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防火规范(精选8篇)
超高层建筑防火规范
超高层建筑防火规范
近年来,由于新技术、新材料的广泛运用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目前国际上最高建筑为哈利法塔(又名迪拜塔)位于阿联酋迪拜,总高828米、160层。我国大陆第一高楼为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总高492米。昆明市已建成第一高楼为佳华广场酒店,总高147.8米、38层,在建和拟建高层建筑527栋,其中在建高层建筑327栋,最高建筑为“欣都隆城”,高度186米,拟建高层建筑200栋,最高建筑为“南亚之门”,设计高度333米,81层。
随之而来相继发生北京“2.09”央视配楼火灾,上海“11.15”高层居民住宅火灾,沈阳“2.03”皇朝万鑫国际大厦等高层建筑火灾事故,从不同程度反映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与消防部队实际灭火救援能力之间存在不均衡、不对称发展的状况,消防部队针对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能力受到了极大的考验。本文就昆明市公安消防部队超高层建筑灭火救援能力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发现问题和不足,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超高层建筑定义、建筑材料及结构体系
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高层建筑通常称为超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的设计主要考虑竖向和水平荷载的设计,竖向荷载主要指建筑材料、楼内设备及人员等所带来的重力荷载,水平荷载主要是指风、地震带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来的侧向荷载。目前超高层建筑用于承受荷载的建筑材料主要有三种,分别为: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超高层建筑的建筑结构体系是指承受竖向和抵抗侧向荷载的构建组成形式,大致分为7种形式,分别是:框架体系、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支撑结构、筒体结构、巨型结构、其他结构,如空间桁架结构、悬挂结构等。
二、超高层建筑在防火设计上的特殊要求
在我国《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有关内容中规定超高层建筑除执行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有关规定外,对超高层建筑提出了特殊的防火设计要求,如:
(一)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其应在电缆井、管道井每层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
(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并应符合有关规定;
(三)建筑高度超过100m,且标准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m2的公共建筑,宜设置屋顶直升机停机坪或供直升机救助的设施,并应符合有关规定;
(四)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高层建筑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不应低于0.15MPa。当高位消防水箱不能满足上述静压要求时,应设增压设施;
(五)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及其裙房,除游泳池、溜冰场、建筑面积小于5.00m2的卫生间、不设集中空调且户门为甲级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防火门的住宅的户内用房和不宜用水扑救的部位外,均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过对规范的研究,可以了解到超高层建筑从内部人员的逃生疏散、火灾范围的控制、排烟、供水、固定灭火设施上均提出了具体和更为严格的要求。北京、上海等地相继发生高层建筑外墙火灾后,国家对高层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防火等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超高层建筑火灾面临的形势和难点
(一)高层建筑火灾呈现新特点。目前我国部分高层建筑外墙大量使用易燃、可燃建筑材料后,火灾发展蔓延的形式不同于以往常规,呈现由外及内、由高到低的新特点,从而增加了消防部队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难度。从北京央视配楼、上海高层居民住宅几起火灾来看,均为建筑外墙安装和使用了大量易燃、可燃建筑材料,如:建筑外墙保温层使用的聚氨酯泡沫,火灾在外部引发后迅速向上或向建筑内部蔓延扩大,甚至从楼顶向下蔓延(北京央视火灾就属于此类),从而导致整栋建筑发生立体燃烧。此外,室外火灾一般无明显发展阶段之分,由于供氧充足,室外火灾发生后很快便会发展到猛烈燃烧阶段。风对火势发展有决定性影响,尤其露天火灾受风的影响更大,而高层建筑外墙火灾更是受风力的影响,风给燃烧区带来大量新鲜空气,加之高层建筑外墙包裹着大量易燃、可燃材料,促使燃烧更为猛烈。随着风向的改变,火势蔓延方向会相应改变。大风天气极易形成飞火,迅速扩大燃烧范围。以上因素导致高层建筑火灾致灾时间的缩短,灾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害范围和危害性进一步扩大,从客观上讲对消防部队的反应时间、处置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针对超高层建筑火灾呈现的新特点,需要多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才能有效控制火灾范围,减少火灾损失和人员伤亡。
1.由于火灾蔓延速度极快,第一时间必须要采取扑救措施。第一时间采取扑救措施并非一定要等消防部队到场才能进行。近期几起高层建筑火灾首先从建筑外部引发,由于不像建筑内部具有完备的防火分隔设施和固定灭火设施,建筑外墙的火势可以不受任何阻挡,在高空风力的作用下迅速沿高层建筑外墙向上、向下或向建筑内部蔓延,形成内外同时燃烧的不利局面,此种情况发生后如果第一时间不及时采取扑救措施,往往第一批消防处置力量到场时已经难于在短时间内控制火势蔓延。昆明市2009年曾经发生过一起在建高层建筑外墙火灾,消防部队到场时,火灾已经被工地的建筑工人使用楼层内的施工用水进行了有效控制,火势没有沿建筑外部防护网继续向上和向建筑内部蔓延,由于起火楼层较低,第一到场的消防中队使用水罐消防车车载炮对位于7层以下的建筑外墙防护网实施了冷却清理,最终没有酿成大火。
2.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作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这里需要思考如果消防部队到场前建筑工人不及时采取有效扑救措施,又或者火灾发生或蔓延至高层建筑外墙100米以上的位置,消防部队第一到场力量应如何采取有效的技、战术措施进行扑救?
