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分果果》及教学反思

2025-03-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分果果》及教学反思(精选4篇)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分果果》及教学反思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能按颜色形状分类故制定此活动计划。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有动手操作的兴趣。

2、情感目标:感受秋天水果多。

3、技能目标:会按颜色、形状分类并能说出分类结果。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会按颜色、形状分类并能说出分类结果

活动准备

每人发一套水果图片(红苹果、黄香蕉、黄梨子、橙黄橘子、广柑、绿色葡萄)。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以秋姑娘送礼物的形式引出活动,激发兴趣。

二、基本部分:

1、发给幼儿每人一套水果图片,集体复习认识水果。

2、按照教师的指令按颜色分类。(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

3、让幼儿说出分类结果。

三、结束部分:教师检查幼儿的分类结果表扬幼儿。

四、延伸部分:告诉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到水果市场认识各种水果。

教学反思

1、幼儿在按形状分类时有部分幼儿不够正确教师要引导幼儿分类。

2、在分类过程中要幼儿感受到秋天是水果很多的季节。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分果果》及教学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4的形成2、感受招待客人快乐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重点:

让幼儿在感受招待客人快乐的同时去初步感知4的形成。

活动准备

水果:香蕉、苹果、橙子、梨。

动物玩具4个。

水果盘。

活动过程

一、手指小游戏导入

小朋友们,小手伸出来一起做游戏

一个小手指呀,点点点

两个小手指呀,剪剪剪

三个小手指呀,弯弯弯

四个小手指呀,挠挠挠

五个小手指呀,拍拍拍

小手拍拍欢迎你

今天呀,张老师请几位小客人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欢迎吗?

(欢迎)它们是谁呢?小手拍拍欢迎小客人吧。

出示小兔、小牛、大熊猫

二、点数小客人的数量,感知4的形成。

1、小朋友们,伸出小手指,数一数来了几位小客人了?

(1、2、3)3位小客人用数字几来表示?

出示数字3.2、咩咩咩,咩咩咩,不好意思,我来晚了----小羊

来了几只小羊?(1只)用数字几来表示?

出示数字13、现在一共有几位小客人啦?用你明亮的眼睛仔细看,伸出灵巧的小手跟老师边指边说1、2、3、4、一共4位小客人

先来了小兔、小牛、大熊猫3位小客人

又来了小羊1位小客人

现在一共是4位小客人。那用数字几来表示呀

出示数字4。3添上1是4.三、在招待客人的过程中再次感知4的形成。

1、先请客人喝饮料吧。端出3杯饮料。

数一数,有几杯饮料?(1、2、3)

4位客人,只有3杯饮料。小羊没有,怎么办呢?

(再端1杯饮料)。3杯饮料添上1杯饮料是4杯饮料。

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字4)

2、看这儿还为它们准备了好吃的水果,都是什么水果呀?

出示一篮水果,水果分开放在果盘中

A:这个水果盘里是什么呢(香蕉)?

数一数,有几个?大家一起来数(1、2、3)

4位小客人,只有3个香蕉,有1个小客人没有,怎么办?

(再添上1个香蕉)3个香蕉再添上1个香蕉就是4个香蕉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字4)

B: 这个水果盘里是什么呢(苹果)?

数一数,有几个?大家一起来数(1、2、3)

只有3个苹果,要想变成4个苹果,怎么办?找个小朋友来帮忙

(再添上1个苹果)3个苹果再添上1个苹果就是4个苹果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字4)

C: 这个水果盘里是什么呢(梨)?

数一数,有几个?大家一起来数(1、2、3)

4位小客人,只有3个梨,有1个小客人没有,怎么办?

(再添上1个梨)3个梨再添上1个梨就是4个梨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字4)

D:这个水果盘里是什么呢(橙子)?

数一数,有几个?大家一起来数(1、2、3、4)

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字4)

四、幼儿动手操作,巩固4的形成这些好吃的水果小客人想同大家一起分享,但有个小小要求注意听:每个小朋友只能拿4个水果放在盘子里,不能多拿也不能少拿。像老师这样,拿的时候小声数着1、2、3、4。听明白了吗?小朋友去选你喜欢吃的水果吧。

指导幼儿动手操作,让幼儿知道4个水果用4表示

五、活动延伸

小朋友,你的盘子里有4个水果,就用数字4来表示。

4位老师也用4来表示

4把小椅子也用4来表示

4支水彩笔也用4来表示

小朋友只要物品的数量是4那就用4来表示

现在我们去把自己的4个水果洗得干干净净,一起来品尝吧!

