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百团大战观后感900字(精选10篇)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全国主要矛盾。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至此开始了八年的全面抗争,而百团大战就是中国抗战时期,中国八路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1940年8月,八路军指挥部动员了一百多个团,再华北地区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对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大规模攻击, 拔掉了敌人靠近根据地的碉堡,据点,炸毁了铁路,桥梁,公路,使日军的交通线瘫痪.这就是著名的百团大战.
自1939年冬以来,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 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 等战略区的联系,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 ”。八路军 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 ,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 以有力打击。在华北交通线中,正太铁路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横越太行山 ,是连接平汉、同蒲两条铁路的纽带,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八路军的进攻战役首先在正太铁路 发起,因此开始称为正太路战役 。7月2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 、副总司令彭德怀 、副参谋长左权 下达《战役预备命令》,规定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同时要求对同蒲、平汉、津浦、北宁 、德石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也部署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的破击,以配合正太铁路的破击战。要求各部在破击交通线的同时,相继收复日军占领的一些据点。在这些地区和交通线上,驻有日军和伪军 约15万人,另有飞机150架。 在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军区等共一百零五个团二十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但战役发起后,由于八路军广大指战员 和抗日根据地民众痛恨日军的“囚笼政策”,参加破击战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各部投入了大量兵力,计晋察冀军区39个团、第129师46个团、第120师 20个团,共105个团20余万人,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 参加作战。当彭德怀、左权在八路军总部作战室听取战役情况汇报、得知实际参战兵力达到105个团时,左权兴奋地说:“好!这是百团大战。”彭德怀说:“不管一百多少个团,干脆就把这次战役叫做百团大战好了!” 由此,正太战役 就发展成为百团大战。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在此后的五年里,我国军民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在《伟大的道路》一书中如此记述:“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战斗日以继夜,一连厮杀了五个月。敌人所有的煤矿、电厂、铁路、桥梁、公路、车辆和电讯都遭到破坏。”
当年,聂荣臻元帅在答《抗敌报》记者问时指出,“百团大战”是一个主动的进攻战役,使日军在华北的主要铁路、公路受到广泛破坏,井陉煤矿被彻底破坏,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治安肃正”“以战养战”等阴谋计划。敌华北方面军在其作战记录中也承认“此次袭击,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需要长时期和巨款方能恢复。”彭德怀元帅曾在自传中写到: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对日寇当时的诱降政策以及东方慕尼黑阴谋以很大打击,给蒋管区人民以很大兴奋。此役也给了投降派又一次打击,提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的声威,打击了国民党制造所谓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
由此观之,百团大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遏制了妥协投降的逆流。它用事实证明,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抵抗日寇的中流砥柱。百团大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一年8月28日,以此历史事件为背景创作的电影《百团大战》将在全国院线上映。
