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体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4-08-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品德与社会》体验教学的实践研究(精选11篇)

《品德与社会》体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篇1

王景芹 辽宁省凌源市四合当中心校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自从任教《品德与社会》以来,在这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和勤奋努力下积累了一些实际经验,笔者从课前准备活动、课堂活动设计、课后实践活动三方面来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 课前活动准备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学习品德,热爱生活为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不仅拓展到了课前,还延伸到了课后,这样给了学生很多学习的机会和发展的空间,让学生们在自我展现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那就应该让学生课前积极准备,为课堂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的课前准备是教学活动的需要,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孩子们在课前的准备活动中,对这次活动主题进行了相应的资料搜集、课前体验、准备素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去体会、去感受,为课堂上的学习提供基础。

例如:笔者在教《噢!家乡》这课时,课前笔者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必要的指导、示范,积极调动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堂上孩子们带来了家乡四季的照片、图片,还带来了地球仪、地图、家乡的土特产,甚至有的还带来了家乡风光介绍的VCD光碟。这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高效地完成了本节教学目标。让笔者感慨学生潜力的同时,更觉得课前活动准备的重要性。

二 课堂活动设计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始终让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因为《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让孩子更多地通过实践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深切体验,在体验中感受,在感受中产生共鸣。所以,笔者在教学中巧妙地设计课堂活动,尽量做到——设计新颖独特。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1.创设情境,让学生思维活起来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他们牢牢地吸引住。”游戏课堂导入方式有助于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认真听讲,激发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可以寓教于乐,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我的家庭》一课时,笔者首先把学生带到情境中: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你的家庭是怎样组成的?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你都叫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笔者及时地给予表扬和小小的奖励,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每一位学生都活起来,投入课堂活动中,人人都是局内人。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动起来

《品德与社会》课要培养的是热爱生活的儿童,孩子们正是在实际生活中发展,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中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脱离社会实际来进行。只有来自于学生生活中的东西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从孩子的生活出发便于每个学生愉快地动起来。课堂中笔者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形式,有时是实地采访调查,有时是快乐的教学游戏,有时是合作学习的小组讨论,有时是生动形象的情景表演,种种的活动都为学生提供了动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起来。

孩子们是充满童趣的,平时笔者在设计活动时把自己也想象成一个孩子,用自己的“童心”去设计吸引孩子的活动。笔者教《遵守交通规则》一课时,首先组织学生做一个小游戏,让一部分孩子举着自己制作的标志牌,另一部分学生手里拿着老师事先写好的有关标志名称的纸条,以找朋友的方式找一找,找到自己的朋友,这样在“找朋友”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对交通标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笔者又让学生演一演在有信号灯的地方,交警怎样指挥,汽车、行人如何通过。学生们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这样学生们能够主动地去遵守交通规则。

三 课后实践活动

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悟并得到发展的。教师除了在课内学习,校内训练外,还必须积极开拓各种课程资源,鼓励学生走出校外,走向生活,回归社会,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外实践活动,使德育变得鲜活而富有生命力。儿童的生活是一个连续的、发展的过程,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能力的提高、经验的积累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他们的活动也应该是一个连贯的过程。不同的节气、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活动主题,决定了活动时间长短的不同。因此,《品德与社会》不应该局限在一节课中,更不应该终止于一次活动。它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的变化、事情的发展而不断地延续、深化下去。只有让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互动起来,让学生用课堂上得到的“道德认知技能、方法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践中去深入体验,才能真正强化和巩固所学的东西。品德与社会课应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拓宽学生的认知渠道,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学会生活,感悟生活。所以,笔者在教学中灵活地安排了一些课后实践活动。

如:笔者在教《自觉遵守规则》时,学生在懂得图书馆要保持安静,乘公共汽车要排队,人人要遵守交通法规后,笔者让学生在课后实践活动中验证,这样,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做人,成为一名具有良好品德的人。

现在,笔者和孩子们都喜欢《品德与社会》,孩子们喜欢合作探究了,懂得实践了,热爱学习了,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在这新课程的舞台上,孩子们可以更好地展现自己,茁壮成长。世纪需要能力型、活力型、创造型的人才,《品德与社会》教学呼唤主体开放的教学。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社会是实践的主阵地,课堂上的观点是否符合实际情况,需要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得到体验、认同。教师不能拘泥于教科书,照本宣科,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应跳出教材,与班队活动、少先队活动、家庭社会实践相结合,视生活为活的教科书,让学生在更广阔的教育空间内学会选择,择善而从。

《品德与社会》体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篇2

一、如何体验

对于以往的应试教育来说, 品德和社会恰巧是离学生最远的两种东西, 学生的首要任务不是去认识自己和了解社会, 而是去不断地练习, 不断地去考试拿高分。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 可以通过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将品德和社会引入学生的生活, 其关键在于创设出一些与平时学习环境相近的情境和效果, 让学生在其中既不觉得陌生, 又有充分的新鲜感和好奇。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 我总结出如下几个创设方法。

(一) 通过日常生活去创设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直接有意识地采取一些直观性的教学手段, 让学生在其中获得一种与生活贴近的感受, 这样能让学生更快地融入其中。如在《爱护我们的家居环境》一课中, 教师可以直接开门见山地向学生提问自己家现在住在哪儿?周围有哪些东西?你们还想要哪些东西等?通过这种引导式的提问可以很快走近学生的内心, 并激发起他们的述说需求。在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之后, 教师便可以通过事先准备好的媒体资料或者文案 (注意材料需紧扣生活环境) 进一步扩大所创设出来的情境, 并渐渐将课堂向教学的预期方向带, 最终让学生由学校中的小环境走入到社会的大环境, 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居环境, 知道个人的家居环境也只是社会生活的一小部分, 认识到保护家居环境的重要性, 进而培养学生从小爱护家居环境的意识, 并为保护家居环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 通过平等、互信的心理去创造

品德和社会的教学不像传统学科那样一板一眼, 对于教师、学生的身份也没有以往那么界限分明, 这是品德和社会教师必须认识到的。在日常的教学中, 教师如果能放下姿态, 以一个朋友或者问询者的身份与学生沟通, 往往会起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如在《我们都是同龄人》一课中, 教师可以先讲述自己当年在同样年龄时碰到过的故事, 与学生一起分享这份回忆, 然后再以一个老朋友聊天的方式询问学生的情况, 在这种波澜不惊却饱含真情的对话中拉近彼此的距离, 分享彼此的感受。

(三) 直接通过教材上的课程来创设

品德和社会课程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而创设的, 因此教材本身就带有很强的现实性, 与日常生活有紧密的联系。比如, 在《购物的学问》和《移动的画板》教学中, 教师便可以针对日常生活中会经常遇到的问题, 跟学生一起讨论, 创设出一种集思广益的讨论情境, 在这个过程让学生去体验自己生活中曾经遇到过的问题, 并进行反思和深入思考。这样的讨论情境不仅紧扣教材、紧扣教学宗旨, 还有助于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举一反三, 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体验什么

