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access操作题

2025-01-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二级access操作题(精选9篇)

二级access操作题 篇1

——创建报表㈠

一、使用工具栏中“新对象:自动报表”按钮创建纵栏式报表:  创建“学生”表的纵栏式报表,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打开“教学”数据库,选择“表”对象。②选择“学生”数据表。

③单击工具栏中的“新对象:自动报表”按钮,选择“自动报表”选项。④保存此报表。 窗体转换为报表:

将“教学”数据库中的“学生”窗体转换为报表。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打开“教学”数据库,选择“窗体”对象。②右击“学生”窗体名,选择“另存为”命令。

③在“另存为”对话框中的“保存类型”下拉按钮中,选择“报表”选项。④单击“确定”按钮。 学生操作训练

⑴创建“课程”表的纵栏式报表。⑵创建“成绩”表的纵栏式报表。

⑶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中,创建一个基于“职工”数据表的窗体,然后再将转换为报表。

二、使用向导创建单表报表:

1、自动创建纵栏式报表:

⑴根据“学生”表创建纵栏式报表,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选择“插入”菜单中的“报表”命令,或选择“报表”对象后,再单击“新建”按钮。

②选择“自动创建报表:纵栏式”选项,并选择数据来源为“学生”表后,单击“确定”按钮。

③保存此报表。

注:自动创建表格式报表和数据表式报表的操作方法同此相似。学生操作训练:

⑵根据“课程”表,分别创建一个纵栏式、表格式报表。⑶根据“成绩”表,分别创建一个纵栏式、表格式报表。

2、使用“报表向导”创建报表:

⑴使用“报表向导”建立一个基于“学生”表中“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字段的简单报表。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选择“报表”对象,双击“使用向导创建报表”选项。

②在“表/查询”下拉列表中选择报表的数据来源——“学生”表,然后选择在报表中要显示的字段名: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最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③设置分组:确定是否添加分组级别。暂时不添加,则直接单击“下一步”按钮。

④设置记录的排序次序。暂时不设置排序,则直接单击“下一步”按钮。⑤选择一种报表布局形式:纵栏表 / 表格 / 两端对齐;并选择一种页面方向:纵向 / 横向。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⑥选择报表显示样式:大胆/正式/淡灰/紧凑/组织/随意,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⑦输入新建报表标题,单击“完成”按钮,保存此报表。学生操作训练:

⑵使用“报表向导”创建一个基于“学生”表所有字段的纵栏式报表,并采用“组织”报表样式,命名为“学生纵栏式报表”。

⑶创建一个基于“课程”表所有字段的表格报表,采用“大胆”报表样式,命名为“课程表格式报表”。

⑷创建一个基于“成绩”表所有字段的数据表报表,采用“随意”报表样式,命名为“成绩数据表报表”。

⑸创建一个基于“学生”表中“学号、姓名、性别、团员、电话、地址、照片”等字段的表格报表,命名为“学生表格式报表”。

Access上机操作题之二十一

——创建报表㈡

一、使用报表向导创建基于多个数据源的报表:

 在“教学”数据库中,创建基于“学生”、“课程”、“成绩”三张数据表的报表。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选择“报表”对象,然后双击“使用向导创建报表”选项。

②在“表 / 查询”下拉列表中选择“学生”表,然后选择报表要显示的“学生”表中的字段名,再选择“课程”表中的字段,然后选择“成绩”表中的字段,最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③设置分组:确定是否添加分组级别。暂时不添加,则直接单击“下一步”按钮。

④设置记录的排序次序。暂时不设置排序,则直接单击“下一步”按钮。⑤选择一种报表布局形式:纵栏表 / 表格 / 两端对齐;并选择一种页面方向:纵向 / 横向。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⑥选择报表显示样式:大胆/正式/淡灰/紧凑/组织/随意,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⑦输入新建报表标题——“学生报表”,单击“完成”按钮,保存此报表。 学生操作练习:

⑴在“教学”数据库中,创建基于“学生”数据表中“学号、姓名、性别”字段,“课程”数据表中“课程”字段和“成绩”数据表中的“成绩”字段的报表,并命名为“学生报表1”。

⑵在“教学”数据库中,创建基于“成绩”数据表中“学号、成绩”字段和“课程”数据表中的“课程”字段的报表,并命名为“学生报表2”。

⑶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中,创建基于“职工”数据表中的“职工号、姓名、性别”字段,“职工家属”数据表中的“爱人姓名、子女姓名”字段,及“职工工资”数据表中的“基本工资、奖金、保险”字段的报表,并命名为“职工报表3”。

⑷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中,创建基于“职工”数据表中的“职工号、姓名”字段,“职工工资类别”数据表中的“工资类别”字段,及“职工工资汇总表”中的“金额”字段的报表,并命名为“职工报表4”。

二、使用“标签向导”创建选项卡式报表:

 创建以“学生”表对象为数据来源的选项卡式报表。其操作步骤如下: ⑴选择“插入”菜单中的“报表”命令;或在数据库窗口中选择“报表”对象,然后单击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

⑵选择“标签向导”选项,并在其下方的“请选择该对象数据的来源或查询”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学生”表作为数据来源,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⑶选择标签的尺寸,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若采用自定义尺寸,则可单击“自定义”按钮后,单击“编辑”按钮,然后对标签的长度、宽度、边距、间距等进行设置后,单击“确定”按钮,再单击“关闭”按钮。

⑷设置标签文字的外观(字体、字号、粗细、颜色、字形等),单击“下一步”。⑸添加标签中要显示的字段,单击“下一步”。

⑹选择一个作为排序关键字的字段,单击“下一步”。

⑺输入报表的标题——“学生标签1”,单击“完成”按钮。

注:若要其字段为自定义多行显示,则必须在设计视图中,借助工具箱中的“文本框”按钮来完成,每一行必须用一文本框,文本框中内容的引用格式为:=Trim([字段名1]&[字段名2]&…)

 学生操作训练:

⑴在“教学”数据库中,创建显示“学生”表中的“学号、姓名”字段,“课程”表中的“课程” 字段,“成绩”表中的“成绩”字段的选项卡式报表,并命名为“学生标签2”。(注:必须先建立一个基于这三张数据表的简单查询)

⑵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中,创建以“职工”表为数据来源的选项卡式报表,并命名为“职工标签1”。

⑶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中,创建显示“职工”表中的“职工号、姓名”,“职工工资”表中的“基本工资、奖金、保险”字段的选项卡式报表。并命名为“职工标签2”。

Access上机操作题之二十二

——创建报表㈢

使用“图表向导”创建图表

在“教学”数据库中,创建基于“成绩”数据表的图表。其操作步骤如下:⑴选择“插入”菜单中的“报表”命令;或在数据库窗口中选择“报表”对象,然后单击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

⑵选择“图表向导”,并选择“成绩”表作为图表的数据来源,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⑶选择图表中所包含的字段(选择“编号”和“成绩”两个字段),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⑷选择一个图表类型,如柱形图。单击“下一步”按钮。

⑸设置图表中数据的布局方式:将“编号”字段分别拖动至X、Y轴项目中,然后双击左上角的“求和成绩”项目,选择“平均值”后再单击“确定”按钮,最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⑹输入图表的标题——“成绩图表报表1”,然后单击“完成”按钮。 学生操作训练:

1、先建立一个基于“课程”表中的“课程”字段和“成绩”表中的“学号”、“成绩”字段的简单查询。然后根据此查询建立一个统计三门课程平均成绩的图表报表,并命名为“成绩图表报表2”。

2、根据“学生”表中的“姓名”和“入学成绩”字段,建立一个统计每位学生的入学成绩情况的图表报表,并命名为“学生入学成绩图表”。

3、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中,先利用计算查询计算出“职工工资”表中每位职工的“工资总额”(基本工资+奖金+保险),然后建立一个基于该查询中“职工号”和“工资总额”字段的图表报表,并命名为“职工工资总额图表”。

4、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的“职工工资汇总表”中,建立一个统计各类工资(编号)平均值的图表,并命名为“职工平均工资图表”。

二、使用设计视图创建报表㈠:

 使用设计视图创建报表的操作步骤(5步,以“教学”数据库为例):

