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文化服务建设工作计划

2024-10-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22年文化服务建设工作计划

2022年文化服务建设工作计划 篇1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志愿服务条例》和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7部门《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实施意见》有关要求,推动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现就开展2022年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工作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动员各类文化机构、文艺院团、旅游景区、社会团体等,以城乡基层、民族地区及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为重点,广泛开展贴合实际、形式多样的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向上向善、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

一、主要任务

(一)以阵地服务为抓手,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

1.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作用,提升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能力。乡镇综合文化站是推动文明实践活动服务基层、引领群众的重要力量。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利用乡镇综合文化站功能,以志愿服务为重要形式,根据文明实践活动要求和基层群众文化需求优化配置、共享使用,探索接地气、有活力的基层文明实践工作路径模式,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提升。

2.整合县域文化资源,建设文化志愿服务平台。打通县域内公共图书馆、文化馆、非遗传承场所及剧院、剧团等资源和服务,建设志愿服务平台,统筹整合、拓展职能,紧密结合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任务,开展经常性、面对面、城乡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公共文化设施要以需求为导向培育志愿服务组织,设计有针对性、有特色的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在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筹指导下有效开展活动。

3.对接志愿服务项目库资源,推动优质志愿服务项目下沉推广。建设全国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项目库,沉淀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开放共享,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各类基层公共文化机构根据文明实践活动需要和基层群众需求,主动对接和参考项目库资源,因地制宜完成项目本地化设计和运营落地。

4.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单位建设,放大示范辐射效应。持续发挥全国公共文化设施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单位作用,适时开展对首批61个示范单位志愿服务实施情况的检查与复核工作,激励示范单位不断完善和提高志愿服务能力水平。开展第二批示范单位推选,逐次推进,扩大影响,引领带动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志愿服务组织和服务项目健康发展。

(二)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优质文化和旅游资源向边疆民族地区倾斜

1.创新实施“春雨工程”,搭建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平台。深入推进“春雨工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实施面向民

族地区的重点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项目,注重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有机融合,广泛开展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富有特色的文化交流和结对帮扶活动。结合对口支援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文化和旅游专业人才参与“组团式”援疆援藏。支持区域间公共文化机构供需对接,推动优质公共文化资源走进民族地区。支持民族特色文化产品和项目参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采购大会,促进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

2.培育群众文化志愿服务团队,丰富民族地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大力推广“乌兰牧骑”、乡村文艺演出队、“石榴籽”文化小分队等文艺团队服务形式,培育扎根广大农牧区、辨识度高、生命力强的群众文化志愿服务团队,丰富民族地区群众文化生活。结合元旦、春节、国庆节等节日和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具有区域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群众文化活动,组织流动舞台车、流动图书车等进社区、进广场、进学校,通过红色宣讲、惠民演出等志愿服务形式传播先进文化,做好法制和政策宣传。

3.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推动民族地区有条件的公共文化机构招募志愿者,为群众提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辅导和培训。组织中华经典诵读、公益讲座等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各民族群众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认同。积极推广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将体现中华民族共同认知的文化元素和符号融入各类文艺演出、展览展示、阅读推广、文

化遗产保护等活动,展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讲好民族团结发展故事。

(三)以保障特殊群体基本文化权益为宗旨,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关爱系列行动

1.聚焦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问题,开展“文化悦老”志愿服务行动。积极利用公共文化设施,组织开展面向老年人的智能技术运用相关培训辅导。在公共文化设施及剧院等文化场所组织现场帮扶,为老年群体使用购票预约及导览讲解系统等线上服务提供指引。做好数字文化服务适老化推广,帮助老年人通过简单便捷的方式云参观、云逛展、云看戏、云听课。结合重阳节、“敬老月”等节点,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广场、敬老院开展免费演出、健康讲座等活动,营造全社会尊老、爱老、敬老氛围。

2.聚焦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开展“文化筑梦”志愿服务行动。发挥公共文化机构全民艺术普及功能,注重线上线下结合,策划开展适合未成年人的文艺培训、公益讲座、阅读推广等志愿服务。组织文化志愿者深入基层开展文艺支教,为农村未成年人送课程、送活动、送辅导,播撒文化艺术种子。鼓励公共文化机构建设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分龄设计志愿服务项目,倡导青少年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深入感悟优秀文化,提升精神素养。3.聚焦残疾人平等参与文化生活,开展“文化助残”志愿服务行动。针对残疾人特点和特殊需求,组织无障碍阅览、文艺技能培训、心理健康辅导等助残志愿服务,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利用“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残疾预

防日”“爱眼日”等重要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残疾人文化活动和主题宣传,增进全社会对残疾人的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

(四)以倡导文明旅游为重点,推动旅游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

1.常态化开展旅游志愿服务,传播文明旅游社会风尚。以满足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需求、提高旅游行业综合服务质量为目标,广泛招募旅游志愿者参与景区文明引导、游览讲解、质量监督、秩序维护、特殊群体游览帮扶、应急救援等各项服务,形成长期开展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营造人人愿为、人人能为、时时可为的旅游志愿服务发展环境。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开展红色旅游讲解、党史故事宣讲等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创新旅游志愿服务形式。结合“中国旅游日”等大力宣传文明旅游理念,引导广大游客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争做文明旅游践行者和传播者。

2.因地制宜,推进旅游志愿服务工作站和队伍建设。各地选择部分重点旅游景区、旅游特色商业街区、大型公园广场等游客集散场所建立旅游志愿服务工作站。工作站应配备相应设施设备,长期招募具备专业特长的旅游志愿者,组建能够开展专业服务的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志愿服务培训,提高志愿者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五)以创新工作机制为突破口,推动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

1.探索建设文化指导员制度。通过试点选聘一批具备文艺专长、有号召力的群众文化团队带头人为文化指导员,作为文化志愿者,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把活跃在社区、广场等场所的民间歌舞队、戏曲队、合唱团等建设成为群众身边不走的志愿服务队伍,推动文明实践活动长期开展。

2.推动建设文化和旅游领域“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遴选有条件的公共文化机构和旅游景区,建设集项目培育、组织交流、资源配置和社会合作等功能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依托现有阵地和资源,立足区域特点,打造效果好、口碑佳、可持续的志愿服务项目,在活动场地、奖励扶持、专业培训、宣传推广等方面提供运营支持,激发志愿服务品牌化、特色化发展活力。

3.大力推进“互联网+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鼓励探索数字化赋能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借助AI、大数据技术精准洞察服务对象需求、分析服务效果,促进志愿服务及时、便捷、高效。广泛运用微信、短视频、直播、移动数字平台等,创新开展在线观展观演、远程文艺辅导等线上志愿服务,拓展志愿服务半径。联动各类新媒体平台,策划发起群众乐于参与的主题活动、互动话题等,扩大志愿服务活动覆盖面和社会关注度。

4.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把握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趋势,通过政府购买、项目补助、共建共享、联合宣传等方式,积极引入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互联网平台等社会力量,促进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内涵延展和模式创新。

二、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对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内容严格审核把关。同时,要做好志愿服务活动安全指南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二)完善注册管理。

