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国际企业管理

2024-10-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武汉大学国际企业管理(精选12篇)

武汉大学国际企业管理 篇1

关于印发《武汉大学研究生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资

助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加快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特设立“研究生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资助项目”。现将《武汉大学研究生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管理办法》印发实施。

特此通知

武汉大学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一日

武汉大学研究生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特设立“研究生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资助项目”,旨在鼓励和资助在读研究生出国出境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拓宽学术视野,追踪国际学术前沿,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第二条武汉大学研究生出国出境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资助专项经费来源:国家专项拨款;校级财力预算安排;专项捐赠和其他。研究生院负责经费的日常管理与核算,专款专用。

第三条研究生因科研工作或论文写作需要出国参加国际会议,可申请此项资助。

第二章 申请资助的条件与原则

第四条 资助对象条件:

一、原则上应为武汉大学在读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不含委培生、定向生),拟参加的国际学术会议主题应与资助对象专业研究方向紧密相关。

二、身体及心理健康状况应符合出国要求。

三、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学术品行。

四、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出国学术交流的语言能力。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资助:

一、在校期间受过处分,或有学术不端行为的。

二、申请材料内容不齐备、或申请材料中提供虚假信息的。

三、曾享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及正在境外学习的人员。

四、暂不接受港、澳、台地区学生及持有国外长期居留证人员的申请。

第六条 资助对象参加的国际学术会议原则上应为在国外举办的本学科领域较高级别的、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

第七条 资助对象应获得会议主办方的正式录用通知或邀请函,且以论文第 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会议上做口头宣读或主题报告。每篇论文原则上只资助一名研究生参会。论文的第一署名单位应为武汉大学。

第八条 资助对象拟参加的国际学术会议会期应在完成学位论文答辩之前,且应在会议结束后四天内返校。

第三章资助内容与资助额度

第九条 根据资助对象的申报条件和论文录用情况,分等级择优资助:

一、对于以口头宣读形式参会者,给予往返国际旅费和会议注册费的资助;

二、对于论文被录用为大会(或分会场)特邀报告或主题发言者,给予往返国际旅费、会议注册费及参会期间的住宿费的资助。

三、双边或区域性学术会议在上述资助额度基础上减半。

第十条 根据资助对象的参会地点给予的最高资助额度如下:

一、亚洲地区:12000元人民币/人/次。

二、其他地区:25000元人民币/人/次。

第十一条鼓励培养单位和研究生导师根据会议级别及资助对象情况给予相应配套资助。

第四章 申请与审批程序

第十二条资助对象应在会议召开前一个月向培养单位提交以下材料:

一、《武汉大学资助研究生出国出境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项目申请书》和《武汉大学研究生出访申请表》各一式两份。

二、会议正式征文通知(Final Call for Paper),应包括会议的起止时间及相关费用说明。

三、论文正式录用通知和大会邀请函(应包括论文录用情况的详细说明)。

四、拟发表论文全文(或会议摘要)。

五、外语水平证明。

六、导师推荐意见。

第十三条资助对象培养单位应对其提交的相关材料、会议层次等情况进行核准,主管领导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交研究生院。

第十四条研究生院应对培养单位报送的材料进行复核,组织专家对国际会议的层次和资助对象情况进行综合评议,择优确定资助名单和资助额度,并定期公布。

第五章经费使用与管理

第十五条 资助项目获批后,培养单位、指导教师应督促资助对象根据审批 意见办理出国手续,加强外事纪律教育,并与之保持密切联系,主动了解其在外表现,及时给予监督和指导。资助对象必须购买与出国行程相关的人身保险,保险费用由本人承担,学校不负责受资助人在国外期间的医疗费用以及发生意外所涉及的各项费用。

第十六条资助对象回国后应在一周内(遇寒暑假顺延)向培养单位报到并 提交以下材料:

一、会议日程安排(Final Program,含有本人发言或报展的日程页复印 件)。

二、护照首页及标有出入境日期页面的复印件。

三、参加国际会议的总结报告。

四、参会情景照片若干张(电子版)。

五、批准资助项目的相关正式发票原件(所有发票背后需有导师和本人签 名;机票原件需随发票,国外电子机票应附登机牌)。

第十七条 以上材料由培养单位审核后报研究生院审批。

第十八条 资助对象持相关审批件至学校财务部门办理报销手续,报销原则为学校资助额度内实报实销。

第十九条 资助对象应在回国后的一学期内在学院范围内做一场公共学术报告,并将相关材料(如讲义、PPT、照片等)交研究生院备案。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条 所有资助对象应自觉遵守《武汉大学研究生出国管理规定》。第二十一条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武汉大学研究生国际交流与合作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暂行)》同时废止。

武汉大学国际企业管理 篇2

随着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的到来, 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总体需求越来越高, 而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随之越来越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一般学校由于教师资源有限, 教师定期轮流到企业顶岗工作的机会很少, 导致缺乏实战经验的教师教导出来的学生, 理论水平比较高, 但是实践能力却很差, 企业一方面需要人才, 学生却达不到企业的业务要求, 造成了遗憾的结构性失业。如何使供需双方有机的对接起来, 是我们迫切要解决的课题。

二、国际进出口货物贸易的一般流程

一般以CIF贸易术语、信用证为结算方式成交的国际进出口货物贸易的流程为:先是进出口双方做交易前的准备, 其次是通过交易磋商与对方达成交易、并签订合同, 再则进口方去申请信用证, 然后是出口商去备货、投保和发运, 紧接着出口商去结汇, 最后是进口商付款、提货。具体如图1:

三、实施的可行性

我们从国际进出口货物贸易的流程可知, 一笔完整的进出口买卖, 其中进出口双方要接触到不同的部门, 他们经常要跟相关的部门打交道, 比如要去银行结算货款;去外汇管理局进口付汇核销、出口收汇核销;去运输部门办理国际货物的运输;去保险公司为货物投保;去进出境检验检疫局申请货物的查验;去海关办理通关手续;去国税局办理出口退税, 当然如果在交易过程中, 进出口双方发生了争议, 则会提交相应的争端解决机构去处理等。

由于任何一笔国际进出口货物买卖, 其涉及的环节很多, 交涉的部门也很多, 而一般高校给学生上《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师都没有实战经验, 高校教师只能从课本、参考资料上获得相关知识, 从而再去传授。俗话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高校的普遍现状, 我们何不如引入相关企业的业务骨干, 让他们进入高校相应学科的教学课堂, 以“2+1”的模式 (即任课教师负责三分之二的教学任务, 主攻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的阐述, 而企业业务骨干承担三分之一的教学任务, 主攻业务流程的演练) 来共同提高我们学生和任课教师的实践素养, 对于相应的企业而言, 一方面其员工实现了走出去的战略, 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适时引入其兼职单位的师生为其单位服务。综上所述, 这种高校引入相关企业的业务骨干进入到大学课堂教学, 是对企业、对高校双赢的抉择。

当然, 一种机制能否有效的运行, 以期达到预定的目标, 这里需要有规范的体制来监督、约束实施, 我们应该把这种企业业务骨干进入高校课堂教学的活动保持常态化、规范化, 以期实现我们高校培养的学生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摘要:现代社会对高校实践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但是基于现代我国的教育体制和教育资源的现状, 导致供需双方的缺口非常大, 如何合理的运用社会资源服务于高校, 然后高校反哺于社会, 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高校,企业业务骨干,2+1模式

参考文献

[1]庄玉昆, 褚远辉.高校课堂教学问题及改革之道[J].中国高等教育, 2013 (07) .

