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心得体会(精选10篇)
一、强化发展意识。从2004年到2006年,中央连续下发了3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相继制定了取消农业税、对种粮和购买大型农机具进行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为农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加了新的动力。作为新时期的农村干部,一定要抓住这一前所未有的机遇,充
分利用好各项惠农政策,理清发展思路,找准自身优势,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一方面要增强带头致富的意识。新时期农村党员干部是否具有先进性,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能不能率先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农村干部如果连自己的小家都搞不好、过不富,怎么会有能力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又怎么能当好全村这个大家?所以,农村干部必须增强致富意识,当好农村经济的领路人、群众致富的领头雁,成为发家致富的表率。另一方面要增强引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意识。俗话说“一枝独放不是春,万花争艳春满园”,农村干部不但要带头致富,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要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兴办企业、发展劳务经济等方面多下功夫,实实在在地帮助群众出点子、找路子、赚票子。同时,还要注意因势利导,破除群众的“小富即安”思想,本文来源:公务员在线http://把群众的主要精力引导到发展经济上来。张官屯乡小许庄村党支部书记许宝军自己种植冬枣致富后,带领全村百姓发展规模种植,实现共同致富,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二、强化法律意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法制体系逐步健全完善,很多农村群众都在利用各种形式学习法律,群众的自身素质、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在这种大环境下,如果农村干部不学法、不懂法、不用法,不能依法行政,仍沿用“人治”手段,工作中肯定会碰到问题,甚至弄出乱子。近年来,因村干部不能坚持依法行政而引起的矛盾纠纷增多的事实就说明了这一点。作为新时期的农村干部,一定要不断强化法律意识,坚持依法行政。一是要做学法的表率。要下苦功夫仔细钻研法律知识,切实把《土地管理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计划生育法》、《民法通则》以及《婚姻法》、《环境保护法》等与农村工作密切相关的法文秘杂烩网律法规弄懂,做一个法律上的明白人。同时,还要引导群众积极学法,运用广播、板报、印发明白纸等形式,寓法于情,寓法于乐,潜移默化地开展普法教育,提高村民的法制素质。二是要做守法的楷模。学法的目的是为了守法,农村干部在工作中要坚持用法律法规来规范施政行为,带头守法,不做违法乱纪的事。三是要做用法的模范。农村干部处理农村的一切事情,都必须坚持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解决,按照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办事,不能以权代法,不得单纯凭经验、凭感情办事,更不能采用暴力手段强压。
三、强化团结意识。团结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团结就是力量”、“人心齐、泰山移”、“家和万事兴”说的都是团结的重要性。新任农村干部上台后,要注意维护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团结好班子成员。村干部一起共事是一种缘分,要懂得珍惜,要学会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多沟通,多交流,讲大局,讲团结,形成坚强的工作合力,切不可争你大我小、你是我非,搞派系、争权力,损害了个人形象,影响了村内稳定,制约了农村发展。二是团结好卸任干部。不少卸任村干部在村上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要多向他们请教学习,做到学其所长,补己之短。同时,卸任干部大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要主动尊重、关心团结卸任干部,遇事要多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争取他们对新班子工作的维护和支持。三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人处世宽容厚道,是一种美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讲的就是要宽容、包容、大度。作为新时期的农村干部,要有宽阔的胸襟、宽宏的气度,要能容人、容言、容事,听得进难听之话,吃得起难忍之亏。要从大局出发,以大局为重,将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真心诚意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构筑广泛的群众基础,赢得多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近年来, 经过培养整顿, 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已经成为团结带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骨干力量, 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 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文化程度不高, 专业结构不均衡。
文化程度不高、专业知识匮乏成为影响农村发展和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问题。近些年, 乡村干部队伍的年龄普遍降低, 增加了活力, 但文化程度还大多是高中及高中以下, 正规大专以上毕业生回乡务农的不多。干部队伍中具有涉农专业特长的科技型、管理型干部比重严重偏低, 难以适应农村新的发展需要。
2. 思想观念不开放, 创新意识不强。
新形势下农村党建工作和经济发展需要新的观念去引领, 但相当数量的农村基层干部仍然思想观念保守, 视野不够开阔, 缺少“敢闯、敢试, 感冒”的精神, 不愿接受新事物, 不敢发展新产业, 安于现状。缺少把握机遇, 带领群众增加个人收入,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本领,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 政策水平偏低, 法制观念淡薄。
部分农村基层干部不注重学习, 对于国家方针政策的理解做不到明澈在心, 不能很好地将党的方针政策和本地发展实际相结合, 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个别干部为了小集体利益和自身利益, 歪曲政策, 断章取义。个别干部以权谋私, 为政不廉, 不能依法治村, 依法理政, 影响了党群关系。
4. 工作作风漂浮, 工作方法简单。
个别农村基层干部缺乏民主意识, 独断专行, 搞家长制和一言堂, 安排工作靠骂靠罚, 人为制造矛盾, 干群关系紧张。个别干部短期行为严重, 只顾眼前, 形式主义严重。
二、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
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出现的问题既有干部自身不注意学习提高的主观原因, 又有党委缺乏长远治本措施, 缺乏对后备干部队伍的培养和对现任干部重使用轻培养的客观原因, 针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现状和成因, 要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工作:
第一, 要科学规划, 注重结构调整。要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使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逐步设步入科学、规范、系统化的管理轨道。制定计划一定要统筹谋划, 切合实际, 科学调整, 逐步实施。计划中要明确规定现有村级干部的学历在一定时期内达到中专以上, 乡镇干部达到大专以上, 并且新任、新提拔干部坚决执行此学历标准。班子成员的年龄结构要形成梯次, 逐步实现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历层次等的最优化, 为建设高素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打好人才基础。
第二, 要全面整顿, 注重素质提高。要按照先乡后村的的顺序, 按照考核、调整、整改建制、检查验收的工作程序有序进行。做到民主推荐与民主测评相结合、民主评议与个别谈话相结合、考核与经济审计相结合。对于政治素质低, 理论水平不高, 实践能力不强, 不能带领群众致富、群众威信低的干部要坚决进行组织调整。重点把一些政治素质好、领导能力强, 有市场经济头脑, 能想事干事的年轻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中来, 尤其要注意从科技能手、致富能人、退伍军人、回乡青年的优秀党员中发现和选拔村干部。注意选拔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建立机制, 保证乡村干部要保持相对稳定, 以保证工作的连续性。
第三, 要解放思想, 注重观念转变。要以更新观念为突破口, 全面提高乡村干部驾驭市场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能力。要认真组织乡村干部通过理论学习、外出考察、典型带动等形式, 牢固树立市场导向观念, 要根据市场需求引导带群众对种植业和养殖业进行及时调整, 并发展多种经营, 促进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第四, 要培训现任, 注重后备培养。要制定培训的长远规划和短期计划, 对现任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分层次、分批次全部轮训。特别要加大党的涉农政策的辅导, 为乡村干部依法管理和科学决策打好基础, 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在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上有明显改善, 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还要通过外出考察, 开拓视野, 增加本领。
第五, 要改进方法, 转变作风。要加强对干部的宗旨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和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 使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政策水平明显提高, 努力做到“按章办事”、“依法治村”。要注重民主, 善于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正确行使党和群众赋予的权力, 坚决杜绝以权谋私。要让农村基层干部成为广大农民的主心骨和贴心人。
第六, 要强化管理, 加强监督。对干部要实行动态管理, 对那些完不成年度目标, 工作打不开局面, 不主动干事, 给村集体带来损失的, 该罚的罚, 该处分的处分, 该调整的绝不姑息。做好干部监督工作, 村干部每年向村民述职述廉一次。对村干部要实行年审制度和离任审计制度。县区委组织部要对村党支部实行上管一级制度。健全和完善激励机制, 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情况下增加基层干部的收入, 提高待遇, 搞好养老保险, 为基层干部解除后顾之忧。
结语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决定作用。社会各界都应该关注农村建设, 关注农民生活, 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培养提供便利, 为农村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姜道奎, 柏群.当前我国农村干部素质的现状及提升途径[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1) .
