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上第三单元知识点

2025-01-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文人教版七上第三单元知识点(精选4篇)

语文人教版七上第三单元知识点 篇1

这个单元继续学习有关人生的课文。这些课文有的讴歌理想,有的阐述信念,有的论说人生修养。这一单元,侧重理想与信息,递进了一层。理想与信念,实质上是人生的选择,要有所为,就要有所无为,学习这些课文,要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还要练习朗读,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一、各课基本内容:

《理想》哲理诗 ;用比方和意象阐述理想对于人生的决定意义;诵读,个体体验和其它诗文印证诗句哲理。《短文两篇》《行道树》无私奉献的人生信念。《第一次真好》赞美人生的第一次;托物言志,有叙有议;诵读,抓住关键的议论句,探究叙议之间的联系。《人生寓言》拥有巨大的财富反而勾起得失之患;厄运也能使人变得坚强;寓意含蓄;问题策动探究,语言比较概括寓意。《我的信念》译文;一位伟人水晶般纯洁伟大的品格;重在对人生观的培养;收集资料,提取信息,评价人物。《〈论语〉十则》文言语录;人生格言,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读懂,背诵,深思,运用。综合活动,把时空交给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创作尝试,活动展示;“留心处处皆语文”。

二、单元教学要求

1、知识与能力目标:抓好基础训练,提高学生识字写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尤其注重朗读能力的训练。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洋思”经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建立学习小组,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从事学习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坦然面对人生的困难与不幸,培养学生为追求理想而百折不回的坚韧品格。

三、课时安排:

语文人教版七上第三单元知识点 篇2

题目:鸟类是人们的好朋友

一、开头(第1段):从人和鸟类的关系入手,表明鸟类和人们是“一家人”。

二、正文(第2—5段)着重介绍人类对鸟类的伤害、保护鸟类的意义和方法。

(1) 人类对鸟类的伤害(破坏鸟类家园、抓捕杀害鸟类、污染环境等)(略)。

(2) 爱鸟、护鸟的意义(鸟类对人类的贡献:捕食害虫、保护生态、科学研究等)(详)。

(3) 爱鸟、护鸟的方法(加强保护意识、优化自然环境、不捕捉(吃)野生鸟类 等)(次详)

三、结尾(第6段):呼吁大家都来爱鸟 、护鸟。(鸟是人类的朋友,爱鸟、护鸟是人类的美德。为了鸟类更好地在地球母亲的摇篮里生存,让给我们共同建造美好的家园。)

贵宇航|衢州市新星初级中学709班

题目:保护鸟类,保护我们心中的美

一、开头:从保护鸟类公益广告写起,点出鸟类的悲惨现状。(广告语:“草长莺飞的季节,不要让鸟儿的叫声成为回忆。” “保护鸟类,保护我们心中的美。”)(第1段)

二、正文:探究鸟类减少的原因及其影响,提出保护鸟类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观点。(第2、3段)

(1) 造成鸟类减少的原因:人类肆意捕食,贩卖鸟类赚钱,滥杀鸟类等。(次详)

(2) 失去鸟类可能会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影响,指出鸟是人类的朋友,呼吁人类行动起来爱鸟、护鸟。(引用“仙鹤姑娘”的故事)(详写)

三、结尾:呼吁人们保护鸟类。(鸟类是自然生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保护鸟类,保护人类自己,保护我们心中的美!)

