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工作汇报(报市政府办)

2024-07-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土资源工作汇报(报市政府办)(通用8篇)

国土资源工作汇报(报市政府办) 篇1

市国土资源局(2015年11月16日)

今年以来,全市国土资源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和作风建设新常态,积极作为、规范管理,较好地完成了目标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和优质服务。

一、2015年主要工作成效

(一)用地保障有力有效。一是用地报批力度加大。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切实加强规划计划掌控,强化用地预审,加快报批进度,共批回新增建设用地 2.33 万亩,同比2014增长12%,益南、马安高速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民生工程和招商引资项目用地需求得到保障。二是征地拆迁成效明显。在“中心城区重点工程征地拆迁攻坚”行动中,直接负责实施集体土地上征地拆迁项目47个,共征收土地1788.2亩,支付征地补偿款1.07亿元,拆迁房屋557栋,确保了万达广场、垃圾焚烧场等重点项目的顺利落地和建设。三是土地市场稳中有进。在宏观经济形势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情况下,科学制定了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对土地供应规模、结构、时序进行调节,维护了土地市场的稳定。全市出让土地390.94公顷,出让总价款33.37亿元。其中市本级出让土地115.47公顷,出让总价款为11.69亿元。经营土地为经营城市提供了支撑。

(二)资源保护落到实处。一是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十二五”规划期内耕地保有量达到299118.25公顷,超过规划目标21177.25公顷(其中基本农田233931.82公顷,超过规划目标1437.82公顷)。全市耕地已连续16年实现占补平衡。基本完成了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开展了“旱土改水田”项目试点,加大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力度。为期五年的环洞庭湖重大工程(第一期)圆满完成建设任务,共整治基本农田103.84万亩,完成投资21.62亿元,新增耕地面积6.25万亩。二是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加强与环保、公安、安监等部门的协调配合,以市整规办名义两次组织对各区县(市)维护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和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督查。优化矿山企业布局,按要求积极推进煤矿、非煤矿山整顿关闭工作,超额完成了非煤矿山关闭任务。全市15家煤矿已关闭8家,通过了省级验收。安化县对落水洞水泥厂等12家非煤矿山作出了关闭决定,桃江县对石牛石料厂等8家非煤矿山作出了关闭决定,赫山区对10家砖瓦粘土厂采取了停电措施。三是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建筑用土砂石等第三类矿产资源管理的通知》,对工程建设取土、挖砂、采石行为进行了规范。创新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分期验收,矿山复绿扎实推进,全市89个矿 山开展了“矿山复绿”行动,共投入资金2326.97万元,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栽树植草复绿1173.4亩。

(三)改革创新持续推进。一是不动产登记取得进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调度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将市房产局、林业局涉及不动产登记的职责并入市国土资源局,对市农业局负责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予以五年过渡期。在深入调研、学习考察和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了《益阳市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实施方案》(审议稿)和《益阳市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实施方案》,近期市政府常务会议将对方案专题审议。二是加快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点。《益阳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已完成听证程序,即将正式出台,对于益阳市合理开发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保障地下空间权利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三是推动业务管理创新。制定了《2015年国土资源重点调研课题计划》,针对长期困扰国土资源的一些重点难点工作,列出了10个调研计划,要求班子成员分别包干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并上报市委市政府,将调研成果上升为制度设计。目前,已在土地计划、增减挂钩、临时用地管理、宅基地审批、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监管等方面出台了规范性文件,提升了管理水平。

(四)执法监察扎实到位。一是推进依法行政。编制和公示了国土资源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收费清单,举办了全市国土资源法制培训班。市局全年受理行政复议6宗,行政诉讼案件8宗,无行政败诉案件发生,在保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同时,维护了部门形象。二是维护国土资源开发秩序。积极做好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全市立案查处土地案件258宗,落实行政处分的9人,追究刑事责任的4人。加强国土资源日常巡察和动态监管,始终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打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全市共取缔非法开采点27个,刑拘7人。三是积极畅通群众诉求。开展了信访积案化解工作专项行动,将每周一确定为局领导接访活动日,班子成员采取定期接访、主动约访和带案下访等方式,深入区县(市)局和基层国土所掌握第一手上访资料,有效化解了一批矛盾纠纷和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

(五)基础工作不断夯实。一是优化国土空间规划。为认真对接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这一国家战略,今年以来,市国土资源局先后启动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新一轮矿产资源规划和国土资源“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力争通过优化国土资源空间规划,进一步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助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经过前期大量工作,目前这三项规划均已形成正式文本,进入了评审修改阶段。二是优化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基础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任务顺利完成,部署开展了地图市场专项清理行动,完成了26家资质单位的换证初审工作。加强天地图——益 阳的维护更新,先后为人口网格化管理、园林绿化城市综合治理和地下管线普查提供了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在建设以地控税典型应用系统的同时及时更新了城镇地籍数据库。三是优化政务服务工作。加强政务公开,门户网功能日趋完善,市局全年处理依申请公开事项11件。政务窗口一季度、二季度均被市政务中心评为“优质服务窗口”。全年共受理卷宗3671宗,办结3533 宗,发放土地使用权证8400本。

(六)作风建设卓有成效。一是切实维护群众权益。在全市共查明全市各类地灾隐患607处,其中需重点防范的地灾点74处,每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都有具体监测责任人和联系电话,设立了警示标志牌,发放地灾防治明白卡近2万张,将地灾损害降到了最低程度。开展了“纠正征地拆迁中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专项行动”,与监察、公安、住建等部门一道,对全市2012年到2013年获得省政府批准农用地转用征收的228宗33537亩土地进行了全面检查,对发现的损害群众利益行为进行了坚决纠正。二是深入开展专项教育。“三访三化”活动开展三年来,为安化县大福镇东阳村投入扶贫资金75万元,援助的村级服务中心等基础工程拨地而起。为东阳村引进土地综合整治项目3个,项目资金210万元,完成土地综合整治面积1200余亩,浆砌石河堤1030米。牵头组织到资阳区新桥河镇黄甲山村开展“一进二访”活动,对64名因病致贫的村民为结对帮扶对象开展“一对一”帮扶。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学习教育,党组集体学习讨论三次。三是 深入推进廉政巡察整改。局党组把落实廉政巡察和述廉评议反馈意见提到政治的高度来抓,成立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整改工作方案,列出了整改任务清单、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了牵头单位和整改要求,按照“思想认识到位、整改落实到位、工作完善到位”的原则,立行立改,逐条逐项予以落实。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方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解决了体制机制上存在的弊端;财务管理方面,对全部二级机构实施了财务独立核算,实施了新的差旅费管理办法,坚决杜绝了违规发放奖金补贴等行为;档案管理方面,抓紧建设国土资源“一张图”,做到国土业务在无纸化电子政务中带图、带案卷审批;制度建设方面,清理完善了80多项内部制度。四是推进作风建设。持续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整改“回头看”行动,前期存在的“超标配备公务用车、多占办公用房”、“三公经费开支过大”等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共处置公务用车10台交行资局公开拍卖,办公用房按要求腾退到位,公务接待同比下降70%。领导和机关到基层调研考核、走访慰问坚持做到轻车简从。以行政效能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强力推进政务公开、强化政务服务、实施电子政务,提升了办事效率,促进了行风政风的根本好转。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重点难点工作破解难。受各种因素影响,一些工作不尽如人意,需要进一步加强和破解。如存量闲置土地难消化、供地率难上来、国土资源执法难到位、征地拆迁难推进等问题。二是 耕地保护工作面临严峻形势。随着耕地后备资源减少和“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政策的实施,占补平衡难度越来越大。加上这两年随着益南、益娄等高速公路的集中报批,耕地占补指标异常困难,影响了项目用地报批。三是地质灾害防治压力大。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防治任务较重,工作压力大。

