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硕士生导师

2024-08-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清华大学硕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硕士生导师 篇1

我看到她专业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已比较熟练的掌握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范式,能够在选题时找到适合自己研究的角度,在分析问题时恰当地使用经济学的语言,具备经济学的基本素养,有相当好的科研潜质。

该生综合表现突出,特此推荐!

清华大学硕士生导师 篇2

陈淑云,女,1972年生,经济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995年获华中师范大学城市经济管理系本科学位,2003年获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 2010—2011年英国诺丁汉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为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城市经济管理系系主任。

二、研究方向和主要学术观点

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城市经济与房地产经济、住房制度、房地产金融、住房保障、物业管理等领域。主要学术观点包括:

1、住房制度改革是一项综合配套改革,但我国住房制度作为单项制度进行改革,因此产生很多遗留问题,住房货币化补贴滞后与住房价格持续上升的矛盾凸显,由此导致住房财富差异进而引发的社会问题。此外,售后公房的物业管理问题、公积金问题成为社会反应较强烈的问题。当前我国的住房问题,不仅是住房消费层面的问题,还包含住房财富分配层面的问题。因此,可以通过发展共有产权住房,使住房产权成为家庭财富的蓄水池,打破低收入家庭的贫困循环,为家庭积累财富,扶持建立低收入家庭自我发展机制,从而缩小社会贫富两极分化。

2、在我国住宅市场中,居民家庭是重要的参与主体,其对住宅的需求行为直接影响住宅市场的发展与运行,同时其行为也受住宅市场及住房制度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住宅市场中居民家庭经济学为存在一定的非理性,表现出典型的“羊群效应”。居民家庭对相关住房制度的认同与反馈也会影响我国住房制度严谨的路径。

3、房地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中,通过采用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对城市化、房地产投资和城市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房地产投资对我国城市经济增长有正相关,但远没有社会舆论认为的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中增长的程度。

4、当前,我国城市居住区管理同时存在物业管理和社区管理,这两种管理代表不同性质的管理,在发展中同时面临不同的困境,解决这些困境需要构建“政府—市场—社会”的多元治理框架。同时结合湖北省武汉市百步亭小区和襄樊市中山巷社区的实例,研究物业管理和社区管理在实践层面的融合案例,为现实中物业管理和社区管理整合提出可行路径。

三、近三年的主要科研项目

1、2013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优化与运行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NCET 13-0814);

2、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2BGL101);

3、湖北省政府治理成果采购重点资助项目《全省保障房 建设及管 理相关政 策研究》(项目编号HBZZ-2013-06);

4、湖北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2014年项目《发展共有产权住房研究》;

5、湖北省住房保障局2013年项目《保障性住房后期管理研究》;湖北省住房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住房与城乡建设部2012年委托课题)《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遗留问题研究》等。

行业导师谈出版专业硕士培养 篇3

一、人才匮乏是制约出版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全日制出版专业硕士生教育以培养具有扎实的编辑出版理论基础,并能适应多种出版形式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是编辑出版研究生教育走向多样化和专业化的产物。出版专业硕士生的培养与业界对出版人才的需求息息相关。作为人才培育基地的高校应该敏锐、准确地洞察业界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从而进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

四川党建期刊传媒集团总编辑王伟认为,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是出版事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根据多年的从业经验,他指出,出版业及其细分子行业最大的苦恼就是人才匮乏问题,缺乏独当一面且具有开拓精神的人才是制约出版业发展的“瓶颈”,这常常使企业发展陷入捉襟见肘的尴尬境地。他谈到,作为四川出版业的“智囊库”和人才输送中心,四川大学编辑出版专业要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现代出版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调整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从源头上解决行业所需的新媒体人才、复合型人才以及创新型人才的紧缺问题。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王建平指出,随着数字出版业务的发展,人才匮乏使出版社在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构建中处于劣势。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当今出版社人才主要集中在文史哲以及与出版业务对应的专业领域,而在给出版业带来飞速发展的数字技术方面,人才相当匮乏。特别是那种既懂内容,又熟知市场、营销、数字技术的全能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二是出版单位资金短缺,难以提供专业人才培养的大量资金,只得依赖第三方技术公司进行内容的数字化。而获得巨额利润的往往是处于垄断地位的技术商与渠道商,内容提供商则常常陷入高投入低收益的境地,这就意味着出版社在产业链价值生产中始终处于不利地位。出版社亟须搭建自身的技术和投送平台。因此,业界亟须高校培养出技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从而带动出版社自身搭建技术和投送平台,满足行业市场需求。

二、出版专业硕士生如何提升自身竞争力

《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人才发展规划》明确表示,到2015年,通过高校培养与在职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全国拟引进、培养及培训战略性新兴出版产业人才18万人。其中,数字出版与传播人才8万人,动漫游戏出版人才10万人。因此,面对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出版专业硕士生要提升自身竞争力,缩短从校门到企业之间的距离,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1 做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四川出版集团副总裁兼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编辑张京就业界需要哪方面的人才进行了精彩的阐述。他指出,编辑要有复合知识,做到既是专家又是杂家,既要知识面宽,又要学有专长。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需要高校将学生培养纳入行业实践,注重培养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综合能力,尤其是今后从事该职业的敏锐观察力、判断力。新华文轩的行业导师们给出版专业硕士生提供了丰富的岗位实践机会,包括大量接触各种传播媒介,参与书物书稿的策划、设计、编辑、校对,参加各种行业会议(如全国图书订货会、全国及地方书市、国际图书博览会等),让同学们充分融入各种行业实践环节。

2 需具有多学科归总的能力

中华书局编辑张萍重点阐述了“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编辑人”的问题。她提出一名合格的编辑需要同时兼具“文、理、工、医”四个方面的潜质:一是文科的想象力,这就需要有广博的知识面,以及富有文化底蕴与闪光点的策划和创意;二是理科扎实的论证能力,系统、有逻辑的思维能力;三是工科的求真务实,这也是一个合格编辑人的必要潜能,纯工具理性的技术训练必不可少;四是具有医科的严谨细致、锲而不合、循而不拘的精神。编辑既要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充分发挥创造性,又不能以自己的主观喜恶为标准作出有失公允的评判。要打牢哲学、语文、历史等基础知识,挖掘整理优秀文化素材。

3 需具备获取版权,筛选评价、营销、选择合适媒介的能力

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安庆国从微观方面指出,要实现培养“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一目标,那么在当今这个媒介综合与媒介分化并存的时代,专业硕士生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培养四项能力。第一,获取版权的能力。同学们要深入研究国内外的著作权法,明晰著作权法修改的细微变化,要能明确对数字版权的界定等。第二,筛选、评价的能力。同学们要能在海量信息中寻找有用的信息并挖掘出信息的内容价值和市场价值。第三,推荐、营销的能力。第四,将多种内容分配到不同媒介的能力,即因势利导,根据特性将不同的内容归总到剧本、网游、电子书等不同媒介中去的能力。

三、数字出版给高校的出版专业硕士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除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外,出版专业硕士生也需要时刻关注新媒介、新业态的发展。随着数字出版产业的迅速发展,数字技术日新月异,前有虚拟化技术,后有云出版、云计算、二维码应用的爆炸性增长。对待这样的变化,四川新闻网副总编辑、四川省新闻中心副主任魏翔宇高屋建瓴,对出版专业硕士生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1 重视网络法律法规理念和意识的培养

网络空间的高度开放性、多变性、低门槛以及角色扮演的随意性,容易造成角色行为失范以及“越轨”现象的发生,虚假信息、侵权信息的流窜鼓噪则加剧了网络社会的信任危机。《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连续发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的呼吁,通过立法将网络变得规范而有序,使其不再成为脱缰之马。开放的中国需要文明、法治、健康的网络世界。清除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弘扬先进网络文化是构建社会公序良俗的基础。高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网络法律法规理念和意识的培养。

nlc202309032103

2 培养学生不断发掘互联网平台价值的能力

互联网不同于传统封闭的媒介平台,作为社会化媒体的蓝海,其技术、介质以及内容等的开放性,要求我们思考如何利用这些特性,为专业硕士生的培养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平台的精准化、互动化、社交化、技术化特点,培养学生不断挖掘互联网平台价值的能力,做到“内容为王,平台制胜”。

3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产业发展问题

目前,对出版领域的理论研究大多集中在出版内容上,而对产业方向的研究相对不足。应紧跟时代步伐,在加强高校专业教育的同时强化对新媒体产业、文化产业的研究已迫在眉睫。这既有助于提高学术研究的厚度与深度,又能为产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拓宽了出版行业的媒介传播范围,传统出版媒体和新兴出版媒体相互交融渗透,中国出版产业已然进入了“大出版”的时代。在产业化导向下,如何合理、科学地构建一个更为开放、务实、与时俱进的出版人才培养模式成为目前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与思考的问题。

