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和自我意识

2024-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自我和自我意识(精选9篇)

自我和自我意识 篇1

学生姓名:

专业:

学号:

指导老师:

【摘要】

就现在这个社会而言,大学生数目众多,社会竞争巨大导致了学生压力过重,从而出现自暴自弃、自我认同缺乏的现象。也有因为自我意识不足,心理的承受能力较弱,面对现实和理想差距往往倍受打击从而一蹶不振。也有自我意识不足,对自身了解不到位,导致选择错误,遗憾一生。大学生是一个让人能否成功的关键,就对大学生自我意识不足和自我认同缺乏这一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和提出相应的对策是非常有意义的。

关键字:大学生,自我意识,自我认同,对策

一、问题展现

大学生自我意识不足和自我认同缺乏的社会现象日趋严重,大学生因自卑而垂头丧气,自我否定,感到前途渺茫,最终对人生失去信心,走上厌世轻生的道路;大学生过于追求完美,力图塑造完美的自我形象,但现实总是与想象存在着偏差,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无法实现目标时,对自己产生怀疑,否定自己的心理,在无法排解的焦虑下,最终走上了自杀之路。社会中这样的案例是屡见不

鲜的,这不知让祖国失去了多少有用的人才,让多少幸福家庭从此一蹶不振。而这种问题在现在社会大学生中还有很多,时不时就会有媒体新闻会报道某某高校某某学生跳楼自杀等事件,搞得人心惶惶,影响社会安定。

二、原因分析

(一)自我意识不足的原因

1.自我意识

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反映现实的最高形式,是人对现实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反映。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成果之一。一般意义上,自我意识是指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即个人对自己的存在、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当大学生开始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举止开始关注的时候,对这些自我的变化会十分敏感,从而开始到许多未曾注意到的“自我”,这些会让他们感到很惊奇,但同时也会让他们发现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的差距,引发自我意识矛盾。

2.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

理想自我是由理想或为满足内心需要而在意念中建立的有关自己的理想化的形象,是非现实的;现实自我则是产生于自我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对自己各个特征的认识,是自己对自己目前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显而易见,这二者是存在差距的,合适的距离会激励着自我的发展。

然而由于现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现在的大学生普遍都具有强烈的成功动机和好胜心理,十分想要成功,想当第一,于是他们内心便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一个“理想自我”。而能力、经验等有限的现实自我与那种心理下产生的“理想自我”进行一对比,便会产生心理上的巨大落差。这种巨大落差便会对大学生造成巨大的打击,从而产生焦虑,不满,自卑。

3.主体自我与客体自我的落差

作为一个可以称为知识份子的大学生,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有一个相对积极的评价。然而这种评价是在没有太多思考和丰富的经历的基础上诞生的,所以这评价是不完善的,也是不太客观的。进入大学后,接触社会多了,他们开始在意他人眼中的自己,从社会和他人的立场上来观察自己,结果往往会发现许多真实但

自己却难以接受的现实,如“其实我并不是很聪明”、“原来我的篮球水平也只是中下”等等。这种主观和客观的落差会造成巨大的失落感和心理不平衡。

(一)自我认同缺乏的原因

1.自我认同

自我认同是能够理智地看待并且接受自己以及外界,能够精力充沛,热爱生活,不会沉浸在悲叹、抱怨或悔恨之中,而且奋发向上,积极而独立。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且在追求和逐渐接近目标的过程中会体验到自我价值以及社会的承认与赞许。既从这种认同感中巩固自信与自尊,同时又不会一味地屈从于社会与他人的舆论。健康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人际关系有很好的适应能力,他们尊重自己和他人的需要与情感。

2.适应力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现在大学生来自情感、生活、学业、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大。而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的这种变化,从而陷入苦闷、迷茫和焦虑的认同危机状态,甚至有些大学生在以极端的方式来证明他们的某些真是的生存状态。

3.对社会的漠视

这种危机来自于大学生对自我的否定,对社会的漠视。对自我的否定主要表现为怀疑自己、否定自己。具体来讲,缺乏自信,缺乏客观的自我评价,不能很好的调整自我,常常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盲目乐观,自信,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对面前的困难了解不到位,导致失败深受打击。对社会的漠视,具体来说,是愤世嫉俗,他们从自身角度去观察和思考社会,从而过高的去期待社会,但当美好的心愿与现实生活的残酷相碰撞时,就会产生对社会的诸多不满甚至有报复社会的不健康的心理。还有就是逃避自己在社会所担当角色的责任。

三、对策

(一)学会适应

大学生对适应这个社会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当个体进入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后,应该适当的调整自己的认知、情绪、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以达到个体之间、个体与客体间相互协调。其次学生面对社会环境的变化,能主动改造环境以适应自身需要,或是能改造自身以适应环境的要求,从而使自己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二)自我意识的培养

面对自我意识不足,首先我们要尝试去接纳自己,理性的对待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多发现一些自身潜在的优点,给自己一个全面可观的评价;其次,我们要有一个合理的参考体系,这样我们才能通过合理的社会与他人的比较中衡量和评价自我;再次,要在适当时机展现自我,在社团活动中展现长处,建立一个积极的自我形象,增强信心;最后,我们要有意识的填充自己,通过阅读书籍、听听讲座来提升自己。

(三)自我认同危机的对策

面对自我认同危机,我们要从大学生自身和社会两方面着手。从大学生角度,首要任务便是确立自信,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一下,从中找到自己的优点,好好思考并合理的认识自己。也可以展示自己让台人感觉到你的优点,通过他人的观点来树立自己的认同感。从社会角度来讲,要优化社会心理环境,积极为大学生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从体制改革、教育、文化等多个方面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建立良好的社会公平、公正的竞争体制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择业环境,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为他们步入社会起到奠基作用。

