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软件开发技术思考论文(共11篇)
关键词:面向服务软件;开发技术;应用
鉴于面向服务架构开发的软件有其固有的属性和特点,其内身的高内聚、低耦合特性,使面向服务软件更加稳定高效,再加上面向服务软件的运行不受平台的影响,使面向服务软件在我国企业系统集成和软件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现已成为我国企业运用系统集成和开发新系统的重要措施。当今面向服务软件开发技术的研究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今时代已经成为了信息化时代,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网络技术发展迅速。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和不断进步,信息服务系统在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伴随计算机网络的发展,Web服务技术水平也随之提高,人们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对于计算机软件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面向服务软件开发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还是无法完全满足当今人们对于计算机软件的需求,在今后的面向服务软件开发技术的研究过程中,还需不断探索和创新,从而不断完善和提高面向服务软件开发技术,促进面向服务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虽然当今面向服务软件开发技术在不断完善和进步,但是还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软件复用程度不够,软件集成性能得不到提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用户对于服务软件的使用,也阻碍了我国面向服务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利用SOA开发计算机软件时,开发工作人员只需关注Web服务和用户需求,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由服务接口所负责,无需开发工作人员单独的研究。利用SOA架构开发服务软件,在服务软件的设计、分配、功能和维护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点和好处,因此成为了服务软件开发技术研究的重要关注点。在面向服务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系统的重要开发环节就是服务环节,服务也是服务软件的首要要求。由于服务软件的功能不全面,服务具有局限性,导致服务软件很难发挥完整功能作用,不能切实地真正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在今后的面向服务软件开发研究过程中,要不断完善服务软件的功能,加强服务软件的性能,研究出功能更加全面的Web服务从而更好地应用于服务软件。总而言之,在面向服务软件开发过程中,应用科学合理的服务组合来完善Web服务功能尤为重要。当今我国的面向服务软件开发技术基础较差,起步较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在面向服务软件开发技术研究工作中,还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此,我们有必要对面向服务软件开发技术进行探究,从而提高我国面向服务软件开发技术水平,让面向服务软件开发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促进我国信息化的发展。Web服务软件开发技术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研究面向服务软件开发技术,我们有必要对Web服务软件开发技术的基础进行了解和探究,从而切实地提高服务软件开发技术水平,让服务软件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1软件服务
面向服务软件技术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新技术,它使计算机软件与互联网更好地进行匹配,切实地促进了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面向服务软件的首要目标就是为用户服务,它依靠功能系统为用户提供服务,方便用户利用计算机网络来享受服务软件的服务功能。所谓服务的概念,就是应用具有业务功能的系统模块,让用户通过服务接口进行工作或者开展业务。而服务架构中的服务作用,在工作方面来说就是为企业业务提供服务,就计算机网络来说,就是通过Web服务方式对软甲进行封装,发挥其设计功能。服务有着各种各样的优点和特点,这为其提供用户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用户在使用服务时,鉴于服务边界清晰的特点,更加方便的通过接口获取服务。依据服务的兼容性特点,用户在使用服务过程中,可以很方便的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同时,各个服务功能之间相互独立,松散耦合,在用户使用服务功能时,没有必要了解服务细节,较少了不必要的麻烦。另外,在进行服务设计时,要遵循相应的服务设计原则。首先,服务的命名要让用户容易记住,服务应内聚完整,服务封装内部细节以及服务无状态。只有对服务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才能保证增加用户对于服务的使用,促进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2.2SOA和Web服务技术基础
面向服务架构(SOA)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设计架构,它具有松散耦合和粒度大的优点,使系统服务利用服务接口很好地进行连接,利用服务接口标准化和各项服务之间统一化来实现通信过程。普通的SOA架构由服务管理、服务开发工具、服务组件、服务总线、基础服务构成。另外一个服务架构就是云服务架构,云服务架构由IaaS、PaaS、和SaaS构成,IaaS是组成云服务构架的基础部分,PaaS是云服务平台,SaaS的作用是为用户提供服务。云服务架构的发展依据于虚拟化技术和分布式计算以及海量存储技术,虚拟化的发展过程依据于基础设施,分布式计算和海量存储技术的发展构建了云服务平台,随着云服务架构的不断发展,云服务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软件和平台以及基础设施三者之间的关系会更为紧密。Ucocloud模型主要由web前端、master主控服务以及worker工作机构成。其工作核心是master服务,它负责调整任务和管理worker,worker负责不同的业务,增强其计算能力。master主控服务主要是调整和维护Task和worker的分布顺序,web前端负责获取master主控服务中的`数据信息,worker工作机主要是对具体的业务进行执行。WebService是Web的一个应用程序,它是独立的、可进行编程的应用程序,它的描述、协调、配置应用程序依靠XML来完成。WebService结构主要由服务提供者和服务代理以及服务使用者构成,其三者发挥各自的功能来实现WebService的服务功能。WSDL是一种描述服务的语言,其是基于XML格式的描述语言。WADL主要由Types、Message、Opeera?tion、PortType、Binding、Port、Service构成,依靠这些元素对服务进行语言描述。WSDL的语言描述具有开放性特点,便于WSDL与其它语言之间进行相互访问,增加了服务之间的网络传输协议种类和消息格式。SOAP是一种简单的服务访问协议,可以方便WebService在互联网中进行信息交换,提供了信息交换平台。UDDI是一种统一服务描述语言,为用户提供注册服务。UDDI主要由UDDI数据模型和UDDIAPI以及UDDICloudService所构成。服务软件组合技术研究
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可以选择和使用的服务软件日益增加,Web服务形式被广泛地应用到当今的服务软件之中。随着Web服务的增加,使得过多的功能产生相似或者重复的现象,还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功能需求。为此,加紧研究服务软件组合技术尤为重要。Web服务组合,使相似或者重复的功能合并,在根据用户的需求提炼出更多的功能,使Web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功能需求。
3.1Web服务组合Web服务主要由服务提供者、服务请求者和服务代理组成,通过三者的相互合作来完成服务过程。用户利用UDDI,依靠Web提供的服务发布和发现以及绑定来完成网络注册,从而使用服务。现如今,我国大多数的网民都是服务请求者。从过程模型方面来说,Web服务是依靠控制流和数据流完成服务过程的,从构成单元来说,Web服务内部单元可以进行相互合作和协调,完成服务过程。Web服务组合,有着固有的属性和特点,其动态性和自适应性可以通过UDDI对Web服务进行动态管理。其次层性和可扩展性,可以使Web服务产生新的功能,更好地适应用户的需求。Web服务组合,还可以更大程度的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提高组合的自动化程度。
3.2Web服务组合的方法
Web服务组合的方法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大类,静态组合和动态组合。静态组合以往的组合方法是依靠于编码方式,但是依靠编码对静态服务进行组合,使组合方式不够灵活,效率很低,严重影响Web服务的组合过程。因此,当今静态组合主要依靠于模板对静态服务进行组合。动态服务组合当今主要有三种组合方式,基于Petri网的服务组合方式、基于BPEL的服务组合方式和基于网络组件的服务组合方式。无论是静态服务组合还是动态服务组合,目的都是不断地完善用户对于网络的服务功能需求,使人们更加受益于当今信息化时代。
3.3基于语义的服务组合在调查用户对于服务的满意程度方面,Web服务质量的算法是关键算法。当今,五维的Qas模型应用广泛,依靠其执行时间、执行成本、服务声誉、可靠性和可用性对Web服务进行衡量。为了切实地提高计算机网络自动选择Web服务的能力水平,语义Web服务是必不可少的。语义Web服务对服务的各种属性和特点进行分析和探究,从而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现如今,用户可以依靠关键字便捷地获取计算机网络信息,离不开语义Web。服务软件信任评估研究
服务软件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促进了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发展。为此,我们有必要对服务软件的信任评估进行研究。
4.1服务信任
服务信任,是用户对于所使用服务的一种相信,这种相信依靠自身的判断力和网络经验。通过用户对于服务的信任度分析,可以使用户更加放心地使用服务。服务信任有着固有的性质,主要是主观性、动态性、可度量性、传递性、时间衰减性和非对称性。对于服务的信任,可以分为身份信任和行为信任,直接信任和间接信任。
4.2面向服务的信任评估模型
面向服务的信任评估模型的建立,要依靠服务的属性和特点来明确划分服务的服务范围,并且对QaS的非功能属性加以分析,从而逐步建立面向服务的信任评估模型。首先,服务提供者要在服务注册中心进行注册,然后向信任管理器发出信任数据,申请信任信息,然后信任管理器对服务进行信任评估,才能完成信任服务评估过程。基于SOA的GPIMS系统开发实践
基于SOA的GPIMS系统开发实践,要对GPIMS系统的结构进行了解,对其建模过程和服务设计过程加以分析。在这过程中,基于.NET平台的SOA结构起到了关键作用。最后,还要依据QoS标准对服务进行信任评估测试,已达到服务软件的信任要求。总结