武汉大学国际企业管理 篇3

很多企业大学或企业培训管理部门都很清楚,面对不断增加的培训需求和对培训效果的更高要求,必须从原来的培训事务管理方式转向培训的流程与体系管理模式。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清楚如何建设有效的培训体系流程,甚至不知道早在199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就已通过总结全世界培训管理的最佳实践为企业培训流程和体系的建设制定了国际指南标准,即ISO10015:1999 《质量管理—培训指南》 (以下简称ISO10015)。该标准为如何保证培训能与企业绩效改进紧密联系提供了全面实用指南。

ISO10015与ISO9000的关系

ISO10015是ISO9000 质量管理系列标准之一,正式颁布于1999年。目的是为配合ISO9000:1994版系列质量管理标准的应用实施,对ISO9000标准中对培训的要求进行了细化和深化。该标准为全球各种组织内部的培训管理提供指南(但不作为认证标准)。我国也已于2001年等同采用了ISO10015作为国家推荐标准《质量管理—培训指南》(GB/T19025-2001)。

在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标准(现行标准为ISO9001:2008)的6.2章节(人力资源)中,对能力胜任和培训制定了5项要求:

1.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所必要的能力;

2.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满足这些需求;

3.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4.确保员工认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质量目标做出贡献;

5.保持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

显然,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原则要求,并没有给出达到这些要求的实施过程指导。而ISO10015的颁布不仅为落实上述质量管理5项要求,也为组织所有层次培训的过程,以及如何让培训紧密联系业绩改进提供了运作指南。

ISO10015 的作用及内容框架

同其他管理标准一样,ISO10015的作用也不外乎以下3个方面:

1.为发展改进提供指导(国际管理标准都是源于全球最佳实践的总结提炼);

2.将组织的有效实践标准化,并提供一致的、可遵循的工作模式;

3.推动持续改进,不断提升管理活动的价值。

与ISO9000系列标准一样,虽然二者都对培训管理提出了要求,但聚焦点都不是培训活动,而是员工的岗位胜任能力(Competences,能带来结果的能力)。不过,ISO10015更强调培训需求必须和与能力有关的需求紧密联系,并最终联系到组织改进的需求。那些片面注重企业大学硬件建设、追求引人入胜的培训形式的做法,与ISO10015的基本精神格格不入。

ISO10015标准的内容框架基于培训管理业内所熟知的4大经典流程,即:

1.确定培训需求;

2.设计和策划培训;

3.提供培训;

4.评价培训结果。

所不同的是,ISO10015要求对上述的每一流程进行监督,并能提供符合要求的证据。也就是说,ISO10015在以上4大过程的基础上增加了监视过程。

ISO10015标准共分5个章节,核心内容在第4、第5两个章节中,包括22个要求条款。详见下图所示的标准内容框架。

同其他管理标准一样,ISO10015也对管理体系的文件化制定了具体要求。虽然没有像ISO9001那样要求企业制定管理方针和手册,但对每个培训管理环节应形成的各类文件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包括程序、准则、决议、清单和报告(共20项):

1.培训过程监视程序(5.1);

2.培训结果评价准则(4.3.1);

3.培训过程监视准则(4.3.1)

4.培训实施决定(4.2.2);

5.能力要求清单(4.2.3);

6.现有能力清单(4.2.4);

7.能力差距清单(4.2.5);

8.培训形式选择(4.2.6);

9.培训需求说明(4.2.7);

10.制约条件清单(4.3.2);

11.培训方式清单(4.3.3);

12.培训提交计划(4.3.4);

13.培训实施合同(4.3.5);

14.训前介绍报告(4.4.2.1);

15.培训支持报告(4.4.2.2);

16.训后反馈报告(4.4.2.3);

17.结果评价报告(4.5.2);

18.培训记录(4.5.2);

19.监视报告(5.2);

20.不符合报告(5.2)。

可见,遵循标准的文件要求,非常有助于克服培训管理工作的随意性,有利于统一规范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培养职业素养与行为。

ISO10015的实施步骤

虽然组织情景不同,需要的实施步骤也不尽相同,但一些必要的步骤不可缺失:

1.ISO9001和ISO10015的培训。所有改进活动都始于培训,培训管理也不例外。

2.成立由高层主管领导挂帅的项目实施小组,最好有具备ISO9001实施经验的质量体系管理人员参加。

3.由于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对体系文件化的要求更完整全面,应结合ISO9001和ISO10015的要求,制定起草3个层次的文件:

·培训管理方针,明确培训管理的宗旨与方向;

·培训管理手册,可参照ISO10015的内容框架制定;

·程序文件,按照ISO10015标准的要求并结合本企业实际制定。

另外,最好为要求的报告和记录准备好模板。

4.完成上述体系文件后,应进行试运行,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相应整改和文件修订后,正式发布并实施体系文件。

5.参照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在培训管理体系中增加有关领导职责、管理评审、资源配置和内部审核方面的要求。因为ISO10015标准偏重于培训的流程管理,缺乏一些类似于ISO9001标准中的体系要求。

结合ISO9001和ISO10015两项标准的要求而建立的培训管理体系,既可以保证培训管理的专业要求,又可为培训体系的实施落实增强领导、资源配置以及核查强度。例如,可以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年度评审中增加培训管理体系的评审,也可以由企业的质量体系内审员开展培训体系的内部审核。

总之,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和ISO10015培训指南的内容是全球众多组织管理实践与经验的结晶,并充分考虑了大多数组织现实的管理背景,融指导性与可行性为一体,是实施有效质量和培训管理的最佳和最基本的指南。只要企业大学或企业培训管理部门不将标准作为管理形式主义的花瓶,真正领悟其管理精神实质,并坚决贯彻实施,一定会从标准的学习和实施中获益匪浅。