参考文献

自我和自我意识 篇2

一、学生危机意识和当前学生危机意识的现状

1. 危机和学生危机意识

根据美国危机学家Uriel Rosenthal所说, 危机通常是指决策者的核心价值观念受到严重威胁或挑战、有关信息很不充分、事态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需要迅捷决策等不利情境的汇聚。学生危机意识则是指在学生时期, 学生在思想和主观意识上对不确定性事件或者突发事件的潜在应对和处理的综合能力表现。

2. 学生危机意识的现状

当前, 学生危机意识尚且处在一个萌芽阶段。由于我国传统上, 父母对子女的保护意识过强, 加之现在独生子女不断增加, 孩子更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因此, 从出生到求学, 孩子都是处在父母的保护之下, 无形之中, 也就使孩子淡化了危机意识。并且, 学校基本都是把教育定位在第一功能, 而对学生的安全危机意识则缺乏必要的传授。学生危机意识现状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 未树立健全的危机意识

我国的学生普遍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过分关爱和保护, 独立意识不强, 应对事件和处理矛盾关系的能力较弱。况且由于学生时期, 多数的生活环境在校园里面, 而校园相对独立于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之下, 比较清净和安全。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面对如此的安全、稳定的生活、学习环境, 学生的危机意识自然是无形中放松了很多, 有的甚至是根本就没有树立健全的危机意识, 总是在思想上没有对潜在危机予以足够的认识。而且父母、老师的保护也会令学生认为:即便发生危机事件, 也会有父母和老师来处理, 这也使学生放松了健全危机意识的树立。

第二, 监护方对学生危机意识的教育缺失

学生时期, 作为监护方的父母和学校对学生的危机意识的教育缺失, 父母仅仅是教育我们: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拿陌生人东西。但是, 却对防火意识、处理同学关系、面对不良分子等危机缺乏必要的教导。而作为主要监护方的学校更是经常把学生的学习放在第一位, 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危机意识的教育。

第三, 危机意识教育方法单一, 流于表层

近年来, 一系列校园悲剧的发生, 时刻的在为学生危机意识的匮乏敲响警钟, 学校也逐渐认识到了加强学生危机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始着手采取了一些方法来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 但是教育的方法比较单一, 普遍都是危机发生时, 才给予重视, 进行适当的危机教育, 缺乏长效机制。且对学生危机教育只是流于表层, 多数情况下只是简单的理论讲述, 口头表达, 并未进行深层次的实践模拟。

第四, 学生自身危机感不强, 疏于防范

学生由于自身的社会阅历不够, 且交际圈相对简单, 平时的生活环境多数都是在校园里, 对危机的发生, 疏于防范, 自己的危机感不强。宿舍里面电器的违规使用;违反校规, 晚归现象时有发生;经常和校外不熟悉人群有一定关系等等。这些都是导致校园危机发生的导火索。

二、加强学生危机意识的必要性

加强学生的危机意识, 对于增加学生的社会适应力、提高学生的人身安全、维护校园安定团结、维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进行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学生危机意识的加强对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具有铺垫作用

当今社会充满了竞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 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危机意识的增强, 对于学生以后进入社会, 面对工作和复杂的人际关系, 都有一个缓冲和铺垫作用。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以后, 将会面临更多的潜在危机, 其中包括员工危机、人际关系危机、家庭危机等, 在校期间的危机意识的正确树立, 将会大大提升以后学生的社会适应力。

2. 增强学生危机意识, 有助于保护学生人身安全

学生危机意识的增强, 将会增加学生对危机的突发、应对、处理的能力, 学生一旦树立了良好的危机意识, 面对突然的事件, 也会做到胸有成竹, 不至于手忙脚乱, 甚至是作出一些遗憾终身的决定。上海某学校四个学生面对宿舍大火, 纵身跳下六楼, 显然是一出校园悲剧, 如果学生事先有了良好的危机意识, 也不至于因为安全意识的淡化, 而造成四人死亡的悲剧。可见, 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 对保护学生人身安全大有裨益。

3. 学生危机意识的提升, 有利于维护校园安全, 维持正常教学秩序

学生危机意识的不断提升, 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交际意识、为人处世的警惕性都会伴随着提高, 相应的, 学生危机意识的增强, 必然给那些校园犯罪分子一定的打击力度, 逐渐缩小校园犯罪的空间, 增加了对犯罪分子的识破能力, 对整个校园的安全起到了很好的维护作用。由于校园安全程度提高了, 学校的教学秩序也会随之更加和谐。

三、面对危机, 学生的自我保护手段和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途径

由于以上种种分析可见, 学生的危机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缺乏。遇到危机情况发生时, 自我保护的方法单一, 或者根本不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同时, 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淡化, 也是造成学生危机意识缺失的原因之一。由于危机意识的缺乏, 酿成了太多的严重后果, 因此, 迫切需要加强危机意识, 教育不断提高对危机的预警能力, 从学校、学生和规章制度三者相结合出发, 立体化、全方位地探讨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途径。

1. 自省、自律、自检, 树立危机意识, 加强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虽然多数时间在校园活动, 但是也应该时刻保持自省、自律、自检的作风。首先, 在日常生活中, 尤其是宿舍生活中, 要时刻保持自省, 不要违反学校的宿舍安全、用电安全规定, 否则一旦发生危机, 则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其次, 要树立自律意识, 不要违反校规私自外出、晚归、留校外人员就寝等, 这种“隐蔽”的危机, 一旦触发, 由于具有隐蔽性, 他人很难及时制止, 势必会酿成大祸。最后, 要时刻进行自我检查, 看看自己是否存在着危机意识淡漠的时候, 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日常生活、学习中, 要不断保持自省、自律、自检, 危机意识要时时树立, 处处树立, 从而不断地加强自我保护和自我管理能力。