1、创建一个空白报表。

⑴打开“教学”数据库,选择“报表”对象。

⑵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报表”选项;或单击“新建”按钮,选择“设计视图”选项后,单击“确定”按钮。

⑶添加或删除节:选择“视图”菜单中的“页面页眉/页脚”或“报表页眉/页脚”命令;或在报表/节的标题栏上右击,选择“页面页眉/页脚”或“报表页眉/页脚”命令。

2、指定报表的数据来源。

⑴在空白报表中,右击设计视图的标题栏,选择“属性”命令;单击工具栏中的“属性”按钮;按功能键F4键;双击报表左上角(标尺最左端)的“报表选择器”。(4种方法)

⑵选择“全部”或“数据”选项卡,再单击“记录源”右侧的下拉按钮,选择作为数据来源的数据表或查询。

⑶关闭“报表属性”对话框。

3、编辑报表:添加或删除各种控件。

⑴向报表添加字段:直接将字段拖动至设计网格中,并调整好间距和行距。⑵调整报表空间的大小:利用鼠标拖动可调整每节的高度和宽度,及控件的位置、大小等。

⑶添加系统时间和日期:

①选择“插入”菜单中的“日期和时间”命令,然后选择好“日期和时间”的格式,再单击“确定”按钮。

②在工具箱中选择“文本框”按钮,然后在报表网格中拖出一未绑定文本框,再在文本框中输入表达式“=NOW()”或“=DATE()”(默认格式);若输入指定格式,可采用表达式:

=year(date())&”年”&month(date())&”月”day(date())&”日”。

⑷添加页码:

①选择“插入”菜单中的“页码”命令,然后选择好“页码”的格式、位置及对齐方式,再单击“确定”按钮。

②在工具箱中选择“文本框”按钮,然后在报表网格中拖出一未绑定文本框,再在文本框中输入表达式“=[pages]”(默认格式);若输入指定格式,可采用表达式:

=”第”&[page]&”页”,或=”共”&[pages]&”页,第”&[page]&”页”。 学生操作训练:

1、在“教学”数据库中,完成下列操作:

⑴添加一个无数据来源的空白报表,并添加相关的节,使其拥有报表页眉/页脚、页面页眉/页脚、主体等5个组成部分。

⑵设置“学生”表为该空白报表的数据来源,将“学生”表中的所有字段添加到“主体”节中,并设置并调整好各控件。

⑶利用“插入”菜单,完成以下操作:

①在报表页脚的位置插入当前系统的日期,其格式为:2011年5月5日。

②在报表页眉的位置插入当前系统的时间,其格式为:9:18:18。③在页面页脚的位置插入页码,其格式为:共X页,第X页。④在页面页眉的位置插入页码,其格式为:第X页。

2、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中,完成下列操作:

⑴添加一个无数据来源的空白报表,并添加相关的节,使其拥有报表页眉/页脚、页面页眉/页脚、主体等5个组成部分。

⑵设置“学生”表为该空白报表的数据来源,将“职工”表中的所有字段添

加到“主体”节中,并设置并调整好各控件。

⑶利用工具箱中的“文本框”控件,完成以下操作:

①在报表页脚的位置插入当前系统的日期,其格式为:2011年5月5日。

②在报表页眉的位置插入当前系统的时间,其格式为:9:18:18。③在页面页脚的位置插入页码,其格式为:共X页,第X页。④在页面页眉的位置插入页码,其格式为:第X页。

Access上机操作题之二十三

——创建报表㈣

使用设计视图创建报表㈡

4、对报表进行排序和分组。⑴对报表进行排序:

①创建一个基于“学生”表中“学号、姓名”字段,“课程”表中“编号、课程”字段和“成绩”表中“成绩”字段的表格式报表——“学生成绩报表”,并切换至设计视图中。

②单击工具栏上的“排序与分组”按钮,或选择“视图”菜单中的“排序与分组”命令。

③在“排序与分组”对话框中,单击“字段/表达式”列的第一行右侧的下拉按钮,选择一个用于排序的字段名称(如:学号),然后单击“排序次序”右侧的下拉按钮,选择一种排序方式(升序/降序)。

④切换至“打印预览”视图方式下,观察结果。⑵对报表进行分组:

①打开或创建一个报表(如:学生成绩报表),并切换至设计视图中。②单击工具栏上的“排序与分组”按钮,或选择“视图”菜单中的“排序与分组”命令。

③在“排序与分组”对话框中的 “字段/表达式”列内选择一个用于分组的字段名称(如:学号)。

④然后在其下方“组属性”栏中的“组页眉/组页脚”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是”(则按当前字段进行分组),并关闭该对话框。若选择“否”(默认值,则不进行分组)。

⑤选择主体节中的“学号”文本框,并将拖至“学号页眉”节中,并与页面页眉中“学号”标签上下对齐。

⑥切换至“打印预览”视图方式下,观察结果。⑶设置分组形式和组间距:

 不同数据类型的分组形式与组间距设置:

任何类型的数据都可将其分组形式设置为“每一个值”(默认值),那么此时其组间距应设置为1(即每一条记录作为一个组)。

①文本型数据的分组形式与组间距:

文本型数据的分组形式设置为“前缀字符”,其组间距为该字段左侧的字符个数。如“学号”字段,若设置分组形式为“前缀字符”,组间距为4,则将学号前4位相同的记录作为一个组。

②日期/时间型数据的分组形式与组间距:

日期/时间型数据的分组形式设置为“年、月、日、季、周、小时”,则其组间距可设置为任意一个有效数字。

③数字、货币或自动编号类型数据的分组形式与组间距:

当它们的分组形式设置为“间隔”时,则其组间距可设置为任意一个有效数字。

 学生操作练习:  在“教学”数据库中,完成以下报表操作:

1、按例题步骤完成例题的操作练习。

2、在“学生成绩报表”中,按课程名称进行分组,并另存为“课程分报表”。

3、在“学生成绩报表”中,将成绩按每10分一档进行分组,并另存为“学生成绩分组报表”。

4、创建一个基于“学生”数据表中所有字段的名为“学生基本情况报表”的表格式报表,然后按姓氏进行分组,并另存为“学生姓氏分组报表”。

5、在“学生基本情况报表”中,按性别进行分组,并另存为“学生性别分组报表”。

6、在“学生基本情况报表”中,将同一年出生的学生作为一组,并另存为“同年出生分组报表”。

7、在“学生基本情况报表”中,将同一个月出生的学生作为一组,并另存为“同月出生分组报表”。

8、在“学生基本情况报表”中,将同一天出生的学生作为一组,并另存为“同日出生分组报表”。

9、在“学生基本情况报表”中,将同一个季度出生的学生作为一组,并另存为“同季度出生分组报表”。

10、在“学生基本情况报表”中,将地址为同一个城市的学生作为一组,并另存为“同城学生分组报表”。

11、在“学生基本情况报表”中,对入学成绩字段以100分为分数段进行分组,并另存为“入学成绩分组报表”。

 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中,完成以下报表操作:

1、在设计视图创建报表:

①利用设计视图创建一个空白报表。

②将“职工”数据表设置为该报表的数据来源。

③将“职工”数据表中的所有字段都添加到空白报表的“主体”节中。

④将每个字段控件的标签水平放置到“页面页眉”节中,然后对应地将每个字段控件的文本框水平放置“主体”节中,并与其标签上下一一对应。

⑤调整每个节的高度与宽度,并利用“打印预览”观察其效果。⑥保存此表,并命名为“职工报表”。

2、利用“职工报表”,完成下列操作:

①在报表“页面页眉”中,插入“2011年5月6日”格式的系统日期。②在报表“页面页脚”中,插入“共X页,第Y页”格式的页码。③将“职工号”前4位相同作为一组进行分组,并命名为“职工班组分组报表”。

④将所有职工按性别进行分组,并命名为“职工性别分组报表”。⑤按职工出生日期年份相同进行分组,并命名为“职工同年分组报表”。⑥按职工工作业绩情况进行分组,并命名为“职工工作业绩分组报表”。