如今,面向服务软件已经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此,今后还需不断地对面向服务软件技术进行探索和创新,让面向服务软件促进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发展,推动我国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第一,主动对接联系,用足用活各项财税政策。射阳县2010年确定的“五大突破”中,把沿海开发作为第一大突破,聚全县之力强势推进,要素资源集中整合,把射阳港临工业区、黄沙港生态产业区、新洋港旅游经济区等“三区”建设作为沿海开发的重要抓手———规划设计快定、基础设施快上、在建项目快建、重大项目快引。因此,财政部门要积极向上建议并衔接有关财税政策,策应沿海开发,服务沿海开发。一是要用活财税政策促发展。制定出台各项财税优惠政策,鼓励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落户沿海经济区,加快制定促进金融支持沿海开发的专项政策,建立金融部门支持沿海开发的专项统计、考核体制,从财政、税收等多方面向支持沿海发开的金融机构倾斜,对金融部门的资金损失可以考虑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资金补贴,推动沿海大开发、大发展,立足大项目、培植大产业,努力使射阳沿海区域发展成为重大产业的集聚区。二是要专项转移支付促开发。建立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农业开发等沿海开发专项转移支付政策,促进沿海开发与生态建设的和谐推进。同时,加强宣传推介,争取得到上级的理解和支持,使相关支持性文件尽快得到上级批准,把港口建设作为沿海开发的头号工程,全力以赴加快推进,要重点推进重油裂解、造船、风力设备、港口机械、生态造纸等重大项目。三是要引进重大项目促建设。突出重大项目,瞄准国内外战略投资者、世界与国内500强企业,引进一批投资强度高、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强、财政贡献份额大的好项目、大项目,以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特色旅游等产业为载体,出台农业综合开发、海产品加工、软件外包、科技创新等项目扶持政策,促进沿海开发,力争将临港工业区升格为省级开发区,争取港口建设、铁路支线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列入国家项目“笼子”。
第二,投身沿海开发,全力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认真研究中央、省出台的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研究深度、提升对接速度、强化争取力度,多方了解项目信息,加强跟踪管理,加大对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的考核力度。同时注重对上级出台的扩大内需财政扶持政策跟踪落实情况进行指导督查,确保政策执行到位,不断提高服务沿海大开发工作实效,抢抓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机遇,积极跑部、跑省,争取专项,争取资金,争取更多的中央和省属国有资金参与沿海开发,争取在税收、用地指标、专项贷款上向沿海倾斜。一是要全力安排项目资金。围绕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和工作重点,配合做好沿海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重点工程推进所需资金的统筹安排,同时创新服务方式,从单纯的资金保障转向整合财政资源、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构建服务平台,做大融资载体,加快沿海开发实施进度,确保各项任务按时序、按质量要求全面完成。二是要着力引入县外资金。伴随沿海开发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的不断加快,企业资金需求呈现量大、期长的特点,基层金融网点颇感力不从心。要积极引导辖内金融部门内联外引,通过银团贷款、资产转让等方式,吸引县外资金来支持沿海开发工作。三是要致力加强财企交流。继续做好财企对接的协调组织工作,创新银企对接的方式、方法,提高财企对接的实际效果。通过财企对接会、财企座谈会等方式促进财企之间的交流外,还可以借鉴苏南等地的做法,在招商引资活动的初期,财政部门全程参预,通力协作。这样,一方面,可以起到“参谋”作用,有利于招商引资的同志更好地掌握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另一方面,可以起到“搭桥”作用,有利于财政和金融部门的同志对所引进的项目及投资方有一个更好、更全面的了解,有利于对所引进的项目予以及时、足额的信贷支持。
关键词:工作过程 药学服务技术 课程开发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源自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其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从职业需要的角度出发,以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内容开发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模拟真实情境,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特征,有效地解决企业所需与学生所学之间的矛盾,提高学生上岗就业的竞争力。[1]
《药学服务技术》是我院制药工程系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我们对该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了开发和实践。
一、课程开发思路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社会药房、药品超市迅速增多,药品保障模式正向药学服务模式转变,由传统的“以药物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成为现代药学发展方向和现代医学模式的必然要求,也同时对高职药学教育提出要求。
《药学服务技术》课程开发小组通过到医院和药店调研,与药房、药品企业人员共同开发课程,针对药学技术岗位,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药剂师”“药剂员”等高级工的考核标准及社会需求,对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整合,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药学服务技术》课程的开发,明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结构、学习领域和课程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方案,通过情境模拟来组织教学。
二、课程定位
根据对药学不同专业的岗位任务调研和分析表明,药品使用环节的技术岗位(医院药房、零售药店、医药代表和药师等)正在迅速成为药学、药品经营管理专业高职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工作任务重点转向为医生和患者提供药品的作用、特点、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信息,以及协助治疗方案的制定等药学服务。[2]
《药学服务技术》课程整合了药理学、临床治疗学、护理学等相关知识内容,本着知识必需、够用、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原则,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训练,使学生具备广泛的药学专业知识、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技巧,以及知识迁移的职业能力,为学生在医院药房和药品零售企业的顶岗实习、就业以及获得国家药师职业资格证书奠定基础。
三、课程开发的过程
(一)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典型工作任务,是职业行动中的具体工作领域,其工作过程具有系统的完整性和职业的代表性,所完成的任务具有综合性,并能反映职业的典型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简而言之,典型工作任务描述的是一项有代表性的职业工作行动任务,包括计划、实施和评估整个行动过程任务。[3]
《药学服务技术》课程典型工作任务主要包括:常见疾病的症状分析、常用药物的适应症和不良反应、特殊人群的用药指导、处方的正确审核及调配。要求学生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第一,能熟练分析常见疾病的症状;第二,熟练掌握常用药物的适应症及不良反应,能正确合理地使用药物,具备用药指导能力;第三,能熟练分析处方并进行正确调配;第四,具备良好沟通交流的社会能力。
(二)学习情境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是“以情境为中心”“真实存在”的,它就是在职业过程中遇到的真实情境,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情境中主动地获取信息、建构知识,教师帮助学生修正、构筑新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并最终实现知识的迁移。
《药学服务技术》课程具备了情境教学的所有特点,因此非常适合这种教学模式。首先,该课程的服务对象是未来的药房药店药学服务技术人员,因此職业过程中的案例就可以设置为教学中的学习情境,每一个学习情境就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而且,案例中又包含了一定的知识点、技能点,具有涵盖性;而购买药品是多数人都经历过的,学习情境贴近生活,具有范例性;另外,学习情境的设计简单易行,成本低,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通过一些学习情境活动获得的技能和能力,可以迁移到未来的工作中去,如交流和表达技能、团队工作和人际能力、组织管理和计划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在情境中反复训练,熟悉工作过程,积累工作经验,为上岗就业做好准备。
四、课程开发的具体实施
(一)教学方法多元化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情境模拟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
以“上呼吸道感染”项目为例,具体实施如下:
①下达任务。模拟药店内为咨询“上呼吸道感染”用药的顾客进行药学服务。②收集资料。学生通过所学知识或借助图书馆、网络信息收集素材。教师给予提示并提供信息,在必要时进行授课,使学生获得相应知识。③计划决策。学生以小组方式制订几个不同的案例计划,教师对其中的错误和不确切之处进行指导,并对计划提出建议。④实施检查。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展示整个药学服务的情境模拟,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检查。⑤评估总结。学生互评,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同时也要对学生的评价作出评价。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上呼吸道感染”药学服务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对学生未考虑到的地方,进行补充。
(二)考核注重过程性评价
本课程突破传统的一纸试卷终结性考试,改为过程性考核,整体评价学生的能力。具体方案如下:
每个学生共完成三次药学服务情境模拟任务,前两次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进行,学生按照事先准备的任务分别扮演一次药师和一次顾客(患者),第三次为学期末的综合测试,抽签决定学生模拟的情境内容,以及扮演的角色。对学生学习整个过程的表现进行评价。
过程性考核使学生更加注重整个过程的学习,而不是通过考试前临时死记硬背获得分数。这样,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在逐步的积累中得到提高,使所学的知识能够灵活地应用到今后的就业岗位中,符合该课程开发的初衷。
参考文献:
[1]夏燕兰.基于工作过程的《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装调》课程开发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0,(6):47-49.
