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绿色建筑
题目:绿色建筑与环境保护
课程名称:环境保护概论 课程类型:公选课 学生姓名:田璐 学
号:07514115 所在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专
业:小学教育 完成日期:2009.12.绿色建筑与环境保护
班级:0703 姓名:田璐 学号 07514115 自我评分 80 成绩
摘要:提出绿色建筑的新概念,论述了绿色建筑的能源观、设计观和技术观。关键词:环境保护 绿色建筑 设计技术
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严重挑战。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正奉为信条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许多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人类本身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它与其支撑的环境息息相关。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我们今天必须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并将其置于与经济和社会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同时,还要进一步高瞻远瞩,通盘考虑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这就是1992 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宣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思想的基本内涵。即要改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掠夺性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发展模式,从传统的资源型发展模式,走上良性循环的生态型发展模式,促使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其中经济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社会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与目的,环境生态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建筑是三者的综合体。这种新的发展观必然导致产生新的建筑观———可持续发展建筑观,即保护生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存环境,是21 世纪建筑的基本任务,绿色建筑及其研究和实践正是为实现这样的目标而提出的。何谓绿色建筑体系
绿色建筑体系是基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原则,以“绿色”经济为基础,“绿色”社会为内涵,“绿色”技术为支撑,“绿色”环境为标志建立的一种新型建筑体系。在研究上,它将自然、人和人造物纳入统一研究视野,不仅研究人的生活、生产和人造物的形态,而且也研究人赖以生存的自然发展规律,研究人、自然与建筑的相互关系。在目标上,它追求人(生产和生活)、建筑和自然三者的协调和平衡发展。在方法上,它主张“设计追随自然”。在技术上,它提倡应用可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不污染环境、高效、节能和节水的建筑技术。绿色建筑所代表的是高效率、环境好而又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自身适应地方生态而又不破坏地方生态的建筑。它所寻求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模式。绿色建筑要赋予建筑以生命。它是一个能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智能型的、可调节的系统。绿色建筑的能源观———节能与环境
现代建筑是一种过分依赖有限能源的建筑。能源对于那些大量使用人工照明和机械空调的建筑意味着生命,而高能耗、低效率的建筑,不仅是导致能源紧张的重要因素,并且是使之成为制造大气污染的元凶。据统计,全球能量的50 %消耗于建筑 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为了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绿色建筑主张调整或改变现行的设计观念和方式,使建筑由高能耗方式向低能耗方向转化,依靠节能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及开发新能源,使建筑逐步摆脱对传统能源的过分依赖,实现一定程度上能源使用的自给自足。日本有关学者研究得出: 在环境总体污染中与建筑业有关的环境污染占比例为34 %,包括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而生态环境保护是绿色建筑的追求。因此,绿色建筑设计必须深入到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考察、评估建筑能耗状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建立全面能源观。首先必须注重研制、优化保温材料与构造,提高建筑热环境性能。如在建筑物的内外表面或外层结构的空气层中,采用高效热发射材料,可将大部分红外射线反射回去,从而对建筑物起保温隔热作用。目前,美国已开展大规模生产热反射膜,主要用于建筑节能。此外,还可运用高效节能玻璃,硅气凝胶———新型节能墙材,以提高节能效率;其次,研制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核能、风力、水力)的收集,储存装置和热回收装置。太阳能是一种最丰富,便捷,无污染的绿色能源,近年来在我国的天津、北京、甘肃、河北等省市建立了17 座被动式太阳能恒温式住宅,以建筑物本身为太阳能收集器,从而达到屋内取暖制冷的目的。绿色建筑的设计观———建筑与气候
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可以用机械空调来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这自然是人类的幸运,但这种违背气候环境的高能耗建筑使我们付出了巨大的经济和能源代价,同时增加了生态环境的污染,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居者与自然环境人为地分离。为了克服现行建筑模式对人的负面影响,绿色建筑注重地区气候与建筑的关系,并将考虑地方气候特点的设计作为绿色建筑的一项基本方法,这是一种按人体的舒适要求和气候条件来进行建筑设计的系统方法,即根据当地气候特征,运用建筑物理的原理,合理组织各种建筑因素。事实上,人类对于环境的舒适、健康需求,常常无需现行空调设备也能得到满足,如: 我国陕北的窑洞在-20 ℃左右的气候下,其室内被大地包围着,仍保持着15 ℃上下的舒适室温; 还有西双版纳干阑住宅在酷热的气候中,仍可在室内创造出荫凉的空间。因此,以绿色建筑的设计观来看,大自然是主要的供给者,而辅助设备系统属于其次。因而大部分的照明可以由太阳光提供,制冷由流动的空气产生,采暖可以从人体以及办公设备中获得 通过其他自然方式补充: 太阳加热,以风压和太阳浮力产生自然通风,以水的蒸发产生制冷。考虑地方气候特点的设计是一种可以在任何技术层次上使用的方法,因为,在绿色建筑中气候所包含的各种因素是当作资源来考虑的,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率,是考虑地方气候特点的设计的本质。如果将其原理与未来智能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以及其他节能技术结合在一起,就会构成丰富多彩的绿色建筑前景。绿色建筑的技术观———技术与形式
