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

2024-09-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精选9篇)

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 篇1

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既是对人类文明进入转型期的.规律性把握,也是对当代中国科学发展理念的实践性提升.生态文明是人类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将引领人类迈向文明的新高度,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作 者:李抒望 LI Shu-wang  作者单位:中共临沂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山东,临沂,276005 刊 名:宁夏党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INGXIA COMMUNIST PARTY INSTITUTE 年,卷(期): 10(3) 分类号:X22 关键词: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   工业文明  

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 篇2

一、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哲学作为人类精神的反思, 并不是关于人类某一具体研究领域的认识的科学, 而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的认识的学说。只对某一具体领域的研究认识, 是具体科学, 如物理、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历史学、社会学、法学, 等等;而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进行认识的学说, 才是哲学。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之间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的关系。由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构成整个世界, 是整个世界的三个组成部分, 所以哲学又是关于整个世界的认识的学说。我们每一个人对整个世界所包含的各种事物、现象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认识, 当这种认识发展为比较稳定的根本观点时, 就形成了人的世界观。因此, 哲学也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而不是关于哪一具体研究领域的科学。

人的世界观具有三个特征:其一, 多样性, 即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也就是都有自己的世界观, 不同人的世界观是不一样的。世界观的多样性主要是生活在不同时间和地域的人们所受的教育程度和其他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其二, 发展变化性, 即人的世界观形成之后, 虽然比较稳定, 但只是相对的, 当人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时, 其世界观也会发生变化。其三, 在阶级社会中, 世界观具有一定的阶级色彩, 每一个阶级的领导者都要向本阶级灌输自己的世界观, 超阶级的世界观是不存在的。

根据“外延越大, 内涵越小”的逻辑学原理, 哲学的外延既然已扩展到对整个世界知识的认识, 则它的内涵只能暂如此定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但是, 我们一定要注意, 世界观与哲学之间不能简单地划等号。

二、世界观并不等于哲学

哲学并不是哲学家的事, 它与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对周边的世界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形成各种各样的世界观, 并会按照自己的世界观对待和解决身边的问题。然而每个人世界观都会成为哲学吗?每个人都会成为哲学家吗?显然不可能。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那么, 我们又如何判断人的世界观是否已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了呢?一般说来, 我们判断某一领域的研究是否形成理论的标准, 是看这种研究是否比较系统的回答了该领域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如果这种回答是系统的, 并回答了一系列基本问题, 而不是个别问题, 则我们应该承认关于这个领域的理论已形成。按照这一标准, 我们判断一个人的世界观是否形成系统化的理论, 就要看他对整个世界发展过程中所提出的一系列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是否做出了系统的回答, 如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物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自然界的发展是否有规律, 社会发展动力是什么, 人能否认识世界,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 人的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 等等。如果这些问题都能完整地回答了, 则其世界观应该说已达到了系统化、理论化的程度, 已经形成了哲学, 这个人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哲学家。

三、世界观的准确性决定哲学的科学性

在许多人的头脑中, 都认为哲学是一门科学, 哲学思想都是科学的世界观, 这是极端错误的。并非所有的哲学思想都是正确的, 哲学理论的正确性、科学性取决于世界观的准确性。由于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而人的世界观并非都是准确的, 即使已形成了系统化的理论, 也未必能科学、准确地回答问题, 这是因为人的认识在具体历史条件下具有局限性。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 形成于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把哲学变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是唯一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 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积极投身于生产与革命实践活动, 并认真研究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 并大胆论证, 从而科学地、全面准确的提示了世界的本源, 提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形成了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的世界观。他们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 并第一次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 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最终构成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 同时又是指导我们实践的重要的方法论, 我们必须坚持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以启迪我们的思想, 使我们的世界观不断成熟和完善, 更科学有效地指导社会实践活动。

摘要: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但世界观并不等于哲学, 只有理论化, 系统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哲学并非都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这是由世界观的正确与否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认识史上唯一科学的思想体系。本文将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作以上观点的阐述。

关键词:哲学,世界观,关系

参考文献

[1]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2版) ,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7月。

正确认识和把握和谐监管理念 篇3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监管者,与其监管对象是一对矛盾体,究其矛盾产生和转化的过程来分析,可以划分为一般矛盾和特殊矛盾。一般矛盾,是指工商机关和监管对象这两个特定身份所自然存在的对立面。这个矛盾实际上反映了依法行政的社会要求与规避法律的社会行为之间的深层次矛盾。从总体上看,当前人民群众法律意识还不够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规避法律、谋求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的行为大量存在。这种具有普遍性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必然与工商机关的市场监管执法行为形成冲突。特殊矛盾,是指工商机关在监管执法过程中因为自身工作不规范等原因引发的与监管对象之间的矛盾。一般矛盾与特殊矛盾的主要区别在于:一般矛盾具有普遍性,主要由监管对象的主观因素造成:而特殊矛盾具有局部性,主要由监管机关的行为造成。特殊矛盾的发生,往往会加剧一般矛盾,加深监管对象对监管机关的情绪对立。

事实上,工商机关与监管对象之间的矛盾还交集着当今社会环境下依法行政与改革发展之间的矛盾因素。依法行政和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从总体上、目的上是一致的、相互促进的,但在实际工作中也会相互影响,甚至在局部产生一些矛盾。依法行政,要求维护法律的权威性、严肃性、稳定性和连续性,而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则必然要求冲破一切不合理的体制和制度束缚,最大限度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改革的“变”与法治的“定”之间,在发展的活力与法治的秩序之间,处理不好往往容易引发矛盾冲突。从当今整个社会环境来看。基层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抓改革、求发展的愿望十分迫切,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已成为社会共识。社会上总有一种声音,希望监管部门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对市场主体的一些突破法律法规的行为给予“宽容”。有时监管部门的依法行政不仅得不到理解和支持,反而会遭受误解和责难,甚至会被扣上思想不够解放、破坏发展环境的帽子。这样的社会环境使监管与被监管的矛盾更加突出,也使监管工作面临更多的困难和压力。

