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平面设计史题

2024-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世界平面设计史题(精选9篇)

世界平面设计史题 篇1

《海底世界》 (苏教版三下) 是一篇极具语言欣赏价值的文章。具体来说, 有如下写作特点:

1.文章结构清晰。

全文呈总分总结构。文首总起问“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 文尾以“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概述, 回应了大海深处的特点, 前后呼应, 结构完美。文章主体部分有三个逻辑段落, 分别描述了奇妙的海底动物、奇异的海底植物、丰富的海底矿藏, 比较全面清晰地展现了“海底世界”的基本形态。

2.内容详略得当。

文章详写了“奇妙的海底动物”, 以两个自然段描述了海底动物的声音和活动特点, 让读者感受到了大海深处是个“有声有形、有动有静”的世界。大概是编者考虑到小学生知识有限, 理解起来有困难, 文章略写海底地形特点和矿藏资源, 只用两句话概述。

3.写法生动。

文章第2、3、4自然段运用多种写法, 语言生动。如第2自然段里的排比句:用“有的”一词连续排开四句, 气势宏大地写出了海底动物的多种声响;又如第3自然段里运用类比法造句:梭子鱼的速度“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 形象地表现了海底世界的动态;第3自然段里还有比喻句“贝类……做免费的长途旅行”“深水鱼……像闪烁的星星”等, 表现了海底动物的奇趣意味;第4自然段里运用数量词“……几百米……八千多种”说明海底植物的奇异性。

4.语言词性多样。

有拟声词“嗡嗡、啾啾、汪汪”, 有表示声音状态的词“打呼噜 、窃窃私语 、警报”, 这些词语 使海底世 界具有“声音之美”;有表示活动的词语, 如伸缩爬行、喷水后退、巴在船 底、长途旅 行 , 这些词语使 海底世界 具有了“动态之美”;有多个色彩的形容词 , 如褐色、紫 色、红色……这些词语 又使海底 世界具有“色彩之美”。

对于课文 中的这些 语言特性, 教师该设计怎样的教学环节, 才能让学生读懂, 并达到“掌握和内化”的目标呢?

三年级的教学活动要形象生动。我的教学思路是: (1) 运用以读代讲的方法, 让学生自然地探索语言奥秘。 (2) 运用“角色演读”的方法, 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 表演“海底动物”的声音和动作, 使语言文字还原成生活。 (3) 创设“老师不在课堂”的情境, 要求学生运用本课的词语、句法、段法, 写一写教室里的声音和同学们的表现。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概述内容, 整理提纲。

1.自由读课文, 按要求找到相关词语。

描写海底 动物声音 的词语:_________

表示海底 动物活动 的词语:__________

形容海底 植物色彩 的词语:_________

表示海底 宝藏名称 的词语:___________

2.一句话自由概述“海底世界是怎样的”。

(学生或用一句话总说海底世界的特点, 或从某一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动物、植物或地形矿藏。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 形成本文提纲并板书。)

学习活动二:选学重点段, 体验积累象声词。

1.教师范读第2自然段, 全体学生扮演海底动物潜在“水下” (课桌下面) 。

师 (读) :当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 海底依然是宁静的。

(学生:在桌子底下静静地, 不发出一点声音。)

师 (读) :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没有呢?也不是。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只是我们听不到而已。

(学生发出“嗡嗡、啾啾、唧唧、汪汪、嘎嘎、唧唧、咔嚓咔嚓、砰砰、呼噜呼噜、呼哧呼哧”等声音。)

师 (读) :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 (用纸卷成一个筒放在耳边) , 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

(此时, 教师走向学生座位, 弯下身侧耳倾听。走到某个座位, 那个“海底动物”就要发出一种声音。)

2. 幻灯出示第2自然段课文 , 补充两个省略号里的内容, 再读出来, 使海底动物的声音更有趣, 更丰富。

学习活动三:选学重点段, 演绎海底动物特点。

1.教师朗读第3自然段, 指名学生扮演以下海底动物的活动:

海参伸缩爬行……;

梭子鱼游……攻击……;

乌贼和章 鱼喷水…… 后退;

贝类巴在……旅行;

深水鱼发光……。

2.教师小讲 座 : 句法特色“类比法、打比方、列数字”。

3.观看海底世界的视频, 用恰当的动词叙述海底动物的活动。

学习活动四:小练笔———《老师不在教室的时候》。

1.创设情境:教师突然离开教室3分钟。

2. 过3分钟后教师回到教室调查:同学们在做什么?哪些同学吵吵闹闹?

3. 仿写课文第2、3自然段的写法, 写一写老师不在教室的时候教室里的声音和同学们的动作。

附例文:

张老师不在教室, 教室里是怎样的呢?

张老师刚 离开教室 的时候, 教室里还比较安静。可是没过多久, 教室里就“热闹”起来了。有的“咚咚咚”地敲起了桌子, 有的“啪啦啪啦”地敲打文具盒, 有的嘻嘻哈哈地在说笑话, 有的在大声喊叫……

见老师还没有回来, 同学们就“发疯”了。有的玩起“石头、剪子、布”, 有的跳起“骑马舞”, 有两个同学还打了起来, 有的走到讲台前做鬼脸, 还有的跑到楼下上厕所……

一会儿, 老师回来了, 教室里就像没事一样。

设计另一个世界 篇2

这两组令人惊异的设计来自米兰设计周。“米兰设计周”的前身是“米兰国际家具展”,从1961年开始创办,到今天已有47年的历史,并由最初单一的家具展衍生出了灯具展、家居配件展、卫星沙龙展等系列展览。由于时间长,规模大,堪称世界三大展览之一。今年的米兰设计周吸引了全球众多顶尖设计师和工作室前来参展,每天变换不同的展览内容,设计品遍布展会的各个角落,着实让人眼花缭乱。

A丹麦手工构建纯白世界

丹麦手工(Danish Crafts)是丹麦政府文化部门领导下的一个独立机构,主要职责是推动丹麦手工业者的发展,为那些有才能的工艺师和设计师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在这次米兰设计周上,他们推出了12位丹麦顶尖设计师的设计作品,以纯白的色调给人们带来令人震撼的视觉冲击。从手工工艺到精神工艺,他们在米兰Fuori salone上卓越的设计能力得以显示。Danish Crafts 12位顶尖设计师不止一次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在工艺和设计上的现代革新思想。