4 加强用户服务意识和用户调查能力的培养

受众概念从以前的“读者”到现在的“用户”,有很大的差别。“用户”是一个双向互动的概念,注重用户不仅是名称上的转变,更是服务意识的养成。用户调查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决定性步骤,这就要求以用户为中心,建立并完善用户的动态数据库,深度分析用户信息,不断推出适合他们的新内容、新产品、新服务。用户需求决定出版方向。因此,数字出版时代回归用户本位是一项面向未来面向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四、高校业界如何建设双向多元的互动培养模式

新闻出版总署孙寿山副署长曾就高校出版专业硕士生的教育提出了明确的目标,那就是高校与出版传媒企业密切合作,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通过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机制,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出版传媒企业的行业导师们要为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专业硕士生提供咨询和指导。总署支持那些实践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产业人才到高校担任兼职教师,支持与高校联合开发教学培训教材,支持高校建立各种层次的出版人才培养基地,支持人才培养基地通过举办出版专业硕士生班、在职研修班、专题研讨会以及学术交流会等进一步强化在职出版人员的理论素养的培养。

为此,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王建平指出,出版专业硕士的培养路径应是业界与学界多元互补的合作机制,而非谋求全能型的单一学校教育。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直接对接、学校培养与企业岗位使用相结合,应是出版专业硕士生教育培养的新模式。思想活跃、充满想象力的复合型莘莘学子是未来出版事业的中坚力量。业界和学界应将培养学生作为共同的任务,整合力量,拓展资源,积极行动,致力于探索有利于造就未来行业领军人物的培养政策和完善合理的激励措施。学校可通过出版专业硕士的双导师制与整个四川媒体乃至全国媒体建立一种战略合作关系,搭建行业交流对话平台,共同教学,充分利用行业的实践性培养优势,引导学生参与到广泛的出版实践活动中去。出版专业硕士生的学校教育要不断开拓学生的科学视野,活跃学术思想,这样学生才能起点高,才能与时俱进,成为能力更加全面,思维更加敏捷,既具备极高的专业素质,又具备一定的数字技术、经营管理才能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双赢。

数字化浪潮的冲击迎来了大出版时代,高层次应用型出版人才缺口越来越大,新时期对出版专业硕士生培养的探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作为培养单位的高校应积聚势能,联合出版传媒企业共同挖掘专业人才的培养规律和特点。只要我们深入思考,努力实践,就一定能够探索出一条既符合市场需求又兼顾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又符合行业发展需要的出版专业硕士生人才培养路径来。

长安大学博士生导师名单 篇4

张争奇 王秉纲 田伟平陈忠达 许金良 高江平周伟 马荣国 陈宽民 王元庆 张生瑞 王建军 陈红 宋一凡 李子青 徐岳

黄平明 夏永旭 贺拴海 胡兆同 刘永健 刘来君 邬晓光 王晓谋 刘保健 雷胜友 杨晓华 冯忠居 毛雪松 陈建勋 王春生

清华大学硕士生导师 篇5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自动化学院)

薛安克: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长,信息与控制研究所所长。兼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信息传输与融合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主任,教育部自动化专业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主任,“检测仪表与自动化系统集成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控制科学与工程”重中之重学科基地负责人,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

主要从事鲁棒控制、优化调度、信息融合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先后主持了国家973计划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973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发改委工业自动化重大专项2项,国防武器装备预研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防从“九五”至“十二五”军事装备预研项目,以及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3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及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60多篇,被SCI、EI检索论文90余篇,论著3部,授权发明专利16项,公开发明专利20余项。主持和参加的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推荐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防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多项。曾多次担任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技术、程序和组织委员、副主席、秘书长、小组主席等工作。一直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国家科技进步奖等的同行评审专家,《控制理论与应用》编委,《Automatic》、《IEEE-AC》、《自动化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的审稿人。现为浙江省特级专家,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个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一层次人员,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重点资助人员,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优秀博士后,浙江省高校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主要社会兼职:

1.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军事电子信息系统综合专业组 专家委员; 3.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

4.《控制理论与应用》(一级期刊,SCI、EI期刊源)编委; 5.浙江省电子学会 常务副理事长; 6.浙江省自动化学会 副理事长;

7.浙江省电子电器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8.浙江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山东大学 兼职博导(教授)。

范影乐:1975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至今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教师,2003年评为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006年破格晋升教授,200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2010年获校教学优秀奖,2012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第二层次,2013年校“十佳教师”。

目前研究方向主要包括:(1)面向机器智能的生物视觉机制研究;(2)神经信息编码与脑机交互;(3)基于信息流的神经系统功能性活动建模与应用。主持或作为技术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重大科技计划、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企业委托技术攻关等项目20余项,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生物限度和药敏自动化检测仪器和系统,授权发明专利9项,其中视觉检测及智能理解等成果获得省高校科研成果三等奖。发表SCI/EI收录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本,已培养硕士毕业研究生25名,其中省级优秀毕业研究生9名。

Email: Fan@hdu.edu.cn

冯浩: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56年3月出生,浙江省宁波市人。现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纪委书记。主要从事微特电机,电机控制与检测项目等研究,曾主持留学回国人员基金项目、国家计委攻关项目合作子课题、浙江省科委项目等纵向、横向课题多项。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有多篇论文被SCI、EI、ISTP收录。有2篇论文获浙江省自然科学论文二等奖,1篇论文获浙江省自然科学论文三等奖。翻译出版《电机电器》、《电机学》,主编出版《神经网络与计算智能》、《仿生模式识别与信号处理的几何代数方法》,参编出版《超声波电动机》等著作。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10余项。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浙江省教学名师1项。

联系方式: Email: zjhzfh@ 126.com

电话:0571-86919000

研究(情况)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维几何仿生信息学的理论研究(第一/在研)

2、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新型高效节能异步电动机的实用化研究(第一/在研)

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机器人多自由度关节核心技术的研究(第一/结题)

4、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PWM电源驱动的单相异步电动机振动转矩抑制方法的研究(第一/结题)

5、国家计委攻关项目合作子课题项目: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与应用子课题(第一/结题)

6、国家留学基金项目:变频运行的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特性计算方法的研究(第一/结题)

7、留学回国人员基金项目:高功率因素异步电动机的研究(第一/结题)

8、嘉兴市科技局项目:高效节能异步电动机的研究(第一/结题)

9、浙江省科技厅项目:大功率三相变频调速系统的研究(参与/结题)

10、横向研究课题:基于大功率串激调速的自动水泵控制系统的研究(参与/结题)等 何泽荣:男,博士,教授。1997年9月至1998年9月在英国伦敦大学做访问学者,2003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5年晋升教授。现任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控制理论与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应用数学》学科、《运筹学与控制论》学科硕士生导师。已指导硕士研究生16人,其中已毕业10人。

主要从事生态系统的数学建模、系统分析和控制理论研究。建模方面的研究主要基于种群个体间的结构差异,例如年龄、外观生理尺度等;系统分析方面主要考虑平衡态的稳定性、系统遍历性、与种群长期演化行为相关的拓扑结构等;控制理论方面主要关注系统的能控性、最优控制等与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可再生资源的科学管理密切相关的问题。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课题、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研究课题。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系统收录20余篇,国家一级期刊论文10余篇。作为第一完成人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一项、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两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

主要学术兼职有:国际学术期刊《Advances in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Control Processes》编委、中文核心期刊《科技通报》编委、教育部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教育部学科评估专家、中国生物数学学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通讯评审专家。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zrhe@hdu.edu.cn

姜偕富:博士后,现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研究员,校特聘教授,2001年东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博士毕业,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清华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4年2月至2007年2月澳大利亚中昆士兰大学(Central Queensland University)信息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7年3月回国并开始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工作,同时兼任澳大利亚中昆士兰大学的博士生副导师。

从事的研究方向有:时滞系统的分析与综合、鲁棒控制与滤波、网络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综合等。到目前为止已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在国际控制领域公认的两大顶级学术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与Automatica发表论文5篇,同时也是包括这两大顶级学术期刊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期刊的审稿人。根据2013年10月25日检索结果,单篇论文SCI最高引用次数达142次,SCI他引用总次数达755次,H-index=11,其中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于Automatica的学术论文SCI引用次数达81次,全校第一。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1项,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项目1项。

招收“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控制工程”专业方向研究生,欢迎自动化、电气工程、计算机等专业学生报考。Email:jiangxf@hdu.edu.cn

