鞨视为日本北部以及北海道地区的居民, 日本文献中的靺鞨与“渤海”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小岛芳孝则认为唐朝文献中的靺鞨是指北方诸多民族的总称, 而“渤海”是指位于北方的诸多民族中的一个集团, 而且唐朝的这一看法传到了日本, 不可以把靺鞨与“渤海”视为完全不同的概念。

二、“靺鞨国”所在地

石井正敏认为, 靺鞨是《日本书纪》中的肃慎、“靺鞨国”是指肃慎的居住地、位于日本北部以及北海道地区等, 完全把“靺鞨国”与《日本书纪》中出现的肃慎的居住地画为等号看待。

关于“靺鞨国”的所在地, 小岛芳孝则从考古学角度出发, 通过分析在日本国内出土的考古资料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首先, 小岛芳孝根据日本列岛北部地区的7世纪考古遗迹中出土了高句丽系、靺鞨系等大陆性遗物的现象, 认为这是居住于俄罗斯沿海州南部的靺鞨人携带这些物品到日本列岛北部地区与当地的倭人进行了贸易往来时留下的。其后, 他又根据“8世纪的遗迹中很少出现如上遗物”这一事实, 推定这是698年建立的渤海国掌控了俄罗斯沿海地区, 使靺鞨不能自由地出入日本北海道地区, 所以北海道没有出现如上遗物。渤海国随着逐渐强大, 控制了俄罗斯沿海地区, 从而阻碍了俄罗斯沿海地区南部的靺鞨人与日本北部地区的倭人之间的贸易往来。所以, 日本官方派“渡岛津轻司”去往这些靺鞨人的所在地——俄罗斯沿海地区南部以及渤海国控制的俄罗斯沿海地区观察情况。可见, 小岛芳孝眼中的“靺鞨国”是指包括渤海国在内的靺鞨人的居住地是指俄罗斯沿海地区。

其次, 小岛芳孝分析了记载着“靺鞨国”具体位置的实物资料——多贺城碑碑文, 对“靺鞨国”的位置进行了计算。多贺城位于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多贺市附近, 始建于8世纪初, 沿用至11世纪中叶。多贺城遗址中出土的多贺城碑的碑文上记载, “去京一千五百里……去靺鞨国界三千里”。小岛芳孝根据多贺城碑的碑文内容, 即多贺城至“靺鞨国”的距离是多贺城至首都—奈良的距离的两倍计算之后, 认为“靺鞨国”是指从萨哈林岛中部至俄罗斯沿海地区北部的区域。

关于“靺鞨国”的所在地, 石井正敏和小岛芳孝持有不同的意见:石井正敏主张“靺鞨国”位于“日本列岛北部及北海道地区”;小岛芳孝认为是包括俄罗斯沿海地区南部和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以及萨哈林岛中部地区。

三、总结

综上, 石井正敏和小岛芳孝对靺鞨的理解在诸多方面存在分歧。石井正敏认为日本文献中的靺鞨是指肃慎, “靺鞨国”是指肃慎的居住地, 位于日本北部以及北海道地区;小岛芳孝认为靺鞨是北方民族的统称, “靺鞨国”指包括渤海国在内的靺鞨人的居住地, 位于俄罗斯沿海地区以及萨哈林岛中部地区。

那么, 石井正敏和小岛芳孝的看法中哪一个更加合理, 谁比较客观呢?阐述一下笔者对此问题的几点看法。

首先, 笔者认为石井正敏提出的“肃慎的居住地是日本列岛北部及北海道地区”的观点, 不太合理。肃慎是我国东北最古老的民族, 中国的先秦文献中就开始有对肃慎的记载, 何以成了7世纪的日本列岛居民。金毓黻在《东北通史》中指出, 肃慎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 周秦以前称为肃慎, 隋唐时期改称为靺鞨。即肃慎族的名称随着时代的推移发生了变化, 在隋唐时期已开始称为了靺鞨。因此, 渤日交流期间的肃慎族已经被称为靺鞨族了, 为何在石井正敏眼中靺鞨又成为肃慎了呢。

其次, 对于小岛芳孝提出的靺鞨是北方民族总称, 被称为“a xi ha xie”的观点, 笔者同样认为不太合理。其一, 就中国北方地区的民族而言, 我国的东北自古就有汉族、肃慎族、东胡族、夫余族四大民族, 把这四大民族统称为“a xi ha xie”不太可能。其二, 靺鞨是肃慎族在隋唐时期的叫法, 何以成为北方民族的统称。但是从肃慎和靺鞨都称为“a xi ha xie”情况来看, 笔者觉得“a xi ha xie”是指我国东北最古老的民族——肃慎族的统称的可能性很高。

此外, 对于小岛芳孝提出的“靺鞨国”所在地是俄罗斯沿海地区这一观点, 笔者认为只讲俄罗斯沿海地区和萨哈林岛地区这一观点不完全, 还应该包括我国的东北地区在内。众所周知, 靺鞨族中有很多个部落, 分布于东北地区从南至北的各个地区, 随着发展壮大延伸至现在的俄罗斯沿海地区, 而且也与日本进行过交往。因此笔者认为“靺鞨国”所在地应是俄罗斯沿海地区以及我国的东北地区。

本文通过分析石井正敏和小岛芳孝眼中的“靺鞨”, 进一步了解了日本学者对此问题的看法, 并对日本学者的研究特点有了更深层的了解。

石井正敏的研究经过严密的史料分析、认真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 有诸多值得中国研究人员学习的地方。但是, 石井正敏的研究中也有一些不足。如:第一, 石井正敏仅局限于对史料的分析, 没有把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有机地加以结合, 因此有些观点缺乏客观性。第二, 虽然石井正敏的著作《日本渤海关系史之研究》中有多篇结合中、朝、韩、俄等国研究成果展开研究的论文, 但是在研究过程中石井正敏却没有把历史上的东亚看成一个整体, 没有把相互之间的信息传递、互相影响考虑在内。

