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产的名词解释(推荐8篇)
关于安全生产名词解释和常识
什么是安全?安全是没有物质危险和精神恐慌而使人处于自由的状态。就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或生产过程中的设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比如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和设备安全、道路交通中的人身和车辆安全等等。
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也就是说,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保障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安全生产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安全生产五要素”:
1、安全文化
2、安全法规
3、安全责任
4、安全科技
5、安全投入。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就是要采取各种措施,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为劳动者创造一个恬静、良好的劳动条件,充分调动和保护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发明性。安全生产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生产安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和激励等管理活动。简言之就是为实现安全生产而进行的工作。
“安全生产七个依靠”:
依靠监管、监察系统执法人员的努力,加强沟通和协调,用足、用好现有法律规定,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挺直腰杆,理直气壮地加大执法力度;
要依靠企业自觉遵章守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要依靠各个部门,密切合作,开展联合执法;
要依靠地方政府,落实地方政府的监管责任;
要依靠公检法等司法机关,严肃追究事故责任;
要依靠纪检监察部门,严厉查处事故背后的腐败现象;
要依靠社会支持和监督,借助社会压力,增加工作动力。
“安全生产十二项治本之策”:
1、制定安全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指标及控制体系;
2、加强行业管理,修订行业安全标准和规程;
3、增加安全投入,扶持重点煤矿治理瓦斯等重大隐患;
4、推动安全科技进步,落实项目、资金;
5、研究出台经济政策,建立、完善经济调控手段;
6、加强教育培训,规范煤矿招工和劳动管理;
7、加快立法工作;
8、建立安全生产激励约束机制;
9、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严格企业安全生产业绩考核;
10、严肃查处责任事故,防范惩治失职渎职、官商勾结等腐败现象;
11、倡导安全文化,加强社会监督;
12、完善监管体制,加快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安全检查是指国家安全生产监察部门、企业主管部门或企业自身对企业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规的情况、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条件、事故隐患等所进行的检查。分为下列两大类:(1)安全生产大检查,指由上级有关部门,如劳动部门、经济管理部门或企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的各种安全生产检查或专业检查。
(2)自我检查,指由企业自己组织的对企业自身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的各种检查。
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查思想认识,查管理制度、查纪律,查领导,查设备,查安全卫生设施,查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查各种事故隐患等。
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较多,常用且有效的方法有:深入现场实地观察,召开汇报会、座谈会、调查会以及个别访问老工人,查阅有关文件和资料等等。
什么叫事故?事故是指人们在有目的地进行生产劳动中突然发生意外事件,迫使生产暂时停止或人员受到伤害。事故是生产实践异常的突变。
什么是劳动保护?劳动保护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采取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消除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不良条件和行为,防止事故和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其内容包括: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女工保护、未成年工保护、工作时间与休假制度。
安全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从性质上分为一般安全隐患和重大安全隐患。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危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生产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三铁”及“反三查”:是指铁的制度、铁面孔、铁的处理;反违章指挥、反违章作业、反违反劳动纪律。
安全管理的一个必信理念:没有消除不了的隐患、没有避免不了的事故。
安全管理“0123管理法”:0——重大事故为零的管理目标;1——第一把手为第一责任;2——岗位、班组标准化的双标建设。3——全员教育、全面管理、全线预防的“三全”对策。
安全“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
“三源”:重大危险源、伤害源、隐患源。
安全活动“三落实”:落实时间、落实人员、落实内容。
安全管理坚持的“三负责制”:向上级负责、向从业人员负责、向自己负责。安全管理要求的“三全”原则: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
安全管理“三点”控制:危险点、危害点、事故多发点。
企业安全管理“三字方针”——“严、细、实”:“严”就是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敢抓敢管、要一丝不苟;“细”就是要深入实际,从细微处做起、从点滴做起;“实”就是指踏踏实实、从实际出发,不是停留在口头上,不是只写在文章里,说给别人看,一切工作必须讲实效,狠抓落实。
“三项行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安全生产执法行动、安全生产治理行动。
“三项建设”:安全生产法制、体制和机制建设、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
“三同时”: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四、“工作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五、“工作原则”:近期与长远、治标与治本、预防与查处相结合。
六、“三违”现象:安全生产工作严令禁止的“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
“三级安全教育”:安全生产的入局(厂)教育、车间(科)教育、班组(岗位)教育。“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当事人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三个同步”是指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企业深化改革、技术改造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同步实施的原则。
“两个主体”和“两个负责制”:
政府是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
政府行政首长和企业法定代表人两个负责制,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责任制度。三不伤害原则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他人伤害。
什么叫责任事故?是指因有关人员的过失而造成的事故。
违章操作:是指劳动生产过程中违反国家颁发的各种法规性文件和企业、事业单位及其管理机关指定的反映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工艺技术、生产操作、劳动保护、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规程、规则、章程、条例、办法和制度,以及有关安全生产的通知、决定等。
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发生工伤事故的应急原则是?
抢救伤员,保护事故现场,迅速报告有关部门。
不安全状态是指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不安全行为是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企业安全生产教育的任务是什么?是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的安全素质,提高广大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安全生产责任感,提高广大职工遵守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的自觉性,增强对安全生产的法制观念,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技术知识水平、熟练掌握安全技术要求处理事故的能力。
班组安全教育的内容是什么?
(1)、了解岗位的任务和作用、生产特点、生产设备、安全装置。
(2)、了解岗位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3)、了解岗位个防护用品、用具、工具的具体使用方法。
(4)、了解岗位发生过的事故和教训。
安全色分类及其含义:红色:禁止标志蓝色:指令标志黄色:警戒标志绿色:提示标志。.三线电缆中的红线代表火线。
安全生产的范围包括人身安全、设备安全。
施工现场“三宝”是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
特种作业及人员范围包括:
(1)电作作业。含发电、送电、变电、配电工,电气设备的安装、运行、检修(维修)、试验工,矿山井下电钳工。
(2)金属焊接、切割作业。含焊接工,切割工。
(3)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含起重机械(含电梯)司机,司索工,信号指挥工,安装与维修工。
(4)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含在企业内码头、货场等生产作业区域和施工现场行驶的各类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
(5)登高架设作业。含2米以上登高架设、拆除、维修工,高层建(构)物表面清洗工
(6)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含承压锅炉的操作工、锅炉水质化验工。
(7)压力容器作业。含压力容器罐装工、检验工、运输押运工、大型空气压缩机操作工。
(8)制冷作业。含制冷设备安装工、操作工、维修工。
(9)爆破作业。含地面工程爆破、井下爆破工。
(10)矿山通风作业。含主扇风机操作工,瓦斯抽放工,通风安全监测工,测风测尘工。
(11)矿山排水作业。含矿井主排水泵工,尾矿坝作业工。
(12)矿山安全检查作业。含安全检查工,瓦斯检验工,电器设备防爆检查工。
(13)矿山提升运输作业。含提升机操作工,(上、下山)绞车操作工,固定胶带输送机操作工,信号工,拥罐(把钩)工。
(14)采掘(剥)作业。含采煤机司机,掘进机司机,耙岩机司机,凿岩机司机。
(15)矿山救护作业。
(16)危险物品作业。含危险化学口、民用爆炸品、放射性物品的操作工,运输押运工、储存保管员。
(17)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其它作业。
自从索洛1957年首次将技术进步因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型,将人均产出增长扣除人均资本增长后未被解释的部分称为技术进步增长率,后来的经济学者将其称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或“索洛余型”以来,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全要素生产率已经成为研究经济增长源泉问题最为重要的工具之一。克鲁格曼在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进行研究后发现,东亚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赖于快速积累的资本存量和充裕的人口红利,而不是依靠技术进步的推动,并且这种仅依靠投资驱动的高速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克鲁格曼1994年“东亚无奇迹”的论说以及19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的爆发,掀起了国内学者对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研究热潮。