应当看到,监管机关和监管对象虽有矛盾,但这不是对抗性矛盾,即使发生市场违法行为也是非对抗性矛盾。和谐的构建就是要化解矛盾,实现矛盾体的协调,避免非对抗性矛盾变成对抗性矛盾。根据对监管过程的矛盾分析,工商机关要把和谐监管的基本目标定位在避免特殊矛盾和化解一般矛盾上。首先要坚决避免特殊矛盾;也就是要避免在监管执法过程中因为自身工作失当、失范、失误等原因引发与监管对象的矛盾冲突:其次要积极化解一般矛盾:努力消除管理对象的对立、抵触和排斥心理,从而让监管对象不仅在理智层面上认同并接受工商执法,而且在情感层面上尊重并信赖工商执法。

和谐监管最终是要达到监管功能与监管效果相统一。监管功能的实现,主要是指按照法定的规则与程序,切实履行法定职责,有效发挥监管作用,将市场秩序规范好、维护好:而监管效果的实现,主要是指监管与被管理的矛盾达到有效化解,监管者与监管对象建立起和谐关系,监管形象得到社会认同。这两个方面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我们要防止在和谐监管的认识和实践上出现片面性,既不能为了追求和谐而放松甚至放弃管理,以牺牲法律权威为代价。迁就一些人的不合法要求,照顾一些人的不合法利益:也不能在监管工作中不顾和谐,造成监管与被监管关系的紧张和对立。

工商机关的监管活动,本质上是行政权力行使的过程。按照上文所作的监管矛盾分析,要避免监管中的特殊矛盾,就是要切实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由于工商机关市场监管的行政权力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广泛联系着社会公共利益,直接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能否合法、公正、高效地行使权力。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依法保护,关系到市场秩序是否稳定、社会关系是否和谐,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如果滥用行政权力,违法或不当行政,必然会侵犯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损害法律的权威和尊严,破坏和谐监管的基础。实际上,监管执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违法乱纪行为,是当前影响和谐监管、引发社会冲突的主要问题所在,因此,推进和谐监管,必须把规范和制约行政权力作为和谐监管的一条底线和原则。

规范和制约行政权力的重要性,还取决于行政权力的双刃剑、双重性这一特点。由于行政权具有管理领域广、自由裁量度大、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等特点,决定了它既是与公民、法人的利益最密切相关的一种国家权力,又是最容易被违法滥用的一项国家权力。在管理与被管理的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行政机关相对行政相对人处于“强者”地位,行政行为由行政机关单方面依法作出,不需要双方平等协商。理论上,行政权力是一种非人格化的权力,其本意是对公共利益的集合、维护和分配,其主体在本质上应该是非人格化的。但事实上,行政权力在运作过程中,又必须靠有意识、有个人利益取向的特定人来行使,因而又有一种本能的人格化倾向。这种人格化倾向使行政权力往往成为容易被违法滥用的主要根源。

规范和制约行政权力,就是要严格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理念与和谐监管是根本一致的。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执法主体在执法过程中,一方面要严格遵守法律明确规定的行政职权和行为规范;另一方面。对没有法律明文规定的,属于自由裁量权活动领域的行政事务和行政行为。也要符合社会文明进步的尺度,符合客观、公平、正义等道德理念。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了依法行政应当实现的六个方面的基本要求:(1)合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管理时,必须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2)合理行政:要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要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偏私、不歧

视;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符合法律目的,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的,应当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3)程序正当:要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应当公开,注意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4)高效便民:要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5)诚实守信:要求行政机关做到发布的信息全面、真实、准确,制定的法规、规章、政策保持相对稳定;(6)权责统一:要求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所有这些原则和要求,无不蕴含和体现着和谐的理念和要求。所以。和谐监管的核心要义和本质要求,就在于恪守法治原则,坚持依法行政,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遵循立法目的,依照法定程序,以法律允许的方式积极监管,切实防止不作为和乱作为。

当前,基层工商机关在推进依法行政,实现和谐管理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实现“三个转变”:一是正确处理合法行政与合理行政的关系,从重法轻理向法理并重转变。既要确立法律权威意识,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以法律为行使职权的惟一依据和作出行政决定的惟一准则;又要注重合理行政,实现法律实施的正当意义。所谓正当,其一是不罚及无辜,其二是所罚与所错成等比例:其三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其四是罚当其时。要切实避免使用自由裁量权不合理,处罚标准不统一。畸轻畸重,甚至滥用自由裁量权,损害法律的公平和统一。要将权力与利益彻底脱钩,避免执法趋利化造成执法行为与执法目的的严重背离,防止监管执法人员以权谋私、徇情枉法,保持监管执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二是正确处理实体与程序的关系。从重实体向实体程序并重转变。行政公正包括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程序具有独立的正义价值,没有程序公正就没有实体公正。正当法律程序的价值在于防范执法的随意与恣意,在于保障公民法律平等权以及应有的知情权、陈述权、申辩权、监督权等权利的实现。通过设置公平的程序,有利于缓和执法者与被执法者之间的心理冲突,疏通和化解不同意见,消化和吸收社会的不满情绪,达到不用执法手段便可以实现执法效果的目的。同时,公开、透明的执法程序也是防止执法腐败最重要的监督手段。作为行政执法机关,我们不仅要实现正义,而且应当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正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破除重实体、轻程序的执法观念,提高程序的法律地位,尊重程序的法律价值,真正做到既严格执行和遵守实体法,又严格执行和遵守程序法。三是正确处理权力与责任的关系,从权力本位向责任本位转变。责任是法律的生命。法律规定某一国家机关享有某项职权,就同时意味着它应尽某项职责。职权和职责这两个方面,职责是主要的。但在权力与责任的关系上,实践中还存在着相当程度的观念偏颇和制度失衡,如一些执法机关十分重视行使执法权力、强调公民法律责任而忽视承担执法责任:一些监督制度往往虚置,执法责任难以落实;少数执法者抖威风,耍特权,无利不作为,有利乱作为。这些现象必须坚决加以克服和纠正。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责任观,以责任制约权力,从权力本位走向责任本位,切实明确职权行使的责任范围,全面强化执法责任,严禁失职、渎职,杜绝滥用职权或以权谋私,从而实现和谐监管。