叶鑫淼|衢州市新星初级中学703班

【王志兰老师评】

这里选取的三个写作提纲,都较好地围绕“保护鸟类”为主旨的宣传活动,主题突出,条理清楚。三个提纲都注意先划分出文章的主要层次,再安排主要层次下的小层次,注意到各个层次之间的逻辑顺序。提纲文字简要、明确,也注明运用了哪些材料,详写哪些,略写哪些;开头与结尾照应,结构完整。第3个提纲采用列图表的方式,更加具体直观,一目了然。

二 “××自述”作文

衢州烤饼自述

◎余贝晗|衢州市新星初级中学703班

大街小巷,一辆三轮车,一把大遮阳伞,一个烤炉,再加上一个手艺精湛的烤饼人,就足以构成古城衢州一道最具特色的烤饼风景。

我,就是从烤炉里制作出来的风味小吃——衢州烤饼。

要想尝一口我的味道,就得先知道我的制作流程吧。

第一步,揉面团。制烤饼人的双手不停地用力压揉雪白的面团,面团在手掌的压揉下变得十分柔韧,烤饼人快速地将面团分成一个个乒乓球大小的小面团,接着又将每一个小面团用手掌压成扁圆形。

第二步,放馅料。取出早已准备好的猪肉馅,烤饼人左手拿起已经压扁的面团,右手拿起勺子舀了两勺馅放在扁圆的面团上,撒上一些绿葱,再放一点红辣椒末,接着把面团周围一圈向内合拢,将馅完美地包在面团内。

第三步,成饼。再接着就是将放了馅的面团再一次压扁,用手指来回按压,直至薄厚均匀为止。

第四步,下烤炉。烤饼人将待烤的面饼摊在手心上,俯下身,迅速将手伸进烤炉,用力把面饼贴在炉壁上。这些繁琐的步骤,对于一个有多年经验的制烤饼人来说,不到一分钟就可以完成。

制作我的过程只讲究一个字——“快”,揉面要快,放馅要快,下烤炉更要快。

等面饼在炉中经过高温烤制后,就可以取出食用了。吃烤饼也是有讲究的,就是一定要趁热吃。刚刚做好的烤饼,外皮色泽金黄,还不时散发出诱人的香气。一口咬下,香味和热气瞬间溢满整个口腔,肉馅的鲜美与面皮的香脆融为一体,让人吃了还想吃,欲罢不能。

我的制作工艺看似简单,但若没有多年制饼的经验的人,根本无法做出美味的烤饼。

我的味道恣意却从不张扬,外形简单却香满四溢。古城衢州悠久的文化底蕴和衢州人淳朴热情的性格,在这个小小烤饼摊子徐徐上升的热气中,缓缓流淌。

“一座衢州城,半城烤饼香。”朋友,如果你来小城衢州,千万不要错过衢州的特色小吃——烤饼。

【王志兰老师评】

“我”是一枚小小的衢州烤饼,“我”的制作过程不复杂,但需要相当的技术。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写法,完整地再现了特色小吃——衢州烤饼制作的全过程:揉面团、放馅、成饼、下烤炉,条理清晰,纹丝不乱。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从简陋的烤饼摊入手,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接着将烤饼制作的步骤及注意事项逐一介绍,让读者如临其境,仿佛闻到烤饼的香味,吃着烤饼的美味。文章结尾处,小作者热情表达出对家乡烤饼的喜爱、赞赏之情。

我回家

最晚的一天

◎詹紫露|衢州市新星初级中学709班

女孩在家门口踱来踱去,连敲门的勇气也没有了。

落日收起它最后的一丝余晖,繁星早已迫不及待地铺满夜空,撒下点点星光。

白天的悲伤重新爬上女孩的心头——

女孩科学考砸了!

女孩是一个自尊心特别强的人,她不容自己有半点失误。期中考试,她的其他科目成绩都不错,唯独科学,她一直引以为傲的科学,竟考了全班第二十五名。

当那张打着鲜红“×”的试卷飞到女孩面前,上面刺眼的分数清晰地映入她的眼帘:107.5。

女孩简直不敢相信这张试卷是属于她的!