国内学者在研究全要素生产率时,对研究对象的选取大致可分为两类:对区域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和对生产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对区域经济全要素生产率估算代表性的研究有张军和施少华、樊纲和王小鲁、郭庆旺和贾俊雪等。这些研究通过估算中国整体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和省际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来分析经济增长的源泉,判断中国整体和区域的经济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还有一些研究是针对某一生产部门或者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估算,分析生产部门或者行业的技术进步情况。不可否认,这些研究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调整都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国内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即大部分研究关注的是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问题,而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构成仅限于一些理论层面的分析(如将其理解为技术进步和能力实现变化的宏观层面),缺少对全要素生产率构成因素的实证分析。此外,国内学者对全要素生产率构成的解释仅将其归入技术创新因素,很少有人将制度视为经济发展的生产力分析我国的全要素构成情况,尽管赵志耘、杨朝峰等部分学者也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解释,但他们选取的因子变量过于单一,同时也没有对解释变量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无法确保因子变量分析的独立性,因此无法准确地分析引起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具体原因。
本文试图利用西方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构造新的理论模型来解释上述问题,通过引用市场化指数来衡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的变迁,用R&D经费投入和外商直接投资经费分别衡量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并用它们的连乘积在判断其交互影响的基础上解释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具体方式,同时用全要素生产率的滞后一期衡量我国的经济惯性大小,在保证模型设计的合理性和估计结果稳健性的基础上,定量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原因,以达到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解释的目的。
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量方法、数据和结果
(一)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
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参数方法包括索洛残差法、隐性变量法和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非参数法包括指数法、数据包络分析(DEA)、Malmquist指数法,由于非参数法没有具体的生产函数形式,数据分析受统计因素干扰较大,这里不再详细赘述。
1、索洛残差法索洛残差法最早由罗伯特.索洛(Robert Merton Solow,1957)提出,基本思路是估算出总量生产函数后,采用产出增长率扣除各投入要素增长率后的残差来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故也称生产函数法。其总量生产函数为:
其中,Yt为实际产出,Kt为资本存量,Lt为劳动投入,α、β分别为平均资本产出弹性和平均劳动产出弹性。在规模收益不变和希克斯中性技术假设下,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为:
对(1)式两边同时取自然对数,可估计出平均资本产出弹性和平均劳动力产出弹性,则:
在规模收益不变,即α+β=1的约束条件下有:
代入数据,估计出平均资本产出弹性和平均劳动产出弹性后,带入方程(2)可得全要素生产率。
2、隐性变量法隐形变量法将全要素生产率视为一个隐形变量即未观测变量,为避免出现伪回归,在检验数据平稳性和协整性的基础上,借助状态空间模型和极大似然估算观测方程和状态方程,从而获得全要素生产率。隐性变量法可以排除随机误差项带来的干扰,可以得到比较稳定的估算结果。
由于在测算全要素生产率时应尽量避免随机误差项带来的干扰,而隐性变量法在测度时正好排除了误差项的干扰,相比于索洛残值法计量的数据更为稳定,似乎比较符合本文的研究。然而通过测算回归发现,正是由于隐性变量法存在一阶自回归,使得测算结果波动很小,信息缺失严重,测算出来的数据与现实不符。因此,本文最终还是决定采用索洛残值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虽然存在一定偏差,但并不影响文章的理论检验和对实际经济运行情况的大体反映。
(二)数据来源及测算结果
在具体测算过程中,需要采集改革开放后历年的国内生产总值Y,劳动投入量L和实际资本存量K的实际样本数据。产出Y以1978年为基期的GDP平减指数调整得到,劳动投入量L以就业人数为指标可以从统计年鉴中直接采集,但资本存量序列则需要以现有的指标数据估算得到。
测算资本存量的常用方法是由Goldsmith于1951年开创的永续盘存法,其具体计公式为:
其中,It是t期以当期价格计价的投资额,Pt为t期的价格指数,δ为固定资产折旧率,Kt为t期的实际资本存量,由(5)式可知,测算资本存量必须合理选取基期资本存量K0、投资指标It、价格指数Pt和折旧率δ。
基期资本存量按国际常用方法计算,即
上式中,ρ是样本期真实投资的年平均增长率,δ是综合折旧率。
投资流量指标在选取时最好的做法是以资本积累额来计量,但因1993年后国家统计局不再公布此数据,并因与后期统计口径不一致,不利于我们对资本存量的长期估算,所以在本文中我将选取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来替代,其理由是该指标扣除了当期固定资产被耗损的部分,可以比较合理得获得新增资本存量。
价格指数用固定资本形成额和固定资本形成价格指数构造的投资隐含平减价格指数来测量,实际操作中,根据《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中公布的测算数据,我们只能计算截止于2004年的投资隐含平减指数,无法得到2004年以后以1978年数据为基期测算的实际固定资本形成价格指数,鉴于此,我将采用赵志耘、杨朝峰在《中国全要素的测量与解释:1979-2009年》中使用的方法,构造价格指数关系式来间接实现此目的。因国家统计局1993年调整了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计算方法,通过模型设立后,采用1993-2004年间的投资隐含平减指数HDI(1978=1)与GDP平减指数HDP的拟合关系来估算2005-2013年的投资隐含平减指数(1978=1)。具体关系如下:
至于折旧率,选择张军(2004)年所设计的资产综合折旧率9.6%作为上年度资本存量的折旧率。确定了各个变量后,通过查阅年鉴及模型拟合得到所需数据,带入公式(5)可以估算出1978-2013年我国的实际资本存量。1978-2013年我国的实际产出、资本存量、劳动投入数据如表1所示。
由表1中的数据对公式(4)进行OLS估计,则有
由此得到α=0.8120,β=0.1880,分别计算出人均资本增长率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带入公式(4),可得历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其具体结果见上表所示。
由图1可知,本文测算出来的全要素生产率与赵志耘、杨朝峰测算出的全要素增长率大体趋势是一致的。图中得到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变化趋势与我国1979-2013年间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大体吻合:1994年之前,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和市场环境的频繁变化,必然导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更替变化。1992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达到历史最高点5.912%,1992年后,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步加大,使得外部因素(比如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力上升。在加入WTO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进入稳步增长阶段,但这种稳步增长状态随后又被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所打断,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在2007年达到一个波峰后迅速跌落至2009年的-0.236%,2010年随着我国经济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回升,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我国特定地区市场经济的发育正在趋向成熟,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体制因素从政策因素已经转向市场因素。
三、全要素生产率解释的实证分析
(一)理论假定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依据西方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本文提出了几个假说。
假说一: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技术进步(主要表现为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通过向发达国家直接引进先进技术,尤其是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方式获得国外先进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发挥“借鸡生蛋”、跳跃式发展的学习效应,经过消化吸收,实现亚中心国家具有后发优势的经济增长;而自主创新是国家实现经济持续长远发展的核心动力,它可以在根本上提高生产效率,推动技术进步,实现经济的集约化增长,所以说,在经济发展的特定时期,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存在正向积极作用。此外,二者又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一方面,技术引进可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提高技术水平,培育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过度依赖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不足,亦会阻碍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在解释他们各自对全要素增长的贡献外,还要考虑它们的交互作用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
假说二:制度变迁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没有发生技术变化的情况下,制度创新亦能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诺思1992)。在不同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下,由于交易方式的不同,导致资源配置方式、经济运行绩效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异主要是一种制度的差异,制度瓶颈使发展中国家的各种要素难以通过市场机制有效地配置,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日益加剧,制度因素亦成为解释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要件。
假说三:经济惯性(经济时滞)是制约和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决定性因素。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其投资率(社会资本形成率)较高,而完全消耗系数却很低,较高的资本积累使经济增长存在较大的经济惯性,因此,对于存在较快经济增长而经济体制结构尚不健全的中国而言,较大的经济惯性是制约和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模型设计
基于以上分析,依据习惯处理方法,全要素生产率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可以表述如下:
其中,Markt是市场化指数,用以衡量制度变迁中的体制完善;Rdt为研发经费,用以测度技术进步中的自主创新;Timpt是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用以反映技术进步中的技术引进;TFPt-1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滞后一期,反映经济惯性强度;α0为其常数项、α1、α2、α3、α4分别为市场化指数、研发投入、外资引进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滞后一项的弹性系数,用以衡量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大小;μt为残差,反映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其他因素。