如果说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主要是防止和避免因为监管机关自身原因造成特殊矛盾的话,那么,我们在化解因为监管对象的对立情绪而产生的一般矛盾的过程中,还需要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方法和措施。监管具有强制性,这是“刚”的一面。在监管与被监管之间的矛盾对立性客观存在的情况下。如果过度依赖强制手段和硬权力执法,而忽视对说服教育、调解疏导等非强制手段和软权力执法的运用,有时非但达不到监管效果,反而会使监管矛盾激化,影响社会和谐。因此,在不影响监管效果前提下,我们要尽可能多地运用非强制手段和软权力执法,表现出市场监管“柔”的一面,使监管矛盾的对立性质缓和以至转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既是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有利于刚性监管的贯彻落实。古人云:和者,不刚不柔也。和谐本身就体现出刚性与柔性的完美结合。和谐监管理念,为我们采取刚柔并济的方法开展监管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基层工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监管执法实践中,往往习惯于运用强制手段和硬权力执法,而不善于运用说服教育、调解疏导等非强制手段和软权力执法。这一方面反映出我们在监管方法和能力上的不足。另一方面从更深层次上反映了我们的监管理念与现代行政理念还存在不符合、不适应的问题。长期以来,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我国实行的是以“审批”和“管制”为主导的高度集中全面控制的政府管理模式。这一行政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一方面,强调行政的权威性和权力性。在行政管理领域,强调指挥的权威性,强调民众对政府的服从关系,强调行政权力凌驾于一切权利之上。行政机关处于主导者、管理者、支配者的优越地位,而行政相对人处于从属者、被管理者和被支配者的地位。另一方面,强调行政行为的单方性和强制性。行政行为一经做出即具有确定力、约束力、执行力,相对人必须服从不得拒绝。行政主体有权以强制手段保障行政行为内容的落实。因此,在我们的行政管理人员头脑当中,“行政管制”理念根深蒂固,总是简单地将行政管理对象当成管制对象,当作一种对立面来进行管理,形成单纯的“命令——服从”关系,习惯于“管”字当头,“罚”字殿后。这种单调、僵硬的管理模式必然导致管理与被管理关系的紧张,造成行政效能的低下。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行政理念正在发生新的变革,确立现代行政理念对我们创新监管理念,推行和谐监管、柔性监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是确立公共行政理念。行政权力具有公共性质、公共性能,其目的就是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公共政策、公共安全和公共服务,维护公共秩序和实现公共利益。行政权力的运作需要公共支持,缺乏民众的公共信任难以推行有效行政。公共行政理念自然意味着要摒弃特权观念,防止滥用公共权威和公共资源,避免和消除行政私化倾向。公共行政理念还衍生出公开、公平、公正和公信原则。二是确立平衡行政理念。行政是国家权力运作生成特殊社会关系的过程。这类特殊社会关系可以抽象和简化为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平衡行政主要

表现为行政领域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平衡,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对等关系。确立和发展平衡行政,意味着对权力的限制,消除强者的霸气,抑制权力霸道,使行政过程充满宽容和善意的色彩,促使行政权力以对等姿态善待公民权利。三是确立服务行政理念。服务行政理念的核心就是要求行政机关必须变传统的单纯控制取向为服务取向,从原来扮演的“管制者”角色向“服务者”角色转变。这就意味着行政权要从管理权向服务权转变,行政权性质要从强制性向说服性转变,使行政权力色彩日渐淡化,非强制性的服务色彩日渐浓厚,即便是传统意义上强制性的权力行政执法方式,也随着公共参与、听证制度、复议制度等民主程序的建立和完善而逐步失去昔日的威严。四是确立人本行政理念。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以人为本行政价值观的指引下,行政管理既要在个体层面体现以人为本,又要在社会层面体现以人为本。要以培养人、塑造人、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和帮助人人手,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五是确立民主行政理念。在行政管理民主化背景下,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再是被动的被管理的对象,他们与行政机关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主体。民主行政理念要求行政管理要从强调管制、服从向提倡合作、服务转变,建立服务型、指导型和协商型的行政管理模式:要求从各个层次扩大公民有序的行政参与,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 篇4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适应执政环境深刻变化的客观需要,也是我们党对自身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新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的清醒认识和科学判断,体现了我们党对当前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我们党执政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和执政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们党鲜明地提出执政能力建设问题,不仅是我们执政党自身建设的一个新课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一个创新,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涵和实质,要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不断提高“五种能力”的要求,在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从理论上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涵及其关系有明确认识,才能够在具体实践中更好地贯彻执行。

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我们党是执政党,在国家社会的政治生活中处于领导地位。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反映。所谓执政能力,是指执政党在领导、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领。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全国各族人民当家做主,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因此,我们党的执政能力,从总体上讲就是指党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本领。从我们党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种系统的综合要求。党的领导方式是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法律、转化为国家意志、成为全社会必须遵循的制度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党的执政方式是执政党对国家的基本领导方式。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领导主要是通过执政来实现的。在国家社会的政治生活中,党必须对国家政权、经济文化组织、群众团体和各方面的工作实行统一领导;有关立法工作、行政工作、司法工作、经济工作和其他各项的重大决策都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我们党是政治组织,不是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不能直接行使国家机关的职能。我们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和法律,就应当而且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把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纳入法制的轨道。因此,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规定了党的执政职能,就是支持和保证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履行职责,从而体现党的执政能力的实现。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必须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按照什么方式执政,怎样处理好党的执政与国家政权活动的关系,既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反映,也影响党的执政能力的发挥。党章明确规定: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这就要求我们党应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来实施政治领导,通过向国家政权推荐重要干部来实施组织领导,通过思想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来实施思想领导,同时通过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引导和带领人民群众前进,从而有效地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各个领域的领导。要坚持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程序和手段行使执政权力,从制度上和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实施,从而来保证党的执政能力的实现。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

党的领导主要是通过执政来实现的,党的执政地位主要是通过制定、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来体现的,而行使行政权力的主要是由中央和地方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由于党内存在着不同的职能分工,党的执政决策和执行的权力主要由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行使,这些组织和人员就是执政活动的主体。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是党的执政决策和行使权力的直接主体,他们执政能力在党的执政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就决定了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必须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因此,党的执政能力是对整个党而言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既包括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班子的集体能力建设,也包括各级领导干部的个体能力建设,还包括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素质。

