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概述(通用8篇)
第一节心理与心理学
心理学起源
Psyche和logos对心灵或灵魂的解释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行为(behavior):指机体的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反应动作或活动;
心理活动不能直接研究,只能通过行为加以间接地观察和测量。
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 Ebbinhaus,1850-1909)曾经说过:“心理学有一个悠久的过去,但却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说它有一个“悠久的过去”,是因为人类对心理现象的探讨早在公元前就已经开始了。说它有一个“短暂的历史”,是因为科学的心理学诞生时间并不长。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ilhelmWundt)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至于运动心理学,其诞生时间更晚:1925年,美国心理学家格里菲斯(Coleman Griffith)在伊利诺斯大学体育系创立了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运动心理学的诞生。
1965年国际运动心理学会(ISSP)在罗马的成立,才标志着运动心理学开始正式走上科学的发展道路。
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个体行为与个体心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个体意识和个体无意识
意识(consciousness):是人类独有的高级水平的心理活动,是对外部和内部刺激的觉知。人类的意识活动包括对外部事物、内部刺激、自身和内部心理活动的觉知。
无意识:人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我调节和控制的现象(如,梦境)。清醒状态下也有无意识现象,它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许多由意识调节的行为,经反复重复后可以转化为自动化的、无意识现象。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个体心理: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
社会心理: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具有的心理现象(如,人际关系、团体动力与特征、个体社会化等)。
个体心理的内容
个体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心理活动从发生、发展到结束的完整过程;共同规律的研究。
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
情感过程:人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
意志过程:控制行为、克服困难的过程
个性心理:个人心理和精神面貌的总和;差异角度的研究。
个性心理倾向:个性中相对活跃的因素;人类行为的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中相对稳定的成份;个体典型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包括能力、气质
和性格
自我意识:人对自身的觉知与体察:自我认识、体验、控制
社会心理的内容
人际关系,人际互动,团体动力特征、群体印象个体社会化
从众、感染、社会性懈怠
运动心理学及其研究对象
运动心理学是心理科学的分支之一,是研究体育运动活动中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三大领域)
竞技运动领域 心理训练 增进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与心理心理评定 体育教育领域 大众健身领域 健康
心理选材 掌握运动技能 体育锻炼动机
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一)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揭示心理和行为发生发展的规律;满足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
(二)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意义有助于:(4个“有助于”)
运动员的选拔;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提高训练水平和竞赛成绩;增进大众心理健康。
第二节心理的实质
心理现象的实质问题,是当今科学上的3大难题之一(物质、生命、意识的起源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完整的答案。
千百年来,人类对于这一问题的探索从未停止过,并在不同的时期,提出了各种观点和假说。如:远古时期的灵魂论,古代唯物主义(荀子:“形具而神生”),近代唯心主义(贝克莱:“我思故我在”“存在就是被感知”),西方旧唯物主义(机械论:拉美特里:“钟”;狄德罗:“会说话的机器”)。„„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对心理实质的认识,是相对最为科学、合理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一、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一)脑是心理的器官
心脏说颅相、脑髓说
1861年,法国医生Broca发现言语运动中枢。如:植物人
(二)人脑的结构与机能
1.人脑的结构
大脑皮层由神经细胞组成,神经细胞分层排列,形态相似者聚成一定层次,由浅到深依次为: 分子层、外颗粒层、锥体细胞层、内颗粒层、节细胞层、梭形细胞层。
皮层表面,有许多沟回,扩大了皮层的表面积。同时,沟回又将大脑半球分成了几个叶。额叶、颞叶、顶叶、枕叶,都有相对集中的功能。
2.人脑的机能
人脑的神经结构,决定了其生理机能——反射。
(1)反射(reflex):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一定刺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
【反射研究的发展】
笛卡尔【法】反射;动物和人的一切不随意活动都是自动实现的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谢灵顿【英】反射弧;反射是由骨髓实现。
谢切诺夫【俄】反射活动分为开始、中间、终末三个环节;心理现象发生在中间环节。巴甫洛夫【俄】:条件反射学说。
无条件反射
是先天的,不学而能的一种反射。
条件反射
在有机体生活中形成的,随条件变化的反射;
一定条件下无关刺激成为无条件刺激物的信号所引起的反射;
在有机体生活过程中,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由于后天学习而获得的。
我们的一切培育、学习和训练,一切可能的习惯,都是很长系列的条件反射。
(2)条件反射(conditional reflex)的形成过程
非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的反复结合。
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和消退,是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
心理活动产生于反射活动的中间环节。
(3)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人脑机能的特殊性
第一信号系统(first signal system):以现实的、具体的事物为条件刺激物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second signal system):建立在第一信号系统基础之上的人类语言功能系统。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在于:人不仅有着与动物相同的第一信号系统,而且还有比动物更为发达的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反映(reflection):是物质间相互作用并留下痕迹的过程。它是物质的普遍特性和规律。心理是反映,但并非所有的反映都是心理。只有当生物发展到一定的水平阶段—动物,并且有了神经系统,它能揭示刺激物的信号意义,才有心理现象产生。
一般认为,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在进化的过程中,是劳动和语言一起推动了人脑的发展,人类的心理随之发展和完善,使之从本质上区别于动物,其心理活动成为反映的最高形式。
心理现象来源于客观现实,并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发展完善。脱离社会生活,心理就无从发展,内容也十分贫乏。
心理现象也具有主观性,观念性,以及反映过程的个体差异性。
要点:心理现象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
说它是客观的,是因为:
①它所反映的现象来源于客观现实; ③它是通过各种外部活动表现出来的。②它是物质的脑的神经活动过程;
说它是主观的,是因为:
①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由一定个人来进行的,这就必然受到他所积累的全部个人经验和他的个性的制约。