她使劲揉了揉双眼:107.5,鲜红的;女孩的姓名端正地印在分数旁。

nlc202309030156

她的脑子一片空白……

放学的铃声响起来了。女孩迷迷糊糊地往家走,双脚好像踩在棉花上。

一阵风吹来,金黄的树叶落在地上,打在她的脸上。偶尔耳朵里似乎传来麻雀叽叽喳喳的叫声,“它们也许在嘲笑我吧?”女孩想着。

女孩用劲将脚边的小石子踢起,看着小石子在路面上滚呀滚,无助地跌入下水道。

女孩心乱如麻。她拖着脚,在人行道上挪移,脚步缓慢而沉重。

“叫我怎么向爸爸妈妈说呢?”女孩的眼睛里满含着眼泪。

繁星眨着惺忪的睡眼,女孩在家门前一直踌躇。

终于,女孩鼓足勇气,敲响了家门。

“女儿,回来了,妈妈担心死啦!”母亲一把将她揽在怀里。

“露露,快洗手吃饭!你最爱吃的排骨,爸爸烧好了。”父亲的话里飘着饭菜香。

女孩迈进家门。两行眼泪顺着脸颊而下。她用手狠狠擦去热辣辣的泪水。

没有母亲的唠叨,没有父亲的责问,女孩几近伤悲的心蓦然温热起来。

“乖女儿,不用怕,不就是一次考试考砸吗!相信你会尽力的。”父亲的一句话,将女孩心中的阴霾消失殆尽。

那个女孩就是我,那年我13岁。那天是我回家最晚的一天。

【王志兰老师评】

这篇小文一气呵成,真实感人。小作者采用倒叙的写作顺序,从女孩站在家门不敢进家门写起,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接着道出小作者回家最晚的原因和过程,最后描述事情结果,从而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小作者擅长景物描写,着笔人物心理活动描写,女孩那纠结而无奈的情绪在字里行间具体真实凸显,读之感同身受。

我回家最晚的一天

◎柳徐阳|衢州市新星初级中学709班

进入初中,参加晚自习,所以每天都较晚才到家,但最晚的还是要数那个雨夜。

那晚,坐在教室里,我听着窗外哗哗啦啦的雨声,伴随着疾风,把树们吹得疯狂摇摆。我的心不禁一紧……

放学了,我走到我与妈妈约定的地点,却没有看到她。我焦急地四处张望。忽然,我听到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扭头望去,一眼便看到了妈妈在向我招手,我连忙跑了过去。看见妈妈身上虽披着雨衣,但脸颊上却是湿淋淋的,雨点不住的打在她的脸上。我不禁抱怨起这场风雨来。

坐上电瓶车,却发现座垫全湿了;钻入妈妈的雨衣,忽然发现雨衣的第二个开口没打开。“那我的头往哪放啊!”我抱怨道,妈妈扭过身子,抱歉地说:“哎呀,对不起啊!这个开口忘记打开了。”“算了算了,就这样吧!”我不耐烦地说着。

一路上,我只感到手上冰凉,裤腿上一阵阵凉意。我低着头,看着地面,只见橘黄色的灯光不住地在湿淋淋的地面上闪烁着。顺着地面往上看,我只看到雨衣里如雾般稠密的黑暗。我与妈妈谁也没有多说话,世界显得格外寂静。

或许是我很想早点回家,我开始不断地问妈妈现在已经到哪里了。妈妈的声音混着风雨声,隔着雨衣,我听到的是妈妈扯着嗓子喊出来的声音:“快到家啦!”

风雨越来越大,我的裤子已经被风雨打得湿透了。忽然,妈妈的腿夹紧了我的腿,似乎是不想让我淋湿,让我再靠近她一些。于是,我伸出手臂,紧紧地抱着妈妈的腰。渐渐地,我闻到了一股香味,那气味不同于那冰凉的雨点所散发的味道,那是温暖阳光的味道。我把脸紧紧贴在妈妈的背上,嗅到了妈妈毛呢大衣的味道,和着淡淡的清香。

