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方议会制度的评价(精选5篇)
西方政治制度
2013年6月23日
黄埔图书馆分部
全国自考《西方政治制度》(课程代码:00316)
(第五章)历年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总统卸任后进入参议院成为终身参议员的国家是()(2013年1月)A.意大利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2.主张两院制议会的学者秉承的是()(2013年1月)A.洛克的议会主权理论
B.卢梭的公意理论
C.格劳秀斯的人权理论
D.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
3.日本国会通过法案所需的法定人数为()(2013年1月)A.全体议员的2/3以上
B.出席议员的2/3以上 C.全体议员的半数以上
D.出席议员的半数以上
4.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2012年10月)A.内阁制度
B.联邦制度
C.总统制度
D.议会制度
5.10.法国国民议会议员的任期是()(2012年10月)A.3年
B.4年
C.5年
D.6年
6.下列国家中,议会两院地位和权力大致相等的是()(2012年10月)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7.美国参议院议员的任期为()(2012年1月)A.2年
B.4年
C.6年
D.7年
8.近代议会弹劾制度始于()(2012年1月)A.英国
B.德国
C.西班牙
D.意大利
9.标志着英国中世纪大会议的性质由贵族会议向等级制议会转变的是()(2012年1月)A.“牛津会议”
B.“模范议会”
C.“长期国会”
D.“西门国会”
10.主张议会应该实行两院制的学者所秉承的理论是()(2011年10月)A.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
B.洛克的议会主权论 C.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
D.卢梭的公意理论
11.由各州政府按人口比例指派州政府成员组成议会上院的国家是()(2011年10月)A.澳大利亚
B.意大利
C.加拿大
D.德国
12.在英国,上院对下院的议案只有()(2011年10月)新世界教育
西方政治制度
2013年6月23日
黄埔图书馆分部
A.搁置权
B.提案权
C.否决权
D.咨询权
13.参议院议长由副总统兼任的国家是()(2011年1月)
A.德国
B.法国
C.美国
D.意大利
14.弹劾制度肇始于14世纪的()(2011年1月)p.189 A.荷兰
B.意大利
C.瑞典
D.英国
15.在美国,众议院有权()(2010年10月)
A.优先提出财政议案
B.批准总统与外国缔结的条约 C.同意总统提名的高级官员
D.审理对总统的弹劾案
16.日本国会两院会议议事的法定人数是()(2009年10月)
A.全体议员的四分之一 B.全体议员的三分之一 C.全体议员的二分之一 D.40人
17.英国议会的组成是()(2009年1月)
A.首相和上院
B.首相、上院和下院
C.国王和上院
D.国王、上院和下院
18.“从头至尾给人一种暗示:这个文件是个法律,它居于国王之上,连国王也不得违反。”这是丘吉尔评价哪一文献的论断?()(2009年1月)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大宪章》
D.《三权分立》
19.1795年以后,法国采取两院制,议会的组成是()(2009年1月)A.大会议和小会议
B.国民议会和参议院
C.上院和下院
D.众议院和参议院
20.主张议会的组织结构形式实行一院制的学者秉持了()(2009年1月)(2008年1月)A.霍布斯的契约论
B.洛克的议会主权论
C.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
D.卢梭的公意理论
21.通常被形象地称为“管理国库的权力”的是()(2009年1月)(内容已删)A.立法权
B.财政权
C.监督权
D.弹劾权
22.在英国,首先在职能上完成由封建机构向全国性政治机构——早期议会转变的是()(2008年1月)
A.大会议
B.小会议
C.五百人会议
D.四百人会议
23.法国资产阶级议会的开端是()(2008年1月)
A.西门国会
B.三级会议
C.国民议会
D.等级代表会议
24.采用表决的形式使法案成为法律的一项立法程序,称为()(2008年1月)
A.法案的提出
B.法案的讨论
C.法案的通过
D.法律的公布
二、多项选择题
1.实行一院制的国家有()(2013年1月)新世界教育
西方政治制度
2013年6月23日
黄埔图书馆分部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芬兰
D.瑞典
E.希腊
2.西方国家对议员的任职资格限制提出了具体要求,主要包括()(2012年10月)A.国籍资格
B.居住资格
C.职业资格
D.保证金制度
E.提名限制
3.实行两院制的国家有()(2012年1月)
A.英国
B.法国
C.荷兰
D.瑞典
E.日本
4.在西方国家,议会对法案的公开表决方式,一般采取()(2011年10月)
A.呼声表决
B.点票表决
C.唱名表决
D.起立表决
E.按键表决
5.实行议会内阁制的国家有()(2011年1月)
A.美国
B.日本
C.德国
D.意大利
E.加拿大
6.西方发达国家多采用两院制,其中属于议会下院的包括()(2009年10月)
A.美国参议院
B.英国贵族院
C.法国国民议会
D.德国联邦议院
E.日本众议院
三、名词解释题
1.议会党团(2012年10月)(2012年1月)(2009年1月)2.两院制(2009年10月)
四、简答题
1.简述西方国家议会党团的主要职责。(2013年1月)2.简述西方国家的议员有哪些特权。(2011年10月)3.简述西方议会的主要职权。(2011年1月)4.简述议会中委员会产生的原因。(2009年10月)5.简述议会议事的主要原则。(2009年1月)
6.简要解释西方国家议会委员会产生的原因。(2008年10月)
五、论述题
六、案例分析题
1.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中新社华盛顿2011年8月12日电
美国一家联邦上诉法院12日裁定奥巴马力推的医改法案违宪,这是共和党为首的“反医改阵营”获得的又一胜利,使得成功上诉至最高法院谋求推翻该法案的可能性大增。
设在亚特兰大的联邦第十一巡回区的联邦上诉法院以2比1的表决结果裁定,国会去年通过的医改法案的强制参保条款违反宪法。该法案要求2014年起所有美国人必须购买医疗保险,否则将被处以罚款,但是宪法并未赋予国会这一权力,因此国会的这一举动越权。医疗改革是奥巴马上台后全力推动的一项改革,经过一年多的漫长的磋商和妥协,医改法案终于在2010年3月获得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奥巴马也迅速签署了该法案。奥巴马医改法案的核心内容就是强制参保条款。凭借这一规定,美国目前3200多万没有医保的人有望获保,从而使全美医保覆盖率在2014年提升至95%,实现奥巴马“全民医保”的目标。新世界教育
西方政治制度
2013年6月23日
黄埔图书馆分部
但是,医改法案生效后,强制参保条款就一直备受争议,迄今美国有26个州发生了相关诉讼,弗吉尼亚、佛罗里达等州已经有联邦地区法院法官认定该条款违宪;在12日的投票中,一名由民主党提名的法官也投下反对票,这是首次有民主党提名的联邦法官对法案表示反对。
由于在美国任何一场官司只要涉及到联邦宪法和法律,就可以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因此,第十一巡回区上诉法院做出的裁定并不意味着这场官司的终结。人们预计,今年10月最高法院开庭后,相信无法回避这场因医改法案引发的争议,很可能会决定受理此案,一旦如此,最高法院将最晚在明年夏天做出裁决,届时将注定对5个月后就举行的美国总统大选造成重大影响。
回答以下问题:
根据上述案例,说明:
(1)美国总统和国会两院在联邦立法过程中各自具有什么作用?(2012年10月)(2)美国的联邦法院可以对法律采取什么行动,这是一项什么权力?(考核第8章内容)(2012年10月)(3)联邦地区法院、上诉法院和最高法院在美国联邦法院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职权。(考核第8章内容)(2012年10月)
2.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日本国会倒阁**,菅直人惊险过关
