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课程建设调研报告

2024-10-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建筑结构》课程建设调研报告(精选11篇)

《建筑结构》课程建设调研报告 篇1

一、调研目的建筑业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具有广泛而持续的社会需 求,毕业生就业空间十分广阔。

高等职业教育一个办学方向便是培养岗位性人才,即专业是因岗位而设置。建筑工程技术培养具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必须的文化基础与专业理论知识,从事建筑工程施工一线技术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建筑结构》是高职高专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2009年12月我们随江西省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局赴赣州地区进行检查,借此机会我们走访了部分建筑业主管部门及有关建筑施工企业,对江西省建设行业的背景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调查和研究。本次调研活动旨在使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设置更加具有市场针对性、《建筑结构》课程定位更加具有应用性。

二、调研的基本情况

1、江西建筑业发展成果显著

据江西省统计局2009年《关于江西建筑业发展情况的分析与思考》显示,江西建筑业发展成果显著。2004年以来,建筑业在为江西国民经济做出的巨大贡献的同时自身也得到长足的发展,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巩固和增强。其一:企业增加、资质提高。2008年,全省建筑业企业共1505家,比2004年增加118家,增长8.5%;其二:建筑业总产值快速增长。2008年,全省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34.47亿元,比2004年增长123.8%,分行业看,全省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10.28亿元,比2004年增长119.0%,占全部建筑业总产值88.1%。

2、建筑行业人才基本现状

2008年江西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中具有技术职称的人员9.91万人,仅占所有从业人员的15.0%,也就是说大量的建筑业从业者没有获得一定的专业技术认可。当今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企业之间人的素质的较量。高学历人员、高技能人才的缺乏,不利于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近几年来我省建筑市场需要补充大量的高层次的专业管理人员,以尽快提高本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企业资质水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挑战。

3、为了进一步了解企业对人才知识和能力的需求情况,我们编制的调查问卷内容如下: 尊敬的领导:您好!

首先,衷心感谢贵单位对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关心和支持!

为了加强联系,增进友谊,听取您对我院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设计了这份调查问卷。希望您从社会发展看对本专业人才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客观地填写调查问卷,以便于我院培养更加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说明:请在所选项目前的括号内划‚√‛)

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方式

1.贵单位的性质:

2.贵单位今后需要人才的类型

()应用性人才()复合型人才()既懂理论又会操作的人才()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3.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能满足贵单位发展需要吗?

1)能否满足需要:()能()不能

2)不能满足需要的原因:

()专业不对口、()技能达不到要求、()文化素质差、()专业理论差、()职业道德素质差、()其他原因 具体是:

4.在实际工作中,下述哪些专业技术能力最实用:

绘制与识读施工图的能力:绘制建筑工程施工图、竣工图();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识

读设备专业常用的施工图();阅读和编制工程图技术说明()。

常用建筑材料的应用能力:常用建筑材料的性能及应用();常用建筑材料的检验、存放及

保管();常用建筑材料的基本技术指标及检测();建筑材料检验报告单的审查()。

基本建筑构件的验算及设计能力:确定结构计算简图和内力的计算();常见结构体系的认知

();基本构件的设计和验算();施工中结构问题的认知和处理();工程地质资料的应用和基础的结构处理()。

建筑施工测量的能力:定位及抄平放线、垂直度控制();建筑变形观测()。

计算机应用能力:文字及数据的处理();应用CAD进行技术工作();应用计算机编制工程

预算和决算();应用计算机辅助施工管理()。

施工管理能力:编制一般建筑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的布置及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现场管理();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施工内业文件的编制和归档();参与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

编制和计算建筑工程造价的能力:进行土建工程量的计算();准确应用各种计量计价文件();编制土建工程预算();进行土建工程的工料分析();参与竣工决算()。

安全施工的管理能力:参与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参与施工安全教育();进行施工安

全技术交底();参与处理施工安全事故()。

施工质量的检验能力:掌握土建工程施工的质量标准();掌握主要工种检验的程序和手段();一般质量缺陷的处理();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表格的填写()。

建筑工程主要工种的操作能力:钢筋工();模板工();砌筑工();抹灰工();混凝土工()。

还需增加哪些能力:。

5.贵单位对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有何宝贵意见和建议,请留言:

三、建筑行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提出

高职院校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一般来说理论学时多,一方面,不完全符合学生学习的接受能力,另一方面,不能更好地体现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没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造成有些知识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毕业后往往要经过一到两年的磨合期和实践锻炼后方可胜任工作,直接影响就业。如何将入学分数低的学生培养成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轨的人才,从而推动就业工作,实现‚人人成才‛的教育目标,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培养目标出发,因材施教,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进行系统分析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的整体优化,从而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建筑行业对毕业生的需求

1、先进的技术需要人来掌握,先进的设备也需要人来操作,技能型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2、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对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有更强的实践能力的人才,能从事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开发、规划报建、施工、工程管理、工程监理等全过程的专业技术工作;

3、高职成为建筑业招聘毕业生的基本学历要求。

五、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发展的建议

1、师资队伍建设:按照‚敬业爱生、理论扎实、技能精湛、熟悉市场、改革创新‛的要求,培养好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推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2、课程设置上不断优化,教学手段上不断改进。通过校内实训工厂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使用,努力提高教学的质量尤其是实践教学的水平。

六、确定《建筑结构》课程定位

《建筑结构》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分析以上调研内容及结果,《建筑结构》课程应培养的相应专项技能为:绘制与识读施工图的能力(核心能力)、基本建筑构件的验算能力、考取岗位职业资格证书的能力。

《建筑结构》课程的主要定位——为后续课程《建筑施工技术》、《施工项目管理》、《地基与基础》等奠定结构知识基础,也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工作——建筑工程技术与管理奠定结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建筑结构》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技术与管理过程中所要求的结构知识技能,并训练学生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分析和处理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般结构问题、正确识读结构施工图等,使学生达到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

七、‚《建筑结构》课程‘理实一体化’教材建设研究‛定位

‚理实一体化‛ 教学,即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贯彻‚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职教新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高职教育的新发展。这种‚理实一体化‛ 教学,需要与之配套的‚理实一体化‛教材。

