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工作总结

2024-07-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政府信息工作总结(精选8篇)

政府信息工作总结 篇1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政务信息公开条例》颁布以来,省社党组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将政务公开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作为廉政建设、效能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部署,并纳入目标任务和考核范围。

一是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工作领导机构。调整充实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和公开办成员,成立由省社党组成员、纪检组长闫铁力任组长,有关处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汪斌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政务信息公开的具体工作,从机关各处室抽调10名工作人员,明确专人专岗负责,真正做到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抓,分管领导加强协调具体抓,有关部门明确专人负责抓,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督促抓。

二是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规划指导。根据省委省政府和省政务公开办的目标要求,先后召开3次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政务公开工作计划和工作要点,并按照“各司其职、通力合作”的方针,对具体工作任务予以分工。同时,将政务公开任务与目标、效能建设、政风行风等同步安排部署、同步督促检查、同步检查评比,上下联动,整体推进,使政务公开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三是落实工作经费。积极主动地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经费问题,经费主要用于配备办公设施、培训学习、建设网站等开支。2009年更新电脑11台,2010年配备电15台;并配备打印机、传真机等办公工具,确保各项政务公开措施落到实处。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一)认真贯彻政务公开相关会议精神。全省政务公开工作、全国依法行政工作电视会议召开后,省供销社分别于4月19日、9月7日召开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专题会议,迅速传达会议精神,部署国务院、省政府第三次廉政会议、全国依法行政工作电视会议关于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要求,总结推广政务公开的先进经验。强调要求机关各处室把深入学习贯彻政务公开相关会议精神作为当前政务公开工作的重点,明确工作目标,加大公开力度,在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切实贯彻会议精神的基础上,把政务公开工作与效能建设结合起来,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与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促进省社又好又快发展结合起来,确保政务公开工作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就。

(二)切实加大信息公开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宣传培训活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对全体干部、职工的培训,明确把此项工作作为省社加强效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要求各处室、每位工作人员都要把此项工作

作为一项基本工作抓紧、抓实,切实增强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工作思路上,实现“要我公开”向“我要公开”转变;在工作内容上,实现“结果公开”向“过程公开”转变,积极组织具体负责政务公开工作的有关同志参加省政府举办的相关培训,提供政务公开工作水平。继续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沟通,2010年在安徽电视台、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安徽日报》、《中华合作时报》等媒体上宣传报道供销社相关工作40余次,为开展好政务公开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

三、结合实际,健全制度

政府信息工作总结 篇2

2008年5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首次将图书馆明确规定为政府公开信息的查阅场所[1],这一条例的颁布为图书馆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提供了依据和保障。如今,《条例》实施五年多,图书馆开展这一服务效果如何?本文分析了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发展对策。

1 福建省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现状

1.1 已有的投入和服务

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虽然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但是经过五年来的精心筹备,目前图书馆对政府信息服务工作进行了重新定位且形成规模,表现为在人员、资源、设施、设备等方面加强投入力度。以福建省图书馆政府信息查阅点为例,2008—2012年,该查阅点的人员由最初工具书阅览室2名人员兼任到现在配备专职人员2名;地点已从工具书阅览室分离出来,设立了政府文件展示专架阅览室;查询电脑8台,并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现代化设备,以方便公众查阅及政府信息文献的整理、归类、存档等工作。此外,还提供廉政专题方面的文献资源三千多册,供读者查阅。公众可通过网络登录省内各政府信息网查询相关信息,也可进入《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http://govinfo.nlc.gov.cn)查询省内政府信息情况。在大厅醒目位置大屏幕滚动播放最新政府信息,以便公众了解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时动态。至2012年止,图书馆共接收43个省直单位送交的2003-2008年度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纸质文本14193份;2009年度纸质文本10226份;2010年度纸质文件15804份;2011年度纸质文件11501份;2012年度纸质文件11734份。五年来,已接待查阅政府文件的读者6152人次,帮助公众书面咨询的内容多数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如房屋拆迁办法、企业职工退休待遇、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等等。

1.2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自2008年《条例》实施以来,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经过了讨论、实施和建设三个阶段。我馆为了了解近年来政府信息公开在图书馆的应用情况,于2012年4月底对省内86所县级以上图书馆此项工作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下提到的问题来源于问卷的第二部分。这一部分用文字材料阐述各馆服务现状,包括经验做法、存在问题及不足搜集汇总。结果显示:各地相继设立了查阅点,并能提供简单的查阅服务。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项服务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1.2.1 信息更新不及时

政府部门未形成需要公开的信息如期报送的工作机制。到移交时,到底该交哪些、交多少,没有具体的底数和标准[2]。结果是:有的单位按季度送交,个别单位整个年度末送交;一些单位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送交的时间也不同步,送交的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数量不统一。为此,图书馆只能被动地接收,单位给多少就是多少。时间久了,按时如数移交的单位越来越少,即使主动催促移交,政府部门也会找借口,以没有出台新文件搪塞过去。[1]导致现行查阅中心的文件信息不全、老化。这严重影响政府信息公开的时效性,以及公众对政府信息的查阅和利用。

1.2.2 人员缺乏专业性

由于缺编等原因,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工作主要由图书馆流通部门人员兼职,无法配备专职人员。具体工作人员调整频繁,业务工作没有及时衔接好,新的工作人员业务不熟悉,影响工作时效性和准确性。此外,上级部门几乎没有开展相关的业务辅导或培训,导致对接收的信息只能按单位分放,无法做更系统、详细的整理。总之,咨询人员的知识结构还不够完善,深层次服务还有待探索和加强。