顿时,我似乎感到心中有一股暖流在涌动,有一道温暖的阳光在升起。

快到家门口时,我看到爸爸站在家门前,伸长着脖子远眺;看到我们的车子过来,爸爸的脸上笑容开花。那一刻,我感到这雨夜似乎并不只是冰冷的。

那一天,是我最晚回家的一天,但在我心中,却珍藏着一个阳光般明媚的回忆。

【王志兰老师评】

“我”回家最晚的一天,是满载着浓浓亲情的温暖时光,早已铭刻于心。那个雨夜,母亲的“接”、父亲的”等”,都是暖暖的情爱。“我”敏感的心读懂父母深爱,并镌刻在“我”的心版上。小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发生在雨夜的一件平凡而温馨的小事,抓住人物的活动描写,条理清晰,感情真挚。文章首尾呼应,突出主题。

语文人教版七上第三单元知识点 篇3

七上第一单元 第三课《计算机探秘》教案

《计算机探秘》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情感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掌握的要求,加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的了解,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方面。 1、学生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了解硬件的特性及用途。 4、了解计算机的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二、教学内容及难点分析 教学内容 本节首先讲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它包括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名称、作用以及它们的一些技术参数。 教学重点 学生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设备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及教法 教学准备 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准备一台计算机,让学生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实物,来增加他们的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 一、质疑导入 我们知道计算机又叫信息处理机,因为它处理信息的能力很强。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样高性能的机器它究竟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呢?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就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先请同学们自己看本节课内容,边看书边思考: ①计算机系统是由哪两部分组成? ②计算机硬件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③计算机软件系统有哪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先让学生预习一遍教材,让他们大体了解计算机硬件的一些名称,然后我再逐个给他们一一讲解,只到每个学生知道什么是硬件,什么是主板,什么是中央处理器,什么是输入、输出设备以及存储器等等。接着让他们打开计算机,让他们看看实物,并知道它们的形状以及接口等等。利用启发引导和学生互相学习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2、学生回答问题①,教师补充说明并注意纠正。 学生答后,追问:谁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教师说明:硬件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部件,像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软件是用来指挥计算机工作的`命令语言,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离开了软件,计算机就不能正常工作。若计算机只有硬件,就好比人有身体,却没有知识和思想,还不能为人们做事,要让它“活”起来,还要让它掌握“知识”、形成“思想”--这就是软件。 3、学生回答问题②,你有几种分法?怎样分? 从外观上看,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器和音箱等部件所组成。 从功能上看,计算机的硬件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 4、学生回答问题③。 学生答后,教师简介常用的操作系统:DOS、Windows系列、Linux等的特点;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应用软件以及他们的作用。 5、学们现在我们最常用的软件大都是外国人开发的。 6、像操作系统Windows、办公软件Office、图形处理软件Photoshop等,他们把这些软件的价格卖得很高,但由于中国人还没有开发出同等优秀的软件,还是只能高价买进。但是有志气的中国人已经不甘落后,也开发出了一些优秀的国产软件,如WPS、江民杀毒、超级解霸等,但数量还很少,还有很多优秀的软件等待着同学们学好知识去开发。 三、过程说明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微型计算机包括主机和外部设备。主机主要由CPU和内存储器和接口三部分组成。其中CPU有运算器和控制器;内存储器有随机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外部设备有外存储器(磁盘、磁带、光盘等)、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一些硬件的性能: 主板:主板是微型计算机的主体。主板上存满了各种电子元件、插槽、接口等。它为CPU、内存和各种功能卡提供安装插座;为各种存储设备、I/O设备、多媒体和通信设备提供接口。目前常见的主板结构规范主要有AT、ATX、LPX等。 中央处理器CPU: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个部件,它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控制器用来协调和指挥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操作,本身不具有运算功能,而是通过读取各种指令,并对其进行翻译、分析,而后对各部件作出相应的控制。 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设备将要加工处理的外部信息转换成计算机能够识别和处理的内部表示形式,输送到计算机中去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最常用的输入设备是鼠标和键盘。输出设备是将计算机内部以二进制代码形式表示的信息转换为用户所需要并能识别的形式,输出出来。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记忆和存储部件,用来存放信息。 小结:计算机硬件的发展与应用今天,我们简单了解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原理,这只是刚刚掀起计算机世界的一个角,计算机从开始诞生到现在不过短短五、六十年,但它的发展速度却不是任何一个其它产品所能比拟的。几乎,几个月,便有一个新的硬件产品产生。“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用这句话来形容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最恰当不过的。计算机硬件仅仅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一部分,计算机系统的另一部分是软件,有了相应的硬件,再配上相应的软件,那么计算机才会给我们真正带来更大的乐趣。 计算机技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未来的世界会有更多的精彩等待同学们去体验和感受,只要同学们永远保持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并有正确的科学方法辅助,我相信未来的世界是永远属于你们的!