目前,高职《建筑结构》教材大都没有脱离原普通高校的模式,仍以学科教育为中心,强调理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教材或是本科教材的压缩,或是直接引用原中专教材,没有体现理论够用并服务于职业技能要求。

《建筑结构》课程建设调研报告 篇2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1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推动经济尽快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轨道。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改造提升制造业。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 重点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 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技术工艺系统集成水平, 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重点行业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和配套政策。二是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建设高性能宽带信息网, 加快实现“三网融合”, 促进物联网示范应用。大力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要抓紧制定标准, 完善政策,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作用,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加快形成生产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和提升软件产业。着力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加快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尽快实现鼓励类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基本同价。四是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积极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传统能源清洁利用, 加强智能电网建设,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统筹发展、加快构建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坚持陆海统筹,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加强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继续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大力开展工业节能, 推广节能技术, 运用节能设备,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投入, 积极推进新建建筑节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低碳城市试点。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加快城镇污水管网、垃圾处理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推广污水处理回用。加强化学品环境管理。启动燃煤电厂脱硝工作, 深化颗粒物污染防治。加强海洋污染治理。加快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地区重金属污染治理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继续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 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 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巩固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成果,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 推进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完善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加快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应急等体制建设。

《建筑结构》课程建设调研报告 篇3

关键词:高职建筑类专业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课程 教学模式

1 调研的基本情况

1.1 调研目的

根据高职建筑类专业建设的需要,调研小组于2010年8月至2011年1月期间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调研。本次调研的目的是:①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思路。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实施与建设情况。④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效果评价。

1.2 调研安排

此次调研以实地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电话、邮件等形式相结合。分别调研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鞍山科技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4所院校。发出问卷调查表数30份,收回调查表21份。

2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开发思路

2.1 课程培养目标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是高职高专建筑类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造价员是与本门课程对应的核心岗位。通过调研搜集造价员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及工作任务等信息,召开企业专家指导委员会,讨论各部门造价员岗位的工作任务及岗位技能,分析确定了造价员典型的工作任务为:工程算量和工程计价。培养学生在对建筑工程进行计量与计价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和能力。掌握计量与计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理解工程对象的计量与计价的依据、范围和要求,以便在所从事的确定工程造价、控制工程造价、施工成本分析、造价咨询服务等技术活动中做到:

①正确地采集与工程造价相关的信息、资料。

②正确地运用国家工程造价方面的法律、规范、标准、和造价软件。

③正确地界定计价范围和选用计价方法。

④正确地分析不同结构类型、不同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特点、组成、计算内容和计算结果。

⑤正确地进行工程经济评价。

2.2 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通过走访座谈了解到,各院校通过整合改造课程内容,以构建学习情境,设计“工作任务”。以鞍山科技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调研情况为例,该院结合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时效性、地域性、实用性、先进性的特点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在时效性方面,该院在教学中,在每一个情境教学模块中,以清单计量计价为主,辅以定额计量及计价。及时调整和补充最新版本的定额和清单计价规范内容。

在地域性和实用性方面,该院结合辽宁省实际工程项目,采用2008版《辽宁省建筑工程计价定额》、2008《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以及标准图集等有关资料开展教学。

在先进性方面,该院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机房资源,购买“广联达”、“鲁班”多网络节点版造价软件,使学生成为手算点算双能手。

依据职业能力要求,将行动领域经过系统化的教学处理转化为学习领域,形成来源于工作实际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学习任务。该院本着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的原则,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成6个学习情境, 14项工作任务(详见表1)根据工作任务安排相应的教学单元及课时,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训练结合在一起。

3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实施与建设情况

3.1 课程实施情况

3.1.1 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据调查辽宁建筑职业学院、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都本着以行动为导向的原则实施项目化教学。他们以学生为主体,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开展教学。

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过程中,以实际项目为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项目教学。组织项目教学内容时参照施工图预算编制、清单编制、清单报价文件编制实际的工作过程,以该项目为载体,导入教学,教師示范,学生模仿训练,完成项目任务。安排两周集中实训,要求学生利用软件进行计量与计价。并与手算结果进行比对。找出实际操作软件时注意的问题,并总结软件计算与手工计算各自的优势所在。整个教学整体设计遵循“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的原则。缩短课堂教学和毕业生职业生涯之间的距离,缩短毕业生的职业适用期,提高其职业适应能力,真正实现上岗就能顶岗。

3.1.2 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辽宁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模拟现场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该院以工作项目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展示、演示和学生分组操作并行,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将学生按小组扮演招标、投标、造价咨询三方,让学生根据所扮演的角色进行编制工程量清单、编制清单报价文件、编制施工图预算书等,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

3.1.3 建立以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考核和评价体系

该学院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考核。采用项目评价、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结合提问、作业、平时测验、实训操作及考试综合评价学生的成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任务驱动,突出过程和能力考核。

3.2 课程建设情况

3.2.1 建设与课程相配套的实训基地带动课程建设

所调研的几所高职院校均配备了专业的造价软件机房,安装了在建筑行业被广泛应用的最新版本造价软件。学生在进行造价软件学习的过程,就是对将来工作岗位技能的培养。校内基地模拟工程结算现场和招投标开标现场设置。采用角色扮演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校外方面,各高职院校都有多家长期稳定的合作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训场所。

3.2.2 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带动课程建设

被调研的四所高职院校每年均会安排老师进行“双师型”技能培训。黑龙江职业技术学院具有 “双师型”(含双师素质)139人,占教师总数的31%。辽宁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已发展成为高职教师“双师型”培训基地。同时在合理分配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各学院派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到企业一线进行生产实践。

3.2.3 积极编写出版与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校本教材带动课程建设

在调研中发现,由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政策性很强、区域性强的特色,特别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是近年来教学改革热点模式,因此多所高职院校均编写了与本门课程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校本教材,以此带动课程建设。

4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效果评价

据调查,所调研的四所高职院校中,近年来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培养下,学生的职业技能有了很大提升。以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每年学校组织的造价员考试通过率能达到90%以上。造价专业学生的就业对口率达到80%以上。从学生毕业后用人单位的反馈情况来看,通过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这一就业对口比例有了明显的提升。目前能占到该校造价专业毕业生的一半以上。由于课程教学效果明显,目前该学院已成为全国建筑类一级资质培训机构。同时,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该校学生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金巧兰.浅谈《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J].河南建材. 2010(04).