【消息一】日本自民党、公明党等在野党2011年6月1日下午6时向日本国会众议院提交了针对菅直人内阁的不信任决议案。众议院全体会议将于2日下午就该决议案进行投票表决。按照惯例,国会众议院必须暂停对其他法案的审议,优先就不信任案进行表决。如果该决议案得以通过,菅直人须在10天内解散众议院,重新大选,或者内阁总辞职。首相菅直人已于当天深夜宣布,如果该案获得通过,将解散众议院举行大选。
此次在野党提出不信任决议案的重要理由是政府应对核泄漏事故的方针模糊,引起混乱,表明菅直人缺乏执政能力。但是,更为重要的政治原因则是执政党内部分议员也对现任内阁不满,可能“倒戈”支持不信任决议案,因此在野党认为抓住时机提出不信任决议案有可能获得过半数通过。
民主党前干事长小泽一郎连日来约见多人,协商对策。属于小泽派的5名政府官员1日下午向菅直人提交了辞呈,与政府决裂。在亲小泽的约100名民主党众议员中,40多人表示将追随小泽一郎赞成不信任决议案,20多人表示将投反对票,保留态度的约40人的动向则成为焦点。前首相鸠山由纪夫1日下午也表示要求菅直人首相辞职。而民主党的现任领导层近日则多次宣布,如果本党议员在国会表决时缺席或投赞成票,必将被开除出党。在这种情况下,民主党内不少人担心党会分裂,多名内阁成员5月31日呼吁加强民主党的内部团结,以牵制党内出现的赞同不信任决议案的动向。
特大地震发生以来,舆论普遍认为现在搞政治斗争不合时宜,目前最紧要的应该是朝野党派携手合作,共同致力于灾后重建。日本民调显示,尽管很多民众对菅直人不满,但过半数人仍希望现政府至少工作到地震一年以后。重灾区宫城、岩手和福岛三县知事1日发表谈话对政局混乱表示了不满。他们认为现在当务之急是尽快平息核泄漏事故,尽快让避难灾民搬进临时住宅,尽快集纳智慧确定灾后重建蓝图等,政坛争斗则会贻误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消息二】东京2011年6月3日电
日本众议院6月2日下午召开全体会议,以293票反对,152票赞成否决了自民党等在野党提交的对内阁的不信任决议案。在野党期待的民主党“倒戈票”只有2票。前一天已表示将投赞成票的民主党人士,如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前总务大臣原口一博等资深议员,以及多数小泽派议员都投了反对票。新世界教育
西方政治制度
2013年6月23日
黄埔图书馆分部
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上述案例,解释西方国家议会的倒阁权。(2011年10月)(2)根据上述案例,分析日本当前的政党政治格局以及民主党内的派别。(考核第四章内容)(2011年10月)(3)日本国会众议院共有480个议席,众议院议长不参加表决,自民党和公明党等目前表示将投赞成票的在野党众议员只有159个。那么,民主党内要有多少议员“倒戈”,不信任决议案才能获得通过呢?(2011年10月)
37.阅读下面的三则新闻材料,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经济刺激方案最终通过生效
【消息一】2009年2月11日,经过长时间激烈的讨价还价,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就奥巴马提出的经济刺激计划的核心内容达成了协议,该计划最终将耗资7870亿美元。
此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已多次呼吁国会议员以大局为重,尽快放行他提出的经济刺激方案。美国众议院于1月28日通过了总额为819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但是,参议院迟至2月10日才通过了一个8380亿美元的方案。随后,参众两院于10日晚上开始就上述两个版本的经济刺激方案展开磋商,以图消除分歧。经过反复争吵,各方最终达成了妥协,形成了两院一致的最终文本,同时保留了两个版本中的主要内容。
【消息二】2009年2月14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美国总统奥巴马指出,这是美国迈向经济复苏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美国参众两院周五分别对经过妥协达成一致的经济刺激计划进行表决,当天下午众议院先以246票对183票通过。参议院过后也在深夜以60票对38票批准了这个方案,几乎所有共和党参议员都投了反对票,不过仍有3人投票支持这个经济刺激计划。
尽管这个方案的开支总额也低于奥巴马提出的计划,但这仍标志着奥巴马上任后的一大胜利。
【消息三】美国总统奥巴马17日在科罗拉多州的丹佛签署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这一“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经济振兴计划”正式生效。计划涉及的7870亿美元中,35%将用于减税,65%用于增加政府投资。奥巴马经济团队预测,这项振兴计划可保住或创造300至400万个工作岗位。
美国白宫当日还宣布将建立一个“复苏计划”网站,定期公布经济刺激计划的开支情 况,以便公众监督政府的开支,并随时提出评论和疑问。
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上述新闻案例,说明美国总统、国会两院在制定经济刺激计划中的权力。(2010年10月)(2)试分析美国国会对政府提出的经济刺激计划进行审议的程序。(2010年10月)(3)从奥巴马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审议过程中可以看出美国两党制的哪些特点?(2010年10月)新世界教育
西方政治制度
2013年6月23日
黄埔图书馆分部
同步跟踪强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A.福利制度
B.议会制度
C.税收制度
D.联邦制度
2.西方国家法律规定的最高立法机关是()A.议会
B.法院
C.总统
D.选举委员会
3.议会的胚胎是中世纪后期的等级会议,它首先出现在()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4.英国亨利二世时期,御前会议的主要是形式()A.大会议
B.西门会议
C.国民会议
D.三级会议
5.13世纪中叶,英国大会议的构成发生变化,先后增加的代表是()A.王室成员
B.贵族
C.高级僧侣
D.乡村骑士和城市市民
6.《大宪章》在英国议会史上最有意义的规定由()名贵族组成的委员会有权随时召开大会议,大会议有权对国王行为是否得当做出裁决。
A.20
B.25
C.30
D.35
7.关于法国的三级会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一次三级会议是在1302年加佩王朝的菲利普四世时召开 B.每院都只有一票权利
C.从未成为一个常设机构,无固定会期
D.城市市民称第一等级,世俗贵族称第二等级,高级僧侣称第三等级
8.英国议会取得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是在()A.都铎王朝
B.斯图亚特王朝
C.诺曼底公爵威廉时期
D.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共治时期
9.英国议会取得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是在()A.19世纪初
B.19世纪20年代
C.19世纪30年代
D.19世纪40年代
10.法国最能体现人民主权精神的宪法是()A.1791年宪法
B.1793年宪法
C.1875年宪法
D.法兰西共和国宪法
11.美国联邦国会成立并开始工作的时间是()A.1789年4月
B.1789年5月
C.1789年6月
D.1789年7月
12.为反抗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强征暴敛,殖民地人民提出()A.自由、平等、博爱
B.议会至上
C.非暴力不合作
D.无代表不纳税 新世界教育
西方政治制度
2013年6月23日
黄埔图书馆分部
13.英国议会进入“全能时期”,不仅是最高立法机关,还是最高权力机关是在()A.19世纪初
B.19世纪20年代
C.19世纪40-60年代
D.19世纪70年代
14.20世纪后,西方国家逐渐成为国家决策中心的是()A.行政权力
B.大法官
C.议员
D.议院
15.英国规定,下院议员候选人需交纳500英镑保证金,如果候选人未获得有效选取选票的(),保证金没入国库。
A.8%
B.6%
C.5%
D.4%
16.在奥地利和比利时,国民议会议员候选人的提名至少需要获得()人的支持?