绿色建筑是一个能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智能的、可调节系统。因此,它要求建筑外层的材料和结构,一方面 作为能源转换的界面,需要收集、转换自然能源,并且防止能源的流失; 另一方面,外层必须具备调节气候的能力,以消除、减缓、甚至改变气候的波动,使室内气候趋于稳定,而实现这一理想,在很大程度上必须有赖于未来高技术在建筑中的广泛运用。首先,环保节能型材料是绿色建筑所必须的,必须对现有建材和技术进行环保、节能评估,提出技术改良、更新措施,使之符 合环保、节能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日益走向成熟,在绿色建筑中这些高技术将得到广泛的运用: 如建筑结构有可能引入有机体的原理,在混凝土中埋设光导纤维,可以经常地监视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况,自我修复混凝土可得到实际应用。建筑物表面材料,通过多功能的组织进行呼吸,可净化建筑物内部的空气,并降低温度,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可用于百页窗的调整或空调系统风口的开闭,自动调节太阳光亮,建筑物表面的太阳能电池,可提供采暖和照明所需要的能源,无论使用何种技术,绿色建筑总是立足于对资源的节约(reduce)、再利用(reuse)、循环生产(recycle)等几个方面。其次,绿色建筑的形式必须利于能源的收集,建筑的外层将不再是“内部”与“外部”的分界线,而将逐步成为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界面。绿色建筑的材料和形式将是多样的,尤其是外层材料将是高度综合、高效多功能的,而且,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将最大限度地吸收各种先进技术,创造一种能更加适合人类生活的、与大自然高度和谐的高科技建筑环境。
绿色建筑是一个新兴的、动态的和发展中的概念,它随着技术与社会的进步而逐步充实其意义。可以预言,绿色建筑将成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存,持续发展的理想建筑模式。目前,绿色建筑意识已在许多国家引起重视。荷兰住房计划强调使用无污染建材; 瑞典一家最大的住宅银行于1995 年初宣布,只向绿色建筑贷款。
美国的“生物圈二号”示范区研究;瑞典的“生态循环城”计划;由意大利著名建筑师亚得里奥洛。特理姆鲍里主持,欧洲各国专家共同参与设计,采用多种高新技术,号称“全球第一家生态村”的圣。乔密尔村已在西班牙伊维沙岛实施。位于美国俄亥俄州东北的OBERL IN 学院最近推出一项耗资500 万美元的环保建筑设计,它所需能源之一半是由曲线形屋顶上板状太阳能光敏发电设备供应,板的倾角可自动追踪太阳行迹; 另一部分屋顶则为绿化所覆盖,具有迅速吸纳太阳能、缓和雨水排放流速的特点,是理想的自然隔声、绝热层。同时具有供应物和消耗物持衡、食物和废弃物等量、生活和设施体系的生成品均安全分解、拆卸处置、回收再使用的特征。今天,绿色建筑体系已经广泛地渗透到建筑设计中的许多方面,建筑师将在现代社会中创造一种“回归自然”的建筑形式,遵循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设计出与自然、人、社会融为一体的人类生活空间。但是,按照欧洲国家的经验,在经济方面,绿色建筑需要更多前期费用,而利益回收速度又相对缓慢的一类项目。更主要的是,用于绿色建筑体系方面投资所带来的回报最终并不一定能够装进开发商的口袋,而多由使用者和社会所分享。即使这样,一般也须若干年以后才会见到节约资源的价值开始大于用于生态方面投资的价值。这些都有可能使决策者与开发商望而却步,或者觉得力不从心。似乎这已成为一种规律,即如果一种新的思想或技术所产生的短期效益(如投资回报比)并不明显高于传统思想或技术的效益,那么即使它会有更好的长期效益(如低廉的建筑管理与维修费用,长寿命、节约资源等)也很难为人们所接受。在建筑、城市以及社会各方面的任何变革都有可能出现这类问题,特别在我国社会逐步进入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它已成为社会的一道门槛。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应当在可持续发展原则基础上建立一套新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如: 使采用节能设备与材料、无公害材料及各种节约资源的措施成为设计中的必须。并通过政府在立法、税收等方面的政策调整,加强绿色建筑在经济上的可行性、特别在开始阶段,如果没有一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道德方面的激励体制用以补偿开发商由于额外投入所 带来的损失,绿色建筑的推广就是一句空话。
由于绿色建筑概念传入我国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同时基础研究起步较晚、总体建筑质量较差、区域差异巨大、制度体系不完善、人们的绿色环保观念欠缺等多方面特殊的国情,使得在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中将会遇到比发达国家更多的困难。
作为为扭转全球环境不断恶化而兴起的绿色建筑运动,首先代表着的是一种观念的革新,如何理解绿色建筑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将不仅影响人们对这一命题的态度,更直接关系到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将建立什么制度、应用并发展怎样的技术,并最终影响整个运动的发展过程。
1 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
1.1 绿色建筑与环境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建筑本身而言,需要实现与内、外部的和谐。内部的和谐指的是应该不危害在其中居住的居民健康,不应散发出有害气体,有效阻断外界的有害物质的进入,营造良好的内部生态系统。与外部的和谐指的是建筑要与环境相和谐,应尽量减弱或避免产生外部污染。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来看,建筑需要从开始施工、建造、使用,直到最后拆除的全过程都与环境相和谐。这就要求建筑从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都要精心对待。
1.2 我国建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居住环境不断改善,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以施工面积增长尤为迅猛,2004年的施工面积达到近30亿m2。而且自2000年以来,每年的施工面积超过竣工面积的绝对值不断加大,说明这些年的建筑业呈现出不断扩张的势头,未来一段时间内会有更多的建筑竣工交付使用。