[2]翟丽旻.如何改进《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J].考试周刊.2008(36).

[3]李江平.“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浅谈[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02).

[4]张小军.高职《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职业时空.2011(01).

结构力学课程设计报告 篇4

经过一周的学习和上机实习,我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也掌握了如何使用结构力学求解器进行杆系结构的分析计算,进一步掌握结构力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同时,通过这次的实习,我阅读了很多相关的设计框图并编写和调试了结构力学程序,进一步提高了运用计算机进行计算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及今后工作中使用计算机进行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次结构力学实习让我们充分的运用了所学过的结构力学理论知识,通过学习结构力学求解器的使用方法,让我理解了许多过去没搞明白的结构力学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形成了一个较好的对整个制作过程的把握。

一个星期的结构力学实习过程让我得到的不仅仅是通过我们自己努力所取得的成果,还让我收获了许多平时学习生活中没学到的东西。

首先,让我学会了如何把书本上的知识联系到实际设计中去.以前只知道抱着书本死啃,却没有参透其中的真正含义,当我们面对真正的问题急待解决时却无从下手,所以即使你学的再好也终究会被现实所淘汰.这也正印证了那句哲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这次难忘的经历让我深刻的体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其次,通过这次设计还让我学到了许多平时课本中所未涉及到的内容,比如在做题计算过程中所必须用到的公式编辑器等等。总之,如果你自己不去探索,也许你永远都不能接触到这些东西。最后,同学之间的互助和老师的指点也是我能完成这次实习的重要因素。

但也发现了自身很多的不足,我对结构力学的许多知识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深度探究这些知识的联系,这让我花了不少时间,有待改进。还有对计算结果数据的含义以及其实际运用还了解的不够透彻,比如像节点坐标、柱杆件关联号、梁杆件关联号等信息还不能巧加运用,仍需进一步学习。

同学们在这次实践过程中,依托老师们的指导,运用自己所学知识,顺利的完成了这项任务,掌握了不少技巧,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和很大的便利。

钢结构课程认识实习报告 篇5

一、实习的目的意义

1.认识实习是教学计划的必要环节,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理论联系实际、增长实践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同学们通过实习,学习有关本专业的实践知识,增强感性认识,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

2.通过对钢结构房屋实地参观考察,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了解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特点与组成、基本建筑与结构术语、结构构件及构造做法建立起必要的钢结构的空间概念;加深同学们对钢结构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的理解,培养对钢结构工程事业的热爱。

二、实习介绍

参观精工钢构华中分部(单层工业厂房)

长江精工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是一家专注于钢结构建筑领域的行业领先型企业。公司集钢结构建筑设计、研发、销售、制造和施工于一体,确立了以商务写字楼、宾馆、高层住宅等为主的高层钢结构建筑体系,以机场、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等公共建筑为主的空间大跨钢结构建筑体系,以各类工业建筑、仓储、超市、多层钢结构建筑等为主的轻钢结构建筑体系以及超轻钢集成住宅体系和与之配套的相关建筑体系,提供包括设计、咨询等其它相关工程服务。

三、实习内容

上午大清早我们就乘车前往了实习的`目的地——精工钢构华中分部,在厂房外面堆放着很多H型钢,在老师的讲解下我们知道了现在大多使用H型钢而不使用普通工字钢,因为截面面积分配更加优化、强重比更加合理的经济断面高效型材。而型钢上有着十分多的钢钉可以增加钢和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增加整体性,可以很好的避免因为钢体滑动产生的不良影响。外面还有一些大钢筒,这些钢筒有一个或者两个焊缝。图中的是一个焊缝的钢筒,它由各个较短的钢筒拼接而成,由于考虑到焊缝的强度问题所以每个钢筒的焊缝应在不同的位置。后在精工钢构的工作人员带我们去了接待室,在那给我们讲解了各种房屋结构的特点与施工方式。我们了解到了空间桁架结构有钢管组成,截面承载力强,跨度大,截面可弯曲为曲线造型,外型优雅,内部空间简洁,常用于公共建筑。

我们也了解到原来他也是老师以前的学生,现在工作几年已经小有成就。在接待室出来后我们进入了工厂进行实地参观,在介绍下我知道了这就是引弧板。而焊缝的起点和终点处,常因不能熔透而出现凹形的焊口,为了避免受力后出现裂纹及应力集中,按规范规定,施焊时应将两端焊至引弧板上,然后将多余部分切除,这样就不致减小焊缝处的截面。我发现下面几块钢板都没有引弧板,引弧板应该会被很快的被切除。

如图是焰切装置进行切割,装置需要人工稍许控制,装置的作业台很大,可以供各种样式的钢板进行切割。焰切边手感较光滑,但有高低不平,且边部厚度公差有变化,宽度公差较大,有凹凸状切割瘤,边部致密,无裂口。

《建筑结构》课程建设调研报告 篇6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宁德市金马小区保障性安居工程

2、建设地点:宁德市金马路东侧学院路南侧

3、建设单位:福建环三兴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4、设计单位: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5、监理单位:福建互华土木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6、施工单位: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7、工程规模:建筑面积1#楼17160.45m2,为地下1层地上30层剪力墙结构住宅楼;2#楼25285.2m2,为地下1层地上30层剪力墙结构住宅楼;3#楼12244.54m2,为地下1层地上18层剪力墙结构住宅楼。

二、保温及节能设计

1、外墙自保温节能工程:采用600*240*200mm与600*240*100mm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自保温砖)墙;外墙内保温节能工程:采用35厚玻化微珠无机保温砂浆,5厚保温抗裂砂浆保护层并压入玻纤网格布。

2、屋面保温节能工程:采用现浇泡沫混凝土保温层。

3、门窗节能工程:外门窗采用塑钢窗框和绿色中空玻璃(外窗遮阳系数SD=0.39)。

4、住宅每户用电负荷设计功率:四居室8kW/套,均为单相供电。

5、公用部位照度标准:配电间200LX,7W/m,电梯机房200LX,7W/m,地下室75LX,4W/m,居委会300LX,9W/m。

6、荧光灯采用T5直管型,均选用电子镇流器,开敞式灯具效率≥75%,透明保护罩式灯具效率≥65%。

7、楼梯间及公共走道采用声光控节能灯具,地下自行车库一般照明采用延时关闭自熄开关控制。

8、计量装置:住户每户一表,配单相电度表,住户电度表设在每层电气井道内;公用设备进线处设总电度表,配三相电度表,电度表设在配电间配电箱内;每间商铺、居委会设专用电度表,配三相电度表,电度表设在配电间配电箱内。

