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总复习安排(精选8篇)
根据我校近两次月考情况,结合中考形势要求,我们几人经过几次商讨初步确定了初三总复习的措施和计划:
第一阶段:四月中旬——五月中下旬,以分册复习为序,以文言文复习为重点,复习文言文时兼顾该单元的现代文字词及文学常识的识记学习,我们采取的巩固措施是课中考,考中练的措施,步步为营,逐项夯实的策略,侧重从字词积累、古诗文积累、名言警句积累、名著积累等方面的进行基础训练。要求学生做到“三清”“二不”。“三清”指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二不”指不写错别字、不写潦草字。做到宏观把握与细节订牢相结合。
这阶段我们还将利用早晚自习的时间,强化学生的阅读训练,有针对性地突破学生综合概括、分析能力的训练,教其方法,依法做题,也就是教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同时落实重点辅导对象,有的放矢。
第二阶段:五月下旬——六月上旬,进行专题复习。依照语文综合知识系统和中考命题要求来设计专题训练内容。
(一)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部分,包括字、词、病句、仿句、综合探究、语文综合活动等。精选题型,精讲精练。
(二)三大常见文体阅读系统能力训练,强化题型,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等的能力训练。
(三)注重文言文的整体复习,加强文言文的对比阅读,训练学生运用课内所学知识解决课外文言文的能力,力争这块阵地不失分。
(四)作文训练,首先侧重每一册每一单元内的语文综合实践中的作文训练,近几年的中考作文题都有从综合实践提炼出的作文。第二,从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中考作文题型解题、审题、立意、扣题、构思等方面进行综合指导与写作,切实有效地引导学生为中考作文做好充分的准备,使中考的半壁江山稳固如磐。
迎接中考固然重要,但我们觉得更重要的是通过整体有效地复习,让学生提
关键词:物理复习,六性,思维,规律性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教师都非常重视对新课程的研究并力求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存在的缺陷之一就是教师忽视了复习的重要性,只知道上新课却不知道复习已经教授的知识,经过模拟考试可以发现,一些学生对曾经做过的题目仍然感到无从下手,或者犯原来的错误;一些教师虽然带领学生进行了复习,但是复习模式仍然停留在做习题、讲习题的层面,不知道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对比,难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这也是学生难以提高物理成绩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目前的初三物理复习,应该坚持并落实“六性”。
一、确保学生记忆知识的准确性
中考出卷人往往在初中物理的重点、难点以及易混淆知识点和易忽略知识点处设置题目,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考查学生是否准确掌握了物理基本知识,如果学生基础知识底子不扎实,在做题时就极易出现错误。因此初三物理总复习过程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知识点、归纳知识网络来优化知识结构,达到高效、准确记忆知识点的目的,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便于在解决物理题目时应用。例如初中力学部分的知识可以概括为“一成效、二效果、两体、三原理、七力”,其中“一成效”就是力所做的功,“二体”就是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诸如此类不再赘述。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复习,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引导学生学好受力分析的方法,对于初中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但是不论是初中物理还是高中物理,受力分析都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因此从初中就应该得到重视;(2)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注意知识点的递推和连贯性,例如一个物体受平衡力或者不受力,则表明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物体的运动状态将保持不变,也就代表物体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通过知识点的递推让学生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网络,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3)对比同类和不同类的知识点,通过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差别来理解知识。
二、理解物理公式的适用性
初中物理公式多,出卷人喜欢在公式的适用性上“做文章”,如果学生不注意,就可能乱套公式,虽然解决了问题,但是显然结果是错误的,因此在复习时,要让学生理解公式的适用范围。例如:水泵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2200W,线圈电阻为3欧姆,在额定电压220V的条件下工作,电流为10A,那么电动机工作1秒能够产生多少热量?对于这道题,应该使用Q=I2Rt(焦耳定律)来解题而不是Q=U2t/R。这是因为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而题目中所给的电路并不是纯电阻电路,因此应该使用焦耳定律。
三、注意习题的针对性
中考复习资料内容多种多样,采取的复习形式也不尽相同,使用复习资料是有一定必要的,但是不能盲目选择,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学习状况,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或者教师自己编写习题,注意习题的适用性和针对性,而不应选择难度较大或者较偏、较怪的题目,防止顾此失彼。在练习中不仅要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还要注意探究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训练。
四、归纳题目和知识点的规律性