笔者认为相对于石井正敏, 小岛芳孝的研究更加具有客观性。小岛芳孝注重日本国内出土的考古资料, 分析出土遗物的特点, 利用遗物提供的线索, 逻辑性地展开研究, 力求弄清历史的本来面目。例如:首先, 小岛芳孝认真分析出土于日本北部的考古遗物, 根据7世纪常出现于日本北部的考古遗物进入8世纪后就不再出现的现象, 判断这是因为7世纪末建立的渤海国控制了其周围的广大地区, 从而阻碍了日本与北方地区的贸易交往而造成。其次, 小岛芳孝注重文物资料提供的线索, 如根据多贺城碑上记载的“去京一千五百里……去靺鞨国界三千里”这一内容作实际调查, 提出“靺鞨国”所在地位于俄罗斯沿海地区以及萨哈林中部地区等。 小岛芳孝认真分析考古资料, 其观点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参考。但是笔者认为小岛芳孝对我国古代东北地区的历史了解不多, 导致有些观点不太合理。

如上可见, 日本的渤海国研究非常重视对文献资料的利用, 同时也非常关注考古资料提供的价值。因此, 笔者认为日本的历史学、考古学等不同领域的研究学者们在今后的渤海国研究中, 把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机地结合起来, 共同研究某一重要课题是一种必然趋势。

摘要:渤海国是710世纪存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地方民族政权。繁盛期的渤海国疆域辽阔, 广涉现在我国的东北地区、俄罗斯远东滨海地区、朝鲜半岛北部等。因此, 渤海国研究在中、日、俄、韩、朝等国都受到广泛的关注。把目光锁定在日本, 从代表性学者的研究中, 观察他们是如何看待“靺鞨”及“靺鞨国”的, 从深层比较中日文化的差异, 最终达到理解日本文化的目的。

日本人 眼中的中国车 篇3

后来,我成为《汽车之友》的撰稿人,试驾过几十台中国产的汽车。我的印象是,每年中国汽车都会进步。两年前在选择汽车之友年度优秀车型时,我试驾了吉利的“帝豪”,与我10年前试驾的“豪情”感觉完全不同。同时试驾的奇瑞“风云2代”和长安“翔悦”,也都在我预想的水平之上。

我对一辆汽车的评价,都是从座位调整开始的。首先调整座椅前后位置,使刹车踏板踩到底时腿不用向前伸,然后调整座椅靠背角度,使操作方向盘时不用向前伸手。座位姿势调整是驾驶最基本的东西,能不能达到自己舒服的姿势,是我对一辆车最初的评价项目。有些车型,配备了很多座位调节机构,甚至还有方向盘位置调节功能,但都达不到我理想的驾驶姿势。近年来有不少这样的日本车出现。

座椅调整完后,我就开始慢慢往前开。当大家遇到初次见面的人时,都会先打个招呼,握下手,然后慢慢观察对方的性格,汽车评价也是如此。慢慢踩下油门观察车速变化情况是否与自己想象的一致,在不同车速时加速感觉是否不一样。我会在时速60km/h以内,先熟悉发动机和变速箱的特性。

接下来验证的是刹车。通过油门控制车速,然后踩下刹车,验证脚踩的力量和制动力的关系。同时验证方向盘转动角度和转动速度不同时车辆姿势的改变。现在大部分汽车都装有助力转向装置。但是有很多车在车速和方向盘转角变化时车辆的可操作性会有变化。同时,也有很多车由于车速不同引起助力大小的变化,使得车辆行驶路线和方向会有不同。

在时速5-60km/h的范围内,重复这些基础操作,差不多就能认识到这辆车一半的特性。同时,在这种车速下,我也能够验证悬架的动作,以及获取减振器的伸缩、轮胎从路面受到的反作用力及车身振动等方面的信息。

当对车子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后,我就开始慢慢加速。试驾过程中,会在山路、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等不同路况下进行测试。我在日本试驾时,会把车开回家3到4天,通过日常驾车来感受这辆车,如果有些小缺点,通过几天的驾驶就会习惯。换句话说,能够适应的缺点就不是什么大的缺点。但是,也有些汽车我从心里就适应不了。当在高速上行驶2小时后,你就能体会到设计得好的汽车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身体和精神上的疲劳。

大众、宝马和奥迪等生产的汽车,都能够连续驾驶5小时以上,而保时捷在高速驾驶时基本上感觉不到疲劳,我觉得开着就是种享受。但日本车中,和大众汽车感觉接近的车型很少。我平时喜欢开马自达RX-8,但主要原因是信任马自达的技术,家里还有一辆Lotus,但平时开得很少。在日本大城市的拥堵路段上开Lotus真是有点痛苦。

言归正传,这次试驾的比亚迪“G6”手动挡,听说是一款刚刚发售的车型。在坐姿调整方面,我基本没感到有什么不满,发动机在低速时感觉有力,慢慢踩下油门,扭矩就逐渐增加。一直测试到转速上限,感觉发动机素质相当不错,但是离合器的感觉不太好。刹车在轻轻踩下时作用很小,再用力踩下去时制动力才上来。当处于下坡山路车辆转弯等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控制车速会有一些小小的不安。

经过2天的试驾,我对G6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车辆振动噪声比想象的要小,如果变速箱的齿轮加工精度更高的话会是一辆更好的车。目前的情况是,当驱动力消失(松开油门),发动机转速下降的振动会传递到方向盘和驾驶室内。日本车对这种振动噪声的处理已经很完善了。还有,轮胎的性能不太好。当汽车转弯比较大时踩下刹车,负重向前轮集中,这时感觉保持车辆正确前进方向的力不太够。

但听说G6的销售价格在10万元左右,在这个价位上这车已经是很不错了。坐在上面感觉很柔软,悬架的行程也足够。车辆的行驶性能中,轮胎和减振各占一半,如果比亚迪每年都在轮胎的改良和减振的调整上更进一步的话,这个车会更好些。