三、2016年工作安排

(一)全面优化管理和服务。一是优化国土空间。围绕大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快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新增用地规模原则不变的前提下,优化用地结构和布局。严格规划实施,新增用地继续投向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完成新一轮矿产资源规划,优化矿山布局。二是优化资源保护。完成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实行刚性保护。加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推进“旱改水”试点,落实“占优补优”制度。三是优化市场调控。关注经济形势和市场走势,合理确定土地出让的类型、时序和区域结构。落实好已有的征地拆迁政策,全力推进“征地拆迁攻坚战”行动,配合做好“一江三路”拆违控违工作。四是优化基础支撑。加强数据管理特别是地籍数据管理,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加快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推动资源管理向信息化方向迈进。

(二)全面推进节约集约。一是向地下要土地。出台《益阳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完善配套操作办法,合理开发地下空间资源,推动城市功能向地下拓展,提高土 地综合利用率,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二是向低效要土地。开展开发园区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全力消化批而未供土地,提高供地率。突出一个“用”字,分门别类,逐宗把闲置土地盘活起来。三是向管理要土地。加强用地预审,核减不合理用地规模。巩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成果,加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力度。

(三)深化国土资源改革。一是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整合机构职责,推动和配合不动产统一登记职责整合,完善业务规范,尽快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业务。二是开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创机耕地保护机制,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依法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三是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完善“三张清单”,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和办事时限,加强权力运行标准化建设。着重关注多规融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强土地利用计划调控。

国土资源工作汇报(报市政府办) 篇2

xx镇五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安排

市政府调研室:

根据工作要求,现将我镇五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安排呈报如下:

五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xx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镇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第一要务,攻坚克难,奋力拼搏,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经过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使过去的五年成为奋力开创新局面的五年,成为二龙山镇经济社会阔步前进的五年。五年里,我镇先后荣获了省级文明乡镇标兵、省级卫生工作先进镇,xx市农村工作先进集体、佳市区域共建合作工作先进集体,多次获得富锦市农业农村工作先进镇等荣誉和奖励。

——镇域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五年来,全镇经济始终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由2007年的2.49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5.2亿元,其中非农业收入由1517万元增长到2293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2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582元增长到11064元。经过五年的发展,我镇社会承载能力显著增强,产业聚集效应日益凸显,经济呈现突破性发展态势,城乡市场繁荣稳定。

——产业结构稳步调整,现代农业初具规模。五年来我们抢抓场市共建、全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重大机遇,坚持“增水稻、扩玉米,压大豆”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经过调整全镇水稻种植面积由五年前的6万亩达到了22万亩,玉米种植面积由五年前的1.8万亩达到了10万亩。通过土地使用权流转,全镇土地规模经营达到3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达到5.4亿斤,连续5年获得大丰收,农民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大关。我镇建成的二抚路9.7公里场市共建双百示范带,集中展示区的“一线六点”工作成为全省典范,并多次迎接国家领导人、省市领导的参观检查,得到国省领导的高度关注和认可。

——招商引资成果明显,项目承载能力不断提高。五年来,我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紧紧依托地缘和资源优势,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有鑫龙粮油、隆兴建材、龙山新村等一批大项目顺利落地。5年来,全镇已引入招商项目11个,引资累计金额达2.7亿元(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5个,百万元以上项目6个),极大的带动了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我镇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连续3年全市乡镇排名第一。

——小城镇建设扎实推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五年来,我们坚持“小城镇,大战略”理念,勇于进行小城镇建设实践,实施整村进镇工程,有力地带动了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2010年我镇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整村进镇,建设农民集中住宅小区的试点镇。我们汲取建三江“撤队进场”经验,抓住“百镇建设试点”机遇,依托地缘优势,全力开展了试点工作。在建设中,本着以尊重农民意愿为先导、以发挥政府职能为引导、以市场化机制为主导的运行模式,坚持走市场化道路,建立对上争取、财政投入、政策扶持、企业与个人投资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破解了小城镇建设资金瓶颈难题。2010年,建成了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的“龙山新村”住宅小区,有200多户拆迁农民搬迁新居,今年在建的8.1万平方米的东城“春天故事”小区,完工后,将有6个村600余户农民整村入住。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将全镇所辖的46个村屯分期搬迁至镇所在地,届时城镇人口规模将到达5-7万。通过开发企业建设农民集中住宅小区,政府建设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等项目的统一实施,将xx镇逐步建设成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备、社会事业配套、服务功能完善、产业特色鲜明、适宜人居创业的新型城镇。在百镇建设中,我镇依托有关项目,投资580万元,对镇区街道路面进行了改造和拓宽,修建排水工程,安装改造路灯110盏,增设垃圾投放站60处,新建绿化带1000多延长米。集中对农村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村镇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观。新农村“晋级升档”和“星级管理”工作扎实推进,有新卫、新隆

等五个村被省评为新农村建设五星级村。二龙山镇正在成为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备、社会事业配套、服务功能完善、产业特色鲜明、宜居宜业宜商的区域中心镇。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五年来,把重民生改善群众生活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落实省市县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确保农村转移支付金、退耕还林资金、粮食直补资金、家电下乡补贴资金、汽车摩托车补贴资金、农村低保资金拨付到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5%以上。基本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不起病、因病致贫、返贫的问题。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入村入户率达到了85%。程控电话入户率达到了65%。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符合政策率96%,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实施寄宿制学校工程,整合教育资源,顺利通过国家教育“两基”验收,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群众性文化活动日益繁荣,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建成了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75平方米的综合文化站,建成了全镇农民文化宫两处,六位一体文化室32个,购买文化器材200多件,体育器材180多件,图书5万多册。

——综治维稳工作深入开展,“平安xx”创建成效显著。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积极预防处理各类群体性事件,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好转。安全生产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事故防范能力逐年增强。“五五”普法广泛开展,全民法律素质不断提高。大力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和“领导接访、干部下访”活动,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继续加强网络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尤其是在2009年扩建同三公路征地工作中,在2010年春

季土地矛盾集中显现期,因为工作措施得当,xx镇以一方稳定保障了全市的稳定大局,实现了由信访大镇到稳定重镇的转变。——2011年经济和社会事业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势头。2011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64元,春天故事农民集中住宅小区即将建成入住。我镇以境内二抚公路9.7公里沿线为重点,流转土地791公顷,高标准建成全省样板双合水稻集中育秧基地、场市共建林荫大道、双合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xx市农机指挥中心)、场县共建高效农业三大作物示范区核心区、xx镇循环经济生态园等6个项目,先后承办了全省和佳市秋备工作现场会议。全镇呈现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农业农村工作亮点突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喜人局面。过去的五年里,我们凝心聚力,奋发图强,抓大事、干难事、办实事,勇于突破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五年来,我们的工作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亮点纷呈。过去的五年,是xx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效益最好、镇村变化最大、项目支撑最强、群众实惠最多的重要时期之一。奋斗伴随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归功于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各村领导班子和全镇干部的不懈努力,归功于全体人大代表和全镇老百姓的艰辛劳动。在此,我谨代表xx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镇人民表示真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向一直关心和支持xx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谢意和亲切的问候!

