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清明节诗词(通用14篇)
1.《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
白居易
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
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
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
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
2.《清明日次弋阳》
权德舆
自叹清明在远乡,桐花覆水葛溪长。
家人定是持新火,点作孤灯照洞房。
3.《清明日赐百僚新火》
郑辕
改火清明后,优恩赐近臣。
漏残丹禁晚,燧发白榆新。
瑞彩来双阙,神光焕四邻。
气回侯第暖,烟散帝城春。
利用调羹鼎,馀辉烛缙绅。
皇明如照隐,愿及聚萤人。
4.《送绛州卢使君》
杨巨源
应将清净结心期,又共阳和到郡时。
绛老问年须算字,庾公逢月要题诗。
朱栏迢递因高胜,粉堞清明欲下迟。
他日征还作霖雨,不须求赛敬亭祠。
5.《清明日青龙寺上方》
刘长卿
上方偏可适,季月况堪过。
远近人都至,东西山色多。
夕阳留径草,新叶变庭柯。
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说:“清明交三月, 节前两日谓之‘寒食’, 京师人从冬至后数起至一百五日, 便是此日。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 名曰:‘明眼’, 凡官民不论小大家, 子女未冠笄者, 以此日上头。寒食第三日, 即清明节。每岁禁中命小内侍于阁门用榆木钻火, 先进者赐金碗、绢三匹……此日又有龙舟可观, 都人不论贫富, 倾城而出, 笙歌鼎沸, 鼓吹喧天, 虽东京金明池未必如此之佳。殢酒贪欢, 不觉日晚。红霞映水, 月桂柳梢, 歌韵清圆, 乐声嘹亮, 此时尚犹未绝。”
清明节亦有“三月三”之说, 古时以阴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后汉书·礼仪志上》:“是月上巳, 官民皆潔于东流以上, 曰洗濯祓除, 去宿垢疢, 为大潔。”“潔, 同洁;疢, 病。魏晋以后改为三月三日。在《宋书·礼志》上记载说, 这一天, 人们到郊外踏青, 同时还要到朝东流的河水中洗浴, 意在祛除污邪, 然后在水边饮宴野餐。清明还形成了踏青上坟, 祭拜扫墓的习俗。
清明节由来已久, 是我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清明在两千多年的演变过程中, 有不少记载和传说, 形成了许多风俗。其间, 也彰显出鞋与清明节的特殊文化内涵。
【上头拜扫凤麻鞋】
凤鞋稳步上头女。《东京梦华录》卷之七清明节条:“清明节, ……子女及笄者, 多以是日上头。”宋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这莲女渐渐生长得堪描堪画。从来道‘女大十八变’, 这女娘子方年一十七岁, 十八大有颜色, 张待诏点一铺茶请街坊吃, 与女儿上头。上头之后, 越觉生得好。怎见得:精神潇洒, 容颜方二八之期;体态妖娆, 娇艳有十分之美。凤鞋稳步, 行苔径, 衬双足金莲;玉腕轻抬, 分花阴, 露十枝春筍。胜如仙子下凡间, 不若嫦娥离月殿。”
寒食拜扫穿麻鞋。《东京梦华录》卷之七清明节:“寒食第三节, 即清明日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 禁中前半月, 发宫人、东马朝陵, 宗室、南斑、近亲, 亦分遣诣诸陵坟享祀, 从人皆紫衫, 白绢三角子, 青行缠, 皆系官给。”皇家清明扫墓者皆统一官发的着装, 在皇家拜扫队伍中, 有从事宫中“宫人早起笑相呼, 不识阶前扫地夫”的宫女, 也有“掌王六寝之修缮、扫除等事”者。这些人都是青行缠下穿麻鞋。行缠即俗称的裹腿、腿绷。宋话本《碾玉观音》:“正行间, 只见一个汉子, 头上带个竹丝笠儿, 穿着一领白缎子的两上领布衫, 青白行缠扎着裤子口中, 着一双多儿麻鞋。”《析津志》:“妇人束足穿麻鞋, ‘仍系行缠, 便于登山故也。”麻鞋, 以麻编制的鞋, 起自西周, 延至清, 尊卑均可穿之。后来, 在布鞋上披缀麻或麻布而成为一种孝鞋。也有持不同意见者。唐·李匡乂《资暇集》卷中出城仪:“寒食拜扫, 案《开元礼》第七十八云:昔者宗子去在他国, 庶子无庙, 孔子许望墓为坛, 以时祭祀。今之上墓或有凭焉。又云:主人去茔百步下马, 公服无者常服, 则是吉服分明矣。……今多白衫麻鞋者, 衣冠在野, 与黎庶雷同, 大错大误也 (指高官贵爵不应穿麻鞋) !且春秋二仲月, 公卿拜陵, 并具公服, 则曰时之倒矣。又案:《唐礼》凡参辞并是公服, 故松柏非远之家, 每新改授皆见, 所以示仕禄朱紫之荣, 释褐结绶, 抑亦如之。其四时之享, 布素, 暂去襕板即可矣。若悉白衫麻鞋, 何以表轩冕耶? (意为仕禄都穿白麻鞋怎么能显出与民之不同呢) 今或往往仍有自宅, 便麻衣丝履而去, 尤为不可。”
【弓鞋蹴鞠踏青履】
清明时节春游踏青之习, 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是民间铙有风趣的传统活动。在北方清明则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忙种麦时节, 而在南方从立春之日便拉开了春游的序幕, 在草翠花娇, 莺歌燕舞, 秀水潺潺的明媚春光中, 人们纷纷郊游尽享“杖藜徐步立芳洲” (杜甫) , “曲栏幽榭终寒窘, 一看郊原浩荡春” (苏东坡) 的愉悦。
踏青与踏青履。明张岱《夜航船·天文部>:“三月上巳, 赐宴曲江, 都人于江头禊饮, 践踏青草, 日踏青, 侍臣于是日进踏青履。”踏青履, 每年清明前后, 男女择日赴野外践踏青草, 以祈消灾去邪。是日, 御制新鞋, 谓踏青履。
踏青郊游也是青年男女交往风流的日子。“花簇香钩浅宛尘, 轻风微露石榴裙。金莲自是怪三寸, 难载盈盈一段春。仙已去, 事犹存。阳台何处更为云?相思携手游春日, 尚带年时草露痕。” (明·周宪王《鹧鸪天·咏绣鞋》) 唐崔护, 举进士下第, 清明日, 独游城南, 得居人庄, 因“寻春独行, 酒渴求饮”而遇“妖姿媚态, 卓有余妍”的村姑, 心中留下了难忘的美好印象, “及来岁清明日, 忽思之, 情不可抑, 径往寻之”, 已是物是人非了, 便“题诗于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留下了令人惋怅的千古绝唱。清末的《燕京岁时杂咏》竹枝词:“绣帔弓鞋去踏青, 北城士女到南城, 无风一上秋千架, 小妹身材比燕轻”。
清明节, 古人又有秋千节之称。《明宫史·饮食好尚》“三月”条有“清明”, 则秋千节也。”“坤宁宫后各宫, 皆安秋千一架”。其实明代之前的元代, 清明荡秋千之风已很盛行。元人《析律志·风俗》记述甚详:“清明寒食, 宫廷于是节最为富丽, 起立彩索秋千架, 自有戏蹴秋千之服。金绣衣襦, 香囊结带, 双双对蹴。”“香风并架, 花靴与绣鞋共蹴, 锦带与珠襦共飘”。
踏青履与荡秋千鞋, 均为人们适应春天游戏娱乐之鞋, 无论是富贵人家花苑中荡秋千的锦绣“花靴与绣鞋”, 还是专制的踏青履或“绣帔弓鞋去踏青”的弓鞋, 都彰显着古人在开怀拥抱春光中, 谱写出鞋文化的另一番靓丽风景。
【寒食蹴鞠与木屐】