Tel: 0571-86919134

姜周曙:男,1964年7月出生,教授。浙江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工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博士后。现任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能量利用系统与自动化研究所所长。

入选“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第二层次)”、“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计划”、浙江省“流程工业高效节能技术与绿色装备”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获“浙江省三育人先进个人”、“浙江省优秀博士后”等称号。

现为浙江省“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专家组成员、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咨询专家,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

长期从事能量利用系统的检测、控制、故障诊断和信息化服务等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在大规模反渗透海水淡化智能控制、燃气轮机进气冷却监控系统、新能源利用、工业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30余项成果。获教育部推荐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自然科学基金人才培养专项、浙江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以及企事业委托的课题50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在《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Renewable Energy》、《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和《Int.J.of Energy Research》国际著名期刊和国内一级期刊上发表15篇。编著教材1部,合作撰写学术专著2部。

蒋鹏:男,1975年10月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会员、中国自动化学会高级会员、浙江省自动化学会会员、浙江省电子学会会员、浙江省物联网产业协会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的同行评审专家,《Sensors》、《电子学报》、《通信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传感技术学报》、《电子科学学刊(英文版)》、《青岛科技大学学报》、《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等期刊的长期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智能仪表。

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科技计划、浙江省环保厅科技计划、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杭州市科技局科技计划、企业科技攻关近20项科研项目;在国际期刊、国内一级期刊上发表了三大检索论文60余篇;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1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近20项;获得2012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学学术奖二等奖,入选2007年度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

Email:pjiang@hdu.edu.cn

办公室电话:0571-86919131-512

赖晓平:博士,教授,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系获硕士学位,2000 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获应用数学专业博士学位。曾担任山东省自动化学会理事,目前是浙江省自动化学会理事,是IEEE Trans.Signal Processing、IEEE Trans.Circuits and Systems、IEEE Trans.Image Processing、IEEE Signal Processing Magzine、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IET Signal Processing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负责和为主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是1项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的主要成员。曾从事系统辨识、电力系统负荷预测和网络拓扑分析等研究,目前研究信号处理中的优化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一维和二维数字滤波器优化设计、压缩感知和图象识别等。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IEEE Trans.Signal Processing(4篇)、IEEE Trans.Circuits and Systems(6篇)、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2篇)等IEEE期刊上发表论文12篇。

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期间,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名、博士研究生2名。培养的博士研究生,1名于2012年毕业,2013年获国家基金资助;另1名在读,已在IEEE Trans.Signal Processing上发表1篇Regular Paper。

联系地址:laixp@hdu.edu.cn 代表性项目:

1.2012 年1 月至2015 年12 月,负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维和二维稳定IIR数字滤波器优化设计的序列最小化方法”。

2.2010 年1 月至2012 年12 月,负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低群延迟FIR 滤波器优化设计理论与算法研究”。

3.2007 年1 月至2009 年12 月,负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约束IIR 数字滤波器Minimax设计的约束加权最小二乘方法”。

4.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负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二维FIR 约束滤波器设计理论及算法”。

5.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为主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建模、负荷预测理论与软件研究”。厉力华:博士,教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生命信息与仪器工程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主要从事生命健康科学中的信息处理理论与技术研究,围绕疾病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中的生物医学信息处理、智能化诊疗以及医疗器械的研发等问题展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以更好地检测、诊断、治疗和处理疾病。在美国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十多年, 曾担任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副教授、Moffitt癌症研究中心研究员,Medical Physic等国际期刊编委、美国国家卫生健康研究院及国防部项目评审人、美国坦帕湾区华人协会主席、南佛罗里达大学华人学生学者联谊会顾问。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攀登计划课题、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以及美国国防部和NIH等项目二十余项。获专利十项,其中两项美国专利被柯达公司所采用。发表科研论文和国外著作章节一百五十多篇。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等项目和课题。2012年获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人才)。

刘光宇: 博士(后),男,正高级研究员,博士生导教授,浙江省“千人计划”专家,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人才入选者。长期从事非线性控制系统领域的理论与应用研域包括:太阳能新能源、生物医学、海水淡化、国防工程等。在澳洲顶级大学墨尔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在NICTA公

师,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1层次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究,以及新产品开发。应用领于2001-2010年移居澳大利亚,司项目科学家、在新西兰顶级大学奥克兰大学任终身制教师和博士生导师。主持并参与了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国家级项目1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达几千万元。在交叉学科领域获得了原创研究成果,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Automatica》、《Journal of Biomechanics》、《Energy Conversion & Management》、《Energy Conversion &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Optics and Laser in Engineer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 Energyl》等近20个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论文20余篇(SCI/SSCI),发表EI/ISTP国际会议论文4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产品已经产业化。长期担任国际核心期刊,如:《Automatic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 Energy》、《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European Journal of Control, 》等国际重要期刊的论文评审人。曾担任IEEE ICIA、IEEE ICCA等国际会议的分会主席和评委。

电子邮箱:g.liu@hdu.edu.cn

刘士荣: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电气自动化研学与工程学科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委会委员、浙江省自动化学理事。2003-2004年为加拿大University of Guelph工学任IJCNN2014、CCC2010~2014等多个国内外学术会议SMC-Part B(Cybernetics)& Part C、Internation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and Intelligent Systems等

究所所长。华东理工大学控制科制专委会、机器人专委会、中国会常务理事、杭州市自动化学会院ARIS研究室访问教授。先后TPC成员,IEEE Trans.On of Robotics and Automation、国际学术期刊、《自动化学报》、《控制理论与应用》、《机器人》、《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等国内学术期刊的评审人。

主要研究领域为系统建模、控制与优化、智能机器人与智能控制、机器人视觉与目标跟踪、多机器人协调与控制、分布式能源电力系统(智能微电网)控制与优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9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5部,拥有2项发明专利,获省市级教学科研奖励3项。2008年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中日国际合作项目1项、省级科技项目2项;并承担了光伏发电与微电网技术领域的企业委托项目多项。2004年以来指导博士生11人,已有6人毕业获博士学位;已毕业硕士生29人获硕士学位,现在读硕士生15人。

联系方式:

Email:liushirong@hdu.edu.cn

Tel:0571-86878535

鲁仁全:男,1971年7月出生,博士后,杭州电子科2004年获浙江大学工学博士,2004年6月在杭州电子科年11月进入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自动化学院分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2010年获得教育部新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1年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等多项项目。发表文章50

技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技大学自动化学院任教,2004在职博士后的研究工作。现为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浙江(排名第二)。参与主持了包余篇,SCI收录30余篇,出版专著2部,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研究领域包括:无线网络系统控制,模糊控制,量化控制,运动控制,过程控制等控制理论与应用的多个方向。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针对一类无线网络系统,其观测输出先进行量化编码,再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传输,不可避免地出现量化误差,数据包丢失和时延等现象,提出了几种不影响系统性能的控制器设计方法。解决了由于量化编码、无线传输造成的观测输出受限情况下的控制器设计问题。

2)针对对数量化编码过程中存在的端点跳变问题,提出了端点跳变情况下的量化输出的编码方法,并针对端点跳变,进行了状态重置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几种状态重置设计方法,解决了由于对数 量化器自身缺陷造成的系统性能下降问题。

3)针对一类网络量化系统,提出了基于T-S model的模糊控制器设计方法,数值仿真表明,其系统性能得到比较明显的提升。解决了量化误差造成的系统不稳定以及H-Infinity性能下降等问题。

4)针对印染坯布染色颜色的优化问题,提出了多变量阶梯式预测控制方法,在容许的染色机压力、温度与转速控制集合内,色度值误差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提升了坯布染色效果,解决了长期困扰印染企业的染色精度不高的问题。获得了2011年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罗志增:博士、教授,1965年8月生。杭州电子科技所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浙江省151第二层次培养头人。中国电子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务理事,是《传感技术学报》、《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的特约审稿人。

测与处理、基于生物信息的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仿生控

大学智能控制与机器人研究所成员,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常《电子与信息学报》等重要刊物

研究方向:生物医学信息检制、人体健康检测及相关技术等。主持或完成了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际交流、国防预研、浙江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企业委托开发等20余个项目的研究工作,在研课题层次高、经费足,研究成果突出,主要成果有,“三感觉智能抓取系统”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带触觉的仿生控制假手”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机器人×××复合传感器”获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在《电子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等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多篇论文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撰写的学术专著:机器人感觉与多信息融合(机械工业出版社),获2003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三等奖,编写的教材《测试技术与传感器》被多个高校作为本科教材使用,负责的《测试技术与传感器》课程是浙江省精品课程。