1.2.3 服务质量良莠不齐

图书馆开展这一工作的形式有限:一是在图书馆内设置政府信息查阅点,开展政府信息实体查阅服务;二是在图书馆网站的主页上建立“政府信息公开”衔接;三是采取电子文本查阅和网站衔接方式向用户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更有甚者将现行电子阅览室的牌子换成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牌子,只是将自身视为政府信息查阅场所之一,把政府提供的出版物专架专室陈列出来,或者提供计算机、网络设备供公众登录政府网站。[2]

1.2.4 信息资源整合力不够

图书馆缺乏工作活力,采用消极、被动的服务方式和手段,而没有提供更深层次的资源整合、内容挖掘等服务。如:只重视信息发布,忽视信息整合。公众对所需的特定信息的查准和相关信息的查全仍然存在困难。加上宣传不到位,很多公众还不知道图书馆具有这方面的服务职能。从而使查阅中心的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大打折扣,利用率和效果不尽如人意。这也使得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有流于形式之嫌,削弱了图书馆已开展工作的成效,也没能产生应具有的良好的社会效益。[3]

2 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

图书馆已开展的政府信息公开服务,与真正意义上对此项工作的要求是有差距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制约着这项工作的开展呢?

2.1 思想主动意识不够

由于传统文化、官本位思想及宣传不足等原因的影响,不论是政府、图书馆员及公众的参与意识,对知情权的要求不强烈。政府对信息公开仍停留在浅表层面,将很多信息设为秘密或被动公开;公众认为红头文件只对组织、部门开放,即使对公众开放,也是少之又少,且查阅手续复杂。另外,目前大部分图书馆开展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仍局限于接收、整理和被动的提供利用,在工作中缺乏与公众的有效沟通,很难取得良好的利用效果。

2.2 配套机制无法保障

我国目前最高级别的相关法律规范便是《条例》,再也没有相关政府信息公开法及管理部门。但《条例》只规定了政府机构的义务和责任,并没有明文规定图书馆有向公众提供政府信息的义务。另外,目前仍没有形成明确的报送机制,对政府公开信息报送文件的范围、时间等都没有进行详细的约定。这样使得图书馆对政府机关的文件报送只能被动地接收。[3]即图书馆收集政府公开信息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得不到有效保障。

2.3 公开的内容不全面

政府信息公开由于种种原因,内容尚不全面,不够成熟,不能满足公众对政府相关信息的求知欲。尤其是对于涉及到政府的保障性住房、食品安全、环境保护、招投标、生产安全事故、征地拆迁、价格和收费等涉及民众利益、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文件主动报送的很少。公众也很难知晓这类材料信息未被获知是因其“不存在”还是“不公开”,对于“不公开”的信息,也无法验证其是否处于保密状态。[3]即政府主动公开的信息是“公开的群众不关心,群众关心的不公开”,公民申请信息公开则处于“政府半推半就、群众半信半疑”状态。

2.4 基础配套设施不足

资源问题包括经费和人员问题。经费问题一直是图书馆的难题,开展服务所需硬件、实施等都需要经费支持。普遍缺乏对馆员的职业培训,导致他们的知识结构并不能完全适合管理政府文件,对文件的整理、分类、排列都缺乏经验。所以要对馆员进行专门的培训,使其熟悉政府部门的工作流程,了解政府的法律、法规,能够准确解答相关政策信息。

3 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思考

图书馆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是一项新业务,理论和实践上都处于探索时期。为此,笔者提出改进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几点对策以供参考。

3.1 加强服务宣传,提高公众认知

图书馆必须积极主动地宣传该项服务,可以以讲座、世界读书日及宣传周等形式培养公众的民主权利意识,让他们了解到人人都具有政府信息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以及监督权,政府只是一个公共管理机构,是人民的代言者。在报纸、电视等传统大型媒体上宣传这方面的服务,选择性利用电子大屏幕实时公开动态信息,并介绍或提供信息获取的方式和方法。此外,还可以透过公众本人的现身说法、口口相传,提高可信度,从而引导大家认识、利用现行文件,让更多的人知道并愿意利用图书馆解决自己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疑惑。如:我馆政府信息查阅点在第17个“世界读书日”活动时,以纪念《条例》实施4周年为依托,组织开展为期两天的宣传活动。发放《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指南》200多份,咨询读者多达150多名,该活动受到公众的一致好评。总之,对于政府信息内容本身,图书馆要特别关注政府公开的最新、最权威的信息,积极主动地收集、整理,及时地传播给公众。

3.2 深入开展多样化的信息服务

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模式不要局限于简单的文献信息陈列、检索,而要利用自身的各种优势,采用多种方式,把这项服务引向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领域。一方面,要配置现代化设备,尽快完善相关网站建设,以满足政府文件的接收、整理、保管和利用需要。如,2012年9月,我馆查阅点加入《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http://govinfo.nlc.gov.cn),建立福建分站,现已建成并上线使用。该平台没有时间和地域限制,使得政府公开信息更加全面覆盖。

另一方面,公众对于政府信息,有着可靠、精确和最新的要求。为此,图书馆在服务过程中要以社会需要为己任,发挥信息组织加工的优势,把收集的相关政府信息整合集中,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其他信息资源,挖掘政府信息潜在的、深层次的内容,以专题、综述等方式呈现给公众。对于公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诸如房屋拆迁补偿办法、房地产行情、大学生就业、医疗保险等文件,收集集合成专题文件汇编。[5]在查阅点设置汇编专柜、专架,主动为公众提供特定信息的查准率。此外,图书馆还应推开门、走出去,将信息“送到”公众身边,以满足公众了解政府信息的需求。如,组织政府惠农政策方面的相关文献信息,编印成携带方便的简册,主动送到农民手中。