我们就目前昆明消防部队超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工作面临的形势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进行如下分析:第一种情况,认为消防部队依靠自身配备的消防装备可以完成所有火灾扑救任务,忽略了高层建筑等场所内部固定消防设施对完成灭火救援任务起到的重要作用。目前全国消防部队配备的举高车辆最高举高高度为101米,昆明消防部队配备的举高车辆最高举高高度为68米,火灾在建筑外墙100米以上的地方发生或蔓延,要依靠外部移动消防设备进行扑救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也极不安全。此外,由于受道路宽度、高空障碍物、路面承载能力、风速、出水时反作用力等关键因素的影响,举高车辆是否能在所有火灾现场举升到最大高度?这还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否则媒体和群众都将可能被误导,采用一家新闻媒体对北京央视火灾的评论词:“央视配楼高度150米,最高的消防设备只能达到100米,我们的灭火救援能力就差这短短的50米,火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第二种情况,媒体和群众对消防部队到场时间、力量调集、处置措施的看法。这里我们对一些影响以上环节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探讨如何提高消防部队扑救超高层火灾的能力。我们可以计算这样一个时间,就是消防指挥中心从接到报警至调动最近中队到场出水控火的时间(以处置超高层建筑100米以上火灾为例)。
假设:
(1)从开始接警至下达出动命令需要30秒的时间(指挥中心采取统一接警,并能同时下达多队出动命令);
(2)中队接到出动命令至消防车驶离车库需要1分钟;
(3)路途行驶需要时间按照中队辖区5分钟内可以抵达进行计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算(这个时间受划分中队辖区的合理性、道路交通实际情况、驾驶员对道路的熟悉情况等多种因素影响);
(4)到场后火灾发生在100米以上的高层或已经蔓延至100米以上时,消防队员遇到最有利的情况,消防电梯和建筑内部室内消火栓系统可以正常使用,消防队员按预先设定的任务分工携带水枪、水带、分水器等器材从停车位置进入消防电梯需要1分钟(如果不提前进行实地“六熟悉”和演练,明确任务分工、停车顺序和停车位置,掌握消防电梯位置,中队很难做到在停车1分钟之内首批内攻人员全部进入消防电梯);
(5)乘坐消防电梯从地面至100米的高度耗时约为1分钟;(消防队员需要提前掌握火灾情况,判断起火层位置,并熟悉消防电梯操作方法,在起火层下层或下2层停靠电梯);
(6)出电梯铺设水带,连接室内消火栓、分水器、水枪,打开室内栓阀门出水需要1分钟。(消防队员需要掌握楼层室内消火栓位置,熟练掌握操作室内栓和水带铺设的技能,注意出水后要按下消火栓按钮启动水泵实施加压供水)。
按照以上时间计算,消防部队应对超高层建筑火灾第一到场力量出水控火的正常理论时间为9分30秒,而且是不发生其他任何情况下所需要的时间。如果受报警晚、首批力量调集不及时、道路拥堵、官兵对辖区和重点单位情况不熟悉、作战任务分工不明确、技战术训练不到位,以及单位内部固定消防设施故障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火灾不受控制的发展时间可能还会比9分30秒要长。9分30秒之内一栋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包裹着保温层、防护网等易燃材料的超高层建筑外墙发生火灾,如果不及时组织进行初期扑救,很难想象火灾将发展至什么状况。消防部队首批力量到场如果还不能有效控制火势蔓延,再次调集的力量到场将只能用于清理火场。
精心收集
1 塔式高层住宅与单元式高层住宅设计比较
现有规范中高层住宅19层是一类和二类建筑的分界线, 一类建筑比二类建筑耐火等级、消防设施、安全疏散等要求都高得多, 无论是塔式住宅还是单元式住宅, 只要高于19层均属一类高层建筑, 消防要求有很大区别, 在这里主要讨论应用较多的18层及18层以下高层住宅的设计要求。
先从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的规定看18层及18层以下塔式住宅和单元式住宅的要求。《高规》6.1.1指出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安全出口:18层及18层以下, 每层不超过8户, 建筑面积不超过650m2, 且设有一座防烟楼间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疏散楼梯, 且从第十层起每层相邻单元设有连通阳台或凹廊的单元式住宅。从上面的规定可以看出塔式住宅的要求高于单元式住宅, 因为塔式住宅要求的是防烟楼梯间而单元住宅不要求防烟楼梯间, 只不过在单元式住宅中增加连通阳台或凹廊。
从防烟楼梯间和封闭楼梯间的设置看18层及18层以下塔式住宅和单元式住宅的要求, 《高规》6.2.1条规定:“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 均应设防烟楼梯间”。在条文解释中进一步说明18层及18层以下的塔式住宅仅有一座疏散楼梯的要求。
为保证人员安全疏散, 应该防止烟气进入楼梯间。6.2.2规定群房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对于单元式住宅在6.2.3中规定每个单元的疏散楼梯均应通至屋顶, 其疏散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1层及11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 条件是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12层及18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19层及19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从上述要求来看, 对于18层及18层以下塔式住宅和单元式住宅, 如果发生火灾塔式住宅要比单元式住宅危险性大, 这也合乎情理。
2 塔式高层住宅与单元式高层住宅消防水量要求比较