大部分知识点能够出的题型一般为两个到三个,也就是知识点有较强的规律性,对题目进行筛选和归纳,能够让复习更加有序。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各个章节的知识点和题目进行总结归纳,概括出本章知识点可能出的题型和出题的一般规律,学生解题时可以套用公式定理或者解题方法,提高了解题速度和解题准确率。
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解物理题时,教师不能只看重结果,也不能为了提高解题效率而直接向学生讲解解题方法,而是应该给学生留出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观察学生的解题情况,分析其解题中存在的共同错误,并讲授比较新颖的解题方法,给全班学生讲解他们都比较容易犯的错误,并将新颖、正确的解题方法渗透给学生,让学生注意题目中所给的基本条件以及隐形条件,并理解题目的具体含义,思考应该采取何种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引导学生将所给问题与已经学习的知识点建立联系,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或者比较新颖的方法解题,通过对比分析和归纳总结,不断优化解题方法。在复习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
六、培养学生的严谨性思维
学生的复习过程就是不断改正自己错误并完善知识网络的过程,在改正错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并掌握知识,掌握了学习方法和复习方法。教师也应该重视错题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从错题中吸取教训和反思,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做题时是否足够细心,审题是否全面,是否正确理解了题目所给的条件,并避免在今后的解题中犯相似的错误;反思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否完善,是否有知识点没有掌握,概念定理的应用范围是否清晰;在解题时是否正确地套用了公式,是否受到题目中无关条件的干扰,是否墨守成规、顾此失彼等。
一、科学细致地制订复习计划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总复习之前所制订的复习计划对于复习的效果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初中物理通常来说课时较短,但是内容较多,平时锻炼的题型有限,但是考试时所涉及的题型却十分广泛,力、热、光、电知识相对独立,但是却与升学考试集中综合应用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在这些困难的干扰下,如果复习计划不科学,就不能够充分地利用好复习时间,就无从保障学生复习的全面性。因此,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新物理大纲的具体要求,设计制订科学的总复习计划,找出重点、考点与难点,划分各轮复习的阶段与课时,做到胸有成竹,胜券在握。
二、对于抽象内容要重点处理
物理知识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十分抽象,这些内容是复习中的难点,而对于这些比较抽象的规律和概念知识的复习,教师就必须要引导学生留意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同时充分地联系生活经验,加强实验,再辅助以有效的练习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三、精心选择复习练习题
教师在复习题的选择上不能盲目地选择难点,更不能标新立异,而必须重视基礎知识的梳理,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熟练运用物理概念规律去解决物理问题。从近年来的中考情况来看,许多学生在基础知识上丢分,许多丢分的题目是在平时训练过的内容。当前物理辅导资料繁杂,习题也越来越难。学生如果没有很好地巩固基础知识,就更加无法解决难题,物理学习的质量可以说就掺杂了水分。教师不能将重要的备课时间花费在难题的收集上。选择题可以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物理综合能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选择题进行逐字、逐句地审题,经过系统分析和计算得出结论后,再进行选择。
四、时刻关注热点信息
在初三阶段的总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来搜集热点信息,同时教师也要对热点加强关注,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复习。教师要善于捕捉与考试相关的热点新闻,从中甄选与物理内容相关的重要信息,在课堂上与学生充分地探讨和分享。此外,教师要帮助学生通过自身所熟悉的现象,去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明白物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性,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不断了解物理知识的广泛应用中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
综上所述,初三物理的复习对于学生物理知识的巩固以及即将参与的升学考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我们必须积极地转变观念,始终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物理能力的锻炼。适当地调节复习气氛,切忌一味增加学生复习的心理压力与精神负担。适度的紧张固然必要,但是紧张过分往往会适得其反。教师要重视引导,把握复习的节奏,加强学生的心理疏导,营造轻松活泼的复习环境,争取在最后的复习时间里,加强学生物理知识的有效巩固,促使学生拿出最佳的学习和备考状态来迎接人生的新跨越。
(作者单位 江西省南康市磨形初中)
教学过程中的自我反思是指“老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学生认知水平、理解程度、思维过程等方面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以及对自己教学心理的自我监控”。