②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通过主体的活动实现的。
第三节心理学的源流
一、心理学的流派
(一)构造主义(structuralism)。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研究人们的意识采用实验室内省法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
(二)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代表人物:詹姆斯
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多种情景、多种方法人如何适应环境
(三)格式塔心理学(the Gestalt)。代表人物:韦特海默
认识具有整体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四)行为主义(behavioralism)。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
研究可观察的外显行为采用实验法环境决定论强化行为结果
(五)精神分析学派(psychoanalysis)。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早期经验引起的内心冲突被压抑的本能冲动宣泄
(六)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代表人物:奈瑟,皮亚杰,西蒙
计算机科学认知加工过程口语报告法
(七)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注重人的独特性和社会性人具有发展的潜能和自我成长的需要
二、心理学的谱系
(一)基础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general psychology)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实验心理学(experimental psychology)人格心理学(personality psychology)生理心理学(physiological psychology)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动物心理学(animal psychology)
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心理测量学(psychometrics)
(二)应用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 psychology)消费心理学(consumer psychology)临床心理学(clinical psychology)环境心理学(environmental psychology)咨询心理学(counseling psychology)法律心理学(forensic psychology)工业心理学(industrial psychology)运动心理学(sport psychology)
管理心理学(managerial psychology)等等
广告心理学(advertising psychology)
第四节心理学的研究
一、心理学研究的价值
(一)描述与测量“是什么” 信度、效度
(二)解释与说明“为什么” 从生理、心理、行为和社会文化
(三)预测与控制“怎么做”
二、心理学研究的程序
(一)确定问题并提出假设探讨关系:因果、相关
(二)确定研究对象被试、样本、总体抽样
(三)界定概念及其测量工具变量:刺激变量、属性变量、反应变量、自变量、因变量
(四)选择研究方法
(五)解释结果并做出推论
三、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一)观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
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被试的行为活动,从而探讨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方法。
分为参与观察(反应性观察)和非参与观察(非反应性观察)。
(二)调查法(survey method)
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就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
问卷法(questionnaire method):调查者事先拟好问卷,由被调查者在问卷上回答问题的方法。访谈法(interview method):调查者对被调查者进行面对面的提问,然后记录被调查者的回答或反应的方法。
(三)个案研究法(case study)
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
(四)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
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的方法。
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实验变量(experimental variable):由实验者操纵变化的变量。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由自变量而引起的某种特定反应的变量。
无关变量(irrelevant variable):与研究目的无关,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变量。
现场实验(field experiment):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对实验条件作适当控制所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laboratory experiment):在严密控制实验条件下,借助一定仪器所进行的实验。
思考与测验
个体心理现象包括哪些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心理的实质的观点是什么?
人脑的机能是什么?
心理现象发生在条件反射的哪个环节?
近年来, 我国公务员因工作压力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我们综合分析了近十几年的研究文献, 归纳了研究者们有关公务员心理健康水平的现状调查、公务员的工作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公务员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相关研究和提高公务员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方面的研究成果, 希冀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使公务员队伍不断成长, 以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 更好地服务社会。
1. 国内外公务员心理健康的有关研究
国外有关公务员心理健康的研究起步较早, Bogg与Coope (1995) 对英国557名高级公务员和1056名私营企业行政经理进行了职业压力测验, 对两类群体的心理、身体健康和工作不满意度、职业压力进行了研究, 得出的结论是公务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工作不满意度要更加严重一些;G Mein与P Martikainen等 (2003) 通过自制问卷对在职公务员进行调查, 得出在职公务员与退休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相比差异显著, 而对于处于领导岗位的公务员来说, 其心理健康状况在退休后并无较为明显改善的结论。
广西师范学院的赖国强教授在1998年曾提出公务员的心理素质结构包括:个性心理特征、情感与意志和心理健康水平, 并对心理健康水平与职业心理素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国家行政学院的李雪峰教授在2001年对司、局级公务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进行了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的李皓等在2004年对公务员人格与心理健康存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2005年, 福建行政大学的黄训美在《公务员心理保健》一书中提出公务员心理健康标准。
2. 国内外有关工作压力概念的研究现状概述
国外学者对“工作压力”这一概念研究较早, 尽管对工作压力研究呈显著增长趋势, 但研究者对工作压力的定义和本质却并没有达成一致。
早在1932年,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生理学家Wafer Cannon在其专著中最先将压力引入到生理心理学领域。他认为, 压力是在外部因素影响下的一种体内平衡紊乱, 在危险未减弱的情况下, 机体处于持续的唤醒状态, 最终会损害健康。
1980年, Hans Selyels提出“压力是身体对任何作用于它的需求的非特殊反应”。John M.Ivancevich和Michael T.Matteson将压力简单定义为“个体对于环境的反应”;T.A.Beehr和J.E Newman将工作压力定义为“一种起源于人与工作的相互作用的、以人的内部变化为特征并导致他们偏离正常功能的状态”;Fred Luthans综合上述两种定义并加以概括, 将压力定义为“对外部情况的适应性反应, 这种反应导致组织的参与者生理上、心理上以及行为上的偏离”。
