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打造数字化校园

2024-10-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多维度打造数字化校园(精选8篇)

多维度打造数字化校园 篇1

——十堰市东风第一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我校是东风教育分局最大的小学,建于1979年。占地面积1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800平方米。现有46个教学班,在校生2500余人。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希望杯”数学竞赛优秀集体奖、湖北省“比教学访万家”活动先进单位、湖北省“少先队示范学校”、十堰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十堰市示范家长学校”、东风分局“先进党组织”称号、东风分局“质量品牌建设年优胜单位”、东风分局第十五届学生运动会“小学甲组团体第一名”、东风分局“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等各级各类荣誉称号20余项,十堰电视台、十堰日报、十堰秦楚网等多家新闻媒体曾先后多次报道该校的先进事迹。

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精神,乘着争创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建设的强劲东风,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近几年,我校倾力建设校园网,精心打造数字校园,着力培养师生的信息素养,通过信息化建设推动学校的发展。

近年来,我们围绕学校“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的总体思路,本着信息技术“为学校管理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为学生个性发展服务、为家校沟通服务”的宗旨,开展了五种建设:

一、加强基础设备建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齐全的设备是开展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前提,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为此,我们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调配下,学校又自筹了部分资金用于信息化设备的添置。现在学校基础设备齐全,有一间网络控制室,5台路由交换机,主干宽带150兆,信息点120个,覆盖整个校园;专用计算机教室3间,均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机器数均达到最大班额学生数;多媒体教室46间,每个教室均配备高清晰75寸一体机、实物投影仪、数字广播,实现了日常教学多媒体化;大多媒体教室一间,配备高清投影三台、电动幕布、无线语音控制,能同时满足200人的听课需求;教职员工每个办公桌旁都有一个信息点,全部实现无线上网;构建校园局域网,将电脑房、校长室、政教处、教务处、办公室及部分教研组联成一体,实现了信息交互和资源共享。

二、健全管理、服务体系

(1)以推进小组为核心

为了确保我校信息化工作的稳步开展,我们成立了“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小组,校长周钧担任组长,副校长和信息科技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组员由各年级主任和信息科技教师担任。小组内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推进工作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商讨信息化推进工作,制定发展规划,落实推进方案,以期达到“建网、建库、建队伍、建数字校园”的规划目标。正是有了推进小组的正确决策和指导,我校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得以贯彻落实。

(2)以管理制度为保障

完善的制度是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为此,我校从实际出发,健全了教育信息化各项管理制度,修订了《网络管理员岗位职责》、《微机室管理使用制度》、《教室多媒体设备管理制度》、《学生上机规则》等共十多项。各专用教室、多媒体教室都做到了制度上墙。

学校定期对所有设备进行检修。每学期初,学校都会对所有信息化设备进行一次检查,一方面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另一方面增强保管人的责任意识。目前所有机器均性能良好,使用正常。各类设备都落实保管责任人。计算机室、多媒体室等设备都有专人负责。普通教室信息化设备管理也是管理规范,保管责任到人,同时加强对班级学生信息管理员的培训与指导。

(3)以管理软件为依托

学校一直非常重视“教育资源库”建设,正在朝着建设一个集资源共享、在线教学设计、在线课件开发、学科信息发布、交互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各学科、多层次的学科资源网站而努力,目的是构建一个“学教并重”、“建用并举”的交互式资源建设和应用环境,积极建设有特色的教育资源,为教学设计、学科教学提供优质资源支持。

我们在财务、办公、学籍等工作上全部使用软件来进行管理。学校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学校管理数据库,以最终实现学校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务管理等教育管理信息化。

(4)以学校网站为平台

我们学校的网站也在不断地改版,不仅设计更富有朝气,栏目也更完整,涵盖了学校的各个方面。目前学校网站已有新闻时空、学校概况、教工之家、园丁礼赞、学生风采和校园文化等十几个栏目,这些栏目内容很充实,信息更新快,已成为我们学校教师和学生信息交流的场所、学校行政管理的操作平台、校务公开的窗口、学校对外宣传的主阵地、学校、家庭、社会密切联系的纽带。

学校网站建设及维护由专人负责,并成立领导小组,对网站信息发布进行全方位指导、监督和督促,使该网站面向社会提供了全方位、综合性的教育信息发布服务,网站信息更新及时,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宣传效果。

三、夯实教师发展建设

(1)加强培训,提高素养

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多次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的培训,如Windows等操作系统基础知识培训;Word、Excel办公自动化软件培训,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Flsh动画制作、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等。通过培训,老师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老师们都能熟练运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软件,课任教师均能结合课堂教学实际,通过上网下载素材,自己制作PPT,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另外学校非常重视对专职教师的培养,一有机会就会派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外出学习各种现代教育技术。