3.3 建立完善有效的监督机制

政府信息公开中存在的问题仅靠图书馆自身力量难以完全解决。政府信息的保密和报送机制需要相关部门有针对性的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3]一是送交机制,明确送交单位的责任、内容、形式、办法、时间、手续,制定统一送交的表格,确保规范。二是负责机制,各单位将送交工作纳入工作程序并由专人负责,图书馆专人负责接收。三是查阅机制,在文件产生后的规定工作日内上架供读者查阅,从而大大地方便了读者的查找。四是保存机制,对送交的文件逐份进行核对,依序上架供读者查阅,并及时按年度将有关文件整理装订成册,以便于管理和保存。五是应建立完善政府公开信息报送的督查通报机制,将各部门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政府年终考核目标中。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的信息报送及时完整,保证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的功能和作用的发挥。

综上所述,《条例》已实施到了第五个年头,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运行状况在图书馆系统内依然不尽如人意。如,政府信息获取渠道单一;未对政府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咨询人员的知识结构还不能满足;深层次服务还有待探索加强。为此,图书馆应找准位置,在政府信息公开服务中充分发挥作用,同时也在其中找到自身发展的机遇。

摘要:本文回顾总结了《条例》颁布五年来,图书馆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现状和遇到的困难,并提出了图书馆做好这项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5周年,对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EB/OL].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07-04/24/coten t8160379.htm.2010-02-28.

[2]黄辉.建设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的思考[J].档案管理,2012,(02):91-91.

[3]孙晓玲.公共图书馆工作与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探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S1):313-314.

[4]谭舒.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再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07):267-270.

[5]陈晓.档案馆开展政府信息服务工作的现状与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3,(01):48-49.

[6]付立宏,赵亮.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J].图书馆学研究,2006,(10):84-87.

[7]李怀征,刘卫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1,(01):225-227.

[8]王殿杰.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9,(03):64-65.

[9]郭变桃.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服务中的作用[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2):212-213.

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思考 篇3

条例》(以下称《条例》)的颁布实施,杭州市也相应修订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定,加强政府信息考核工作,较好地推进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升了公共服务质量,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提高了行政效率,为建设一个责任型、法治型、服务型、节约型政府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保障公民权利提供了有力保障。但从贯彻实施情况看,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公开标准还需细化。政府信息公开现阶段目标是什么,最终目标是什么,信息应当公开什么,公开到哪种程度算“公开”,哪些信息公开可能会涉及社会稳定等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说法,只是笼统地要求能公开的都要公开,操作性不强。

二是责任主体还需明晰。杭州市目前制定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定第十二条与第十三条内容混淆,政府信息公开名录和部门信息公开名录都是一样要求,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没有根据地方政府和部门的工作性质进行分类和明确要求。从重大决策发布渠道上来看,信息公开的重点应在政府办公厅,但从目前的实践看,市政府办公厅的信息公开反而滞后于部门信息公开,或简单地将信息公开任务分解至各部门,导致各部门公开的信息不一致。

三是目录编制不成体系。由于职能不清,标准不科学,导致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混乱、数据杂乱。从内容上看,当年度新出台的政策性的文件名录不突出,而多夹杂事务性的文件内容;有的只能看到当年政策名录,看不到历年政策名录;有的年年印发文件,但没有明确相关文件的废止时间。从分类上看,应由市政府编制的目录却编进了部门的目录,不应该列入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工作动态、新闻性活动也纳入了目录;有的历年编过的目录当年又编一次。从编制方式上,有的采用Excel一年一编,需要下载查阅,不能直接在网页上显示;有的信息归类混乱,主题词不突出,无法查询。

四是公开渠道比较单一。政府公报发行不广,报刊电视宣传政策性解读不够,政府网站影响还不大,政府信息交换平台不畅,群众到档案馆、图书馆查询信息的意识还不强,市民仍然习惯到政府部门查询有关事项。另外,在现行规定公开信息答复方式的要求上刚性较强,不利于实施,如无法做到无偿提供规划文本、图纸等复印件,即使有偿提供,也存在收费价格和提供主体等问题。

五是公开与保密界定不明。有的主张凡不是“国家秘密”的都应当及时公开,公民应有知情权,不应将单位秘密列入国家秘密范围;有的主张凡是不利于社会稳定的未出台的政策信息、单位秘密或涉及相关信息的都应纳入“保密”范围,不予公开或依申请公开。但是,杭州市信息办和保密委对此却没有出台具体规定,有的信息本身不是秘密,但会涉及当事人的信息,公开后会涉及政府的一些内部工作。此外,“内部秘密”何时不是秘密,多长时间后合适公布,仍无人界定,也很难“一刀切”。

六是网站建设水平不高。政府网站建设虽然已有1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建设标准不高、定位不确定、平台技术不统一,总体水平仍不能满足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如,搜索功能不够,系统不能支持;有的网上办事等互动栏目形式大于实际需求;政府网站与部门子网站之间链接不够;市政府网站与部门网站之间技术不能共享等。

七是保障力量不足。目前,负责杭州市政府信息公开和考核的部门是市政府信息中心,各部门信息公开基本交下属信息中心承办。考虑到审稿的保密要求,具体编发都由各部门办公室(秘书处)负责,人手严重不足,特别是在哪些信息可公开,哪些不可公开的问题上缺少专职人员把关。这也是造成信息公开不及时、目录不齐全的主要原因。在遇到具体问题依申请时,一般都由办公室人员进行协调处理,花费精力太大。此外,由于信息公开不当要追求当事人责任,让负责信息公开的同志压力很大,这就导致政府信息能不公开就不公开的现象屡屡出现。