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重点影片,《百团大战》以类型化的电影语言,再现了这段永不磨灭的抗战记忆,弘扬了永不屈服的抗战精神,也提醒今天的中国人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翻开中华民族的近代历史画卷,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有解放后至今的那一段光辉历程,也有在光辉业绩下,掩盖着的那一段振奋人心,难以洗涤的国耻与民族仇恨: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都曾把魔爪伸向中国,八国联军打到北京;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踏进南京等等。直到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才使中国人民站了起来. 1960年11月5日,我国第一枚导弹腾空而起,1964年10月16日,壮观的蘑菇云告诉世界,中国从此有了自己的原子弹,科技发展日益迅速,我国的国防和军事实力也日益增强了。
然而,军事力量并不是国防的全部,它只能算是国防中显现在表面的,可以看得到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是一种潜藏在其中的力量,团结一心、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抗日时期,生死存亡的时刻,全国人民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是民族精神让中华民族团结起来,使中华儿女走到一起,共同抵抗了侵略。
暑假里,妈妈带我去北京参观了八国联军攻打掠夺后留下的圆明园的残垣断壁;观看了日本军国主义制造的我中国同胞30万人横尸街头的《南京大屠杀》……,一颗颗爱国的眼泪从脸颊滑落,屈辱、愤恨之后更多的是自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这样说道。可见,想要强国,不再朝夕,而需从小培养爱国之情,从小树立强国之志。
此片拍摄耗资巨大,动员的人力堪称八一厂出品影片之最。此片的幕后工作人员多达860人,群众演员参演人次更是多达9万8千人次。此片全部实景拍摄,场面极为浩大,战争场面大视角空前展现,演员们也都凭着一腔热血冒着生命危险在漫天炮火中拍摄出精彩的影像,无怨无悔。爱国主义精神与敬业之心支撑着全体工作人员艰苦拍摄、再现了先烈之路,把这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如此恢弘壮烈的全景展现。
《百团大战》用了大篇幅的战火笔墨刻画了战争之残酷,战场之惨烈。战争之伤害,对于交战双方来说,实际上都是巨大的。杀人一万,自损八千。百团大战我军投入兵力高达105个团,40多万人,毙伤日伪军两万多人,但我们自己的伤亡也高达将近两万人。伤亡实际上是对等的,代价不可谓不惨烈。不得不承认,日军当时的战斗力之强和武器之先进是一穷二白的八路军无法相提并论的。但,为了民族的荣誉,为了人性的尊严,我们也必须硬顶上。片中对于战争对于人命的摧毁全方位真实展现,还是很靠谱的,不像许多抗日雷剧演得那样胡扯,展现了一部历史正剧的凛然气象。我们看腻了手撕鬼子的闹剧,我们鄙视裤裆藏雷的龌龊,我们拒绝虚伪的阿Q精神,我们厌烦了无尽吹嘘的自嗨,我们需要的是真正展现战场之真实状况的影视作品,还原历史的冰冷与残酷。
浩浩中华史,悠悠五千年。五千年来,祖国经历了多少沧桑谁知道!我们要努力学习,把祖国的未来建设得更美好!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电影《百团大战》观后感500字
2.电影百团大战观后感400字
3.小学生《百团大战》观后感400字
4.电影百团大战观后感500字
5.百团大战观后感作文
6.关于百团大战观后感500字【最新】
许三多这种人,兴许,初识时你会有些腻烦,但时日一久,毕竟会为他执着的仁慈而激动,许三多是真性格,十年难得一见,那成才呢?成才为人油滑,好强,就像他的名字急欲功名,我欲成才。一个精得像鬼,一个笨得像猪!这是五六一初识成才与许三多对他们的评估,在此,又忍不住想强调,许三多并不笨,他只是浑厚!
一次进老A的机遇,又把这三老乡凑集在了一起,分别后的重聚,饥饿的考验,竟争的惨烈,成才的抛弃,事实的繁重……只想一笔而过,不敢细想那份肉痛,对伍六一的感动也仅能印在心底,那时,我恨成才,他忘却了钢七连引认为傲的不抛充、不放弃!
成才啊!成才!我在心中感概,事后成才的内疚,虽换回了心中对其的一丝好感,但那又能怎么……
成才如梦以偿与许三多进入老A加入练习,那段日子刻骨铭心,他们不自我,完整被人安排,在那里自尊变得一文不值,一次袁朗精心部署的演习中,许三多怀才不遇,而成才注定了抉择放弃,先有抛弃在前,今有放弃在后,袁朗对成才的评价是切中时弊,句句如利刃,成才心虚的打算诡辩,成果却令自己更显为难,我心本善,袁朗的话就像当头棒喝,令成才苏醒,从头做起,四字中包括着多少苦楚、坚辛与勇气,近义词 !我无奈想像!但成才做到了,这才该是成才,这才应是成才!
袁朗;他智慧 、英气、严厉中不失幽默、目光锋利、独道、偶而也会理性,这个人我不敢评价,只想在脑中默念几遍他的名字,心中总感到他与高城很像!但又显明的不同,再一次见着高城,是许三多失手杀逝世一女毒犯之后,那一天是许三多23岁诞辰,素日连杀猪都不忍看的许三多,杀人了!
许三多开端质疑军人的意义,心中呈现了瓶颈,他想复员,袁朗的脸抽筋了几下,没多说什么,只拿了一把枪扔与许三多令其装上弹夹,袁朗给了许三多一月假期让其斟酌,战友们繁忙的为许三多张落,面对这一月闲暇,许三多却显得无措,漫无目标行走与街头,惹来不少路人惊讶的眼光,许三多回到钢七连,最后被甘小宁、马小帅强行夹着去见高城!“班代、班代”二人叫着许三多,好不欢乐。
高城吃着货色,一条疤痕从眼角直至下额,许三多吃惊的问道:“连长,你脸怎么了!”