1.膨胀的盘子

这个造型奇特的设计来自于我们目常使用的盘子。设计师Kim Buck是个珠宝设计师,他出生于1956年,受过专业的金匠训练,1985年毕业于丹麦的珠宝银匠大学,曾经担任过大学的副教授。“这个盘子的设计灵感源于我对交易价值的理解。或许人们常常认为它的价值更多的由它材料的价值决定,而不是它的艺术价值决定。制作材料如金、银、宝石等成为左右人们投资的主要因素。作为一个艺术家,我认为我的劳动成果的价值构成包含倾注其中的观念、构思及艺术效果。”

2.性感的女蜘蛛侠

设计师Louise Campbell给了这个椅子一个性感的名字,看看它圆润的线条,你就会明白原因了,椅子的底座和靠背部分由不规则的网状铸造塑料构成,浑然一体,贴合人体背部线条设计,镂空处的设计体现着设计师对曲线美的理解,高挑的钢管椅腿给人美的享受。整把椅子展示出精巧灵动的感觉,同时也方便清洗。“椅子上不会有水坑出现。”相信大家都会同意campbe这个简单有趣的说明。

3.随意

设计师ceclfle Manz信手拈来看似简单的几根材料在他的手中变成了一棵树,一棵挂满衣服的树,简单大方,却不失时尚感独特的造型具有超强的空间感。生活本来就是如此的惬意你可以随意把衣服扔在上面也可以像圣诞树一样来精心地装饰它

4.拒绝复制

工业化流水线下的家具都有着一样的表情,千篇一律,没有灵魂。设计师Dme认为家具应该有更多个性,她使用了海绵乳胶和塑料绳在这把软垫椅子的表面上稍微作了捆绑和扭曲的处理就轻松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椅子使用方法。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创造出他想要的家具,惟一性和创造力会为你的家具带来生动的面貌,用一些简单的手法就可以改变它们,创造一把只属于你的椅子,是为生活增添乐趣的好方法。

5.温柔接触

设计师Dorthe Agergaard Jensen用布料去记录生活的每一个片段,就这样,一部生活纪录片产生了。片子的主角就是你每天早晚都要见面的被单和枕套,充满希望和幻想的温柔接触让真实的故事继续着。纯棉的布料上面的图片就是来自现实生活的照片,让你重温那美好时刻

6.故事正在发生

陶艺师Louise Hindsgav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精美的陶瓷小雕像。一直痴迷于学习和研究其中的内涵的他,想要赋予它新的含意。我喜欢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世界。他敢于挑战一成不变的模式让他的作品有了“知觉”进入一片未被开垦的领域。雕像呈现出一个纯白的魔幻世界,如同具有灵魂一般,神态各异,生动传神。

7.漩涡

设计师Astrid Krogh创造了这些美妙的灯。漂亮的弧线,简约的造型,便于移动的设计,可随主人心情放置在需要的地方。这款漩涡造型的灯可以由1个、3个、15个甚至300个来拼成你喜欢的造型图案,来装饰你的单调的墙面。夜晚,柔柔的光线夹杂着浪漫,随即袭来。

8.幸福满满

幸福的感觉是发自内心的,是来自内心的股力量,保持美德,你将得到幸福维持幸福如果情况相反,它将会崩溃。所有外在美好的东西不会永久,只有真正的幸福会长久。

9.舒适的浴盆

这是一个白色橡胶制成的浴盆,它非常柔软,贴合了人体设计,老少皆宜,可以用来游戏,也可以用来治疗。你可以随意地把它放在花园里,也可以把它放到浴室中,它立刻就变成时尚的卫浴。自在空间自由随心,一切由你决定。

10.亲吻自然

从这只卵石一样的沙发上,设计师Pernelle Fagerlund创造出一种新的“坐观念”。精细的编织物有着微妙的间隔,呈现出一个流畅的形态,犹如呼吸的韵律。“我设计这个三维立体的纺织物,是为了刺激身体在放松的状态下对情感和活力的唤起。虽然纺织品在外形上有着劣势,但在我的三维空间的工作中,纺织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想表达的是雕塑感奢华、谦逊、有趣、奇特和丰满。”

B颠覆平凡

对于那些有足够个性的设计师来说,设计是他们的表达方式,他们的思想与众不同。也必定以一种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在这个部分,作品被注入了灵魂,不拘泥于形式,简洁大方的外表下蕴藏无限生机。家具也玩“变形魔术”。

设计师Bram Boo,1971年出生于布鲁塞尔,经过几年的学习,在1989年弃学工作,去帮助艺术家父亲。受家庭的影响,Brain Boo对家具十分感兴趣,从收藏到自己制作,从使用木材到使用聚酯材料,他不断成长,举行过众多展览,获得过许多大奖。作为一个本土设计师,现在有自己的设计室,致力于创造令人惊叹的作品,且大规模生产。突破传统惯例,他立志创造新的观念意识。好的设计包含着人性。时尚、新锐不过是它们用来吸引眼球的华丽外表,贴近生活才是本真。

1.豺头人身

埃及神话中这个引导亡灵的神灵有着豺狼的头和人的身体再来看看Bram Boo这个休闲工作椅,似乎可爱了许多。明快的颜色让人心旷神怡,在休闲放松的时刻可以把两部分组合威一个长椅,连你的腿脚也起休息。要是两个人一起还可以把它小的那部分放到另边,这就成了有着茶几的会客椅。

2.超大收纳箱

乳白色的大柜子上又加装了许多小的收藏盒,可以当书架、碗碟橱,只要你能想到的东西都可以收纳到这些大大小小的盒子中,门在白色主体柜子的两边。超大的容量,时髦的外形,为生活增添活力。

3.自由摄影师

天然纯木的纹理有着生命的意义,加上那些复杂的装备,俨然一个多功能的机器人,又像是孩子们堆砌的积木。办公椅左边的扶手向下倾斜,便于存放文件夹,右边扶手处的设计,是为了放笔水杯等那些琐碎的东西。全副“武装”,会让你在工作中得心应手。