上述问题的存在,从表象上看有多方面原因,但从深层次分析,主要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体制造成的,包括多头管理协调不够,规划目标不明确,信息公开标准不清,政府网站建设技术标准不统一等。

一、要充分认识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性

政府信息公开是我国加入WTO组织向世界作出的一个承诺,是保障公民知情权,建设阳光政府,推进国家民主政治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被媒体誉为继《行政诉讼法》和《行政许可法》之后政府改革的“第三次重大革命”。政府信息化工作是社会信息化的龙头,可以推动国民经济的信息化,提高生产力;政府信息化可以保证政府公共政策的公正公开,促进社会公平和谐;政府信息化可以有效防止政府官员腐败,推进行政决策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但从实际情况看,包括国家部委在内的各级政府都还没有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准备。一些干部的思想重保密轻公开;地方政府也没有制订可操作性的政府信息公开标准、发展目标、实施方案;许多重大决策没有经过听证咨询等必须程序,即使有的履行了“听证”、“专家咨询”等形式,也还没有达到“能公开”、“接受市民咨询问责”的程度。相反,人民群众依法问政的意识和行为却越来越强。如厦门市PX化工项目搬迁、广东番禺市垃圾焚烧厂项目等,或多或少都暴露出政府主要官员民主意识、公开意识不强,还停留在“自行拍板”的决策阶段;城市管理直接影响市民工作生活,涉及诸多利益群体,在评选满意单位中,城管部门一直徘徊在后几位,尽管有工作性质等因素,但也有工作方法的问题。因此,建立以民主促民生的工作机制,落实“四问四权”,推进城管工作信息公开,具有重要意义。

二、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统一领导

目前,在市级层面,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模式是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由市信息办牵头提出信息公开要求,具体由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组织实施考核;市各部门的信息公开工作由办公室(秘书处)牵头组织实施核发信息,下属信息中心负责技术保障。

实际中,市信息办侧重抓全市的信息化工作,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力度不够,研究不够,指导不够,也没有统一制订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展目标、公开标准、公开目录等,而市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又难以解决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具体问题。

杭州市信息办对信息公开工作提出的要求是“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市保密委的要求是“秘密或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信息不公开”,而市电子政务办公室的要求是“什么信息能公开由各部门自行把握”。三个部门不同的工作要求体现了政出多门、政务与技术结合不紧、标准不一等问题,最终导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难以实施。

因此,要加強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整合力量,统一要求。一是要进一步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责任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应由杭州市政府办公厅牵头组织,市信息办负责技术保障,电子政务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二是要制订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政府信息公开是一项新的非常重要的工作,应结合实际,做到逐步有序推开,经过几年努力达到一个目标。从当前情况看,应制订政府信息公开标准和政府网站建设技术标准,出台信息公开实施细则,修订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明确近年内信息公开要求(含事业单位)等等。三是要落实政府信息公开的人、财保障。从实际工作和发展趋势看,公开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保密审查要求越来越高,信息管理人员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经历,一般的信息中心技术人员难以替代政府部门的工作;部门信息把关是市政府信息的前置关口。因此,要建立政务信息工作机制,落实公开信息专职人员;要完善政府信息交换平台和政府网站建设。同时,还要将政府网站更新和维护经费纳入政府财政和部门预算。

三、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

从政府信息公开和群众获知信息方式看,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有:政府网站、媒体报道、政府公报、信访投诉、热线电话、档案查询等。从市民应用效率看,政府网站是首选,占56.14%;报刊电视媒体解读次之,占23%;信访投诉部门查询占9%;档案查询占5%;政府公报占3%;其他方式占4%。

一要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从调查情况看,除正式文件、政府公报外,市民最认可政府网站发布的数据,他们对政府网站发布的错误信息会较真,而对媒体的宣传一笑了之。因此,要加强网站建设,加大投入,优化网站栏目设计,使之不断适应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增强及时性、针对性、便民性;要完善政府信息目录分类,特别是明确哪些是政策性信息,哪些是工作动态信息;要完善信息查询功能,引导市民查询;要完善网上办事内容和方式,强化政府网站实际互动功能;要完善网上信息发布机制,征求市民意见,及时公布实事工程和人事招聘信息;要整合部门下属事业单位门户网站资源,信息量不大的、民生关系不密切的事业单位可不建子网站。二要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总栏目。政府信息公开栏目设置不科学、不规范是当前信息公开中最大的问题,而且政府网站与部门网站技术支撑共享、明细分工上存在不足。要统一设计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建立一个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界面,各部门对口公开相关信息,确保政府各项信息有系统地公开。为使相关栏目切合实际,由杭州市政府办公厅牵头规划总栏目,主要职能部门设计分栏目。如财政信息栏目由财政部门牵头,城市管理栏目由城管部门牵头,社会保障信息由劳动保障部门牵头。在信息公布时,各职能部门根据相关职能分类上报对口信息。如行政支出栏目公开,现在是由各部门独立填写,总支出数与市政府公布口径不统一,也不规范。实行统一设计后,由财政局在市政府网站统一公布市人大通过的预算和执行的总盘子,其他市直部门按分项填报部门项目开支,这样既能避免重复问题,又能起到监督作用。三要建立政府部门之间信息交流平台。目前,杭州市政府办公厅要求各部门向档案馆、图书馆以及相关部门提供信息,但全市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有效的信息交换平台,反而是增加了部门的工作量,导致文件满天飞,政府内网通道堵塞,实际效率低下。因此,要完善政府党政办公系统,专设一个政府信息公开交换平台,以便档案馆、图书馆、信访局、热线电话以及其他市直各部门查阅,共享政府信息资源,以提高工作效率。四要完善政府公报的编辑发行工作。目前政府公报只公布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其他部门的一些政策性包括试点性的政策文件并没有纳入;一些服务窗口没有设置政府公报供市民查询。因此,要扩大政府公报公布的信息范围,凡是涉及群众利益和民生的重要决策,包括部门出台的措施,都要予以公布;要及时公布废止信息,且每年出一个合订本;要确保市民在各信访部门、部门服务办事大厅窗口、街道社区便民服务站都能查询政府公报,减少市民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申请量。五要加强政策法规的宣传解读工作。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准确把握政策背景和緣由,正确解读政策法规的内涵,动员社会各阶层支持相关政策,增强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为新政实施创造良好环境。有关政策要以政府有关部门解读为准,不能片面解读或人为制造新闻热点,以致政策不能有效实施。