1990年, 我国学者徐长江提出:工作压力是在工作环境中, 使个人目标受到威胁的压力源长期地、持续地作用于个体, 在个性及应付行为的影响下, 形成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反应过程。
2002年, 冯喜良研究发现, 科研人员的工作压力可能集中在时间、期望等方面, 而组织压力可能较小;葛晓红等通过对重症监护室的护士研究发现, 危重病人造成的长期精神紧张, 较多生死离别形成的特殊工作环境, 工作范围狭窄造成的人际关系, 个人价值的内在期望与现实冲突, 以及无规律生活造成的生理素质下降, 构成了护士特有的工作压力来源。
此外, 心理学对工作压力的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 各个学派都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出发对工作压力进行了研究, 主要的理论有刺激学说、压力反应学说、主体特征学说和压力的复杂构成学说。
总结国内外有关工作压力概念的研究, 不难发现, 各学者从心理学、生理学领域对工作压力加以界定, 并引入社会领域, 其探讨是逐步深入的。20世纪50年代以来, 工作压力在人力资源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管理学、健康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 对工作压力开展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 这可以从相关文献中反映出来, 从1981年开始, 以工作压力为主题的文献数量急剧增长, 从1984年开始, 几乎每年都有200多篇文献以工作压力为主题。21世纪以来, 工作压力一直是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
3. 有关公务员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现状概述
郑洪利在《青岛市中青年领导岗位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2000) 中从心理学的角度, 通过一系列专业的心理测量量表实际调查了青岛市某一公务员群体的工作压力水平和心理健康状况;赖小林、林昆等人的《广东汕头市公安人员心理健康水平调查研究》从心理学角度出发, 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对部分公安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从工作压力角度分析所得数据, 得出结论;霍团英在2004年对杭州市213名青年领导干部作了测量, 结果显示, 有22.4%中青年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平均值, 并且工作压力偏大, 表现为轻度心理健康问题。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对在该院就诊的心理疾病患者调查显示, 公务员约占总数的10%, 其数量比其他任何一个职业的患者都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精神科对心理咨询者进行盘点时得到同样的结果, 在心理健康问题最多的人群中, 国家公务员排在首位。
2006年, 朱晋峰在《广州地区政府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对策》中提出, 广州地区政府公务员群体中有大约二分之一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存在身体不适感、厌烦感觉和偏执性思维较国内常模更加突出, 并且心理健康问题在随着职务的提升、工龄的延长而增加;躯体化症状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断地增加, 而男性公务员所承受的心理压力高于女性公务员, 学历较高的公务员在工作中对人际关系更加敏感, 而且其它方面的感受也更加深刻。
2007年, 禹玉兰在《澳门公务员身心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提出, 澳门公务员身心健康平均状况良好, 但是生理健康显著低于社会及行为、心理健康;身心健康状况好的占总人数的8.84%, 身心健康中等的占总人数的70.75%, 有20.41%的公务员身心欠佳。工作压力是影响澳门公务员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职务和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时间长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产生影响。
2008年, 《甘肃省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课题组在《甘肃省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报告》中提出, 甘肃省处级及以下公务员的身心健康状况总体是比较好的, 说明其在公务员的选拔和培养工作上是比较成功的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1) 年龄在30-39岁的公务员指出, 压力主要来自工作量大, 领导要求高, 造成紧张情绪; (2) 女性公务员群体在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的性别歧视, 表现为不被领导重视, 引发消极情绪; (3) 科级以下的公务员, 由于晋升压力较大而易产生较高的敌对情绪; (5) 任职年限在6—9年, 甚至10年以上的公务员, 在职业倦怠方面表现突出。
2009年, 王文芳在《天水市公务员心理健康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中提出, 天水市85%的公务员能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71%的公务员注重心理调节, 11%的公务员对调查有排斥回避倾向。有29份调查表要么选择很少一部分, 要么对所有的问题全部都选择没有或绝大部分, 这从一定程度也反映了其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此外, 19%的公务员认为工作压力大, 20%的公务员认为人际关系紧张, 21.2%的公务员不同程度地存在“抑郁情绪”。
综合近几年的文献, 我发现, 研究者们对公务员因工作压力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现状作了大量的调查, 虽调查结果尚不统一, 但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今公务员因工作压力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 公务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和有关组织部门的关注, 同时, 有关心理健康的测评也被纳入公务员选拔考试和公务员培训体系中。此外, 许多研究者也根据不同的结果提出了管理策略。
5. 总结与展望
公务员作为特殊群体, 肩负着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 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行为方式对社会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如何缓解公务员的工作压力、提高公务员心理健康水平、使这一群体更好地服务社会, 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并受到我国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者们从不同层面对公务员的压力水平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 并探讨了工作压力对公务员心理健康的影响,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由于该课题的研究历程并不长, 研究内容尚不完善, 还有许多需要改进之处。
摘要:近年来, 我国公务员因工作压力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的现象日益突出, 国家、社会、人民对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非常关注, 这个时期也涌现除了很多公务员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本文就国内外公务员工作压力水平和心理健康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概述。
关键词:公务员,工作压力,心理健康,研究现状概述
参考文献
[1]崔会玲, 杨俊峰.公务员心理困境:一个急待关注和解决的现实问题[J].甘肃行政学院报, 2005, (2) .
[2]朱晋峰.浅析公务员应具备的职业心理素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 (8) .
[3]黄训美.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发展研究, 2005, (1) .
[4]毛秀娟.公务员心理状况及其调适分析, 2008, (5) .
[5]徐明政, 徐金南.关于公务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7, (5) .
[6]潘莉, 佘双好, 李怀军, 戴永胜.公务员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2007, (2) .
[7]马剑虹, 包雷萍.工作特征、控制感及职业紧张的关系分析[J].心理科学, 1999.
[8]年乘涛.公务员心理健康的标准与对策[J].社会心理科学, 2004, (4) .