回顾初三物理总复习这段时间,在教学上有很多感触和想法。思想上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深知初三是收获的一年,是社会、学校最为关注的一年。工作中我精心备课,勤于钻研,虚心聆听老教师的建议,课上认真耐心地引导,课后不忘细心辅导。统揽全局我尽心尽力,针对个别学生我也能“因人而异”,做到“因材施教”。我深知:初三复习是为学生参加中考做准备的,中考注重考查学生物理学习所达到的程度和水平。因此,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要并重。复习除了发挥其巩固、强化基础知识的作用外,主要的还在于其是一个再认识、再发现的过程。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疏理知识的脉络,形成相应的能力,还要获得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有益启迪和认识。然而,在历年的总复习过程中,我们还存在着许多值得去思考的东西,就我个人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值得反思的方面有:
反思之一:利用课堂教学,打好学生基本功
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回想以往的授课,自己每节课都或多或少的落下一些内容,最后一算总帐,丢下了不少东西。在今后的授课过程中,必须要对所讲内容进行精简,只要是自己讲解的内容,学生必须做到听会。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初三学生学习物理的实际情况出发,着重把握好“预习指导--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小结--评阅作业”几个有机的环节,使物理教学真正落到实处。有一些学生在我讲课过程中听讲并不是很认真,出现了低头脱离教师讲解的现象,这样的孩子一般成绩都下降了。针对这一问题,我严厉的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只要自己讲课的时候,学生必须要认真抬头看教师,而且要形成固定的听讲习惯。还有授课过程中效率不高,给学生讲的试题比较少。在今后授课当中,我将努力做到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精选精讲例题、习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本来很有趣味的物理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反思之二:教过与教会
许多老师认为:课本上的知识点都是学生平时已学过的,应该会了,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在课堂上复习了。因此,总喜欢找一些新颖的,平时没见过的习题来让学生练习,然后评讲。认为这样复习效果会显著,会提高学生应试水平。可是,当学生对已讲过的基础考点、习题还做不对时,我们总是埋怨学生:“我都教了好几遍了,你怎么还不会?!”,言下之意,我老师没法子了,是你学生的责任!其实不然,我们想一想,如果说:教过等于教会,学生不都是满分了?还有复习的必要吗?无论什么样的班级,也不论学生的学情怎样,都会存在一定的薄弱点。虽然要求老师对每个学生都能做到了如指掌且对症下药不太容易,但老师平时做个有心人,勤于记载,把大多数同学平时学习时存在的普遍问题,记
载下来,复习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我一直提醒自己:教过不等于教会了,复习时重点问题重点讲,常错问题反复练,这样复习的针对性有了,效果才会好。反思之三:创设物理情景;搭建发展平台;提升科学素养。
物理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我上课时尽量给学生创造形象的一面。比如演示实验,知道恰当的实验事实能激发学生的悬疑,展示意外的物理现象能提升学习兴趣,实验体现着物理学的真实性和可重复性。所以,凡可做的演示实验我都尽量去做。我上课从来不照本宣科,尽量离开教案讲解,我和学生对话,使我的教学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我通过简洁的实验、生动幽默的语言、精彩的动画和流畅的板书等,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我的目的是使学生易懂、注意力集中,不再怕物理,进而喜欢物理课。如何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我打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观念,在教学的同时还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和情感教育,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还学会了做人。我的做法是:
(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2)、用实验验证疑问。
(3)、让学生上讲台。(4)、教师应成为质疑的榜样。
这样就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有了发展自我的空间。加强实验教学,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由于做实验麻烦,很多老师不愿做实验,然而,物理本身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教学中,我努力遵循物理教学规律和物理学科的特点,以实验启动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的教学。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启发积极思维,提示物理现象的本质。组织好学生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反思之四:全体与部分
在总复习时,有的老师认为总复习是为少数学生升学服务的,更有甚者,认为是为考重点高中的学生服务的。于是,复习之初,就高要求、高起点,大部分学生对复习内容都听不懂,上课迷惑不解,昏沉欲睡。还有极少数教师在改作业、阅卷时,眼中也只有尖子生!这样的复习能怪学生不懂事,不认真听课吗?!我认为:中考首先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其次才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主要依据之一”。所以,命题面向的是全体考生,试题一定不会很难,基于此,在复习与训练过程中我努力贯彻面向全体同学,对考点不必抠得太深,要不遗余力地夯实学生的基础,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另外,我在课堂上尽力传递积极的信号,让学生倍受鼓舞,这一点可以称得上是精神教学。实施的课堂结构是:低起步、慢坡度、高收尾、留思考,同平时讲课一样,注重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我坚信:中考时部分大于全部!