(2)开展活动,进行研究

学校在要求老师保质保量地完成网上继续教育学分的基础上,定期开展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应用研究,充分利用十堰市网络教研平台尝试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各自的教学设计。

学校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公开课、观摩课、教学研讨会等教研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老师们的学科整合意识增强了,教学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

四、服务学生个性发展

(1)落实课程,开拓校本

学校重视对学生信息科技素养的培养,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要求,定期定量、开足开好信息技术教育课。与此同时,学校成立信息技术兴趣小组,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运用所学的现代信息技术制作课件、制作班级网页,每年组队参加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竞赛,均获得优异成绩。

(2)开展活动,提高能力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了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能力,并能在团队活动中、班级网站建设中、主题教育的资料收集中,运用学过的技能来开展活动。例如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提倡学生上网搜集资料,制作PPT幻灯演示展示,取得良好效果;在“弘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法制教育”等主题活动中,上网、电脑制作的手抄报报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校已在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学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依托教育信息化,将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引向深入,我们会继续深入学习,大胆实践,提高教育信息化的应用质量和水平,为新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十堰市东风第一小学

多维度打造数字化校园 篇2

一、转变观念, 规划方向

学校领导不断提出适应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理念, 是我们下定决心彻底对网站进行改革的思想动力。学校在近2年提出了“有效教学”、“对话教学”等先进的教学理念, 使得教学活动回归到本质。开展了“课例研究”、“主题式备课组活动”等系列专项校本教研活动。在这样的形势下, 学校网站原先的功能定位已经不能发挥明显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我们必须重新规划网站的发展方向。

为此, 学校专门召开会议, 广泛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 制定了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发展新规划。在这个“规划”中, 对于网站建设有总体的要求。学校提出, 我们的总目标为“继续深入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服务于学生、教师和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优势,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提高学校的教育现代化水平。”明确地把我们的网站定为于“服务学生、教师和课程改革。”

二、实用至上, 服务教育

学校网站的开发必须与学校的规划保持一致, 并且应以实用为主, 我们追求的不是花哨, 而是真正地被教师们接受, 并养成每天都要使用的习惯。我们结合学校特点和教师反馈, 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和实践。

(一) 助教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根本, 也是教师价值的最终归属。学校网站建设紧紧围绕学校提出的教学理念, 进一步推进“有效教学”、“对话教学”。学校网站开辟了心灵对话专栏, 展示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 (如图1) 。定期征集教师最新的教学反思和教学论文, 并及时上传至网站供师生浏览, 内容包括教师教学后的深思, 教师对于题目的钻研, 管理班级的经验技巧, 这些文章真情实意, 让人受益匪浅。学校还开辟了元高学科基地, 通过基地建设推广学校教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为了及时呈现各组的信息, 学校设置每组一名教师作为管理员, 让教师参与到网站的管理中来, 这样既保证了信息上传的时效性, 也保证了信息的正确性, 自主管理成为教研组网站的一大特色。

在学科全面铺开的同时, 注重打造精品教学资源网站 (如图2) 。学校承办嘉兴市语文学科基地, 曾获得2008年浙江省优秀教育网站, 2010年荣获浙江省百佳教育网站称号, 2013年被列为浙江省语文教学资源基地学校, 在省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为打造区域名校奠定坚实基础。为基地建设服务的一批教师, 认真钻研, 转载或原创了大量的优质资源, 为嘉兴乃至更大范围内的教师服务, 截止到目前, 稿件数已达13213件, 注册会员12299人, 每天都有大量的教师来网站寻找资料或上传稿件, 形成良性的循环。

(二) 助学

推行网络学习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 网络中不 可估量的 资源和学 习的便捷 性是显而 易见的。高中教师是非常忙碌的, 每天有大量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任务, 平时已经很少有时间来浏览网页。为了让网络教研与教师的日常工作融合在一起, 专门在内网中开辟了博客交流区 (如图3) , 教师可以将备课、上课、课后的点滴发表, 供他人浏览, 并且对一些知名的博客进行了链接推荐, 方便教师们登陆浏览。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消息栏目进行一对一, 或者一对多的交流。在这种交流和讨论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教研水平。结合“课例研究”、“主题式备课组活动”等系列专项校本教研活动, 我们还专门设计了元高优视网站, 将课堂开到网上, 一来可供学生回家浏览, 二来可供学校教师间进行交流, 省去了刻盘等共享问题。通过观看一些优秀教师和名教师的课例, 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促进年轻教师的较快成长。通过结合博客、播客等的教研方式, 实现了教师学习的多元化, 让教师在网络上跑跑, 为教师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

