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成长之路

2024-12-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师的成长之路(共9篇)

教师的成长之路 篇1

成长,简单的两个字,却饱含着教师无限的深情。对于教师而言,成长需要他人协作,如果我们不能够将自身的成长与书籍、同事的成长、学生的成长融为一体,我们就不会感受到生命的力量。

作为一名教师,成长永远在路上。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在不断的迈向一个个新的高度,不断在超越着昨天的自我,在不断超越的过程中,追求生命的成长。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书籍。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犹药业,善读之可以医愚。教师读书可以触及到先贤、大师的的思想,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指导自己的行动。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与同事的交往。常言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作为教师,成长需要与同事交互,在交互中思维碰撞,产生火花,让一点点火花簇成火焰,照亮自己前行的方向。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课堂。一个教师如果脱离了学校,脱离了课堂,那么他再好的想法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没有试验田,无处落实。也只有教师身处学校,身处一线课堂,他才算是一名“真教师”,才能够将自己的想法进行落实,在落实想法中不断的完善自我,不断地丰富自我,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教师的成长更离不开感恩的心,因为感恩,你才有爱心,才会爱生活,爱从事的工作;有了爱心,才能长智慧,有了爱心,你才会努力,才会勤奋,才会反思,才会坚持,才会成长„„在感恩中静心学习,以良好的心态尽心的去工作,用爱心回报社会。

教师的成长,需要“笨笨”地做,需要“专心”的做,需要“傻傻”地做,真正在做的过程中去丰富和完善,提升自我的专业成长。

教师的成长,需要永恒,需要与时俱进。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追求,不断超越昨天的自我,在超越中不重复昨天的自我,在超越中不断成长。

教师成长的过程就是自我超越,自我成长的过程,在自我超越的过程中追求教育的真谛。

教师的成长之路 篇2

近年来, 我校办学规模扩大, 青年教师迅速增加。生物教研组在实施《新课程背景下生物教师专业成长研究》课题中探索出:学习是生物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基础, 实践是生物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研究是生物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阶梯。学习者、实践者、研究者是生物教师专业成长路上必须扮演好的三重角色。

一、学习, 生物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

学习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生物教师专业成长的起点在学习。首先, 学习能够温故专业基础知识,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 科学性强、专业性高。在课题研究中, 访问老师们的时候, 大家都有同感:涉及生理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大学学习的知识遗忘的内容较多, 重新把大学的教材找出来有目的地学习, 巩固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其次, 学习能够统揽教材、掌握课程标准。新课程改革十多年来, 课标的学习一直都是生物教师的基本任务, 只有掌握了课标, 才有教师观念的改变, 教师观念改变后反过来又能促进教师的学习。通读教材是教师认识教材、统揽教材的入门课, 学习教材要达到清楚编排体系、理清知识脉络、熟悉逻辑关系。本校有一位老教师说得好:“我活到老学到老, 教材在我心中了。”最后, 学习能够帮助我们与时俱进, 适应时代的发展。学习新课程的理念, 学习名校、名师的经验, 自我研修是学习, 同伴互助是学习, 专家引领也是学习, 让生物教师自觉地成为爱好学习的人。

二、实践, 生物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初为人师那天, 生物教师就开始了一辈子周而复始的实践活动:备课、上课、议课, 议课又包括观课、说课、评课等活动。部分教师只知道这是一个教师的基本工作, 却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常规的教研活动。实践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常规的教研活动, 来探究备课、上课、议课的有效性。备课、上课、议课既是常规的教研活动, 也是一种行动研究, 在备课、上课、议课中践行课程改革理论, 追求教育改革的目标, 生物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成为生物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实践, 对生物教师还有另外的要求, 这是由学科性质决定的, 即通过实验实践。第一, 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 具备生物教师应有的实验操作能力。第二, 培养教师自己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脚踏实地的实践让生物教师成为优秀的“实验员”, 只有生物教师成为优秀的“实验员”才能成为培养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学生的教练员。

三、研究, 生物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

研究, 很多教师认为高不可攀, 以为研究是教授们、科学家们的事, 教师只要把书教好就行了。其实, 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就是研究。石柱中学生物组《新课程背景下生物教师专业成长研究》的一个目的是转变教师观念, 提到观念, 老师们马上想到了:教师观、学生观、人才观等, 几年下来, 研究发现, 常规的教研活动系统化、规范化就是一种校本研究, 能够培养教师的课程观、课堂观、课本观, 这三种观念也是课题研究的成果之一, 有人问:教师观、学生观、人才观不重要了吗?其实有什么样的课堂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师观、学生观、人才观。

生物教师有了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观、课堂观、课本观三大观念后, 再回过来研究备课、上课、议课更具有实际的意义了。以课堂观对应上课为例, 我们的课堂观: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课堂不是教师演讲的场所, 是学生成长的地方, 教师随学生的成长而成长;课堂是生命的课堂、绿色的课堂、成长的课堂。在这种课堂观下的生物教学模式就产生了《生物课堂“六环节”教学模式》。