[2]王银峰.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3) .
摘要:开展对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的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农经部门承担对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的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职责,笔者通过近年来参与宁化县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工作的实践,就如何做好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行了调查分析。
关键词:农村干部;离任审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6.087
1近年来宁化县农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工作实绩与存在的问题
1.1近年来工作实绩
根据国家有关部委关于做好农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的通知精神和工作要求,宁化县纪委、组织部、农业局、监察局、财政局制定了《关于开展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意见》,以就地审计方式对宁化县乡(镇)农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本着结合实际、积极推进、不断探索、认真总结、查找问题的态度,做到审计工作严谨细致,客观公正。通过对2012年4月~2015年3月全县所辖16个乡(镇)210个村居的干部任期和离任村集体财务收支帐目进行全面审计,特别是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四大方面”问题村为重点:集体土地征用面积大、经济收入支出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重大、上访涉农经济问题案件重大,由县纪委、组织部、农业局、监察局、财政局组织专门力量进行联合审计。通过审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查阅了有关制度、会议纪录、资料,并且与纪检、审计、信访等部门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确保审计结果真实、可靠、客观、公正。仅2015年对笔者参加审计的29个村2012年~2015年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审计资金共计3.3亿元,从审计结果中反映出不少问题。
1.2审计工作中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
(1)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把关不严。主要表现在村虽然有组建村务监督委员会,但村务监督委员会没有履行监督职能,没有审核原始票据,失去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的意义。(2)报刊征订数额均超过国家政策规定限额。笔者参加审计的29个行政村2012年~2014年三年间征订报刊数额合计共69.4万元,平均每村每年征订报刊数额达0.8万元。按宁化县相关减负部门规定每村每年报刊征订数额不能超过0.2万元,平均每年每村超标0.6万元。(3)对专项资金的审核发现,部分村对专项资金使用没有做到专款专用。(4)部分村村道基础扩宽等重大基础建设工程,没有经村民代表会议通过,也没有实行公开招投标就私下给工程队施工。没有严格执行县相关部门规定3万元以上工程必须进行公开招投标程序和制度。(5)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明显做得不够,实行“零接待”制度差。村集体列支接待用餐费超标现象普遍存在,且报销手续不规范。(6)大额工程款项支出没有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应通过银行转账支付的制度,出现直接现金支付现象。(7)村务监督委员会没有严格执行必须按照村务公开等相关政策要求严格履行监督职能,出现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专用章由村支部书记或村主任掌管的违规做法,没有很好执行支出票据必须在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共同审核通过时当场盖章制度。(8)征地补偿款是农村比较突出的热点问题,村经济组织对下拨到村民小组的征地补偿款没有及时公开和跟踪管理。导致出现问题引发村民不满情绪而出现社会矛盾时有发生。(9)对债权债务没有及时清偿,出现部分应收款项多年未能及时收回,甚至造成村财被个别人长期侵占现象。(10)没有严格控制新债发生,举借新债时没有严格执行必须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批准制度,导致个别村盲目举借新债,拖垮村集体经济。(11)村级财务人员素质文化程度差参不齐,科目使用错误时有发生。例如,安乐乡某村2013年6月30日6#记账凭证,购会议桌3500元、会议椅2660元列入了“管理费用———办公费用”,而实际应列入资产类“固定资产”账户核算。(12)滥发放津补贴,且未通过造册公示发放,而是使用付款凭证支付,未能接受村民监督。(13)单笔大额办公用品支出无物品名明细、无数量、无单价。需要列入固定资产的没有及时建档列入固定资产管理,造成公共财产流失严重。(14)普遍存在有坐支现金现象。财务管理混乱,财务制度执行不够严格。
2审计工作改进与对策
农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内容不同于行政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农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内容比较多,涵盖经济责任目标、财务收支、债权债务、村集体资产管理、粮食直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土地征用、开发、流转发包,资产处置,财务公开,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等问题。所以,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适合农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改进审计方法、内容,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审计任务。
审计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仅对村干部任职期间的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经济责任履行情况、遵守财经纪律情况和廉洁自律情况进行审计,对事不对人,强调对审计过程中重证据、重数据。尽可能考虑村级组织财务管理方面的特殊性,审计内容、评价不超范围,只审计涉及经济事项有关的内容,与审计无关如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内容不予评价,确保审计结果真实可靠、客观公正。
2.1实行农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内容不同于行政单位经济责任审计
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把握好审计方法、方式和内容。当前主要采取就地审计和送达审计两种方法。
2.2加强对农村干部审计工作
主要分任期、离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经营考核审计和专项审计。任期内审计一般是在出现重大事项或者专题需要进行专项审计,如土地及基建工程发包、承包,土地征用,村集体资产发包、租赁、参股、拍卖,专项资金等临时出现的需要专项审计项目,尽量做到即时审计或跟踪审计,降低产生腐败风险。离任审计则对涉及换届选举的村“两委”成员的经济责任进行专项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向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监督。endprint
村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审计任期内村级集体资产是否增值及债权债务状况;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财务、资产管理;村务监督制度执行情况;农民人均纯收入等经济指标等。
加大对村级组织主要负责人任期内执行财经法纪情况审计,实行六必查:
(1)查任期内村集体财务收支情况:主要检查各项收入、支出真实性,收支是否符合财务制度,手续是否完备;检查非生产性开支情况,有无挥霍浪费,重点查有没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福建省《关于减轻基层组织负担的十条规定》。(2)查任期内集体资产、资源、资金及专业项目管理情况重点查有无挪用、侵占、私分、套取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问题。(3)查任期内村务监督制度执行情况(4)查任期内村级债权、债务情况,及时清理债权、债务。避免“呆,赖、拖、挂”债现象出现。(5)查任期内集体土地发生的交易、征用、发包、担保或抵押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6)查“账外账”、“糊涂账”、“小金库”等问题。
2.3坚持审计常态化
乡经管站要改变事后审计、先离后审被动局面,及时组织人员尽量做到换届前审计到位,重大事项即时审计,信访问题突出即时审计,避免出现问题纠正难,人情审。
2.4实行农村干部离任审计结果公示制度
将审计程序、审计依据、审计内容、审计时限、审计纪律、审后结果、举报方式等内容进行公示,避免“暗箱操作”。审计公示分为审计目的和审计结果公示:一是审计目的公示,审前将审计依据、审计组成人员名单、审计内容、审计人员廉政纪律、举报电话等公示。目的是让被审计村农民群众了解审计内容,增强审计的公开性;有利于农民群众如实反映情况和问题,提高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和审计质量;加强对审计成员监督,防范吃、拿、卡、要不正之风发生;二是审计结果公示,将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向被审计村村民公开,促进被审计村问题尽快整改。