三、质量评估依据

1、委托监理合同、施工合同、设计文件、有关工程变更等;;

2、《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8的相关条款

3、国标图集;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5、《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验收规范》GB50210-2001;

6、《建筑节能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7、已批准的施工方案。

四、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执行情况:

本工程在开工前监理严格审查保温设计文件和建筑节能的有关标准,施工过程中无违反法律、法规等行为;建设、设计、勘察等单位无违反法律、法规等行为,各相关主体单位无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等行为。

五、工程分包内容、承建单位及质量管理情况:

本工程节能工程全部由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施工,施工前监理审查了施工单位的企业资质及质量管理体系,经审查资质符合要求,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完善。

六、各相关责任主体质量行为执行情况

施工前期,我单位按规定取得了合格的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专项备案意见表、施工图合格证书。施工过程中,参与材料进场验收,确保工程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监理单位坚持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及质量验收规范,认真检查施工单位企业施工资质及工艺标准情况,施工合同的履约情况。严格执行工程材料报验制度,对涉及保温的所有原材料进行见证取样送检,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于本工程。

施工单位施工前制定了建筑节能专项施工方案,严格按照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建筑节能技术标准的要求进行施工。建筑节能材料进场时,按建筑节能技术标准要求对所有的原材料进行了监理见证取样送检复试合格后使用。外墙保温施工前施工单位严格执行样板引路指导原则,样板做好后经检测验收合格后进行大面积施工。施工过程中及时进行施工质量自查自检,确保施工质量合格。

六、质量控制资料核查、整理情况:

涉及建筑节能工程的各检验批、分项工程隐蔽验收记录内容真实完整,施工质量验收记录基本齐全,经核查,质量控制资料完整,符合要求。

七、综合评价:

综上所述,本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基本按照《建筑节能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执行,质量控制资料基本完整。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和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标准要求,该分部工程验收合格。

福建环三兴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蕉城区火车站周边安置房建设工作指挥部

《建筑结构》课程建设调研报告 篇7

保障性住房作为政府主导建设的社会住房项目, 应以绿色建筑技术为导向, 避免使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落后技术, 加快绿色建筑适用技术的集成推广和应用。通过绿色建筑建造技术确保保障性住房的整体规划、建筑设计、建造方式等方面尽可能的实现 (节地、节材、节水、节能、节时) 、一环保的绿色低碳目标, 为大量、快速的保障性任务建设提供切实有效的技术保障, 促进城市建筑从传统的“高消耗型模式”向“节能环保型模式”转变。

1 编制背景

保障性住房是从住房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出发, 适应不同收入、不同类型住房困难群体的实际需要, 逐步发展起来的实现住房保障目标的具体形式。包括租赁型的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及限价商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是我国解决重大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 也是我国住宅类建设相关设计、建造、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 (2011年至2015年) 中计划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3600万套, 全国各地根据国家政策要求相继出台配套措施, 大力推进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

2013年1月, 国务院办公厅“1号文件”转发了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 要求“十二五”期间需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 2014年起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该行动方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切实转变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同时指出了目前全国大规模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住房建设模式粗放, 能源资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 重规模轻效率、重外观轻品质、重建设轻管理, 建筑使用寿命远低于设计使用年限等, 这些都有悖于绿色建筑基本要求。就保障性住房建设领域而言, 这些问题源于缺乏针对性强且可操作性强的绿色建筑标准和绿色建筑技术支撑体系, 无法全面推进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标准的实施。

因此, 亟需从技术政策层面, 结合修订中的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出台符合各类现行标准的、统一的、可操作性强的绿色保障性住房建筑标准及其建筑技术的指导文件, 明确保障性住房实施绿色建设的原则和指标体系的要求, 制定出系列化的保障性住房实施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和建造施工等技术要点, 提出引导性的绿色保障性住房产业化方向的适用技术体系和部品, 规范绿色保障性住房建筑标准的执行与适用技术的应用, 实现绿色保障性住房保质控价的预期目标。同时, 保障性住房采用绿色技术建设方面, 可采用以被动技术为主的技术体系;注重实用性的围护结构节能设计;选择低运行维护费用可再生能源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注重社区和谐建设等。保障性住房应以按照一星或二星标准设计建设为基础;以低增量成本、可复制、可推广为目的。

2 编制情况

《绿色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发展研究》是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保障性住房实施绿色建筑行动的通知》 (建办[2013]185) 的研究成果, 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委托, 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主编, 北京市住房保障办公室、上海经纬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杭州市建设委员会、杭州市城乡绿色建筑促进中心、中天建设集团、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哈尔滨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哈尔滨市长禹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昆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昆明万科房地产开有限公司、深圳万都时代绿色建筑技术有限公司、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地产等单位共同完成。

《绿色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发展研究》立足于国情, 针对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基本特征, 基于面向全国重点地区的深入调研, 着重研究了各地保障性住房发展现状情况;梳理了相关绿色建筑标准、导则和指南类的技术文件;结合各气候区及保障性住房特点, 全面分析了绿色保障性住房的规划设计和建造施工方面的实际问题;对不同气候区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产业化发展以及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适用技术体系和部品技术支撑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 为出台《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 (试行) (以下简称《导则》) 打下了坚实基础。《导则》是我国首部关于绿色保障房的国家级技术文件, 明确了各地依此研究制定本地区的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政策, 已于2013年12月30日出台。《导则》从基本原则、指标体系、规划设计、施工建造技术、产业化技术、实施保障与产业化推进等方面做出了系统指导, 将为我国绿色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实施保障。

3 编制意义

《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研究报告》立足国情、关乎民生, 在建设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提供指导。同时, 绿色保障性住房建设可有效提高住房的安全性、健康性和舒适性, 全面提升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质量和居住品质。

《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研究报告》研究成果直接指导了《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的编制。提供了广泛的调研基础和技术支撑, 使得基于绿色建筑技术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得以全面实施, 既可大幅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居住舒适度、改善住房品质, 使普通群众充分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成果, 同时又具有全社会的示范带动效应, 促进全国性的大规模绿色保障性住房建设。