教师,我的成长之路 篇3

一、广泛阅读,提升专业素养

读一本好书,如同与圣人同行。教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对自然科学而言,广泛的课外知识更能提升教学效果,展示教师魅力。开始,我喜欢看例题解析,一题多解,归纳总结,高考题型,重点突破,这些习惯使我获得许多巧解速解题目的方法。慢慢我又喜欢高一层次的阅读,把书本知识融入生活,如俗语:“秋天树叶为什么那么红?”学生非常乐意探求的知识,激发学习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引用“树怕剥皮,不怕空心”来总结茎的输导作用。《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学生耳熟能详。如果把《西游记》的现代科技知识挖掘出来,运用于中学生物教学中,岂不是绝妙的教学兴奋点。孙悟空只要从自己身上拔出一根毫毛,放在嘴边一吹,就可以变出无数个跟自己一模一样的小猴子,他是当之无愧的克隆技术的鼻祖,比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绵羊“多莉”早了400年。猪八戒是动物细胞融合杂交技术的产物,不仅是猪头人身,连性格也有一半猪的性格一半人的性格。牛魔王之子“红孩儿”称圣婴大王,本领强大是他与妻子铁扇公主的“杂交优势”。

二、精心备课,因材施教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学习途径多种多样,优秀教师的公开课要多听多学,百度“教学视頻”,参与生物教学“互动平台”教学研讨,还可走访名师博客。初教生物时,备课按照“听课—做题—查资料—讨论—有效思考—写教案”的模式。

听课让人懂得内容的体系与主次,上新课至少听一节课,做题使我明确考试方向,查资料使我全面系统掌握知识,思考使我思路清晰,反复揣摩教法、学情,酝酿情绪。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虽然所教知识体系相同,但不同群体在基础能力、兴趣方面存在差异。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选择合适的方法,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三、及时反馈,耐心辅导

再优秀的教师也难一次性让全班学生对所有问题都弄清楚,所以要“温故而知新”,及时进行反馈训练并批阅,找出学生课堂未掌握的知识点,在后面的讲解中逐步落实、升华。

四、扬长避短,走特色之路

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长。从每个人的个性特点、专业素养等各方面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我们扬长避短,集百家之长逐步成长,在评课与反思中,总结自己的最大不足——语言的随意性、不规范性和重复不精练。备课时,要寻求最佳描述,精心组织语言,课堂做到有效落实,逐步提高教学水平。

五、积极交流,构建素材库

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家赞科夫认为:“每一个教师身上都应有一种创造性工作态度的火花。”每一堂公开课都是进步的阶梯,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既可以把握学科最新动态,又可以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更重要是认清自己的不足。我参加“人教走廊”(赵书良主持)的互动平台、汉水卫生博客,在各位同行奉献下,节约大量时间,进步较快。真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使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教案每节课都要写,但由于时间关系,既要上课,又要批改作业,要想每节课写出详案很难做到,但每周至少写一个教学设计,做电子档保留。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每个环节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活动目的,真正体现新课标理念,不断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精心编制每一份试卷。教学离不开考试,考试离不开试卷。试卷来源有网上下载、市场购买,有的试题学习已做过,有的不适合学生做,有的试题连教师都看不懂。如果不选择性地让学生去做,不仅会使学生丧失信心,给教师的评讲也带来麻烦。我想,教师首先是教育家,而不是科学家,不可能每天花很多时间考证某个有争议的话题正误,但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筛选。因此,我建议每个教师要有自己的试题库(含答案),精心选出优秀试题,删除难度过大,有科学性错误的试题,每张试卷要有合理的区分度,使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坚持写教学反思。每个人的教学风格不同,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学生接受能力也不同,必须因材施教。教案的写作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写出适合自己的教案,根据实施效果,使用过程中要及时反思,总结前一节课的亮点和缺点,以便在下一节课能及时改进。教学反思的内容包括:板书、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教具使用简单与否,这些也是论文写作的素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相信,只要端正态度,沿着成长之路执着走下去,就一定能拨云见日!

参考文献:

朱德全,易连云.21世纪教育丛书:教育学概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7.

教学反思--教师的成长之路 篇4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反思些什么?怎样反思?我谈一点体会。

“思之不缜,行而失当。”反思意识人类早就有之,“反求诸已,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佐证。而当今社会反思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何况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也应不断尝试应用反思,发现问题,消去弊端,得教益,即“借石攻玉”。

新课程的实施,标志着教学改革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这个领域为我们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机遇和挑战并存。在这一大背景下,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如何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如何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如何处理学科课程与教学遇到的许多问题,例如:究竟是“教材为本”还是“标准为本”?教材设计如何才能摆脱“新瓶装旧酒”的尴尬?嘴上讲“知识是自我建构的产物”,但实际上是“灌输”为主的课堂风景线又有多少改观呢?等,这些问题都是很值得引起思考的现实问题。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尤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分析与反思。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与研究,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追求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从而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然而新课程又强调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开发者。要做这样的角色,最需要的就是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创造,而教学反思正是使教师总结、反思、改进、创造的有效方法。

一、课前反思,具有前瞻性。

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教师大多关注教学后的反思,忽视或不重视教学前的反思。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所有的教育心理学还原成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道什么。”这说明了了解学生已有认知水平,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尤其重要。而且新课程标准同样非常关注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上去探求新知。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必须充分地了解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这不仅仅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审视,再次查漏补缺,吸收和内化,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教学实践表明,经过课前反思后的教学设计的调整,能够预设到学生在学习中所碰到的困难,教学内容和方法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课中反思,具有监控性。