4.慵懒下午

面对这个平面世界的视角 篇3

这本书就是《世界是平的》。这是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所著的一本描述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著作。

在书中,弗里德曼把今天的世界称为3.0版,因为科技和通信领域如闪电般迅速的进步,使全世界的人们可以空前地彼此接近,竞争也更加激烈,现在你只需要一根电缆、一个插头,就可以参与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竞争,世界就这般任你“如履平地”穿梭来往。而是否能让全球的资源为你所用,就成了你能否在这个平坦的世界上立足的标准。

世界总是在变化之中,而且很多变化也总是会在你的想象之外发生。

就如我们的父辈,曾经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更多是停留在静态的层面上,站在东半球想象西半球的风光,世界只是脑海中一个虚幻的画面。而现在很多人都可以天上地下满世界乱跑,可以真实地触摸非洲土著人的面孔,也可以到太平洋里游泳,世界立体而真实。

无法肯定地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但至少这是一个可以让我们拥有很多自由选择的时代。不想读书,可以打工;厌倦了生活在乡下,可以到城市看街灯;看不上国内的学校,可以到国外留学;嫌钱赚得少了,可以自己创业,如此等等,只要你有足够多的想法,这世界就能给你足够多的空间让你挥霍。

平面的世界,为我们带来了开阔的视野。许多高中生对于未来的设计,也不再只是局限于自己所熟悉的狭小空间,他们试图让自己走得更远。持续不断的高中生留学热,从一个侧面让我们看到了这种变化。

当习惯于被父母和学校“饲养”的学生,选择去一个陌生的时空,独自面对一切的时候,他们眼里的世界,同样是一个充满无数未知的地方,要学会生活、要忍受孤独、要在压力下寻找方向、要与不同的文化融合……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经历中,他们一点一滴地开始读懂“成长”这个词的真正含义。

对于持续不断的出国热,还有一种解读是因为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失望。当这个平面的世界越来越毫无遮挡地呈现在“90后”一代的眼前时,该教给他们一种什么样的视角,也许真的是到了很多“施教者”需要反思的时候了。

其实出国与否,更多的只是一种形式,汉堡和米饭也并无本质区别,无论你是在东半球还是西半球,选择一种主动成长的方式,才是我们不可缺少的意识。

我看“世界设计之都” 篇4

在当今设计界,有非常多的设计师取得了非凡的个人成就,但如何能把设计的精髓更广泛更深入地推广到城市空间、经济领域以及每个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去,使设计真正为人所用,不只是专业范围内的纸上谈兵或是引领时尚的噱头,成为现在设计界更为重要更为独特更具历史性的责任。

过程:一种有态度的实验

都灵在申请世界设计之都时,如此描述了关于都灵城市与设计之梦:让都灵和皮埃蒙特地区成为欧洲地图上的设计之城;面向全国传播设计文化;明确皮埃蒙特地区设计标记,持续扩散都灵2008世界设计之都的影响:扩大地方能力系统。这些目标,应该说,基本都得到了实现。

WDC都灵2008全年计划分为四个板块,分别对应不同的目标人群,其中,每一个目标群都代表了当代设计生活圈的一个中心点:公民、商业、教育和公共机构。交叉的部分囊括了各种各样的行动者,这些人和这个城市有着各种关联,他们能够帮助更完整地描绘出这个城市的面貌。由此,这四个板块每一个部分的年度主题分别是:公共设计、经济和设计、教育和设计和设计政策。每—个板块都以探讨、发展和促进设计和城市构造之间的关系为中心。

Jasper Morrison、Campana brothers、James Irvine等80位著名的设计师来到了都灵,他们中的很多人是第一次来都灵,所有这些人都获得机会发现和认识这个城市,并在和这个城市的人民一起,留下了他们思想与创造的痕迹。

13万人参观了“皮埃蒙特、都灵设计”展,包括专业和非专业的人士。此外,整整一年,共计开展了340项直接或间接与设计相关的活动,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使都灵成为一个新的设计标记,也使“都灵设计”变得坚实可信。组委会相信WDC部灵2008是一个“播种”未来的开始。

除此之外,都灵开始有意识能够在这个区域中扮演—个重要的国内、国际化角色。

对于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而言,WDC都灵2008既是一个开始,也是一种实验,它是都灵政府和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共同以都灵和皮埃蒙特地区作为实验室,以一年作为时间段进行的一场通过设计创新地区经济、文化和商业系统的实验。它带给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一个样本,并演化出一套标准。它也带给都灵重新振兴部灵设计、传播设计文化、扩大都灵作为设计之城参与国际交往的能力,以及创新都市系统一个有效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都灵有效地聚集了国内、国际设计资源、商业资源,创造了新的商业、城市和公共生活系统,扩大国际国内影响力。从这个角度看,无论对于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还是对于都灵和皮埃蒙特地区,WDC都灵2008实验室进行得堪称完美。

都灵的城市设计脉络

皮埃蒙特和都灵的设计可以说是由来已久。但把整个地区的设计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来探讨研究还是近20年的事。1991年11月,都灵工程师与建筑师学会在其专题论文期刊上首次正式提出了“都灵设计”一词,开始探讨地域性的设计现状。由此拉开了当地设计界广泛调查研究这一设计文化和当地工业生产关系的序幕。都灵以展览的形式推广设计,不但让当地群众开始了解属于他们自己的设计文化,也让专业界对设计发展的现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经过两年的调查研究最后促成的“都灵设计展”成了一个独特的设计研究案例。都灵和皮埃蒙特的设计变得越来越清晰可见、易于理解。都灵设计也不再只是关于汽车制造业和几个名牌,而成为有着一副工业化外表,植根于当地历史悠久的传统之中,范围遍布各行各业的设计文化。而随后在1995年举办的“都灵设计一从汽车到瓢根”的展览更是将这一设计文化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它第一次将皮埃蒙特的设计整合成一个系统来探索、研究和展示。参展的400多件1970年到1995年间在皮埃蒙特设计或生产的工业产品,再次全面地展现了皮埃蒙特设计的活力(包括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原型制造、产品机械工程、产品信息交流等多种设计服务)。该展览在世界各地巡回展出,斯图加特、阿姆斯特丹、芝加哥、新德里、东京,所到之处无不让当地对都灵设计突破传统的意大利设计的概念而独树一帜感到赞叹和羡慕。皮埃蒙特和都灵慢慢从意大利伟大灿烂的历史文化光芒中走出来,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新的风采,靠的就是设计这个“特产”。2006年的冬奥会上造型别致、制作精美的奥运火炬和奖牌就是都灵设计雄厚实力和独到眼光的最好表现。