莱莉的大脑内部世界首先出现的是大脑指挥部,而指挥部由快乐、悲伤、恐惧、厌恶和愤怒这五种情绪掌控。快乐作为最早出现的情绪,是团队的领导,协同小伙伴们让莱莉时刻保持好心情;悲伤虽然也希望莱莉乐观快乐,但是她总是难以自控的保持着负面情绪,想要好好哭一场;恐惧主要是提醒莱莉保持警惕,保障莱莉的安全;厌恶则是希望莱莉不受生理上或社交上的毒害,尤其是在对待西兰花这种蔬菜方面;愤怒则脾气暴躁,总是积极地为莱莉争取公平待遇,但往往好心办坏事,将莱莉的事情搞得更加糟糕。白天,这五种情绪掌握莱莉的大脑,并将每天发生的带有某种情绪的事件,分别以不同颜色的记忆球储存在大脑指挥部里面的架子上,这是短期记忆。还有一些超级重要的事件成为核心记忆存在于指挥部的中心位置。而这些核心记忆会强化莱莉个性的某些方面,从而形成了五个个性的岛屿,分别是冰球岛、搞怪岛、友谊岛、诚实岛和家庭岛,这些岛屿代表了不同的个性和价值观,它们被激活时会焕发光彩,沉寂时时暗淡无光的,也可能会坍塌,也可能会重建。到了晚上,大脑内部的思维轨道将不再运行,而白天暂时储存在大脑指挥部的短期记忆则会顺着输送管道到达记忆长廊,成为长期记忆。在这无尽的记忆长廊里,有记忆工人在里面工作,将莱莉已经遗忘了的记忆,已经褪色的记忆球通过管道排放进入记忆垃圾场,再也无法找回来。
当快乐和悲伤由于意外离开了大脑指挥部,到达了大脑的其他地方。但是快乐和悲伤都想快点回到大脑指挥部,使莱莉重拾欢乐。在这一回程的途中,快乐和悲伤遇到了莱莉臆想中的朋友冰棒,冰棒带领快乐和悲伤去寻找捷径,赶上思维列车。在途中,他们经历了抽象思维区和想象之地。抽象思维区我不是很懂,暂且略过。在想象之地,快乐、悲伤和冰棒都看到了莱莉童年时候构建的各种有趣的玩具,但是随着莱莉的长大,这些欢乐的童年记忆似乎也在不断的消失,因为想象之地正在不断的被拆除,送往记忆垃圾场。当快乐、悲伤和冰棒终于赶上了思维列车,莱莉却进入了睡眠,这意味着思维列车也要停止运行。这三人为了早点回到大脑指挥部,准备进入造梦工厂唤醒莱莉。在造梦工厂中的场景体现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观点,在当天晚上莱莉的梦里是她白天去新学校的场景,本来潜意识是自己流利地进行自我介绍得到大家的认可,但是在现实畸变滤镜的作用下,或者说是白天现实情况的压制下,潜意识的顺利介绍不但没有了,反而在梦境中情况变得更为糟糕。这之后快乐、悲伤和冰棒将莱莉的梦境彻底改造了并成功唤醒了莱莉。但是冰棒被守卫梦境的保安扔进了潜意思区,那里应该是人不希望回忆起来的记忆所存在的地方,例如莱莉不喜欢的西兰花和恐怖的小丑都在那里。
快乐、悲伤和冰棒离开潜意思区,再次踏上思维列车,准备回到总部。可是不幸的是,由于诚实岛的坍塌和家庭岛的摇摇欲坠,思维列车被损坏,快乐和冰棒也被抛到了记忆垃圾场,被遗忘了。但是快乐不甘心这样被遗忘,希望莱莉能开心起来,也开始明白有时候正是由于悲伤的存在才能创造快乐,所以快乐鼓起勇气,最终在冰棒的帮助下回到了长期记忆区,但是冰棒却永远留在了记忆垃圾场,被彻底的遗忘了,这似乎也预示着成长总是会付出一定的代价的。最后,快乐和悲伤重新回到了大脑指挥部,莱莉也在它们的指挥下逐渐适应了新环境,重新构建了升级版的大脑指挥台、有快乐和悲伤交织的核心记忆以及更加炫目多彩的个性之岛,莱莉的生活又变得多姿多彩。
张思德已经牺牲60年了。60年后,这位因得到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褒扬而闻名的英雄在银幕上再度焕发光彩,成了一面充满着神圣和善意的旗帜,让几代人在道德、情感的体验中得到共鸣。尽管时代变了,条件变了,环境变了,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仍然熠熠生辉。当人们在银幕上重温这段红色历史,以现代人的眼光再看张思德时,竟然没有一点陌生疏隔的感觉,因为张思德精神已经融入人们的心里,成了一坐永远的心碑!
当然,《张思德》带来的不只是人们的深深景仰和感动,也给观众留下了深深的思考:革命的成功,需要有人在敌人的残暴统治下英勇抗争,需要有人在枪林弹雨中冒死冲锋。同时,也需要有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张思德就是这样一个平凡无私的奉献者,他朴实善良、助人为乐、不计得失、任劳任怨、信念坚定。也正是这种“平凡”,让观众感觉到了英雄的鲜活、真实,赢得了感动的泪花。伟大的事业,需要无数个平凡的“张思德”;伟大的时代,永远需要“为人民服务”精神!