3、利用报表向导,创建一个基于“职工”表中“职工号、姓名”字段,和“职工工资”表中“基本工资、奖金、保险”字段的表格式报表,并命名为“职工工资报表”。

①按职工基本工资进行分组,其间隔为1000元,并另存为“基本工资报表”。②按职工奖金进行分组,其间隔为100元,并另存为“奖金分组报表”。③按职工保险进行分组,其间隔为10元,并另存为“保险分组报表”。

Access上机操作题之二十四

——创建报表㈤

使用设计视图创建报表㈢

5、在报表中进行计算与汇总:  添加计算字段:

以“教学”数据库中的包含“学生”表中“出生日期”字段的报表为例,添加一个“年龄”字段。

⑴利用报表向导,创建一个基于“学生”表(必须包含“出生日期”字段)的表格式报表。

⑵切换到设计视图中,设置各字段的位置。⑶在报表的主体中添加一个文本框。

⑷把文本框的附加标签移至页面页眉中(剪切→粘贴),将文本框与附加标签上下对齐。

⑸双击文本框的附加标签,在“标题”栏中输入“年龄”,然后关闭它;或两次单击文本框的附加标签,直接输入“年龄”。

⑹双击文本框,在“控件来源”栏中输入表达式:=year(date())-year([出生日期])。

⑺单击“打印预览”按钮,观察其结果。学生操作练习: ⑴按步骤完成以上例题。

⑵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中,创建一个基于“职工”数据表所有字段的表格式报表,然后在此报表中添加一个“年龄”的计算字段。

⑶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中,创建一个基于“职工工资”数据表所有字段的表格式报表,然后在此报表中添加一个统计每位职工 “总工资”和“平均工资”的计算字段。

⑷在“教学”数据库中,创建一个用于统计每个学生三门课程总分的“总分”字段。提示:

①创建一个基于“学生”表中“姓名”字段,“课程”表中“课程”字段,及“成绩”表中“成绩”字段的简单查询。

②利用此简单查询创建一个交叉表查询。

③将此交叉表查询作为报表的数据来源创建一个表格式报表。 在报表中汇总数据:

以“教学”数据库中统计每位学生各科成绩的平均分和最高分为例。⑴创建一个基于“学生”表中“姓名”字段,“课程”表中“课程”字段,及“成绩”表中“成绩”字段的表格式报表,并命名为“学生成绩报表”。

⑵设置以“课程”进行分组(含组页眉和组页脚)。

⑶单击工具箱中的“文本框”按钮,然后在“课程页脚”中添加一个文本框。⑷两次单击该文本框的附加标签,更改标签名为:平均分。⑸单击文本框,输入表达式:=AVG([成绩])。⑹同样方法,添加一个统计最高分的文本框。⑺在“打印预览”视图下显示报表,并保存报表。学生操作练习: ⑴按步骤完成以上例题。

⑵利用上面报表的基础上,再统计出每位学生总分和最低分。

⑶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中,创建一个基于“职工工资”所有字段的表格式报表,然后以“职工号”进行分组,再统计出每位职工的总工资和平均工资。Access上机操作题之二十五

——创建报表㈥

创建子报表

 创建子报表的方法(两种):

1、在已建好的报表中使用“子窗体/子报表”控件创建子报表;

2、将一个已存在的报表作为子报表直接添加到其他报表中。

一、在已有报表中创建子报表:

例:在“教学”数据库中,根据“学生”数据表部分字段创建一个表格式报表,然后在该报表中插入一个包含“学生”表“学号”字段、“课程”表“课程”字段、“成绩”表“成绩”字段的子报表。

操作步骤:

⑴建立一个由学生表中“学生”表“学号”字段、“课程”表“课程”字段、“成绩”表“成绩”字段组成的名为“成绩”查询。

⑵创建一个基于“学生”表所有字段的“学生报表”,并切换到设计视图方式下。

⑶单击工具箱中的“子窗体/子报表”控件,在报表的主体中单击需要放置子报表的位置。

⑷在“子报表向导”中,选择单选项“使用现有的表和查询”,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⑸在“表/查询”列表框中选择“成绩”查询,再其所有字段设置为“选定字段”,单击“下一步”按钮。

⑹设置链接主字段与子字段设为“学号”,单击“下一步”按钮。⑺输入子报表名称——学生成绩子报表,然后单击“完成”按钮。注:

①从第⑷步开始也可以采用此方法操作:两次单击该控件的附加标签,将其名称更改为“成绩”。右击该控件,选择“属性”命令,设置子报表的数据来源为“成绩”查询,链接主字段与子字段设为“学号”。

②子报表的编辑操作,可同报表一样进行操作。

二、将已有的报表添加到其他报表中:

例:在上例的“学生报表”中添加一个包含“学生”表“学号”字段、“课程”表“课程”字段、“成绩”表“成绩”字段的子报表。

操作步骤:

⑴创建一个包含“学生”表“学号”字段、“课程”表“课程”字段、“成绩”表“成绩”字段的名为“成绩”表格式报表。

⑵打开主报表——“学生报表”,并切换到设计视图方式下。⑶按F11键切换回数据库窗口。

⑷单击选中“成绩”报表,将其直接拖放到主报表主体中的相应位置。⑸修改附加标签中的文本(两次单击即可修改),以适应主/子报表的显示情况。

 学生操作训练:

1、完成上面两道例题。可依照操作步骤逐步完成。

2、在“学生报表”中插入一个基于“成绩”数据表的子报表。

3、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中,创建一个基于“职工”数据表所有字段的“职工报表”,然后在此报表中插入一个基于“职工家属”数据表的子报表,并另存为“职工家属子报表1”。

4、在“职工报表”中,插入一个基于“职工工资”数据表的子报表,并另存为“职工工资子报表1”。

5、创建一个基于“职工家属”数据表的表格式报表,然后将其添加到“职工报表”中,并另存为“职工家属子报表2”。

6、创建一个基于“职工工资”数据表的表格式报表,然后将其添加到“职工报表”中,并另存为“职工工资子报表2”

Access上机操作题之二十六

——报表综合操作题

 在“教学”数据库中,完成下列报表操作:

1、利用报表向导创建一个基于“学生”表中“学号、姓名、出生日期”字段、“课程”表中“课程”字段和“成绩”中“成绩”字段的表格式报表,调整报表中的控件及文本框,使其内容能完全显示出来,并命名为“学生基本情况报表”。

2、设置报表的标题文字为“学生基本情况报表”,其文字格式为黑体、加粗、红色、24磅,并居中放置;设置控件附加标签为隶书、紫色、加粗、12磅。取消它们的斜体设置。

3、利用图表向导创建一个基于“学生”表中“学号”字段、“课程”表中“课程”字段和“成绩”中“成绩”字段的图表报表,其中分类轴(X轴)为“学号”,数据轴(Y轴)为“求和成绩”,图例(系列)为“课程”,并命名为“学生成绩图表”。

4、在“学生基本情况报表”的页面页脚中插入“共X页,第Y页”格式的页码。

5、在“学生基本情况报表”中,根据“出生日期”字段添加一个名为“年龄”的计算字段,保存该报表。

6、把“学生成绩图表”作为子报表,插入到“学生基本情况报表”的主体中。在“打印预览”视图方式下观察其结果,将该报表另存为“学生成绩图表报表”。

7、创建一个基于“学生”表中“学号”、“课程”表中“课程”、“成绩”表中“成绩”的“学生成绩查询”。

8、打开“学生基本情况报表”,将数据来源于“学生成绩查询”的子报表插入到该报表中,并另存为“学生成绩查询报表”。

9、在“学生基本情况报表”中,按“课程”进行分组,并在“课程页脚”中添加用于汇总各科总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四个文本框,将此报表另存为“各科成绩分组报表”。

10、在“学生基本情况报表”中,按“学号”字段的前4个字符进行分组,并将此报表另存为“班级成绩分组报表”。

11、在“学生基本情况报表”中,按“出生日期”的年份进行分组,并将此报表另存为“年龄分组报表”。

二级access操作题 篇2

4提取当前年、月、日(月日考试都会给你值)dateserial()5提到总计用:sum()6提到平均值用:avg()7提到四舍五入函数用:round()8提到计数或个数用:count()9提到取整函数用:int()10提到编号的前几位或字段的前几位用:left()

11提到编号的第5位开始到截取到几位用:mid()