A.100
B.200
C.500
D.1000 17.意大利总统依据宪法,有权任命在社会活动、科学和艺术方面有巨大成就为国争光的()名公民为终身议员,总统离职后成为终身议员。
A.3
B.4
C.5
D.6 18.美国参议院任期()年。
A.4
B.5
C.6
D.7
19.议员最日常的一项职务是()A.质询权
B.讨论和表决权
C.提案权
D.言论免责权
20.英国议员的年薪是()英镑。
A.12000
B.23000
C.35000
D.65000 21.议员义务中,最重要的部分是()A.提出议案
B.向选民负责
C.质问内阁
D.表决提案
22.西方国家议员的最重要的政治活动是()A.参加和应付定期举行的选举
B.履行职权
C.享受特权
D.关注民生
23.实行一院制的国家是()A.英国
B.美国
C.荷兰
D.丹麦
24.实行两院制的国家是()A.瑞典
B.德国
C.葡萄牙
D.希腊
25.曾经实施过三院制的国家是()A.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德国
B.1888年以前的瑞士
C.1960年以前的芬兰
D.明治维新前的日本
26.现代两院制会议溯源于()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新世界教育
西方政治制度
2013年6月23日
黄埔图书馆分部
27.议会组织结构的核心要件是()A.议员
B.总统
C.议长
D.总理
28.在美国,一项议案能否通过的关键环节是()A.议长
B.委员会
C.利益集团
D.政党
29.下列属于临时委员会的是()A.英国下院特别委员会
B.专门委员会
C.独占性委员会
D.联合委员会
30.下列不属于“二战”后西方国家议会立法权缩小的表现的是()A.议会已不是唯一的立法机构
B.立法创议权更多的掌握在政府手里
C.法案的通过或法律的修改常受到政府的限制 D.议会的人数增多
31.议会监督政府最重要、最有效、最具威胁性的手段是()A.质询权
B.听证权
C.倒阁权
D.弹劾权
32.议会的调查权起源于()A.瑞典的督察专员制度
B.丹麦的督察专员制度
C.挪威的督察专员制度
D.芬兰的督察专员制度
33.近代的议会弹劾制度始于14世纪的()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34.德国联邦议院议员须有()人以上支持和联名才能提出法案。
A.10
B.15
C.20
D.25 35.意大利规定,()万名选民可以提出法律草案。
A.5
B.6
C.7
D.8 36.立法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A.审议法案
B.通过法案
C.公布法律
D.提出法案
37.立法程序的最后一个过程是()A.审议法案
B.通过法案
C.公布法律
D.提出法案
38.规定法律在公布之日起生效的国家是()A.法国
B.芬兰
C.意大利
D.德国
39.英国议会常会每年()次
A.1
B.2
C.3
D.4
二、多项选择题
1.亨利二世召开的大会议显示出的特点有()新世界教育
西方政治制度
2013年6月23日
黄埔图书馆分部
A.对于国王提交的任何重大政治问题,大会议可以自由讨论
B.通过大会议确定和颁布了有关教士特权的习惯,具有了一定的立法功能 C.大会议充当了国家最高法庭,进行司法审判 D.任何征税必须“经全国公意许可” E.确立“王权有限”原则
2.英国“长期会议”开幕后,反王权的力量在下院通过的激进法令有()A.通过了“褫夺公权法”,以叛国罪处死了国王帮凶 B.撤销了国王镇压异己的星座法庭和其他特权法庭 C.宣布废除一切未经议会同意的非法税收 D.废除国王终身征收关税的特权 E.通过“三年法案”
3.西方议会功能调整时期的特征有()A.形成了“国会至高无上”的体制
B.以夺取政治权力、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为主要政治任务
C.议会的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受到挑战,其传统的立法功能有所消弱
D.随着西方各国行政权力的膨胀,议会的政治生活和政治决策的中心地位不复存在 E.与立法功能的退化相对照,议会的其他功能日渐突出
4.议员的任职资格主要包括()A.国籍资格
B.居住资格
C.职业资格
D.保证金制度
E.提名限制
5.西方国家议员的产生方式有()A.选举
B.任命
C.因特殊身份成为议员
D.察举
E.世袭
6.选举是产生上议院议员的主要方式,主要有()A.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间接选举产生
C.由下议院医院互相选举产生 D.由市民代表选举产生
E.由利益集团代表选举产生
7.一院制的议会,一般按照什么原则普选议员?()A.普遍
B.平等
C.直接
D.间接
E.自由
8.英国上议院议员包括()A.王室贵族
B.世袭贵族
C.大法官
D.高级僧侣
E.因功受封的终身议员
9.实行一院制的国家有()A.芬兰
B.西班牙
C.希腊
D.葡萄牙
E.瑞典
10.主张一院制的学者认为()A.一院制机构单一,程序简便,有利于权力行使
B.一院制能提高立法效率,有利于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C.一院制便于对行政的监督
D.一院制有利于平衡、缓和议院和行政机关的关系 新世界教育
西方政治制度
2013年6月23日
黄埔图书馆分部
E.一院制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各利益集团的关系
11.主张两院制的学者认为()A.两院制有利于权力行使
B.两院制能提高立法效率,有利于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C.两院制便于相互制衡,防治立法草率
D.两院制有利于平衡、缓和议员和行政机关的关系
E.两院制可以使议会代表不同利益,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各利益集团的关系
12.议会委员会的功能有()A.对立法建议的详细审议
B.对财政预算的讨论和修改
C.对财政决算的讨论和修改
D.监督政府
E.调查公共事端
13.美国众议院中的委员会按其重要程度分为()A.独占性的委员会
B.半独占性的委员会
C.非独占性的委员会
D.临时委员会
E.联合委员会
14.议会党团的最高决策机构一般是议会党团全体会议,它选举产生()A.党团主席
B.党团副主席
C.各工作委员会负责人
D.小组负责人
E.项目负责人
15.根据各国的政治实践,议会进行的专项或综合调查范围一般包括()A.围绕行使立法权进行的调查,即立法权的补充
B.选举调查
C.政治调查
D.涉及有关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的调查 E.对重大经济问题进行的调查
16.倒阁的方式有()A.议会拒绝通过政府提出的某一重要政策的议案
B.议会否决政府就某一项政策向议会提出的要求给予信任的议案 C.议会通过决议对政府行为和政策进行谴责
D.议会通过对内阁或政府中某一重要成员的不信任案 E.议会通过一项反对政府提案的反提案
17.有权提出议案的主体有()A.议员
B.政府
C.议会中的委员会
D.国家元首
E.一定数量的公民
18.美国法案的审议程序是()A.一读
B.委员会的审议
C.二读
D.全院辩论
E.修正案表决和三读
三、名词解释题 1.一院制和两院制 2.常设委员会 3.临时委员会 新世界教育
西方政治制度
2013年6月23日
黄埔图书馆分部
4.建设性不信任投票 5.6.7.8.审议法案 通过法案 公布法律 程序性的签署
9.非常会议 10.议会的休会 11.公开原则
四、简答题
1.简述西方议会建立时期的基本特征。2.简述议员的义务。3.4.5.6.7.简述议会领导的两种类型。简述议会党团的三种类型。简述议会党团的职责。
简述提出弹劾的五种主要方式。
简述审议法案的一读、二读和三读程序。
8.简述议会对法案的表决方式。9.简述公民复决的几种形式。
五、论述题
1.试述议长的职权。2.试述议会的权力。
六、案例分析题
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17日晚发表全国电视讲话说,根据修宪委员会提交的新宪法草案,国王将放弃重要权力,而首相和议会的权力将扩大。
根据新宪法草案,首相将在议会选举中领先的政党中产生。首相作为“政府首脑”拥有解散议会、任命大臣、政府行政等多项重要权力。而现行宪法中上述权力均为国王所有,而首相也由国王任命。
新宪法草案还将扩大议会的权限,加强两院中众议院的主导地位,并取代国王行使大赦权力。草案还强调司法独立,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层面的人权保证等。此外,草案还将约占全国人口20%的柏柏尔人的语言和阿拉伯语并列为官方语言。
问题:
1 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1 西方文官制度内涵
近代工业革命以后西方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英国开始逐步确立了文官制度, 但各国公务员的内涵却是有所不同的。比如英国, 称之为“文官”, 它包括上自政府的常务次官, 下至清洁工, 并且是经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的文职人员, 但不包括政务官和通过选举产生的官员。美国是“三权分立”的国家, 行政部门的官员统称为“文官”, 而立法部门的参议员及雇员, 司法部门的法官, 均不在文官系列。法国将国家机关人员统称为“公务员”。日本的“公务员”分为两种:一种是“国家公务员”, 指在中央政府机关、国会、法院、国立事业单位等供职的所有人员;一种是“地方公务员”, 指在地方工作的相关人员。