当建筑物内设有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幕系统等数种消防设备时, 应根据内部某个部位或区域着火后同时开启灭火设备的用水量之和计算。例如, 百货楼内的营业厅设有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水幕系统, 而百货楼地下室的库房内设有消火栓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则应选用营业厅或地下室两者之中的用水总量较大者, 作为设计用水量。总之, 凡着火后需要同时开启的消防设施的用水量, 应叠加起来作为消防设计流量。
设计时应使进水管具有充分的供水能力, 即任一进水管损坏时, 其余进水管仍应能供应全部消防用水量。生产、生活和消防合并的给水管道的进水管, 应保证在生产、生活用水量达到最大小时流量时仍能满足消防用水量;若为消防专用的进水管, 应仍能保证100%的消防用水量。
另外, 在实际中还存在进水管考虑了消防用水, 但水表仅考虑了生产、生活用水, 当设计对象的消防用水较大时, 难以保证火灾时的消防流量和消防水压的现象。因此, 进水管上的计量设备 (即水表结点) 不应降低进水管的进水能力。
《高规》7.2.2给出了高层建筑室内高度、外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用水量。从用水量看, 对于≤50m的普通住宅,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10L/s, 每根竖管最小流量为10L/s, 每只水枪最小流量为5L/s。在条文解释中对单元住宅和塔式住宅分别作了解释, 笔者认为其解释和建筑部分的规定是一致的。《高规》条文解释为单元住宅的每个单元之间有耐火性能较好的分隔墙体进行分割, 火灾在单元之间不易蔓延。每个单元的每层面积较小, 一般为200~300m2, 可燃物较少。住户对建筑物内情况比较熟悉, 且火源容易控制。塔式住宅的解释为, 每层住户不超过8户, 每层面积不超过650m2, 燃烧面积虽比单元住宅大, 但总的每层面积还是较小的。因此可以看到, 塔式与单元式的住宅相比较, 相同的面积设置的防水量较多。
3 塔式高层住宅与单元式高层住宅消防栓配置要求比较
在塔式住宅狭小局促的公共空间里, 既要将各种管道井、消防设备设置完全, 又要保证平时的正常使用和美观, 的确不容易,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 消防设备的布置和日常的正常使用功能往往会成为一对矛盾, 让设计人员难以两全。因此, 设计人员都迫切希望能从规范里找到明确的依据, 让自己的设计既安全又合理并能说服甲方和业主。
按说规范对第一个问题是有着比较明确的规定。《高规》7.4.6.8条规定:“消防电梯间前室应设消火栓”, 其条文说明中写道:“消防电梯是消防人员进入高层建筑物内进行扑救的重要设施, 为便于消防人员尽快使用消火栓扑救火灾并开辟通路, 故规定在消防电梯间前室设有消火栓。”《建规》8.4.3条也规定:“消防电梯间前室应设置消火栓”, 其条文说明也明确规定:“消防电梯间前室的消火栓与室内其他的消火栓一样, 无特殊要求, 但不计入消火栓总数内。”许多设计及审批人员据此认为, 消防电梯间前室的消火栓是专为消防人员预备的, 住户不得自行使用, 火灾时如果自行使用, 不仅影响了消防队员的扑救工作, 而且水龙带还会卡住消防电梯间前室的防火门, 使其无法关闭, 势必导致烟气、火焰窜入消防电梯间前室, 影响人员疏散及消防扑救, 因此, 主张不应将该消火栓计入布置数量之内。
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和室内消火栓的设置要求在《高规》7.4.2中给出规定, 消防竖管的布置应保证同层相邻两个消火栓的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被保护范围内的任何部位。每根消防竖管的直径应按通过的流量经计算确定, 但不应小于100mm。同时规定, 18层及18层以下, 每层不超过8户, 建筑面积不超过650m2的塔式住宅, 当设两根消防竖管有困难时, 可设一根竖管, 但必须采用双阀双栓出口型消火栓。在条文解释中说明该条款的原因是消防竖管往往布置在唯一的公用面积———电梯和楼梯间的小厅处, 此时设置两条消防竖管研究有困难, 容许只设置一条竖管。
对于单元式住宅, 由于没有明确的规定, 现在的作法是在电梯间和楼梯间各设一根消防竖管, 普遍的解释是电梯间的消火栓是消防人员扑火并开辟通道的, 楼梯间的消火栓是用来救火的。事实上, 在不足10m2的电梯间内, 一是, 可燃物很少, 火灾应是发生在住户的房间内, 采用双阀双栓出口型消火栓完全可以满足要求;二是, 12层以上的单元住宅楼梯是封闭楼梯, 电梯间是防烟设计, 如果使用楼梯间的消火栓进行灭火, 楼梯间和电梯间的门势必要完全敞开, 电梯间的防烟措施正压, 对正压的维持将带来影响, 其效果还不如采用双阀双栓出口型消火栓的效果好。另外, 在单元式住宅楼的电梯间同样存在塔式住宅存在的问题即公用面积很小, 因为电梯间内塔式住宅要求的内容在单元式住宅中均要求, 即按防烟设计要有正压送风, 要有供热和给水的管道井和计量仪表, 现在单元式住宅每单元每层的住户数量少, 一般为2户, 当达到3户时, 以单元组合成单元式住宅, 消火栓布置也存在很大的困难, 而在楼梯间布置消火栓。一是, 存在前面提到的问题;二是, 单元式住宅楼梯间大于等于十二层时由于要采用封闭楼梯, 应设置前室, 消火栓一般布置在前室, 对前室的空间使用影响也较大。
4 结束语
在《高规》中如果从安全疏散看, 单元式住宅要比塔式住宅的要求低, 从消火栓的设置要求看, 塔式住宅给出了明确的设置方法, 而由于单元式没有给出, 在设计中, 单元式的疏散口均应出屋面, 屋面与单元之间连通设置要求比塔式的高。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难题, 究竟基于什么考虑, 我们将可以在工作中不断探索, 并希望能在将来的规范中找到答案, 让规范更明确地指导我们的设计, 让建筑消防能越来越安全、经济、合理, 越来越完善。●
摘要:《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文中简称《高规》) 对高层建筑消防规定是面面俱到。文章为了简单明了的阐述, 选取目前常用的塔式与单元式类型为角度对《高规》关于防火设计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单元式高层住宅,塔式高层住宅,防火设计
参考文献
[1]陈芬.建筑室内消火栓设计探讨[J].给水排水, 2000, (05)
[2]王参德.谈商业建筑的消防给水设计[J].山西建筑, 2006, (02) .