(三) 助管

数字化管理也是信息时代的必然。我校从几年前就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1.教师无纸化办公

推进无纸化办公是教育工作快捷、高效的要求, 也是倡导节约型社会的需求。我校2007年开始引入一体化办公平台, 系统功能强大, 包括各类通知、校事安排、文件浏览、消息交流等功能, 教师可通过平台实时地了解到最新的一些通知和消息, 教师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陆平台查看。平台使用以来, 基本上所有的工作布置、反馈等均在线完成, 方便快捷并且省去很多纸张的消耗。

2.办公系统的再开发

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 有些部门感觉到了系统的好处, 也纷纷要求进行开发。我们也不断地摸索和升级, 不断地扩充功能。如:教务处推行每学期每位教师必须开出一节公开课, 为此, 我们设计了“教师开课登记系统” (如图4) , 要开课的教师提前发布开课信息, 添加成功后系统自动给本组教师和相关领导发去短息, 这样, 既有上课的记录, 也提醒了其他教师准时去听课, 使用多年来, 为教务处的统计工作省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评价很高。系统的推出, 不仅方便了管理, 排行榜的设立也促进了教师开课的积极性, 有教师一学期开出9节公开课。而且教师的开课全体教师均可见, 也促进了相互间听课, 提高了教师的交流水平。

除了开课登记, 我们还开发了工资查询系统 (如图5) , 省去了每月发工资条的麻烦, 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 而且几年的工资均能查询, 并且有统计, 方便了教师核对。

其他一些如教师成果网、IP地址查询、教师电话号码、图书馆期刊查询、晨检上报、点餐系统等都为学校的管理作出了贡献。

三、反思成果, 开拓进取

随着系统的不断增多和功能的不断强大, 其局限性也不断显现出来, 不利于教师们的应用和系统的推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数据不共享

由于系统是分别建立和不断扩充的, 系统间无法实现有效的数据共享, 形成了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孤岛”。

(二) 应用不集成

不同时期由不同的人员研发, 缺乏统一规则下的应用访问接口, 应用系统各自独立。无法相互访问数据和功能, 并且多个系统缺乏有效的管理。

(三) 界面不统一

界面风格各异, 人性化程度低。

鉴于以上考虑, 我们将对学校的数字化网络进行重新定位思考。在原有系统功能的基础上构建一体化平台, 打造服务型数字化新校园 (如图6) 。通过研发一体化平台, 将系统进行有效地整合, 整个平台实行统一身份验证, 一经登陆, 学生、教师、领导将赋予不同的访问权限。不同的用户可以在一体化平台上完成查询、学习、工作、教研等。

以上是我们近几年网络建设的一点思索,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我们的辛勤付出, 网站建设和维护是一项艰苦的工作, 但是我们乐此不疲。将服务进行到底, 将便捷和高效的数字化校园深入人心, 为我校的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名校的建立添砖加瓦。

摘要:阐述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多年来, 我校在网站建设与应用方面所开展的工作, 实用至上、注重服务。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如何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服务;如何为课程建设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如何为学校的管理和执行力服务, 以更好地推进数字校园的建设。

关键词:学校网站,服务,应用

参考文献

[1]蔡世波.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建构策略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0, (3) :20-22.

多维度打造数字化校园 篇3

四川省泸州老窖天府中学始建于1912年。近百年的历史积淀了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历代天府人造就了其独有的办学风格。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在泸州市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学校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和文化再造,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尤其是学校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希望通过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再一次引领学校的全面成长。

一、技术装备工作是学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发展战略决定着学校发展的方向和成败。随着我校文化大讨论的深入开展,教育成长模式在我校逐步成型。我们之所以关注“成长”多于关注“成功”,是因为教育始终应把关注人的成长作为神圣使命,为此,我们提出用“成长教育模式”引领学校可持续发展。我们以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学校为研究对象,关注细节,关注发展,通过成长的核心动力爱心,达到研究对象持续发展、全员成长的目标。我们的管理方针是:为师生谋发展,为社会做贡献。我们的发展战略是:创四个一流,打造高品质、创新型、国际化的现代学校。“设施设备一流”明确写进了学校的奋斗目标和工作要求,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被纳入了构建和谐教育环境,营造现代教育氛围,促进师生成长,促进学校全面成长的重要保证体系,各项技术装备项目也得以顺利实施和充分利用。

