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调研报告

2024-05-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调研报告(通用6篇)

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调研报告 篇1

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在市委六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伊犁州党委常委、市委书记赵永龙强调:“健全群众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提高源头治理、动态协调和应急处置能力”,为我市新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提出了明确要求。

为深入了解我市在群众利益诉求方面工作运行情况,今年5-7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成立调研组,重点就“一府两院”、职能部门、街道、基层自治组织改进作风,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在基层一线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开展人民调解等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工作现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工作,将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作为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着力将化解矛盾的过程转化为凝聚民心的过程,将利益调整的过程转化为改善民生的过程,不断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群众权益维护机制,全力推进“法治奎屯” 建设。

-,全市信访工作呈现“三下降、一好转”态势,即信访总量下降、集体上访下降和进京非正常上访下降,信访秩序持续好转。以来,我市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911起,调处成功3839起,调成率达到98.2%,,我市荣获“五五”普法全国宣传教育先进市和自治区信访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目前,我市群众诉求渠道除传统信访,街道、居委会和司法所人民调解,职能部门行政调解、劳动仲裁,司法调解与法律诉讼途径外,主要有行政服务中心平台,奎广效能行风热线、“12319”城建服务、12348法律服务与12315消费者维权,效能投诉等服务平台与热线;领导干部定期接访、约访和下访活动,各部门、街道、社区专题接访与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初步构建起了结构合理、功能齐全、互动有序的群众诉求渠道体系,逐步实现了接访、交办、督办、回复等工作流程一体化,确保了市委和政府工作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有效提升了政府部门、公共服务单位依法行政,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在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工作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为防范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诸多需要重视和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信访总量有所下降,但群体性信访问题依然较多;群众诉求问题呈多元化,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因干部作风引发的信访问题时有发生。 20以来,我市重点信访问题主要涉及城市规划和小区改造中的房屋拆迁补偿,农民工工资拖欠纠纷,老旧小区二网改造相邻关系业主筹资协调难、多产权建筑业主共用所有权部位修缮难等投诉,以及土地承包、涉法涉诉等事项。

(一)相关单位推诿扯皮导致诉求渠道不够畅通。个别单位领导处理群众诉求主动性不强,不敢直面问题,怕惹麻烦、担责任,存在怠于履行首办责任和慢作为现象。如某些问题已引起群众不满并上访,但相关单位仍未引起足够重视,致使矛盾升级,使得一些原本能够及时化解的矛盾纠纷,错过了妥善解决的最佳时机;一些 “事急从权”应当及时解决的群众诉求,因法律政策不够具体明确,加之配套服务措施不到位,或因解决问题不及时、不彻底,导致群众不满并出现重复信访;在处理涉及多单位相互协作的群众诉求时,相关单位主动配合意识不强,一味强调属地管理和基层化解,忽视基层解决群众诉求的权限和协调处理工作难度,不愿主动牵头积极协调,其结果是知道情况的人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解决问题的部门不了解具体情况,工作中存在脱节、推诿、扯皮现象,致使一些信访群众的合理诉求久拖不决,造成重复访、集体访。

(二)少数群众缺乏依法维权意识。尽管目前解决群众诉求的法定途径和救济体系较为完备,但因部分群众不了解相关法规政策,诉求表达方式仍主要局限在信访上,一些原本依法诉讼解决的利益诉求却以信访方式进行“投诉”;少数信访群众对其诉求缺乏理性思考,片面理解政策,认为在重大活动和节日期间上访、闹访,能够迅速扩大影响,使得一些正在解决的问题更趋复杂化。在群众利益诉求渠道相对单一、沟通协调及督办机制发挥不力的`情形下,这部分群众易因共同的利益诉求结成短时期共同体,通过请愿上访、非法聚集在党政机关门前无理缠访、闹访,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

(三)处理群众诉求的协调联动机制有待加强。在处理群众利益诉求的过程中,一些信访问题的调处效率不高。街道(乡)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信访办等在人员、硬件方面已具相应规模,对排查化解基层矛盾纠纷起到了基础保障作用,但在具体工作中,往往各自归口管理,没有形成资源要素的统一整合,相关责任主体主动介入、化解矛盾纠纷的意识不强。按照《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要求,政府整合各方力量、协同处理信访工作及相关考核监督工作有待加强。目前,我市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调机制和考核评估体系还不够完善,调解分工还不够明确,存在着衔接面过窄、信息渠道不畅等问题,基层信访、调解经费的保障力度有待加强。

(四)相关制度政策落后于创新社会管理现实需要。现行政策滞后于社会生活,缺乏细致性、前瞻性是导致信访问题发生的重要原因。受《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相关衔接政策出台的滞后性、业主委员会诉讼主体地位不明确等因素影响,给城市建设尤其是城市后续管理工作带来许多被动和历史遗留问题,从而形成一些政策规定落实不力,引发业主多有投诉。如旧有小区二网管线老化需维修更换,以及多产权建筑业主共用建筑部分修缮问题,依照现行法律规定,居委会(业委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尚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提起民事诉讼或采取强制的方式,直接要求业主缴纳费用,只能通过说服教育或调解的方式,引导业主基于共同利益平摊筹资。实践中,街道、居委会(业委会)为协调处理此类问题往往需要花费较多时间,细致做好群众宣传和部门协调工作,难免影响服务效率,致使群众产生埋怨情绪。

三、对策和建议

(一)切实把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举措。按照“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基层重要”的理念,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和部门定期走访、下访和接访制度,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为民服务意识,以及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基层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基层人大工委接触群众密切的优势,积极组织代表到基层一线主动联系服务群众,多途径了解群众的意愿与诉求,依法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监督权。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增强群众工作的主动性,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创新社会管理、改善民生服务工作的专项调研,定期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倾听群众诉求,研判群众诉求动态,分析引发群众不满的原因,及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偏差和不足,形成针对性的便民服务措施,推动疑难复杂问题的解决,从源头上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确保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切实把加强教育作为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的基础工作。认真落实“六五”普法和法治城市创建决议,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法治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教育的传播力、影响力、教育力,积极引导广大群众通过法律渠道反映和解决问题,在诉求表达过程中做到“依法有序维权”。要进一步加大对群众诉求工作的处置力度,对符合法律政策规定的群众诉求要依法及时解决到位,对“事急从权”的合理诉求要设法帮助服务到位,对要求过高的诉求要说服到位,对无理纠缠的要教育到位,对触犯法律的要依法惩处到位。相关责任部门对已发生的群众诉求,应当在受理后第一时间内赶赴现场,做好处置工作,同时及时跟踪督办,落实后续反馈工作,防止重复诉求现象的发生。