武汉大学国际企业管理 篇4

版本:3.0

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软件研发中心

2010年9月6日

第1章 国际会议系统简介

1.1系统概要

国际会议系统是针对哈工程大学教师参加国际会议的整体流程而进行整合实现的电子化审批维护系统。该系统从开始会议的审批到会议结束的报告,进行了整体调控,为学校节省资源,为参会教师减少繁复申请步骤带来的不必要体力劳动,并提高整体审批及相关工作效率,实际减少审批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将多数可数字化的人力劳动改为了电子化作业。

1.2工作流程

图1-1

第2章 操作说明

2.1人员操作性质

各教学院系国际会议相关管理人员围绕着教师申请国际会议的实际情况,对院系教师及相关人员所提交的国际会议申请信息进行初审,并对国际会议回国后的会后报告进行审核的过程。

2.2 相关操作

2.2.1 登录平台

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 hrs.hrbeu.edu.cn 进入人事业务管理系统,登录“人事业务管理与支撑平台”,登录人事业务管理与支撑平台,院系相关管理人员用“一卡通”账号的后8位号码登录,初始密码为“1”

图2-1

2.2.2 国际会议的初审

后报告”状态的国际会议信息,点击详细即可进行操作,该节点可以浏览参会人上传的相应附件,并阅读相应的“会后报告”内荣,可对其审批的同时可以进行打回处理即参会人需重新修改相应的会后报告,如审批无问题,点击确定提交按钮完成该节点流程,如图:2-4。

图2-4 2.2.4国际会议申请过程的跟踪

在国际会议审批的过程中,院系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对国际会议的申请情况进行跟踪,点击左侧“国际会议”下“全部流程展示”,通过申请人和会议名称及 会议起始、终止时间查看具体的国际会议流程的动态审批状态,见图2-

5、图2-6,其中红色闪烁节点为当前流程所处的审批节点。

武汉大学国际企业管理 篇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院水电暖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水电暖资源,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及师生生活服务,根据国家及省市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校范围内由学校统一供应水电暖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 后勤集团为学校水电暖的主管部门。

第四条 校内单位和个人有依法使用水电暖的权力和维护水电暖设施安全的义务,有权举报和制止损坏设施、浪费资源的行为。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五条 水电暖的建设应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室外布置各种管线,其位置与走向必须报主管部门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主管部门同意,不得私自接入水电暖系统。

第六条 主管部门应根据学校发展规模,不断对水电暖系统进行增容,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

第七条 新建、改建、扩建规划项目,需要配套建设水电暖设施的,尽可能采用节水节电节能技术。工程竣工后应有水电暖主管部门参加验收,验收合格后可根据情况适时接通水电暖。建设单位应当向主管部门提供相关工程图纸和资料。

第八条 水电暖工程应当委托持有相应资质的施工队伍承担,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第三章 供应与使用

第九条 水电暖供应部门应当及时检查、维修主干网管线设备,对用户使用范围内的水电暖设施进行必要的巡视、检查,向用户做好安全教育。

第十条 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按照国家规定需持证上岗的岗位必须持证上岗。第十一条 正常情况下,水电暖供应部门必须保证连续供应。计划内的停水停电停暖或改变运行方式必须报主管部门审批。遇到抢修、安装设备或其他特殊情况不能正常供应时,应及时报告主管部门,并以适当的方式提前通知用户。如遇重大安全隐患,水电暖供应部可先紧急停供,然后通知主管部门和用户。

第十二条 在保障正常使用的前提下,供应部门应合理调控节约供给,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跑、冒、滴、漏”,杜绝“长流水”、“长明灯”。按照学院有关规定对用户实行定额供水、供电。

第十三条 水电暖供应部门不得增加校外用户,特殊情况须经学校主管部门审批,批准后须缴纳有关费用,并服从学校管理。严禁用户向他方转供水电暖。

第十四条 用户如需更换、移位、拆除、停用、新装和改装水电暖管线及设施,或改变水电暖使用性质,必须报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校内进行工程施工、商业活动等,需要使用学校水电暖

时,必须提前到水电暖管理部门办理使用手续,并安装水电表,在交纳一定数量的押金后方

可使用。

第十六条 各单位安装空调、教学设备等大功率电器(1500w以上),必须到后勤集团物业管

理中心进行登记,经专业人员现场勘查,确认具备装机条件后方可安装。

第十七条 用户应当遵守安全制度,经常自查和维修,属用户负责的水电暖管网与设施,保证正常使用。

第四章 计量与收费

第十八条 使用学院水电的单位和个人,必须装表计量,单独核算,有偿使用。各用户水电

总表的安装及维护由后勤集团物业管理中心负责,用户内部水电表的安装和维护由用户负

责。暖气用户按采暖面积计量收费。第十九条 抄表员应按规定的日期和时间上门抄表,抄表时间应方便用户,用户应当配合。

第二十条 用户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及时缴费。

第二十一条 职工调整住房或商业用房转让时,应及时到管理部门结清水电暖费用,未结算的用户,房产部门不予办理有关手续。

第二十二条 水电暖的收费标准,由学院统一制定。

第五章 设施保护

第二十三条 禁止下列危害水电暖设施及运行的行为:

(一)扰乱配电中心、锅炉房等重要场所的工作和生产秩序;

(二)盗窃、破坏或移动、损害水电暖设施及标志;

(三)窃水、窃电或从暖气管网中排放水、汽移作他用(窃暖);

(四)向水电暖管网设施抛掷物体,随意启闭开关和控制阀门,压埋水电暖管道井盖,利用管

线支架或悬挂物品。

第二十四条 水电暖供应部要按照有关设施、设备维修管理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定期

进行大修、中修、小修和经常性保养,并建立检修和运行记录档案,重要设施设专人负责,每年进行普通检查和修整,保证水电暖供应设备处于完好状态,消除事故隐患。严禁违章作

业。

第二十五条 在水电暖管线附近进行其他作业时,对水电暖运行有可能造成影响的,应

事先向水电暖管理部门申报。

第六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六条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给予表彰或奖励:

(一)对学校水电暖的建设做出突出贡献者;

(二)检举、揭发违反本办法的有功人员;

(三)消除重大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

(四)水电暖管理工作成绩显著者。

第二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后果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

(一)窃水、窃电、窃暖、私自更换计量仪表的,按前12个月水电用量最高月份的3倍计量收费,并缴纳200元—2000元补偿金。

(二)公共用户不及时关闭水电设施(包括开着门窗使用空调或人走未关闭空调及照明设施),造成浪费的,发现一次缴纳50元—500元补偿金。

(三)违反第十四条之规定者,缴纳50元—500元补偿金。

(四)违反第十五条之规定者,缴纳200元—1000元补偿金。

(五)施工作业、堆放物料危害学校水电暖设施安全的,承担500元—3000元补偿金。

(六)擅自启闭水电暖控制开关或阀门的,承担200元—500元补偿金。

第二十八条 水电表损坏不及时申请更换或维修者,按前12个月水电用量最高月份计量收费。

第二十九条 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违章操作,对发现或报修的问题不及时处理,造成损失的,给予警告,并承担赔偿责任;酿成事故的,给予行政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故意停水停电停暖的,从重处理。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弄虚作假、索贿受贿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解释权归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后勤集团。