如此大量的建筑的竣工,一方面说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推进的速度很快;另一方面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给居住在其中的人们造成了更大的伤害。
1.3 建筑能耗巨大,制约经济发展
2004年以来,尤其是进入2007年以后,全球油价屡创新高,能源价格不断攀升,直接导致了运输成本的增加,随后传递到各种需要运输的货物上,给中国带来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建筑基本材料的价格也随着铁矿石、铜矿石等全球金属价格的上涨而不断上涨,与运费价格的上涨相叠加,导致建筑成本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建成完工只是第一个步骤。如果建筑的设计、施工不合理,建成后仍会有大量的能耗。我国幅员辽阔,各种资源分配极为不均,总体上仍处于能源短缺的局面。一方面要不断开发新的能源,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有效利用现有资源。逐步改造现有建筑、降低能耗,在设计、建设新建筑时考虑节能和环保,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对于我国而言,经济的发展必然涉及到能源和资源的分配问题,把如此巨大的建筑能耗降下来,才能够更好地支持其他行业的发展,提升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
2 发展绿色建筑应注意的问题
1)转变领导观念,加深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的主导作用更为重要:负责规范市场行为,建设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市场经济固有的竞争的自发性和无序性必须由政府加以规范和协调。例如,在建筑物建设开工之前,必须由城市的规划部门进行总体规划。城市的规划者首先就需要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城市的建设必须与其所处的环境相和谐,各级领导必须转变传统观念,认真领会党中央关于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深切认识“绿色建筑”的含义和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性,严格控制审批程序,按照绿色建筑的建设标准批准新项目,以减少新建建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2)充分利用税收等经济杠杆调节企业和自然人的行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平台和基础,国家利用财政和金融杠杆调节企业行为。“绿色税收”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个概念,其实也是一个理念,是所有有利于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税收的总称。除了与环境有关的资源税、环境保护税以外,凡是能够间接地促进环境保护的税收,如所得税、消费税、关税等,都可以纳入“绿色税收”的范畴。不论是企业的经营行为,还是自然人的消费行为,都会受到国家经济杠杆的影响和调控。
3)加强对建筑设计、施工人员有关“绿色建筑”相关知识的培训。员工是企业理念的执行者,一个企业员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完成其目标的能力,企业在高层制定战略后需要通过对员工的培训以使其理念得以真正推广和实施。绿色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并不是完全颠覆现有的建筑理念,而是在现有建筑理念基础上的改进和提升。要求设计者拥有多方面的知识和素养,在设计时考虑更多的因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设计建筑,力争使建筑与内外界环境能够和谐共处。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尽量使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尽量实现设计的目标。整个施工的过程也应该尽可能地减少排放废气、废水,削弱噪音及其他污染。
4)避免盲目改建原有建筑,造成巨大浪费。
5)提倡全民“绿色”意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而日益高涨的能源价格也促使人们想方设法节约能源,以降低生活的成本。
建筑只是一个载体,给居住在其中的人们提供了生活的平台。在中央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的指引下,提倡全民的“绿色”意识,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合理、有效地使用绿色建筑提供的功能,避免因为追求一时的享受而破坏了环境,影响了绿色建筑原本设计的功能。
6)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循序渐进地发展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的理念已经提出很久了,国外已有不少的实践。但是人们对于这个理念的认识也一直在不断改进和完善。由于工业化时间较早,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早已开始发展绿色建筑,并大面积推广。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需要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绿色和环境保护的追求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不断吸收、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依照绿色的理念,逐渐改造现有的建筑,把有限的资源和能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对于建筑承包企业而言,从原有的施工方式的转变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甚至比较困难。但是企业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处理好当前和未来之间的关系。绿色是建筑发展的大趋势,企业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规律。短时间的改变会带来长期的竞争优势,为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3 结语
绿色建筑是一种理念和方式,推广、实施绿色建筑对于整个社会都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但是在发展绿色建筑的同时,一定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不可过于急躁,应该循序渐进地改造现有的建筑,创造绿色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贺永,乐颖.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6,32(10):11-12.