反思之五:教材与题海,该停就停
常见现象:初三老师进出教室手上拿的都是试卷,没有课本,没有备课笔记。其实,初三复习,主要还是用好课本,其次还要用好一本复习资料。比如说《物理中考综合练习册》,但决不能本末倒臵!。
在一次模考中,当我看着讲台下的孩子“艰难”的写着力学考试题,我忽然发现自己正在犯一个错误:平时净忙着给学生讲题,却没有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消化时间。这种“舍不得时间”的做法直接导致学生解题速度变慢了。
当别的老师正在一个劲的往前冲的时候,我忽然有一种想法,是不是可以稍微停顿一下,让学生把他们出现的错题真正的想明白呢?比如功率练习中与简单机械结合的部分,在讲解这部分知识时,如果能踏踏实实帮助学生把相关的原理分析清楚,肯定会有利于后续的教学。
在考试前,自己想给学生15分钟的自己复习时间,但是临时又想说点什么,于是就给学生讲相关的错题了,在讲的时候匆匆忙忙,语言飞快,也没能给学生讲出什么,纯粹就是给学生“对答案”。反思后我懂得了: 只要用好了课本,选择好复习教材,才能让学生远离题海,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该停就停及时给学生充足的消化时间,肯定不会出现囫囵吞枣现象。反思之六:研究学生,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素质
学生复习时,很多孩子的基本概念出现了错误,出现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回到家不积极记忆基本概念造成的。针对学生不复习的特点,结合学生手中练习册比较富裕的实际,我坚持在复习课堂上对学生的基本题进行检测,帮助学生逐渐养成提前复习的习惯。当然,使用这种办法促进学生学习仅是下策,如果能把学生内心的动力激发出来才是上策。这一点时常提醒自己注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让学生真的行动起来去学习。学生智力、素质的参差必然导致教学的不统一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注意兼顾全体学生,难易有度,激励先进学生,鼓励后进生。努力落实在培养尖子生的同时,还能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帮助、鼓励待进生,让差生也在老师的激励、关心下不断取得进步。
反思之七:研读《课标》,用好《考纲》
中考命题的根本依据是《课程标准》。为此,我遵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展复习工作。在复习备考前认真研读了中考《考试大纲》。了解各知识点考试的层次,使复习有目标、有正确的方向,把握复习的深度、难度,增强复习的效率。其次,我认真研究样卷与题型示例,熟悉题目类型、试卷结构以及各题目中涉及的知识内容和解题方法,并体会题目中对物理现象、概念、规律以及科学研究能力的考查方式与考查方法,理解答题的规范性。确定或调整复习的策略以及复习的“重心”。第三,注意其中涉及的三个“比例”:试题难易比例、试题题型比例和试题内容比例,考什么复习什么,考多难复习多难,做到有的放矢。尽管中考越来越注重对能力的考查,但在每年的中考试题中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试题仍占有很大的比例,对那些基础比较薄弱的考生我狠抓双基落实,突出复习备考的重点和主干知识,明确复习备考的主攻方向。希望能够在中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反思之八:老师下题海,学生离题海
浩如烟云的中考指导书籍虽然都凝聚着作者们多年教学的经验、体会和心血,但对于一个带领学生进行总复习的老师来讲,我认为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教师要下题海,认真研究近几年的中考命题的走向,进而找出合理的复习策略,是取得理想成绩的最佳切入点。可以说,时间、练习和方法是学好各门功课、取得优