进一步完善志愿者招募注册、供需对接、培训管理、服务记录、安全保险、表彰激励等工作机制,依法依规切实保障志愿者权益,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志愿者和志愿服务队伍达到登记条件的,可向民政部门申请依法登记。鼓励开展活动时统一规范运用中国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标志,形成体系化认知。

(三)加大宣传力度。

各地要把宣传推广贯穿始终,协调主流媒体、地方媒体和新媒体,大力宣传展现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风采,提升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美誉度和影响力。结合“12·5”国际志愿者日等节点,组织区域性和全国性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展示活动。

2022年文化服务建设工作计划 篇2

对于近几年备受关注的高速公路企业而言, 树立道德模范、建立文明窗口、打造品牌文化已成为高速公路企业运营和管理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安徽高速公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科学发展观在指导下, 以人为本、积极开拓、创新进取, 打造微笑服务品牌, 率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沉淀了许多优秀的经营管理思想, 积累了诸多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1 微笑服务与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1.1 微笑服务建设研究

文明优质的服务是服务型企业愈来愈重视的核心要素, 而在其中, 规范温馨的微笑服务显然已成为首当其冲。微笑服务首先在政府、学校、酒店餐饮、旅游等行业受到重视, 而后延伸到公交、高速公路、医院、金融[2]、物业等领域, 随即成为各大企业市场营销的促销技巧。近些年来, 微笑服务已经进入深层次的研究, 从基本的形式主义到理念的升华, 从个体的学习到群体的氛围, 从服务培训的应用性到心理学角度研究的学术型, 微笑服务依不再是单个企业形式上的外在展现, 而逐渐成为企业文化的建设内涵。

1.2 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对于企业文化的概念, 一些知名学者均有自己的认知, 但基本上都认可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改革发展中, 不断发挥的独特影响力, 并能够给企业带来丰富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扩大和深入, 近些年来, 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 多集中研究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企业文化对绩效的影响研究、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等几个方面。

1.3 微笑服务与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进入新世纪, 一些地区企业, 逐渐领悟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微笑服务的重要性。其中, 江西省高速集团泰和管理中心提出“真诚服务、全程无忧”的服务理念, 精心打造“映山红”收费服务品牌。广西高速公路在工作中积极总结不足, 认识形势, “以微笑服务为企业文化, 通过长期的实践, 不断地完善与发展, 塑造出一个与时俱进的微笑服务品牌”。南宁高速公路运营公司实施微笑服务、文明创建方案, 从成立以来实行军事化管理到2001年实行ISO9001质量认证, 从争创“青年文明号”集体到工人先锋号、巾帼文明岗, 从“创建学习型单位, 争创知识型员工”到打造“效能型、创新型、和谐型”单位, 到现在整体上采用“微笑环”的品牌经营战略, 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2 微笑服务品牌与安徽高速企业文化建设的耦合

安徽高速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全力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和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 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集团公司以“高速先行, 引领安徽崛起, 微笑服务, 促进社会和谐”作为使命, 把微笑服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切入点, 进一步实施规范化管理, 倡导文明优质服务, 推进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 促进公司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微笑服务与企业文化建设共同推进安徽高速企业管理的建设, 着力打造文化强省, 推动美好安徽建设。

企业文化是一种软实力, 这种软实力需要长期的有效机制贯彻执行, 微笑服务工作是这种长效机制的有效载体。2011年6月, 公司启动了制度文化的建设, 确立了制度文化建设“四个转变, 一个建立”的目标:即管理由业务型向服务型转变, 由经验性向科学性转变, 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 由传统式向人文化转变, 建立起以规范化、精细化为基础, 制度化、标准化为特征的科学管理体系。在这种服务型、科学性、精细化、人文化的管理之中, 微笑服务承载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2.1 安徽高速企业文化是打造微笑服务品牌的后备军

安徽高速企业自2007年开展微笑服务工作以来, 就着力从政策、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抓成效。

2.1.1 政策支持是保障

在安徽省交通厅的大力倡导下, 微笑服务工作步步推进, 展示了旺盛的生命力。2009年9月20日, 安徽省暨合肥市交通运输行业“微笑服务, 温馨交通”活动正式启动, 11月11日又在省运管局召开了“微笑服务, 温馨交通”视频推进会, 后期又在交通系统多次下文强调逐步开展微笑服务工作。

2.1.2 经济支持是关键

通过“微笑服务”工作的全面开展和贯彻执行, 安徽高速公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迎来了新的发展, 安徽省经信委和安徽省企业联合会在阜阳发布2012年度安徽百强企业榜单, 集团公司以营业收入91.46亿元位列“安徽百强企业榜”第28位, 较2011年上升1位。经济效益的保障是微笑服务工作得以完善的关键, 安徽高速企业通过专业培训、系统指导、心理辅导, 不惜重金, 在全省力图实行微笑服务标准、手势服务标准、收费人员形象标准、文明用语标准、“温馨服务”接待礼仪标准、收费业务处理服务标准。

2.1.3 文化建设是核心

微笑服务是一种高附加值的、高档次的服务规范, 这种规范性的服务需要制度的制约、巩固。只有微笑服务是不够的, 一个完整的服务过程还需要语言等多个手段来完成。先进的高速公路精神文化应该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者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倡导、积累、提炼形成和创造出来的独具特色的精神财富, 包括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精神风貌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组织和活动, 是一种思想导向和精神。微笑高速的企业文化是安徽高速集团员工的文化, 它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心坎里, 从而加强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 加强员工对微笑服务的认可度。

2.2 微笑服务企业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奠基

当前我国正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而“和谐交通”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部分。所谓“和谐交通”, 就是能够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交通, 能使广大人民群众的交通需求得到更加满足的交通, 能让广大群众对交通运输服务感到更加满意的交通。

在微笑服务推广过程中, 安徽省驿达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曾在《安徽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规范》的基础上, 反复条讨论研究制定了《服务区微笑服务规范》, 并制成《微笑服务标准图册》, 拍摄成《微笑服务教学光盘》。微笑服务不仅在推广, 也始终在创新, 在进步。高速公路微笑服务理论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微笑服务标准及考核机制也在不断构建, 最重要的是安徽高速不断研究科学解压方式, 邀请专家辅导, 构建微笑服务员工理支持系统。

一个成功的企业孕育着优秀的企业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成就卓越的企业。企业文化的凝聚让员工对集团公司怀有深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指引着高速公路工作人员把个人的目标、理想和企业的发展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从而打造了微笑服务的金色品牌, 带动安徽高速走向和谐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鲍尔斯.微观经济学:行为、制度和演化[M].新世界出版社, 2008.