试驾的另一台车是MG5,听说是与大众高尔夫对抗的车型,我抱有很大的期待,但我试驾的是自动挡车型,感觉一般,可能的话想再试驾一下手动挡车型。

这款车外形很不错。这是MG罗孚英国工作室的作品,紧绷的车体表面看上去表情非常好。室内的造型也很有魅力,坐在驾驶席上,感觉下半身被适度包入而上半身又是适度开放。调节操作也很简单,在短时间的试驾过程中也没发现座位有什么缺点。这些都是MG罗孚设计的经验所在。

由于是开车,没能在副驾驶座位上体验一下,但从轮胎的反馈及副驾座位表面振动来看,舒适性可能不太好。现在车上装的是205/55 R16的玛吉斯轮胎(泥地和积雪路兼用),我觉得如果使用公路专用轮胎会使乘坐性更好一些。

刹车系统也让人缺乏信赖感,没有调校好。

刹车踏板刚踩下去一点时基本上没有制动力,再多踩点时制动力急剧上升。悬架装置和减振系统调整得不错,通过凹凸不平的路面时没有什么不愉快的感觉。

比亚迪G6和名爵MG5都是刚开始生产的车型,细节改良都是要慢慢做起。不论日本车还是欧洲车,生产初期给人印象不好的车也有很多。我不知道中国汽车制造企业每年在多大程度上对在售车辆进行改进。如果能够得到良好的改进,成熟的G6和MG5应该会给人更好的印象。

G6和4年前试驾的F3对比完成度要高得多。我最关心的是多年使用后的耐用性。日本车在用了7到8年后车况的恶化很明显,而大众高尔夫在用了10年后,在更换了减振器等部件后还是很好用。这是日本车与欧洲车、特别是德国车之间的差距。

我就此事询问了日本汽车制造商的技术人员,他们说,高尔夫的车体造价较高,日本车没有那么高的预算用在这上面,非常羡慕高尔夫的开发环境。而每当问起德国的技术人员,他们一定会说,在德国高速公路有不限速区间,时速达到200km/h是很正常的事,如果想在时速200km/h时还有控制余量,在设计阶段就必须设想车速在200km/h以上。

对汽车行驶性能影响最大的就是车体。中国国产车在车体的组装精度上还有欠缺,组装精度高就要求钢板的成型精度和焊接精度都要高。日本车在这个领域花了20年时间才能够确保精度。

虽然这么说,考虑到与合资品牌的价格差异,G6和MG5已经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了。在没有使用日本车上那些较好的零部件的情况下,这两款车的组装精度和品质管理都是优秀的。欧洲车虽然设计很优秀,但零件价格比日本车要高不少。

《汽车之友》的同行经常问我,要过多久中国国产车能够和日本车平起平坐?我的回答是,中国车已经在某些层面上和日本车处于平等地位了。时速80km/h以下时,两者的行驶性能并没有很大差别。虽然噪声和振动抑制方面日本车做得比较好,但作为汽车的基本性能来说基本是同一水平的。换句话说,日本车在这个水平上已经没有什么可进步的了。

如果比亚迪能够让G6的生产成本上升,采用更高精度的零部件,提高车体的组装精度 ,就能在振动噪声方面与日本车并列。在这过程中最终价格会有20%到30%的上升,但在便宜的同时这款车就具备了汽车的魅力来吸引人。这样一来,G6应该能够成为本田“雅阁”的竞争对手。

还有几年中国车能达到日本车的水平?虽然不能给出一个特别具体的时间,但认真考虑到汽车的精度水平,我估计大概还有3年。为了提高精度原有的生产设备也必须重新评估改进。外部采购的零件也都必须使用排名前两位的。如果中国汽车制造企业能够做到这些的话,将会把很多日本车逼入困境。

我眼中的自己写人作文 篇4

我非常帅气,有着一头干净利落的短发,眉毛下面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像一对黑宝石一样,还有蕴藏着丰富表情的小嘴巴,高兴的时候吐吐舌头,不高兴的时候就撅起小嘴,都能挂一个油瓶。

我很喜欢看书,是一个“书虫”。有一次上课铃响了,可我的书还没有看完,我依依不舍的把书放进抽屉里,但我的脑海里时不时浮现出了书中精彩的内容,老师讲的话我似乎听不见。我偷偷的把手伸进抽屉里,飞快地拿出书,眼睛时不时的瞄着老师,看看有没有被发现,当我看的正入迷的时候,发现头上有一个阴影,抬头一看,老师正盯着我说:“把书拿出来。”我把书慢悠悠的拿出来,老师一把抓住我的书,把书扔进垃圾桶里,看着我的书进了垃圾桶,我的心都碎了。

我很胆小,有一天,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正在看书,突然传来“咚咚咚”的声音,我还以为是妈妈回来了,我打开门,却什么都没有,我有点害怕,没过多久,敲门声又来了,我拿起的“武器”打开门,还是没有人,我立刻关上门飞快地到沙发的角落里,第三次敲门声来了,我“嗖”地一下子就跑进了房间,躲到被子里,正当我瑟瑟发抖时,突然杯子掀开了,我尖叫了一声,发现是妈妈回来了,我把事情经过告诉了妈妈,妈妈说:“傻孩子,世上没有鬼。”我才慢慢平静下来。

写人作文300字 我眼中的同学 篇5

她的爱好有许多,比如唱歌、跳舞……其中跳舞是她最喜欢的事情,每一次跳舞她都是最用功的,跳起舞来就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有一天,我和她一起去上舞蹈课,在半路上遇到了一位老奶奶,她看见后立马去扶老奶奶过马路,之后我们走啊,走,就到了舞蹈馆去跳舞,进去后就去换舞鞋,就在我们换的时候,看见一位小女孩在一边呜咽着,我们忍不住上前关心地问:“怎么了,小妹妹?”小妹妹说:“我的舞蹈鞋忘带了,可是我的钱不够再买一双……”正说着,只见何馨萍飞快地往外跑。过了一会儿,只见何馨萍满头大汗地回来了,原来她是去给小妹妹买舞蹈鞋去了。