课中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尤其是进入新课程后,教学中所出现的情况越来越有挑战性、常常出人意外。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及时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善于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顺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困惑;其次,课堂教学是在动态中生成,在动态中发展的。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课中反思表现为教师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强化,而这一过程又是通过“问题――尝试――反思――新问题――调整――反思”得以展开和实现的,贯穿始终的是教师的“反思”。

三、课后反思,具有批判性。

课后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http://www.edUzhai.net,请保留此标记。)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固然重要。教然后知困,知不足。因此,课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分析、反思,写下自己执教的切身体会或疏漏失误,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十分重要的。经常性地课后反思是教师责任心的具体表现,是教师课堂教学自我反馈的一种好形式,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促进教学内容更全面、教学设计更合理;有利于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那么课后反思思什么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

1、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科书的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件,而是以一种参考揭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是课程的使用者、建设者、开发者。因此,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时候,可以把这些内容在课后反思中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合理的建议,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2、教学片段赏析

记录自己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将教学过程中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做法(如巧妙的导入新课,留有悬念的结束语,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及激活学生思维、学生自主评价等),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应用到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去,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要善于记录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碰撞的火化”,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当出现了这些意想不到的高潮时,作为教师就要记录下来加以研究,并以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案例分析技术,开展教科研工作。

3、教学的“败笔”之处

成功的课堂教育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在课后,教师必须审视自己处理不当的环节,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等,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出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同时,对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动脑筋、想办法,寻找最佳结合点,提出整改措施及教学策略,形成新的教学环节。

4、教学中学生的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一节课下来,老师们常常交流课堂教学中学生所表现出来值得赞赏的东西,共同分享其中的喜悦,这种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精神世界的独特感受,是一种无比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对这些独到的见解加以赞赏和激励,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感受自尊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因此,把它记录下来,为今后的教学补充新鲜血液。

5、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情景的创设是否有效果?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问题的提出是否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是否有价值?有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才能得以萌发?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青年教师成长之路的演讲稿 篇5

童年时代,我最敬佩的人是老师,记得最牢的一句话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用笔耕耘、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是人民教师崇高的劳动!就是这份激情,这份执着给了我无穷的力量,使我的人生信念更加坚定。当我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踏进小学时,我的心情是多少激动,多么自豪。然而,俗话说得好:醉后方知酒味浓,为师方知为师难。为了上好一节课,我常常日思夜想,认真阅读各种有关的参考资料,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有时已是夜深人静,劳累了一天后,躺在床上,但满脑子仍是问题、答案,灵感一来便忘记了疲劳,一骨碌爬起来写,直至满意为止。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因为我是一名教师。

如果学生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教师的职责就是让他们在生活这片温暖的阳光里绚丽绽放”。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必须是普遍而广泛的,不应该以社会原因、家庭背景及平时表现而有所偏爱,应该一视同仁。对于调皮生,我从来就没有放弃他们,任其破罐子破甩,而是给予特别的关爱。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敞开心扉认同你,快乐地融合到集体当中去,充分地扮演主人公的角色,才能创造一个融洽的、温暖的、团结的集体。师爱的细腻和多样,没有哪一种职业可以相比,特别在一个幅员辽阔、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多样化的师爱,润泽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人世间,拥有最多热爱别人孩子机会的职业,就是教师。温家宝说:“没有对孩子的爱,就没有教育。可以说,老师是蜡烛,在孩子们心里点燃希望,并且照亮他们的一生”。是啊,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为师德之本,无爱则无教育。植根于爱是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所在,教师必须真心诚意地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因此我在工作中既当慈母又当严父,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学生,在生活上更要关心热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受到孩子们热爱的合格教师。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师爱是师魂,师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无私而广泛且没有血缘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爱,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最终实现教育的根本功能。

虽然我早已知道,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泪滴,奉献的是自己。但是!对于当初的选择,今生我无怨无悔。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师爱是师德的灵魂。为师者应该热爱、关心、善待每一个孩子,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一个孩子的心门,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成为遗憾。几年来的教育教学生涯,我勤勤恳恳,把我的爱奉献给了我的学生、我的事业。回顾过去,我无怨无悔。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我在心里默默发誓:任凭岁月更迭世事沧桑,任凭青春流逝憔悴红颜,我会永守心中这盏希望之灯;共同树万世之师表,铸不朽之师魂!

青年教师成长之路的演讲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领导,亲爱的青年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xx号参赛选手,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骄傲我是一名人民教师”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

我是一名人民老师

我把手中的红烛高高举起

只要我的雏鹰能鹏程万里

我情愿燃烧我的每一寸躯体

让我的青春乃至整个生命

在跳动的烛火中升华

在血液的鲜红中奔腾。

我骄傲,我是一名人民教师!

