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2013年中考模拟英语试卷

2024-10-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温州市2013年中考模拟英语试卷(推荐8篇)

温州市2013年中考模拟英语试卷 篇1

七.选词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答案: 61.ready62.horses63.enough64.also65.held

66.fewer67.by68.time69.However70.sending

主旨: 以书信体形式记叙了一名国外青年志愿者为慈善机构驯马、组织义卖等活动的故事.解析: 61 ready 考查固定搭配:get ready for

horses 考查ride horse 这一词组以及名词复数形式的变化。

enough 通过语境,此处缺少宾语,enough在此处为名词。

also考查also副词的用法。

held考查被动语态。

fewer 考查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

by 考查介词by的用法。

time 考查take time to do 的用法。

However 考查转折连词的用法。

sending 考查动词的形式变化。

温州市2013年中考模拟英语试卷 篇2

2013年的中考已经落下了帷幕, 但是关于今年中考的历史试卷的讨论还在热烈进行着。准确地说, 是许多一线老师反映强烈, 认为试题的难度偏大, 与初中生的实际状况有相当的距离。笔者冷静地思考后认为, 这份试卷不仅凸显了历史学科的特色而且体现了课改的要求, 对今后的初中历史教学有很好的启示。

二、2013 苏州中考历史试卷的特点

1. 立足基础知识, 紧抓重要史实

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初中历史教学的定位是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 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 并能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而《课程标准 ( 2011年版) 》中对此的表述为“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 知道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1]这里强调的“重要的”主要指中外历史上主要的、有代表性的和典型性的事件、人物和现象。2013年苏州中考卷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课改的理念。例如, “美苏冷战”是世界现代史中的一个重要历史现象。教材中介绍的内容很多, 包括美苏冷战的序幕、开始标志、过程以及对世界各个政治力量的影响等。但是这份中考卷中却仅仅集中考查了冷战的概念、核心表现事件和影响, 果断抛弃了关于美苏争霸中烦琐的双方拉锯战的阶段过程的考查。

2. 突出能力考查, 抛弃死记硬背

过去的历史教学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这种现象在当今的历史教学中还有很大的普遍性。在本次中考卷中, 出题者强调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死记硬背式的历史教学模式已无用武之地。例如, 提炼信息的能力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 命题者在出题时几乎没有一题是直问直答的模式, 无论是选择题、判断题还是材料解析题, 都需要学生首先从题目中提炼出有效信息才能进一步解答。同时, 命题者在试卷中对能力的考查范围也较全面, 读图能力、概括能力、解析表格能力、表述能力、思维能力等都涉及到了。

3. 设置历史情境, 呈现多种史料

历史是建立在人们对以往社会发生过的“痕迹”了解的基础上并对其解读的综合科学。它不是文字的堆砌, 是伴随人类深刻思想的“活”的过去。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也不是记住什么东西, 而是通过这些“过去”提升公民的素养,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在试卷中, 命题者以设置情境为主导方式, 帮助学生在一个鲜活的历史中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情境设置上配合多种呈现方式, 比如故事讲述、引用专家观点、线性表格、数字表格、柱状表格、地图、照片、示意图等等。丰富的史料呈现方式更激发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的理解, 有助于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4. 引进史学成果, 结合现实生活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著作《全球通史》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新时代需要新史学”[2]。是的, 随着新的考古发掘的出现和人们看待事物角度的变化, 不同时代对于同一历史的解读也会有不同的观点。这种新鲜的史料和角度不仅促进着史学研究的进步, 也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让学生有一种“历史就在我们身边”的体会。本次中考卷中选择题第1题引入了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草鞋山遗址的最新成果, 材料题第30题第 ( 2) 问中涉及到了大运河中苏州段, 都体现了地方人文教育的特色和情感教育的目标。选择题第6题中由钓鱼岛的时事新闻导引的中日历史事件考察则突出了历史的现实意义。最后的三大材料题又是分别以最新的史学角度———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来引领学生的思维。

5. 借用时序与专题, 深化历史联系

历史不是孤立的存在, 而是有着紧密的联系。正是这种紧密的联系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只有将每个孤立存在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才能够看到历史发展的过程, 才能真正了解历史的规律, 深刻认识历史。这种关于历史联系性的考查在初中阶段主要有两个考查目标, 即时序性和专题性。本次中考试题对这方面的考查很有针对性。例如, 选择题第3题是给出了四句反映历史现象的诗歌, 请学生进行朝代的排序, 加深学生对封建社会变迁的认识。再如, 选择题第7题则是摘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4个口号来要求学生通过排序认识那个时代的反帝反封建特色。这两题都是典型的考查时序性的题目。而选择题第8题则是反其道而行之, 给出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三个事件图片要求学生选出最适合这些历史事件的一个主题。这是典型的提供历史材料, 考查学生概括阶段历史特征能力的题目, 是专题性考查的一种表现。除此之外, 材料题第31题的第 ( 3) 问“综合上述材料, 概括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 在考查专题性方面做得也很好。此题初看似乎有些难, 但是, 只要学生有专题意识的话, 就不难在题目的最先概述中找到答案———“救亡图存和实现现代化”。

三、对初中历史教师的启示

面对中考试卷呈现的这些特点, 我们初中历史教师该如何应对? 笔者认为转变理念、跟上课改的步伐是关键。具体来说,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 注重教师历史专业的学习, 提升自身水平

长久以来, 初中教师认为初中教学的对象年龄较小, 因此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历史专业知识的要求不高。这种误解导致初中教师普遍对自身专业水平的要求不高。殊不知, 初、高中教学的历史知识尽管深度不同, 但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与历史学科教学的方法却是相通的。本次试卷中三大材料题就是分别用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化史观去对历史进行新的解读。有些教师自身对这三种 史学界的史观就非常陌生, 那就更谈不上去指导学生了。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教师提升自身专业素养非常必要! 更何况, 初中生的发散性思维强, 好奇心强, 如果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高, 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促使其发散思维得到良好训练, 保护初中生渐趋被扼杀的创造力, 会起到非常明显的作用。

2. 聚焦历史重大事件, 教学中抓大放小

对于初中生来说, 中考的知识考点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基本历史常识上。因此, 教师应该对于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事件、现象和人物进行挖掘教学。在此过程中形成初中生的正确的历史意识, 训练学生的思维, 从而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在这一过程中, 淡化默写式教学, 多采取史料教学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3. 关注“身边的历史”, 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课改对历史学科的其中一个重要要求是通过历史学习提高公民的人文素养, 这也是历史学科人文价值性的体现。因此, 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多关注与苏州相关的地方史, 以此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情感, 爱家才会爱国。其次要充分关注时事新闻, 包括重大国际、国内新闻、苏州地方新闻等, 及时恰当地与所学知识结合, 让学生对历史产生亲近感、实用感, 有利于我们历史教师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学。

4. 把握学生能力的培养, 注重学生学法的研究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在信息化膨胀的时代, 教会学生历史学习的方法比告诉学生一个历史知识更能影响孩子的发展。当代学生们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告诉我们: 如果你教会他们阅读史料的方法, 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会比我们想象的更好。

5. 帮助学生整理专题, 形成整体性认识

“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是初中生学习历史时出现的典型现象。但是, 历史不是孤立的, 是有联系的。通过某种联系我们可以把一些事件归为一个专题中。而初中生的认知特征决定了他们不可能通过自学达到这个水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带领学生寻找这些事件之 间的联系和共同之处。通过共同分析, 学生就会对这一时代的历史有深刻的整体性认识, 从而抛弃孤立的、片面的学习历史的做法, 学生的学习水平自然会更上一层楼。

2013年的中考虽然已经结束, 但广大历史教师如果能够从中有所感悟和启发, 改变理念, 跟上新课改的步伐, 反思平时教学的不足以改进教学, 那么苏州的初中历史教育必将迎来一个新的辉煌。这恐怕也是命题者在设计试题时想要达到的另一个目标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温州市2013年中考模拟英语试卷 篇3

1.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2012年苏州市英语学科中考考试形式和去年相同,包括听力口语自动化测试和笔试,满分为130分。听力口语自动化测试先期进行,满分30分。笔试采用闭卷形式,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内容涵盖牛津初中英语(7A-9B)的知识,全卷的题型、题数、分值计分详见下表:

2.试题的基本特点

2012年苏州市中考英语试题体现了“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的思路,符合“既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人才,又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目的,题目内容和题型设计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1)强调语言基础,知识覆盖面广。全卷以《英语课程标准》、牛津初中英语教材和《考试说明》为依据范围进行命制,试题忠实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贴近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历,生活气息强。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英语知识(词汇语法)的掌握情况,但更注重于考查学生对所学英语知识的实际运用(进行交际、阅读、写作),知识覆盖面广,较全面地测试了考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凸显了“强调语言基础,重视学习过程”的教学理念。

(2)突出语境理解,注重交际。全卷语言知识中纯知识性的试题比例减少到了最低限度,对语法、词汇知识的测试充分注意到了语言的真实性、趣味性和实践性,通过设置不同的语境,让语法、词汇测试具有更积极和更现实的意义,能更多地体现语言的交际功能,考查了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语用能力。2012年试题保持了重视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特点。考卷中非选择题三个部分:词汇检测(10分),句子翻译(15分),书面表达(20分),重在考查学生的“输出”能力,能够比较全面地对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做出评估。