到了下午,我们一起吃了饭后我想去玩游戏,可是她不是这么想的,她说:“我下午还得继续练舞,只要学了,就得坚持下去,一定要自始至终啊!”此时,我的脸红了,我自愧不如!她的坚持不懈值得我学习。

小学生写人作文:我眼中的妈妈 篇6

我很可爱。妈妈总是会说:“看这又黑又长的眉毛,这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一眨一眨地,这眼睫毛又长又黑又密,像一把黑扇子,看那一张樱桃小嘴总是咧着,多可爱!”有疑问的时候,我就眨着大眼睛撅着个樱桃小嘴,歪着小脑袋看着妈妈。每次,只要我不愿意,都带着几分娃娃气地说:“不要。”随后,撅着个小嘴,两只又胖又黑的小手叉着腰,高昂着头,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可把妈妈给逗乐了,轻声说:“好一个可爱的女孩。”

妈妈总是说我热爱生活。每次出去,我都是第一冲出家门,哼着歌儿,蹦蹦跳跳的走到小区里,抬头一看:蓝蓝的天空,像颜料刷刷过一样,白羊般雪白的云悠然自得地飘着,太阳也是那么的精神越是这样,我就越是开心。唱歌儿的曲调变得又欢快,又活泼。脚步也逐渐变快。这时妈妈都会的爸爸说:“你看,小妞怎么每天都那么开心呀?”

妈妈也喜欢我是个坚持的小孩。每天下午,放学回到家,就开始跑步。不管地上有没有积水,我都坚持不懈,每天绕着小区跑八圈,小区可比学校操场大。除非身体不舒服,否则绝不休息。我坚持跑步已经有两年了。妈妈说:“因为坚持运动,所以我的身体素质比一般的孩子要好一些。”而且我还坚持学了钢琴。六年里,我每天晚上练琴,并多次参加钢琴表演和比赛。这样的艺术熏陶让我成了一个懂得欣赏音乐的人。

日本人的樱花情结 篇7

樱花对于日本人来说是很特别的花,和富士山、东京塔一起成为日本的象征。但是,和其他的日本的象征所不同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上至天皇、朝臣、武士,下至农民、商人等民众,不管是男还是女,日本的每个社会集团都把樱花当作自己的花来欣赏,来思考人生的意义。日本人对樱花的热爱,其内涵已远远超出樱花本身,它在日本人的心目中占有神圣的地位。以樱花为起点,去了解日本的文化和日本人的社会心理,会是一个很好的角度。

1 关于樱花的介绍

1.1 樱花名字的由来

樱花自古以来就受到日本人的喜爱,作为日本的国花而被大家所熟知。樱花之所以被称为“サクラ”是因为开始水田耕作的日本人在春季播种插秧的时候,把漫山遍野竞相绽放的花看作是农田神灵降临的标志。和农田耕作紧密相连的人们给其中的一种植物取名为“サクラ”。“サクラ”的“サ”是农田神灵的意思,“クラ”是神灵的底座。也就是说“サクラ”表示农田的神灵就在此处。。从“サ”和“クラ”的原义来看樱花对所有的日本人来说,原本是代表农作物神灵的花。

1.2 樱花的美

樱花盛开在让人心旷神怡的初春。骤开骤落。因为是一起开放,一树树的樱花像一团团粉红的云,灿烂夺目。凋谢的时候也很壮烈干脆,不污不染。一朵樱花并不起眼,但放眼望去满树的樱花却蔚为壮观,让人感受到的是无与伦比的华丽和迫力。樱花盛开的时候可以沿着樱花前线从九州一直到北海道观赏竞相绽放的樱花。谢世时节,满树的樱花纷纷飘落,像是阵阵花雨,美不胜收。

2 日本人喜欢樱花的表现

2.1 樱花和占卜

古代日本人把樱花看做象征谷物神灵的花,人们认为樱花能够占卜水稻的收成。换句话说,就是樱花体现出了水稻是丰收还是歉收的神意。花的凋谢被看作不好的征兆。因此人们对樱花的开放忧喜参半。总是希望它能够一直绚烂的开放下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樱花不是用来观赏的,而是具有实用性的花。也就是说是为了占卜收成而种植的。另外,据说即使是现在同郡丰村的姬宫神社里的一颗古老的樱花树一旦有异常就预示着有不吉之兆。在日常生活中樱花也被看作是象征吉利的植物。日本有在樱花盛开的4月入学、进入公司工作的习惯。这和樱花给人充满希望的第一步、光辉的前途的印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用盐腌的花瓣上倒上热水做成的樱花汤作为吉庆的东西也被用于结婚仪式等庆典活动上。所以为了秋季的丰收和一年的好运,樱花深受日本人的喜爱。

2.2 樱花和民俗

樱花作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国花,只要人们一说到花几乎首先想到的都是它。春天赏樱花和秋天赏秋叶一样都被看做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以大和的吉野山为首,观赏樱花的胜地遍布日本全国各地。浴佛节也很盛行。

三月三日是“赏花正月”。到樱花盛开的山里游玩赏花已经成了春天举国欢庆的活动了。对于农户来说这是进入丰收忙碌时节前的一种礼节仪式。通过开花能够预知耕种的时间。据说在山形县,樱花被称为“播种樱花”,人们根据樱花的开花判断播种的时间。不仅如此三月的时候,人们还向神灵供奉樱花,将大的枝叶放在桶里装饰在庭院中。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归根结底都是日本人喜欢樱花的表现。

2.3 樱花和文化(以和梅花的对比为中心)

梅花是奈良时期从中国被带到日本的。从文化史的角度出发来看,最重要的是在万叶时代到平安时代初期,梅花被带到日本的同时,日本人也学习了中国式的赏梅方式。由于中国文化的强烈影响,日本人第一次有了对“雅”的认识和思考。在汉文学和和歌中有关梅花的作品中占了主导地位。但是到了平安后期,日本文化逐渐从“汉风文化”向民族化的“国风文化”转变,假名文化取代了汉字文化。人们赏花的热情也开始由“梅”转向了“樱”。《万叶集》樱花作品的数量只有梅花的三分之一,但在《古今集》中其数量达到了梅花作品的两倍以上。