由于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存在交互作用,为此构造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连乘变量Rd*Timp,其目的是比较模型(9)的解释变量Rdt和Timpt的回归系数符号或显著性水平分别与模型(10)的连乘变量的差异。现有文献通常构造研发与外资参与度的连乘式检验本地学习吸收能力对技术引进溢出效应的影响,进而反映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的内在影响。具体说来,如果Rd*Timp的回归系数不显著,意味着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的相互作用没有显著影响经济增长的集约化水平;如果Timpt的回归系数不显著,而Rd*Timp的回归系数显著表明技术引进溢出效应的发生取决于吸收能力;当Rdt的回归系数不显著,而连乘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我国自主创新主要是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基础上进行模仿创新进而提高全要素增长率水平的。模型(10)中其它变量符号含义与模型(9)一致。
(三)变量测度
全要素生产率序列已在上表中给出,研发经费和外商直接投资数据可以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查询获得,市场化指数的构建将借助樊纲、康继军、曾学文、施发起等人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的测度框架为研究基础,采用市场化指数来衡量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化相对进程。
我国在改革开放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计划经济国家,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发生逐步转型。因此,以1978年后的市场化指数为基准来考量我国的市场化进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由于指标选取的复杂性及数据的难以获得性,文章对该指标的具体测算将不在展开,直接采用曾学文、施发起等人于2010年发表在学术刊物上的文章《中国市场化指数的测度与评价:1978-2008》中的数据进行考量,不足数据将拟合得到。
四、回归结果及分析
(一)模型设定的合理性和估计结果的稳健性
由于样本时间较长,因此在对模型(9)进行OLS估计后,有必要对其时间拐点进行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稳定性关系在1994年发生了显著性变化,因此有必要对面板数据进行分阶段考量,结果见于表2。从表2可以看出,自主创新系数均为正值,在特定阶段,其显著性较差;而外资引进系数在经济拐点后表现为负值,且显著性水平低于10%;市场化指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经济拐点后显著外,其他情况均不显著。自相关检验发现,模型(9)的各种情况均没有拒绝一阶自回归的各种假设,因此将经济惯性作为其内生变量解释滞后效应的做法是有效的。
对模型(10)分阶段进行OLS估计后,估计结果列入表3。表3显示,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连乘式的系数在各阶段均为正值,且显著性水平低于5%;市场化指数的影响与上一模型估计结果大体一致,在经济拐点后,才表现出明显的正向效应;被解释变量滞后一期的系数均为正值,显著性水平达到5%或1%,而滞后二期显著性较差,意味着变量估计有效。
运用平稳性检验方法对上述两个模型的残差分阶段进行单位根检验后发现,在1%的显著水平下,OLS分阶段估计的面板残差均是平稳的,即模型不存在伪回归过程,说明模型设定是合理的。采用分阶段OLS估计分别检验技术引进、自主创新和二者交互作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特定阶段,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显著为正,在任意时段,其连乘效应对全要素增长效用显著为正。因此,采用不同的测度模型,其估计结果近似一致,表明模型估计结果稳健型较好。
(二)估计结果
1、自主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影响。从表2可以看出,在经济拐点(1994年)之前,自主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显著性较差,而在1994年之后,自主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显著正相关,。具体地说,Rdt的系数为0.0462,显著性水平为0.0293,意味着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研发经费每增加1%(以亿美元为单位),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率水平将上涨0.0462%。
2、技术引进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经济快速积累的初期,外资技术溢出能显著改善全要素生产率状况,具体说来,外资引进每增长0.01(以亿美元为单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将上涨0.0288个百分点;而在经济拐点后期,技术引进与全要素增长率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下呈现负相关性,即外资引进每增长1个百分点,全要素增长率将下降0.0103个百分点。
3、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交互作用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影响。从表3可以看出,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交叉作用可以显著提升全要素增长率水平。比较表2与表3数据不难发现,经济拐点之前,技术引进与交互作用对解释变量的变动显著为正,而自主创新发挥效应显著性较差,说明在该时期,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模仿创新能促进全要素增长率的显著提升;而经济拐点后期,自主创新和交互作用对解释变量的影响显著为正,而技术引进产生较弱的负效应,说明在这一时期,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能力不足,全要素增长率的提高主要依赖国家科研投入的提升。
4、制度变迁(市场化)和经济惯性(经济时滞)对全要素增长率变动的影响。从表2和表3回归数据中不难看出,只是在经济拐点后期,市场化对经济增长正向效应才得以凸显,即市场化指数每增加1个百分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将增加0.098个百分点。几乎在任何时段上,TFPt-1的系数显著为正,意味着其他变量不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前期全要素增长率水平显著提升即期全要素增长率水平。
(三)估计结果的解析
1、1979-1994年期间,技术引进,尤其是以消化吸收为目的的外资引进显著提升了我国全要素增长率水平。这一时期,由于外资企业生产过程中必须雇佣本地劳动,本地技术人员可以近距离接触各个生产环节的技术,这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信息不对称对消化、吸收技术的影响,外资技术容易为国内企业模仿学习,而且模仿学习外资技术具有生产、管理等诸多方面的成本优势。因此,外资进入通过政策、示范和人力资本流动对国内企业产生了技术溢出效应,有效地提了生产技术水平,进而大幅提高我国的经济增长水平。1994年以后,外资引进对我国全要素增长率的改善不明显或表现出较弱的负效应,这与发展中国家以投资驱动作为经济增长方式有关,过分追求投资拉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不足。此外,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以及发达国家设置的技术壁垒,使我国难以通过技术溢出效应获得持续的经济红利。
2、自主创新显著提高全要素增长率主要发生在经济拐点之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自主创新基础薄弱,技术进步主要取决于于技术引进,技术引进依赖导致自主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显著,同时,技术引进依赖也导致国内生产企业自主研发的动力不足,自主知识产权意识淡漠,企业核心竞争力普遍不足。随着技术转让获取的日益困难和先进技术模仿吸收的逐步复杂化,我国自主企业开始通过技术突破掌握核心竞争力,依靠自身力量、通过独立的研究开发活动,牢牢把握创新核心环节的主动权,掌握核心技术的所有权,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新产品价值实现来影响国家经济“集约化”增长。
3、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交互作用显著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在经济拐点之前,交互作用提高经济增长水平主要依赖于外资引进的技术溢出效应,在吸收、模仿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创新不仅具有成本、管理、低市场风险的后发优势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创新者开发技术和开拓市场的基础上,可以改进产品并超越创新者,获得比创新者和简单模仿者更多的市场份额,因此在模仿技术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创新能促进全要素水平的提升。在经济发展后期,自主创新投入的增加、外资企业技术壁垒的保护以及国内企业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促使国内企业加快技术升级,逐步提高创新能力。此时,大量外资涌入带来的适宜技术诱导了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促进了技术进步,提高了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
4、在经济发展后期我国制度变迁对经济集约化水平的效用才得以凸显,说明正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提出后,我国的制度变迁才开始从推动资本、劳动等要素增长转移到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方面,发展方式开始向集约化、质量型的全要素增进型生产方式转换。较大的经济惯性始终是影响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改革开放初期,生产靠国家布置,居民消费按计划供应,设备空置率高而消耗严重不足,畸形的社会供求关系,使得经济活动存在严重的滞后性;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入,我国所采用的以投资拉动经济的增长方式,其投资率(社会资本形成率)较高,而完全消耗系数却很低,较高的资本积累使经济增长存在较大的经济惯性,这也成为发展中国家固化的经济增长效应。
五、结语
本文运用索洛残值法对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进行测算,在考量我国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的经济增长特征的基础上,应用西方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的思想框架,设置理论假设,从技术进步(技术引进、自主创新及其交互影响)、制度变迁以及经济惯性角度解释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主要原因,分析发现:(1)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是推动全要素增长率变动的内生因素,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交互作用所产生的技术外溢是影响经济集约化增长的核心动力。(2)在中共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我国的制度变迁才从单纯地促进经济的数量型增长转变到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型全要素增进上来。(3)较大的经济惯性始终是制约和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诟病。
“预防职务犯罪也出生产力”。3月8日,林志梅在江苏代表团讨论时的发言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消息传来,鼓舞了全国预防人的士气,也让编辑部兴奋起来,再次与她取得联系,商谈采访事宜。她答应等回到南京,一旦有空,就会与一直关注“南京大预防”的本刊联系。
3月19日中午1时许,终于等来了林局长的电话。“您好,我是林志梅。不好意思,上午刚汇报完,下午两点半还要开我们院的党组扩大会议作汇报。”电话那头传来了清脆又不乏温柔的声音……
预防专刊:感谢林局长中午不休息,第三次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请您谈一下有了亲身经历之后,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代表这个身份,有什么新的感受?