第三十一条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后勤集团

武汉大学国际企业管理 篇6

一、资助依据

本基金依据列入《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目录》中的会议水平类别、研究生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的形式提供不同额度的资助。《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目录》由各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通过、研究生院汇编而成。各学院研究生可以申请参加列入本学科或其他学科的国际学术会议。

按照国际学术会议水平和影响程度,将国际学术会议划分为顶级会议、A类会议、B类会议三个级别。顶级会议是指被广泛公认的本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A类会议指在本学科领域学术水平高、影响力大的国际学术会议;B类会议指学术水平较高、按一定时间间隔规范化、系列性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

二、资助办法

(1)参加顶级会议:被邀请做“口头报告”者,资助往返

旅费、注册费及不超过4天的住宿费;被邀请做“论文张贴”者,资助往返旅费和注册费。

(2)参加A类会议:被邀请做“口头报告”者,资助往返旅费和注册费;被邀请做“论文张贴”者,资助往返旅费。

(3)参加B类会议:被邀请做“口头报告”者,资助往返旅费;被邀请做“论文张贴”者,资助一半往返旅费。

(4)旅费实行限额报销,亚洲国家及地区不超过6000元人民币,其他国家不超过10000元人民币。未超限额者实报实销,超过限额者,按最高限额报销。

三、申请条件

(1)拟参加的国际学术会议,其主题须与研究生的论文研究内容紧密相关、且已列入《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目录》;

(2)论文被国际学术会议接收、论文作者有国际学术会议的正式邀请函、并作“口头报告”或“论文张贴”的证明;

(3)申请者应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具备用外语自由会话、宣读论文、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

(4)申请者须是学术论文的第一作者,论文第一署名单位须为西北工业大学;

(5)一般情况下研究生在学期间只能获得1次该项基金的资助。

四、申请与审批程序

(1)申请者在接到会议邀请函后,填写《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申请表》,经导师同意、学院主管院长审核后,将申请表、会议邀请函、论文复印件、会议日程安排表等提交研究生院国际交流办公室;

(2)研究生院对资助申请进行复核,确定资助标准和额度,出具资助证明。

(3)会议结束、研究生回校2周内,向研究生院国际交流办公室提交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报告》(书面和电子版)、机票及其发票、注册费发票的复印件等材料;

(4)研究生院对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后,按照资助标准和额度予以报销。

五、附则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武汉大学国际企业管理 篇7

记者:一般来说, 在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 企业必须先有相应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改变, 才能在逆境中争生存, 求发展。请问, 在后国际金融危机这样的经济环境下, 我国企业应当以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面对呢?

郑海航:对于你的问题我认为, 企业首先要树立应变的哲学思维。众所周知, 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 基本上摆脱了一个极端贫穷的面貌。目前从GDP上讲, 我国居于世界第三, 甚至可以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系, 拥有相当的话语权。这样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带来很多的不适应。当前社会上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地区矛盾、城乡矛盾、社会各个阶层都存在矛盾。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是粗放增长的, 我国的钢铁消耗、水泥消耗在世界上是占比最大的, 没有一个国家钢铁的消耗占全世界的40%以上, 也没有一个国家水泥的消耗占全世界的60%以上, 这样的粗放增长的经济发展是难以为继的。粗放增长不可以再持续下去。面对这样的新问题, 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 在我看来, 科学发展观是应运而生的平衡观、协调观和可持续观。而且更是一个应变、转型观。即便全球经济复苏, 进入经济快速增长的新时期, 我国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 也要树立应变哲学, 要从政治、社会、经济、管理进行应变转型。

简单地讲, 政府转型就要从全能型向有限型、服务型和法治型转变。从社会转型来讲, 概括起来就是由效率为中心的社会向更加重视公平的和谐社会转型。而从经济来讲的话, 即应该由过去粗放增长的模式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 而且今后还要向重视消费拉动这个模式改变, 经济投资也应从过去单纯地靠政府的财政投资向民间投资转变, 这些都是思维上最应具备的根本改变。

除上述之外, 企业还有一项重大的转变, 就是管理要转型, 转型的目的就是要应变。管理学里面有一个“蜕变理论”。这个理论是我1979年在社科院第一届研究生的时候听一个日本著名教授提出的。不过他后来解释这个理论最初是由企业家提出的。他给我们讲到日本帝人公司, 这个企业开始生产天然丝, 很赚钱。后来社会上出现了人造丝, 他没有抓住机会, 帝人一度陷入低谷, 接着出现了合成纤维, 这个时候该企业果断地抓住机遇, 最后重振雄风。由于它成了纺织业的大哥大, 所以帝人公司就觉得企业就像蝉一样要蜕变, 即日后提出的“蜕变理论”。

我认为我国企业家应该用这样一个蜕变理论和蜕变思想, 在非常敏感的时期, 关注环境的变化, 还要超前预测环境的变化。1998年的时候在国际经济环境变化时, 我们的企业有点独善其身的意味, 因为那时我国的开放度还不够大。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因此, 我国企业必须树立应变的哲学思维, 实现应变转型。

记者:在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转变后, 企业还必须要进行新的战略定位, 要进行新的决策, 要以变应变, 先求得生存再推动发展。而且还应有前瞻性的思维, 以进取的姿态发现机遇利用机遇, 最终超越自我, 重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请问, 企业进行新的战略定位, 进行新的决策应当从哪里入手抓起呢?

郑海航:我认为, 对于企业来讲, 要马上进行自我“诊断”, 发现问题的根源、关键之所在。比如说, 首先看一下自己的产品结构是否妥当, 哪些可以盈利, 如不盈利要如何调整。接下来看与自己衔接的市场结构是不是合适, 自己是不是兼顾了国内和国外的市场。而且关于产品研发、品牌建设等都要重新自我审视。

除上述以外, 企业还应做到的就是“危”中寻“机”。在形势变化当中要善于捕捉信息, 要时刻把握信息背后的一切相关联的资源, 在逆境当中努力培养有利的因素, 把挑战变作机遇。去年中央提出保增长, 扩内需, 刺激经济复苏。中央的投资不是孤零零地投, 而是要跟国内外大的企业配套形成一个产业链。这其中一部分资金作为修建铁路、公路、城乡电网、提供灾后重建, 以及其他生态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等的投资。修路需要大量的土石方工程, 城乡电网建设使用的电线、电缆绝缘材料、变压器一直到电线杆等很多电气配件器材都是小企业做的。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 要抓住的话, 这都是有利的机遇。所以我们的企业不管大小都要对国内外大事, 对党中央的决策等具备敏感的反应, 面对机遇时要果断、及时, 就能及时调整企业定位, 进行战略决策, 就有了战略目标的起点。所以, 企业家们一定要善于观察市场, 发现寻找其中的商机并迅速抓住机遇。

记者: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涉及到企业战略、组织规模、市场营销、精细管理、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方面。您认为企业在应变转型中应该抓住那些关键点呢?