2022年文化服务建设工作计划 篇3

关键词烟草;企业文化;政工工作;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09)121-0090-01

随着黑龙江省烟草改革步伐加快,新形势、新问题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新形势下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是企业面临的一项新任务。以全省行业“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年”为契机,努力打造积极向上的行业文化氛围,树立烟草企业的良好形象,将企业精神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是提升烟草企业政工水平的有效途径。

1企业文化的意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社会和经营活动中,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是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思想、行为的依据。我们必须要努力培养“荣辱与共”的核心价值观,促使全体干部员工不断加强主人翁责任感,做到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实现“人企合一”。

1)烟草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烟草企业文化包含着“两个至上”的价值观,即: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还包含着:“讲责任、讲诚信、讲效率、讲奉献”这样的行为准则,这些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都是经过企业群体共同认可的;烟草企业文化是企业群体在经营生产过程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素质和行为规范。

2)烟草企业文化的特性。作为烟草企业,我们所构建的企业文化是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的。要充分发挥其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稳定功能和塑造企业形象,赢得社会认同的功能。

总之,我们提倡企业文化建设,提升文化建设水平和层次,就必须以人为本,采用观念沟通和形成共识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要着眼于对烟草行业广大干部员工良好精神状态和组织风气的塑造,真正形成烟草企业的凝聚力和整体竞争意识,提升烟草企业整体竞争能力,把企业的目标变成为广大员工自觉的追求。

2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互为依托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虽是不同概念,但在实际操作中有着密切的联系,互为依托,共同发展。

1)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两门学科,其研究对象都是以人为本。烟草企业要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企业文化建设水平就都必须以尊重员工、关心员工、激励员工为出发点,就要进一步协调好我们内部的人际关系,必须要重视培养烟草人的集体意识和员工的品德素质,还要最大限度地调动所有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这两项工作均致力于在培养人的良好品质,提升人的素养。

2)烟草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都注定要为提升行业经济基础服务。我们说,无论是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还是思想政治工作。其基础都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的方向。这说明,二者的建设方向是完全一致的。当然,烟草企业文化建设也不能出其左右。

3)利用全省“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年”为契机建设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加强各项管理,激发广大烟草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从而提高烟草行业的整体经济效益;而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也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等理论教育调动人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的目的。由此可见,二者的共同目的完全一致。

4)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二者工作方式及途径无比相似。我们知道,思想政治工作经常采取的一些途径,对企业文化建设也适用。黑龙江烟草要利用“企业文化年”,真正开展起多彩多姿的文体活动;要致力于创造和谐的人文关系环境;提倡利用树立典型,学习榜样等方式方法开展具体工作,这些途径,都能达到“一托二”的目的,使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两项工作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3全省烟草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形势

烟草行业由于受国家政策保护,十几年来,企业效益持续上升,职工收入逐年提高,生活条件优越,行业内存在“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现象,思想政治工作这个“中心环节”和“生命线”只停留在口头上,缺乏应有的活力。主要表现为:

1)缺乏长远规划。由于员工素质偏低,以提升科技、文化水平为内容的业务素质长期教育缺乏,即便有针对性的日常教育也常常被一般的口号和要求所代替,造成许多员工疏于提高岗位技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2)员工缺乏积极性。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差。在许多工作中,被动接受的成分较多,常有推推动动、拨拨转转的现象。同时,团队意识薄弱。主要表现在企业部门之间、业务之间、员工之间的配合不协调,甚至有相互推委、扯皮等现象,造成企业整体效能无法达到最佳状态。

3)“两张皮”现象。由于企业突出经营的特点和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使一些企业无形中形成偏重于经营而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现象,“一手硬,一手软”的表现较为明显。一些企业对思想政治工作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4以“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年”为契机,切实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黑龙江烟草历来重视行业内各单位的思想政治以及企业文化工作的建设,一直致力于建设既体现社会主流方向,又有企业个性,将员工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职业技能融于一体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因此,各单位要紧紧抓住行业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机会,加强、改进和创新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彼此互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1)要不断从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对人的内在精神和理念的塑造是十分注重的,并且把“人和”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培育独具特色的企业精神。例如,要树立“求真务实”、“人人做主人、人人负责任”的企业文化核心。

2)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核心,推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与企业实际充分结合起来,一是注重企业整体形象的塑造。例如统一企业标识、确立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二是建立健全企业文化传播网络。通过网络、宣传栏、信息公开栏等,教育引导职工弘扬正气,团结协作,钻研业务,丰富内涵;三是在社会上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切实开展“两个维护在岗位”主体实践活动等,将和谐烟草企业形象以具体、鲜明、生动的表现,实实在在的渗透到社会公众的心目当中。

3)烟草企业文化建设要与公司的各项制度有机结合,使其真正服务于企业的根本目标和任务。要结合一般制度的建立,将企业文化工作融入其中,对员工的行为起约束作用,保证企业分工协作,井然有序,高效运转。如:专卖管理制度、人事劳资管理制度等等。其次,要根据特殊制度的特性,巧妙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建立能够反映企业特点和文化特色的非程序化制度,例如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员工评议工作制度等。

4)学习国内外成功企业的成功经验,消化吸收,为我所用。如海尔,其努力奋进的优良文化范围,在世界上树立了服务重信誉,真诚到永远的具有海尔特色的、成功的企业形象。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着较强的同一性和相容性,都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激发员工的精神力量,形成企业内在的凝聚力和群体竞争意识,继而推动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不断向前发展。我们要以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建设为契机,充分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使新时期党的工作在企业的各项管理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黑龙江烟草又快又好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

作者简介:

2022年企业文化工作总结 篇4

一、营造“两个环境”,搭建企业文化落地平台。

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邹县发电厂建厂以来,不断汲取儒家文化营养,紧跟时代发展脉搏,秉承华电集团公司和华电国际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形成了以“竞和”为品牌的邹电文化。

营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助推文化落地。邹县发电厂的“竞和”文化先后经历了“拼搏”文化、“争先”文化、“竞和”文化三个历史阶段。在每一个时期的企业文化阶段,该厂都注意将企业文化融入生产经营和工程建设中,使文化力量发挥出了强大的凝心聚力作用。

企业文化萌芽时期的“拼搏”文化。从建厂到1989年,在当时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艰苦,山东省建设的首台30万千瓦机组工程建设和生产筹备任务异常繁重的大背景下,企业提炼形成了“团结拼搏,求严务实,爱厂爱岗,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作为该厂企业文化的雏形,这精神象集结号,曾无数次召唤职工们自愿跑到厂里“抢险”奉献;220千伏升压站电压互感器因质量问题发生爆炸,干部职工不约而同地奔向事故现场积极投入抢修。

企业文化发展时期的“争先”文化。从1990年到,随着四台30万、两台60万千瓦机组的建成投产,邹县发电厂一跃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最大的也应成为最好的”成为企业干部职工的强烈要求和奋斗目标,“争先”文化提炼形成。这期间,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日臻完善,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党群工作都走在了电力行业前列。企业相继荣获山东电力首家安全文明生产创水平达标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一流发电企业等荣誉称号。

企业文化成熟时期的“竞和”文化。从-年至今,企业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的战略高度,在认真学习领会华电企业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了具有“竞和”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思想上的突破,先进理念的引领,卓越精神的激扬,进一步提高了职工的创造力,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特别在百万机组建设过程中,“共建和谐工地、打造百万精品”、“品牌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口号,将各参建单位、所有参建者紧密地聚拢在一起,为工程建设营造了和谐凝聚、上下同欲、积极向上的内外部施工环境。两台百万机组从开工建设到投产仅用了29个月零20天,机组投产后的各项指标和参数都达到、超过了国内、国际领先水平。