小朋友要记住,吃水果之前小手、水果要洗干净,果皮不乱丢,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活动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过程中,自己有很大的收获,先说说自己的一点点关于感性的认识,那就是孩子们给我带来的感动,孩子们那一双双天真的充满好奇的眼睛给了我童话世界一般纯净的感觉,每一次和孩子在一起时给我的触动,总觉得更应该小心翼翼的来做自己的这一份小小的事业。

下面就是我在本次教学过程当中的一些反思和感悟。

现代教育观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孩子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这一点在复习3的形成这一环节有着比较充分的体现,孩子们循序渐进的走进了探索的情景。

数学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小班幼儿必须要在具体的环境中感知,在操作中发现、发展,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生动有趣的操作学具,充分激发幼儿操作的愿望和参与活动的兴趣,这一点也能够吸引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分果果》及教学反思 篇3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说出卡片上物品的名称及用途。

2.能按物体的用途进行分类。

3.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图片(吃的1张,玩的2张,穿的3张)分类板三块。

教学具准备:

1.人手一份画有嘴巴衣架和小手的操作纸

2.人手一份1.2.3.数字

3.人手一份礼物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活动:

师:今天小熊请我们小朋友去它家做客,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一起开着小汽车去吧,来,抓好我们的方向盘,准备出发!嘀嘀,去小熊家做客真开心,拐弯啦,嘀嘀(放小汽车音乐,幼儿一起做开车的动作一起去)师:小熊家到了,让我们下车去跟小熊打个招呼吧!小熊,你好!

二.认识礼物,请幼儿说出礼物的名称和用途。

师:(老师扮演小熊)小朋友,你们今天来我家做客我真高兴,我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份礼物。

师:咦…还有礼物呢!我来找找给朱老师准备的礼物在哪里呢?(教师走到投影边上)师:哦,找到了,在这里呀!让我轻轻的把它倒出来看一看,好乱呀,让我来给它排排队吧,就像我们小朋友排队做操一样,(教师边排边说)一个接着一个排,排得整整齐齐,哎呀,注意了,千万不要排在边上,别摔下来了,往上面排一点。

师:我的队伍排好了,排得好吗?(幼儿说:好)师:队伍排好了,排的好吗?一起表扬表扬我。让我们仔细的看看都有哪些礼物呢?(幼儿自由说)师:告诉你们哦,小熊给你们准备的礼物都藏在你的小椅子底下呢!待会儿请小朋友轻轻地从椅子底下把它拿出来,把它倒在桌上,空碟子呢?再把它藏到小椅子底下去。放好后,就跟朱老师一样给你的礼物排排队。(及时用小熊表扬)师:有皮球,皮球可以怎么玩(拍),把你的皮球找出来,让我们一起来拍一拍。拍得重,跳得高,拍得轻,跳得低。

师:还有什么礼物呢?冰激凌,你们爱吃吗?我也爱吃哦!让我们一起来品尝下,啊呜,真甜真好吃!

师:除了给我们玩得皮球和吃得冰激凌,还有什么呢?积木,也是给我们玩的。

师:还有吗?裙子你有没有?裙子是给我们干什么的呀?(穿)师:还有其他什么也是给我们穿的礼物吗?(有,裤子,衣服)(根据幼儿说的师相应出示大的卡片,让其他幼儿都看见)

三.按物品的用途进行分类。

师:嘘,听,小熊又说话了(教师扮演小熊),哎呀,这么多礼物,我想请你们给它们分分家,可以吗?