二、各大题型分析与教学建议

1.单项填空

(1)试题特点。今年中考单项选择15道小题涵盖的语言点有:交际用语、固定短语、宾语从句、状语从句、特殊疑问句、反意疑问句、冠词、介词、数词、情态动词、名词、代词、形容词比较级、动词时态及语态等,题干设计通过对话或相关连词较好地设置了特定语境,加强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测试,对中学教学有良好的指导作用。今年的单选题依然保持了语法考点的高覆盖率以及多考点集中一题综合考查这两大特点,像冠词、代词、动词的时态和语态、状语从句、宾语从句等重要语法专题则是年年考查,出镜率相当之高,这都很好地体现了苏州市中考英语的命题三大特点,即:稳中求变,变中求新,多样考查。

(2)教学建议。在教学中不要给学生单纯地讲语法,要将语法融入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例句中,让学生通过理解例句来理解语法的应用。另外,在练习此类题时,给干扰项提供语言环境强化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对比选项转换成对比例句,学生印象会更深刻,而且对四个选项的用法都有较好的掌握。在指导初三学生复习时,应以《英语课程标准》为基准,以《考试说明》以依据,对语法专题的复习做到逐个击破,主次分明。

2.完型填空

(1)试题特点。今年中考完型填空在沿袭了2010年,2011年记叙文的基础上,加入了议论部分,构造了一篇夹叙夹议的短文。全文有174个单词,描述了当今的热门话题,即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通过网络等电子通讯设施与家人朋友交往而缺乏真正面对面的交流。文章结构严密,开篇第一句先提出问题奠定了全文的基调,然后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举例说明,最后一段提出疑问、发人深思。全文考查了对语义、语境、语篇的理解,注重逻辑,弱化语法的规律。另一方面,动词依然是考查的重点;名词、连词平分秋色各考了2题;今年形容词稍微淡化了一点,只占了1题。语言平实,难度适中,既考查了语言知识的运用,又渗透了情感教育, 是测试与生活和谐统一的体现。其中留有10个空,要求考生通过阅读上下文,选择正确答案完成短文空白。短文“挖空”独具匠心,空格以“语义”空格为主,要求填名词、形容词、动词、连词等实义词,句间语义辨析,句内语义辨别为主,主要考核学生的语义理解。

(2)教学建议。在教授课文时或做阅读理解时挖去一些词进行短文填空练习,培养上下文、篇章意识及逻辑思维的能力。在做完型填空练习时,应当以课堂反复提到的两种文体(记叙文,夹叙夹议)为重点,指导学生把握两种文体的行文特点,通透文章的行文结构和大意。让学生答题时可先不看选项,强迫自己根据上下文句子结构、逻辑关系等进行推理,填上认为可行的词,再与选项对比,选出最佳答案。平时做过的一些好的阅读理解的文章,也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多读、多背,增强学生的语感。

3.阅读理解

(1)试题特点。今年的阅读理解共四篇文章,题目总体难度偏易,题材各异。A篇文章通过“freshman fifteen”这一新颖的热词阐述了大学生不健康饮食而增重的问题,从而引入合理规避增重的建议。文章体裁为议论文,题型分布较均衡,分别考查主旨题、细节题、猜词、句题及推断题这四大题型。B篇文章为说明文,介绍了美国北卡州一特殊的捕蛇团体,可谓以此从侧面提及保护生态平衡的主题。该篇文章的题目设置大部分都可从文章细节中得出答案。C篇讲述了一件关于打开100年前的时光盒子的事例,由此呈现历史、畅想未来并引发后人思考,是一篇典型的记叙文,该篇文章同样需要从细节处入手才能轻松答题。D篇文章则是一篇新闻类应用文,报道了东京大学关于将蟑螂改造成机器蟑螂的一项研究及应用。该篇文章涉及到当今科技前沿话题,使用了大量相关科技领域词汇,但就题目而言都可从文章中相关细节找到答案。这些语言材料新颖,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培养文化意识,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些语篇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考查角度多样,分别考查了学生对细节把握的能力(占66.7%)、对语篇的推理判断和综合理解能力(占33.3%)等。试题的设置在难度上也有一定的坡度,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2)教学建议。中考阅读篇章所覆盖的词汇,均在考纲词汇的范畴之内,而考纲所列词汇则是出自于牛津译林教材中,因为将教材词汇吃透背熟,对于阅读的答案速度和解题能力都是强有力的助推力。扩大学生阅读量,尤其要给学生多提供一些有思想性、教育性,融合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于一体的不同体裁的文章,对他们进行强化训练,培养学生准确识别、捕获和运用有效信息,解决阅读理解中的各类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其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注重对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教会学生猜测词义、推测等有效的阅读技巧。同时还要拓展阅读范围,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保持阅读兴趣,形成课内外阅读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4.词汇检测

(1)试题特点。今年的词汇试题相对基础,难度有所降低。句子语境完整、语意明确,摒弃了“为语法而语法”的做法。题干设计十分灵活,兼顾名词(44、49小题)、动词(43、45、48、50小题)、形容词(41、46小题)、副词(42小题)、数词(47小题)等主要实词的考查,同时也兼顾了名词的数、名词所有格、动介搭配以及时态和语态的运用,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2)教学建议。加强对学生拼写基本功的训练,并注意单词拼写训练与语法意识的培养相结合。要在句子、文章等语境中学习单词,学会猜测单词词义。运用英语概念理解英语单词,使单词和实物在大脑中建立链接。要教给学生一些词汇记忆的方法,如英语构词法等。利用一切可能的词汇学习渠道(阅读,听力等),提高词汇学习效率。注意比较近义词和形近词的细微差别。开展英语词汇学习的各种竞赛活动,提高学习的乐趣。在书写时要尽量工整、规范、清楚。

5.句子翻译

(1)试题特点。今年的翻译和往年比最大的变化是:考点覆盖面较广,重点考核学生的综合知识的调动能力。重新回归2007,2008,2011年的考查逻辑,侧重陈述句为载体,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句型和结构的掌握情况,这一考查形式是向书面表达的过渡,是考生文段表达能力的基础。2012年句子翻译题从总体难度而言与去年相比有所提高,五道翻译题目中,内容涉及到简单句,条件状语从句,其中又以陈述句为主。同时考查了系动词look+形容词,be worth doing (值得做某事),compare A with B (A与B作比较),…doubt whether…(怀疑是否…),比较级等常用句式、短语;时态语态结合题目,内容紧扣教材,设题灵活。

(2)教学建议。积极创造和充分利用各种情景,做到句型教学情景化。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运用所学句型,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将学生引导到实际生活情景中去,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描述事物,表达思想,进行交际。注意分析句型在具体情境中特定的表达含义,指导学生进行仿写与练习,结合教材内容加强针对性训练。

6.书面表达

(1)试题特点。今年的书面表达题延续了去年的应用文体裁,在2011年写完暑假生活后,继续以日记的形式叙述自己高一开学第一天的所感。今年的写作同2008年的毕业发言稿,2009年的Lifelong learning一样,均是一张表格给三句话,让考生拓展发挥,所以写作结构非常明显,仍然是典型的三段式,考生只需在每句话的基础上添加适当内容即可。这样的书面表达题给考生留有想象的空间,允许他们自由发挥,能够较好地反映考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另外,由于题目采用的是日记形式,增加了考题的使用价值。这种半开放式的写作可以让考生充分发挥出自己水平,是基础考查和能力检测的完美结合。

(2)教学建议。在英语教学中把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对教材中一些短小精悍的课文要求学生加以背诵,培养学生的语感。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在写作的训练中,要重视以话题为中心的训练,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通过仿写、看图、谈论话题等不同形式训练不同的功能项目,达到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对今后英语教学的几点反思

1.认真研究,更新英语教育教学理念

2012年苏州市中考英语试题在如何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的思想方面做了有效的探索,教师要研究今年试题中所蕴涵的改革信息,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转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重视对英语学习知识体系的调整,注重以话题为中心的功能教学,话题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现代社会生活,富有时代气息,文化信息量大。要强调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培养学生用英语处理信息和对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提高用英语做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规范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英语教学从一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审题的习惯。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做具体的示范和技术指导,如,指导审题方法、研读试题说明等,还要在平时的训练中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的好习惯,尽可能减少由于审题不仔细、答题符号不规范等造成的失误。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学习态度,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帮助学生及时进行归纳、总结、改进和提高。

3.改变教学只为应试的思路,重视学习过程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只重视教学结果,不重视教学过程,甚至从起始年级就按照中考的题型对学生进行训练,加班加点赶进度,使学生过早地陷入模拟试题训练的题海中。这样做的后果是学生的语言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只能在较低层次徘徊。为此,教师要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学生的语言输入量,只有这样才能扩展学生的词汇,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转变教学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近年来,中考试卷调整和改革的趋势表明,试卷越来越侧重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对听力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考查,而对语言知识的考查已从单纯地考查考生的语法知识转到考查考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拘泥于讲解语法知识,更不能在偏、难、怪题上耗费过多的精力和时间。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要突出语篇,并以阅读为纲,加强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阅读教学仅靠学习教材中的课文是远远不够的。除教材外,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20万词以上。教师在阅读训练中要注意为学生提供不同题材与体裁的阅读材料,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启发他们学会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表达同样的思想,逐步培养其良好的英语语感。