郑海航:我认为企业的应变转型要抓住三个关键点。第一, 要按照日益变化的市场和自身的实力重新审视企业发展的战略和产品定位, 不管自己涉足高端或低端市场, 一定都要量力而行。本来是适合低端市场的企业, 但却要一味地追求高端市场, 这个时候企业就很难再生存下去。所以企业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重新进行战略和产品定位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 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力, 重新调整企业规模, 使自身规模和实力相匹配。过去讲没有规模就没有竞争力, 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企业才能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但是过去是经济繁荣期, 很多企业头脑发热, 一旦创业成功就开始过度地扩张, 这样做必然导致资本实力和企业规模的失衡, 使得企业抗风险能力变得脆弱, 一旦遇到环境变化, 资金链的断裂等问题, 就会导致企业落入低谷甚至破产。根据统计, 凡是过度扩张的企业, 凡是不相关多元化扩张的企业成功很少, 失败率在80%以上。

第三, 是要回归主业, 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多元化经营成风, 那么在进入新时代以后, 出现了一个新的迹象就是同多元化相对应的叫回归化, 即不管企业的大小, 都应该抓住自己最核心的业务。把你的主业, 而且是主业里面的核心业务牢牢地做大做强, 然后把自己的普通业务承包出去, 这个叫“归核化”。一个多元化的大企业, 只要及时地进行“瘦身”, 进而实行“归核化”, 不管遇到什么风险, 企业也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在这方面比如说海尔, 它那三个台阶走得很稳, 并且由一元相关做到多元经营。开始它做冰箱做了8年, 做出了品牌, 锻炼了队伍, 形成了鲜明的企业文化。接下来再做空调, 再做电视, 洗衣机等家电都很成功。还有包括联想和新希望集团等等, 他们都用自身的例子给我们讲述了一些经营的经验和教训。所以在后金融危机下要收缩战线扬长避短, 这样才能使优势产业集团做强做大, 抵御风险。

记者:您对企业应变转型的入手和关键点都作了很好的讲述, 您可以再从企业的技术优势、传统优势、企业文化等方面具体的应变转型策略谈谈看法吗?

郑海航:我认为, 企业要做到把重视技术优势和重视传统优势相结合, 这样才能再造一个竞争优势。最近两年中央强调自主技术、自主知识产权, 这点是非常正确的。作为一个企业来讲必须有自己的“绝招”, 要掌握核心技术。比如说格兰仕, 尽管它的产量很猛, 出口量增长也很大, 占到全国出口的70%左右, 但是它的利润却很少, 基本上才有0.05%的利润, 关键是因为没有自己的技术。因为原先磁控管掌握在洋老板那里, 自己没有技术, 以至于做完之后利润很低。如今掌握这个技术以后, 不仅提高了企业的利润值, 而且还可以往东南亚及其他不具备此条件的国家转让。企业具备了这样的优势, 我国的产业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不突出的情况下, 如果再不发挥你的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 就会大大降低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的竞争力。所以我的基本看法是, 要响应中央的号召, 要重视自主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而且还要在很大程度上将这两者进行匹配。

劳动密集型产业稳定以后, 就要注重增加自身的技术含量。意大利在欧洲相对其他国家来说产业环境稍微差一些, 可以说是发达国家中的落后国家, 但是我们到北京的高档商店看到大量的高档服装有很大一部分是意大利的, 或者是在我国南方企业用意大利的品牌来生产, 为什么?因为意大利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加上技术产业。所以在推进技术创新的同时, 还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强调劳动密集型优势的同时, 更要在此基础上增加技术含量, 两者关系相辅相成。

企业应变转型还要向精细管理要效益, 丰田的老总有一个名言就是“干毛巾也要拧出水来”就是对精细管理最好的解释。繁荣时期, 优势企业和落后企业的比较就是利润的多和少, 但在后金融危机下就成了企业的生死博弈, 优势企业生存, 劣势企业就会被淘汰。所以在这个时候通过企业的精细管理, 特别是要在生产经营流程管理、现金流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这三点上做足文章。我认为这三点是精细管理中最出效益的三个方面。

后金融危机下, 在应变转型中, 怎么搞好人力资源管理和培养凝聚职工的企业文化。一个企业首先要面临的问题是, 要不要裁员, 要不要给员工减薪, 或者两者必选一的时候应选哪个。对于这个问题, 我想说首先应该按照我们东方的文化, 就是更重视感情, 特别是培育企业文化更注意凝聚人心。后金融危机下不仅对企业而且对职工来说都是最关键的时候, 讲白了就是你保住了职工的饭碗, 有良心的职工会感激你一辈子的。我的看法是危机关头, 恰好是凝聚企业人心、培育企业文化、培育员工的忠诚心的最好时机。就是宁降薪不裁员, 即使降薪也要从高官开始, 其次才是员工。而且要在降薪大会上讲为什么必须要降薪, 怎么样共度难关等。我觉得在最困难的时候万众一心, 在危机过后这些员工肯定会坚定地跟着这样的企业领导。跟着这个企业, 这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将是最宝贵的财富。

武汉大学国际企业管理 篇8

1984年,总部设在伊利诺斯的文科大学罗克福德学院租赁了摄政公园的南别墅地产,作为摄政学院的高等教育学院新成立的校园,旨在为美国学生在国外学习提供场地。1985年,摄政学院获得伦敦大学的贝德福德学院前面的园地。1987年,随着摄政大学逐渐扩大,搬到大学校园。2012年7月,摄政大学被枢密院授予教授颁授学位的权力,从2012年9月1日起有权授予自己的学位。2013年3月,英国商业创新和技能部宣布,英国摄政大学已经符合标准成为大学。

伦敦摄政大学是一个没有股本的有限公司,是一个注册的慈善机构,董事会同时也是受托人和慈善机构成员。董事会负责慈善机构的资产管理、战略决策和确保遵守慈善的目标,学校日常的管理则由副总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负责。

伦敦摄政大学将通过四大核心来实现增长:组织内增长,并购成长,国际化战略发展,并在较小程度上开发的一个联邦模型。截至2013年7月31日,伦敦摄政大学有509名全职员工,其中234名学术人员和275名管理人员,大约有3700名全日制学生。学生人数预计将在2020年达到8000 ,学生与教职员工的比例为15:1。

伦敦摄政大学由七个专科学校组成:伦敦欧洲商务学院、伦敦摄政美国学院、摄政伦敦商学院、摄政语言与文化研究所、摄政心理治疗与心理学院、摄政戏剧电影及媒体学院、摄政时装设计学院。

伦敦摄政大学提供了广泛的商务和管理与艺术和人文学科的课程,包括美国和英国的学位课程。申请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联系大学,某些项目在每年的一月和九月接受报名。

武汉大学国际企业管理 篇9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专业】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招生网站-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分数线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重点专业: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全景地图: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历年分数线: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报考指南: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招生计划: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人气校友:

国际贸易专业大学 篇10

今天,如果你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生就是过河卒子,只进不退!