师:他们的家都在哪呢?看(出示操作纸),家都在这呢,有几间房子呀?三间)房子上面有什么?每间房子上都有什么标记?(嘴巴)嘴巴可以表示吃的穿的还是玩的?(吃的)什么礼物可以送到嘴巴标记的家里呢?(冰激凌)师:衣架标记的家里可以送吃的还是穿的?(穿的)哪些礼物可以送到衣架的家里呢?(衣服、裤子、裙子)师:那这间房子上面有什么标记呢?小手的家里是给我们放玩的礼物的,那我们应该把哪些礼物送去呀?(皮球、积木)师:小朋友,现在你们会帮礼物分家了吗?(会)看,这是小熊给你们准备的分礼物的卡片,马上老师给每个人发一张,发到的小朋友就可以先看看标记,再给礼物分分家了,比一比,看谁分得又快又好。(分好之后,拿一个到投影上纠错)师:(教师拿着小熊)小熊说你们真棒,礼物分的可真好。它还请来了三位数字宝宝,看,1,2,3,(出示数字),它还说,每个家里都要找个数字宝宝做朋友,吃的礼物家里应该找哪个宝宝呢?(数字宝宝1)为什么呢?(因为只有一个冰激凌)对,一个礼物找数字一找礼物。玩的礼物家里呢?(数字宝宝2)为什么呢?(因为有两个礼物)。那穿的礼物家里呢(数字宝宝3)因为有三个礼物。

师:你们也给每个礼物的家里找个数字宝宝做朋友吧!数字宝宝都在篓子里,请你轻轻地把它们拿出来,放在礼物的下面。

四、活动结束(收操作材料的情况)

师:数字宝宝都找到了吗?找对了没有?你们可真能干!做了这么多事,小熊说要请我们小朋友出去玩,不过要先把礼物收起来哦,把数字宝宝放到篓子里,把空碟子拿出来放到桌上,把吃的,玩的,穿的,都放在碟子里,你就可以过来排队,坐上小熊的汽车出去玩喽!(放音乐,带幼儿出去)

教学反思:

整节课符合小班幼儿的特征,幼儿对此也很感兴趣。让幼儿自己先观察再得出结论,最后老师再来总结的方式来完成本节课,幼儿的观察思考能力都有了一定地发展。用小熊来引发故事也很有趣味性,幼儿很感兴趣。幼儿基本上都能按照吃的.穿的和玩的来把礼物分成三类,并能找到每个家里的数字朋友。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分果果》及教学反思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出示贴绒图片小猴和桃子,让幼儿比较物体的多少,进行分桃游戏。然后进行猫抓老鼠游戏,锻炼幼儿的快速跑的能力。

活动目标:

1、用重叠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2、找出一组物体多出的部分。

3、从左至右摆放物体。

4、锻炼幼儿快速跑的能力。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大圆片4个,小圆片3个。

2、贴绒卡片:小猴4个,桃子 3个,老鼠、猫头饰若干。地上圆圈4个,每个圆圈能容纳幼儿7人。

活动过程:

l、出示贴绒图片小猴和桃子,说:我们给小猴分桃子吃,1只小猴只能分1个桃子,小朋友看看,是小猴多,还是桃子多?待幼儿回答后,问幼儿:“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在贴绒板上示范:将猴子卡片逐个放在贴绒板上,让幼儿注意老师是怎样摆放猴子卡片的,(手的动作从左至右)然后将桃子逐个放在兔子上面,每放—个,说一声:“给你一个桃子。”并让幼儿注意教师手动作的方向,问幼儿,猴子和桃子哪个多,哪个少?请把多余的拿出来。

2、幼儿操作。让幼儿两手各拿大小圆片,看一看,大小圆片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然后逐—将大圆片摆在桌子上,将小圆片逐一放在大圆片上,(注意手的摆放方向)说出大圆片和小圆片,哪个多,哪个少?!.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将多的拿出来给大家看。

3、游戏:猫抓老鼠。

给幼儿戴上头饰,音乐响,每4只猫、3只老鼠围着圆圈跳舞。音乐一停,每只猫迅速抓住一只老鼠,然后说出猫与老鼠,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让多的站出来。

注意:猫和老鼠只能在各自的圈内活动;重新玩游戏时老鼠比猫多一只。

教学反思:

通过游戏活动,幼儿掌握了比较两组物体多少的方法,并且锻炼了快速跑的能力。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失恋后的心情下一篇:会议纪要的写法

付费复制
文书易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