政府力推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最早起源于英国,1990年,英国出台的BREEM标准是国际上首个绿色建筑认证体系。根据我国2006年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是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总结起来就是“四节一环保”。我国还将绿色建筑由低到高划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三个等级。
此次两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将按照绿色建筑星级的不同,实施有区别的财政支持政策,以单体建筑奖励为主,支持二星级以上的高星级绿色建筑发展,提高绿色建筑质量水平。二星级绿色建筑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可获得财政奖励45元,三星级绿色建筑每平方米奖励80元,奖励标准还将根据技术进步、成本变化等情况进行调整。
推动发展 完善标准
相关政策的推出一方面是对节能和环保事业直接鼓励,另一方面也会推动整个绿色产业的联动发展,使得整个绿色建筑的市场环境、检验标准都完善起来。绿色建筑换句话说就是有效利用资源的建筑,同时做到环保、舒适、健康。绿色建筑选择建筑材料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个是尽量使用可重复使用、可循环使用、可再生使用材料;另一个是选用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材料和产品,最好是有国家环境保护标志的材料和产品。
因而,购房者在关注绿色建筑时,可以从建材和环境两方面入手。比如北方的节能更注重冬季采暖,而南方则要强调夏季隔热,不同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有不同的侧重点和“绿色”的方式,这在绿色建筑中就是一种因地制宜的概念。另一方面就是建材的各类环保、节能指标了,专家指出,很多人认为绿色建筑就是不成熟、价格高,但实际上目前国内三星级绿色建筑成本大概每平方米增加200元,二星级增加100元成本,一星级增加50元成本。因而绿色建筑是一个广泛的概念,绿色并不意味着高价和高成本。
不过,目前绿色建筑所占的市场比重还较少,相关的配套产业和各项标准都尚未完善,购房者在选择绿色建筑的时候也不要盲目相信开发商对自己项目使用的材料环保程度、单项节能技术的简单堆砌和强调,而要多看住宅的舒适度指标,包括室内温度、湿度、物体界面温差、空气的流速、空气中污染物的含量以及新风量等,这些都是衡量居住舒适与否的标准;第二就是住宅的能耗,应该关注整个建筑的能耗降低了多少,是低能耗、微能耗、还是零能耗住宅。
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论文【1】
摘 要: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人们使用建筑时健康、舒适,达到文明、环保、人与自然和谐,使绿色建筑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环保
目前,我国提倡建筑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绿色建筑开始启动。
绿色建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避免建筑物对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的破坏,资源循环利用,室内环境舒适,人们不再过分重视艺术形式,改变传统的建造方式,达到可持续发展。
一 绿色建筑及其特点
绿色建筑体系是基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原则,以“绿色”经济为基础、“绿色”社会为内涵、“绿色”技术为支撑、“绿色”环境为标志建立的一种新型建筑体系。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绿化,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资源,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人类建筑经历了掩蔽、舒适、健康三个阶段后,正逐步走向绿色建筑阶段。
其主要特征是大量利用可再生资源,强调能源节约和建材的循环使用,尽量减少建造与使用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损害。
绿色建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贯穿于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建造、使用以及维护的全过程,覆盖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
绿色建筑注重与资源的和谐,包括日光利用、空气流通、景观环境、水体引入等的综合考虑,为居住者提供健康舒适的空间,并对周边环境形成积极影响。
绿色建筑将环保技术、节能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渗透到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其重点在建筑节能。
为了达到节能与环保的目标,绿色建筑在建筑选址、建筑造型、环保建材、绿化保水、环境控制、综合节能、智能化系统、二氧化碳排放、水资源利用、废弃物排放、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防潮防霉、降噪减震等方面采用大量新型实用技术。
二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节约能源。
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
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
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
2.节约资源。
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
3.回归自然。
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和装饰材料,室内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当,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
绿色建筑还要根据地理条件,设置太阳能采暖、热水、发电及风力发电装置,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
三 城市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
建筑节能是绿色建筑的重要部分,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有关标准,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技术、工艺 、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减少建筑物及用能系统的能耗。
目前城市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
1.缺乏建筑节能意识。
由于从政府部门到开发商、投资商和大多数设计、施工、监理、物业管理人员以至广大人民群众均缺乏建筑节能的基本知识和意识,对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
2.缺乏行政监管机制。
政府及主管部门未将建筑节能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宣传、推广力度不够。
既缺乏由多个相关部门组成的建筑节能工作协调机构,建筑节能监管体系不健全,造成执法不严、监督不力。
在建筑节能的项目管理上,设计与验收相互脱节,生产和使用相互脱节。
同时,我国现行的建筑验收标准并没有把建筑节能纳入进去。
3.缺乏政策法规标准。
建筑节能不可能只由市场自发地去开展,必须通过政府出台完备的政策法规体系去规范约束甚至强制执行。
虽然我国已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建设部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但力度远远不够。
4.缺乏有力的激励政策。
长期以来,国家对能源的管理偏重工业和交通节能,建筑节能的发展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引导和扶持。
国家及地方还缺乏对建筑节能的实质性经济激励政策,建筑节能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建筑节能的总体水平很低。
四 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对策及其方向
1.建立健全建筑节能工作机构。
推行建筑节能工作涉及面广,建议成立专项建筑节能工作领导协调小组。
主要负责督促贯彻有关建筑节能工作的法规、方针和政策;统一协调解决建筑节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地方性的有关政策措施,督促检查建筑节能工作执行情况,安排专门工作人员负责建筑节能的具体管理工作,从发展方向和整体规划上加以把握项目实施,从根本上解决建筑节能执行力问题。
2.推行安居房建筑节能示范标准工作。
政府主导,才能使建筑节能工作向良性发展。
建筑节能的推广不可能由市场自发地去开展,必须通过政府的引导 、约束甚至强制执行。
3.编制建筑节能专项规划。
为加快节能建设,使建筑节能得以有序发展,应编制建筑规划和实施计划。
在新建建筑物中,要严格执行国家《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实施办法》、《民用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等有关规定。
4.找准建筑节能发展方向。
安装太阳能热水器而造成景观破坏、存在安全隐患、邻里纠纷等现象,太阳能热水器已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安装和验收,太阳能热水器已成为建筑的一个构配件,所有上下水管全部走管道井,既美观又便于日后维护,尤其是解决了居民用水的实际问题。
5.增加绿色建筑节能资金投入。
一是政府带头示范,对新建建筑工程,特别是公共建筑要加以严格管理,在预算时增加用于绿色建筑节能的投资;对既有建筑的改造,需同步考虑用于节能的费用。
二是利用各种合作交流机会,争取民间资金的支持还可通过建筑节能研究开发项目培养、扶持若干企业,并使新产品开发与示范工程相结合,鼓励节能企业加大技术投入,实现产品更新换代。
绿色建筑虽然要求高,难度大,但对于建设生态城市具有现实意义。
随着国家建筑节能管理办法的出台,以及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的相继完善,绿色建筑开始在现代城市发展起来。
文明、环保、人与自然和谐会被人类重视起来,这给人类带来了生机和希望。
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绿色建筑”倍受关注。
参考文献
[1]刘培琴.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发展[J].煤气与热力,.