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 按刘向《别录》曰:“寒食蹴鞠, 黄帝所造, 本兵势也。”或云起于战国。按鞠与球同, 古人踢蹴以为戏也。鞠, 古代一种用革制的皮球。《说文·革部》:鞠, 蹋鞠也。”徐锴击传:“按蹋鞠以革为圆囊, 实以毛, 蹴蹋为戏, 亦曰蹋鞠。”《北史·突厥传》:“男子好摴蒲, 女子踏鞠。”女子蹴鞠盛行于汉代, 长沙马王堆汉墓和南阳汉墓出土的画像石上, 就绘有女子蹴鞠的图形。蹴鞠就是用脚踢球的游戏, 就是今天人们所热衷的足球活动。古代没有专用蹴鞠鞋, 就是平时所穿的鞋。明代金陵妓女马如玉曾有《踢球》诗云:“腰肢袅袅力微微, 滚滚红尘拂羽衣。偃月鬓边星欲坠, 石榴裙底凤比飞。”凤比飞即指所穿的凤鞋。明末清初的李渔也有“翠袖低垂笼玉笋, 红裙曳起露金莲”咏叹女子踢鞠的诗句。
木屐源于寒食节。屐, 木头鞋。《释名·释衣服》:“屐, 榰也, 曾两足榰以践泥也。”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四:“木屐, 《三苍》:‘木屩也’。《异苑》云:‘介子推抱树烧死, 晋文公代以制屐也。’”据东方朔《琐语》云:“春秋时介子推逃禄自隐, 抱树而死, 文公抚木哀叹, 遂以为屐。”另据南朝宋代刘敬叔《异苑》和冯梦龙《东周列国》记载, 公元前600多年前, 晋文公曾与介子推在流亡期间, 介子推曾割自己大腿肉为文公充饥。后来晋文公登晋国王后, 封赏随他奔波流离的有功侍臣时, 却忘了介子推, 待他想起时子推已母子隐于绵山。文公曰:“吾闻子推甚孝, 若举火焚林, 必当负其母而出矣。”于是命放火烧山, 三日方息, 子推终不肯出, 子母相抱死于枯柳之下。文公见之, 为之流涕。命葬于绵山之下, 立祠祀之。并“改绵山曰介山, 以志寡人之过!”并命人将未烬之木砍下, 削木为屐, 每当忆及子推曾割股之功, 便抚屐哀嗟:“悲乎, 足下!”从此, 焚林之日, 乃三月五日清明之候, 国人思慕子推, 以其死于火, 不忍举火, 为之冷食一月, 后减至三日。后来因以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从此, 木屐也在民间流行不衰。
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渐渐地,清明与寒食就合二为一了,同时吃寒食也成为清明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
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流亡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东西。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
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成为春秋时期著名的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原来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山中。
晋文公便让他的军队上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
于是晋文公下令点火烧山,孰料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
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在安葬遗体时,发现介子推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穿着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缓缓地走到跟前,掐了一节柳枝,编成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为复活的老柳树赐名“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此后,晋国的百姓安居乐业,他们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清明,大家禁止燃放烟火,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插在门上,以此来召唤介子推的灵魂。此后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还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2.《湖寺清明夜遣怀》
(唐)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
野云将雨渡微月,沙鸟带声飞远天。
久向饥寒抛弟妹,每因时节忆团圆。
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处边。
3.《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4.《清明日曲江怀友》
(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5.《清明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6.《长安清明》
(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7.《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唐)张继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
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
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8.《江南清明》
(唐)郑准
吴山楚驿四年中,一见清明一改容。
旅恨共风连夜起,韶光随酒著人浓。
延兴门外攀花别,采石江头带雨逢。
无限归心何计是,路边戈甲正重重。
9.《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10.《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相关文章推荐:
1.清明节上坟诗词
2.清明节诗词
3.最新清明节手抄报资料大全
4.清明节手抄报内容大全
5.清明节手抄报诗词
6.清明节手抄报资料内容
7.清明节诗词大全
8.小学六年级春天古诗大全
9.春天的古诗的解释
1.《清明》
杜甫
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
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
此都好游湘西寺,诸将亦自军中至。
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近同心事。
金镫下山红粉晚,牙樯捩柁青楼远。
古时丧乱皆可知,人世悲欢暂相遣。
弟侄虽存不得书,干戈未息苦离居。
逢迎少壮非吾道,况乃今朝更祓除。
2.《长安清明言怀》
顾非熊
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
客中下第逢今日,愁里看花厌此生。