3 日本人喜欢樱花的原因分析

3.1 樱花和无常观

佛教是6世纪从印度传到日本的。而且对日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日本人的思考方式和行动方式也体现着佛教的思想。“无常”一词出自于中国古典和佛经,主要的思想有三点。“诸行无常”﹑“五蕴无常”和“空”的思想。在这三点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深入渗透到日本人民的精神生活中的当然是万物流转的无常观。樱花的骤开骤谢像世事的变迁一样非常的快。正如人们所说的“樱花七天”的说法一样,花的盛开时间很短,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落,谁都无法决定。其短暂无常和日本人的“人生无常”的无常观是一致的。

另一方面在佛教中用“无常”来否定现世,追求来世。而日本人用“无常”否定现世的过去,肯定现实的未来。很多时候日本人是在消极中求积极,在变化中求新生。即使是盛开的樱花也有凋落的时候,但是只要开放,一定是把最美的一面展示给世人。绚烂夺目的美丽后面给日本人留下了无限的启发。那就是,人生确实是有限的,但只要活着就应该像樱花一样体现自己的生存价值。日本人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总是在努力劳动,因此也被称为“勤劳的蜜蜂”。

3.2 樱花和美意识

在日本人审美意识的深层,潜在着一种与自然一体的感觉和佛教中诸行无常的思想。只是根据时代背景的不同,其表现也不一样。

具体来说,樱花表现出了“物哀”的审美意识。“物哀”论出自于本居宣长(1730-1801)的文学作品。“物哀”中的“物”一词是指认识感知的对象,可以是自然物、人、或者人造物。“哀”即认知感知的主体。“物哀”就是情感主体接触外界事物时自然而然或情不自禁涌出的情感,是一种优美、纤细、沉静、伤感的理念。日本的国花樱花不同于坚强、硬朗、不畏严寒的菊花,正因为它短暂而唯美的盛开、毫无留恋的凋落,日本人通过它看到了生命的变幻无常和青春与美的果断干脆。正当春意盎然,欣赏满树盛开的樱花时,仿佛一股秋天的气息偷偷涌上心头,让人为即将凋落的花朵而痛心惋惜,感到人生的短暂无常。也就是说对于樱花,日本人即为它的绚烂唯美的盛开而感动,同时也沉浸在对其无限的感伤之中。所以,可以说樱花体现了“物哀”。

3.3 樱花和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在平安时期出现,镰仓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进入江户时期后达到了鼎盛。其影响渗透到日本社会的各个阶层,成为封建支配制度的精神支柱。重视忠诚、礼仪、服从的武士道德被称之为“武士道”。武士认为要让自己的行动发挥效果,不应在乎生命的长度,即使一死也要壮烈地奋力一搏。正如“花中樱花,人中武士”这句谚语所说的一样,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像樱花一样活的绚丽。武士死的时候是切腹而死,这是樱花精神的一个典型的例证。樱花不同于其他的花在枯萎的时候凋落,而是在盛开的时候凋落。即使凋落,也要把最美的一面展示给人们,其毅然决然的凋落和壮烈与武士的死一样。另外,樱花不是一朵一朵的凋落,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这和武士的重视服从的思想如出一辙。因此深受武士道思想影响的日本人是如此的喜欢樱花。

4 樱花对日本人的影响

当然现在樱花只是作为一道美丽的风景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日本人确实通过樱花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一个日本人一条虫,三个日本人一条龙”。樱花也一样。一朵花并不显眼,成簇成团的樱花就非常的绚丽壮观。受此影响,日本人非常注重团结协作精神,促成了日本人的集团主义意识的形成。一个个体是单薄的,但整个集体就能发挥巨大的力量。日本的团结协作精神,构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樱花开花的时间很短,但只要盛开,就非常的绚烂,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的释放自己的生命力。受此影响,日本人重视只要活着就要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生存的价值。正因如此日本的经济才能飞速发展,崛起为经济大国。

不管樱花是“圣树”,还是人们作品中唯美爱情的载体,它代表的是日本人最真实的情感,没有一种植物可以像樱花一样承载那么多的使命和象征,受到一个国家如此的喜爱。日本的樱花文化以其独有的魅力征服着全世界的人们。

摘要: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它作为一道风景、一种象征、甚至是一种精神,成为了日本特有的文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日本一样沉醉在对樱花的喜爱之中。本文通过从“无常观”、“美意识”等更深层次的角度分析其原因,从而更好地了解日本人的行动风格、思考方式和樱花对日本人的影响。

关键词:日本,日本人,樱花

参考文献

[1]小川和佑.樱花的文学史[M].日本:文春新书,2004.

[2]李中林.现在日本概况[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

地理老师眼中的日本地震 篇8

这些地震发生地点大多位于太平洋板块(大洋板块)和亚欧板块(大陆板块)撞挤地带(消亡边界),地壳薄弱,岩石圈在强大挤压力的作用下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产生岩石圈的震动,形成地震。

地震可以按照释放能量大小划分等级,称为“震级”。而由地震产生的破坏程度(包括伤亡人数)称为“烈度”,烈度与震级不是相同概念。烈度不仅与震级有关,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震中及附近地质构造、建筑物抗震能力、救灾能力、人口规模、经济规模等诸多因素有关。

我们可以通过2011年发生的日本地震与海地地震进行直观比较:

虽然日本地震震级高于海地地震,但震源在海底,且距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区较远,加上抗震救灾能力较强,所以伤亡人数相对较小;而海地地震的震中距离首都近,抗震救灾能力较弱,因此伤亡人口多。所以,海地地震烈度高于日本地震,并且日本地震的伤亡人数及损失主要由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海啸)导致。