在教书育人方面成绩突出,是浙江省教学名师,指导学生获得过国家及省级多项奖励,是浙江省大学生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浙江省“三育人”先进个人。

彭冬亮:男,1977年1月出生,山西晋中人,工学博专业博士生导师,曾任自动化系主任。IEEE Control Systems Processing Society会员、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中国自动化国航空学会信息融合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自动化学会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公派赴美George Mason 入选浙江省“151人才计划”第二层次。2008年被评为杭和“三育人”先进个人。2009年获浙江省第三届高等学校

士、教授,导航、制导与控制Society

IEEE

Signal

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会员、浙江省电子学会会员。University访问学习。2012年州电子科技大学“十佳教师”“教坛新秀”。

目前主要从事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以及检测与估计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09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近年来出版学术专著1本,发表论文60余篇,完成国防技术研究报告16篇,授权或公开发明专利12项,获批软件著作权登记26项。参与编写的《自动控制原理》连续入选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教材。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防预研基金2项。作为主要人员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863科技计划项目1项、武器装备预研重点基金1项、国防“十五”和“十一五”预研项目4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防“十二五”预研项目1项,参与国防某重点型号工程项目1项。

联系方式:办公地点: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科技馆804

办公电话:0571-86873828(O)

E-mail:

dlpeng@hdu.edu.cn

文成林:男,1963年生,博士(后),教授,博士生指研究所所长。1999年西北工业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年清华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是上海交通指导教师,并与浙江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主要研究方向:多源信息融合与目标检测识别和跟踪,理、及安全评估与安全运行理论和方法。

导教师,系统科学与控制工程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2大学和上海海事大学博士生合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复杂系统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科学研究情况:已主持承担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面上,1项重点、1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主要参与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等20余项国家或省部级重点项目。已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有100余篇/次被SCI/EI收录;出版5部学术专著(第一作者3部),主编和参编教材5部。

社会兼职情况:现为自动化学报编委、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员,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的故障诊断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会员,浙江省博士后联谊会副理事长。

连续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进行通讯评阅,是相关领域多种国内外重要期刊的长期审稿人,曾经多次担任国际会议的委员或分会主席。

人才培养情况:已培养硕士生81名(毕业62名)、博士研究生11名(7名毕业)。仅在2004年调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后招收的46名研究生中,有52人/次获得各奖励或荣誉:4篇省优秀硕士论文、6名省优秀毕业生、11名被评为校优秀毕业、2名被评为2010年度获奖的杭电“十佳大学生”1名、6名获省“新苗人才计划”资助、10名获得一等奖学金、14名研究生获得二等奖学金、5名获优秀干部称号、4名获得国家奖学金。

已指导博士研究生11名,已毕业的8名博士都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其中有5位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连续资助。

获奖及荣誉:省部级二等奖1项,厅局一等奖2项;省级论文一、二、三等奖10余项。是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2)。是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07)、浙江省 “151”人才第一层次人选(2008)、浙江省优秀博士后(2009)、河南杰出青年基金(2002)和浙江省人才基金(2006)获得者。

徐铭恩:博士,教授,博导。浙江大学药学学士;浙江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生物制造工程研究所博士后;美国Dre“Computer aid tissue engineering lab”访问学者。入选浙江青年学科带头人”。研究领域包括生物3d打印、再生和移植在生物3D打印领域的研究2012年被国际顶级期刊评价为领域

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博士;xel university机械工程系,省“新世纪151人才”,“中医学、药物筛选技术等领域。内最高水平。作为负责人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1项、浙江省科技厅和企业项目10余项,参与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香港联合基金等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在Biomaterials等重要期刊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做会议特邀和主题报告多次。担任多个国际期刊的编委和审稿人,多个国际会议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分会场主席。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评审委员会会评专家等。

担任:中国3D打印产业联盟副理事长;浙江省3D打印产业联盟副理事长;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研究所副所长;生物制造研究中心主任;民革十二届中央妇女和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于长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计算机工程学一等荣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特聘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利亚国立大学博士生导师。

现为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高级会员(IEEE Senior 会技术委员会委员(Technical Committee Member),SCI“副编辑(Associate Editor),责任编辑(Subject Editor)。目前主持(参与)国

誉学士,澳洲国立大学博士。学境外兼职博士生导师,澳大

Member), 国际自动控制联合国际期刊“系统与控制通讯国际鲁棒与非线性学报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合作及海外课题多项。截止2013年发表各类SCI/EI论文百余篇,谷歌学术统计最高单篇引用近百次,H因子18。

培养成果:先后独立指导博士生5名,作为副导师合作指导博士生5名,作为海外合作导师指导中澳联合培养博士生6名,先后有多名学生在SCI一二区期刊和国际一流会议发表论文,并有多人次获得各类学生奖项。已培养博士毕业生6名(含合作指导)均获得海外知名高校博士后职位或国内985高校教职或国家级科研机构正式职位。

招生方向: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多智能体系统控制相关课题)

2〉导航制导与控制(无人飞行器控制相关课题)3>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智能机器人的协作控制相关课题)

附加说明:对于成绩和英语符合要求的博士生提供不少于一年的赴海外联合培养机会; 欢迎联系Yu“at” hdu.edu.cn

周绍生: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2002究所获博士学位。2000年11月到2001年07月及2001年香港城市大学制造工程和管理工程系 Research Associate,及2004年10月到2005年05月受聘为香港大学机械工程2005年9月到2006年3月受聘为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计算Fellow,2006年7月到2006年10月受聘为香港城市大学

年4月于东南大学自动化研10月到2002年07月受聘为2002年10月到2003年1月系Senior Research Associate,机与数学学院Research 制造工程和管理工程系Research Fellow。从事非线性、随机、量子等系统的分析与控制设计、多目标优化、信号处理等方向的学术研究工作。

研究方向包括:

(1)不确定系统与鲁棒控制:H∞控制与滤波;时滞、混杂、切换系统分析与设计;网络控制;多目标优化。

(2)智能系统分析与控制: 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多智能体系统。

(3)非线性系统与控制:T-S模型非线性系统分析与设计;非线性系统稳定性分析;非线性系统微分几何方法;非线性系统输出调节。

(4)随机控制与滤波;大系统协调控制与分散控制;量子系统分析、控制与量子信息处理。

清华大学硕士生导师 篇6

郭伟玲, 女,博士,副研究员。1988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半导体器件与物理专业, 1993年和在北京工业大学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至应邀到香港大学电子工程系从事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研究工作。作为骨干成员参加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国家教委、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等20 余项课题的研究,负责项目4项;先后获国家级、省市级奖励4项; 在国内外发表论文60 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特别是LED和LD器件研制、可靠性分析和应用技术研究。

清华大学硕士生导师 篇7

记者:张教授, 您已经90岁高龄还亲临会议进行学术交流, 发表演讲, 这种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探索规律、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使我们十分感动和敬佩。我们有幸聆听了您的演讲和获奖感言, 对您在经济学研究的一系列学术建树尤为钦慕。我们今天采访您, 是向您请教经济规律探索的一些问题。您提出科学发展观焦点在生产力发展, 请您概要地谈谈好吗?

张薰华:好的。科学发展观是三个词 (科学、发展和观点) 的组合, 亦指用科学的观点去剖析社会的发展。社会只有发展才能繁荣昌盛, 所以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 主观如何符合客观, 就要用科学观点去探索和揭示社会发展规律, 实践科学发展观就在于既把握规律性, 又在实践基础上据以改革开放, 建立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

为了揭示社会发展规律, 科学发展观唯物辩证地指出:生产力 (由人力与物力结合的物质内容) 、生产关系 (人力所有者与物力所有者结合的社会形式、包括派生的产品所有者的关系) 、上层建筑 (生产关系集中表现的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等社会形式) 三者之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的关系。对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剖析, 应该从形式深入到内容。一是从上层建筑深入到经济基础。二是在经济基础上还要从生产关系深入到生产力。“物质的生产关系”是指物质生产力的社会形式。三是再延伸到生产力的源泉———人口、资源、环境。

纵观以上各个层次, 无不与人有关, 生态环境提供资源, 承载人的生存与发展, 生产力是人与物的结合, 生产关系是人作为生产要素所有者和产品所有者之间的关系, 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法律制度是生产关系 (人际关系) 所形成阶级或阶层之间的关系, 意识形态则是这各阶层人际关系中人的思想反映。总之, 各个层次都是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是和以人为本结合在一起的。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遵循马克思所揭示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者辩证关系的原理, 在创新中愈来愈丰富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记者:张教授, 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您能简明地阐述一下这个观点吗?