★ 张思德观后感300字
★ 关于张思德的事迹材料
★ 《》电影观后感
★ 电影《大闹天宫》观后感
★ 怦然心动电影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怎么写好
★ 《八佰》电影观后感
★ 电影美人鱼观后感
★ 喜剧之王电影观后感
对于影片的男主人公程勇,我能想到的对其名字的解析是诚勇也、成于勇也。不知道这是不是编剧给其起名的本意。但是,毋庸讳言,程勇真的很勇敢,而恰恰是这种勇敢使其成就了一番功德无量、善莫大焉的事。
在影片开始,程勇本是一个靠走私卖保健品勉强度日的、近乎穷困潦倒之人。他的经济状况是,经常交不上门头房的房租,以致于被房东锁上了店门;离异的老婆以其经济条件太差为由,想领着仅仅八岁的儿子移民;家中老父病重,急需救命钱。就在一筹莫展之际,白血病患者吕受益找到了他,希望通过他从印度走私一种叫格列宁的药,这种治疗慢粒白血病的药在中国卖到近4万一瓶,而在印度却只要500元。
于是,程勇开始了他卖“假药”的生意。500元一瓶的药,他卖3000,虽然盈利丰厚,但是这个价钱对于广大白血病患者无疑是天大的福音。程勇由此“脱贫”了,跟着他一起混的人,包括给他介绍印度这款格列宁的吕受益、为了给女儿治疗白血病不得不靠跳钢管舞赚钱的白血病群的总群主刘思慧、从乡下来的以杀猪谋生的满头黄毛的彭浩、会说英语的老人刘牧师,也都变得有药可用、有钱可赚。
但是,他们的举动无疑动了很多人的奶酪,尤其是正版格列宁厂家的奶酪。于是乎,正版厂家请公安局帮助调查卖假药的事,而公安局调查的结果是,程勇等人卖的不是假药,而是廉价的真药。但是,既然这种真药在中国属于违禁药,程勇的做法就是违法的。虽然,有广大白血病患者的殷殷期盼,虽然并没有人揭发检举程勇,他还是决定收手。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毕竟不是白血病患者,他也上有老下有小,他不想因为做违法的事坐牢。看到曾经的伙伴一个个失望地离开,我觉得程勇何其无辜。其实在那一刻之前,他真的不是一个勇者,他做的一切真的只是为了赚钱。但是,因为他的行为的确给了很多白血病患者活下去的希望,所以,他成了很多人眼中的救世主。这意味着,如果他收手就会有很多人活不下去,这样的道德绑架让程勇不堪重负。
卖药的生意被转给了此前一直致力于卖假药的张长林,程勇则用他卖药积蓄的资金正儿八经的开办了服装加工厂,还把生意做得有声有色。然而,当吕受益的妻子费劲千辛万苦找到他,告知吕受益因为买不起涨价的印度版格列宁一度割腕自杀,当他在看望吕受益时听到这个大男人因难忍清创的疼痛而发出杀猪般的嚎叫时,他没办法让自己继续置身事外。尤其是,当他获悉张长林已被公安局通缉,众多白血病患者已经没有廉价药可买时,他做出了一个勇敢的决定:重新开始卖药。而这一次,药价被定位在500元,这意味着程勇已经一分不赚了。只是一切已经太迟了,吕受益还是因耽误了医治而离世。
好在,曾经离开的其他伙伴们都回来了,程勇可以不用一个人战斗。于是,以服装厂为掩护,程勇等人继续做着所谓的“卖假药”的生意。好景不长,警察终于查到了他们,彭浩为了“掩护”程勇在驾车躲避警察的追赶时,车祸身亡。又一个朋友的离去,无疑激发出程勇更大的勇气,他以一种“虽牢狱之灾不可避,吾往矣”的大无畏气势,一方面答应了前妻让儿子移民的要求并将儿子送出国,一方面继续着卖“假药”生意。而与此同时,正版厂家也加大了他们的打击力度,这一次他们直接对“假药”的源头——印度供应商下手,命令印度方停止生产了,“假药”的供应链被迫中断了。而早已不以赚钱为目的的程勇,因无法坐视众多白血病患者无药可用的困境,毅然决然地告知印度的供应方,可以从药店以零售价元回购后发到中国,而他卖给白血病患者的价位依然是500元,且出售对象已不限于上海本地。从以盈利为目的,到以救人为目的;从赚钱,到不赚钱,再到赔钱;从视患者为路人,到视患者为朋友,乃至亲人;从傻傻地分不清佛祖和上帝,到俨然成为普度众生的“活菩萨”和“救世主”,程勇的形象变得越发高大起来。
然而,他最终还是被警察找到了。最终还是没有“逃脱法律的制裁”。但是,他赢得了除正规厂家外的,所有人的尊重。所以,对他的制裁已经做了最大程度的减刑。所以,他最终还得以提前出狱。片中,最震撼人心的一幕是,当程勇的囚车经过时,路上挤满了他并不相识的白血病患者。这些人在有菌环境下,冒着加重病情的危险,纷纷摘下口罩,只为让程勇看清自己的样子,只为表达对程勇最大程度的敬意。