[3]张靖岩, 霍然, 王浩波, 冯瑞.高层建筑安全核区域防排烟技术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6, (01)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火材料;防火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7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1)06-0153-01
近年来发生的几起高层火灾就给我们敲响了高层建筑防火的警钟,文章主要对高层建筑防火进行探究。
1高层建筑防火的重要性
高高层建筑的防火显得格外重要。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高层建筑的功能复杂、各种设备繁多、装修量大,可燃材料与火源集中,导致诱发火灾的因素多。②高层建筑中有大量竖向贯穿空间和井道,所以大火不仅可以在水平方向蔓延,还可以在垂直方向蔓延,且速度都非常快。③人员疏散相对低层、多层较为困难。因为层数相对较多,安全疏散通道距离较长,加之通道宽度有限,所以火灾发生时很容易造成拥挤堵塞。
2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
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针对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特点,其设计应从总平面布局、建筑物单体防火设计及消防设备三方面来考虑。
2.1高层建筑的总平面布局
建筑物的总平面布局大致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建筑物选址应满足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场地设计及建筑总平面布局应满足建筑物性质的要求。②高层建筑周围应设有足够高的消防环形车道。③高层建筑总体规划时要保证建筑物之间有足够的防火间距。
2.2建筑物单体防火设计
选用合理的平面形式,并考虑必要的防火分隔和安全疏散通道是重要的防火技术手段之一。
①高层建筑的几种平面布置。考虑到垂直交通设施方面的因素,高层建筑中常见的几种平面布置有:中央核型。这种平面将电梯间、楼梯间等布置在中央核心,其它用房分布于四周。这种平面布置的防火楼梯不直接面向室外,火灾发生时必须靠机械排烟。贯通核型。中心核在平面上贯通整个标准层,其它用房分布在中心核两侧,这种布置方式可使防火楼梯直接面向室外,有利于防火排烟。单侧或两侧核型。将中心核布置在标准层平面的一侧或两侧,其它用房集中在中央。②选择良好的耐火等级。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是建筑耐火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在防火设计中需要对这方面进行足够的重视,参照建筑设计标准进行等级分配与材料选择,这样才能进一步降低火灾发生率,降低火灾中的人员伤亡率,争取建筑物在火灾后基本保持完整,减少损失。②防火分隔与安全通道设计。建筑内部中的楼梯间、电梯井等竖向管井是火灾垂直蔓延的主要通道。楼梯间同样也是火灾中人员逃难的主要场地和消防队员进入高层建筑灭火的主要通道,所以在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中,应做好防火分隔和安全通道设计。具体如下:根据不同的耐火等级,选取相应的防火间距。为了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的蔓延,并将火灾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必须做好防火分区的设计,主要是通过配置防火墙将建筑规划为几个区域。安全通道是高层建筑防火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设计要求通道路线短且通畅,避免迂回曲折,且要保证每个防火单元应该有两个不同方向的出口,避免出现死胡同。③消防设备。高层建筑的防火应采取自防自救的原则,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的性质、功能及规模布置先进安全的防火监控系统及灭火设备,包括自动灭火系统、机械排烟系统、室内外消防给水管道、消火栓系统、消防水泵、消防水池、应急照明等设备。
3防火材料对高层建筑防火的影响
①非防火材料在高温下的不良共性。一般的建筑材料不具有耐高温性,在高温下会发生相应的物理、化学反应,通常有如下几种:与空气中的氧急速反应,产生火焰,放出热量,成为新的火源;材料机械强度下降,造成塌落等现象,导致着火范围扩大;材料发生化学分解,产生有刺激、窒息等烟气,使人失去知觉甚至导致死亡。②几种传统的建筑防火材料。防火板:目前市场上最为常用的材料,其优点是防火、防潮、耐磨、耐油、易清洗;防火木制窗框:其周围嵌有木制密封材料,遇热膨胀,能防止火焰从缝隙钻入;防火玻璃: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和耐火、隔热、隔声性能;防火涂料:一类特制的防火保护涂料,由氯化橡胶、石蜡和多种防火添加剂组成的溶剂型涂料,具有耐火陛好的优点。③几种新型防火材料。ZRY天然纤维阻燃液:具有良好阻燃性能的新型阻燃剂;FQ复合型防火防腐桥架:以无机不燃材料为基体,内外表面复合有机高分子难燃材料制成;XPM防火膨胀模块:采用先进的无毒阻火膨胀材料制成,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电气设备的防火封堵。
参考文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 16-87(2001年局部修订)
2.0.1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其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 低于表2.0.1的规定(本规范另有规定者除外)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表2.0.1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95(2001年局部修订)
1.0.5当高层建筑的建筑高度超过250m时,建筑设计采取的特殊的防火措施,应提交国家消防主管部门组织专题研究论证。
3.0.2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应分为一、二两级,其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3.0.0的规定。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 38--99 6.1.2 图书馆藏书量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耐火等级应为一级。6.1.3 图书馆特藏库、珍善本书库的耐火等级均应为一级。
6.1.4 建筑高度超过24.0m,藏书量不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6.1.5 建筑高度不超过24.0m,藏书量超过10万册但不超过100万的图书馆、书库,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6.1.6 建筑高度不超过24m,建筑层教不超过三层,藏书量不超过10万册的图书馆,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但其书库和开架阅览室部分的耐火等级不得低于二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为了有效的减少高层建筑中的风险风险,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就应该不断对防火工程设计进行加强计进行加强,这对于建筑消防安全来说是非常有利的。通过对一些高层建筑防火工程设计进行分析对一些高层建筑防火工程设计进行分析,大多数的设计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在明显的不足,这就使得高层建筑中的消防隐患变得很多。所以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问题所以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应该对建筑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的设计,并且做好相关的防火隔离工作。
参考文献:
[[1]吴坤.论高层建筑防火工程设计[J].消防界(电子版),,2017(4):6868.
[[2]邓欢.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问题探讨[J].四川水泥,,2015(7):340340.
[[3]张丹.浅谈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审核[J].科技创新导报,,2014((7):60.
[[4]石太德.高层建筑防火工程的设计研究[J].河南科技,,2014((4):161.