林志梅: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是我想都没想过的事情,不但白天没想过,连晚上都没做过这个梦。当上人大代表了,心里非常开心和兴奋,同时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除了要继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积极听取人民的意见和呼声,切实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职责。
对于这次大会,我想用一个词组形容:简朴的盛会。过去我看到电视和报纸上对“两会”的报道,觉得非常神圣。这次大会给我的感觉是,在保留了盛会特征的同时,又非常朴实。一到会议现场,就给我们发了大会的“十五条举措”。比如明确规定,不允许在会上搞宴请,不允许浪费食物,不允许搞大会专供、特供,不允许拉赞助,不允许借助开会商谈业务……
这种会风的转变,体现在会议组织的全过程。到了北京之后,我们下了火车,就直接被送到了宾馆,并没有之前老代表说的鲜花、红地毯、欢迎队伍和标语。包括宾馆里面,也没有任何欢迎词,都非常勤俭节约,没有铺张。但是会议代表的精神跟以前一样,用内容的充实取代了很多形式上的东西,议程安排十分紧凑。
在文风上,摆脱了原先拖沓、冗长的措辞,从政府、人大报告到两院报告都非常精炼。听说过去的两院报告都有二十几页,这次只有十四页。代表们都反映报告内容很翔实,把过去五年的工作写得清清楚楚,未来的工作打算也很明确,还剖析了自身存在的问题,把实实在在做得一些事情报告给了代表。每位代表也都能认真听取会议报告,充分履行自身职能。在对报告中提到的过去工作进行肯定的同时,提出自己的意见、想法、建议,畅所欲言。所以这次大会既十分的隆重,又是纪律严明的、形式简朴的。
预防专刊:您这次有向大会提交什么议案或建议吗?
林志梅:这次时间太匆忙,从一月底成为人大代表,并报全国人大进行资格审查,到二月底去省里进行新代表培训,再到3月5号开幕式,只有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期间还包括了春节。议案的提出有更为复杂的程序和要求,所以很遗憾,我这次没有真正形成议案,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自己在医患纠纷和经适房方面的建议。之所以带着这两个方面的建议,是新代表培训的时候,把各个条线的意见反馈了过来,我认为这是百姓最关注的问题,自己之前也在这些方面收集过资料。
会后,我向宋寒松厅长汇报过,说在未来的五年里,我的议案一定会立足于预防职务犯罪的立法工作。
预防专刊:3月8日,作为江苏代表团代表,您的发言得到了习总书记的肯定,也备受大家关注,您能讲一下那天的故事吗?
林志梅:总书记到了一个地方团,大家都是非常高兴和紧张的。那天,习总书记作为上海团的代表,受我们的邀请,来到江苏代表团。很荣幸,我被大会会务组选中,作为代表在大会上发言。当时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是发言必须结合政府工作报告和自己工作。我的发言则主要是结合对政府报告中关于反腐倡廉的理解和认识,如权力过分集中是职务犯罪产生的根源,“三清”是我们未来反腐倡廉工作要实现的目标,围绕这个目标我们要怎么做。还结合自己的工作,谈了我在检察机关工作30多年,看到了许多年轻有为的干部倒下的情形;谈从事预防17年来,深刻地感受到预防工作也是生产力,也是GDP。这就引出了习总书记的一段讲话,说预防职务犯罪也出生产力,我很以为然。培养一个干部比培养一个飞行员要贵得多。他还要求我们公务员要向出家人念阿弥陀佛一样,念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
大会发言稿都是经过审核的,但是我们发言的时候不允许带稿件,每个人都是怎么想的就怎么讲。而且不能讲空洞的东西,如果是你自己做的事情,你都会直接说出来,对我们的要求都非常高。不光那一天,平时大家也多是脱稿去讲的。
发言稿的形成其实很快。接到任务之前我还在高检院,他们一打电话来,我就赶过去了。当时是4号晚上6点多,他们通知我说习总书记要到江苏团来,确定由我作为代表发言,还要求6号12点之前交稿件。我非常开心,特别开心,但写稿件是我的弱项,我最怕这件事了,不知道写些什么。4号晚上我开始思考这篇稿件,5号人大开幕式当晚,就动笔写了初稿,主要是工作上的事情,比如社会化大预防、党委领导机制之类的。第二天上午9点就把稿子交上去了。到晚上7点接到反馈说,基层工作谈得太多,属于工作汇报,这种写法不行。
后来大会组委找到我,说让我谈谈对反腐倡廉的认识。我就又开始思考,这怎么写呢,是写重要性、必要性吗?但是这些方面,领导已经说得很多、很清楚了,我再说好像也只是重复。那该从何处下手?后来我突然想起来,为什么不把我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呢!预防工作我为什么要这么认真去做?因为前面有这么多的干部倒下去,我觉得很心痛,觉得不应该看抓了多少人,应该看預防了多少人。预防很难用数字来统计成效,但是在看过很多案件之后,确实有很多例子能够证明预防工作确实有成效,于是我就讲了几个关于GDP的故事,举了几个例子。这就是我的二稿,也是终稿了,是在第二天8点钟交掉的。
1、农业:农业是人们利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有机体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以获取人类所需产品的一个物质生产部门。
2、可持续农业:可持续农业是一种综合的兼顾了产量、质量、效益和环境等因素的农业生产模式,是在不破坏环境和资源、不损害后代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当代人对农产品供需平衡的农业发展模式。
3、腐殖化系数:腐殖化系数是指单位质量的有机质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的残留碳量。
4、土壤结构体:在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土粒相互团聚成大小、形状和性质不同的团聚体,这些团聚体就叫土壤结构体。
5、土壤容重:土壤容重是指单位容积原状土壤体(包括粒间空隙)的烘干重。
6、土壤比重:
7、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够供给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水、肥、气和热等生活因素的能力。
8、阳离子交换量:
9、土壤吸收性:
10、土壤质地:
11、团粒结构:团粒结构是指在腐殖质的作用下形成的近似球形疏松多孔的小土团。
12、土壤孔度:土壤孔度是指一定体积的土壤内,所有孔隙体积占土壤总体积的百分数。
13、相对含水量:相对含氺量指土壤实际含水量占该土壤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数。
14、田间持水量:所有毛管孔隙都充满水时的土壤含水量叫田间持水量
15、复合肥料:在一种化学肥料中,同时含有氮、鳞、钾三要素或只含其中任何两种元素的化学肥料称为复合肥料。
16、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是一类含有活微生物的特定制品,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能够获得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辅助性肥料。
17、肥料:肥料是指直接或间接供给植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物质。
18、堆肥:堆肥是指用秸秆、杂草、树叶、绿肥和垃圾等有机物质为主要原料,加上人、畜粪尿和土进行堆积而成的农家肥料。
19、生理中性肥料:生理中性肥料是指肥料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都易被作物吸收,对土壤溶液的酸碱性没有任何影响的化学肥料。
20、肥料利用率:肥料利用率是指所施肥料的有效成分,能被当季植物体吸收利用的比率。
21、无机肥料:无机肥料是指用化学方法合成的或者是用开采的矿石经过加工制成的肥料。
22、腐植酸类肥料:腐植酸类肥料:以腐植酸含量较多的泥炭、褐煤、风化煤等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量的氮、钾、磷和某些微量元素所制成的肥料。
23、生理酸碱反应:生理酸碱反应是指肥料施入土壤,经作物选择吸收后产生的酸碱反应。
24、热性肥料:马粪、羊粪中含有较多的高温纤维素分解菌,能促进纤维素的分解,因此腐熟分解快,发热量大,温度高,称为热性肥料。
25、植物生长调节剂:
26、农药:农药:是农用药剂的简称。它是指用语防治危害农林作物及其产品的害虫、螨类、病菌、杂草、线虫和鼠类等有害生物的化学物质,还包括提高这些药剂效力的辅助剂和增效剂。
27、杀菌剂:
28、治疗剂:治疗剂是在病原菌侵入植物后或植物已经感病,用来处理植物使其不再受害的药剂。
29、农药剂型:农药剂型是指原药经过加工成为不同外观形态的制剂,制剂可供使用的形态和性能的总和。
30、农药复配:农药复配是指为达到一定目的,常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药混合在一起使用。
31、农业机械:农业机械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具与设备。
32、内燃机:内燃机是燃料在气缸内燃烧产生动力,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力的一种动力机。
33、技术保养:技术保养是指定期对内燃机各部分进行清洁,检查、润滑、紧固、调整等工作。
34、植物保护机械:植物保护机械是指在化学防治病、虫、草害过程中,用于喷施化学药剂的机械。
35、喷灌:喷灌是指利用水泵将水加压(或利用水源的自然落差),通过喷头降水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小水滴,均匀地散布在田间,进行灌溉的方式。
36、渗灌:
37、滴灌:滴灌是指通过安装在毛管出水孔口上的滴头,或直接装在支管上的滴管带把水均匀而缓慢地滴入作物根部土壤中的灌溉方法。
38、塑料大棚:
39、农田防护林:农田防护林是设置在大面积农田、果园、牧场周围的护田林带。
40、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指与原有状况相比,人为造成环境要素及状态的恶化。
41、土壤污染:土壤污染是指当直接或通过大气、水体和生物间接排入土壤的污染物,超过了土壤自身的净化能力的时候,则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现象。
42、水体污染:水体污染是指当各地污染物进入来年感超过人体本身净化能力,造成水体使用价值降低,即水体受到了污染。
43、灌溉水质:灌溉水质是指用来灌溉的水中所含泥沙盐类,有机物及其他有害物质的数量与特性是否影响作物对水分的要求和正常生长,以及水源的温度等。
44、农业资源:农业资源是指自然界存在的及人为提供的可作为农业生产原来哦的物质和能量来源及生产所必需的环境条件和人为条件。
45、霜冻:霜冻是指温度下降到一定临界值时作物在生长期受到冻害的现象。
46、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是指人们利用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相互作用建立的,并按人类社会需要求进行物质生产的有机整体。
47、农业生态平衡:农业生态平衡是指在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协调的基础上,实现系统整体功能协调,输入与输出协调的状态。
48、农业生态工程:
49、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内生物种群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
50、生态因子:生态因子是指在自然环境中,一切影响生命活动的因子。
51、潜性酸度:土壤胶体上吸附的氢离子和铝离子所引起的酸度,称为潜性酸度。
五、简答题:
1、现代农业的一般特点是什么?-022、农业生产的本质是什么?