(三)切实把完善工作机制作为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的保障手段。在积极完善我市各类调解组织网络的基础上,大力培育发展私营企业、交通、医卫、建筑等行业性组织的调解委员会,加大企业劳动争议预防处理工作力度,完善农民工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和行业信用约束与失信惩戒机制。同时,充分发挥各行政主管部门在化解各类民间纠纷上的职能优势,提高源头治理、动态协调和应急处置能力,实现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努力形成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以行政调解为补充,以司法调解为保障的工作格局。以方便服务群众为出发点,积极探索建立人民调解与信访工作联动机制,在街道(乡)综合协调下,将“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信访处理原则与“小事不出社区(村)、大事不出街道(乡)”的人民调解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矛盾纠纷有效分流,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信访问题,努力促进民生问题的解决。

(四)切实把明确调处责任作为形成工作合力的主要措施。要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群众诉求处理原则,细化职能部门配合协作方案,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充分发挥基层信访、相关调解与各项平台热线的渠道作用,以及纪检、监察、效能、信访等监督职能,不断改进和完善对群众诉求办理工作绩效的考核机制,着力抓好群众提出诉求较多工作方面的隐患排查和调处工作。对因形式主义、慢作为和不作为等侵害群众权益,或对群众合理诉求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不认真解决,导致矛盾激化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格追究相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加大效能监督和处罚力度,促进群众利益诉求服务工作的完善落实。

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调研报告 篇2

一、“民情沟通日”制度畅通了群众利益诉求渠道

一系列群体性事件表明,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逐渐深入, 不同群体的利益冲突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要使这种利益冲突不致演变为对抗性社会冲突, 关键在于破除体制性梗阻、疏通群众诉求渠道, 将利益冲突纳入合法、有效的协商调整平台。但目前干群沟通渠道不畅、关系不融洽却是最大障碍, 如何找到一个能让干部和群众平等沟通的载体, 解决这一问题。浙江省衢州市的“民情沟通日”活动, 就是开启干群沟通渠道的尝试。

在开展“民情沟通日”活动之前, 浙江衢州常山县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的过程中, 发现目前在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队伍中存在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农村干部与群众交流渠道不畅, 干群关系有所退化。农村税费改革后, 村干部深入农户家的次数也少了, 与群众沟通的时间更少, 对群众的想法和需求不甚了解;村务公开不到位, 群众对村务情况了解不多或不清楚, 产生了许多偏激的看法, 村里的工作也因此得不到群众的很好的理解和支持。二是村级组织自身建设不力, 村民自治意识有所淡化。村级组织解决矛盾和问题的主体意识薄弱, 遇事直接往上推, 村干部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多, 也没有很好发动群众参与。与此同时, 有的群众对村干部解决问题不放心或不信任, 一遇到矛盾不是找村干部, 而是跑到乡镇、甚至越级进行上访。三是农民接受教育机会减少, 了解政策的机会也大大减少, 参与村级食物的积极性不高参。四是村干部服务群众水平不高, 部分村级组织战斗力有所弱化。一些村干部服务群众意识不强, 与群众缺乏沟通, 不能很好地为群众服务;一些村干部自身素质较低, 平时不注意学习, 执行政策、服务群众的能力不强;一些村级党组织和党员在群众中号召力不强, 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党员的先进性得不到充分体现。

针对这些问题, 常山县委从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互动沟通”入手, 于2005年11月开始, 在全县15个村试点, 开展了以“听民声、察民意、知民情、解民忧、帮民富”为主题的“民情沟通日”活动, 搭建了一个双向互动、平等对话的平台。

“民情沟通日”活动的主体是村干部和村民, 参加对象有县、乡 (镇) 领导, 农村工作指导员, 以及县级机关部门领导。“民情沟通日”活动是在农村干部平时深入农户调查研究、了解民情的基础上, 通过每月10日左右在相对固定的场所接待村民, 开展干部与群众之间的面对面沟通, 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共商农村发展稳定大计。“民情沟通日”活动主要有四项内容:开展远程教育, 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学习技术;通报上个“民情沟通日”活动民情处理情况;公布上月村务及财务收支情况;村干部与群众平等对话、互动沟通, 解答群众提出的疑问和问题。经过3个月的试点, 2006年3月, 这项活动作为制度在全县342个村全面推开。至2008年12月前, 全县共有37.14万多人次群众参加了“民情沟通日”活动, 群众对“民情沟通日”活动满意率达98.1%。

2006年6月6日, 鉴于常山县的成功经验, 衢州市委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农村建立“民情沟通日”制度的通知》, 就全市农村建立“民情沟通日”制度有关事项作出部署。经过1年时间, 至2007年6月底, 全市106个乡镇 (街道) 2597个行政村, 全部开展了“民情沟通日”活动, 妥善化解矛盾纠纷2520件次, 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而最近的调查表明, 群众对活动感到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占95.6%。

二、“民情沟通日”制度夯实了基层民主建设的基础

发展基层民主, 关键是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民主形式, 而前提是必须做好一些基础性的准备:一是信息公开, 二是充分协商。“民情沟通日”制度在信息公开与充分协商这两方面落实到位, 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奠定了基础。

(一) “民情沟通日”制度实现了信息公开, 落实了村民的“知情权”

知情权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信息公开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打造阳光政府、透明政府的理念下, 如果还是习惯于捂盖子、护短处, 习惯于对民众需要知道的信息不公布或只是走形式, 习惯于对各种传闻存疑消息不说明、不澄清。那么, 就不光是跟不上形势、成为时代的落伍者的问题了, 还会掩盖矛盾、激化矛盾、升级矛盾。

信息公开是推进基层民主的必要条件。2008年5月1日,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 是信息公开的重要标志性事件。但从“瓮安事件”等群体性事件中可以看出, 目前一些地方普遍存在信息公开不足、利益分享不到位的情况。在县乡地方, 重大资源开发项目、社会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等, 群众依然缺少知情权、参与权, 更缺乏分享发展利益的机制保障, 宏观经济指标与百姓微观感受背反。“民情沟通日”制度开启了村务公开的新形式, “民情沟通日”活动有一项重要内容, 就是公布上月村务及财务收支情况, 实现了农村财务公开、政务公开等, “民情沟通日”活动畅通了信息管道, 促进社会稳定, 成为矛盾调处的“减震器”。

(二) “民情沟通日”制度体现了充分协商精精神, 拓宽了沟通交流渠道

当前, 农民在国家和地方的社会政治生活中缺少一个反映自身利益的平台。各级政府在进行有关涉农方面的政策制度设计时, 很难听到真正来自农民的声音。“民情沟通日”制度建立的县乡村三级联动和协调机制, 通过农民群众与基层组织对话, 反映农民群众生产经营中的要求和意见, 这些意见通过基层组织报送到上级党委政府, 为党委政府开展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通过“民情沟通日”制度, 村民与基层组织和党委政府之间就建立起了公开、透明、有效的沟通。这种沟通不仅有助于党委政府政策制度制定的科学化与合理化, 而且也有助于纠正党委政府政策制度执行的偏差以及检验政策制度的绩效。通过“民情沟通日”制度, 农民可以最大程度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国家有政策的, 农民可以通过这一平台要求有关方面落实政策;需要有关方面协调解决的, 可以向有关方面反映并要求予以解决。