营造浓郁的人文环境助推文化落地。邹县发电厂的“竞和”文化体系主要包括识别系统、分支文化、文化品牌和企业故事四部分内容。企业识别系统又涵盖了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环境识别和听觉识别五部分内容。在工作生活中,企业注重通过企业领导人宣讲、组织企业文化知识竞赛、利用影视宣传、组织培训班和厂歌大赛等形式,使职工对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注重结合经营管理重点提炼分支文化。-年年发布安全文化,发布廉洁文化,目前,经营文化和检修文化正在提炼整理之中。

作为社会的细胞,邹县发电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投身生态文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树立邹电的“竞和”品牌。先后投资1600余万元,建设了一、二期废水深度处理系统,真正实现了污水“零排放”;对4台30万机组和2台60万机组分别进行了节能、脱硫技术改造;新投产的两台百万机组更是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全厂8台机组实现了全脱硫运行。公益事业方面,自-年以来,在抗击“非典”、救助海啸灾区、“慈心一日捐”等活动中,企业捐赠各类善款超过百万元,被授予-年年度“中国电力行业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特别在四川地区发生地震后,该厂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先后四次为灾区捐款,捐款总额近三百万元,以实际行动体现了“执中政和”的品牌内涵。

企业还善于从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从邹电人的长期实践和广大干部职工日常工作生活中,提炼与企业同存共荣的人物故事和事迹,并整理成《百万礼赞》、《奏响生态和谐新乐章》、《飞跃颠峰、耕耘希望》等一系列企业故事,编辑印发“竞和”文化系列丛书、举办“竞和”文化论坛等活动,在职工中大力推广,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软实力。

二、通过“三个转变”,确保企业文化落地实效。

杰克·韦尔奇曾这样评价改造企业文化的关键作用:“如果想要列车再快10公里,那只要加大马力就可以;但要想让车速提高十倍,就必须得更换铁轨。资产重组可以一时提高生产力,但若没有文化上的改变,就无法维持高生产力的发展。”邹县发电厂面对日益激烈的内外部环境,从未放松对企业文化建设规律的探求,通过转变不适应企业发展的文化模式,保持了企业高度的弹性,时刻充满着创新与活力。

一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从精神文化向管理文化的转变,解决了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地位问题。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来说,不是在企业管理之外重起炉灶,再搞一套管理体系,而是站在宏观的角度,从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现状着手,通过民主治企、奖评激励、监督约束、教育培训等各种管理措施,将企业的政工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融合在一起,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全厂的管理工作融合在一起,跳出政工部门“单打一”的操作模式,走出一条集约化目标管理、经济文化一体化运作的新路子。该厂积极推动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形成了完善的厂务(政务)公开管理体系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真正把尊重职工、信任职工、关心职工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使广大职工充分感到了同在一个大家庭的温暖。每年开展一项贯穿全年的主题活动,发挥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先后开展了“作风建设年”、“三德”教育、“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年”、“管理创新年”等主题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三级联动”效应,党支部负责宣传发动、制度措施、组织落实,党员带动广大职工积极参与,活动的扎实有效、有声有色,使文化力切实转变为生产力,有力推动了企业中心工作开展,促进了各项指标的逐步改进和管理的不断提升。

二是通过企业管理从经验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解决了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两张皮”问题。建设企业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启发企业经营者们的文化自觉,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把已经形成的企业文化规范融入到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使无形的经营管理变为有形的文件管理。为此,邹县电厂一方面抓好设备治理和环境治理,改革与健全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不断改进提高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逐步形成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岗位责任化。另一方面,注重职工的素质教育,抓好制度文化建设和企业形象塑造,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潜移默化地实现了经验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

三是企业文化建设由党委主导向党政共同主导、行政主要负责转变,解决了企业文化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问题。企业党组织围绕生产经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对企业实现改革发展和稳定,发挥着政治核心作用。企业文化必须要借助行政的力量加以推广落实,真正实现“软”文化的“硬”约束。邹县发电厂充分认识到,经营管理是行政的职能,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主体同样是行政的,作为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既应该发挥企业党组织的作用,同时也要发挥企业经营者的主导作用。该厂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率先做到由单一的思想教育向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转变;由“说教式”向符合心理规律的“诱导式”、“解惑式”转变;由单一说教向思想教育与行政管理、思想引导与行为规范约束转变。每年年初,厂党委、厂部与各部门签定责任制承包合同,把企业文化建设与行政工作一起部署、检查和考核,每月考核兑现,形成了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对一级考核的经营责任制包保体系。正是通过企业主要管理者认识并充分发挥文化力的作用,运用经营管理理念、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等企业行为中这只看不见的手,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够不断深入发展。而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使邹县发电厂于-年和-年年分别被山东省和华电集团公司命名为首批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竞和”品牌的企业文化成果分别荣获全国电力行业企业文化特等奖和山东省企业经营管理科学创新成果奖。

三、夯实企业文化落地基础,做到“三个必须”。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向管理要效益是企业追求的不变目的。企业文化作为推动企业战略有效实施的措施之一,最终是为企业创效服务的。

首先,企业文化的“落地”必须落在战略重点上。企业最后的竞争是文化的较量,是文化力的竞争。而企业发展战略最核心的就是经营者的价值观、经营哲学和管理文化。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相融合,围绕战略发展目标不断更新经营理念,培育企业的文化力并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一流企业靠文化,二流企业靠质量,三流企业靠价格”。邹县发电厂作为华电集团旗下最大的电厂,已经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战略规划,在进行了企业文化的理念设计和宣传落实后,正着手企业文化的评价诊断等工作,力求实现企业文化的完善与提高。同时,注重运用企业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在分析企业文化建设所处的客观环境和把握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资源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从全局、战略的高度,实现经营管理和资源配置与企业文化的完美融合。在企业发展新的征程上,提出了“大而强,和而亲”的发展目标,既包含了企业的现实属性,又升华到精神层面,得到了干部职工的热烈响应,成为全厂上下共同的奋斗目标。

其次,企业文化的“落地”必须落在经营管理上。邹县电厂注重将企业文化融入生产经营、安全生产等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建立了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为重点的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建立了以状态检修为主、计划检修为辅,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分离的设备管理模式为主的设备管理机制;建立了科学的经营管理运作机制,率先在电力系统完成了“三标一体”贯标认证;建立了以“双向纳入、技能培训、绩效考评、动态管理、薪酬分配”为主要内容的“五位一体”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了完善的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制,构筑了具有时代特征和邹电特色的“三级联动”效应,凝聚了全厂干部职工力量,推动企业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第三,企业文化“落地”必须落在关键环节上。企业文化“落地”的关键在于企业领导班子,而企业领导者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在邹县发电厂,企业以建设学习型团队为抓手,形成了“培训是职工最大福利”、“大培训”等理念,塑造了独特的培训品牌,成为了华电集团公司人才培养和培训的重要基地。党委中心组每月的集中学习雷打不动,把党的重要理论、上级决策部署作为学习重点,并广泛学习法律、科学、文化、社会、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把科学理论转化为促进企业发展进步的理论成果。同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通过开展“家庭助廉”教育活动、坚持廉政教育例会召开制度、重大传统节日设立廉政监督岗、把廉政教育课堂搬进监狱等,搭建了家庭教育、内部教育、外部教育“三个平台”,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上下联动的惩防体系共建局面。