张薰华:我认为:第一, 社会生产力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它是在这个系统的各个因素的相互作用的运动中来发展自己的。在社会生产力系统中, 科学技术力是自然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杠杆。它自身是人类

●本刊特约记者李雪

在运用自然力、改造自然物所积累起来的知识和技巧, 是人类智力发展的结晶。在科学技术力中, 科学通过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它渗透到生产基本要素 (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之中。因此, 生产力的要素就成为人化的科学和物化的科学, 科学也因此成为生产力最重要的动因。

第二, 直观地讲, 这里讲的科学好像限于自然科学。其实, 科学是人类社会智力发展共同的结晶, 它所渗透的生产力又总是以社会形式表现出来, 因而又和社会科学分不开。自然界的运动延伸到人的产生, 进而延

第三, 就自然科学来说, 它的各门学科通过边缘科学连成整体。科学的整体化不仅带来技术的飞跃, 而且使科学与技术结合得更加紧密, 形成科学密集的技术。我们要着眼于这样的新技术来创造新的社会生产力。

第四, 科学是精神产品。这种产品的直接生产者是知识分子, 特别是其中的科研工作者, 生产知识分子的则是教育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科研工作者自身的再生产又和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分不开。教育工作者、科研工作者他们追求的是科学, 又是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 充分发挥他们对科学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至关重要。

记者:张教授, 您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关注和研究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 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 为我国的环境科学, 特别是环境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请您谈谈什么是环境科学和环境经济学。

张薰华:环境科学是人们系统认识环境的各种运动规律及其表现形式的知识体系, 这是一门文理交叉的新兴学科, 其中由自然科学进入社会科学的交叉点便是环境经济学。

具体说来, 地球表层是生态系统的载体, 系统所依附的部分成为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 (生境) , 它为生命的发育提供阳光、水、大气、土地以及蕴藏其中的有机化合物。二是生命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先是行光合作用的植物, 然后是吃植物的动物、吃动物的动物, 再是分解动植物代谢物的微生物, 代谢物再化作春泥供植物吸收, 或作为饲料供动物食用。生命系统与生态环境复合为自然生态系统。三是人, 作为自然的人, 只能在生态规律制约中生存;但作为社会的人, 当他未认识生态规律时, 却会做出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人的社会经济活动应顺应生态规律, 从而与自然生态环境复合为人工生态环境, 人类的社会生活才能可持续发展。如何趋利避害, 使人类有着美好的未来, 这就需要科学知识。其中, 揭示第一层次规律的是环境物理学和环境化学, 揭示第二层次规律的是环境生物学或生态学, 揭示第三层次规律的是环境社会科学。环境自然科学和环境社会科学复合在一起成为环境科学。

就环境经济学讲, 它不仅要从生产力来研究环境经济, 而且要从生产关系来研究保护环境。就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讲, 既要从宏观上制定合理的社会主义国土规划等, 又要通过市场, 改革不合理的价格体系, 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逐步改变原材料价格偏低、资源无偿使用的状况, 并依靠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来调整资源价格, 彻底改变由于资源低价或无价造成的资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与破坏, 并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经济模式。

记者:科学是人类在与自然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 以及相应发生的人际关系中, 逐步发现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理论结晶。前者形成自然科学, 后者形成社会科学。科学也可以说是人类在历史进程中积累和升华的知识, 是在创新中不断发展的。张教授, 请您谈谈您对自然科学发展与社会科学创新的见解。

张薰华:一般地讲, 自然科学研究的是世界的物质内容, 社会科学研究的是这个内容的社会形式。按照内容决定形式, 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的辩证关系, 在学科上的反映就会两者相互渗透, 在渗透中创新。由于每一学科都是具体叙述同一世界整体中某一方面的特殊规律, 它们的研究对象在整体中当然联系在一起, 规律也因此形成体系。它们自己也因此联系在一起, 形成知识体系。它们是通过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连接起来。学科网络化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而且将自然科学的创新传导到社会科学, 促使社会科学也在创新中发展。

社会科学的创新基于经济学的创新, 这也借助于科学哲学的指导, 并由此使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通, 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就促使社会科学创新。世界近代史已经证明,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既促进自然科学的建立和发展, 自然科学又通过工艺上的应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自然科学也就由此进入经济学。经济又是社会上层建筑赖以建立的基础。经济学就展开到社会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文学等等。经济学成为自然科学走向社会科学的通道, 社会科学则由此深入到自然科学。

基础理论差之毫厘, 实践上就会失之千里。新中国建国60年来, 前30年由于理论上忽视对生产力的研究, 切断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结点;并认为人口与地理环境不是决定社会发展的原因;结果经济增长了, 增长方式却不是依靠生产力的发展, 而是靠滥用资源, 以致从源头上破坏了生产力。生产的总值虽然增加了, 却难以补偿生态环境的被破坏;不遵循生产力规律, 还会导致人口爆炸。在生产关系方面, 则将交换形式混同于生产形式, 即将计划形式混同于社会主义;同时又将市场形式混同于资本主义, 拒绝运用市场形式。所以从总体上讲, 经济绩效欠佳。

后30年的伟大成就在于充实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物质内容, 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并将保护和协调生产力的源泉作为基本国策。特别是近几年来, 还由此拟定了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可持续战略。在生产关系方面, 则明确了交换形式不等同于生产形式, 市场形式不等同资本主义,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也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而这些则是党的第二代领导进而第三代领导, 认识与尊重经济规律的结果, 由此也可以知道, 经济学创新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

科学是探索物质世界内在规律而形成的理论。科学按其本性来说只是承认事实和规律, 它不崇拜任何偶像, 它使人们厌弃迷信和愚昧, 勇于探索、开拓和创新。但是, 科学的创立、创新, 却遇到神权、君权和长官意志的阻碍, 其间经历了激烈的斗争。

自然科学创立于西欧中世纪末期, 那时神权与封建王权结合, 多位先行科学家被教会活活烧死。科学的诞生是经历血与火的洗礼。直到封建社会灭亡以后, 自然科学才有飞速发展。

社会科学的发展, 阻力就更大更长了, 历代君主既要用知识分子, 又要惟命是从, 稍有异议, 就会带来杀身之祸。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重新提出不唯上、不唯书, 只唯实。但是, 不唯书容易, 不唯上难办。后来邓小平说, 领导人讲话也不是金口玉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才逐步消除了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余悸, 促进了社会科学的创新和发展, 才会以改革开放带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记者:20世纪90年代, 经济哲学这一新兴学科受到经济学界特别是哲学界的关注。但对“经济哲学”的定义见仁见智, 尚无定论。例如, 有人说, “经济哲学是一门专指用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来研究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的学科”。另有人认为, 经济哲学“不是用哲学观点来分析和研究具体的经济问题。经济哲学是从经济中引出的哲学”。张教授, 您的看法是什么呢?

张薰华:我以为前一种说法实指经济学, 而不是经济哲学。因为经济学如同各类具体学科一样, 都是在哲学指导下来研究它的特定对象的, 但不是哲学本身。后一种说法实指哲学要从经济辩证运动来丰富自己。而经济的辩证运动规律则是经济学所揭示的, 也就是说哲学要从经济学来丰富自己。由此可以推论, 经济哲学既不是对经济现象贴上哲学的标签, 也不等于经济学加哲学, 而是研究两门学科如何相互渗透, 即哲学如何指导经济学, 经济学如何丰富哲学的学科。因此, 这门学科与其定名为经济哲学, 不如定名为经济学哲学。

经济学哲学是一具体学科 (经济学) 与哲学的渗透, 而不是具体学科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各个分支) 之间的相互渗透, 即不是一般所说的边缘科学或交叉科学。

记者:张教授, 请您具体地谈谈经济学哲学的一些特点。

张薰华:具体来讲, 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谈经济学哲学的特点。第一, 从哲学与具体学科的辩证关系看经济学哲学。客体世界是一个有机整体, 哲学以这个整体为研究对象, 反映客体世界的辩证运动规律, 作为科学的哲学就这样形成唯物的世界观和辩证的方法论, 达到了揭示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目的。