3、实现可持续农业的生产技术措施主要有哪些?(4分)
答:正确选择作物采取合理的耕作与栽培措施;施行轮作与倒茬;注意科学施肥;全面认识植物保护。
4、影响土壤有机物质转化因素有哪些?
答:
1、有机残体的碳氮比:一般来说,微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所需有机物料的碳氮比为25∶1;
2、土壤水、气状况:水、气多少直接影响到土壤有机质转化的方向和速度;
3、土壤温度:土壤微生物活动最适宜的温度为25~35℃;
4、土壤酸碱度:大多数微生物最适宜的pH范围为6.5~8.0。
5、土壤空气的特点?(4分)
答:
1、土壤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大气;
2、氧气含量低于大气;
3、水气含量总高于大气,并经常处于水气饱和状态;
4、有时还含有还原性有毒气体
6、创造团粒结构的措施有哪些?(4分)
答:
1、深耕结合施用有机肥;
2、正确的土壤耕作;
3、合理的轮作制度;
4、合理灌溉;
5、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
7、土壤培肥的基本措施有哪些?(4分)
答:
1、增施有机肥料,培育土壤肥力;
2、合理轮作倒茬,用地养地相结合;
3、合理施肥,保持地力常新,4、发展旱作农业,建设灌溉农业;
5、防止土壤腐蚀,保护土壤资源。
8、试述高产肥沃土壤的特征?
答:
1、良好的土体结构:高产肥沃的旱地土壤一般都具有上虚下实的土体结构;
2、适量协调的土壤养分:北方高产旱作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在1.65%~2.0%;
3、良好的物理性质。
9、无机肥料有哪些特点?-0510、有机肥料有哪些特点?
11、提高磷肥肥效的途径有哪些?
答:1、合理分配和选择肥料。土壤条件是具体分配磷肥的依据:优先供应含鳞水平低的土壤、熟化度低和有机质含量少的土壤,酸性土壤分配难溶解和弱酸性磷肥,中性、碱性土宜用水溶性磷肥;
2、早施、相对集中施用;3、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4氮磷配合施用。
12、如何提高秸秆直接还田的效果?(4分)
答:对秸秆预处理和配施氮磷化肥;合理的施用量和适当翻埋深度;作物收获后应及早耕翻;加强水分管理;避免有病秸秆还田。
13、家畜粪尿与厩肥如何合理施用?(5分)
答:
1、根据肥料本身性质施用有机肥;
2、根据土壤性状;
3、根据作物种类;
4、根据气候条件;
5、与化学肥料配合、混合施用。
14、简述化学药剂使用的原则及使用化学药剂应注意的问题。
15、合理使用农药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合理施用农药应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选择对口农药;
2、按照防治指标施药;
3、选用适当的施药方法;
4、掌握合理的用药量和用药次数;
5、轮换用药;
6、搞好安全用药,合理的混用农药。
16、合理混用农药的原则有哪些?(4分)
答:混合后产生化学反应,或混合后引起孩子物药害的不能混用;混合后药效降低的不能混用;碱性农药不能与酸性农药混用;混合后农药制剂的物理性状出现变化,产生絮状沉淀现象的不能混用。
17、背负式喷雾器如何正确使用?
答:1、作业前的准备:检查各零件是否齐全完好,连接是否可靠,然后用清水试喷,观察有无漏水现象,及喷雾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根据病虫害情况和农药使用说明配制药液;
2、添加药液:向药箱中添加药液时,不要超过安全水位线;3、喷雾作业:先关闭开关,搬动手柄数次,待药液达到喷雾压力时才可以进行;喷雾作业时,不要过分弯腰;喷雾应从地块一侧开始,以适当速度逐行喷洒,防重喷或漏喷;
4、维护与保养:发现故障及时排除,用完后倒出剩余药液,用清水洗刷干净。长期存放要妥善保存。
18、喷灌与传统灌溉相比有何优点缺点?
答:
1、喷灌有显著省水、增产性,还可以节省劳力;
2、提高土地利用率,对地形适应能力较强;
3、不破坏土壤团粒结构;
4、调节田间小气候,有防霜效果;
5、受风影响大,遇大风时,均匀度降低;
6、空气湿度过低时,水滴在空中蒸发损失掉;需一定机械设备,投资较多。
19、滴灌有何优、缺点?(4分)
答:优点:节水,灌水均匀;工作压力低,节能;对土壤和地形适应性强,能保持稳定土壤湿度,提高作物产量;在一定条件下可利用咸水灌溉,省力,不影响其他作业,土地利用率高。
缺点:成本高,易堵塞,检修困难,土地湿润的外缘有盐分积累,突然停水,盐分易冲回根区。
20、农田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8、1021、日光温室在生产上的应用有哪些?
答:
1、晚秋、初冬果菜蔬菜秋延后栽培;
2、严冬季节绿叶菜、果菜类蔬菜、花卉栽培;
3、冬末早春果菜类蔬菜、桃、草莓、葡萄、樱桃等春早熟栽培;
4、为其他保护地形式或露地作物栽培育苗。
22、农田防护林作用有哪些?-0323、合理利用农村能源应从几个方面考虑?
答:
1、大力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2、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3、大力开发农村生生物能源新途径;
4、积极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
24、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答:防止土壤污染应认真治理工业“三废”,改革工艺;实行废物回收利用,以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加强污水监测及污灌区管理,定期进行土壤监测;控制污泥肥料的使用,制定污泥农用的控制标准、用量和施用年限,并预先进行消毒处理;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和农膜等。
25、防治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有哪些?(5分)
答:
1、改革工艺过程,采用原材料代用品;、2安装烟尘及废气回收装置;
3、改进燃烧工艺,促使燃烧充分;
4、燃烧脱硫及排烟脱硫(硝);
5、寻找新型无氟冷冻剂。
26、如何进行水资源的保护?(4分)
答:
1、建立一个与水资源系统响应的控制管理体系;
2、根据水域特点,合理布局工业;
3、改进农业灌溉方法,发展节水型农业;
4、控制农业、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减少水体的污染。
27、简述农业资源合理利用方法?(5分)
答:
1、对资源实行综合利用;
2、对资源适度、适量的利用;
3、对资源实行集约利用;
4、对资源利用要注意地域性;
5、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相结合。
28、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是什么?(4分)
答:
1、农业生态系统开放性很强;
2、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农业生物具有较高的净生产力及较低的抗逆行;
3、农业生态系统受自然生态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双重制约;
4、农业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地区性。
29、如何做到农业生态平衡?