2022年文化服务建设工作计划 篇5

为扎实做好全县春季农业科技服务活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

自3月份起,利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积极组织动员全县各级农业科技人员,开展以包村联户服务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科技服务工作,引导农民科学、有序地开展春季农业生产活动。大力开展送农业技术下乡活动,组织农业科技专家、农技推广人员通过下田、进户、入社、到场等方式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和培训,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微信、中国农技推广APP等媒介,扎实做好春季农业生产技术线上指导、培训和咨询服务等工作,力争指导帮扶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2000人次,辐射带动农户5000户;咨询培训农民1万人次以上;印发技术和惠农政策明白纸1万份;开展技术专题培训讲座3场次,确保全县春季农业生产顺利开展,为夏季粮油丰收提供科技支撑。

二、重点任务

(一)扎实开展春季农业生产科技指导服务。

组织发布主推技术和主要农作物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指导农民做好小麦、油菜等夏季作物肥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利用生产托管做好春季农业生产服务工作,持续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持续开展禁限用农药专项整治和安全合理用药指导,做好小麦纹枯病、赤霉病、蚜虫和油菜菌核病等病虫害防控;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规范农药使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做好春季低温冷害预警防范工作,制定农业生产应急预案;持续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非洲猪瘟等疫情监测预警,强化应急预案处置力度。充分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试验示范基地的科技示范作用,适时开展农业适用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二)继续做好包村联户及科技特派员服务工作。

全县各农技推广机构农技人员要继续开展包村联户服务工作,确保基层90%以上的在编在岗农技人员参与服务,每名农技人员联系服务科技示范户数不少于5户,全年上门指导服务10次以上。要落实好“科技特派员+”制度,全县行政村实现科技特派员全覆盖。要按照《XX省农业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工作的通知》(X农科﹝2018﹞X号)要求遴选科技示范户,推动农业科技服务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高素质农民聚焦。对已脱贫但仍有农业技术需求的农户,要继续跟踪做好技术服务工作。

(三)做好农资市场监管工作。

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开展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加强种子、农药、化肥、农机等农业投入品监测服务,依法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等违法行为,保障农资质量可靠、市场稳定,为春耕备耕、春季农业生产提供有力支持。

(四)做好农业生产要素服务。

利用生产托管等购买服务方式,充分发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以及农业企业在春耕备耕、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机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支持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利用我县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支持和鼓励农资企业做好种子、农药、肥料、农机售后跟踪服务;搭建银企、银社、农保对接平台,为生产大户提供金融信贷、农业保险等服务。

三、工作要求

(一)压实责任。

县镇各农技推广机构要高度重视、扎实开展春季农业科技服务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要及时制定细化工作方案,精心组织,科学安排,按照农时农事节点安排好科技服务活动。要建立工作责任制,落实服务经费,强化服务手段,保障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二)扎实推进。

各单位要加强统筹协调,建立春季农业科技服务小分队、专家服务小组,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创新服务形式,推动春季农业科技线上、线下服务扎实高效开展。

2022年文化服务建设工作计划 篇6

2022年以来,某乡镇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积极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扎实落实区委关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部署,以“矛调中心”为抓手,创新思路、凝聚资源、完善体系,进一步筑牢法治政府建设根基。

一、以组织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一是坚持强化组织领导。

乡镇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将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监督摆在重要位置,成立由乡镇党工委书记为组长、办事处主任为副组长的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健全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积极推进党务政务公开,使依法行政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及时根据人员变动情况,调整领导小组,做到人员变动、组织不乱、工作不断。同时,积极推进北郊矛调中心建设,将司法、信访、调解等功能打包集成,接入矛调中心大数据平台,简单事下指令即刻办,疑难事牵头会商,形成收、派、办、督的办事闭环,让百姓遇到每个问题都得到妥善解决。进一步完善“片区下沉式”的执法体系,不断提高集成执法精度、执法效率。另外,将法治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和干部考核,并落实工作经费,保障工作有效有序开展。

二是明确具体工作方案。

以《2022年宁波市江北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为指导,全面落实全区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相关工作要求,加强信息化在行政执法和监督方面的应用,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强化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不断提高行政应诉能力和水平。

三是坚持健全法治网络。

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形成主要领导负责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局面。党政领导、机关干部分工包干到社区,指导负责分工连片社区的依法行政及法治建设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强化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的层级工作体系,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2022年上报省级民主法治社区创建1个(朱家社区),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2个(河西村、万润社区)。

二、以高效运行为目标,凝心聚力打造法治政府

一是落实合法性审查。

下发《某乡镇关于做好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工作的通知》,进一步统一规范了部门间的流转职责、办理要求、办理时限,以及审查规范等具体要求,实现了合法性审查工作闭环式管理。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合法性审查中的重要作用,乡镇聘请多位知名律师作为乡镇法律顾问,对于重大疑难的执法决定,充分听取法律顾问的专业意见。积极探索“两所融合”的工作模式,建立双重保障,即“律师事务所(和义观达)+司法所(某司法所)”联审联查、有机融合。本,在地铁3号线拆迁、压赛堰拆违、东昌路整治等重大敏感事件中,全部按规定程序开展相关行动,未发生因政策举措违规、领导班子决策违法,或者侵犯群众合法权益引起非正常上访的相关事件。

二是深化政务公开。

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有效促进管理服务的法治化、规范化及透明化。为了配合居民顺利拆迁,在拆迁区域增设了律师咨询点,选派具有专业特长和丰富经验的优秀律师通过集中咨询、个别访谈、上门约谈等形式,帮助居民、企业解法律难题。

三是提高行政能力。

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能力。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人员以案释法制度,不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强化建设法治政府第一责任人责任,把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作为年终述职重要内容,由一级推动一级,一级带领一级,共同推动乡镇整体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在区司法局、区城市管理局的支持和帮助下,2022年5月27日,全省首个社区矫正对象融入城管义工项目在某乡镇正式启动,该项目是我区多部门合力搭建矫正公益劳动多样化平台,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手段的一个全新探索,被市、省及司法部等多家媒体部门宣传报道,累计开展相关义工活动12次。

三、以多管齐下为手段,坚持提升行政执法效能

一是广泛宣传,强化依法行政观念。

以“法治浙江”创建为契机,大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宣传工作,全面强化依法行政观念。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采取线上+线下、多渠道+全覆盖的方式,进行开展12340满意度调查、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宣传。开展在微信等线上普法活动20余次,转发各类疫情防控信息上千条,线下组织宣传活动3次,组团服务、走访辖区30余家企业,发放各类疫情宣传手册6000余份,悬挂疫情宣传横幅100余条,为辖区疫情防控创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创新建立我市首个建筑劳务行业普法工作室,进一步整合园区资源,融入了专业法律顾问团队(港湾所),建筑行业普法宣传志愿者团队等,逐步打造成集矛盾化解、法律服务、普法宣传等于一体的集约型法治服务平台,将司法行政职能进一步向企业延伸,圆满完成“七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