2.5加强村财务人员培训袁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从近三年的审计情况看,村财务人员文化程度比较低,对会计科目和有关财经制度规定不够熟悉,财务人员容易列错科目,对财务收支、债权债务管理、现金管理、往来账目理财水平低,执行财经法纪能力差,要加强村财务人员培训和教育,减少违反财经纪律事件风险出现。
2.6加强审计后的跟踪及处理工作袁严肃财经纪律
对被审计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依法给予处理、处罚,对触犯有关法规的违法违纪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或者移送处理,降低审计风险。
2.7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人员培训
提高村务监督委员会人员的理财和村务监督能力,提高财务理财知识水平,熟悉有关财经和理财规定,切实把握好、监督好本村经济活动。
朱文勇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根据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使基层党组织都紧密联系群众,充分发挥作用。认真贯彻这一要求,必须在把握和分析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党员教育的方式方法,以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来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
一、现状分析 我县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可以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从正面来看,主要有三方面值得肯定:,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情况良好。各镇(街道)及各行政村都较为重视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并将其纳入工作日程。特别是能充分利用基层党校这一阵地,对镇内的党员进行每年至少两次以上的培训。第二,支部活动较为正常。支部活动基本上都能按照要求定时开展,做到经常化、制度化。第三,农村党员先进性发挥的载体设计较为有效。特别是“三先制度”、农村无职党员“两定两评”、党员联户等载体设计较被认可,并在实践中对党员更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反面来看,主要存在两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党员教育缺乏吸引力。党员教育手段相对滞后,支部内的党员老少不一,教育形式又较为单一,难以适应行政村规模调整后的现实需要。在“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中,支委会、党员大会能正常开展,但党小组会和党课方面重视程度不够。从教育的效果看,流于形式的较多,一些教育与党员的思想实际脱节,缺少生动性和吸引力,缺乏针对性和说服力,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党员的积极性。二是党员先进性作用发挥还不够。党员在农村中的影响力在削弱,在群众中的威信在降低,讲话没有份量,作用发挥甚至等同于一般群众,这些既是
许多群众对党员的看法,同时也被大多数党员自己所承认。
二、主要原因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有来自外部环境和党员干部观念层面的影响,又有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制约措施等方面的影响。具体地说,主要有:
1、外部环境的影响。日益开放的环境,对农村党员理想信念和思想作风带来新的冲击。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客观上把党员置于
一个十分复杂的大环境中。“窗口打开,苍蝇也会随之而入”。一些与党的基本思想有悖的意识形态,消极落后的思想观念就会乘虚而入。面对这样的形势,有些党员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在思想作风、政治立场、行为方式上发生蜕变。特别是在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党员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党性认识模糊不清,党员在基层的模范带头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2、思想观念的冲击。市场经济平等自主,竞争求利的特点,对农村党员的价值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提出新的挑战。市场经济要求任何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都必须遵守等价交换的原则,在经济活动中有充分的自主性,减少各种制约和运行层次。这对于强化人们平等观念和民主意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一旦等价自主原则渗入到党员政治生活,就会使一些党员的价值观念、行为取向走向庸俗化,组织纪律观念淡化,破坏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当前,农村党员务工经商已相当普遍,在政治生活中,会有意识无意识地把市场经济等价自主的思想照搬过来,只要民主,不要纪律,只要权利,不要义务,党员过组织生活,要误工补贴在农村已不是个别现象。同时竞争求利的原则,一方面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但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会渗透到党员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中去,致使有些党员在商品、金钱、利益等物欲驱动和“随俗”、“从众”
心理诱导下,在政治生活、工作交往、人际关系中放弃党性原则。
3、方式方法的单一。基层党员教育工作措施不力,效果不佳,给改进党员教育方式、内容带来新的课题。农村党员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可以说是当前一个比较普遍性的问题。从客观上分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经商党员的增多,要召集全体党员进行集中教育,实际操作上有难度。而且近年来,上级布置的各种教育活动,如农村集中性教育,主要由镇(街道)一级负责实施,对村党支部往往只有任务要求,缺乏具体操作和目标考核,造成“上面热,下面冷”的局面,而且教育对象一般只抓到村干部为止,普通党员由于量大面广,很难涉及到,从而影响教育质量。从教育自身来看,对党员的专题教育少,以会代训多;形式多样的学习少,读报、读文件的多。许多农村党员反映,不少教育活动缺少一种吸引力和感染力,党员参加这些活动,更多的是从遵守组织纪律出发,感受不到参加后有明显的收获,在参加了一些教育活动后,思想上原先存在的困惑,特别是一些“疑点”、“疙瘩”,并没有得到解决。
三、对策与措施
1、科学制订教育计划。首先,在制订教育计划前要对党员队伍作一次全面调查,了解党员队伍现状,听取广大党员对教育的要求和意见,以此作为制订计划的主要依据;其次,教育计划要按制订,并分解到季度、月份,在实施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要建立反馈机制,了解受教育党员的满意度和不足之处,不断加以改进,使教育达到更好的效果;第三,要围绕当前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热点,农村群众普遍关注的难点,提前考虑,设计每次的教育主题,研究制订详细的教育计划,注重可行性和操作性,使整个党员教育纲举目张,方向明确,便于
实施。
2、合理确定教育内容。江**同志曾指出:“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使党员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献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带领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实绩的先进分子。”这是新时期党员教育的指导思想。依据这个指导思想,我认为,当前对农村党员要进行四方面内容的教育:一是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教育。学习邓**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二是形势任务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当前尤其是要加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三是科技知识教育。大力加强农村党员科技和文化知识教育,帮助党员学习农村实用技术,带领群众搞好科技兴农和科技致富,有条件的可在课堂教育的同时,进行实地操作和现场观摩。四是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要加强理想和宗旨、党性和纪律、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教育,使广大农村党员进一步明确新时期党员应具备的条件、职责
和义务,确定今后努力方向。
3、积极探索分层教育。按照党员身份、职业、年龄、文化等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党员实行分类教育。在个体和部分党员教育上,坚持因人施教的原则,即根据党员从业特点,努力做到“岗位不同,要求不同”。如对党员干部侧重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廉洁自律教育;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党员,侧重进行党的农村政策、勤劳致富教育;对企业职工党员侧重进行业务知识教育;对个私企业经营者党员侧重党的理想、信念、党员标准和企业经营管理知识教育;对外出务工党员侧重进行组织纪律、宗旨观念教育。根据年龄特点,举办农村老党员、离退