记得老师曾对我说过:“在登上讲台前,请先学会爱。”是啊!缺乏师爱的教学是单调的,缺乏情感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师爱是每一位学生希望得到的精神甘露,是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我们的爱是细腻的,一遍遍的谆谆教导,一次次的细心照料,一声声殷切的关怀。

我们的爱是无声的,学生的身影在我们的心中,在我们的脑中,在我们的梦中。

我们的爱是无求的,全力的付出,无私的奉献,只为孩子们健康的成长。

当然,教师职业承载的不仅仅是爱,也是一种责任。

我们犹如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起塑造学生灵魂的责任。我们犹如燃烧的蜡烛担负起照亮学生前途的责任。

俗话说的好:“教学是一个良心活儿!”“三钱粉笔,万钧重担。”这字里行间都一针见血地道出了教师责任感的重要性。爱与责任的交融,是师德之魂。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会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会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传授学习方法,使学生终生受益;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会时时处处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像蜡烛一样,无怨无悔。

在我的心中,爱与奉献就是大爱谭千秋!谭千秋,一个让亿万中国人落泪的名字。地震来临之时,他张开双臂死死的护住4名学生,自己却被楼板砸得血肉模糊。谭千秋,这位平凡而伟大的老师,在地动山摇的那一刻,他心系的是祖国的花朵,社会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在生命攸关的那一刻,他用血肉脊梁承受住了千钧重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他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爱,什么是奉献。

也许在教师岗位上,我注定平凡一生,那么就让我做一颗小小的铺路石,静静地躺在泥土里,它没有水晶纯净,没有宝石艳丽,但是它闪耀着最独特的光辉,因为爱与责任,无私奉献赋予了它人世间最永恒的魅力!朋友们,让我们擎起“爱心”的火炬,吹响“责任”的号角,高举“奉献”的旗帜,在平凡的岗位上,甘愿做千千万万个芬芳桃李后的枯萎的落叶;甘愿做千千万万个国家栋梁后的到死丝方尽的春蚕;让我们能大声地说:我骄傲,我是一名人民教师。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

青年教师成长之路的演讲稿

从实习到正式踏上工作岗位,也快有一年了,有了更多的经验和教训。回顾开学后的几个月,有较大的进步也还存在着不足。

总结起这几个月的问题,主要有以下这些:在教学中没有很好的综合课外知识以及实际问题;在教学方面只做好了教书但未能很好的涉及到育人方面,整体的教学效果还是非常理想。

鉴于以上问题,我经过认真的思考,给自己制定了以下一些目标,以求在下半学期做的更好。

个人专业化的提升非常重要,学校一直在强调这点,而我也意识到,这不仅仅是对自身的提升,而且给学生带来非常多的好处。而在这个短期的目标中,主要是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教书育人。教师的职责就在于教书育人。而我在这一方面并没有做到很好,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涉及到德育教育的问题。因此,在往后的计划中,我会做好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有关德育渗透教育的方法与内容:多看相关的理论资料,学习在教学中做好育人的方法以及可渗透的内容,学以致用,真正做到课堂上的教书育人相结合。

2、积极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并多听课:除了理论的学习外还需要多于其他老师交流,请教相关方法内容并请求老师对我自己的方法与实际操作进行评价。多听课,学习课堂上实际的方式方法并,认真总结加以运用。

3、课间课后的师生交流:虽然我不是班主任,但在课间或课后可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关心学生,让学生感觉到我不仅仅是她们的老师也是她们的朋友,让她们相信我,愿意与我真心对话,以此在一些事情或她们遇到的问题上渗透德育方面的内容。

其次是教学效果。在我们班,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因此一些同学对老师所传授的内容并不能快速接受。这些都是影响课堂效果的一些原因。而在教师本身,问题就往往是教学方法的不恰当。在这个问题上,经过长时间的总结与反思,以后要做好以下几点:

1、让课堂充满阳光与激情:在课堂上,无论是老师或是学生,情绪很重要。教师有激情的声调与谈吐,会让学生也随之振奋起来,这也能让学生在这一整节课中有一个较好的学习态度。而教师在整节课中都需要保持这一心态,并且在语音语调的运用中要做到抑扬顿挫。

2、寻找学生的兴奋点:在课堂中,学生并不会一直都处于一个情绪高涨的状态,而是会有较大的起伏,这在于老师要如何去调节。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外知识点甚至乎一个与课堂内容有些许相关的笑话,不断的调节课堂气氛带动学生情绪的起伏。

3、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教材,选用适中的教学方式:对于一些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在课堂上要适当的照顾,调整授课的方式,解题的方法尽可能让大部分的学生及时掌握课堂上的内容。在课余时间里,对一些学生也要多加鼓励。

教师成长之路:宋学峰 篇6

文/学峰

杨澜说:“人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不成长!”。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便他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平上。”

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十反思。

世上最危险的职业有两个,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医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比医生还危险,庸医害的是一个人,而庸师害的是一群人,毁的是孩子的精神和心灵。

所以作为一个教师,就必须使自己不断地成长,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乃至于成为名师。

关于教师的成长,我有以下几个建议: 第一:反思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外,还必须具备不断反思的意识,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与时俱进;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更远的目标,向教学艺术的殿堂迈进。

教师不能拿着一张旧船票,登上今天的客船,去重复昨天的故事。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通俗地说,“反思型”的教师就是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天平凡的工

作,就是通过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实践而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教育境界的老师。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会查找许多专业上的理论知识,拓展思路,继续学习和深造,并向有关专家和同事请教,这样就发展了积极探索的能力和科研能力,成为研究者,从而获得了更多的专业知识,使教师能更快地成长。

不断反思是一个教师成长的必备因素。对教育思想的认识,有一个从肤浅到深刻的过程;对教学方法的运用,有一个从稚嫩到成熟的过程;专业素养的提高,也有一个从薄弱到丰厚的过程。从肤浅到深刻,从稚嫩到成熟,从薄弱到丰厚,就是一个通过不断反思而达到不断提升的过程。