答:应做到:
1、系统的输入与输出要平衡;
2、系统结构上全面并有一定比例;
3、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要协调;
4、对农业系统的干扰和改变不能超过其稳定性。
30、影响和制约河北省农业发展的问题有哪些?(4分)
答:(1)、自然限制因素素增多:①、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水土流失、沙化严重;②、水资源严重短缺;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
(2)、人口的增加影响了人均粮食占有量。
31、农业生态系统中各生态因子的作用机制有哪些?2
答:
1、生态因子作用的主次效应;
2、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
3、生态因子的交互作用效应;
4、生态因子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5、生态因子作用的阶段性。
六、分析题:
1、如何做到农业生态平衡?对其平衡的认识必须克服哪两种倾向?
答:(1)、系统的输入与输出要平衡。
1、农业系统是受人强烈干预、输出量较大的系统,为维持系统的高产出,必须保证高投入,这样才能使系统得以持续发展。
2、系统结构上要全面并有一定比例。农业生产要求农、林、牧及种、养、加在结构上要有一定的量化指标,而不是毫无目的地盲目增加或减少。
3、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要协调。保持生态效益是为了经济长远的高效益,而经济效益又是生态效益的保障和依据。协调二者的关系将有利于维持农业生态系统平衡。
4、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干扰和改变不能超过其稳定性。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干预不超能超越界限。毁林开荒扩大耕地,使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地力下降,土地荒芜,是典型的人为干预造成破坏的事例。
(2)、1、机械平衡论,把平衡看成静止的,不能变的倾向。
2、视平衡无所谓,随意打破的倾向。
2、如何进行土地资源保护?
答:
1、生物保护与工程保护相结合。科学的植树种草是治理水土流失,控制土壤沙化的有效措施,科学地营选乔木、灌木、草木相结合的农田防护林和山体绿化体系,模拟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结构,生物种群(人工植被)在时空分布上更尽合理,系统功能更尽完善,防风固土能力显著提高。功能保护是指兴修水利梯田、鱼鳞坑、蓄水坑、小型水库和拦坝等控制水土流失,在进行工程措施治理水土流失时,要积极进行生物治理,只有两者密切配合,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rù dǎng
1、犹入伙。
2、经过一定手续,得到某政党组织批准而成为该党之成员。亦特指加入中国共产党。
2、相关信息
他们的入党介绍人:
周恩来同志1922年由张申府等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朱德同志为寻找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毅然放弃在国内的高官厚禄,赴欧学习。1922年冬在法国巴黎经周恩来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刘少奇同志19在苏联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时,经同学罗亦农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瞿秋白同志1922年经张太雷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蔡和森同志1921年在法国勤工俭学学生中领导革命斗争,被法国政府驱逐回国,同年底经陈独秀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彭德怀同志1928年1月经段德昌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贺龙同志一九二七年在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时,经周逸群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若飞同志1922年9月在法国勤工俭学时,经越南胡志明同志介绍加入法国共产党,後经中共中央批准转为中国共产党员。
林伯渠同志1921年经李大钊同志和陈独秀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左权同志1925年在黄埔军校学习时,经陈赓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3、入党条件
入党条件
⒈年满18周岁以上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革命 分子;
⒉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
⒊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
⒋执行党的决议;
5、按期交纳党费。
4、入党程序
入党程序
⒈个人申请;
⒉组织培养(入党对象培养考察期为一年以上),填写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
⒊填写《入党志愿书》,要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
⒋支部审查,支部大会讨论作出决议,报党委;
⒌上级党组织谈话了解、审批(预备期一年以上);
⒍入党宣誓;
⒎预备期;
⒏支部考察预备期,提出能否转正意见,并报党委;
⒐党委审查,合条件的转正,不合条件的延长预备期;
⒑转正:个人申请;支部大会通过;报党委审批;
⒒延长期:支部考察延长期,提出意见,并报党委审查,合条件的转正,不合条件的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⒈什么人可以申请加人中国共产党?
党章规定:“年满18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革命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按照这个规定,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条件:⑴年龄在18周岁以上;⑵本人必须具有中国国籍,是从事劳动而不是剥削他人劳动 的人;⑶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不只是口头上的,更重要的是有决心和行动;⑷愿意参加党的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这是列宁主张的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问题。只有全体党员都坚决执行党的决议,才能保证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高度一致,党才有战斗力;⑸愿意按期交纳党费。这是党员关心党的事业,有组织观念的一种表现。
⒉28岁以下没有入团的青年可否直接入党?
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一般情况下,28岁以下的青年入党,应当从共青团员中发展。使共青团员成为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来源。
⒊入团时间不长的青年可以入党吗?
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应该特别注意培养、接受优秀青年入党。有些青年入团以后,作为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经过党组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和考察,确实具备了党员条件,就应该及时地把他们吸收到党内来。因此,团员入党不受入团时间长短的限制。
⒋可否在高中学生中发展党员?
党组织对高中学生中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主要是进行培养教育,帮助他们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提高对党的认识,明确怎样申请入党和如何争取成为一名和格的共产党员。对个别确实具备党员条件的高中学生,也可以吸收他们入党,但一定要做到坚持标准,严格掌握。
⒌临时工、合同工能否申请入党?
临时工、合同工可以申请入党。在一个单位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岗位,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临时工、合同工,均可以向现工作单位党组织申请入党。党组织应持欢迎态度,并认真做好对他们的培养、教育、考察,对确已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及时吸收到党组织中来。
⒍归侨、侨眷能否申请入党?
党组织对待积极申请入党的归侨、侨眷,应和国内其他要求入党的人一样,要按照党章规定,积极进行培养教育,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对于他们在国外的历史、家庭和社会关系都要做历史的、具体的分析。他们能否入党,主要看其本人的政治立场、思想觉悟和实际表现是否具备党员条件。
⒎外出务工经商的人申请入党,应该如何提出申请?
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申请入党,若其有相对固定的工作单位或地点,应向现工作单位或经商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否则,应向其原所在单位党组织或其户口所在地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其原单位党组织或其户口所在地党组织要热情接收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入党申请,并负责对其进行培养、教育和考察,经常督促他们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他们在外出期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积极开展批评教育,当他们具备了共产党员条件后,及时将他们吸收到党内来。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也要经常、主动地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积极接受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考察,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
⒏被招工或招聘到乡镇企业或机关工作的农民要求人党,应向哪里的党组织提出申请?
农民被招工或招聘到乡镇企业或机关工作,虽然户口没有随之迁移,但如果时间超过一年,应向现所在单位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经过党组织培养、教育和考察,其中确已具备党员条件的,经征求其户口所在地乡(镇)和村党组织意见,可以发展他们入党。但要特别注意,无论由哪里、办理其入党手续,双方党组织都有责任对其进行培养教育,并主动沟通情况,积极开展工作。
⒐长期借调的人员申请人党应向哪里的党组织提出申请?
长期借调到外单位工作的人员申请入党,如果借调时间在一年以内,应向原工作单位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由原工作单位的党组织负责对其进行培养、教育和考察。如果借调时间超过一年,则可以向借调单位的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由借调单位党组织负责对其进行培养、教育和考察。经过培养、教育和考察,对确实具备了党员条件的,经征求原所在单位党组织的意见,由现借调单位党组织负责发展其入党。
⒑公派出国人员要求入党有哪些规定?