四、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政策研究

目前,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政策规定比较笼统,内容不具体,导致出现一些问题。因此,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政策研究。一要深化政府信息公开政策研究。市信息办、市保密局、市政府信息中心等部门要加强对接,联合出台操作性强的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明确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具体问题,包括依申请信息公开收费办法、当前政府和部门主动公开信息目录和依申请公开信息目录、政府信息公开标准等。条件不成熟的可先试行,待时机成熟时再修订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定。二要重点明确政府信息公开标准。目前,法学研究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者以及当事人对政府信息公开标准认定不一,特别是依申请信息公开标准。有的认为当事人提出信息公开依申请后,机关部门只要依法电话、邮件告知其在网上公开了相关内容,或让其查阅相关资料,就应当视为履行了法律规定的义务(除当事人要求提供的信息材料是其行政或民事案件的证据外,其他都不应强求机关一定要提供相关文件复印件);有的认为必须要提供书面文件包括历年的文件或者是复印件;有的还要求提供规划文本和图集;有的甚至是在政府网站公开了,还要求提供文件复印件;等等。现行规定在公开信息答复方式要求上比较刚性,机关部门无法做到无偿提供规划文本、图纸等复印件,特别是涉及工程项目建设许可或人事等问题。由于没有标准细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关工作秩序,应该加以明确和规范。三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后衍生问题的研究。当前,政府信息公开衍生问题增多,相关行政复议、诉讼大量增加,应当高度重视。市民提出信息公开依申请,不公开就违法,如果遇到诉讼就要败诉;公开则政府形象大损,甚至影响社会稳定。除思想认识、具体政务没有达到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外,亟需研究信息公开内容和方式,研究政府信息公开收费价格和实施主体,研究政府决策程序合法性和政策合理性、公平性带来的社会性问题等。如,部门行政开支和“三公”消费问题;政府和部门领导在职权范围内行使“特事特办”问题;部门信息统一口径准确性问题;政府决策程序公开公平和行政效率问题;政府公开的信息资讯给行政相对人投资影响问题等。四要建立政府公开信息校核机制。非统计部门公开的信息有一定的局限性,关系民生利益的信息由部门直接公布也不妥,必须建立政府信息校核机制,完善信息采集和统计标准;信息要有可比性,并由一个部门公布;公布的同时也要对相关数据进行解读,既提高信息的准确度,也便于市民理解。如,经济信息要经过发改委、市经委、统计、财税等部门校核;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市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要经市建委、城管、环保、统计及水业集团等相关部门校核。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总结 篇4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我单位领导高度重视20xx年度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工作,迅速召开会议,成立20xx年度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李岩主席任组长,陈华副主席任副组长,各股室股长为成员,办公室设在综合股,由陈华副主席分管该项工作,综合股副股长宋丽芬负责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日常工作。

二、严格落实,及时整改

一是根据《瑞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瑞政办发〔20xx〕95号)和《瑞丽市20xx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分工方案的通知》(瑞政办发〔20xx〕90号)文件要求,制定了瑞丽市侨联侨办《20xx年政务公开工作实施细则》和《20xx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二是我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要求的范围公开政府信息,包括本单位的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及职责、联系方式、服务承诺、办事指南;三是在我单位信息公开网站公布政策文件解读制度,并专题、专栏对重大政策、政府文件进行解读;四是我单位已制定《瑞丽市侨联侨办依申请公开制度》、《治理不作为和乱作为监督考核细化方案》、《信息公开政策解读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等文件,进一步落实20xx年度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工作,确保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正常运行,专线确保接听和回复率;五是经查,我单位20xx年度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工作没有接到群众举报、投诉,也没有出现失泄密情况。

三、下一步计划

2011政府信息公开总结 篇5

2011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江县政府信息公开办法》等文件精神,我局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监督保障措施,政府信息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加强领导,不断完善信息公开工作机制

为了确保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落到实处,我局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坤福同志任组长,副局长杨国成、纪检组长陈香同志为副组长,局办公室人员及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和协调。编制了《开江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开江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及任务分解表》等表册,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和原则、范围和内容、方式和程序、监督和保障。专门增设了宽带,用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保证了政府信息公开的畅通性、及时性。

二、强化措施,开拓创新信息公开渠道和形式 我局不断加大公开力度,拓宽公开渠道,创新公开形式,切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电视媒体、信息公开栏等多种载体,公布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工资福利、人事制度改革、人事招考招聘、和谐劳动关系、行政审批程序等信息,群众足不出户便能了解最新的人力资