1.2 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西方文官制度是在反对君主恩赐制和政党分肥制的斗争中建立起来的。当时欧美政坛以钱谋官、卖官鬻爵之风盛行, 直到19世纪中期, 首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 产生了改革这种不合理官吏制度的要求, 最早形成了文官系统。“文官”一词最早出现于1855年《诺斯科—屈维廉报告》中, 由英文 Civil Service 转变而来。英国《文官统计资料 (年刊) 》解释:“文官是以公民身份为王国政府服务, 未在政治部门任职的工作人员;根据特殊规定担任某些其他职务的人员;以个人身份为王国政府服务, 从王室的年俸中支薪的工作人员。”英国文官制度建立以后, 专指经过公开考试, 择优录用, 无过失长期任职的国家公务人员。这种国家公务人员, 在法国称“公务员”, 美国称“政府雇员”。由于英国文官制度在西方国家中建立最早, 影响较大, 因此, 西方国家的公务人员制度都效仿它称文官制度。随后, 美国在1883年颁布了《联邦文官法》即《彭德尔顿法》建立了现代文官制度。美国的现代文官制经过多次改革后, 逐渐成为现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典型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先后颁布了文官法或公务员法, 形成了西方现代文官制度的主流, 其中, 最具代表性的是英国、美国和日本的文官制度。
1.3 西方文官制度的特征
(1) 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原则。
这些原则是各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 是在公务员制度中落实宪法规定的公民权的基本要求, 体现在公务员制度的各个环节上。如美国1979 年施行的文官制度改革法规定:“保证人人机会均等, 经过公开的竞争性考试, 只根据能力、知识、技能来决定录用和提升”。
(2) 功绩主义原则。
功绩制既是公务员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 也是激励公务员勤奋和创造性工作的手段, 它强调的是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 而不是年资高低、亲疏关系、党派关系等其他因素。它要求必须按照公开考试的成绩录用公务员, 必须按照工作的成绩提升公务员。功绩制体现了“任人唯能”和“奖优罚劣”的思想, 实现了担任政府职位“机会均等”的原则。
(3) 政治中立原则。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普遍实行“两官分途”, 即将公务员分为政务类公务员与业务类公务员。政务类公务员实行任期制, 由民选产生或由政府首脑任命, 负责政党政策在政府工作中的贯彻执行;业务类公务员实行常任制, 多数通过考试录用, 主要负责执行政府的日常业务。西方国家既要坚持“政党轮流执政”, 又要避免“政党分赃”的腐败现象, 因而特别强调业务类公务员得保持政治中立, 必须忠于政府, 不得带有党派倾向和其他政治倾向, 不得参与党派活动, 同时其管理也不受政党干预。
(4) 职位的分类化。
分类管理是公务员制度中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 为西方各国广泛采纳。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因事而分的职位分类, 分类依据主要在于职务或者岗位的客观需要, 美国最早实行职务分类。二是因人而分的品位分类, 主要依据公务员的个人条件分类, 职位分类和品位分类各有其优缺点。
(5) 法制管理原则。
法制管理是公务员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 是实行公务员制度的根本目的, 也是认识管理制度现代化、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西方各国都颁布了一系列的公务员管理的法律如日本的《国家公务员法》、 美国的《文官法》、法国的《公务员总法》等, 做到有法可依, 严格执行公务员法规, 对于违反公务员法规的行为依法追究其责任。
2 与西方文官制度比较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不足
我国把“文官”称之为“公务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行政体制改革深化的需要, 我国开始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 并于1993年10月1日正式推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2006 年1月1日起施行《公务员法》。在我国, 建立公务员制度的最大贡献, 就是确立了经过竞争性考试择优录用公务员的基本原则, 从而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制度条件。但是, 中国的公务员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官制度有着许多不足。
2.1 公务员法制化程度低
行政管理要法制化, 首先干部人事制度就必须法制化。这样才能摈弃“人治”的传统, 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也才能使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具有民主、效率、法制的功能。为此, 我国顺应了当代人事行政改革和发展的历史潮流, 于1993年实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以及 2006 年1月1日起施行《公务员法》, 这些法规与西方国家颁布的相关法规相比, 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远不够, 在西方实行文官制度的国家如加拿大政府颁布的《文官法》、《财务行政管理法》、《公务员就业法》、《公务员关系法》等一系列相关法律, 标志着加拿大的人事管理进入科学化和法制化轨道。英国有1855年颁布的《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 》和《吏治澄清法》, 法国除了《法国公务员总法》、《法国公务员总章程》以及《法国刑法典》, 还制定了以预防腐败为中心内容的《道义法规》, 同时, 法国政府还要求有关部门和公务员工会组织共同订立《道义总法规》, 并指示各部门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专门的道义法规》而且在内容上也是需要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
2.2 选人用人中考试制度不完善
首先, 录用制度设计不完善。这种不完善存在着对公民平等参加考录的诸多限制, 一些歧视性设限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不满。近几年, 在一些地方的公务员录用中, 存在着区域歧视、对象歧视 (如部分职位只录用应届毕业生) 以及在学历、年龄、身体条件等方面所作的严格的。许多有特长的优秀考生被这些歧视性的政策挡在了公务员队伍的大门之外。典型的案例是河南考生小卢因体检单的疑似“乙肝”被刷了, 最后将西安市公务员局告上法庭仍然没有获得被录用的资格, 也没有相关部门对此予以赔偿。
其次, 竞争性不足, 走后门现象严重。公务员“入口”凡进必考制度没有得到坚持。出现免考或随意简化考试科目和程序, 以考核代替考试, 以考调代替考录现象;利用考试与调任的空间, 出现了“考不进来调进来”的现象。仅2001—2003 年, 全国新增公务员70万人, 但经过考试录用的比例只有62.7%, 乡镇一级的比例更低, 仅为 43.26%。各类关系、人情、面子等为录用中的变异提供了深厚的土壤。行政事务沾上了浓浓的人情味, 人情味逐渐浓结, 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网。在面试和复试过程中贿赂面试考官、“走关系”、“打招呼”, 以及行政首长干预录用等现象层出不穷, 大大降低了公务员招录的公正、公平和有序性, 政府的公信力受到挑战。
最后, 考试形式和内容单调, 针对性不强。我国公务员考试, 实行的是国考和省考的政策, 仅仅分为A/B/C三套试题, 全国的统一性较强, 但是考试的针对性不足而且考试的内容过于庞杂, 和实际日常生活没有什么联系。对一般岗位人员主要以资格审查、了解专业能力背景为主, 重视专家推荐和面试, 针对不同类型的职位本应该采用针对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考试内容和考试考核方式。如招录警察时, 要进行的笔试、面试、体能测试、心理测试就要针对警察的特点设置, 能够有效考察出这些考生有没有当警察的条件, 而我国现在却是用考普通考生的试题去考警察, 没有针对警察这个特殊的岗位, 吃的是“大锅饭”。