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型地质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当地震发生于海底,因震波的动力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淹没沿海地带的灾害,称之为海啸。海啸相比由风产生的浪或潮有很大差异。海啸波浪在深海的速度能够超过每小时700千米,轻松地与波音747飞机速度持平。当海啸波进入陆棚后,由于深度变浅,波高突然增大,它的这种波浪运动所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并形成“水墙”,将会瞬间摧毁、淹没沿海地区。

日本由于地处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质活动频繁,地震多发,且其海岸线较长,所以是一个经常遭受海啸袭击的国家。

日本也是一个矿产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其国内煤炭、石油储量很少,因此缺乏常规能源资源。但日本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高居世界第4位,占世界消费总量的5.2%。考虑到核能发电能量大、能量密集、核燃料运量小、地区适应性强、核电站建成后运转费用低收益大等一系列优点,近年来日本大力发展本国核能发电产业,其核电发电量约占国内总发电量30%。

然而,此次日本地震引发的海啸,海浪冲过防波堤,造成日本沿海的福岛第一核电站电力供应和反应堆冷却系统严重受损,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周边地区食物及饮水检出超标放射物质。地震引发的核安全危机让日本核电产业的美梦濒临破灭。

眼中的日本人作文 篇9

下课尖叫

“你不长眼睛啊,没看见我的墨水瓶啊?”你们听,任大嗓又开始施行她的“独门秘诀”了。发生什么了呢?一大群爱凑热闹的人围到了她的身边,看了半天终于弄清楚了,原来是她的同桌赵蕾打碎了她的墨水瓶。我暗暗地想:赵蕾这下可惨了,又一场口舌大战要开始了。

果不其然,赵蕾嬉皮笑脸地说:“怎么了,墨水瓶碎了呀?我就是故意的,你能把我怎么着?”

任大嗓怒气冲冲地说了一句:“这可是我刚买的墨水,你必须赔我!”任大嗓这一尖叫,把隔壁办公室的老师都吸引过来了。这下赵蕾可是惨了,不但要赔她一瓶墨水,还要写一份检讨书。我们不得不感慨:任大嗓的尖叫威力可真大呀!这件事以后,那些男生就再也不敢靠近任大嗓了,因为怕招惹是非。

任大嗓她虽然很爱大叫,但是也很乐于助人。

指导:阳泉卓尔教育培训学校

乐于助人

记得有一次,我跑步时不小心被石头绊倒了。任大嗓看见了,就立马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来到了我的身旁,并关心地问我:“你怎么了?哪儿受伤了,疼吗?”话音未落,她就把我搀扶起来,用她的“独门秘诀”把同学唤了过来,让他们去报告老师。我开玩笑地说:“你的嗓音有时可真有用啊!我也想学学呢!”她笑了笑,也没再说什么。

任大嗓除了乐于助人以外,她还是我们班的搞笑大王呢!

搞笑大王

一下课,任大嗓就四处观望,发现老师走后,她就大声地喊道:“大家安静点儿,我给你们学一下美术老师进来时的样子!”她走着猫步,从教室门口走进来,竖起食指指着我们,头扭向黑板,然后向上抬起,用自己尖尖的声音说道:“同学们不要说话,我可是能看清你们的哦!”她这模仿得可真像啊,我们班的同学顿时都哈哈大笑起来。

我眼中的浙大人 篇10

2007年的春天尚来不及展现完华尔兹绚丽的舞姿,华丽的乐章即在夏日突袭而来的热烈中沸腾起来。当夏日的繁盛有了她最细微的拨节,跳动的音符似乎也有了其最原始的意义。仿佛是这求是园生生不息的心跳,倘佯在美丽的西子湖畔,绵延于江南湿热的空气,维系着一批又一批浙大学子的求知之心。

喜欢,在这初夏微凉的晚风中走在紫金校园,晚霞的余晖扫去白天的燥热,宁静安详疏解一身的疲惫。过往是一样带着幸福的神色,迎面是一抹淡淡的微笑,风吹过发梢带起柳条的飞舞,心为之一颤启真湖荡开一圈一圈的波纹,一样的步履诠释着同样的求是使命。

第一乐章•温婉的柔板

温和的江南气候,淡雅的西子湖,透着淡而优雅的气质,造就了浙大人那份特有的淡定与从容。写意的山水和灵动的空间必需要有写意的人来点染,就像夜晚邻家小孩在院里追逐的单纯快乐。浙大人在这里求知、畅游书海的同时也在读着这里的一切,他们让这里的一切带上了表情,蒙上了记忆的碎片,每一个瞬间都仿佛在演绎一个动人的故事,那是每个浙大人共同的珍藏。在这或许被称作为风花雪月的江南都市,我们被彻彻底底的融化在里面,像柔软的棉花糖,像从天而降飘落于掌心的雪花,留下一滴的晶莹。

软绵绵的,不是柔弱而是柔韧,不是细声细气而是细腻。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

带着不舍的离家之情我们来到这里,同样几年之后竟也是怀着同样的心情离开。没有郭沫若的《再别康桥》,因为学子们从这儿带走了太多太多。一路走来,汗水与泪水交织的喜悦,苦涩而甜蜜。太多感激的话,在舌尖滞留,变成一份执着的守候。回忆像是一首流水般自然的歌,在浙大人耳边静静地流淌,在他们涉足过的地方,用他们不懈地努力将那份思念拖成长长的影子。

一份永恒的依恋,一个灵魂的归宿,思念飘在风里,写在心间,放慢击键的节奏,行板如歌,听,是谁的脚步声,在走近?

