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精选8篇)
1.对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有()方面的作用。多选
A 增强城市的特色与活力 B 代表城市身份的象征 C 促进旅游和消费 D 高密度地区空间
调节的因素正确答案: A B C D
2.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把()确定为振
兴粤东西北的“三大抓手。多选
A 城镇化发展 B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C 产业园区建设 D 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正确答案: B C D
3.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改革推动中国城市模式的变革。多选
A 经济体制改革 B 税制改革 C 土地制度改革 D 住房制度改革正确答案: B C D
4.城镇化过程中,()的发展模式有效解决了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钱从哪儿来”、“人到
哪儿去”等现实问题。单选
A 产业园区 B 产城融合 C 出让土地 D 招商引资正确答案:B
5.2009年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中国向世界做出了负责任的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
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单选
A 30%~35% B 35%~40% C 40%~45% D 45%~50%正确答案:C
6.()是导致农业根基不稳、城乡区域差距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的产生。单
选
A 工业化发展水平滞后 B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同步 C 农业化发
展水平滞后 D 信息化发展水平滞后正确答案:B
7.2011年8月住建部、财政部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了《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建设评价指标
(试行)》并正式启动了7个绿色小城镇和绿色村庄试点项目。标志着低碳生态向小城镇和
乡村延伸。判断 正确 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乡村的的土地属于农民所有。判断 正确 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9.粤东西北各市城区的人均公共管理与服务设施用地面积均高于5平方米/人。判断 正确 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10.2010年1月住建部与珠海市共建首个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判断 正确 错误
1 城镇化的主体
中国城镇化的主体是数量巨大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流动、定居。在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中, 提出“稳步推进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城市、分享城市文明成果”的重点任务。要稳步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进程, 营造多元化的住房保障体系、提供均等化的基本服务和创造平等发展的环境等, 逐步消除外来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在身份待遇、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不平等待遇。优先将在城市稳定就业、有较高收入并长期生活的“沉淀型”农民工转为城市居民。
通过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在充分考虑城镇就业、政府财力等前提下, 按照“自主自愿、区别对待, 循序渐进、保障基本, 激励与基本保障并举”的原则采取分层次、分地区、分阶段、多模式的市民化路径, 积极稳妥地解决好本省农业转移人口和常住异地务工人员的市民化问题。按照主体功能区和城镇化规划布局要求, 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向适宜开发的城镇群、都市区 (圈) 、以及县城、重点小城镇等区域集聚, 优化人口城镇化布局, 进一步提升竞争力与效率。珠三角城市群仍然是广东人口市民化的主要地区, 适当提高珠三角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外围拓展区市区在解决人口市民化的相对比重, 稳步推进粤东西北地级市和县城本地就近城镇化。
2 新型城镇化的条件
中国的城镇化是资源环境严约束下的城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既要突出长期性和前瞻性, 更应有利于解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重点解决现阶段市民化进程滞后、区域发展失衡、城乡差距过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突出问题,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绿色发展, 加强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和记得住乡愁。
在广东省城镇化规划中, 将“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一大重点任务, 提出以提高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对城市人口及经济社会活动的承载能力为重点, 通过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和“智慧”手段, 提升城镇建设管理水平, 培育发展城市群、都市区 (圈) , 提升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使相同资源能服务更多人口, 走符合广东实际的文明、宜居、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理想城市道路。
规划提出构建绿色低碳与智慧城市建设目标, 包括构建集约高效的城市环境和城市群体系, 建设与自然共生、各具特色的低碳生态城市。积极发展绿色建筑, 维持国内领先的绿色建筑发展位序, 有效控制建筑领域碳排放增长。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同时, 推进绿色低碳城市建设, 构建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和谐进步、生态环境优美、适宜居住的绿色广东。并提出绿色建筑发展分区指引, 还提出推行差异化的绿色建筑促进策略, 鼓励各市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建设, 探索生态保护、人居环境发展的可持续路径。具体措施有如下几点: (1) 绿色GDP核算。对现行GDP指标加以修正, 把环境容量、环境质量状况和经济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对资源的消耗等纳入统计指标;建立健全资源、环境价格生成体系;改进政绩评价和考核办法, 扭转各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的政绩观;建立企业绿色会计准则和规范, 推行与国际接轨的企业绿色会计和审计制度, 为全面实施绿色GDP核算奠定微观核算基础;加强绿色GDP核算的立法和执法。 (2) 资源环境保护损失补偿政策。