12提到最大值例最高储备用max([储备]):max

13提到最小值例最低储备用min([储备]):min 14提到输入掩码(数字)的用:0说几个写几个

15提到输入掩码(数字或空格)用:9说几个写几个

16提到输入掩码(数字或字母)用A说几个写几个

17提到输入掩码(字母)用:L说几个写几个 18提到输入真值用:true 19提到输入假值用:false 20提到输入空值用:null 21提到不是空值用:not null 22提到工龄计算用:year(date())-year([工作时间])23查询(例子)高于平均年龄用SQL查询公式:>(selectavg([年龄])fromtStud)三点再变(1大于或小于2字段再变3表名再变)24(宏例子)提到“要求引用窗体fTemp上控件tAge的值”用:[forms]![fTemp]![tAge]。“Forms“不变另两个照写。25提到例:“查找没有“任何“选课信息的学生显示”学号和姓名“字段“用:not in(select [学号]from tscore)只变字段学号 26提到操作查询类型前面带“叹号“的图标必修运行“红叹号”如果想打开单击右键设计视图,双击是运行。

27窗体和报表工具箱重点是“标

签“文本框”“命令按扭”要懂“控件来源处要加等号=”

28窗体和报表的名称就是“英文名称:标题就是“汉字名称” 29报表页码/总页码公式:=[page]&“/“&[pages] 30提到输入掩码要求前四位为“010-“后八位数字:“010-”00000000。010-必需用双引号引上因为是文本。把显示出的都引上。单个的也要双引。28双引号很少用。标点符号必须是英文状态下的。函数必须带(), 29字段必须带[] 2参数查询必须用[

]括

页码

[page]&”/”&[pages] 4宏引用窗体上控件值

[Forms]![窗体值]![控件值] 30查询姓名字段的第一个字符为

姓,剩余的为名用。姓:left([姓名],1)。名:mid([姓名],2)

31查询标题显示为“身份证号”,“姓名“和“家长姓名“查询命为qT2用:先选择tStud表,然后在选择一次tStud表作为副表1也就是tStud-1表。把”家长身份证号“字段拖到副表1中和”身份证号“字段建立关系。把身份证号,姓名字段选上,在添入”家长姓名:姓名“选择表来自副表1也就是tStud-1必选。44题

32查询将临时表对象tTemp中年龄为偶数的人员的简历字段清空用:用更新查询第一字段选“简历”字段在更新到输入“null“,第二个字段输入:[年龄] mod 2,条件输入0(mod求余数)运行查询。求模运算记住偶数是0,奇数是1,公式不变。16题

33基本操作也就是表分清设计视图有什么和数据表视图有什么 34查询操作也就简单应用要先落字段在看条件有什么

34窗体和报表也就是综和应用要记住属性在哪,按要求作。35基本操作也就是(samp1.mdb)所有的题要在基本操作里作,作完必须关掉,然后在把简单应

用打开也就是(samp2.mdb)作完关掉,在把综合应用打开也就是(samp3.mdb)作完关掉。不能基本操作的题上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里面作,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也一样。必须区分开。

36考试时考生文件夹下写题要求左上角(蓝色文字)写哪个盘就选哪个盘

如(1插入照片 2导入 3键接4导出)

37基本操作的导入,链接和关系必须在samp1的空白处右键选择,必须把设计视图和数据表视图保存关掉在作

38查询时表里没有的字段必须自己写,写完后面跟着冒号:冒号后面在写字段或字段公式必需写,需要统计的在总计处选平均值或计数和条件等自己根据题要求选。

二级access操作题 篇3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算法就是程序

B.设计算法时只需要考虑数据结构的设计

C.设计算法时只需要考虑结果的可靠性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有一个以上根结点的数据结构不一定是非线性结构

B.只有一个根结点的数据结构不一定是线性结构

C.循环链表是非线性结构

D.双向链表是非线性结构

(3)下列关于二叉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叶子结点总是比度为2的结点少一个

B.叶子结点总是比度为2的结点多一个

C.叶子结点数是度为2的结点数的两倍

D.度为2的结点数是度为1的结点数的两倍

(4)软件生命周期中的活动不包括( )。

A.市场调研

B.需求分析

C.软件测试

D.软件维护

(5)某系统总体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该系统总体结构图的深度是(

A.7

B.6

C.3

D.2

(6)程序调试的任务是( )。

A.设计测试用例

B.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C.发现程序中的错误

D.诊断和改正程序中的错误

(7)下列关于数据库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需求分析阶段建立数据字典

B.在概念设计阶段建立数据字典

C.在逻辑设计阶段建立数据字典

D.在物理设计阶段建立数据字典

(8)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不包括( )。

A.概念模式

B.内模式

C.外模式

D.数据模式

(9)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

则由关系R和s得到关系T的操作是( )。

A.自然连接

B.交

C.投影

D.并

(10)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

则由关系R和S得到关系T的操作是( )。

A.自然连接

B.差

C.交

D.并

(11)在学生表中要查找所有年龄小于20岁且姓王的男生,应采用的关系运算是( )。

A.选择

B.投影

C.连接

D.比较

(12)Access数据库最基础的对象是( )。

A.表

B.宏

C.报表

D.查询

(13)某数据表中有5条记录,其中“编号”为文本型字段,其值分别为:129、97、75、131、118,若按该字段对记录进行降序排序,则排序后的顺序应为( )。

A.75、97、118、129、131

B.118、129、131、75、97

C.131、129、118、97、75

D.97、75、131、129、118

(14)对要求输入相对固定格式的数据,例如电话号码010―83950001,应定义字段的( )。

A.“格式”属性

B.“默认值”属性

C.“输入掩码”属性

D.“有效性规则”属性

(15)能够检查字段中的输人值是否合法的属性是( )。

A.格式

B.默认值

C.有效性规则

D.有效性文本

(16)“学生表”中有“学号”、“姓名”、“性别”和“入学成绩”等字段。执行如下SQL命令后的结果是(:SelectAvg(入学成绩)From学生表Group by性别

A.计算并显示所有学生的平均入学成绩

B.计算并显示所有学生的性别和平均入学成绩

C.按性别顺序计算并显示所有学生的平均入学成绩

D.按性别分组计算并显示不同性别学生的平均入学成绩

(17)在SQL语言的SELECT语句中,用于实现选择运算的子句是( )。

A.FOR

B.IF

C.WHILE

D.WHERE

(18)在Access数据库中使用向导创建查询,其数据可以来自( )。

A.多个表

B.一个表

C.一个表的一部分

D.表或查询

(19)数据库中有“商品”表如下:

执行SQL命令:SELECT术FROM商品WHERE单价(SELECT单价FROM商品WHERE商品号=”0112”);查询结果的记录数是( )。

A.1

B.3

C.4

D.10

(20)数据库中有“商品”表如下:

要查找出单价大于等于3000并且小于l0000的记录,正确的SQL命令是( )。

A.SELECT*FROM商品WHERE单价8唧EEN 3000 AND l0000

B.SELECT*FROM商品WHERE单价‘BETWEEN 3000 T010000

C.SELECT*FROM商品WHERE单价BETWEEN 3000 AND 9999

D.SELECT*FROM商品WHERE单价BETWEEN 3000 T09999

(21)在报表中,要计算“数学”字段的最低分,应将控件的“控件来源”属性设置为( )。

A.:Min([数学])

B.=Min(数学)

C.:Min[数学]

D.Min(数学)