党作为一个整体,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必须提高党的整体执政能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首先,要体现在我们党及党的领导机关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正确认识和科学判断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正确分析社会矛盾,从而制定并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变成国家意志,把党的政策变成法律,保持党的政策的科学性、长期性、稳定性和强制性。其次,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是党的执政能力的直接体现,也是构成党的整体执政能力的基础,他们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综合能力的训练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条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不断提高他们的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面的能力。第三,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执行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组织者。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还应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党的整体的执政能力。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依法执政

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在长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的,是历史的选择,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必然要求依法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决定着依法治国的成效,也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检验。加强党的政权能力建设,就必须在党的执政活动中,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的统一起来,要求党执政的各种行为都要有法可依,符合程序,坚持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既是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又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原则。坚持依法执政,要善于从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时代任务出发,把党的执政方式纳入国家法制的轨道,才

能从法律和制度上保证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改变的正确贯彻实施,从而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执政地位是宪法明确赋予的。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依法领导、依法执政,必须严格地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进行,依法执政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基本方式。党的执政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也要在法制的轨道上进行。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表明,坚持依法执政,既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对党的支持和拥护,又有利于提高执政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执政党代表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保证,是社会主义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坚持依法执政,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党的方针政策与法律的关系,既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又要善于运用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我们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程序、时限和手段行使执政权力,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都要自觉提高法律素质,必须严格依法办事,牢固树立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观念,接受人民和法律的监督与制约,不允许有任何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与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和完善结合起来

科学的健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党形成整体合力的重要保证,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并不是执政能力本身,但整个党的执政能力如何和执政功能的实现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不仅要着眼于提高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素质,而且还要着眼于改革、完善、健全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领导体制科学顺畅,工作机制合理规范,必然会促进党的执政功能的顺利实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反过来,体制不顺,机制规范性不高,会直接阻碍党的执政功能的顺利实现,会直接制约党的执政能力。健全科学的合理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也就成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和党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的改革与完善结合起来。健全科学的合理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关键在于要合理的划分和规范党的各级组织的职能,明确工作分工和规范工作程序,科学、合理、有效地配置党的各级组织和人力资源的要素,使执政活动的运行规范有序,从而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的完善,不仅要在党内实现职能科学化、工作程序化,而且要进一步地依法规范党的组织与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人民团体的职能划分,支持各方按照各自的职能独立负责、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从而提高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面的能力。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使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只有这样,党的执

政能力才能稳步提高。

五、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还必须不断地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使党的活力得到充分发挥。党的活力是党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兴旺发达、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基础条件之一。因为任何组织活力的产生和创造,一个基本条件是其成员活力的发挥。党的活力的发挥是建立在个体活力发挥以及各个个体之间的有机互动上。而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团结统一,既是战胜任何风险和挑战的法宝,又是党的活力得以充分发挥的有力保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仅要依靠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改革和完善,要坚持依法执政,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提高以及领导体制和机制的完善,而且还依赖于党的活力的充分发挥,依赖于党的团结统一。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是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基本前提。因此,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 篇5

摘要:腐败是国之大敌,党之大敌,民之大敌。党风、政风的好坏,事关人心向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坚决反对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

关键词:正确认识 廉政建设

反腐败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当前,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甚至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持续严峻。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持反腐倡廉,坚决同腐败现象作斗争,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本质区别之一。反腐倡廉建设是我们党在当前形势下,必须始终抓好的头等大事、头等政治任务,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必须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全党同志特别是党员干部,一定要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深刻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共青团员作为党员的预备兵,应做合格公民,力所能及的配合党和国家的政策。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正确认识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

一、当前的党风廉政建设现状分析

当前,在把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上主要有两种模糊认识:一种是过分估计了腐败想象的严重性,而没有看到反腐败斗争取得明显成效的一面,因而怀疑党和政府反腐败的能力,进而认为腐败无法治理,对反腐败斗争悲观失望;另一种认为腐败现象是改革开放付出的必要代价,是改革必须支付的“成本”,它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自然而然的得到解决,因而持盲目乐观态度。

自十七大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的进展,积累了新的经验,呈现出鲜明特点。但是,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例如:党政一把手腐败案件在增多;腐败的团伙性;群体性日益明显;涉案金额越来越多。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确定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奋斗目标,并用“致命伤害”“亡党亡国”来警示腐败问题的潜在危险。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进一步坚定信心、加大力度,继续把反腐倡廉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出成效。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意义

党风是党的形象,关系着人心向背。执政党的党风,关系着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党章规定,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工作,党的是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关系党的存亡。党越是长期执政,党风建设的任务越是艰巨,越要坚定不移的抓党风建设,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在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迫切需要,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使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所以,我们一定要抓好党风建设,并且,必须要明确加强党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维护党的性质,保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条件,同时又是对党的性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只有坚持加强党风建设,才能促使广大党员干部正确对待、运用手中的权力,忠实的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才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党群血肉联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顺利发展的重要途径,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需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而党风廉政建设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党员的党性的一项重要途径。在新时期各种思想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尖锐,这就要求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抓紧抓好。要对广大党员进行广泛深入的党的宗旨、理想、纪律和优良作风的教育,促使党员进一步树立无产阶级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增强党员抵御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形式主义和奢靡之风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为党风廉政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4.把握机关建设的正确途径 篇6

——对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郭晓伟

所谓机关文化,是指把机关全体干部职工的力量统一于履行机关职能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是一个机关思想理念、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是机关干部职工在工作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管理制度的总和。从宏观上讲,机关文化至少包括3个层次:核心层是机关精神文化,中间层是机关行为文化,最外层是机关物质文化。这三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文化圈、产出文化力。在当前经济社会形势背景下,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已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

高度重视机关文化建设

先进的机关文化对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干部素质、提高工作效能,具有重大作用和深远意义。

一是具有吸引凝聚作用。一旦机关文化得到广泛认同之后,它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从各方面把干部职工团结起来,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使全体机关干部职工把个人的感情、目标与事业的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对单位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从而充分发挥出部门的整体优势。

二是具有规范约束作用。机关文化形成以后,它对所有成员的规范和约束便成为一种不成文的软约束。这种软约束显得更人性化,可以产生更强大、更深刻、更持久的约束效果,甚至可以更直观地表现在机关风气和职业道德对干部职工的规范作用上。