休党员读书班、座谈会。根据党龄特点,开办建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预备党员培
训班、新党员党的基本知识讲座。
4、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在形式上要实现“扬弃”,即在摒弃形式主义,继承党员教育好的传统形式和方法的同时,注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创造具有当前农村特色的新教育形式和方法,由强调集中统一转为灵活具体安排,由偏重系统灌输转为注重联系实际教育;由单一式教育转为多形式教育。主要可采用四种
方式:
(1)“三会一课”。这既是一种制度也是党员教育的一种传统形式,通过组
织生活和党课的形式,对农村党员进行教育。
(2)集中培训。利用基层党校、农函大,把党员集中起来进行封闭式教育,培训时间短则一二天,长则十多天。也可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育,如开办有
线电视党校,开设网上远程教育。
(3)活动教育。通过开展以教育为目的的各种专题教育,使农村党员在活
动中接受教育。
(4)个别教育与自我教育。除常规性、大规模的教育活动外,基层党组织要根据党员各自不同的情况,对党员进行个别教育,帮助党员明确党员标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引导党员进行自我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党
员的政治素质、文化水平和致富能力。
5、严格落实教育机制。坚持和完善四个“一”制度。即:每月开展一次“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学习传达上级精神和大政方针,讨论支部重大事项,交纳党费,开展为民服务,外出参观考察等。每次可确定一项或几项内容;每季度一次党课教育,可根据各地实际和当前形势确定教育内容;每半年一次汇报交流,由镇(街道)组织基层支部汇报半年来党员教育情况,收到的效果,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教育计划;每年一次总结评比,把党员教育列入支部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理顺关系,解决党员教育管理部门职责不清的问题。党员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党委各部门都担负着一定的教育职能。一直以来,组织、宣传、纪委三个部门都设有党员教育职能科室,由于没有理顺关系,工作中时常出现各自为阵,各抓各的现象,使基层党组织无所适从,或者只是唱“独脚戏”。把本来紧密联系的党员教育和党员管理割裂开来,既影响党员教育的效果,也影响了党员管理的效果。因此,要
制定切实可行的党员教育分工制度。从党员教育这一工作的自身特点和内在规律出发,合理配置党员教育工作的各种力量和资源,由党委统盘规划,三个部门具体落实。组织部门侧重于党员的发展、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宣传部门侧重进行党的理论、形势任务和时事政策教育;纪检部门侧重于党风党纪和组织纪律教育;各级党校充分发挥党员教育主阵地作用,搞好党员轮训工作,做到有分有统,密切配合,提高党员教育效果。建立党员教育的效益评价标准,搞好评估,提高教育质量。党员教育的效益评价标准是检验党员教育工作效果的客观尺度,也是改进党员教育工作的客观依据。当前在把握标准、搞好评价上,应处理好一对关系,明确三项内容,把握四个标准。首先要处理好政治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把政治效益作为农村党员教育工作评估的标准。其次要明确三项内容。从具体操作上看,可以从基层党员教育硬件设施,党员教育工作机制,党员教育实施情况三方面分解细则,进行评估;第三要把握四个标准。一是看党员教育是否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看党员教育是否促进农村的稳定;三是看党员教育是否有利于党员队伍建设;四是看党员教育是否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要把是否促进农村思想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党员示范带头作用的发挥作为检验教育成效大小的根本前
针对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产生原因,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症下药,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层层设防,制定农民负担“明白表”。农民负担重,表现在下边,源头在上边,政出多门,政令不畅,是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此,我县对涉及农民负担的文件都严格按规定程序报请有关部门批准,否则不准出台,更不准向农民随意收费。各乡镇每年制订农民负担方案时,都根据实际情况,把各渠道每年需要提出的款项进行仔细核算,确定数额,然后以乡镇政府文件形式分解到村,制成表格据实征收。村民小组则分户填写《农民负担手公文写作册》,接受群众监督,并明确规定凡是超出手册规定的收费项目,群众有权拒付和举报,以此强化上级对下级行为的约束,同时增强下级抵制上级某些部门加重农民负担行为的勇气。
二、村财乡管,建立农村财务“明白账”。我县于XX年起在全县推行村级账务代理制度。为确保这一制度落到实处,我们进一步落实了财务清理制度,各村的民主理财小组定期对财务进行监督、审核、检查,对所有审查过的开支票据加盖印章,然后予以公开。同时建立和完善了监督、评议、奖惩等一系列制约机制,使村务公开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并由此入手,建立规范的财务会计档案资料,为各村村务公开提供统一表格、内容、项目和标准,使村务公开不流于形式。上述制度的实行,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村级账务代理制度实行以来,各乡镇村级账务代理室共拒付不合理开支1000万余元,彻底杜绝了少数行政村私设“小金库”、村干部乱支滥用、侵占集体资财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村级账务代理制度被群众誉为是继税费改革后政府为老百姓做的又一件大实事。
三、重才重德,配好勤政廉洁“明白官”。我们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实行严格的管理。一是广泛推行了任期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评议和离任审计制度,把对乡镇干部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离任经济审计制度与公务员考核结合起来,以此来综合评定干部的工作业绩,并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二是建立和完善了乡村干部激励机制,坚持从政治上、生活上、工作上关心、爱护、支持农村基层干部,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三是注重从农村选拔德才兼备、群众信任、懂经营、会管理的同志任村组的主要干部,并加强对他们的管理教育,促使他们带头遵守纪律、带头为民办事、带头公正廉洁。
四、上下贯通,布好农村纪检监察“明白网”。反腐倡廉既要重视党政机关又要关注基层组织。在今年的乡镇班子换届当中,我们给各乡镇配齐配强了纪委书记,乡镇80%的纪委书记由同级党委副书记担任,部分行政村还配备了纪检委员,从而自上而下地建立了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形成了有效的监督体系。同时,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不断加强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让群众积极广泛地参与对乡镇党委及村党支部的监督。
基层国土所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前沿阵地和“哨所”,其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方方面面,直接与基层群众、基层企业打交道。基层国土所队伍建设如何,直接关系到新时期国土部门形象。结合11年基层国土工作,就当前基层国土所干部作风建设现状,就如何加强和改进基层国土所作风建设谈几点看法。
一、基层国土所作风建设现状及原因分析
自今年开展“作风整治年”活动以来,基层国土所干部职工作风明显好转,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受到人民群众的肯定。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基层国土所在作风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作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基层同志视干部作风为小节,部分同志还存在一些特权思想,对群众的感情不深,执法简单粗暴,执法为民观念淡薄;二是在工作理念上,重管理轻服务,对群众、对基层、对企业依然存在“冷、硬、横、推”的现象,服务基层、服务业务、服务群众的措施没有完全到位和确保落实;三是在工作方法上,工作方法简单,只会说“不行”,不会说“怎么不行”,不会做群众工作,不会做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服工作;四是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工作中深入调查研究不够,开拓创新不够,存在一定形式主义和经验主义;五是工作效率不高,缺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