建立合理的方法分析补偿的责任主体和补偿的受益主体, 建立资源与环境损耗补偿的合理机制、建立规范有序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各城市建立环境保护基金, 允许部分城市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探讨开征环境污染税的合适条件。 (3) 省域生态控制线划定。制定生态控制线地图, 将重要生态区域落实到地图上, 细化生态控制线范围及管理措施。 (4) 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政策。安排生态保护补偿转移支付资金, 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 (市) 给予补偿和激励, 主要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保障改善民生、维持基层政权运转和社会稳定。生态保护补偿转移支付资金分为基础性补偿和激励性补偿两部分, 激励机制转移支付部分与生态发展考核挂钩。建立生态补偿平台, 推行各类公共性政策和市场手段。对于由于历史原因而造成的生态破坏, 需要广东省政府给予更多的支持, 通过政府公共支付手段解决。 (5) 低碳生态城市示范政策。研究制定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奖励政策, 开展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省级试点工作, 对符合条件的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给予奖励, 具体奖励金额根据规划建设水平、绿色建筑规模、能力建设情况等因素进行调整和分配。 (6) 绿色建筑激励政策。采用公共政策的手段进行宏观上的调控, 包括强制性政策和激励性政策;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 对取得运营标识的绿色建筑项目进行补贴及税收优惠;开展绿色建筑宣传工作,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相关技术的研究和绿色建材的研发工作, 组织相关的绿色建筑培训。
3 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中国的城镇化是对外开放和内生增长双重动力推动下的城镇化。
广东省新型城镇化着力于对外开放, 针对“泛珠三角”地区的交流合作, 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1) 深化对“泛珠三角”地区的辐射与扩散。强化门户枢纽和服务职能, 构筑面向内陆的低成本运输通道, 扩大与“泛珠三角”地区在资源开发、产业布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协作, 拓展区域腹地和内需市场。 (2) 加强城际共建合作与协调发展。开展跨市结对合作与园区共建, 完善区域间行政协调、财税共享与环境共治机制, 推动由按行政区域配置资源向按经济区域配置资源转变, 形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地区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 (3) 拓展粤港澳合作空间与范围。进一步推进南沙、前海、横琴新区合作开发, 建设一批粤港澳深化合作区;深化金融服务合作, 拓展在教育、医疗、文化创意、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社会福利等社会民生合作领域, 推动实现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
在内生增长的动力方面, 提出省内各市之间的协调合作, 共同发展的策略, 推进省内跨市合作共建的相关策略: (1) 探索建立跨市飞地园区财税共享机制, 包括财政分成比例和产值统计方式, 形成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 (2) 强化财税政策的导向作用, 对省级战略功能区、城镇群潜力地区和中小城市、小城镇的投资税收、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给予更大优惠, 以吸引城镇群核心区和大城市产业转移; (3) 设立区域产业调整基金, 对纳入珠三角产业升级重大项目和广东省转移产业目录的相关区域合作予以重点扶持, 全面推进珠三角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转移; (4) 强化深圳、广州等地创新要素与粤东等地的区域共享和产业联动机制, 探索珠三角及粤东地区联合组建工业行业研究院, 推进粤东地区传统加工制造业转型升级; (5) 鼓励珠三角城市与粤东西北县城结对合作, 推动珠三角中心城市三甲医院和重点学校在县城建立分院或分校, 加强人才、技术和管理的培训交流, 提升粤东西北县级单元公共服务建设水平。
4 新型城镇化的产业选择
中国的城镇化需要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 创新驱动的工业体系和充满活力的服务业做支撑。
在广东省层面, 规划立足现有产业发展基础, 保持地区发展积极性和发展活力, 根据资源区位条件和产业升级要求, 大力引导不同地区各类产业的空间聚集和整合。
(1) 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结合效益农业、生态农业发展, 大力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城郊型农业生产基地、现代林业生产基地、观光农业基地以及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等, 构筑布局合理的农业产业区, 推进与台湾、东盟地区的农业合作开发, 提高农业的专业化、标准化和社会化水平。 (2) 实施国家级、省级产业园区提升计划, 推进产城融合, 引导产业关联度高的企业集聚,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制造业提升、服务业扩展、功能完善的步伐, 不断补充和扩大集聚的规模。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园区要进一步提升发展档次, 形成融高新技术开发和相关服务、配套产业为一体的新经济集聚区。采取有效措施扶持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产业园区发展。 (3) 培育与城市发展轴高度关联的产业发展带。与城镇集聚带相结合, 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区位、自然和交通条件, 引导相关产业向南部沿海和西江主航道, 及广深、广珠、广韶、广梅、汕梅等交通主干线集聚, 促进产业发展由行政“块块”布局模式向综合协调的流域开发模式和点轴开发模式转变, 形成“条块”结合的产业布局。 (4) 以服务业发展和政策创新为重点, 在珠三角地区推进服务业政策改革试验, 设立多种类型的新型服务业政策区, 在政策区范围内, 积极探索投融资制度、产权保护制度、财税制度等方面的制度创新, 探索建立对全球高端生产要素富有吸引力的体制机制, 带动服务业加快发展。
5 公平正义应作为中国城镇化的前提
中国的城镇化道路必须以社会公平正义目标为前提。社会公平正义是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且平等的分配。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中, 始终贯穿着人们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向往。党的十八大特别强调:“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党的十八届三中会会要求: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以公平享有发展机会和权益为原则, 创造条件为农村转移人口提供灵活多样的城镇化路径与安家落户选择。建立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就业、居住、公共服务等方面不同优势的梯度供给结构, 多种方式解决农村转移人口身份待遇统一和安家诉求, 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5-2030) .