同时, 在民情沟通日活动中, 每个群众都可以参加, 什么问题都可以提。村干部通过认真接待村民, 倾听群众心声, 为村民释疑解惑、排忧解难, 与群众一起商讨村务问题, 加深了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感情, 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同时“民情沟通日”制度的推行, 促使村两委干部经常一起研究工作, 合力解决问题, 这样在工作中村干部之间交流了思想, 增进了团结, 使部分原来村两委关系不够协调和对立的村干部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较好缓解, 民情沟通日充当起“粘合剂”作用。“民情沟通日”制度为领导干部提供了搜集民意的最直接、最有效通道。从县委书记、县长等主要领导到驻村干部, 都能从“民情沟通日”了解到人民群众的最直接吁求。

三、“民情沟通日”制度构建了基层民主建设的新平台

考察近几年各地发生的一些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可以发现, 绝大多数群体事件的发生, 都与政府行为不规范、政府对实际情况不了解、不及时采取防范和化解措施有关。而这些事件多发生于县域环境, 乃至乡镇一级, 这表明基层政权的微观治理正面临着突出的执政挑战。因此, 化解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冲突和矛盾, 首先应从发展基层民主、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开始。

“民情沟通日”制度促进了基层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为基层民主建设构建了新的平台。

(一) “民情沟通日”制度构建了基层民主选举的新平台

选举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是所有民主政治中的政党获得和增强合法性的最基本的条件。村民自治与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的推进, 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传统的政社不分、行政命令式的政治社会管理方式, 开创了民主治村、依法治村的农村政治治理的新道路它开辟了农村政治发展的新空间, 为广大农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了广阔的途径, 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 促进了农村的民主发展、法制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民情沟通日”在衢州的村级组织换届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干群沟通渠道畅通了, 基层党组织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了本区域内村民群众的想法、建议和意见, 使往年在村级组织换届期间才会集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提前释放。同时, 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 村民对村干部的办事能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选什么样的人, 不选什么样的人, 群众更加心知肚明。换届选举过程中, 在“民情沟通日”活动上征集、确定今后三年村两委工作目标, 竞选人围绕工作目标进行竞职演讲, “先定目标后选人”让农民群众选人更具针对性, 形成了“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导向。

(二) “民情沟通日”制度构建了基层民主决策的新平台

我们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基层组织的决策也必须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进行。但在一些基层组织的决策过程中, 目前仍然存在着有悖于民主集中制的现象。例如, 在村级重大问题决策方面搞个人“说了算”, 民主成了形式, 决策程序走过场;不重视调查研究, 只凭片面依据甚至主观意愿, 不收集足够的信息, 不经过充分的酝酿, 在议不够、议不透的情况下, 就轻率地做出重大决策;决策出现偏差、失误, 造成集体利益的重大损失, 引起干群关系紧张等等, 这些现象已成为基层民主建设中必须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民情沟通日”形成了村级重大事项由村民共同决定、村级公共事务管理由村民共同参与、村两委运行始终处于村民监督之下的新型村务管理模式。这就最大限度地扩大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咨询权、质疑权, 满足了农民群众政治参与的需要, 吸引了群众的广泛参与, 把基层重大事务的决策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 推动了村级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三) “民情沟通日”制度构建了基层民主管理的新平台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扩大基层民主, 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建设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乡村的经济建设、文化事业建设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让村民参加, 并认真听取村民的意见, 这就是民主管理。“民情沟通日”制度扩大了群众的有序政治参与, 实现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良性互动, 有效地落实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促使农村干部充分听取、切实尊重群众对村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最大限度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顺应民心, 推动了村级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为群众参与村级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增强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增强了村民自治组织的“民主管理、自我服务”功能。

(四) “民情沟通日”制度构建了基层民主监督的新平台

民主监督是法律赋予人民群众的一项重要权利。村民对违法乱纪严重失职的乡镇领导干部或村委会成员, 有权检举或者提出罢免意见。罢免权是监督权的最高表现形式。政务公开是乡级领导班子和村委会成员接受民主监督的好形式, 只有把直接涉及群众利益, 群众普遍关心的乡里或村里的大事向代表和群众公开, 人民群众才能进行有效的民主监督, 保证乡级领导干部和村委会成员依法行使职权, 保证他们始终为全乡、全村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工作。“民情沟通日”活动按照“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的原则, 对群众在活动中提出问题的办理结果和意见落实情况, 通过公开反馈和个别反馈两种途径进行“双反馈”。公开反馈主要是通过民情沟通网站、村务公开栏等形式进行公开通报, 接受群众监督, 提高处理民情的公信力。个别反馈主要是通过告知说明书、农民信箱、回访主体等形式向提意见村民本人反馈, 接受村民监督, 村民不满意的可以当场提出意见或向所在乡镇“民情沟通日”办公室反映。

“民情沟通日”制度从最基层的村一级开始, 比较符合中国的国体和国情, 从实践来看有利于解决社会基层矛盾, 宏观上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正是基于此制度的实践价值, 2008年5月浙江省委组织部发文要求在全省推广。

参考文献

[1]徐宇宁.衢州:特色竞争与科学发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2]王军.浙江常山“民情沟通日”助推新农村建设[N].中国人事报, 2008-12-10

[3]浙江衢州:“民情沟通日”铺设通向民心之路[EB/OL].http://www.glmj.gov.cn/news/tszy/2007/02/0505.htm

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调研报告 篇3

我院依托团总支学生会权益部这个在维护同学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权益上联系同学们的权益与院系的桥梁作用,积极收集同学们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需求和意见并及时向院系反应,尽力争取改善同学们在各方面的环境。以期畅通信息渠道、帮助学生及时有效的反应合理诉求,让同学们在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和义务,并在最短的时间里解决好相关问题。

一、畅通信息渠道,及时了解学生诉求

我院在各班级建立了“权益信息箱”,就是对各班级收集同学们对学校、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团总支学生会会专门安排学生干部落实到各个班级,每两周收集一次信息。毋庸置疑,对于一些信息中反映出来的一些我们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学生会内部都会尽力地去解决,没能解决的就及时的反应到学校相关部门和学院老师处,听取学校各级领导和老师的意见并及时地将答案反馈到学生手里,是同学们的合理诉求都能够及时有效的得到反映和处理。

二、立足寝室,及时地进行寝室检修摸底

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干部每个月都会定期的下达到各个寝室进行一次寝室维修大清查,并详细的记录好各寝室需要维修的地方。对于急需维修的寝室我们会及时地联系维修师傅上门维修,尽快的解决好问题,确保我院学生能够安心地在寝室生活、学习。