三是具有激励促进作用。如果能将机关文化内化为自觉、体

现于行动,全体机关干部职工之间就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就可以营造理解人、信任人、尊重人、关心人的和谐氛围,人与人之间就能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从而让每个人都能发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激发为事业拼搏奋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是具有引导辐射作用。机关文化除了能反映部门整体的价值取向、共同的利益追求外,还能够潜移默化地将机关干部职工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转化成具体的奋斗目标、人生信条和行为准则,形成机关干部职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这不仅对机关内部起作用,还可以通过机关干部职工的言行对社会产生影响,最终在社会和群众中维护好党和政府的形象,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良好的导向作用。

全面把握机关文化建设

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概括地讲就是建设符合机关工作发展和机关内部管理实际的、具有引导和激励作用的价值取向、文化修养、团队精神、进取理念、服务意识等。创建一套具有竞争激励、优胜劣汰作用的机关管理机制,培育一种团结协作、严谨高效的机关工作作风,不仅能有效促进物价机关自身建设,而且可以全面加强和提升部门效能。我们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谐型、廉洁型、效能型机关的要求,打造“以事业凝聚人、以环境熏陶人、以精神鼓舞人、以利益激励人”的机制,营造以人为本、健康向上、团结协作、充满活力的机关文化氛围。

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打造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规定着机关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直接决定着机关干部职工的作风、学风、党风、政风。要始终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机关文化建设的首位,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全体机关干部职工不断提高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的水准,以优良的机关作风带动部门政风行风的转变,推动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要逐步统一思想认识,发动群众,集思广益,概括、升华出能真正涵盖机关文化的各种理念,认真梳理总结和不断巩固深化已有建设成果,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规范干部职工的言行举止,打造行为规范的修养文化。干部职工的言行不但体现着自身的文化修养,也代表着整个机关的文化形象。机关干部要按照《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逐步形成适应自身特点的文明用语、人生格言等,不断提高机关的文明水准。

提升干部职工的能力本领,打造服务民生的职业文化。要对干部职工加强岗位培训、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本领,促进干部职工在岗位上实现自己的理想、价值。要树立系统学习、终身学习和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机关建设,使广大干部职工以努力强化“张嘴能讲、提笔能写、遇事会干、无事善思”等素质为目标,大力提升“勤学善思、部门业务、应急应变、平衡协调、开拓创新、依法行政、科学管理、反腐倡廉”等八种能力,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任职能力。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打造强势全新的管理文化。通过制定机关工作标准,明确各项工作的内容、程序、权限、时限、依据和责任人,促进工作运行规范化、服务标准化。探索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建立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增强干部职工的责任感,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完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做到制定制度科学;遵守制度自觉;执行制度严肃。同时,适当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坚持品德与才能并重、学历与能力并重原则,加强干部的选拔与交流,对工作踏实肯干、成绩明显突出的干部,适当破格任用,为干部的成长进步创造良好外部条件和内部环境。

鼓励干部职工解放思想,打造与时俱进的创新文化。一方面,着力培育干部职工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另一方面,建立鼓励创新的机制,为干部职工提供展示创新成果和能力的平台,激发创造热情,争取涌现出更多的工作模范、党务先锋、管理专家、服务能手和学习标兵。还要着力培养干部职工的创新能力,加快知识更新,使人人都“敢创新、愿创新、会创新”,形成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良好风气。

塑造机关良好的形象,打造名副其实的物质文化。尽力创造与工作需要相适应的物质条件,做到办公场所优美、整洁。在机关醒目位置张贴核心价值理念、服务用语、行为规范等,让机关干部时刻牢记在心,指导自己的行动。要发动群众集思广益,打造机关独有的标志符号、标志形象、标志文化等识别标识,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增强凝聚力、吸引力,激励干部职工共同参与到机关文化建设中来。

着力推进机关文化建设

开展机关文化建设,首要的是把握正确的途径。一要抓住关键点,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机关干部的道德修养上下功夫;二要找准切入点,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机关,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三要立足根本点,在加强制度建设,促进机关各项制度的健全、规范及其有效运转上下功夫;四要把握着力点,在创新机关文化活动载体,保障全员参与上下功夫。

开展机关文化建设,还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以人为本是本源,服务大局是主线,全员参与是关键,彰显个性是特色,与时俱进是要求,常抓不懈是需要。这些原则同等重要,相互促进,相互支撑,是机关文化建设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开展机关文化建设,必须建立健全良好的运行保障机制。一

是领导机制。建立健全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靠前抓、各科室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加强对机关文化建设的设计,定期分析研究机关文化建设中的问题,打破制约机关文化建设的瓶颈。二是保障机制。保证创建活动有经费、有时间、有地点、有人员、有载体。三是激励机制。定期检查、考核干部职工参与机关文化建设的情况及其成果,将考核结果作为考核、评先评优、职级晋升、提拔使用的重要内容和依据,并与党风廉政建设、作风能力建设、党建目标考核等内容相结合,真正使机关文化建设成为干部职工成长进步的源动力。

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 篇7

一、从“摆布”泛论说起,看“干预”的客观存在

在新闻摄影圈里,有个可以算臭名昭著的词———“摆布”(“摆拍”),基本没有摄影记者愿意为自己的采访行为去背负这样的“恶名”,尽管不少的记者实际上是常常在采访现场施用了“摆布”行为的。这是为什么?很大程度上的原因,是不顾新闻真实性原则随意摆布造成新闻失实形成的大量反面事例造成的恶劣影响,加上不少人和一些权威人士站在维护新闻真实性的高度认定了,“摆布”=编造,也就是造假。

这里,我们要首先认识一下“摆布”这个词。通过《在线新华词典》查询,摆布的释义: (1) 布置,安排。例句:房间摆布得很有品味。 (2) 戏弄,支配。例句:我们不能被人任意摆布。“摆布”作为动词,施动者是摄影记者。长期以来被摄影界泛泛而用,主要词义是贬义的,含义基本是实现摄影记者主观意愿而对被摄影对象施行的违背真实的动作,“摆布”就是编造就是导演。事实上,“摆布”一词,是一个泛指的动词,属于在新闻摄影现场,摄影者对新闻场面或对象的一种“干预”行为,但这个“干预”行为被先入为主地认定是不符合新闻真实性的负面行为。甚至一些采访者简单理解“不能摆布”,导致在采访现场不善于更近贴近对象、更深刻了解对象,更深入发掘对象的新闻真实和亮点,造成摄影记录表达简单、表皮、浅陋、直白,甚至失真。