5.正确认识教材的作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但仅靠教科书难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充分利用和开发录音、录像资料、网络和报刊等课程资源,为学生补充略高于他们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强化阅读训练。中考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考查已由对短文的浅层理解过渡到找出文章的主旨大意、作者观点与意图、归纳和推断深层涵义、找出细节信息和猜词解义等深层次的理解。为此,教师平时应加大阅读的训练量,并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温州市2013年中考模拟英语试卷 篇4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临近毕业的小兰在班里做什么事都不甘落后,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但是.当有同学给她指出错误时,她总是极力为自己辩解。对此,你应该告诉小兰

()①应通过他人和集体来了解自己

②要相信自己,多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较

③人既有优点又有缺点,要全面地看待自己

④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改正缺点,完善自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013年8月22日8时30分,***涉嫌受贿、贪污、滥用职权犯罪一案,在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五法庭公开开庭审理。***案的公开审理体现了

()①在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特殊公民②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③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④官员犯罪,罪加一等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图⑩反映了我国人口的特点是

()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走势圈 A.新增人口多

B.人口分布不平衡

C.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D.农村人口多

4.某企业招聘员工时提出:“不关爱集体的人不用。”对此你的认识是

()A.该企业只重视员工的思想道德,不重视员工的职业技能 B.人才招聘主要看学历,该企业在作秀

C.人才就是关爱集体的人察

D.该企业重视集体的团结,因为团结能够形成强大合力 据媒体曝光,多款国产品牌手机都有“收费陷阱”,手机中存在很多不明菜单,用户一旦点击就会被自动扣除话费,而相关厂家、商家从中牟利。据此回答第5、6题。5.有关厂家、商家的行为

()①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②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③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

④是一种违法行为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6.如果请你对这些厂家、商家的行为提出忠告,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个体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前提

B.诚实守信是企业成功的保证 C.勇于竞争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D.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泉 7.“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光盘行动”体现了

()A.海纳百川的精神

B.艰苦奋斗的精神

C.自强不息的精神

D.无私奉献的精神 8.2013年8月20日,全国公安机关集中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拉开序幕。一些散播网络谣言者被抓。这给我们的警示有

()①要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公约②要遵守法律和道德,不制造、传播谣言

③不能在网络上发表言论

④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近年来,不少地方通过使用即开型有奖发票,引导消费者提高索要发票的意识。消费者索要发票

()①可以为国家税收作贡献②是公民法制意识增强的表现

③是行使自主选择权的体现

④为依法求偿提供了凭据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0.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同步增长。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是

()A.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B.坚持计划生育政策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D.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11.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官员通过网络与人民群众进行沟通。许多群众就教育、就业、医疗等民生问题向各级政府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这说明

()A.公民享有监督权

B.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C.公民享有民主决策权

D.人民代表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12.为了净化学生的学习环境,某市有关部门联合执法,全面整治学校周边的网吧。这一举措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13。图⑧《改名》中经理的做法

()A.是避免遇到尴尬的合理要求 B.侵犯了员工的姓名权 C.是在行使自己的姓名权 D.是在行使管理公司的权力

2013年7月26日,一名l9岁的小伙子在网吧上网时,偷走一副耳机,结果被监控发现。当El中午,网管和其他工作人员将该小伙子抓获。网吧工作人员在小伙子图⑩ 改名胸前挂上“我是贼”的纸条,并对他实行罚跪罚站等“处罚”。据此回答第14、15题。14.小伙子在网吧偷走网吧的耳机,侵犯了公民的()A.财产继承权

B.文化娱乐权 C.合法的私有财产权

D.智力成果权 15.网吧工作人员

()A.依法行使了自己的权利

B.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 C.依法维护了网吧的权益

D.和小偷的行为性质相同

二、简答题(运用所学知识简明扼要地回答。l0分)16.九年级学生小王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表了一篇El志:今天的一条新闻让我感到痛心:湖北省老河口市薛集镇秦集小学发生一起因拥挤引起的踩踏事故,4名学生经抢救无效死亡,7名伤者在医院救治。此事件再次警示我们校园安全必须警钟长鸣。(1)事件中受害学生的什么人身权利受到了侵犯?(4分)

(2)请你为维护校园安全提几条合理化建议。(6分)

三、分析说明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与说明。每小题10分,共30分)17.现阶段,中国“留守儿童”约5 800万人i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留守儿童”。“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安全无保障,生活没希望。”这则顺口溜反映出许多“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

(1)我们为什么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帮助?(4分)

(2)我们如何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帮助,“让他们不再孤单”?(请从政府、社会、个人三个角度回答,6分)

18.材料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全会强调指出,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史核心价值体系。

材料二:2012年3月底启动的首届“广西公民楷模新闻人物”评选活动,历时两个多月,共有1-08名新闻人物参评,65.7万名读者(网民)参与投票,评出了一批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敬老爱亲的先进人物和感人故事,树立了新时期公民道德的楷模。(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民族精神内容是什么?(2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开展评选公民楷模这一类活动,对发展先进文化有什么重要作用?(4分)

(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向楷模人物学习。(4分)19.芦山地震,八方来援,熟悉的陌生的、远的近的、有组织的自发的。在解放军官兵、武警消防战士、白衣天使们忙忙碌碌的身影后面,有一支更为庞大的志愿者队伍。他们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不仅温暖了灾区民众的心,也湿润了更多民众的眼睛。

女教师廖智来了。她原是绵竹汉旺镇的一名舞蹈老师,汶川地震中,她失去了婆婆和女儿,失去了双腿。芦山地震后,她奔赴抢险救灾一线当起了志愿者,戴着假肢送粮、送衣、送发电机、搭帐篷„„ “最美英雄”汪策来了。汶川地震时,她就为灾区护送了两卡车物资,并多次进入灾区参与慰问救援行动。这一次,她又随队运送物资前往芦山灾医,不幸遭遇飞石而罹难。她留给父母的最后一句话,是出发前在电话里说的“我要去灾区当志愿者”。(1)这些志愿者共同承担了对什么的责任?(2分)

(2)他们的感人事迹对我们参加公益活动有何启示?(4分)

(3)向志愿者学习,我们可以为地震灾区的同龄人做些什么?(4分)

四、实践探究题(结合自身的实践经历进行分析与探究。15分)20.2013年8月8日至l3日,黎介寿同志先进事迹全国巡回报告会先后在西安、郑州等地举行。某校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外实践小组观看了相关视频后带着下列材料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曹【先进事迹】黎介寿是著名普外科学专家,肠外瘘治疗的创始人、临床营养支持的奠基人、亚洲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开拓者,在静脉营养学方面有着非凡建树,曾于1994年完成了亚洲第一例人同种异体移植术,在国内外普通外科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学术地位。(1)你认为黎介寿的人生意义体现在哪里?(4分)

【纯朴话语】☆这份荣誉不是我一个人的,个人的进步离不开组织,任务的完成离不开团队,即使是一台手术,也需要助手、麻醉师、护士等,缺一不可。

(2)这句话表明黎介寿具有什么精神?请你谈谈对这种精神的理解。(4分)

☆☆过两个月,我就九十了,我心里清楚,要做的事还很多,得抓紧时间,能做一点就做一点。实现伟大“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我将再尽一份心、再出一份力,生命不息、奋斗不止!(3)“得抓紧时间,能做一点就做一点”启示我们创造有意义的人生需要怎么做?

(4)“实现伟大”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作为中学生,你将怎样去做,努力创造有意义的人生?(4分)

参考答案:

一、l.C 2.D 3.C 4.D 5.D 6.B 7.B 8.C 9.B l0.C ll.A l2.C l3.B l4.C 15.B

二、l6.(1)生命健康权。(4分)(2)学校加强管理,认真排除安全隐患;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技巧和方法。(6分)

三、l7.(1)扶弱济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特别需要太家的支持和尊重;这样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4分)(2)①政府要大力发展当地经济,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党和政府通过立法和制定政策引导社会和家庭重视“留守儿童”问题;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重视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提供法律援助。②各类扶贫救困的社会组织充分发挥支持和关爱弱势群体的作用。③个人要关心身边的“留守儿童”,尊重他们,宽容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6分)18.(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2分)(2)①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材料中的评选活动就属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它是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②通过开展此类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有利于先进文化的发展。(4分)(3)①了解楷模人物的感人事迹,学习楷模人物的高尚品格。②以楷模人物为榜样,把学习楷模精神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努力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做一个“四有”公民。(4分)19.(1)社会责任。(2分)(2)在参加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面对所承担的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我们应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帮助他人,关心他人。(4分)(3)给同龄人写信,安慰、鼓励他们;给他们捐款捐物;等等。(4分)