孙双金说:“反思乃个体成熟的标志。”

教师,在反思中去浮躁,在反思中寻规律,在反思中辨得失,在反思中出智慧。

第二:读书

著名教育家肖川有一个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专业引领。这里的专业引领其实就是读书,读好书。我认为一个教师若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不善于时时从书籍中汲取营养以滋润自己,那么在教育上他同样不可能走远。

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

关于读书方法,古人有读书七字诀:嗜之如癖、藏之为乐、用之随手、日之必读、注之摘用、类之均有、选之有致,说的非常到位。

关于读书,我写了一篇《十分钟打造你受益一生的读书成长体系》,到我微信公众号(学峰读书会)找到,那篇文章把读书这件事说透了。

第三:学习

人类当前所处的时代,已然是一个终身学习时代。

你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学历代表过去,只有学习的能力才能代表将来。

教师最少要有三方面的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也就是说教师的专业纬度中,学科视野要纵深,人文视野要开阔,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要扎实。

这就要求教师要活到老学到老。要抓住每次外出听课的机会,这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听名师展示课,学好的片段与评析;听青年教师评优课,学同题异构(找各自特点进行分析);听一般试验课,可找问题所在进行剖析。

学习是一个人真正的看家本领,是人的第一特点,第一长处,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它一切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恩泽。

在当今这个学习型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学习的差异;人与人之间的较量,主要是学习能力的较量。

第四:写作。

中国古代就素有“三耕”之说------“目耕”(读书),“舌耕”(教书),“笔耕”(写作)。

作为一个教师,读了一些书,每天都在教书,但是不写作,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又怎么可能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呢?充其量只能当一辈子的教书匠而已。

要使自己尽快地成长起来,我们就要坚持反思与写作。

如果说读书是输入,思考是消化,那么写作就是输出。写作能帮助我们梳理思绪,帮助我们深化认识,提高我们的阅读效果,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

随笔是教师表达自我最合适的文体,因为自己的一段经历、一丝感触、一撮悲欢、一星冥想、一缕哲思、一点体悟……往日的凄惶、今朝的欢欣、未来的畅想、海天之阔、芥草之微,都可以成为随笔写作的素材,所思所想没有不可形诸笔端的。

此外,“教育博客”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有很重要的作用:

1、博客能帮助教师激发专业自觉,2、博客能帮助教师寻找发展之路,3、博客能帮助教师迅速完善自我。所以写教育博客也是一种很好的写作形式。

第五:研究。

古今中外的大教育家无一不是边教学边研究,无一不是在教学与研究中逐渐形成他们自成体系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凡是优秀的教师,没有不搞研究的,凡是研究有成的教师,无一不是优秀的;没有当过教师的人搞教育研究,往往是空洞的理论而已;从不研究教育教学问题的教师,到头来只能是个教书匠!

教育科研是学者型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教师要带着一颗研究思考的大脑,思考平凡的工作。这里的研究思考主要指对自己教育行为乃至教育细节的一种思考、审视、推敲、质疑、批判、肯定……其中,思考(反思)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由“单干型”向“合作型”转变,由“教书匠”向

“教育家”转变。

思想即生命,思想即处境!有思想才能自觉与自然引领学生的心灵,有思想才能葆有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

关于教师的成长,我学到了一个非常好的经验,是李镇西的每天“五个一工程”:每天上好一堂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书不少于一万字,写一篇教育日记。只要坚持这样去做,我相信一定会有大成。

总之,教师要善思、教师要善说、教师要善读、教师要善写。教师要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做一位“学习型”教师,做一位“反思型”教师,做一位养成写作习惯的教师,这才是一个教师的成长之路,也是一个教师的名师之路。

教师的成长之路 篇7

一、做一个善于发现和勤于思考的教师

无数的教师问过同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课堂是精彩的课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这样说:课堂因为学生的精彩而精彩。学生的精彩从哪里来?是因为教师的精彩, 有了教师的精彩, 有了学生的精彩, 教师会更精彩。怎样才能精彩, 得先做个善于发现的教师。例如:特级教师张伟执教《再见了, 亲人》一课, 他开始就问, 从大娘、小金花、大嫂这三个代表人物身上发现了什么共同的性别特点?这个问题不禁让人眼睛一亮。是啊!她们都是女的。为什么送别的人群中女的特别多?没有青壮年男子吗?这时, 张老师水到渠成地介绍了时代背景。这是我们没有发现的, 没有想到的。这个背景介绍从这里入手, 真是太巧了。我们常说:把发现留给学生。其实要想让学生发现, 教师首先要善于发现, 教师发现了, 才能胸有成竹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如果教师没有发现, 又怎么能引导学生去发现呢?