[9]周跃萍, 周连英.不同职业人员工作压力源于压力反应的比较研究[J].心理学探新, 2004, (1) .
[10]杨光军.公务员心理健康:一个被忽略的话题[J].领导科学, 2002, (5) .
[11]孙多金.公务员应对机构改革的心理分析.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1, (4) .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一词,在我国又叫心理卫生,两者的含义是一致的。心理健康的含义是不断变更的。究竟什么叫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提出的,两者均从属于“健康”这一上层概念。要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首先要清楚什么叫健康。健康指的是有机体的一种机能状态,一般指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
所谓机能正常又是什么意思呢?依据生态学观点,指的是生态系统中,有机体与其环境(指与有机体发生物质与能量交换的系统)能保持良好的适应。
所谓适应,指有机体与环境能保持适度的动态平衡。适应作为一种机能状态,具有复杂而多种多样性。从性质上来说,有消极和积极之分,从层次上来说,则有简单和复杂、低级和高级之分。心理健康是人类个体对其生存的社会环境的一种高级适应状态。所谓适应,实质上是有机体对环境影响的调节功能。心理健康则是人类个体对社会影响所作出的一种调节功能。通过以上我们对心理健康的实质分析,心理健康一词的含义是富有弹性的。它可大可小,可宽可窄,这就是心理健康运动不断变化扩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从狭义方面来说,心理健康就是运动初期提出的,指对心理疾病的防治,使心理健康功能得以维护和发挥。从广义方面来说,心理健康泛指个体对社会的良好适
二、心理健康的作用
1个人作用
心理健康对于个人来说,乃是事业成功之本,幸福之源,是至关重要的大事。因为从心理健康的根本意义上来说,就是主体在面临来自环境的挑战时,能充分利用其心理机制的调节潜能,作出适应性的行为和活动的抉择,才能事业有成。人生在世,面临境遇的挑战,将是不断的。风雨人生路,难得平安程。弱者常悲戚,强者得生存。为人当自强,心理必健康。这乃是处世之道。只有心理上的强者,才能战胜一切困难。事业越大,困难越多,越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凛然不俱,作出良好的适应性行为抉择,完成良好的适应性行动。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心理健康乃人生幸福之源。
2社会作用
社会是人群的结合体。个人是社会生活的实体。心理健康的个人意义,同时意味着巨大的社会意义。从心理健康的社会作用来说,乃是强国之本。因为人民乃国之根本,只有全民心理健康素质的提高,一切财富的创造才能有充分保证。启迪民智,历来都是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的强国之策。我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优秀民族,在于具有勤劳、勇敢、好学、创新等特质,在于全民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全民心理健康,乃是国家兴旺发达之源,富强之本。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与思想基础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什么样的人才是心理充分健康的人,这历来是心理健康研究者共同关心的问题。目前,由于人们的观点、方法不同,对此没有一致的认识。
我们认为,确立心理健康的标准,必须以良好的社会适应为根据。从浅层的显性表现来说,心理健康应有下列六项特征:
1敬业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职能。因此,人对待生活和事业的态度,必然成为社会适应的首要构成要素。只有对待生活与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全心全意的人,才能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
2乐群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不能离群索居。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具有乐于与人共事相处的乐群意识,才能立身处世。为此,乐群必然成为社会适应的构成要素。只有具有乐于与人相处的乐群意识的人,才能对社会生活良好适应。
3好学
人对社会生活的动态适应,必须依靠其内在的心理调节机制才能实现。人的心理调节机制,需通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经验才能逐步建立并发展与完善。因此,好学是社会适应不可缺少的前提。只有勤于、乐于和善于学习的人,才能跟上时代发展,对社会生活良好适应。
4创新
人是人类历史文明的缔造者。历史的洪流永远向前,人类文明永不止步,创新是历史的主流。只有刻意求新,永不墨守成规的人,才能对川流不息的历史潮流,做出良好的适应。尤其是在信息时代,社会的革新周期大大缩短,合作与竞争日益加强,创新特性的作用日益突出。
5坚忍
任何工作、事业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生道路总是艰难而曲折,只有在困难面前永不畏惧、毫不动摇、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的人,才能事业有成,才能对社会生活良好适应。
6自制
人的需要及欲望是多种多样的。人不能无欲,也不能禁欲。人的欲望的满足,必须受制于社会规范。人在现实生活当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诱因,并引起内心的冲突或多种相对立的动机斗争。人需要依据社会规范的要求,来制止那些不正当的欲念。因此,自我克制能力是节制欲念、良好适应社会所不可缺少的特,陛。
上述六项品质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共同组成一个良好适应的调节系统。它们各有不同的层次,随着相应经验的获得,以及心理调节结构的构建而不断发展。
(二)心理健康的思想基础
从心理的结构观点来说,上述六项显性特征,受主体更为内在的隐性的思想意识制约。直接制约上述六项特征的思想意识,有以下几方面:
1个体对社会的意识
其中包含对社会与事业的认识及其情绪体验。
2个体对群体的意识
其中包含对群体的看法,以及在群体社会中的实际感受。
3个体对自身的意识
即自我意识,包含对自我潜能的评估,对自尊、自爱、自强、自理等的认识与体验。
上述三种意识,受制于主体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以上可称为我们对于心理健康的结构观。
四、心理健康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1心理健康并不是人本主义学者马斯洛、罗杰斯所说的那样,是人自身固有潜能自我实现的结果。我们从心理的能动反映论出发,坚持认为心理健康是人们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社会适应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主体的构建活动,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心理调节机制的基础上实现的。人固有的,依靠自我实现而形成的,仅是实现自然适应的生理调节机制,不是实现社会适应的心理调节机制。心理健康有待于完善自我的心理调节机制的构建。心理健康必须通过学习以及相应的社会适应经验的获得,相应的心理调节机制的建立,才能实现。
2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功能是通过有关心理健康经验的传递而实现的。因此,在教育系统中,所传递的经验内容本身的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任意的,必须是适当的。因此,未经专门训练,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的人,决不能充当“辅导员”、“咨询员”、“心理医生”或“治疗员”。
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一种双边双向的协同互动过程,其成效取决于互动双方的主动性。这是强制灌输或放任自流的“自由学习”所不能奏效的。
4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了解当前心理疾病防治的迫切性。当前社会生活的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越演越烈,心理负荷增加,心理疾病越来越多。
5学校应根据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不同原因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心理健康不良的原因来看,绝大多数并不是原发性的或身源性的,即不是生理型的,也就是说,不是由于生理上的先天不足或后天创伤造成的。与此相联系,绝大多数心理异常是属于继发性的或心源性的,即,心因型的,也就是由种种心理适应不良,或心理障碍造成的。
在继发性的心因型不良类型中,就其发生根源来说,又可分为师源性的与学源性的两种类型。所谓师源型,指的是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根源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举止不当。例如一些教师,严重缺乏应有的教育素养,谩骂、讽刺、挖苦学生,严重挫伤其自尊心、自信心与进取心,有的甚至对学生实施残酷、野蛮的体罚与变相体罚等等;所谓学源型,指的是心理适应不良的根源来自学生自身。一些学生往往由于种种原因而表现出怯懦、粗暴,或种种社会上的不良习气,如欺骗、说谎、打架斗殴、敲诈勒索,甚至拦路抢劫、伤人、杀人等等。
1. 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情境中的基本心理规
律的科学。