春色来年谁是主,不堪憔悴更无成。
3.《清明日忆诸弟》
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4.《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5.《江南清明》
郑准
吴山楚驿四年中,一见清明一改容。
旅恨共风连夜起,韶光随酒著人浓。
延兴门外攀花别,采石江头带雨逢。
清明扫墓,是我国历史悠久、祭奠先人的民风习俗。写扫墓者悲痛心情最真切的,则非宋代诗人高菊涧的《清明》莫属,诗曰:“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日暮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黄庭坚的《清明》别具一格:“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诗人由清明扫墓想到人的生死问题,进而有感于人的价值,表现了诗人旷达之中包含的郁勃、不愿与俗沉浮的兀傲之气和对仕途贤愚混杂的愤懑之情。
清明又名踏青节,最宜外出郊游。清明踏青的习俗,据考证起于唐,盛于宋,时人谓之“游春”。唐、宋均是诗词鼎盛的朝代,故留下了更多传世之作。唐代诗人顾非熊的《长安清明言怀》:“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两初晴。”摄下了万家车马出动,领略“芳菲莺自啭”的暮春风景。
宋代吴惟信的诗“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表现了万人郊游、尽兴方归的宏大场景。风和日丽,梨花盛开,杨柳葱翠,流莺娇啼,仿佛为我们展开了一幅踏青的美丽画卷。在这清和景明的美好时刻,人们竞相外出游览踏青,这是多么令人惬意之事!
欧阳修的《踏青》写得最为生动传神:“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北宋诗人张先有“芳草拾翠莫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的佳句,饶有情趣地描绘了郊野踏青游人往来不绝,妇女乘春游之际采集花草、流连忘返的景象。
清明时节,北方乍暖还寒,南方春意盎然。唐代温庭筠的《清明日》形象地描绘了桃红柳绿,万物复苏的春景:“清蛾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宋代词人辛弃疾在一首《临江仙》中也把清明景色写得惟妙惟肖:“风雨催春寒食近,平原一片丹青。溪边唤渡柳边行。花飞蝴蝶乱,桑嫩野蚕生。”
唐代韩愈的“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从表面上看,这首诗似乎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作者怀着强烈的不满,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宦官进行了深刻的讽刺。
清明诗中,被诗人描绘最多的就是雨和柳。“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在写给张籍的诗里,既有雨又有柳,独具匠心,极为传神,却又透着儿童般的欢乐。
“正好园林籍落英,细风吹雨湿清明”,宋人沈与求看着在春雨中纷纷落地的花瓣,愁绪油然而生,诗也就到了心头。
清人孔尚任的“清明寒食多风雨,特特今宵月照花”,则带有不胜惊喜之情。
当然,写雨最好也流传最广的,还是晚唐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为历代清明诗的.扛鼎之作,清新隽永,寓意深远,脍炙人口,可谓神来之笔。
清明写柳也很时髦。唐代诗人韦庄的“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清新飘逸,美不胜收;宋代词人吴文英的“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清幽婉丽,独出机抒;陆游的“忽见家家插杨柳,始知今日是清明。”虽平铺直叙,却也于拙朴中见精巧;清代高鼎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更是久传不衰的佳句。
翻开我们的初中语文教材, 我们可以发现书中有很多古典诗词, 这些诗词无一不是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精彩美妙的诗词, 让学生在咀嚼诗歌精华, 品味诗词优美意境的同时, 也接受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深厚文化的熏陶, 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养, 但我们在古典诗词的教授过程中却陷入了困境。
一、诗词教学的现状
由于中考出题开始倾向诗歌鉴赏, 因此, 目前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 教师将很多的精力都花在重点字词句的理解上, 教师希望通过这些知识的讲授帮助学生了解古典诗词要表达的意思, 并通过积累, 达到“一理通, 百理明”的效果。然而现在中学生品味诗歌时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并不是字句的难懂, 而是不能深入文本之中, 理解作者创作时的情感, 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只是浮于表面, 即使有深层次的理解内容出来那也只是强记老师的分析内容而不是自己的真实感悟。为什么学生不能真正体会诗歌的内涵呢?笔者认为主要是由我们学生的语言环境决定的。曾有人说要学好英语最好的方式便是让学生出国, 让他生活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三个月, 等到这个学生回来的时候, 他的英语水平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对很多学生来说, 学习古典诗词跟学习英语差不多, 由于没有一个相应的语言环境, 很多基础差的学生不能完整的理解诗意, 他们普遍认为古典诗词晦涩难懂, 因而他们在上古典诗词课的时候积极性不高。然而考试中古典诗词又是必考内容, 为了应付考试, 学生们只能选择死记硬背。
诗词是一种因“情”而生的艺术, 对诗词意境的体会, 主要还是取决于阅读者的对诗词作者创作时的情绪和寄托的理解, 以及阅读者自身对诗词的一种阅读体验。然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人的阅读感受都是不同的, 但无论如何, 只要读者可以做到深入文本之中, 必定可以有所得。然而, 现在学生普遍缺乏这种置身于文本之中, 深入理解诗词意境的能力。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诗词, 我们很多教师都想到了运用音乐这一辅助手段。然而, 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很多教师只是简单地选择在当堂课的最后播放一段音乐, 然后让学生配乐朗诵, 希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此点到即止的做法, 真的会有效果吗?