语文七上第五单元复习 篇4

一、基础知识 1.生字词:

第二十一课 蟹 花蕾 堕 丫杈 寂寞 憔悴肃杀 诀别 荡漾 嫌恶 笑柄 可鄙 什物 惊惶 瑟缩 傲然 虐杀 宽恕 恍然大悟 苦心孤诣

第二十二课 抹 攥 逮 怦怦 树杈 寒战

第二十三课 信服 嫩芽 霎时 拆散 委屈 水波粼粼 各得其所

第二十四课 匿笑 祷告 并蒂 菡萏 攲斜 慈怜

2、词语: 21 风筝

憔悴--本指人瘦弱,面色不好看。文中指风筝颜色黯淡。

点缀--本义指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美好。文中指风筝。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诀别--分别(多指不易相见的离别)。肃杀--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

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羚羊木雕

仗义--指讲义气。

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散步

各得其所--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所,位置。粼粼--形容水清澈的样子。

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悠闲--闲适自得。

分歧--意见不一致。诗两首

沐浴--①洗澡。②比喻受润泽。③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匿笑—偷偷地笑

攲斜—倾斜,歪斜

二、课文理解:

21、《风筝》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他在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发表了代表作《阿Q正传》。鲁迅的作品集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坟》《三闲集》《而已集》等。本文以“风筝”为线索,围绕“风筝”叙写了封建教

育思想对儿童精神上的压制,表现了作者的自我剖析精神和对冷酷现实的极端憎恶。

22、张之路的《羚羊木雕》以“羚羊木雕”为线索,通过“查问木雕——赠送木雕——取回木雕”几个情节,表现了一家人不同的心态,并提出疑问:要木雕还是要友情。要不要取回木雕是整个事件的高潮和矛盾的焦点。

23、《散步》以时间顺序叙写散步的过程,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动人的画面。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昭示中年人应肩负起承前启后的责任,给人以深刻启示。

24、诗两首。《金色花》以“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想象,展开三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寄寓了母子情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荷叶母亲》这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叶赞母的散文诗。它是一篇爱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所感动从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爱。篇末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本文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

家、儿童文学家——冰心。

25、《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选自南朝宋时刘义庆组织人员编写的《世说新语》,它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全书共8卷,分为德行、言语、文学、政事等36门。本文编入“言语”门。通过谢太傅一家雪后赏景的故事,对才女谢道韫给予了有力的赞赏。谢朗的诗形象地写出了雪落的颜色和姿态;而谢道韫的诗在追求形似的同时,更注重了神似,有深刻的意象。《陈太丘与友期》记陈记七岁时的故事,表现了他的聪慧,但主要是写了他懂得为人的道理。“无信”和“无礼”为全篇核心。

三、《风筝》一文重点句子理解: 1.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阳光明媚;而北京冬季未过就放风筝,所以惊异;“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且无从补过,所以“悲哀”。从结构上来说,是引出下文

2.“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

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3.“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不幸”? 以前我一向以为管弟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知道自己做错了,心情沉重起来,受到惩罚,良心遭受谴责,所以说“不幸”。

4.文中所说的“精神虐杀的一幕”,具体指前面的哪些事情? 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认为是笑柄,可鄙的;发现小兄弟偷做风筝,我把他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5.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被虐杀者的麻木使虐杀者可以恣意妄为,这令人感到悲哀而沉重。中国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的思想来指导。6.为什么说“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为什么“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除形容天气外,有没有别的含义?