二是加强教育,提高干部群众法律素质。

在疫情防控、复工复查、文明城市创建等大战大考中,积极开展干部学法、用法、普法活动,全面夯实法治基础。2022年组织干部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丰富内涵,参加法律知识考试。引导联村联社联企领导、联村(社区)干部、司法所工作人员、机关干部下沉一线,开展进村(社区)入户宣传200余户,发放文明城市、法治建设等各宣传资料1500余份。

2022年文化服务建设工作计划 篇7

1 现有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差异明显

由于地方部门及相关领导重视程度不一, 在资金投入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出现差异, 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情况也截然不同。笔者所在的南康市, 近十年来地方经济发展迅速, 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较快, 力度较大, 整体情况较好。像邻近赣州市区的潭口镇、龙岭镇, 区位优势明显, 经济活跃, 人民生活相对富有, 乡镇与村级领导也重视文化建设, 农民文化活动开展频繁且效益明显。潭口镇文化中心站被评为了全国先进, 该镇建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8个, 图书阅览室25个, 每年举办大小农民文化娱乐活动达百余次, 如春节中国象棋擂台赛、每月广场“玉潭欢歌”文艺演出、正月鲤鱼灯彩表演等已远近闻名。文化活动的丰富开为地方经济发展做了有力的支撑。而相对偏远的地方如浮石乡、朱坊乡、隆木乡等, 几个像样的村级文化活动场所都难以找出, 一年下来几乎没有群文活动。

2 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向多元化发展

在大多数人眼中, 建设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无非就是设几个文化服务点、建几个图书阅览室、放几场免费的露天电影等。应该说, 过去的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较低, 因为那时温饱问题都还没解决, 何谈文化娱乐与享受。但是现今社会日新月异,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农民有更多的时间和闲情逸致来追求文化享受, 已有的文化设施已然极不够用。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自然成了当前的一大课题。

2.1 应争取各级部门和领导重视, 确保资金投入, 完善各项配套设施。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一个行政村落, 少说有上千人, 为满足其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应该在村级文化设施中配备有中心文化活动站、图书室 (藏书量3000册以上, 能不断更新) 、报刊阅览室、科学文化知识讲堂等, 有相应的文化工作者 (或外聘) , 能经常性与其他村落开展文化交流。目前许多农村, 上述设施不够完全, 也有许多地方文化设备未能及时更新, 所以跟不上时代步伐。

2.2 应建立起村级文化管理和运行机制, 确保村级文化活动有序和连续进行, 实现文化效益。

现有村级文化设施基本处于无人监管状态, 并且相关文化活动开展越来越少。虽然有地方经济低迷的影响, 但人为因素造成文化活动的蔽塞也较明显。文化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自我表现和享受, 所以人的主观因素占据文化活动开展的大方面。如果能够固有文化活动场所、固有文化工作人员、固有文化活动内容, 那么, 村级文化建设便能上一新的台阶。

2.3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村级文化工作队伍, 保障村级文化活动开展有条不紊。

在农村, 一般来说退休教师、村干部、老党员影响力、号召力较强, 而且有文化, 有工作热情, 也有工作责任感。可以说, 他们是较为得力的人选。要将这些人用起来, 调动他们参与村级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3 完善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做到“四要”

一要思想认识统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各级各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 深刻认识发展农村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积极作用, 要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规划和指导, 把文化建设列入年度工作的重点工程, 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 形成“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职能部门分工抓、社会各界共同抓”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机制。

二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一方面, 各级财政要统筹规划,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不断提高用于乡镇 (街道) 和村级文化建设的比例;另一方面要积极调动社会力量, 鼓励农民以个人或合伙、股份投资等形式来发展文化产业, 鼓励企业或招商引资创办文化产业。当然, 广大农民群众也要不断发挥主体主导作用, 在文化主管部门整合人才、配备资金、设计载体、搭建平台的基础上, 进一步创建和发展新的文化事业, 使农村文化建设得到持续发展。

三要培养文艺骨干队伍。农村文化活跃, 队伍建设是关键, 针对农村文艺骨干人员少的实际, 要加强对现有文艺队伍的培训, 提高其整体素质。同时要向农村不断输送文艺专业人才, 以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开展自主培训等活动。此外要下大力培育一批高素质的民间文化新秀, 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建设“双满意”服务文化的实践 篇8

建构“双满意”服务文化的背景

广东销售公司开展“双满意”服务文化建设,是针对企业内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科学定位和必然选择。

市场竞争的需要。与其他产品销售一样,成品油销售既受市场需求制约,又受同行竞争影响。从需求上看,20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消除,国内三大类成品油消费量的增速逐年放缓,成品油需求疲软,广东地区成品油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从竞争主体上看,广东市场已形成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分庭抗礼的竞争态势,中海油计划短期内建成500座油站,埃索、加德士等国外企业也进入广东市场。对于成品油销售企业来讲,消费者选择成为生存发展的主导,而优质服务则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全面发展的需要。广东销售公司作为中国石油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打造“中国石油的经济特区”的重要使命。但不可否认,对标国际先进石油公司,在管理理念、市场观念、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企无人则止,尤其是销售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努力,离不开客户的支持。只有抓住员工、客户这两个关键点,以文化建设为平台,彰显员工价值、满足客户的需求,才能促进企业全面发展。

文化提升的需要。广东作为市场经济的先行者,“尚利”的商业文化、“等价交换”原则等普遍存在,与中国石油强调爱国、奉献的企业追求有着显著不同。特别是,公司系统内员工仅占10%,社会化用工高达90%,员工队伍呈现出文化价值多元化。同时,随着与外资企业、地方企业、私营民营企业合作程度的加深,不可避免地产生文化理念上的冲突。为此,必须树立以我为主、海纳百川的文化自信,在引导全体员工自觉传承倡导中国石油企业精神、企业宗旨等优秀文化基因的同时,积极借鉴吸收优秀企业的先进文化理念。基于这种认识,“双满意”服务文化体系应运而生。

“双满意”服务文化体系的

主要内容

“双满意”服务文化是广东销售公司在坚持中国石油企业文化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具有完整的体系。

基本内涵:“让员工满意”和“让客户满意”,就是通过物质的精神的需求满足,提高员工和客户的满意度,“双轮驱动”,推动企业发展

体系构成:精神理念是“以人为本”(即“以员工为本”“以客户为本”),“一平两全”(即“平等对待、全力服务和全面服务”);行为层主要体现为“让员工满意”的服务和“让客户满意”的服务;物质层主要体现为服务环境建设和设备设施配备。

服务对象:一般来讲,在企业内部生产要素和外部市场要素中,员工和客户属可控要素;其他则为不可控因素。加强文化管理,核心对象就是企业内部的员工和外部的客户(如图2)。