《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研究报告》填补了绿色建筑在保障性住房类别上的空缺。健全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 将指导不同气候区、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地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是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保证, 以及保障性住房建筑技术发展的重要载体。符合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绿色建筑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 而保障性住房作为政府主导建设的社会住房项目, 将为绿色建筑打开新的发展空间, 成为推动绿色建筑快速发展的重要契机。

《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研究报告》推进我国住宅产业化绿色转型。通过对已有住宅设计、施工、维护等环节的全面调研, 总结出适合我国发展模式的住宅产业链, 以绿色建筑技术手段完全改变保障性住房建设中传统建筑施工技术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 低效益的粗放型、浪费型的现状。研究提出了绿色保障性住房体系化技术, 强调产业化技术的保障作用, 制定出具有引导性的绿色建筑技术产业化发展方向, 以及相关适用技术体系和部品技术支撑体系。开启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崭新模式, 从而实现住宅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实现建成的全部保障性住房都是绿色建筑的宏伟建设蓝图。

4 发展建议

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出发, 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理念考虑, 保障性住房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并开展绿色建筑技术建设任重道远。绿色保障性住房建设应从整体规划、建筑设计源头把握保障性住房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有效推动保障性住房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和推进绿色建筑建设向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不断健全绿色保障性住房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 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补充完善相关内容。在住宅工业化和产业化的基础上, 采用绿色施工建造, 促进绿色保障性住房的结构主体和内装部品体系同步升级。建立长期的监管和维护机制, 为绿色保障性住房提供长效的保障。此外, 就现状发展来看, 亟需通过示范项目综合落实绿色设计理念、建造技术及产业化, 由点及面的推进绿色保障性住房建设。

摘要:结合《绿色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发展研究:全国保障性住房推进绿色建筑建设工作与产业化实践研究报告》的编制出版工作, 从当前保障性住房大量建设情况下的可持续发展背景出发, 对编制情况和意义进行阐述, 以期通过绿色保障性住房建设促进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升级转型。

《建筑结构》课程建设调研报告 篇8

【关键词】公共建筑;节能评估;工作指南

引言

随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2010年6号令)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施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和审查作为加强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审批、核准或开工建设的前置性条件,从源头上杜绝能源浪费,避免用能不合理项目的审批,提高项目能源利用效率,从而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这将对国家“十二五”期间乃至今后的节能减排工作起到强有力的推动和保障作用。加强对建筑业的节能审查和管理能够从源头上实现节能降耗,并且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将建筑划分为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民用建筑又包括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的种类繁多,其能耗情况复杂多样,目前尚未有专门针对公共建筑的节能评估报告编制大纲发布,致使社会上的公共建筑节能评估报告编制水平参差不齐,不能很好地起到作用。针对公共建筑的节能评估报告,笔者结合该类报告编制的工作程序,谈谈在报告编制过程中的一些经验积累和思考。

一、公共建筑节能评估报告编制

公共建筑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应以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与国家节能中心联合编制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2014年本)(以下简称“工作指南”)为纲进行编制,工作指南中针对各类型项目能耗特点的不同,分项目类型列出了4大类编写指南,公共建筑项目应以编写指南(总纲·2014年本)为依据,进行编制。

(1)评估内容及依据

以项目投资建设内容为依据明确评估范围和用能系统边界,据此对项目能源消费情况、建设方案、主要用能系统、主要耗能设备能效水平、节能措施等方面开展评估工作,并确定评估重点、评估原则、评估方法等。

公共建筑节能评估报告的评估依据既包含政策性依据,如与建筑节能相关的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规划、行业准入条件、产业政策,节能技术、产品推荐目录,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等目录;也包括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如国家及项目所在省(市或自治区)建筑节能标准、绿色建筑标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标准等,建筑、电气、暖通、给排水等相关专业设计规范,电气、暖通、给排水等相关建筑耗能设备的能效标准、节能技术、节能产品等技术标准;同时,项目支撑性文件也是必不可少的依据,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能源供应等相关文件或协议。

(2)项目概况

在项目概况章节中,既要全面概括介绍,把项目的整体情况加以详细说明,如项目建设单位概况,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背景、建设规模、建设内容、总投资、资金来源、总体经济技术指标及项目前期工作开展情况、工作进度计划等,改扩建项目还应介绍既有项目的相关情况;又要突出能源消费这个侧重点,强调说明项目能源消费方面的情况,如项目用能情况及能源使用分布情况,叙述项目能源供应条件。

(3)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公共建筑项目建设方案的节能评估,要有别于一般工业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的步骤和思路,在工作指南总纲中,只针对一般工业项目,给出了评估步骤和评估侧重点,其并不能很好的反映出公共建筑项目的能耗特点。所以,在此章,要针对项目自身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笔者建议此章分为建筑、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等4个专业,分专业对建设方案进行评估。针对每一个专业,分别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有层次、有逻辑的论证:首先,将能评前已有的设计方案进行叙述;其次,对前述设计方案从节能角度进行评估论证,并给出评估结论;再次,对项目设计方案提出优化建议,说明项目采纳了哪些建议并分析其节能效果。

列出项目采用的暖通设备表、给排水设备表、电气设备表,并对设备的能效水平进行对标分析,评估其能效水平,提出评估结论和建议。

(4)节能措施评估

节能措施评估分为能评前节能措施和能评阶段节能措施,从建筑、暖通、给排水、电气等4个专业角度,将能评前已经采取的节能措施进行一个全面细致的梳理,对各条节能措施的节能效果进行评估,计算节能量。能评阶段结合项目设计方案在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说明节能评估提出且项目采纳了的建筑、暖通、给排水、電气方面的节能措施;对各条节能措施的节能效果进行评估,测算节能量并折标煤,对各条节能措施进行经济性评估。

(5)项目综合能耗及节能水平评估

根据项目节能评估后最终采取的设计方案、节能措施、设备的能效,进行供暖、空调、通风系统,给水、排水、生活热水、饮水系统,供配电系统能耗计算,并附具体计算过程。对于暖通系统、给排水系统、电气系统之外的其他用能,如餐饮用气用电、数据机房设备耗电、医疗设备耗能、试验工艺耗能、科研设备耗能等,根据项目节能评估后最终采取的设计方案、节能措施、设备的能效,单独进行能耗计算。