[2]舒小波.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N].绵阳日报, 2010-01-09.
[3]冯奎.城镇化过程中政府的角色[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3 (8) .
三个问题
规划雷同,趋于同质。一城一镇承载着一部历史,一砖一瓦呈现着一方风物。但是在我国,除了个别少数民族聚居区,全国大部分城市无不是“方头方脑”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堆积。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从沿海到内陆,只要进入城市,既难以看到当地自然风貌,也不易感知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
目前全国各地城市几乎都有非常现代化的“城市规划馆”,无不用最领先的声光电技术和设备来展现该城市规划的美好图景。但这些年来看得多了却发现,似乎脑海里并没有留下什么突出印象。不同城市之间在规划上有什么不同也分不清楚。能记住的不过是各地都非常相似的规划用语,诸如“几纵几横”“几体几翼”“几轴几带几片区”等等。
不仅如此,一些城市规划设计严重缺乏人文传统和自然生态理念:要么贪大求洋、照搬照抄,脱离实际建设国际大都市;要么生拉硬凑,大拆大建,建设的景观结构与所处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不协调。人们常引用果戈理的话说,当音乐和传说缄默时,只有建筑还在说话,意思是建筑对一个地方人文生态符号的显示更有持久性。如果说在小学课本中删除古诗词属于可悲的“去中国化”,从各地自然和文化个性遭到大面积地“建设性破坏”来看,中国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去中国化”更为严重。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农村地区打着“新农村建设”旗号,也照搬城市小区模式大拆大建,简单地用城市元素和风格取代传统民居和田园风光,导致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流失。
城市规划风格的同质化,规划概念的简单化,建设目标的普遍功利化,背后是生态观念的缺失、人文传统的中断,也预示着社会活力的 枯竭。
自成一体,互不衔接。为适应社会对公共服务需求的日益多样性和专业化,现代政府都设置各种专业部门或机构来履行职能,但是承平日久,很容易形成“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局面,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公共管理和政府职能“碎片化”现象。这种现象在规划领域也同样存在。城镇建设规划由建设管理部门主导,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由发展与改革部门主导,土地利用规划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主导,交通规划由交通管理部门主导,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由环保管理部门主导,如此等等。每个部门制定规划时各自都希望尽善尽美,但因为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和沟通,各自规划方案最后自说自话,相互不协调、不匹配。例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照顾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但土地规划、建设规划更多地考虑产业园区的如何布局,只在城市边远角落为政策性保障房安排位置,没有考虑这个阶层对于通勤成本的敏感性。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划定的生态涵养界线经常面临当地扩大开发建设的压力,或者在一次次当地以“重新编修规划”名义下被突破。国家制定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对于限制开发或禁止开发规划,到各地不是迟迟难以落地,就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地区特殊条件”需要变通。
还有一些规划,从口号上看就知道是没用脑子提出的,例如动不动就“财富城区、创新城区和美丽城区”并列,纷纷要打造“金融服务中心”“高科技研究基地”“生态涵养地”。殊不知因为建设“财富城区”和“金融服务中心”,必然是大资本、大机构进入,导致地租腾贵房价飙升,那些智力密集但资本不足的创业者早就避而远之了,还有什么“创新城区”“高科技基地”可言?试想,就凭华尔街的地价,能入住像硅谷那样的高新技术产业么?