由(图3)可知,服务投入与企业增值是恒等的。而从效果体现上看,服务的发起点在于企业,落脚点是员工与客户,对客户的服务(部分)则要通过员工去实现。所以,如果按层次划分的话,“让员工满意”是“双满意”服务文化建设的第一层次,“让客户满意”则是“双满意”服务文化建设的第二层次,“让员工、客户、企业”相互满意则是最高层次。

文化要素:

由(图4)可知,员工满意主要包括领导认可、顾客认可、同事认可三个精神方面的要素,以及工资待遇、技能培训、职务晋升、工作环境四个物质方面要素。客户满意主要包括产品、服务两个物质方面的要素和社会评价(也即品牌)这个精神层面的要素。在“让客户满意”的三个要素中,由企业直接提供的是产品要素、社会评价要素和服务要素中的硬件部分;由员工直接提供的主要是服务要素中的软件部分。

实施途径:

按“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层次关系,“双满意”服务文化建设的路径则是要先解决生存等物质层面问题,然后再深化到社会尊重等精神层面问题,满足员工和客户的精神需求(图5)。

推进“双满意”服务文化的

主要做法

“让员工满意”落到实处的服务措施

一是确立靠业绩取酬的导向。按照尊重体现绩效差异的原则,坚持“薪酬向一线倾斜”,通过开展岗位分析活动,建立管理、技术两个方面,机关、经营部、加油站三个层级的薪酬体系,并根据市场监测及时对薪资做出调整,保持了薪酬的正面激励作用。还制定《员工奖励条例》,对在强化管理、降本增效、技术改造、见义勇为、廉洁勤政方面取得创新成果的员工进行一次性奖励和年终奖励,提高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拓展素质提升的平台。建成了21个实体培训中心和网络学院,建立了省公司和地市公司两个层级、161人的专兼职内训师队伍,自主开发了涵盖投资工程、财务管理、非油业务、市场营销等各项业务在内的课程体系50多套,2010年技能鉴定中心取得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认证,实现了培训过程的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截至2013年12月,技能鉴定中心累计鉴定库站技术工种8 300多人次。

三是打造职业规划的品牌。在销售系统率先打破市场化、合同化用工界限,坚持同工同酬、竞聘上岗,设置管理、技术两个序列,实行晋升双轨制。在基层操作人员中,完善加油工、油库计量工、油品分析工等操作工种序列;在基层管理人员中,开展“职业油站经理人”星级评定;在管理人员中,实行行政职务与职称级别双轨制,依技术级别或职称确定薪酬待遇,体现能力素质差异。目前,公司已有多名市场化用工担任处级干部。

四是强化环境文化建设。选择交通便利、环境较好的写字楼作为省公司、地市公司办公场所,配备工作午餐,增设员工食堂和单身宿舍。通过“五小工程”“千队示范工程”建设等,加大库站改造工程,建设“员工之家”,新建或租赁员工宿舍改善库站员工工作生活环境,三年来,累计投入9 000万元,建成125个员工之家、9 100平方米员工宿舍。

nlc202309021024

五是倡导“内部客户”理念。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建立了内部投诉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先后成立11个文体协会,开设了员工大讲堂,成立“互助帮扶基金”组织,在文化养成和制度保障上,搭建员工之间沟通交流平台,培养互助协作精神,建立了上下级之间、上下流程之间的友好协作关系和内部客户机制。

六是建立动态回应机制。公司倡导“人人都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理念,积极推行“情绪管理”,在库站悬挂“员工情绪看板”,每天关注员工思想动态变化,做针对及时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信访管理”,开通信访热线、信访信箱,坚持做到每问必复;各级组织采取“包保库站”“挂点督办”“一对一帮扶”活动等,对员工意见、建议以及思想动态变化及时给予回应,帮助下级、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让客户满意”的服务措施

公司紧紧围绕产品、服务和品牌建设,实现了“让客户满意”的服务宗旨。

一是在产品上提质保供。产品是企业与客户沟通的媒介,也是客户满意的基础。针对顾客多样化产品需求,在销售汽油、柴油基础上,公司逐步建立起以油为主、油非互动、油气互动和小产品为补充的完整产品体系(如图6);成立“质量检验中心”,严格做到库存周期化验,做到配送实时监控,做到来油去油必检,不让一滴不合格油品流入市场。

二是在营销上全员全控。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深化营销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全员营销新模式。在物流运行上,组建物流仓储中心,整合油品接卸、仓储、配送业务;在管理体系上,将21个地市公司整合成16个地市(区域)分公司,先后分片增设63个经营部,将人力资源集中到市场开拓和客户服务;在客户管理上,确立了省公司直管客户、地市公司直管客户和加油站直管客户三级,通过采取定期拜访、集中座谈、95504服务热线等方式,保持与客户的良好沟通,赢得理解和支持。

三是在服务上“软硬”同步。在软件服务上构建了“2*2”特色服务体系,即建立站(店)内、站(店)外两个服务平台,实施“全方位”和“全过程”两种服务。公司“以卡为媒”,与平安、邮政等单位建立“互惠互利”关系,为客户提供车险优惠、免费救援、代办罚款等增值服务,还依据服务与客户关系,建立核心服务、增值服务和超值服务三个层次,规范了服务标准,提升了管理水平。

围绕“车”的“全过程”增值服务(如图7)。

围绕“驾车人”的“全方位”增值服务(如图8)。

在硬件设施建设上,将城区站、高速路服务区作为开发重点,实行成片开发、区域开发、梯次开发,增设“站外店”,通过推广自助加油机、高速路服务区引入快餐店、自助取款机等,初步建成了全面覆盖、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的营销网络。

四是在品牌上多管齐下。参与公益事业树品牌,成立21支志愿者队伍,常年开展扶贫济困活动;保障地方春耕秋收、重点工程、重点项目油品供应,成功组织2010年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和2011年深圳大学生运动会油品供应,为运动会顺利举办提供支持。开展评星活动树品牌,从油站服务、站容站貌、维护保养等方面,开展加油站评星评级活动,建成五星级加油站50余座,打造中国石油“服务窗口”形象。联合打假维权树品牌,和地方政府工商部门联合,不定期开展商标维权活动,打击社会油站、私人油站冒用中石油标识进行破坏中石油品牌形象的活动。几年来,共打掉170个假冒中石油标识的油站。

实施“双满意”服务文化的

主要效果

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广东销售公司企业文化处每年组织所属单位对“双满意”服务文化体系进行测评,查找差距,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保证了“双满意”服务文化建设的效果和方向。

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油站规模进一步扩大,仓储配套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布局更加合理,油品外销量和收入逐年增长,非油利润比例逐年提高,目前资产已达173亿元,运营加油站1 030座、油库17座,年销售成品油近700万吨,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544.76亿元。

企业凝聚力明显提升。两级机关管理人员流失率一直保持在0.25%以下,2013年库站人员流失率相比2011年降低1个百分点。部分库站甚至连续三年保持员工流失率为零。

员工创造力得到解放。2011年以来,累计产生创新创效成果106项,其中国家专利3项、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1项、行业部级管理创新成果5项,近50篇研究论文获奖。