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在迎接挑战中振奋了精神,在战胜困难中坚定了信心,在发展实践中积累了经验:一是善于创新思维。用心做事,用智慧做事,纳各方之策,以创新的思维谋划

发展思路。二是勇于克难攻坚。科学应对挑战和困难,敢于承担风险,破解发展难题,迎难而上形成发展动力。三是敢于超常发展。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抢抓机遇,巧用政策,打破常规,采取非常办法、非常措施,推动经济社会超常发展。四是团结拼搏奋进。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团结拼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领导班子像爱惜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惜团结,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五是注重改善民生。始终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怀爱民之心,常谋为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认真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务必清醒地认识到,在前进的道路上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统筹发展还不协调,第三产业基础差、总量小、发展慢。二是发展平台还不够优,城镇基础设施功能不齐全,农业增产增效面临巨大压力。三是社会稳定形势不容乐观,在推进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始料未及的矛盾和问题。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抓“场市共建”和“百镇建设”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建设“现代农业大镇、经济社会强镇、商贸物流富镇、环境优美新镇”为目标,深化改革开放,全力改善民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建设和谐富裕的新二龙山奠定坚实的基础。

今后五年的总体奋斗目标是:到2015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亿元;实现招商引资引

资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平均增长15%以上,达到1.8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

主要发展规划是:

一、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1、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做好土地整理项目,对全镇51万亩耕地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积极落实农业农机具补贴政策,推广购臵国家补贴农机具,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2、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

3、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增水稻、扩玉米,压大豆”的调整目标,重点做好xx公路xx段9.7公里集中展示区建设。切实将科技示范带建设成带领农民干,做给农民看,给农民做示范的新平台。在全镇范围内再建设高标准水稻育秧大棚基地4个。

二、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1、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争取资金和项目整修通村道路,扎实做好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建设和文化活动广场等农村公共活动场所建设。强力推进小城镇化建设进程,进一步提升公路两侧绿化水平,优化、美化人居环境。

2、努力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水平。加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力度,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农村社会新风尚。大力推进乡村文化

普及,积极组织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的文化娱乐活动,深入开展以“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

三、进一步注重社会事业发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争取项目资金新建1所镇中心幼儿园,不断完善中小学体育场及附属设施,优化办学条件,促进全镇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2、稳步推进卫生和计生工作。进一步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扎实推进食品药品放心工程,规范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继续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发展妇女儿童事业。

3、全力实施普惠百姓的民生工程。争取项目和资金建成垃圾处理厂一处,实施垃圾集中处理,进一步做好镇区主街拓宽后附属设施建设,新建一处中型集贸市场,不断繁荣城乡经济。

四、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救助,巩固“平安二龙”创建成果

1、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事业。扎实抓好防灾、救灾工作,提升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切实做好低保管理工作,努力实现应保尽保的目标,使广大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得到有力保障。

2、不断深化“平安xx”建设。积极开展“六五”普法教育,深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健全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相结合的“大调解”机制,认真做好社会矛

盾纠纷排查处理工作。坚持信访工作一把手负责制,深入开展领导接访、干部下访,及时有效处理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五、加强和改进政府自身建设,建设人们满意政府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提高五种能力,努力建设创新、规范、务实、高效、廉洁的政府。

1、加强学习,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学会运用市场的手段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2、规范行为,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增强政府行为的公信力。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察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

3、奋发有为,提高干事创业的能力。要克服畏难情绪,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做敢于攻坚碰硬、奋发有为的创业者,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4、心系群众,提高为民办事的能力。坚持以民为本、以民为重、以民为先,努力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真正使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5、公正廉明,提高廉洁自律的能力。严格执行廉政建设各项规定,突出抓好干部廉洁自率、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纠正部门与行业不正之风等重点工作,以良好的政府形象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2012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2年是新一届党委政府工作的开局起步之年,开好头,起

好步,关系xx镇的长远发展大局,2012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夯实农业基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一要高度重视土地流转工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下一步,我镇将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推动土地向规模经营发展。要加快现代大农业发展步伐,充分抓住场市共建工作契机,借用农场技术指导,不断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水稻种植,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切实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促进传统农业向高产高效益农业转型。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标准化农田改造,全面推广水稻育秧大棚技术,稳定粮食生产。精心打造特色农业。农业向“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方向转变,着力破解农产品产业化程度不高、经济效益较低的难题。将传统的只管生产的封闭式农业,转向与市场接轨、按市场化配臵资源的开放式农业。

二是形成科学的城镇发展格局,加快城镇化进程。紧紧围绕打造宜居宜业宜商和谐新xx的目标,加强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着力提升小城镇建设的品位和档次。对镇内的主要道路、排污沟进行改造,完善供排水等配套设施,全面提升城镇发展的能力。做好小城镇建设规划工作,推动土地资源整合,探索土地流转新机制。认真做好征地拆迁工作,加结合整村搬迁,建设农民集中住宅小区,统一实施农村道路硬化、农村安全饮用水、农村改水改厕、危房改造等一批“民心工程”。强资金和项目整合,促进均衡发展、整体推进城镇化进程。

三是突出抓好招商引资,提高经济发展活力。要进一步加大招资力度,服务好现有企业。要把xx籍外出人士、镇内经济能人、以及本地领导干部的“三股力量”合而为一,充分利用现有企业

辐射带动作用,以商引商、以情招商、以情安商,构建良好的招商平台。健全招商引资网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上下内外联动大招商、招大商,引项目、上大项目的良好局面。四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一要全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统筹兼顾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把解决好群众关切的问题放在更为优先位臵,落实各项惠农举措。要切实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切实提高群众整体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加强人口和计生工作,切实抓好流动人口和计生管理工作。二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和就业扶持力度。全面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不断健全社会救济、优抚及移民安臵等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发展社会养老事业。三要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各类群体性事件。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加快推进社会治安动态管理。扎实做好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与管理。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强化社会公共安全管理,切实抓好生产、交通、食品等公共安全工作。

xx镇人民政府

二O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

主题词:工作总结 工作安排 报告 xx镇人民政府 2011年11月15日印发

国土资源工作汇报(报市政府办) 篇3

(妇 社 科)

2011年,我市妇社卫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以及自治区卫生厅妇社处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自治区卫生厅《2011年全区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工作要点》和医改为民办实事重点工作任务,把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摆在优先位置,以妇幼重大公共卫生和医改为民办实事项目工作为工作重点,深入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着力加强妇幼卫生,2011年全市妇社卫生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我市2011年1—12月妇社卫生工作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成效

2011年1—12月,全市活产数,住院分娩,住院分娩率%。孕产妇死亡例,死亡率/10万。新生儿破伤风发生例,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例,死亡率‰,婴儿死亡例,死亡率‰,新生儿死亡例,死亡率5,各项指标均达到《两纲》要求。此外,产妇免费HIV检测人,检测率%;免费婚检人,婚检率%。

社区居民健康个人建档数份,建档率%;社区孕妇使用孕产妇保健手册,手册使用率%,其中五次以上产前检查率%,两次以上产后访视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人,系统管理率%;新生儿访视人,访视率%,均达到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目标要求。

(一)国家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取得新进展

1.“降消”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工作稳步实施1

1-12月全市农村户籍产妇人,已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 人(其中平产 人,危重 人),补助率为 %;补助资金达 万元。