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电梯使用已日益普遍。目前,不仅高层建筑安装了电梯,方便用户乘用,而且广州市大多数低层住宅也都已经安装了电梯,方便老年人上下楼,甚至2~3 层楼也安装有电梯,这体现了方便、舒适、和谐的生活质量。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用火、用电、用油、用天然气日益增多,引发火灾的因素也在增加。与电梯有关的火灾事故也频有发生,后果十分严重。火灾蔓延路径
1.1 建筑内房间起火后,室内烟气流量增加,烟火从门窗向室外和走廊蔓延扩散,高温烟气碰到顶棚后,就沿水平方向流动,并通过楼板孔洞、各种竖井管道向上迅速蔓延,很快达到建筑最高层,产生的烟囱效应加速火灾蔓延的速度。楼房起火时烟火的竖向速度比人们的疏散速度快得多。如东京市在一幢6 层楼进行的火灾试验表明,在3 层房间点火2 min 后室内喷出烟火,距起火点30m远的楼梯间第3 min 充满烟气,第5~7 min 上面3 层楼全是烟气。由于着火层室温上升,在建筑物上层部分会产生由室内向室外的压力,建筑物下层部分则产生由室外向室内的压力,从而形成向下强对流(图1)。正是由于这种强对流“烟囱效应”的作用,建筑物的楼梯间、电梯间以及各管竖井将成为烟火蔓延扩大的主要途径,在发生火灾时就可以延烧到任意一层,在较短时间内浓烟就会笼罩整栋大楼,甚至造成重大火灾事故。火灾初期烟气水平方向扩散流动的速度为0.1~0.3 m/s ,火灾中期可达0.5~0.8 m/s ,但烟囱效应可使烟气垂直方向扩散流速可达3~5 m/s,甚至更高。
图1 高层建筑的烟气蔓延与压力分布烟囱效应-作用在墙壁上的压差
1.2 对多次火灾事故的统计, 死亡人数中有50 %左右是被烟气熏死的。在火灾中,人员除了直接被烧死或跳楼死亡外,其他死亡原因大都与烟气有关。主要有:一氧化碳中毒、烟气中毒、缺氧、窒息等四种原因。在烟气对人体危害中,以一氧化碳的增加和氧气的减少影响最大。但实际上,起火后这些因素往往是联合作用于人体的,这种联合作用比单独作用更具危险性。
2电梯的防火要求
2.1电梯井道的消防安全
2.1.1 电梯井道串通各层楼板,形成竖向连通孔洞。因电梯使用需上下升降,竖井不可能在各层分别形成防火分区,所以要求电梯井道采用具有210h 耐火极限的不燃烧物体做井壁,有助于防止火焰蔓延。只允许有层门、通风孔等功能性开孔,不应开设其他洞口,以使竖井和其他楼房的空间分隔开来。
2.1.2 电梯井道不允许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线路和管道,严禁敷设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如水管必须穿过井道,应在穿墙处设置套管,并将套管与水管的间隙用防火材料密封处理。2.1.3 井道内架设的电梯随行动力电缆和控制回路的信号线要有防水措施,防止因泡水产生漏电事故而影响灭火使用。这些电缆电线要求必须是阻燃的,其绝缘护套为不燃材料,并且强度韧性好,由于这些电缆电线要随着电梯上下运行,应当经得起磨损、弯曲和烟气的考验。
2.1.4 电梯井道顶部需设置排除高温烟热的装置,如011 m2 左右的排烟口或排烟风机等设施,可直通室外或经机房通向室外。2.2 电梯前室、机房、轿厢的消防安全
2.2.1 为防止发生火灾时烟火对建筑物内人员的伤害,保护疏散通道的畅通和无烟气或少烟气侵袭,所以楼梯间和电梯间等竖井处应设置前室。
2.2.2 电梯层门外候梯厅的前室,应设防烟火的防火门与其他区域分隔。使前室具有防烟的作用,并保证消防人员到达起火楼层后有一个较安全的地方。前室应设有消防竖水管和消火栓,以便于消防人员进入火场打开通路,顺利地实施灭火抢救受伤人员。
2.2.2.1 前室门耐火等级不低于2 级。在前室设置排烟孔将烟气排出,并设置正压送风设施,维持一定风速风压的空气流以阻挡烟气进入侵袭疏散空间。如因条件限制,前室不能采用自然排烟时应用机械排烟。
2.2.2.2 机械加压送风的部位应符合下列要求:(1)机械送风的楼梯间或合用前室宜分别设置送风系统,当必须共用一个系统时,应在通向合用前室的支风管上设置压差自动调节装置(因为二者要维持的正压不同)。(2)楼梯间的风压为50 Pa ,其加压送风口宜每隔2~3 层设一个;前室的风压为25 Pa ,其加压送风口每层一个。(3)风口采用自垂百页或常开百页风口。如采用常开百页风口时,应在其加压风机的压出管上设置止回装置。2.2.3 通常为有效防止火灾从一个防火分区蔓延到另一个防火分区,在分区之间设置防火墙。防火墙上最好不开设门窗洞口,若人员流动、采光等必须设置洞口时,需设置耐火极限1120 h 的防火门。为了保证防火门能在火灾时自动关闭,最好采用烟感、温感探测器连动的自动关门装置。
2.2.4 电梯前室应有消防专用电话、启泵按钮和报警按钮、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以及消防烟感探测器和自动喷淋系统,防止并扑灭前室引起的火灾。2.2.5 电梯机房和轿厢的消防安全
2.2.5.1 电梯机房的供电必须为二级负荷,消防电梯应有可靠的备用电源,确保在发生火灾仍能保证消防用电。
2.2.5.2 电梯双电源的末端互投必须设在电梯配电箱内,电梯的控制电路中应有缺、断相保护和电机超温保护装置,保证发生火灾时不因高温烟火破坏电线路造成电梯故障影响使用。
2.2.5.3 轿厢应配备灭火器,并安装应急灯,并有保证供电30 min 不间断的应急电源。
2.2.5.4 电梯机房门设置一级防火门,安装消防专线电话。2.2.6 电梯司机应急措施
2.2.6.1 轿厢起火时首先安抚乘客保持镇定并停梯疏散乘客,并及时切断电梯电源,使用灭火器自救。
2.2.6.2 轿厢外部起火时,应组织乘客离梯,疏导人们走楼梯逃生;严禁在火灾层打开电梯门。应将电梯停放在火势未蔓延的楼层,用手关闭电梯轿门和层门,然后切断总电源,禁止他人使用,并与消防人员联系。如能够回到底层基站,应扳动消防盒开关,并报火警和通知值班的领导。2.2.6.3 如果共用井道的其他电梯起火,应立即将电梯运行到远离着火电梯的地方,并及时疏散乘客离梯。
2.2.6.4 当相邻建筑发生火灾时,司机也应停止电梯运行以免困人,并回到底层。2.3 普通电梯的消防安全
2.3.1 普通电梯的缝隙较多,易受烟火的侵袭,其前室、轿厢不具备防火、防水、隔离烟雾能力,所以火灾时受到火水烟雾影响,极易发生故障将电梯卡阻在井道中。竖井又是烟火蔓延的主要通道之一,运行中一旦发生停电、窜入烟火,乘梯人员极易遭到烟气呛伤,甚至发生死亡。历史上曾发生过多起因乘普通电梯导致伤亡的悲剧案例。例如:1999 年底俄罗斯莫斯科大学一幢16 层学生公寓,第2 层靠近电梯的房间着火,住在3 层的几个中国留学生发现房间进烟,便乘电梯下楼查看原因,突然发生停电,几个人全被困在电梯轿厢内,再打开电梯门时,里面的人已经遇难。