三、维护食堂秩序,保证良好的用餐环境

我院团总支学生会权益部极力地配合和协助好校权益部对学校食堂进行大检查,通过检查食堂操作室的卫生,服务员的态度以及向学生们的采访,我们做好相关记录,并将食堂现存在的问题及时向食堂负责人反应,让学生在就餐问题上解除对其卫生上顾忌,给予同学们一个健康、卫生、安全的饮食环境。

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调研报告 篇4

尊敬的调研组各位领导: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迎来了地区调研组的各位领导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首先,我代表中共XXXX委、县人民政府对调研组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根据调研通知的要求,现将XXXX畅通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渠道问题研究和公务员队伍及挂职干部管理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畅通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渠道问题 为深入推进人才兴县战略,积极吸纳引进高素质人才,我县牢固树立人才队伍建设理念,综合运用培养、选拔、监督、管理等各种手段,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不断提高党政干部队伍的整体水平。

(一)党政干部队伍现状及选聘优秀干部进入情况 XXXX党政干部现有1585人。其中,女干部431人,少数民族干部815人,中共党员干部1121人;具有研究生学历12人,大学学历551人,大专学历889人,中专学历133人;35岁以下707人,36至40岁327人,41至45岁285人,46至50岁179人,51至54岁64人,55岁以上23人。从职务构成来看,县处级干部27人,乡科级干部576人,科员以下(含科员)干部982人。党政干部分布在县级机关1106人,分布在乡镇479人。近三年来,选聘进入党政干部队伍的人才与过去相比主要表现在:一是年龄结构老化问题明显改善。由于公务员招考年龄均限制在35岁以下,选调生主要面向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因此党政干部队伍必然趋于年轻化。二是文化层次明显提高。近三年进入党政干部队伍人才均为大专以上学历,中专及以下学历基本不存在。三是少数民族干部队伍进一步壮大。按照“提高素质,改善结构、大胆选拔、放手使用”的要求,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少数民族干部与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干部与人才在我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四是专业结构进一步改善。近几年来,XXXX通过公务员招录、公开选拔、选调、提拔、军转干部安臵等多种方式选聘优秀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干部所学专业涉及到党政类、经济类、法律、中文(文秘)、农业、计算机等几十种。并通过培训,使有的党政干部还成为了掌握多门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二)吸纳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的主要渠道 每年我县按照地区文件精神,积极做好引进优秀人才工作,主要有以下四种渠道:

1、公开招考。由拟招录的党政机关单位(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群团机关)提出用人需求,在空编的基础上填报增人计划,由县组织人事部门汇总后上报地区,经地区核准后确定招考计划。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面向社会统一发布招考简章,考生通过笔试、资格审查、面试、体检、考察等环节最终进入党政干部队伍。

2、公开选拔。为了广纳人才,共建“富饶XXXX城”,2008年我县面向全地区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11个职位。公开选拔按照报名、资格审查、笔试和面试、考察、拟定任用、任前公示、试用、正式任命等程序进行。根据笔试、面试、考察、体检情况,2008年择优确定6名人选,按规定公示后试用一年,试用合格正式任用的6人。2011年的公开选拔工作目前正在积极筹备中。

3、竞争上岗。2010年,为推进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干部能上能下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切实把靠得住、有本事、作风好的干部选拔出来,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继2004年县检察院进行中层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工作之后。2010年县法院又拿出4个中层领导岗位(立案庭副庭长、行政审判庭副庭长、审判监督庭副庭长、政工科副科长)在法院内部进行竞聘上岗工作,并按相关规定和程序完成了竞聘上岗工作,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群众和社会反映较好。

4、提拔。我县始终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相关政策法规选拔任用干部,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大力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着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目前,全县干部队伍总体结构比较合理。

(三)引进优秀人才采取的主要做法 我县不断建立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发展的激励保障机制,对想干事的给机会,能干事的给岗位,干成事的给地位,采取切实的措施聚才、育才、用才、爱才,不断拓展和畅通优秀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采取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1、组织到位,引才力度明显加大。每年我县都要召开座谈会,研究党政机关增人方案,科学设臵岗位条件,在核对编制情况后,尽可能拿出空编用于吸纳优秀人才。

2、在吸纳优秀人才工作中坚持公开、公正、竞争的原则。对各类人才进行全面考察。注重考察拟招录人员的思想品德、教育背景和基层工作经历,仔细审核相关材料,多交谈、多看思维谈吐,切实提拔和引进有真才实学的急需人才,确保人才引进的质量。

3、落实政策,留住优秀人才。我县处于南疆艰苦边远地区,每年我县从北疆或者外县市吸纳的一大批优秀人才,在他们到岗以后,及时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为他们办理工资手续,落实社会保险、探亲休假等待遇。创新公务员奖惩机制、晋升机制,有力推动优秀人才的良性循环,激发了优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优化环境,用好引进人才。健全人才工作组织保障,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一把手抓人才工作责任制,把人才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对在乡镇等基层工作的优秀人才在政治上高看一眼,生活上关心一些,福利待遇方面照顾一点。

(四)存在的问题 XXXX党政人才队伍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对新疆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当前的人才队伍现状还远远不能满足,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党政干部队伍结构不平衡。专业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缺乏并存。XXXX若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必须大力培育专业人才比较优势。根据产业配套人才,根据紧缺引进人才。然而XXXX党政人才队伍中取得与本职相关专业学历或技术的专业人才十分短缺。以旅游行业为例,XXXX正在创建旅游强县,然而全县旅游专业人才寥寥无几或者因编制问题被拒之门。此外还有公安、司法、交通、建筑等机关,司法类文书人才、刑侦与痕检人才、高层次法律人才、道路桥梁、工程管理人才等非常紧缺;随着我县党政机关“电子政务”全面启动,网上交互式办公,而XXXX各级党政机关计算机专业人才极少。“复合型”是党政人才的特征,也是党政部门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而在党政人才的知识结构上,老同志思想僵化、知识老化,不思进取,学习钻研的劲头不足,知识更新慢。而年轻干部个体知识单一,经历单一。形成能力弱化的倾向,复合型人才相对比较少。此外通过全日制教育培养的专业人才的比例更低。与此同时,一些党政干部在学历教育中,只重视学历升格,所学专业与从事工作不对口,学非所用,从而造成人才浪费的现象。

2、党政人才选用机制不健全。XXXX党政人才队伍规划还没有很好地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经济产业结构结构调整要求相衔接,党政人才配臵的统筹性、计划性和前瞻性还不够,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状况结合不紧。加之对党政人才分类要求不够明确,选用标准过于单

一、缺乏针对性。领导配备标准和岗位要求不尽统一,即便是选用上来,也难以发挥最大的利用价值。而且“上”的机制较为完备,“下”的机制还很不健全。判断干部应该“下”的标准不明确、不规范、缺乏一个科学、具体、可操作性的标准,因而使一些干部浑浑噩噩、不思进取。挫伤了其他优秀人才进入党政队伍的积极性。