异成绩的关键,但一味地靠时间、做“题海”是不足取的。真正考出好成绩的同学,诀窍并不在于“题海战术”,而在于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做题。通过对这些典型问题的研解,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梳理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提炼出同类问题规律性的解法,培养起举一反三的能力。因此,老师不要过份依赖成卷,成卷是别人的东西,不一定合适自己的学生。在习题的讲练复习环节,我认为老师的选题至关重要。教师要及时补充自己的习题库,选题要有精品化操作思想。为此,我积极下海寻觅、查找融知识与能力一体的综合题、身边生活应用题、热点问题思考题等等,然后对这些习题进行整理、合并、重新综合,或改编。我想,通过老师这样的选题,其习题复习课一定是精品课堂!教师还要自己命制模拟试卷,要求学生做到“考后满分”。
反思之九:重视反馈、正确归因、善待学生
在总复习中,要时刻注意“信息反馈”。通过反馈信息来了解已设计的教学内容与预期目的是否符合,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所以我在每个阶段复习教学中,除了注意来自学生方面各式各样的反馈信息外,还特别重视每次测验和考试的信息反馈。坚持做到按时、按量、按评分标准,科学分析试卷、评价试卷,并注意各层次的学生学习状况和掌握知识的程度。寻找存在不足的原因,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对不足之处立即查漏补缺,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使实际掌握情况与预订的教学目标更吻合。
在我们心里都明白:学生在物理学习时不可能样样都行,总有部分学生学得不够理想,但我们要正确归因,不能总是抱怨学生的“学”,我们更要努力改变自己的“教”,多问一问自己:课堂是否降低难度、增强趣味性了?是否对学生进行了学法指导…我想:只要我们努力落实复习计划,突出重点、查漏补缺,我们大可不必去刻意追求所谓的系统全面,只要从我们能从实际情况出发,力争人人有所得、堂堂有所获就好。总复习冲刺阶段,或多或少总有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模拟考试考得不理想,这时,我们走进学生的心里,要多关心、安慰他们,帮助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尤其要对后进生加强辅导、关心、鼓励,及时表扬他们,哪怕是一点滴的进步,都要充分肯定他们。这样才能做到大面积地有质有量地提高学习成绩。赢在终点!
总之,我们作为引路者,有意识的降低初中物理学习和复习的门槛,先将学生引进门,哪怕先是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好学”的假象,我们都是成功的。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的智慧就会在玩与错中碰撞出火花,会在玩与错中逐步走进科学的殿堂。我有成功的欣慰和喜悦,也有不足的悲观和放弃。今后我会继续发挥我的长处,力避教学中的不足,并采取合理适当的措施力求我的教学更加完美,我相信,只要始终以一颗热心去面对我的教育事业,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教 学 反 思
初 三 物 理 总 复习教 学 反 思
乌鲁木齐市52中学
-Sorry, mom I prefer __ orange one.A.an;anB.a;isC.an;aD.a;an
2.__ Greens are preparing for the coming Thanksgiving Day.A./B.AC.AnD.The
3.-Maria, here is my new house.-Wow, you have __ beautiful house.A.aB.theC.不填
4.We usually go to __ school on weekdays, and sometimes go to __ cinema at wekkends.A./;theB.the;theC.the;/D./;/
5.There is __ “u” and __ “h” in the word hour.A.an;anB.a;aC.an;aD.a;an
6.__ are planning to go to vacation
A.Black’sB.A Black’s
C.The Black’sD.The Blacks
7.–Do you know __ man in blue?