2.3.2 严禁通过普通电梯运输疏散人员。普通电梯不具备疏散人员的功能,因为:(1)消防功能启动后,要切断动力和照明供电,电梯的电源无保证。(2)井道会窜入高温烟气,产生烟囱效应,使轿厢内乘客窒息或烧伤。(3)轿厢容量有限,每次只能运送十余人,限制了疏散能力。(4)在火灾中电梯很可能发生故障或停电,疏散人员被困在电梯内,无法逃脱,会有生命危险,后果相当严重。例如:美国新奥尔良市路易斯安纳大楼(17 层宾馆)第12 层客房着火,各层客人沿楼梯步行下楼逃生,只有15 层6 人乘电梯下楼,不料电梯下到12 层时突然停电,该6 人被困电梯内,当消防队员用特种工具撬开电梯门时,6 人已经遇难。日常进行消防教育时,要明确宣传发生火灾时绝对不能使用普通电梯逃生。2.4 消防电梯的使用
消防员电梯的定义是预定为乘客使用而安装的电梯,附加的保护、控制和信号使其能在火灾情况下由消防员直接控制下使用。
2.4.1 对于一幢高层建筑大楼,按照国家有关高层建筑消防规范规定,大楼内至少有一部或若干部可以用来在大楼发生火警时供消防人员使用的电梯。消防电梯必须具有耐火封闭结构、防烟前室和专用消防电源。
2.4.2 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对消防员电梯的配置已做如下规定:(1)对一类公用建筑、塔式住宅楼,12层及12层以上的单元住宅楼或通廊式住宅以及高度超过32m的其它二类公共建筑应设消防员电梯。(2)每层建筑面积≤1 500m,应设2台消防员电梯;1 500m≤每层建筑面积≤4 500m,应设2台消防员电梯;每层建筑面积>4 500m,应设三台消防员电梯。每个防火分区应各有一部消防电梯。2.4.3 消防电梯以额定速度从首层到顶层(中间不停层)运行时间不超过60 s ,行驶速度应与建筑高度相适应。消防电梯载重量不少于800 kg ,厅门宽度不少于018 m ,面积不少于114 m2。
2.4.4 使用消防电梯注意事项:消防队员在救火过程中应以灭火为主要任务,在消防人员操纵消防电梯时,只能在有足够的安全把握能够确保灭火顺利进行和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让楼内人员通过电梯迅速疏散逃生。
2.4.5 与普通电梯不同,消防员电梯应设计成当建筑物某些部分发生火灾时,尽可能长时间地运行。在没有火灾时,它可以用作乘客电梯。为了降低当消防员电梯用于消防员服务时入口被阻碍的风险,应限制用消防员电梯来运送废弃物或货物。电源和电路系统的可靠性是消防员电梯运行的基本保证。2.4.6 消防员电梯应设计成在下列条件下能够正确运行:
(1)当环境温度在0 ℃~+65 ℃范围内时,电气/电子层站控制装置和指示器应能持续工作一段时间,使消防员能确定轿厢位置(如:轿厢被阻滞的位置),以进行救援。该时间应与建筑物结构的要求相适应,如2 h;
(2)消防员电梯不在防火前室内的其他所有电气/电子器件,应设计成确保它们在O ℃~+40 ℃环境温度范围内能正常工作;
(3)当烟雾充满井道和/或机房时,消防员电梯的控制系统的正常机能应至少确保建筑物结构所要求的时间,如2 h。
图2 消防员电梯的使用
2.5 自动扶梯的消防安全
2.5.1 自动扶梯是建筑物楼层间连续载客效率较高的运输设备。随着高层建筑建设标准的提高,自动扶梯使用越来越广泛。
2.5.2 自动扶梯所形成的竖向相连的空间,使得数层楼空间串通,一旦某层失火,烟火会很快通过自动扶梯空间,上下蔓延,形成难以控制之势。自动扶梯所形成的竖向连通空间,形成了竖向防火分区的薄弱环节,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电梯本身发生火灾的原因
4.1 电梯靠主拖动机械拖动,在导轨上运行时,因未及时加润滑油,或者未清除附着在机械轴承上面的落尘、杂废物,而使机器因机械摩擦发热,引燃附着可燃物;曳引机制动器摩擦生热引燃曳引机漏出的油脂燃烧起火成灾。
4.2 对电梯电机和线路在运行过程中缺乏严格的检查制度,导致绝缘破坏,极易使隐患成灾。
4.3 电梯装饰物使用易燃材料、乘客乱扔烟头引起燃烧事故。电梯防火安全措施
5.1 加强电梯和机房的维护清理工作,认真维修保养电梯,及时清理上下机箱内的灰尘杂物。在机房或扶梯曳引机机箱增设自然或机械通风,防止机房或密闭的机箱温度过高。电机的超温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安装温度传感器或烟感探测器以防止火灾发生。
5.2 载客电梯严禁运输易燃易爆物品。货梯运输危险品时应有专人监护。5.3 自动扶梯的防火措施有:(1)在扶梯上方四周加装喷淋头,其间距为2 m;(2)在扶梯四周加装水幕喷头,其流量为110 L/s ,压力为350 kPa 以上;(3)在自动扶梯四周安装防火卷帘;(4)在出入的两对面处设置防火卷帘,非出入的另两对面设置轻质固定防火墙;(5)在楼层之间设置平面防火卷帘,以阻止火势蔓延,减少损失。
5.4 电梯和扶梯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做装饰, 在扶梯全透明有机玻璃的装饰挡板中每隔600~800mm处加装钢柱支撑。
5.5 持证维修人员应定期保养电梯,并每月进行消防功能试验检查其灵敏可靠程度,保持电梯始终处于正常完好的状态。
5.6 建议在高层建筑外安装主要由导轨和升降装置两部分组合而成的应急消防逃生电梯。其导轨事先安装在高层建筑疏散通道窗口的外墙一侧,升降装置为便携式构造,由消防部门日常配备和维护
6结束语
1 室外消火栓的数量
关于室外消火栓的数量,“高规”7.3.6条文规定:“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按本规范第7.2.2条规定的室外消火栓用水量经计算确定,每个消火栓的用水量应为10 L/s~15 L/s。”第7.2.2条规定的室外消火栓用水量见表1。对这个问题有疑问的是条文和条文说明不一致。