生命清单,其实就是人生计划。一个人如果没有规划好自己的人生,且不清晰自己的目标,即使他的学历很高,知识面很广,那么也只能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平庸之人,又或者只能一辈子做别人的跟班,做一个等着时间来把自己生命耗尽的人。生命清单是必需的,它能使人树立一种精神、理想和追求。

所以,我要策划自己的人生,正确对待自我,成功地发现自我,客观地分析自我,圆满地超越自我。

(一)自我剖析

1.我的简历(大专)

优点乐观向上、兴趣广泛、适应力强、上手快、勤奋好学、脚踏实地、认真负责、坚毅不拔、吃苦耐劳、勇于迎接新挑战

爱好

踏青,羽毛球,书法,看小说,听音乐

2.自我分析

个人特征:我的控制欲强,希望控制生活与学习环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行事;我很自信,对待每一件事都充满信心,决定有能力将它做好,且做事有始有终,坚持到底;我很内向,在同学和亲人面前总是有所约束,不敢在大众面前显示自己的能力,显露自己的理念;我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相信自己将来一定有所作为。

人际关系:我平时喜欢与人交往,以诚待人。和同学相处采用“等边三角,中心突出”的政策,所以从小到大和同学朋友都保持良好的友谊,尤其是好多个知心朋友,更是经常保持沟通联系,这是我非常巨大的财富。

价值倾向:我渴望能力能受到肯定,有强烈的掌控支配欲,希望能享有不受拘束的发展

空间。我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通过在大学的学习,使自己具备良好的的价值倾向。

3.同学分析

优点:待人真诚,随和,有一定的亲和力;学习积极,勤奋刻苦;生活乐观,向上;有强烈的进取心。

缺点:处理问题不够果断,考虑事情不全面。

4.家长分析

优点:懂事,为人诚实,心地善良;学习勤奋,不怕挫折。

缺点:不喜欢讲话,容易发脾气。

(二)环境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

家庭成员不多,是一家五口——相对轻松的家庭环境给我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家里就剩下我一个还在读书,所以父母对我的期望很高。爸爸妈妈都是农民,社会阅历浅,但他们的行为处事教会了我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还有哥哥姐姐的帮助给了我极大的鼓舞,虽然家里并不富裕,但是我会努力去实现他们对我的希望.2.学校环境分析:

高校的核心工作是培养人才。对人才要素的界定和需求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的。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全球化与多元化的同步加剧,知识化与信息化的全面展开。这一时代特征是我们确立科学的培养模式的根本立足点。

我认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应着力于加强基本技能、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同时,人才培养应当努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提出的需要,即复合型的、一专多能的专业人才.针对我读的三年套读模式,学校提供学历+技能+就业保障的学习模式,要求我们定位自己,选定成才方案。学校的校训“经世致用”,让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感触到中南大学特别浓厚的学习氛围和人文精神。学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这涵盖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生命科学、农业科技、医学图书、艺术类图书等各学科门类,我们可以很方便从图书馆网站和馆藏室获取各种各样的资源。

教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直接实施者。我们的老师都是各门科的专业人才,具有丰富的教师资源,经过严格挑选,聘请过来的。相对优越和便利的教学资源为我们的职业基础的培养提供

了条件。

3.社会环境分析:

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中的重要角色。经济发展有强劲的势头,加入WTO后,有大批的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企业也将走出国门。

数字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促进了计算机、通信和广播三大传统信息系统领域的融合,产生了基于数字互动的媒介汇流和产业整合现象,数字媒体附加的“创意经济”时代正在到来。中国数字媒体相关产业等,已经蓄势待发,时不待我。国家经济和数字媒体创意产业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

4.职业环境分析:

行业分析: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银行、进出口贸易单位、物流企业以及政府机构从事经贸业务的管理、策划、国际商务、进出口业务以及各种国际经济合作项目的谈判等工作;也可以进一步攻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职业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逐步体现,国际贸易在当今贸易中的比例不断加大,可以看到周围越来越多的进出口贸易公司,随着地球村这一观念的提出,国际贸易正成增长的态势,而我们的专业正是这一方面的,以后能够从事在进出口公司做国内与国外贸易之间中介的贸易活动,或者是从事与外汇有关的工作,有着很好的前景,跨国的贸易正一步步的发展与壮大。

(三)职业定位

1.外部环境因素:国贸专业的学生不断增加,国际贸易法不断规范。

2.内部环境因素:有上进心,对工作有足够的信心,平时勤奋,擅于归纳总结错误;工作时有时候缺乏主动积极性,交际技巧不足,有时候较以自我为中心,没有顾及别人的想法与意见,有时处理问题不够深思熟虑;协作性不够。

3.预期目标:通过三年的努力学习,学得一伎之长,获得日语一级证书,英语四级

4.职业发展路径

〈短期目标〉第一阶段:学好各门课程,顺利通过三年中的各门考试

第二阶段:拿到专科毕业证书顺利从学校毕业。

〈长期目标〉第一阶段:积累相关工作经验,熟悉专业

第二阶段:对该行业进行市场分析,学会自主创业

(四)制定计划与措施

1.第一期:2008年9月——2009年1月

任务要求:考取英语四级证书

2.第二期:2009年2月——2009年12月

任务要求:通过各们考试

3.第三期:2010年1月——2011年6月

任务要求:学语言,学技能

执行方案:

学习其他的外国语言,日语,韩语。为专业服务,更为自己在同一平台上竞争获得创造的条件。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考取与目标职业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地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因为临近毕业,所以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上。参加与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和同学交流求职工作心得体会,学习写简历、求职信等求职技巧,了解搜集就业信息的渠道。要积极锻炼自己得到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积极常识并加入校友网络,了解往年的求职情况。

(五)反馈与调整

如果在每一期的计划中未能达到预期,那就尽力而为,相信自己能做到最好。2011年6月以后若拿到毕业证了,却考不了研了,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我的长期目标有可能就无法实现,这样我的整个人生目标也就发生改变,其具体的阶段目标也会随之而变。到时候我会临时调整我的计划,再具体规划自己的时间。

