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计划设计

2025-04-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英语教学计划设计(精选8篇)

小学英语教学计划设计 篇1

教具的运用也要适度。如果教师一味地追求生动和丰富的教学效果,把课堂变成展览馆、动画观摩或音乐会,必然是舍本求末,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案例]“Is it a/an...? Yes, it is./No, it isn’t.”教学设计片段

在学习Is it a/an...? Yes, it is./No, it isn’t.这个句式时,如果让学生拿着某种东西问Is it a/an...?就显得不真实,明知故问,而且简单的机械操练让学生更无兴趣可言。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多媒体课件:在一个精美的礼物盒里有许多礼物,礼物盒打开,露出物品的一小部分让学生用Is it a /an...?来猜,如果学生猜对了,界面就会出现一个物品单词并显示这个物品,否则就会继续呈现物品的局部并请学生继续猜。这样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对单词的认读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会句式,并懂得在实际生活中对不确定的东西可以用Is it a/an...?来问,用Yes, it is./No, it isn’t.来回答。可见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语言。

所以,在运用教学媒体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注意适时、适度。遵守少而精的原则,不搞花架子。3.媒体的选择要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

我们在选择、设计媒体时,一定要根据媒体产生的功效与所付出的代价的比率大小来选择。能用一般的实物卡片解决的问题,就没有必要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多媒体课件。小学英语教师的课业负担一般都比较重,因此,教学媒体的运用须讲求简便、易用。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旨在解决那些用传统教育媒体难以解决的问题,没有作用或作用不大绝不要用。

[案例]“How many?”教学设计片段

在教学“How many „ can you see? I can see „.”这样的内容时,教师通常会搜集一些同类物品或画有同类物品的图片辅助教学。但这样的情景对学生能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费时又费力,更缺少语言的“information gap(信息沟)”。如果教师能巧妙地运用自制教具,则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师准备一把剪刀和一叠纸,边剪边与学生交流:What am I doing? Oh, I’m cutting.What am I cutting? I am cutting some flowers.Guess.How many flowers?此时,教师再将一叠剪纸花散开在学生面前,并问:How many flowers? 这种教具的选择和运用方式不仅突破了常规惯例,而且教师边制作边与学生交流所产生的互动将英语学习变得更轻松有趣。

4.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特点组合教学,扬长避短,互为补充。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讲解、板书和直观教具的运用是不可缺少的,现代教育媒体与之结合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例如电视录像在表现活动的画面有独特的优势,但它呈显时间太短,学生的认知过程难以展开,但如果将它与投影教学或挂图教学相结合,则既能表现活动的画面,又能表现静止放大的图像,教学效果必然会更好。

5.运用教学媒体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教师要不断增强意识,努力深入研究媒体的不同功能和特点,不断提高使用现代教育媒体的能力,这样才能发挥媒体优势,有效地促进教学 质量的提高。

青华小学

何 波

小学英语教学反思

一、在中国,英语是外语,不是二语,不可习得。

在中国,很多人忽视了英语是一门外语,而不是第二语言,是英语学习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客观原因。那么,第二语言与外语究竟有什么区别?它们是同一概念不同风格的用语,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对英语教学的效果会产生怎样的作用? 其实,我们知道,second 1anguage与first language相对,而foreign 1anguage和non-native language是与mother tongue和native 1anguage相对的。

first language和mother tongue和native 1anguage的共同特点是:(1)最早习得的语言,常常是在家庭环境中习;(2)熟练程度高。语言直觉强。

second language,foreign language和non-native language的共同特点是:(1)是一种双语现象;(2)在掌握的时间顺序上次于第一语言;(3)熟练程度一般不如第一语言;(4)习得方式一般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或自学。

首先,在语言环境方面,第二语言与外语有着根本的差别。第二语言学习者一般都有一个比较自然的语言环境。周围有众多的该语言的本族语使用者。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之间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联系。同时,由于该语言可能是“官方语言的一种(如英语、法语在加拿大,英语在印度等),新闻媒介、官方文件、广告等等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比较真实和自然的语言环境,而“外语”学习者一般来说则很难有这样的语言环境。其次,从语言输入来看,第二语言学习者一方面有自然的语言环境,另一方面,如果他通过课堂教学学习该语言,教师的语言程度、同学的语言程度等都给他提供了较理想的“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其中包括“针对外国人的谈话”(foreigner talk),“教师语”(teacher talk)、“同伴语”(peer talk)等;

而外语学习者则不同,他一般不可能得到foreigner talk之类的输入,由于外语教师语言水平总体上不能与第二语言教师相比,teacher ta1k的质量和数量都不如第二语言教学课堂,peer talk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限制。

英语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是二语教学还是外语教学,还有一个重要标志,那就是看当地学校的课程是不是用英语授课。如果除了英语课,其他课程用母语讲或大部分用母语讲,英语教学就是英语外语教学(TEFL)。显然在中国,英语是外语,而不是第二语言,中国缺乏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环境。母语可以习得,二语也能习得,但外语是不能习得的。

而在我们的小学英语课上过多的强调了情景的创设,甚至是为了情景而情景,以至于产生了虚假的情景。很多老师抱着在这样的情景中给孩子们以自然习得英语的期望,原本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在40分钟的英语课上,老师用外语授课的时间到底有多少,学生能开口说外语的时间又有多少?有多少学生的家庭有外语环境,有多少学生父母懂外语,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或被动接触外语的机会又有多少?我们尽可以看到一些十分成功的小学英语教学观摩课,在这些观摩课上英语教师和学生配合的天衣无缝,听说读写的操练样俱全,加上朗诵,短剧,多媒体演示,教学者为之兴奋,听课者为之激动。然而,在一年365天的外语教学中,这样的课又有多少呢?这本帐,从事英语教学的一线教师心中应该是很明白的。

二、小学英语教学应较多地采用采用认知法,而不是直接法。

直接法即大量接触真实的语言,进行真实的交流,靠大量重复模仿,强化记忆,养成习惯。视听法、听说法、交际法都属于直接法。以直接法为主进行教学,一定要有语言环境,要有高水平的师资,班额要小,学习和使用英语的机会要多。认知法不排除模仿,但由于缺乏语言环境,学习途径主要是通过理性思维,学习语音、语法、词汇知识,掌握语言规则,指导听说读写,举一反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语言能力。英语在中国是外语,中国学生学英语,不论是小、中、大学,都不能采用二语教学类型,而要以语言知识为拐杖,在运用经验学习的同时,要注意理性认知;对于小学生尤其要培养他们可持续发展的语言学习能力,不能排斥语言知识。

而在我们现实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有限的师资力量,教师水平的相对低下,语言环境的缺乏,大规模的班级授课,都告诉我们直接法的教学方法不适合目前的小学英语的教学实际。

三、靠持续不断的语言知识,而不是“玩”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

小学英语教学是要重视培养兴趣,但不能单靠唱歌游戏去学习,因为培养兴趣主要是为了学习英语。小学生学习英语不是英美的移民学习英语,则只有不断学到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满足他们的成就感,才可能培养持久的兴趣。而目前小学生每周只有100多分钟的英语课,单靠唱歌游戏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新鲜劲儿一过,孩子们就会厌倦。所以,唱歌游戏应该作为小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养兴趣的手段。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小学生在记忆力强的时期多记单词,多学习语言规则,并尽可能多创造模仿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是可以互补的。真正做到听说先行,读写跟上。光听说不读写,很难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养学习能力,也难减轻学习负担。所以小学生还是应当认真进行语言学习。

四、小学英语教学不应排斥基本的语言规则

传统英语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方法是语法翻译法和听说法。语法规则的讲解和操练成了传统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随着交际教学法的兴起,语法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有所削弱。到了80年代,有的语言学者公开排斥语法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反对在任何教学阶段控制语法教学项目的做法。他们认为,只要在课堂上提供有意义的交际,语法就会被学习者自动习得。受此观点影响,80年代有一段时期,语法教学曾一度在部分外语课堂消失了。然而,物极必反,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反思,人们终于意识到了削弱甚至取消语法课的弊端,因又重新思考语法在语言交际以及在外语课堂中的地位与作用。

青华小学

何波

小学英语教学案例

------讲述我的课堂教学中的“意外事故”

自从走进了小学课堂,我们每天都要面对一张张天真活泼的笑脸和一双双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睛,而这些笑脸和眼睛背后,我们还能看到小学生们好玩好动,自控力差,个性张扬的天性。因此,课堂上,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意外事故”总是防不胜防地发生着。然而,作为英语课堂引导者的老师,如果对这些“意外事故”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师生关系、损坏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而且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就与《英语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背道而驰了。鉴于《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在我的英语课堂上特别注意运用师生地位平等的原则方法来处理这些意外事故。下面,我就谈谈发生在我的课堂上的两件“意外事故”及我采取的方式方法。“意外事故”一

事故情节: 在一次英语课上,我在教“Look at me ,this is my head, this is my ear„”时,由于录音中语速太快,学生跟不上来,我便放慢语速,并且用纯正的美式英语让学生跟读,但几遍下来,有些同学的语速还是有些绕不过来,便产生了畏惧情绪、不愿再读了,当我再次让他们模仿跟读时,有位同学竟然干脆说:“我是读不来的。”就不愿再跟读了。有些学会了的同学就骄傲起来了,他们在别人朗读时不认真听,随意插嘴或嘲笑别人,有位同学甚至说:“我学会了还要重复读,真没劲!”,当时的我真是左右为难,于是我灵机一动,把全班分为四个小组来竞赛,看哪两个小组读得既清晰准确又响亮整齐,就给他们每组各加一颗“红五角星”,结果这一招还真灵验,每个小组都干劲十足了,都读出了自己的最好水平,我给两个较好的小组加了星星后,问另外两个小组的同学要不要再比试一轮,他们齐声说“要!”于是我让他们开始了新一轮的竞争,待同学们基本上都读得很好了时,我看教育的时机已到,于是我说:“老师开始学英语时有很多句子也不会读的,但我坚持一遍又一遍地跟读,直到第十遍才终于学会。”接下来,我叫了刚才说“我读不来的”的同学,请他读出“Look at me ,this is my head, this is my ear„„”等句子,在我的鼓励下,他终于拾起了自信,鼓起勇气大声读出来了,虽然读得不太好,但我还是给予他“Excellent!”的最高表扬,并对其他同学说“Clap your hands!” 在小朋友们的掌声中,我较为轻松地纠正了他的发音,并对其他同学说:“这位同学说自己读不来,你们说他读得来吗?”同学们齐声说“读得来!”我又说:“其实我们每个同学都能读得好的,关键看你有没有自信去读好,这位同学首先不够自信,但后来他不再畏缩,而是勇敢地读出来了,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呀,单凭这股勇气就值得我们学习!”那位同学在我和其他同学的掌声中满意地坐下去了。接下来我叫了那位说“我会读了还要重复读,真没劲!”的同学,跟他玩一个“Simon says”的游戏,我很快说出“Open your book, Close your pencil-case, Open your mouth, Close your eyes„„”等较难的指令,他开始摸不着北了,结果他那骄傲的情绪大打折扣了,开始有了自知之明。于是我不加评定地让他坐下了。接下来的课堂上,他再也不随意插嘴和嘲笑别人了,而是很专心地听别人读和说。

现象分析:这是一个英语课堂中反复操练的环节,对于没接触过英语音标的小学生来说,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却也是非常枯燥的。无论我们怎么优化这一过程,把他变成一场游戏或一场竞赛,仍避免不了反复地读、说与纠音。教学中,存在着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是很正常的,但我决不能让学生存在不想学的心理。在我的课堂中,我把枯燥的操练变成一场场竞赛,不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熟练掌握了语言,而且培养了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对于操练时缺乏自信的同学,我赞扬他敢于开口说的勇气这一闪光点,并通过用自己作比较,帮助他树立了学好英语的自信心。而对于那些骄傲自满的同学,我通过制造“障碍”挫伤他们的骄傲自满的情绪,让他认识到知识的无穷性,端正了他们的学习态度,达到了不言而明的教育效果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尊敬他人、平等待人的思想情操。思考与探究: 1,《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小学英语教学应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因此,将竞赛贯穿与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适时的评价是《英语课程标准》的思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体现。《英语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兴趣看作小学英语教学的第一要务。培养兴趣可以借助玩玩唱唱,但不等于玩玩唱唱。游戏等直观活动只能激发学生一时的外部兴趣,这种兴趣是短暂易逝的。而要培养学生持久的内部兴趣,主要靠学有所得而产生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最好通过比较和竞赛的形式体现出来,学生才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我的教学中,相对于游戏来说,我更多地采用了竞赛的形式。把竞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更多的学生尝试到竞赛所带来的成就感,让更多的学生保持持久的内部兴趣。