[2]宋卉,吴争鸣.药学服务技能与药师岗前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开发区财政所马长福
一、准确定位,清醒认识开发区财政现状
根据扬中市委、市政府扬发„2009‟年11号《关于扬中经济开发区布局调整和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开发区由原来的九个行政村调整为十三个行政村及社区、293个村民小组,辖区人口达到27095人,面积25.12平方公里,现有企业215个,其中规模企业43个,08年实现工业产值25.57亿元。然而就开发区的发展现状与省级开发区的要求比,虽然平台拓展了、发展的空间广阔了,但由于财政盘子较小,基础设施较弱,对照新一轮发展的要求和更好更快发展战略,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矛盾。主要表现在:
1、需求与可能的矛盾。从财政情况来看,开发区没有优势发展的特点,以08年为例,区财政总收入5280万元,一般预算收入2025万元,可用财力1048万元,基本属吃饭型财政。从支出结构来看,用于人员经费占支出总数的31.84%,用于机关运转及民生等支出占支出总数的58.06%,用于招商、经济发展的支出微不足道,仅占支出总数的10.1 %,从支出需求来看,我区财政支出需求旺盛,招商引资、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民生的改善及社会事业的发展等急需要大量的财政投入,可用财力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12、发展与运转的矛盾。按照开发区的本质和属性,开发区应该是地方政府的产业集聚区、科技示范区、经济重量区。面对拓展后的新情况,行政管理成本的增加,尤其是社会发展及民生支出的不断膨胀,发展与运转的矛盾十分显现,但要改变区财政基础差、盘子小的问题,必须依靠经济的跨越发展,才能得到丰厚的回报。因此,尽管现有财力非常紧张,运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我们仍需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大力引进新项目、大项目,努力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实现经济发展与财力的双赢。
3、管理与利益的矛盾。一方面,为了加快开发区的发展步伐,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两次调整开发区的布局,拓展开发区的发展空间,并相继出台了有利于开发区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从多方面来催生和推进加快开发区的发展步伐。在财力方面,尽其可能地重点加大了对港区基础设施的投入。而另一方面,进区新企业需要一个成长期,乡镇引进的企业及拓展进区的老企业与乡镇间优柔寡断,如税收的征管问题不明晰。同时我们感到因为隶属关系的问题,难以加强企业的统计及管理,难以彰显开发区的特色和优势,难以聚集开发区滚动发展的财力,难以增强开发区快速优发的后劲。从而影响了开发区的本质功能,影响了部分企业发展的积极性,抑制经济和财政的良性健康发展。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我区的经济发展仍
处于一个错综交织期,财政状况还不尽人意,财政调节和管理的压力还很大,这就决定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切实把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加强开发区财政职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开源节流,突出增收节支。
二、聚财有道,积极发展“税源经济”
经济是源,财税是流,源远才能流长,大力发展税源经济,培植税源,广开财源,是破解当前困难的关键之举。我觉得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要以招商引资引进新项目、大项目为突破口,壮大税源规模。一是一门心思抓招商,侧重特色产业招商,充分放大岸线优势,积极吸引临港项目。通过龙头带动配套业进一步促进硅材料及光伏产业的衍生扩张,突出特定对象招商,紧盯国有大型企业,广泛引进装备制造等大体量项目,集聚技术、人才等要素。二是注重招商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招商人员,大力推进专业化招商,积极倡导网上招商,委托招商、合作招商及产业招商和嫁接招商,拓宽招商面,务求引进高大优新项目落户、努力提高项目落户的成功率。三是择商强投。对引进的项目要择优落户,要通过反复考察考核科学论证,谨防少数人借招商圈地、囤地,对确属可行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要通过上级财政的支持及融资等形式强化投入,争取早达产,早收效,努力提高落户项目的回报率。
2、要以优化发展环境为切入点,狠抓载体建设。一着
不让抓好载体建设,是引商、亲商、安商的重要措施之一,就目前我区而言。首先要修编好新区域的发展规划,绘就好现代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宏伟蓝图。其次要充分筹措资金,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按照“基础设施先行”和“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创新投融资体制。开发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及时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相配套,切实抓好道路、配电、给排水、排污、绿化等设施建设。三是要着力抓好服务创新,大胆探索新型管理方式,简捷机构设置,建立健全“小机构、大服务”的运作机制,对落户企业的项目立项、规划设计、用地报批证照办理等投资前的一切手续,实行“一条龙”服务,努力创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
3、要以有效集聚财力为关键点,确保财税增量。从目前情况来看,区域内总财力和可用财力偏低,企业关系不顺,严重影响了分配格局,尤其是受国际金融危机肆虐的影响,部分企业生产下行,税收将会受到一定得影响,要实现这次布局调整的初衷,压力还比较大,必须切实做好“内外并举”、“上下联动”的文章。对内要强化依法征收,应收尽收。把组织收入作为增强财力、保障支出、加快发展的关键举措抓紧抓牢,理顺征管关系,完善征管方式,规范征管程序,提高征管质量,确保应缴税收及时足额入库。对外要积极争取,寻求支持,根据省、市加快推进开发园区建设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精神,积极包装项目,争取上级财政资金的倾斜和支持,弥补区财政资金的不足。
三、用财有效,全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
生财有道是基础,用财有效是关键。面对当前吃紧的财政现状,全区上下必须形成共识,共度难关。一是要牢固树立过几年紧日子的思想。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精神,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及时宣传财政信息,在第一时间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二是要确立资金使用的绩效意识。真正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集中投入到发展经济、培植税源上,通过加快发展来克服困难,破解难题。三是克服财务管理上几种错误的心态,招待费有增无减现象,办公费用居高不下,上级部门开口子外出学习旅游等行政成本年年攀升。近日,中共中央下发了[2009]11号《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若干问题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经费支出行为,切实降低行政成本。我们要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市关于有效降低行政成本的决定,不断改进和加强支出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杜绝铺张浪费,堵塞支出漏洞,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和机关运行成本,提高财政的支出效益。
当前,财政工作要按照“量入为出、积极平衡”的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支出管理,着力解决“越位”、“错位”和“缺位”问题,进一步完善财政职能。
一要推进改革,打造活力财政。改革和创新是推进发展的根本动力。解决当前财政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增强财政工作活力,归根到底是要深化改革,创新管理。就目前我区财力状况而言,财政收入搞建设促发展只能是“杯水车薪”,必须改变财政“包办一切”的局面。充分发挥财政的资源配置作用,积极调动社会的、民间的、外来的资金参与建设,推动发展。通过完善融资平台,强化资本运作,吸纳外部资金为己所用。同时要积极包装项目向上争取,寻求支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的倾斜和支持,弥补区财政资金不足。
二要严格管理,打造节约财政。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不仅是缓解财政困难的现实需要,也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措施。因此,我们要对照中央和省、市的要求,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积极打造节约型机关,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
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年4月发布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将突破4万亿元,占信息产业比重达到25%,年均增长24.5%以上,软件出口达到600亿美元。同时,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创新体系,软件业务收入前100家企业的研发投入超过业务收入的10%;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软件、业务支撑工具和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自主发展能力显著提升;技术水平和产业化能力进一步提高,具备主要应用领域安全可靠解决方案的提供和实施能力;基本形成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体系,各类技术和服务的标准、规范得到普遍推广。
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将初步建立安全可靠的软件应用推广体系,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办公软件等基础软件的成熟度、可靠性、安全性全面提升,与整机和应用系统的集成应用能力、系统协同运行水平和综合服务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基于安全可靠关键软硬件的产业生态链基本形成,在国民经济重要领域得到规模化应用推广,对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取得实质性提高。