3、优秀人才“进入”的渠道狭窄。目前,进入党政人才队伍的主要渠道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但由于受招收数量、年龄、专业、地域、考试自身的不足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很大一部分能力较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人才无法进入党政人才队伍。

4、党政人才激励机制不够健全。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我县对人才的奖励机制更多地体现在精神奖励上,物质奖励力度小,有关奖励规定不能及时兑现,对有突出、特殊贡献的人才重奖不够,挫伤了人才的工作热情。

5、党政人才队伍引进难、留不住的问题依然突出。近年来,国家在西部地区人才开发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尽管这几年XXXX尽力改善人才发挥作用的环境,但由于地处南疆边远地区,交通条件相对较差,基础薄弱,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发展与北疆及周边县市相比差距较大,留人的先天条件不足,流失相对严重,也导致党政人才特别是党政紧缺人才引不进。

(五)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建议及今后的打算

1、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速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推进我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职业教育与职业标准的衔接,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结合地、县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在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使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占产业工人的比例有所增长。同时,要根据市场对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培养既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技术能力水平,既有学历文凭,又有职业资格证书,具有较强处理事务能力的高新技术和实用技能人才。

2、实施“人才工程”,注重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在“十二五”期间,紧扣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以招录、培养各类急需人才、优秀党政人才队伍为主要任务的“人才工程”,切实加大紧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造就一批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同时继续加强进入党政干部队伍人才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再提升。

3、拓宽人才进入渠道。一是坚持“凡进必考”与选任相结合。仅仅依靠“公务员录用”这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方式来促进党政人才队伍新陈代谢力度太小,应尽快完善党政人才选任、地县级遴选办法,使更多的有用之才充实到党政机关中来。加大从企、事业单位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国家行政机关担任领导职务的力度。二是开辟高学历人才进入党政人才队伍的“绿色通道”。在坚持“凡进必考”原则的基础上,扩大选拔公务员的视野,进一步打破身份、年龄、地域限制,吸收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党政人才队伍,对那些专业对口、党政部门工作急需,德才兼备的本科以上优秀大学毕业生,可以不参加自治区统一笔试,经面试、体检、试用,考核合格后,在领导和非领导职数不超的前提下,可直接任命为副科级以上职务。

4、完善党政干部选用机制。加大我县公开选拔、选调优秀人才力度。要适应人才分布多元化的趋势,及时调整人才统计方式,注意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自由职业者的吸纳,不断充实党政人才储备库;另一方面,要打破目前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机关与企事业单位之间人才的相互封闭状况,采取多种形式,形成体制内和体制外人才相互流通的人才选拔新模式。形成有特色的人才选用、培养、使用、激励、流动、保障等整体配套的党政人才队伍建设体制。

5、完善人才权益保障机制,增强人才吸附效应。从解决优秀人才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积极探索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其住房、医疗等现实问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人才的生产、生活、居住等工作生活条件。围绕人才培养、吸引、使用等基本环节,建立多重激励机制。积极争取人才工作重点项目支持,充分发挥资金对人才招录、培养、开发和奖励的导向作用,形成重视人才、关心人才的良好氛围。进而产生对优秀人才的吸附效应。

二、公务员管理工作

自公务员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县以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为目标,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明确政策,稳步推进,积极贯彻落实公务员法。

(一)公务员队伍结构现状

我县公务员队伍在数量上趋于精简,结构上不断优化,素质和能力上进一步提高。一是队伍趋于年轻化。从年龄结构来看,40岁以下公务员占到总数的65%,整个队伍处于年富力强阶段。二是队伍学历层次不断提高。全县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公务员占到总数的92%,公务员队伍整体综合素质得到改善。三是工作作风明显好转。多年来,针对“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不良机关作风,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进行整治,狠抓作风建设,收到了明显效果。四是能力有了较大提高。通过多途径多渠道,加大依法行政、电子政务、业务技能的培训,进一步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贯彻落实公务员法相关政策的主要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1、广泛、深入开展了公务员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结合“五五普法”、“法治六进”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我县每年都由我县人事部门独自或联合其他部门,通过举办培训班、印发宣传册、开设咨询台、出动宣传车、开设宣传栏等方式开展一系列的公务员法律法规宣传活动,仅2009年就进行大规模的公务员法律法规宣传3次,悬挂横幅8条,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公务员奖励规定(试行)》、《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规定》等各类宣传单、宣传册4000余份,运用宣传车、宣传栏进行了广泛的宣传。

2、高标准、高质量地开展了公务员登记工作。一是我县的公务员登记工作,必须通过纪检、组织、人事和编办等部门的共同审核,方能上报。公务员登记工作都由组织人事干部亲自操作,吃透政策,按照规定的范围、对象、条件、程序和管理权限,明确拟登记、暂缓登记、不予登记人员名单,确保整个公务员登记工作有条不紊;二是严格审核和填报工作。我县组织人事干部对《公务员(参照公务员)登记表》、《公务员(参照公务员)登记备案表》、《自治区各级公务员(参照公务员)登记情况统计表》上的人员身份、姓名、年龄、出生年月、参加工作时间、工作简历、进入机关方式等信息,通过与本人档案一一进行核实的方式,逐个进行了准确细致的审核,认真把好公务员(参照公务员)登记资格条件关。对人员的“任最高职务层次时间、年龄、工龄”进行重点审核。确保所登记信息客观真实,不遗漏、不擅自扩大登记范围;三是全面建立起了公务员登记管理信息库,为公务员法贯彻实施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五年来,我县共审核《公务员登记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表》1300余份。

3、认真、严格开展了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审报、登记工作。对申报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现有情况进行全面审核,重点审核了申请单位获得法律法规授权履行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依据、设立机构的批准文件、单位现有人员的基本情况以及审批机关要求的其他材料,对符合条件的单位积极进行了申报,对新成立事业单位又确实符合申报条件的进行了补充申报。截止目前,我县县直机关公务员单位29个,乡镇机关公务员单位14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43个。

4、深入、扎实开展了公务员法培训工作。自《公务员法》实施以来,在县干部教育培训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下,我县改变以往只培训师资及骨干的方式,在所有公务员中进行全脱产培训的方式,进行分层次、分类别的培训。并分别由县委组织部、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下发了XX党组字[2005]104号《关于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培训班的通知》、XXXX人劳字[2006]27号《关于对全县党政机关、参(依)照国家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进行〈公务员法〉、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有关问题的通知》、XXXX党办发﹝2007﹞22号《关于印发〈XXXX2006-2010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通知》等相关规划性文件、对全县党政机关、参照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单位的公务员法培训做了详细安排,五年中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共管理核心课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公务员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及公务员初任培训、计算机培训等各类培训12000余人次。并积极组织全县公务员参加了相关培训结束后的考试工作。