源社会保障工作动态,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办事,提高了工作办事效率。

三、加强管理,扎实开展信息公开监督检查工作

我局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定期对局属各单位、局内各股室的信息公开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措施,不断向前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同时,对联网计算机定期进行清理检查,安装了正版软件系统,配置了防毒和杀毒软件,关闭了不必要的应用、服务、端口和链接,防止网站被攻击、利用。严格按照《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规范信息的采集、审核和发布流程,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发布工作顺利开展。

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总结 篇6

一、工作开展情况

20**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全面加强法制政府建设,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严格按照《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3〕73号)要求,积极推进主动公开,不断深化依申请公开,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一)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组织领导。2013年,我市对议事协调机构进行了全面清理,撤销率达72%。为强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仍保留了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秘书长、市监察局长任副组长,各相关职能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加强政府信息公开责任落实。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渝府办发〔2013〕193号),要求全市各地各部门自觉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做好工作部署。各责任单位要按照责任分解,制定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不断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成效。

(三)加强财政信息公开。一是将110个市直部门的部门预算向市人大代表进行了公开,较2012年增加27个,公开内容包括单位主要收支数据、部门预算编制说明和预算数据说明等。二是首次对52个市本级预算单位的“三公”经费预算进行主动公开。三是在市政府网站设立“公共财政”栏目,主要公开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民生、强农惠农等资金的筹集、安排情况等。

(四)加强环保信息公开。一是在市政府公众信息网建立“主城空气日报”、“主城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等七个子栏目,及时公开空气质量信息。二是设置“建设环评”、“竣工验收”两个子栏目,对环评信息进行全面、实时公开。目前,我市已对2006年以来的审批环评信息全部进行了公示。三是开设“实施环保五大行动,共建美丽山水城市”专栏,对我市环保治理工作进行全方位专题报道。2013年,广大群众仅通过公众信息网了解环保信息的访问量就达到269万余次。

(五)加强保障性住房信息公开。一是加强门户网站建设,集中规范公开廉租房项目建设、资金使用、房源分配、物业管理服务等文件规定,申请审批的要件、程序、期限及需提交的材料目录等。二是全面公开公租房分配政策、程序、房源、对象、过程、结果以及退出情况等信息,严格执行“两审两公示”、摇号配租全程电视或网络直播。2013年,公租房2次摇号配租过程均进行了直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六)加强招投标信息公开。一是严格落实《XX市招标投标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方案》,全年共在指定媒体发布招标公告6416条,中标结果公示5138条。二是建立全市范围内的招投标信息共享制度,将市招投标综合信息网与市级及各区县(自治县)的招标投标交易网站进行链接,建成了“一站式”综合检索招标投标服务平台。三是整合资源,实现中标人信用信息公开,建立“XX市工程建设领域企业诚信信息查询报告”,在向社会公示中标人的同时公示其企业信用报告。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3年,XX市政府系统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75.8万余条(卷),其中市政府网站公布信息3.5万余条,档案馆公布档案59.6万余卷,新闻发布会、政府公报、政务微博、电视、报刊等其他方式公布信息12.7万余条。

(一)政府网站公布情况。2013年,市政府公众信息网顺利完成了升级改造工作,建立了以政府信息公开为核心、以发原创信息为主的工作体系。市政府公众信息网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共公开各类信息5.5万余条,及时开设了“XX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XX市民生实事”等重点专栏,有力地提升了行政透明度。

(二)新闻发布会公开情况。2013年,我市共组织政府新闻发布会66场。其中,市政府副市长出席新闻发布会7人次,秘书长或副秘书长出席15人次,新闻发言人出席新闻发布会42人次。在政策解读、回应社会关切、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档案公布情况。2013年,我市档案部门继续开展档案鉴定开发工作,共向社会开放档案59.6万卷,其中,开放建国前档案45.8万卷,新中国成立后档案13.8万卷。市档案馆接待查档者0.5万人次,提供档案0.15万宗(次)、1.6万卷(次),复制档案2.8万页,方便了人民群众查阅利用档案资料。

(四)政务微博公布情况。2013年,我市进一步完善了“重庆微政务”微博群建设。目前,该群共有74家成员单位,形成了涵盖市级部门、区县政府以及团体事业单位的微博矩阵,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反响。“XX市政府新闻办”微博入选“全国十大宣传机构政务微博”。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全市各级政府机关严格按照《条例》规定,积极开展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全市政府机关共设置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点150余个。其中,市级机关设置受理点70余个,区县(自治县)政府设置受理点80余个。

(一)申请情况

XX市政府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18件,其中征地拆迁信息176件,财政信息15件,其余信息27件。

(二)申请处理情况

218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均已全部答复。

在答复中,“同意公开”142件;“同意部分公开”3件;未能提供相关信息73件。

在未能提供相关政府信息的答复中,“非本部门掌握”占16件;“信息不存在”占48件;“申请内容不明确”占4件;根据《条例》规定“不属于公开范围”占5件。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3年,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时,未收取任何费用。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提起行政复议、诉讼的情况

2013年,XX市政府发生涉及信息公开的行政诉讼22件;受理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复议申请71起,均已妥善结案。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2013年,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国务院办公厅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为议事协调机构,不利于工作开展,亟需改进。二是财政信息、环保信息等领域的公开力度离公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亟需加强。三是依申请公开工作引发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的事件还时有发生,亟需规范。

政府信息工作总结 篇7

一、扎实做好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相关基础工作:

严格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 设立并免费开放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 认真做好政府信息的接收整理, 做好标注登统, 电子文档的拷贝, 编制政府信息名录, 做好架标, 便于用户检索, 同时为用户提供电脑, 复印机等服务设施, 全方位满足用户方便快捷的查阅需求, 及时完成政府信息汇总, 上报, 使相关部门及时准确反馈各单位信息公开有关情况, 确保此项工作有效开展。