“高规”7.3.6条文说明如下:“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保证供应建筑物需要的灭火用水量。其中包括室外、室内两部分,室外部分需保证本规范第7.2.2条规定的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外消防用水量,以每台解放牌消防车出两支口径19 mm的水枪,每台消防车用水量在10 L/s~15 L/s之间。一台消防车需占用一个消火栓。因此,每个消火栓的供水量应按10 L/s~15 L/s计算。例如,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0 L/s,每个消火栓的出水量按其平均数13 L/s计算,则该建筑物室外消火栓数量为30÷13=2.3个。即需采用3 个消火栓(一般情况下,应设备用消火栓)。室内部分即消防车从室外消火栓取水通过消防车水泵接至水泵接合器,每个水泵接合器的流量按10 L/s~15 L/s计算,每个水泵接合器占用一台消防车和一个室外消火栓,需供水的水泵接合器数量按本规范第7.2.2条规定的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内消防用水量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用水量之和计算。”
按照以上说法,实际操作理解起来经常存在两点疑问,第一,按照条文规定,室外消火栓的数量按室外消火栓用水量确定;而按照条文说明理解,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按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与水泵接合器数量之和确定。第二,室外消火栓用水量10 L/s~15 L/s,仍用条文所举例子,若消火栓出水量按15 L/s计算,则室外消火栓数量为30÷15=2个。
对于这两点疑问,笔者所在地区目前的做法为:1)凡条文与条文说明不一致甚至有矛盾时,以条文为准。因为条文是经过标准审查会审查的。2)根据本地消防报审批复情况,可按照第二种理解计算室外消火栓数量,即不考虑设置备用室外消火栓。
2 水泵接合器的设置
高层民用建筑中的水泵接合器一般在以下两种情况下设置:1)室内设有消防水泵,但水泵因故不能启动,消防车到火灾现场后,通过水泵接合器向室内消防给水管网供水,替代室内消防水泵工作。2)室内设有消防水泵,水泵能启动,但水量不能完全满足火场实际用水量,此时,消防车的消防水泵通过水泵接合器向室内给水管网供水,与室内消防水泵共同工作。因此,不同的消防系统中应分别设置水泵接合器;相同的消防系统中各个竖向分区应分别设置水泵接合器。
关于分区设置水泵接合器的问题,“高规”条文7.4.5.2规定“消防给水为竖向分区供水时,在消防车供水压力范围内的分区,应分别设置水泵接合器。”条文说明如下:“高层民用建筑内部给水一般采用竖向分区给水方式,分区时各分区消防给水管网各自独立,因此在消防车供水压力范围内每个分区均需分别设置水泵接合器。只有采用串联给水方式时,上区用水从下区水箱抽水供给,可仅在下区设水泵接合器,供全楼使用。”
按“高规”的说法,消防车的供水范围是有限的,超过它的供水范围,消防车是供不上水的。因此理解为在消防车供水压力范围外的分区可不设水泵接合器。但是,对消防车供水压力范围规范条文及说明中均未给出参考数据,是否存在地区差异等,目前,虽然可与当地消防部门确定供水压力范围,但是,实际操作上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3室内消火栓充实水柱的长度
“高规”条文7.4.6.2规定“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长度应通过水力计算确定,且建筑高度不超过100 m的高层建筑不应小于10 m;建筑高度超过100 m的高层建筑不应小于13 m”。条文7.2.2规定“高层建筑室内、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用水量,不应小于表1的规定”。表1中规定,无论室内还是室外,无论消火栓采用何种型号的水枪,每支水枪的最小流量为5 L/s。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003年)第7章———〈消防〉中第7.1章节消火栓给水系统水力计算给出的数据见表2。
凡是满足水枪流量不小于5 L/s的充实水柱长度最小为12 m,与“高规”规定的10 m有一定差距。而按照“高规”规定的10 m反过来查表2,则水枪口径为19 mm时,流量为4.6 L/s;水枪口径为16 mm时,流量仅为3.3 L/s,均不满足“高规”规定的最小5 L/s的要求。
参考文献
摘要: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不断加以总结和提高。作为建筑设计人员,要不断学习先进的设计方法,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范及规定执行,认真负责地作好每一项设计任务。满足建筑物“实用经济、安全、美观”的设计标准。本文探讨了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火;设计;措施
近几年来,随着高层建筑的大量兴起,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影响,高层建筑在设计过程对防火意识较为薄弱,再加之建设部门在建设过程中把关不关,消防监管不利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火灾隐患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高层建筑是关系着人们安居乐业的百年大计,所以在建筑的防火设计上要杜绝隐患的发生
一、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分析
1、高层建筑火灾蔓延快、火势迅猛
高层建筑体型类似于烟囱,其内的管道、井道设置多,例如楼梯间、管道井、电梯间、电缆井等,狭长的通道犹如烟囱,一旦起火必定起到助火的作用,为火势的蔓延提供途径,造成火势快速、烟气传播快等突发状况,瞬间殃及整个建筑。因此,快速传播、火势迅猛是高层建筑火灾的一大突出特点。
2、高层建筑火灾持续时间长、危害面大
现代的高层建筑,在朝着绿色环保节约方面发展,自身内部设备、材料多,加上新型高科技材料的使用和加入,使得火灾易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通过各种管道迅速传播,危害逃生的群众。另外,高层建筑内部局部出现坍塌也是由于长时间的高温高热,造成钢筋混凝土局部结构的失稳破坏,这往往会带来更为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由于城市拥挤、建筑物密集程度高,使得相邻建筑物之间的联系比较密切,一幢建筑物失火,很容易波及到周围的建筑物,造成连锁反应,因此,在建筑物之间的防火安全距离设计方面应着重考虑。