此外,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高,创建若干中国软件名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示范基地,形成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能够发挥区域协同效应的产业发展格局,有力支撑城市经济社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到2015年,形成10个以上产业收入超过千亿元的城市,培育2到3个产业收入超过5000亿元的产业集聚区。
基于web技术的船舶设计咨询服务系统开发
为了在方案设计阶段给船东提供相关咨询服务,本文根据智能协作原理中的Agent技术,提出了建立船舶设计咨询服务系统的思想,并从系统层次、结构功能的`角度阐述了该服务系统的构建框架及实现方法.
作 者:张进才 陈顺怀 Zhang Jincai Chen Shunhuai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湖北,武汉,430063刊 名:江苏船舶英文刊名:JIANGSU SHIP年,卷(期):26(3)分类号:U662关键词:船舶设计 咨询服务系统 Web技术 Agent技术
1、对日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现状
1.1 软件外包
软件外包(Software Outsourcing)是指发达国家的软件企业将全部或者部分非核心软件开发业务,通过外包的形式给人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的优秀软件企业进行开发,从而自身能专注于其核心业务,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日本是世界第二大软件产品和服务外包市场,中国凭借地理和文化优势,理所当然的成为日本软件外包项目的主要承接国。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09年日本软件外包目的地中国占据了70%以上[1]。目前国内的北京、上海、大连、杭州、西安、无锡、南通等城市都将目光瞄准了日本软件服务外包市场,制订了各自的软件服务外包发展计划。
对日软件外包产业的迅猛发展,导致了对日软件外包人才的大量需求,高素质的对日软件外包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我国发展对日软件外包的瓶颈之一,高职院校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培养出合格的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人才,是高职院校对日软件教学工作目前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1.2 对日软件外包人才需求分析
软件外包是一个新兴事物,最大的特点是绿色,无污染,技术含量高。它符合我国产业更新升级的大趋势,软件外包行业已成为我国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现代服务业的新机遇。为抓住这一重要机遇,积极主动承接国际,特别是日本软件服务外包产业转移,国家已明确提出并启动承接服务外包的“千百十”工程。即在中国培养1000家具有国际资质的大型服务外包企业,推动100家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将其服务外包业务转移到中国,建设10个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承接服务外包的基地,全方位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力争2010年服务外包出口额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两番[2]。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万金发主任指出:中国在大力拓展软件外包业务时,需要依托职业教育培育大批具有很强应用能力的实用型软件人才。
在对日软件服务外包迅速发展的今天,需要大量的懂日语并能熟练进行程序开发的人才。而我国的外语教育一直以来是以英语为主体的,日语教育相对较少,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缺乏是必然的。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发展对日软件服务外包重要瓶颈。
在对日软件服务外包项目开发过程中,开发团队一般由项目管理员,系统分析师,系统工程师,高级程序员,程序员等人员组成。软件外包项目的成功实施需要高、中、低三个层面的人才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虽然中高级人才是各个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关注的重点,但鉴于目前我国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业务主要集中在编程,测试等环节,而这些环节的软件开发,初级人才就能胜任,这样一个大量初级人才的社会需求,正是高职软件类服务外包专业发展的机遇。相对于更高学历的软件人才而言,大专层次的人才具有成本低、稳定性高的特点,可以相信高职软件专业毕业生将是对日软件外包企业实用人才中的主力。
2、对日软件外包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2.1 语言障碍
我国的外语教育一直以来是以英语为主体的,日语教育起步较迟,而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中,懂日语,会编程是对人才最基本的要求。由于企业的业务主要是面向日本市场的软件服务外包,开发程序的操作系统全部是日语环境,所以如果不懂日语,是无法进行工作的。
2.2 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实际能力培养
我国高校教育对人才培养侧重的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相对显不足,形成了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的现象,使学生不能很地将两者结合起来,造成了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同时,教师本身的实践能力的不足,使这一情况更加严峻。
2.3 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
软件技术每年都会有重大技术革新,但是实际情况是教师很少能在课堂上讲授最新的IT技术,这样就不能实时追踪市场的实际需求,也就很难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软件外包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3、高职院校软件外包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3.1 加强日语能力学习
对日软件外包对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日语听说和读写能力要求甚高。日语是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必须要掌握的。中国的对日软件服务外包有很大的优势,我们和日本地理相近,文化相同,部分文字甚至一样,这是我们的巨大优势。要想在对日软件外包中有所作为,熟练掌握日语会事半功倍。总之,突破了日语语言关,对日软件外包人才的培养之路也就会走得更轻松更顺畅。
3.2 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
目前,在我们的平时教育中,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最主要问题是学生缺乏实际动手能力,这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实施一些实际的真实项目,让学生加入到虚拟的开发团队中,协作完成项目,从而达到锻炼他们的项目开发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目的。
3.3 注重与企业合作
积极与企业合作,在软件服务外包公司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学生平时即可到公司参与到实际项目的开发中,将日语语言能力与专业技能进行有机融合。从而为以后的项目开发打好基础。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软件初级人才,所以必须及时的了解企业的需求,制订出详细的培养计划,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教学计划,从而保证学生最终的培养质量[3]。
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企业中的初级人才的主要任务是,在项目组长的领导下,准确地理解客户的概要设计书,并能用日语写出详细设计书,单体测试设计书,并能编写代码和进行日文注释,调试代码等,能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能用日语对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并提交给项目组长确认,并能在项目组长和日语技术支持者的协助下,用日语与客户就自己的提问进行简单的交流。一般来讲,日语能力至少应达到3级的水平[4]。
与企业合作,不仅可以使学生直接接受到企业标准化的培训,还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动向,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并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就业,进而达到促进专业更快更好发展的目的。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带来了诸多改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都与传统的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些改进使专业建设更加贴近企业实际和社会需要,势必将进一步促使学校的对外软件外包专业更快更好发展。
4、结束语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业务得到迅猛发展。全球信息产业结构已经向软件和服务外包方向发展。面对规模逐渐壮大的全球软件外包市场,国内高职院校怎样为企业培养出符合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特点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已经成为目前重要而迫切的研究课题。
本文从分析我国对日软件外包的现实状况着手,通过对对日软件外包业务人才需求情况的分析,明确了企业对对日软件外包人才的要求,探讨了高职院校如何结合自身条件和企业需求,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有竞争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邢丘丹,李雯.对日软件外包人才需求分析.技术创新与管理.2009(1).