2.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有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五要素:○
2教师○3教学内容○4教学媒体○5教学环境(物质环境和○
社会环境)
1学习过程(核心过程)○2教学过程○3评价、反思过程三过程:○
3教育心理学能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预测并干预学生、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是4发展概况:◇
1903年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专著。◇
3成熟时期(20世兴起和信息论思想影响和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计算机辅助教学CAI60年代初由布鲁纳发起
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课程改革运动◇。布鲁纳总结了四个方
1主动性研究△2反思性研究△3合作性研究△4社会文化研究1924年面:△
(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节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A. 初创时期【20世纪代以前】
19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学心理学》
B. 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末】
20年代以后,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
30年代,学科心理学也成了教学心理学的组成部分
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有关儿童个性和社会适应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学心理学领域 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的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也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
C. 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
60年代初,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重视探讨教学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人本主义思潮也前期李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重视研究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
D. 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皮亚杰、维果斯基理论的传播
1994年布鲁纳总结教学心理学发展的成果:a. 主动性研究
b. 反思性研究
c. 合作性研究
d. 社会文化研究
2、 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基本作用
(1) 教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A. 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5要素】
a. 学生
b. 教师
c. 教学内容
d. 教学媒体
e. 教学环境
B. 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3过程】
a. 学习过程
b. 教学过程
c. 评价/反思过程
(2)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作用
A. 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B. 为是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C. 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D. 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 识记心理发展、自我同一性、学习准备、最近发展区和关键期等基本概念
(1) 心理发展 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四个基本特征:A. 连续性与阶段性
B. 定向性与顺序性
C. 不平衡性
D. 差异性
(2) 自我同一性 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一致性形象。
(3) 学习准备 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 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多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5) 关键期 【劳伦兹】在某一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来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2、 理解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心理学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自我意识及其发展
(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A. 感知运动阶段 【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B. 前运算阶段 【2~7岁】
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特别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主要有一下特征:
a. 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b. 所有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c. 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
d. 思维不具可逆性
C. 具体运算阶段 【7~11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标志: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
D. 形式运算阶段 【11~15岁】
a. 命题之间的关系
b. 假设-演绎推理
c. 抽象逻辑思维
d. 可逆与补偿
e. 思维的灵活性
(2) 心理学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A. 认知发展制约着教学内容和方法
B. 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 自我意识及其发展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自我意识的发展:
A. 生理自我 3岁左右基本成熟
B. 社会自我 少年期基本成熟
C. 心理自我 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
3、 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认知方式的差异,智商的含义,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1) 认知方式差异
又称认知风格,指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为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A. 场独立与场依存
a. 场独立 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
b. 场依存 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B. 沉思型与冲动型 【反应时间与精确性】
a. 沉思型 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
b. 冲动型 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
C. 辐合型与发散型
a. 辐合型 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答案
b. 发散型 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
(2) 智力差异
A. 智商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B. 智力的差异
a. 智力的个体差异
常态分布(中型分布)
b. 智力的群体差异
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体相等,但男性的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
男女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各自具有自己的优势领域
(3) 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A.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B. 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影响学习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并不影响学习是否发生。