二、诗词与音乐的结合
自古以来, 诗词与音乐如同一对伴侣, 形影不离, 而音乐又是一种极具感染力的艺术, 在诗词教学中, 将音乐与诗词结合起来, 确实会起到一定的效果的。倘若对音乐的运用时机不当, 抑或是对音乐的选择不当, 只是为了运用而运用, 笔者认为这样是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的。那么, 如何做才能真正有效地运用音乐引导学生品味诗词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 运用的时机恰当
莎士比亚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人间万事都有一个涨潮时刻, 如果把握住潮头, 就会领你走向好运。”由此可见, 把握时机的重要性。在教学中, 我们把握运用音乐的时机也是如此。到底什么时候才是运用音乐的恰当时机呢?笔者认为这个主要还是要与学生当时的感悟有关。
我们运用音乐的时机, 我们主要可以选择在教学的开头或是结尾两部分。将音乐置于开头整体感知部分的时候, 音乐就可以起到一个创设意境, 帮助品味的作用。如在教学陶渊明的《游山西村》一诗时, 笔者给学生播放了一个《游山西村》的配乐朗诵音频。伴着音乐, 随着教师的吟诵, 学生仿佛置身于一个淳朴自然幽静的田园生活场景之中, 这就为学生学习这首诗作好了情感铺垫。随后, 老师再介绍陆游的人生经历以及写作这首诗的背景, 学生就可以设身处地地去理解诗词中的意境, 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当然, 在播放音频, 创设情境这个环节中, 我们也可以让学生闭目欣赏, 以便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更好地将自己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之中。
当然, 将音乐置于教学最后环节的时候主要起到一个升华主题, 加深理解的作用。现在很多教师都会选择如此操作, 在教学完一首诗词之后, 播放一段音乐, 让学生跟着音乐进行诵读。学生在经过一系列的赏析活动之后, 对诗歌的意境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 此时音乐的播放就可以更好地起到升华感情, 让学生融情于诗, 融情于诵的作用。
(二) 选择的配乐恰当
当然, 诗词教学时, 音乐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 与诗词作品中的意境相匹配的音乐, 就可以很好地激起学生的审美兴趣以及自主品味诗词的欲望。倘若诵读的配乐不合适的话, 有可能会得到一个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结果。因此在选择配乐时, 教师要根据诗词的意境来选取。如在教学岑参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时, 可以配上委婉的古琴曲。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下, 读得入情入境, 这就很好地让学生实现了由被动的“要我读”转变成了主动的“我要读”的转变。再比如品味《琵琶行》时可以运用小提琴曲或琵琶独奏来创设意境, 在体会《望岳》时我们则可以配上二胡曲, 欣赏《蝶恋花》可以运用排箫声来搭配。如此恰当的音乐引入课堂之后, 即使是基础差的学生也可以通过音乐来体会诗词的主题, 拉近读者与诗歌, 与诗人之间的距离, 甚至可以让读者与诗人进行一次跨时空的灵魂上的交流。
(三) 运用的方式恰当
现实生活中, 我们的情绪往往会被歌曲中的意境感染, 有时会因歌曲而放声大笑, 有时也会潸然泪下。这一切都是因为歌曲将乐曲的感染力与文字的描绘力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让听者的心湖泛起了阵阵涟漪。此外, 如今中学生都非常喜欢流行歌曲, 校园里时常会听到他们的哼唱, 有时还会看见学生在玩歌词接龙。学生对音乐如此爱好, 势不可当, 我们为什么不能让我们的古典诗词同歌曲中的歌词一样欢快地深入学生的内心, 让学生爱上这如歌一般的诗词呢?
在课堂上对音乐的运用, 除了让音乐当背景音乐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境之外, 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着在音乐的帮助下将这些诗词唱出来。笔者在教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 给学生播放了王菲演唱的《明月几时有》, 学生很快就跟着哼唱起来, 学生在吟唱的过程中发现了诗歌音乐的魅力, 仅仅几分钟时间, 学生就将整首词背诵了下来, 同时, 通过歌声的渲染, 学生很快地捕捉到了诗词中流露出的思念之情。学生也会借由这种歌曲的运用而进行一种快乐记忆, 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当然《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的现代演绎, 已经出来了很久了, 虽然久, 但对部分学生来说在课堂上听到此曲, 还是感觉很新鲜的。也许有人说, 古词新唱的歌曲并不多啊, 这种方式在课堂的实际操作中可操作性并不强, 其实不然, 看看我们的歌坛, 还是有部分作曲家对部分的古典诗词进行了全新的谱曲, 例如:方焕翔作曲的柳永的《雨霖铃》;邓丽君演唱的李煜的《虞美人》及《相见欢》;羽泉演唱的岳飞的《满江红》;陈力演唱的《枉凝眉》《分骨肉》《秋窗风雨夕》《葬花吟》《题帕三绝》等等。现如今也有不少人会利用自己的创作才能, 开始从事古诗新唱的创作, 他们也愿意与大众分享, 并将这些成果上传至网络, 我们教师完全可以合理利用这些资源。虽然我们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吟唱的方式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但并不是所有的古典诗词我们都可以这样操作, 关键还是要看我们所学诗歌的内容,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注意这种方式的合理性。毕竟学生上的是语文课, 而不是音乐课。我们这种采用这种模式的目的, 并不是仅仅为了教授一首诗, 主要是希望借由这种模式的引入,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有了学习的兴趣, 才有可能学好。
将音乐引入课堂的教学方式, 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古典诗词诗词的兴趣, 同时也给学生自主鉴赏诗歌打开了一扇窗口。不过, 音乐毕竟只是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情感的一种手段, 在实际教学中万不能为了应用而应用, 使音乐成为一种摆设, 也决不能让音乐喧宾夺主。
总之, 在恰当的时机, 让音乐走进语文, 让音乐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响起来, 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随着音乐起舞, 舞出美丽的身姿, 相信我们的语文会更加精彩。
摘要:在古典诗词教学的课堂中, 教师有时会运用音乐手段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 然而在运用的时候似乎只是浮于表面。为了应付考试, 学生们只能选择死记硬背, 而绝无精神陶冶可言。诗词与音乐自古以来便是一对黄金搭档, 在诗词教学中, 如若能够返璞归真, 将诗词与音乐真正有效地结合起来, 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诗词,乐,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张颂.诗歌朗诵[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 2008.9.