2014年初,住房城乡建设部下发通知要求开展县(市)城乡总体规划试点,探索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土地利用规划“三规合一”。这次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导编制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加强部门间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协调配合,推动人口、土地、投融资、住房、生态环境等方面政策和改革举措形成合力、落到实处”,并明确“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等要落实本规划要求,其他相关专项规划要加强与本规划的衔接协调”,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能否真正做到,依靠什么机制有效地纠正相互分割脱节现象,仍是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规划随意变更,缺乏法律效力。城市规划多变,换一届领导更新一次规划在我国已是老生常谈。早在2007年10月,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就通过了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并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部共7章70条的法律专门设了一章5条9款对于城乡规划的修改进行严格的规定。但实际上每遇大的换届,新任党政领导对于本地的城市建设总是要提出一套新思路来(似乎不这样就显示不出来新领导的水平,干不出本届的新成就),需要对原有规划进行修改和变更,可是多年来全国各地似乎从来未出现因法律约束而受阻。有些地方新领导人上台后事先根本不经法定程序,大笔一挥就开始了新一轮大拆大建,至于工程项目是否合规(即原有规划)和合法(如城乡规划法),责成有关部门或单位事后跑程序“追认”了事,这样的结果,很难做到“一张蓝图干到底”,正所谓人们常说的“规划规划,墙上挂挂”。
再比如说,本次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就其依据来说,提到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到了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到了去年底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还提到了“十二五”规划以及《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但就是没有提到已经实施了6年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包括最后用了四章表述的第八篇“规划实施”部分,对该部法律也是只字未提。
改革规划体制
新型城镇化规划之“新”,应体现在规划内容之新、规划体制之新和规划实施之新。所谓规划内容之新,是相对于传统城镇化规划来说的,当前比较突出的是要在三个方面“补课”:一是生态文明与绿色低碳;二是地域风貌与人文传统;三是市场主导与包容发展。不把这三块内容(详细内容另文阐述)大比例地纳入规划,中国的城镇化将毫无“新型”可言,而且仍将在“去中国化”和不可持续的状态下无序突奔:城市人文资源缺失,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不到位,各种“城市病”凸显,产业升级缓慢和布局混乱,产业化与城市化融合不足,围绕土地资源社会矛盾和冲突多发,资源环境恶化,等等,不一而足。这种传统粗放的城镇化模式势将难以为继。解决的根本之道在于改革规划体制。
开门规划。规划尤其是城镇建设,既是要求高度的专业技术能力,又属于涉及广泛利益的决策,应坚持专业性与公开性相统一。规划草案提出到阶段性修订都应公开透明。规划专业人士从技术角度考虑的信息公开后,有利于公众普及和统一思想。这要求规划制定过程的公开,而且成立由各方面人士和专家组织的委员会负责解读规划内容,反映各方面意见。
改进规划编制流程。规划编制过程中由不同专业部门牵头进行,但同时和由其他部门派员参加组织一个工作委员会定期开会,以便不同专业领域的信息得到及时沟通。
改革规划行政审查程序。分部门做出的专项规划都由政府综合部门负责审查,以便实现各专项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确定后再提交上级政府进行技术性审查。
法制规划。为全面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包括城镇规划在内的各专业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必须经过人大立法程序通过,取得法律效力后才可实施。凡是对原有规划进行修改者,必须详细援引包括《城乡规划法》在内的具体条款为依据,并经过人大立法表决通过,任何人、任何机构在法外、法前进行的变通、修改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在这方面需要建立相应的违法纠正和问责机制,责成专门机构履行职责。官员离任审计中应加入该类履职审计内容。
《国家新型城镇规划(2014—2020年)》于2014年3月16日发布,全文3万多字,共计30多章。
原文链接http:///xinwen/2014-03/16/content_2639841.htm 《规划》主要核心在于:
一、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提出指导方向,是从中长期发展的角度出发的一部纲领性文件,短期内难以见效;
二、规划主在就地解决城镇化问题,而不只限于一线城市及全国热点城市;
三、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已形成规模的城市及城镇,则主要在于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四、《规划》本身与现阶段市场规律存在一定矛盾,在已有城市发展不充分的前提下,转而去发展周边卫星城市,将会受到市场排斥及人为的阻力。
关键点及解读:
一、城镇化的目标
《规划》: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解读:从2013年的53.7%到2020年60%,城镇化增速年均0.9%,户籍人口从目前的36%增加到45%,体现其提出“以人为中心”,高质量城镇化的“新型”特征。
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虽然新型城镇化不等于房地产化,但每年平均1200万的新增城市人口必然给房产市场带来新一轮的契机。解决1亿人落户的10万亿资金投入会以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主的建设上,市民化的农民工包括住房在内的消费需求也会进一步得到释放。有利于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
二、城镇化的格局
《规划》:明确了新城镇化战略格局。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要增强城市群内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人口经济集聚能力,引导人口和产业由特大城市主城区向周边和其他城镇疏散转移。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先向中西部转移,吸纳东部返乡和就近转移的农民工,培育发展若干新的城市群。加快培育成渝、中原、长江中游、哈长等城市群。解读:《规划》对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制定了差别化的发展策略:(1)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适当疏散经济功能和其他功能,推进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向外转移。(2)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把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作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加强产业和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引导,提升质量,增加数量。(3)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控制数量、提高质量,节约用地、体现特色。
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产业和人口向中西部转移,将进一步刺激中西部城市的房地产需求,供应量进一步增大,有利于带动区域内中小城市房地产的发展。
三、城市空间结构和发展模式
《规划》:密度较高、功能混用和公交导向的集约紧凑型开发模式成为主导,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建成区人口密度逐步提高。
改造提升中心城区功能。推动特大城市中心城区部分功能向卫星城疏散,强化大中城市中心城区高端服务、现代商贸、信息中介、创意创新等功能。按照改造更新与保护修复并重的要求,健全旧城改造机制,优化提升旧城功能。加快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危旧住房和非成套住房改造,全面改善人居环境。