说到一个地区设计的成功,必定依赖一个系统的协调运作。皮埃蒙特设计体系获得成功的秘诀大致有四条:企业发展策略共享、技术调查研究、皮埃蒙特州项目工程及生产协助服务网的建立。

一开始,设计只是在汽车制造业和金属加工业这样竞争激烈的行业中有着明显的价值。受到这些以设计为向导的行业发展前景的鼓励,其他行业开始发掘自身与设计叠加产生的附加值。设计逐渐成为策略性的工具。

不论工业还是设计体系的发展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技术调查研究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皮埃蒙特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国性研讨专题,名为“工业区设计;意大利地方生产体系的竞争机制和竞争性关系网”。这一项目在2001年获得了意大利工业设计最高荣誉“金圆规”奖。皮埃蒙特设计体系的调研机构是都灵理工大学的调查研究部,调查研究机构所提供关于设计体系的有质有量的信息,汇集成了一张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蓝图。从广义上考虑,以设计为工具来改良和提升生产活动质量的方法,也适用于手工艺行业的现状,这也极大地推动了地方文化的发展。

皮埃蒙特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工业种类繁多。在信息共享、互补协助的皮埃蒙特设计体系里,设计已经在生产和经济价值系统的多个层面给工业产品带来面目一新的特色。我们称其为显著设计。但设计并不只是能带给产品与众不同的形式,在一些产品设计价值不太明显的行业,设计能成为他们转型的手段,或者至少也能改变他们太过单一的生产活动,这样的设计便被称为潜在设计。举例来说,皮埃蒙特州的瓦伦察市(Valenza)是著名的珠宝制造业区,因为手工金器和宝石加工而闻名世界,但现在因为大批中国和印度制造商的出现而困难重重。设计似乎就是这艰难时刻里出现的启明星。以设计为最根本手段,从珠宝的物质内容(责重材料和劳动力)到它的隐性内容(式样)来提升其价值,并制定新的发展策略,瓦伦察的珠宝不论从式样、生产还是经营都会全面复兴。

以地域性、地方型的系统来思考“虚拟”地区、网际城市等新的产业经济增长点,以及传统制造活动,甚至工艺手工业,都很有益处。皮埃蒙特人意识到了这一点,以设计体系带动工业取得可持续性新发展,以展览去除设计的专业隔阂,培养绝佳的设计文化氛围,更以先进的调查研究和多种推广活动,进一步鼓励、发展和深化设计。充满艺术气息的意大利人在建立辉煌古代文明的千年之后,又将他们的创造力延续。都灵的设计文化为我们展现的是工业的艺术,创新的艺术,更是生活的艺术。

柔韧性:2008都灵的态度

类似于都灵这样当代城市正在目睹一幕幕持续的、深度的、猛烈的变化,这种变化正影响着都市生活的每一个方面。现在似乎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面对人口剧增,环境恶化,能源短缺,城市商业系统在新的生活方式需求下普遍疲软,都市生活空间期待重新规划和发展……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生活的城市。社会融合导致文化和传统的混杂状态,这一进程中产生新的需求。城市整个服务系统和效率标准都在发生改变,运输系统需要革新它的基础掏造,以呼应货物和人新的流动方式:服务及效能的标准也发生了改变;许多公司基于新的工作需求需要寻找更灵活的生产方式:在社会的不同阶层,信息流通的方式也正在催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商业在探索新的方式,寻找新的目标,在新的市场领域进行试验。在演化过程中,与城市这一系统围绕伴生、相互联系的各项事宜也在演变中,城市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跟上变化的速度。

当代城市需要一个灵活的答案与解决方式。它们必须能够不断地重新塑造自身,并坚持不懈地重新发现新的能力来适应自身。世界设计之都是一种嘉奖,这些区域证明了它们的能力,能把握住当代城市需要的内容,利用设计来重新建立新的平衡,同时,它们努力通过设计创造一个更加可持续的和分享性的未来。

《走进文件世界》教学设计 篇5

本节内容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涉及文件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问题教学与自主学习,感性认识文件,掌握文件名的构成,认识文件的本质是信息的承载,知道文件的分类。(2)通过实践与讨论,知道文件夹是管理文件的“百宝箱”。

过程与方法:在体验中探索计算机管理资源的方法策略,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信息技术确实能够提高学习、生活质量,激起学习信息技术的欲望,提高信息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文件的概念、文件名、文件分类、文件夹的作用、文件位置。

教学难点:文件承载信息,文件夹管理信息。

四、学情分析

根据对学生的观察和访问,了解到学生对文件以及文件夹的概念和操作颇感陌生,对信息技术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困惑。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自学能力,能够熟练使用Word软件。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微机室里大家都在认真地做着电子小报,突然有一位女同学哭了起来,发生什么事情了?是挨批了,还是生病了……都不是,原来她好不容易做的电子小报找不着了,谁来帮帮她呢?