品牌吸引力显著提高。2013年年底,公司直接开单的批发及直销客户达到2 191家,其中直销用户总数达到2 062个,同比增加360个,再流通客户129个,同比增加3个。累计发售加油卡总数达192.11万张。

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2013年,公司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授予“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称号,首次当选省思想政治研究会理事,2012年公司党委书记首次当选省党代会代表和区人大代表,还先后获得广东省委省政府“红棉奖”、亚运保供优秀组织奖等地方荣誉,公司品牌价值和社会效益日益提升。

2022年文化服务建设工作计划 篇9

2022年XXXX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省市纪委全会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部署要求,以改进作风和规范制度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制度体系,加强党内监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持续加强作风建设,不断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引向深入,为推动全市XXXX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证。

一、深化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1、加强党章党规教育。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将学习贯彻《党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作为全体党员的重要政治任务,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明纪律、懂规矩、守底线,使党章党规成为党员干部学习工作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

2、落实集体学习制度。制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将党章党规作为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党员教育培训的必学内容。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深刻领会中央、省市纪委全会精神以及上级关于党风廉政建设最新要求。丰富学习内容和形式,定期邀请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市委党校专家现场授课,组织党员干部到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以及省、市内教育基地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廉政文化教育和警示教育。

3、开展党风廉政专题教育。开展“四个一”党风廉政专题活动,年内至少分别组织一次党风廉政专题培训、进行一次党风廉政测试、开展一次党风廉政专题谈话、作出党风廉政承诺,确保学习成效。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分管领导与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与工作人员要开展专题谈话,注重了解党员干部思想、工作、作风、生活等各方面情况,对发现的实际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对存在的问题早提醒、早纠正,体现党内关心关爱。领导干部之间要开展真诚的谈心谈话,互相提醒、互相监督。

二、健全制度建设,积极接受监督

4、健全完善机关制度。结合XXXX任务要求,进一步完善机关财务管理、考勤出勤、会议签到、车辆管理、文明礼仪等管理运行制度,增强党员干部规矩意识。规范班子成员的责任和权力,严格落实主要负责人不直接分管财务、人事、审批、物资采购等具体事务的规定。

5、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及时公开单位重要业务、重大经费使用、公务费用、评优奖罚等重要事项,主动接受干部职工监督。对涉及XXXX政策规定、办事流程、用编公示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在网站、公众号等媒介进行公开。

6、深化岗位风险防控。系统梳理各科室、单位岗位工作流程,通过“自己找、群众提、集体议、领导审”,全面排查岗位廉政风险点,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厘清岗位职权,规范工作流程,制定防控措施。重点查找由于理想信念不坚定、工作作风不扎实、运行程序不够规范、议事决策机制不够民主科学、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完善等因素,可能导致行为失范、权力失控、违纪违法的风险,健全工作制度和纪律规范体系,有效降低履职风险。

7、自觉接受监督。加强与市纪委监委第一派驻监察组的对接沟通,主动汇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邀请监察组负责人参加或列席领导班子会议、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以及研究“三重一大”等事项的会议。积极落实监察组相关工作要求,报送有关文件、会议记录资料、三公经费支出等各类材料。自觉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监督,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

三、严格制度执行,强化纪律观念

8、严格落实各项规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落实省市委实施办法,持之以恒反“四风”、树新风,抓牢具体问题,严防“四风”反弹回潮。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财经纪律和生活纪律等各项纪律,严格机关财务、办公用房、公务接待、车辆使用等管理运行制度。坚决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进一步规范对“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程序,凡“三重一大”事项报告派驻监察组派员参加。

9、增强党内监督实效。认真落实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个人收入和重大事项报告等党内监督制度。强化党员日常监督,本着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的原则,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做到咬耳扯袖、红脸出汗。

10、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努力培养干部职工专业思维、专业能力、专业精神,提升机关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加强一线调查研究,围绕当前XXXX各项改革任务,各科室、单位集中确定一批针对性、实操性强的调研课题,促进调研成果转化。

11、加强文明礼仪建设。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争创国家级精神文明单位相结合,规范干部仪容仪表,做到衣着整洁、大方得体,仪表端庄、仪容严整;普及使用文明用语,确保公务交流用语标准化、规范化;崇尚遵守社会公德,引导干部职工文明出行、文明上网、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道德讲堂、专题报告会、文明礼仪培训等形式,加强干部职工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教育。

12、倡导良好家风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抵制不良风气。倡导党员干部建设良好家风,既要端正自己的作风行为,也要言传身教管好亲属和家人,以良好的家风促进社会风气的清正。

四、压实主体责任,加强督查落实

13、强化组织领导。领导班子要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摆到首要位置来抓。认真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明确目标要求和落实举措,年初对全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年内定期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原则上不少于4次。

14、落实主体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同志为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对党风廉政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班子成员要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切实担负起分管领域和分管科室、单位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责任。各科室、单位负责同志为本科室、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加强对科室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确保无违纪违规行为发生。

2022年文化服务建设工作计划 篇10

2022年落实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上级领导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会议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会议精神,深入落实全面反腐败工作要求,自觉运用历史经验,永葆自我革命精神,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聚焦加快推进全市域现代化,及时有效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目标,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激励担当作为,营造风清气正生态,推动全市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全面推动责任落实

1.始终把组织建设摆在首位。持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中心全体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

2.抓好抓实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教育学习,强化底线思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健全工作机制,严格制度执行。

3.压实全面主体责任。健全完善中心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中心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4.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责任,强化责任压力传导。

二、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

5.强化理论学习。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及时跟进学习领导最新讲话精神,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6.深化拓展历史学习教育成果。加强经验做法总结,巩固和深化学习教育成果,推进形成长效机制。引导中心全体党员干部更好地用全会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7.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压实主体责任,理论学习中心组充分发挥领学促学作用,注重把研究工作和廉政建设工作作为学习的着力点。

8.推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组织建设要着眼提高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和工作本领,把理论学习与业务研讨结合起来,克服学用脱节、促进学用相长。

三、严明纪律,驰而不息抓好作风建设

9.严肃组织生活。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组织生活的若干准则》,落实生活制度,认真执行会议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积极落实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

10.严格执行组织的纪律。强化日常监督执纪,加强对“三重一大”决策的监督,加强对中心党员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数据审核、述职述廉、“三公”经费支出等各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自查自纠,提升作风建设的效果,营造风清气正的生态。

11.深入推进廉政警示教育。通过集中学习、观看廉政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形式,把解决群众诉求和廉洁教育有机结合,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12.深入整治腐败和不正之风。

13.密切联系群众。不断深化拓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聚焦“办实事”,不断完善工作体制机制,不断捋

顺群众诉求办理流程,切实提升办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真正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

四、强化监督制约,严格规范权力运行

14.自觉主动接受监督。各科室、中心每半年对履行主体责任情况进行一次自查总结,上报派驻纪检监察二组。通过个人事项报告、述职述廉、谈心谈话等措施,全方位接受监督和干部职工的监督。

15.加强日常监督执纪。坚持纪在法前,执纪必严、违纪必究,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精准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着重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上一篇:学校工会庆祝国庆节活动方案下一篇:法院书记员辞职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