2. 学校应该树立危机观念, 加强安全教育

危机意识的树立, 不仅指学生的危机意识, 而且亦指学校的危机意识。作为管理方的学校在学生的自我保护和自我管理中的影响也至关重要。学生生活学习的宏观环境就是学校, 学校应该对学生的安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平时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安全危机意识的教育, 可以通过讲座、宣传栏、告示、传单等宣传手段, 进行理论上的危机意识教育。也可以进行危机实践模拟, 譬如2008年的四川地震中, 有某个学校定时进行危机实践教育, 学生的危机意识很高, 结果四川大地震发生时, 该校几千名学生在几分钟内迅速作出反应, 没有一个学生在地震中遇难。由此可见, 学校危机意识的教育, 对学生自身安全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可以说, 学校的危机实践教育, 不仅可以增强的学生的危机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而且可以在关键时候挽救生命。

3. 家长和学校要架设起互动桥梁, 共同推进学生的危机教育

学生危机意识的培养, 不是短短几天或者几堂课就可以形成的, 而是靠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学生多数都是在家庭和学校之间来往, 而学生的启蒙教育往往都是在家庭中完成的, 当然, 学生的危机意识也是从家庭就开始生长发芽了, 父母的正确引导和教育, 无疑会对学生危机意识的雏形形成具有关键作用。而家长和学校之间纽带连接的同时, 不应该只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教育, 也应该把危机意识教育一起迁徙。把学生的危机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从家庭教育为主成功转向学校教育。在这个转移过程中, 家长和学校要架起沟通的桥梁, 并建立长效机制, 一直把危机意识作为学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4. 相关制度的完善

当前, 学生危机意识的淡漠, 不仅仅是相关利益方的责任, 而且还和相关制度的不完善有着重要的关联。不仅需要国家相关部门针对当前的学生危机意识不够进行调查, 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而且学校也应该有相应部门来负责学生的危机管理, 并且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来抓。

总之, 学生危机意识对于学生本身的成长, 学校的安全管理以及社会的稳定和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加强学生的危机意识, 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 并且加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纽带作用, 进而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安全意识, 对于构建和谐校园, 促进教学有序开展, 培养合格人才都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魏林.对大学生进行危机意识教育刻不容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0 (01) .

[2]林章义.弘扬“两院精神”, 促进学生成才.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3) .

自我和自我意识 篇3

1.知识目标:知道增强自我保护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自我保护和依法维权的意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问:前面,我们学过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受到哪几种保护啊?(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

问: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看这个案例中,哪一句话体现了哪一种保护。(屏幕呈现案例)

问:晓斌最后的下场是什么?晓斌不是受到这么多的“保护”吗?为什么还落得如此下场?

问:看来,我们仅有的这四种保护够不够啊?

问:还需要什么保护啊?(自我保护)

二、讲授新课

问: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呢?我们先来看几张图片,从这些图片中,我们能不能得到点什么启示。

探究活动一:增强自我保护之防止误入歧途

图片1:“三缺一,凑够手”

问:图片上你看到什么?打麻将对他有什么影响?

问:图片上的同学知道这些危害吗?他明辨是非吗?

(提示:学生若回答该同学知道这些危害,不过不能怪他,是大人叫他打的,那么就问:大人叫是大人的错,这位同学他自身有没有错呢?他有没有抵制住诱惑呢?学生没这么回答,教师也要引出。)

图片2:“敲诈”

问:图片上你看到什么?敲诈是一种什么行为?

问:是美德还是丑行?他明辨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吗?

(提示:若学生回答不能怪小黑,是他“大哥”唆使的,那么就引导学生回答“大哥”这样做是大哥的错,是违法行为,小黑自身有没有错呢?他有没有做到依法自律呢?学生没这么回答,教师也要引出。)

问:通过以上分析,哪个同学能回答我们一开始提的那个问题——怎样增强自我保护?

教师小结:(屏幕呈现,学生齐读)一、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注意培养自己对真与假、是与非、美与丑的分析和辨别能力。二、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

情境体验:一个周末的晚上,你表哥(社会青年)生日,请你去营业性舞厅跳舞、喝酒庆祝他的生日。你怎么办?(提示:请几个学生谈去还是不去以及理由)

教师语(过渡):上面我们讲的增强自我保护主要是从自己不走违法犯罪道路,自己不毁害自己这个方面来讲的,但是,如果别人侵犯了我们,我们该怎样做才能保护好自己呢?我们来看几张图片。

探究活动二:增强自我保护之遇到险境时

图片3:一人在家,陌生人来敲门:“大侄子,不认识我了,我是你二舅呀!快开门!”

问:如果换成你,你该怎么办呢?

教师小结:要保护自己,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警惕,这是避免受到侵害的重要前提。

交流探讨:我们对社会生活的哪些方面要提高警惕?(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归纳总结)

教师语(过渡):刚才我们讲的是为了避免受侵害,我们首先要提高警惕,那么如果侵害真的发生了,我们又该怎样应对才能保护好自己呢?