(六)结束语

这就是我对自己的规划,有计划固然是好事,但要做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过只要有努力就一定会有成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理想的实现还是要靠自己的,不管你的理想有多美好,没有辛勤的汗水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美丽的花朵背后是枝叶的风霜雨露,参天大树的下面是纵横百错的根系,成功人士的背后是辛勤的汗水和多少个不眠夜„„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成功,不相信颓废;成功,不相信幻影。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小刀,雕刻着理想、信心、追求、抱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睡森林,承载着收获、芬芳、失意、磨砺。

很多人都说,人生像一场戏。但我认为,真实的人生没有办法像演戏一样,戏演得不好可以重演,但真实的人生走歪了就不能“重演”。

因此,人生规划对于人的一生来说至关重要。生命无法再来一次,一个人也没有权力去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是个人生涯是可以改造的,我们人生的剧本是可以自己编写的。职业是跨越一个人一生的事业,规划职业其实也就是在规划自己的一生,认真规划,并加以实施,你的人生便会充实。但只会说华丽的言语是没用的,只有用实际行动才能取得成功。我相信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我,期待收获的季节。

后记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雕刻着理想、信念、追求、抱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载着收获、芬芳、失意、磨砺。但是,无论眼底闪过多少刀光剑影,只要没有付诸行动,那么,一切都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成功,不相信幻影。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得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 博、奋斗。我相信,未来,只掌握在自己手中。我的大学我的路,挑战自我!永不言败!

陈玲玲

武汉万达公馆,国际化社交平台 篇11

活动当日,各国友人汇聚一堂,与万达公馆高管领导自由交流,沟通并学习双方文化、商业等先进思想与技术。在万达公馆领导发言后,晚宴正式开始。在红酒与西冷餐交织的盛大晚宴中,各国领事就自国文化、经济、商业等方面与万达公馆领导进行了阐述与自由交流,双方获益匪浅。

本次活动在业界引起了巨大反响,笔者印证了活动的深远影响力。活动结束后,笔者跟踪采访了参与活动的各国领事,他们表示,本次活动在一个纯粹的圈层内举行,纯粹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的价值观得到统一或互补,相互学习他国的先进思想,促进与各国关系的良好发展,促使武汉万达公馆与他们形成友好互动,展现武汉万达公馆的奢华气质给武汉上流圈层带来无法超越的身份象征。武汉万达公馆以国际化主流ARTDECO建筑流派、全石材外立面、纯手工贴金大堂等极致细节,彰显圈层独有的主人风范。每一个细节都展现着武汉万达公馆无可挑剔的华丽标签,他既是身份的标签,也是时尚的领军者。

大学国际化:促进国际理解 篇12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世界高等教育的纵深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当前世界高等教育促进国际理解的核心路径。换言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施,深刻影响着国际理解的深度和广度。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举办了主题为“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该会明确提出高等教育的使命和职责,其中第一条的第四点为“帮助在文化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环境中理解、体现、保护、增强、促进、传播民族文化和地区文化以及国际文化。”[1]

(一)国际理解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题中之意

“国际理解”作为一个富有根基的教育理念,重在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世界的多元性,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具有国际责任感和全球意识[2]。尤其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前,国际理解更是成为了世界高等教育的题中之意[3]。把培养学生国际理解的思想和全球价值观作为教学的重点,已成为当前诸多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策略和具体举措[4]。

国际理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中,它实际上包括国际理解、合作与和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在其通过的大会建议和宣言中,多次直接涉及国际理解及其教育的主题,例如,1948年第11届会议通过的《青年的国际理解精神的培养和有关国际组织的教学》第24号建议;1968年第31届会议通过的《作为学校课程和生活之组成部分的国际理解教育》第64号建议;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关于促进国际理解、合作与和平的教育以及关于人权与基本自由的教育的建议》,明确了国际理解教育的任务。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了《国际理解教育指南》,确定了国际理解教育的主要目标[5]。1994年第44届会议通过的《国际理解教育的总结与展望》的宣言(第80号建议)及其《为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教育综合行动纲领》。其中,1994年宣言和行动纲领的提出,标志着“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在理论与政策上的确立,这种价值观体现了全球化时代的基本精神。可见,通过高等教育的途径来促进世界各国文化与精神的交流,达到各国人们的相互理解,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质所在,也是今天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应有走向[6]。

(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促进国际理解的关键

国际理解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价值,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促进国际理解的关键和有力保障。就理念意识层面而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整体构筑离不开多元、交往与理解。换言之,文化的责任使得高等教育国际化必然走向理解。在国际化的浪潮中,在趋同与趋近的发展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多元的意义,谁也不愿意看到高等教育国际化“可能付出代价———特别是丧失多种多样的遗产”[7]。高等教育国际化应让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人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互助。

其次,就世界各国政策而言,许多国家的政府在应对全球化挑战时,相当重视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提高至国家战略发展的层面,并加以资金投入和法律上的保证[8]。尽管各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广度和深度表现不一,然而日益增多的国家已开始将国际理解作为当前和今后教育发展的重要价值理念,甚至有些国家已把“国际理解与合作”置于大学教学、科研与服务的中心。譬如,美国通过国际教育服务计划(International Education Programs Service)开展国际教育,发展形式多样的语言教学,重视在教育工作者之间发展国际理解教育。可见,如何借助国家的国际化教育政策来呼应国际教育理念,以及如何真正有效地引领本国大学的教育发展以促进国际理解,这些无疑是近些年来各国高等教育实践发展的重要议题[3]。

二、大学国际化:我国高等教育加速国际理解的主导思路

大学国际化已经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口号,而且已成为一项具体的实践,关键思路是国家教育政策的引领,充分重视大学国际化促国际理解。此外,借助各地方的积极响应,借助多元途径积极促进学生、大学、政府各个层面的相互理解。

(一)相关教育政策的引领:重视大学国际化,促国际理解

伴随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纵深发展,大学国际化已日益成为一种有效促进国际理解的关键方式。这与大学国际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培养国际性人才,提升学生学者的国际理解力”是紧密相关的。

就国家层面而言,我国教育部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部分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这实际上就是一个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命题[10]。最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我国将实施留学中国计划,进一步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之后,教育部公布了一份指导未来10年来华留学工作的《留学中国计划》[11]。该计划提出,到2020年,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全年在内地高校及中小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达到50万人次,其中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达到15万人。

此外,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宏观引领下,包括上海市在内的诸多城市已经制定了可行的配套政策和策略。例如,上海已经出台了“上海市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2],指出“教育国际化:让学生具备国际交流、理解、合作、竞争能力”包括:积极引进消化国外先进课程资源,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知晓国际规则并能参与国际交流的国际化人才,还提出发展留学生中国文化体验基地,增进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感受等。如今,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市,是继北京市之外我国最大的国际学生聚集的城市,吸引着日益增多的学生来此求学。