2.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叶酸服用率有所上升1-12月全市共发放叶酸 版,服用叶酸人数 人,占任务数(人)的 %,叶酸服用率 %,叶酸服用依从 人,服用依从率 %。

3.预防艾滋病、梅毒及乙肝母婴传播项目进展顺利

1-12月全市共对 名孕产妇进行HIV抗体检测,检测率达%,发现阳性孕产妇 例,所娩儿童 例,产妇用药率 %,儿童用药率 %,人工喂养率 %;

1-12月全市共对名孕产妇进行梅毒检测,发现梅毒患者 人,先天性梅毒患儿 人,梅毒感染产妇 人,所生儿童 人,梅毒孕产妇和新生儿规范诊疗率为 %;

1-12月全市共对 名孕产妇进行乙肝检测,发现乙肝阳性 人; 1-12月全市所有医疗机构共接受表面抗原阳性孕妇住院分娩人,活产 人,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 人,补助金额达 元。

(二)广西医改为民办实事项目得到有效实施

1.广西母婴安康“一免二补”幸福工程统筹推进

(1)免费婚检。1—12月全市登记结婚 人,进行免费婚检 人,婚检率 %,达到自治区为民办实事绩效考核指标要求。

(2)产筛新筛。试点县(县)产前筛查 人,筛查率 %;新生儿疾病筛查 人,筛查率 %,均达到自治区为民办实事绩效考核指标要求。

2.广西地中海贫血防治计划项目成效明显

1-12月全市婚检地贫筛查 人,地贫筛查阳性 人,地贫筛查阳性率为 ;孕妇地贫筛查 人,孕妇地贫筛查率达 %,地贫筛查阳性 人,阳性率 %。共筛查出农村孕期夫妇双方阳性 对,转诊 对,转诊率为 %;地贫基因同型 对,地贫产前诊断 人;地贫产前诊断发现重型地贫胎儿 例,均已终止妊娠,有效降低了重型地贫儿的出生;地贫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资金补助 万元。

(三)社区卫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1.城市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完成年度任务数

我市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住人口 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深入社区走家入户开展居民健康建档工作,今年1—12月共建立健康档案 份,建档率 %,顺利完成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年度任务数。

2.社区基本公共卫生妇幼指标达到预期目标

1—12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共有孕妇 人,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数 人, 手册使用率 %,其中进行系统管理的 名,系统管理率为 %;产妇进行了两次以上产后访视的 名,产后访视率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卫生防疫工作特点,开展预防接种——儿童体检一条龙服务,为辖区 名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对其中 名进行系统管理,系统管理率 %。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我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妇幼卫生和医改为民办实事项

目及社区卫生工作,特别是市委、市政府把妇幼重大公共卫生和医改为民办实事项目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来抓。年初,市卫生局制定印发了《市2011年妇幼保健和社区卫生工作要点》和《 市2011年妇幼卫生工作考核评分标准》等文件,对妇幼保健和社区卫生工作做出明确的考核评定标准。各县(区)以此考核评分标准为框架,结合县(区)实际推动工作开展。市卫生局于7月份组织督查考核,对进度慢的县(区),以“现场会诊”方式敦促项目推进。

(二)突出项目重点,加快统筹实施

1.切实抓好免费婚检工作。在巩固去年婚检率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婚检质量管理。2010年婚检地贫初筛阳性率为 %,今年1—12月婚检地贫初筛阳性率为 %,上升了 个百分点,此筛查率与流行病调查数据基本吻合。

2.加强实施试点县产筛新筛工作。上半年,试点县(县)产筛率 %,落后于绩效考核指标要求。县卫生部门及时查找滞后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经过努力,至12月份,产前筛查率为 %,新生儿疾病筛查率 %,两项指标均达到绩效考核指标要求。

3.认真实施地中海贫血防治计划。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在广西处于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地贫在区内属于高发地区,至目前仍未建立起产前诊断分中心,给全市地贫防治工作增加了难

度。我市各级卫生医疗部门正视现实不等不靠,认真做好地中海贫血防治工作:一是加强合作,签订合作协议书。市妇幼保健院与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分别签订了《地贫基因诊断合作协议书》及《地贫产前诊断合作协议书》,等 县妇幼保健院分别与 市妇幼保健院签订了《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协议》,市妇幼保健院与柳州市妇幼保健院签订了《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协议》。目前,合作项目正在积极实施当中。二是强化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今年 月份,我市邀请柳州市妇幼保健院的 位专家到我市三县两区进行地贫防治知识培训。期培训班共有 人参加。三是采血递送对接,建立转诊模式。全市 家妇幼保健院分别负责辖区内需进行地贫基因诊断对象的血液采集,血标本每周分二次统一递送到 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地贫基因诊断。减轻了群众往返交通及住宿等费用负担,真正体现了政府惠民便民政策的关怀。四是规范管理,转诊通畅。3月份下发了《 市地贫筛查阳性对象转诊进行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费用结算方案》,地贫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费用符合补助部分由 市妇幼保健院采取预垫付方式进行,两市之间对补助部分资金实行月结算,切实解决农村夫妇的经济负担。五是量化管理,任务明确。5月份督查中发现各县区地贫项目推进力度不够,立即采取量化管理措施。根据去年婚检及孕检基数,将地贫基因转诊指标下达到各县区。六是结果互认,方便群众。我市各县区年轻夫妇中丈夫外出打工很多,非常不

利于夫妇双方进行地贫筛查,为解决这难题,各县区采取对孕妇筛查为阳性者,以电话方式联系在外打工者,嘱其到当地二级以上医院进行地贫筛查并将结果回报。七是同型地贫基因对象实行双重管理。在产前门诊对同型地贫基因对象进行产前诊断动员;对同型地贫基因对象进行跟踪随访,每个月至少电话随访一次,直至其行产前诊断排除为重型地中海贫血胎儿、中间型地中海贫血胎儿或到分娩。

(三)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妇幼卫生项目知晓率和普及率

我市不断加大妇幼卫生项目宣传的力度,把创新宣传方式和强化主题宣传相结合,切实做到电视有镜头、广播有声音、报纸有文章、到处有标语。1-12月全市共出版宣传版报 期,宣传横幅 条,制作宣传挂图 张,发放宣传手册等资料 份,主题宣传 次,开办孕妇学校 期,参加孕妇学校 人。

(四)加强妇幼项目督导,规范项目管理

我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的督查。通过加强督查,进一步落实项目目标责任,确保我市妇幼项目工作的有序开展。今年1—12月市对县(区)督导 次,县(区)对乡镇督导 次,督导乡镇 个,参与督导 人次。乡对村督导 次,参加督导 人次。

(五)强化人员培训,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我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采取集中培训和结合工作例会进行强化培训的方式,对项目技术小组人员、卫生院院长及卫生

服务中心主任、妇幼专干、产科主任、财务人员、村医、保健员进行项目目标、各级管理职责、项目相关知识、项目信息的收集与管理及妇幼卫生信息软件应用等的培训,提高各级妇幼卫生人员业务素质和综合服务能力。今年1—12月,共组织市、县(区)、乡(镇)三级培训 人次,村级培训 人次。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一)婚检率虽达到目标要求,在全区排名处于前位。下一步要加强与民政、妇儿工委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巩固提高婚检率,力争今年年底全市婚检率有所提高。