图片4:一女同学正在被人敲诈。

观点碰撞:

问:遇到敲诈时我们该怎么办?下面有三个同学的做法,你同意谁的?(屏幕呈现)

小花:遇到敲诈,乖乖给钱,人身安全最重要。

小兵:遇上敲诈,要态度强硬,坚决不给。

小强:碰到敲诈,要灵活点,可以先给他钱,事后叫几个“哥们儿”想“办法”,找到那个敲诈者把钱“要”回来。

步骤:1.给学生几分钟时间安静思考。2.叫同意小花的学生举手,并请一个学生作为代表说明同意的理由。3.叫不同意小花的学生举手,并请一代表说明不同意的理由。(小兵、小强的做法也按同样步骤让学生讨论。)

问:既然这三种做法都不妥,那么你觉得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教师小结:用智慧保护自己。

教师语(过渡):生活中有很多事有时光凭警觉和智慧是解决不了的,那么又该怎么办呢?请看案例,从这个案例中能不能得到一些启示?(屏幕呈现案例和问题)

教师小结: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布置作业

根据所学知识,小组协作出一份关于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手抄报,下节课展示。

自我和自我意识 篇4

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

帮助孩子树立强烈的安全保护意识,学会警惕那些可能导致危险的人和物,牢记“安全第一”的宗旨;

不轻信除父母、老师、医生等外的其他陌生人;不要单独在偏辟、危险的地方如郊外、河边、游泳池等地方玩耍;遇到危险或困难打家长、老师或110电话求救;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告诉孩子自己是弱势群体,不可单独或贸然跟歹待搏斗;不要在外面乱吃食物;懂得一些简单的防火、防电、地震、闪电知识,熟悉110、120、119等急救电话;不要轻易在网上把自己或家里的真实信息告诉任何人;自觉抵制黄色、暴力、反动的网络信息

自我和自我意识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景分析,获知未成年人应受到哪些方面的保护。

2、提高学生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

3、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如何增强自己的保护意识和能力 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 教学内容:

一、情趣导入

1、动物们都有自我保护的能力

2、引出课题:未成年人应当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3、出示资料:调查数据,现状不乐观

4、交流探讨:未成年人会遇到哪些意外和侵害?

二、深入学习

1、知道“两法一条例”

同学们,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为未成年人提供特殊的保护就是保护国家和民族的明天.随着社会趋向于多元化、复杂化,社会对家庭,学校,司法等方面如何保护未成年人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都提出了要求,在1991年和1999年我国权力机关分别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两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上海还制定了《上海市青少年保护条理》。

2、自我保护

但是是否就可以说保护未成年人成长就是家庭, 学校, 社会和司法部门的事,与未成年人无关呢?在这方面还应有一个主要的参与者,它是谁?(学生思考回答)。

是啊,这个参与者不是别人,就是未成年人自己。因为无论是谁都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你们,只有你们自己增强保护意识,才能有效地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害。所以,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3、自我保护意识测试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关于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测试(出示测试题)现场调查(抽5份样卷)分析‘

4、情景讨论

再来看看下面的情景,想想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1)、情景

一、某中学初三学生小殷,多次受到三个不法分子的勒索。第一次,他们要他交50元“保护费”,声称不给就要打他,不准他上学,他只好把存起来的零用钱给了他们。三天后,他们又要他交出100元,声称不给便要划破他的脸,他只好偷偷地向别人借钱,凑足钱款给他们。但过了不到一个星期,这些人又来胁迫,要他交出500元,小殷实在凑不够这么多的钱,他们便把他劫持到一个角落,企图“教训教训”他一顿。幸好被保安人员发现,才把他救出来。

讨论:不法分子为什么能再三勒索小殷?

(学生讨论发言,师适当提问)

师问:我们应当从中吸取什么教训呢?

(学生发言)

师归纳:我们应从小殷的事件中吸取教训。

首先要有维权意识。坏人向他要钱,是侵犯他权益的行为,我们对此应有维护权益、设法与坏人作斗争而又保护自己的意识|;

二是要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用法律给自己撑腰,不要逆来顺受,再三受辱;

三是要有正确的保护方法,如:可以向司法机关报案,可以向家长说明,或向学校说明,或请同学出主意,可以向周围过路人求援等等。总之是要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学会一些保护自己的方法,使自己不受到伤害。

板书: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2)、情景二:

下午放学后,一社会青年截住一个学生:站住,跟我到那边去。

生:

干吗呀?

青年:少废话,借我点钱!

生:

我没有。

青年:拿不拿,找揍哪!

小组讨论:这时,你会怎么办呢? 小组交流

师总结:四种对策与结局

师:实际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许多特殊情况,在不同的情况下如何实施自我保护呢?让我们来看下一个情景。

(3)情景三:

在一次春游时,一个同学与老师和同学走失了,来到一个陌生的场所附近又没有公用电话。讨论: 他应怎么办?

(学生发言,老师总结)

师:遇事可以找警察,这是最好的办法,即安全又可靠。如果周围找不到警察,可以借路人的手机,拨打家长的电话或110求助。

师:我们的同学为人都非常热情,看到别人有困难,特别愿意上前帮助,但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也要注意保护自己。请看下面这个情景。

情景四:某同学一个人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一个开车的陌生男人拦住了他:小朋友,我想去乐购超市,可是我不认识路,你上车带一下路可以吗?

讨论:他应怎么做?

(学生讨论发言)

师:

可以有多种办法,但就是不要上陌生人的车,以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自我和自我意识 篇6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珍惜和运用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辨别是非能力及用法律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2、教育学生有紧急避险的权利,保护自己的生命权是最重要的。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随机应变机智灵活地与坏人坏事作斗争,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重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难点:怎样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内容灵活安排,随课堂的设计进行)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我们都看过《动物世界》栏目吧,这些图片大家都不陌生,乌龟有坚硬的外壳,刺猬有锋利的毛刺,羚羊有善于奔跑的双腿,牦牛头上有长长的尖角,没有这些,他们就不能战胜天敌,就无法摆脱饥饿。

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自然界的许多动物都具有自我保护本能)

那我们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是不是也应该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能力呢?我们小学生又应该怎样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呢?