[2]古诗新唱 (http://www.gushi160.com) .
要说关系,那应该是书法与心灵的关系。自汉代杨雄提出“书为心画”到王羲之的“若不端严手指,无以表记心灵”,把书法与人的本心直接联系了起来。我们便知道,书法何以让我们痴醉了。
书法,可以表达我们言所不能的心境和意蕴。比如《寒食帖》,只读苏轼这两首诗的文字(铅字),我们可能读不到他内心细密的情愫,看不到他落寞伤心处的泪滴。当一帧火燎烟熏、写满题跋、钤印纷繁的《寒食帖》墨迹呈现在我们眼前时,它带给我们心灵的是巨大的震撼!欲断还连的游丝,是忧思;几处锋芒毕露的长竖画,像利剑,刺向巨大的荒寒,也刺出自己忠心的鲜血,更刺向我们业已麻木的心灵;至今还漆黑的墨色、“石压蛤蟆”的自嘲与自诩、娓娓道来的字距行距、气息流畅的章法,无不诉说着自此以“东坡”名世的无奈、寒凉和悲愤,还有经历过风雨之后凤凰涅槃般的明白、淡然和达观。真是这样的,笔下流出的是心声。
鄙人不才,却也总有一些情感想托韵句表达。勉强诌出一首诗,便要慨叹,古人已经把古诗写完了!怎么读,都读不出古人诗词的意境韵味。再用毛笔把它涂鸦在宣纸上后,怎么看都没有古人法帖的韵味意境!即便这样,也还是要胡诌乱涂,只因了——心向往之!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清明
(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
(宋)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墳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清明祭诗十四首
其一
春雨清明湿杏花,
小山明灭柳烟斜。
东风解语拾我意,
送送萦肠入君家。
其二
一沾春雨一断肠,
飘零无计觅君乡。
方羡飞花随风去,
天涯尽处惹兰芳。
其三
朝听细雨润门扉,
年年一度送春回。
却把长条攀折遍,
才道相思始成灰。
其四
轻红沾雨不胜衣,
才回倦眼又迷离。
情到伤心频无赖,
始信清明断肠期。
其五
漫见新柳娇眼垂,
疑君逸影踏风归。
回眸映雪成千古,
染尽湘竹无计追。
其六
风吹残杏舞絮轻,
唤起愁肠千百萦。
疑天亦解伤情恨,
哭君泪雨遍清明。
其七
昨夜听春愁不堪,
初晴天气泣容颜。
赏芳时节清明日,
百般明丽也怅然。
其八
清明把酒释别愁,
欲赏春花且忘忧。
谁想栏杆拍倚遍,
欢声犹不近楼头。
其九
清明节气杏花天,
诗酒清吟祭华年。
折尽长条倚春雨,
为君垂泪小窗边。
其十
撩乱春风惹杏花,
断送清芬到天涯。
历历如君离别日,
哀魂和雨泣流沙。
其十一
新莺嘹乱柳烟低,
断魂春雨断肠期。
歌君一曲还偷泪,
怎是伤心无处依。
其十二
粉杏轻柔岸柳新,
清明春雨两相侵。
半洗天光晴如碧,
半和残泪一沾襟。
其十三
或有追思到天涯,
天应怜我泪黄沙。
半园新杏连绵雨,
送尽清明百姓家。
其十四
春雨杏花满清明,
追思犹怨水烟轻。
合化子规啼血尽,
清明节,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阳历四月五日。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快到了,清明节的现代诗词,欢迎浏览!