5、周密、严格开展了公务员考核工作。公务员考核工作是公务员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每年的考核工作中,我县都要根据地区的文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具体的考核方案和办法,明确各个考核组的职责,将考核责任落实到人,高效组织,确保考核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考核方法上,以平时考核为基础,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群众评议与组织考核相结合、相互评议与基层评议相结合。在考核方式上,实行分级分类考核,即相同职级的公务员集中一起考核,一级考一级,上级考下级;在考核类别上,按不同的工作和业务分类考核。同时在考核工作中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公示制度、举报制度等监督约束机制,通过确保广大公务员对考核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与监督权,达到考核工作公平、公正的目的。近几年来,我县未发生一起考核工作中违法乱纪事件。

6、细致、深入开展了初任公务员能力建设。为使公务员尽快熟悉本县社情民意,在工作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我县根据自治区党委有关文件要求,自2009年开始,每年都选派新录用的公务员到乡镇(场)或社区实习煅炼,并下发文件,明确接收单位、派出单位的工作职责,制定了选派人员请销假制度、考核制度以及实习煅炼干部工作守则等相关制度。截止目前,我县已选派两批共67名公务员到社区或乡镇(场)实习煅炼。

7、加强公务员考录工作。为进一步缓解我县各级机关工作人员紧缺的矛盾,积极鼓励本县更多的大中专毕业生通过公务员招录实现就业,我们采取张贴宣传栏、广播电视媒体发布招考信息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的宣传公务员招录信息,确保考生及时知晓考试信息,广泛动员考生积极报考,主动协助考生进行网络报名,切实做好公务员招录的宣传服务工作。2010年,全县共招录公务员123 人,其中:党群机关录用1人,行政机关录用22人,审判机关5人,检察机关3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录用17人,乡镇机关招录75人。

(三)贯彻落实公务员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公务员的培训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方面,公务员培训师资力量有待加强,公务员培训完全依赖党校和组织人事部门的人员,不能从根本上完全满足公务员各类培训的需要。另一方面,公务员培训效果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培训效果的作用发挥不够明显。目前,我们侧重于抓培训学习过程,忽视了培训效果的评价考核工作,虽把培训结果作为公务员考核和晋升的依据之一,但把关不严,放松了培训成效、结果在公务员管理中的运用,出现了“培训与不培训一个样、培训成绩好坏一个样”的现象,进而导致部分单位对公务员培训工作不能引起足够重视;

2、公务员奖惩方面,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公务员管理工作中的激励竞争机制不充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仍然存在,相当数量的公务员安于见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部门与部门之间,单位内部科室之间公务员交流轮岗的渠道不够通畅,导致公务员在同一个单位和同一个岗位工作的时间较长,长此以往,易于产生厌倦情绪,精神不振,吃老本、凭老经验办事,工作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不注重工作能力的提升和知识的更新,缺乏创新精神,进一步影响了业务工作的开展。

3、公务员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方面,仍有待大幅提高。当前,公务员招考竞争十分激烈,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有的公务员却明显缺乏危机意识,缺乏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主要表现在少数公务员开拓创新不足,畏难怕难思想严重,敬业精神不强,进而导致一定程度存在着服务不到位问题的存在。

4、公务员考核结果运用方面,还不尽合理。一是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还存在一定的“脱钩”现象。考核结果出来后,往往只是发个通报,将考核结果计入档案,对考核不合格人员扣发年底奖励工资,没有真正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使用的依据。二是考核结果没有起到“问诊看病”作用。考核结果是对一个单位、一个干部的全面整体评价,其中有很多好的工作经验和做法值得推广学习借鉴,共性的失误或不足需引起广为重视和反思。但在多数情况下,考核结果没有起到“问诊看病”作用。

5、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如何界定的问题。一是“公共事务管理”如何理解?是具有履行全部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单位才可以列入参照管理范围,还是具有部分履行的也可以列入参照管理范围?行政机关委托履行公共事务管理的单位,是否可以列入参照管理范围?二是同一事业单位内,既有行政管理人员(拿职级制工资),又有专业技术人员(拿专业技术职务工资),比如党校,像这样的单位如何界定是参照管理还是事业单位?三是在公务员法实施前,对参照管理的单位审批比较随意,参照单位的职能界定有的也不清楚,单位性质划分是执法类,还是公益类不够明确。

(四)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的建议及对策

1、建立健全培训激励约束机制。针对个别单位和人员对参加培训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培训管理力度,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要把培训成绩与公务员考核、任职、晋升真正挂钩。凡上级要求的培训,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培训的,考核定为不称职等次;凡培训考试、考核不合格者,考核不予确定考核等次,不能兑现相关待遇,坚持做到“不经培训不上岗、不经培训不任职、不经培训不提拔”。

2、建立专门的基层公务员培训机构和专业的公务员师资队伍。公务员培训是贯彻实施公务员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进入社会信息化时代以后,知识更新速度明显加快,公务员的工作越来越具有专业性、复杂性、科学性的特点,公务员培训工作在提升公务员素质,强化公务员服务能力方面已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公务员培训的现状是,公务员培训没有固定的场所,没有专业化的师资,很难保证公务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特别是对于在数量上占很大比重的基层公务员队伍而言,就更难得到保障了。因此,建立专门的基层公务员培训机构和师资队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提升公务员服务能力的需要,是满足为人民服务工作的需要,是弘扬公务员精神的需要。

3、完善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制度。竞争上岗、轮岗交流是激发公务员活力,增强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的有效方法。要加强对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工作的管理、指导和监督,进一步完善相关办法和程序,严格执行竞争上岗制度。

4、增强考核制度的激励功能。一是进一步量化、细化、硬化基本称职与不称职等次确定的标准、条件,使之标准明确、具体、可操作,并发挥警示作用,增强公务员的危机意识。二是完善考核结果使用规定。对考核为基本称职或考核虽为称职但考核末位者,在惩戒方面也应有相应而具体的规定。三是要严格认真兑现考核结果,动真的来实的,通过公务员考核工作,营造党政机关竞争向上的氛围,使每一个公务员受到震动,有压力、有紧迫感,负重前进,切实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将考核的结果与公务员管理的各个环节紧密联系。如在科级干部竞争上岗条件的规定上,要求参加竞岗的人必须在考核中连续三年称职以上。

5、抓好实践锻炼工作。采取上派挂职、外派学习、轮岗交流、岗位磨练、项目锻炼等多渠道多形式强化实践锻炼,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6、抓好公务员招录工作。严把公务员“入口关”,公开招考录用紧缺急需的专业人才充实和优化公务员队伍,通过招录条件对年龄和学历的限制,优化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结构。