一个英国作家有篇很有趣的文章, 他说, 我看到水壶开了, 高兴得手舞足蹈。瓦特看到水壶开了, 静静地坐在那里思考, 造出了一台蒸汽机。

平凡的人和不平凡的人就这一点差别:不平凡的人善于思考, 平凡的人终日忙忙碌碌, 最终一事无成。做教师要善于并勤于不断反思, 在实践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

二、做一个具有广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师

在知识全球化、一体化的今天, 教师将接受终生的教育;生活在学习化的社会, 教师将是指导学习的专家, 给学生的将是最有前途的指导。作为一名教师, 有责任把所感受到的外部和内心的世界表现给他的学生们。我们必须对教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必须掌握新的方法和技能。

战国荀况曾经把当时的知识分子分为“俗人、俗儒、雅儒、大儒”四种。认为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方可为师。

一是有尊严, 能使人敬服;二是有威信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三是有遵从师训而系统传授知识的能力;四是对礼有精微的认识和阐述。当然, 前提是具有广博的知识。

而今, 教师在现实中所遇到的学识方面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 主要有对现有的知识理解不够和对未解决的知识的苦恼。我认为, 教师应从课外练功、课内锤炼、理性提升三方面进行追寻。

1. 读万卷书, 功夫在课外。

读什么书呢?研读社会巨书, 审读人生大书, 精读学科专业书, 深读学生心灵书, 研读自己的成长书。

2. 上万堂课, 千锤百炼始成钢。

名师的成长, 无不是经过大量的公开课教学, 千锤百炼后成长起来的。然而更多的教师是不可能有这么多的机会的。这就要求广大教师有宁静淡泊的心态, 认真对待日常的每一堂课。追寻好课的理想境界:把课上得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最优化的发展。无论哪个境界, 受益的最终是我们的学生。身为教师, 理应去追求。

3. 写万言篇, 梦里寻她千百度。

写作, 是许多教师所欠缺的。为什么写?有这么个答案不知是否令人满意:人不但有生理的眼睛。生理的眼睛看见现象, 精神的眼睛可见意义。许多时候, 精神的眼睛往往是关闭着的。看见分数, 看不见孩子;看见考试的功利, 看不见人文的关怀;看见世俗, 看不见真纯;看见权势, 看不见真理。我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中, 对孩子的灌输、迷惑和钳制, 取代了对孩子心灵的开启、诱导和唤醒。于是, 教出的学生口袋是满的, 脑袋是空的。脑袋是满的, 心却是空的。写作, 便可以成为训练精神视力的方法, 它促使我们能经常睁开精神的眼睛, 去发现和捕捉这些彰显特殊意义的场景和瞬间。铁肩担道义的手怎能不拿起笔呢?

三、做一个有道德追求和健康情感的教师

要教学生做人, 自己就要做人;要教学生成才, 自己就要成才。我们首先应该做到“三有”, 即:有爱心——冷酷无情的事情不做;有干劲;有才能。

我国追求道德的最高境界是:人到无求品自高。而教师德行中的思维状态不容易为科学的方法所检测, 并且容易受到环境影响而在输出表达上“失真”, 目前国人观察教师的德行, 基本还是从言谈举止等行为来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常规中的行为要符合“法、理、情”的要求。教师自身应该做到德正业勤, 以“师者为道高、表者为楷模”严格要求自己。一个教师应该有天下为公的高远理念, 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内在精神, 无为无不为的理性智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法则。

教师的职责由原来的传授知识为主, 更多地转变为激励学生思考;除了教师的正式职能外, 他将会成为一位顾问, 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 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理解和鼓舞。

我们作为教师, 应该静中观心, 明世相之本体, 描绘未来社会蓝图之重任, 行有德行之行为。在现实中, 确实有许多问题困扰我们的身心, 但如果迎着阳光前进的话, 既不要老是低头注意自己的阴影, 便可取得发自内心深处的相对平衡。一个人, 尤其是教师, 如果没有精神支柱或者是精神大厦坍塌的话, 就如行尸走肉。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 对于我们完全有能力自立的教师来说是成立的, 而对于我们的学生说这样的话, 就是教师推卸责任的一种表现了。一句话, 是明珠迟早有一天会发光的, 哪怕是埋在粪堆里。我们要“心似白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套用一句流行的语言, 叫“无所谓”, 意思就是要放下包袱, 轻装前进。有多少舍去, 就有多少收获, 只要努力进行。放弃的枝节问题越多, 钻研的就越深, 贡献就越大!

初任教师成长之路 篇8

从大学走出的我,走上了符合所学专业的职业,当上了一名高中教师,开始的我,很傻很天真,也很紧张。我每节课的目标不是在想着这节课要百分之几的学生听懂多少知识,掌握多少知识,讲究怎样的高效教学。其实我的心底,是要求自己一定要能上完45分钟的课,不能傻傻站在讲台上不知所措。此外,还有一点点高的要求,或者说一点责任心:有的学生,被分到其他班,被一些有经验的老师教,而我班上的学生,分给了我这个初出茅庐,无经验,也可以说没什么知识的新老师教导,可不能因为我的“新”导致我的学生没能学好知识。就这两点了,我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

于是,我开始了我的工作生涯,令我出乎意料、受宠若惊的是,学生挺喜欢我,也接受我上的课,认真地听我上课,也虚心接受我对他们的一些建议和批评。

在开心之余,我反思学生为什么喜欢我,我有哪些地方被学生喜欢,成为教与学互动中的催化剂。希望这些总结成为我第二年教学起航的导航灯,在教学的迷途中指引方向;也希望为每年新走上教育工作道路的同僚提供经验,作个参考。

第一点:年轻老师,总是不知天高地厚(至少我是),我们年轻,活泼,活力,热情。我们的脸上,除了少一点皱纹,也少一点师长的严肃,学生看到的更多的是我活力和灿烂的笑容,甚至有娃(我管我的学生叫做娃)这样问我:“芳姐,你怎么每天都这么开心?每天都在笑?”