[2]孟扬.绿色建筑的理念与实践[J].城市住宅,.
建筑遮阳对绿色建筑的贡献【2】
摘 要: 未来绿色建筑将越来越深入人心,其“可持续发展”理念中最重要的主题就是节能。
本文通过分析建筑遮阳在建筑节能,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贡献,对建筑遮阳各种形式的应用和建筑遮阳技术的发展措施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 绿色建筑; 建筑遮阳; 发展措施
1 引言
绿色建筑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理念,尽管绿色建筑的内容包罗万象,但其中最重要的主题莫过于建筑的节能对策。
建筑节能本应包括围护结构、空调、照明等,而建筑围护结构的设计对于建筑在运行中的耗能是一个重要因素,其中能耗居高不下的关键在于窗户、露台与阳光房。
因此,建筑遮阳,对于建筑能耗的下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建筑遮阳与建筑外门窗的有机结合,可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也体现了绿色建筑“以人为本”的设计初衷和对室内热环境以及视觉舒适度起到积极的作用。
2 建筑遮阳对绿色建筑的贡献
2.1建筑遮阳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贡献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环境保护涉及的范围广、综合性强,它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还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绿色技术是指能减少污染、降低消耗和改善生态的技术体系。绿色技术是由相关知识、能力和物质手段构成的动态系统。
通过学习本门课程,我们可以知道环境保护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无论是对现在还是对将来这都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协调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关系,统筹兼顾发展与环保,那么绿色技术将是重中之重。绿色技术负载着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关系,强调防止、治理环境污染,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发展绿色技术,响应可持续发展战略也将是今后的必然发展路线。因此,此门课程的学习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今环保问题已然迫在眉睫,但是人们的环保意识却依然淡薄,从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温室效应、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已对我们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保护环境是中国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利益和基本目标之一,实现可持续发展依然是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绿色技术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的工艺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演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以高消耗、高排放、易污染为特征的现代技术,奉行“人类中心主义”,追求的目标是征服自然。实践表明,现代技术正在改变地球的基本演化方式,这是很危险的。因此,必须进行技术范式转换,由现代技术过渡到绿色技术,制止人类“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以维持现阶段地球的基本演化方式。与传统工业技艺相比它拥有着强大优越性。所以发展此项技术是解决当下问题的良好方法。
环境污染检测与控制技术是绿色技术中的重要部分,现在各区域与全球都已形成环境监测网络,对世界的各个方为进行严密检测,全球监测系统业已形成。同时,资源的节约也是绿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有效的利用资源,从资源的开发直到消费为止,从各环节有效避免其浪费与损失,提高效率。不但如此,从具体方面比如大气污染、水污染、有机物污染都有相应治理技术。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模型系统的构建,一方面能够对建筑内部的能耗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另一方面也能根据客户要求提供各种信息管理、节能优化等服务。建筑部门可以对建筑的各种耗能项目进行准确的评估,根据不同耗能项目的耗能大小,来建立相应的绿色建筑模型系统。绿色建筑模型系统能够建筑的各种耗能情况,进行准确的量化分析。在绿色建筑模型系统建立后,还要在使用过程中对各种耗能情况进行不断优化,以达到完美的节能效果。绿色建筑模型系统通过科技创新、管理优化,来最大限度挖掘节能潜力,为未来的建筑节能打下坚实基础。
引言
工业革命以后, 伴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世界面临人口爆炸、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困扰。21世纪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提出到走向实施, 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人类共同的主题。
我国是人口多、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按人均计算, 煤、石油、天然气等关键能源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对能源的需求量持续增长。由于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低下, 而且长期以来以煤为主导能源的用能方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破坏, 因此环境和资源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尖锐。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步入了快速发展期, 城镇的范围不断扩大, 带动了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设业的繁荣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居住需求, 而且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但与此同时带来的是我国的建筑能耗总量的持续快速增长, 并且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建筑能耗还会增加。“十一五”期间, 建筑节能工程被列入国家十大节能工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仇保兴副部长提出了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以及保护环境的“四节一环保”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涵盖了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各个环节, 为建筑节能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十二五”期间, 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在继续贯彻上述理念的基础上, 应该更加深入的开展建筑节能工作, “对建筑提出更高的节能目标”, 推动新建建筑向低碳、绿色、生态等方向去发展。
1、低碳经济与绿色建筑的概念