二、技术装备工作必须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结合我校实际和发展目标,我们将“打造数字化校园,引领学校全面成长”作为技术装备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我们定义的“数字化校园”就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因此,数字化校园的打造必须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等要素入手,做好环境,建好资源,搞好活动,再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将它们整合,最终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和管理水平与效率的目的。

三、技术装备工作必须思路清晰论证充分

在打造数字化校园的思想指导下,回顾技术装备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我们主要遵循了如下原则。

1.分层分类,分步推进

我们将教育技术装备分为常规装备、特色装备、网络装备、多媒体装备、软件装备五类。每类装备在配置过程中将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以及相关条件的准备情况,确定其优先级别。如常规装备是保障教育教学正常进行的基础设施设备,增加或更换始终都是处在优先的位置,必须予以保证。特色装备是学校设施设备的灵魂,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形成学校办学风格,保持学校装备先进性和现代化水平的标志,因此,在装备建配的任何阶段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网络设备在保证内外网数据交换基本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不盲目增配,而是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和节律,本着培训先行,成熟再上的原则进行。多媒体设备的建配,一要看学校发展的需要,二要看资金的筹措,三要根据学科的特点,不搞面子工程,不搞一刀切。目的明确,时效性可预期,则是建配软件装备的重要依据。

从2003年到现在,学校累计投入建配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资金就达1500多万元。在具体建配方面,对常规装备我们首先予以充分保证。更换了2000多套课桌椅,建成了艺体馆及相应配套设施;改造实验室和图书馆,装配了网络教室等。在建配的过程中,我们还注意特色的打造。如新增了天文台和天象馆;装配实验室达到11间,建成省内首间分组式数字化实验室;增配75座的计算机网络教室一间;多媒体教室多达70间,配备了先进的书写屏系统等。随着学校硬件设备的逐步到位和完善,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以及“质量管理、目标管理、项目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在学校的多年运行,我们梳理出了《泸州老窖天府中学流程管理手册》。至此,实现信息沟通数据化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通过和软件运营商的充分沟通,《泸州老窖天府中学校园数字化管理系统实施方案》已经定稿,网络的升级换代和扩容已列入明年的建配规划,数字化校园的打造即将进入各模块整合阶段,数字化沟通即将在我校变为现实。

2.论证先行,保证目标

“打造数字化校园,引领学校全面成长”确定了技术装备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目标,即技术装备工作必须服务于数字化校园的打造,必须服务于学校的全面成长。技术装备工作应整合和优化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诸多因素,围绕上述目标的实现,规划出最佳方案,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通过摸索和反思,我们也得到了一些具体的经验。

一是装备必须满足教学需要。提高教学水平是教育装备工作的目的。在做教学需求论证时,必须把装备与教学密切联系起来考虑,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材等需求来论证教育装备。

二是装备必须满足学校建设的需要。教育技术装备是学校建设的物质基础,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手段,已成为衡量学校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为保持学校教育的先进性,不断提升学校实力,我们将教育技术装备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战略规划,采购中遵循“重性价比,更重质量”的采购原则,按一流标准推进学校的技术装备工作。

三是装备必须考虑可行性。论证时必须考虑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人才可行性三个方面。特别是人才可行性。只有坚持人才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才能实现人才与装备的协调发展。

四是装备必须考虑教学需求和教育装备的时效性。教学需求有长期和短期之分,教育装备的建设和寿命也有长短之分。对教学需求短、装备建设周期长,或者教学需求长、装备寿命短的项目要慎重对待。在做教育装备论证时,应将教学需求的时效性和装备的时效性结合起来考虑。

五是装备还需考虑其他制约因素。诸如环保、安全、法律、道德等因素,大多是“一票否决”性的,一旦考虑不周,势必引起重大问题。

3.突出管用,营造氛围

俗话说:“建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使用是目的。”数字化设施设备配备决不是装点门面,应付检查的。配备的目的就是要为教育教学服务,而且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我们认为:“宁可用坏,千万不要摆坏。” 从任何意义上说,重建、配,轻管、用都是一种投资的浪费。建、配、管、用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建、配之后,就要管好、用好。同时,管理好,使用效益高,又进一步促进了建、配。

四、技术装备工作促进了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学校的全面成长

我校把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人员和教师两支队伍的教育技术培训和素质的提高,纳入学校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管理之中,并建立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教育技术培训体系:(1)结合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师教育技术理论及技能培训;(2)采取送培、送赛、送研的方式打造名师;(3)采取普遍培训和重点培养的办法开展培训活动,全力提升信息学奥赛培训;(4)在全校师生中选拔电脑和无线电制作高手组成集训队,以省、市内有关科研单位为依托开展机器人和电脑制作培训。同时,在数字化校园的打造中,我们始终牢记“成长”理念,让教育技术装备建构和谐的校园成长氛围,引领学生、教师、管理者以及学校的全面成长,为学校整体工作的不断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深信,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在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下,我校的技术装备工作定会不断创造新的高点和亮点,百年名校也必将焕发出勃勃生机。