2,我在处理这一事故时,虽然已经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教育目的,但花费时间较多,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同时,教育言语要用大量的中文讲才能让学生听明白,大有变英语课为思想品德课之嫌。有损英语语言气氛的营造和让学生进行英语交流的自主习惯。而如果让这两种极端的学生进行课后教育的话,又不能起到这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意外事故”二

事故情节:有一次,当我走进一个刚上完体育课的纪律松散的五年级班级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个情景:教室里大部分同学拿着书本作扇子不停地扇动着,有几个同学围成一堆挥舞着小扑克,正战得难分难解,看到我来了,才恋恋不舍地停了下来,我等同学们都坐端正以后才站到讲台前,给每个小组加了颗“红五角星”后又全部擦掉。这时,全班同学都神色紧张,等待我的严厉批评。可是我却稍稍微笑了一下,说:“同学们,看到你们牌场上那股争强好胜的精神,我很感动。我也很喜欢玩扑克牌,那么好,我现在想和你们来研究扑克牌,可以吗?”面对学生们略为放松又感到诧异的神情,我接着说:“我们知道一副牌有54张,4种花色及J、Q、K等人物形象,你们知道4种花色的英文名称是什么吗?J、Q、K各是什么字的简写呢?它们各代表什么人物呢?” 他们的脸上产生了热切求知的表情,这时我就简单介绍了扑克的由来、4种花色的英文名称、J、Q、K的英文全名及其所代表的人物等知识。学生加深了对我知识渊博,语言风趣的良好印象,也对我增加了几分佩服。此时,我感到教育的时机已到,便说:“大家想想,一副小小的扑克牌就蕴藏着这么多的英文知识,可见,学好英语在任何地方都有用武之地,那么你们是否愿意和我一起到英语知识的海洋里去争强好胜呢?”回答我的是一片热烈的掌声。最后,我说:“Please take off you fans and cards, Then take out your English books,Let’s begin our English class, OK ?”接下来,我们的英语课终于开始了。

现象分析:这“意外事故”反映了我们英语课堂中普遍存在的课堂纪律问题.玩扑克牌等卡片游戏是学生中最为流行的游戏,尤其在小学。在班风松散的班级,在特殊的情况下,小学生很随意就把扑克游戏带到课堂上来了,面对这种情况,如果老师采取强制停止或没收扑克牌的办法来解决这种纪律问题的话,就会产生不良的效果:不但无法让学生真正信服你,反而拉开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树立了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强权的形象,形成课堂上师生之间压迫与被压迫的不平等关系;学生无法接受老师的观点,进一步对英语产生敬而远之的态度;不仅无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狠狠地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为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划上了一道永不磨灭的伤痕,因为英语老师在某种意义上就代表了英语的某些特征,英语老师不能产生对学生的亲和力,就会给学生留下“英语就像英语老师那样没意思”的印象。我采取了与学生保持一致的立场和先扬后抑的方式,先表扬他们争强好胜的精神,接着用幽默的语言和渊博的知识来打动和征服他们。不但树立了老师的良好形象,产生了对学生的亲和力,形成了课堂上师生地位平等的关系和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而且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培养了学生对英语的浓厚兴趣。我感觉我很好地达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思考与探究:

英语课堂上的纪律问题是我们小学英语老师普遍头痛的问题,英语老师不能像语文、数学老师那样只任教一个或两个班级,我们任教班级多,面对的学生也多,不可能像语文、数学老师那样了解学生,也不可能像班主任那样与某个班级的学生朝夕相处,因此,如何确保英语课堂上的良好纪律是我最想知道的问题。我个人认为:给自己不断充电,发挥自己最好的教学技能,使每一堂英语课都具有浓厚的趣味性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对你的课产生兴趣,同时以地位平等的心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做到老师与学生之间是师生关系更是朋友关系,这是我最有体会的一点;当然确保英语课堂上的良好纪律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重视和班主任老师的配合。

青华小学

何波

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景教学”

铁东区青华小学

何 波

“情景教学”是指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于交际的社会情景,脱离了社会情景,语言就难以恰当地表述,难以发挥其进行交际活动的本质作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学习举趣,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用英语进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运用所学语言成功地达到某种目的后的愉快。这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学科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要使小学生能够在40分钟的时间内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情景,做到教学情景化。英语教学应该创造一切条件采取一切可用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强烈愿望,使他们喜欢学、乐于学,并且随时随地可以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以达到快乐学习,快速成功的目的。下面谈谈我在英语教学中是如何创设学习环境和情景的。

一、挖掘教材内涵,创设情景

小学英语教材着重于对学生的兴趣培养,教材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情景内容。如教科书全部采用彩色图画,情景会话贯串全套教材;教材紧密结合儿童好新奇、爱活动、善模仿、爱说、爱唱、爱跳、爱表演的特点来编排和设计教材的内容与形式。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歌曲、游戏、绕口令、谜语、小诗等和一些浅显易懂的寓言故事。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激发学生乐学情趣,实施直观教法,创设教学情景,如在展示新语言点时,我通过展示教材中的实物(不同的学习用具、食品、衣物、颜色等),或画出相应的简笔画,刺激学生的大脑兴奋,直接感受英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强化求知欲望,并形成深刻的影响。

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拓展情景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模拟表演创设的情境,往往受时空限制无法全部做到,在这种情况下可运用录音、录像、投影幻灯等电化教学手段来移植情境,形象生动地再现有关对话的时空,做到声像结合,图文并茂,这适合小学生好奇、求趣、求新的年龄特点。教师将学生要学的内容融于其中,会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帮助学生在语言与表达对象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自觉、更有趣地进行英语交际活动。例如:下雨的情景课堂上难以再现,让学生听预先录下的下雨声,先体会下雨时的情景,再学习有关下雨的内容,学生会很感兴趣。学生在情景中深入角色,自觉主动实践,又在表演中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在相互评价中体现自我。运用电化教学手段,拓展了教学情景,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多渠道地获得信息,从而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密度。

三、组织科学的教学方式,优化情景 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方式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讲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在教学上,采用生动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学方式,优化英语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课堂英语教学(尤其在起始阶段)中,教唱英语歌曲,学讲英语小笑话、小故事、还有演话剧、童谣、小诗、绕口令、猜谜等等,形成轻松的学习气氛。不少小学英语学习内容可以用歌曲形式表达,这有助于激发兴趣和分散难点。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融音乐与英语为一体,能帮助学生理解对话,表现情景内容,创设有声语言环境,使学生自然投入。在唱歌过程中,可以根据歌曲内容进行问答或分角色对话,体现歌曲中的交际情景。英语小笑话和英语小故事不仅老师讲,而且要让学生学会讲,让学生从机械、呆板、单调、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消除学习疲劳,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

我常常采用游戏教学、课前或课后猜谜语等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多用英语组织教学,开辟英语语言环境,再配以大量的感性材料和电化教学手段,多给学生提供英语对话、表演、朗读的机会和时间,组织科学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情景,使学生在情景语境中学好英语,始终保持浓厚兴趣。

四、引导反复实践,深化情景

英语课的实践性很强,而“练”才是学生自己的实践。在英语课堂上反复实践,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引导学生在情景中实践。如我们可以给全班学生各取一个英语名字,并要求他们不仅在英语课堂上使用,在课外也尽可能多加使用,这不仅增加了他们的口语练习的机会,而且使他们对这种语言有身临其境之感。其次,在现代化电教设备创设的情景下,让学生多看、多听,获取最大的信息量。学生从录像中能看到生动的画面,帮助他们加深对某个句型、某个词汇的理解。从录音机里能听到纯正地道的英语口语、绘声绘色的故事描述和对话,这就在不知不觉的模仿中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语感。

五、运用积极的鼓励,唤醒情景

学生是有情感的,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只有积极、肯定的情感才能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展,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加活跃。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如课堂中要求学生做两人对话时,双手并排合拢,说:“ Pair work, please.” 每当 Free talk 突然无声时,轻声地鼓励:“ Don’t be afraid.Never mind.”每当学生回答正确时,及时地说一声:“ Very good!” “Well done!”

“Great!” “You are clever.” 以示表扬。

六、即时创设活动,激活情景

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以活动为载体,激活课堂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例如,在教动物的单词时,我就把几个动物,特别是学生熟悉的“ dog、cat、duck„ ”做成头饰,并把它们的声音“ woof - woof ”、“ mew - mew ”、“ quack - quack ”等录下来,并编成一个故事。当要教的动物登场时,就放录音听叫声,让带头饰的学生上台,再教此动物的单词。每个学生过关后,再继续讲故事。学生既听了故事 又学会了单词,心里自然很高兴。

七、运用形体语言,引导情景

教师的形体语言即教态是无声的语言,它能对教学情景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饰作用,可以使教师通过表情让情景的表现更加丰富,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教师亲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专注的眼神可

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消除恐惧感,缩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距离。教师热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潇洒得体的身姿手势,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情景中去。

八、组织游戏,丰富教学情景

儿童与游戏有着天然的联系。在课堂上适当地有意识地增添一些趣味性游戏,创设丰富的游戏情景,使孩子们觉得好玩,从而延长注意的保持时间,更有效地参与教学。例如:在学三年级第一册 unit 2(A 课)head/eyes/nose/mouth 等时,安排一个比赛,把全班分成几大组,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到教室前面参加比赛,每组代表面向本组同学,教师、台下同学先后向每组代表发令,如: Touch your head/eyes/nose/mouth 等,要求代表按指令指向身体部位,全体学生为评判员,用 Yes/No 随时作出判断,全部正确的代表为他们小组获得一个奖品。这样每个同学都能集中注意力参与活动,既得到了听、说、读的训练,又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对话复习教学中设计适合儿童口味的游戏情景,是寓教于乐的好方法,能帮助教师 把单调乏味的复习工作变得生动活泼,为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行语言操练创造了条件,使学生乐而好学。

例如:在教“Happybirthdaytoyou!”时,设计公鸡一家团聚互相祝贺生日的游戏,显得形象、生动、有趣。学生在游戏情景中深入角色、踊跃表演。在玩中复习巩固,既符合孩子们乐于模仿与好玩的天性,又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还调节了学习节奏。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巩固了学到的语言知识,锻炼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例如:在教12个月份和天气时,我设计了一个“哈哈HAPPY”时,我准备了12个月份的纸条,放在一个盒子里,再准备关于天气特征的纸条,如hot、cold等放在另一个盒子里。游戏开始时,一名学生从两个盒子里各抽取张纸条,连起来说一个句子。如果这个句子符合事实,如。其它同学则重复该形容词:如果句子不符合事实,如其它同学则“哈哈”大笑说。显得形象、生动、有趣。学生在游戏情景中深入角色、踊跃表演。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既符合孩子们乐于模仿与好玩的天性,又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还调节了学习节奏。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巩固了学到的语言知识,锻炼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总之,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要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我们要充分利用“情景教学”这一重要教学方式,培养、维持和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小学英语教学反思

青华小学 范娜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深刻的改革,新课改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作为教师的我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更新教学观念,迎接新课改的挑战。下面简单地回顾一下开学以来所做的一些英语教学工作。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2、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

3、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4、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二、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有积极的情态,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刻板的情态,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还会影响其它发展,情态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把英语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习,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语言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关。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适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做到:

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和协调的方法进行学习。

3、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四、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

评价可以使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助于反思及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评价或采用测验及非测验形式,平时重视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回答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改进的诚绩,及反映的情感、态度、策略某方面进行及时的评价,如有口头评价、等级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等方法,充分发觉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测验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侧重于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能力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通过评价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小学英语反思

青华小学 范娜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常利用游戏。课堂上唱唱跳跳,说说演演,形式花哨,十分热闹,使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教师预设的价值取向。时间一久,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原有的最初的学习高温急剧下降,原始的兴趣正逐渐地不复存在。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是:课前教师不遗余力的精心设计组织来吸引学生兴趣;课上学生走来走去,又是叫又是跑,甚是热闹,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流于形式;课后,学生懵懵懂懂,一知半解;一学期下来,学生则普遍捧着课本迷惑地望着你。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安排不合理,学习没及时巩固,知识没能螺旋上升,直接导致教学的畸形。