2、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揭示本课学习内容并板书。我们学习过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知道保护未成年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一起说有哪些保护?

如果说我们未成年人是一棵小树苗,我们只有牢牢地扎根在沃土之中,在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的共 关注和爱护下,我们才有可能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

那么是不是只要有了这些外在的保护,我们就一定能健康成长么?为什么呢?

(不是,社会是一个复杂的万花筒,既绚丽多彩,有时也充满着丑恶,光依赖外界的保护还不够的,因为家长和老师不可能时时刻刻地咳护着我们,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避免伤害,所以说真正的护身符是自我保护。)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怎样加强自我保护?

二、生活在线。

1、我想了解一下,你们有自我保护意识么?但不知道你们的自我保意识能不能经得起实践的考验,我要验证一下。请同学们欣赏一个小故事:生活在线(丁某的遭遇):讲述故事:丁某学习不认真,经常出入网吧。丁某在网吧曾被三个男青年殴打。有一天,丁某独自在家时,这三个男青来。丁某给他们开了防盗门,拿出饮料招待他们。还带他们到爸爸的书房看了一些名画。然而,三人丝毫不为丁某的殷勤所动,反而在丁某家翻箱倒柜,找到了两千多元钱和项链、名画等贵重物品。丁某哀求他们不能拿走,一个男青年拿起菜刀威胁道:“要东西可以,先跟我们走一趟。”在这种情况下,糊涂的丁某就锁门跟他们走了。在大街上遇到几个熟人,丁某也没求救。当晚,丁某就被绑架。

2、提问:你们为小丁感到惋惜么?丁某遭遇给我们最主要教训是什么?

学生议论,教师小结:丁某的被绑架并不是偶然的,主要是因为他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

得出结论:我们青少年要加强自我保护,首先就要有强烈的自我保护的意识,对即将发生的危害敏感,对罪恶行为产生痛恨,能独立、聪明、镇静、从容地应付突发事件,为自己筑起一道“防火墙”。

3、教师过度:自我保护意识不是天生的,要靠长时间的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觉抵制社会不良影响这种锻炼才能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虽然很重要——但是不是只要有了自我保护的意识就可以了呢?更要有自我保护能力,能用一些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来防范侵权。

4、在我们周围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诱惑,也有很多危险和意外伤害,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因意外死亡的人数平均每天就有四十多人,相当于每天都有一个班级的学生消失了!(出示资料)

数字是枯燥冰冷的,但数字的背后却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消失,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给我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我们怎样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在自己身上重演?怎样让我们的生命之花不再意外凋谢?

同学们,你们有好的方法吗?下面让我们共同探索自我保护的方法,好么?

三、智慧导航闯关。

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以及故事给我们敲响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警钟。

同学们不禁要问:遇到这些事情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今天为了帮助同学们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老师设置了四道关。同学们,你们有信心闯过去么?

1、好友约你去上网。

2、在好友的生日宴会上他向你递烟怎么办?

3、面对敲诈该怎么办?

4、发现家里的门锁被撬你会怎么做呢?

5、筑起“防火墙”——拒绝诱惑

(对每一个闯关,让学生自由说,教师补充)

6、你们这么多自救知识是从哪学的?看来平时我们多看、多听、多学习、多积累,对应付一些突发事件作用大不大?真可谓:多一分知识,就多一份安全;多一分防范,就少一分遗憾。所以在平时我们就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去积累一些自救的方法和技巧,由此,我们又学会了一招——自我保护的能力。

7、四道难关全部闯过了么?让我们也用掌声祝贺自己闯关成功!四道关虽然成功闯过去了,但是你们抵制诱惑,处理侵权的能力有没有增强呢?可不可以让我检验一下你们的收获情况呢?

四、课堂巩固。(课堂巩固出示相关内容)

1、防人之心不可无,社会复杂,我们要抵制诱惑,不贪占小便宜,不轻易听信别人,遇事多和家人商量。你是怎么理解的?

2、遇到拐骗时不任其宰割,要机智逃脱,利用一切机会设法报警。这种做法对吗?

你们的回答让老师非常高兴,说明你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增强了很多。好了,一节课的时间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生活的很多事情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这就需要我们多学习,多思考,多探究,多积累。希望大家时刻记住法律武器,培养高雅的情趣,依靠集体,相互学习,不断健康成长,让花样的生命绽放在最美丽的青春季节。

五、教师总结赠送话语。

同学们,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保护自己的生命是最重要的。在特殊的情况下,我们要学会随机应变、机智灵活地与坏人坏事作斗争,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老师这里有三句话送给每一个同学:

“愿你们都有一双警惕的眼睛,随时发现身边潜伏的危险; “愿你们都有一副过人的胆识,面对非法侵害沉着的应对; “愿你们都有高度的法制观念,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白云区第三小学

自我和自我意识 篇7

关键词:自我保护教育,各年龄段目标,实施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幼儿自我保护教育一直是幼儿园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孩子的安全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园车安全、自然灾害等事故的发生,幼儿自我保护教育得到了幼儿园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幼儿园在教育内容、方法、实施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然而,在实施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困惑和误区,如各年龄段教育目标不明确、不系统或者各年龄段目标难度不适宜;在实施教育时由于教师存在着怕出事故的心理,对幼儿管头管脚,把幼儿置于被动的地位。教师更多关注知识的灌输,忽视幼儿的操作和实践,幼儿不能真正获得自我保护的能力。