学生回答。

师:看来大家都很想帮助这位同学,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令我感动,其实只要我们了解了计算机怎样存储和管理信息,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文件世界,认识文件的各种属性。

师:这位同学找不到自己制作的小报,是因为不知道作品的名字和位置以及存放的形式。计算机能够将我们需要的信息存放起来,用时来取。这些信息以什么形式存放?长什么样子呢?请登录FTP服务器下载“走进文件世界”文件夹,并浏览其中的内容。

学生操作,举手发言。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非常准确。这些都是文件,文件的本质就是通过各种载体承载有用的信息。

设计意图:利用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内容,引出文件的概念,消除学生的恐惧感,激发学习新知的兴趣。

2.初识文件

师:如果你还是感到文件很神秘,就请认真完成导学案中“初识文件“中的问题。

学生实践,教师巡回帮助。

学生通过自学得出结论:扩展名相同的文件用相同的图标表示,在使用时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要为文件起见名知义的名字,提高使用效率。

设计意图:学生首先感性认识文件,再探索其中的奥妙。正所谓知例才能知理,知理才能创新。用具体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使其获取知识的印象深刻。

3.我和文件面对面

师:如果把文件比做人的话,那么刚才我们只是认识了文件的长相,它的性格特点如何呢?要想深入了解文件,还需要大家手、眼、脑并用,完成学案中的文件属性表。

学生实践,教师巡回帮助。

师:刚才我听见了大家敲击键盘的声音,说明同学们学习很投入,相信大家现在对文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学案中的问题。

学生讨论、总结,教师巡回帮助。

师:大家提出许多问题,这说明大家用心思考了,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知识点,进一步理清思路(屏幕展示文件知识思维导图)。

文件知识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以问题驱动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观察文件、动手填表,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眼观、手动、脑思的最高境界。

4.我为文件找个“家”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计算机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信息的,每个文件都要命名,可以通过名字来查找文件,但是刚才我观察到,有许多同学在完成文件属性表时很费时间,为什么?

生:文件多、乱。

师:同学们分析的原因很准确,文件太多、太乱,查找和使用起来不方便,怎么办呢?

生:分类存放。

师:这位同学很会管理自己的资源。那么,用什么来存放分类的文件呢?

生:文件夹。

师:对,如果把文件比做衣服,文件夹就是“柜子”。赶快动手为文件找个合适的“家”吧。

学生展示结果,教师评价总结。

师:同学们都发挥了聪明才智,将这些凌乱的文件用这个“百宝箱”来管理,我们在平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使用时就能快速找到文件。

设计意图:学生依据个人习惯和所学知识,对文件进行管理,这是对文件与文件夹的巩固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5.我为文件找条“路”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文件和文件夹等内容,为快速查找和使用信息提供了方便。你知道吗?我们在使用时,还要关心文件究竟是放在哪台计算机上的,也就是走哪条“路”能找到文件?为了搞清这个问题,请大家参照课本,完成导学案中的文件位置表。

学生操作。

师:大家很快就完成了任务,说明你们的操作又熟练了,对文件与文件夹有了进一步认识,请根据表中信息,互相讨论,举例说出对文件存放位置的理解。

学生讨论。

师:刚才的讨论很热烈,比喻也很形象。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计算机是文件的“大管家”,它利用文件夹来管理有价值的信息。计算机也很会为人处事,有自己的远亲近邻,微机室里的计算机相互间都是邻里,邻里之间都有丰富的信息,使用时需要通过“网上邻居”共享信息。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举例、比喻等方式,理解文件在计算机中的存储位置,从而对下载有了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想象能力。

师:本节课,我们大胆动手,认真总结,与文件零距离接触,对文件和文件夹及其属性有了一定了解。当然,文件和文件夹的属性不止这些,要想真正驾驭,还要多接触、多观察。

六、教学反思

本案例可以灵活运用,既可以作为一堂课上,又可以针对学情,选取其中一部分内容,分散在其他如下载、文本、表格信息加工等内容中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学生之所以在搜索、下载时不能顺利进行,就是因为不知道文件承载信息和文件夹管理信息。

《多彩的生命世界》教学设计 篇6

本节课选自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思想品德》 (初中第一册) 第五课《多彩的生命世界》。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界生命的多样性, 感受生命间的相互依赖, 进而学会尊重生命、善待生命。重点在于了解自然界中的生命, 培养关爱生命的意识。

“生命”对于初一学生来讲, 很难有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而通过一节课就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尊重、关爱生命, 似乎也非常困难。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本节课采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教师从网络中搜集了许多精美的动植物图片, 并从资料片《让生命永存》中截取了两段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视频, 分别命名为《多姿多彩的生命》和《人类的无度索取》, 力求使各种抽象的问题形象化、直观化。同时发动学生用摄相机或照相机拍摄身边的动植物图片、录像, 做成C A I课件, 如《可爱的生命, 温暖的家》、《美丽的校园》、《不和谐的一幕》等, 在课上展示交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 使学生亲身感受身边生命体的丰富性、多样化, 实现了对学生进行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生命的多姿多彩, 感受生命之美, 并进一步理解生命与自然界、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寻找身边的生命”活动, 培养学生观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欣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各种体验活动, 让学生用心灵来感受周围丰富多彩的生命, 了解生命间的相互依赖性, 学会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培养关爱生命的责任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自然界中的生命, 懂得关爱生命。

难点:自然界中的生命。

四、课前准备

让学生提前一周拿起摄像机或照相机, 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身边的生命, 并观察它们生存的状况。之后, 教师指导学生整理照片、录像等资料, 并制作成C A I课件, 以备课上展示。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用P P T展示图片:《公园一景》和《戈壁荒漠》 (如图1) 。

师:你想到了什么词汇来描述图片中的景色?如果让你选择, 你更愿意生活在哪个环境中?

学生回答并配合调查。

师:看来大家都喜欢绿色、喜欢生命。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自然界中的生命。

设计意图:提供给学生两幅对比鲜明的图片, 具有强烈的视觉刺激, 创设出恰当的教学情境, 成功引入新课。

2. 讲授新课

(1) 自然界中的生命 (板书)

师: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寻找了很多身边的生命,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同学们的劳动成果。

学生展示1:家中的小生命——《可爱的生命, 温暖的家》 (照片、录像) 。

学生展示2:校园中的生命——《美丽的校园》 (照片) 。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外实践活动的成果, 可以锻炼能力, 展示才华, 实现同学间的分享交流、相互学习。

师:除了大家熟悉的各种生命外, 自然界还存在着许多你可能还不了解的精彩生命。下面, 我们一起看一段记录片, 共同领略一下神奇的生命世界吧!