作者单位 四川省泸州老窖天府中学

多维视通打造视频证据解决方案 篇4

北京多维视通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多维视通)成立于2008年,公司依托“产、学、研、用”服务实战机制,以科技创新为研发导向,与中科院、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北京市公安局司法鉴定中心成立了“视频侦查技术联合实验室”,与IBM公司共同打造了智慧警务联合创新中心,并长期与公安大学、中国刑警学院等高等警官院校联合办学,共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视频专业人才。

多维视通以“警视通”视频侦查系列产品为主导品牌,从成立之初研发的国内第一款模糊图像处理软件发展到如今的视频图像分析处理、视频资料管理、视频云计算、视频案件大数据分析、视频应用共享平台等多元化高新技术产品,并根据法庭诉讼等多方面对视频的需求,研发了国内特有的视频司法证据系列产品,为法庭科学领域提供卓越的专业解决方案。

多维视通面对现今司法领域中的视听资料举证空白,如视频(图片)存在大量伪证难以辨识、影像记录数据被多方质疑、公务执法记录可信度评价等问题,根据公安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公安机关刑事技术机构资质认定专业领域分类中声像资料检验的相关规定,从影像真实性(完整性)鉴定、影像处理、影像内容检验、影像同一性鉴定、影像资料载体及拍摄器材鉴定五个方向出发,肩负起视频证据相关技术的深度研究,演算了近千种分析算法,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最终打造出证据采集、真伪检验、图像处理、人像同一鉴定、诉讼卷宗和物证信息化管理等国内唯一的视频侦查技术实验室。

多维视通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任务中,以视频主动侦查、人车专项侦查、多警种合成作战、视频证据为主要承担工作内容。在顺利完成国家“十二五”规划任务视频侦查工作室和联网共享应用信息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挖掘视频数据应用价值,以视频侦查技术实验室的物证采集、检验推动线下应用;数据管理、支撑库、诉讼卷宗形成共享应用,做到资源与数据、证据与鉴定在公安、检察院、法院的无损流转。

多维视通的视频证据体系包含了视频物证的采集、视频的检验、证据的存储、鉴定结论的诉讼和相关检验支撑库部分,如图所示,通过采、检、存、证几个环节使视频证据性不再存疑。

视频证据的采集,通过对接“金盾工程”、“3111工程”,匹配国标技术要求,兼容识别多样化民用监控设备,直接将监控数据进行电子证据采集,确保检材、样本是原始视频文件的无损电子副本。

视频证据检验是体系的核心,包括针对检材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进行识别,确定记录的内容不被篡改;通过图像处理与内容识别,明确认定视频载体中记录的内容;人像同一鉴定,锁定被视频中人像的真实身份。以上三个方面彻底解决了目前司法诉讼中的很多现实存在问题,诸如裸照敲诈、蒙太奇造假、行车记录仪中视频是否篡改、执法办案记录仪的记录是否可靠等。通过标准化的技术检验手段,可以解开围绕视频证据化的重重迷雾。

检验的结果通过卷宗的管理、存储、备份机制,结合检验共享应用平台,使诉讼证据成为可控的信息化共享数据,解决了远程、跨部门等应用障碍。并且,物证体系还建设三维人像、车型等基础数据库,为检验视频内容和人像同一鉴定提供支撑。

多维视通正是通过视频物证技术的创新,使原市场份额占有70%以上的视频侦查产品线得到了补充、延展与完善,从侦查线索向侦查证据转化,以犯罪嫌疑人在视频中的面貌、身体特征、作案工具、犯罪过程、侦查线索和抓捕过程为证据,形成了环环相连、牢不可破的证据链。

多维视通在研发视频侦查技术实验室的不懈努力过程中,不仅依靠自身强大的科研创新力量,还得到了一线公安民警的实战应用指导,并连续两年作为公安部影像技术培训班的配套教学工具软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

构筑校园文化 打造书香校园 篇5

仙游县盖尾中心小学 张永超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石。近年来,我校在“明诚、乐学、远志、创新”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努力构筑富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着力打造书香校园,实现我校的育人目标。