幼儿的心理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的学习是在模仿中、操作中进行的,不容易接受和掌握枯燥的、抽象的知识。因此,幼儿园要遵循幼儿年龄特点,结合幼儿生活实际,确定适宜的各年龄段教育目标,采取实践操作法、行为训练法、情景表演法等直观的、参与式的教育方法来逐步提高幼儿预见危险、排除危险、保护自己的能力。

一、各年龄段自我保护教育目标

遵循幼儿年龄特点,结合现实需求,经过几年的反复研究,制定了幼儿园自我保护各年龄段教学目标:

(一)小班:以认识自己、保护身体为主

具体目标为:

1.不将异物放入耳、鼻、口中,会保护自己的五官。

2.知道吃饭、喝水时先测试温度,避免烫伤。不含饭菜说话。

3.上下楼梯会扶栏杆右侧通行。

4.玩大型玩具时,不做危险的事,不争抢玩具。

5.不在门边玩,不把手放在门缝里。

6.不吃变味发霉和不洁净食物;知道膨化食品等小食品不利于身体健康。

7.知道外出时不离开成人,不跟陌生人走。

8.身体不舒适时能主动告知家长和老师。

(二)中班:以了解环境、预防危险为主

具体目标为:

1.能够记住父母或者家里的电话,能说清楚自己家的地址。

2.知道在马路上玩耍有危险;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安全标志,知道如何注意安全。

3.初步懂得食品安全常识。

4.学习简单的自护方法。

5.能找到环境中能够发生危险的地方。

6.知道远离生活中的火、电、开水、药品等危险物品。

7.学会躲避危险,会简单的如打求救电话等求救方法。

8.能正确地使用和妥善管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如剪刀等。

9.知道不打逗宠物。

10.游戏时方法得当,能遵守规则,合作玩,懂谦让,会照顾自己和对方的安全。

11.知道怎样在公园里玩更安全。

12.知道自己独自在家时应注意什么。

13.知道遇到陌生人时应注意什么。

(三)大班:以自救自护、远离危险为主

具体目标为:

1.知道发生车祸、煤气中毒、外伤、被人绑架等意外事故怎么办。

2.知道遇到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怎么办。

3.知道遇到精神病人怎么办。

4.知道江边玩水时应注意什么。

5.知道爬树有危险。

6.了解外出旅行时的安全。

7.知道按照心跳的快慢调整自己的运动。

8.能够安全使用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和用具。

9.知道饮水、食品以及药品等方面的安全常识。

10.遇到危险时,能够勇敢、冷静地面对危险。

幼儿园在教育教学时,可以根据以上各年龄段目标,结合自己幼儿园实际情况,制定本园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同时利用家庭和社区等多种资源,向家长和社会宣传安全常识。

二、幼儿自我保护教育方法

遵循幼儿年龄特点,采用直观教学法和操作法,在活动和游戏中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一)实践操作法——知道必要的自我保护常识

幼儿通过操作、摆弄物品,建立、巩固新的知识结构,掌握自我保护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注重创造机会让幼儿参与实际操作,让幼儿变被动理解为主动内化,提高学习效益。在讨论“如何正确、安全地使用剪刀”中,幼儿通过自己摆弄、使用剪刀,学会正确的、安全的使用方法,再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很快能够安全地使用剪刀。在《防止病从口入》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显微镜,了解细菌无处不在。通过自编儿歌“小朋友,可知道,生活细菌到处跑。在哪里?在手上,显微镜下看得到。小手天天玩玩具,指甲里细菌可不少。啃时唾液带进肚,引起疾病不得了。不良习惯咱不要,做个健康好宝宝!”(红霞幼儿园,刘敏)通过操作和儿歌使幼儿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的重要性,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将自我保护的内容设计成小游戏,融入游戏之中,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运用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技能。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早餐跳棋”和“安全跳跳棋”等,幼儿在玩跳棋的同时要说出棋子所在的图片上内容的对与错,并判断棋子的进与退。还有把特殊电话号码、安全标记等设计成棋子的“安全象棋”、“特殊电话五子棋”、“健康智能棋”等,幼儿边走棋边说出棋子的含义,不仅能开发幼儿的智力,又可以促进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的提高。

(二)寻找安全隐患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年龄小,不能预知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具有不安全因素,因此,需要教师帮助幼儿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预知危险,避免危险。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寻找周围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通过角色游戏、展示板、儿歌等方式,了解什么地方不安全、哪些行为不安全,从而保护自己。如小朋友通过寻找隐患和游戏活动,知道了户外体育游戏中玩滑梯时不拥挤、不打闹,跳绳时不要打到旁边的小朋友,不能拿皮球等体育器材打小朋友,荡秋千时身体坐正,不要往后仰。

(三)行为练习法——掌握自我保护技能

让幼儿对已学过的知识及技能进行反复的行为练习,加深幼儿对它们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

如幼儿了解了一定的火场自救方法后,老师采用行为练习法进行演练。当老师的哨声响起时,幼儿立即采取正确的自救措施,如有序地从离自己最近的门逃离现场;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站到通风的地方。在“地震时怎么办”活动中,幼儿通过行为练习学习如何躲避到安全的地方。再如,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细节,训练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正确有序地穿衣服,鞋带系得要牢固,热汤热水吹一吹,吃鱼把鱼刺挑干净,不吃捡到的或者陌生人给的或者过期的食品,不随便喝饮料等,避免不必要的危险和伤害。

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一系列“遇到不安全情况时我们怎么办”的问题,如雷雨天怎么办、烫伤烧伤怎么办、着火了怎么办、发生地震怎么办、发生洪水时怎么办、泥石流来临时怎么办、被拐骗怎么办、与家人走失怎么办、煤气中毒怎么办等,从认知上知道了怎么办,再通过强化行为训练,掌握自护技能。