(22)确定一个窗体大小的属性是( )。

A.Width和Height

B.Width和Top

C.Top和Left

D.Top和Height

(23)对话框在关闭前,不能继续执行应用程序的其他部分,这种对话框称为( )。

A.输入对话框

B.输出对话框

C.模态对话框

D.非模态对话框

(24)若要使某命令按钮获得控制焦点,可使用的方法是( )。

A.LostFoeus

B.SetFocus

C.Point

D.Value

(25)可以获得文本框当前插入点所在位置的属性是( )。

A.Position

B.SelStart

C.SelLength

D.Left

(26)要求在页面页脚中显示“第x页,共Y页”,则页脚中的页码“控件来源”应设置为( )。

A.=″第″&[pages]&″页,共″&[page]&″页″

B.=″共″&[pages]&″页,第″&[page]& ″页″

C.=″第″&[page]&″页,共″&[pages]& ″页″

D.=″共″&[page]& ″页,第”&[pages]&″页″

(2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宏能够一次完成多个操作

B.可以将多个宏组成一个宏组

C.可以用编程的方法来实现宏

D.宏命令一般由动作名和操作参数组成

(28)在宏表达式中要引用Forml窗体中的txtl控件的值,正确的引用方法是( )。

A.Forml!txtl

B.txtl

C.Forms!Forml!txtl

D.Forms!txtl

(29)VBA中定义符号常量使用的关键字是( )。

A1Const

B.Dim

C.Public

D.Static

(30)下列表达式计算结果为数值类型的是( )。

A.#5/5/#一#5/1/2010#

B.″102″>″11″

C.102=98十4

D.#5/1/2010#+5

(31)表达式X+1>X是( )。

A.算术表达式

B.非法表达式

C.关系表达式

D.字符串表达式

(32)如有数组声明语句Dim a(2,一3 t02,4),则数组a包含元素的个数是( )。

A.40

B.75

C.12

D.90

(33)表达式123+Mid$(″123456″,3,2)的结果是( )。

A.″12334″

B.12334

C.123

D.157

(34)Dim b1,b2 As Boolean语句显式声明变量( )。

A.b1和b2都为布尔型变量

B.b1是整型,b2是布尔型

C.b1是变体型(可变型),b2是布尔型

D.b1和b2都是变体型(可变型)

(35)运行下列程序,输人数据8、9、3、0后,窗体中显示结果是( )。

A.0

B.17

C.20

D.21

(36)运行下列程序,显示的结果是( )。

A.1

B.3

C.7

D.9

(37)假定有以下两个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过程sl可以实现交换两个变量的值的操作,S2不能实现

B.用过程S2可以实现交换两个变量的值的操作,sl不能实现

C.用过程sl和S2都可以实现交换两个变量的值的操作

D.用过程Sl和s2都不可以实现交换两个变量的值的操作

(38)在VBA代码调试过程中,能够显示出所有在当前过程中的变量声明及变量值信息的是( )。

A.快速监视窗VI

B.监视窗口

C.立即窗口

D.本地窗口

(39)在窗体中有一个命令按钮Commandl,编写事件代码如下:

打开窗体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输出结果是( )。

A.15

B.20

C.25

D.35

(40)数据库中有“Emp”,包括“En0”、“Ename”、“Eage”、“Esex”、“Edate”、“Eparty”等字段。下面程序段的功能是:在窗体文本框“tValue”内输入年龄条件,单击“删除”按钮完成对该年龄职工记录信息的删除操作。

Private Sub btnDelete Click( )’单击”删除”按钮Dim strSQL As Strin9。定义变量

strSQL=”delete from Emp”。赋值SQL基本操作字符串

按照功能要求,下划线处应填写的是( )。

A.Execute

B.RunSQL

C.Run

D.SQL

二、基本操作题(共18分)

(1)在考生文件夹下的“sampl.accdb”数据库文件中建立表“tBook”,表结构如下:

(2)判断并设置“tBook”表的主键。

(3)设置“入库日期”字段的默认值为系统当前日期的前一天的l3期。(4)在“tBook”表中输入以下两条记录:

注:“单价”为两位小数显示。

(5)设置“编号”字段的输入掩码为只能输入8位数字或字母形式。(6)在数据表视图中将“简介”字段隐藏起来。

三、简单应用题(共24分)

考生文件夹下有一个数据库文件“samp2.accdb”,其中存在已经设计好的表对象“tAttend”、“tEmployee”和“tWork”,请按以下要求完成设计:

(1)创建一个查询,查找并显示“姓名”、“项目名称”和“承担工作”3个字段的内容,将查询命名为“qTl”。

(2)创建一个查询,查找并显示项目经费在10000元以下(包括l0000元)的“项目名称”和“项目来源”两个字段的内容,将查询命名为“qT2”。.

(3)创建一个查询,设计一个名为“单位奖励”的计算字段,计算公式为:单位奖励=经费* 10%,并显示“tWork”表的所有字段内容和“单位奖励”字段,将查询命名为“qT3”。

(4)创建一个查询,将所有记录的“经费”字段值增加元,将查询命名为“qT4”。

三、简单应用题(共24分)

在考生文件夹下有一个数据库文件“samp2.accdb”,里面已经设计好3个关联表对象“tCourse”、“tGrade”、“tStudent”和一个空表“tTemp”,请按以下要求完成设计:

(1)创建一个查询,查找并显示含有不及格成绩的学生的“姓名”、“课程名”和“成绩”等3个字段的内容,所建查询命名为“qTl”。

(2)创建一个查询,计算每名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按平均成绩降序依次显示“姓名”、“政治面貌”、“毕业学校”和“平均成绩”等4个字段的内容,所建查询命名为“qT2”。假设:所用表中无重名。

(3)创建一个查询,统计每班每门课程的平均成绩(取整数),班级作为行标题,科目作为列标题,平均成绩作为值,显示结果如下图所示,所建查询名为“q33”。

(4)创建一个查询,将男学生的“班级”、“学号”、“性别”、“课程名”和“成绩”等信息追加到“tTemp”表的对应字段中,所建查询名为“qT4”。

四、综合应用题(共18分)

在考生文件夹下有一个数据库文件“samp3.accdb”,里面已经设计了表对象“tEmp”、窗体对象“fEmp”、报表对象“rEmp”和宏对象“mEmp”。同时,给出窗体对象“fEmp”上一个按钮的单击事件代码,请按以下功能要求补充设计:

(1)设置窗体对象“fEmp”上两个命令按钮的Tab键索引顺序(即Tab键焦点移动顺序)为从“报表输出”按钮(名为“btl”)到“退出”按钮(名为“bt2”)。

(2)调整窗体对象“fEmp”上“退出”按钮(名为“bt2”)的大小和位置,要求大小与“报表输出”按钮(名为“btl”)一致,且上边对齐“报表输出”按钮,左边距离“报表输出”按钮1厘米(即“bt2”按钮的左边距离“btl”按钮的右边1厘米)。

(3)将报表记录数据按照先“姓名”升序再“年龄”降序排列显示;设置相关属性,将页面页脚区域内名为“tPage”的文本框控件实现以“第N页/共M页”形式显示。

(4)单击“报表输出”按钮(名为“btl”),事件代码会弹出以下图例显示的消息框提示,选择是否进行预览报表“rEmp”;单击“退出”按钮(名为“bt2”),调用设计好的宏“mEmp”以关闭窗体。

注意:不要修改数据库中的表对象“tEmp”和宏对象“mEmp”;不要修改窗体对象“fEmp”和报表对象“rEmp”中未涉及的控件和属性。

二级access操作题 篇4

a)该宏组由macro1和macro2两个宏组成

b)宏macor1由两个操作步骤(打开窗体、关闭窗体)组成

c)宏macro1中openform命令打开的是教师自然情况窗体

d)宏macro2中close命令关闭了教师自然情况和教师工资两个窗体

(33)以下哪个数据库对象可以一次执行多个操作?

a)数据访问页

b)菜单

c)宏

d)报表

(34)在模块中执行宏“macro1”的格式为是

a)function.runmacro macroname

b)docmd.runmacro macro1

c)sub.runmacro macro1

d)runmacro macro1

(35)有如下程序段:

dim str as string*10

dim i

str1=“abcdefg”

i=12

len1=len(i)

str2=right(str1,4)

执行后,len1和str2的返回值分别是

a)12,abcd

b)10,bcde

c)2,defg

Access实验操作参考 篇5

1.建立一个空数据库,数据库名称是:test。通过使用设计器创建表视图,在test数据库中创建一个数据表,表名为“学生”,主关键字自动。表结构如下:字段1:“编号”,文本型,宽度为10;字段2:“姓名”,文本型,宽度为10;字段3:“数据库”,数值型,其中“姓名”为必填字段,“数据库”成绩只能在0到100之间。并输入5条数据,内容任意。