一、优化校园环境,打造“悦”香校园

1.优化走廊环境,让走廊成为“悦读”长廊

随着校安工程的落成,孩子们进入崭新的教学楼学习,无比高兴,出入教室,必经走廊。让走廊说话,构筑“走廊文化”,成为我校打造书香校园的内容之一。如今,校园的走廊上悬挂着名人的画像、名人的格言、行为规范的指南、安全卫生的温馨提示。孩子们漫步在走廊上,耳濡目染着名言警句和温馨提示,喜滋滋、乐乎乎的,自觉而快乐地“悦读”它们,悄然地内化为行动。校园里“悦”香飘溢,文雅如风。2.优化教室环境,让教室成为“悦读”书屋

教室是孩子学习的主阵地。优化教室环境,让教室成为“悦读”书屋,我们倡导师生们一起动手布置,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像诲人不倦的长辈,又像伴“我”成长的伙伴。如:要求孩子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室的墙壁上辟有“在校常规,我牢记!”;要求孩子写好作业,教室的墙壁上辟有“展示台,我要上!”;要求孩子保护环境、注意安全、讲究卫生,墙壁上辟有“和谐班级,从我做起!”;要求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教室里辟有图书角,轮值管理,及时交接,定时开放。图书角格言:“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愚”,温馨提示:“书角是我家,不进书角不爱家!”,倡导孩子“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构建书香教室,打造“悦”香书屋。在全国“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中,我校有5人次获的国家级的表彰。

3.优化校园环境,让校园成为“悦读”乐园 进入美好的环境,必然是心旷神怡,心情格外舒畅,做事信心百倍。校园不同于家园,它是孩子学习、受教育的专门地方,是一方圣地,不可玷污。净化、绿化、美化、雅化校园是校园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优化校园环境,把校园构建成“润泽生命,孕育新生,培育新才”的摇篮,构建成为孩子神往的“天堂”,“悦读”的乐园。

我校优化校园环境,重点突出“四化”,打造“悦读”乐园。①铃声人性化。如今,每一所校园,曾经生硬刺耳的铃声被音乐彩铃所替代。那彩铃像是一位长者在谆谆教诲,又像是一位朋友与你结伴而行。②条件标准化。走进后井小学,宽阔的操场上建有标准的篮球场、排球场、跳高跳远场、60米跑道。配备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艺术室,样样俱全,项项标准。③环境园林化。踏进瑞沟小学,花香芬芳,绿草如茵,孩子们倚在镌刻着“明诚、天趣、乐学”的石头边,翻阅着书报,不亦乐乎。顿时,让人感受到那是“悦读”,那是 “学海无涯‘乐’作舟”的场景!④建筑艺术化。迈入芹林、前连、东宫等小学,操场上、花坛中筑建孔子塑像,不管是谁,进入那种境界,就萌生诵读经典的欲望;进入那种境界,就渴望聆听圣人的谆谆教诲。

二、构建教研文化,打造“研”香校园

近年来,我校还立足实际,有计划、有意识地开展系列化教研活动,努力构建教研文化,打造“研”香校园,推进“研”香校园建设。

1.研读课程教材内容,试行“单元主讲”活动。“单元主讲”活动是我校系列化教研的首发式。“单元主讲”活动以后,教师掌握了研读教材的窍门。他们知道:研读教材一要围绕单元训练要点,突出课时教学重点,突破课时教学难点;二要纵横上下地揣摩单元教材,把握教材重难点;三要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知识结构、学习习惯,分析找对学段特点;四要制订切合实际的教学设计,找准合适的教法,实施课堂教学。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展“同课异构”教研。“同课异构”是在我校“单元主讲”研究的基础上,推出的第二个系列化教研活动。它是针对如何用好教材而开展的教研活动。我们建立教研片校,以片校为单位,先后开展12轮24场“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经过打磨,教师们认识到:同样的课,不同的构思,教学效果迥然不同,若要达到教学目标,备课时必须根据《课程标准》,揣摩学生,研读教材;课堂上必须大胆放手,让学生大胆开口,在“异构”上下苦功。

3.拓宽教研互动渠道,实施“同伴互助”成长。“同伴互助”是我校推出的另一系列化教研。近年来,我校以“师徒结对”、“送教上门”、“教学沙龙”、“反思交流”“校际研讨”等形式,扎实开展教研互动,促进教师教育思想碰撞,激活专业活力,强化专业技能,转变专业行为,浓厚教研氛围,在互动中得以互助,打造“研”香校园。