在体验式的品德和社会的教学中, 通过给予学生自主能力, 在创设出的课堂情境中让学生尽量真实地表现出自己的感受是根本前提, 让学生通过这种真情实感的流露去领会教学的意义是根本目的。所以, 体验式教学所创设出的环境不仅要满足这个前提, 还要达成这个目的。而要做到这一点, 方法可以有很多种, 但总体来看不外乎坚持以下这两种原则。

(一) 让课堂回归生活

无论哪一种教学情境, 要得到学生的认同就必须来自于生活, 而且还要高于生活, 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进步。如在《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一课中, 要想学生对教师所创设出来的情境产生共鸣, 教师就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若一味地讲一些古人、科学家和总理等, 平心而论, 这些人对于学生来说太遥远, 不太可能引起学生要参与进来的兴趣, 学生也就无法在这种情境中体验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二) 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

所创设出来的教学情境并不是用来躲避现实问题的精神港湾, 而是学生用以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参考和有效手段。只有创设出来的情境有益于学生的日常生活, 那才是值得创设的, 它可以让学生在其中充分体验生活, 具有十分宝贵的意义。如在《生活中的安全》一课中, 所创设出来的情境十分有利于学生了解日常的危险所在, 学生通过这种教学上的体验也能很生动地认识到生活中所潜藏的风险, 因此具有很高的价值。

三、体验的材料

品德和社会的教学内容比较繁杂, 但由于它植根于生活, 因此可供选择的教学材料反而要比其他的学科高, 如学校中的教科书、教师和学生身边的同学等, 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下都可以成为体验式教学的材料。另外, 社会上的各色人群, 如司机、快递员和警察等, 都可以在体验式教学中成为被选择的对象;还有市面上众多的音像资料和图书文案, 无疑为学生的体验式教学提供了广袤的土壤, 这些事物都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 充实教学内容。

四、结论

很长时间以来, 因为应试教育对于学生分数的重视, 课堂教学越来越将自己独立在一个象牙塔之上, 将学生也置于一个封闭而理性的知识空间当中, 渐渐远离了外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这种教学无疑会不可避免性地丢失掉学生对于真实生命需求的关注, 也无法称得上是为建立起学生独立自主、全面发展的科学教育价值观。品德和教育这个学科有效地弥补了这一传统教学漏洞, 而体验式教学又是将该学科更好地从理念引入到现实教学过程当中来的有效手段, 由此对于它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所取得的效果进行归纳和总结, 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摘要: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本身的认知特点和生活习性, 通过创设出一种与现实情况相类似的情境, 去真实地还原或者再现教学材料上的内容, 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过程中体验事物变化和发展的教学形式。由此可见, 体验式教学的出发点就是以人为本, 并在创设出的情境过程中尊重每一个个体, 以及个体所做出来的所有选择, 因此相较于其他的教学方式, 具有很高的人文关怀价值和生命意义。这也正是品德和社会教学想要教授给学生的。可以说, 在品德和社会教学中引入体验式教学, 在理论上是不冲突的, 但要应用在实际的日常教学中, 仍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教学,品德和社会,素质教育,体验式,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楚庭.课程与教学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12.

《品德与社会》体验性教学策略 篇3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情境体验感悟评价策略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仔细阅读,不难发现,课标提出了“体验”这个概念,认为体验对儿童品德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体验性学习是现代学习方法的突出特征。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体验学习经历呢?我想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是对它的最好诠释。具体到《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课前收集信息,课上展示、交流信息,课后注重实践和同学间的评价,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并结合游戏、故事、小品、情景表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的课堂活动真正成为教和学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導学生的活动,而非单纯地讲教科书;学生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一、设置多种情境,激发情感体验。

设置情境可以是生活的情境,故事的情境,角色的情境,辨析的情境,是非的情境等,通过这些活动情境来让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流畅性、广阔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得到训练和发展。

例如通过变换角色,让学生获得换位式的体验感悟。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采取角色体验方式,以促成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使之内化为道德认识,形成价值观,从而指导学生的行为。在讲“尊重残疾人”时,我让学生蒙上眼睛在教室里走几圈,然后让他谈感受,盲人生活的不便和艰辛他们有着深刻的体验。尊重帮助残疾人的情感油然而生。俗话说得好,听过的容易忘记,看过的印象不深,唯有体验过的才永生不忘。“经历了就会被感动,行动了就会有收获”。 美国学者巴特勒认为:“教学过程只有让学生参与连续的反应才是有效的。”品德与生活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所学的道德知识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得到巩固、深化,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与学校的地方课、综合实践课等课程结合,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既可以满足学生的探索欲、求知欲,又发展了品德。如《我爱绿树,我爱蓝天》这一单元中为激发学生环保意识,号召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我们年级连续几周进行了几次综合实践活动。课后,让学生调查垃圾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垃圾的分类和处理;让学生设计节水、节电方案,进行年级组比赛,评选优胜者若干名;让学生做环保小卫士,为社区环保出一份力等等,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综合素质,同时还能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加深体验和理解,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树立良好行为。

二、走向生活,参与实践,在直接探究中进行体验感悟

实践体验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社会调查、辩论、竞赛、采访、实际操作等,这些形式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学生的潜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合作精神得到加强,道德品质得到内化。如《保护环境》一课,让学生去了解我们身边的环境状况如何?又怎样去解决?带着这样的问题,组织学生深入工厂、河流、农贸市场去调查、访问、搜集材料。在汇报会上,许多学生感慨万分,他们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们这里的环境问题依然很严重,就我们一所学校每天都要拉3小车的垃圾倒在垃圾台,垃圾台周围臭气熏天,令人窒息。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全都排到巴川河,使得我们的环城河变成了惨不忍睹的臭水河,河面被白色垃圾覆盖了。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加深了对环保知识的认识。

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说,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而是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比如通过观察、调查、了解等活动和互相交流,扩大他们的经验,深化自身体验;也可以模拟生活情景,在这种“准生活”中模拟学习,从而在教学活动中教育自己,建构起个体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案例:《家人关怀我成长》

我在教学《家人关怀我成长》一课时,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件能表达家人对自己的关怀,很有意义的物品,并思考这件物品为什么很有意义。几天后,孩子们带来了各种物品,有手表、戏服、小鞋子、奖状等等。上课了,孩子们拿出自己的物品,开始向大家进行温馨回忆:一件奶奶带着老花镜织就的毛背心,让人联想起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浓浓的亲情回荡在心中;一块爸爸在8岁生日会上送的手表,孩子解读出父母对自己殷切的期望;一名没有准备东西的学生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讲诉了自己生病住院期间,家人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这时,我扮演成一名记者,举着话筒现场对学生进行采访:“今天,听了大家的介绍,你有什么感想?”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并增强了体验强度,孩子们对于家人关爱的体验在课堂中犹如被放大镜放大了,强化了,真可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真。”

三、多元评价,在激励反省中进行体验感悟

学生的认知感悟和情感体验正在不断发展、变化,他们需要并且必须经常借助于外部评价媒介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才能从多维角度体验道德的丰富内涵,感悟自身价值的得失,从而在自主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增强自主意识,提高自我教育、评价的能力,才能促进他们在认知、情感、个性行为等方面全面、和谐、主动地发展。在思品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采用“多元化激励评价”的策略,对学生的品德发展进行以激励为主的综合评价,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激励他们追求新目标的愿望。