我们很多人从来都没有冷静客观地正视过,新闻摄影现场出现“干预”现象,是新闻摄影在新闻摄影现场必然产生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表现程度高低不一的客观现象。除了少数完全采取隐藏行为的隐蔽摄影,新闻摄影记者在现场的摄影行为,必然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要干预和影响到现场和被摄对象。而这种影响,又很难在已经定格为照片的画面中轻易判断得出来。这也是有的照片被明显发觉是“摆拍”;而有的照片即便是通过过度的“摆布”后再拍摄完成,却难以辨别出“摆拍”痕迹的原因。摄影记者一旦进入现场,“干预”一般就开始出现了,特别是涉及人的新闻现场。表现最明显的情况是,凡属运用广角镜头拍摄人物近景、特写的社会新闻现场,持照相机的记者因为镜头特性,必须贴近对象,几乎就在被摄者眼前。这能和根本就没有记者在跟前“干扰”的“纯洁现场”相比吗?能说你是在纯粹“不干扰”地“抓拍”新闻吗?一幅名为《我要读书》的“大眼睛”照片,成为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当时的摄影记者解海龙在地处贫困山区的张湾小学课堂上举着相机拍摄,就没有对面向他的苏明娟等全班同学产生丝毫的“干预”影响吗?不说近距离拍摄,就算是稍远距离的拍摄,摄影采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人大代表分组讨论,发言的代表被现场周围大量的摄影镜头紧紧“盯着”,同样也会产生或微妙或显著的心理“干预”影响。例如中央电视台对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河北代表团的一次现场直播中,因为记者采访给代表发言带来压力,就有一位代表发言出现“卡壳”,没能完成自己的发言。

有人会说,“摆布”已经不仅是一种轻微“影响”了,他改变了现场和对象真实自然的本来状貌。但是,偏僻村校课堂上,被一个陌生人用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镜筒”瞄准着的孩童听课的神态和在众多采访镜头“压力”下代表发言甚至出现“紧张”状况的神态、情态,就肯定是绝对真实自然的原本状貌吗?

所以我们要说的是,新闻摄影的“干预”现象,是必须承认的客观存在。“摆布”就是人们认为影响程度较大,甚至走向了极端的“干预”,它和影响程度相对微弱,照相形成影像后不易被人辨识的“打扰”是一样的,都是属于“干预”现象或行为。

有的表面看似“摆布”的“干预”,未必就是“造假”的干预。大量的肖像类新闻摄影就是最典型的一类。判断包含“摆拍”在内的“干预”是否造成失真,标准不是看是否有“摆布”,而是看这种干预是不是令现场摄影记录偏离了所记录新闻的“实质真实”。解海龙的镜头对“大眼睛”女孩究竟有没有影响,有多大影响,不是太重要。重要的是,被拍摄定格形成的影像,是还原了事实的真实吗?

“究竟什么是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的真实性指的是新闻报道要求符合事物的客观实际,及报道的事实是‘真’的,真实而正确;对事实的解释是‘实’的,实质性的。一言以蔽之,是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统一。”(延边大学出版社《新闻知识总览》第69页)。所以新闻的真实,不能泛泛而论。报道新闻的真实,最根本是要还原新闻的实质真实。

不论你的产生了“干预”的拍摄是好听的“抓拍”,还是不好听的“摆拍”,能够最大限度地还原新闻实质真实和价值,就是记录这一新闻的最佳摄影方式;如果仅仅只是记录到了所报道新闻的片面现象,而没有抓到新闻的本质真实,不管是“抓”是“摆”,你的摄影采访方式都是有问题的。

二、“干预”,新闻摄影采访的“双刃剑”

我们探讨的“干预”应分为“被动干预”和“主动干预”。

摄影记者在新闻现场进行摄影记录活动造成的不由自己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现场干涉和影响,就是“被动干预”。这种干预一定程度会形成对被摄影新闻对象的影响或干扰,甚至造成被摄影对象发生偏离新闻本来实质真实的状况,导致摄影记录失真。例如,摄影采访某地政府向城市住房困难市民发放廉租房钥匙,接受钥匙的市民肯定是记者镜头的焦点。但是,没有见过大场合的住房困难市民面对众目睽睽的采访现场也许会出现把喜悦心情控制在心里的状况。如果记者“抓拍”到的是对象外露的不知所措的呆滞木然的情态,或者是对象因不习惯大庭广众被镜头对准而露出不高兴近乎痛苦的表情,这样的“抓拍”必将是和造假的“摆拍”在失真上殊途同归(当然,如果记者确实就是要报道这种特殊场合出现的“紧张感”、“假痛苦”,则另当别论)。所以,对于“被动干预”,摄影采访者要做的是尽可能及时减消这种干预带来的不利影响。

摄影记者在新闻现场主动进入,参与到新闻对象的访问、沟通、交流、互动当中,主动选择、发现和记录最具所采访新闻实质真实的瞬间景象,就属于“主动干预”行为。“主动干预”由于具有“主动性”,使用的尺度全靠摄影记者的主观掌控,这种“干预”必然就会对于还原新闻实质真实产生效能。特别是非突发事件类和人物专访类摄影采访中,这类主动“干预”采访方式被经常用到。第20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作品《宝宝,祝你平安快乐》,是《都市快报》记者时鹏在“5·12”地震一周年时为数名北川地震丧子再怀孕的妇女和她们生下小宝宝后拍的一组典型“摆拍”留念式照片。记者时鹏说“大地震后,据北川县相关部门统计,全县有1700多名妇女登记需要再生育。一年半后的今天,全县顺利生育并且孩子健康的,只有500多人,不到登记人数的1/3。大多数妇女或是怀不上,或是中途流产。”在重要的新闻价值面前,“摆拍”不“摆拍”已经不重要了。记者经过对再孕妇女的广泛探访、交流,选定对象,有意安排姿势和背景进行拍摄。几个幸运怀孕的妇女,孕态鲜明、美丽,神态幸福;加上一组她们各自和自己生下的小宝宝们依偎的温馨肖像相对比而组成的一组画面,典型生动地传达了灾区人民生命的顽强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望这样的新闻真实信息。