根据项目所有用能系统的能耗计算,合计得出项目年综合能耗量,并计算出项目单位面积综合能耗指标。

结合项目节能评估后最终采取的设计方案、节能措施、设备能效,根据国家现行《节能建筑评价标准》(GB/T50668)规定的节能 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来确定项目所能达到的节能等级目标(A、AA、AAA级);根据国家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来确定项目所能达到的绿色建筑星级目标(★、★★、★★★级),并结合项目达到的节能等级目标或绿色建筑星级目标,对项目总体节能水平进行评估。

(6)项目能源消费对所在地影响评估

介绍项目所在地的电力、热力、天然气、水等供应及消费需求情况。根据项目所在地节能目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地区生产总值、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能源发展规划等资料,测算项目所在地省、市两级能源消费增量。计算项目综合能源消费量占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的比重,分析判断项目综合能源消费量对项目所在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7)结论与建议

根据对项目的节能评估情况,说明项目评估后在节能方面还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存在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二、报告编制注意事项

公共建筑节能评估报告内容相对比较复杂,在评估时需要逻辑思路清晰,下面就该类项目节能评估报告需要注意的方面说明如下:

(1)资料内容一致性

在编制节能评估报告时需要参考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各项前期资料,在这些文件中可能存在数据前后不一致,内容不齐全,数据随时更新等诸多问题,这就需要和项目建设单位进行充分的沟通,确保报告内容在最大程度上符合项目的实际情况。

(2)计算项目能耗时不重复计算,并分项说明

在计算具有不同功能的建筑能耗时要分别加以说明,不能笼统地全部归纳在一起,要将不同功能用途的能耗数据分别列表,做到一目了然,因为不同功能用途对应的是不同的参考标准。

(3)说明节能措施和效果的明确性

在说明项目所采取的节能措施和取得的节能效果时要清晰明确,不能只作原则性和大致性的描述,尽量做到量化说明,另外要根据项目特点提出科学合理的节能措施和技术方案,该措施和方案要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经济性。

参考文献

[1]佟立志.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一)[J]. 中国工程咨询,2011,(1):75- 76

[2]佟立志.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五)[J]. 中国工程咨询,2011,(5):73- 74

《建筑结构》课程建设调研报告 篇9

----河北省

摘要:

河北省xx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管理初步设计。包括领导与组织结构、企业文化、企业战略以及企业计划。公司为中型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性质是民营企业,囊括领域包括,造价咨询,劳务分包,物业管理,商品混凝土,小型设备安装,道路和小型桥梁建设,材料和设备租赁。由x个大股东出资成立,后期为了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吸引员工出资入股成为股民。公司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本着以人为本,创建精品,求实创新,志在一流的企业精神,不进则退的企业哲学,多元经营,广拓市场的企业经营方针,严法规,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消灭违章的企业安全生产方针,12条所有员工熟记的企业口号,严细求是,团结奋进的企业作风。全员精品意识,全过程科学管理,创建优质工程,提供优质服务,持续改进体系,追求顾客满意的质量工作方针,依法环保施工,建设绿色工程的企业环保方针,严格规范本企业。本公司未来十年的战略发展共分为三个阶段,2011年~2014年的初级发展阶段,2015年~2018年的公司平稳过渡时期,2019年—2021年的高速发展期。本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融合到周边的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环境中。xx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初步设计

课题概述:

本小组课程设计小组的题目为:河北省xx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初步设计。

我们小组模拟成立的是一个公司制的从事建筑与土木工程同时兼有造价咨询,劳务分包,物业管理,商品混凝土,小型设备安装,道路和小型桥梁建设,材料和设备租赁的中小型企业,初步打算对它的领导与组织结构、企业文化、企业战略以及企业计划等四个方面进行设计。

研究内容分析:

一.领导与组织结构

(一).领导体制

我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为股东大会,董事会作为常设决策机构,监事会作为监督机构,总经理,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总会计师,工会主席,党委副书记等高级管理人员组成领导班子,由于公司属于中小型企业,故很多高级管理人员由董事会成员兼任,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和公司党委书记,监事会和董事会一样由每年的股东大会秉着公平,公正,诚信的原则选举产生,并对董事会和董事长以及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监督。

董事会由x个合伙人作为大股东组成,出资最多的为董事长,为了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公司员工自愿入公司的股份成为股民,构成股东大会并享受年底分红。董事长兼总经理是公司的法人代表。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由董事长召集和主持。监事会由两人组成。公司设有两名副总经理,其中一名为常务副总经理,当总经理不能主持工作时由其暂时主持工作。常务副总经理与总会计师一起监督管理财务管理部的日常工作。副总经理管理公司的工程管理部。总工程师主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工作。党委副书记主管公司日常党建工作,管理政治工作部并和工会主席一起管理工会。

公司下辖14个分公司以及子公司,分别为:三分公司,四分公司,唐海分公司,造价咨询事务所,劳务公司,物业公司,七信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安装分公司,路桥分公司,材料租赁站,设备租赁站。

(二).组织机构图如下:

二、企业文化

本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是本企业经营管理战略中的一项长期、艰巨、细致的系统工程。主要由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企业经营方针,企业安全生产方针,企业口号,企业宗旨,企业作风,企业质量方针,企业环保方针组成。

(一).企业精神

我公司企业精神是公司的灵魂,是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心声,是公司存在、振兴和发展的精神动力。“以人为本,创建精品,求实创新,志在一流”凝聚了七信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数十年积累的深厚文化底蕴,展现了“七信人”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努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新型企业集团的理想信念。

1.“以人为本”

是企业实现振兴发展之根本。就是要尊重、爱护、关心、信赖职工,坚持把调动职工积极性放在企业工作的重要地位,努力满足职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建立能够使其充分发挥创造性、施展聪明才智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激励机制,营建民主、和谐、宽容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工作氛围,激励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奉献精神,调动职工为个人求发展,为企业作贡献的积极性,使企业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2.“创建精品”

是企业提升企业品牌之基础。就是要以完善的质量体系,明确的管理职责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努力创建优质工程,力争承揽一项工程,建造一座精品,竖立一座丰碑,确保企业建筑工程创奖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二).企业哲学