2013年雅安中考英语试卷分析 篇5

一、语言知识运用

1.单项填空

知识点分布:以各种词性的用法、短语搭配、时态和固定句型为主要设题的方向。单项选择题题量为20道题,难易程度适中:

考点

1.代词

2.时态

3.介词

4.连词

5.形容词、副词

6.动词

7.冠词

8.时间状语从句

9.名词短语

10.there be句型

11.固定句式

12.感叹句

13.数词 题号 210,134,113188,1215,14,177159,19,206 16

对各种词性的具体用法考查占到了整个单项选择的50%以上,所以在平常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对这方面的掌握。本次考试中对时间状语、固定句式的考查也占到了一定的比重,应该在平常多积累一些固定句式。

2.完形填空

共20小题,每题1分。完形填空属于较难题,着重考查对上下文的分析,但此次的这个故事应该是比较熟悉的,对文章的大意理解起来会好一些。下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考点的分布:

词性分类

1.代词

2.名词

3.形容词、副词 题号 26,27 36,37

4.动词、动词短语 5.连词

6.介词、介词短语 7.情态动词

28,29,31,32,33,34,35,40 25,30

21,23,24,38,39 22

动词、动词短语依然成为考查的重点,而且五题连考动词,难度加大,特别需要对上下文进行分析才可以选出正确答案。35题考查动词词组间细微的差别,是很多考生平日里所欠缺的,在短期内不易提高,需要平时的积累和反馈。25题考查的是宾语从句的连接词,要对宾语从句的连词有一个总体的把握。3.补全对话

做此类试题,最重要的是要分析上下文的问题及回答,根据上下文来选择相应的答案。4.单词拼写

在写出对应意思的单词的同时要分析此时应该是用什么时态、什么形式、在句子中做的是什么成分,如第63题,此时缺少的是一个修饰answer的副词,所以要写“正确”的副词形式。

5.短文改错

共10小题,每题1.5分。下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考点的分布:

词性分类 1.物主代词 2.时态 3.形容词比较级 4.副词 5.名词复数 6.介词

题号 66,72 67 68 69,7071 74,75

重点考查对代词、介词、副词的应用。

二、阅读理解

本次的3篇文章都是着重考查对文章细节的理解,做的时候要了解文章背景,理解文章的内涵,能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A:讲的是一个为公益募捐演出活动而做的宣传。

B:介绍的是World Wetland Day,使人们认识到湿地的重要性,呼吁人们保护湿地以保持自然界的平衡。

C:讲的是文章中的两个人在谈话中多次发生误解。其中有考到一个猜词,要根据上下文来理解,不能只是根据这个单词本身的意思来选择。推理判断类的题应该运用排除法来做。

三、作文

2013最新中考语文模拟试卷2 篇6

(二)例句:欲以妻子托来生 ②其实,我们每个人对于生活中所做的很多事,都不能保证百分.

一、(2012年浙江衢州)A.属予作文以记之B.晖以堪先达C.以残年余力D.故临之百的成功。这是十分正常的事情。那么,为什么不给自己一个失败...

白侯之贤 崩寄臣以大事也 的心理准备呢?为什么不能用正常的心态正视失败呢?要知道,失败.

三衢沈君持正,盛称其守白侯①之贤。予问之曰:“侯定科繇②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是痛苦的,但失败并不可怕,也并不是所有的失败都是灾难。世事难如何?”曰:“豪者善避役,役多在贫人。侯察其奸,以田定赋③,晖闻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料,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走到人生最辉煌的顶点。【A】第二次世界大一州服其平。”“侯律己何如?”曰:“侯清约甚,饮衢水外,一物战结束后,名扬四海的大政治家丘吉尔参加总统竞选,当秘书告诉他不烦衢民。每旦徒行入府署,野夫不识,与争道,不问④。”“侯驭7.结合文中朱晖的言行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落选了”时,他却爽朗一笑说“民主胜利了!我追求的是民主。”吏何如?”曰:“吏抱案立左右,唯侯言是裁,不敢以意出入之。去他虽然竞选失败,但同样辉煌。他的失败,标志着他曾经拥有过。他年春,天子嘉之,衢人咸为侯荣。” 予问已,顾谓二三子曰:“昔予闻兰溪吴德基言若此,今持正又盛称其贤。白侯之贤信已。”(选自明代宋濂《书白衢州》,有删减)【注释】①白侯:指白景亮,字明甫,时任衢州路总管。②繇(yáo):徭役。③赋:税。④问:问罪,责难。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豪者善避役(2)顾谓二三子曰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白侯之贤信已侯察其奸,以田定赋,一州服其平。7.请在下面横线处各填上一个恰当的字,概括白侯之贤。察奸明,定赋平,衢人赞之;律己,驭吏,天子嘉之。

二、(2012年浙江嘉兴)义 犬潞安①某甲,父陷狱将死。搜括囊蓄,傅百金,将诣郡关②说。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呵逐使退。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某下骑,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视犬已远,乃返辔疾驰,抵郡已暮。及扫腰橐③,金亡其半,涔涔汗下,魂魄都失,辗转终夜。候关出城,细审未途。又自计南北冲衢④,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逡巡至下骑所,见犬毙草间,毛汗湿如洗。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感其义,买棺葬之,人以为义犬冢云。(选自《聊斋志异》有删减)【注释】①潞安:县名。②郡关:州府。③扫橐③:扫,清理。橐③,钱袋。④冲循:交通要道。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既走,则又从之(2)犬始奔去(3)返客疾驰(4)金亡其半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又自计南北冲衢,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

7、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义犬的“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2012年浙江温州)初,晖①同县张堪素有名称②,尝于太学③

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④,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⑤

之。晖少子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节选自《后汉书》)【注释】①晖: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②名称:名声,名望。③大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④先达:指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⑤赈赡:救济,周济。4.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1)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3)举手未敢对.(2)乃把晖臂曰(.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4)子孙窃怪.

之)

四.[常州市(09江苏省)] 甲文 邹忌入朝见威王,曰:“„„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文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①

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公孙闬谓邹忌曰:“公进②;战而不死,曲桡③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④

王而使田忌伐魏。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⑦天下,欲为大事⑧,亦吉否?”卜者出,公孙闬因令人捕为人卜者⑨,亦验其辞⑩

于王前。田忌遂走。(《战国策·齐策一》)注释:①闬:念.hàn。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③曲桡:桡,念náo。曲桡,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④说:念shuì,劝说,说服。⑤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⑥卜:念bǔ,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⑦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⑧为大事:这里指造反。⑨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⑩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17.解释下列词语。(1)门庭若市:(2)面刺:(3)期年:(4)不相说:(5)走:1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意思。(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19.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A.甲文中“讽、刺、谏、谤、讥”几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词。B.甲文中“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C.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乙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传播决定事实,事实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实是由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的。D.读史可以使人聪明,是非却需要明辨。乙文中邹忌采用公孙闬的伎俩,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迫使田忌出逃避祸,甚至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这就是要加以批判的地方。20.两个片断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失败的背面 ①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让人在小小的绣花针上穿线,这时,你越是全神贯注,你的手就抖得越厉害,线就越不容易穿入。在医学界,这种现象被称作“目的颤抖”,即目的性越强越不容易成功。能正视失败,说明他的内心足够强大。

③失败了,关键是要找到失败的原因。失败后的思考比成功后的欢乐更有价值。也许你的努力还不够,也许客观条件不允许,也许有

意外的因素在作祟。然后,就像为自己的人生这场考试交了一次学费一样,用明智的眼光去审视自己的失败。如果是因骄狂而失败,就要学会谦逊内敛;如果是因轻敌而失败,就要学会审慎行事;如果是因自不量力而失败,就要学会尊重客观实际;如果是因能力不够而失败,就要告诫自己加倍努力。总之,只要失败不失志,把失败当做成功的种子,坚持不懈地去耕耘,总有一天这颗种子会长成参天大树。

④【B】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弱者在挫折和失败面前叹息,绝望,不能自拔。只有强者,会越挫越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要接受失败,忍受失败的折

磨,在失败中磨砺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更加有力量,使自己的内心更加强大。

⑤如果做到了这一切,失败的背面就是成功。

13.文章开篇从“心理学家的实验”写起,有什么用意?14.请从文中画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指出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15.根据要求,回答问题。①失败后的思考比成功后的欢乐更有价值。(理解句子的含义)②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效果)..要接受失败。(体会加点词的表达16.仔细研读第③节,联系下面的衔接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并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成功的独到见解。【链接材料】1.我在这里只谈成功,特别是成功之道。这又是一个极大的题目,我却只是小做。积七八十年之经验,我得到下面这个公式:天资+勤奋+机遇=成功。

2.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

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静安先生第一境写的是预期。第二境写的是勤奋。第二境写的是成功。

(季羡林 《成功》)探究结果:独到见解: 有些语言美丽如斯

这些美丽的语言,或漫不经心,或蕴蓄良久,在心里,像一滴墨力透纸背地洇散开来,刺痛着我的全身,感动得湿了襟衫,湿了眼睛,都是无声无色的血。

清晨,推开古寺厚重的门,缓步而入。寺院两旁樱花垂艳,露水涓滴。信步流连中,我看见一位佛门长者,正在晨曦中静修,面露慈祥,心纳天下。我悄然走近,虔诚地求得长者的开悟:如何才能像您这样静心修佛?长者捻须微笑:佛没坏,不用修。修自己吧。