其实,走近新闻现场,在对新闻对象进行访问、沟通、交流、互动中去发现、选择素材和记录新闻,甚至通过询问、启发、引导等等主动“干预”,去采掘详实鲜活的新闻事实和新闻形象,这本身就是文字记者采写新闻最正常不过的方法了。摄影记者同样是记者,为什么就不可以运用同样的方法去接触、沟通、影响被采访对象呢?获得五十四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最高奖项“年度图片奖”的新闻摄影《阿富汗少女阿依莎的肖像》的摄影师茱迪·比伯回顾拍摄经过:“作为摄影师,我已经学会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知道在拍摄的过程中如何让拍摄对象放松。我每次都会尽量让对方放松。我把他们当普通人来看待,不让他们觉得他们是受害者。我拍她的时候,用很平常的语调和她交谈。这是一个正常人和另一个正常人的谈话(摘自《周末画报》陈小枚《对话荷赛年度摄影师茱迪·比伯》)。”她拍摄的《阿富汗少女阿依莎的肖像》正是通过这样的“主动干预”,达到了完满鲜明传达报道“深受惨无人道残酷鼻刑等残害的阿富汗妇女”境况的目的。

“主动干预”基本可分为“时空位置干预”和“情绪干预”。

“时空位置干预”是对新闻核心事实真实不受空间位置改变而改变的新闻对象实施时间空间位置改变的干预行为。1980年度“荷赛”最佳新闻照片,英国记者迈克·韦尔斯拍摄的《乌干达旱灾的恶果》,画面是天主教慈善机构一位神父白而丰满的大手中是一只灾区儿童干瘪的黑色小手。谁能一看就能认定画面中的黑白、大小两只手一定就是抓拍的?这样画面中只有两只手掌的特写照片,是完全可以摆拍而成的。为什么得到世界新闻摄影最高奖的照片却基本没有人去质疑会因拍摄方法影响了新闻真实性?其实这正是因为“旱灾造成孩子的手枯瘦如柴”的核心事实不会以在当时现场位置的改变而发生基本的改变。恰恰相反,可能因为位置、光线、视角的多种尝试后的拍摄,还可以使得这只手“仿佛像一只瘦弱小鸟的爪子”的灾害影像信息更加鲜明突出。

“情绪干预”是摄影采访者面对新闻对象出现偏离新闻实质真实的情态时,以交流、沟通、互动等调适方式,让对象还原实质真实情态的干预行为。这种“干预”常常在新闻人物肖像摄影中被运用。二战时期摄影师卡什拍摄的《愤怒的邱吉尔》,也可以说是一幅经典的新闻人物现场肖像式摄影。据史料记载,刚刚走出会议室的首相丘吉尔,面对摄影师“他仍然悠然自得地叨着那支雪茄”(摘自《抗日风云》第三章〈1〉“愤怒的丘吉尔”),这显然不能算处在特殊时代的丘吉尔本质真实的典型神态。摄影者拍摄时的确有“拿掉丘吉尔嘴上雪茄烟”的“干预”行为,但是摄影师随即拍摄到到了“担负着英伦三岛抗击纳粹帝国的重要职责,像一头怒吼的雄狮,有着要与希特勒等法西斯决战到底决心”的丘吉尔典型真实的人物性格和形象瞬间。从照片发表至今70多年过去,这幅照片在世界广为流传,成为丘吉尔照片中最著名的一张,足见照片的拍摄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还有一种情况就不一定像丘吉尔一开始那样“悠然自得”面对记者,而是“晕镜头”———紧张、不自在。这是很多初次接受摄影摄像采访的人的一种感受,也正是被采访对象受到“干预”情绪失真的典型表现。“情绪干预”其实很多时候是消除因为“干预”而造成影响的“再干预”。摄影记者来到新闻现场,一定程度会给现场带来干扰、影响,这种影响特别是对年龄偏小的人影响十分明显。通常,涉及到儿童的新闻现场,猛然面对采访摄影镜头的孩子,精神和神色发生改变才是合乎逻辑的。但是合乎逻辑并非符合真实。所以,摄影记者在现场对气氛和对象情绪的恰当调适性“干预”,以消除拍摄造成的负面状况,是十分必要的。

当然,“主动干预”操作不当,即便记者不是主观故意,也会拍出失真的照片。例如,一个省的党代会,换届选举产生出新的一届常委班子,拍摄新班子的合影照片,在当地媒体是极有新闻摄影价值的,但是这种时政性新闻照片在领导的排位上又是有严格讲究的。如果是横站一排,站位的重要程度是从中间往两边递减;同时背景如有喷泉、雕塑等中心位置参照物,中心人物站位还得注意和中心参照物相对应。否则,所拍摄的合影照片领导位置和摆布上有一点错乱,就会是一张报道失实和失误的照片。

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 篇8

正确把握制定和实施十五计划的指导思想

“十五”计划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怎样制定和实施第十个五年计划?<建议>提出了“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的.指导思想.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指导思想,是学习贯彻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制定和实施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关键.