面对如此频频告急的教学危机,这不能不引发我们的反思。

我认为,小学英语教学是要重视培养兴趣,但不能单说说唱唱玩玩。因为培养兴趣主要是为学习英语,游戏应成为小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的手段。因此,我们在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的过程,不能只停留在课堂表面的“活”,“乐”,“玩”中。我们注重学科本身,从学得后产生的成功体验来不断滋长兴趣,挖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不学习语言规则,不掌握相当的词汇,英语的应用能力就是空中楼阁”我们体会到:语言知识本身具有的魅力,才是学生持久学习的驱动力,才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绝的能源。为此,我认为游戏作为帮助学生学好英语的一种有效教学形式,要真正发挥其辅助教学的功能,达到寓教于乐,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一、面向全体,分层教学

在游戏教学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如何对待优中差生。我设计游戏注重面向全体学生,难度适中,让大家都参与。我根据个人素质,性格特点,记忆力,反应速度等,在心中把全班分三组,因材施教,分层要求,以求最有效的激励机制促学生不断上进。在激发他们的主动参与亲身实践中,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无形中调动学生的言语资料库。在实践中他们学会自我评价,由此产生的成就感又转化为无穷尽的学习后继力。

二、组织得法,严谨有序

做好游戏的组织工作,做到有条不紊,活而不乱。小学生天生喜欢游戏,争强好胜,有些学生做起来容易忘乎所以,甚至在课堂上,有会情不自禁地高声喊,因此,首先,有开始游戏之前讲清规则。纪律要求,评分标准,防患未然。在游戏过程中即使还出现一些混乱,我要能理解学生的心理,不一味批评,而是积极讲清楚。

英 语 教 学 反 思

青华小学 范娜

根据小学英语兴趣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和生活性原则,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我设计这课时的理念. 设计思路: 本课是一节复习拓展课。一般来说,复习课是比较枯燥乏味的。我尝试着改变这一现象.所以在这节课一开始复习词组和句子的时候,我借助了多媒体,运用了动画的形式,使学生很有兴趣地来复习。我觉得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达到了复习的目的.而在复习的过程中不应该仅局限于课本知识,所以我又根据实际情况,拓展了与学生生活贴近的词组kick shuttlecock和play badminton.在教授这两个词组的时候,我运用了实物教学,因为贴近生活,学生学的很积极.为了让学生容易记住这两个词组,我把词组和句型联系起来,编了一个简单的chant,这个倒让学生很感兴趣。学生都跃跃欲试.因为简单易学,学生最后也能将自己的爱好编成chant.这样一来,学生就有了学习的成就感。

如果这节课让学生不停的互相问各自的喜好,未免有一些枯燥,所以我也设置一个让学生问“小动物”爱好的场景。这个小细节不仅让学生有效地复习了所学的知识,同时也让课堂变的轻松有趣。小学生比较喜欢童话,所以我就索性把“童话”搬到了课堂,学生特别喜欢这样的形式。看的出来学生是兴奋的,我觉得这时候在课堂也掀起了一个小高潮。

我在这节课中还拓展了与生活比较贴切的句型:What do you like best? 并让学生进行操练。在这节课中,我还为学生安排了一个动笔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前发的星星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和他们的爱好.最后我又创设了一个真实环境,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俱乐部。并扩展了句型:What club are you in?最后将课堂推向高潮。回顾这节课,我也看到了一些不足.首先我觉得自己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同时也要加强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比如在教授What do you like best?这个环节中,由于教者急于求成,导致学生并没有完全领会到这句话的意思,在操练这个句型的时候,学生显得有点不知所措。而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时间显得有些过紧。我觉得在前面几个环节中,还可以压缩时间,让学生在最后一个环节中得到更多的锻炼。另外,我觉得我这节课还可以增大容量,让学生增加语言的输出和输入量。

小学英语教学反思

青华小学 李欣原

我觉得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做到“三化”是搞好课堂教学的保证:一是课堂英语化,二是教学情景化,三是步骤规范化。课堂英语化是因为语言是一种环境的产物,应尽量的给学生营造一个英语的语言气氛,所以在英语的课堂教学教学组织中尽量使用英语,做到课堂英语化,以排除学生对母语的依赖和母语的干扰。我觉得小学阶段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期之一,尽管他们刚涉及英语,掌握的英语句子和单词还很少,但我觉得应该从第一节课起,坚持用英语进行教学,因为小学阶段所学的单词和句子很简单,我们可以借助于物体直接来教,帮助学生尽快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另外,还可以充分运用眼神、手势、动作、表情等形式来帮助教学。

教学情景化是指课堂教学必须最大限度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运用所学英语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后产生一种自豪感,心里产生愉悦感。我所教的班有几个小男生,每次在课堂上的表演都十分投入,表演得很好,特别是得到老师的表扬或得到小奖品时,这些学生的心情非常激动,下课时还问你许多东西用英语怎么说,他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所以英语教学的课

堂必须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兴趣,如歌谣、游戏、猜谜、讲故事等。要让小学生能够在四十分钟的时间内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情景,做到教学情景化。

步骤规范化是指教学的内容和程序的规范化,因为小学英语教学是为以后的中学英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形成音和义的联系,其次形成音、义、形的联系,最后让音、形、义形成整体,这是我对小学英语教学步骤规范化的认识。

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一得

青华小学 李欣原

我认为学英语应从小学起,本学年我在教学中总结了如下一些经验。

一、在英语教学中,单词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求教师注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单词教学贯穿到娱乐之中,使学生学起来不感到枯燥、乏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每个人的学习才能得以充分发挥。1.单词教学的五步骤 仔细听读音。教师可放录音给他们听,使学生从听觉上正确地感受某个单词的读音。认真看形状。小学的单词,大部分是表示具体的事物。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实物、卡片或简笔画,把要学的单词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一种直观感受。拼读单词。教师把所学单词书写在黑板上或卡片上,让学生拼读。想其读音和构成。通过以上三个步骤的训练,所学单词的读音和构成已基本上在学生大脑中形成。这时要求学生想一想所学单词读音和字母组合,主要是加深印象,让学生记牢。说出和写出单词,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上五个步骤,缺一不可,只有通过听、看、读、说、写的练习,才算系统地完成了一个新单词的教学。2.教单词与做游戏相结合,寓教于乐 在教单词时,辅以游戏,检测学生的记忆能力。可通过一个竞赛游戏,比一比谁记得单词多,谁的记忆力更强。这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个个都争做“记忆力强者”。有的同学因记忆力较差,就在教师教新单词前提前预习,做到笨鸟先飞。于是,全班记忆单词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从小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从而提高阅读能力,我采取以下措施: 1.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 朗读教学的过程一般为:教师、或录音磁带的范读;讲解技巧; 领读;学生朗读;教师的反馈。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范读、跟 读、齐声朗读、个别朗读、背诵等。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2.扩大积极的语言因素 ①扩大词汇量,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英语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对英语学习者来说要学好英语,掌握词汇是基础。背诵是增加词汇量的方法之一。但是,此法对小学生来说枯燥乏味。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努力创设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单词的动机,巧妙地将词汇教学渗透于学生的认知过程中。②语法规则的积累 只要勤动口,掌握语法其实并不是一件难事。对小学生来说,学习语法应放在口语的锻炼中。③精选阅读材料,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内在因素。教师可对已学的语言材料,重新进行组织,结合不同的语境供学生阅读。也可选择与课文难度相当的、趣味的、幽默的材料。④加强交际性阅读 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重点是训练学生的听说技能。结合听说训练,可将阅读材料进行交际化处理,这样有助于对阅读材料的深层理解。在这样一个学习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使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都得到了培养。作为英语教师本身还应发挥善于表现激情、善于鼓励学生、善于课后沟通的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

青华小学 李欣原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的日益崛起,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都在积极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革新教育,信息技术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手段在基础教育中被广泛的利用和开发,为当今教育开辟了新的天地。它冲击了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推动了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变革。在教学改革的大潮推动下,信息技术逐步走入了小学英语课堂,它让学生目观其行,耳闻其声,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想象力,使教学直观形象化,多元立体化,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下面我就谈谈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信息技术在备课方面的应用

我们在备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料及信息源。在传统的教学中,这种资料主要是通过书本、图片、录音和录像等有限的手段向学生传输信息,这样的信息来源显然是非常有限的,而且缺乏灵活性、方便性和交互性。随着电脑技术的普及,我们可以通过电脑自己制作,或通过光盘、网络等途径获取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方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方法更多样、更灵活。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充分了解所教课程的文化背景知识,也就是说网络信息技术可以成为英汉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和纽带。这是旧的教学资源中无法比拟的。这当然就要求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

2,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把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 “调”出来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和语言运用。”唱唱、跳跳,说说儿歌,对于初学英语的学生来说,或许还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学习英语年数的增长,这种教学方式已渐渐对他们失去兴趣。而网络是当前学生最感兴趣的东西,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定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即便是一首歌曲的演唱。如果事先把歌曲做在课件中,利用网络,让学生通过自己点击鼠标,自己欣赏,自己演唱,自娱自乐,自己去体验,去接触,享受学习英语的兴趣,一旦兴趣被激发,还怕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吗?笔者清楚地记得,在执教In the park一课时,时值圣诞节前夕,网络上随处可听到Merry Christmas这首歌曲,笔者就把这首歌做在局域网上,让学生在上课前,自己点击局域网,熟悉的旋律立即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进而把学习的积极性也“调”出来了,使学生亲身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接下去的这堂课,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高涨,教学效果较好。

2).使教学的情境“立体”起来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特征,决定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情境化。在教学中,教师也曾为使自己的语言教学走向情境化做出自己的努力。自己画,自己剪贴,做道具,有时还不止做一套,大大小小各有不同的用处。笔者觉得,教师的这种工作态度固然端正,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针对目前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教师的课时多,班级多,班额大,教师在创设情境教学的同时,已经很少有精力再去精心钻研、设计教材,更不用说去创新了。而且,花费了时间去创设的情境还比较牵强,死板。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之漠然。而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创设的对话情境,可立即使教学的情境“立体”起来,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产生互动,相互交流信息,达到在新的情境中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目的。故教师应学会驾驭网络,熟练驾驭多媒体计算机。在In the park 的教学中,就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flash效果,轻而易举地营造一个小鸟啾啾,绿树成荫,百花齐放的公园场景,这种情境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此时,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Do you like this park?” “Why?” “What will you do in this park?”交给学生学习的任务,让他们在参与点击的过程中参与听、说、读、讨论,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顿时也“立体”起来。

3,信息技术在课堂评价中的应用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程序设计编制一些课堂评价体系,以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从而客观的反应出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及时的采取措施弥补不足。

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简单的网页制作鼓励学生或学习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而且能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水平。

二.信息技术对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作用 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现情境,激发情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主体保持浓厚的兴趣,使之在最佳的状态下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从而能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充分发展。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过去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是“一统式”,教学通常在课堂中进行,课堂教学显得单凋枯燥,教师面对的是全班学生,学生被动接受,缺少双向的沟通,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能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使图像、动画、声音、视频有机融合,创设出丰富多彩,活泼融洽的教学情境,把生活的实景搬上课堂,让学生更快地进入角色,产生情感体验,使小学英语教学更为形象、生动、逼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形成乐学、爱学、会学,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如在教学动物单词时,如果按照传统教学带领学生拼读就难免枯燥,而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制作动画课件,在学生面前展示出动物园的画面,给学生创设了一个鲜活的动物园场景,变学生的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并加入不同声音,让学生先听声音猜动物,继而呈现动物,再打出单词,最后让学生亲自操作电脑画几只小动物,边画边念。这一动画情景的创设,使抽象、枯燥的单词具体化,形象化了,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

2.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

一种语言要想学习好,听说是基础,也是关键。要提高听说能力,首要的就是听到这种语言的纯正发音。在语音训练阶段,我要求学生首先听清楚,听准确,正确感知标准的发音。为此,我在课堂上多借助于收音机、录音机、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创设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进入角色,感受这种语言。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模仿。这样,不但可以给学生留下准确清晰的印象,同时也纠正了学生发音上的偏差,为其流利地运用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然后通过“模仿秀”的游戏,利用多媒体的声音和影像,要求学生对感知到的信息,模仿说出相应的语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的兴奋点,诱发“说”的欲望。如在教学PEP教材三年级下册Do you like pears?时,让学生先看一段Amy和妈妈逛超市的VCD,创造一种真实的氛围。学生观看后,兴奋盎然,跃跃欲试,我趁势指导学生模仿学生有关用语,使学生很快学会了“Do you like „?”“Yes, I do.”“No, I don’t”等用语,然后教师不失时机地消掉课件中对话的声音,让学生充当角色给课件配音。学生们分组给课件配音,进行得投入,表演得得体,进而利用听到、学到的知识去探索、表演。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但掌握了句型的具体运用,还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听说训练,学生在一种积极主动的良好心态下学习,学生学得轻松,思维活跃,积极参与训练,注意力持续稳定,训练效果好。