二、强化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意识, 开展创新服务:

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涵盖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与民生相关各个方面, 如何把如此纷繁复杂的信息量及时准确满足民众对政府信息的认知和需求, 这就要求图书馆彻底改变那种被动、封闭、机械式的服务模式, 在关注民众信息需求的基础上, 运用科学技术与方法, 把为民众提供所需信息作为首要服务方式, 利用现代化科技对所接收政府信息进行多层次揭示与加工, 建立信息数据库、计算机检索系统等, 编制各种信息目录与索引, 为民众提供更多、更准确的查找和获取信息的途径, 最大限度地满足民众需求, 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搜集、整理、储存和传播的重要作用。

三、加大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培训力度。

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人员一方面是政府信息的典藏员, 另一方面是政府信息的领航员, 必须具备搜集、整理、开发、传播、利用与研究信息的能力, 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培养良好素质, 掌握多种服务技能。指导民众合理有效利用所需信息, 在为民众提供所需信息的同时, 教给民众寻找信息的方法。为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素质和工作效能, 可以有重点、有层次地组织举办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培训班, 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 可编写有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培训资料, 使从事信息公开工作人员对相关信息公开工作规章制度, 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程序重要节点, 常见问题, 进行政府信息公开重要工作方面的典型案例, 更好的发挥工作人员在信息公开工作中的作用。

四、认真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宣传及用户需求调查工作: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宣传。网络宣传、门户网发布宣传资料, 宣传标语等形式。积极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方针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情况及成效;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建设情况;政府网站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及依申请公开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编制及运用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和完善情况等, 让民众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同时针对不同的知识结构、不同的信息需求信息用户, 认真作好用户状况的调查研究工作, 这是公共图书馆更好地开展信息服务的前提。通过走访、信息用户样本抽取等多种形式, 针对本馆、本地区各类信息用户群及个体的结构、地域分布状况、经济状况、文化水准、需求倾向、搜集政府信息利用率、满意度调查等各类信息的具体情况, 进行认真详细的研究, 通过调查掌握本馆本地区信息用户群及个体的现状, 为信息的收集与参考咨询服务工作提供依据, 使各项信息服务的业务工作更贴近用户, 明确本馆本地区政府信息服务工作的发展方向。

总之, 图书馆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 与政府信息公开相关部门紧密配合, 建立健全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和开发利用制度, 认真做好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检查测试评价工作, 建立行之有效的政府信息检查测试评价机制、检查测试评价方案、评价方法及标准。用检查测试评价的办法, 提高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自我完善能力, 确保政府信息工作在公共图书馆的良好发展。

摘要:如何更好地承担起政府信息公开的职责, 更充分地发挥公共图书馆在信息服务方面的优势, 是现代图书馆的新课题。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信息查询,公共图书馆

参考文献

[1]马启花.基于政府信息公开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新举措[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9 (01)

[2]张东辉.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中的作用探析[J].晋图学刊.2009 (01)

[3]陈高潮.政府信息公开与图书馆的作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 (05)

[4]郭桂英, 张东辉.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中的角色定位及延伸服务[J].图书馆学刊.2008 (06)

[5]李昭晖, 黄立冬.政府信息公开给公共图书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8 (06)

政府信息工作总结 篇8

以主题应用共享为抓手,促进城市高效安全运行

北京市根据保障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办、首都国庆六十周年庆祝大会顺利进行等重大活动以及北京市经济发展对应急指挥、城市管理等电子政务应用的需求,把围绕重大应用主题开展资源共享作为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的重要方式和抓手,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首先,主题应用主责部门在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的支持下,开展业务梳理与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形成该主题的信息资源目录和共享需求目录,明确该应用需要共享其他部门的信息资源。之后,主题应用主管部门再与资源提供方就共享信息的内客、方式、频率进行协商并签订共享协议,最后,通过北京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以下简称共享交换平台)等多种方式实现资源共享。

以应急指挥主题应用为例。根据应急管理的业务需求,市应急办梳理出了应急信息资源目录和应急信息资源共享目录,并根据应急信息资源共享目录,与相关职能部门协商,共享了人口、法人、政务图层、建筑物等基础信息;与应急指挥各相关部门协商,共享了重大危险源、应急避难场所、应急装备等各类应急领域共享数据,在此基础上建设了市级应急主题库,向各专项应急指挥部和区县应急指挥中心共享信息资源,支撑相应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目前,市应急指挥中心、十四个市属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十八区县应急指挥中心可在应急管理中使用统一的基础数据和应急数据,为突发事件处置决策和现场救援等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信息资源支撑服务,在保障社会稳定和支撑城市高效运转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执法信息共享主题应用为例。北京市陆续在市规划委、建委、城管执法局、园林局等部门之间开展了2100万条城管执法信息的共享交换工作,为执法人员提供了执法依据,提高了执法的准确率和工作效率;在市文化执法总队、市新闻出版局和市文化局等部门之间开展文化执法信息共享,实现了14522条数据的共享交换,有效支撑了市文化执法总队的行政处罚及相关的行政强制、监督检查业务的开展、市文化局对全市文化市场情况的掌握、市新闻出版局新闻出版版权行业监督业务的开展。

以业务需求为导向,推动基础信息资源共享

基础信息资源是政务部门业务需求最普遍、最迫切的信息资源,北京市在推动空间、法人、人口基础库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应用与管理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推进基础信息资源信息共享工作。