C. 要求我们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做到:
a. 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年龄分班教学、能力分级制】
b. 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是教学方式个别化 【布卢姆 掌握学习理论】
c. 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斯金纳 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
(4) 性格差异
A. 性格是特征差异
a. 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b. 性格的理智特征
c. 性格的情绪特征
d. 性格的意志特征
B. 性格的类型差异
a. 根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分为 外倾型、内倾型
b. 根据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分为 独立型、顺从型
(5) 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
性格不会决定学习是否发生,但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性格也作为动力因素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性格的性别差异又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还会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4、 评价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1) 人格发展阶段
A.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
B. 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C. 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D. 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E. 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12~18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F. 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
G. 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
H. 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2) 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A. 家庭教养模式
B. 学校教育
C. 同辈群体
(3) 人格发展阶段的教育意义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1、 识记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先行组织者
(1) 加涅学习层次分类 【8类】
A. 信号学习【巴普洛夫 经典条件反射】
B. 刺激―反应学习【桑代克、斯金纳 操作性条件反射】
C. 连锁学习
指学习联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反应动作联结。
D. 言语联结学习
指形成一系列的言语单位的联结,即言语连锁化。
E. 辨别学习
指学习一系列类似的刺激,并对每种刺激作出适当的反应。
F. 概念学习
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作出反应。
G. 规则或原理学习
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
H. 解决问题学习
指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运用规则或原理解决问题,以达到最终的目的。
(2) 学习结果分类 【5类】
A. 智慧技能
表现为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指向学习者的环境,使学习者能处理外部的信息。
B. 认知策略
表现为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它是在学习者应付环境事件的过程中对自身认知活动的监控。
C. 言语信息
表现为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
D. 动作技能
表现为平稳而流畅、精确而适时的动作操作能力。
E. 态度
表现为影响着个体对人、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择倾向。
(3) 先行组织者 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2、 理解学习的实质、联结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主要观点、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经典性条件反射的规律、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模式。
(1) 学习的实质
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A. 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
a. 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以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 b. 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 c. 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所以,人的学习的定义: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B. 学生的学习内容
a. 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
b. 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
c. 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2) 联结学习理论
A.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规律:a. 效果律
b. 练习律
c.准备律
B. 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规律:a. 获得与消退
b.刺激泛化与分化
C.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规律:a. 强化
b. 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c. 消退
d. 惩罚
【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 20世纪第一次世界性的教学改革运动
D.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a. 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信息流、控制结构
b. 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
(3) 认知学习理论
A. 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a. 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b. 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B.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认知论、发现论】
C.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D.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3、 运用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和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1)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A. 学习观
a. 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b. 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B. 教学观
a. 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b. 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2) 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A. 学习分类
a. 接受受学习、发现学习
b. 机械学习,意义学习
B. 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