影片直指现实,不为官讳。立场鲜明地指出,程勇被迫违法所饱含的各种无奈及艰辛,某些政府部门的不作为难辞其咎,但是,结尾处的一句台词“正版药已经进医保了”,无疑让观影人在曲终人散之际获得了极富正能量的信息。这样的处理让影片在批判现实的同时,也肯定了社会的进步,让人们不要对政府失去信心,可谓必要之极。
全剧条理清晰,各条线分别铺开,既各自成说,又合理交叉。足见摄影师功力的诸多凌乱场面,及恰到好处的灯光效果,极佳地烘托出该有的各种氛围。全剧笑点有之、泪点有之。剪辑异常干净利落,没有多余及拖沓之处。主配角的表演都可圈可点,足见导演选人用人之慧眼。总之,各种技术处理,让笔者在观剧过程中,几乎挑不出什么毛病。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五壮士所在的七连奉命坚持打游击,奋战了一个多月,连队决定带群众转移,把掩护转移的艰巨任务交给了六班。为了拖住敌人,六班五个战士利用险要地形,把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班长马宝玉(李长华饰)沉着地指挥战斗,让鬼子靠近才下令狠揍。副班长葛振林每打一枪都要大吼一声;战士宋学义每掷一颗手榴弹都要先挥动一下胳膊,他们好像有使不完的力量。胡德林、胡福才两个小战士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射击┄┄
六班完成了掩护任务后准备转移。他们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连队和百姓们转移的方向,一条是通向三面悬崖的狼牙山顶峰。该走哪条路?为了保护群众,引开敌人,马班长毅然带头向顶峰走去。“走!把鬼子引上绝路!”战士们热血沸腾,紧紧跟上。
五壮士一面上山,一面依托树木、岩石向追敌射击,把上千个鬼子一步步引上了万丈悬崖┄┄敌人这才发现上了当,一次次疯狂地进攻,战斗越来越激烈。子弹打光了,只剩下胡福才手上的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拉线往下扔,班长夺了过去,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喊道:“同志们!用石块砸!”石块纷纷滚下山去,鬼子们一阵嚎叫。石头也砸光了,鬼子又上来了。班长拔出最后那颗手榴弹,奋力掷向敌群。
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老乡远去的方向,露出了胜利的微笑。班长从容地走向悬崖,带头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紧随其后┄┄这时,狼牙山群峰响起了壮烈豪迈的回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一部情节简单的故事片,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巨大的精神力量?原因就在于抓住了一个“壮”字来激动观众:那景象的壮阔,人物的壮志,献身的壮烈,都无愧于《狼牙山五壮士》的片名。
《百团大战》这部电影告诉了我许多,它告诉了我日本鬼子的凶狠恶毒,共产党的奋勇杀敌,汉奸的令人憎恨,国民党的诡计多端。
从南京大屠杀到纵火烧重庆,从七七事变到九一八事变,日本军队一直执行着一个计划———“三光”计划。他们把“杀光、抢光、烧光”当作一件普通的事,甚至有许多日本士兵认为,他们来中国做出这样的杀人行为,是在崇高的名义下,为国家,为伟大的.职责而战斗,绝不会因为执行任何暴虐的行为而感到寝食不安。而当时中国的软弱无能,也使日本鬼子能这样放纵地在中国的领土上为所欲为,我心里很气愤。
在勿忘国耻的同时,我们一样要记住:落后就要挨打!
【电影百团大战观后感900字】推荐阅读:
爱国电影《百团大战》观后感1500字01-09
《当幸福来敲门》电影观后感900字07-13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观后感900字11-18
关于电影举起手来的观后感900字03-10
电影观后感200字09-28
电影观后感1500字01-27
电影《战马》观后感500字06-05
革命电影观后感600字06-14
真爱电影观后感400字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