[2]孙晓梅,林波,彭宇涛.大连软件外包企业的培训方式探析[J].中国市场,2009(9).
[3]赖利君.面对软件外包高职院校的机遇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3).
关键词:EOC开发测试;测试信号源;测试平台及设备
中图分类号:TN94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2-0000-01
目前在广电行业内部,有源EOC测试的几个关键指标就是有效速率、物理层吞吐量和互通互联,广电总局对目前市场上的EOC成熟产品颁发检测合格报告的主要测试指标也是如此。但是不管是总局进行的检测还是地方广电,例如江苏省网、上海东方有线等的测试都是用纯码流来测试有效速率,并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行业规则,所有的EOC厂商也都在跟着市场走。
我们一开始也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检测投标厂商的设备,但是考虑到一来缺乏检测设备,二来这样的检测基本上对于通过总局测试的厂家来说很难分出高下,三来对我们今后实际使用中的基本收视这一重要项目无法有直观的体现。经过大家的讨论,决定打破常规,直接用IP信号源模拟实际使用环境测试有效速率即我们常说的实际并发。方案成熟后我们上报台党委,台党委领导对我们的想法给予了有力的支持,这让我们对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充满了信心。
实际测试开始后,很多在总局测试和地方省网测试中表现优异的厂家纷纷遭遇滑铁卢,实际有效速率的体现只能达到纯码流测试的一半左右,这让我们在坚持让厂商自己整改的同时开始对自己的测试方式产生了疑惑,难道是我们的测试方式发生了错误?我们经过多方查找资料,模拟测试,都没有发现其他问题的存在,就在我们困惑的时候,某家专业生产广电双向器材的厂商传回来的消息让我们总算安心了:该厂商在初次测试失败后不甘心,回去在南方的研发测试基地搭建了一个和我们一模一样的平台,测试结果和在我们这里的测试如出一辙。在后面的测试中厂商纷纷改进产品设置,慢慢的符合我们基本要求的产品开始不断出现,最终为我们的招标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招标结束后,几家专业生产厂商和我们说,以前的EOC生产设置主要就是跟着主流测试方式走,基本上厂家的产品设置方案中没有把实际并发提高到有效速率一样的程度来重视,但是这次我们宁海的测试个他们提了个醒,对他们今后的产品生产上的方向有了更好的目标,于此同时兄弟广电单位也对我们宁海的测试方案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由于广电行业数字整改属于起步摸索阶段,实际并发的测试一直被广电所忽视,但是随着数字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原有的并发数将大大增加,宁海广电的测试方案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提早将广电行业数字化项目中存在的一个很大的疏漏给揭示出来并为兄弟单位摸索出了一个新的方向。
可以说在这次测试中我们明白了只有符合实际的才是真正实用的,打破常规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要认真的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很多时候工作上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下面将我们的基本测试方案附上,用以交流并请指导帮助我们完善:
一、测试目的
(1)全面了解并掌握EOC产品的技术成熟度及产品成熟度,为宁海广电今后的数字电视双向网络改造提供依据。(2)测试EOC宽带接入产品的多业务支持能力。(3)测试EOC产品的网管功能。(4)测试不同厂家EOC产品的互连互通性。
二、测试范围
本次测试主要通过模拟实际应用环境,测试采用intellon 6400芯片的不同厂家的低频有源EOC头端及终端设备。
三、测试信号源、测试平台及设备
本次测试采用的信号源是宁波数字电视直接传输过来的IPTV信号源,测试过程中点播的节目为每个≦2M的时延电视节目。(在接EOC产品之前,已对信号源进行过测试,将信号源直接接到30个机顶盒上同时进行点播,可流畅播放。)采用的机顶盒分为两类,一类为15台裕隆C2010HA数字电视双模面顶盒,另一类为同洲any sight 600 数字电视双模机顶盒。为了尽可能地模拟实际的应用环境,搭建了如下的测试平台:
注:EOC终端图中只标注了一个,重复的已省略。
整个测试平台的链路损耗理论值为42dB,在调试过程中,可以从芯片反馈的数值中看出,整个链路状态良好,完全支持测试需要。
四、测试方式
(一)最大并发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通过对EOC头端及终端的调试,在保证播放节目图像和伴音都流畅的前提下,使一个EOC头端单路输出尽可能多的带上终端。(点播过程中先将15台裕隆C2010HA型机顶盒点播完成后,再逐个增加同洲any sight 600型机顶盒。)
(二)承载多业务能力测试
在流畅点播节目的同时,在PC上进行浏览网页、下载等操作,观察是否能同时承载数据业务及数据业务对点播的影响如何。
(三)不同厂家EOC产品的互连互通性测试及网管软件测试
将不同厂家的EOC终端接入某一厂家的EOC头端,看是否能完成点播及数据业务的傳输,并测试是否可以用EOC头端相应厂家的网管软件读取及控制各个不同厂家的EOC终端状态。
参考文献:
[1]关雪梅,朱战海.有源EOC系统分析与测试方法研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3(03).