教师播放视频《多姿多彩的生命》。学生欣赏后说出自己最喜爱的生命并说明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资料, 补充、拓展了书本知识,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学生欣赏到很多日常接触不到的生命, 从而感受到生命的多彩, 加强对生命的理解。

教师用P P T展示图片《精彩的瞬间》 (如图2) 。

师:各种各样的生命都是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部分, 有了它们自然界才变得丰富多彩、趣味盎然。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从网络上搜集到的图片, 进一步感受生命的美好与精彩。

师:人类是地球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生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物资, 那么, 我们各方面的需求取自哪里?

学生回答。

师:可以说, 自然界是人类的衣食父母, 是我们生命的支撑, 那么我们是如何向自然界索取自己的所需呢?

教师播放视频《人类的无度索取》。学生谈观看感。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中血淋淋、活生生的破坏场面, 引起学生心灵上的震撼, 使教育更具说服力。

师:如果人类对自己的行为不加节制, 我们有理由相信, 终究有一天地球上的生命只会剩下人类自己。请你设想一下:假如地球上只剩下人类……

学生展开想象, 各抒己见。

师:我们的生命之所以能够存在, 人类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 完全依托于自然。所以我们应该善待自然, 保护自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存空间, 而破坏自然就等于……

教师出示漫画《自杀》。

设计意图:通过漫画欣赏, 感受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 再次引起学生心灵的触动。

师:那么, 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身边的生命呢?

学生回答。

(2) 关爱生命 (板书)

师:作为人类, 我们有责任关爱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但令人遗憾的是, 我们身边总是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甚至令人担忧的现象。下面, 请大家谈一谈你们平时的观察与发现。

学生谈身边不尊重其他生命、摧残其他生命的现象。

学生展示3:身边被践踏的生命——《不和谐的一幕》。

师:看到身边这些现象, 你有什么话要说?

学生各谈所想。

师:地球上的各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人类没有权利去随意践踏他们, 更没有资格剥夺他们生存的权利。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展示身边不尊重其他生命的现象, 使他们意识到珍爱生命、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3. 课堂小结

师:正是有了各种各样的生命, 大自然才显得生机勃勃。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 我们有责任关爱其他脆弱的生命, 善待他们, 让他们拥有和人类同样美好的生活。令人欣慰的是, 在我们身边也存在着人类和其他生命和谐相处, 甚至舍身相救的感人故事。下面请大家欣赏一首动听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

设计意图:一个真实的故事能让学生感受到人类对其他生命的关爱与善待, 不仅带给他们情感的升华, 还激发他们要诉说、要行动的愿望。

4. 课堂反馈

师:请用文字或漫画的方式呼吁身边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小组合作完成作品后, 用实物展台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展台把学生课堂上各种形式的所感、所悟、所得当场交流, 实现合作交流、资源共享。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教学新理念, 有效地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初中政治的整合,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利用信息技术展现生活素材, 加强了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新课程标准指出, 教学要以学生逐步扩展的社会生活和不断产生与面临的问题为背景。在教学设计之初, 考虑到学生喜欢用照相机和摄像机拍摄一些生活画面, 而我们身边也确实存在着许许多多美丽的植物、可爱的动物, 还有一些摧残其他生命的现象, 我便以此作为本节课教学实施的依据和前提, 发动学生利用各种技术设备, 从身边取材, 拍摄家庭、学校、小区、公园的动植物, 从而使学习活动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帮助学生关注、发现、探究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总是与情境相联系, 在实际情境下, 可以使学生将原有知识进行“同化”与“顺应”, 达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本节课利用信息技术, 提供了丰富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感性材料, 创设了多个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积极思考, 随学随获。

例如, 在讲授自然界中生命的多样性和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时, 截取了资料片《让生命永存》中的两段视频。《多姿多彩的生命》虽短短4分钟, 却让学生欣赏到了4 8种生活在海洋、陆地、冰川、天空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学生足不出户就见识到了自然界生命的精彩、多样, 领略了生命的神奇。

3.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 展示了学生的个性才华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是课堂的主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使学生参与课堂、开展实践活动有了更广阔的空间。本节课无论是课前材料的搜集, 还是课上资料的展示、课堂作品的交流, 信息技术都为学生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如课前动员学生寻找身边的生命, 只要有拍摄设备, 爱好摄影的同学都可以参与资料的收集, 擅长电脑操作的同学可以制作C A I课件, 爱好演讲的同学可以主动要求课上展示并讲解课件, 借助信息技术, 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认可。

FLA世界大会学生景观设计竞赛 篇7

IFLA国际学生景观设计竞赛 (IFLA International Student Design Competition) 由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 (IFLA) 主办, 每年举办一次, 在IFLA世界大会 (IFLA World Congress) 期间公布获奖作品, 是全球最高水平的景观设计学专业学生设计竞赛。

刚刚过去的第46届IFLA世界大会学生景观设计竞赛的主题是“生态基础设施:高效景观 (Green infrastructure:High-performance Landscapes) ”。主要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设计过程的可持续性;二是设计成果和信息的交流。大会要求所有提交的设计作品必须以生态保护为原则, 不仅能促进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还要体现景观的美学价值。

IFLA第47届世界大会及学生景观设计竞赛将于2010年5月28-6月1日在中国苏州举行。此次大会的主题“人与天的和谐共荣——传统的继承与可持续发展”。旨在讨论在全球化、城市化的背景下, 珍惜和保护传统的价值, 努力平衡其与当代的社会发展。

没有设计者的世界 篇8

西方哲人比较喜欢寻根刨底,一下笔便是长篇大论的分析、演绎。对于天地万物的由来,多问几个为什么,便免不了要认定它们一定有一个设计者,因为天地万物是如此的复杂、有序,怎么可能自然形成呢?18世纪的英国哲学家佩利因此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手表类比”:试想你经过一片荒野,脚踏在石头上,你可能会假定这些石头一直就在那里,而不会追究它们是怎么来的;但是如果你在地上见到了一块手表,你就会奇怪它怎么会在那里,而且你知道这块手表一定是由某个手表匠制造出来的。他由此推论说:

“在手表中存在的每一个加工的迹象,每一个设计的表现,在大自然的产物中也都存在着;并且,大自然的产物远胜手表,超出了一切人为的计算。”

既然手表一定有一个创造它的手表匠,大自然也就应该有一个设计它的万能的设计者,也就是上帝。

佩利的“手表类比”一经提出,怀疑论者休谟等人就在逻辑上给予反驳:手表匠要利用材料才能制造手表,而上帝却要从无中创造出自然界,二者不是一码事。机器有许多许多种,如果你在沙滩上见到一辆车,见到一台收音机,总不至于认为它们也都是由手表匠制造出来的吧?依此类比,自然界有各种各样的产物,也应该有各种各样的设计者,而不应该只有一个上帝。如果一块手表不是完美的,我们就可以推知它的制造者不是完美的;因为自然界并不是完美的,所以上帝也就不是完美、万能的了?