a. 实质: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b. 条件:
跨文化心理学中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研究概述
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存在不同的价值观.文章概述了跨文化心理学中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研究成果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它们带来的意义.
作 者:吴兰花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07刊 名:湖南第一师范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FIRST TEACHERS COLLEGE OF HUNAN年,卷(期):3(1)分类号:B84关键词:跨文化心理学 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 文化
心理账户的定义, 目前尚未统一。萨勒提出心理账户是人们对金融行为记录和评估的认知运算过程[1]。Kivetz认为, 心理账户是一种内在心理认知过程, 人们对不同来源的财富划归到不同的心理账户中[2]。我国学者李爱梅认为, 心理账户即个体对经济行为进行进行编码、分类、估价的过程[3]。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界定, 但综合而言, 心理账户就是依据不同的来源、不同的支出、不同的存储, 在内心认知系统进行划分、归类, 进而对经济决策等产生非理性影响。
1999 年, 萨勒在对心理账户进行总结时指出, 心理账户包含三个重要成份:第一, 对当前结果的感知和体验, 涉及对成本和收益的分析;第二, 对特定账户的分类, 根据账户不同来源和支出划分成不同类别;第三, 账户被评估的频率, 可以是每天、每周、每年等[1]。
一、心理账户的理论研究
(一) 心理账户基本特征
非替代性按照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 金钱具有可替代性。现实恰好相反, 人们根据财富来源、支出的不同划分出不同的账户, 各个账户有不同的用途, 不会很好的相互转移, 萨勒将此特点称为非替代性。研究表明, 不同来源的财富所设立的心理账户具有非替代性[4]。意外得到的钱财如奖金、彩票中奖等更容易使人们去消费, 而辛苦得来的钱如工资却被人们存起来。不同消费项目设立的心理账户具有非替代性。同样一件1000 元的上衣, 以日常生活品的形式购买人们会舍不得, 而家人以礼物的形式购买送给自己却很开心[4]。可见不同的消费在人们内心有不同的心理账户。不同的存储方式设立的心理账户也具有非替代性。例如, 人们将5 年后计划买车的10 万元预存在银行中, 当人们此时需要用钱买房子时, 很多人会选择去贷款而不是去预支那10 万元车钱[4]。
与此同时, 也有不少学者对此提出质疑。Cheema指出, 消费类别的模糊性是影响非替代性的一个因素[5]。一顿价格昂贵的午餐可以认为是享乐消费归为娱乐心理账户, 也可以认为是基本生活需要归为生活心理账户。White则通过发放礼品卡的实验得出, 奢侈享受与自我控制也是影响非替代性的一个因素[6]。由此可见, 给替代性特征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灵活性心理账户的设立、归类、运算在内部具有很大的弹性, 即灵活性。表现出人们对心理账户的自我控制。时期不同、情景不同、或者经济状况不同时心理账户的分类均会不同, 都会受到个人自我控制的影响。灵活性强的人会常常变动各个账户的收支情况。经济水平好的个体, 心理账户灵活性更强, 而较经济水平差的个体, 灵活性则较弱。
(二) 心理账户运算规则
值函数假设为了更好解释人们的经济决策行为, 卡尼曼提出值函数假设[7]。其包括三个特点:一是参照点依赖。即决策者进行决策时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点而言, 而不是绝对的财富或经济。所以, 人们的得与失是相对的, 取决于人们内心的参照水平。二是敏感性递减。即越是距离参照点近的差额, 人们越是敏感;反之则不敏感。所以, 人们对5 元到10 元的价格增量要比100 元到105 的价格增量感受更强烈。三是损失规避。即同等数量的损失比获益对人的影响更大。
综合可知:同样的决策结果, 当参照点不同时人们的认知不同;同样的价格差距, 当面对不同的原始价格时, 人们的感受性不同。
享乐主义编码萨勒根据值函数特点, 进一步推导出享乐主义编码规则[8]。一是分开收益。当有多个收益时, 分开收益比整合收益给人们带来更好的体验。二是整合损失。当有多个损失时, 整合损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要少于分开损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三是大得小失应整合。当人们有较小的损失、较大的收益时, 整合起来的结果能使人们减轻较小的损失所带来的体验。四是小得大失具体分析。当小收益和大损失差距很大时, 应分开感受;当小收益和大损失差距不大时, 应整合感受。
享乐主义编码规则尽管得到了现实生活的不少验证, 如Lim对证券交易所的数据分析研究[9], 但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质疑。Heath, Chatterjee, France指出, 事件的框架即表达方式的不同对心理账户的运算规则有不同影响[10]。基于百分比表达的相对值价格信息会更加激发人们运用局部账户进行感知。Cowley通过赌博实验, 发现对金钱持无所谓态度的被试更倾向于使用享乐主义编码规则;对金钱持谨慎态度的被试则较少使用享乐主义编码规则[11]。从而提出个体差异是影响心理运算规则的一个因素。由此可见, 享乐主义编码规则有待于更深一层次的探讨。
二、心理账户的应用研究
(一) 心理账户内部结构
关于心理账户内部结构, 不同学者从不同观点出发进行了划分, 目前尚不一致。Kivetz通过实验把心理账户分为固定收入、意外横财[2]。Henderson依据财富来源将心理账户分为礼品、偶然所得、彩票、奖金、归还的欠款、销售收入、遗产等[12]。Thaler从支出角度, 将心理账户分为日常消费品支出、奢侈品支出[13]。我国学者李爱梅考虑到文化因素, 通过实证研究得出我国人民心理账户为“3-4-2”的内部结构, 即收入账户为固定的工作收入、非固定的收入、投资经营收入;开支账户分为生活必需品支出、家庭和个人发展的支出、享乐支出、情感维系支出;存储账户分为安全保障型、风险投资型[3]。孔亮则进一步考虑到地区、对象等的差异, 以大学生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收入账户为劳务收入、非劳务收入、借贷收入、无偿给予性收入;支出账户分为基本生活开支、一般生活开支、精神生活开支、人际交往开支、享受开支、意外开支;存储账户分为投资存储、安全存储[14]。
由此可见, 心理账户因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对象的原因, 其内部结构的研究结果不一致, 心理账户普遍性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二) 对经济行为的影响研究
单个因素心理账户发展初期, 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的收支对经济行为的探讨。李爱梅通过数理统计、实验等方式得出, 人们对不同心理账户的认知评价不同, 不同收入来源有不同支出结构和支配模式, 即意外之财倾向于人情开支、娱乐消费、储蓄;正常的收入则倾向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储蓄、家庭个人建设[15]。之后, 李爱梅又进一步探讨了不同的优惠策略对人们价格感知的作用。结果表明, 相对值优惠与绝对值优惠受原始价格影响, 原始价格较小时, 相对值优惠突出;原始价格高时, 绝对值优惠更突出[16]。
多个因素随着心理账户研究深入, 学者开始着手探讨多个因素对经济行为的影响。李爱梅从认知标签、情绪标签2 个因素入手探讨其对经济决策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两因素存在交互作用。常规收入的个体不受情绪影响, 个体倾向于享乐规避;意外收入的个体, 在积极情绪时倾向于享乐消费, 在消极情绪时倾向享乐规避[17]。与张栅栅的研究结果一致[18]。孔亮则从收入账户、金额2 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金额较高时, 意外之财倾向于消费, 常规收入倾向于谨慎支配;金额较低时, 不同收入都倾向与生活必需品消费[14]。孔亮还指出, 资金支出项目与有无外部标签存在显著交互作用。
由此可见, 心理账户与多种因素存在联系, 共同作用于经济决策行为。我们应探讨是否还有其他因素与心理账户产生联合作用, 或深入探讨3 个以上的因素对经济行为的影响。
(三) 关于消费预算研究
Heath提出人们在消费时都有设置心理预算的倾向, 每个项目有不同的预算[19]。人们在某一类项目消费后, 会减少未来在同一项目的消费, 然而对其他项目的消费却没有影响。人们对自己的消费支出控制在预算之内。Chip的研究则表明, 人们会对某个支出设定预算, 它要么高于实际价格, 要么低于实际价格, 进而使人们产生了“穷鬼”“富翁”的心态, 影响人们的情绪和消费倾向。即人们因此会出现消费不足或消费过度的行为[20]。
三、心理账户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心理账户是否具有普遍性首先, 国外学者Kivetz, Thaler等人分别就心理账户内部结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国内学者李爱梅、孔亮等人也分析并提出了国内的心理账户内部结构。综合发现, 学者们均认为人们普遍存在心理账户, 但具体的内部结构却产生众多不一致。国内国外结果不一致、国内以大学生和普通人分别为对象, 研究结果也不一致。所以, 未来应重点分析在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对象下, 心理账户结构是否具有普遍性。其次, 心理账户非替代性特征、享乐主义编码规则等, 已经得到大量研究者的证实, 但同时也有学者产生质疑。如文中提到的消费类别的模糊性、事件的框架等。所以, 心理账户的特征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中是否有一致性, 值得我们深一步的研究。