我公司企业哲学是经营公司的基本方略和价值观念,是公司企业文化的神经中枢,是公司企业行为的逻辑起点,对于成就企业起着重要的作用。河北省xx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信奉“不进则退”的企业哲学。

(三).企业经营方针

“多元经营,广拓市场”是指导河北省七信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现代企业集团的经营方针。

1.“多元经营”

就是通过不断调整企业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产品结构,形成以建筑安装施工为主,多元产业并举,国有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多元产权并举,资产经营与生产经营多元经营并举的基本格局。

2.“广拓市场”

就是针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针对建筑市场格局的新变化,全方位拓展市场空间,即稳固本地市场,拓宽国内市场,发展国际市场。秦皇岛是企业立业根基,兴业源泉,面对秦皇岛向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发展的大好机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争市场,确保在秦皇岛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同时打破地域界限,广泛延伸经营触角,积极拓宽国内市场和发展国际市场。还要采取灵活多样的经营策略,既竞争又合作,积极与资金、技术、信誉等实力雄厚的国内外企业联手合作扩展市场,力争双赢,共同获利。

(四).企业安全生产方针

“严肃法规,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消灭违章”,是河北省七信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集数十年施工生产经验形成的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方针。

1.“严肃法规”,要求各级领导、安全管理部门和施工生产操作人员,切实增强法制观念,认真严格地执行国家、市政府和集团颁布的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

3.“落实责任”,要求各级领导、安全管理部门和施工生产操作人员,强化责任意识,明确安全生产责任,把指标和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

4.“消灭违章”,要求各级领导、安全管理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坚决消灭施工生产中的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现象,坚决消灭各种安全隐患,确保施工生产正常进行。

(五).企业口号

4.创建优质工程提供优质服务

9.严肃法规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消灭违章

10.防火工作人人有责

11.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六).企业宗旨

企业宗旨是企业的根本目的和主要意图。河北省七信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凝结数十年企业实践,确定了“建楼育人”的企业宗旨。

“建楼育人”,要求企业在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的同时,造就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的栋梁人才,努力做到建造一座楼宇,培育一批人才。进入新世纪,企业要在尊重人才、凝聚人才、培育人才和经营人才上下工夫,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持续实施人才培育战略,切实提高

职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技术业务素质,培育高素质、高效率、高水平的人才,造就一支思想品德优、业务技术精、实干创新强,奋发向上、敢于领先、永攀高峰的职工队伍,为企业振兴、创效、发展注入生机活力和奠定坚实基础。

企业作风是企业全体员工在工作实践中积累的一种精神风貌。它是企业精神的外在显示,是企业员工价值取向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集数十年企业实践,河北省七信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形成了“严细求是,团结奋进”的企业作风。

2.“团结奋进”

“团结奋进”是企业发展振兴的动力源泉。“团结”就是要发扬团队精神,企业上下思想同心,行动同步,目标一致,凝聚成强大的集团合力和向心力;“奋进”就是要瞄准企业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奋勇直前,永不停步。

(八).企业质量方针

河北省七信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为实现精心建造每一座建筑,创建更多精品工程的追求,确定了“全员精品意识,全过程科学管理,创建优质工程,提供优质服务,持续改进体系,追求顾客满意”的质量工作方针。

1.“全员精品意识”,即企业的各级人员是企业质量管理之本,各级领导应积极创造一个全员参与的环境,使每个职工树立创建优质、名牌工程的观念。

2.“全过程科学管理”,即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运行和改进的全过程,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采用系统方法和先进的控制手段,努力建立规范的、系统的过程管理。

5.“持续改进体系”,即采用PDCA循环方法,不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提高过程的效率和有效性。

(九).企业环保方针

“依法环保施工,建设绿色工程”,是河北省七信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增强环保意识,做好环保工作,为人们创造良好工作、生活环境所追求的环保工作目标。

1.“依法环保施工”。

就是要严格按照国家环保法规的有关要求组织建设项目施工,注重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设置整洁围挡,进行道路硬化,施工部位密目网遮盖,封闭强噪音设备,保持干净整洁的施工环境。坚持文明施工,做到不扬尘,不污染水源,控制人为噪声不扰民,切实杜绝影响环境质量的不良行为。

三.企业战略

(一)、本公司未来十年的战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2011年~2014年(初级发展阶段)

(1).用现代管理理论、理念引导企业和员工行为,建立起了新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精心提炼“砺炼品质、熔铸精华”的企业精神;

(2).对体制进行探索和创新,优化控股结构。真正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

(3).建立了以技术和业绩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根据市场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和《技术经济责任考核办法》,逐步完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科学分配模式;

(4).在市场经营中推崇‘‘质量第一、服务顾客”的经营理念,积极参与市场竞标,实施“走出去”战略,完成设计产值每年平均以30%大幅度提升;

(二)、环境分析

1、宏观经济环境’

(1).世界经济形势提供了良好的宏观发展环境。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互补和交融更加频繁,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国内设计行业与实力雄厚的国际知名设计企业的竞争将更为直接,行业竞争的全球化特征日益凸现,竞争程度将更为激烈。

(2).“十二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十二五”规划政策的着力点应该转到把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作为全新思路和战略,围绕着如何“富民”问题,制定行动路线图。而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今天的经济实力也已经为解决“富民”问题提供了物质基础。

2、行业发展环境

(1).政策环境

1.1 一是“科学发展观”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政方针的确立,对整个建筑行业的影响是直接和明确的:包括鼓励发展节能节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并制定和强制推行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四节”标准;鼓励积极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等“四新”成果;国家为此将加紧制定节能省地型住宅的产业

1.1国外竞争对手:中国已成为世界建设设计最热的市场,巨大的市场份额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国际知名设计企业的目光。据悉,许多世界知名的设计咨询公司己在中国设立了分支机构。中国自2001年12月11日加入WTO以后,将在5年内逐步对外资开放建筑设计领域,5年过渡期完成后,将允许国外建筑设计公司以商业存在的方式开办独立法人的设计事务所,其业务范围将由目前只允许做方案设计逐步过渡到允许做工程设计,不计其数的境外设计企业将大举推进中国。境外设计企业在长期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先进设计理念、方案能力、设计经验以及为业主提供有效技术、管理、服务的能力和优势,既推动了业内设计的发展和提升,也无疑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给国内的建筑设计行业带来不小的冲击。