(二)经过努力,试点县()产筛刚 月初达目标要求,但稍一放松就会滑坡,重点抓好孕15-20周孕妇的管理。

(三)因贺州辖区农民外出打工较多,早年未进行婚检的孕妇地贫筛查发现阳性后动员其丈夫进行地贫筛查很困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全市地贫防治工作推进,今后要对这部分人群予以重点关注。

(四)加快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分中心和地中海贫血筛查实验室建设,提高地中海贫血诊断服务能力,满足我市地贫防治工作的需要。

国土资源工作汇报(报市政府办) 篇4

为切实提高广大市民对“创城”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和满意度,使我市早日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根据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阶段动员大会会议精神和部署,经市委、政府研究同意,利用7到9月的两个月时间,集中开展“万名干部进社区”活动,期间7月15日到7月25日,市委组织部的十一名干部分别到我街的六个社区进行走访调研。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重视沟通,积极参与。市委组织部的十一位入户干部,接到任务后,立刻与街道领导取得联系,了解我街社区的基本情况,商洽走访入户的时间、人员分配、走访内容等事项,并积极配合工作安排,严格按照分组情况,在社区干部的陪同下进行入户。走访第一户就遇到居民不愿开门,负责走访紫盈社区的刘拥军,认真细致的向居民讲明来意,得到了居民的信任,顺利的进行了走访。入户时,走访干部善于沟通、精神饱满、积极热情、态度严谨,无不让社区工作者、社区居民敬佩不已,充分彰显了组工干部的风范。

强化责任,认真对待。市委组织部的干部,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利用下班时间,于每天晚上6点至8点这段时间,挨家挨户的进行走访。通过入户走访,一是向居民发放《致全体市民一封信》,宣传我市“创城”工作取得的成果,倡导群众从我做起、实践文明行为、树立文明形象;二是向居民发放测评问卷,听取群众对“创城”的意见或建议,进一步增强市民的责任感、使命感;三是向居民发放征求意

见卡,由居民亲自填写,直接反映对创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作为下一步梳理和解决创城工作问题的依据。在走访过程中,市委组织部的干部,不顾每天工作的疲惫,坚持做到户户到访、逢民必访,即使在路上遇到居民也要进行寻访了解。负责走访滨河社区的张凯、张环宇,在路上遇到一位老人,热情的上前说话,认真的帮助老人填写问卷和意见卡,让老人感到很高兴。负责走访吉柴社区的,张伟、王柏辉,看到受访的居民卧床行动不便,就帮助居民读《致全体市民一封信》,还帮助填写答题卡。在整个走访的过程中,他们都是与居民亲切交谈,详细的向居民讲解,耐心指导居民填写问卷及意见卡,对居民的疑问一一作答,对于回答或解决不了的问题,做详细的记录及时反馈,他们深知肩上的责任,认真对待每一位居民,做好每一项记录。

积极反馈,成效显著。市委组织部的干部在这次走访活动中,尽职尽责,严格按照工作要求,按时按点进行走访调研,认真记录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进行反馈,走访中还特别侧重对贫困户、苦难党员、下岗人员、孤寡老人这样有代表性群体意见的反馈。这次为期十天的走访,机关干部累计走访居民1223人,走访407户,发放测评问卷及意见卡1223份,反馈有效意见141条,主要体现三方面,一是反应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的65条,如:辖区多数属于老旧散居民区,房子建筑大几乎在10多年以上,都没有墙体保温设施,请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及早解决我社区的暖房子问题,使我们也及早享受到暖房子工程的成果;伊通河两岸绿化带及花木需要

国土资源工作汇报(报市政府办) 篇5

工 作 汇 报

8月5日下午,县里组织召开了全县“企业一套表”改革暨联 网直报工作动员大会,对这项工作做了部署安排。我镇根据“企业一套表”改革工作的要求,积极行动,扎实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

一、层层贯彻传达改革精神。直报工作是我国统计方式的重大改革,是经济管理方式的重大转变。为将这项工作抓实抓好,8月8日上午,我镇召集党政领导、统计工作人员、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传达改革精神,对整个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二、高度重视、强化领导。成立了以镇长阳华为组长、副镇长王小玲为副组长、相关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由劳保站站长、企业办主任王泽富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罗强任统计人员,参加统计部门的技能培训和接受业务指导。制定了工作方案,整个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及时督促各试点单位要配备相应统计人员、配备电脑、联网等。

三、认真做好了“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改革的宣传工作。通过悬挂标语、横幅等方式向广大干部职工、企事业单位、驻镇企业宣传直报工作的重要意义,做到政策为人知晓,便于工作的顺利推进。

市政府财政预算(草案)工作汇报 篇6

我就全市200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9年财政预算(草案)进行报告,请予审议。

一、200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8年,全市财政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届五次、六次、七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幸福美好新通州发展主题和全面小康的奋

斗目标,自觉顺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坚持以深化财政改革、推进工作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财政综合管理水平,全市收支规模持续扩大,公共财政保障职能不断增强,服务发展水平逐步提升,财政管理机制继续优化,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一)收入情况

市十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批准2008年财政收入预算为414000万元。根据1-10月财政收入预算执行情况及部分收入政策变化因素,经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批准,收入预算调整为431000万元。其中,“两税”收入与年初预算持平,调减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收入预算3500万元,调增地方固定工商税和其他财政收入预算6800万元,调增基金收入预算13700万元。2008年末,由于电力增值税和免抵调库指标未能到位、土地出让地块退回等因素,预计完成财政总收入405800万元,占预算94.2%,比上年(下同)增收66410万元,增长19.6%。其中,消费税和增值税160200万元,增长18.1%;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59551万元,增长24.4%;地方固定工商税和其他财政收入102349万元,增长16.4%;基金预算收入83700万元,增长23.1%。

预计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5385万元,占预算96.9%,增长18%。具体完成情况如下:

1、增值税(25%部分)39216万元,增长18.6%。

2、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40%部分)23820万元,增长24.4%。

3、地方固定工商税74249万元,增长34.7%。

4、耕地占用税和契税9199万元,下降29.1%。其中,耕地占用税586万元,下降56.8%;契税8613万元,下降25.9%。

5、专项收入6230万元,增长24%。其中,排污费、水资源费收入1862万元,下降5.5%;教育费附加收入4368万元,增长43.1%。

6、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本有偿使用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和罚没收入12671万元,下降14.3%。

(二)支出情况

市十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批准2008年财政支出预算为251480万元。预算执行过程中,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和新增支出因素,经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批准,支出预算调整为276960万元,列收列支项目超短收相应减少支出9401万元,省和南通市追加支出指标30204万元,上年项目结转11480万元,合计支出预算为309243万元。2008年,预计财政支出299827万元,占预算97%,比上年(下同)增加60572万元,增长25.3%。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14440万元,占预算96.2%,增支42212万元,增长24.5%;基金预算支出85387万元,占预算98.8%,增支18360万元,增长27.4%。结转下年支出9416万元。具体支出情况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含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专项经费)42004万元,占预算99.3%,增长11.8%。

2、国防支出954万元,占预算97%,下降71.6%,主要是上年安排了人防工程支出。

3、公共安全支出18807万元,占预算96.5%,增长39.7%。

4、教育支出60981万元,占预算96.3%,增长19.9%。

5、科学技术支出5382万元,占预算95.8%,增长34.6%。

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758万元,占预算95.8%,增长71.7%。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051万元,占预算99.1%,增长19.8%。