心理账户内在形成机制尚不清楚自心理账户提出以来, 就因与传统理性人假设相违背的一些特征而备受关注, 但其特征背后的认知机制却尚不清楚。心理账户之间的认知资源如何被分配;心理账户之间的组合和分离是受动机影响还是目标影响还是其它影响;心理账户的评价频率又是如何形成等均尚不清楚。此研究对心理理论的解释、决策判断等具有显著意义。所以, 未来其形成机制的研究应受到重视。
关键词:高校;心理委员;研究现状
2016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6WSZ004
G441
一、心理委员制度的产生
在国外,同龄人心理“助手”是在倡导学生自助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下的产物。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中期,一些学校因专业人员的咨询与辅导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便尝试挑选一些学生加以训练,建立学生心理互助组织,协助辅导校内同辈学生,取得了较好效果。在日本,学校心理学模式是指针对学生学习、心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给予积极的援助支持、促进其健康成长,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问。在英国,20世纪60、70年代,由于咨询服务的要求不断增加,而提供咨询服务的专职咨询师却为数不多,因而大量的咨询志愿者经过岗前培训后,就开始担任咨询师的职务,轮流值班做咨询。
在我国,自20世纪 90 年代开始,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步重视,但长期以来偏重以教师为主导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以学生为主导的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方面的研究较为欠缺。2004 年,自天津大学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以“心理委员”为基础的危机干预快速反应机制以来,从10余年的发展来看,高校心理委员工作机制在国内呈现上升和稳定的发展。
二、心理委员制度在我国高校中存在的意义
近年来,受高校扩招、社会竞争、就业困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大学生已经没有了天之骄子的光环。部分在校大学生因种种压力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并由此引发出大学生出走、试读、休学、退学、自杀及杀人等恶性事件。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教育部门与社会的高度关注,全国很多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专门负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但是由于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严重不足,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更少,从而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不尽人意,无法满足学生对心理教育的需求。因此,心理委员的产生,提供了一条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的切实可行的途径,把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每个班级、每个同学的心中,更好地满目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心理委员是专门用来行使心理危机事件的早发现与早干预职能,是为班级同学、寝室同学、以及身边朋友提供有关心理健康方面帮助的人,他们是班级学生干部,他们以平等、尊重、服务同学的态度为有相关需要的学生提供帮助,承担或协助实施针对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类事务或活动。 心理委员制度的建立使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转入“预防——发现——治疗”的新阶段,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新亮点。
三、近年来心理委员制度的研究现状
从文献上来看,有部分关于心理委员的研究,主要包括杨琴(2015)对基于胜任角度的大学心理委员人格、自我概念、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大学心理委员人格、自我概念、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陈晓,吴月(2015)对高校班级心理委员管理模式进行了探析,提出了心理委员管理要寻找适当的管理模式。冯桂梅(2015)对高校心理委员的培训与管理进行了探究,认为高校要进行心理委员的培训,注重人员的管理,发挥更好的作用。董秀娜,刘洁高校心理委员培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对策。来燕,刘曼曼(2013)对高校心理委员胜任特征模型的建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模型构建的基本理论,并进行了模型的构建。闫娟丽,周生江(2013)对新疆某高校心理委员胜任力进行调查,认为目前高校心理委员胜任力不足,需要进一步强化训练。周璠(2010)对高校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认为要强化管理,积极进行有效的培训,不断提升高校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能力。何思彤(2009)对如何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能动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要提高高校的心理健康水平,就要注重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能动作用。黄乔蓉(2008)对大学班级心理委员现状进行了调查,认为班级心理委员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来看,其作用发挥还有很大的空间。姚小燕(2010)对高校设置班级心理委员的情况进行了理论思考與实践探索,并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对接。认为要从班级心理健康实际出发,积极与具体的理论对接,理论指导实践。孔志光,王晶(2013)对高校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得其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夏阳,周立勇(2016)对如何提高高校心理委员工作效能进行了具体的论述,研究认为高校心理委员工作缺乏规范的心理委员选拔程序,缺乏科学的心理委员培训机制,高校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具体的应对。李鹤展,黄锐豪(2012)对国内心理委员制度研究现状进行具体的分析,对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具体的研究趋势。廖夏俊(2015)对城区初中班级心理委员制度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小学要借鉴高校的经验,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芦茜(2010)从社会支持的视角探讨高校心理委员的设置,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范晴岚(2010)对高校班级心理委员的选拔与培训进行了研究,认为选拔要有一定的标准,要注重从实践锻炼与培训当中进行系统的培养。
综上所述,从研究现状与文献研究上来看,目前的研究主要存在于对于高校心理委员的培养与培训以及高校心理委员的设置方面的研究,也有部分对于高校心理委员现状的研究。心理委员制度集中体现的问题有:心理委员的定位和工作职责不够明确;缺乏规范的心理委员选拔程序;缺乏科学的心理委员培训机制;缺乏有效的心理委员评价机制;心理委员的自我效能感差。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当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琴. 基于胜任角度的大学心理委员人格、自我概念、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研究[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01)
[2]陈晓,吴月. 高校班级心理委员管理模式探析[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04)
[3]冯桂梅. 高校心理委员的培训与管理探究[J]. 中国市场. 2015(33)
[4]董秀娜,刘洁. 高校心理委员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探索. 2013(04)
【人际关系心理学概述】推荐阅读:
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06-29
人际关系学论文 浅谈大学生人际关系09-13
职场人际关系06-19
大学人际关系09-27
调查问卷——人际关系06-13
人际关系英语范文07-07
人际关系学题库06-22
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07-12
协调人际关系的原则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