学生在对自身“多元表现”评价进行的反省中,获得“自我认同”的体验感悟。在对外界“多元角度”的评价进行的反馈中,获得“社会认同”的体验感悟。学生在对同学、老师、家长和社会的多维评价进行体验反思中,获得“自身社会角色”被外界所接受、认可程度的体验感悟。

无论方法有多少种,体验性学习都应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体验,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觉参与的体验,忽略了这一点,就失去了体验性学习的根基。我们要勇于面对新观念的挑战,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体验的良好环境,尊重学生个人的感受和独特见解,让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真正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陶元红《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实施探讨讲稿

2、靖国平《体验性学习》《早期教育》

《品德与社会》体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篇4

杨少英

玉溪师范学院 云南 玉溪 653100 摘要: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因此,思想品的教学不能只限于教授或讨论有关知识,而要落实到学生的道德实践,当然,所谓的道德实践一定是基于道德目的的,包括道德情感体验的指向道德提升和完善的践行。关键词:思想品德 情感 道德实践 教师

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因此,思想品德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讲授或讨论有关知识,而要落实到学生的道德实践。当然,所谓的道德实践一定是基于道德目的,包含道德情感体验,指向道德提升和完善的践行。如果让学生局限于教师的三尺讲台,缺乏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实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我们每一位政治课教师都要积极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兴趣,培养综合能力,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那么,思想品德课该如何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呢?我认为应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一、内容与形式的选择

合适的内容,是实践活动是否有必要开展的先决条件;恰当的形式,决定了实践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因此,思想品德课开展实践活动必须选准实践内容和实践形式。

1.结合教材提出的行为锻炼要求。行为锻炼就是按所学课本知识的教育目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具体活动,以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它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结合教材要求进行行为锻炼可从以下两种形式人手:一是在校内开展活动。例如,与校团组织、学生会等密切配合,从纪律、卫生、礼仪等人手,引导学生广泛参与“争当遵纪守法好学生”、“文明礼仪从我做起”、“我与雷锋同行”等主题创建活动,以此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充分利用学校的劳技基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种养殖和开展废旧物回收利用等活动,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等方面内容的教育。二是到校外开展活动,即组织学生走进社会,投身实践。例如,组织学生到工厂车间、田头地尾等生产劳动第一线,拜生产者为师,亲手参与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体验创造社会财富的艰辛,从而加深对“艰苦创业”、“劳动光荣”、“劳动成果来之不易”、“要珍惜劳动成果”等理论知识的认识,进而把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等观念变成 自觉的行动。

2.围绕学生知、信、行的矛盾。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主渠道,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知与信、信与行的特殊矛盾。教师传授给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观点和其他社会知识,能否为学生所接受,并转化为动力,“信”是纽带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调查、访谈、讨论等活动方式,让学生带着疑问走向社会,通过疑问的消除来增强理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例如,现在农村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学生的印象中就是“单干“,各家搞各家的活,各人挣各人的钱,先富起来的人怎么会去带动后富的呢?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村庄访问几家先富起来的典型,比如烟叶种植专业大户。学生通过访问就会明白:该专业大户的成功使周围的人感觉到种烟有利可图,而且烟叶的栽培、管理、采摘、烘烤又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技术上没有问题,于是有条件的人也会去种植烟叶,进而从中获益。这样,种植烟叶就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个好项目。类似这样的项目多了,农民收入的渠道就宽了,经济来源就有了,生活也就逐步富裕起来了,从而使共同富裕逐步成为现实。

3.根据学生兴趣要求。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或活动产生积极追求愿望时,内心活动总是十分活跃的,这时候容易接受外界影响。因此,政治课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应结合生活实际,根据学生自愿的原则,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兴趣小组活动。开展活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教师先在课堂上集中讲解,课后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分散实践。例如,同在一个村里生活,为什么有的同学家境较好,有的则家庭经济困难?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上集中讲解人口数量、勤劳程度、科技水平、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对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然后指导学生从这几个方面去对自己较熟悉的同学、朋友或亲戚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分析,从而明白“计划生育”、“勤劳发家”、“科技致富”、“互相帮助”的重要意义,并进而扩大到对一个镇、一个县(市)、一个地区进行经济状况分析。另一种是由教师直接带领,集中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活动。例如,讲完违法犯罪方面的法律知识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访附近的派出所法院等执法部门,了解犯人(尤其是学生熟悉的)违法犯罪的原因、过程及受惩处情况,有条件的再组织学生到劳改场、监狱等地方了解犯人服刑情况,从而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遵纪守法意识。

二、课内和课外的协调

学科实践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成功既需要课堂上教师的精确讲解,也需要课堂外教师的精心指导。课内精讲是前提。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教学也是同理。开展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材知识,因此课堂授课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活动能否顺利地进行。教师把课本知识点讲解清楚了,学生开展起活动来才会得心应手,若有“疑”,这“疑”才是“真疑”,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实践活动才更具针对性,更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课外指导是关键。学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导而不包”,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例如,每次活动开始前,教师都要指导学生制定好详细的活动计划,预想在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拟定应对的对策和方法,从而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在活动中学生得到的体会和认识,有的是积极的、客观的、正确的,有的则是消极的、主观的、错误的,教师应及时给予点评,对的肯定,错的指出症结所在,以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开展活动小结或总结,让学生把体会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实现思想的升华。有条件还可召开表彰会或举办成果展,这既能让学生看到和感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也有利于增强他们下一次参加实践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应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生活中,科学合理地选取教育资源,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应有的教育价值;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的时代性特点,紧密贯彻“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真切的教学情境,触动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品德与社会》体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篇5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为了使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第一要有欢乐、幸福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高水平的情感是培养与教育的结果。人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存在于世界上,其积极活动构成了人生活的内容,生命情感是个体对自我生命的认同、肯定、接纳、珍爱,对生命意义的自觉、欣悦、沉浸,以及对自己生命以及整个世界的同情、关怀与钟爱。积极的生命情感引人振奋、达观、昂扬向上、富于爱心。幸福的人生离不开美满丰盈的生命情感,消极的生命情感则意味着对生命的否定,对生命的沉沦。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充满生气,对个体生命的肯定、激励,对生命的热爱具有昂扬向上的精神和热情洋溢的韵致,把教育中个体生命价值引向高处。

下面是我在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中,体验当爸爸、**的艰辛,开展了一项课外延伸的实践活动,用一个鸡蛋作为一个生命体,同学们记录了在照顾它的过程中的亲身感受,让我因此而感动。

海盐县实验小学三年级实践活动记录表

----照顾一个小生命

一、我为这个小生命取了一个名字。

很多同学取的名字富有诗意:阳光宝贝、快乐宝贝、生命之光、生命之星、鸡蛋宝宝……

有的同学则以自己的小名来称呼:小黄、宁宁、玲玲、冬冬……

还有的则童趣十足:呱呱、嘟嘟、棒棒、小精灵……

☆☆☆☆☆(自我评价指数)

二、我为小生命安的家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食品、化妆品等的包装盒,茶叶筒、塑料袋,餐巾纸、丝棉、化纤棉……有的同学因为没有经验或方法不对,几次失败。

☆☆☆☆☆(自我评价指数)

三、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对这件事的看法?