《清明》
我醉著,静的夜,流於我体内。
容我掩耳之际,那奥秘在我体内回响。
有花香,沁出我的肌肤。
这是至美的一刹,我接受膜拜。
接受千家飞幡的.祭典。
星辰成串地下垂,激起厝间的溢酒。
雾凝看,冷若祈祷的眸子。
许多许多眸子,在我的发上流瞬。
我要回归,梳理满身满身的植物。
我已回归,我本是仰卧的青山一列。
《招魂的短笛》
魂兮归来,母亲啊,东方不可以久留,
诞生台风的热带海,
七月的北太平洋气压很低。
魂兮归来,母亲啊,南方不可以久留,
太阳火车的单行道
七月的赤道灸行人的脚心。
魂兮归来,母亲啊,北方不可以久留,
驯鹿的白色王国,
七月里没有安息夜,只有白昼。
魂兮归来,母亲啊,异国不可以久留。
小小的骨灰匣梦寐在落地窗畔,
伴着你手栽的小植物们。
归来啊,母亲,来守你火后的小城。
春天来时,我将踏湿冷的清明路,
葬你于故乡的一个小坟。
葬你于江南,江南的一个小镇。
垂柳的垂发直垂到你的坟上,
等春天来时,你要做一个女孩子的梦,
梦见你的母亲。
而清明的路上,母亲啊,我的足印将深深,
柳树的长发上滴着雨,母亲啊,滴着我的回忆,
魂兮归来,母亲啊,来守这四方的空城。
《知风草》
晚虹後的天空,又是,桃花宣似的了
被裱褙的乱云,是写在
信风上的书法,我犹存
受赠者的感觉,犹记檐滴断续地读出
而结束於一声鼓……那夕阳的红铜的音色
小窗,邮箱嘴般的
许多永昼,题我的名投入
而
惊蛰如歌,清明似酒,惟我
却在 雨的丝中,懒得像一只蛹了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清明节缅怀诗词
2.关于清明节的诗词大全
3.关于清明古诗词
4.清明诗词
5.清明悼念亲人的诗词
6.清明祭奠父母诗词
关键词:诗词;书法;关系
中图分类号:J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8-34-1
在我国传统文化史上,诗词与书法是成熟早、影响大的两种艺术形式。在长期的、各自独立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和相互融合的一面。明代诗论家许学夷有云:“诗体之变,与书体大略相类。《三百篇》,古篆也;汉魏古诗,大篆也;元嘉颜、谢之诗,隶书也;初唐歌行,章草也;李杜歌行,大草也;盛唐诸公近体不拘律法者,行书也;元和诸公之诗,则苏黄米蔡之流也。”以诗体的发展与书体的变化相比较,阐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诗词为书法艺术提供书写内容
诗词与书法有一个最直接也是最本质的联系,就是同是以中国的古文字为载体,而各种体裁的诗词都为书法艺术提供着书写内容。
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产生了诗歌与书法融为一体的典范之作《石鼓文》。这是有史料为证的书法和诗词第一次完美的结合。这种诗词与书法融为一体的艺术模式,成为后世书家最常用的表现手段。随着形势和书体的不断演变,诗歌与书法的结合愈来愈普遍。
唐代诗歌繁荣,书法昌盛,诗与书法在各自领域达到了后世难以企及的巅峰,共同促进了唐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也非常自然。诗人擅长书法,书家擅长作诗,诗人兼书家,书家兼诗人的现象,在唐代是非常普遍的。宋元以后,词的迅速崛起为书法艺术增添了更为广阔的书写题材。
直到今天,书法艺术仍然以诗词为主要的书写内容,诗词也同样需要借助书法艺术为其传播媒介,不断地推广、拓展自己的空间。二者相融成为表达我们民族情趣最为独特也最为普遍的一种艺术形式。
二、以“意”为最高追求
从书法艺术的历史演进来看,文字书写发展成为艺术的根本原因是它在传统历史文化观念下走上了“意象化”的道路。老子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苏轼在《书黄子思诗集后》中说:“予尝论书,以为锺、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于诗亦然,……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余子所及也。唐末司空图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父之遗风。其论诗曰:‘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这里,他提出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萧散简远”“简古”“澹泊”“其美常在咸酸之外”。我们从他对艺术境界的追求中不难发现,他对书法与作诗的要求是一样的。
三、在节奏韵律上趋同
就书法来说,韵律节奏是书法不可或缺的。古代许多骚人墨客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它的内涵。“喜则气郁而字敛,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浅深,变化无穷。”指出书法韵律的情感性。司空图说:“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之致。”指出书法韵律的层次性。欧阳询《用笔论》曰:“用笔之趣,信然可珍,窃谓合乎古道。”指出书法韵律的品味性。这些性质正与音乐的韵律相吻合。
如果说韵律是书法的生命主体,那么节奏便赋予书法精神灵魂。没有节奏的音乐一片纷乱,没有节奏的书法如同散沙。音乐的节奏体现于音的高低、快慢、强弱,书法的节奏表现于轻重、疾徐、虚实。
中国诗词由于汉语单音独字的使用形成一定的韵律节奏。汉语一字一音,一定数量的字的组合就是一定数量音节的组合,这种组合便形成一定的韵律节奏形式。诗词节奏的本质,在于人之发声的气息吐纳,而句子节奏与人的呼吸是相应的,同样要注意高低疾徐、抑扬顿挫。
四、构成题画诗的两大要素———诗、书
题画诗是绘画章法的一部分,它通过书法表现到绘画中,使得诗、书、画三者之美极为巧妙地结合起来,相互映发,丰富多姿,增强了作品的形式美感,构成了中国画的艺术特色。
宋元时期,出现题画诗形式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便成了一种审美理想。宋元以后,文人画家大多注重书法用笔作画的笔墨程式,这促进了题画诗的兴盛,使得诗词与书法艺术的结合更加紧密。赵孟頫的“以书入画观”使诗、书、画的结合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以元四家为首的一些文人画家在继承“以书入画”的基础上,将绘画题款艺术提高到了新的境界:一是开始关注题款的位置与画面构图的关系;二是题款的诗文大量增多,诗境极高;三是题款的书法较之宋代更为随意,楷书、行书、草书的题款都已出现。
五、结语
每一种文艺形式在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方面都有其优势,也有其不足。诗词和书法艺术一样,都有自身表现形式上的不足之处,但二者结合、互为补充,就能扬长补短,达到很好的效果。书法艺术受篇幅和形式的制约,往往不能将繁冗的内容充分书写,但是借助诗词就可以全面准确地表达书家意图。这一点,普通话就显得捉襟见肘,也不得不让人们感慨诗词仍然是书家所不能割舍的根本所在。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诗词和书法的融合是源远流长的,在它们产生之初就直接或间接地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诗词为书法艺术提供写作内容,书法是诗词表现的外壳;它们都以“意”为最高的艺术追求;它们在节奏韵律方面趋于一致;而且在题画诗中,书法和诗词是两个不可或缺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明]许学夷著,杜维沫校点.诗源辩体[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10.
[2]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5.