公派出国工作或学习的人要求入党,在国外期间应向其现在国外有关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对表现突出、符合党员条件的,可由有关党组织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入党手续,并报上级党委(中国驻外使领馆党委或驻外劳务公司党委等)批准。其预备期满后,如在国外期间,因党员比较分散,无法及时集中讨论的,也可待学习、劳务或工作期满回国后,根据本人表现和国外党组织的鉴定,由回国后工作单位党组织办理转正手续,具备正式党员条件的,可按期转为正式党员。
⒒城镇个体劳动者能否入党?
以个体劳动为主,或请一两个帮手,带少量学徒的城镇个体工商业劳动者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他们的劳动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他们提出入党申请,党组织应认真对待,加强培养教育,确实具备了党员条件的,可以按照党章规定吸收入党。
⒓待业青年如何申请入党?
待业青年如果具备党员条件,也可以吸收他们入党。由于待业青年归街道管理,所以,待业青年应向其居住地的街道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由街道党组织负责对其进行培养、教育和考察。
⒔残疾人是否可以申请入党?
党组织对待要求入党的残疾人,应当像对待正常人一样,只要本人积极要求入党,具备了党员条件,能够发挥一定影响和作用的,党组织就可以吸收其入党。
⒕被劝退和自行脱党、退党的人可否重新入党?
被劝退和自行脱党、退党的人,要求重新入党,党组织应持慎重态度。他们中的有些人经过党的长期教育,提高了政治觉悟,对自己的过去表现检查认识深刻,可以重新接收其入党。
⒖受过开除团籍处分的人能否入党?
曾受过开除团籍处分的人能否入党,要根据其所犯错误的性质、本人对待错误的态度以及现实表现来确定。如果经过党组织较长时间的考验,证明确已改正了错误,本人积极要求入党,经党组织严格审查,认为确实具备了党员条件的,可以吸收入党。
⒗有宗教信仰的人可否入党?
共产党员是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因此,信仰宗教的人和有浓厚宗教感情的人不能入党。在信教比较普遍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发展党员时要注意区分政策界限。要把在思想上能同宗教信仰划清界限,为了不脱离群众,在生活中尊重和随顺参加带有宗教色彩的民族风俗活动的人,同笃信宗教和有浓厚宗教感情的人区别开来;把拥护党的主张,积极为党工作,愿意服从党的纪律,但尚未完全摆脱宗教影响的人,同坚持有神论,怀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人区别开来。笃信宗教和有浓厚宗教感情的人同宗教实行彻底决裂,真正树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经过组织考察,认为已经具备党员条件的,才能吸收入党。
⒘重新入党的党员党龄如何计算?
重新入党的党员党龄应从重新入党后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其前一段的党龄不计算在内。
⒙什么样的人可以追认为党员?追认手续和程序是什么?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些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为党和人民利益英勇献身。为表彰他们的英雄行为,教育、激励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党组织可以有选择地追认他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追认党员是一项十分严肃、慎重的工作,必须严格掌握。只有那些为革命和建设事业英勇献身,事迹突出,生前曾向党组织提出入党要求,一贯表现好,符合共产党员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有影响的人,方可追认为党员。
追认中国共产党党员要由所在单位的党组织讨论决定,逐级审查后,报省级党委审批。追认党员需要呈报的材料有:①本人生前入党申请书(口头提出申请的需要有党支部证明材料);⑧本人先进事迹材料;②党支部培养、考察其入党情况的有关材料;④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履行追认党员手续的材料
《党章》第一条规定: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革命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可以向你工作单位的党组织书面申请,然后一般他们就会按程序考察你,找你谈话、
(一)小门店:是指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下或容纳50人以下,具有商业经营服务功能的商铺。
(二)小作坊及出租屋(住人场所):小作坊是指员工在20人以下具有加工、生产、制造或修理性质的小工厂;出租屋(住人场所)是指7层以下用于出租的房屋。
(三)小网吧: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下。
(四)小招待所: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的小招待所、小旅店。
(五)小餐厅: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下或容纳50人以下的小餐厅、酒楼。
(六)小影视厅: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下或容纳50人以下的影视厅。
二、人员密集场所解释 :人员密集场所包括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客运车站候车室、民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堂等公众聚集场所,影剧院、录像厅、夜总会、舞厅、卡拉OK厅、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以及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
三、“三合一”
四、“多合一”
五、“四定”原则
六、第二届中国—亚欧博览会时间:2012年9月1—5日主题“和谐发展、合作共赢”
标志和吉祥物 标志
“会标叫做”交汇”,由字母a和e组成,分别是亚洲(Asia)和欧洲(Europe)的英文单词首字母,它们交织而成的字母x,是新疆的开头字母。”2011年7月13日,新疆国际博览事务局副局长陈季,这样解释了新出炉的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的会标含义。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外宣办主任侯汉敏介绍,今年4月1日,主办方专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公开面向社会征集中国-亚欧博览会会标、吉祥物。征集活动得到了各专业设计机构及广大设计爱好者的广泛参与。
这些参与者来自疆内和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福建、四川、云南、浙江、广东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甚至还有来自台湾和德国的作品,有专业设计人员、机关干部、教师、在校学生、退休职工、工人、个体经营者等。吉祥物
吉祥物“天马新新”
[1]
与会标一同公布的还有吉祥物“新新”。它是一匹可爱的“新疆天马”,象征着中国-亚欧博览会成功、圆满。
1 解释氢键的二种重要理论
红移氢键在理论和实验上都得到了充分的研究, 并已经建立了其各种性质之间的定性与定量关系。红移氢键可以用分子间超共轭解释:在氢键形成时, 有电子密度从质子接受体Y的孤对电子或π电子转移到质子给体的σ× (H-X) 反键轨道, 导致H-X键的拉长和频率红移。蓝移氢键比较复杂, 其各种物理化学性质不能很好地关联, 它与红移氢键有着不同的本质。近年来, 人们对于氢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蓝移氢键。研究蓝移氢键的物理化学本质, 以掌握形成蓝移氢键的分子结构与电子结构特征。目前对于氢键的物理化学本质的解释有下面二种重要的理论:
H obza的两步机理:利用原子轨道概念与分子轨道相互作用的观点来解释蓝移氢键主要有两个理论。H obza及其合作者研究了大量的ZC-H…Y型蓝移氢键, 并提出蓝移氢键的两步机理:首先电子密度从n (Y) 或π (Y) 转移到n (Z) 或σ× (C Z) , 然后作为次级效应, 质子给体发生结构调整, 并伴随着C-H键的缩短与频率增大。最近, 人们通过对大量蓝移氢键的理论研究, 发现H obza理论只适合于弯曲的氢键 (氢键角度∠YH X<110°) , 如多接触氢键。我们研究发现, 多接触氢键一般是蓝移的, H obza理论恰当地描述了其电子转移与分子轨道相互作用特征。
超共轭与重杂化理论:A labugin及其合作者研究了各种类型的红移与蓝移氢键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所有的红移与蓝移氢键都可以用超共轭和重杂化两个概念来解释。超共轭相互作用是指从质子接受体的孤对轨道或π轨道到质子给体的σ× (X-H) 反键轨道上的电子密度转移以及这两个轨道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削弱和拉长了X-H键并导致其伸缩振动频率减小。重杂化是在质子接受体的电场作用下X-H键的重极化以及伴随的X-H键缩短的效应;在氢键形成时, 氢原子变得更加电正性以致于X-H键的X杂化原子轨道的s特征增加, 这将导致X-H键缩短与伸缩振动频率蓝移。超共轭是X-H键伸长效应, 重杂化是缩短效应, 它们的平衡决定了形成的氢键是红移还是蓝移的。超共轭和重杂化理论不区分红移与蓝移氢键, 用同样的化学概念来解释它们。目前所研究的氢键基本上都可以用这个理论解释。