很好、支持你、随便你、相信你、持之以恒……抱这种态度的家长占活动参与者的80%,也有表示很麻烦、不支持、你老师真想得出……抱这种态度的家长占活动参与者的10%。有的家长会给一些鼓励的话:“这很好,但是也会遇到麻烦,你一定要克服困难!”“希望你能坚持下去!”“要做好这件事可是不容易的呀!”……

☆☆☆☆☆(自我评价指数)

四、在照顾一个小生命的过程中,你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

放心吧,我会管好你的。小宝贝,真拿你没办法。

小乖乖,希望你没事!你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个鸡蛋。

睡觉吧,我给你讲个故事。你安心睡吧,有我照顾你……

☆☆☆☆☆(自我评价指数)

五、因为自己不小心而打碎了鸡蛋,因为别人不小心打碎了()鸡蛋?你的想法是什么?

如果鸡蛋破了,这个小生命也就完了。我不让这样的事发生。

有同学为别人打碎了自己的鸡蛋而哭了。想保护鸡蛋这么难。

鸡蛋因为我而三次失去了生命,我觉得真对不起它,但我一定要成功。

☆☆☆☆(自我评价指数)

六、我想对这个小生命说:

小宝贝,你真不错!小家伙,我爱上你啦!

你是一个多么有趣的小生命呀!你要平安地长大。

☆☆☆☆☆(自我评价指数)

七、家长对整个过程的评价

我妈妈说,这件事很有意思。

很不错,她做得很好,她是个有责任心的孩子。

我很高兴你为鸡蛋宝宝做的一切,就像我为你做的一样,我会更爱你。

我们很感谢老是为孩子们设计了这么一个有趣的更有意义的实践,那一不小心打碎的鸡蛋宝宝的经历,寻孩子的触动很大,我们想孩子也一定会体会到父母对她的深深的爱,她一定也会更爱父母,更珍惜自己的生命。

☆☆☆☆☆(评价指数)

八、教师对整个活动过程的评价:

你真棒!你真了不起!我要向你学习!感谢你给了这个小生命的爱!

你和你的家人都不得了,很了不起,祝你们全家幸福安康。

智鸿小朋友们,你在保护一个小生命的过程中是那么的认真和细心,充分体现了你的爱心和责任心,你真棒!

☆☆☆☆(评价指数)

[反思]

事后,在对学生的整个活动的评价中,学生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这个鸡蛋的最后处理?有同学还提出,完成了老师要求的期限,我能否再保管她?(2天为最短期限,得一个闪光卡。5天为一个周期,再得一个闪光卡。)

有的说煮了吃。有的说我要一直保存她。有的说时间长了会烂掉的。有的说,我要让它和我一起成长。有的说,时间久了鸡蛋的生命没了。有的说要给好安葬在一个地方……(这是这个活动后的意外收获,是我事先没有想到过的。)

有的同学坚持说保管很长的时间,

我相信能做好事这件事。我拗不过他们,答应一个月为限,能坚持下来的我给奖励,并且告诉他们,奖励是一种形式,我不告诉他们奖励的物品。最后还是有许多同学坚持下来了,我奖给他们十多本海盐作家王英写的《三毛之父》,同学们是爱不释手。看得出来,他们更在乎是这么一种感情的体验过程,很多同学以此为题材写出许多感人的文章。(这是我尊重学生意愿的又一个意外的收获,孩子们的童真让我得到了灵感)

一、实践、体验活动让孩子们情感升华

由一个小小的鸡蛋,引发了那么多的`故事,牵动了多少学生的心,他们在活动中体会了不少的生命意义:原来生命是如此的脆弱,生命的周期有时会很短,我们应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保护一个生命是多么的有意义呀!同时也体会到了:做一件事不容易,照顾一个生命更不容易,他们也真切地体会到爸爸、妈妈养育我们是多么的不容易,他们说回家一定要跟爸爸、妈妈说声谢谢,还要为他们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还有孩子们那句句童真的话语,发自内心,也震撼我的心,深深地感动着我。这是来自他们内心世界中实实在在的情感,这样的情感体验比我们过去传统的说教不知要强多少倍。

二、在教育中巧妙设计,把个体生命价值引向高处

按学习手册中的设计,要求是很简单的,可以说85%以上的同学都能如期完成。如果说没有我这些问题的设计,活动只是走过场,只流于形式,那么活动的意义就会失去它应有的价值。如果说没有事后的讨论和活动的延伸,教育的过程也无法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同学们确确实实是投入了真情实感,一个月在人生的旅程中并不长,可以说是太短暂了,可孩子们完成这个“护蛋”的任务是很不容易的,看看孩子们为“小生命”造得屋,听听孩子们对“小生命”的叮咛,品尝一下孩子式的情趣和关怀,这何尝不是一种出自人性的真情流露,美德不在生活的细微处滋长的吗?关注、指导和引导儿童的现实生活,从衣食住行、玩与学开始,帮助儿童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新生活,认识自己,欣赏自己,在实践活动中完善自己,把个体生命价值引向高处。

三、走近孩子的心灵,为孩子们的成长喝彩

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一个多么灿烂而又充满生命活力的世界,挖掘学生的内心世界,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惊喜。说实在的,因为听到了孩子们天真无邪的想法,看到了孩子们善良而又美好的行动,家长们真实的感激和热情的评价,激起了我心中感情的波澜,我在评价中表达了的佩服、我的表扬、我的祝福,我为孩子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欢呼,为孩子精彩的语言的所折服,为孩子们有一颗童真的心而高兴,为孩子们的美好心灵而骄傲,我不由自主要为孩子们的美好生活祝福,为孩子们的成长喝彩。

《品德与社会》体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篇6

一、课题背景分析

1、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提出了新的挑战,现代社会的客观发展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具有“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而其中“学会做事”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会生活则要求学生您够与他人一道参加活动并在生活中学会合作交往。因此,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并在生活实践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儿童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态度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所必须担负的重任。

2、课程改革的呼唤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也特别强调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小学生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指出:“道德源于儿童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因此,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站中,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一个人只有通过实践体验美德的行为才能真正成为有美德的人。所以,注重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经历体验,感悟人生的真善美,才能陶冶学生的心灵,提升生命的价值,唤醒学生沉睡的潜意识,点燃学生的生命的火把,形成健全的人格,将是今后小学生品德养成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3、品德课程的需求

随着课标的深入落实,体验活动成了品德课教与学的中介,在课堂上通过活动来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传授的方式趣味化;可以使学生的认识与情感结合,使思维与形象统一;可以变灌输为感悟,变说教为体验,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独立人格的塑造、潜能和创造性的开发,从而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实践证明,通过活动创设适宜的情境开展教学,是品德课程淡化教育痕迹,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量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由于每个学习者先前经验的独特性及学习情感的特殊性,所以每个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建构将是不同的。因此要尊重个体的独特体验。