3、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材施教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集体教学在教学内容和进度上一般取决于学生的平均程度;个别教学工作往往不是一个教师能够做到的,而利用计算机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准确地做出学习计划,完成个别化学习所需的大量工作,这对教师来说可以大大减少工作时间,对学生来说可以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有利于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教育的出发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其得到充分发展,为每个学生成长提供机会。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应做好教学目标、教学层次、综合运用能力这三个方面的工作,着重培养学生在交际中运用英语的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排除传统教学的弊端,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使教与学相结合,学生大胆思考,错了也不致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相反,更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信息技术的介入,为学生在课堂上增加了视、听、说的机会。通过文体、图形、声音、动画和有关技术模拟特定的英语教学中的人物、情节及场景等语言环境,使学生能在更真实的情景中运用英语进行操练,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此外,利用PowerPoint中的超级链接,进行交互式学习,根据学生个别差异,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当的教学设置,灵活安排进度。如通过直观形象的视觉刺激手段传递信息以满足视觉型学习群体的信息偏爱,通过交互性的课堂活动激发外向型学习群体的学习兴趣,利用机辅手段发挥触觉型或操作型学习者在“做中学”的优势。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达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目的,使学生变苦、厌学为乐学、喜学,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能力。教师也可及时全面了解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迅速掌握学生个别差异性,对症下药,从而给予及时的辅导。

4、运用信息技术,增大教学容量,优化教学过程

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老师在一堂课中要在黑板上密密麻麻地书写各种单词、重点对话、句式,教学起来相当的繁锁、费力、耗时。而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前将所需板书、板画、作业等内容制成课件,在教学中展示出来,就节省了课堂板书的时间,能在相同的40分钟内,呈现更多的知识,既清楚又规范,图文并茂,又开阔了学生视野,扩大了课堂信息容量,从而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轻轻松松学到更多的知识。除此之外,学生还可利用计算机直接上网查找自己所需内容,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网址,在教师或家长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查询、思考、协作、交流,最后形成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充分利用网络给他们提供的新资源。学生也可将有用的资源传输给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学习。

5、运用信息技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现代信息技术的确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即时信息,但如果只停留在吸收信息上,那么创造的源泉终究会枯竭,信息的大量吸收有助于人脑的右半球形象思维的开发,却会导致左半球的抽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消亡。因此,面对大量的信息,不仅学生要学会进行创新,教师也要进行创新。教师要学会在课堂上把这些信息进行有效地组织和编排,围绕教学重点,摒弃一些无关的、不重要的信息,争取教学的最优化,同时也要让学生加强基本技

能的练习,培养独创性人才。当然,学生也要学会创新,从正确的拼音、简单的单词拼写开始,将盲目接受信息转变为有选择地接受信息,甚至对信息进行批判和补充,发展抽象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如教师播放教学内容的动画,讲解其主要含义后,让学生自己想象着进行表演,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他们的创新意识随之得到提高。

时代在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将日益突出。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落后了,要使教学跟上世纪的步伐,必须依靠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摆脱对教师的过分依赖,主动进行自学英语的实践,突跛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参与者。作为新世纪的英语教师有义务不断探索,制作出各种新颖、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我相信,现代信息技术在今后教学中的前景会更加灿烂。

如何设计有效的英语游戏

青华小学 何波

《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听、说、玩、演、唱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侧重提高小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演、唱的能力。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做游戏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符合小学生“爱玩”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英语学习的活动中去。但是如果我们在设计游戏时只注重游戏的趣味性和形式性,忽视了游戏的有效性,从而导致游戏流于形式,表里不一,那么它就达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的游戏是我们小学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看法:

一、游戏的设计要为教学内容服务,要有目的性。

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游戏的设计必须围绕教学目的展开,使学生在活动中三维教育目标都有所收获。游戏必须为教学内容服务,应该是所学新知的趣味操练和巩固练习,更应该是“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的真正体现,偏离了教学目标,那么再好的游戏活动也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案例1:在教学Hello,I’m„这个句型时,我设计了“抛球游戏”,教师准备一个小球,由教师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Hello,I’m„之后,将小球随意抛给另一名学生,提示他做自我介绍,以此类推,练习自我介绍和打招呼。在玩这个游戏中,教师还复习了已学过的句型Hello,I’m„。显然这个游戏是围绕着本节课的教

学内容开展的,让学生能在玩中学,学中用,学用结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本课的知识。

案例2:教学请一个同学先走出教室,把一张单词卡片藏在一个人的抽屉里,让出去的同学猜猜在哪里。为了提示,大家齐声朗读这个单词。当猜的同学走近了,大家就读得响一点,走远了就读得轻一点,以此来判断。这个游戏学生做起来可能兴致会比较高,但它花的时间多,而操练的仅仅只有一个单词的发音。这个游戏只是一味追求趣味性,操练性就不强了,导致本末倒置。

二、游戏的设计形式要多变,具有灵活性。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上英语课翻来覆去,总是玩那么一两种游戏,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提不起精神。俗话说:山珍海味老吃也会烦。要想牢牢拴住学生的心,游戏形式不但不能太落后,还要与时俱进,不断翻新,要不然学生就会失去兴趣。

案例3:在操练句型时,教师经常采用男女生对话,小组对话,师生对话等游戏活动,刚开始学生也情绪高昂,声音洪亮,积极配合,慢慢地学生的声音就越来越小,心不在焉。我在教闽教版第一册第二单元Mr.Dog与Mr.Cat的对话中,我让学生在基本熟悉句型后,设计了手偶游戏。做法是: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猫和狗的手偶,并请一个小助手帮忙。教师把Mr.Cat的手偶套在自己的手上,把Mr.Dog的手偶套在小助手的手上,然后进行对话。在对话中,手还可以适当地作一些动作,增加游戏的趣味性。这个游戏生动活泼,富有童趣,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能让枯燥的对话操练焕发语言的活力。

三、游戏要有梯度,要有挑战性

教师在教学时,游戏的设计应该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给学生一种前进感。如果游戏太简单,没有挑战性,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游戏太难,就难以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4:我在教低年级英语“Animals”时

a.学生从信封中取出三张图片(分别是monkey,rabbit,bird),听教师指示,跟读并找出相应的图片。

b.请一个学生做老师,发指令,其他学生根据指令找图片。

c.三人小组活动:小组长戴上小黄帽,站立说相应的动物,组员将图片找出来,高高举起。

d.每组派一个学生上台,戴上各组标志的小黄帽,听教师指令,找图片,进行比赛。这个游戏做到了感觉器官参与的逐渐增加,随着游戏难度的增加,反馈速度的加快,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随之提高。

如果游戏太简单,没有挑战性,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案例5:在教闽教版第二册第五单元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在warm up环节,教师设计了Listen and do的游戏。教师说“Stand up”,学生就站起来,教师说:“Sit down”,学生就坐下。组织这个游戏时,教师用的是一样的语速,一样的动作,一样的表情。刚开始,学生还饶有兴致地参加了这个游戏,几遍以后学生就开始不耐烦,有气无力。反思其中原因,就是游戏缺乏挑战性,太简单了。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改进:

1、改变语速,从慢到快,不断增加游戏的难度;

2、改变动作,如说“Stand up”时,教师的手势往下,如果学生精神不集中,很容易被教师的手势迷惑,这样一来,游戏就充满了挑战性。

3、教师的表情要赋予变化,如像是要说“Stand up”,表情一变又说“Sit down”,像是要慢慢说,说出来又是快的,让学生琢磨不透。总之,游戏的设计不能平铺直叙,要让学生能尝到“跳一跳,摘到葡萄”的成就感,使课堂充满悬念与挑战,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四、游戏的设计要尽量面向全体,体现学生的参与性。新课标要求“义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故我们的游戏也必须面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游戏并从中获得发展的权利,在英语课堂教学的游戏选择中,不可一味采用单个教学,不要总是那么几个学生参与,应该扩大教育面,寻找角落里的孩子。案例6:在教学第二册Unit4 Lesson7 Part2 Listen and act时,教师设计了触摸身体部份的游戏。做法是:教师从每组中选两名代表到讲台前,A同学伸出一只手,另一只手指着鼻子,B同学一手抓着A同学的手,另一只手拍一下A同学的手并说,touch your„A同学要指到B同学所说的部位,然后把手指回到鼻子。对的加分,错的不加分。共有8个学生参与了这个游戏,其他学生都是旁观者。游戏刚开始,学生还能积极地参与,到第二组其他学生开始“无事生非”了,台上是个别学生在表演,台下的学生各做各的事,反正事不关已,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这个游戏可以进行以下改进:每桌两个同学为一组,老师出示一张有关身体部份的单词卡片,一个同学说,另一个同学做,然后变换角色。这样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到游戏中来,达到全体参与的效果。教师应牢记:If I teach you ,you will remember; If I involve you,you will learn.总之,有效的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他们自信心,培养学生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使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教师只要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用心领悟、用心钻研、集思广益,就一定能突破游戏设计的瓶颈,让英语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新标准小学英语 典型课例

What do you like best?

青华小学 李欣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如何用英语表达喜好。2)

在复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听懂,会读,会说拓展的词组kick shuttlecock和play badminton.3)

使学生能听懂,会读,会说拓展的句型What do you like best? What club are you in?及其答语。

2.能力目标:

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为学生营造语言环境,学生在模拟真实的情景中进行交际,增强信息量,提高语言的整合能力。

教学重点:

如何询问对方的喜好以及如何表达自己的喜好。教具准备:

1)

课前给每个学生一颗小星星。

2)

做十块大的展版,上面是不同的俱乐部。3)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A.

Sing a song.<> B.Free talk.C.Revision.1.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复习词组。

2.运用动画对一些学过的句型进行复习。D.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1.

教师用实物教授kick shuttlecock 让学生边用实物感受边学习这个词组。

2.Say a chant.(Shuttlecock , shuttlecock.Kick shuttlecock.I like kicking shuttlecock.)3.同样的方法教授play badminton.4.让学生也用这种chant的形式告诉教师他们的爱好。

5.拓展句型What do you like best? 并引导学生回答I like „ best.6.让学生小组练习句型What do you like best? 7.让班内的三位学生扮演成三只可爱的小动物:m&#111nkey, duck和pig, 句型与小动物进行对话。

D.

Choosing clubs.1.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星星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和爱好。2.让学生把自己的星星贴到自己喜欢的俱乐部的展版上。3.问学生What club are you in?并教授这个句型。学生互相练习这个句型。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Unit 4 My holiday Part A Let’s talk

青华小学 范娜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句型:

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 ? I went to Xinjiang.2.能够在实际情景中正确运用所学对话。

二、教学重点:

四会掌握句型:

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 ? I went to Xinjiang.三、教学难点:能够在实际情景中正确运用所学对话。

四、教具:录音机、录音带、相关图片、地名卡片和单词卡。

五、教学过程:

Step 1: Warm-up:

创设情境让学生用已学的

1. Greetings

2. Listen to the song : A Trip to China

Step 2: Revision:

1. Game : Good brothers

将全班学生分为两大组,教师针对上节课所学的五个动词短语做动作,学生抢说其过去时,反应较慢的一组学生说出其原形。

2.Ask and answer

教师抽取A Let’s learn部分的短语卡片,两组学生轮流问答:A: what did you do on your holiday? B: I took pictures/„.Step 3: Presentation:

1.T: I often go to Songyang Park on the weekend.Do you often go to the park, too?

Ss:„.T: Where did you go last weekend?

Enable the student to answer with “I went to „.”

(板书这两个句型, 让学生理解Where did you go„?并带读。)

2.T shows some pictures of Shaolin Temple, Songyang Park, Shenquan Square etc.and asks the students to practise in pairs.A: Where did you go last weekend?

B: I went to „.3.T:What did you do there?(强调there的读音并释义,带读。)

Ss: I „.4.T shows the pictures of Beijing, Shanghai, Guilin, Xinjiang etc..T: Have you ever been to Xinjiang ?