一语惊心,醍醐灌顶。芸芸众生中,许多人,都是把太多的时间花在了不必要的事情上,虚度了多少光阴。

冬日的夜深邃如钻,奇寒彻骨。电话中,父亲问我:你回来吗?家乡的这个冬天不太冷,我们可以过一个惬意的冬天。我说不回去了。他沉默了一下,说,你那儿真应该比呵气成冰还要再冷一些。我问:为什么?他慢条斯理地说:这样你说的话,就可以结成冰了,然后把他寄回来。我们想听的时候,就用火烘烤,一定要用文火,滴滴答答,把你的声音拉得好长好长,可以慢慢地听。如果实在等不及了,就一把大火,烧出一大片春天来。

不顾北风撼窗,我快乐地笑着,为幽默的话语下,越过山高水长的思念和牵扯不断的亲情。

去过一次西藏,一个叫夏巴村的地方。一望无际的绿屏,织起绿色的漪。一位放羊的藏族男孩,闯入我的视线,很简单的交谈,却刻骨铭心。男孩只上过几天学,除了草原和羊群,再没有去过更远的地方,再没有见过更美的风景,甚至,连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都不知道。末了,我问他,你现在最想要什么?男孩低头,羞涩地一笑:一本地图,你有吗?我赶紧掏出随身携带的一本世界地图册,递给他,问,为什么呢?他拥书入怀,凝视着远方:看完这本书,就等于把世界装在了我心里,就等于把地球踩在了脚下。

多美的男孩,多美的梦想,好像清泉流过山涧,微风低拂水面,深入骨髓,让人感动。

这些美丽的语言,或漫不经心,或蕴蓄良久,在心里,像一滴墨力透纸背地洇散开来,刺痛着我的全身,感动得湿了襟衫,湿了眼睛,都是无声无色的血。

8、《有些语言美丽如斯》中共写了几次语言之美?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9、文章最后一段这样结尾你觉得怎么样?

10、赏析第4段中的划线句。

11、根据对文章的理解,说说那个藏族男孩为什么想要一本地图?

12、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美丽的语言?请写下一句说说让你感动的原因。

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鲁先圣

⑪“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这里要争的这个“气”字,指的是人在世上要有骨气,在生活当中,凡事不能够没有原则地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因为一个人一旦没有了骨气,也就没有了原则,没有了刚性,更没有了尊严。但是,如果缺乏一定的修养,对自己没有公正的认识,骨气很容易变成傲气,身上会滋生出盛气凌人、骄傲自大、自以为是、唯我独尊、目中无人等危险的品质,这样就使自己变成了一个人人避而远之的自大狂。

⑫徐悲鸿曾经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豪气与傲气就截然不同了。我们在评价一个人豪侠仗义爽快的时候,经常说这个人豪气干云。这里的豪气,就是那种“舍得一身

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丈夫气概。有了这种豪气,才会生出舍我其谁、义薄云天的大气魄。⑬志气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更加重要了。一个没有志气的人是成就不了什么大事的。志气是人生命当中最基本的素养,是人生理想的基本前提,是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的底气。中国人常常说的一句话是“人穷志不短”,意思就是不论你贫穷到什么程度,你都不可以丧失志气。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了志气。只要志气在,一切都可能有转机。⑭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周身透露着侠气的人就很少了,我们更多的是从历史画卷中,从春秋战国时代那些慷慨悲歌的故事中,从回荡在燕赵大地上许许多多的悲壮故事中,获得侠气的概念的。侠气是一种十分可贵的高尚品格,因为侠气突出的是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去成全他人。正因为这样,千百年来,侠气一直是被尊崇的人生品德。一个人不当侠气之士无可厚非,但是身上应该有一点侠气,这种侠气会让你放射出一种夺目的光彩。⑮义气与侠气有显著的不同。侠气更多的是甘为他人的付出,而义气则是一种对约定的承诺。我们通常说的义气,一般是指朋友之间。为朋友两肋插刀,那是因为你们是朋友,就像兄弟,就应该在朋友遇到危难时出手相助,这是我们民族的道德规范。违背了这个规范,就会受到社会的谴责和朋友的诟病。⑯勇气则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不论你要做什么事情,没有勇气当头是不行的。勇气是敢于冒险,但更是一种大无畏的气概,是一种对自我能量的自信。勇气是你事业的发端,更是你成大事的先声。有了这个先声,你才会有浩荡的远大前程。⑰正气就无须多言了。一个人只有一身正气,才会让人敬仰和尊敬。正气是社会的准则,是大家必须遵守的规范。不论身在什么行业,也不论职位高低,只有你一身正气,才会受到尊敬。相反的是,不论你有多高的职位和有多少财富,身上都是歪风邪气,同样也会为人所不齿。⑱骄气一种更要不得的禀性。一个人身上如果有了骄气,就是危险的开始。因为骄气预示着自满,也就是预示着对自我的过分肯定。这往往是一个人走下坡路的发端。我们常常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个骄傲,就是指人身上的骄气。所有这些气质,都是我们身上潜伏的素质,把握培养这些气韵,让身上少一些傲气邪气,多一些浩然之气,我们的人生就会更显大写的人生并充满了风骨和色彩。(选自《时文选粹》第八辑)10.请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1.第⑰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12.在历史画卷中,在古代悲壮故事中,我们常能见到有一身侠气的人物,请你列举一个具有这样侠气的人物事例来作为第⑭段的论据。13.文章第⑮段写到“为朋友两肋插刀,那是因为你们是朋友,就像兄弟,就应该在朋友遇到危难时出手相助”,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树零落 ⑪当树在这个世界扎下根的时候,无论是在风中,在雨中,在雪中,在黑夜里,在阳光下,没有啼哭,也没有欢喜。它的根在黑暗里所能感知的,是地的湿润、土的松软、泥的芳香。犹如孩子在母体里有着绝对的安全,有着适宜的温度。⑫树从来不会选择它的出生地,高崖、沃土、石林、野地„„只听凭天意。风是媒,在瞬间把它带到远方;鸟是信,无意中将种子从嘴角跌落。而土壤,则是它全部的信仰,生在里面,死亦在里面,从不挪移。种子是一种漂泊,而树是一种停留,一种执拗的安定。⑬一粒树种破土而出,便见着了光,见着了温度,也见着了生命。树以光明为生,不在黑暗里行走。⑭树不贪心,也不忧愁,它相信上天的眼睛,在它饥渴的时候,天会赐给它空气、雨水、阳光。树不慌忙,不夸张。树的生命,可能是一天,也可能是一百年,它不能预测自己的生死。但它却淡定如水,安之若素。十天长出叶的,不会因为害怕无常的到来而在一天之间长出叶;花朵在一夜凋谢的,世间的一切热闹与恩宠也不能让它多留一分钟。它在每一刻都发挥着生命的极致,如夏花绚烂,如秋叶肃穆。⑮树,独立于天地间,干净、磊落,不依恋繁华,不攀附权贵。它谦卑、真实、不做作。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和时节里,开出属于自己的花朵,长出自己的枝叶,从不嫌花朵无色,枝叶无香。无花果不羡慕牡丹的富丽堂皇,冬青也不妒忌桃李的繁花似锦。⑯ 它明白,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它在世上仅存一次,不会再有第二次这样的巧合。每棵树的耳朵都听从自己心底发出的声音:“做你自己,成为你自己!”⑰人有情,树亦有格调。松柏之坚韧、银杏之清奇、垂柳之绮丽、樟之洁身自好、桃之艳丽、李之淡雅„„一如尘世中人,各人守住各人的姿态。云淡风轻地在尘世中展开。⑱树常被人杀戮,瘦弱矮小者成为柴禾,化为焦炭。亭亭玉立者,则沦为木材,树身遭钢锯横穿,斧头砍伐。树的气韵,至死不变。几百年前的家具,它的质地、气息是人所不能改变的,时光也难以腐蚀。⑲树是真正的隐者,树在枯山瘦水中,能年复一年地向上生长,春天发芽,秋天落叶,向着阳光安静地呼吸,直到枯萎、凋零,化为尘土。树被人移植到马路边、公园里,把它当成吸尘器,或是一种视觉观赏之物。树并不因此而愤怒,因为它的生命是埋在脚下的。即使只有一尺土壤,半寸阳光,也觉满足,一样发出赏心悦目的光辉。试看尘埃飞扬的闹市里,行色匆匆、愁眉不展的永远是人类。⑳树是禅,身在尘嚣,心寄世外。⑴树是正直而慈悲的。不管你来自何方,无论你春风得意还是落魄贫穷,那些绿叶满枝的树,都对你一样亲近、一样熨帖、一样眷顾、一样容纳。给你宁静,赐你淡泊。昨日的树如此,今日的树如此,明日的树依旧如此。⑵ 树的善,一如既往。