8、医疗卫生支出12436万元,占预算91.4%,增长77.2%。

9、环境保护支出3715万元,占预算95.8%,增长71.7%。

1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8320万元,占预算94.5%,增长40.2%。

11、农林水事务支出25401万元,占预算97.2%,增长37.7%。

12、交通运输支出1041万元,占预算100%,下降9%,主要是上级追加指标减少所致。

13、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6465万元,占预算77.8%,增

长28.2%。

14、其他支出3125万元,占预算99%,增长31%。

15、基金预算支出85387万元。其中,社会保险基金支出46264万元,教育附加基金支出1737万元,文化事业建设费支出86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出46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32764万元,农业土地开发支出985万元,城镇公用事业附加支出1241万元,农业发展和育林基金支出466万元,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支出245万元,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支出233万元,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710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196万元。

各位代表,2008年预算内财力272696万元(含上级追加补助指标和结转项目),支出299827万元,筹集调入预算外财力27131万元,实现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2008年,面对各种严峻挑战和复杂局面,我市财政工作高点定位、难中求进,改革创新、强化管理,坚持好字优先、又好又快的鲜明发展导向,在支持经济发展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在做大经济财政和提高财政保障能力方面,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

(一)发挥政策激励作用,服务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围绕支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突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突出提高科学发展能力,综合运用预算、税收、贴息、转移支付等财税政策工具,积极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按照扶优扶强的指导思想,集中有限的土地、政策、资金等资源,重点用于支持五大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发展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促进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优化升级。围绕全市产业集聚、全民创业和大企业、大集团、大品牌创建等战略举措,突出科学发展导向,安排专项资金加速推进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升新兴税源、骨干税源、主体财源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突出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平台建设,实施高层次创业人才引进奖励政策,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完善科技成果创新体系创造条件。健全重大项目跟踪推进制度和绿色服务通道,全力构筑财政服务项目建设、招商选资的成本洼地;建立健全动态管理的财政支持企业发展项目库,积极为全市69家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申报省财政扶持项目26个;出台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相关政策,为42家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责任余额7800万元,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

(二)创新财税征管机制,财政收入继续稳定增长。

围绕构建科学的收入征管机制,积极探索生财之道,谋划聚财之方,严格执法,应收尽收,不断提升财政收入征管质量。按照“三个提高”的要求,强化收入目标责任分解,层层落实征收任务,督促各镇和各征收部门收入序时入库;强化收入目标责任管理,健全科学的目标分解考核体系;完善税收增收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各方面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对全市重点产业、重点企业运行情况调研,完善税源监控和纳税评估措施,加强收支预算执行分析和预测,不断增强收入预算管理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充分挖掘契税、耕地占用税存量税源,注重抓好新开工项目和重点区域的契税征收;建立非税收入项目库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实时入户、财政管理”的收缴新模式,在南通市率先实现市镇非税收缴制度改革全覆盖。规范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严格实行“土地出让收入足额缴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规定。

(三)保证公共服务需求,改善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改善民生,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重点保障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投入。2008年,市财政用于农业基础设施投入8100万元,同比增长77.7%,切实提高群众对全面小康建设的满意度。大幅度增加涉农补贴,涉农补贴项目由原来粮食直补、农机具补贴等13个项目扩大到卫生补助、社会保障等28个项目。2008年,发放涉农补贴资金1.35亿元,同比增长42%,全市38万农户受益;投入1200万元,完成40.2万亩小麦、46.4万亩油菜、45.2万亩水稻、0.8万亩玉米、2.5万头能繁母猪和193头奶牛的保险任务,完善农业保险风险防范机制。进一步加大就业再就业资金投入,安排再就业资金900万元,实现劳动力转移4.6万人;安排1000万元配套资金,在全省率先启动村级“一事一议”财政以奖代补试点,加快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加大村级经费保障力度,财政安排4000万元用于村级转移支付,进一步增强村级经济的“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积极推进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安排2.5亿元,初步建立了农村社会基本养老、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市破产关闭企业退休人员医疗、城镇居民医疗、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职工医疗等保险制度,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拨付资金4100万元,用于免收学杂费和公用经费提标政策的落实;安排1620万元,用于完善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和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助学金补助;投入8000万元用于义务教育债务化解,截止年底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任务全面完成;安排1200万元支持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率达100%;新增4000万元,用于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标准和大病救助,不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参合率和实际补偿率。建立多元化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投入机制,重点加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投入,促进全市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安排环境保护支出1.2亿元,专项用于支持区域供水、污水处理、城市保洁、景观绿地、农村垃圾中转站等项目建设,重点支持三清工程、污染治理和循环经济发展。拆借融通资金12.6亿元,重点用于市政干线公路路灯、金通公路功能提升、204国道改造、城区拆迁和沿海滩涂围垦、横港沙开发等重大项目,保证了城市建设、交通建设、载体建设等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城市形象明显提升。

(四)推进绩效财政建设,科学理财水平显著提高。

围绕创新财政管理长效机制,积极探索财政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按照“突出科学发展导向、集中财力办大事、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建立了有利于公共财政支持主体功能区建设和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型市镇财政管理体制,加快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深化部门预算管理改革,推行市直行政单位收支脱钩管理模式,规范单位定额分类和支出定额体系,强化单位收入目标责任考核力度,合理调整支出结构,促进财政资金供给水平均等化;规范部门预算、专项资金预算和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资金预算审批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市级国库集中支付17.6亿元,占比达86.4%。全面开展政府采购专项检查,完善电子化政府采购平台,强化对交通建设、城建拆迁等政府投资项目预算审核,加强采购预算编制和执行控制。强化工程投资源头控制,通过调查询价、分析比较确定合理的计价依据和严格审核制度,确保财政资金投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8年,完成政府投资项目评审98个,涉及报审金额15.4亿元,核减金额1.4亿元,核减率9.1%。积极开展综合和专项检查,组织对重点企业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进一步增强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纳税意识。健全公有资产使用、评估、处置等管理制度,实现了公有资产高效配置和保值增值。

二、2009年财政预算(草案)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保增长、扩内需、促调整”的要求,2009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加大居民收入、社会保障、基础设施、节能减排、民生建设等公共财政投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支持农村新七件实事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财政支出预算的安排和适度负债需统筹兼顾。综合分析明年经济形势和政策走向,影响财政收支变化的不确定因素较多,2009年财政收支矛盾将更为突出。

建议2009年财政收支预算安排如下:

(一)收入计划

2009年财政总收入预算建议为467000万元,比上年增加61200万元,增长15.1%。其中,消费税和增值税193500万元,增加33300万元,增长20.8%;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72500万元,增加12949万元,增长21.7%;地方固定工商税和其他财政收入113700万元,增加11351万元,增长11.1%;基金预算收入87300万元,增加3600万元,增长4.3%。

2009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预算建议为190200万元,比上年增加24815万元,增长15%。其中税收收入171400万元,增长17%;非税收入18800万元,下降0.5%。按种类划分:

1、增值税(25%部分)47500万元,增加8284万元,增长21.1%。

2、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40%部分)29000万元,增加5180万元,增长21.7%。

3、地方固定工商税89000万元,增加14751万元,增长19.9%。

4、耕地占用税、契税5900万元,减少3299万元,下降35.9%,其中耕地占用税900万元,契税5000万元。

5、专项收入6880万元,增加650万元,增长10.4%。

6、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本有偿使用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和罚没收入11920万元,减少751万元,下降5.9%。