作 者:周嘉兴 作者单位:云南省委党校刊 名:创造英文刊名:CREATION年,卷(期):2001“”(1)分类号:关键词:

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 篇9

副 标 题:

作者:胡长生

责任编辑:卜晓业

栏目:军队政治工作研究

正文: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江泽民主席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要落实好江主席的这一要求,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讲求科学性,防止片面性,注意正确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正确把握“首位”与“中心”的关系,确保“首位”居首,“中心”居中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部队各项建设的首位,把军事训练作为部队的中心任务来抓,是江泽民主席反复强调的两个重要思想。“中心”和“首位”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构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坚持“中心”是履行我军战斗队职能的必然要求,强调“首位”则是保持我军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二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全一致,都是为了做好“打得赢”、“不变质”这篇大文章,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只讲“中心”,不讲“首位”,我军的现代化建设就失去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就难以完成“打得赢”的历史使命;如果只讲“首位”,不讲“中心”,思想政治建设就会变成“空头政治”,军队现代化建设只能是纸上谈兵,“打得赢”也就无从谈起。要把握好“首位”与“中心”的关系,应做到这样几点:一是在工作指导上要统揽全局。各级党委要提高统揽全局的能力,坚持党委议教议训,及时分析研究和解决思想政治建设与军事训练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保证二者协调有序地向前发展。军政“一把手”要强化大局观念和“一盘棋”思想,防止和克服厚此薄彼的倾向。同时,还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做到分工不分家。二是在工作摆位上要正。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部队的中心工作来做,充分发挥其服务保证作用,绝不能脱离中心另搞一套,甚至搞自我服务。坚持以军事训练工作为中心,但不以“老大”自居,忽视思想政治建设,用“中心”代替“首位”。三是在衡量工作成效上要防止片面性。衡量思想政治建设的成效,不能单纯看思想政治建设本身做了哪些工作,而是要看是否促进了部队质量建设、科技强军战略的落实,是否促进了军事训练、装备建设、后勤保障等各项任务的完成。衡量部队现代化建设的成效,不仅要看军事训练任务完成得如何,也要看官兵的思想政治觉悟是否提高,看官兵是否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状态,部队是否保持了高度集中统一和稳定。只有坚持这样的衡量标准,才能给部队建设以正确的导向,防止在工作指导上出现偏差。

二、正确把握以理服人与依法管人的关系,努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综合效应

教育与管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很强的结合性、渗透性、兼容性,二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教育是以理服人,是“德□胡长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正确把握四个关系治”;管理是依法管人,是“法治”。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规范。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应该相互结合,统一发挥作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官兵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是由思想认识问题引发的,有些则是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造成的。因此,单纯抓教育往往很难奏效,必须坚持教育与管理一起抓,两者不可偏废,关键是要搞好结合,做到管理工作中有教育,教育工作中有管理,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综合效应。

(一)要用强有力的管理工作来增强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当前,部队少数官兵发生的一些问题,与教育质量不高有一定的联系,但与管理松懈有着更直接的关系。从实际情况看,官兵的一些问题需要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来进行疏导,如正确看待深化改革的形势,正确对待利益关系调整,正确看待党内腐败现象等。而另一些问题不仅要靠思想教育,还要靠加强行为约束来解决,如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和影响、遵章守纪等。思想教育要收到好的效果,必须有强有力的管理工作来支持,既要通过思想教育,让官兵明白哪些事不能干和为

什么不能干,更要通过强化管理,不让官兵去干某些事和防止去干某些事。通过经常性的严格管理,维护思想教育的严肃性,增强有效性。

(二)要把思想教育渗透到整个管理工作之中。应当看到,现在少数官兵在思想作风和纪律方面发生的问题,究其根源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了毛病。因此,要防止和克服“以罚代教”的错误做法,坚持思想领先的原则,通过思想教育增强官兵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为此,应做到这样几点:一是要强化基本理论教育,帮助官兵明白基本道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划清是非界限,打牢立身做人的思想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二是要以抓好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军人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引导官兵加强思想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辨别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的能力。三是要抓好以普法教育和条令条例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法制教育,使官兵增强法制观念和遵章守纪意识,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思想教育要长流水、不断线,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渗透于整个管理工作之中。通过教育,增强官兵遵纪守法和贯彻条令条例的自觉性。

三、正确把握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始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战斗性

所谓原则性,就是想问题、办事情都必须站在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立场上,对上级的指示、要求的贯彻落实要坚决认真,不打折扣,不搞变通。所谓灵活性,主要是根据具体情况,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运用灵活的策略和方法,采取不同的措施加以实施。正确把握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方法。

(一)搞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必须要以坚持原则性为前提。从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看,当前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就是淡化原则性而一味强调灵活性。这种所谓的“灵活性”,是与原则性背道而驰的,是损害原则性的“灵活性”,必须坚决加以克服。我军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现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必须具有原则性和战斗性,要立场坚定,对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态度要十分鲜明。要坚持用正确的思想灌注部队,理直气壮地讲大道理,敢于批驳错误思想和歪道理,敢于讲正气,打击歪风邪气;要反对“好人主义”,提倡坚持原则,严格要求。对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严重失职渎职的,该批评的要批评,该处理的要处理,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进一步弘扬部队的正气。

(二)搞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要注意在原则的范围内进行“变通”。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采用灵活性的工作方法,这是实现原则性的内在要求。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把握好“度”的问题,注意在原则范围内进行“变通”。当前,既要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先进性要求,坚定不移地按照“四有”目标培养合格的革命军人,又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官兵在觉悟程度、道德水准、文化基础和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把长远目标与阶段性要求结合起来,把灌输大道理与讲清“小道理”结合起来;既要坚持不懈地教育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又要善于运用物质利益手段调动官兵的积极性,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要用严格的军法、军规约束官兵,又要注意方式方法,讲“人情味”,把依法带兵和以情带兵结合起来;既要坚持不懈地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引导官兵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纠正不适当的消费方式,又要允许官兵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进行合理消费,获得健康的物质享受。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四、正确把握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切实使思想政治工作适应形势任务的要求

江泽民主席指出,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从部队的实际情况看,当前思想政治工作既存在着继承我军光荣传统不够的问题,也存在着改革创新不够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部队思想政治建设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继承和创新的辩证统一,在继承的基础上探索,在探索中创新,才能切实加强部队的思想政治建设。因此,必须把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作为改革创新的基础。我军的思想政治工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一系列基本方针、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这些基本方针、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反映了我军的政治本质,是我军政治工作最富有生命力的内容,任何时候都需要坚持,如果把它丢掉了,就会动摇我军建设的根基。改革创新必须在继承这些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离开这个基础来搞改革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就会受到削弱,甚至偏离正确的方向。我们还应当用改革创新来丰富和发展光荣传统。全军政工会《决定》指出:“发扬我军优良传统,必须着眼于新的实践,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总结和吸收新的经验,使我军的优良传统不断丰富发展,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如果墨守成规,固守已有的经验,不注意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没有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就会缺乏活力,优良传统也不可能真正得到继承和发扬。

上一篇:春来野菜香作文下一篇:餐饮合伙投资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