三、凭借地方资源,打造“乡”香校园

我校还立足地方实际,着力挖掘地方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打造“乡”香校园。首先,我们以“爱乡征文”活动为契机,采撷20多篇富有家乡特色的文章,分为乡村奇葩、秀丽乡村、爱乡名人、民企农商、古刹传说五个方面的内容,编纂成校本课程。如今,成立校本课程实验课题组,开展实验建设与研究,积累教学经验。同时,我校还依据学校的地理位置、学校发展的历史,“明诚、乐学、远志、创新”的办学理念,创编校歌,组织校歌合唱队,开展校歌演唱比赛。2013年学校校歌合唱队参加县、市校歌演唱比赛,分别获一、二等奖。一册乡土十足的校本课程,一曲乡味浓郁的校歌,释放出爱乡的情怀;唱响了爱校的梦想。

通过坚持不懈的创建活动,努力使校园真正成为了传播文化的圣地,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办学行为都发生了显著深刻的变化。

打造书香校园 篇6

文化立校:文化强师,文化育人 易经:关乎人文,以化天下。教育的真谛乃是文化的自我创生。

好的教育应该有文化的自觉与自我省察。用文化的视野关照教育,用教育的视角反思文化,用教育与文化的眼光打量自已。

所以:教育即文化,文化即教育,要文化为学校立魂。一、三大课程:

晨诵:让诗歌开启新的一天。晨间诵诗,日常诵诗,生日赠诗,情境诵诗,激情写诗。做到反复咀嚼,吟诵、玩味。

午读:用美丽的童书滋润童年。让读书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阅读让我们精神起来!读书改变人生,犹太人每人每年读64本。

提倡:读、写、绘结合。暮省:学会反思生活。

一天的生活用随笔,日记的形式记下来,让日记伴随孩子成长。写日记好处:

1、培养写作能力,练笔、积累。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意志能力。

3、练好一手好字。

4、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师生共同练笔 二、三个积累。

知识的积累;资料的积累;体验经历的积累。三、三个活动。

1、读书活动(中央:汉字、谜语、古诗词、对联大赛)

2、交流活动,心得交流会,好书介绍。

3、展示展览活动,读书成果展。四、三个笔记本。

1、每时诗词、名言、对联集。

2、课堂笔记:美丽的名段,好词抄下来。

3、反思日记。

四、落实三成长.通过教师带动学生成长,师生共同成长,教师要活得精彩,做得精彩,写得精彩。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形成多元化价值观。

教师学生的成长要促进家长的成长,没有学生父母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成长,学校应成为学生、教师、父母共同发展的地方。

五、落实三能力

阅读能力:识字、理解、记忆、感悟。写作能力:真情实感、借鉴模仿、升华创造。表达能力:培养会说话的人。

六、做到三结合 学校、家庭、社会。

七、课堂实现三个共鸣

实现高效课堂,追求个性课堂,从而实现知识、生活、生命的课刻共鸣,这是理想课堂的显著特征。以发展为本,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有机整合,因材施教,充分体现课堂的生活性、生命性和发展性。

让课堂唤发生命的活力,达到身、心、灵的统一。赶快行动吧!

多维度打造数字化校园 篇7

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区第二实验学校是在2006年10月, 由一所中学和三所小学合并而成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现有教学班48个, 在校师生2300多人, 占地面积5.1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在建校之初, 学校就确定了四个高标准, 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标准配置。

学校信息化特色经验

1.完善设施, 硬件保障

学校现有3间计算机室, 166台计算机, 可以满足信息技术课的开设要求。学校还配置了多功能教室、录播厅、电子阅览室、校园电视台、电子备课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会议室等, 所有教室均配备了触摸式一体机和多媒体讲台, 实现了班班通, 同时还配置了摄像机、照相机、打印机、扫描仪等电教设备, 全部配有“三机一幕”, 即计算机、投影机、实物展示台、幕布等多媒体演示设备, 硬件的不断投入为学校的发展、教育的创新搭建了一个更广、更新的技术平台, 也为学校信息化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强化师资, 积极参与

学校进一步完善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 发挥数字化校园的积极作用。学校建有500G的动态资源库, 包括8万多册图书的电子图书馆、课件资源库、课堂实录等。学校的日常工作安排、会议通知、文件, 包括教育、教学资料等, 都及时上传到校园网及QQ群共享, 教师只要打开学校网站, 就可以随时浏览和下载, 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运用现代化手段教学的能力。

3.搭建平台, 服务教学

(1) 电子备课, 提高效率

学校所有教师备课都在教师研修网络平台上进行, 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同时学校还建立了教师科研、师生互动交流协作的平台, 教师可以在网上相互交流, 有效推动教师之间的互动学习。

(2) 抓制度落实

学校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数字化平台信息资源发布审核制度、多媒体教室管理与应用制度、网站用户管理规章制度、校园网安全管理条例、网络安全运行维护制度、教师培训制度等数字化校园管理使用制度, 确保各项工作在制度之下规范运作。