人类经济生活的发展, 近代技术的发展, 要求科学从不同角度提供反映这整体某一方面的特殊规律的知识, 近代科学就此分门别类地建立起来。科学的不断分化一直持续到现代, 现代科学又由分化趋于综合。这里面每一学科都是具体地叙述某一方面的特殊规律, 它们所组成的知识体系也是反映客体世界的整体。不过, 这和哲学又有区别, 哲学所揭示的是物质世界整体的一般的、抽象的规律,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所揭示的是这个整体的某一方面的特殊的、具体的规律以及其规律体系。但是, 抽象来自具体, 特殊中含一般, 这就决定了哲学与具体学科之间的辩证关系, 哲学从具体科学中抽象出一般原理, 具体学科的发展推动哲学的发展;反过来, 哲学对具体科学又起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这样, 作为具体学科理论工作者, 虽有他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即有自己的哲学, 但他只有使自己的观点符合客观实际, 为此其方法又必须是辩证的, 才能探得所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 从而形成科学理论。另一方面, 作为哲学理论工作者, 总要熟知一门具体学科, 了解知识体系和科学学, 既使自己的论述不致流入玄谈, 又使哲学有所发展。对此, 就经济学和哲学两方面来看, 目前还不够令人满意。一部分经济学理论工作者未在哲学方面下过足够的工夫, 也就不能自觉地运用科学的哲学观点及其方法论去研究经济学方面的问题;而一部分的哲学理论工作者, 也未在经济学方面下过足够的工夫, 形而上学地看待哲学的指导作用, 往往用标签的方式把哲学名词贴到经济学术语上, 使哲学庸俗化。

第二, 经济学在具体学科中的地位。具体学科是从物理学展开出来的, 随着技术革命的要求, 物理学在研究分子运动时就展开为化学, 化学在研究有机分子时再展开为生物学, 生物学在研究作为生物的自然人时, 这人又蜕变为社会的人, 于是进入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的起点是经济学, 因为人类的活动建基于物质生产, 经济学研究生产的物质内容及其社会形式, 揭示这内容与形式的相互作用的运动规律。依据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 经济学再展开到政治学、法学、文学……最后推动了哲学的发展。从上述学科的发展可以知道, 正是生产力发展要求技术创新, 要求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 才使分离出来的具体学科百花齐放, 也使哲学成为独立的科学。这时, 经济学所揭示的经济规律就会对自然科学起反作用, 自然科学就会加快奔向经济学, 并通过经济学走向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在这种走向中受到经济关系的激励和上层建筑的扶植而加速发展。

第三, 哲学对经济学的指导。首先是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在哲学范畴中,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内容决定形式, 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经济学具体分析经济中的基本矛盾———生产力 (物质内容) 与生产关系 (社会形式) 辩证运动。依据哲学原理的指导, 经济学决不应只研究生产关系而忽视生产力。今后, 经济学发展就要同时研究生产力。

其次是关于拜物教与理性经济人。存在和意识的关系是哲学的根本问题。辩证唯物论一方面由存在决定意识批驳了唯心论;另一方面又从意识的反作用批判了机械唯物论。由生产力到生产关系所形成的经济基础作为存在, 它会反映到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上面, 意识也会起很大的反作用。经济学也必须探索这一问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与市场经济的意识形态基本上可以相容, 但也有矛盾之处。拜物教就是其中一个问题。市场要求自由 (自主经营) 、平等 (等价交换) 和进取精神 (竞争) , 这些和社会主义相容。但市场经济主要从微观利益出发, 商品经营者只希望他的商品能卖得好价钱, 而货币又能在市场上买到一切, 于是滋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社会主义则主要从宏观利益出发, 提倡集体主义。我们也重视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利益, 对国有企业也要求利益最大化, 使国有资金保值和增值, 但反对和抵制个人主义、拜金主义 (货币拜物教) 。但是, 只要存在商品经济关系, 拜物教意识就不会很快消亡。因此,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始终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另外, 哲学上存在与意识的关系, 也就指导我们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 注意哪些可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借鉴, 哪些不应照搬。

再次, 关于辩证逻辑指导下的理论叙述方法。按照黑格尔的逻辑理念, 科学开篇所叙述的东西, 是未发展的, 因而是抽象的、简单的, 并具有普遍性质。普遍的性质是事物的基本规定性;在它发展的过程中, 不断追加新的规定性, 使自身丰富起来, 成为特殊的、复杂的、具体的事物, 并越来越接近外部现象。这种逻辑形成过程还是由分析到综合的过程, 因为从分析简单的规定性开始, 再分析追加的规定性时, 并没抛弃原有的规定性, 而是综合在一起。这种理论叙述方法对于经济学理论的叙述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第四, 经济学促进哲学的发展。我们先看近代科学哲学的产生。近代科学哲学指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生产力巨大的发展, 要求自然科学的发展。19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已成为整理材料的科学, 它把自然界的各方面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就必然要出现辩证法。用同样的方法来考察人文科学, 就会发现各学科所研究的问题, 都是由于经济关系的变化, 确切地说, 都是由于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而专门研究生产方式的科学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它的建立也就创立了科学的哲学。于是哲学摒弃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吸取其辩证法;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 存其唯物主义, 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 又将其运用于社会科学形成历史唯物主义。

我们再看现代科学哲学的发展。近十年来, 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 不仅迫使经济学要研究生产力, 而且要追溯到社会生产力两个源泉 (人口与环境) 。由于人口爆炸、资源滥用、环境破坏, 更迫使经济学要研究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个问题在100多年以前还不那么严重。但是, 近几十年来, 人口发展使地理环境不胜负载。生态环境不存, 人将焉附?社会能否持续发展, 难道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的、决定的问题吗?我相信, 随着经济学对这个事关人类生存问题的研究, 也随着各门学科的相互渗透向高技术发展, 从而使资源得以合理利用, 使人口得以量少质高, 环境得以保护, 科学的哲学必将日益丰富起来。

记者:张教授, 对您的采访使我们深深感到正是由于您具有严谨的学术风范,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理论品格才为我国的经济学发展做出了贡献。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 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深层次的矛盾, 这就要求经济学科学地阐述社会经济规律, 也要求经济理论工作者像您一样具有科学态度和理论勇气, 才有助于经济科学的发展, 才有助于更好地为实际工作者提供理论指导。我们相信, 广大经济理论工作者一定会成为探索规律的报春燕, 勇闯难关的破阵牛。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清华大学硕士生导师 篇8

关键词:博士生;科研能力;研讨课;培养效率

近几年,高校研究生的规模扩大,一些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改为两年制。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了博士生的生源质量。总体上看,现在博士生的学术起点不能跟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博士生相比。面对前进中的问题,我们需要探索新的培养方式,来提高培养效率,保证培养质量。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十余年来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坚持并逐步完善了一种博士生培养的形式,这就是研讨课。这种形式最早是由老一辈学者,如陆耀东教授、易竹贤教授、孙党伯教授、陈美兰教授等带头实施的。龙泉明教授和於可训教授等也参与了探索,迄今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笔者认为可以作为现在新条件下博士生培养的一种有效方法。

一、实施的方案和方法

博士生,已经具备了系统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研究能力。基于这一情况,我们为博士生开设的专业课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由导师向自己带的学生单独开设的课程,主要是指导学生从事研究。二是在新生第一学期向全体博士生开设的前沿问题专题课,由学科点的导师轮流主讲,每人讲二到三次研究性的专题,目的是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第三种类型,就是博士生入学第二学期开始,用一年时间完成的研讨课。

研讨课已经开设了十余年,从开始到现在经历了一个变化和完善的过程。早期,博士生人数少,一般是由导师提出一个题目,先让学生准备,然后约定一个时间,导师组和研究生一起参加研讨。先由学生报告研究的内容,后由导师组进行评点。所谓评点,其实就是会诊,会诊既肯定学生的优点,又指出其存在的问题。重点是后者,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每位导师有自己的学术背景,评点的角度有所不同,提出来的问题往往既有针对性,又在总体上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对学生深化课题的研究很有帮助。

因为取得了照好的成效,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这门课正式列入了培养方案,占2个学分。也就是说从那时开始,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生研讨课成了一门固定的学位课程。实施的形式也作了规范,具体方法是在学生入学后的第二学期开课,持续两个学期。每个学期安排3次研讨,总计6次。这6次的研讨覆盖本学科的全部内容。相应地,我们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分为6个时段,即20世纪初期文学、五四文学、三四十年代文学、“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新时期文学。每次研讨,讨论一个时段中的问题,循序渐进。研讨前,要求每个学生在约定的时段内选题目,写出详细的提纲。准备的时间,一般是一个月。也就是说,学生从确定题目,到查阅资料,撰写提纲,在一个月时间内完成。每个学生自行选定的论题不一样,但都在同一个时段里,所以提出的问题往往有互补性,可以形成一些讨论的热点。通过讨论,对热点问题的认识得到了深化,又能涉及该时段里的广泛现象,使学生对这一时段里的文学发展情况有较为系统的了解。学生每人发言时间大约15分钟,不能念稿子,要用口头表达的方式介绍自己的主要观点,并做必要的论证。然后导师组进行评点,学生也可参与讨论。这样,经过两个学期共计6次的集体研讨,博士生实际上对整个学科进行了一次系统深入的回顾,写出了总计6篇的发言提纲。这些提纲,吸收了老师的评议意见后,可以写成学术论文发表。研讨课的考核方法,就是由学生提交6次讨论中自己最满意的一篇文章,导师组综合参照6次讨论中的学生表现,经协商给每一个学生打出一个分数,作为这门课程的成绩。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博士生的招生规模扩大,研讨课遇到了新问题。一是每个学期3次讨论,每次讨论一般花一个月的时间准备,这几乎占了一个学期的四分之三。学生反映压力太大,并且限制了他们的研究个性,没时间去研究个人感兴趣的问题。事实上,由于现在的博士生大多是从硕士直接考入的,学术积累不如以前有工作经验的学生,要他们在一个月时间里完成一个专题的研究确实有难度。二是由于人数增加,每人15分钟发言,就得花三四个小时,老师评点和同学讨论就没有时间了。如果改成上下午连续进行,则又太疲惫,效果不好。