第三乐章•沉稳的中板

每一个浙大人心中都有一座老和山,他们的浙大历程便是一个攀登的过程,而这一个过程也将一直延续,终其他们一生。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来浙大干什么?第二,将来毕业了做什么样的人?这是竺校长留给每一个浙大学子的问题。可以说,浙大学子在进入大学的那一刻起,便开始了对于人生和未来的思考。这是浙大赋予我们的思想魅力,深刻而精确的品质,让我们的人生闪烁智慧的火花,自信让我们持有的那份从容更加坚定。像是那优雅的冰舞者,毫无保留的展现她绚丽的舞姿,将冷静与热情的融合演绎到极致。

那种眉宇间透出的深邃,是浙大人拥有的气质。

第四乐章•清新的小快板

浙大人就像是春末夏初交接时的气候,热情、凉快、清爽而又动感十足。像这个季节的花一样尽情地释放美丽,浓缩在芬芳中,随风飘散自己的模样。那是一只只求是鹰在广阔的天宇翱翔的身姿。他们追逐飞的动力,寻找飞的方向;他们愿意尝试,渴望着挑战;他们想着飞在时代的前列,让自己成为追逐的目标;他们希望在第一抹阳光射向大地的时候有他们热烈的欢呼。

青春的舞动,他们急促的呼吸声带动时代的脉搏;薄荷清茗,他们跳跃的身姿如夏日午后的阳光,投下斑驳的光影。

浅析“过劳死”背后的日本人心理 篇11

当然, 这里所说的“过劳”并非仅指“身体过劳”, 同时也包括“精神过劳”。据统计, 日本的工薪阶层一天要工作12个小时, 一周工作60个小时, 再乘上一年平均250个工作日, 那么一年就达到3000小时 (1) 。根据相关报道的数据显示, 在发达国家中, 日本的劳动时间是最长的。长期超时工作, 是导致身体过劳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 日本人生存压力巨大, 为了养家糊口, 为了职务晋升, 他们每天不但要拼命地工作, 加班加点, 而且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精神始终处于一种极度紧张的状态, 从而导致精神过劳。

为什么日本人在疯狂工作的同时还要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而最终导致“过劳死”?对这一问题的探讨, 众说纷纭, 不乏精辟的分析。本文立足于日本人的民族性, 挖掘“过劳死”背后的日本人心理。

一、盲目的集团意识

集团意识可以说是日本民族性格的最大特征, 其最突出的表现是盲从。日本企业伦理的核心是企业集团主义。企业集团主义的基本理念是企业高于一切。在企业中, 企业的生存总是高于个人, 而个人必须服从企业这个集团。

在这种集团主义氛围中, 职员要实现自身的价值, 就必须经受两种考验, 第一种是集团评价, 第二种是他人评价 (2) 。所谓集团评价, 是指在企业中, 不管是公司领导, 还是普通职员, 如果大家都在做着同一件事情, 而其中一个人不做, 那么他就会被大家另眼相看, 人们会认为他个性太强、不合群, 久而久之就对他产生不满。当这种不满情绪积聚到一定程度, 人们会把他撇到一边, 孤立他, 最后把他挤出这个集团。而被大家孤立是日本人最感到恐惧的。因为, 一旦被大家排除在集团之外, 就等于失去了赖以依附的群体, 孤立无援。另一种是他人的评价。所谓他人评价, 是指集团内部的人际关系。在一个集团内部, 每个人都力求与大家保持一致, 谁也不会表现得太强或太弱。“不好也不坏, 从来都不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 从来都不突出自己的个性” (3) 。日语中就有“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之类的俗语, 告诫和提醒人们, 不能太突出自己的个性。这种对个性的抹杀, 与欧美强调个性发展的理念截然相反。然而, 这却是日本人的安身立命之道。日本人非常在意这个集团内部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时时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并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他们谨小慎微, 谨言慎行。其实, 这种做法也充分体现了日本人以“和”为贵的人生哲学。而企业内部的“和”超越了对员工个性和创造力的尊重。

在日本公司里, 经常能看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只要公司需要加班, 不管该员工是否愿意, 不管是否真的需要他加班, 他都必须加班。即使是没什么事情可做, 也都磨蹭到很晚甚至深夜, 因为上司没下班, 同事也没走。日本职员平时用得较多的词是“终电”, 即末班电车。末班电车大约是深夜12点。在末班电车里, 身穿西服、打着领带, 东倒西歪地睡觉的日本职员比比皆是。大部分日本劳动者为了工作疲于奔命, 都不大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 而拼命地工作就是为了盲目跟随集团, 与集团保持一致, 长久下去, 就会导致严重的身体过劳。

在精神层面, 由于盲目的集团意识, 日本人不喜欢把争吵表面化, 认为谁发怒, 谁就输了。如果某人试图突出个性, 在你我之间争个明白或者对立, 并惹起斗争, 那么在这个集团之中就没有人搭理他, 他就被这个集团的人排挤出集团之外。“日本人哪怕是脑中思潮翻滚, 表情还是一脸的平静, 形成了举止相当老成稳健的日本人特有的面目表情”。 (4) 由于长期压抑自己的感情, 日本人的精神始终处在一种紧张状态, 日本商界自杀率居高不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特别在银行界, 各类经理更是自杀成风。这种精神过劳死无疑与日本人这种盲目的集团意识有很大的关系。

其实, 日本人的这种盲目的集团意识已经深入骨髓, 并渗透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一件事把日本人的这种盲目的集团意识刻划得淋漓尽致。某天二十几个日本人去一个美国同事家做客, 女主人问他们喝点什么, 说他们家有咖啡、茶、橙汁等各种饮料。按照常理来说每个人的口味不同, 选择的饮品也不同。可是, 当女主人问他们的时候, 这些日本人都作出一副很为难的样子, 过一会儿, 终于有一个人说喝茶的时候, 第二个, 第三个, ……二十几个日本人竟然出奇一致地选择了茶。女主人非常疑惑和不解, 难道每一个日本人都喜欢喝茶吗?其实不然, 据事后了解, 并不是他们都喜欢喝茶, 是因为大家都喝茶, 如果自己选择其他的饮料, 就会觉得自己太有个性, 与集团没有保持一致。因此, 在日本人的意识里, 只有和大家一致, 才是安全的处世之道。