(3) 数字化校园改变工作效率

学校通过实现环境、资源和应用的全部数字化, 不断拓展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 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 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 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数字化校园的创建工作, 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 提升了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学校获得的荣誉

多维度打造数字化校园 篇8

在广州国际设计周的推动下,历经六载的全球国际盛事——IFI文化·创新·设计国际论坛首度落户中国,落户2012广州国际设计周,当时参加的11位国际设计界专家与叶锦添、林学明等人展开关于文化、创新、设计方面的国际性对话和思想交流。

软装设计在中国方兴未艾,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专业需求。该届广州国际设计周大手笔盛邀IFI主席沙仕·卡安(美国)、IFI当选主席马克·克尔罗(墨西哥)等十几位IFI董事会成员及世界级权威设计专家联袂出席“2013装饰艺术趋势发布会”,为中国观众分享、剖析各国装饰艺术风格潮流与生活方式变化之间的关系,其阵容之强大,规格之高,令人侧目。同时,国际家居潮流委员会首位华人、委员、世尊软装机构创始人、设计总监吴滨将与IFI董事成员一道联袂带来“异域风情”专场。

收费站翘屁股?开卡车冲进去瞧一瞧

中东格鲁吉亚的边境检查站非常夺人目光,它在结构上打破了传统检查站四四方方的豆腐状结构,以及无聊呆板的复制并排。虽然都是采用方型的水泥墙,却因为角度排列而凸显其建筑流畅感,独具匠心又富含连续性与统整性,是一座看了让人心情愉快的现代款建筑。这座检查站是由建筑师Luka Maehablishvili、J.Mayer H.和UNStudio建筑事务所三方通力完成,建筑物长宽为39.4x107.4米,共两层楼高,来向有8个车道,对向有8个车道,总共16个车道。头尾两端是员工休息室。检查站采用金属板、彩绘玻璃、黑色铝合金材料建造而成,并且提供了高质量的照明系统,检查站的内部设施同时也力求舒服、完善给路过的每位乘客。这座建筑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外型非常简洁利落,也没有采用过多繁复的元素,但是设计师运用静态的水泥却能够创造出动态的视觉效果,让人非常地耳目一新。

如果咱们的国道收费站也能像这座检查站一样搞些创意,或许可以多增加几处吸引人参观的漂亮景点,想必会带给无聊乏味的公路时光一点值得期待的美丽。不过这样一来,会不会导致塞车或者交通事故变多,那又是另外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了!

滑板狂的梦想家,从地板溜到天花板

观察一个人居家空间布置,往往可以发现这个人的喜好和生活重心,比如说喜欢将家庭照片放在客厅显眼处,意味着主人非常热爱家庭,如果相框内的照片都是宠物照,那可能宠物在主人心中的地位比家人来的重要。沉迷于某种嗜好的人也是一样,美国一名前职业的滑板选手Pierre Andre Senizergues,因为太热爱滑板运动了,连在室内都闲不下来,甚至想要将整栋房屋的室内、屋外都改造成能够“自由练习滑板”的设计。也就是说,必须降低障碍物至最少程度,同时必须流线性地串连起地板、墙壁以及天花板。根据他的需求,加州建筑师Francois Perrin和设计师兼滑板玩家Gil Lebon Delapoint合作,设计出混凝土和玻璃的1:1模型屋,如大家所看到的一样,屋主踩着滑板自由地穿梭滑动于中。这座模型屋主要分为三个区块,一端是起居室、餐厅、厨房;中段是卧室、浴室;另一端则是专属的滑板练习区。

房屋的设计概念也非常有趣,来自于绑小女孩头发的“蝴蝶缎带”,缎带滑顺又流畅的触感,正如同屋内空间一样,富含流动性和连续性。然而,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家具摆设,要如何满足屋主的生活机能,同时不绊倒滑板运动的进行,这可考验设计师的创意。设计师精心将厨房桌椅设计成滑板站立区块,并将硬梆梆的家具也改得有弧度,壁橱和抽屉随着曲线墙面重新设计过。这是全球首问专门设计给滑板族的建筑,建筑师根据人们的嗜好,大胆地改造突破既定空间印象,富含创意和实验的精神,被许多人所推崇;不过也有人认为这种房屋一点也不耐住,老婆迟早会发飙。你有什么样的嗜好吗?是养宠物、收集公仔或者园艺?如果下次有机会改造室内、屋外空间的话,不妨可以将你的休闲嗜好提出来和建筑师、室内设计师讨论看看,说不定可以激荡出别开生面的创意。

上一篇:oem协议中英文对照下一篇:关于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