(四)情境表演法——增强社会适应性

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幼儿通过表演、思考、讨论等,帮助幼儿认识在社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作出正确的行为反应,提高幼儿辨别是非、自我保护的能力,增强其社会适应性。

如在《陌生人来敲门》活动中,由老师扮演陌生人来敲门,不同的幼儿作出不同的反应,讨论如果陌生人来敲门应该怎么办,使幼儿通过观看真实的情景来了解正确的做法,从而懂得不能随便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受诱骗。《在商场走失》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扮演走失的小朋友,体验走失时的心情,并讨论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问题情境法具有趣味性、启发性、生动形象性,有利于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五)环境提示法——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教师,对幼儿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通过教师和幼儿共同精心创设相应的物质环境,进行生动、直观、形象的教育。如在适当位置贴上“不在滑梯上拥挤、右侧通行”等安全标志,在喝水、洗手间处画上一排小脚印,提醒幼儿要养成排队等候的好习惯,在区域活动处通过小脚印或者插上进区标志控制进区人数,帮助幼儿养成规则意识,时刻提醒幼儿遵守规则,注意安全。此外,幼儿园还应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体谅和容忍幼儿的所作所为甚至过失行为,给幼儿以安全感和信任感。

(六)家园共育法——保持园内外教育一致性

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目标在幼儿园实施教育的同时需要家长在家中配合完成。做好家长工作,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是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关键和有效途径之一。为此,定期举办家长讲座,开辟有关的报纸专栏,利用家园联系册互换教育信息,邀请家长、社区专业人员参与活动,传授处理突发事件的安全知识,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寻找周围不安全的地方和不该做的事情,编写“自我保护我知道”手册,教师、家长共同探讨、交流经验,逐步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三、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应该注意的问题

1.要树立“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消除安全隐患,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2.自我保护蕴涵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因此,要将安全教育渗透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以及各种教育活动中。

3.自我保护教育不是过度保护、包办代替,要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才能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自我和自我意识 篇8

【关键词】同伴交往 幼儿 自我意识

根据国外著名的心理学家库利和米德所提出的“镜我理论”,我们可以得知,幼儿通过自己相应的行为镜像而形成“镜像自我”,从而实现自我概念的形成。这个理论的核心就是将幼儿比作了一面镜子,然后用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表情以及评价来给自己定位,形成一定的自我界定自我概念。自我意识是幼儿独立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事关幼儿是否成熟以及成熟水平。自我意识统筹着意识的各个部分,是各个部分得以集中的核心力量,同时也是促进个性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意识,人类是认识的主体。 自我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在个体与客观环境,尤其是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健康个性的形成和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一、同伴交往促进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自我概念是自我认识中的组成部分,是自己对个人本身的一种印象的感受,这其中就包括了个人的性格、态度、身体能力以及思想等各方面的内容的认识,它是由众多的价值标准、信念信仰以及态度等标杆所构成的认知结构。自我概念将个人的所有个性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包括习惯、思想、能力和观念以及情感态度等,并将这些运用在一切的行为经验中,这些概念形成于社会交往中,一开始的表现便是同伴之间的交往。幼儿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就是幼儿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进行消化与理解,逐渐认识、了解自己,并使自我概念进一步形成与发展。实际情况中,不是所有人的评价都能相同的影响着幼儿的,那些能够影响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并对幼儿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的那些人就被称为“重要他人”。在幼儿成长的不同时期发展的不同阶段,扮演幼儿成长途中的“重要他人”角色的人也随时变化着。幼儿越来越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增加的,通过了解外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界定以及自身的体验从而形成自己不同阶段不同水平的自我概念。 对于幼儿来说,同伴的态度与看法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与在乎,发挥着比父母和教师更大的价值作用。当幼儿的行为得不到家长和教师的关注时,幼儿就会对自我产生怀疑,并且会缺乏认同感。同伴交往有利于幼儿接触社会这个大家庭并进一步了解这个大家庭,知道自己在这个家庭中扮演着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对社会架构有自己的认知。另外,同伴交往也减少了幼儿有可能因为缺少同伴之间的交往与沟通造成的自卑感、被拒绝等不好的影响。

二、同伴交往影响着幼儿的自尊的形成与发展

自尊是自我意识体验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幼儿自我体验的形成与发展。 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大多数时间都是和同伴待在一起的,因而同伴对于幼儿成长中的自尊的成长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对于一些心理比较敏感的幼儿来说,同伴交往对于幼儿自我体验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幼儿自尊的发展,而同伴交往又受幼儿与同伴之间交往的亲密程度两个方面影响着。通过研究发现,一般自尊心较强的幼儿就是那些与小朋友关系较为密切, 同伴关系比较和谐、相互满意程度、接受程度高的幼儿。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同伴交往对其自我体验的发展,即幼儿自尊的成长与发展的主要影响在:第一,密切和谐的同伴交往关系有利于幼儿之间相互合作与配合的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从而减轻当今社会生活压力给幼儿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二,由于同伴之间的交往都是选择有一定共同点的同伴作为交往对象的,这便有利于他们建立统一的认识观与世界观、价值观,从而使得幼儿的自尊等自我体验有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第三,由于在交往过程中,相互的满意程度与接收程度、喜欢程度都是很高的,所以幼儿的自我成就感与归属感就有很大的增强,这就有利于幼儿心理承受能力的增强与提升。然而,幼儿间的同伴交往与自我体验、自尊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着的,具体表现就是遭到同伴拒绝的幼儿通常就是自尊水平不怎么高的幼儿。