2、人的学习理论依据从学习理论来看,20%的学习是从听而来,50%是从眼见而来,80%是从亲自参与而来。学生听过的就忘了,看过的就记住了,亲身经历的才能真正把握并内化。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知识的体验过程,才能真正理解,提高认识,并内化成良好的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人格。在获得了知识体验的同时也得到了情感上的愉悦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3、现代教学论认为,要明确倡导在教学活动中确认与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归根到底就是为了激发、引导和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内在学习欲望和要求,帮助学生实现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器官协同参与教学过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有充分的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在亲自感知、操作和思考的过程中,乐于学习,学会学习。

4、杜威的“做中学”理论依据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由于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那就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和发展。

三、概念的界定

体验:是用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事实、思想。只有经过体验,我们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存在。

体验式教学: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从观察、思考、反思到实践的流程,从行为和感情上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自身的体验和亲历来建构知识。体验式教学强调学习者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形成对事物的独特看法,在体验中让认知得以深化,情感得以升华。

三、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探索出品德课堂体验式教学活动设计方法,形成与教材相配套的活动方案。

2、改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师运用体验式教学的能力,提高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反思能力。

3、通过体验式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品德的实践活动中,丰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与针对性。

4、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探讨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课不同学段的不同特点。

四、研究内容: 进行有效的体验式教学,要紧密结合品德学科生活化、活动化、综合性的特点,要注意做到模拟生活,关注社会,撷取社会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接近现实生活。

(一)课堂中体验式教学活动方式

1、课堂实践体验

现代教育理论指出:学生的道德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又是在活动和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实践是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和基础。因此,教师要将品德教学回归学生的生活,要让学生真正地用心去感受生活,感悟社会,从实践中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

2、课堂模拟体验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导行”,而“行动”必行“心动”,体验正是促使:“心动”的催化剂。模拟体验,给孩子们创设一个虚拟的情景,但又是生活中的真实生活,学生身临其境,在活动中体验、思考、感悟。体验课堂组织教学,能填满孩子知行脱节的鸿沟,促进行知统一,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给课堂带来勃勃生机。

3、课堂游戏体验

游戏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可以通过游戏自悟自得,获得知识和道理;其次,学生各具差异的,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不同表现进行适时的,亲切的个别引导和教育,从而让每个儿童有所进步。在活动中,注重的是学生的体验及体验之上的自悟,教师通过有意识的分组,及学生活动中的个别引导、实现从“说道理”到“做道理”的转变。可以说游戏活动为品德教育注入了生机,把品德教育从“高高在上”拉回到了学生身边,使我们的教育易为学生接受并加以内化。

(二)课后实践体验活动的设计

为使教学真正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必须使学生再次体验,让他们带着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回到实践中,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实际需要,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如让他们进行社会调查,在调查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或进入开放式的练习,开放式练习不是简单的模仿性作业,而是要对书本上的练习进行适当改良,或另行设计等。

五、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主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体现教研活动课题化,课题研究专题化,以课题组成员的实践与反思为主要方式,通过课堂观察、先进经验总结与交流等开展研究。

1、文献资料法。对相关的研究成果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并积极学习,指导课题研究。

2、调查分析法。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学习活动现状及成因,以及品德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情境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情况,了解教师教学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3、实验观察法。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围绕情境创设,在实践中观察学生学习活动变化,总结在不同学段情境体验活动的有效形式。

4、行动研究法。有计划、有步骤地边研究边行动,提高品德课教育的时效性。

5、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积累,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及时进行总结归纳,提炼总结品德课堂体验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一)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参与者都是在思品教学与班级管理第一线的教师,通过教师的边实践边研究的行动研究来进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具体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1.3—2011.4)

确立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学习有关体验式教学的理论著作,使课题组成员能在思想上确立新的教育理念,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研究和实验,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性;设计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11.5—2014.1)①调查分析阶段(2011.5—2011.7)

设计调查问卷,对班级学生的体验活动进行调查,归因分析。②实践操作阶段(2011.9—2013.6)

1、挖掘课程资源,进行课堂实践,探讨课堂实践体验、模拟体验、游戏体验及课后实践体验活动方案。

2、在不同学段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探讨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课不同学段的不同特点。(3)总结成果阶段(2014.1—2014.3)

在第二阶段全面深入研究后,上好汇报课。对各种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将各种资料系统归类,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写出在思品教学中进行养成体验式教学的相关论文。

(二)课题组成员: 组 长:唐亚琴

《品德与社会》体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篇7

●●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优化课堂教学的情境

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具有其他直观教学的优点, 而且还有视听结合、动静结合、操作方便等特点, 能为学生主动接受情感熏陶、思想教育创设良好的情境, 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如在《文明打电话》一课“打电话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的环节时, 老师说“圆圆今天遇到了麻烦”, 紧接着播放了一段“圆圆接到一个不认识的人问他爸爸手机号码”的视频资料, 画面上巧妙地出现了一个“怎么办?”问学生“懂得文明打电话的圆圆到底该怎么办?为什么?”老师巧妙利用视频可以随意切断的技术创设了一个问题探究的情境, 一下子点燃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情, 在交流了许多的“怎么办”之后, 教师把视频继续演示, 得到了与学生同样合适而聪明的方法, 并表扬同学们很聪明机智, 懂得了打电话要注意保护自己, 防止上当受骗, 有效地达到了提高学生生活能力的教学目的。而其中信息技术的巧妙合理的运用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具有理论性强、概念多等特点, 如果采用一般的教学手段, 往往会变成空洞说教, 使教学枯燥无味, 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采用现代信息技术, 能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地把内容呈现给学生, 使抽象的思想观点、道德规范、道德概念具体化、形象化。

例如《绕着地球走一圈》一课教学中, 我利用了多媒体播放了世界各国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 并配以优美动听的解说, 使学生在欣赏中犹如身临其境, 乐而忘返, 感受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这些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文化, 把大千世界装扮成一个百花盛开的大花园。这样使学生在愉悦中既掌握了知识, 培养了想象力, 又进行了美的心灵陶冶, 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优化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

我们立足《品德与社会》内容广泛、信息量大的特点, 把整合的落脚点建立在教材的二次开发上, 把网络资源、生活资源的素材利用信息技术加以优化整合并贯穿于教学中, 丰富课程资源, 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如在执教《成长的脚步》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理解自己成长的历程, 把师生搜集来的记录成长轨迹的照片、玩具、奖状等实物制作成精美的视频画面, 让学生亲眼目睹, 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视线, 激荡了学生的心灵, 不知不觉中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变化和奇妙, 珍惜自己珍惜他人生命的美好情感就自然地树立起来了。