(1)文件 / 新建 / 空数据库

;数据库名:test.mdb ,单击“创建”。(2)在“test:数据库”对话框,选择“表”,双击“使用设计器创建表”。

2.打开test1.mdb,在数据表“学生成绩”中,将“计算机原理”的数据类型改为“数字”将张三的数据库成绩改为60。在“个人情况”数据表中,加一字段:“民族”,文本型,宽度为4;新建一条记录:

6、松仁、男、汉族、上海、人事科。

(1)打开“test.mdb”,选择“学生成绩”表,单击设计按钮,增加“民族”字段。(2)选择“个人情况”表,单击设计按钮,修改字段类型。(3)双击“个人情况”表,添加记录。

3.使用“学生成绩”、“学生出勤率”表建立一查询,查询名为“学生出勤率查询”,查询计算机原理成绩小于60的所有学生的姓名、计算机原理课程的出勤率。(1)在对象栏选择“查询”,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

(2)添加“学生成绩”表,双击“姓名”,“计算机原理”,添加“学生出勤率”表,双击“计算机原理(出勤率)”。

(3)单击“计算机原理”栏的“条件”,选<60。

(4)单击“关闭”,选择“是”(保存查询),输入查询名:学生出勤率查询。

4. 以“个人情况”、“家庭情况”数据表为数据源,通过设计视图,建立一查询,查询名为“个人基本情况”。该查询天津籍女职工及北京籍男职工的编号、姓名、性别、籍贯、部门、家庭电话的信息。查询结果按编号的降序排列。

(1)在对象栏选择“查询”,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2)添加“家庭情况”表和“个人情况表”表。

(3)分别添加字段,并在“编号”字段的排序栏选择降序。

(4)单击“关闭”,选择“是”(保存查询),输入查询名:“个人基本情况”,单击“确定”。

5.使用“个人情况”表建立一查询,查询名为“个人基本情况”,查询编号、姓名、性别、籍贯信息,查询时姓名可以临时输入。

(1)在对象栏选择“查询”,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2)添加“个人情况表”表。

(3)添加“编号”、“姓名”、“性别”、“籍贯”四个字段。

(4)在“姓名”列输入[请输入查询的姓名],并去除显示行中的勾。(5)保存。6.使用“个人情况”表建立一查询,查询名为“部门基本情况”,查询编号、姓名、性别、籍贯信息,查询生产科的女职工和人事科的男职工。

(1)在对象栏选择“查询”,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2)添加“个人情况表”表。(3)添加五个字段。

(4)“性别”列条件选“女”,部门列条件选“财务科”;

(同一行为“与”关系)或 “性别”列条件选“男”,部门列条件选“技术科”。

(两行之间为“或”关系)(5)保存。

7. 以“学生成绩”数据表为数据源,通过设计视图,建立一查询,查询名为“不及格学生”。查询不及格学生的所有信息。查询结果按“高等数学”成绩的升序排列。(1)在对象栏选择“查询”,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2)添加“学生成绩”表。

(3)添加“编号”、“姓名”、“数据库”、“计算机原理”、“高等数学”五个字段。(4)添加条件如下图。

(5)保存。

8.以“学生成绩”数据表数据源,通过设计视图,建立一查询,运行后能查询姓名、数据库成绩、高等数学成绩、计算机原理成绩和每人三门课程的总分,保存名为“学生成绩查询”。(1)在对象栏选择“查询”,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2)添加“学生成绩”表。

(3)添加“姓名”、“数据库”、“计算机原理”、“高等数学”四个字段。

(4)添加一列“总分:数据库+计算机原理+高等数学”如下图。

(冒号为半角的)

(5)保存。

9.以“个人情况”表建立一查询,查询名为“部门人数”。运行该查询能统计出各部门的人数。(1)在对象栏选择“查询”,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2)添加“个人情况”表。

(3)添加“部门”、“姓名”(或“编号”)二个字段。

(4)单击“Σ”,在“姓名”的分组类型选择“计数”如下图。

(5)保存。

10.以“个人情况”为数据源,建立一交叉表查询,查询名为“部门基本情况”。以部门名称为行标题,性别为列标题,统计各部门男、女职工的人数。(1)单击“新建” / “交叉查询向导”。(2)选择“个人情况”表,单击下一步。(3)双击“部门”,单击“下一步”。

(4)双击“性别”,单击“下一步”;选“计数”,单击“下一步”;“完成”。查询结果如下图

11.以“学生成绩”数据表数据源,通过设计视图,建立一查询,运行后能将数据库成绩提高10%,保存名为“加分”。(1)在对象栏选择“查询”,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2)添加“学生成绩”表。

(3)添加“姓名”、“数据库”、“计算机原理”、“高等数学”四个字段。(4)添加一列“数据库N:数据库*1.1”如下图。

(冒号为半角的)

(5)保存。

12.以“个人情况”、“家庭情况”数据表为数据源,使用窗体向导创建一个简单窗体名为“职工家庭基本情况”,选择字段:姓名、配偶姓名,孩子姓名,邮政编码,家庭电话,其它使用默认项。(1)在对象栏选择“窗体”,双击“使用向导创建窗体”。(2)选择“个人情况”表,添加“编号”、“姓名”字段。

(3)选择“家庭情况”表,添加“配偶姓名”、“孩子姓名”、“邮政编码”、“家庭电话”字段。(4)“下一步”;“下一步;„„;“完成”。(5)保存。

13.以“个人情况”和“家庭情况”数据表为数据源,使用窗体向导创建一个调整式布局、宣纸样式的窗体,该窗体包含编号、姓名、性别、籍贯、部门、家庭电话的信息。为窗体加上有阴影效果的标题“职工个人情况”,填充浅绿色,红色边框。

(1)在对象栏选择“窗体”,双击“使用向导创建窗体”。(2)选择“个人情况”表,添加全部字段。(3)选择“家庭情况”表,添加“家庭电话”字段。

(4)“下一步”;“下一步;„„;样式选“宣纸”,“下一步”。(5)在对象栏选择“窗体”,选取“职工个人情况”窗体,单击“设计”按钮。(6)单击标签“Ab”按钮(若无“工具”浮动对话框,可单击“视图”/“工具箱”);

插入标题为“职工个人情况”(7)单击“标签框”,设置标题填充浅绿色,加红色边框。

14.建立一个“北京籍 财务科 男 职工个人情况”报表,要求选择所有的字段、按姓名的升序以及籍贯的降序排列数据、报表布局为对齐、随意样式、标题为“北京籍职工个人情况报表”,在标题下加一条5榜粗的红色横线。先建查询后建报表(0)建立“北京籍 财务科 男 职工个人情况”查询,(1)在对象栏选择“报表”,双击“使用向导创建报表”。

(2)选择“北京籍 财务科 男 职工个人情况”查询,添加全部字段,“下一步”。(3)选择“姓名”升序;“籍贯”降序;“下一步”;“下一步”。(4)样式选“随意”,单击“完成”。

(5)标题为“北京籍职工个人情况报表”,单击“完成”。

(6)在对象栏选择“报表”,选取“财务科职工个人情况报表”,单击“设计”按钮;设置标题下划线。

15.建立一个“财务科职工个人情况”报表,要求选择所有的字段、按姓名的升序以及籍贯的降序排列数据、报表布局为纵栏、淡灰样式、标题为“财务科职工个人情况报表”,为标题加3榜粗的红色方框。先建查询后建报表

(0)建立“财务科职工个人情况”查询

(1)在对象栏选择“报表”,双击“使用向导创建报表”。(2)选择“个人情况”表,选择所有字段,单击“下一步”。(3)选择“姓名”升序;“籍贯”降序;单击“下一步”。(4)布局选“纵栏表”,单击“下一步”。(5)样式选“淡灰”,单击“下一步”。

(6)标题为“财务科职工个人情况报表”,单击“完成”。

二级access操作题 篇6

Access课堂练习六

姓名 学号

SQL命令查询书面练习

已知教师管理系统中的2个表分别为:

教师(教师编号,姓名,性别,部门编号,出生时间,工作时间,职称,基础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部门(部门编号,部门名称,担任职务,办公室电话(0571-6018845),业余爱好)

完成下列问题的SQL命令的表示:

1.查询教师表中出所有教师的姓名、性别和职称。

2.查询所有教师的姓名,性别,部门名称,担任职务和职称。3.查询教师表中姓名,性别,工龄和职称。4.查询教师表中姓名,性别,职称和工资总额。5.查询所有教授的姓名,部门名称和担任职务。6.查询55岁及上的教师姓名和性别。

7.查询教师表中工龄在10年到20的教师信息。

8.查询部门名称为“人事处”、“英语系”、“计算机系”的教师信息。9.查询按基础工资排序的教师信息。10.查询按职称分类的平均绩效工资。11.查询业余爱好中含有“运动”的教师信息。

12.查询部门表中办公室电话升级后(0571-86018845)的部门信息。

1.select 姓名,性别,职称 from 教师

2.select 姓名,性别,部门名称,担任职务,职称 from 教师,部门 3.select 姓名,性别,year(date(0))-year(工作时间)as 工龄 from 教师

4.select 姓名,性别,职称,基础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 as 工资总额from 教师 5.select 姓名,部门名称,担任职务 from 教师,部门where 职称=”教授” 6.select 姓名,性别 from 教师 where year(date(0)-year(出生时间))>=55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Access课堂练习

深圳二级建造师挂靠操作详细流程 篇7

一、找到合适的企业后,客服会与您联系,告之您将要签约企业的相关基本信息及具体价格。如果企业,价格及协议您都认同的情况下,预约时间和企业一起在我公司签约。

二、签约现场,企业和建造师是面对面的(可以深入的了解企业,也可以亲自去企业参观),同时签约现场企业会把执照、组织代码和相关资质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公章和现金都带过来,如果您的证件没问题,符合注册条件,就双方当场签约,并由我公司给您做担保,企业会在签约时一次性的把钱全部交给建造师,在签约时企业还同时开据明年到期的解聘证明(这一点非常关键,是为了防止企业第二年不给钱又不给建造师办理相关转注手续)。最后企业拿着建造师提供的相关证件去当地建设局办理注册事宜,当然带走的证件也会给建造师开据收条(盖公章)。

企业签约时需要提供的资料为:

1:企业营业执照、组织代码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2、企业资质证书原件

3、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原件

4、企业公章

5、现金(签约现场必须是现金)

建造师签约时需要提供的证件(初始注册):

1、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原件

2、毕业证原件

3、身份证原件

4、小二寸红底或蓝底照片3张

5、职称证(助工就可以)

建造师签约时需要提供的证件(转注册):

1、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原件

2、注册证书原件

3、注册章原件

4、原单位解聘证明

5、身份证及毕业证的扫描件

6、小二寸红底或蓝底照片3张

签约后建造师手中的资料:

建造师签约后手中的资料应该是四份:

1、签定的协议(企业盖公章,你按手印)

2、企业的营业执照复印件(企业不用盖公章)

3、企业给你开的收条(企业盖公章)

4、企业给你开的明年到期的解聘证明(企业盖公章)

二级建筑工程案例分析题 篇8

应届毕业生求职网总结:二级建筑工程案例分析题

【背景材料】

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企业,通过招投标方式承建了城区A住宅楼工程,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上l8层,地下l层,总建筑面积18 760 m2,该工程采取施工总承包方式,合同约定工期20个月。

工程中标后,施工企业负责人考虑到同城区的8工程已临近竣.工阶段(正在进行竣工预验收和编制竣工验收资料),征得A、B工程建设单位同意,选派B工程项目经理兼任A工程的项目经理工作,

在施工期间,为了节约成本,项目经理安排将现场污水直接排入邻近的河流。

在浇筑楼板混凝土过程中,进行24 h连续浇筑作业,引起了附近居民的.投诉。

【问题】

1.该施工企业是否具备承建A工程的资质等级要求?为什么?

2.该施工企业是否可以选派8工程的项目经理担任A工程项目经理?请说明理由。

3.上述案例中发生了哪几种环境污染形式?工程施工中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形式还有哪些?

二级C语言上机改错题技巧总结 篇9

一、改错题之方法步骤

1.上机考试中改错题占30分,一般有两个地方有错误,题型简单

2.做改错题时先看出错的地方,分析语法错误,如果能用C语言的语法判断出错误,改之即可 3.没有语法错误即分析逻辑错误,逻辑错误可以从几个方面分析:

(1)从题目的要求中找到错误,例如:题目要求计算s=1+1/2+1/3+„+1/n,那么循环的范围就应该是for(i=0;i<=n;i++),但是考试中经常将其写为:for(i=0;i

(3)重点注意函数的调用、函数的返回值类型,函数的形参,这个是上机考试中的重点(4)注意细节,请参考以下为考生总结的知识(5)多练习,多思考,多总结

二、改错题之语法错误 1.关键字出错

(1)关键字出错,指的是C语言中的关键字出错。C语言的关键字都是小写字母,并且在VC++6.0中以蓝色字体显示,如果常见的关键字是黑色字体,可以断定关键字出错;

(2)if关键字出错

1)举例:上机题库P79第6题

/************found************/ If(substr[k+1]==')

2)类似题目:

12、35题

(3)double关键字出错

1)举例:上机题库P86第23题

/**********found**********/ double fun(double a, dounle x0)2)类似题目:

36、51(4)while关键字出错

1)举例:上机题库P77第2题

/**********found**********/ wihle(q>p)2)类似题目:

(5)return关键字出错

1)举例:上机题库P101第54题

/************found************/ Return(Value);2)类似题目:86 2.格式出错

(1)C语言中的语句、基本结构、函数等都有相应的规范格式,程序中将这些格式书写错误,将导致编译器无法识别程序,因此导致出错;

(2)语句末尾少分号

1)分号是语句结束的标志,每个语句都必须以分号结尾 2)举例:上机题库P77第2题第一个出错点

/**********found**********/ q=p+i 3)类似的题目:28题第一空、29题第1空、34题第2空、37题第2空、48题第2空,49第1空,59第2空、70、79、97

(3)for结构格式出错

1)for结构的格式:for(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 循环体语句 },for结构体中表达式必须以分号隔开,改错题中经常出现将for结构中分号错写为逗号的情况;

2)举例:上机题库P77第3题第2个出错点

/************found************/ for(i = 100, i <= m, i += 100)3)类似的题目:6题第一空、14题第二空、53第1空、73、86第1空

(4)if结构格式出错

1)if结构的格式:if(表达式),if后面必须加上小括号 2)举例:P93第37第1个出错点 /************found************/ if n = = 0 3)类似题目:59题第1空

(5)数组格式出错

1)一维数组的定义形式:类型名 数组名[常量表达式],谨记[]是数组的独有特征 2)举例:P89第28题第2个出错点

/**********found**********/ t(k)=b(j);3)举例2:P97第1个出错点(二维数组不能省略列下标)

/************found************/ int fun(int n, int xx[][])4)类似题目:95题第1空

(6)函数格式出错

1)记住函数名后面一定是花括号,不能是方括号,方括号只有在数组下标中用到 2)举例:P86第22题第1出错点

/**********found**********/ n=strlen[ aa ];3)scanf(输入控制,输入数据列表),scanf函数中输入数据列表要求为变量的地址 4)举例2:P95第41题第2出错点

/*********found**********/ scanf(“%d”,a[i][j]);5)类似题目:第80题第1空

(7)命令行格式错误

1)#include “stdio.h”,include和define前面都必须有# 2)举例:P84第17题第1出错点

/************found************/ include(stdio.a)3.使用了未定义的变量:变量必须先定义后执行

(1)0(零)和o(字母欧)的区别

1)区别:零像鸡蛋,字母欧像乒乓球 2)举例:上机题库P85第19题第一个出错点 /************found************/ a2=k/1o;3)类似题目:19题第一空、23题第二空、43题第二空、51题第二空、77、98、(2)P(大)和p(小)的区别

1)区别:一般在定义时候p为小写,但是在使用的时候变为大写P,做题时候一定要细心

2)举例:上机题库P91第33题第一出错点

fun(int *a,int n,int x){ int p=0,i;a[n]=x;while(x!=a[p])p=p+1;/**********found**********/ if(P==n)return-1;3)类似题目:33题第一空、82