政务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共享新模式。经过多年建设和实践,北京市逐渐摸索出切实可行、高效稳定的政务地理空间信息共享服务新模式:由市信息化主管部门统一进行航空遥感、政务电子地图、地址库等基础政务空间信息的建设与更新运维;利用地址库和地址编码技术组织各政务部门开展政务图层信息的共建共享;通过建立在政务专网上的政务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以接口的方式向各部门提供政务地理空间信息的共享。政府各部门可实时地在线获取最具现实性的遥感影像、政务电子地图、政务信息图层等基础共享资源和地址匹配等共享服务,并可快速搭建各自的业务系统。按照这种共享新模式,各业务部门只需关注自身业务系统的开发建设,而无需关注空间基础信息的获取、更新和维护,由此大大地降低业务系统开发难度,缩短建设周期,还节约了大量的投入成本。

例如:市工商局利用此共享模式建设了对市场主体从准入到退出的全过程监管的市场主体网格监管系统。市工商局只负责更新维护和管理市场主体登记信息业务数据,而遥感影像、政务电子地图、政务图层等基础政务空间数据都通过接口方式调用。目前该系统已成为2000余名工商管理干部的日常工作平台,每天访问量达2万余次,应用效果很好。

目前,通过该共享模式,北京市已完成了包括应急指挥、安全生产管理、社会经济管理等在内的63个应用系统建设,有效地支撑了经济管理,民生保障和城市运行管理。另外,通过此共享模式开展系统建设,按照每个系统节约建设资金200万计算,仅建设一项就节约经费上亿元。

开展法人基础信息共享。2009年6月,由市质监局牵头,市编办、市工商局、市民政局和市经信委共同实施的北京市法人基础数据库一期已经建成。目前,已有28个部门和区县通过市共享交换平台共享了法人基础信息,共享数据项包括组织机构代码、机构类型代码、机构名称、经济行业代码、行政区划、机构地址、联系电话、注册资金、批准成立日期、货币类型代码、法人代表、注册号等12个数据项,共享的频率也达到了按日更新。

通过法人基础信息的共享,多项政务应用取得了实效。例如:在安全生产监管方面,西城区通过共享法人信息,对2万余家企业匹配了街道信息,开始实施以街道为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模式,明确生产安全责任;西城区根据共享的法人基础信息还发现了电子器件加工厂等多家未纳入监管的隐蔽企业,扩大了监管范围,做到了安全生产监管无死角;在扩大了对企业信息掌握后,对一些违规生产的企业及时采取行动,强令企业安装了相应设备,有效控制了企业有害气体、粉尘的排放,杜绝了影响环境隐患的发生。此外,此项工作也加强了对中小企业的监管,为中小企业有序帮扶打下了基础。

推动人口信息资源共享。2009年9月,由市公安局牵头,市民政局、市卫生局等13个部门参建的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一期建设工程通过了初验,汇集了25类89项信息。目前已为全市重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人口数据核实和共享的服务。

例如,在工作量巨大的1000万张北京市民社会保障卡发放工作中,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将1000万人的数据和市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进行了比对核实,由市公安局提供了核实匹配准确人员的二代身份证的照片数据供制卡使用,使得800多万参保人员无需重复照相。仅照片数据共享一项就节约经费约500万元。

此外,人口信息资源共享也为法院、监察等部门解决了工作中的难题。截至2009年5月,石景山区法院通过使用人口数据,获取到223人的身份证号和家庭住址等信息,执行法官利用这些信息查找到165名被执行个人的存款及有价证券总计788.56万元,执结案件167件,占全部收案的14%。宣武区纪委监察局通过共享区公安分局和区法院的行政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中被处理人(京籍)信息,与党员信息库、公务员信息库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信息库进行比对,从中确认违纪违法党员、公务员等纪检监察对象的身份,并进行查处。截至目前,宣武区通过该共享共查处监察对象违纪违法案件线索29件(人),有效避免了判刑党员还保留党籍的现象,填补了对纪检监察对象监督管理上的漏洞。

以结共享对子为保障,促进部门业务协同

资源需求方根据业务需求和资源目录提出需要共享其他部门的何种信息资源,然后再与资源提供方就共享的内容、方式、频率进行协商,商讨一致之后签订共享协议,共享协议明确了供需双方对信息资源的提供、使用、处置、安全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共享协议签订后要在信息化主管部门备案,通过共享交换平台等多种方式实施资源共享。截至目前,北京市已有近40个部门结成了550余个共享对子,共享的各类信息,有效地支撑了政务应用,应用绩效良好。

例如,市建委与市地税局结成了房产信息共享对子,方便了群众购房,堵住了税收漏洞。在未实现房产信息共享前,个人买房要先到市建委登记,然后到市地税办理纳税,两个部门窗口工作人员分别将相同的信息录入到各自系统中,存在数据重复录入、数据不一致、办理时间过长等问题。此外,由于缺乏房屋数据,市地税局,特别是区县地税局无法全面了解房地产项目开发商在全市的房产项目销售情况(按照规定,房地产企业在开发项目销售达到85%以上时,地税局才对房地产开发商进行清税工作,但是,房地产项目开发商为少交税或者延迟交税,经常瞒报信息),容易造成税收管理过程中的漏洞。通过这两家的信息共享,不仅为买卖双方节约1/3的办理时间,市地税局还可以及时了解、掌握房地产涉税税源情况,通过比对、分析,可以查找未交或迟交税款的房地产企业,堵住税收管理过程中的漏洞。通过此共享,仅西城区地税局上半年就累计查补房产税额和土地使用税3000多万元。

上一篇:流均镇早教中心幼儿部安全工作制度下一篇:2008年民主评议党员自评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