⑶ 树,临风而语,沐雨而笑,恬于生而静于死。尘恬,则情不

惑;死静,则神不移。故能与阴阳化而不易,从天地变而不移。

⑷当你辗转人世而浪迹天涯,当你疲于奔命而绝望恐慌,当你身处逆境而怨天尤人时,请停下来看立于尘世里却欣欣然向着阳光的树,你是否在刹那间泪流满面。(选自 《思维与智慧》)14.阅读1-6段,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树的优良品质。15.请品析第⑲段画线的句子。树是真正的隐者,树在枯山瘦水中,能年复一年地向上生长,春

天发芽,秋天落叶,向着阳光安静地呼吸,直到枯萎、凋零,化为尘土。16.请根据第(7)段的内容,仿写下列句子

例句:垂柳之绮丽,樟之洁身自好。17.结合全文谈谈,文章寄托了作者怎样的人格理想?18.你最欣赏树的哪一种品质?这一种品质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启发?请举例谈谈。

答案: 看吉凶如何?”卜问吉凶的人刚走,公孙闬就派人逮捕为人占卜的人,一、5、(1)擅长,善于(2)回头(3)确实,真实 在齐王面前验证问卜者讲的话。田忌闻言大恐,逃亡他乡避祸。

6、白侯明察富豪的奸诈,根据田地的多少来定赋税,全州的百姓都13.①引出本文论述的话题;②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③作为本文的佩服他做事公平。论据论证中心论点。

7、(1)清(约)(2)严 14.A句运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具体、真实地论证了每个人对于

四、5、(1)已经(2)离开(3)快速(4)丢失 生活中的事件,不能保

6、(他)又想到(来路)是南北交通要道,来往的行人像蚂蚁一样证百分之百的成功,要用正常的心态对待失败的观点。多,丢失的银两(钱财)哪有存在的道理!(意对即可)B句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将弱者与强者面对失败的心态进行对

7、紧随主人,打骂它都不回;为主人寻找丢失的银两,竟累死在草比,突出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正视失败,在失败中不断磨练自丛中;临死也不忘用身紧护主人的银两。(答出两点即可)己,使内心更加强大的观点。

八、4.(4分)(1)一向,平素(2)握,持(3)答复,回答15.①“失败之后的思考”是总结,是反思,往往能激发人不断总结16.示例:梧桐之伟岸,梅之孤芳自赏(结构对称1分、符合情理1分)

17.干净、磊落、不依恋繁华、不攀附权贵,面对逆境不抱怨,无愧于心,做真实的自己。

18.写出品质(1分),结合事例谈启发(2分)

(4)感到奇怪 5.(3分)D 6.(3分)朱晖听说他的妻子儿女生活贫困,于是亲自去问候看望,并救济他们很多东西。7.(3分)朱晖是个重信义(情义)的人,虽然口头没有答应张堪的嘱托,却铭记在心,在张堪死后,还是帮助他的家人。附译文: 早前,与(朱)晖同县的张堪一直很有名气,曾经在太学见过(朱)晖,很看重他,把他当朋友对待,握着(朱)晖的胳膊说,“准备把妻子托付给朱先生”。(朱)晖因为(张)堪已经是名人,所以只是拱手没有敢应承,之后(二人)再也没有见个面。(张)堪死后,(朱)晖听说他的妻子生活贫困,于是亲自前往探视,送去丰厚的钱款扶持。(朱)晖的小儿子颉很不理解,问到:“父亲您不和(张)堪为友,平生也没什么往来,我们实在觉得奇怪啊”。(朱)晖说,“(张)堪曾经对我说过知己的话,我铭记在心”。(朱)晖又和同郡的陈揖交情很好,(陈)揖死得早,有个遗腹子名叫友,(朱)晖常常怜悯他。后来司徒桓虞做南阳太守,征召(朱)晖的儿子骈做手下,(朱)晖推辞掉了对儿子的任命,转而推荐友。(桓)虞感叹,于是招了友为官。(朱晖)仗义忠烈如此。

3、常州市(09江苏省)

(四)(共12分)17.(1)门口和庭院像市场一样(热闹),或“形容很热闹”;/(2)当面指责、当面挑刺;/(3)满一年,或“一年”;/(4)不喜欢对方,关系不好,感情不和;/(5)跑、逃走、逃跑、出逃。(共2分。对2~3个得1分,对4~5个得2分。关键字词是判分的主要依据。有小毛病,如写了1个错别字等,可以不扣分)18.(1)这就是(所谓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2)邹忌认为(公孙闬的计策)有道理,就劝说齐王派田忌去攻打魏国。(共5分,第一句2分,第二句3分。不要求完全直译,无大错即可得满分)19.C(2分)20.甲文中的威王是一位修明政治、善于采纳忠言、决心纳谏除弊的贤明君主。乙文中的威王不能充分相信将领,被邹忌、公孙闬所骗而逼走了大将田忌,暴露出偏听偏信的糊涂一面。(3分。答清楚一点得2分,答清楚两点再得1分。如果有学生将重点放在说明齐王性格差异的原因上的,最高给2分。而如果只分析邹忌的行为的,判为审题错误,0分。其它合理分析酌情给分。意对即可)【乙文翻译】成侯邹忌担任齐国的相国,田忌是齐国的大将,两人感情不和。公孙闬对邹忌说:“阁下何不策动大王(令田忌)率兵伐魏呢?打了胜仗,那是您策划得好,您可以立功;一旦战败,田忌就不能再威胁到您;即使不战死在疆场,田忌也必定枉死在军法之下。”邹忌认为他说得有理,于是劝说齐威王派田忌讨伐魏国。谁料田忌三战皆胜,邹忌赶紧找公孙闬商量对策。公孙闬就派人带着十斤黄金招摇过市,找人占卜,自我介绍道:“我是田忌将军的臣属,如今将军三战三胜,名震天下,现在欲图大事,麻烦你占卜一下,看

教训、积累经验、发愤图强、弥补不足,从而使人变得更强大,比成功后一时的快乐更有意义。②“必须”一词具有强调作用,强调了成功者学会接受失败,在失败中磨练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的重要性。16.探究结果:①走向成功的途径不是唯一的。② 成功要靠自己主观上的勤奋努力。(勤奋是成功的关键)自己的见解:例如 成功要懂得谦虚内敛,要审慎行事,坚持不懈,学会尊重客观实际,善于抓住机遇等等。8.(1)佛门长者说的话让我惊觉人生的哲理:不要把太多的时间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2)父亲说的话让我感动于亲情的温暖和绵长。(3)藏族男孩说的话让我感动于他理想的真诚和远大。(3分。)9.我觉得这个结尾很美,还能首尾呼应,紧扣题目,点明中心,升华主题。(2分,言之有理皆可。)10.运用比喻,把子女说的话冻成冰寄回家,用文火烘烤慢慢地听,表达了父亲对自己深深地思念,用大火烧出春天来表达出父亲期待子女回家,感受亲情的温暖。(3分,“比喻”或“用幽默的话表现”1分,“用文火烘烤” “深深地思念”1分,“用大火烧出春天来” “感受亲情的温暖”1分。)11.因为藏族男孩说:“看完这本书,就等于把世界装在了我心里,就等于把地球踩在了脚下。”他想通过看书学知识,认识世界,了解世界。(2分,藏族男孩的话1分,“认识世界”“理想”1分。)12.如:我在街上走,很久未见的小学老师很亲切地喊我的名字“„„”。感动于她还记得我。(美丽的话2分,感动的原因1分,言之成理即可)(3分)10.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2分)11.对比论证,深刻全面地论证了“一个人只有一身正气,才会让人敬仰和尊敬”的观点。(2分)12.示例:张顺为了帮助宋江炸开涌金门,攻破杭州城,中了庞万春的埋伏,万箭齐发,张顺中箭落水,在水中引燃船上的火药,炸开涌金门,壮烈牺牲,一身侠气,令人敬佩。(2分)13.示例一:我不赞同这个观点(1分)。哥们义气害死人,不能盲目将义气,于法律不顾而“两肋插刀”,最终害人害己(1分)。因此,帮朋友既要讲感情,又要讲原则,而不能讲义气(1分)。示例二:我赞同这个观点(1分)。为朋友鼎力相助是我们民族的道德规范(1分)。而且对朋友讲义气更能赢得朋友。(1分)(表明观点1分,结合现实、理由充足1分,语句通顺1分)

(二)文学作品《树》 14.1)不忧愁,不贪心;2)不慌忙、不夸张;3)干净、磊落,不依恋繁华,不攀附权贵;4)谦卑、真实、不做作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其中三点即得满分。)15.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身在尘嚣,心寄世外”的特点:干净、磊落、不依恋繁华、不攀附权贵

2013年苏州市中考作文述评 篇7

在你的生活中,你曾遇到过怎样的眼神?那留在你记忆深处的眼神,又曾怎样长久地拨动着你的心弦?