严格规范新城新区建设。严格新城新区设立条件,防止城市边界无序蔓延。统筹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商业区等功能区规划建设,推进功能混合和产城融合,在集聚产业的同时集聚人口,防止新城新区空心化。
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旧城改造、棚户区及城中村改造里面存在着巨大的机会。
一方面是,按照《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目标是改造约一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拆迁将带来巨大的刚性住房需求;
另一方面,是开发企业有更多机会获取城市中心区优质土地进行开发建设。
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规划》基本上是重申了三中全会决定中土地制度的相关说法,包括建立城镇用地规模结构调控机制,健全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深化国有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等等。
解读:其中更加明细化的是关于盘活城市存量建设用地的政策导向:建立健全规划统筹、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利益共享的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约束机制,盘活利用现有城镇存量建设用地,建立存量建设用地退出激励机制,推进老城区、旧厂房、城中村的改造和保护性开发,发挥政府土地储备对盘活城镇低效用地的作用。
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从中长期来看,这种改革将增加长期土地供应,使房价、地价增幅放缓;行政调控的压力得到减弱、购房门槛降低,从有利于房地产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空。
但在如果在经济增长逐渐变缓、住房购买力趋弱的背景下,土地供给放量不断增大,而购买力却难以跟进,特别是现阶段限购令不取消的条件下,一定程度也会对房地产市场形成负面影响
五、城镇住房制度
《规划》:涉及健全住房供应体系、健全保障性住房制度、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等方面,并没有新的提法。
实施规划
为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及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工作部署,按照六届市委80次常委会议精神(市委常委会议纪要六届„2013‟26号),结合我区实际,科学推进我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特制定本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城镇一体化建设民生工作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稳增长、惠民生、保稳定的工作大局,以“一创双优”和“扬正气、重实干、争一流”活动为动力,全面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努力打造富裕和谐首善新华龙。
二、任务目标
强化“大就业、大保障、大人才、大服务”的工作理念,努力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统筹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加快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建立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为我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三、组织领导
高度重视科学推进我区城镇化规划工作,成立由一把手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手为成员的“推进城镇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对具体推进工作进行指导、督促检查和考评。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加强就业措施,做好人才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人社部门在城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四、具体措施
一是以就业更加充分为目标,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有效防止和消除就业歧视,促进公平就业。大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做好工作,切实营造更加有利于就业创业的宽松环境,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00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为重点,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力度,带动就业4300人。健全服务保障机制,实行激励自主创业政策,增加就业见习基地,打造见习、培训、实训、项目培育一体化服务模式。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重点人群就业工作,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二是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全面建成覆盖城乡
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强宣传,稳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严格落实征缴目标责任制,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力争全年各项保险新增参保6500人,做到应保尽保;加大社会保险稽核力度,征缴总金额达到1.3亿元,做到应收尽收;加快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提高社会保险经办效率,及时足额发放社会保险金,为参保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三是加强职业培训,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根据推进城镇化进程需要,结合三大产业园区建设,办好人才交流会和各类专场招聘会,加强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农村转移就业人员和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就业质量。充分发挥现有人才潜力,全年培训各类人员达4000人次,为我区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四是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目标,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进一步强化劳动监察执法力度,认真开展专项监察,保持“两网化”建设在全国的先进地位,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人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基础建设,拓展基层调解组织网络,进一步规范调解工作程序和制度,筹建华
龙区仲裁院;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认真受理人事劳动争议案件,积极化解矛盾,努力把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为维护我区和谐稳定做出积极的贡献。
从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到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中国新型城镇化经历了2013年整整一年的思路梳理、政策准备。磨刀不误砍柴工。这种审慎与周密,不仅凸显出城镇化在未来5-10年中国发展布局中的重要性,也预示着中国城镇化将更加注重质的提升,令人期待。
改革户籍制度为突破口 消除城市内部二元结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镇化率保持平均每年1%的增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这一数字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2年的52.6%,已与世界平均水平大体相当。然而,按户籍人口计算,中国的城镇化率仅为35%左右,远低于2011年世界52%的平均水平。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多次指出,新一届政府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城镇化不能靠“摊大饼”,要注意防止城市病,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