这个类比在逻辑上还有最致命的一点:它先假定大自然没有加工、设计的迹象,所以荒野中的手表才会显得突兀;但是它马上又假定大自然充满了加工、设计的迹象,所以才像手表一样需要有一个设计者。这样,这个类比就不是自洽的,在逻辑上也就不成立了。

然而,尽管“手表类比”在逻辑上被驳倒,但天地万物的由来问题却并不因此而得到解决。如果我们不能对自然界,特别是最为复杂的生物界的起源给出一个科学的解释,上帝的阴影就无法排除。到了19世纪中叶,现代生物学之父达尔文对生物界复杂性的起源交出了第一个科学答案:自然选择完全可以代替上帝作为生物界的设计者。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复杂的生物体可以经由最简单的生物体一步一步进化而来。佩利曾经拿人眼跟望远镜做比较,推断只有上帝才能设计出构造远比望远镜复杂、完善的人眼。因此,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专门用一节讨论了眼睛的进化,通过比较现存生物或简单或复杂的眼睛,证明人眼并非不可能从无到有,从简单(比如单细胞生物的眼点)到复杂逐渐进化而来。他非常自信地写道:

“如果有谁能够证明存在着任何一样不可能经由为数众多的、逐渐的、轻微的改动而形成的复杂器官,那么我的理论将绝对破产。”

130余年过去了,虽然一直有人声称达尔文的理论已经破产,但实际上在经过修正后它仍然坚如磐石。在生物学界,自然选择依然被公认为最重要的(虽然并不是唯一的)进化动力。在今天,当我们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体时,生物进化就变成了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因为生物体在分子水平上有着惊人的一致。既然一个受精卵经过十月怀胎以后可以发育成一个人,单细胞生物为什么不可能进化成人类呢?单细胞生物和人的受精卵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功能上都极为相似,最本质的差别是遗传信息的不同。但遗传信息的载体对于所有生物体来说都是相同的,都是DNA;而DNA依据一定的速率在不断突变,只要有足够长的时间,只要对于每一次突变的结果有一个选择的机制(比如自然选择)确定其突变的方向,人类完全有可能由单细胞生物进化而来。

这是对“万物生于有”的回答,而“有生于无”呢?虽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避开了生命起源的难题,而把它留给了上帝,但在私人通信中他却认为第一个细胞可以经过化学反应自然形成。到了20世纪20年代,俄国科学家奥佩林开始正式回答这个难题,提出了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假说,即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可以自动合成生物小分子,生物小分子可以合成生物大分子,进而组成原始细胞。在之后的70年中,“化学进化”假说的各个步骤在实验室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模拟;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RNA自我催化现象的发现和研究使我们知道,RNA无须借助蛋白质就可以自我复制和把氨基酸(蛋白质的组成单位)合成肽链,从而解决了长期困扰生物学界的“究竟是先有核酸还是先有蛋白质”的问题,使得“化学进化”假说在生物学界得到了普遍的承认。

世界平面设计史题 篇9

关键词:村上隆,艺术,流行文化,超平面,新媒材

在一场纽约克里斯蒂拍卖会上,一座2米高(图 (1) )的玻璃纤维金发卡通美女《Ko2小姐》拍出了56.7万美元,其作者便是村上隆 (Murakami Takashi) ——享誉当今国际艺坛的日本艺术家。2008年另一座成裸体男性的雕塑《My Lonesome Cowboy》更是在索斯比拍卖行以1516万美元的天价成交。短短几年内,这位在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日本艺术家一跃成为新一代年轻人的偶像。正是村上隆的成功使日本流行文化名正言顺走进了西方艺术界,就连全世界女性追捧的LV也频频与其合作,将LV手袋装饰上他设计的图案(图 (2) )。

由于日和民族的天性使然,村上隆把法国,意大利,中国及其它民族最优秀的部分融合为世界共同的表现形式,他注重创造,强调创造为轴心。作为设计师出身的艺术家,村上隆的作品很难和商业划分明显的界线,人人都能亲近欣赏,这也许是他作品的最大特点。他的艺术瓦解了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之间的隔阂,并在不断寻找新的融合可能性。在他的作品展览上,二十出头的叛逆小子与七十多岁的老太婆都是观众,每个人不必面对画作百思不得其解,反而都看得皆大欢喜。为追寻国际艺术界的影响力,村上隆以企业手法运作,每年在日本举办艺术祭典GEISAI,以KAIKAIKIKI為平台挖掘年轻艺术家并推向国际舞台。

无论是2000年春夏三宅一生男装上的“眼睛”,还是2003春夏LV最经典皮包上的“熊猫”和“樱花”,每个对潮流敏感的人都多少地体会到,在村上隆的世界里,一直都存在“幼稚”的诱惑力。2003年村上隆发表“幼稚力宣言”,充满童稚感的日本潮流文化名正言顺进入西方时尚中心。而村上隆提出的“超平面”理论更让他获得国际艺术界的认可。几乎他策划的每一个Superflat展都会引起了艺术界及媒体的高度注目。吸引着数以千计的观众前往参与。不同的是他的展览并不完全属于纯艺术,参展的艺术家也全是表现流行及次文化内容:动漫、插画、设计及摄影,以及在这种文化下年轻人的异想世界。而创作者也不全从事纯正的艺术工作。这其中在国际上最有名的是插画家奈良美智、动画家金田伊功、动画导演森本晃司、漫画家竹熊健太郎和町野变丸、20471120(艺术家的名字即是他设计的服装品牌名称)、摄影家佐内正史、大井成义、年轻艺术家高野绫、青岛千穗、Mr.等人,这个阵容使得一向曲高和寡的美术馆顿时充满大众流行文化。西雅图另类周报The Stranger的标题:“Superflat以最美妙的方式瓦解了精英文化和普罗文化之间的藩篱”。