存在作风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观念因素。意识决定行为,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少数干部职工自以“管理者”自居,没有明确“为谁服务、为谁执法”理念,服务意识淡薄;二是管理因素。制度建设的规范化和队伍管理的正规化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在内部管理上存在重制度建设,轻制度执行的情况,缺少激励制度,一定程度影响了部分基层同志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三是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落实不够,责任追究没有完全到位等情况,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给基层作风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加强和改进基层国土所作风建设的措施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服务是目的。要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一体化的作风建设机制和长效机制,通过“加强学习教育,完善规章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强化监督检查”等措施,达到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规范办事行为,提高办事效率;转变工作作风,提升部门形象的目的。措施主要有:
(一)加强学习教育,坚持从提高素质上推进基层国土所干部作风建设。一是开展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宗旨观教育,使基层广大干部职工都受到深刻的教育,增强社会的责任感,增强执政为民的意识,激发工作热情。二是大力开展法律法规和党纪条规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和职工的法纪意识。基层国土所要强化学习《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及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国土部“行政为民十项措施”、省国土厅“六项禁令”以及市局“六个不准”和“六个一律”,并把这些学习资料分发到每个工作人员手中,通过组织学习,提高党员干部和职工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提高反腐倡廉的警惕性和自觉性。三是强化业务素质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和职工的素质意识。结合干部作风建设,县局要强化基层干部职工业务知识的培训力度,通过全面的培训,使基层干部职工真正成为国土资源管理的行家,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四是开展塑造党员干部良好形象主题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和职工的廉洁意识。基层国土所要坚持党风廉政建设长抓不懈,平时注重加强干部廉政教育,可以通过学习正反面典型教育、撰写警句格言、开展“廉洁国土”大讨论等活动,进一步坚定党员干部职工理想信念,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和道德防线。
(二)加强制度建设,坚持从规范管理上推进基层国土所作风建设。干部作风建设,制度是保证。只有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才能使广大基层干部职工有章可循,照章办事,才能规范干部职工的行为,为改进作风提供保证。一是完善健全现有规章制度。对现有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补充和完善,使之更具操作性和实用性。二是制订有关新的规章制度。要针对基层国土所目前工作存在的制度盲点、空白点,根据实际,要制订一些新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各项业务办理行为。通过建立健全有关制度,使大家办事规范化、制度化,有效杜绝权力运行的随意性,防止和减少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三是强化制度的执行力。所有的制度不在于形式,而关键在于执行到位。我们要把制度的执行作为制度建设中心环节来抓,工作人员按制度来办事,基层所用制度来管理,充分发挥制度的效用。
(三)完善服务机制,坚持从改进服务上推进基层国土所作风建设。基层所要深入创“满意不满意窗口”等活动,健全窗口管理,逐步完善并落实便民服务措施,减少办事环节,落实“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效能建设制度,真正做到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相结合。
(四)加强依法监督,坚持从制约措施上推进基层国土所作风建设。队伍作风建设,监督是关键。只有通过行之有效的监督,才能督促干部职工提高作风建设的自觉性和警惕性。强化社会各界监督,通过开展行风评议和执法评议,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同时,全面落实政务公开制度,把各项收费标准、行为规范、办理程序、办理时限及服务承诺等全面上墙公开,并设立举报电话和投诉信箱,广泛接受群众的监督批评,对群众投诉举报经查实的要坚决查处,决不姑息,并及时反馈调查处理情况,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基层国土所干部作风建设的思考
基层国土所干部作风建设是一个老问题,同时又是一个不断发展中的新课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应虚心听取并接受广大群众及社会各界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建议、意见,认真抓好整改和落实,主要目标是:
(一)继续把思想建设摆在首位。今后要组织广大基层干部职工进一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牢固的群众观,紧紧围绕干部作风建设,深入开展“集中整治年”活动,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觉悟,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继续抓好日常督察工作。县局要组织整治办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基层国土所党风、行风、政风建设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督促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并责成限期整改。重点将抓好责任追究这个重要的环节,严肃查处严重影响效能建设的人和事,并将追究结果列入单位年终考核内容。
一、当前车间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 车间技术干部缺乏, 不能适应车间管理的需要
把车间做强, 需要的是集知识型、专业型、思维型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 这就对车间干部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实际还存在较大差距, 主要是车间干部的专业素质不高。在我段221名车间干部中, 本科文化只有27人, 占12.2%, 大专文化虽有89人, (但相当一部份是学非所用的函授文凭) , 占40.3%;中专文化有77人, 占34.8%;而具有专业特长的助理工程师只有80人, 仅占36.2%;工程师仅有7人, 占3.2%, 车间技术力量的薄弱, 不能满足车间专业管理的需求。
(二) 车间干部管理思维落后, 工作手段简单粗放
车间绝大多数干部由以前多个小车间的原班人马整合而成, 虽然小车间主任、书记升格成大主任、书记, 增加了技术员、助理工程师, 级别提升了, 岗位增加了, 但这些调整与变化, 并没有带来干部综合素质的实际提升。多数干部的管理思维、管理手段仍停留在小车间的管理水平上, 抓工作靠的是老经验, 管理形式单一、粗放, 制约了车间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三) 车间干部的管理职责不够明确, 作用发挥不好
一是车间主任的管理权限不明确。每个车间有10多名干部, 如何调动和发挥他们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合理分解车间在安全上的压力, 对车间主任来说, 管好、用好这些干部至关重要。但由于没有明确车间主任在干部任免、职工调配、奖惩等相关权力, 使车间主任履行职责的能力和管理效果大打折扣;二是副主任分工不明, 责任界定不清。每个车间现有2-3个副主任, 他们大多是原小车间的党政正职, 改任副职后, 个别同志或多或少带有一点思想情绪。由于分工不明确, 责任界定不清, 工作主动性不够, 与正职交流勾通少, 抓工作单一, 日常只是履行了安全包保和安全监控的职责, 而对分管的职教、班组建设等基础性工作考虑较少。
(四) 车间干部不能正确处理安全包保与专业管理的关系
当前车间管理中存在一个严重的误区, 即, 抓现场、抓安全是车间干部压倒一切的唯一任务, 形成车间干部人人抓监控、抓包保, 而在提高职工素质、现场技术指导、班组管理等基础管理方面处于无人抓的状况, 使车间专职干部作用单一, 专业管理形同虚设。
二、强化车间干部的队伍建设,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车间干部队伍
(一) 以选拔、培养、培训为手段, 建好车间干部队伍
1. 配好车间主任, 确保一方安全稳定
车间主任能否胜任新体制下做强车间的要求, 其综合素质、管理水平、驾驭全局能力的高低至关重要。因此, 必须把综合素质好、思想作风正、业务技术精、敢于管理、群众信赖的优秀人才选拔到车间主任岗位上来。近两年我们在选配车间主任 (书记) 过程中, 既考虑了学历、年龄等因素, 但更注重工作实践经验和管理能力。在我段37名现职车间主任 (书记) 中, 都具有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和较强管理能力。这部份干部担任车间主要领导以来, 工作成效十分突出, 在保安全稳定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培养后备人才, 优化车间干部的知识结构
其一是通过每年分配一定数量且专业对口的大学生到车间工作, 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使他们安心在车间发挥所学专长, 以逐步扩大车间专业人才的储备量;其二是内部培养, 挖掘人才。重视工人技师的培养工作, 将是否取得技师或高级技师资格作为优先聘用车间技术干部的参考依据之一, 以鼓励职工积极学习业务技术, 争考技师, 使技师或高级技师在车间干部中的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3. 强化业务培训, 提高转岗干部的业务素质。