Ss: Yes / No.T: John went to Xinjiang last year.The people in Xinjiang like singing and dancing.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John did in Xinjiang? Let’s look at the book and listen to the tape.Step4.Practice:

1.Listen and emitate the dialogue.2.Read after T: Fast and low speed.2.Role read the dialogue in pairs.3.Write the dialogue.4.Read and recite the dialogue.5.Talk show.Step 5.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Make a dialogue.教师将一些地名卡片和上一课时的动词短语卡片出示在黑板上,让学生自行选择,并进行如下替换练习:

A: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

B: I went to Shanghai.A: What did you do there?

B: I ate good food.2.Act out the dialogue.Step 4: Sum-up:

Step 5: Homework:

小学英语教学计划设计 篇2

一、以激活为目标设计任务活动

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当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英语课堂学习活动中,让英语教学事半功倍。因此,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巧妙通过任务活动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心理冲动,让学生对即将展开的学习活动充满期待和好奇,有效开启学生的“智力门户”。

例如,在译林新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下册Unit 8 Birthdays的教学中,笔者首先通过“头脑风暴”的活动,让学生根据教师所提供的节日名称,在小组内从三方面,即time/food/activities交流节日的相关信息,然后开展集体汇报,比一比哪个小组的信息最全面。这样的任务活动充满了竞争和挑战,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学习中,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进去。同时,这样的任务活动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旧知,有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同化新知,为学生有效学习新知搭建桥梁。

案例中笔者通过“头脑风暴”的小组任务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激活思维,有效将学生带入英语学习的乐园中。

二、以理解为目标设计任务活动

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巧妙创设语言任务活动帮助学生有效理解语言,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促进学生有效感知语言和掌握语言,优化学生的语言学习。因此,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语言水平,设计具有趣味的任务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并学习相关语言知识。

例如,在译林新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下册Unit 5 Seasons的教学中,教师首先通过歌曲“Seasons song”,让学生伴随着轻松愉悦的歌曲迅速融入英语学习活动中,然后结合歌词引入话题,通过动画和问题What is the poem about?让学生找出文章的主旨。笔者设计了“合作交流,填写表格”的任务活动,让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并展开有效交流,填写四季的相关信息,如weather/ac⁃tivities,学生为了完成任务,主动积极地展开阅读和交流,寻找相关的信息,不仅有效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同时也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案例中笔者通过“合作交流,填写表格”的任务活动,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促进学生有效理解语篇内容,有效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互助性,同时有效发展了学生的阅读技能。

三、以交际为目标设计任务活动

英语学习是为了更好地交际,英语教学应当有意识地发展学生语言交际的能力。因此,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巧妙设计语言任务活动,让学生积极尝试运用所学的语言展开自然、真实的交流,及时巩固所学语言知识,让学生在交流中及时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

例如,在译林新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猜猜我的动物朋友”的任务活动,用多媒体遮住动物部分身体,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语言,如Does it have four legs?What can it do?/…进行询问,获取相关的信息,猜出教师的动物朋友。然后让学生拿出自己事先准备的动物朋友的卡片,让学生展开“猜一猜”的活动。这样的猜谜活动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信息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迫不及待地寻求答案,让学生主动运用所学语言展开交流,以期求得答案。

案例中笔者通过“猜猜我的动物朋友”的任务活动,在师生、生生间有效建立信息沟,引导学生在充满趣味的活动中主动积极地运用所学语言展开交流,获取相关的信息完成任务。这不仅让课堂学习活动充满了乐趣,同时有效发展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四、以运用为目标设计任务活动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同时也应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真正体现语言的“工具性”。因此,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关注生活,以语言实际运用为目标设计任务活动,让英语学习始于课堂,用于生活。

例如,在译林新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下册Unit 8 Birthdays的教学中,笔者结合本课的语言学习内容设计了“调查表”的语言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调查朋友或家人的生日,了解他们的生日时间、生日活动及食品的信息,并做记录。结合调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汇报:Lily is my friend.Her birth⁃day is on the fifteenth of May./...这样的活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不仅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让语言回归于生活,在真实的语言活动中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案例中笔者通过“调查表”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语言活动的积极性,将活动和语言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有效巩固并运用所学语言,让英语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有效将语言学习延伸到生活中,有效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目标。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初探 篇3

一、设计丰富多彩情境,激活学习潜能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学习动机越强烈,就越容易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由此对学习活动充满情趣,对所学的知识有强烈的探究欲望。英语是外来的语言,小学生对陌生的英语有强烈的好奇感。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表现欲,通过精心创设合乎生活实际的、丰富多彩的真实或仿真的情境,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动机,使学生都想一试身手,显现自己的风采。卡通人物是最惹小学生喜爱和最有吸引力的,课堂上,放映一些颜色艳丽、栩栩如生的、有上面的单词所指形体特征的卡通人物(波利、蓝猫、小丸子)动画片,小学生都觉得他们非常有趣,便急切地想用英语介绍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让同学们与他分享。看完动画,我让学生独自探究词义,找出动画中人物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然后听录音并模仿跟读,猜测人物下面的单词的词义。学生们积极踊跃,观察、听录音、跟读、猜测,很快就达到了预期的探究结果,在教师不做翻译的情况下就能找出正确的人物动画。

二、突出教学模式重点,做到有的放矢

在教学活动设计时,考虑到教学内容,考虑到学生的认知与兴趣,往往活动具有丰富性、趣味性,学生产生了新奇感,也从某种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教师其实在设计这些活动时并不是任意组合的。我们应该有着清晰的组织线索:教学内容应该从易到难,层层推进。例如字、词、句、章,读、说、听、写等。这种层次的步步为营地渐入,对于活动的难度与激烈程度也要适度增加,并能考虑到学生的全体参与性与主动性、启发性,而不能只是简单的活动的叠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构建以活动为中心,以任务型教学为途径的教学模式已经将各种教学活动贯穿其中。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教师千万不能本末倒置。我们的活动是为语言的学习和运用而服务的,我们在确定了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点之后,对着这个“靶心”(教学目标),来筛选非用不可,用了效果能更加突出和明显的活动。让学生在开展这样的活动的时候非得使用这些语言知识,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

三、统筹兼顾各个细节,灵活掌握节奏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都精心设计了许多教学活动,但并不是总能取得预期的效果。除了以上的两个注意的原则之外,还有个调控效果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诸方面的因素。活动规则明确,动静结合,各种活动开始、开展和结束每个衔接都要细化到每一个具体的步骤。例如学生的具体位置、语言、和谁合作都应该有良好的预设。另外也可以通过一定的音乐、手势等来调控。例如,学习苏教版第三册通过课件或录像或挂图,呈现学习职业名称的情境:图片中有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医生,图中图是这个医生穿着运动服在运动。让学生观察图片,听录音,猜测下面对话的意义并进行模仿:学生在教师不做翻译的情况下,进行表演父亲的职业和喜好,设计出需要医生的情境。学生除了用动作表演出职业特点外,还探究出在很多场合有这些职业的情境,而探究活动中最突出的,是当小记者,互相采访,询问及答记者问:在当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互动的交际活动中,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空间,要求学生深入探究,大胆质疑,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使得他们“留连忘返”。整个过程需要教师能够统筹兼顾好各个细节,灵活掌握节奏,在点点滴滴的教学细节中用足功夫、用足心思,那我们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会提高。

四、设计跌宕起伏情感,启发创新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 篇4

——Unit 4《I like„》第一课时

一﹑教学设计说明

1、整体设计思路

针对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我在设计课时本着“激趣、创新、应用、拓展”的原则做了如下尝试:其一,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英语课程标准》灵活处理教材。其二,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优势,优化课堂教学。其三,补充教学卡片、图片、歌谣、游戏。歌曲等。其四,充分利用和开发英语课程资源。采用直观情景教学法,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力求通过多样化的操练和游戏活动,创设空间,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I like„》,是小学四年级的一堂英语课。本节课为第一课时,该课主要为学生提供精心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为学生提供了比课本更生动更真实更丰富的资源,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我设计了去动物园游玩的场景,使学生可以在生动活泼的真实情景中学习语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创新能力。

3、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表达能力。学生对旅游观光这个主题很感兴趣,比较活跃,视野较宽,对网络和课件提供的大量图片非常感兴趣。

4、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CAI课件、、实物展台等。多媒体课件的采用,使知识呈现趣味、生动,贴近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5、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情景教学法、反应法、小组和作学习法、游戏教学、活动、比赛贯穿始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

《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4 《I like„》第一课时partB及partD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拼写单词puppet, doll, kite, puzzle,car,bus,bike,balloon。

(2)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写句型: Do you like„? Yes, I do./ No, I don’t.(3)初步了解名词的复数。2.技能目标:

(1)能运用句型Do you like„? Yes, I do./ No, I don’t.了解对方对某物 是否喜欢。

(2)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3.情感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2)能合作学习,提高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意识。三. 教学重点:(1)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拼写单词puppet, doll, kite, puzzle,car,bus,bike,balloon。

(2)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写句型: Do you like„? Yes, I do./ No, I don’t.(3)初步了解名词的复数。四. 教学难点:(1).like后面加名词的复数(2)各种名词变复数后的读音 五. 教学准备: 课件,布娃娃,单词卡,调查表,小气球。

六、教学思路

这节课以开始有学生的Introduction中引出句型“Do you like„?”让学生对句型有初步的感知,为下文新授句型做好铺垫,然后由“Guessing Game”引出新单词puppet。接着教授促使一个魔幻世界,变出一个doll,扣人心弦。再通过问“Do you like dolls?”“Where can you buy dolls?”自然地把学生带到a toy shop,引出另一新授单词kite。同时多媒体课件呈现被分成几块的风筝在拼起的过程,就形成了一个puppet,之后让学生do the puzzle,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出示新授的单词,避免了单词教学方法的单一化,最后通过“超级访问”和“调查表”两个任务活动,巩固所学单词和句型,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练,学中用。

七、教学步骤 Step1.warming up 1.Greetings T: How are you? Ss: Fine, thank you.And you? T: I’m fine, too.Today I’m very happy.Are you happy? Ss: Yes, we’re happy.T: OK!Let’s sing a song “If you are happy”.2.sing a song: “If you are happy”

T & Ss: Follow the music and sing the song with actions.(设计意图:唱一首英文儿歌,一方面,做个课前热身,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为后面的拓展对话埋下伏笔,同时复习了旧单词,在本节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Step2.Presentation

1.learn the words:doll,puzzle,kite,puppet.(1)(出示一个布娃娃)T:Miss Ding is happy,too.Because a new friend has come to our classroom.Her name is Lucy.Please say hello to Lucy.S1:Hello,Lucy.Lucy:Hello,boys and girls.T:Lucy is a lovely doll.Do you like Lucy ? Ss:Yes.T:Do you like dolls? S1:Yes,I do.教授单词doll,领读,小组读,个别读,升降调读,高低声读。(出示另一个布娃娃)T:Look,there is another doll。Now,how many dolls can you see? Ss:Two dolls.T:Great.Follow me.dolls.教学dolls,注意发音。T:Do you like dolls? S1;Yes,I do.S2:No,I don’t.教学句型:Do you like„? Yes,I do.:No,I don’t.T:Can you ask your partner? Ss work in pairs.(2)T:Can you guess what’s this in English? S1;A ruler„ S2: „

T:Let’s look together.Ss;It’s a puppet.教学单词puppet T: Boys and girls.I like puppets very much.Do you like puppets? If you like you can say“Yes,I do.” If you don’t like you can say“No,I don’t.” T: Do you like puppets? S1:Yes, I do./No, I don’t.Read the sentences: Do you like„? Yes, I do./ No, I don’t.(Write on the blackboard)T: Do you like puppets? S2: Yes, I do./ No, I don’t.T: Me, too.I like puppets.同法教学单词puzzle(4)T:This time,let’s do a puzzle,OK? Ss:Puzzle,puzzle,one,two,three.S:It’s a kite.教学kite,kites.(5)Say a chant Dolls, dolls.Do you like dolls? Yes, yes, yes, I do.Dolls, dolls.Do you like dolls? No, no, no, I don’t.2.教授单词word;bus car bike(1)T:now,today Miss Ding will take you to the zoo!(领读)zoo Ss:zoo T:Now,let’s go to the zoo,ok?but how? First listen!

(播放课件 各种交通工具的铃声,让学生猜是哪一交通工具。T:now,guess!we can by ? Ss;bus T:Oh Great!bus(教授bus)手举单词卡片 领读 领读,个别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同法教授单词car bike T:(手举玩具小轿车)now,look,By car is very convinnent。Convinnent,understand? By bike is good for our health!

But by bus,can take all of us to the zoo,understand? Ss:Yes!