这种盲目的集团意识还强化了“封闭式结构”和排外意识。“集团内部具有强烈的凝聚力, 对外则有强烈的排他性和竞争意识, 有时甚至采取敌视的态度” (5) 。外国人很难取得日方领导的信任, 在外国赴任的日本人一般不同当地人深交。一些日本人对待日本少数民族的态度是极其冷酷和轻蔑的;二战期间被遗散在亚洲各国的日本孤儿回到本国后根本无法真正融入到日本社会, 他们不为日本人接受, 因而受尽歧视。日本这种强烈的内外有别的思想, 在世界上恐怕是独一无二的。就连日本著名的语言学家森田良行先生也不无感慨地说:“日本真是一个内外有别的民族。”

集团意识使日本人高度团结一致, 努力工作, 把“小我”融入“大我”, 为了集团利益能够牺牲个人利益。日本人更像蜜蜂, 就单个个体而言未必优秀, 但是, 一旦结成一个小群体、小集团后, 协调默契的配合却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力量。日本经济在战后高速发展, 迅速成长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与日本人这种强烈的集团意识是分不开的。但是, 由于集团意识的这种盲目性, 日本人为了在集团中立身, 有时不得不压抑自己, 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 “有碍民主精神的发扬, 很难培养出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大思想家、大政治家” (6) 。同时由于压抑了个人情感的宣泄, 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 从而导致了过劳死、自杀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二、过于强烈的危机感

《国际先驱导报》有文章说, 从飞机上鸟瞰日本国, 星罗棋布的岛屿散布在蓝色的海洋中, 夕阳映照下, 真有点“山河破碎之感”。行走于东京街头, 行色匆匆的路人, 在红绿灯的指挥下, 像开了闸的流水哗然过去又回来, 没有喧嚣, 安静的表面隐藏着力量, 这跟日本人的性格相似, 内敛而又有城府。与日本人交谈, 他们多会言及“经济不景气”、“人口老龄化”等, 言语中流露丝丝危机感。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自然因素

首先, 生存环境恶劣, 台风、地震等灾害频发。日本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是个多火山和多地震的岛国。“据统计, 日本每年发生地震数千次, 其中震级在3级以上的每天就有4次” (7) 。无数的地震灾害, 使得日本人开始担心日本是否有一日终将沉没, 也使得日本人骨子里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自卑、谦卑意识。其次, 国土狭小、资源匮乏。日本人从小就接受这种危机教育, 他们从小就认识到, 国家的资源是有限的, 过度的浪费最终将导致无法生存。

2. 文化因素

日本在历史发展中长期大量吸收中国文化。儒家思想自公元5世纪初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 最终结合日本自身的国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日本人认为, 孔子的“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孟子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等思想, 似乎恰恰就是针对日本而言的。他们受益匪浅, 因而推崇备至。儒家思想当中的忧患理念与日本客观实际相契合, 逐渐成为日本民族独有的性格特征。日本人的这种文化意识, 加上前述的种种压力交织在一起, 更迫使日本人无时无刻不处于忧患之中。

3. 历史因素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日本本土化为废墟, 工业基本瘫痪, 明治维新后的大国自豪感消失。战争的失败使日本人认识到只凭精神力量是不够的, 还是要有物质作为强大的后盾。日本人肤浅地接受战争的教训也是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日本的经济越发展, 作为一个岛国资源稀缺的矛盾也就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日本可谓是殚精竭虑, 危机感强烈。据介绍,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 日本以低价从中国进口了不少精煤用于填海和储存, 而现在精煤的价格几乎翻了好几倍, 这些争夺资源的表现也是日本人危机感的表现。

正是因为有这种强烈的危机感, 日本人才有在战后高度的工作热情和忘我的工作态度, 在废墟上创造出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神话。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危机感, 造就了当代日本人敏感的神经。作为近代崛起的资本主义国家, 从明治维新到现在的短短一百五十年间, 日本就经历了从将军幕府的落后, 到维新后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从二战前民族自尊心的极度膨胀, 到战后沦为美国的附庸;再从二战的一片废墟, 再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再到九十年代的经济停滞不前, 日本呈现出“过山车”的发展脉络。在“过山车”模式下的国民的神经必然是敏感的, 会变得患得患失。日本曾热播的一部巨片名为《日本沉没》, 片中数位地质学家通过地壳学的论证得出一致的结论:由于地球地壳运动, 日本岛国将在一年内全部沉入海底。这部电影的确在唤起日本人忧患意识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是过于强调危机感, 就会走进另一个生存的误区, 即, 对于任何事情都会害怕, 最终会导致一些杞人忧天的事情的发生。

一个有危机感的民族是一个积极向上、有朝气的民族, 同时一个危机感过强的民族也不是一个快乐的民族, 因为时时刻刻都生活在自己想象中的灾难中, 担心某一天灾难的来临。这种强烈的危机感深深地感染着生活在岛国上的人民。对于个人而言, 害怕失去已经获得的一切的危机意识, 像巨石一般压在日本人头上, 使他们不分昼夜地工作, 不管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 成为“工作的中毒者”, 因此也就有了“过劳死”事件的发生。

三、结语

人体就像一个弹簧, 身体和精神上的劳累是外力。当劳累超过极限或持续时间过长时, 身体这个弹簧就会发生变形。日本人被称为“工蜂”、“工作狂”, 完全可以用“拼命”二字来形容他们的工作风格。而日本人疯狂工作背后的“心理支柱”又是显而易见的。身体和精神双重过劳, 终究会走向崩溃, 即“过劳死”。据报道, 日本每年大约有1万人因过劳而猝死, 而这一数字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这不能不引起重视。而“过劳死”并非日本独有的现象, 在中国和其他国家, “过劳死”问题日趋严峻。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胡青心.日本社会纵览.东方出版中心, 2000.

[2]韩立红.日本文化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

[3]陈生保、胡国伟、陈华浩.大学日语高年级教材, 2006.

[4]陈红.日本语和日本人.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

[5]刘笑明.日本国家概况.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6]李钟善, 孙丽华.日本人的集团意识与过劳死现象.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7, (5) :28-30.

[7]沈健.日本企业的“员工精神”.学术探讨, 2010, (1) :124.

上一篇:药店店长培训下一篇:幼儿园小班音乐优秀教案《蚂蚁搬豆》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