2.3 我国公务员培训问题严重
首先, 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于1993年正式实施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有关培训方面的规定仅有四条, 且只是对培训的原则、 种类、机构做出了纲领性的规定, 而 2006年 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培训管理机构、管理细则、经费来源等相关内容也缺乏相应的说明。
其次, 对培训重要性认识不足, 激励机制不完善。虽然国家明确规定, 参加公务员培训是公务员的一项重要的权利和义务, 公务员培训期间的学习成绩和鉴定作为任职、定级和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特别是在公务员的任职和晋升过程中, 上述规定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 使得许多公务员参加培训学习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 严重影响着公务员培训的效果。对于公务员培训, 激励机制采用很少, 甚至没有, 公务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大多是应付式的, 效果当然也不好。
最后, 培训内容缺乏实用性, 培训形式和方法单一。我国公务员培训教材过多, 侧重于对受训者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较少对公务员全面能力素质和技能的培训, 对行政管理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岗位工作所要求的专业知识重视不够。在教学方式上单一强调课堂灌输, 集中听讲, 讲授方式不灵活。目前大多采用“培训=课堂+教材+讲授” 这种单向的、静止的、封闭的培训模式, 严重割裂了理论与实际、知识与能力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2.4 公务员的财产监督制度比较滞后
我国公务员, 特别是部分官员有一定的灰色收入, 这是导致各种腐败问题的很重要的来源, 广大老百姓对此是非常不满的, 甚至是零容忍的。灰色收入问题不是我国公务员所独有, 西方国家也有这方面的问题, 但西方国家主要通过财产申报制度, 通过制度法律法规, 比较彻底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例如, 美国以1978年的《政府道德法》为法律框架, 经30多年数次修改, 特别是在联邦政府道德署 (廉政署) 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法规后, 形成的一套较完善的财产申报制度。美国法典和《政府道德法》对违反利益冲突规定的行为和财产申报中的违规行为规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对拒不申报、谎报、漏报、无故拖延的申报者, 各单位可对当事人直接进行处罚。在我国虽然2006年全国两会, 十届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领衔和其他9名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制定公务员财产申报法》的议案, 建议尽快通过公务员财产申报立法, 弥补我国公务员制度中的这一缺陷, 但至今没有太大进展, 和西方的差距不小, 立法部门的推动也不够坚决。
3 西方文官制度对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启示
西方公务员制度体现了现代西方宪政的理念和行政管理的法治要求, 体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共同特色, 它是西方国家在行政管理领域长期探索与实践的成果。西方的文官制度不仅为西方各个国家选拔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对我国公务员制度化建设也有着诸多的启发。
3.1 加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法制化建设
我国公务员制度从建立之初到现在法律制度的建设成果仅有1993年实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以及 2006 年1月1日起施行《公务员法》, 这两部法律只是对公务员的宏观方面的一些宗旨性的规定, 没有对公务员的培训、工资、申诉等方面的具体方面法律的制定, 所以日常操作性不强, 针对性不足。为此, 我国急需制定一批关于公务员从进口到出口的各种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 从而实现公务员制度的法制化。
3.2 在“选”人方面, 用好的制度选人用人
从公务员队伍的入口着手, 建立一套科学的合理的考录机制。以依法考录、公开考录、科学考录为重点, 坚持德才兼备的选人用人标准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考录方针, 创造广纳群贤、人尽其才、择优汰劣、充满活力、公平科学的选人用人环境, 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努力做到用人单位满意、考生满意、社会认可, 不断推进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再上新台阶。
(1) 完善录用制度设计。
当前,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设计不完善, 不公平、不合理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 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最重要的就是要完善录用制度设计, 录用制度设计必须贯彻公平公正的原则, 对于地域、户籍、身份等的歧视性规定要及时改正, 对于那些在录用中的违法犯罪要及时处理。用制度管人, 抛弃人治。
(2) 坚持公开竞考、择优录取的原则。
西方文官的选拔是向社会全体公民公开的, 凡是公民都可以通过参加考试, 经过一定的法定程序, 进入文官队伍。西方的文官制度对官员的考核一般都有公正、公开、客观、民主等原则作为保障, 晋升也有一定的程序和途径, 从而使对文官的考核和晋升更加具有公正性和合理性。例如, 瑞典、芬兰的公务员制度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公开和平等竞争的原则, 在录用公务员或竞争职位时是开放性的, 一律面向社会突出强调公平、公正, 内部在职人员竞争职位时没有优先权, 可较好地解决一些人任职时间一长, 就向组织要求提职的问题。这些做法, 对于我们进一步完善公开竞争性选拔任用干部方式, 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 我国现代公务员制度必须严格遵循公开竞考、择优录取的原则, 保证公务员制度的客观性、公正性、公开性和民主性, 使考录工作真正成为在阳光下运行和“玻璃房子里的竞争”。
(3) 创新考试内容和方式, 增强针对性。
对于考试方法和内容不一定要有统一性, 更重要的是针对性, 做到按照公务员的工作与职位的不同采取多种考试方法。日本公务员录用考试共15种, 除了用得最多的是第Ⅰ、Ⅱ、Ⅲ 种考试, 还有录用国税、劳动基准监督、航空管制、外交等12种专门官员的考试, 而且每种考试的科目都不一定, 笔试试题的内容更加多样而不重复。针对不同类型的职位应该采用针对不同部门 、不同领域的考试内容和考试考核方式, 做到针对性最强。
3.3 在“训”人方面, 用好的方式培训人
公务员培训是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提高公务员素质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十分重视对公务员的培训, 加速对公务员的培训, 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更能培养更高一级官员。在培训方式上, 坚持分类培训、针对公务员的实际情况实施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培训。
(1) 健全法制, 完善制度。
公务员培训的制度建设必不可少, 没有这个制度, 培训便不容易顺利开展。在英国, 公务员培训方面有明确的法规条例, 这样在实施公务员培训时就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而我国法律对公务员的培训只有总体上的、原则的规定, 但对如何实施、如何操作无细节规定, 因而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关于培训的专门法规, 使培训工作有法可依, 依法培训, 逐步走上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2) 加强公务员对培训重要性认识, 建立配套的公务员激励机制。