针对车间整合后干部转岗较多, 不利于专业管理和对现场检查指导的实际, 应及时对车间干部进行转岗培训、考试, 重新确认上岗资格。目前, 我段已对调整到车间安全员岗位的40多名干部集中进行了工规、技规和既有线施工管理办法等安全知识的培训和考试, 并重新确认上岗资格, 使安全员更好地履行安全管理职责。
(二) 以当前开展的“学标明责”为突破口, 全面提升干部的落实能力
1. 明确和学习干部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
从车间主任、副主任、安全员、技术员等车间干部重新明确岗位标准和安全责任, 以及“干部履责”指标, 使每个干部能够找准自己的位置, 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工作任务, 知道怎么干, 怎样才能够把工作干好, 以增强自主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强化业务培训, 提高转岗干部的业务素质。
针对车间整合后干部转岗较多, 不利于专业管理和对现场检查指导的实际, 应对车间干部进行必要的转岗培训, 轮流对车间技术员、安全员、职教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使每名车间干部能够明确安全、技术规章, 清楚怎样才能强化班组的安全管理, 知道如何提升职工业务素质上下功夫, 而不是单一的安全包保责任。
3. 加大安全包保考核力度, 强化干部包保责任的落实
一是进一步完善车间的各项管理制度, 落实干部的岗位负责制, 处理好干部安全包保与抓好本职工作的关系, 纠正车间干部人人抓监控、抓包保, 作用单一, 而对专业管理无人抓的弊瑞, 使车间的管理由单纯的经验型、抓工作随意性向科学性、长效性管理机制转变, 逐步纳入制度化管理规道;二是实行安全包保连带责任追究制。将车间、班组的安全好坏与段包保干部的包保效果、对口科室及车间专业管理干部的工作成效挂勾, 实行同奖同罚。
三、几点体会
(一) 把车间做强, 主要体现在车间干部的自管能力和落实能力上, 必须突出专业管理和岗位负责制, 发挥好车间副主任、技术员和其他干部的综合管理作用, 形成管理上的合力, 使车间基础管理达到强精壮骨的长远效果。
(二) 在提高车间的独立作战能力上, 段业务科室要做到“扶上马, 送一程”, 不能采取观望和任其自便的态度。应多从管理经验、专业管理上对车间干部帮助、指导, 使车间干部的的管理尽快得到提升。
关键词: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道德建设
一、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组织者和实践者,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的带领和推动,农村基层干部道德水平的高低关系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质量。新时期,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其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发挥他们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带头作用,确保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促进农村文化健康发展的需要。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各种思想文化冲击着农村,农村的思想文化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向。如果先进的思想文化不去占领农村阵地,腐朽、落后的东西必然会滋生蔓延。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村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和引领者,农村基层干部道德文化意识的强弱,决定着农村文化建设的速度和水平,决定着一个村风气的好坏。在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道德建设,可以提升其参与和领导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繁荣农村社会文化建设。
(三)是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需要。党的力量在于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党同农民群众的关系,最广泛、最直接地体现在农村基层干部与农民群众的关系上。农村基层干部是基层党组织的细胞,其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的领导的凝聚力,关系到党执政基础的巩固。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道德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觉悟,密切联系群众,妥善解决好“三农”问题,赢得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二、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道德现状与问题
客观上,目前农村基层干部的道德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是,也有少数农村基层干部在道德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想信念淡薄。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有的农村基层干部不同程度的产生了理想平庸、信仰危机的现象。比如,有的基层干部对自身定位不明确,缺乏发展意识与发展思路;有的基层干部核心价值观发生扭曲,价值取向物化;有的基层干部角色意识颠倒,宗旨观念淡化,党员意识弱化。
(二)道德意识有待加强。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更加注重农村基层干部的带头致富能力,而忽视了农村基层干部道德素质的培养。有的农村基层干部因为长期从事行政事务性工作,平时缺少学习总结,对自身道德认识及定位比较模糊,认为干好工作就行,经济发展就行,道德提高可有可无,道德要求的标准无形中有所下降。
(三)道德行为有待约束。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最终体现。当前,有的农村基层干部忽视农民的利益,对农民的困难漠不关心;有的农村基层干部喜欢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办事不公;有的农村基层干部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来处理事情,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较低。从文化程度来看,当前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情况普遍偏低,初高中文化程度的村干部比较普遍,小学文化程度的也大有人在,而专科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却并不多。农村基层干部文化水平偏低直接影响思想觉的提高,导致他们私心较重,民主意识淡薄,容易将个人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在工作中执行不到位,方式简单粗暴。(2)理论学习重视程度不高。少数基层干部由于理论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经济、轻政治的思想,理论学习存在应付现象,理论体系掌握不够。理论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容易导致农村基层干部思想观念偏于保守,视野比较狭窄,不能把党的方针政策与本地实际相结合,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3)考核评价机制有待健全。在干部考核中,“德”作为软指标,一直是基层组织部门考察中的弱点和难点,有时甚至是处于盲区,考核目标仍然侧重于经济发展指标,考核内容和形式也没有突出对干部“德”的要求,考核主体和评价结果之间缺乏有效的定性指标,使“德”的考核呈现程式化、简单化和模糊化倾向。
三、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对策建议
道德素质下降虽然发生在少数农村基层干部身上,但其危害很大,必须高度重视,但是,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一)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道德教育。第一,规划道德教育内容。要根据农村基层干部实际需要,精心设计培训内容,合理确定知识结构,突出道德培训重点,逐步健全由政治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律知识培训、业务技能培训等方面构成的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第二,拓宽道德教育渠道。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涉及多个层面和部门,新形势下,要拓宽道德教育的渠道,需要县和乡镇两级密切配合,整合培训资源,充分利用各级党校和其他基层干部培训机构,特别是县级党校的独特优势,突出县级党校在农村基层干部道德教育中的主阵地地位。第三,创新道德教育形式。从农村基层干部的角度出发,通过集中培训、座谈、开展活动等方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采取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农村基层干部的道德教育富有成效。