7、科学界定、分清职能,明确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公务员法实施后,机构编制部门必须科学界定参照管理单位的职能,对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按照规定的条件、权限、程序重新审批参照单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操作,严格条件、依法重新审批。对没有公共管理职能又没有执法职能,过去列入参照管理的单位,应退出参照管理单位。对由主管部门委托下属单位行使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单位,主管部门应收回管理职能。

(五)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公务员管理的措施和办法

1、从严审核把关,确保公务员登记合法规范。按照“先易后难,自上而下”原则,坚持在编制限额内进行登记,先经编制部门审核,再由组织、人社部门审批。对新录用公务员登记事项,坚持严格审核,试用一年,确保了公务员登记工作规范。

2、积极探索创新,提高了公务员职务管理成效。加强公务员职务管理,严格按规定程序申报、核定非领导职数,实行了部门管理科级干部任前预审备案制度,强化了干部选任工作监督。

3、注重平时表现,完善公务员考核工作。认真落实考核规定,严格程序,严把优秀等次比例。同时,加大平时考核检查力度,强化了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

三、挂职干部管理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挂职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切实实现干部挂职锻炼提升素质、增长才干的根本目的。2011年自治区下派挂职干部3名,地区下派挂职干部9名,并按照地区的要求进行了统一安排。

(一)挂职干部基本情况及到位、任职、待遇、生活安臵情况

2010年12月,根据自治区党委要求,从厅局有关部门选派了4名干部到XXXX挂职;根据地委的要求,从有关部门选派了9名挂职干部到XXXX村级单位挂职,挂职期均为2年。

县委根据挂职干部各自的工作经历和专业特长进行了统一安排,其中1名自治区挂职干部任科技副县长,其余3名在乡镇挂任副科职务,地区下派的9名干部中,有8名在各乡镇、场、社区挂任副科级职务,1名在村任职。所有挂职干部都能严格服从组织安排,按时到岗任职。挂职干部的艰苦边远津贴差额部分均列入部门预算,从2011年1月开始发放,由县财政一次性拨付到挂职干部所在单位,年底由挂职干部所在单位根据其考核情况给予足额发放。各挂职干部所在单位均已按照县委要求对他们的吃住问题进行了妥善安排。

(二)、关心爱护挂职干部、充分发挥挂职干部作用采取的做法经验

为了充分发挂职干部的作用,切实把挂职工作做好,县委坚持从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体贴,努力为挂职干部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1、工作上大胆的放手使用。根据他们各自的工作经历和专业特长进行了妥善的安排。县委组织部还就科级干部的工作分工提出了要求,各单位按要求对他们进行了明确分工。经过在XXXX的工作实践,13名挂职干部很快进入了工作角色,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能遵守接收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安排。

2、生活上体贴入微。县委组织部安排专人在重大节日期间,走访慰问挂职干部,对其工作、生活等各方面遇到的困难及时解决,尽最大努力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其安心工作。

3、实行组工干部联系挂职干部制度。县委安排组织部一名副部长专门负责挂职干部的服务联络与协调,定期和挂职干部联系、谈心和交流,以便随时了解挂职干部的工作、生活及思想情况,随时解决挂职干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三)积极发挥岗位职能作用取得的成效

1、挂职干部到位后,刻苦学习,深入调研,能够积极的做好角色转换,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了解XXXX城、熟悉工作,很快地进入了角色。在政治上,他们能够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旗臶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坚决贯彻执行XXXX委、县人民政府的各项决议,服从县委和政府领导。工作中,他们努力做好分管工作,对重大决策积极献言献策,发挥好助手作用。

2、积极联系派出单位,给予挂职单位大力支持。挂职干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出主意、想办法,经常向派出单位领导汇报工作情况,争取派出单位的支持和帮助,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自治区、地区各对口帮扶单位领导也多次到对口帮扶的单位、乡镇、村及承包的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具体的帮扶措施。

(四)存在的问题

1、部分挂职干部因工作性质和专业不同等原因,在挂职点无法有效施展其特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挂职工作的效果。

2、部分挂职干部对工作经验总结的不够,对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帮助乡村发展经济的办法不够多。

3、部分挂职干部与接收单位的领导沟通交流不够。

4、个别挂职点领导对挂职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放松了对挂职干部的关心和管理。

(五)主要措施

根据存在的问题,今后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根据挂职锻炼的实际情况,强化对挂职干部的考核措施,改进考核方法,突出对挂职干部能力变化的对比考核,用挂职干部服务意识、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提高来衡量锻炼效果。

2、要进一步严明挂职干部工作组织纪律,按照《地区挂职干部管理暂行办法》中的规定从严要求挂职干部,督促挂职干部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同干部群众的密切联系,真正做老百姓的知心人、领路人。同时对不能坚守工作岗位、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的挂职干部进行诫勉谈话,要求他们及时改正错误。

4、每半年召开一次挂职干部座谈会,定期不定期召开工作汇报会,让每一位挂职干部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挂职锻炼工作进行认真总结,相互交流成功的经验,共同探讨帮助基层发展的新思路、新措施,并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和意见。定期听取接收单位的意见,收集挂职干部的表现情况,并及时向派出单位和挂职干部反馈。

5、在每个县(市)的地区下派挂职干部中各指定一名负责人,专门负责就挂职干部工作有关的问题与各县(市)主要领导及组织部门进行联系与沟通。

(六)对今后下派挂职干部的建议

1、选派干部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各单位和乡(镇)村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派挂职干部。

2、应选派政治素质强,工作作风硬,敬业精神强和具备一定文化素质、专业技术水平较高、懂经济、会管理、综合能力强的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最好选派在本单位年终考核有3年或3年以上获得优秀的干部。

3、结合挂职单位的实际,选派专业对口的干部给予专业技术的支持。

4、挂职工作以两年左右时间为宜

XXXX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努力超越 确保调度渠道畅通 篇5

巾帼文明岗—“供电公司调度中心”先进事迹申报材料

有这样一个班组,它全程24小时日夜守候在一个约有一百多个平方的指挥部里,肩负着全县10万多用电户的生产用电和生活用电的重任,这就是通渭县供电公司调度中心。通渭县供电公司现有在职人员4人,其中就有女职工3人,调度中心有高级职称的2人,中级职称2人。她们当中,有已过不惑之年的中年妇女,也有孩子刚进幼儿园、家务繁重的年轻妈妈。她们彼此友爱,相互关心,分工合作,配合默契,以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责任感和事业心,立足本职,把满腔热情倾注到供电服务中,用辛勤的汗水履行着“高效、安全、优质供电”的承诺,正是她们这样一支“娘子军”,凭着一股子团结拼搏、奋发向上的热情,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共同谱写着一曲奉献之歌,展示着通渭供电的巾帼风采。近年来,先后获得了国家电网公司“安全优质服务年先进单位”、甘肃省电力公司“2005年度甘肃电网调度机构安全优质服务年活动先进单位”“通、渭县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调度中心的负责人宋新岗同志更是电力调度系统有名的模范人物,曾多次被公司评为“先进个人”,通渭县供电公司调度中心的工作得到了国家、省、市供电公司、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们的高度评价。