[3]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10
作者简介:
词如此, 琴亦如此。
宋代大诗人苏轼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他的视角并不直接状物, 至于琴是什么样的, 琴声又如何, 作者只字未提, 而是藉琴言它, 通过咏物, 表达独特的思想。
这是两组问句, 先假设一个前提, 然后再以疑问来否定这个前提, 使诗的内容和形式都很特殊:如果说琴声来自于琴本身, 那琴放在琴盒子里, 为什么发不出声音?如果说琴声来自于手指, 那人们为什么不在手指上欣赏美妙的音乐?言外之意在于, 只有琴不行, 只有手指同样也不行。诗意很明显, 琴和手指相互依存, 缺一不可。这首诗的特别之处就在于, 它不写景, 不抒情, 不咏物, 而意在阐发一种哲理:世上万事万物, 无不相依相生, 无不对立统一, 都需要互相依存, 相互成就。似乎在无意之中, 苏轼已经将古琴与诗人的关系, 阐释得异常明了了。
郭沫若长诗《凤凰涅盘》中写到凤凰在火中舞蹈, 歌唱, 然后重生。涅盘是佛家用语, 指修炼至极致, 便入不生不灭之地。据说佛教的修炼要经过这样的层次:初入佛门, 见山是山, 见水是水;稍解佛性, 见山不是山, 见水不是水;参透要义, 见山还是山, 见水还是水。如此境由心转, 便可达六根清净、四大皆空之地。这是佛家所追寻的境界。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琴之“打谱”, “打谱”为操琴术语, 意在绝响始复响, 历代琴家皆主张“打谱首求无我;次求有我;再求无我”。
境界, 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由于道的不同, 由于时代的不同, 境界的表现也便不同。
颖师是唐朝一位以抚琴著名的僧人, 当时的大文人韩愈就写下《听颖师弹琴》以记述自己的感受:“昵昵儿女语, 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 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 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 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 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 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 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 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 无以冰炭置我肠!”听琴听到泪水滂沱不忍卒听, 琴曲的力量可见有多大。琴动人心, 诗由琴生。琴诗的出现, 恰好体现出彼此的渗透与影响以及所产生的境界。
唐朝有名的琴诗还有李白的《听蜀僧濬弹琴》:“蜀僧抱绿绮, 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 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 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 秋云暗几重。”这首诗写的是听蜀地一位法名叫濬的和尚弹琴。作者用大自然的“万壑松”来比喻琴声, 用不同景物来表现音乐曲调的变化, 把听觉的感受转换为视觉形象, 使琴声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一种铿锵的张力。而更为独到的是, 除“万壑松”之外, 作者的笔墨重在听琴时的感受, 不更多描写琴声, 而是表现弹者、听者之间的感情融合。琴曲的内在力量由此凸显, 奏的是曲子, 听的是感情, 体会的是境界。
1600年前的陶渊明, 不为五斗米折腰, 愤然辞官, 每日种豆南山下, 遇到乡里或是来了客人, 一概相见无杂言, 但道桑麻长。看淡了, 所以能安心地在东篱下悠然采菊。因为什么呢?心远。心远, 地自然偏僻了。
在这看似的洒脱中, 所隐含着的往往是与之相同比重的无奈和沉重。会有人为了企及某种境界而制造困顿吗?圣贤不会, 智者不会, 庸人更不会。黑云压境, 风雨已来, 陶渊明选择的是逃避, 诗人所处的魏晋, 清谈之风曾经盛极一时, 无论朝野, 气候相对温和;社会世相, 贵贱悉可置喙。五柳先生陶渊明辞官、归隐, 逞个人之能, 泄一时之气, 也实属正常不过, 除了褒扬, 委实不会有时人侧目。
嵇康是中国魏晋时期一位才华横溢而又傲骨铮铮的哲学家、文学家和琴家。他在赴死之前, 从容奏响《广陵散》, 使之成为魏晋风度的最好表现。
在《琴赋》中, 他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对音乐的喜好, 认为音乐“可以导养神气, 宣和情志, 处穷独而不闷, 莫近于音声也”。从琴的制作到演奏, 他都熔铸进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只有凝聚山川之气的梧桐, 才能做出好琴;只有隐士高人之琴缘, 才能寄托自己的志趣。这个观点不只表现在琴曲中, 同样表现在他的行为中。他绝不苟合于当政的司马氏, 所以终为司马氏所害。临刑前, 据说曾有3000太学生为其求情。《广陵散》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与众不同的乐曲, 气势慷慨, 旋律激昂, 营造出一种杀伐气氛, 从形到神都表达出被压迫者反抗暴君的斗争精神, 其思想性及艺术性不言而喻。嵇康所感染所钟情的, 就是其中的不肯流俗和反抗精神。他对《广陵散》的喜爱和传世名篇《与山巨源绝交书》恰恰体现出他愤世嫉俗的精神风貌和刚正不阿的文化风骨。
刘禹锡也是文坛高手。他有两首关于玄都观的诗, 玄都观是唐都长安的一所道观。先是《玄都观桃花》:“紫陌红尘拂面来, 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其时, 他刚刚过了十年的贬谪生活, 回到长安, 这首诗表面是写桃花, 实际是讽刺当时新提拔的权贵。因为这首诗, 刘禹锡被再度发配。14年后的一个暮春季节, 他回到长安, 却发现那玄都观早非旧日模样, 燕麦野葵, 一片荒凉。于是又赋诗《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14年前的感伤无奈消失得无影无踪, 呈现的是一张咬牙切齿地冷笑着的脸孔。那些和他斗法的宦官权贵, 一个个都如当年的种桃道士, 无处寻踪, 我刘禹锡却故地重游了, 冷冷的笑声里带了得意。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给了儒学境界一个恰如其分的定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可惜的是, 中国崇尚儒学的千年历史中许多人孜孜以求的目标与此相去甚远。