3、装备要求高,灭火救援难度大
相比于普通建筑的着火扑救,高层建筑的火灾扑救难度要大一些。先今很多的高层建筑外墙都是使用的玻璃材质,当发生火灾之后玻璃受热破碎之后一方面会使得救援设备和车辆等受到很大的阻碍,另外一方面也会使高层建筑内的人员受到一定的伤害。当高层建筑外墙为玻璃幕墙时,如果其实采用的固定窗的话,就会导致消防救援人员很难靠近起火位置,也就无法从根源上彻底的扑灭火灾。受限于现在消防设备的高度一般都在一百米一下,所以当高层建筑的高度超过一百米时,救援消防登高车和供水设备都无法有效发挥作用,这也会使得救援的难度大大增加。
4、高层建筑内部人员多、逃生疏散困难
正是由于城市人口聚集,为合理利用空间才发展的高层建筑,给人员逃生带来的诸多不便是在所难免,逃生时的恐慌造成杂乱无章的秩序,极易出现拥挤、踩踏事件,如何合理的安全疏散是设计需要解决的复杂问题。
二、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措施
1、保證建筑主体结构有足够的耐火稳定性
(1)耐火等级和材料选择
根据我国的各种不同种类结构建筑的耐火能力制定出来的四个等级来分的话,一般高层建筑务必要达到前两个等级。建筑能不能有很好的耐火性能主要是看它的耐火最高温度、耐火时间以及燃烧性能。建筑物达到了耐火极限的时候通常就会逐渐失去本身的承载能力。高层建筑在构件的选材上面要注意选择什么类型的燃烧体比较合适。燃烧体根据构件的材料依燃烧的容易程度可以分为燃烧体、难燃烧体和非燃烧体。
(2)高层建筑物要按照具体的耐火等级来决定使用什么样的构件材料和构造设计
举例来说,假如耐火等级比较好的承重墙和柱须能够承受时间最多为3 小时,其构件材料主要是非燃烧体,当然,构件材料的厚度的大小也影响着建筑体的耐火极限。在整个高层建筑的构造设计之中,由于高层建筑在遭遇火灾的时候灭火救援的时候难度比较大,在设计之初务必要确保整个建筑的主体结构的耐火稳定性,这样才能有利于救援的时候获得的疏散时间,而且这样的设计也有利于灾后的建筑物修复工作。在日常的装修之中也要注意到隔墙和吊顶的耐火性能,建筑物里面的摆设物尽量选购不容易燃烧的材料。内置物品尽量通过防火处理的话才能尽量的避免火灾发生并在火灾出现的时候易于控制住火势。
2、安全出口
高层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为了减少损失,需要把建筑物内的人员和物资尽快撤到安全区域,这就是火灾时的安全疏散,凡是符合安全疏散要求的门、楼梯、走道等都称为安全出口。如建筑物的外门;着火楼层梯间的门;防火墙上所设的防火门;经过走道或楼梯能通向室外的门等,都是安全出口。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的上方,应设宽度不小于1m的防护挑檐。
(1)安全出口布置的原则 布置安全出口要遵照“双向疏散”的原则,即建筑物内常有人员停留在任意地点,均宜保持有两个方向的疏散路线,使疏散的安全性得到充分的保证。
(2)安全出口的数量 安全出口数量的多少,对保证人身安全和物资疏散极为重要。但是,从经济角度出发,也不是设得越多越好。一般来说,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的数量不得少于两个。不过于人员较少或面积较小的防火分区,以及消防队能从外部进行扑救的范围,由于其失火率相对较低,疏散与扑救较为便利,因此也可以适当放宽,不完全强调设两个安全出口。九层及九层以下的塔式住宅,每层不超过6户,建筑面积不超过400 m2者;十层至十八层,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500 m2,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和消防电梯的。
3、电气防火设计方面
高层住宅建筑的电气防火设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从被动防火意义上来增强电气安全,避免因线路长期超负荷运行,绝缘老化严重而引起电气火灾的可能,甚至要考虑因地震、雷击等突发灾祸诱发的电气火灾的防范;二是从主动防火意义上如何保障消防电源及配电,如何保障火灾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实现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总控。这里需要强调的有三点:
(1)对于超过十二层以上的住宅小区,其消防水泵和电梯为了保证其供电的可靠性,在安装时要进行双回路供电,同时还要准备好备用电源。
(2)高层住宅的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独立的供电回路,确保火灾发生时消防总控制室、消防电梯、消防水泵、事故照明、防排烟系统的消防用电及对上述消防用电设备的两个电源的切换方式,切换点和自备电源的启动时间都必须符合《高规》的规定。
(3)火灾实例证明,事故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对于人员伤亡轻重关系较大,对当前高层住宅居住现状及城市消防机动与登高能力之不足具有针对性和必要性,还必须重视与加强。
4、强化报警系统和灭火装置,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
【超高层建筑防火规范】推荐阅读:
高层建筑防火规范95版07-23
超高温陶瓷应用05-29
超高速发射实验及其数值分析10-31
高层建筑消防水池研究07-05
高层建筑施工简答07-09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范围10-26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研讨06-08
高层建筑施工心得体会06-15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管理07-25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