(二)支出安排

根据财政收入预算测算,2009年预算内可用财力为265781万元(不包括上级追加补助指标和结转项目),拟筹集预算外财力27795万元,合计财力293576万元。建议安排支出预算293576万元,比上年预算(下同)增加26017万元,增长9.7%。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06600万元,增加22418万元,增长12.2%;基金预算安排86976万元,增加3599万元,增长4.3%。具体安排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4290万元,增加4151万元,增长10.3%。

2、国防支出1020万元,增加37万元,增长3.8%。

3、公共安全支出20400万元,增加1941万元,增长10.5%。

4、教育支出64770万元,增加7912万元,增长13.9%。

5、科技支出5360万元,增加617万元,增长13.0%。

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970万元,减少751万元,下降27.6%,剔除上年广电双入户工程一次性支出931万元,实际增长10.1%。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370万元,增加1658万元,增长11.3%。

8、医疗卫生支出11300万元,增加1194万元,增长11.8%。

9、环境保护支出3070万元,增加361万元,增长13.3%。

1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8100万元,增加68万元,增长0.8%。

11、农林水事务支出20750万元,增加4100万元,增长24.6%。

12、交通运输支出210万元,增加21万元,增长11.1%。

13、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5425万元,增加573万元,增长11.8%。

14、其他支出3565万元,增加536万元,增长17.7%。其中总预备费500万元。

15、基金预算支出86976万元,其中,社会保险基金支出50000万元,教育附加及基金支出2094万元,文化事业建设费支出72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出50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30878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支出800万元,城镇公用事业附加支出1400万元,农业发展和育林基金支出502万元,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支出250万元,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支出80万元,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400万元。

市政管理处行风工作情况汇报 篇7

考核等方法,使得我处的服务意识、服务规范有了显著提高,全市道路设施的状况有了较大改变等等,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我们的服务工作还处于一个浅层次上,基础还不牢,离社会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例如:在一些施工现场,管理力度还不够,以至于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不便;由于宣传与沟通工作上的欠缺,市民对我们的工作职责、工作范围还不完全清楚,反映在去年的调查中市民对我处的满意度不高,在全局的排名上名次较后等等。

针对06年行风开门评议过程中我处存在的不足,处党委年初即召开行风建设工作专题会议,分析存在问题,研究对策,确立了“争一流服务,展道路新容”的工作目标,同时针对热点、难点,有重点分步骤地予以突破,力争通过我们的努力换来市民的满意,把我处的行风建设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围绕年初制定的行风目标与计划,我处上半年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领导,深入发动,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努力提高服务意识与水平

行风的好坏,与一个单位的领导重视程度、与广大职工的服务意识等密切相关,为此在新的一年里,我处进一步统一思想,把对行风建设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根据人员部门的变化情况,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行风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利用各种会议深入进行发动宣传,确保了全处从领导到职工上下都高度重视行风建设,同时年初将行风建设纳入综合考核目标,将行风建设纳入日常工作,与各项工作一起布置、一起落实、一起考核,进而使行风建设有效开展。具体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召开了一次总结表彰大会。3月份,我处召开了行风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对03年的行风工作进行总结,表彰了先进;同时对2007年的行风工作进行布署,进一步地发动宣传,并与各窗口单位签订了行风建设目标责任状。

2、分层次进行教育培训。做好行风建设工作,关键在于提高干部队伍的管理工作水平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服务队伍。2月下旬,我处将全市的各区所的路政执法监察工作员集中起来,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教育培训,通过动员学习,进一步提高认识,确立了通过联合执法、专项整治、集中办公等方式来逐步理顺管理体制,从而达到树立行业执法管理新形象的目的。近期还将举办一期培训班,进行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的再学习,通过培训学习,增强我们的法制观念,提高我们文明执法的水平。

3、多方听取、吸收意见,进行学习交流。注重交流,加强相互间的学习,这是加强行风建设的方法之一。为此我们制定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原则,吸取借鉴兄弟单位行风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查找自身不足,及时进行改正提高。年初我们通过报纸、实地参观,学习了解了******“****”窗口的一些做法。5月请成调队来我处进行指导座谈,多方收集信息,听取各界的批评与建议,以便及时进行整改,做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二、完善规章制度,强化考核与监督,进一步推动软硬件建设

制度和考核是行风建设的重要一环,没有制度,行风建设就无法开展,缺少考核,行风建设也将是苍白无力的,因此要推动行风建设,就需要用制度来约束,用考核来监督与激励。

1、进一步规范完善制度建设。近几年来,通过开展“三化主题”、“社会承诺”、“星级达标”等活动,已形成了一定的规章制度,但较零散,不系统,今年我们对各种规章进一步进行梳理、修订、完善,形成规范、系统性材料,成为对职工进行内部管理,遵章守纪的教材,使内部管理和行风建设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2、充分发挥行风监督员的作用。聘请行风监督员、让社会公众参与行风建设是几年来行风建设的一个成功经验,今年我们仍继续聘请了社会有关人士任行风监督员,定期召开评议员座谈会,听取各界的批评与建议,认真采纳意见与建议,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来努力提高行风建设水平。

3、进一步强化对内对外考核。将行风建设纳入全年目标考核,对区所的考核坚持变软指标为硬指标,坚持考核与维修经费挂钩;进一步细化了内部考核标准,注重考核标准的可操作性,力争通过有效的考核来促进行风建设上新台阶。

4、进一步提高软硬件建设。今年我处将搬入新的办公大楼,届时我处窗口的硬件设施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硬件设施上,我们将根据工作要求,着力“以人为本”,多替用户着想,力求拉近与用户距离,跟据这一思路,目前正在着手进行硬件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同时,我们还将以硬件提高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软件建设,使软硬

件建设同步提高。

三、围绕行业特点,继续做好行政审批、行政执法、文明施工、CDBM工程等,建树行业新形象

我们所从事的*******行业是一种开放式、与大众的出行紧密相联的行业,稍有不慎就会给大众带来不便,影响市民对政府的满意度,因此我们紧密结合行业特点,本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扎实做好各项具体工作,主要是:

1、行政审批方面,继续依据《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市城市道路设施管理条例》和有关规定,对城市道路挖掘占用进行审批,严格控制占用、挖掘城市道路,要求增加顶管施工,减少开挖,通过减少占挖从而减少给市民带来的不便;对于一些必须占挖的施工,我们采取加强规范占挖现场,加强对沟槽回填质量的管理,采取硬围档等办法,来确保城市道路路平沟通,让市民出行方便,从目前情况来看,今年1-4月我处审批挖掘、占用122起,现场的管理较规范,市民反映也较好。

2、行政执法方面,严格依据《行政处罚法》、《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等,按照“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严格依法行政,加强对设施的巡查,发现违章,及时查处,及时整改,确保行政处罚正确率达100。在行政执法巡查过程中,我们还注重加强对设施的完好状况的巡查。今年春节过后,针对春节假期较长,加上冬季雪雨较多,道路病害易发的现象,一上班我们就组织全市各区所对全市道路进行检查,对出现的路面坑洞、沟槽等集中进行修补,虽然多花了一些人力、物力、财力,但却方便了市民,社会反映较好。今年我们还进一步强化执法的主体地位,准备独立开展1-2次大型整治活动,逐步树立起管理部门的权威。4月24日-5月20日,我处联合各区所对全市152条主次干道进行巡查,查处占挖违章37起,汽车违停102起,同时在报纸上设立曝光栏,借助于新闻媒体的力量使违停汽车接受处罚,通过整治,全市道路上的违章现象有所好转,确保了五一节及全国城市工作会议期间全市道路设施的完好通畅。