在中国古今的文化人中, 李叔同似是惟一一个没有内忧外患的幸运儿。一个享尽了红尘繁华的人, 因为看破, 所以放下, 自在随缘出家念佛去了。不是“忍把浮名”, 而是彻底放下身家资财, 放下悲欢恩怨, 心无旁骛地了断了尘缘。一心向往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 这样的向往, 消失了文化名流李叔同, 却诞生了佛门弟子弘一。大学者与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 使他有能力带领常人走入一个从前无法完全领悟的境界,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纯粹由于自然而然, 丝毫无关乎勇气。
回头看去, 我们不难发现, 无论怎样的人生, 都不可避免地被当时的风尘所浸染。而且, 几乎所有的豁达, 都是在沉重的心理背负和肉体折磨中一点一点地锻造而成。即使是把境界条分缕析得如此透彻的王国维老先生, 也没能摆脱自杀的境遇, 在1927年6月51岁时蹈京城颐和园昆明湖而亡, 留给后人许多的谜团。或者是士可杀不可辱, 或者是功成名遂身退, 或者是苟全性命于乱世, 或者是但向菩提求正果, 人依本心, 各取其义, 然后将之融入到自己的人生。
语言中带了时代的烙印也不怕, 毕竟大家都在天地之间, 谁也不饮清风玉露, 谁也离不得柴米油盐;行为上张扬自己的个性也无妨, 毕竟一花一叶都自成格局, 一水一沙都自为世界;文字中袒露自己的心迹也正常, 毕竟人有思想、有智慧还需要倾诉, 用语言倾诉, 或者用乐曲倾诉, 都是途径之一。最要紧的是别为了造势而作秀, 别为了标榜而饰非, 别为了得意而忘我。
境界当是这样的自然随形, 掺杂进刻意的因素, 就缺少了纯洁, 就显出了造作。不到时间, 不够火候, 没有机会, 求之不得的。
1.《清明日清远峡作》
徐铉
岭外春过半,途中火又新。
殷勤清远峡,留恋北归人。
2.《清明日题一公禅室》
李郢
山头兰若石楠春,山下清明烟火新。
此日何穷礼禅客,归心谁是恋禅人。
3.《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4.《清明日与友人游玉粒塘庄》
来鹄
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
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
风急岭云飘迥野,雨馀田水落方塘。
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
5.《清明日后土祠送田彻》
杨巨源
清明千万家,处处是年华。
榆柳芳辰火,梧桐今日花。
祭祠结云绮,游陌拥香车。
一.文言诗文的基础知识是个性化诗词背诵与认知的突破点。
学习文言文主要是文言文的读音, 断句, 对句意的理解, 对精美语段的背诵, 对文章内容的要点的概括这五个方面, 文言文虽然距离我们生活较远, 但对它的学习有明确范围。阅读文言文, 首先这篇作品涉及的字、词、句、文化背景、诗词的发展脉络、诗词的思想感情及诗词的相关知识要了解;这些作者提供的书面材料, 需要我们结合语篇信息理解作品的表达内容, 是要通过我们的认知结构, 也就是我们的背景知识状况对文本涉及的知识进行了解。如《狼》中“眈眈相向”中的“眈”读“dan”我们可能读成“枕”, 这样就容易读错音。《狼》中有“其一犬坐于前”这句话, 意思是“其中一只 (狼) 像狗一样坐在屠户面前”, 应在读时停顿成“其一/犬坐于前”, 我们如果读作“其一犬/坐于前”, 意思就变成“其中一只狗蹲在屠户面前”, 其实, 在《狼》文中, 没有狗出现过。同样, 对于“一狼洞其中”也应读作“一狼/洞其中”, 而不能读作“一狼洞/其中”。这说明作者写作本意与读者理解的差异性, 由此我们发现文言诗文知识与我们认知过程存在相对差异, 我们把这个差异作为突破点, 牢固掌握文言诗文的基础知识, 经过多层次的实践, 从具体到抽象, 从个别到一般, 从感性到理性, 通过主动探索获取知识, 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二.文言诗词的共性是诗词背诵的一种方式和途径
文言文的正确读音、断句、停顿以及词语理解, 是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也是诗词背诵的核心。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注意语言在语调、节奏、停顿、抑扬顿挫等方面一定要符合语法规范, 又要在对作品充分理解的基础上, 对语言再现从语调、节奏、停顿、抑扬顿挫等方面进行个性化的处理, 这样才能顺畅朗读而不至于音节错划, 读破句。我们学好背诵好一篇作品, 还要合理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段, 准确表达作品, 常用的基本表达手段有:停顿、重音、节奏、语调。因此阅读文言文, 要从文言文的正确读音, 断句、停顿以及词语理解下手, 不但要读准正音, 划分音节, 还要准确理解大意, 而不能只了解“大概”, 只有了解内容, 才能顺畅朗读背诵。我们在背诵诗词, 从诗语句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的节奏和音节入手, 来逐步培养语感。古韵一般平后为仄停, 仄后为平停。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客之美我者, 欲有求于我也。”句中“美”是意动用法, “以……为美”, 作谓语动词, 应重读。“徐公何能及君也?”句中“何”是疑问代词, 应重读。文章的感情、气势、抑扬顿挫以及所蕴藏着的意义我们通过诵读背诵体味, 而熟读成诵一批古诗文后, 其词、句的一些基本用法, 也都涵盖其中了。以上这些方面是我们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概括起来, 就是诵读、理解、背诵。其背诵是核心, 也是文言文学习的立足点。
【与清明节诗词】推荐阅读:
清明节 诗词10-31
清明哀思诗词07-26
清明诗词解析及作者简介10-11
描写清明时节的古诗句和诗词07-07
清明节学校讲话稿与安全公约12-05
清明的习俗与诗文06-04
清明节简介及清明节对联10-03
清明节作文:清明樱花雨06-10
清明节短信:清明节日雨纷飞11-05
清明时节话清明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