●●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优化课堂探究创新能力的途径

现代信息技术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充分运用, 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在学习生活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环境, 教师引导学生使用网络技术, 根据老师布置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 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教会学生获取、加工信息的方法, 锻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是品德与社会学科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学校网络条件和具备网络条件的学生资源, 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 在老师的指导之下, 开展知识探究和小课题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和信息化素养。例如在执教《变废为宝》一课之前, 指导学生分成六个小组, 以小课题的形式去到网络上有目的地探究“垃圾中的宝物”。小组同学分工明确, 任务清楚, 经过合作探究, 对搜寻到的图片、数据、文字等资料进行整理, 制作成了PPT课件, 在课堂上交流展示。这种基于网络环境的探究学习不但提高了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操作能力, 而且培养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培养了合作精神, 在本课的教学中是一个突出的环节。

●●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优化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品德与社会》体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篇8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应用的策略简单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情境创设,一类是活动体验。在运用上则各有千秋,有时则会相辅相成。

一、情境创设

(一)讲述创设情境

讲授法是最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一,讲述故事也是情境创设的有效方式。但这种方法必须要求老师有激情、有很高的语言表演天分,学生才能为之动容。我们老师就好像演员一样在台上演,他在台下听,如果老师演得好,学生就能渐渐融入剧情,听得如醉如痴。如果自己水平不够,或者感情酝酿不精准,学生只是冷冰冰地接受,就燃不起他们火热的感情,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如在教学《诚实的孩子人人夸》一课最后部分要求学生“说说身边的诚信人和诚信事”,我就让学生把自己所知道的诚信人和诚信事讲述给大家听。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感受到诚实的重要及诚实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愉快的体验。

(二)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在现在的教学中运用是比较普遍的,对于情境的创设也是极为便利的。一切的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音乐表达了人对世间万物的内心感受,视频能产生视、听觉刺激,学生容易和优秀影视艺术中隐含的观念产生通感,有更大的教育优势。例如在教学五年级的教材《地球上的红飘带》这一课时,我就节选了红军长征的影片片段,学生在观看了视频后,对长征精神的体会就比较到位了。

(三)联系生活实例理解

生活是最好的教育。记得我上《今非昔比的厨房》一课时,学生看到书中那些旧时的厨房图片时,只是觉得好笑,没有丝毫领悟。我就引导学生回想学校秋游的野炊活动。小组交流之后,一名学生说:“我没想到生火是这么难,在起火的过程中烟都把我熏哭了,如果不是导游的帮忙,我根本就不能成功。”这个时候老师趁机引出:“设想旧时人们每天就是这样生火煮饭吃的,真是一箪一食当思来之不易呀!”这时学生的感觉就不至于那么突兀,比较顺理成章了。实践者是最有说话权的,学生在联系了自己的生活实践后说出的话自然最有说服力,体验成了激发他们道德行为的催化剂。

二、活动体验

(一)实验法体验

实验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引起反思或共鸣。比如在品德与社会课“面对挫折”一课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需要学生明白的,其中教材列举了几个伟人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最终取得成就的事例,可是这些理论和例子对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遥远而陌生的。要让学生完全体会似乎有点苍白无力,那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知识?在课堂上我们做了个实验:先将烧杯中的水完全加热,然后将一只青蛙突然扔进去,青蛙勇敢地跳出热水杯,安然逃生。接下来,再将另一只青蛙放入盛有凉水的烧杯中,这只青蛙在凉水中悠然自得,然后用酒精灯将烧杯慢慢加热,这只青蛙开始时依然悠然自得。待到水温升高到足以危及生命时,青蛙才惊醒过来,试图跳出烧杯,可这个时候却无能为力了,只能葬身在热水中。

实验结束后,学生就会比较轻松地明白当我们碰到挫折和困难时,就要像热水的青蛙那样顽强拼搏,战胜困难;当我们处于顺境中的时候,不能像凉水中的青蛙一样忘乎所以,无所作为,而要居安思危,不断进取。实验虽然结束了,但留给学生的体验还会延伸到其他方面。

(二)游戏法体验

游戏是一种低成本的体验方式。有时候两根手指就够了,在品德与社会《学会宽容》一课中,为了启发学生理解换位思考,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让全班学生用双手为老师搭出一个“人”字,许多学生都从自己的角度搭“人“字,结果到老师的角度就成了“入”字。活动过后,学生豁然开朗,立即明白了什么是换位思考。

(三)表演法体验

受制于课堂教学环境,教学中不可能让学生回到实际生活中体验,但在虚拟的情景中也能产生真实的体验。比如讲到关心残疾人时,仅靠举例说明残疾人受到的挫折是如何的大,学生可能只能停留于理论的理解与体会层面上,这时如果能够适时创设一定的情境,则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比如让学生绑住双手,并试着用脚拿东西,甚至是用脚做一些日常中必须用手才能完成的工作,这时学生就能在情境中体验到残疾人的痛苦和挫折,也能够更加激发他们应对挫折的能力。这些虚拟的“真实”,只要做好铺垫,营造出适宜的心理氛围,学生就能获得真切的体验。

自编小品表演,也是一种很好的体验方式。学生在表演自编的小品时往往非常认真,即使没有像舞台上的专业演员表演得效果好,但只要参与表演的人都会在自己内心留下印记。

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自悟学习”“自得学习”,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所学的知识在一次次的体验、一次次的碰撞交流中不断内化成一种能力。所以,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我们要灵活使用体验式教学的策略,让我们的课堂灵动起来,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

参考文献:

《品德与社会》体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篇9

一直以来,品德与社会教学都是一门矛盾的课程,说它矛盾,是因为这门课教学起来很简单,其中的道理学生也都明白,但想让学生真正做事情时说到做到,却又极其困难,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说一套、做一套”。究其原因,是学生的“说”出了问题,学生虽然在课上说了,却没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说的是违心的套话,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与学生建立平等的育人环境,搭建轻松和谐的对话舞台,真正让学生在师生情感的沟通中有一说一,互换信任,交流感情,碰撞火花,相互激励,达成共识。就说话这个环节,我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移花接木”,让学生有话“敢”说

品德与社会课不同与其他学科,它更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感情释放。培养学生能够大胆发言,是敲开他们心灵的第一扇窗户。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时候,学生由于碍于情面或是怕别人笑话等原因,根本就不敢说出心里话,而是说一些不痛不痒的套话,致使课堂教学未达到原定的教学目标。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巧妙地进行“移花接木”,将学生不敢说出的话移至别人的身上,这样,学生说时,就能克服自己的羞怯心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诚实,不需要理由》这一课前,我先私下同几个同学进行了状似随意的聊天,发现学生都有过撒谎的经历但都不愿意或是不好意思说出来,就设计了这样一个课前调查:请任选一人调查他是否说过谎,为什么说谎,结果如何?也可以这样以来,学生就避免了“揭自己的疮疤”,甚至可以把自己的经历加诸在这个可以虚拟的人物身上,汇报起来就自然了许多,相比之下,结果也非常真实,暴露出了许多学生的真实想法,如有的学生在汇报“为什么撒谎”时,说有时说实话会招致老师的批评、家长的拳脚,有时撒谎反而会更让教师喜欢,所以才去撒谎,甚至有的老师或家长在问话之前先声明了说实话就不批评,却在得知真相后还是出尔反尔地厉声批评,学生则“说真话不讨好”等等。针对学生的这些心理,我进行了这样的引导:有的时候说真话的结果不如撒谎好,但长期说真话和长期撒谎会有什么样的不同结果呢?想想看。这样,学生通过讨论和回想,认识到:说真话有时会招致不好的结果,但却获得了他人的信任,而撒谎却得不到别人的信任,有时甚至得为圆一个谎再去谎第二个谎。由此,学生的道德认识得以提升,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学生敢说的基础上的。因此,在品德课中,老师首要做的就是真实而全面地展示学生的真实心理,想办法让学生实话实说,再针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才能达成课堂目标。