作者:刘宁
安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陕南唯一的省级高新区,标志着安康工业发展进入园区承载、加快推进的新阶段。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是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发展的极其重要的环节,是现代化、市场化、智能化运作的通道,结合安康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实际,现提出几点建议。
一、中介服务是高新区发展的催化剂
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对安康高新区发展“助推”作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一是从高新区功能的层面来看,建设中介服务体系是安康高新区“二次创业”的重要内容。安康工业园区自成立以来,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如今,虽已成功转型升级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但中介服务体系,特别是高新技术中介服务始终发展滞后,这种滞后局面势必严重影响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国内外高新技术园区的发展历史清楚地表明,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是高新技术园区不同于一般工业园区的本质体现。美国硅谷有3000多家中介机构为2700家电子信息企业服务。日本筑波科技园从1979年10个非官方中介机构迅速壮大到1991年的100个。西安高新区之所以始终走在全国高新区建设前列,缘于其在建设初期就高度重视中介服务体系建设,而中关村早在2002年就建成了集中1000余家中介机构的“中介大道”。因此,如果说工业园区阶段园区工作重点主要是招商引资的话,那么高新园区阶段就应该是筑巢引凤、孵化培育,就应该是基础服务体系建设率先突破,从而使真正符合安康产业发展实际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带动安康整个产业升级,实现突破发展。
二是从政府职能转变层面来看,高新区作为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实验区,加之新生事物历史包袱少,应抓住园区管理体制新建和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机
遇,减少新政环节和审批事项,加大服务外包力度,将可以由社会组织开展的业务放手交给中介组织,为中介组织提供发展空间,为园区突破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在全市政府职能转变改革方面做出表率。
三是从提升安康中心城市功能的角度来看,大力发展中介服务业对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竞争力,扩大城市影响力和辐射力有着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
按照城市经济学理论,大力发展中介服务业可以实现城市经济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再向知识密集型转变,成功地进行产业转型。而且,中介服务业是吸纳高级技术人才的智库,可以加速产业融合,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将使城市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大大加强。从我国地级市的发展规律看,一个仅以提升行政审批和管理集聚的城市,其竞争力是比较脆弱的,必须全面提升产业功能。按照《安康市城市整体规划》要求,安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主要以工业、商务、产业研发、物流为主,居住以及其他综合功能的综合新区,必将成为城区向月河川道拓展空间的战略要地,成为未来安康城市功能拓展的核心区域。因此,大力构建安康高新区中介服务体系,对于加快提升产业层次,整合聚集各方要素,完善安康城市功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建立具有安康特色的高起点中介服务体系
高新区中介服务体系主要是为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开展服务,因此,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加之,安康一方面地处内陆山区,经济基础薄弱;另一方面,安康高校科研院所较少,现有的科研单位成果较少,水平较低,所以,如何有效结合安康产业发展需要,发挥高新区中介服务在沟通整合项目源、人才源、企业源和技术创新体系的桥梁作用,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和许多的困难。这就需要政府和管委会在高新区中介体系建设初期高度重视,加大投资,倍加呵护。
相对于国内其他高新区而言,安康高新区虽然基础相对薄弱,但作为安康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却拥有其它园区所缺乏的资源优势,安康地处秦巴核心区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生物多样地区,特色资源优势明显,具备良好的生物产业开发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当前国家正值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时代大环境,安康的资源优势更加凸显。因此,依托安康的特色资源优势,以高新区中介服务体系为纽带,外引内培,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相关资源优势,建立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加大相关资源高新技术产业化成功率,理应是安康经济实现突破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
加强与西安高新区战略合作,构建高起点现代化的中介服务体系。西安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建设中特色鲜明、占据重要地位,在世界有一定的知名度,具有较为成熟的人才、技术、投融资中介服务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安康高新区已经在政府的推动下,与西高新建立了战略联系。因此,我们应抓住机遇,在中介服体系建设方面,重点与西安高新区建立更为密切、更加切实可行的合作关系和工作机制。大力借鉴西高新的成功经验,建立起高起点的中介服务体系。
三、把中介服务体系建设落到实处
中介服务体系从从生产力要素合理配置的层面上有实质性地推进,必须先从组织机构及建设步骤上做起:首先,管委会设管理协调部门。其次,建设高新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最后,要重点建设园区创业服务中心,即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
1、管委会建立中介组织管理协调部门
主要职责:研究园区产业发展战略及产业政策,制定吸引相应中介机构的切实可行优惠政策;制定园区中介机构管理制度,协调规范其行为;为园区中介争取扶持资金等。
部门设置,建议在园区管委会下设中介服务管理中心。办公人员3人,一名管理人员,一名科技人员,一名数据库专业人员。
2、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工作由高新区中介服务管理中心具体负责。
⑴向市政府及省发改委、科技厅、财政厅等部门申请安康市中介服务公共信息平台项目建设,争取资金支持。
⑵采取招投标方式建设公共信息平台硬件设施。
⑶在信息平台内容提供方式上进行创新,采用非营利但维持经营的运营方式。即,一方面充分利用政府部门拥有公共信息资源的优势,与发改委、商业、招商、工商、税务、科技、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以及各行业协会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由管委会应牵头协调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专业技术性强、涉及知识产权领域的数据库建设;加快形成一个功能强大的安康高新区网络平台和一个共享的开放型数据库。将高新区中介服务公共信息平台建成我市中介服务机构对外展示、供求信息发布与交易、信用信息发布、信息交流与通讯、中介服务培训教育等重要平台。
3、建立安康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
总体思路: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高新技术产业,就业创业产业同步发展。秉承“一切以企业需求为中心,为企业提供尽可能多的有效服务”的理念,为企业提供科技、资金、中介、信息、人力资源开发、合作交流等服务平台。
(1)组建安康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建议由管委会主任兼任创业服务中心主任;具体工作人员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管委会中介服务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兼任,其余人员采取市场化手段面向社会招聘。
(2)多渠道筹措资金,探索建立创业服务中心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第一,政府从每年财政中拿出100万元作为创业中心引导基金;第二,高新区管委会、市级职能部门每年从收入中提取部分资金投入到服务中心政府引导基金;第三,创业中心从所服务项目中提取有偿服务费用;第四,创业中心管理人员投资入股;第五,加大宣传营销引入金融机构战略投资者、风险投资基金、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以及民间个人投资。
(3)建设创业服务中心创业大厦。建设以标准化厂房为载体的产业孵化器,为进驻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办公、通讯、展示、洽谈、会议等公用服务设施,餐饮、保险、传真、打字、复印等商务服务,构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服务高效的创业家园。
结合安康高新区实际,有以下方式,供各方面参考。a、高新区筹资自建自营;b、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或商业地产公司建设;c、高新区与高校、科研院所或产业集团共建共营;d、利用园区已有企业大楼,创业中心改造利用。
⑷提升创业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吸引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入园为企业提供综合配套服务,服务领域涉及会计、评估、担保、审计人才、市场策划和管理咨询等方面,形成社会化、市场化、网络化、专业化的中介服务体系,构建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
服务中心要提供优惠条件吸引安康市内外中介机构在创业中心设办事处;要组织对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提高管理人员服务能力;同时,利用好高新区公共信息平台,建立创业中心与各服务中介的联系网络。
⑸呼吁政府集中资金、技术在园区建立公共研发平台和中试基地,形成科研人才、科研成果的聚集。
长期以来,德化陶瓷企业以生产为经营管理的核心,总是热衷于追求产品数量的增加和企业规模的扩展,而产品变化却不大,甚至大多数企业的产品大同小异,以致企业之间大打“价格战”,最终往往是“两败俱伤”,而客户却“渔翁得利”。这种在低技术层次上的生产能力的上升并非好事,一旦这种生产的扩大超过了市场的需求,德化的陶瓷经济发展便会陷入困境。解决德化陶瓷经济发展这一深层次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开发人力资源,推动技术创新。
一、技术创新:一个新的陶瓷经济发展战略
所谓技术创新,就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过程,也是知识的创造、流通和应用的过程。技术创新在西方国家已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甚至新的工业宗教。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个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依靠科技进步进行产品开发和创新的能力。
德化的陶瓷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多为销往欧美的小工艺瓷,科技含量低,艺术含量低,几乎没有什么附加值。虽数量巨大,但登不了“大雅之堂”,因而价格十分低贱。元朝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用“既多且美,购价甚贱”来描述德化的陶瓷,而新近从南中国海打捞起来的“的星”号沉船竞一次运载35.6万件的清代德化青花瓷,足见德化瓷器“量多价贱”是古已如是,也许这也可以说是德化陶瓷的一个“传统”了。
步入WTO的门槛,我们感受到世界科技革命蓬勃兴起,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德化到了顺应世界潮流用技术创新作为陶瓷经济发展新战略的时候了。