-Yes, he’s a professor of __ university.A.the;aB.a;anC.the;anD./;the
8.We can have __ blue sky.If we create __ less polluted world.A.a;aB.a;theC.the;aD.the;the
9.A low-carbon lifestyle has __ effect on our daily life.People are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saving __ these days.A.the;energiesB.a;energy
C.an;energy
一、复习范围
初二思想政治上下册及初三思想政治全一册。
二、复习步骤
通过学习借鉴其他学校的复习方法,结合近年政治中考开卷的形势得出初三在总复习阶段应合理利用“三轮复习法”:
第一轮复习:形象的说,这一部分应叫地毯式复习法,即将全部知识点进行总体的全面的复习,使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所应学知识,以便做到理论知识掌握于心,在考场上才能灵活运动地解决实际问题。这一阶段的复习目标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并使其系统化。这一阶段的复习是保证复习质量的关键环节,因而必须是目标明确的复习课,讲练做到有的放矢。
具体分为:初二知识要用四周的时间,初三知识用二周时间。
用来系统复习的时间较短,因此要提高课堂效率,指导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复习巩固。对此教师所要做的工作是,抓住重点知识点,重点基础知识突出复习。第一阶段的复习不能是简单知识的重复,既要有知识的系统化,又要突出重点。重点知识是复习的主体部分,在复习过程中要放在突出的位置。
选择合适的复习方法:根据教材内在联系,可采用比较法,把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掌握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设计针对性强的试题,帮助学生练习巩固,利用课余时间注重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问与辅导。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及时反馈矫正”和“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原则,紧紧围绕教材,精心选题,顾全上、中、差的学生。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知识记忆的情况和欠缺的地方,调动绝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保证一节课至少有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从而发现问题。对学生没有准确理解或有模糊不清的知识点,进行透彻他讲解,帮助学生记忆。
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即教会学生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时间是从第九周开始,估计使用两周时间。在这部分时间里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指导学生学以致用。教师主要是教给学生方法,包括分析材料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题的方法。选时政热点训练.就是要及时掌握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分门别类进行训练,并要和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训练,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第三轮复习:模拟练习。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通过模拟练习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指导学生查清自己在知识掌握方面欠缺的地方,抓紧时间补遗。教师需要结合历年的中考题,搜集相关的信息汇编成高质量的试题。
一、牢记课文中重要句型、词组, 并恰当运用于作文中
在复习中按单元复习课文重要词组、句型及相关语法的时候, 可以围绕该单元的话题, 运用所学的那些重要词组、句型, 展开作文训练。这样既复习了基础语法, 又在今后写类似作文时, 脑海中会浮现出相关的词组、句型, 能够有话可说, 有内容可写, 即便是作文较弱的同学, 经过这样的训练, 作文能力必定会逐步提高。以初三下学期英语第五单元第一小节为例, 该小节是围绕介绍旅游景点展开的, 那么就要总结并牢牢记住其中的重要词组及句型。
如重要词组:be surrounded by (被……围绕) ;great places of interest (名胜) ;tourist attraction (旅游景点) ;lie in/to/on (位于……) ;be known as (以……而著称) ;be regarded as (被……当作) ;the home of… (……之乡) ;as soon as possible (尽快) ;be famous for (以……而闻名) 。重要句型:1、It's well worth seeing. 2、It attracts many touri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3、You can enjoy various food there. 4、Guiyang lies in the southwest of China. 5、The beautiful scenery made us excited and surprized. 6、It'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cities (mountains、lakes…) .
这些词组、句型只要稍换一下地点, 就可以运用到涉及介绍旅游景点或家乡等主题的作文中。本单元的语法是定语从句, 通过复习定语从句, 同学们就能够自己写出一、二个简单的定语从句, 如果在作文考题中写出一个语法正确, 语意清楚的定语从句, 是会让别人认为你运用语言能力较强。如以下句子同学们是可以积累, 并在今后作文相关内容中仿照的。
1.
China is a big country that has about 5, 000 years of history.
2.
Guiyang which lies in the southwest of China is known as the forest city.
3.
Guiyang is a beautiful place which shouldn’t be missed by visitors to China.
如果作文题就是介绍自己的家乡——贵阳, 同学们经过以上训练后, 就会套用很多相关词组、句型, 很轻松的就能写出了一篇高质量的文章。
二、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
通过第一阶段训练后, 同学们积累了大量词汇、短语、句型, 写作文时能够有内容可写, 有话可说, 这时再进行第二阶段的训练, 力求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
1.认真审题立意。
文章要有明确的主题, 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准确、鲜明、深刻、集中。以命题作文“The English Teacher I Admire Most”为例, 文章的主题是记叙我最欣赏的一位老师, 因而就不能泛泛而谈老师这一职业或自己的几位老师。
2.草拟提纲。
审好题, 立好意后, 就要写提纲。文章的布局要做好三件事:安排好层次段路, 铺设好过渡, 处理好开头和结尾。仍以“The English Teacher I Admire Most”为例, 提纲可以这样写: (1) Who is the English teacher I admire most? (2) My reasons. (3) What can I learn from the teacher?