针对这些新情况,我们对研讨课的形式做了改进。

(1)把研讨课的总量减为4次,同时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分为四个时段:20世纪初和五四文学、三四十年代文学、“十七年”及“文革”文学、新时期文学。每次仍然讨论一个时段中的问题,每个学期讨论2次,持续一年完成。这样减轻了学生的压力,使他们有较为充裕的时间来搜集资料,进行准备,也使他们能够研究一些自己更感兴趣的课题。一年下来,既保证了学生对学科的总体情况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回顾和总结,同是又增加了他们个人选择的自由。

(2)对学生的发言方式做了改革。一是实行分组发言,即不像以前学生人数少时要求每个学生都发言,而是把学生分成两组,每次由其中一组做中心发言,其余学生和导师一起参与讨论。没有发言的,下一次做中心发言,交替进行,这样就减少了发言人数,给研讨留出了足够的时间。按十几个学生的规模计算,每个学生发言15分钟,加上师生的研讨,能够保证在半天的时间里完成。二是要求发言的学生向全体老师和同学提交一份打印好的发言提纲或者完整的文章,这就要求发言者做更为充分的准备,从而提高了研讨的质量。三是对导师参与研讨的方式也进行了改革。原先老师主要是评点,学生是聆听和记录。后来我们发现这样做气氛比较沉闷,师生之间缺乏互动,而且老师事实上只是提出问题,没有真正参与讨论。我们的改进是让老师直接参与讨论,在学生发言后带头把论题引向深入。这样做效果非常好,不仅活跃了气氛,而且提高了研讨的水平。

(3)引进了新的研讨方式。早期,我们基本是由学生在规定的文学史时段里自行选择研究题目,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有自由选择权,但缺点是各自提出问题,不大容易形成讨论的焦点。虽然经老师的引导可以加以弥补,比如引导到一个有意义的方向上去,但学生毕竟不能事先自觉地来讨论一个共同感兴趣的问题。有鉴于此,我们后来采用了一种新办法,即先由导师组根据国内学术动态和本学科点学生的实际情况商定一个既具有学术含量、又可能引发争议的题目布置给学生,规定要围绕

这个题目来讨论。这样做效果很好,不仅话题集中,便于相互质疑,使气氛十分热烈,而且由于这类问题往往具有重大的意义,讨论中虽然不能达成共识,但可以深化对问题的认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种事先布置中心议题的讨论,往往可以产生实际的成果。有很多次这种形式的讨论,最后形成了一组笔谈,在刊物上发表后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4)举办学术沙龙。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我们要求在整个研讨课程结束前,由博士生利用在研讨课中所取得的成果组织一次学术沙龙,作为最后的检验。沙龙面向全体专业课老师和学院全体研究生,由学生自己主持,并且打出广告欢迎全校有兴趣的学生和教师参加。每个博士生都要在沙龙上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由专人进行评点,而且留出时间让听众提问,进行互动。有几次学术沙龙吸引了四五百人的听众,这既锻炼了博士生的组织能力,又活跃了校园的学术气氛。

二、研讨课的优势

研讨课开设十余年来,成效是明显的。有一组数据有助于说明问题:我们学科点的博士生在读期间在研讨课提纲基础上吸收老师的意见修改后写成的文章,发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上的有十多篇。发表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学术月刊》、《人文杂志》、《天津社会科学》、《学习与探索》、《江汉论坛》、《外国文学研究》及《武汉大学学报》等重要刊物上的文章,按2000年至2002年的统计数据,3年里达到120余篇,年人均2篇。这一成果有多方面的背景,反映了博士生个人的努力和导师的有效指导,但研讨课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研讨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发挥导师组的集体智慧,提高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博士生的培养以前曾流行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落实了责任制,便于指导,但它的缺点是导师的知识结构和治学方法带有个人的特点,有时就是局限,不利于学生拜多人为师,开拓学术视野。集体研讨的方式,则可以把所有导师集中起来,对博士生进行综合性的指导。导师的知识及治学方法彼此互补,分别从各自的立场和角度进行评点,提出不同的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便于争鸣。这样透露出来的信息和提出的建议,远远地超出了一个导师所能提供的范围和水平。对博士生来说,这成了一次思想盛宴的享受,他们从中受到启发和锤炼,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

(2)导师能够了解一届学生的全面情况,从而能在比较中更有针对性地制订自己所带学生的培养计划。一个导师带学生,他一般很难了解其他导师所带的学生,这不利于导师从横向比较中准确评价自己所带学生的特点。失去了横向参照,也就没有了全局观点,指导学生也就只能凭经验。有了研讨课这一平台,情形就不同了。研讨课,所有导师和学生都要参加,而且要发言。通过交流,所有老师和学生相互都很熟悉。导师掌握了全体学生的情况,对自己所带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了然于心,因而也就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这显然有利于博士生的成长。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甚至相互质疑,这成了激活学生思维、强化其问题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研讨课的目的,主要不是达成某种共识,而是让学生经历一种有意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学术积累在规定的范围内选择论题,并来陈述研究成果、接受师生共同检验。首先是选题。选题的范围有规定,但具体的研究课题得自己寻找,这就需要他们对材料进行提炼,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以便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来。寻找问题的能力,是科研能力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找到有学术含量的问题,是跟提问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关键是看你面对同一对象,能不能从新的角度切入,使提出的问题既具有新意,又具有分量。发现这样的问题,是研究取得实际成果的关键一步。要学生在规定的范围内自己去选题,这既是给他们在这一范围内发挥自己学术个性的自由,但同时又是考验并锻炼他们提出问题、或从新的角度去发现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在研讨课的平台上报告研究的成果,其实也是要求他们在限定的时间内陈述自己的主要观点,并提出关键的证明。这要求发言者能把握住自己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同样,在讨论中,作为聆听者要对发言进行评价,或提出问题,甚至提出反对的意见,这也需要有能力在交流中抓住关键的问题,并把这问题明确地提出来。这样的方式,实际是对博士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强化训练,也是对其思维能力进行强化训练。有了自觉的问题意识,不仅能发现和提出新问题,而且能把思维引向有意义的方向,从而保证取得有价值的科研成果。研讨课中的寻找问题,提问和讨论,都是很有效的强化问题意识的方法,对于提高博士生的科研能力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4)公开的亮相,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压力又可以转化为学习的动力。研讨,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公开的亮相,不仅要面对全体导师,而且要接受全体同学的检验,这是一种压力。发言者都希望能拿出有价值的学术成果,给老师和同学留下良好的印象,决不希望把发言搞砸了。因而参与研讨,就成了一种友好的竞争,竞争又是建立在拿出更好的学术成果的意图上的,这就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十分认真地对待每次发言,从选题、查阅资料,到拟定论文的提纲,直到写成论文,进行精心的准备,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在这种充满良性竞争的学习氛围中,学生都是准备好接受不同意见的碰撞的,他们由此得到的指导性意见乃至批评性的意见,对他们的帮助都是直接的,而且是十分有效的。这是因为他们已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不同的意见会引导他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研究成果,从而把思考引向深入。

(5)师生互动,彼此都能从中受益。导师的学术水平,总体上当然要超过博士生,他们的治学经验也比博士生丰富得多。但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当老师的不可能样样精通,所以不能说导师在所有方面都比博士生强。尤其是在具体的研究课题上,由于博士生已经投入大量精力做了充分研究,他已经成了这个课题上的专家,导师不一定比他更有发言权。在研讨课的平台上,博士生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其范围和方式常常超出导师的预期。当然,他们提出问题的方式可能不合适,对问题的分析和判断不一定达到理想的深度。甚至有可能缺少历史感,经不起推敲,但他们提出的这些五花八门的问题,给老师提供了许多有趣的信息。当老师的,在帮助学生分析其研究成果的得失时,自己也会从中受到启发。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有学生在研讨课上报告研究成果时,提供了新的资料线索,介绍了新的研究动态,甚至是国外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参与讨论的老师的兴趣,当老师的当场向学生请教这些资料的来源,甚至请学生帮忙借书来读。这时,研讨课就从通常的由老师向学生单向度地传授知识和治学经验,变为在平等的对话中的双向交流。双向交流,是一种信息不断地双向反馈的知识交换