今年5月,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为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人的城镇化提出具体举措:出台居住证管理办法,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相关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制度。
6月,《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首次明确了城镇化路径,提出户籍制度改革。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为户籍制度改革定调:“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放开户籍制度只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一个方面。”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指出,关键还是要让农业转移人口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比如子女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都应该纳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内容中。
对此,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
目前,一些解决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的城镇化措施已经设定了具体的时间表。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5年内全国改造城市棚户区、工矿棚户区等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
公安部副部长黄明近日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公安部已经会同国家发改委等12个部门组成工作班子,形成了《关于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稿,赴东中西部部分省区市听取意见。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以合法稳定住所和合法稳定职业为户口迁移基本条件、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城乡统一、以人为本、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
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保障农民权益
尊重农民的意愿、保障农民权益同样是衡量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重要标尺。其中关键环节之一便是土地制度改革。长期以来,政府主导通过土地扩张来扩张城市边界,通过征地来满足城市化用地需求,而农民在被征地过程中缺乏话语权,往往“被代表”或“被同意”。
为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指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三条底线是不能突破的:第一,不能改变土地所有制,就是农民集体所有;第二,不能改变土地的用途,农地必须农用;第三,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损害农民的基本权益。
对于“进城”农民在农村的土地处置办法,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发展改革试点处副处长郑明媚表示,在现在这个城镇化过渡阶段,借鉴四川成都、重庆等地探索的农民“穿衣戴帽”进城是一个主方向。所谓“穿衣戴帽”进城,就是农业劳动力可以自由进入城市就业务工,但仍保留农村的承包田和宅基地。
同时,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还对控制城镇建设用地扩张提出了要求: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城镇建设用地特别是优化开发的三大城市群地区,要以盘活存量为主,不能再无节制扩大建设用地。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早在今年7月,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就指出,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
“必要的并村及撤村建镇是需要的,但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楼盖得很高,农民上楼了,但生产、生活不方便了,生活成本高了,没有田园式生活了,生活废弃物也没有消解的空间了,农民是不高兴的,不愿意接受的。一定要从农村实际出发,一定要尊重农民意愿。”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如是说。
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 拓融资渠道
城镇化过程中所涉及的户籍制度改革、公共服务改革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有分析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必然会要求财税改革的推进,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让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相匹配,是解决城镇化资金问题的一大关键。
“如果短期内分税制不能有所改变,一个办法是重新规划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公共财政支出上的安排,厘清城镇化中各自负责的领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宣晓伟认为。
郑明媚表示:“新型城镇化要经历一个过程,需要的资金是10年、20年或者30年所需的资金量。要解决资金难题就要重视市场的力量,要改变以往政府主导的模式,创新金融管理方式,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到相关领域的建设中。”
为此,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要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建立地方主体税种,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健全地方债券发行管理制度。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
近年来, 山东省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而这离不开流通业的支持。城镇化对流通业提出更高的要求, 也为流通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条件。目前, 学者初步对城镇化与流通业进行了相关研究, 但大多使用城镇化率来代表城镇化发展水平, 无法体现新型城镇化对流通业的全面影响。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 力图利用VAR模型分析流通业收到新型城镇化的具体影响因素。
二、新型城镇化对流通业影响的作用机理
(一) 新型城镇化的分工效应使流通业分工进一步细化
1. 供给角度。
城镇化使得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商品多样性明显提升, 这要求流通业也应更加专业化、精细化。新型城镇化推进时, 人口的聚集使市场规模扩张, 深化分工便逐步出现。流通业也出现分工细化, 如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专卖店等, 且这种细化的趋势将进一步深化。
2. 需求角度。
新型城镇化伴随着消费者的聚集, 且伴随农民工市民化, 不同消费者的差异性也更加突出, 消费倾向和行为的层级化和多样化明显提高。流通业作为实现消费的最前端, 也应不断增强精细化和专业化, 导致分工细化进一步程度加深。
(二) 新型城镇化的集聚效应降低商品流通费用
1. 城镇化导致人口集聚。
到2020年, 我国人口城镇化率目标是60%,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 可见人口集聚效应将非常显著。这些充足的劳动力不仅能够为流通业提供支撑, 而且他们能够在城镇接受更好的教育, 获得更高的技能, 且成本相对低廉, 能够较为显著地降低流通成本。