(2)say a chant 角色表演

T:now,let’s go to the zoo by bus,ok?Let’s have a chant!Go go go,go to the zoo!but how?But how?by bus,by bus!(师示范)加上动作 Now,who wants to be the driver!(请一名学生上台表演司机,三名学生扮演乘客

Now,Let’s say the chant together,ok?师生共同表演 3.教授单词balloon T:now,here we are!我们已经到了公园!let’s go in to the zoo and have a look,ok?

(手指课件上的动物图片)Look,what’s this in English? S1;it’s a tiger S1;it’s a panda S1;it’s a dog S1;it’s a cat T;Great!you are all very good!(鼓励学生)It’s a lovely cat!Do you like it? Ss;Yes!

T;Beside these animals,we can see„ Ss:a balloon T:great!教授单词balloon 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

T:Look at my mounth,ba-lloon(分解读)4.Look,read and learn.(播放声音)T:let’s read the words together.5.总结名词的复数发音规则:神奇的s(1)A puzzle, puzzles, a kite, kites, a doll , dolls in the same way.(2)多媒体展示单复数: a puppet puppets a kite kites a puzzle puzzles a doll dolls „ „(3)Read the words.Step3: Practice.And consolidation 1.T: Look at the picture, What’s this in English? S: It’s a balloon.T: Do you like balloons? S: Yes, I do.T: Here’s a balloon for you.(T发一个balloon 的小图片作为奖励。)S: Thank you very much.同样的方法T和S操练对话,并发小卡片给学生。

(设计意图:发五彩缤纷的单词小图片能够吸引学生抢答问题。)2.Play a game:快速记忆单词游戏

T:Now,Miss Ding likes balloons,too.Here are some balloons.Can you read them as quickly as you can? Are you ready? Ss stand up and say the words quickly.3.play a new game :what’s missing?

T:now,boys and girls,let’s play a new game ,ok?

The game is “What’s missing ?”now,there are some toys here(这儿有一些玩具).guess!What’s missing?Understand?now,are you ready? Ss:yes!T:now,close your eyes!T:open your eyes ,please!Guess,What”s missing!S1:puzzle!T:Yes,very good!now ,follow me,puzzle!(领读)Ss:puzzle T:now,again,look carefully!What’s missing? Ss:kite T:Great!follow me。Kite(领读)4.Have a rest.Sing a song: 用歌曲“两只老虎”的曲调:(1)Do you like puppets? Do you like puppets? Yes, I do.Yes, I do.(教师拿笑脸,学生就知道是用Yes回答。)

Do you like puppets? Do you like puppets? Yes, I do.Yes, I do.(2)Do you like puzzles? Do you like puzzles? No, I don’t.No, I don’t.(教师拿哭脸,学生就知道是用No回答。)

Do you like puppets? Do you like puppets? No, I don’t.No, I don’t.(3)Do you like buses? Do you like buses? Yes, I do.Yes, I do.Do you like buses? Do you like buses? Yes, I do.Yes, I do.(设计意图:学生喜欢唱歌,老歌换新词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另外,由于歌曲旋律活泼,悦耳动听,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所以学生也就很快记住了新句型。)

5.Play a game:Look at my mouth(猜老师的喜好)T: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Miss Ding like? Now, you can ask me: Do you like puzzles? Ss: What’s this in English? T: It’s a bus.Ss: Do you like buses? T: Yes, I do.(老师在投影仪上画笑脸)同样的方法再问老师一个。6.Do an interview: 超级访问

T: Look at this photo, do you like Yao Ming?(出示姚明的照片)Do you know what he likes? Now, you are a reporter, you can interview him, ok?(拿小话筒)S:Yao Ming, do you like footballs? Vedio: No, I don’t.S: Yao Ming, do you like basketballs? Vedio: Yes, I do.同样的方法采访蜡笔小新等。

(设计意图:该活动实际上是对刚才活动的延伸,但更现实,更具体,更能激发学生说的愿望,涉及到的人物也是他们最感兴趣的。)7.Do a survey Do the survey: Ask your classmates and friends: Do you like„?

8.Fill in the blanks.Ss write down the answers in the paper.Then T checks the answers in the multi-media.练一练:

1、你喜欢这个木偶吗?

____ you like _____ ______?

2、你喜欢木偶吗?

_____ you like _______?

3、我喜欢那个风筝。

_____ like _____ _____.4、我喜欢狗。

_____ like______.Step4 Homework.1 Read and copy the words(Part B)2 Practice Part D in pairs.3 Make three sentences with “What’s this/that in English?”.4 Do the survey: Ask your classmates and friends: Do you like„?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 篇5

摘 要: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学习后及时地复习并注意恰当的复习次数,记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让学生较高效地记忆学习的内容,在每个单元教学内容结束时就要及时地整理复习。但小学生受年龄特点影响,注意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对旧知识的机械操练很容易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从而降低复习效率。本人从英语知识本身魅力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运用的设计思想是:创设故事情境——优化复习内容——精选复习练习题——完善认知结构。

关键词:复习知识 记忆 语言技能

Study on the design of English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Abstract: according to ebbinghaus forgetting curve, after study reviewed in a timely manner and that appropriate review number memory can achieve remarkable results.Therefore, in order to let students learn more efficiently the memory contents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to finish in a timely manner at the end of each unit to review.Primary school student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ge, noting that relatively poor stability, mechanical drilling of the old knowledge is easy to make classrooms boring, thus reducing the efficiency review.I charm from the English themselve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ge of the

students,using

the

design

ideas

are:

creating stories-optimization-review--review of selected exercises-the perfection of cognitive structure Keywords: review of knowledge of language skills

目 录

引言...............................................................................................................................1

一、提出问题...............................................................................................................1

二、复习课的目的.......................................................................................................2

三、理论基础...............................................................................................................2

四、复习策略...............................................................................................................3

(一)创设故事情节,体现趣味性...................................................................3

(二)结合故事情节,优化复习内容...............................................................4

(三)精选练习,层层推进...............................................................................4

(四)利用思维导图,完善认知结构...............................................................5 结语...............................................................................................................................6

(一)游戏复习法...............................................................................................6

(二)总结归纳复习法.......................................................................................6 参考文献:...................................................................................................................7 致谢...............................................................................................................................9

小学生学英语学的快,忘得也快。英语复习课是巩固、内化和发展的必要时间。复习课是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课型,它不仅帮助学生对已学过的语言材料作一番整理,而且使所学知识获得深化和提高。但提到小学英语复习课,许多英语教师们总习惯于把单元的注意点、重点、难点讲述一下,对四会内容反复默写,做一些复习卷,学生一天到晚被作业、试卷包围,反复面对已学的知识,很多小学生因此没有学习的激情,学英语的兴趣也越来越淡,教师和学生辛苦了一番,而收效常常甚微。因此采用何种方式改变小学英语复习课,把复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提高小学英语复习课的效率,是我们英语老师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提出问题

现用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每册安排6个教学单元和两个复习模块:Recycle 1和 Recycle 2。每单元主要教学内容分布在Part A 和Part B两部分,从教参看Part C 部分的内容只是穿插在Part A 和Part B 的教学中进行学习,而每单元并无复习安排。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如果不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及时恰当复习,遗忘率很高,学习后及时地复习并注意恰当的复习次数,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让学生较高效地记忆学习的内容,在每个单元教学内容结束时就要及时地整理复习。但小学生受年龄特点影响,注意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对旧知识的机械操练很容易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从而使小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降低复习效率。

因此,有效地开展复习课教学,提高复习课的效率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依托教材PEP 4 Unit3 《Is this your skirt?》的教学内容,分析复习课的教学策略,探索适合同类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

二、复习课的目的

“复习”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描述为:把学习过的东西再学习,使之巩固。其英文“review”在《牛津高阶英语词典》中的描述为:go over(work already learned)in preparation for an exam。本文所说的“复习课”(class for review)是指在规定时间内(小学课堂时间为40分钟),对所学相关或相似内容(如:一个Unit、一个专题等)的复习、总结的授课过程。其目的是通过对已学过内容进行综合,归类,转化和辨别,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把知识融会贯通起来,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准确,进一步地理解、记忆、建立知识网络体系,完善认知结构,从而发展语言技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其特点是:

1.教学内容以学过的语言材料为主(总结、归纳、应用训练)

2.重温已学内容(回忆、强化)

3.弥补不足(教与学的不足)

4.归纳总结,发展技能(整理、归纳、概括、运用、发展)

5.课堂教学形式以训练活动为主(学生语言训练活动,有层次性的活动安排)

三、理论基础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原理:(1)学习后及时地复习并注意恰当的复习次数,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合理的结构、有意义的材料、理解了的知识,比杂乱无章的、无意义的音节要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回忆时轻松得多;(3)如果与个人记忆特点相悖,记忆效果会大打折扣。

教育学的一般原理:语言学习要由易到难,先输入后输出,循序渐进地进行。在遵循“学生主体,听说先行,少精多泛,归纳常用,整体发展”原则的基础上,运用记忆规律,在复习内容和专项训练等安排上采取“层递式”结构,尽量体现“温故知

新”、“早渗透”、“重积累”的原则。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和教育学原理,本人在复习课上运用的策略是:设计一个故事情节,调动学生的复习兴趣;然后依托故事情节,优化复习内容;再根据复习内容,设计层递式的练习,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最后依据复习过程,指导学生完成自己的复习思维导图,理清知识脉络,完善认知结构。

四、复习策略

(一)创设故事情节,体现趣味性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求知的愿望,是他们力求认识事物,渴望获得知识的一种意向活动。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发挥学生在认知活动中主体作用的重要条件。由于复习课具有重复性、逻辑性和抽象性。因此,要化解英语学习特别是复习语言知识的枯燥,使学生在复习旧知识过程中产生兴趣,应从英语知识本身魅力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尽可能地寓知识于情境之中。

本人在复习课教学中,采用故事教学法,以故事情节贯穿整个复习课,把单元的重点教学内容整合在情境中,让学生根据情境把存储的知识提取再现,在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体现英语教学中“既重学得,又重习得”的原则。

例如:在复习Unit 3 《Is this your skirt?》的故事情节:学校的服装表演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同学们正在兴高采烈地整理他们的演出服装(复习本课的单词和句型:the……with the……)这时,粗心的Mike 却急得满头大汗,因为他的表演服装不见了一件,请同学们帮他找一找,寻找线索是单词grey(复习句型:What colour … 及Is this your…)。于是,同学们来到失物招领处,发现门上贴着一份阅读材料(Read),同学们又根据阅读材料指示的方向,找到相应的物管人员,和物管人员发生一段对话(Talk):请同学们根据动画设计对话,然后把它写下来。最后找回东西的Mike与同学们唱起歌曲《My Clothes》。

融合了故事情境的复习课,没有枯燥的讲解和机械的练习,学生为了帮助Mike

找回丢失的东西,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他们情绪高涨,始终是兴味盎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的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利用故事情境的复习方法,有效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致,提高了复习的效率。

(二)结合故事情节,优化复习内容

复习课的一大特点就是内容多。一堂英语复习课一般要包含这段时间所学习的内容,如:单词、词组、对话、课文等。复习时既要包括新学内容,又要包括前段时间学过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师要根据复习任务,优化组合教材的每个板块,科学地整合教学资源与教学方法,既要理清知识脉络,又要使学生的语言能力有所发展,从而达到复习效果最优化。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不同性质材料有不同的遗忘曲线。合理的结构、有意义的材料、理解了的知识,比杂乱无章的、无意义的音节要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回忆时轻松得多。因此,本人在复习课上,结合故事情节,采取“单词——句型——篇章”的结构进行,尽量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三)精选练习,层层推进

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曾说过:“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已经达到。” 因此及时地进行教学反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复习课上,教学反馈通常是通过练习的形式展开的。练习具有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恰当的练习题不但能巩固、拓展、深化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也能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发展。通过练习可以进行教学反馈、教学调控,促进预定教学目标的实现。

本人在复习课的练习中,从认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角度出发,分三个层次设计练习:(1)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或扩大知识面的练习;(2)使所学知识和技能系统化的练习;(3)把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例和情景中的练习。三个层次的练习过程是层递式的,这样的练习设计,指向于以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运用为核心,突出了练习的功能是要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独立地思考分析问题,特别是强调要在有一定的情境和场合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作业,可以发展或衡量学生的综合性的思维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真实做到“下有保底,上不封顶。