国家不仅要明确规定, 参加公务员培训是公务员的一项重要的权利和义务, 把公务员培训期间的学习成绩和鉴定作为任职、定级和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要加强公务员对培训重要性认识, 加强教育和宣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规定办, 真正的落实。与此同时, 还要配套的公务员激励机制。在建设公务员培训制度过程中, 要注意建立公务员培训激励机制, 增强公务员参训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我国必须把公务员培训的考试、考核结果和实际能力的提高, 作为公务员考核、任职、定级、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真正形成和完善培训激励约束机制, 解决培训与使用、考核、奖惩的关系等问题, 真正形成优胜劣汰、功绩晋升、适人适用、竞争发展的环境。
(3) 丰富培训内容与方式满足培训需求。
在培训方式上, 要认识到公务员本身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势, 要打破教师单纯依据教材单向传授的传统教学方式, 转变为以课堂教学为基础, 以参训者为本, 综合运用“案例教学”、“小组研讨”、“行动学习”、“社会调研” 等现代培训方法, 引入教练和导师等新的职业角色, 调动参训者参与分享个人经验, 提高参训者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建立完善的培训机构, 创新公务员培训的新途径。
可以引入市场因素, 通过市场的力量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例如在公务员培训充分体现市场化的特点芬兰、瑞典政府高度重视公务员培训, 要求公务员必须按岗位要求接受培训。但政府不设立专门的公务员培训施教机构, 不供养专职的公务员培训师资队伍, 把公务员培训推向市场, 政府花钱直接向社会购买专业培训服务, 这种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各类培训机构只有符合培训需求、提高培训服务质量, 才能拿到培训订单。
3.4 监督人方面, 大力推广和实行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
对公务员的监督工作应该从财产的监督入手, 财产监督的有效途径就是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公务员财产申报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在任职之初、任职期间和任职届满后向有关部门如实申报个人及其家属子女的财产及变化状况的制度。2008年5月1日,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当时中国青年报社调查中心联合新浪网针对“公众最希望政府公开的信息是什么”开展了一项3837人参加的调查, 结果显示:77.5% 的人选择了“官员财产情况”。要从将政策性文件上升到法律层面, 扩大和完善申报主体及内容, 完善申报时间种类及公开方式, 建立独立的受理与审查机构, 设定合理的违反申报惩罚力度这几个方面完善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我国做得比较好的, 比较早的是新疆阿勒泰地区。在新的财产申报制度监管下, 我们公务员的腐败问题就比较容易被发现, 同时, 对那些意欲腐败的公务员也起到威慑作用, 使之不敢任意腐败。《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犹如又一柄抑制腐败的利剑出鞘。同时它是我们全面夺取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保证。
摘要:西方文官制度作为一种科学、规范的人事管理制度, 在人才选拔录用方面成绩斐然。本文基于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背景下, 通过梳理西方文官制发展脉络、透视其鲜明特点, 对比分析了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不足之处, 进而从公务员制度建设、选拔录用、培训优化、财产申报等方面提出发展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 加快推动实现公务员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建设的思路借鉴和有益启示。
关键词:选官制度,文官制度,公务员制度
参考文献
[1]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8.
[2]苏廷林.当代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发展趋势[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1993 (24) .
[3]张磊.从西方文官制度发展看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改革[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2) .
[4]刘然.西方文官制度与我国公务员制度比较[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1999 (4) :51.
[5]赵树贵.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条件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 1995 (11) :39-42.
[6]王英.美国公务员的财产申报制度[J].学习月刊, 2010 (8) .
学习了选修课《西方政治制度》以后,我对西方政治制度有了一定的了解,每个制度都不可能是完善的,但也不是什么优点都没有,我们学习这些,是为了看清楚各种制度的利弊,以便完善我们的制度。现在世界上,美国是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所以他们的制度也是最为典型的,我就以美国为主,谈一谈我对西方政治制度的看法。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为总统制,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相结合的政治制度和两党制的政党制度。
在组织形式上,美国采用总统制,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而总统就是通过选举来确定的。美国总统选举实行间接选举制。首先由各州选民投票选出本州选举人(人数与本州国会议员人数相等),再由各州选举人同时在各州首府投票选举正、副总统。议员选举实行直接选举制。众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参议员最初由各州议会选举,1913年生效的第17条宪法修正案规定,参议员也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州长、议员和某些州的法官、重要行政官员都由选民选举产生。各级选举一般都由两党包办。为了保证两党的统治地位,一般实行单名选区制和多数代表制。
说到总统制,就不能不说西方的选举制度了,选举制度首先是英国提出来的。英国的宪章运动提出实现选举区平等,废除财产的资格限制,男子应有选举权。但是即使这些并不彻底的要求,在英国也是经过很长时间才逐步实现的。1832年的改革之后,当时20岁以上的居民中只有7%的人享有选举权。1867年选举改革降低了财产资格的限制,享有选举权人数的比例提高到16%。1884年再次降低财产资格,具有选举权的人提高到28%。1918年规定30岁以上的妇女享有选举权,这一比例提高到78%,直到1970年才实行18岁以上的男女公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而西方国家的选举一般与金钱挂钩,穷人是得不到真正的选举权的,所以他们的制度也不是完善的。