如何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严峻挑战, 是当前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能源的需求量还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增加,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还将持续增长, 温室气体排放以及由此带来的气候变暖问题还可能进一步加剧。
1.1 低碳经济的概念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 “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低碳经济理念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提出的, 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宗旨是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 实现“碳中性”, 即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CO2与人为吸收CO2的动态均衡, 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平衡。
英国等欧洲国家倡导发展“低碳经济”, 日本提出建设低碳社会, 世界各地争相发展低碳城市。2007年亚太经合组织 (APEC) 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 我国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 令世人瞩目。2009年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 我国再次向世界承诺, 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由于碳排放量与矿石能源的消耗直接相关, 因此改变发展模式, 提倡可持续发展, 减少能源消耗, 对我国来说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1.2 绿色建筑的概念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 2010年我国向新建筑项目的投入首次超越美国, 成为全球头号建筑大国。数据显示我国建筑能耗是同类气候地区发达国家的三倍左右, 而且现有建筑中95%达不到节能标准, 新建建筑达到节能标准的不足20%。因此, 推行绿色建筑成为建设的当务之急, 尤其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 必须考虑推行绿色建筑, 并将其置于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同时, 还要进一步高瞻远瞩, 通盘考虑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 促使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建筑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到最后的施工建设、运营管理及最终的拆除, 形成了一个全寿命周期。关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 意味着不仅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并利用环境因素, 而且确保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 运营管理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空间, 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 并使拆除材料尽可能再循环利用。这就是绿色建筑, 不仅促进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 缓解能源紧缺矛盾, 减轻环境污染, 而且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因此, 绿色建筑是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最直接、最廉价的根本措施。
2、低碳经济下绿色建筑与环境保护的策略
为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低碳示范区”就是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环境质量改善为前提, 以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 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以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 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 以及系统工程的方法, 探索建立一个低排放、低污染、低消耗、生态化的规划建设方案, 实现一种循环、节约、可持续的低碳城市发展之路, 全面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不仅有助于推进地区可持续发展, 还将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努力产生重要影响。
3、低碳示范区的绿色建筑与环境保护措施
低碳示范区的建设从绿色建筑层面出发, 以完善区域建设为目标, 探索建立一个低排放、低污染、低消耗、生态化的规划建设方案, 从而达到符合低碳经济的、高水准的场地建设和建筑设计建造要求, 实现一种循环、节约、可持续的低碳城市发展之路, 塑造独具魅力、和谐社会生活的典范。
3.1 示范区规划制定与土地开发利用研究
对示范区的产业结构布局、交通规划、能源规划以及公园绿地的开发与建设进行规划与评估, 并提出符合低碳经济模式的环境保护与规划策略, 指导相关决策部门的管理与评价。
3.2 示范区的建筑生态设计策略研究
对示范区的工业和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室内外工程的开发与建设进行规划与设计, 分析地域建筑科学合理的生态观和设计观, 提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地域建筑特色空间的设计策略。
3.3 示范区的建筑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评价分析研究
对示范区的场地土壤、大气、噪声影响以及水污染和光污染等环境影响因子进行模拟和实证研究, 开展相应的数值计算分析, 提出场地建设阶段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及人员的安全与健康管理措施。同时提出建筑材料与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使用策略与评价管理要求。
3.4 示范区的建筑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研究
对示范区的室内外环境进行分析, 对原生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以及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提出绿色管理与监督的具体实施方法, 优化管理政策和条例。
4、结语
经济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社会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与目的, 环境生态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 建筑是这三者的综合体。这种新的发展观必然导致产生新的建筑观——可持续发展建筑观, 即保护生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存环境, 是21世纪建筑的基本任务, 绿色建筑及其研究和实践正是为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而提出的。