3.参照提纲, 写出段落主题句, 完成各段落。
在这一具体实施作文内容的过程中, 能够写出语法正确, 语意清楚的句子是最重要的。对一些平时基础差的同学来说, 要写作文简直是无从下手, 那么, 我们可以先练习写句子, 尤其是五种基本句型和其他常见句型要多加训练, 对这些句型了如指掌。同时注意开头段要具有概括性, 要求主题鲜明, 结尾段可以根据全文中心思想对文章进行升华。
4.多练习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题材, 如书信、通知、日记、海报等, 充分积累一些套句。同时要注意书写的规范, 标点的使用, 大小写是否准确等方面。
一、做好听力总训练
听力能力的训练,要求提高学生的听力基本功,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提高学生“听”的技巧。教育学生学会捕捉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词、短语、句子、数字。这对帮助学生的理解是很重要的。在训练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反映,有些基础差的学生对这些材料只是简单地听,但不懂意思,教师要提炼出这些材料中的重要部分进行反复训练,不要让学生丧失信心。对于内容较简单的基础字、词、句子要人人过关,对于有一定难度的提高篇,要部分人过关,尤其是尖子生。另外,在选择材料时,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故事等,让他们听了印象深刻,久久不忘。
二、做好基础知识的提高、训练、总复习
在讲完九年级的课程之后,进入总复习阶段,其时间大约是三个月左右,要注意分时段、分步骤、分层次、分题型练习。
1.对于基础知识的复习
包括初中英语七至九年级的五本课本,称之为“过课本复习法”。在过课本复习法中,要做到有的放矢,要紧扣《初中英语教学大纲》,参照《初中英语中考说明》,抓住初中课本中的重要知识进行复习。从字词的复习、课文的复习、句型结构和语法的复习几方面入手,把在课文句子中出现的关键语法知识让学生理解性地去掌握,对句子的结构类型进行提高性训练,做到单词背诵、用法人人过关,句子结构练习人人过关。
2.专题复习
把初中英语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首先按照词性分类复习,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冠词、数词等几个方面,在复习的过程当中,要详细地复习,对于各种不同的词性的词语要归纳、总结出其涵义、用法、句法功能等。其次,是句子的总复习,包括句子的类型、句子的时态、句子的主谓一致练习等。
3.对各种中考题型的复习
对各种中考题型的复习要全面、具体。我们作为指导学生复习的教师,要研究近三年的中考题,弄清中考可能要涉及到的重要信息进行专项训练,包括单选题、完型填空题、阅读理解题(包括任务型阅读)、写作题。其中主要是对阅读理解题的复习,它分值大、难度大,是学生失分率较高的题型,也是一个复杂而综合性强的思维过程,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训练的进程中,要狠抓词汇,打下坚实的基础,选择正确的读物,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总结一定的阅读技巧。在平时的学习中,要不断积累、不断实践,在实践中接受、体会和理解语言。总之,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要进行持之以恒的练习,争取每天带学生做一个阅读题,扩大词汇量,丰富阅读知识,提高阅读技能。
写作题方面的训练,更是一项长久的硬功夫,从初中一年级起,我们就应当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从易到难,由少到多地积累学习。
三、要从听说读写各方面展开训练,分阶段、分侧重进行练习
忌在学生中出现两极分化。目前的中考状况,想要逐步提高升学率,我们应多关注差生。我们可以采用适合学生,尤其是基础差学生的多种形式的教学、教育方法,分组竞赛,智力抢答等活跃课堂气氛,使紧张的初三总复习充满色彩,减轻学生心理上的压力。
【初三物理总复习安排】推荐阅读: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安排03-29
初三物理综合复习12-05
初三物理专题复习课件09-26
初三物理复习教学计划09-22
初三物理中考的复习计划10-07
初三年级上册物理的复习计划01-04
初二物理上物理概念总复习03-01
初三数学总复习07-01
初三物理提纲12-07
初三历史总复习教案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