但是反观中国,我们采取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因为我们国家的人口很多,很多地方都不可能实现官员的直选,基本上很多的官员都是名为选举,实为任命,这里面就存在很大的问题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其实是一种很好的制度,但是从这些年看来,我们并没有好好的利用这样的制度,各个级别的人民代表的选举不是按照很正规的方式来的,并且有很多都是通过关系当上人民代表的,所以“选举”出来的官员,很大一部分不会为人民说话,他们的指责是为人民提出意见,他们应该是人民的代表,但是由于我们存在的各种社会和其他原因,选出来的代表并没有很好的履行他们的义务,这就给我国的民主建设制造了很大的阻碍,我国在这方面应该有所改进,虽然每个公民都有选举权,但是绝大多数人有的只是选举最基层的官员的权利,这并不能保证我国的民主,美国虽然在选举中出现的问题很多,但是能保证有选举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权利。在选举这方面,我国和西方国家的制度上都有利弊,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此外,在组织形式上美国还实行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法院掌管,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平衡。国会有立法权,总统对国会通过的法案有权否决,国会又有权在一定条件下推翻总统的否决;总统有权任命高级官员,但须经国会认可,国会有权依法弹劾总统和高级文官;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并经国会认可,最高法院又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以违宪为由宣布无效。
美国的政党制度是两党制。美国宪法虽然没有规定政党地位,但政党是美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渗透于其他各种政治制度。两党制在美国成立联邦初期就已萌芽,到南北战争后,两党制正式形成。垄断资产阶级通过两大政党控制整个国家政治机构,操纵全国政治生活。两党的主要职能是操纵和包办选举,特别是总统选举。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长期轮流执政。美国政党除两大党外,还有其他一些政党,但它们都无法影响两大党轮流执政的地位。
在政党制度这方面看来,我国采取的是一党执政,多党协商的制度。在中国,共产党就是执政党,没有在野党,虽然一党执政有很多的优势,但是也存在很多的缺点。一党执政,最有可能带来的是不民主,为了弥补这一方面的缺陷,我国保留了很多的民主政党,让他们参与政治协商,共同来管理我国。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制度是这样的,但是实际上真正说话的还是中国共产党,而民主政党的权利是很有限的,这样就会造成很大的问题,一方面,民主进程会很缓慢,中国是个很大的国家,要管理好这样一个国家是很困难的,如果是一个政党执政的话,难免会出现“一叶障目”的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旁人的提醒,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应该给予民主政党更多的权利和权限,能让他们真正的能一起管理国家,一起为着实现我国民族振兴而努力。
美国是个很讲公民权利的国家,美国宪法和法律条文规定,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最终属于人民;政府的权力不是绝对的,而是受宪法和法律限制的。联邦宪法和法律一方面规定公民享有人身保护、言论、出版、集会、宗教信仰自由,私有财产权和选举权等权利;另一方面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剥夺公民的言论、出版、和平集会和请愿等自由的法律,公民的人身、住宅、文件和财产不受非法的搜查或扣押,非依法定正当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此外,各州宪法和法律对公民的权利也有规定。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这些貌似很公平,很完美的制度,其实也有很多的漏洞和不足,只是他们看起来很好,粉饰太平而已。
其次,美国一直说“人人平等”,一直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做的不错但事实上,美国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根深蒂固。从远处说,美国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存在奴隶制度。内战期间,林肯总统颁布《解放宣言》,虽然从法律上废除了奴隶制,但黑人还是享受不到平等权利,甚至连被平等对待也做不到。1870年第15条宪法修正案“合众国政府或任何州政府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曾服劳役而拒绝给予或剥夺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颁布后,许多地方黑人的选举权仍然被剥夺或被限制。与此同时,种族隔离却越来越严重。联邦国会在1875年通过法案,禁止在铁路和航运等公共交通部门和其他公共场合实行种族隔离,但很快又被最高法院判为违宪而失去效力。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终于爆发了席卷全国的民权运动,并导致严重的流血冲突。从近处看,今日美国虽然没有法律或制度方面的歧视有色人种的明确规定,但黑人等有色人种在美国社会还是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权利。1992年,白人警察殴打黑人司机罗得尼·金,引发了大规模种族冲突……从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美国自己在对待“人人平等”这一方面,也是没有做好的。
在政治制度上,每个国家都有他们自己的一套规则,都有属于他们的,适合他们的制度,而且每个制度都不可能是完美的,都存在缺陷,这就要看哪个制度能够不断的完善,不断的进步,那么那个国家就会不断的进步。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议会和确立资产阶级议会制度的国家。
早在公元9世纪,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西塞克斯王通过征服统一了英国,成了统一后的第一任国王。然而,直到11世纪,英国社会中仍存在着部落制度的残余。国王的权力受到由贵族组成的贤人会议的限制。贤人会议每年召开三四次;国家大事非经贤人会议同意,国王不得独断;贤人会议可以选举废黜国王。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国后,保留了贤人会议的形式,但只选派忠于他的大贵族和大主教参加。这样,贤人会议就蜕变为封建贵族的“大会议”了。这种“大会议”成了国王的咨询机构,王权得到了加强。亨利二世(1154—1189年)统治时期,为了依靠骑士和市民与地方贵族斗争,他经常召开“大会议”,让骑士和小地主代表参加会议,后来,这种“大会议”就直接演变为英国的议会了。
关键词:司法审判,公审制度,传统审判模式,冲击
我国清朝末期, 西方国家主导下在我国租界设立的“公审制度” (又称“公审公廨”制度) , 对于我国司法主权进行肆意践踏和侵犯, 给我国国家主权的行使造成极大损坏。由于西方国家在我国租界内设立的“公审”制度, 其自从设置以来就是在西方国家“洋廨员”的主导下进行案件审判的, 其审判的程序和实质与我国传统的审判制度完全不同, 对我国的传统审判模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 反而为清朝末期审判制度的变革提供了西方法治文明的范式, 具有相应的积极意义。设立“公审”制度初期, 由于这一制度严重侵害了我国司法主权, 国民对此项制度十分忌恨, 但国民们目睹耳闻“洋廨员”们办理的若干司法审判案例之后, 对于西方的审判制度十分赞叹和惊奇, 甚至许多国民发出了由衷的赞美之词, 认为洋人们的审判制度比我国清朝政府的要好得多。当时就有许多报纸刊登了人们对于租界内“公审”制度的赞美, 比如, 当时社会影响力最大的《申报》就发表文章说“:西民于质案之时, 尚有另诉之法, 公堂向准各新报馆派人庭讯, 注录供判, 次日证词漱语, 皆备呈诸人之目, 使有冤抑之断, 结案日必遍传于国, 其横逆必诸报之责备, 必上官所查究也。”
一、近代西方公审制度的背景介绍
清朝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之后, 英国殖民者迅速在上海市建立了第一个“租界”。“租界”虽有“租”之名, 却无“租”之实, 实际上成为了“国中之国”, 中国对于当时的“租界”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权, 不仅如此, 反而为西方殖民国家干涉我国政治、审判等提供了方便和借口。1868年, 英国、美国领事和上海道签订了一份“章程”, 约定该“章程”于1869年4月份开始生效, 按照该章程的规定, 设立所谓的公审制度 (公审制度又称之为“公审公廨”制度) , 其具体内容为:清朝政府上海道派出“廨员”设立公审公廨, 并且由上海道负责支付相应经费, 对官员进行考核任免, 对民事案件和轻微刑事案件具有管辖权[1]18。