请以“遥远的眼神”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2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3不要少于600字;4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命题透视】

苏州的中考作文命题,我一直很喜欢,并非因为我是苏州人,而是因为我的偏爱———我很喜欢这样的味道。它有江南水乡灵秀、灵动的气息,有吴侬软语的温婉动人,更有油纸伞的诗意和“小巷深处”的厚重、隽永和绵长。2013年的苏州中考作文命题依然如此。细细揣摩,你会发现,这道命题至少有如下几个明显的特色:

一是诗意与哲理的契合。

“遥远的眼神”是一道作文命题,但更是一个令人玩味不尽的文学意象。常情视之,能睹之“眼神”,只在咫尺、目前,而不在“遥远”;而“眼神”之到底如何,如“有神”者之“炯炯”,或“迷茫”者之“恍惚”,又不在距离之远近。

但若从诗人与哲人的眼光审视,“遥远的眼神”则会是另一番况味:它是那么的熟悉,又是那么的陌生;明明就在面前,却又恍若隔世;可能早已淡出,偏又如此铭心刻骨;它是一个对立的统一体,带有“鸟鸣山更幽”的艺术辩证色彩。因此,用“迷人的诗意与深刻的哲理的完美统一”来评价这5个汉字的组合,实在是恰如其分。

二是寻常与高贵的天成。

由此,你会自然而然地发现这道作文命题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寻常与高贵”的结合。请再读一遍引导语:“在你的生活中, 你曾遇到过怎样的眼神? 那留在你记忆深处的眼神,又曾怎样长久地拨动着你的心弦? ”由两个轻轻柔柔的问句所组成的引导语,没有一个文言词汇,也没有一个文学用语,却是那么平易近人;四个“你”的反复,和两个“怎样”的提示,又是那么设身处地地为写作者着想,真是和蔼可亲,完全不见命题者的颐指气使和盛气凌人。如此的寻常语,传达出的,是亲近考生的人文关怀。

然而,“遥远的眼神”这个题目一旦出现,就像绰约多姿的仙子一般,让你眼前发亮;更如脱俗高雅的绅士一般,一瞬间,便能吸引你的眼球。你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好一派贵族的风范! 但你没有任何意外,也不会感到遥不可及。在这浓浓的人文关爱的氛围里,你只会觉得这样一个接着“寻常”地气的“高贵”,实在是天然无痕的结合;你会打心眼里佩服命题者的非凡智慧和独具匠心。

三是开放与限制的交融。

于是,你会在感慨和佩服中发现,这更是一道开放与限制巧妙融合的好题。

其实,只要涉及考试,命题就不能没有限制;只要是命题作文,也就注定会有限制。如何处理好“利于选拔考试”和“利于考生发挥”的关系,始终是摆放在命题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这道作文命题的引导语发挥了相当好的作用,尽量向考生的生活方向导航,向考生熟悉的生活导航,向考生记忆深处的生活导航。至于题目本身,无论是中心语“眼神”,还是修饰语“遥远”,都可以有多元的解读,这样,就为考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这是一道符合考试规则的命题,也是一道既有一定限制,又有较大开放度的好题,两者实现了完美的融合。

【评卷扫描】

正如每道题都有每道题的风景一样,每道作文题在考场写作中所呈现出的失误也是各不相同。就“遥远的眼神”这道题的写作来看,考生主要表现出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只有“眼神”,并无“遥远”。

这类文章所写的“眼神”,是身边的眼神,是每日见到的眼神,是一直浮现在自己的生活中的眼神;所写的人和事,很真实,也能打动人。但可惜的是,这些“眼神”既无时间上的“久远”感,也无空间上的“遥远”感,甚至连心理上、认知上的“遥远”之感也无法找到。这样的文章就不是以“遥远的眼神”为题,而是以“眼神”为题了。

导致这样的失误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看到题目后,提笔就写,结果写着写着,就把“遥远”遗漏了,等到发现时,为时已晚;二是拿捏不准“遥远”这一修饰限制语的意义,甚至心想,“遥远”的眼神,怎能看见? 于是,索性视若无睹,赶紧写一篇关于“眼神”的文章,根本不管这个“眼神”是“遥远”还是“切近”。

二是貌似有“眼神”,其实是在“贴标签”。

具体情形有四种:

一是开头就贴好“眼神”的标签,但是写着写着,就找不到“眼神”了。

二是无论写什么,都能强拉硬扯到“眼神”上来。明明写的是与“眼神”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人和物、事和理,但在字面上,一定要贴上×××的“眼神”的标签。

三是写了几百字的难忘的人或事后,忽然发现文章没有聚焦在“眼神”上,或者没有用好这一叙事线索,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在结尾处强行扣上去,诸如“这就是一直留在我心中的眼神,挥之不去”等。

四是文章所写的的确是与“眼神”有关的人和事,也能感受出“遥远”,但总让人感觉所写的人和事与“眼神”以及“遥远”的契合度不高,或并非那么自然神合,“说是也是”,“说不是也不是”。

三是错把“眼神”当作“眼睛”。

“眼神”属于眼睛,但不等于“眼睛”。泛泛地写眼睛,虽然写了眼眶、眼珠、睫毛 ,写了眼睛的大小、深浅,但没有聚焦在“神”上,就并不切合题意。

“神”者,态也,明亮又美丽;“神”者,奇也,像一场细雨洒落心田,又像一支火把 ,点燃生命的智慧……不从眼睛的“神态”上进行合理延伸,不往眼睛的“神奇”上靠拢,不能抵达情感、精神、魂魄的层面,就不能算是最切合题意的文章。即使你将“眼神”虚化,用来“比方”,用来“象征”,也必须能够让读者感受到“神”之所在。

当然,高手写作,可能不仅会逼真地摹写眼之神态,更会巧妙地逼近眼之神奇,正如黛玉之咏白海棠:“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迷津指点】

面对这样一道既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又很有区分度和艺术性的好题,考生要想写好文章,第一件应该做的事,就是必须用自己的眼光,用自己的审美,用自己的识见,好好解读命题。其中,如下两个问题必须解读到位:

一是关于题目中的中心词“眼神”。

何谓“眼神”? 眼神,炯炯或者恹恹,澄澈或者混浊,欣喜或者哀怨,鼓励或者责备,坚定或者迷茫,企盼或者失望,明朗或者忧郁……所有这些神态中,哪些直接属于“眼神”,哪些间接属于“眼神”? 同时,考生还要连带思考与“眼神”相关的几个小问题:1“眼光”“眼力”“眼睛”等与“眼神”的同与异;2“眼神”来自哪里? 来自人? 来自动物? 还是来自某些无生命的东西? 3“眼神”带给“我”什么感受、影响和思考? 4“眼神”是否可以虚写,比如能否比喻、能否象征之类?

二是关于题目中的修饰语“遥远”。

何谓“遥远”? “遥远”之于“眼神”,肯定是文学的、诗意的和多解的。它可以是时间上的久远———一个美好的故事,一段美好的时光,一个动人的眼神,即使时过境迁,但每每回忆起来,仍然感到非常温暖;它可以是空间上的远隔———虽然他(她、它)不在身边,但是,“我”却能感受到那来自远处的眼神和温情;它可以是时空两个维度都很遥远———如《红楼梦》中黛玉的眼神,江雪中柳宗元的眼神 ,乌江边项羽的眼神 ,清冷的月光下东坡的眼神,东篱旁五柳先生的眼神等,并由这些眼神之种种,走进他们柔软的内心世界,走进他们独特的灵魂深处;它可以是心理上、心灵上的遥远———原本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因为某种重大变故或者其他原因,彼此间形成了如闰土与鲁迅之间的“厚障壁”;它可以是认识上、审美上的差距———在理念上、思想上、做人做事的原则上,相互间的异步、异调。

当然,也可以将“遥远”理解为“行将消逝”,意即这样的眼神离“我”的生活越来越远了,这渐行渐远的眼神时常激发“我”的思考。

考生应该做的第二件事,是要在透彻、多元、独到、深刻解读的基础上,结合富有人文关怀的引导语和具体的写作要求,明确这篇文章应该用力、发力的地方,这样,才不会踏入偏题、跑题的禁区,才有可能写出有个性的好文章。

比如,考生在“眼神”上必须有所发力,必须写出某种“眼神”给自己的心灵所造成的触动。正面的,如写老师慈爱、温暖、鼓励、坚定的眼神给“我”的心灵带来的触动,以及由此产生的深刻影响;反面的,如写某种动物戒备、惊恐、不安,甚至是凶狠的眼神给自己的灵魂带来的悸动,描绘出自己面对这种眼神时的感受,揭示这种眼神产生的原因,从而引起读者的思考等。

再比如,考生在“遥远”上必须有所发挥,既要想到切题,又要体现个性。“遥远”,应该是曾经拥有过的,但是,此刻却已经远逝,如果考生能表达出一种怀念之情,表达出一种特别的伤感与缅怀,就是从心灵层面展现了自己对“遥远”的独到理解。

当然,就本文的写作而言,考生更需要发力的,是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素材。考生要以自己的生活为中心,不断搜索与自己紧密相关的、曾经相关的点点滴滴。那些点点滴滴,一直在你的心灵深处,在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留存着,有的时不时会想起,有的虽然已经打包贮存,但永远无法释怀。因为这个人,这件事,这个物,这个场景,拨动过你的心弦,引发过你的感动与感激,让你铭心刻骨,魂牵梦绕。如果能找到这样的素材,写出来的文章无疑会很成功。

要写好这样的文章,除了知道发力点、找到人和事之外,还要下决心培养自己拥有一颗对生活敏感的心,特别是感恩的心。没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美好品质,没有在面对复杂生活时所应拥有的那片“柔软地带”,是绝对生长不出真善美的佳作的。

【例文点评】

一类文:

遥远的眼神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你看,那一条天河如带,那一颗颗星明眸善睐 ,莫不是这世上最美的眼神? (题目中的“眼神”被小作者诗化了。)只是,为何现在已杳无踪迹了呢?