《Superflat宣言》开篇即说:“社会、风俗、艺术、文化都极度平面化”。在电视媒体极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往往都能发现一个问题:原本通过印刷术和阅读能力而建立起来的成人与儿童的分界线,正在电视的猛烈攻击下越来越模糊,电视把成年人的秘密和暴力转化为娱乐。儿童成人化同时成人也在儿童化:电视新闻和广告的智力水平相当于10岁孩子。这些学术的预言,在电视媒介正在受网络媒介挤压的当下似乎更加会应验。

反观村上隆作品中的设计其实都代表着沉重的社会意义,表达他对于这个日益“Superflat”的世界的不安。Marc Jacobs (Marc Jacobs是一位美国设计师。他是时装品牌Marc Jacobs及其副线品牌Marc by Marc Jacobs的首席设计师。Jacobs同时也是现任法国著名奢侈品品牌Louis Vuitton的艺术总监。)说:“我对村上隆的作品十分着迷,除了他异想天开的创意和不受拘束的用色,我也喜欢他作品欢乐下的黑暗面。”新兴一代的年轻人已不屑于用“可爱”来装扮自己,更欣赏带一点神经质的东西,而这股气质完美地体现在村上隆的作品中。许多作品上常常会出现他最有名的代表作:两只大耳朵、外表可爱却面目狰狞的“DOB先生”(图 (3) ),又名眨眼先生,他这样解释其由来:“我常常在思考艺术的文脉,这些思考,让我有了这张变换自如的脸。现代艺术那些屹立不倒的大师们,例如塞尚、杜尚、毕加索、沃霍尔以及冈本太郎,为什么他们的作品在数十年后仍然有旺盛的生命力?我们所熟知的米老鼠、机器猫,还有Hello Kitty的形象,他们在市场上的‘生存秘诀’或者说‘普遍性’又是什么呢?——我当初做‘DOB计划’就是为了要探询这些问题。而如今,这个计划倒更多地像是我的自画像了。”DOB被印在T恤衫和气球上大量发售,成为村上隆的另一个自我——“Mr.DOB永远在疑惑”。

村上一直尝试作品中各种新媒材的使用。2001年在纽约中央车站大厅展出了5个充气的聚乙烯球形雕塑 (图 (4) ) ,球体涂有鲜艳分裂的色彩和他独有的“眼睛”符号。聚乙烯是日本动漫产业中广泛运用的材料,制作流程和工艺也不同于传统雕塑材料。这对其之后的艺术有很大的影响力,日本艺术家青岛千穗——这位村上隆一手捧红的艺术家就以计算机输出的大型壁画作“红眼族”(图 (5) ),让人直接将漫画和浮世绘联想在一起。

村上隆无疑是当今重要的一位艺术家,他不依靠任何一种固有的文化体系而创造出最本质的东西。村上隆在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动漫与时装、西方与东方之间,找寻到了沟通的桥梁。他始终认为,一流的作品就是被很多人理解的作品。KAIKAI、KIKI和蘑菇的灵感与其说来自杰夫·昆斯——像村上隆宣称的那样,毋宁说来自动漫。一次展览中村上隆将白色的KAIKAI和粉红色的KIKI两个洋洋得意地站在展场中央,背后是数百幅“水母眼睛”覆盖的墙壁,墙壁上挂着几幅以不同颜色反复创作的骷髅画《时间孤舟》 (Time Bokan, 2001) 。也许这些骷髅算不上恐怖——因为它们是村上隆的骷髅,一些简单而没良心的骷髅,努力引起视觉刺激而非精神反省的骷髅。

西方人读出了村上隆所宣称的:一个“超级扁平”的世界。是他让艺术“返老还童”,是他让亚洲青年倾吐自我。“幼稚”存在如糖果般黏人诱惑力——视觉、物质、单纯,充溢着需要不断重复的快乐感觉。但是,巨大的“DOB先生”使我们依然怀疑:这快乐是如此易碎,像膨胀的谎言遮盖真正的内心,这些作品的突然诞生是否有足够有力的根基支撑。但反观日本历史,没有什么东西在日本是纯粹“本土”的,都是对异国文化接收后的转变。几百年来最主要的影响来自中国,十九世纪末期开始来自西方。也许大多数怀疑者更多站在强势的西方艺术史角度来质疑,而村上隆这一代艺术家则强烈意识到本土传统与西方当代艺术之间的巨大差异和冲撞,他们试图自信冷静地以多种综合性视觉元素反映二战后日本与欧美积极的文化交流。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日本漫画的风格,形象的平面化,可爱、性幻想与极端暴力的融合。在当今艺术后殖民化现象凸显的时代,村上隆作品的出现无疑给了世界一份不同的宣言。越过这受到异文化影响的现代化过程,村上隆试着找出日本动漫和日本传统绘画艺术的关系。他提到江户时代以来纸上绘画、屏风画、套色版画浮世绘和当代动漫文化之间的关联。这种对艺术史的认真省视,表明村上摆脱西方艺术独霸的立场,他曾说:“在当代艺术中,日本总是被强加进‘东方——空间与时间的轮回’这样肤浅的老套中,而我就是要用强有力的东西把这种印象摧毁掉。”村上隆的作品完全能令人清晰的感受到日本的流行文化,并透析出浮世绘作品。仅此一点,村上隆的作品已经有了存在的价值。当然,我们始终无法将他定义在一个具体的位置——艺术家、商业设计师、玩偶生产者、漫画家、美术学博士、“HIROPON工厂”的管理者这些都是他的身份,就像当年的达芬奇和上世纪的安迪·沃霍尔。如果说,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出了一个永远让人惊奇的安迪.沃霍尔,那么,现在村上隆就扮演了这样一个超级明星艺术家的角色,不仅是日本当代作品拍卖价最高的艺术家,也是日本新一代年轻人的偶像。他制造了潮流,他制造了一个当今时代不同于西方的新美学。

上一篇:售楼处规章制度范本下一篇:学年第一学期教师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