(1)“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知道,“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种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想摆脱也不可能,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2)“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

(3)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

四、文言文:25课《世说新语》两则

1、主要人物简介: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彭城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

谢道韫,字无奕,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2、文章简介: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3、文言文原文及注解: A.原文: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 内集①,与 儿女② 讲论文义③。俄而④ 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⑤?”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⑥。”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⑦。”公大笑乐⑧。即 公大兄⑨ 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B.注解:①内集:家庭聚会②儿女:儿子、女儿、侄子侄女等。③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④俄尔:不久,一会儿⑤白雪纷纷何所似: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来像什么呢

⑥撒盐空中差可拟:撒在空中的盐差不多可以相比⑦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而起⑧大笑乐:高兴地笑(了起来)⑨大兄:谢安大哥 A.原文: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①,期日中②,过中不至,太丘舍去③,去后 乃至④。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

在不⑤?”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⑥”元方曰:“君与 家君⑦ 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⑧;对子骂父,则是无礼⑨。” 友人 惭⑩,下车 引之㈠,元方 入门不顾㈡。

B.注解:①期行:相约同行 ②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③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④乃至:才到(乃:才)⑤尊君在不:你爸爸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吗)⑥非人哉:不是人哪!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⑦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⑧则是无信:就是不讲信用⑨则是无礼:就是失礼⑩惭:感到惭愧(了)

㈠引之:拉元方的手(引:拉)㈡入门不顾:走进自己家的大门,不回头看(顾:回头看)

4、常见重点问题解答:

(1.谢太傅为何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 答:谢太傅出题考听众时,天气发生了变化,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这使谢太傅感到很高兴,就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2.作者认为“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

哪个更好?为什么?

答:作者认为“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作者虽然没有直接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3.可用来比喻飞雪的还有什么? 答:鹅毛、碎云、梨花、蒲公英等。

(4.你认为胡儿与道韫的比喻哪个更好,为什么? 答:“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这个比喻不仅形似且神似,雪的飘飞与柳絮的飘飞接近,并写出雪的颜色和数量,拥有前者所没有的美感。而且给人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5.请写出几个关于“雪”的古诗词。

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6.《咏雪》全文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答:轻松、欢快、融洽、和谐。(7.《咏雪》的主旨。

答:叙述了谢家子弟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咏雪“一事的始末,突出表现了谢道韫的咏雪之才。

(8.分析《陈太丘与友期》中的人物形象。答:陈太丘:守时。

友人:急躁,无信,无礼,知错能改。

元方:聪慧,懂得为人之道,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元方以客“无礼”“无信”为核心进行责备,可见他懂礼识义,能言善辩。对粗俗的客“入门不顾”又体现了他正直不阿(ē)的性格。

(9.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是否失礼?为什么? 答:A.元方并非“无礼”。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对子骂父的人,其品行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绝,而且对一个七岁的孩子不能求全责备。

B.元方有些失礼。天下人谁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应该给人以改正的机会。

(10.你从《陈太丘与友期》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否则会丧失朋友,失去友谊。

(11.《陈太丘与友期》主旨。

答:记述了年方七岁的陈元方敢于维护父亲尊严,责备父

友“无礼”“无信”,表现了陈元方懂礼识义,聪颖机智,正直不阿,勇敢睿智的性格特点。(12.你还知道哪些少年的智慧故事? 答: 曹冲称象和司马光砸缸等。

五、课文及佳句背诵。

上一篇:饭店术语解释下一篇:铁路局物业中心管理提升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