(二)国内大学的响应:大学国际化的主要实现路径

虽然通过政策指南、融资、规划、监管框架和部门政策协调等,在国家、部门一级能够对大学国际问题发挥重要影响,但国际化活动的开展仍在大学层次(OECD, 2010)[13]。近年来,国际理解已成为我国大学国际化的核心价值和理念,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本质和目标。其中,主要的实现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大学语言教学是基础。

语言教学主要是指“对内的外语教学”和“对外的汉语推广”两大方面。语言的掌握,是了解和理解他国文化并展开深入合作的前提。第一,对内的外语教学。就国内学生而言,主要体现在加强外语教学方面。例如同济大学对其在校就读生(非德语专业的普通本科生)开设了长达一年之久的德语学习班,实施集中和系统的德语学习;华东师范大学成立的中法联合办学,向本校国内学生开放选修法语的课程。第二,对外的汉语推广。就对海外学生而言,主要体现为汉语教学的推广,比如,国家汉办2007年建立“孔子学院”,秉持着“全球的视野,本土的行动”,旨在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14]。

2. 大学内部多元课程的开发。

扩大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设置。譬如,增设国际关系、地区文化、国别史等更多的国际教育课程,使学生接受“全方位的国际化教育”。“学会独立”,“挑战自我”,“学习新文化”是留学生用来描述自身最佳体验的词[15]。华东师范大学等近些年来在提升大学国际化的过程中,先后开发了提升国际学生国际理解力的多门课程,包括《中国都市发展》、《中国电影与社会》、《当代中国文化与社会》、《当代中国外交》、《中国语境下的学校领导》等,这些课程促进国际学生更为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化。

3. 其他类型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这里特别强调新技术背景下“开放课程”的推广和应用。新信息技术在当前大学国际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组织视频会议讲座,邀请一流的学者参与,或将新兴通信技术作为国际化研究合作的基础等。其中应用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用于支持远程教育。具体而言,学生可以参加其他国家的大学远程教育课程,增强国际文化交流和理解[16]。这种途径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消除了人类交往的地域障碍,从而打破了人们在观念、文化上的界限,极大地促进了国际交流和理解。

三、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化的个案:提升国际理解的重要途径

华东师范大学作为国家985重点建设的大学,在推进国际化的进程中,不断拓宽交流与合作的渠道,加强校际交流和合作,增进国际理解。

(一)多渠道的交流合作,增进国际理解

华东师范大学以“开阔国际视野,引进优质资源,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增强交流能力,扩大国际影响”作为基本工作思路,推进与国外大学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以2009年为例,华东师范大学的“对外合作与交流呈现出不断蓬勃向上的新局面”,许多国际知名大学率团来访。在亚洲,新加坡教育部长、亚洲协会副主席、韩国庆星大学校长等率领的代表团来华东师范大学访问,双方就国际交流、教师教育、对外汉语教师培养等方面进行会谈,并签署了合作项目。在欧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英国艾克赛特大学、德国美因茨大学等大学的代表团访问华东师范大学,双方就共同感兴趣的学科领域、本科生互派、博士生联合培养等方面签署合作协定。与此同时,华东师范大学领导也率团走出国门,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大学进行校际交流。校领导先后访问了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和英国的艾克赛特大学、纽约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师范院、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等大学,访问期间,宾主双方达成了许多合作项目,增进了国际理解。

此外,主办、承办或参与国际会议是华东师范大学承担大学责任,扩大学校国际影响力,加强国际交流,加深国际理解的重要途径之一。华东师范大学每年都会举行很多国际性的大会,也会参加很多国际会议。以2009年为例,在学校国际交流中心统计的报告中就提到了组织和参加的国际大会18次。其中,多数是学校作为主办方组织的国际性会议。比如,“东亚社会工作国际论坛”、“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的发展”研讨会、“现代视域中的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首届计量逻辑与程序量化国际学术会议、“全球化、创新与城市—区域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教师教育论坛暨亚太国际教育研讨会”、“跨国公司、创新与区域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城市社会结构的变动与重构国际会议等。此外,华东师范大学代表团也出席了许多国际大会,很多代表在会上作了比较有影响力的发言,比如,参加了欧洲高等教育论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三届APEID年会、第六届国际“工作与学习研究”大会等。

(二)多元化的项目设计,加深国际理解

在合作项目设计方面,华东师范大学成果颇丰。截至当前,华东师范大学已经与多所国际大学建立国际合作项目,包括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国际项目、教育学领域的国际项目,这些项目无疑推动了大学的国际化进程,加深了国际理解和交流。

一方面,华东师大与法国高师(巴黎高师、加香高师、里昂高师、文学与人文科学高师)的合作已经开展了九年。从2002年起,双方在多学科领域开始联合培养研究生。在人才培养方面,截至2009年,双方已招收了八届共计177名研究生,已毕业了六届123名学生,他们都获得了由五校共同颁发的证书,其中有65人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赴法国学习。从2006年起,华东师范大学开始正式接受法国高师的学生来华东师范大学进行联合培养博士生。在教师交流方面,9年来,法国高师先后派出61名教授来华师大授课,许多教授都是法国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的著名学者,其中还包括两位法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也先后有近20位教师受邀赴法国高师进行讲学和进修。在科研合作方面,双方教授以人才培养为纽带,建立了密切的科研合作渠道,在生命科学、化学、社会学、光学和电子科学等学科,双方教授已开展了共同申请课题的深度科研合作。在学术交流方面,以中法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为纽带,双方举办了多次学术研讨会。

另一方面,华东师大积极探索和尝试与国外知名大学联手的新型合作方式,即在华东师范大学校园内建立国外大学的海外校区,称为国际教育园区,此举开创了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模式的先河,成为华东师大国际交流的一大特色和亮点。自2006年以来,纽约大学、美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简称CIEE)、弗吉尼亚大学以及法国里昂商学院先后在华东师大建立了他们的海外校区(上海校区/中心)。这一创新的合作模式,加强了双方学术及管理等多方位的联系,同时双方在课程、研究、教师发展等诸多领域的合作也更为紧密。由于国外大学的海外中心都配备独立的管理人员,双方管理互相借鉴,有利于共同发展为国际化水平的管理模式,从而孕育能适应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创新人才。华东师大与他们的实质性合作,诸如留学生汉语修习、课程共享、MBA学员培养、教师发展等各项目和计划也处于逐步展开和推进过程之中。

摘要:当前, 大学国际化是我国大陆高等教育加速国际理解的主导思路, 这不仅包括我国教育政策强调大学国际化促进国际理解, 而且我国大学正在通过实践行动积极践行。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个案, 指出该校多渠道的交流合作和多元化的项目设计, 是其提升国际理解的重要途径。

上一篇:五条禁令自检自查下一篇:爱情送别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