(二)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环境。第一,夯实坚定的经济基础。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是有效开展农村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物质基础。对于广大农村来讲,优化经济环境最根本的是要牢牢抓住改革的机遇期,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二,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多元文化已成为当今社会文化的大趋势,我们的思想道德建设不可能在纯粹“理想国”中。因此,要通过各种措施扼制庸俗、低劣文化的蔓延,在全社會树立良好风气,净化农村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文化环境。第三,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安定团结才能激发出凝聚力,培养出崇德向善的农村基层干部。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改革的难度不断加大,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调整,面临的阻力也在加大。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社会改革,最大限度地降低改革而带来的振荡,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三)构建和完善农村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第一,构建和完善监督机制。农村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必须不断完善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自我监督机制。通过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道德行为的透明度和公开性,激发各方面监督的积极性。第二,构建和完善考评机制。在干部考核体系中,将“德”的考核放在首位,确立干部考核导向。根据农村基层干部的特点和考核效果,科学设置农村基层干部道德考核内容,细化考核指标,做到定期考核和常态考核相结合。同时将考核结果合理运用,对经科学评价后的农村基层干部的道德行为进行相应的奖励和惩戒。对道德品行优秀的干部进行精神上、物质上的奖励,比如与提拔重用、晋升工资、优先录用等挂钩。对道德失范的干部进行处罚,如批评教育,记过、降职等措施。
总之,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道德建设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必须多措并举,从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入手、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构建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发挥好农村基层干部的道德表率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淑娟:《论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福州党校学报》,2004年第8期。
群众路线教育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群众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根据市委安排,我从3月10日开始,利用一周时间,深入全镇35个村(社区)、部分企事业单位,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走访基本情况
这次调研活动,采取个别走访和座谈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一是与全体党政班子成员逐个交流思想;二是召开基层干部和党员群众座谈会;三是走访“两代表一委员”、低保户、贫困户等,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调研工作主要聚焦到作风建设上,全面查找我镇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把调研专项工作和全镇当前工作相结合,和全年重点工作相结合,以转变作风、树干部形象促社会发展。
调研期间,累计走访科级领导15人、机关干部15人、基层干部35人,走访贫困群众53户78人,走访低保户42户52人,走访基层党组织12个,走访企事业单位6个,召开座谈会5次。
二、当前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镇干部作风主流是好的,大多数党员干部能遵守党章,以党和人民群众利益为重,牢记党的宗旨,忠于职守,敢于担当,勤奋敬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为民办事,为民谋利,忘我奉献,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和好评。但是,在干部作风方面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给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形而上学之风蔓延。不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作好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学了也是为了应付场面,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无心也无力在实践中认真运用,照搬照抄书本上的经验做法,不注重社会实践,好高骛远,基本功差,导致工作效果不佳。
(二)根本宗旨观念弱化。联系群众不密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缺乏群众感情,不愿了解群众的困难和疾苦;不为群众办实事,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对群众态度生、冷、硬、横;在处理矛盾纠纷时,不能深入细致研判并及时合理地解决各方面诉求,不能贴近群众,耐心地去与群众沟通,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甚至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使矛盾升级,小事酿成大事,影响了社会稳定。
(三)组织纪律遵守不严。干部存在“走读”现象,上班迟到、早退,无故脱岗,上网聊天,玩游戏,工作日午间饮酒,带彩打牌。
(四)落实措施力度不强。一些干部精神面貌萎靡,工作上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得过且过;工作思路不清,“混日子”心态明显,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对工作不热心,不积极,无热情,工作效率低下。
(五)廉洁自律意识淡化。一些干部追求物质享受,爱面子,喜攀比,讲排场,比阔气,贪图享受,比吃比喝比玩,用公款消费,用公款满足自己私欲,个别干部为群众办事甚至还存在吃、拿、卡、要现象。
三、原因分析
存在上述问题,有不良的社会风气的影响,有个别干部自身素质不高和思想意识、认识偏差等问题,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化,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社会管理的转型,对干部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务群众的方式、服务内容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律意识较差,自我要求不严。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中,良莠不齐的各种思想观念纷至沓来,部分党员干部防腐拒变的能力不强,受一些庸俗价值观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对自身的位臵、责任和使命缺乏清醒的认识。
(二)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健全。目前,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监督制约机制,还存在上级监督太松,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群众监督太远,舆论监督太累等问题,监督合力还没有形成,对八小时以外还缺乏有效的监督措施。
(三)教育培训不到位。近几年,在党员干部队伍作风教育上制定了许多制度,研究了许多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实际效果还不够理想。在教育对象划分的层次性不强,没有根据领导岗位的不同进行教育。没有针对在理想、宗旨、纪律、作风、廉政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没有能真正触及思想和灵魂。
(四)激励竞争机制不全。目前,乡镇管理体制是一种“压力型”体制,“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县里有多少个单位,乡镇就要承担起多少项工作。农村干部处于最基层,工作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受乡镇财力因素的制约,干部待遇较低,人事管理方面又没有形成一个合理有效的人才流动和择优汰劣机制,一些干部深感前途渺茫,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受到影响,工作不够安心。
(五)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如何评价干部,如何使用干部,对干部作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近年来,我们党在干部的考核和选拔方面不断改革,在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人才队伍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由于机制制度的可操作性及制度执行力不强等原因,使干部考核和选拔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偏差,成为影响干部作风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教育学习、提高能力素质。精心组织学习、坚持每周四干部集中学习制度,组织干部开展交流学习活动,提高自身素质,开展做好党员干部作风教育,提高党员的纪律性,同时将学习纳入干部考核的指标。督促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开展专项整治,解决突出问题。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由镇纪委组成专班,通过明查暗访,随机抽查等方式,重点整治无组织、无纪律、干部在岗情况,上下班纪律、服务态度,工作效率,午间饮酒,带彩打牌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同时,认真分析各种问题产生的根源,查找体制制度方面的漏洞,建章立制,形成长效机制。