2 分子内超共轭
最近, 研究发现, 分子内超共轭相互作用在氢键的形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在A labugin的原始文章中并没有考虑。分子内超共轭导致分子内电荷转移与重分布, 它可以影响化学键的强度以及分子的内转动势垒。在自由质子给体H-XZ中, 如果Z原子有孤对电子, 且孤对轨道n (Z) 与σ× (X-H) 反键轨道共平面且反平行, 则它们之间会有较大的重叠和较强的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我们称为分子内超共轭n (Z) →σ× (XH) , 它将电子密度从n (Z) 转移到σ× (XH) , 导致XH键削弱与拉长。图1 (a) 与 (b) 分别表示了H C F3与H2C O中n (F, O) 与σ× (C H) 之间的超共轭相互作用, (c) 为根据计算结果绘出的H2C O中n (Oσ×与σ× (C H) 的重叠情况。以H2C=N H为例可以很清楚看到分子内超共轭对化学键的影响。如图1 (d) , n (N) 与反平行的σ× (C (1) H (2) ) 有较强的超共轭, 但与σ× (C (1) H (3) ) 只有很弱的相互作用, 因此C (1) H (2) 键比C (1) H (3) 键弱, 键长更长。在Q C ISD/6-311++G (2df, pd) 级别上, σ× (C (1) H (2) ) 的占据比σ× (C (1) H (3) ) 多0.002e, C (1) H (2) 键长为1.0926A。, C (1) H (3) 键长为1.0884A。。
质子给体H-XZ的分子内超共轭n (Z) →σ× (XH) 在氢键Y…H-XZ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调节σ× (XH) 上的电子密度。分子间超共轭从Y转移电子密度到σ× (XH) , 分子内超共轭进一步将σ× (XH) 上多余的电子密度转移到n (Z) 上;有时反之, 将n (Z) 上的电子密度再转移到σ× (XH) 上。 (2) 与分子间超共轭n (Y) →σ× (XH) 耦合并互相影响, 当分子内超共轭很强时, 分子间超共轭的效应被掩盖而不能显示出来。我们通过对H C F3, H N O和H N S作为质子给体与大量质子接受体之间形成的各种红移和蓝移氢键的理论研究, 探讨了分子内超共轭和分子间超共轭之间的偶合, 分子内电荷转移对于氢键的红移和蓝移特征的影响, 并得出结论:分子间超共轭、分子内超共轭与重杂化共同决定氢键的红移与蓝移特征;存在强的分子内超共轭的质子给体形成的氢键经常是蓝移的。
在H C F3中, 三个F原子的孤对轨道与σ× (C H) 之间存在强的超共轭, 用二阶微扰理论计算的轨道作用能为E{n (F) →σ× (C H) =26.4kcal/m ol。因此当质子接受体不是很强时, 它通常形成蓝移氢键。图2表示了质子接受体Y与质子给体H C F3形成氢键时的电子转移情况。分子间超共轭将Y上孤对电子密度转移到σ× (C H) 上, 其中部分电子密度通过分子内超共轭进一步转移到F的孤对轨道上。对于质子接受体F-和C l-, 其给电子能力很强, 分子间超共轭很大, 分子间电荷转移很大, 故形成的氢键是红移的。对于Y=H3N, FB, C O, H C l, H2O和H F等, 分子间超共轭小, 而分子内超共轭很大, 故形成蓝移氢键。
参考文献
[1]黎安勇, 闫秀花, 王素纹.三接触弯曲构型的蓝移氢键C H3…Y的理论研究.化学学报, 2007.
[2]ScheinerS., Hydrogen Bondi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 1997.
三教:是指中国古代社会的三种宗教学说,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是:道家(道教)、儒家(儒教)、释家(佛教)。道家出现得最早,其创始人是李耳,又称老子(因其出生时已80岁),故当时人称其为“老子”,他的学说载于他所著的《道德经》中。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故人们都认为他是“孔子”的老师,孔子对他的评价极高,称他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太智慧人物”。他的第子有庄子著有《南华真经》和列子著有《冲虚真经》。东汉时中国出现道教,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
儒家的创始人是孔丘,后人尊称他为孔子,他的著作和由他整理、删定出书,有“四书”和“五经”,即是《大学》、《中庸》、《易经》(是周文王据古代的《连山易》和《归藏易》两部古易书创编的,当时称为《周易》),孔子在50岁时得到了《周易》钻研了十多年,把他能弄明白的内容留下来,把他弄不明白的部分(是有关宇宙玄机和与“怪、力、乱、神”有关的部分)全都删掉了,最后形成了如今的《易经》。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孔子研习《周易》是非常刻苦的,“韦编三绝”的成语,就是有关孔子晚年很爱读《周易》,翻来复去地读,使串连刻有《周易》的皮条断了好几次(见于《史记·孔子世家》)。我的看法是:由于孔子只是向老子“问礼”而没有“问道”,所以他对于宇宙的奥秘和玄机知道的很少;另外也是机缘问题,《道德经》虽然老子早有腹稿,但没有写出来,那是老子晚年“骑青牛西出函谷关”,被其弟子关尹子强留在陕西楼观台后,老子才著述的,老子将书中的精义全部传给了关尹子,并留下了刻成的《道德经》,这时孔子已经死了,所以,孔子虽然“韦编三绝”极为刻苦努力,但限于智力水平, 他还是无法把周文王父子留下的《周易》完全学懂学通,孔子至死都认为是一大遗憾之事。《易经》由于其深奥难懂,所以被后代学者尊称为“群经之首”。
圣经中,除《易经》外还有《诗经》,是孔子在当时流传民间的三千诗歌和民谣中,精选了三百首而编成书的,还有《书经》、《礼记》和《春秋》。
释家(又称为佛教),是古代尼泊尔僧人释迦牟尼创始的。在北魏时期由印度僧人达摩禅师传入中国的。他在嵩山少林寺面壁苦修9年,被尊称为禅宗初祖。
“九流”是中国古代江湖(相当于现代的“社会”)上的27种行业(职业),并按照其社会地位的高下,区分为上、中、下三类,即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具体解释是:
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天,三流皇上四流官,五流阁老六宰相,七进八举九解元。”诗中的“一流佛祖”是指佛教的祖师,即释迦牟尼,佛教徒又称其为“如来佛”,他在佛教世界里有领导一切的权力;“二流天”是道教的玉皇大帝,他虽然也是凡人修成的神仙,但因为“太上老君”(是老子在道教中的称谓)是清静无为的,所以就命令玉皇在帝统管“三界”(指天、地、人)的一切事务。人间的皇帝的命运、生死、吉凶,也由他来决定。皇帝下来是阁老,老资格的重臣,如皇帝的老师等一类人物;宰相是帮助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的内阁官员的首领,三国以后改称丞相;然后一级一级地分下来,最后是解元,是唐朝科举考试的省试第一名。
中九流:“一流秀才二流医,三流丹青四流皮,五流弹唱六流卜,七道八僧九琴棋。”
这些基本都是古代社会中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和科学技术人员;秀才是县试获得名次,至少懂得文学;医生是医学专家;丹青是画家;“皮”是指皮影戏艺人;弹唱是指说书的、唱戏的;“卜”是指占卜的术士;最后是弹琴的,下围棋的人;现在来说是搞文化和体育的,都是正当的谋生行业。
下九流:“一流高台二流吹,三流马戏四流推,五流池子六搓背,七修八配九娼妓。”
“高台”指唱戏的;“吹”指吹鼓手;“推”指剃头匠;“池子”指北方的澡堂子;“修”指修理工匠;“配”指给家畜配种……这些职业基本上是服务行业,洗澡的,搓背的、修脚的,磨刀修剪子的……自食其力的下层劳动人民。
“三教”、“九流”可能是在后唐逐渐形成的,因为唐朝的李渊、李世民是极为尊重老子的,把道教规定为“国教”,因此,“上九流”中绝对不会把佛教放在道教的前面的。另外,唐朝时期经济得到极大发展,官府把人民分为“四大阶层”,即士、农、工、商,但“九流”中只提到读书人,如进士、举人、解元、秀才,却没有提到农、工、商;而唐朝的李渊和李世民父子,“得天下”全靠瓦岗寨的义军,如程咬金、秦琼,尉迟恭,徐茂公,罗成等江湖人物,而“上九流”和“中九流”中却没有提到这些侠义之士,说明编列“九流”排名之人,要么是对江湖不太了解,要么是对江湖人物抱有成见,这些事业也是需要特说明的,否则读者对“三教”和“九流”就无法全面了解。
【关于生产的名词解释】推荐阅读:
关于切实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的通知10-31
关于做好汛期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06-25
关于深入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的通知07-01
关于做好夏季安全生产、安全防火工作的通知07-05
关于严格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通知10-24
关于成立公司安全生产攻坚领导小组的通知10-30
关于安全生产和安全隐患及措施整改的汇报07-15
关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