其实不用多解释,在人际交往中一个微笑是拉近你我的第一步,一个微笑足以让这些大孩子放下对我这个陌生人的戒备之心,对我这个“老师”的抗拒之心。(为什么说抗拒之心,我的娃是一群在学业上不出色的孩子,从老师那里得到比之于肯定更多的是否定),我和学生仅相差四、五岁,学生不仅没有距离感,更多把我当做大孩子,大姐姐,我们之间无话不谈、无话不说,没有一般师生之间猫与老鼠的关系,没有对一些敏感问题的忌讳。而且我的热情给学生枯燥、机械的高中生活带去一点活力,兴奋。当看到学生上完英语课后的懒腰,因为这些娃,早已听不懂这些英文,上完物理课后朦胧的眼睛,由于这些娃早已跟不上“光速”,他们只是“斜坡上匀速下滑的木块”,而看到我,便立即从春天的复苏进入夏天的火热,我想我是对的。

第二点:多元的知识储备能赢得学生的喜爱,偶尔在上课来几句流利的英语、韩语或者日语,不仅能博得这群孩子们的倾慕,也能拉回课堂上几个神游的孩子。在课下,与孩子们谈论喜欢的明星,喜爱的音乐,爱看的电影,好玩的游戏,也只有在这时,孩子们才深切地体会到,原来老师和学生一样是普通人,也生活在当下的社会,也生活在他们的世界。若是能在交流中能给一些评价和对现代意识流、价值观的引导,对孩子们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能帮助他们在成熟地去感受去喜爱新兴事物,或者引导他们明白自己为什么喜欢,喜欢什么?而不是痴迷,陶醉,无法自拔,而当某些明星过气的时候,什么都没留下,只是换一个明星继续痴迷几天。比如有学生喜欢少女时代,喜欢他们的歌,喜欢他们每一个专辑的造型,喜欢他们拍的MV、画报等,那么我可以告诉他们日韩的MV是如何拍摄的,歌是怎么录的,海报是如何被PS的,有多少真实度。也告诉他们我喜欢金贤重,不仅仅因为他长得很帅气,而且他作为青春偶像明星,他有稚气活泼的一面,同时作为SS501的队长,也能看出他稳重,有领导力的一面,以及作为公众人物,他的礼貌,谦和,冷静,自信,都深深吸引我,这所有的评价,表面是在夸奖明星,潜移默化中在暗示学生学习这些优秀品质。

以上两点是与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第一步,而人与人的交流,以及育人最关键的是理解,是信任。作为老师,要用心去感受学生的点点滴滴,作为一个高中生,他今天的优点或者不足,自有它的因果,去感受它,去理解它,而不仅仅是批评,否定,教书育人的目的不是改变别人,而是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更开心地生活。而我们对学生的理解换来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有了信任,我们就不必刻意注意学生的行为,去感受他们的心理变化,因为此时,他们会很乐意与你来分享他们生活的点滴,这样的良性循环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也能促进他们的学业。

其实在教学道路上我只是个新手,以上的总结也不过为班门弄斧,抒发心里的小小感受,也算我用心走过,应该还算一个合格的新手。我想教书是一项育人的工作,没有什么时候哪个学生会被塑造得完美,生命不息,进步不止,而作为工作者,更是要不断得用心,才能在这条路上走得踏实心安,走得有价值有意义。

现代中国教育,正在实行新课程改革,其改革体制基本沿袭大学生的课程模式,实行新课程,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对现在的学生来说,从小基本没有劳动实践,除了读书,还要补课,整个成长过程几乎被知识给掩埋了,也许新课程的落实能给孩子们少一点压力,多一点清新自然的空气。

浅谈新教师成长之路 篇9

6月是离别的季节,每年这个时候各个阶段的毕业生都会结束自己人生一个很长阶段的学习生涯,投入到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新的环境会面临新的问题,回首过去,我也毕业一年了。在这整整一年的时间里,我成长了很多,感谢广雅给我的机会和平台,让我由最初懵懵懂懂不知天高地厚的天真的孩子,成长为现在会思考,而且更坚强、更成熟的自己。这一年来,看了很多,听了很多,实践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

(一)如何很快适应新环境。

初识广雅印象最深刻的是这美丽的校园,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绿色植物,即便是在寒冬腊月,依然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这一番令人心旷神怡的绿色情谊,给我一种亲切感,让我有了归属感,发自内心的喜欢这里,并且努力做到最好以融入这个学校。

工作之后最重要的朋友便是身边的同事了。初来乍到的新人,未免胆怯如鼠,处处小心翼翼,唯恐自己不小心犯了什么错误。我很幸运,在工作的第一年还能遇见很多刚毕业的同事,我们像是认识了好久一样。或者就像歌里唱的一样,年轻的朋友在一起呀,比什么都快乐。把同事关系处好了,做事情就不会觉得自己是孤军奋战,大家在一条路上,可以朝着一个方向,一起奋斗。