复习课堂需要练习,但不应该是为练习而练习或是为考试而练习,更不能搞“题海战术”,让学生味泛,让老师辛苦。复习课练习要求综合性,针对性强,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折射更多的知识、寓含更多的信息,这就需要老师在上复习课时对练习精挑细选,拓展延伸,充分利用有限的练习资源,复习更多的知识内容。

(四)利用思维导图,完善认知结构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的一种方法。思维导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是一种展现个人智力潜能的方法,可提升思考技巧,大幅增强记忆力、组织力与创造力。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记忆规律因个人的生理特点、生活经历不同而导致不同的记忆习惯、记忆方式和记忆特点。如果与个人记忆特点相悖,记忆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在复习中,我尝试着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亲身经历梳理,自主建构知识网络,在整理知识的过程通过思维再现、记忆提炼,把单元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并针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图(思维导图),有的放矢地复习。

我通常都是在课前将复习的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学困生可由班级互助小组或教师课前指导),画出自己的思维导图,然后再根据复习课上展示的内容及老师的板书,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整理思路,相互补充过程中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网络,整理出了简洁清晰、一目了然的关系图。

总之,复习课要做到高效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策略也不是唯一的,这里只是结合自己实践和研究,与小英科的教师们做交流。我们在各自的实践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设计出行之有效的复习策略;但不论是什么样的策略,要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把建构知识网络作为教学的关键点,把巩固知识提升能力作为教学的落脚点,通过优化复习内容,最终达到巩固知识提升学生英语素养的目的。只有这样,复习课才会有新意,才会有意外的“惊喜”,才会“高效”。

因此根据以上探究我总结了几种复习课的方法:

(一)游戏复习法

游戏是激发儿童兴趣,满足儿童活动的心理需要。将复习内容通过游戏来进行,让学生在游戏中正确掌握所学知识,巩固所学内容。如复习单词,可采用(1)“Touch and guess”即摸一摸猜一猜;(2)“I say, you do and say”即老师说单词让学生做动作并且自己还要再说一遍;(3)“The first letter”即根据首字母写单词,看谁写得多;(4)“What’s missing?”等学生所喜爱的游戏。这样,孩子就会沉浸在复习学习的快乐中,乐此不疲。

(二)总结归纳复习法

一到复习阶段,我们老师经常会把词汇、句型、日常用语等归类,做成密密麻麻的复习纸,然后分发给学生,学生就在老师的要求下,读、背、默上面的内容。这样一来虽然复习内容有其全面性、准确性,便于学生复习,但另一方面,会使学生感到厌学,没有兴趣。因此在复习中可以尝试,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组设一个组长,负责对组员的监督与对组员所归纳的进行整理、收集,教师只是任务的布置者和指导者。然后,请各小组组长分配组员负责整理归纳的内容,组员完成后,组长把组员归纳的内容整理到一起,最后,教师请各小组派代表出示他们的归纳成果,在此环节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归纳情况,指出错误或补充,使归纳的内容全面,准确,组长进行修改。在这个归纳总结的过程中,教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复习过程不再枯燥乏味,学生兴致较高,复习效果教好。

(三)情景创作复习法

英语学科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在于回归生活世界,注重重建学生的精神生活,赋予教育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有同样的感受:平时教学新课时,学生“一听就懂,一练就会”,成绩很令人满意,可遇到复习测试却不尽如人意。所以复习课一定要围绕每一单元主题进行综合创作。小学英语课程涉及了很多个主题,每个单元(除复习单元)都围绕一个主题而展开,而每个主题都设置了一定数量的生活情景,每个生活情景都借助特定的生活事件体现出来。在英语复习课上,教师可在课外选择几个和复习内容相关的情景如问路、看病等,让几个学生组成一组自己创作、操练,最后表演出来。学生在这样的合作中动脑、动手、动口,巩固了语言知识,锻炼了口语表达,提高了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给爱动、爱玩的小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参与表现的机会,使枯燥的内容复习起来饶有兴趣,并且使学生拓展了思维,提高了创新能力。“教无定法”教师应该在新课程标准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根据不同的复习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英语复习过程的最优化。但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富有个性色彩的学生,一个个蓬勃向上的生命体,他们更需要爱的雨露的滋润,才能健康发展,所以我们更要在复习教学中给学生以爱心,耐心,细心,让我们的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更收获学习的乐趣,收获自信!

参考文献:

[1]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加涅,《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99.[3]谢幼如、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与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刘铁英,《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5.[5]吴惟粤,《小学新课程英语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M].广东省: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编,2005.[6]高妙芳,试析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活动的组织设计[J].北京:教育教学论坛,2011.[7]程杨,浅谈小学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J].北京: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8]张虹,回归生活——小学英语情境创设的真实性探析[J].北京:现代阅读(教育版).致

首先,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从论文选题到参考资料的收集以及文章结构和内容的修改,我的指导老师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我的老师认真负责,待人和善,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多次对我的文章内容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的写作思路逐步清晰,文章结构更加合理,在此我要对我的老师表达衷心的感谢,谢谢老师的严格要求和大力支持。

其次,要感谢我大学学习和日常生活所中有的老师和同学,在他们的陪伴和支持下,我度过了充实有趣的快乐生活,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从青涩走向成熟,这成了我人生宝贵的财富,谢谢大家。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 篇6

本课是快乐英语第三册Unit Three, Lesson 3,歌曲教学课。通过前两课认读表示学校各类教室及设施的单词及句型This is our school. Welcome to our school! 的学习,第三课运用歌曲形式复习巩固本单元重点内容的同时,增加学习单词art room ,sing , draw and study .和句型We all love it .We are happy.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本课主题定为:love and happy 使学生在歌唱的过程中对学校充满爱,正因为有了爱,同学才会感到快乐。

二、学习者分析:

在教学方面上,注重学生的体验、实践、参与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学可以根据实际进行调整,听说表演的要求分层设定目标。教学中应当遵循全语言教学的原则。对于词汇教学中识记词汇的处理,避免机械、无意义地操练,低年级歌曲教学的要求,如何继续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TPR与歌曲结合,注重学生心理年龄的特点,创造性的活动。能够通过辨别、指认校园和教师的有关图片等活动发展空间思维能力。能够通过观察,辨认等活动发展空间思维能力。

教与学方式: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点,我主要采用真实运用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展示我们的学校”为主导,通过向新老师介绍我们的学校为主线,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课语言,和热爱学校的积极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多种方法辅助教学:如采用TPR游戏活动来复习旧知,引入新知。运用图片、教师的体态语等方式呈现本课的歌曲内容,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以游戏引路,让学生在“乐中玩,玩中学,学中用”,在学习中不断新知,在完成任务中滚动运用所学内容,从而将机械性的操练变成真正的意义型操练,采用“启发式、渗透式教学法”分解了本课的教学难点,为学生搭建自然习得语言的机会。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共同来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从而达到学语言的真正目的---交际。

三、教学目标:

通过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在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下,以活动为载体,学生通过观察模仿,以及表演、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知识目标:1)复习本单元所学习的表示学校各类教室及设施的5个单词,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活动,操练This is our school. Welcome to our school! 句式。

2)学习新单词art room , studyand sing . 句子:We all love it. Study and sing , draw and play. We are happy. 能够灵活地在生活中应用所学语言。

2. 能力目标:通过模仿、操练应用等活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交际。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热爱学校优良品质。在介绍学校,表达爱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快乐生活每一天。

五、教学重难点:

1. 复习学校各教室名称,学习新名称art room ,动词study ,sing , and draw 及句子:This is our school . We all love it. Study and sing , draw and play. We are happy.

2. 学唱歌曲

六、教具准备:单词卡片、幻灯片、录音。

七、教学过程:

Step 1.warm-up

老师说:Good morning , boys and girls. Welcome to our class. 老师指向后面的听课老师说:There are some new teachers in our class . Let’s welcome .学生一起说:Welcome to our school. 这是对上一节课的复习,也是在潜移默化地进行有礼貌的教育。

Step 2 . Revise the songs and chant

1.老师表扬学生Good. 然后老师说:Let’s sing the songs and chant for the new teachers .

Sing the songs (Unit 1-2)

Say the chant (3)分组做歌曲和歌谣的表演。小组表演完后老师一边鼓掌一边对他们说:Good,或是Super . We are happy .做一个happy 的表情。 然后老师问学生:Are you happy ? 学生回答:Yes, we are happy . (这句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句,也可以说是一句课堂用语,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用到)

2. 新课导入(Presentation)

歌曲歌谣展示的非常好,老师想和同学一起做游戏,老师对同学说:Shall we play a game ? OK? 学生这时肯定很高兴,会大声喊道:OK!或者有同学会说:Great ! Super !老师交代游戏规则,

1)Do after me .跟我做

Run, run, run.Walk . walk , walk.

swim . swim, swim . Skate , skate , skate .

Sing ,sing, sing.Dance ,dance ,dance.

Play ,play, play.Study , study , study.

第一个游戏跟我做,老师一边说,一边做动作,学生也说做。

Sing , play 是歌曲中的新单词,但是通过老师的肢体语言和声音语言,学生综合运用自己的知觉,视觉,听觉,很容易就理解了。单词的复习和学习为学唱歌曲打基础。

2)I say , you do .我说你做

第二个游戏是我说你做,在第一个游戏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所学单词。老师说This time I say you do . 问同学:Ready ? 学生答Yes. 老师说:Let’s begin.

Play ,play ,play . Sing , sing ,sing.

Draw, draw,draw. Study,study,study.

Study and sing , Study and sing .

Draw and play .,draw and play .

由一个单词做动作,到两个单词一起做动作,加大难度的同时又为歌曲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老师发指令由快到慢,由简单到复杂,借助动作,让学生感受意义,产生兴趣,积极参与,把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充分地“动”起来,把静态的词变成学生的动态。

做完这组活动后,老师说:You study well, very good.

3)Simon says . 做相反动作。

老师说一个动作,同学做相反的动作。如:Run – jump , sing –dance , draw – sleep ,study – play.

通过TPR活动复习一年级所学的动词,同时带出本课新词。在活动中,训练学生的听力,学生听多了看多了,也会自己说这些单词了,也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英语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保证学生课上能积极主动并始终有效地参与课堂学习。

老师问同学:Are you happy ?

S: Yes.

T : We are happy . (通过TPR活动,运用以旧带薪的方式复习学习知识,学生在活动中操练,在练习中拓展,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突破一个又一个难点。)

Step ThreeSentence to learn

老师这时说:We are happy in our school . Our school is nice and beautiful . Today let’s introduce our school and our happy life to the new teacher . OK? (在学校我们非常快乐.我们学校非常美丽.咱们把我们学校和我们的快乐生活介绍给新老师,好吗?)

S: OK.

A) 老师指着图片问:What’s this ? 学生答到:It’s a classroom.板书: classroom ,老师问其他同学,然后老师说:We love our classroom . We love it . We all love it. (做动作) We sing and dance . we read and study .Are you happy ? S: Yes, we are happy.

老师重复:read and study , we are happy.

B) 用同样的方法复习单词:library , music room , gym , school .

C) 最后重点学习artroom (art room是本课歌曲中初次出现的单词)

运用图片让学生复现本单元单词,学习新句子,为学生在后面的歌曲演唱扫除障碍。

D) Let’s say our school .(按照书上歌曲的顺序说图片.)用幻灯展示我们的学校,在真实的语境中灵活运用语言。老师问:Are you happy ? Yes. We are happy . Tiantian , Jinjin and Coco are happy .And they love their school . They say : We love our school .

整首歌词在活动中以旧带新,由单一到复杂,由简单到困难层层递进,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使得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得以提高。

E) Let’s open our books and turn to Page 17.

Listen to the song.

Sing the song two times .

Do and sing the song .

Sing the song in groups.

Homework :

A:listen to the tape and sing the song to your parents.