三、同伴交往促进幼儿的自我控制的形成与发展

幼儿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其自身的各方面素质也在逐渐提高,同伴交往的对象也越来越丰富,同伴交往对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也越来越大。自我控制是指自己

在目的不能顺利实现的情况下,对自我行为的抑制或是控制乃至改变行为发生的一种能力,而幼儿一开始是不具备这种能力的,还没有自我控制的能力,只能受着欲望冲动的支配,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一般都不能长时间地从事一件事情。等到稍大长到三、四岁以后,幼儿开始进入幼儿园,通过和小朋友的接触和交往,幼儿会慢慢地形成对自我的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认可遵循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控制自己的一些行为的做法是有价值的。而幼儿自我控制技能的获得主要是通过社会中的交往来获取,通过在与他人、与同伴之间的交往过程中,观察他人的行为并进行模仿来实现控制自我行为。同伴之间的交往是一种平等的交往,幼儿在生活和学习中通过不断地与同伴进行交往,给幼儿提供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机会,促进幼儿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影响也会随之扩大。4—5岁的幼儿是获得有效交往技巧的关键期,幼儿的同伴交往的质量高低,也会影响着幼儿自我控制的形成与进一步发展,因此,良好的同伴交往不仅能促进幼儿社会化的形成,还能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同伴交往在幼儿成长时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幼儿中的同伴交往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同伴交往,大家年龄相近、兴趣一致、支配权平等、有一种自由宽松的氛围,幼儿可以充分表现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心理感受积极而愉悦。对幼儿来说才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社会。这种同伴交往,随儿童年龄增长而增加,成为其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自我意识,心里论文 篇9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说实话我总觉得对自己不够了解,自己是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或许这个谜底永远在我内心深处。但是我通过别人来了解自己毕竟旁观者清,当然我也能感觉到自己也是这么一类人。

我够自信,乐观开朗,每天你都可以听得见我独特的笑声,感受我一天的喜悦。我总认为自己不是最差的,相反,还可以是最好的。还有就是我够果断,但我觉得这是建立在我自信的基础上的。我做事有个特点,那就是当我真正决定做某件是后,不管己做的对与错,我都坚持走下去,而且永不后悔。或许是我自己逃避吧,我不喜欢总是幻想“如果我不去做这件事情我现在会怎么样”。我一直认为,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风雨兼程。还有就是当你选择了一方后,必然会有失有得,所以我们要学会舍得。我另一个特点就是我积极主动。说实话我个人不这么认为,我只是觉得我做的是我分内的事,我只是将我自己的事情做好而已,或许这跟我做事风格有关。我喜欢做什么事情都要在工作日之前做好,而且追求完美,力争做到最好。我是一个目标明确的人,为了我的奋斗目标我一步一个脚印,勤勤恳恳踏踏实实,我坚信,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自信,有目标造就了我如今工作狂的我,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之下,我总是以工作为先,学生工作中我能感受到以后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让身心疲惫的我可以继续保持一点点的活力。

我是一个优点不少,缺点也很多的这么一个女生。我做事情很强制,同时喜欢将自己的想法强压灌输与他人。还有就是我做人做事很少关注细节,很少关注别人的想法,简言之就是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还有一点不知道是优点还是缺点,我不喜欢将自己喜怒哀乐全部表现在脸上。但是恰恰相反的是我就是很明显的显示在我的脸上。我喜欢一个人默默的承受,然后找一种方法将自己的不开心的事情散去,比如逛沃尔玛等等。

我有时候在想,为什么我是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我发现,这可能和我生活的环境有关。学校、家庭、社会等等对我影响是在不小。我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轻松的家庭环境中,我的爸妈从来不会要求我做什么,我的童年大部分时间都是花在玩上面。整天不见人影,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给我一直营造一种那个轻松的氛围,而且是随心所欲,者可能和我后来养成的缺点有很大关系,不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最近我的好朋友对我评价说我太善良了,不会拒绝别人,朋友哪怕是很普通的朋友让我做件事,我总是觉得我应该竭尽全力去做,而不是拒绝。可是我发现这个存在很多问题,因为有些时候有些忙我不应该帮,而且应该制止。针对这一问题我现在非常后悔,我将是这改变自己,学会拒绝,但是这个问题的存在可能与我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有关,从小我找别人帮忙他们每次都是义不容辞,尽量帮我,在我的观念里我找他们帮忙他们找我帮忙都是一个观念,我们是好朋友,只有朋友才会提出请求,求助。而卧自己也是尽可能不要麻烦别人,自己能解决的就自己解决,不到玩不得以就不要。

从小到大对我影响最深的是我一路走来的老师,特别是高中三年的班主任。我现在的一言一行跟我的老师的教导师离不开的。记得我高中三年的班主任他一直对我要求很高。他不仅要求我学习成绩好,还要求我其他方面的能力也要得到锻炼,因此学生会是他给我报的名,他还为我创造舞台,让我自己尽情发挥,参加给类演讲比赛和主持活动。这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解释了很多好朋友,还让我体会到了痛并快乐着的感受,在高三的学习压力下我要坚守学生工作岗位,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事实证明,我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我让热爱紧张的充实。“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让我感受颇多,也真是这句话也是的我让成了现在做任何事情我都要自己脑子里过一遍的习惯,虽然细节还是不那么关注。“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伴随了我高中三年,一直到现在。这也是我高中班主任教导的,感谢您,老师!

我觉得我现在的个性的养成与我结交的朋友有很大的关系。我认识朋友每一位都是那么善良,简简单单,质朴。他们的思想方式深深地感染着我,让我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感谢我的朋友。

上一篇:望洞庭原文翻译以及注释下一篇: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及处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