回溯流年,当我还是个懵懂的幼童时,便对星星情有独钟。夏日,晚饭后,江南小镇夜凉如水,我总爱跑到院子里,抢了外公的藤椅,半躺半坐,仰头看星。身下的藤椅透着微凉的气息,青石的地面温润如水。星星忽明忽昧的模样,使我不禁以为那是一双双明亮的眸子。于是,我拉过外公的手,叫道:“外公你看! 星星在眨眼睛! 它们是眼睛哎。”外公拍拍我的小脑瓜:“对啊,这天上的星星,就是一双双眼睛,在看着你呢。你偷糖吃,还欺负邻居家的小花猫,它们可都是知道的呢。”我不觉一惊! 再看天上,星星们的眼神,已从调皮温柔,变成严厉责备了。

稍微长大些,我已不再有那种单纯的心境了,可我还是爱看星星,爱看星星的眼神。故里天青,星星如梦。在那一颗颗遥远的星星上,有清冷的光遗世流转,如水,如风,如烟,有花开刹那的灿烂,也有倚楼听雨的清寂。它们的眼神是温柔的,亦是沧桑的。它们是亘古不老的仙子,秋水横波,让世人留下无数新章古句来赞咏;它们凌烟御风,起舞弄影,用最美却最远的眼神注视着世人,即使远隔九天,我也能感觉到那眼神中的温柔鼓励,催人奋进。谁说青冥苦寒,星月无情? 虽一居于碧落青天,一居于红尘浊世,但它们,是我最真挚的朋友。

再看现在,城市里,洪流滚滚,乌烟瘴气早已染黑了一片星子。抬头望天,只能看见被城市的灯光映染了的夜空里,残月未尽,一点疏星,寂寥清冷,正做着最后的挣扎。我的朋友们,它们的眼神逐渐黯淡了。 (以时间为序展开描写,写出了“我”在不同时期看星星的不同情景,抒发了自己的感受。)

曾经最爱的目光,昔年最熟悉的眼神,不觉间,已如此遥远。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而我,却还在痴痴守候,守着那遥远的眼神回来,好再与我作伴。

【总评】题目中的“眼神”被小作者诗化了,喻之为天上的星星,换言之,天上的星星在小作者眼里,就是世上最美、最遥远的眼神。文章以时间为序展开描写,写出了“我”在不同时期看星星的不同情景,抒发了“我”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以及对现实环境遭到破坏的忧虑。“遥远”在这里,既是空间的,又是时间的,更是心理距离的。“眼神”的较为妥帖的比喻,“遥远”内涵的相对丰富,使得文章耐人咀嚼。

二类文:

遥远的眼神

时间如细沙,在生命的沙漏中缓缓流逝。过得去的,过不去的,总要被埋藏。唯有记忆中那遥远的眼神,始终刻在脑中,熨在心里,永久地拨动着我的心弦。 (开头明确“眼神”是全文叙事和抒情的线索。但下文与“眼神”“遥远”的关联似乎并不紧密。)

从呱呱落地,再到牙牙学语,父亲一直是我最大的依赖。他慢慢地教会我说话,教会我走路,再到送我进幼儿园。父亲一路看着我脱离他的怀抱,奔向我人生中的第一个起点。每天,父亲送我到幼儿园门口后,便任由我哭闹,将我“狠心”地推进了那扇陌生、神秘的大门。我一步步前进,不时委屈地回望,直到他的身影愈来愈远,愈来愈模糊。而他那双始终微笑着的眼睛,却仿佛一直就在我身边。那遥远的眼神,是我最初的动力。

学会了走路,还要学会跌倒后重新爬起。父亲深谙这个道理。于是,在我的人生一次次面临考验时,他便充当了严厉的考官的角色。记得我上小学时,父亲教我骑自行车。他对我的满脸不情愿无动于衷,勉勉强强扶着我练习了几次后,就让我独自架着那高如铁牛的自行车自己练习。我为此摔了好多跤,但即使跌倒在地,他也只是袖手旁观。直到后来,我哭了,他才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擦拭着我那源源不断的眼泪。蒙眬中,我看到了他的眼神:严厉的外表下,满是心疼与自责。

直到有一天,我要离开父母,独自到这座城市读中学。动身前,父亲无声地帮我收拾行李,对我千叮咛、万嘱咐,他的眼神里,流露出对我的不放心。上火车后,父亲的身影伫立在那遥远的地方,久久不曾移动。从那遥远的眼神中,我看到了无尽的悲凉。原来,竟不是父亲的白发遮住了他的心,而是我的任性挡住了我善于观察的心。 (三个片段,表现了父亲的眼神对“我”的影响。细节描写不足。)

感谢父亲! 感谢那遥远的眼神!

【总评】本文以时间为序组织材料,截取了“我”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三个阶段的生活片断,记录了“我”成长的轨迹,表现了父亲的眼神对“我”的影响,展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以及“我”感受父爱、理解父爱的过程。但是,文章的记叙过于平淡,缺少感动人的细节,而且每个片断的着墨也不集中,与“眼神”“遥远”的关联并不那么紧密。

【新题预测】

请在“举重若轻/举轻若重”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一篇文章。

温州市2013年中考模拟英语试卷 篇8

▲单项选择(4小题,每题2分,共8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人题后括号)

1.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改革、深化改革、推动改革、深入推进改革、加快改革、启动改革……《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二字出现了77次。这说明

A.我国把深化改革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B.深化改革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c.深化改革为我国的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D.全面深化改革能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

2.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须说明理由,但根据商品性质不宜退货的除外。这说明

A.网络购物乐无忧,不需解释只管退

B艄费立法建新规,保护权益有依据

c.随心所欲有保障,七天之内可以退

D.新法保护我权益,侵权行为全杜绝

3.2013年12月28日,郑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投人运营,郑州正式跨入地铁时代,成为中原地区第一个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郑州地铁的开通运营

A.确立了郑州科技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B.标志着河南富民强省目标已经实现

C.将从根本上解决郑州交通拥堵问题

D.将会促进郑州经济新的跨越与发展

4.渤海漏油事件、云南曲靖铬污染事件、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件……近年来,一起起水污染事件频繁发生,越来越多地牵动公众神经。减少水污染事件,需要我们

A.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环境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B.减缓经济发展速度,杜绝向外排放污水

c.加大科技创新和治理力度,减少污染排放

D.先污染后治理,追究所有涉污企业的法律责任

▲多项选择(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少选者:若有两个正确选项,只选一项者得1.5分;若有三个正确选项,每选一项得1分;若有四个正确选项,选三项者得2分,选一、二项者均得1分)

5.歌曲《我的要求不算高》唱出了普通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八十平米的小窝,还有个温柔的好老伴,孩子能顺利上大学,毕业就有好工作,每天上下班很畅通,没有早晚交通高峰,天天去户外做运动,看蔚蓝的天空。……养老生病不差钱,由政府来买单……老百姓的这些梦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理想总是指向未来,遥不可及

B.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没有改变

C.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我国现阶段达到的还只是总体小康

6.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随后,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我国启动“单独二孩”政策有利于

A.缓解男女性别失衡

B.延缓老龄化的速度

C.应对劳动力的不足

D.减轻子女养老负担

7.我们党之所以能凝聚起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创造举世瞩目的“中国传奇”,最根本的就是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予以坚持和贯彻。这有利于

A.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B.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C.杜绝党内贪污腐败的现象

D.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8.央视马年春晚小品《扶不扶》关注社会热点,受到广泛好评。扶人者郝建面对老太太的称赞说:“大妈,这人倒了咱不扶,这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为了让人心不倒,我国必须

A.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B.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把先进文化建设作为兴国之要

c.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努力实现“救人免责”制度化

D.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二、请你辨析(10分)

9.《汉字英雄》是河南卫视打造的中国国内首档大型文化综艺节目。节目集综艺性和知识性于一体,将文化和娱乐相融合。《汉字英雄》让观众认识和重温了中华汉字的魅力,不仅夺得高收视率,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为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求广电系统学习借鉴《汉字英雄》,积极开办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创文化节目。

三、请你进行观察与思考(2小题,共20分)

10.捐款献爱心的事情常有,捐错了数的却不常有,多按了一个“0”导致多捐了9倍钱,这可不是出现在小品中的情节,而是在郑州真实上演的爱心一幕。在给不幸得了急性白血病的4岁小女孩捐款时,郑州一对夫妻不小心把4000元错输成40000元,他们却没有纠正,而是情愿“一错到底”。他们说:“这是普通人做的普通事,没有什么好宣传的,钱既然捐了就是缘分,是最好的安排,钞票如果帮不了更需要它的人,就是废纸。”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上一篇:志愿者服务礼仪培训下一篇:主观题精选 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