2. 城镇化导致产业集聚。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必然会伴随着工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集聚, 而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纽带的流通业, 也将获得地理位置临近而带来的高交易效率, 降低流通费用。另外, 由于服务业的集聚会产生一定的外部规模经济,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效降低商品流通成本。
3. 城镇化导致商业网点集聚。
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 城镇的人口密度不断提高, 导致商业网点扩充加密, 且郊区也逐渐成为商业网点集聚区。商业网点集聚度的不断提升, 会提高消费交易效率, 并有效降低流通费用。
(三) 新型城镇化的需求效应提供了充足的有效需求
1. 城镇化加强生活性需求。
新型城镇化将促进现代化消费品在农村普及程度的提升, 农业人口的市民化程度提升, 生活品质得到不断提高。伴随着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 更多的社会商品进入农民家庭, 农民消费层次提升, 为流通业创造了更广泛的有效需求。
2. 城镇化带动生产性需求。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使得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 释放出农村的富余劳动力, 为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劳动力。同时, 由于城镇化使得生产要素在地理上更加集中, 能够有效节约成本, 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 显著提升生产效率, 生产性消费的需求将显著增加。
三、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对流通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及流通业发展水平的测量
对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测量, 现有的文献多是利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刻画城镇化率, 但这样不能反映城镇化的质量, 经济水平、生活水平的提高等都体现不出来。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涵义, 本文采用4个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 从经济、生活、社会、人资环四个方面, 全面、综合地反映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 (如表-1) 。
进一步的, 选取2000-2014年山东省相关数据, 进行数据量化之后, 采用改进熵值法求得各指标权重, 进而计算得到山东省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数 (CS) , 结果如表2所示。对于流通业的发展规模, 选择县及县以下商品零售总额 (LSE) 来表示。为了消除异方差的不良影响, 对数据进行取对数处理。
(二) 实证分析
1. 平稳性检验。
为了保证回归结果真实可靠, 需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stata12.0对LNCS和LNLSE进行平稳性检验, 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的结果可知, 在差分之前, 两个序列ADF检验的P值均大于临界值, 说明新型城镇化 (LNCS) 与流通业 (LNLSE) 非平稳。一阶差分后, DLNCS与DLNLSE的ADF检验P值均小于1%, 说明两序列是一阶单整序列。
2. 协整检验。
本文采用E-G两步法, 对DLNCS与DLNLSE进行协整检验。因为两个序列是一阶单整的, 采用OLS得到协整方程如下:
可见, 原方程拟合度较好, 但方差残差序列存在自相关。进一步采用迭代法消除序列相关性, 在自变量中加入AR (1) 项, 再进行OLS回归, 结果如下:
可见, 回归方程拟合度较好, 且残差序列无自相关。LNCS系数显著, 说明新型城镇化水平对商品零售总额的影响比较明显, 新型城镇化水平每提升1%, 会导致商品零售总额增加0.8561%。
为了避免出现伪回归现象, 进一步对方程 (2) 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 其结果如表4所示。
可见, 回归方程残差的ADF值小于临界值5%水平上的值, 且P值小于1%, 说明残差序列平稳, 即证明了山东省新型城镇化与其流通业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协整关系。
3. 格兰杰检验。为了明确山东省新型城镇化与其流通业之间的相互因果关系, 进一步对两者进行格兰杰检验, 结果如表5所示。
可见, 在滞后1期时,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 LNCS是LNLSE的格兰杰原因, 而LNLSE不是LNCS的格兰杰原因;在滞后2期时, 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 LNCS是LNLSE的格兰杰原因, 而LNLSE不是LNCS的格兰杰原因。总体来看,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业之间存在单项因果关系, 新型城镇化是流通业发展的原因, 但是流通业并不是导致新型城镇化的原因。
四、主要结论
通过上文的分析, 本文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第一,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的分工效应使流通业分工进一步细化, 集聚效应降低了商品流通费用, 需求效应提供了充足的有效需求, 三个方面共同作用使得流通业发展受到影响;第二,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是其流通业发展的动因, 新型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 商品零售总额就增加0.384%;第三,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是流通业发展的原因, 但是流通业并不是导致新型城镇化的原因。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商品流通发展与变革的直接推动力。本文基于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及流通业的相关数据, 使用VAR模型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对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的分工效应、集聚效应和需求效应会对流通业的发展发挥积极的影响;山东省新型城镇化是其流通业发展的动因, 新型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 商品零售总额就增加0.384%;但是, 流通业并不是导致新型城镇化的原因。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流通业,山东省,VAR模型
参考文献
[1]舒建玲, 张晔.新型城镇化对农村流通产业的影响分析[J].改革与战略, 2015 (2) :91-95.
[2]戚晓旭, 杨雅维, 杨智尤.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 2014 (2) :51-54
[3]简诗雅.安徽省流通产业与新型城镇化水平关系[J].商业经济, 2014 (9) :34-36.
[4]陈茉莉, 吴敏.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产业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农民工市民化视角[J].商业经济研究, 2015 (15) :40-41
摘要: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以及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转型提升期,城乡规划编制的理念、重点与技术方法等也面临相应的转变。文章从促进城乡协调差异化发展、探索先发地区的存量规划模式、探索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和低碳生态社区规划等方面探讨新时期城乡规划的转型应对之举。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规划;转型思考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城镇化是伴隨着市场化、全球化而起步和发展的。伴随着经济、空间的高速增长,城乡规划采取的是以增长为基本导向的依赖路径,增量型、蓝图式规划是这一时期的主要规划类型。不过,随着国际环境倒逼机制的形成和国内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在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终结之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全面转型。伴随着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差距扩大、环境恶化、资源约束、社会矛盾和传统流失等问题的凸显,地方发展转型的意愿已日益强烈,传统以增长为导向、片面关注城市的规划模式已不能适应现实发展的需求。