小学英语教学计划设计 篇7

“主题式”教学或者是“话题式”教学来自于1960年英国小学课堂的实践。18世纪的英国小学中,学生一天内和一名教师学习所有的课程。在这种学习背景下,不同领域的知识可以整合在一起教学。“主题式”教学已经从常规的小学教育转移到将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中了。(Garvie 1991;Holderness 1991;Scott and Ytreberg 1990)。(Tongue 1991)认为这和交际语言教学相联系,学生通过主题内容进行学习。“主题式”教学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现实的、有激励的语言学习环境,能使学生更加清晰了解语言的意思和使用语言的目的。

“主题式”教学的基本概念即许多不同的活动相连接,一个主题贯穿整个课堂将教师和学生联系起来。好的“主题式”教学可以产生多种有启发灵感的教学,改变杂乱和无效的课堂。有效的“主题式”教学对教师的设计和实施有很大的要求。教师要有广泛的活动类型和资源,要能够长期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要避免学生花费过多认知在缺乏高水准的活动上。要使学生能活跃的学习,教师还要能很好的管理班级、小组甚至两人合作的能力。同样需要关注的问题是,教师要考虑学习吃力的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忽略课堂中不善于交际和表达的学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对认知模式有一定的了解,考虑到学生的语言和运动技能的发展,以确保和评估学习过程。为了发现和创造资源,教师还要具备组织和工艺技能。当下小学使用教科书,每一个单元的核心内容都可以选做一个主题,教师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扩展。

二、主题式教学模式的结构

1.主题式教学的运行机制。“主题式”教学的语言学习机会来源于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和活动,这些活动和内容决定了语言使用的环境和语篇类型。从教学过程来看,一个教学主题的完成包括七个有序环节,即课程内容主题化、主题内容问题化、问题焦点生活境脉化、生活境脉问题化、问题焦点互动解决化、知识运演结构化、能力迁移与知识活化。主题式教学设计的运行机制如图1.

2.主题式教学设计的特征。

首先,主题目标源于学生真实生活背景。小学生对语言的获得,其语言环境十分重要。主题目标要是学生熟悉并且在认知范围内的话题,教师可以结合课程要求和目标。

其次,主题内容要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和学习方式。主题式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口、鼻、舌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融听、读、看、说、写、做、思、想等各种基本学习方式于一体,以促成学生的有效学习。因此,要扩充教学信息量,扩展学习领域,确保教学主题所关涉的教学内容具有必要的广度和合理的深度。

第三,以“项目研究学习”的主题形式进行练习。教学主题不仅是由教师单方面设置的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它应当是教师与学生双方在共同探索与发现中形成的,它需要共同选择、组织材料信息,并从研究中共同得到发展。教学主题应当是具有拓展性与研究性的课题,或是能引发师生共同关注的话题。

最后,以师生对话的主题方法巩固练习主题式教学设计体现“教学活动是师生交互作用的过程”的教学本质观,它强调师生围绕教学主题而互动、协商、交流、合作与对话, 它要求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思维, 主张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组与学生组之间的思维碰撞,在学习共同体中形成“学习思维网”,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的智力资源共享。

三、主题式教学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1.确定主题。这个主题可以来自儿童目前的兴趣、其他课程的话题、一个故事或者当地以及其他国家的传统习俗和活动。在以“What would you like?”单元为例,我们以“potatoes”为核心词,建立与“potato”相关的“学习思维网”,让学生发散思维思考与“potato”相关的活动以及代表的活动的词汇。类似话题,在教材中还有在学习“weather”和“festival”等主题单元。开展主题前,让学生自己提出和讨论活动主题,或者教师列出主题清单,让学生选出自己喜欢主题,更易让学生融入主题活动中。

2.组织内容。基于“主题式”教学活动有两个基本的计划工具,分别是头脑风暴和“网”(相互联系)。两个工具都将想法非线性的连接起来,能够反应我们试图产生的学习过程。头脑风暴是让学生开动大脑,围绕一个想法发散思维, 随机、无意识的将观点进行联系。所有的可能的想法都要记录下来,供学生选择。“网”是记录的一种方式以及将各种想法连接起来的方式,而不是要求学生直接在纸上写下线性的想法。学生可以将主要的观点和想法写在纸的中间,与之相关的观点围绕在主要观点的周围。学生可以在头脑风暴前“网状”方式记录想法也可以在头脑风暴之后。主题内容可以包括:

Pepole+objects+actions+process+typical events+places

例如 , 以“P o t a t o”为主题 , 主题周围 就可以有 “farmers”、“Gardeners”、“Eaters”、“Cooks”和“Customers”,相应的活动即可有介绍“Types of potatoes”、“farming implements”、“cooking implements”等。

教师将全班分为不同小组,不同组充当不同角色分担不同活动任务。充当“farmers”的小组就要负责找到与“potato”相关的知识并查找出相关词汇,在“action”任务表中(表1)找到farmer的工作,如“digging”、“planting”和“”harvesting。充当“farmer”的同学就要掌握与“种植”有关的词汇,并且了解与种植相关的知识。充当“cook”角色的学生就要查阅与烹饪有关的词汇,了解烹饪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不同小组的学生会学习到不同的词汇,在最后小组汇报中,同学们之间通过交流和教师对核心词汇的教学,让全体学生掌握核心词汇,并间接扩大了学生对其他非核心词汇的熟悉度。通过多次“主题式”教学,不断扩充学生的词汇,提高学生对生僻词的熟悉,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能够顺利阅读文章。

与此同时通过上表,教师可以再增加论述类型,将大主题下划分副标题,在进行网状联系。例如:Types of potato可以包括where potatoes come from /discovery of potato/history of potato; Growing potatoes可以包括how to plant/how to weed/ Harvesting;Customers可以包括selling and buying/The habits of eating potatoes。所有小组的同学完成各小组的任务后,大家将自己的成果制成表格。表格形式可以根据各自小组的角色进行特色设置,如“cook”就可以制成menus or recipes, “customers”则可以制成“shopping list”,“farmers”可以制成“instruction on seed packets”or“the history information about potatoes”。不同小组的成果表格即为今后学生自主学习和积累词汇的词库。

3.设计语言任务。针对一节课来说,“主题式”教学的任务则要简洁、易操作。以“potatoes”为主题,副主题可以为“What do sweet potatoes Taste like?”具体任务分配,如:

(1)课前主题活动准备:找到一个制作土豆的食谱(网上搜索;收集超市清单)

(2)课堂主题活动情境设置:

1)去超市买食材(计划路程;在地图上标出路线;记录路程;解释说明以上记录)。

2)烹饪食材(准备好所需食材;进行烹饪;记录和评估烹饪过程)。

3)检测成果(写邀请函邀请他人品尝;对他人的评价、做记录;制作一份食谱)。

(3)课后主题活动评价:通过笔记、图片或者摄影记录整个过程。同样,教师将全被分为不同小组,学生进行不同任务, 最终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向全班展示成果。教师将学生的成果进行总结和回顾,针对核心词汇进行强调,巩固词汇的掌握。

小学英语渗透德育教学设计一则 篇8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4)02-0080-03

使用教材:冀教版

教学内容:六年级Lesson 11

背景:党的“十八大”对教育的要求是“立德树人”,德育是党也是时代的要求。德育是长期的T作,应在润物细无声中使学生受到教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德育内容,给学生以道德品质的教育,提高其学习能力,是德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很好方法。

Teaching aims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three new words:bones/muscles/skin;

Students can use be good for and For…,weneed……

*Students can express how to keep healthy

*Ss know whats good for health and how tokeep healthy

Teaching points

The new words,phrase and the sentence pat-tern(bones muscles skin be good for,For…we need…)

Teaching aids:Some pictures and a recorder

Teaching procedure

Step I,divide class into three groups,tellthem the rules,each right answer can get a flag fortheir group

<设计意图>引进竞争机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

StepⅡ,Leading in

T:Class,people live a better life now,Butwhat do they talk about most?

Ss:Health

T:Yes,Today well talk about how to keephealthy

<设计意图>简介本课的教学目标。

StepⅢ,Reading

T:Therere two minutes for you,Read thetext freely,find out the difficulties you think,Theycan be a word,a phrase or a sentence,You canunderline them when you read

Ss read the text and underline the difficulties

<设计意图>此环节体现自学指导的四要,有时间、有内容、有要求、有方法。给学生两分钟限定了时间,读课文则是内容的体现,找出疑难的词、短语、句子,让学生通过自学发现问题,则是任务要求的体现,让学生下画线是对学生自学的一种学法指导,underline和circle也是课标要求的一项能力。这里强调了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StepⅣ,Groupwork

The ss talk about the difficulties,Ss can help each other to solve some easy problems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给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的空间和时间,解决自己的部分疑难问题,培养学生合作相处的优良品质。

Step V,Reporting

The reportor in each group tells the difficul—ties they cant solve in groups,the teacher writesthem down 0n the blackboard,Ask some studentst0 try to answer some questions

StepⅥ,Listening

T:Boys and girls!Now。please listen to the audiotape,I think it can help you,Pay attentiont0 the words that you dont know,You can repeatthem after the tape in a low voice,After listening,the teacher asks“Who can read the words on theblackboard,theres a flag for your team”

<设计意图>此环节听录音,目的在于让学生自己正音,帮助学生解决发音的问题,同时也是一种学法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听录音自己解决读音问题。

StepⅦ,spcaking

One 0r two students read the new words loud-ly,The student or the teacher correct the pronunci-ation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听录音,有了对新词发音的关注和信心,可以自己大声朗读刚才提出的生词的读音。出现问题则让其他同学帮助正音,学生不能解决的教师加以引导点拨。endprint

StepⅧ,Teaching

The teacher teach the new words from the pro-nunciation,the meaning

<设计意图>在此更多地引导学生学习记忆单词的方法,如由ski引skin,联想stone学习bones,提示两词中的元音字母“o”都是发名称音,同时点明“es”在单词末尾时的读音。此外,引导学生发现skin、bones和muscles三词自身的意义联系:都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StepⅨ,Practice

(1JThe teacher shows the pictures quickly,the other students say the words quickly,

(2)The teacher points at the new words and Ss read them

(3)Practise in groups

<设计意图>组内相互查,相互教,以兵教兵的形式合作学习,兼顾差生,解决老师照顾不到的问题。

Step X,Teaching difficulties

T:Now,you dont have any questions,But I have a question,What does“is good formean?Students guess 0r answer first,then the teacher make some sentences“The sun is good for the trees,”“Books are good for students”Can you make some sentences?

Student 1…

Student 2…

<设计意图>此环节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把书本语言生活化,并为语篇的提炼做好准备。教师要注意学生对“is”和"are'的正确应用,充分利用奖励如小红旗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整个课堂活起来。

The teacher sums up,Then ask the Ss to think hard“What is good for your bones,muscles,and skin?”

<设计意图>由一个关键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本节课的目标中来。

StepⅪ,Discussion

Talk about the questions in three teams

Team 1:What is good for your bones?

Team 2:What is good for your muscles?

Team 3:What is good for your skin?

<设计意图>此环节进行任务分解,每组分配不同任务,体现学习内容的立体式,创造了交流信息差的环境,以此提高学习效率。此环节要说明游戏规则:答题分必答题和抢答题,本组任务为必答题,经讨论完成本组任务后,由一名代表汇报,答案合理获得一面小红旗,如果答案不充分或不对,其他组抢答,若抢答正确得两面小红旗,该设计促使学生看完本组任务还会看相关组任务,避免学生无事可做。期间教师巡回辅导,帮助解决小组中临时出现的疑难问题。

StepⅫ,1/eporting

Report Olle learn 1)v one team,Other Ss listento them carefully and make comments on their an-swers:rhe teache rleads them to the complete an-swer,and write down the final result

GoodIbo(Is are good for you)bones,A healthy body hasheahhy bones,nmscles and skin

<设计意图>进行组际交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给他们评价和抢答、补充的机会。引导学生汇报正确、完整、科学的讨论结果。如果学生只答对了一部分,教师要引导完成。如:学生回答Fishand neat are good for your bones,教师就可以加问一句:“What are fish and meat?”学生答‘Theyure good foods”教师写“Good foods are good foryour bones。A healthy body has healthy bones,muscles and skin”

Step XⅢ,Reading aloud

1.The students read the text loudly and findout the same sentence pattern,

2.T:Now,we know:A healthy body hashealthy bones,muscles and skin,Then,how doyou make your body healthy?Ask Ss to express intheir own way or use the sentence pattern

<设计意图>让学生大声读课文第一部分,找出第一和第二段的相同句式:For…,we need…,进一步引导学生把前面的句子由A-B型转换为B-A型。以抢答的形式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及组织语篇的能力。这也是对课文的一种概括。

Step XIV,Test for yourself

<设计意图>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做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Steo XV,Feedback

1.Sum up the main points 0f the lesson

2.Report the result of the test

附:Test for yourseK

阅读填空,每空一词。

(注意:阅读短文,先独立填空;不能独立填空的,可参看题后括号内的提示词或短语)

A healthy body has healthy___________,___________and___________,For strong bones,we need___________,Because they___________you,For healthymuscles,we need___________,For healthy___________,we need to eat vegetables and fruit,and we need to___________or___________

(muscles take showers skin are good fortake baths exercise bones good foods)

上一篇:民俗优秀作文下一篇:史上最恐怖的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