过程,有助于把问题引向深入,因此不仅是学生从中受益,老师也会受益匪浅。

研讨课其实还能成为参与讨论的导师之间的多向度的交流平台。高校教师,学术交流的途径不少,但大多限于正规的学术会议,平时同事之间不大会就学术问题进行沟通。学术会议上的交流,水平当然高,但交流的深度有限,不大可能展开实质性的讨论,更不用说是争论了。但在博士生的研讨课上,通常的顾虑全都可以打消。老师不可能不发表自己的意见,意见之间有互补性,但也难免发生冲突。即兴的评议,反映的是导师已经形成的学术观念和评价标准,而他们的学术观念和评价标准完全有可能是不同的。于是观念与观念之间,标准与标准之间发生了碰撞。有时参与讨论的老师之间争论起来,热火朝天,学生喜形于色地坐在旁边静观,十分有趣。其实,这样的情形是既对老师有益,也对学生有利,因为它创造了一种崇尚学术、追求真理,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学术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可以饧所欲言。不同观念和不同标准的碰撞,不一定达成共识,但无疑可以让参与者享受研究和思考的过程,领略不同的提问方式的效果,从而激发人去思考,并捕捉思考过程中的思想火花。这样的交流平台,是激发人思考的平台,是追根刨底的创新平台,也是增进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基于学术平等的信念而建立起来的感情和友谊的平台,从而开创了师生互动、携手共进的可喜局面。

(6)集思广益,有助于学生确定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研讨课的范围覆盖整个学科,学生在学科的某个时段所做的专题研究经过研讨课上师生共同的评议和切磋,会引出不少新的有意义的话题,促使学生去做进一步的研究。在评议中,老师们会从不同的角度评估一个选题的价值。如果某个选题有价值,甚至可以做成一篇博士学位论文,他们就会建议学生调整思路,重新规划,按博士学位论文的标准来准备。如果多数教师持有同样的看法,一般说明这个选题的确能够成立,可以作为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来做。这时,研讨课实际上就成了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预审议了。我们学科点,确有一部分博士学位论文是在研讨课中获得老师的肯定,然后调整研究计划,确定为正式选题的。

三、所需的几个条件

研讨课,在实践中被证明是一种出创造力、出成果、出人才的培养博士生的方法。当前,在读博士生大多是应届毕业的硕士,学术积累不深厚,缺乏科研的经验,更需要在问题意识及创新思维方面对他们加强训练,因而由师生共同参与的有利于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他们创新性思维的这种研讨课形式,对现在的博士生更加适用了。

不过研讨课的成功也是有条件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方面的条件必须具备:

(1)学科点的导师必须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把每一个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学生,不分亲疏远近。这实际上是要求所有导师都要突破以前师傅带徒弟的模式中形成的那种特殊的师生关系观念,与所有的学生建立起亲切平等的联系。在研讨课上对学生的报告进行评议并参与讨论,主要地不是讲好话,而是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直率一点,就是以批评为主。如果不是把所有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学生,就不好发表批评性的意见了。而如果只说恭维话,那又与研讨课的初衷大相径庭。从某个学生的导师角度看,他也必须把别的老师对这个学生提出的批评意见理解成是把这个学生当成了他自己的学生来要求,是一种责任心的体现,而不是故意与我为难。否则,对学生的批评性指导,就会变成导师之间的互相对立,研讨也就无法进行下去。对学生来说,同样如此。博士生与自己的导师的关系当然要密切一点,但这不应妨碍他们与别的导师建立起学术上的良性互动的关系。我们经常要求学生与别的导师进行学术上的交流,就某个专题请教这方面有研究的老师,由此建立起良好的私人关系。有了这样的基础,研讨课上学生就不难接受老师提出的批评性意见,有些批评性的意见甚至是非常尖锐的,也不能保证没有片面性,但学生都能从正面来理解,吸收其中有启发性的成分。

(2)老师之间必须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学生一视同仁,实质上是要求老师之间在培养学生问题上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不把可能存在的个人意气带到研讨课中来,一起为研讨创造一种学术平等,能够畅所欲言的氛围。我们学科点,老师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在学科建设等大的问题上能达成共识,并且都有一种相互尊重的态度,这就为研讨课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条件。如果老师之间存在重大的分歧甚至有对立情绪,自然要妨碍研讨课上对学生进行评议和参与讨论。有了成见甚至对立情绪,很容易会把别的导师对我所带的学生的批评看作是故意与我为难。如此一来,研讨也就无法正常进行下去。从更为根本的意义上说,这其实也是一个现代化的教学理念问题。如果能把培养优秀的博士生当成大家共同的事业来做,个人之间可能存在的分歧就不会影响到对学生的培养。只要认识到以前师傅带徒弟式的培养方式存在局限性,认识到一个专业基础扎实、理论素养好的优秀博士的培养需要全体导师的集思广益,一起栽培,就会把个人的关系与培养学生的问题分开来,置学生的利益于重要的地位,不以个人的情绪影响研讨课的正常进行。

(3)研讨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研讨课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准备工作是否到位。准备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向学生布置任务。如果是集中研讨某个前沿性的问题,则需要全体导师事先商议好研讨的题目。实践证明,要找到一个前沿性的有价值的讨论题目并非易事。它一般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存在着争议,而且关系到整个学科的发展,比如评价标准的改变、审视角度的调整、侧重面的变化等,往往反映出社会基本价值观的调整和时尚的变化。再说得具体一点,比如对五四文学的评价,在新保守主义思潮的背景中现在正在发生某种微妙却又十分重要的变化,你如何看待这样的变化?又比如对左翼文学的评价,已经经历了大起大落的过程,现在如何给出一个比较公允的评断?“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有没有可取之处,对它应该如何把握?新时期文学曾经被认为是中国的文艺复兴,可是现在回过头去看,好像也不尽如人意,甚至已经有人提出它是相当幼稚的,你如何看待这样的评价?这些问题,不可能达成共识,但确是十分重要的,其重要性甚至不在其自身,而在于它们背后的观念。观念的变化,直接关系到对文学的评价,影响到当前文学的发展。围绕这些问题来讨论,主要的意义不是得出一个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去深刻地理解价值观念与文学评价的关系,深刻理解标准的变化与时代发展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文学,更深地理解文学与人的尊严的关系。归结到一个根本点上,这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的能力。

准备工作的第二方面,是要求学生认真地从资料做起,找出有价值的论题,写出详细的提纲,甚至写成正式的文章来。对草率从事,马马虎虎的行为要提出批评,树立刻苦用功的正气,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学术风尚。事实证明,只要选好讨论的题目,学生又进行了认真的准备,研讨课的效果一定会很好。

四、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事物总在发展和变化。博士生研讨课虽然富有成效,但它也在遭遇新的问题,需要不断的探索。探索的过程,也就是发展的过程。

我们学科点博士生研讨课目前碰到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如果集中讨论一个学术问题,那么论题就不容易选择。一届届博士生研讨中国现当代文学将近百年的发展史,要找到新的具有前沿性的学术问题不容易。二是由于扩招,博士生人数增加,组织一次研讨如果仅用半天时间就显得紧张,那么如何安排学生的发言方式,老师又如何进行评点并参与讨论?三是现在博士生研究水平高低不齐,如何在讨论课中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发挥研讨课的优势,也成了一个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针对这些新的情况,我们的解决办法也有三点。一是如果讨论一个具体的学术问题,就由导师组先行商议讨论的题目,发挥集体智慧,找到既具学术前沿性又便于联系实际的论题,保证研讨的质量。二是在学生准备研讨论文的过程中,导师先行介入,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也就是说,导师直接参与到学生的准备过程中去,而不仅仅是在研讨课上进行评点,这保证了学生写出的文章能达到基本的标准。三是改革学生发言的方式,比如压缩发言的时间,视情况指定学生轮流做重点发言,其他学生一起参与讨论等,目的是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重点发言的机会。

博士生研讨课是一种探索中的形式,我们的方法和经验肯定有局限性。提出这种方法,并进行一些理论探讨,目的仅仅是进行总结,以期做得更好一些,并希望得到同行专家的指正。

上一篇:转正申请感言下一篇:描写夏天的成语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