二、“充实事例”,让学生有话“可”说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在思想品德课中,许多道德理念都是蕴涵在一个一个的故事或事例中。但作为道德理念的载体——课本,他毕竟不像社会这个大舞台一样,其中事例虽然有的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但同时它还存在着单一性(每一篇课文只举一个事例,最多不超过两个)和单调性(事例仅有正面和反面性)而对于小学生,他们知识比较贫乏,接触面窄,如果让学生去社会充分调查,事情就更丰富了,学生会在大量的事实面前发现问题,弄清原因,从而在调查中受到启迪。这样学生的道德意识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道德情感产生了,道德品质会自然而然地提高,而这些正是靠学生主动参与获得的。

如学习《平安走天下》一课时,我让学生利用周末进行了这样两项调查:一是观察马路上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二是搜集一桩自己亲属或是邻居中真实的交通事故的例子。上课时,学生对于自己的调查进行了汇报,由于事先准备充分,学生们的汇报详实而生动,如第一项调查中,很多同学注意到了汽车比较遵守交通规则,而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和行人就差远了,但汽车在有摄像头、有交警管制的市区较遵守交通规则,在城郊不但速度快而且有的还闯红灯;第二项调查的汇报更是让人触目惊心,因为几乎每个同学的亲属或是邻居中,都有遭遇交通事故的例子,只是或轻或重罢了,甚至有的同学自己就亲身遭遇了交通事

故。之后,我进行了这样的引导,想想看:不遵守交通规则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你所调查到的交通事故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样的教训?通过这样汇报与讨论,学生们一是认识到了平安的重要性,二是感受到了对于遵守交通规则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要转化成自觉行为。这样,整堂课由于补充了学生的亲身观察和真实事例,充实而有说服力,课堂效果非常好。

总之,为了丰富充实《品德与社会》教学,除了书中要求的以外,我们还可让学生收集平时的班级生活,学校集体活动及社会接触的过程中的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人、事、物。也可以以少先队中假日小队为载体,开展各种主题的活动。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生活的积累,经历丰富了自然收获也就多了。

三、“搭建舞台”,让学生有话“会”说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以明理为主要任务的课程,想让学生把道理悟明白,就需要让学生多说,会说,但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不能将自己的内心所想完整而有条理地表达出来,所以,需要教师搭建各种各样的平台,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在课堂上与大家共同交流。在交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疑问,在交流中相互辩论、相互补充,在交流中感悟。在学生相互交流中,道德观点才会自然流露,是非善恶才会清楚明了,智慧的火花才会产生。

1.辩中说。

俗话说:“理越辩越明,法越辩越清。”辩论无疑是品德与社会课中学生最喜欢的形式,往往在辩论中,学生的品德认识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而这咱“竞赛式”的刺激,又往往会激发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无限兴趣。

在学习《温馨的港湾》一课中,我请学生回忆自己的爸爸妈妈关心自己的事例,结果学生们纷纷骄傲地举起了自己的小手,叙说爸爸妈妈如何爱自己,正说到热闹处,突然有一位同学说起了自己爸爸打自己的事,原来这位同学天热时忍不住拿了爸爸衣服里的钱买了冰淇淋,结果被爸爸狠狠地打了一顿,他说完以后,很多同学都嚷到这样的事例不能算是爱自己的例子,应该说关心的例子,此时,我灵机一动,引导学生针对此事展开了辩论:爸爸打自己的事算不算爱自己呢?结果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了起来,有的说打是为了自己好,也是爱,有的说,打根本就不能解决问题,应该讲道理……而我,要么煽风点火,要么,势顺一拨,让学生在辩论中逐渐明晰了打也是对自己的爱,是另一种形式的爱。

2.演中说。

表演也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对那些故事情节比较好的课文或段落,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进行表演,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想法,则能水到渠成。

例如,在上《平安走天下》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在课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表演,以引导学生将课前调查说得更有序和详细:让三位学生戴上“轿车”、“自行车”、“卡车”等头饰,三位学生分别举红、黄、绿牌代表行人过街道,一位学生扮演交通警察,当绿灯闪烁时,三辆车分别来到了斑马线前,轿车说:红灯马上就亮了,等一会吧,卡车则说,冲过去,还来得及,自行车则说,反正也查不到我,走就是。而这时,交通警察则边忙着指挥边痛心地说:哎,真希望所有的人都能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通过这样的表演,学生将各种车辆行人的心理体现的活灵活现,较好地为课堂的进行打下了基础。

3.画中说。

有些时候,可以让学生将自己需要说的事物画成画,这样学生说起来有理有据,大家听起来,也一目了然。如学习交通标志时,让学生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各种交通标志画下来,并向同学介绍这些标志的意思,使教学更有实效。又如,学习《大家都是好朋友》一课时,有一项活动是把你和同学之间最难忘的事说给大家听听,我请学生在课前对于自己最难忘的事进行了回忆并画成了画,这样,学生在课上汇报时就能有的放矢,而且由于有了画的提示,说的清楚,大家也听的明白,一举两得。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说话很容易,能做到“有一说一”却不容易,作为一名老师,让我们都来想方设法,走进学生的心灵,还品德教学本来的面目,真正的把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品德与社会》体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篇10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这种性质,决定了它是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所约束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也应该百花齐放。教师也应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价值观,这才是本课程的真正目的。

1.贴近生活、注重体验

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帮助学生参与社会、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促进他们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的发展。2.走进社会、学会实践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如教学《购物有学问》时,我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集市上、超市里,让学生在观察中切实感受价格的秘密,亲身体验购物的学问。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也没有与社会脱离了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象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在实际教育时,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3.组织讨论、学会交流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讨论,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防止形式上的讨论。

品德与社会课上能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讨论,是品德与社会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们在教学时,要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掌握学习方法。品德与社会与现在开设的“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相比较,有一些突出的特点:

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

二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

三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反馈信息,及时整理活动安排。在活动教学的探究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活动的过程中,也会反映出意料之外的情况。及时调整,是积极的应变方式。分析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我常反省其中的原因。

如果是多数学生的共同问题,那一定是我的教学组织中有什么失误,如果是个别学生的情况,我要从其活动过程中分析是其方法的问题,还是哪个环节的问题。而且,我希望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暴露问题,能交给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是最好的途径。4.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

在该课程的具体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三活”。即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内容贴近生活,教学途径多样灵活。