(三)集中开展干部“五带下乡”活动。在全镇深入开展干部“岗位在村(社区)、重在服务、责在连心”的“三在”工作机制,重点做到带起居用品下乡、带信访案件下乡,带群众感情下乡、带政策法规下乡、带重点工作下乡。要求每位包村党政干部每周至少在村组住点2天,并保证在村组住一晚,利用党小组会、村两委会、群众代表会等多种形式开展走访、座谈和调研活动,接地气、知民意、解民忧,扎实践行宗旨意识。
(四)深入开展“假如我是服务对象”讨论活动。深入开展以“践行宗旨,争做好干部”为主题的“假如我是服务对象”大讨论活动,并在全镇党员干部中开展争做“人民满意好干部”活动。以习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五条标准”和市委倡导的“六个表率”为标准,推动“灵魂革命,聚集四风”,组织全镇党员干部深入到基层,深入到服务对象中,开展换位思考大活动。通过让干部走出去、沉下来,体验生活、换位思考,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切实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自2015年县市场监管部门新一轮机构改革,整合工商、食药监、质监三个部门组建市场监管局后,如何最大程度发挥机构改革释放的红利,打造“升级版”市场监管新模式,提升市场监管能力,就成为了市场监管部门的重中之重和关键之处。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要求,及时到联系点进行了调研,听取和征求了基层相关同志及全局干部职工的意见建议,同时结合自身所思所见,对如何加强政治建设打造高素质市场监管队伍提出如下思考:
一、当前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不高
现阶段有个别干部思想解放不够,思路跟不上时代,仍习惯于“吃老本”,不愿学、不善学、不勤学、不深学、不真学。而且,机构合并后执法工作人员只熟悉原来从事的工商、食药监、质监工作单方面业务知识,对其他业务知识还比较生疏,综合执法水平还不高。
(二)干部年龄结构不尽合理
近年来进入工商、质监、食药监系统的年轻干部数量较少,使得干部队伍整体年龄偏大。目前,我局共有干部116人,平均年龄44岁。其中,20至30岁有10人,占干部总数的8.6% ;31岁至40岁有28人,占干部总数的24.1% ;41至 50岁有47人,占干部总数的40.5% ;50岁以上的有31人,占干部总数的26.7%。从以上数据看,年龄结构老化是制约发展的瓶颈。
(三)干部工作责任心不足
合并后,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按部就班、扎实肯干的老黄牛,很少大胆创新地进行拓展性工作;有的干部也总感觉自己年龄偏大,参与新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从而造成了工作拖拉,效率低下;少数干部缺乏吃苦肯干扎实的工作作风,思想不到位,工作缺乏韧性,遇到任务强调困难多,提出要求多。
(四)激励竞争机制有待健全
一方面是人才缺乏,一些相对重要、特殊的岗位后继无人 ;另一方面是人才浪费,浪费在学非所用、用非所长上。在工作中,少数干部认为自己工作多年,有经验、懂方法,单靠经验行事,也存在“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个别新进入机构的年轻干部,缺乏刻苦钻研、勤奋好学的精神,得过且过,应付了事,形成一种“工作干好干坏无区别,干多干少无所谓 ”的不正确思想认识。
二、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构建良好的职业道德体系
一是凝聚团队意识,推动中心工作。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领导会注重情感管理,理解干部的困难与愿望,干部理解领导的责任与压力,自觉服从组织,尽心尽责,上下级之 间相互支持,通力协作。各科(室)之间的工作关系,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合作;既要有制约,又要有协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会形成较强的工作合力。
二是增强服务意识,树立良好形象。“亲民”是建设服务型机关以及构建干部职业道德重要内容。通过对道德模 范的学习,树立身边的先进人物典型,通过榜样的示范,让 队伍有一个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三是培养创新意识,推进现代化管理。“能虑”是修身的境界之一。干部要始终保持与时进的精神状态,结合工作实际,努力学习最新的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理念,掌握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努力推进市场监管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四是追求卓越意识,重视细节培养。“止于至善”就是要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理念。把高度重视细节的理念融入 到实际管理工作中,大力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化手段,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抓住市场管理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抓紧、抓细、抓实,不断提高管理效能。
(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一是要科学整合机构设置。“三合一”机构改革后,内设科(室)设置和岗位设置,根据工作责任轻重、所需能力要求、工作复杂程度,科学合理地进行职位配置和机构 整合。同时对各科(室)的工作职 责、工作流程及办结时限实行政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二是合理配备岗位人员。科(室)岗位人员配备,一定要坚持“资源整合、专业优先、各尽其能、个人自愿 ” 的原则,充分发挥原来工商、质监、食药工作岗位的专业特长,将合适的人配备到相应的业务工作岗位上;同时注意能力 互补,岗位整合,有利于提高基层市场监管干部队伍的新业 务素质,尽快适应综合性市场监管的需要。
(三)建立科学的干部培训 评机制
一是建立干部培训机制。要制定详细干部培训计划和 培训目标,有针对性地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各类专业培训、技 能培训和综合能力培训;要通过各岗位能手的选拔培养师 资力量,带动全局提高整体业务水平,有效提升干部队伍的 综合素质。
二是建立有效的奖惩考评机制。要把干部平时的工作 业绩和培训学习考试成绩以及业务技能水平作为上岗、轮 岗、提拔、评先、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全面纳入目标考核管理,促进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整体推进。
三是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要完善干部竞争机制,促进人才脱颖而出。要改进干部考察工作,提高识人用人水平。在选拔领导干部时,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和考察报告制度,拓宽考察面,从定期向平时延伸,把考察与考核相结合,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价干部,让一些想干事,会干 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年轻干部尽快得到提升和重用。
(四)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方法论,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去分析、处理遇到的问题,提 高干部认识、实践的能力。要结合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深刻剖析认识错误思想、保守思想和模糊认识的危害性,提高思想改造的自觉性。
二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不能单纯地只抓业务,不注重 干部的理想信念建设。必须坚持深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权为民所用,利 为民所谋,把工作当成事业干,努力在事业发展中成就干部,在干部成长中成就事业,实现干部与事业的和谐发展。
【加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农村和谐建设11-30
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10-02
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研究09-19
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几点思索12-12
加强村干部团结 推进新农村建设12-18
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06-21
浅谈青年干部加强服务新农村建设能力06-16
浅谈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法制教育12-16
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07-15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议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