绿色建筑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理念, 从理性设计思维方式和科学程序的角度, 以提高建筑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资源效益为目的。不仅有利于使用者的健康, 还能够降低环境的负荷, 而且能够与环境相融合, 使建筑成为环境的良性的有机组成, 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低碳经济的建设理念下特色尤为鲜明。
参考文献
[1]“十二五”建筑节能将转向节能量控制[EB/OL].http://sx.house.sina.com.cn/2011-02-25/075918856.shtml.
[2]低碳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http://www.ahpc.gov.cn.
[3]蔡谨.绿色建筑与环境保护[J].大陆桥视野, 2009, (5) :78-79.
[4]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EB/OL].http://discovery.163.com/cop15.
[5]中国成全球头号建筑大国[EB/OL].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7241.
【关键词】低碳;绿色建筑;环境
在传统的建筑工艺条件下,建筑规模的迅速增长伴随着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严重破坏。而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建筑在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条件下,还要在其能源消耗上降低能耗,逐渐要求建设绿色建筑,对用水、用电、绿化等方面实现环境的优化。
一、节能减排潜力大
根据能源研究所的统计研究,如果把建筑能耗全部电能、热量折算成电量消耗,建筑能耗占到全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在现代建筑中,越是大型的、综合功用的建筑能耗越大,超大型建筑能占到总建筑耗能的70%以上,其中包括生产型建筑、公共设施建筑。而从全国总体来看,生产与公共设施建筑在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方面只有损害没有保护,急需在低碳节能、处理废水废气、保护周边环境上多下功夫。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各类建筑面积飞速的增长,其耗能幅度成倍增大,在我国已有的建筑中,从设计理念、结构和材料使用都比较传统,传统的建筑没有进行能源节约的设计,且随着建筑的使用,电器的增多,其能耗排放都要高于现代建筑,因此,进行技术升级的空间很大。同时应该看到,节能减排实施方面,效果也不好,对于政策的落实或是节能减排硬件的使用还做的不到位。在节能减排的意识上,从生产到生活,人们意识不强,节能减排的措施掌握的还较少,而对于每个人来说,一些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措施易于执行,只要提高思想意识,就能大幅度的改善建筑的环保问题。我国各级政府十分重视“节能减排”工作,而建筑的节能改造,就是政府的中心工作,所以,节能工作的推进形势向好,建筑的节能减排潜力很大。
二、建筑节能技术概述
根据现代优秀建筑的技术研究可以了解到,建筑节能、环保技术有如下方式:一是通过设计,强化绿色建筑理念,进行节能改造。通过对建筑物的绿色设计创新,或者在建筑已有结构中使用先进的节能材料,使得建筑物能耗显著降低,资源利用率相应提高,环境进一步受到保护。通过设计的改变和已有建筑的改造,效果十分明显。二是在建筑物中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建筑项目的优化。目前采用较多的可再生能源有太阳能、地热、风能、生物能等,这些能源合理的利用,环保又节约成本,是长远且生态的节能方法,是未来节能的主要思路。三是改善已有建筑的通风、取暖、空调系统的设计。大型建筑的空调与取暖是建筑的最主要耗能部分,因此,优化建筑的通风与取暖管道敷设,提高热能使用效果,减少因温度变化带来的建筑物的电器损耗,最大效率的利用温度,进而实现建筑节能,提高效果。四是建立智能型楼宇。利用信息自动化手段实现建筑使用的智能控制和建筑使用能源的有效利用是当今建筑节能的新趋势。通过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大型建筑各个系统自行自动调节控制,可以减少人力,并达到有效的节能目的。
三、低碳环境下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一)建筑的外观设计中的节能因素
建筑的朝向、构型、窗户、屋顶等方面的设计都对耗能产生影响。第一,对于建筑物的朝向设计,原则是冬季能获得足够的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能利用自然通风并防止太阳辐射。第二,体型,如何合理地确定建筑形状,必须考虑本地区气候条件,冬、夏季太阳辐射强度、风环境、围护结构构造形式等各方面的因素。应权衡利弊,兼顾不同类型的建筑造型,尽可能地减少房间的外围护面积,使体形不要太复杂,凹凸面不要过多,避免因体形复杂和凸凹太多形成外墙面积增大而提高体形系数,以达到节能的目的。第三,窗的设计与建筑节能。现代建筑的窗户较大,大窗是现代建筑美观设计的趋势,然而,大窗设计不利于室内温度的调节,尤其是冬季不利于保温,夏季室内温度上升加快,侧面加大了空调暖气的使用频率,增加了建筑的能耗。第四,屋顶绿化设计。屋顶绿化设计是一项很理想化的设计,且从畅想到实践已经改良了很多次,屋顶绿化经过多年的技术改进,已经成为了现代建筑的节能标志,屋顶绿化不但能改变环境与生态,还能在保温与生活用水的利用上给建筑提供很大帮助。
(二)建筑内部形式的节能因素
无论是大型公共建筑、生产设施,还是民用生活建筑,其功能决定了能源的消耗与对环境的影响,在内部结构方面也各有特点。因此,内部构造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节能情况。首先,建筑内部通道设计,内部通道是人们进入室内空间的必经场所,内部通道更是通风、空气交换的重要场所,内部通道也是管道交错、线路敷设、水流通过的通道,热量在此进行交换,水流从这里流过。由此,内部通道设计是电器使用、废水处理的重要场所。其次是大空间场所设计。大空间场所消耗能源的速度更快,电器使用的效率更低,不容易做好节能工作。例如大厅设计,如何做好大厅空调放置、通风设计、取暖设备设置,需要设计者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如果安排得当,能够大大节省电力与材料。第三,是室内的空调管道设计,空调设计不但要顾及到空调送冷,还要顾及到热交换,在大空间的公共建筑中,不只是将空调管道建在上方,还要考虑采用地面送冷,要考虑到风口穿过楼板将风送至中庭,这种不增加能耗的送冷,也能提高人的舒适度。第四,要考虑到空间的划分。例如会议室和办公室的安排,特别要注意冷气泄露的问题。要将空调房间集中设置,上下对齐。对温湿度要求相近的房间宜相临布置,屋顶应有良好的隔热措施。
(三)建筑材料选择的节能因素
材料在建筑行业中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时代的科技发展水平。成本低、效果好的材料是建筑企业所青睐的,然而当今社会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更好,对健康材料、环保材料的选择占到了绝对大的比重,因此,选择材料对于环保十分重要。
首先是框架选择,以钢结构为例,钢材为可回收利用材料,在建筑拆除后钢结构框架可以回收,因此,钢结构的应用本身就节省了资源。在结构上,钢结构大大降低了梁高,节省了空间。
第二,窗户的用材,同朝向的双层窗的节能率必然比单层窗更加节能。窗户设计的时候尽可能选用断热桥铝合金窗或塑钢窗,少用或者不用单玻彩铝窗、单玻推拉塑钢窗。虽然初期成本较高,但随着节能效率的提高,其耗能的减小,保温效果的提高,从其电费的节省来讲,很快就能收回。
(四)建筑内的功能设计的节能
第一,配电系统设计。对于配电系统,在配电系统电压等级的确定上,应选用较高的配电电压深入负荷中心。选用高效低耗变压器,应该使变压器的实际负荷接近设计的最佳负荷;可考虑设专用变压器,以降低变压器损耗;负荷线路路径尽量短,以降低线路损耗。
第二,电气设计。对于照明,应尽可能地选择高光效光源即常说的节能灯泡。对于空调,要进行空调位置的优化设计,要将空调的制冷制热效果发挥到极致。
第三,给排水设计。公共建筑的用水是资源节约的重要一环,其原则就是做到自动控制,现在的感应设备与节水设备都较为先进,只要在设备上因地制宜的采用正确方式,就会在节约上取得很好的效果。
第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对于风能、太阳能的利用在我国的大城市的高层建筑上都已经开始运用,其中利用风洞发电、利用太阳能蓄电的装置在很多公共建筑上都能见到,有效的利用了空间和可再生能源,大大节约了电能和热能。
参考文献:
[1]叶祖达.绿色建筑的市场化:经济效率与成本效益分析[J].住区,2015(01).