有一种力量,催人奋进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调度自动化相继代替了简单的机械操作,流的设备就需一流的人材。对于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的这 1 些姐妹们来说,要适应这里的工作,难免经常碰上知识不足的窘境。仅就计算机知识而言,过去她们了解的不多,就是懂一点,也是一知半解,知道点皮毛。这样,在使用和掌握新设备时就遇到了很多的难题,面对新的挑战,她们没有气馁,依托上级领导对广大电力职工的热情培养,把素质教育作为开发人才资源的“添加剂”,本着“给别人供电,别忘了给自己充电”的信念,面对新技术、新工艺,不等不靠,自发组织开展学习攻关活动,一步一步地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常识和操作技术。除此之外,姐妹们还克服自身困难,积极开展各种业务技术学习,及时参加公司举办的各类培训。在技术书籍不够时,她们就自己花钱买,自己从网上下载,然后互相传阅。在自学不懂的地方,她们就认真的做好笔记,一旦有技术人员来工作时,就利用这种难得的机会,虚心的向技术员请教,她们边学、边看、边记,一遍遍地摸索熟悉、一遍遍地巩固练习……通过学、赶、帮、超大大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她们积极参加公司、县妇联倡导的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开展业务服务,爱心服务,便民服务,坚持“外树形象,内抓业务”,以“展巾帼英姿,树公仆形象”为目标,全心全意打造独具特色的“巾帼文明岗”。她们紧紧围绕公司安全管理工作,用爱来干好手上的工作,绝无拖沓,用青春谱写人生美丽的乐章,把光明洒向千家万户,普通却不平凡。

有一种平凡,让我们感动

通渭县供电公司调度中心是通渭县电力信息处理、故障报修、负荷监视和控制、抢修指挥的中心机构。调度是电力部门的核心,犹如人的心脏,心脏指挥血液在血管里循环,互相补充,调度指挥电力职工维护线路就如同心脏指挥血液。血液的运行直接影响人的生命,调度的指挥直接影响到电网的运行。通渭县供电公司调度中心的调度人员每时每刻根据电力系统当前运行状况和预计的变化进行判断、决策和指挥全县的电力职工完成各种适时操作。随着运行复杂程度的增大,信息量的增多,调度人员往往很难作出及时而正确的判断。她们为了保证全县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在工作过程中任何时候都是义无反顾的付出,当遇上雷雨天气或下雪天,由于线路的老化和风雪的摧毁,许多线路送电不出,处于瘫痪状态,她们就整夜无法休息,和供电所的职工一起分析故障原因、一一回复用户。不管白天还是深夜,直到安全供电,她们才能继续盯着电网运行的显示器放松片刻。当遇上干旱天气时,压负荷更是她们最艰难的任务,上级调度每隔几分钟就是督促电话,而她们顶着压力总想为客户多供一分钟电,当超负荷不得以只能拉闸限电时,她们面对客户的责难,除了耐心的解释,不敢有半点疏忽,责骂她们已经习惯,她们只要求客户能理解。

有一种精神,鼓舞人心

09年她们共受理用户电力故障报修313起。一起报修电话“ 您好,这里是供电公司报修中心,欢迎使用电力故障报修系统。请口述您的姓名和详细地址” 用户口述完后,接着提示: “请口述您的联系电话”,用户口述完后,继续提示:“请口述故障现象”,用户口述完后,最后说: “我们会尽快安排维修,再见。”,她们仅此一项工作如此麻烦就日复一日,为用户及时解决了用电问题。有时,为了公司调度工作不受影响工程,她们经常派人买个大饼和酿皮在调度室吃……,她们放弃了所有的家务,一心扑在工作上。在调度室,只能看到一个个全身心的投入到紧张而有秩序工作中的女性,没有怨言,没有牢骚!她们以女性的细心与温情,为报修客户带来片片温馨和欣慰,在报修电话中待人似待已,热情周到,她们以高度的安全责任心和谨慎的工作态度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供电保障。

有一种魅力,颇受青睐

通渭县供电公司调度中心以创建“巾帼文明岗”活动为起点,一如既往地发扬着“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的“四自”精神和 “追求卓越、努力超越”的企业精神,更加以一个“真诚服务、共谋发展”的服务理念和“团结、奋进、文明、创新”的精神风貌,在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发挥妇女“半边天”的作用,全班巾帼姐妹们立足岗位,团结合作、精益求精,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弘扬行业文明新风,打造了新时代女性“巾帼建功”的新亮点,展示了电力女职工的靓丽风采,全面促进着“巾帼建功”成绩的巩固。09年以来,她们先后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和职责方案,相继制定了防汛预案、迎峰度夏预案、高考和中考保电预案以及通渭县的各种重大活动和节目保电预案等,在调度自动化微机网络中建立了各种数据报表,为公司创建一流县供电企业工作打下了基础。尤其 24小时不间断服务的95598热线更是为客户提供了电力故障报修、查询、咨询服务,她们接电话、做笔录,回复用户,接工作票,看图纸,下调度指令……每一分钟,她们的心都绷着一根弦不敢松懈,她们用最甜美的声音回复用户,用最快捷的方式处理手上的工作,每一项操作,每一个命令,都严阵以得,运筹帷幄,她们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一流的业绩,真正做到了为民、便民、利民,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通渭县供电公司调度中心以爱岗勤业的奋斗精神,呕心沥血,日夜拼搏,以一个电力巾帼岗位的风采,赢得了广大电力客户的信赖。近年来,调度中心无一起违法、违纪案件及责任事故发生,这是她们预防在先,管理规范,工作认真,办事公正,优质高效的结果,她们深知没有爱,就没有如此丰厚的回报。她们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平凡岗位,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真诚服务、热心奉献,以自己炽热的情怀关爱着每个客户,每一个电力员工,充分发挥了半边天、主力军作用,展现了新时代电力职工的巾帼风采,创造出了一流的工作业绩,成为供电公司名符其实的的“娘子军”班组。

“四议两公开”畅通民主表达渠道 篇6

巷联村通过实施“四议两公开”,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搭建起基层党组织与人民群众交流、互动的平台,受到群众的一致称赞。

一、强化领导,在有效落实工作责任上下功夫。把“四议两公开”作为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和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途径,成立领导小组,村党组织书记为直接责任人,通过责任的明确和落实,有效地促进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强化宣传,在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上功夫。充分利用党务、村务公开栏、专栏等平台及时向全村党员群众宣传“四议两公开”民主议事决策机制,提升党员群众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有效落实党员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组织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以及广大党员群众学习“四议两公开”等民主决策机制及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党员群众正确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和监督权。

上一篇:物业管理专业个人的自我评价下一篇:产品研发团队的管理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