自此之后, 汉口、厦门等地的租界也先后设立了公审公廨, 按照当时的称呼虽然表面上看公审公廨为我国的司法机构, 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也适用我国法律, 由我国政府派出人员审理案件, 但是, 公审公廨仅仅只能审理纯属中国人的案件, 如果是涉及了西方国家人员的案件就无权按照我国官员的意图办理案件, 也在实质上无权适用我国法律。并且, 即便是纯属中国人之间的案件, 如果是其中涉及了对外国人进行服务的中国人, 还必须事先通知该国领事“令其到案”, 从语言的表述上看“令其到案”似乎是我国司法机构对外国领事的命令, 而实质是为外国领事干涉我国司法机构办案而作出的规定。 建立公审公廨制度之后, 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参与会审的公廨中的西方国家人员在法庭上无法无天, 完全不把清朝政府官员放在眼里, 对于案件的审判能够发挥实质决定作用的还是参与会审的洋人, 对于公审公廨的审判活动具有决定权、指导权。后来, 租界内的洋人不再局限于对租界内相关案件进行干涉, 事实上他们对想干涉的任何案件均有权决定, 清朝政府派出的“廨员”成为摆设。
为此, 我国租界内的“公审公廨”名义上是我国的司法制度, 而实际上成为近代西方国家干涉我国司法审判和其他事务的重要制度, 倒不如称之为“西方国家的公审制度”, 这样的称谓才是实至名归的。
二、近代西方公审制度对于我国传统审判模式的冲击
正是由于在西方“洋廨员”主导下的公审制度实际上是受到外国领事的非法干涉, 所以, 虽然租界内的司法机构名字上看似乎是清朝政府的, 但是西方国家的领事馆才是真正的司法机构的控制者, 甚至在司法制度上也不沿用清朝政府的制度, 而是直接使用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审判, 对于清朝政府传统的审判模式构成了极大的冲击。
1.对晚清传统审判中肉刑的实施带来严重冲击。晚清政府属于封建主义性质, 其保留了许多封建的糟粕, 包括对于罪犯判处肉刑等。在租界内的“公审”制度, 由于完全受西方国家“洋廨员”的主导, 而非清朝政府官员所能完全决定的, 自然地在审判制度中按照西方的理念进行审判和判决, 无论是在审判的程序上还是在审判的实体上均依据西方的理念甚至法律来进行, 给晚清政府所保留的封建王朝惯用的肉刑制度带来了严重冲击。在租界内对罪犯通过“公审公廨”制度进行审理和判处的过程中, 由于注入了西方先进的审判理念, 对罪犯慎用、减轻肉刑。比如, 对于枷号刑以及笞杖刑的适用已经在判处的程度上得到了体现。《British Parliamentary Papers》中记载, 英国的某名陪审官在1878年到1880年期间, 其参加审判了47个案件, 判处打200板的仅仅只有1人, 判处打100板以下的有30人, 判处打80板的有8人、60板的有3人、50板和40板的各有2人。此外, 《British Parliamentary Papers》还记载, 对通过“公审”制度判处的刑罚, 在枷号刑罚方面则采取了变通的办法, 将重枷锁改为轻枷锁, 以减轻罪犯的身体负担, 把示众的地点从闹市区改为其他地方以减轻罪犯心理负担, 并且在示众一段时间之后将枷锁取下, 还可以准许罪犯回家睡觉、吃饭, 第二天继续回来接受枷号刑罚, 这些规定对于罪犯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恩赐”, 如果不是通过“公审”制度进行的判处和执行, 在晚清政府的刑罚制度下是完全不可能的。
1905年10月, 在“洋廨员”的主导下“, 公审”制度完全废弃了之前清政府的所有鞭打刑责, 给清政府的肉刑制度带来更为严重的冲击, 使更多的人思考肉刑的存废问题, 肉刑的非人道特点受到人们的广泛诟病。继1905年废弃鞭打刑责之后, 1906年“公审公廨”对于惩处罪犯的章程进行了修订, 此次修订章程的重要内容是对罪犯停止使用杖责刑罚, 将西方国家的“罚金刑”引入到章程中来, 对相应罪犯判处罚金。《上海租界志》记载的具体罚金刑规定为:笞50以下的改为罚款5钱白银, 50以上的改为罚款2两5钱白银, 杖责60以下的改为罚款5两白银等, 每加一等杖责刑罚则加罚款2两5钱白银, 罚金刑的上限为15两白银。如果罪犯无力缴纳罚金, 也无须再受肉刑, 改为相应的劳工, 每4日劳工抵1两白银的罚金, 由于最高的罚金刑是15两白银, 所以最长期限的劳工为60日[2]251。
按照上述记载可知, 晚清刑罚继承了我国传统刑罚的残酷性特征, 对罪犯大量判处肉刑, 给罪犯的身心造成极大损害, 不利于罪犯的改过自新、重新做人。在租界推行“公审”制度之后, 洋人参与到部分我国案件审判过程中并对案件具有主导权, 我国传统刑罚的严酷性受到了西方国家“洋廨员”的诟病和反对, 并且还成为洋人在我国建立领事裁判权的理由。对此, 我国许多法学家认为西方列强在中国租界享有裁判权的原因, 主要是晚清审判制度的弊端, 这些弊端主要包括了刑罚的过于残酷以及司法行政部分等。
2.对晚清传统审判中滥用刑讯的做法带来严重冲击。晚清法律制度的最大弊病除了肉刑的残酷外, 滥用刑讯是另外一个严重的弊端, 我国自古就规定审理罪犯必须经过“刑讯”的程序, 对罪犯实施 “刑讯”反而成为“法定的程序”。清政府继续沿用对罪犯实施刑讯的做法, 导致了滥用刑讯的现象尤为突出, 产生许多冤假错案, 导致许多无辜的人死于酷吏的刑讯之下。虽然在清朝法律典籍中对于刑具的使用、刑杖的数量等进行了限制, 但是在具体的实际审判过程中, 审理案件的官员往往在法定的刑具之外、法定的刑杖数量之上滥用刑讯, 导致非法之刑极为普遍, 审判官通常很“省事”, 以严酷的刑讯逼取所谓“罪犯”的“口供”, 以此作为定案结案的依据。不仅在刑事案件审判中, 即便是一般民事案件的审判中, 审判官为了获取“铁证”, 往往也滥用刑讯, 导致了各衙门经常出现“敲扑呼号, 血肉横飞”的惨不忍睹的不正常现象, 在许多地区甚至出现不敢向官府“报案”的情形, 而官府则可以上报上级衙门“辖区内国泰民安, 无刑民案件”。
租界内的“公审公廨”制度, 对晚清传统审判中滥用刑讯的做法带来了严重冲击, 通过“公审”的案件, 由于“洋廨员”审理案件非常重视物证、人证的采信, 在判决中以客观的证据作为对案件进行判处的依据, 即便案件已经开始进入审判程序, 如果相关的客观证据不足或者证人没有出庭, 则通常延迟对案件的审理。无论是对民事案件的审理, 还是对刑事案件的审理, 被告、被告人也很少有人受到刑讯。当时上海最著名的报纸《申报》对“公审”的案件和清政府县衙自行审理的案件多有记载“, 公审”的案子一般无刑讯的报道, 而县衙审理的案件多有刑讯的记载。比如, 1885年7月1日《申报》记载了清政府上海县衙审理的一件案子, 审判官审讯用刑“, 饬责脚踝20下、饬令掌颊20下”, 最后还喝令“用天平架”, 所谓的“罪犯”就开始招供了。由此可见清政府县衙刑讯之严酷, 在严刑之下逼迫被审理人员招供, 一次定案判决。而“公审”的“文明判案”不用刑讯, 民众两相比较之后自然能够自行判断其优劣, 西方带来的公审制度给清政府传统审判模式中滥用刑讯的做法带来了严重冲击, 引起民众的不断“声讨”。
3.对清政府传统审判中不许律师出庭的做法带来严重冲击。在我国的传统审判模式中, 是绝对不允许律师出庭辩护的, 而公审制度对此带来了严重冲击, 在“公审公廨”制度的影响下, 我国首开了也许律师出庭辩护的先河。1866年洋泾浜首理衙门开庭审理案件过程中, 国外的律师第一次出现在了我国衙门, 在公堂上出庭进行辩护。 后来的“公审公廨”中, 已经明确准许原告、被告双方聘请律师出庭辩护。所以“, 公审公廨”制度中准许律师出庭辩护的做法, 实际上成为我国律师制度的先例。笔者认为“, 公审公廨”制度是对我国司法主权的严重侵犯, 然而其推进了律师制度的建立, 对我国法律制度带来了重大影响。因为律师能够进入法庭为当事人辩护, 能避免审判官在审理案件中的偏颇, 能够约束审判人员的专横与独断, 有利于促进司法审判的公正性、合理性, 有利于充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3]56。
“公审”制度中准许律师出庭辩护的做法, 对于我国司法的近现代化发挥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为参与审判案件的晚清官员以及社会民众、当事人衡量中国和西方法律制度的优劣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公审”制度的建立, 是清政府的耻辱, 但是其相应的理念和做法对陷入到了困境当中的晚清传统审判模式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冲击。
参考文献
[1]王立民.“化外人相犯”与领事裁判权[M].法学家茶座第7辑.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史梅定.上海租界志[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对西方议会制度的评价】推荐阅读:
一事一议会议12-01
述职评议会动员报告11-30
课改工作会议会讲话稿07-25
政风行风评议会领导讲话12-01
西方政治制度答案10-01
近代西方政治制度一轮09-14
西方政治制度自考真题10-14
论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学前教育启示07-09
西方行政制度概论小抄10-02
中西方公务员制度比较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