[2]鞠鹏艳.创新规划设计手段 引导北京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以北京长辛店低碳社区规划为例[J].北京规划建设,2011(02).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与方法分析
摘 要:当前,我国的建筑评价过程中,对绿色评价方式的运用还不够完善。尽管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有了一定的框架,然而对评价标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还有待提升。因此,本文主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绿色建筑与绿色建筑技术的内涵,并且指出了绿色建筑评价的方式与手段,从而能够为我国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的完善提供积极的借鉴,更好地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技术;方法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13.239 0 前言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提出,我国各行各业中都在积极履行可持续发展目标。特别是建筑行业来说,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以及环境破坏问题已经日益显露出来,因此绿色建筑评价方式与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笔者主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方法论的研究,从而能够积极促进我国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使我国积极走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道路。 1 绿色建筑与绿色建筑技术的内涵 所谓绿色建筑,就是建筑施工工程中,应该加强对绿色理念的践行,做到合理利用资源能源,使资源得到一定的节约,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减少环境污染,使环境得到积极的保护,以此能够促进我国的资源节约型社会,以及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能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健康与舒心。而对于绿色建筑技术来说,在施工中,应该合理控制能源质量、水电以及环境等问题,以此能够使建筑得到一定的绿化。对于绿色建筑技术的运用,能够促进节能节地目标的实现,而这也积极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因此,当前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绿色建筑技术的分析与运用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能够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人们营造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 绿色建筑评价的技术与方式 2.1 准备阶段的绿色评价 建筑工程施工前,应该做好准备工作。而在这一阶段,可以积极实施绿色建筑评价,主要针对一些对象类型进行评估,进行绿色建筑评价工作的实施。首先,应该对评价对象的类型进行积极确定。由于评价标准受到不同类型对象的影响。所以,作为相关人员来说,应该,从对象所在的自然环境,以及对象的建筑因素入手,对建筑评价的框架进行积极确定,从而能够将准备阶段的工作做好。 2.2 评价标准的积极确定 对于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来说,主要包括两种:定量标准与定性标准。而对于这两种评价标准来说,有着各自的优缺点。然而,在现实评价过程中,应该对国家标准或者国际标准进行积极借鉴。而如果不能对现行的国家评价标准作为采纳,可以针对当地的现实发展情况,对评价标准进行制定,这一过程中可以积极采纳专家给出的意见等[1]。此外,对于评价标准来说,主要借助标尺的形式,并且能够对当地的发展状态进行合理反映。此外,还要在评价过程中,注重核心方面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应该对数据信息进行积极收集,然后实施测试工作。另外,作为评估人员来说,应该从评价标准出发,分类归纳所收集的信息内容,并且实施定性的判断。此外,在现实的评价中,作为评价人员来说,可以输入相应的设计以及运行过程中的数值,并且以评价标准为依据实施评价,从而能够使评价更加科学、合理。 2.3 总结阶段的绿色评价 这一阶段中,应该综合所有评价层次的结果,借助配合权重系统,计算评价结果。而在这一过程中,对评价人员也有相应的要求,评价人员应该具有相应的资格水平,才能在评价过程中实施规范的评价。而对于评价的结果,应该通过加权累计的手段来计算,综合所有的评价分数,并且针对不同的分数,对绿色建筑的等级进行合理确定,最后,还要对相应的登记证书进行颁发等。 3 加强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完善 当前,我国的绿色建筑的评价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方面,并且评价内容也不够全面。因此,应该加强我国绿色建筑评价的完善。首先,应该将科学的评价标准体系构建起来。而在这工作实施之前,需要认真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且积极响应环境保护政策,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发展目标,以此才能有效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使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其次,还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针对我国的发展实际,还要将我国相应的法律条文作为发展的积极参考与借鉴,才能使评价标准更加客观,以此能够使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除此以外,要想使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更加完善,使评价标准更加科学与准确,一方面,应该保障评估的准确性,使评估工作具有一定的公正性与公平性;另一方面,还要还要积极从当地的现实状况出发,进行指标体系的制定;此外,还要积极考虑建筑行业的现实发展状况,以此能够在评价过程中,具有全局意识,能够对不同角色的利益进行积极考虑,以此能够促进评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发展[2]。 最后,在评价过程中,针对评价方法,应该将定性评价积极向定量评价方式转变。作为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大多数都是借助累积的形式进行计算,然后再对总评结果进行分析计算等。但是,随着实践经验的证明,这种方式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对于绿色建筑来说,不仅仅对艺术造型加以重视,还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然而,在生产、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过程中,其中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都有一定的数据,但是这很难进行定量评价,因此,当前应该加强对评价方式的完善,促进评价的科学发展。 4 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评价体系的建设。而建筑评价体系的绿色环保也是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对于当前我国的发展现状,加强环境保护与资源能源节约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应该增强自身的绿色环保意识,促进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从而能够积极走向绿色环保道路,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酒淼,宋凌.绿色建筑使用后评价方法研究思路[J].建筑科学,2015(12):29-31. [2]徐亚军.办公楼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浅析[J].建设科技,2016(04):55-56.
【环境保护与绿色建筑】推荐阅读:
环境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07-02
环境保护与电力建设09-08
十八大与环境保护10-10
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10-13
旅游与环境保护论文11-05
绿色环境税收的概念与实践07-17
环境污染与保护作文06-30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06-25
《化学与环境保护》教学设计06-06
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