4.1 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事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学生称老师为“恩师”,把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老师誉为“良师益友”。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而师生关系本身就具有教育意义,同时它也是教育活动得以良好实施的前提和保证。

然而,我们常常会对这样的情况熟视无睹:在楼梯口、操场上、教室旁,几乎随时随地会见到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向经过的老师敬礼致敬,说“老师好”。老师呢,点头致意者有之,视若无睹者有之,面无表情者有之,扬长而去者也有之。留给学生的是一脸惊讶,满腹不解。

4.2 创设活动,使活动形式与实际情况相联系。学生的实际情 况包括他们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兴趣偏好等等,在教学中,我创设活动时,是从这几方面着手进行的: ①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形式。③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活动。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多具直观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以有趣、有情的活动贯穿教学过程,是有效的组织方法,如游戏活动、动手操作、小竞赛等。

4.3 训练习惯,使活动具有实效性。活动教学中,大量活动的使用,对学生的要求首先就在于行为习惯的训练上。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的广阔空间,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如果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也许学具就成为玩具,合作学习就变成自顾自的诉说,表演,甚至会损坏东西,互相责怪。

在学生探讨活动中,我要求学生不仅听老师的讲解,更要学会听取同学的意见,从中找到与自己想法一致与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比较,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弥补同学的不足,同时,也完善自己的想法。按这样的要求探讨活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电化教学手段已悄然走进课堂教学,给其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小学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强化了教育效果。

《品德与社会》体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篇11

【关键词】健康 ; 安全 ; 重视 ; 素养 ; 活动; 自然灾害 ; 科学逃生 ; 体验 ; 鲜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64-01

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之一,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是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健康、安全地生活的教学内容显得特别重要。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只有健康地活着生命才有意义,所以儿童的安全重于泰山。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孩子的生命关乎每个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稳定。1995年国务院7个部委联合发文,从1996年起,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让社会、学校、家长和广大中小学生重视安全教育。据统计,我国目前每年有50余万人次的学生遭受意外伤害。美国儿童学会专家研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来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御能力,80%的意外伤害可以避免。

在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海啸中,一位年仅10岁的聪明小女孩凭借在学校里所学的地理知识,知道威力强大的海啸将吞没整个海滩,她立即让父母提前发出警报,海滩上的游客全部疏散到了安全地带,从而挽救了100多名游客的生命,演绎了一段传奇故事。

在2005年,由中央电视台和公安部消防局联合举办的“寻找生活英雄,评选‘中网骄傲 ”的活动中,一个特殊的候选人引起了所有人的关注。她就是年仅7岁的小女孩袁嫒。小袁嫒之所以会成为大众心目中的英雄,是因为她临危不乱,在性命攸关的时刻,用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紧急自救知识,使得因煤气中毒而昏倒在浴室的父母最终获救。小袁媛的英雄事迹让人感动,更令人欣慰,小小年纪就已经懂得必需的自救逃生知识。

以上两个事例说明孩子的安全教育在生活中显得多么的重要。小学时期正是孩子安全教育的最佳时期,小学生处于可塑性最强的年龄段,这一阶段针对其行为习惯的干预收效最为显著,是人生中接受安全教育的最佳时期。其良好安全素养的养成事关国民安全素养的整体提升,因为教育一个孩子,和谐一个家庭,文明一个社会。怎样让安全教育知识深入人心,让安全教育成为学校重要教学内容之一,让孩子们通过安全知识学习,牢牢掌握一些常用的安全知识,紧急自救或者救助他人。作为一名教师该怎样让安全教育課鲜活起来,更具实效性,让孩子在教师引导下,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进行安全知识的教学,让孩子主动学习,乐于参与,获得知识,从而提升孩子的安全意识和素养,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深思。

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中国区首席代表崔民彦表示,儿童的安全教育应该与孩子们的游戏活动融合在一起,并更多与他们的生活相结合,让儿童在玩中自己去体会什么是安全和危险,逐渐形成安全意识以及应对危险的能力。在美国,小学开设安全课就非常重要,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孩子们到消防部门进行消防知识的学习和实地演练。让孩子们集中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然后模拟发生火灾: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房间紧锁,让孩子们逐个练习如何最快打开房门逃生,如何最快打开窗户逃生,如何在漆黑一片中找到逃生出路,如何做才不会被浓烟窒息等。同时,孩子们每年都要练习如何在汽车发生车祸时,从车里逃生。演练场地有各种各样的大小汽车,摆出各种各样的颠覆姿势,孩子们在里面练习如何最快从汽车里钻出来,车门打不开如何办,没有工具砸窗户玻璃如何办等等。美国学校对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视,都给我们启发和思考。

引导儿童主动参与各类活动来进行教学,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一大特点。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去获得知识和道理,是学生品德内化最本质、基本的方式。小学生因为年龄小,对周围的事情还不能做到客观、准确的认识,需要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我们的安全教育课是不是可以理论与孩子亲身体验相结合,让孩子去观察、体验、感受,身临其境,与环境互动、与同伴合作,来获得对自然与社会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获得丰富的知识或经验,获得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孩子主动的、自觉的活动,使孩子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让安全教育课鲜活起来。南朝学者颜之推:“人在少年,精神未定,所与款押,熏清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易暗化,自然拟之。”即古人所说的“陶情冶性”,从而循序渐进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防备能力,当遇突发事件时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得以运用,进行自救和施救他人。

让安全教育课的内容鲜活起来,更具实效性,教师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教学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以促进儿童发展,要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把教材上知识,通过一系列体验活动,让孩子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和要求。教学的空间不能仅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要让孩子们积极参与体验活动,与各种社会环境相结合,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孩子的道德情感会不断加深、各种能力不断提高、社会知识不断积累,从而会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例如:在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之一,让孩子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遵守交通规则,不到危险的地方去玩,避免意外伤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营造情景,创设环境,分组体验,在学生学习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的基础上,教师在操场上设置一条人行横道线,让孩子分组自己去找到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体验怎样看红绿灯,过马路,其他同学观察,发现问题,组内讨论,在老师引导下得到正确答案。然后教师和家长自愿者带领孩子走到校门口的红绿灯处,让孩子们自己过马路。孩子们带着愉快的情绪参加了体验活动,知道该怎样安全过马路,通过体验,孩子的安全意识增强,独立性和自主性得到培养。

在教学《当灾害降临的时候》的这课,为了让孩子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在紧急情况下逃生或求助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孩子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孩子生活之间的通道。在2011年3月18日日本大地震发生时,教师就可提前结合六年级教材内容《当灾害降临的时候》进行教学,让孩子们通过电视新闻和网络资源,及时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瞩目惊心的画面,让孩子感到震撼,知道大自然有着自己的规律,人类无法改变,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依循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该怎样科学逃生,坚守生命。知道在不同的环境该采用不同的方法,特别是人群集中的地方,听从指挥,有序快速撤离非常重要。教师在体验活动中组织孩子进行有序的逃生演练,给孩子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孩子在教师引导下,很快正确掌握了灾难发生时的逃生方法。

上一篇:数字档案馆发展阶段下一篇:多变的价格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