但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或许我们不能跟所有的人都做最亲密的“战友”,缘分是可遇不可求的东西,这点我们只需随遇而安,不必强求。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教师都有优点,也都存在不足,作为教师,应当悦纳同事意见,并在合作互助中相互取长补短、相互激励、相互支持、共同提高,这些都是师德的要求。我很庆幸自己遇到的都是师德高尚的人,科组的、办公室的老师,来自各个方面的人都很迁就我这新人,不管是轻轻的一句问候,还是浅浅的一抹笑意,亦或是教学上点点滴滴的指导,都让我倍感亲切,他们都是我生命中的贵人。

更为人性化的是,学校的“青蓝工程”给我们新入职的老师指明了方向。工作之后本没有这个幸运有师傅教我们怎么上课的,但是在广雅却有,我真的觉得自己是太幸运了。我的师傅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待我如同家人一般,给了我很多教学和生活上的指导。面对如此的恩情,我只有做更好的自己,方能对得起恩师的知遇之恩,不留遗憾。

(二)如何进入教学最佳状态。

适应学校之后最重要的,也是迫切需要我去解决的问题就是提高教学质量。种庄稼,首先要知道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特点,才能适时适量地施肥浇水;治病要了解每个病人的具体病情,才能对症下药;教师,必须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选择、确定教育的方法、措施。刚开始参加工作,我面临的就是跨级的问题,教的是历史,跨的是初一和高一。虽然他们的学习内容有相似的地方,但是知识的深度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却差的很多。初中的内容很简单,但是由于他们年龄偏小,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养成,所以如何提高上课的趣味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及把握重点内容是我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高中生在三年的初中学习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但是又不是那么深入和全面。更加上很多同学到了高中以后变得很慵懒,很多学习的热情没了。所以面对高中生我要解决的问题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又要帮助他们为三年以后的高考打好基础。

正是因为面对这样两个完全不同的年级,所以在最初的时间一直是我心里面很大的问题,害怕自己兼顾不了那么多的重担,有时候对自己上的课不满意就会很郁闷。但是更多时候我会多找自己的优点,很重要的一点事我本身的性格比较活泼开朗,跟同学们的年龄差距不是太大,所以比较容易相处。加之我也经常从他们的角度去看问题,生活中发现幽默的,有趣的事情总是愿意跟他们一起分享,看到他们一点点的进步我会“狠狠”地表扬他们,这样很快跟同学们熟识起来,打成一片。气氛融洽了,上课自然也顺畅多了。

吊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之后,剩下的就是扎扎实实教学了。我觉得课件对于一节课的效果如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制作精美的课件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他们更愿意关注、学习。比如课件制作环节是否流畅,内容是否丰富等等。在这中我着重关注字的大小,太大了内容有限,太小了后面的同学有看不清楚。这样的用心良苦,同学们体会的到。所以我的课件都是精心制作的,虽然熬夜做课件很辛苦,但是,结果值得。

除此之外,就是知识体系的问题,除了师父的耐心指导之外,我自己也会从网上,书本上搜集相关的资料,一定把该讲得知识弄明白,绝不打无准备的杖。就这样,我的教学慢慢的进入了正常的轨道。

(三)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高一下学期,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让我带了高一五班的班主任。还没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很大的信心,一方面觉得自己各个方面尚未准备好,另一方面了解这个班的同学不是属于很听话的那种,害怕自己真的当上班主任之后误人子弟。但是,学校领导还是把这个难得的锻炼机会给了我。从此便开始了我的第一次班主任工作历程。

“你快乐,你高兴,花儿努力地开。你郁闷、你悲伤,花儿也努力地开”开始的时候虽然没有头绪,没有经验,我告诉自己,要做一个充满热情的班主任,因为快乐会传染,我要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带出一群朝气蓬勃的学生。开始的自己也是一点经验和头绪都没有,硬着头皮往上冲,所以跟同学们的关系有很远的距离。因为为他们犯得很多错误着急,而自己有无法说服自己淡定如水,所以哭了很多次。但是现在想想觉得还是笑的更多。不仅是我,还有这么多可爱的学生,跟我关系很近,他们也跟我说收获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

有一个学生在一篇文章中写到:其实觉得我们老师挺不容易的,一个刚毕业的外地小妞,在我们广东打拼挺不容易,更不容易的是遇到了他们这群魔头。这半年她已经尽力做到最好了,我们虽然有的时候不懂事,但是老师的付出和教诲都记在心里。我们一起把她气哭,又一起把她感动,我们一起做了好多有意义的事情,这一年,我们哭过、笑过、闹过、感动过,成长过,所以青春无悔。

有位师长曾经跟我说过,教师的工作是一个良心活,这句话我一直铭记于心,而且时常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很有良心的老师。所谓付出总有回报,对于一个老师来说最大的回报就是见到同学们的成长。在经历过了以后,回过头来再看,印在脑海里和心里的是无限的感动和不舍。最大的成功是我教会了他们团结,使我的班级真正的成为一个团结的集体,虽然在最初跑步的时候他们喊得口号声音并不是最响亮的,“五班风采、排山倒海,活力青春、唯五独尊”!但是五班精神他们都记在了心里。

就像歌词里写的,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孩子,最后的最后,渴望变成天使。人生犹如在人生的大道上行驶的列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见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也会不时的面临分别。无论是喜是悲,期望留给我们的回忆是永远的财富。等到哪一天我们无力奔跑的时候,回过头来再看,希望那时候会念叨的是:只愿你的追忆有个我。

上一篇:我学会了宽容初中记叙文下一篇:初中感悟的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