(3)普通变量大小写的区别

1)定义时候和使用时候变量的大小写不一致,违背了变量必须“先定义后执行”的原则

2)举例:18题第2空

int fun(float *s, int n, float *aver){ float ave, t = 0.0;int count = 0, k, i;for(k = 0;k < n;k++)/**************found**************/ t = s[k];ave = t / n;for(i = 0;i < n;i++)if(s[ i ] < ave)count++;/**************found**************/ *aver = Ave;/*分析:定义时候float ave, t = 0.0;ave为小写,但是此时使用时候却是Ave大写,因此出错*/ return count;} 3)类似题目:18题第2空、22题第2空、38题第1空、54题第2空

三、改错题之逻辑错误 1.运算符号出错:

(1)C语言中除号是“/”不是“”(2)赋值号(=)和等号(= =)混淆

1)记住在if语句中出现赋值号(=)一般是讲它改为等号(= =)。2)类似题目:14题第一空和29题第二空都是这样的错误、87、91、94 2.表达式的取值范围出错:

(1)当遇到计算表达式的累加或是累减时,一定用到循环来完成相应的操作。

(2)例如:改错题第七题中要求计算t=1-1/2*2-1/3*3-….-1/m*m这个表达式,在这个题目中第一空有这样的for语句:for(i=2;i

y=1-1/2*2-1/3*3-….-1/(m-1)*(m-1)和题目要求的不符,因此将i

(3)做这样的题目看两点:一看题目中的表达式,二看for语句中变量的取值范围。(4)类似题目:31题第二空、52第2空、81、88、3.C语言中的除法运算:

(1)这个考点同样考查表达式的相关知识。

(2)例如:改错题第七题中要求计算t=1-1/2*2-1/3*3-….-1/m*m这个表达式,在这个题目中第一空有这样的for语句:for(i=2;i

(3)记住:1/2的值为零,只有1.0/2或是1.0/2.0的值为0.5。(4)类似题目:39题第一空也同样是这种错误、57、76 4.找最大值和排序问题:

(1)遇到这种题目在改错题中最容易考查的是大于(>)、小于(<)等符号的变化,当你查找出错的地方没有语法错误,也没有使用了未定义的变量时,记住这个口诀:将大于改为小于,将小于改为大于!

(2)类似题目:11题第二空、12题第一空和13题第二空、4题第二空、58 5.函数的返回值及其参数:重点

int fun(int x,int y)

main(){

{ if(x>y)return x;

int a,b,c;else return y;

scanf(“%d%d”,&a,&b);}

c=fun(a,b);

printf(“最大值为:%d”,c);}(1)函数的返回类型:

1)在上面的例子中fun函数的返回值是int,如果将int改为double,很明显是错误的。从两个地方来看,首先return x;中x的类型必须和fun函数中的返回值相同,x是整型。其次c=fun(a,b);中fun函数将一个返回值赋值给了变量C,说明函数返回的值一定是整型。

2)记住:函数调用、函数的返回值和ruturn中数据类型必须一致!

3)类似题目:1.1、3.1、16.1、19.2、34.1、36.1、40.1、48.1、71都死这样的错误,(注1.1表示第一题第一空)。78、89、90、(2)return后面的表达式及其类型:19.2、30.2、39.2(3)函数传递的参数:

int fun(int *x,int *y)

main(){

{ if(*x>*y)return *x;

int a,b,c;else return *y;

scanf(“%d%d”,&a,&b);}

c=fun(&a,&b);

printf(“最大值为:%d”,c);

} 1)一定注意:传递的是值还是地址。比较上面两个例子大家很容易区别传递的是值还是地址,第一个例子调用函数的时候传递的是值,因此在fun函数的形参中x和y仅仅是普通的变量,而第二个例子中调用函数的时候传递的是地址,因此在fun函数的形参中x和y就是两个指针变量。

2)类似题目:5.1、13.1、17.2、20.1、25.2、52.1、56、84、85、100(4)指针的使用:

int fun(int *x,int *y){ if(*x>*y)return *x;else return *y;}

1)在此例中fun函数的形参是x和y,它们的类型是整型的指针,那么在fun函数的函数体中使用到x和y的值时一定要区分:x>y比较的是x和y所存变量地址的大小,*x>*y才是比较值的大小。2)如果存在*x=x+y;的类似情况一定是错误的,必须要将赋值号的左右两边的类型变为一致。

3)类似题目:5.2、5.3、20.2、24.2、35.1、44.1、72、75、一定特别注意!

6.数组:

(1)数组下标的初始值:数组下标从零开始,到长度减一结束。

1)考试技巧:当出错行在定义部分时,先检查该定义语句有没有语法错误,再看定义语句中的变量有没有赋初始值,最后看变量赋的初始值有没有正确。

2)定义初始值有窍门,遇到累加时,用来存放累加和的变量一般赋值为零,遇到求阶乘时,用来存放阶乘值的变量一般赋值为一。

3)8.1中的变量k赋值为1,但是数组的下标只能从0开始,因此将1改为0就行了。

(2)普通变量的初始值:

1)依照上面的技巧,我们同样可以将它延伸到普通变量中。41.1中需要将变量的值进行初始化,题目中有这样的要求:“输出主对角线元素之和”,既然这样我们很肯定初始值应该为零,接着我们看看是给哪个变量赋值?看printf(“sum=%d”,sum);输出的是sum的值,说明sum就是我们要补充在横线上的变量。2)10.1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分析。

(3)数组和字符串长度减一:

1)当使用数组中的元素时,最大值只能到数组长度减一。字符串以’’作为字符串的结束标志,因此取值最大也只能到字符串长度减一。25.2中输出printf(“%d”,aa[i]);分析程序知道i在此时就是数组的长度,我们要输出数组中的元素,最大就只能到aa[i-1],因此改为 printf(“%d”,aa[i-1]);就行了。2)4.1和38.2中考查的是字符串长度减一的问题。

(4)数组下标往后走:

1)当题目要求将一个数组中的元素直接赋值或是以某种方式复制到另一个数组中时,接受数据的数组中的下标要自增。9.1中s[j]=s[i];将s[i]中的值复制给s[j],联系上下函数段发现i是一个变量被for语句控制,从0开始直到遇到’’结束。i一直在加但是j没有变化,因此改为s[j++]=s[i];即可。2)类似的题目有:25.2、26.2、32.1、50.2。

7.特例:

(1)部分题目的解答很特殊,需要根据上下文中的内容来解答题目:例如10.1,在此题目中,定义了变量t=0;根据下面程序中的循环,s=0.0,首先加的是变量t的值,即s的值是从 0.0开始的,s得到的值是:s=0.0+0.0+1.0/3+„„,观察表达式的值,这个少加了第一项1.0的值,所以变量t的初值不能是0.0,只能是1.0,或者是1;

(2)21.2中的这个题目中,表达式的值是从2/1+3/2+5/3„„即表达式的规律是从第一项开始,以后的每一项的分子是前一项的分子和分母的和,分母为前一项的分子。所以该题目的第二个空中的内容应该是:c=a;a+=b;b+=c;这一条语句中 a代表的变量的分子,b代表的是变量的分母,执行第一个表达式的值,把a的值赋值给变量c,第二个表达式是把分子和分母的和相加复制给变量a,第三个表达式是把原来a的值和变量b的值相加之后得到的值赋值给变量b,则变量b得到的值也为分子分母的和,不满足题意,而分母应该为原来分子的值。第三表达式的值应该改为:b=c;

(3)类似的题目有:33.2、40.2、43.1、47.1、50.1 8.素数 11.1、29、83(1)判断一个数是否是素数的方法很多,的是只用掌握一种即可,首先掌握判断一个素数的方法;

(2)素数的定义:

1)是自然数

2)只能被1和本身整除,2到本身减一之间的数不能整除该数。

(3)判断m是否为素数的格式:

for(i=2;i

if(m%i= =0)

break;

if(m= =i)

表明m是素数;

(4)素数只能被1和m,那么用2到m-1之间的数除m,如果有一个数能整除m,说明m不是一个素数,就不用再判断后面的数值了,用一条break语句提前结束函数;如果一直都不能整除,则说明m是一个素数。那么用循环语句表示2到m-1之间的数的语句为:for(i=2;i

上一篇:企业融资成本下一篇:外国文学史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