一、城乡规划的转型背景
人才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在于处理好城乡二元结构、区域二元结构和城市内部二元结构,新型城镇化战略基于促进城镇化方式的全面和根本转型而提出和实施,相当于开辟了一条新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这条发展道路以促进生态文明、增强城乡之间的优势互补、以人为本、优化环境、节约资源为主要宗旨。具体来说,在指导思想上,要实现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着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人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在动力机制上,要实现从重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商业经济为主向重视城市经济为主的转变,保持工业经济和商业经济,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协调与均衡发展;在发展重点上,要实现从重视规模扩张向重视功能、作用扩张的转变,不可偏重于城市规模的扩大,要把心思更多地放在城市的职能和质量上,发挥其在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提升城市居民水平、与农村优势互补的巨大作用;在空间形态上,要实现只把大城市作为中心城市向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转变,大力促进城市群的出现;在城乡关系上,要实现只重视城镇发展而忽视乡村发展向城乡互相带动、共同发展的转变努力促进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在制度创新上,要从自下而上的探索向顶层设计和基础创新相结合的政策保障方向转变。
二、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
最初的城镇化在向新型城镇化转变,城乡规划的主要任务也要随之改变,具体来说,城乡规划不再简单地为了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而是要统筹城市与乡村、经济与环境、人口与资源的合理、科学的发展。基于此认识,规划工作者应将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核心要求作为规划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出发点,着重强调对区域协调、城乡统筹、环境品质提升与生态空间约束等社会、环境及生态方面的分析,并落实到空间层面,同时予以政策保障。不能单向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对环境的保护,不能只促进城市的发展,还要依托城镇的有利条件带动周边乡村的发展,尽可能不要因为人口过快增长而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分配不均匀等问题的出现。
1、城乡规划的任务重点
城乡规划作为空间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上级政府的宏观调控工具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公共政策,从宏观到微观保障了空间资源配置、监管的完整性。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需要聚焦以下两方面的内容。区域协调,整个世界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任何事物都无法脱离与其联系着的其他事物独立发展,城镇的发展与乡村的发展就是一个典型的案列,
要想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就要注意区域协作,以此促进资源的合理规划与利用,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利用价值,同时要保证城镇与城镇之间的协调发展,不能一个劲儿地只发展大城市,小城市的发展也不能滞后,否则的话,很容易产生木桶的“短板效应”。与传统城镇体系规划相区别,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更加注重功能、形态、结构、设施与政策之间的协调。城市内部优化提升,目前,我国城市发展的重点是改善城市环境,增强城市功能、宜家宜居、增强多元化、包容性,为了进一步促进城市化的进步,就不能把重点全部放在空间扩张上,必须兼顾城市各方面的综合发展,在发展中解决城市运营效率低、城市功能品质不高和城市内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2、城乡规划的转型挑战
规划的目标理念向以人为本转变,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要求把人作为城市规划的核心,把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作为终极目标。规划师需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责任,为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努力工作,在工作中更加强调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分析,提出并着力解决社会问题,从注重人口规模转向注重人口结构分析和人的需求研究,从片面关注城市居民转向全面关注城市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居民及留守人口的社会需求,树立城市居民与农村人平等的观念,把二者身份不平等的观念扼杀在摇篮之中,并以人的视角进行规划和设计。这不仅仅是规划目标理念的转变,还会涉及到空间话语体系的变革。规划的价值观向社会、经济、文化及生态多元价值观转变,在经历了空间超常规的快速发展之后,如今先发地区的城市空间框架基本拉开,而环境、社会、文化及特色等方面的问题开始凸显,传统专注于空间增长的宏观结构规划已不能解决新时期的城市问题。以经济增长为基本导向的依赖路径要逐渐向统筹经济、社会及环境均衡的科学发展路径转变。城乡规划必须适应城市发展模式的价值观转换。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这样才能跟上时代步伐,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
三、城乡规划的转型应对
1、促进城乡协调差异化发展
城乡生态和空间的协调发展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本底和前提,其核心是要保护农业和生态资源,保存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所以,规划城乡发展的时候,要在保护、认识自然的前提下利用自然,切不可以牺牲环境、破坏大自然为代价进行城市规划,加强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城市周边以及附近农村的湿地资源和土地资源,在更大程度上缓解城市用水紧张、土地资源紧缺以及人均占有量不足的严峻问题,充分利用大自然给予的财富,加强城市与农村的共享。
2、应对城市发展阶段变化,探索存量规划模式
目前总体规划面临的是量大面广且日益成熟的城市建成区,规划主导范式开始从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变。在国内一些大、中城市开展的总体规划修改实践中,已经普遍遇到上述问题。其基本的应对思路是,在有限的空间框架里,通过中观结构的优化和空间秩序的梳理,以及优势战略资源的整合、重组,达到功能、品质和效率提升的目的。因此,在当前阶段,总体规划的核心要素有待从适建土地空间向优势战略资源转变,总体规划的空间视角也有待从分立向统筹、从宏观结构向中观秩序转变。
结语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是当前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核心内涵。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转型提升期,城乡规划编制的理念、重点与技术方法等也面临相应的转变。总的来说,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主要任务已经从满足基本的增长需求向促进城镇化转型提升,统筹社会、经济及环境均衡的科学发展转变;城乡规划的工作重点向区域协调、城乡协调和城市内部的优化提升转变;满足各方面的基本增长需求已经跟不上城镇发展的大步伐,也不能作为主要任务继续存在,而坚持“科学发展观”,缓解人口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质量与发展速度之间的矛盾;城乡规划的工作重点向区域协调、城乡协调和城市内部的优化提升转变;城乡规划的目标理念向“以人为本”“生态文明”转变。
参考文献:
[1]邹军.经济转型和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应对[J].城市规划,2011(2)
[2]张京祥.增长主义的终结与中国城市规划转型[J].城市规划,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