3、文明施工方面,我们注重加强提高对文明施工的认识,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进一步提高施工的硬件条件,在市政设施的养护维修上,我们改变了仅从工程角度、方便角度出发的做法,变为从工程和市民两方面需要出发的做法,同时通过现代化的设备、改变施工时间等方法来缩短施工时间,减少给市民带来的不便。同时在施工现场加强宣传,通过告示牌、横幅、标准等进一步与市民沟通,以换得市民的理解与支持。

4、CDBM工程方面,针对热点、难点问题,我处在前两年实施CDBM工程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实施CDBM工程,以更新的标准、更好的材料、更大范围地实施CDBM工程,力争使全市的道路面貌有一个较大的改变。在施工中我们注重提升材料的档次来达到美化城市、提升城市形象的目的。今年在鼓楼广场的施工中,我们采用天然花岗为施工材料,虽然成本较大,但在档次上却有明显的提高。以往CDBM工程在下半年进行,今年我们上半年就开始了,第一期的珠江路、广州路、和平路及市府门前路已全面完成。开工前,我处就对施工所涉及到的情况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制定了较合理的施工方案,在材料上进一步提升档次,市面上府门前路也采用了花岗岩作路牙沿,从目前的效果来,比较让人满意,今年还将实施CDBM二期工程,全市道路设施的状况将一步步好转。

5、实施道路无障碍计划,对道路上的障碍物进行集中清理。由于道路上的一些附属物的产权单位工作不到位,将一些废弃线杆等留在道路上,成为道路上的交通障碍物,在行风建设过程中,我们本着为老百姓做实事目的,从去年开始就对道路上的障碍物进行集中清理。今年三月中旬我们集中清理了315处交通障碍物,在此基础上,我们4月又再度联合区所,拔除中央路、北京东路等24条主干道上93根废弃线杆,割除了35个废弃的广告座,进一步扩大了清除道路障碍的成果。

6、对全市人行天桥进行安全调查,专项治理桥梁伸缩缝。对城市桥梁的维护管理是我处的职责之一,今年我们对全市的人行天桥安全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在安全性能完好的情况下,我们从行业形象出发,对全市的人行天桥进行进一步维修,进行了油漆、加固、加铺橡胶地砖等维修,使全市的人行天桥面貌焕然一新,同时也更便利了市民出行。此外,我们还对全市部分桥梁的绅缩缝进行专项治理,由于目前桥梁多数是橡胶板绅缩缝,损坏严重。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处决定采用TST无缝伸缩缝进行治理,虽然成本较高,但一劳永逸,保证了以后桥梁设施的完好度。目前已完成草场门桥、定淮门桥、石城桥、南河西桥等的治理。

四、加强宣传报导,增进沟通理解,努力提高知名度与知晓率

国土资源工作汇报(报市政府办) 篇8

事业单位防治腐败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2011年5月25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今天,组长一行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市政公用行业事业单位防治腐败建设工作,这充分说明了省委、省政府对我县市政公用行业事业单位防治腐败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在此,我就我县市政公用行业事业单位防治腐败建设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做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市政公用行业事业单位的现状

我县市政公用行业事业单位为贵德县城镇监察大队,成立于2000年9月,隶属贵德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现有职工16人,编制数8人,超编8人。安排零就业人员10人。保洁人员42人。

(一)工作职能

1.依照《海南藏族自治州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贵德县环境卫生管理办法》依法管理三河城镇街道市容市貌环境卫生,负责治理维护全县的环境卫生以及管理和整治街道内乱停乱放、占道、店外经营等,有碍市容市貌的各种不良行为。

2.负责全县辖区内生活垃圾的清运、处理、填埋以及各建筑工地建筑渣土的拉运监督处理工作。

3.监督沿街户外门头广告及大型商业广告的规范设置,亮化、美化工作。

4.负责南塘垃圾填埋场的正常运营。

(二)资金来源

贵德县城镇监察大队经费来源为两个方面:一是县财政每月拨付经费2.1万元,二是收缴的垃圾处理费。

(三)城镇现状

贵德县城镇监察大队管辖范围为河阴镇、河西镇、河东乡。清扫道路长度25040米,清扫面积达457310平方米;清运三河及尕让乡、拉西瓦镇的105个垃圾箱,并及时覆土消杀填埋,日清运量达75吨;安装街道路灯照明灯盏13000米,597盏;管护县城的5座公厕及1个广场和东西两个三角花园。

(四)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1、经费紧缺,表现为:一是车辆燃料费用巨大;二是保洁人员工作强度大,无节假日,社会福利待遇低;三是开放的13座公厕,日常维修费、水费,以及冬季取暖等费用没有保障。

2、相关制度的不完善。目前针对建筑渣土的拉运、户外广告的设置、拒交垃圾处理费的有关单位和个人没有相应的明文规定。

3、市民的素质有待提高,环保意识较为薄弱。

4、随着城镇建设的不断扩大、城管管理面积不断扩大,导致清洁人员和执法人员严重短缺。

5、城镇基础设施老化严重,有待进一步维修、增设。

二、廉政建设工作

在十一五期间,从未发生过任何腐败案件,主要归结于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通过以下几面的工作加强廉政建设:

1、严格财务管理制度。为使各项财务管理规定得到有效落实,实行全面检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加强财务管理,完善财务制度,确保财务工作规范化。

2、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服务意识。以省委书记强卫同志提出的“三个干事”的要求为工作目标,深化改革、加强队伍建设、整肃队风队纪、倡导优质服务,规范执法行为,严禁收款不开票据、私设小金库、账外账和白条收费;杜绝不作为、乱作为、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

3、严格各项财务支出,做到财务公开,按照“先批后办、经手签办、领导批准、财务审核”的程序综合管理,做到日清月结。

4、坚持从严治党,依法行政,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始终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最突出的位置,紧密结合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和和制度建设,通过不断的健全和完善廉政制度,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制度建设,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不断加强重点岗位人员的廉洁自律教育,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反腐倡廉各项纪律制度,深化反腐倡廉教育 全面提高廉政意识,坚持把反腐倡廉教育与依法行政紧密结合起来,规范城管执法行为。

三、对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或建议

贵德县城镇监察大队立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城管,致力于建设一支执法文明、作风顽强、清正廉洁的城管队伍,为深入推进城管执法建设、提升城管执法水平提供坚强的组

织保证,以“撤县建市”为契机,成立贵德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为工作目标。通过成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不仅可以加强城市管理的持续性,同时更加有利于城市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更有利于城市管理的标准化,常态化、精细化。同时随着我县旅游示范县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创建省级卫生城的工作的不断推进,出现了诸多深层次的矛盾,迫切需要政府从高屋建瓴多的高度,成立强有力的城市管理机构,出台相关文件,解决深层次矛盾。

四、今后的工作打算

在以后的工作中仍然一如既往地搞好城市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大对环境卫生工作的监管力度,在继续巩固已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坚持以人为本的城管工作原则,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进一步扩大搞好环境卫生管理重要性的意义,提高公民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意识。

2、强化组织领导,采用分片、包干、分段管理,领导联点、队员联片的工作机制,完善监督监察工作制度。

3、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和各垃圾点的清运工作,在河西镇、西久路、温泉宾馆附近放置大型垃圾箱共计23个,放置保洁桶266个,力求垃圾清运工作进一步细化到人,措施到位,责任到家。

上一篇: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下一篇:很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