二、陶瓷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与技术最终要通过企业这个环节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因此,企业不仅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经济发达国家,企业在技术创新中一直发挥着主要作用。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容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开辟新市场、利用和开发新资源等。从基础研究、新产品或新工艺的最初设想到研制、开发,再到工程化、商业化的生产,直至通过市场推广应用而产生经济效益,技术创新的全过程都是在企业进行的,在这种科研与生产直接结合的技术创新体制下,科研直接为生产服务,企业为技术创新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持,使得产品层出不穷,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所以,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的规律。
为了充分发挥科技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提高陶瓷企业的竞争力,从而提高我县陶瓷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必须形成以陶瓷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我县的陶瓷科研机构基本上是名存实亡,而陶瓷企业基本上没有自己的科技开发队伍,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和压力。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要使陶瓷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首先政府要通过政策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其次要出台面向所有陶瓷企业的、针对研究开发能力建设和活动本身的减免税政策;第三要颁布更具体的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第四,应有强度更大的、针对企业家和创新者的创新激励政策。
企业在技术创新中要正确把握二对现实关系。一是产品和工艺创新与组织管理创新的关系。技术创新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技术发明或技术进步。技术开发从一开始到工程化阶段、生产阶段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同时与市场、组织管理、生产过程、资金运用、技术背景等各方面交互作用。产品技术和工艺技术无法自动与其他要素实现重新组合,单纯技术无法实现产品创新或工艺
创新,而必须依靠组织管理创新或制度创新来实现。二是首创创新与改创和仿创创新的关系。技术发明的意义要靠技术创新去实现,而首创创新的意义要靠改创创新和仿创创新去实现。任何一项或一群技术创新中,进行首创创新者只能是少数一两家企业,其余企业或者跟在首创企业之后,瞄准首创技术发展进行技术跟踪,随时准备进行生产组织和市场战略的调整以实现创新,或者与首创者保持相当距离,节省研究开发费用,只投入少量资源于技术服务、培训,把注意力放在一旦新的市场出现后迅速进入市场,占有可能占得的市场份额,也即大多数企业只能做改创创新和仿创创新。
三、人力资源:技术创新的关键
企业要进行技术创新,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开发。伴随着新世纪的来临,人类社会那种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时代已逐渐接近尾声,一个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的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决定因素,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中一切资源中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
然而直面我县的人力资源状况,不难发现,尽管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人力资本缺乏,即人力资源的质量不高,这是发展陶瓷经济的薄弱环节。首先,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低,从高中阶段升学率不足50%可见一斑。其次,劳动技能低,结构不合理。普遍没有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技术高超的比例极低。第三,熟练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数量偏少,加上陶瓷企业普遍实行家族化管理,家长制、结构简单、规范性差等因素也制约了技术的创新。
优先开发人力资源是我县陶瓷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性工程。我们要根据县情,把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改变人力资源素质低下的劣势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着眼点。一要转变观念,把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作为基础战略。二要提高劳动力素质,
积累人力资本。三要改革分配制度,把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投资放在同等位置,参与企业剩余价值分配。四要合理配置和使用人才,追求人力资源效益的最大化。总之,企业要由以生产管理为主转变为以知识管理、信息管理为主,“知识主管”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千方百计培育和发展创新精神,开拓精神和创业精神,大力开展创新活动。
四、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主渠道
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形式。发达的西方国家都十分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在德国,同龄人中70%的年轻人都得接受“在企业是学徒,在学校是学生”的“双元制”职业培训。德国前总理科尔曾说过:“经过很好职业培训的青年是德国最大的资本,是经济稳定的`保障。”而日本人认为“职业教育是明天的经济。”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和水平影响着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可以说,职业技术教育是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直接作用于经济,影响甚至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德化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大量的技术创新人才。
(一)在纵向上,要稳定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重点拓展高中后职教和高等职业教育。我县中等职业教育由于主动适应和服务于陶瓷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层次偏低,而高中后的职教还是空白,大量的高考落第生未经职业技术培训而流入人才市场。因此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迫在眉睫。目前县委、县政府正积极筹建陶瓷职业技术学院,这是德化历史上里程碑式的极具前瞻性的重大举措。未来的陶瓷学院,必将成为德化陶瓷技术创新人才的摇篮,成为陶瓷技术创新的培训中心、信息中心、学术交流中心、科研中心,为德化陶瓷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使德化陶瓷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在横向上,要以陶瓷产业发展为目标,调整职业学校的专业结构,改变目前专业单一的现状,要做好陶瓷企业对人才需求的预测,围绕陶瓷行业关键技术,新兴技术、优势技术不断开设新专业,特别是陶瓷企业急需的经营管理类人才、科技人才、涉外类人才、营销类人才的培养。
目前,高学历、高职称师资的匮乏成了建设陶瓷职业技术学院的“瓶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设置标准》规定,要有100个本科学历的教师且专任教师中的25%应是高等学校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方可批办。因此,独立办一所学院要走一段较长的路程。实现办陶瓷学院目标的最佳途径是分步实施、先联后独:第一步,先与高校联合办学,办成某高校的教学点;第二步,办成某高校的一个二级分院(如泉州大学陶瓷学院);第三步,独立举办德化陶瓷学院。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中医药适宜技术;实践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1-0117-03
近年来,国家推出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中医药的发展,为中医药事业尤其是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且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卫生服务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更好地将中医药技术融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大力推进中医药适宜技术进社区,让社区居民充分享受到中医药低廉、便捷、高效的服务,解决居民看病难,看中医更难的问题,使社区卫生工作能够健康有序地推进[1-2]。因此,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院通过以附近中山小榄社区作为实践对象,如针灸、推拿等,并对其社会效益进行观察分析,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和背景
1.1.1 研究背景 随着医改的深入,为最大限度地利用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满足社区居民对于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的推广和应用不断加强。自1999年卫生部等8部委下发的《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若干意见》明确表示:“根据居民需求,大力开展中医药、民族医药等适宜技术,进一步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提示中医药工作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区应积极全面推进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开展,使更多相关人才进驻社区,以中医药服务社区规范化管理及成熟的中醫药技术服务社区基层居民,达到提高国民医疗服务水平的作用。
1.1.2 社区资料 选取我院附近中山小榄社区作为实践对象,于2010年2月至2014年4月期间调查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人口数据(数据均来源于中山小榄社区人口管理办公室),本社区至2014年共有5213户住户,总人口34728人。其中,常住2671户,户籍人口19678,其中男性11582人,女性8096人;暂住2542户,暂住人口15050人,其中男性8973人,女性6077人。中山小榄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985人,其中常住老年人572人:男性243人,女性329人,75岁以上46人;暂住及流动老年人413人:男性180人,女性233人,75岁以上36人。
1.2 方法
1.2.1 需求分析 根据中山小榄社区体检、全科诊疗资料显示,患有疾病的居民中,老年人患者占80%以上,其中73%的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颈肩痛、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肩周炎等慢性疾病,存在广泛的康复理疗需求;中山小榄社区现有残疾人48人,其中肢体残疾21人,存在康复医疗和功能训练的医疗需求,而这种医疗需求一直也是残联要求开展的工作。2010年2月至2014年4月期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区内工厂数量不断增加,公路网日趋密集,工伤和车祸也随之增多,且在全科诊疗工作中发现,创伤、损伤等意外所致的疾病在社区主要健康问题中所占比例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对社区居民的健康构成较大的威胁,其诊疗需求也日益增大。
1.2.2 中医药适宜技术部设立 医院社康科根据中山小榄社区特点以及其服务中心自身优势成立中医药适宜技术部,设中医药康复医师(1名)为组长,中医药康复技(1名)为副组长,护士(3名)为组员,由组长制定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计划和培训组员,副组长协助组长实施各项工作。
1.2.3 设备准备和技能培训 设备准备:准备中医药适宜技术诊疗设备,如电子针疗仪、特定电磁波治疗仪、全自动腰椎牵引床、负压吸引治疗仪、起立训练床、减重步态训练仪等;技能培训:所有人员均进行中医药适宜技术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针灸、中频电疗、推拿按摩、颈腰椎牵引、中药敷贴、穴位注射、负压吸引治疗和养生保健服务等。
1.2.4 宣传活动和健康教育 宣传活动:通过讲座、咨询、义诊等活动宣传中医药防病、保健知识,同时,开展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科普知识进社区活动和具有中医特色的养生保健工作,另外,运用中医药方法结合现代理疗手段,开展中医药康复医疗服务;健康教育:在活动过程中,解答社区居民的健康问题,提供专业的咨询指导,详细讲解疾病知识及针对性给出康复建议,健康教育疾病范围主要包括颈肩痛、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肩周炎、落枕、中风后遗症、腹泻、便秘、肢体及脊柱关节功能障碍等。
1.3 评价指标 统计接诊人数和制定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诊疗疗效、服务态度、诊疗费用、康复保健、其他建议等,各项内容可多选,每3个月进行一次调查。
2 结果
自2010年我院在中山小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开展各种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宣传活动以及健康教育以来,社区居民到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进行康复诊疗、功能训练等适宜中医药技术的人数持续上升,社区健康服务中心2010年至2014年期间平均每天接诊人数分别为34人次、41人次、67人次、95人次,居民常见病、多发病治愈率均达到70%以上。同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效果好为56%,服务周全为43%,价格便宜为35%,康复保健作用强为34%,其他为18%。
3 讨论
3.1 社区卫生服务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优势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亚健康人群的日益增多和广大人民群众中医药养生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也日益感受到中医药养生保健所带来的好处。有研究显示,通过在社区中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可有效缓解社区卫生服务压力,解决社区居民“看中医难、贵、复杂”的问题,有利于合理分配医院医疗资源,减轻医院压力[3]。我院通过以附近中山小榄社区作为实践对象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并对其社会效益进行观察分析,发现有以下优点。
3.1.1 应用效果好 随着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中的开展,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居民常见病、多发病治愈率达到70%以上,表明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让社区居民充分享受到中医药便民、简化、低廉的特色,具有简便易学、取材方便、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的优势。
3.1.2 群众反响好 每年的平均每天接诊人数分别为34人次、41人次、67人次、95人次,表现为不断上升的趋势,民意的随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效果好为56%,服务周全为43%,价格便宜为35%,康复保健作用强为34%,其他为18%,表明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特点符合社区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和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综合性卫生服务的要求,可有效减少社区群众对日常医疗的投入,进而降低我国医疗费用的增长。有利于推动新医改的实施,使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逐渐深入到基层居民中,可更为显著体现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实用价值,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
3.1.3 开展环境好 随着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的开展,实际工作中常用的医疗设备具有操作易、体积小、价格低的特点,如针灸、艾灸、推拿等,不需复杂大型的医疗设备即可实施和服务于社区群众,且群众实际获益良好,多数病患的病情均得到明显的缓解,使整体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充分体现出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开展中便捷、低廉、优质的特点。
3.1.4 开展工作好 在中医适宜技术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有充足的时间与社区群众进行沟通,可充分了解病患的实际情况,并作出个性化的治疗指导和建议。同时可通过沟通向社区群众灌输日常医疗知识,宣导中医适宜技术的特色,使社区群众更深入、更深层次了解和掌握中医药的知识,有利于提升病患对疾病、保健、康复等方面的认识,并可有效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的品牌形象,使社区群众更信赖中医适宜技术,为后续开展工作做出良好的铺垫。
3.1.5 开展前景好 随着中医适宜技术工作的不断开展,社区团队人员均参与了多次技能培训课程,并通过与诊疗患者的经常性接触将理论知识逐步应用至实际工作中,有效提高了医护人员在中医药方面的技术知识和实际技能,使病患获得的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形成良好的循环,有利于深化改革社区医疗服务保障系统,促进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充分体现出中医适宜技术实施的的现实意义和广阔前景。
3.2 存在的问题 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虽然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群众反应、开展环境和前景,使多数社区群众受惠,但在实际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如在开展前期,所组建的团队成员中仅有带队医师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知识和开展具有较深的认知,造成相关人才缺乏,且可投入资金不能满足中医药适宜技术多方面开展的需求,使开展工作难度大大增加,开展进度也较为缓慢[4]。因此,总结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的重担问题,思考并提出有效的意见和建议,对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以提高社区群众医疗服务,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5],本研究通过对本次开展工作进行总结,发现了以下几点问题。
3.2.1 政府财政投入和支持力度不够 中医药适宜技术已有卫生部文件下达推广指示,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政府未对该技术推广起足够的关注,在社区医疗中保障制度较为缺乏,多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尚未纳入医保范围,且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宣传、培训等的相关支持政策较少,致使推广工作的进展比较缓慢。
3.2.2 中医药人才匮乏 在中医药适宜技术实施过程中,相关中医药人才较为紧缺,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培训,且由于社区群众病患中以中老年人群居多,其病情一般較为复杂多变,对中医药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要求高,因而前期实施难度较大,效果也相对不明显,不利于后续的推广。
3.2.3 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缺乏系统管理 目前,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尚未有统一的服务管理体系,处于初级摸索阶段,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精细化分级、分类存在较大的难度,其相应的实施配套设施也未完善,服务病患的疾病类型较为单一,多以内科疾病为主,尚不可满足对其他疾病的诊治,进而限制了中医药适宜技术全面推广。
3.3 对策建议
3.3.1 政府加大支持 建议政府应提高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推广的关注和重视,深入了解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特色与优势,并针对其特点建立相应的服务管理体制和医疗保障制度,使社区群众深切享受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实惠,提高中医药适宜技术各个项目的利用效率,进而提升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价值。
3.3.2 加强人才培养 政府及相关医疗部门应制定相关的中医药知识体系和标准,并实行相应的考核标准,提高中医药人才的地位与待遇,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中医药技术的发展,通过知识、技能培训等课程加强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进而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有利于促进和规范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6]。
3.3.3 宣传中医特色 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具有便捷、简单、低廉的特色,在群众接受率不断提高的总体良好态势下,政府应大力支持和宣传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优势,鼓励社区群众走进中医药适宜技术,让人民真实感受中医药适宜技术在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的优质服务,进而建立良好的口碑和形象,使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进而促进中医药适宜技术往更深的层次发展[7]。
综上所述,在社区卫生服务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完全符合当前我们国家对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可有效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服务质量,有利于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值得作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李静,余信国,杨桂琼.深圳市社区居民对中医适宜技术的需求和认知情况调查[J].现代医院,2011,11(6):101-103.
[2]许永建,高启胜,郭清,等.浙江省农村中医适宜技术人才培训的实践与思考[J].健康研究,2011,31(6):448-450.
[3]蔡祖祥,马灿泽,余道兵,等.适宜中医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0,8(1) : 80 -81.
[4]李静,余信国,杨桂琼.深圳市社区居民对中医适宜技术的需求和认知情况调查[J].现代医院,2011,11(6):101-103.
[5]余信国,李静,杨桂琼.西乡街道社区居民对中医适宜技术的认识和需求分析 [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9):1591-1592.
[6]陈容,孙雷.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服务中心的临床运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9):34-35.
[7]汪珍秀,肖素娟,李玲,等.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推广运用的成效[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6):2626-2627.
【服务软件开发技术思考论文】推荐阅读: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前景广阔01-16
学生公寓生活服务系统软件工程研究论文12-05
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05-29
软件售后服务承诺05-31
软件项目售后服务承诺书10-08
软件产品维保服务合同10-27
“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软件01-01
互联网技术软件工程论文06-23
临沂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十二发展规划11-10
软件技术开发合同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