《建筑结构》课程建设调研报告 篇10

(一)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十五”后期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决策,十六大报告首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加快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标志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已成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党中央、国务院又制定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意义、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任务以及各项政策措施,提出了要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发展成为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明确、机制灵活、竞争力强的新型产业基地,逐步成为我国经济新的重要增长区域。这些都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建设和谐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市场形成了对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城建市场和房屋建设市场、水利建设市场更为巨大。从我们走访调查的中建六局北方公司、沈阳双兴建设集团、沈阳顺天建筑有限责任公司、沈阳辰宇建设集团、朝阳一建、铁法煤业集团等15家单位看,平均需求为6人左右,最多如铁法煤业集团达到12人,少的也达到2人。据辽宁省统计局2005年统计,辽宁省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2777户 ,按每三家聘用2人计算,年用人即可达1800余名。未来三年内辽宁地区对建筑专业类技能型人才需求总量将达到5000人左右。另外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来看,辽宁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巨大。“十一五”期间,全省公路水陆交通建设规划总投资1144.85亿元。规划实施高速公路1597.7公里,续建项目643.7公里,新建项目648公里;普通干线公路改善大修4439公里,县级公路大修1984公里,中修里程6759公里;高速公路建设改扩建1926.4公里;为解决三农问题,农村公路新改建黑色路面19832公里;建设一级客运站42个,二级客运站60个,乡镇客运站78个;物流中心和货运站50个;新建港口泊位84个;大连、营口、锦州、丹东、葫芦岛、盘锦港建设376亿元。这也是城市剩余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基础设施建设一线的劳动大军的技能素质远远不能满足建设需要,除数量不足外,主要的是劳动技能缺乏,直接影响建设质量,成为建设市场的一大隐患,建设类技

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培训任务巨大而紧迫。集中财力建设专业综合实训基地,服务于建设类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是极为必要的。

我校是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高职院校,是国家“建设类行业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基地;同时也是“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有义务、有条件在现有较好基础上建设专业综合实训基地。

完善后的建筑技术实训基地,是集教学、培训、技术服务、职业资格鉴定、科研、生产为一体多功能实训基地。近年来,由于专业的扩展、学生数量的增加和对外服务项目的增加,以及行业技术的发展、材料检测设备的不断更新,基地原有的面积、仪器设备数量及实验检测手段都难以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和建筑行业的发展。为了保证教学需要,提高实训分组率,提高实训效果,满足对外培训服务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对建筑技术实训基地的基础设施和软、硬件进行投资建设。

(二)基地建设的可行性

1.学校土建类专业基本情况

我校是国家建设类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目前有七个建设技术类专业:“建筑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道路桥梁工程检测”、“工程测量技术”、“数字测绘技术”。其中,“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为“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为“省级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5年道桥专业被确定为辽宁省示范专业,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均为建筑技术施工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经过近几年的专业改革与建设,各专业的特色鲜明,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明显增强,社会的认可程度很高,近几年我校土建类各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目前我校建筑技术类专业在校生人数为1693人。

2.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已具备的基本条件

我校建筑技术实训基地伴随着学校的诞生,已有55年的历史。目前该实训基地具有面向社会的乙级资质,建筑面积3780m2。内设有建筑材料实验室、土工实验室、路基路面实验室、结构实验室、测量仪器室、给排水实训室及专业实训机房等七个实训室。野外专用勘测、地形测量实训基地1000亩。基地现拥有建筑材料、道路、桥梁教学与检测设备226(台)套,全站仪14台、电子水准仪

1台、静态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3台套,动态 GPS 3台套,常规光学仪器216台,其中DS3型水准仪88台、DS1型水准仪16台,DJ6型经纬仪40台、DJ2型经纬仪32台、平板仪40台。实验实训设备总值952余万元。

3.师资力量

建筑类各专业现拥有专业骨干教师57人,外聘兼职教师26人。从学历结构上看,博士及在读7人,硕士及在读22人,双师比例达94%。其中入选辽宁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千层次1人;全国交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1人。

4.办学方向

(1)服务对象

办学指导思想:紧密依托行业,坚定高职办学方向,致力于国际合作办学。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并重,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学风和学校精神建设。走“做大——做强——做优”的发展道路。突出交通行业特色,建设品牌高职强校。

学校发展定位:立足交通行业,辐射优势产业,重点服务辽宁,发展面向全国。覆盖公路交通全行业、汽车业、物流业,辐射机械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建设融一流“双证”人才培养、一流职业技术培训、一流行业技术服务、一流职业资格鉴定能力于一体的全国高职示范校。

(2)就业导向

建筑技术类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建设工程施工第一线。由于课程设置、实践与实训环节、培养目标与人才市场需求相接轨,特色鲜明,毕业生深受施工单位的欢迎和好评,近年来,我校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广泛就业于测绘、公路、铁路、市政、房建等行业一线,多数同学已经成为施工单位的骨干力量。由于毕业生声誉好,专业对口,因此在招生和就业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即报考率高、录取分数线高、就业率高的“三高”现象。

5.教学改革情况

(1)教学模式与课程改革

在教学模式和课程改革方面,采用现代化职业教育理念,坚持“立足交通、面向社会,办出特色”的办学宗旨。采取“理论-实践-理论-实践”双循环的教学模式。并且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采取顶岗实训的模式,使学生在获得职业技能训练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在授课内容上突出针对性和现实性。如工程测量课程讲授中注重了全站仪坐标测量与坐标放样的强化训练,并在课程中进行了人人过关的严格考核。学生毕业后可立即投入施工测量,实现了与施工单位的“无磨合期”。

实施“双证书”培养制度既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保障,因此从2001年开始认真学习和领会了国家劳动部颁布的职业资格标准的有关规定,明确了专业教学大纲要与相关职业资格鉴定标准挂钩,我校是沈阳市第40职业技能鉴定所,在2002年4月对土建类专业部分同学进行了试点工作,2003年开始在工程测量专业和建筑工程专业全面启动职业资格认证工作,两个专业95%的同学毕业时拿到了工程测量工及施工员中级职业资格证书。2004年施工员职业技能培训也面向了少量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进行,今后我们会加大这方面的培训力度。2004年经过省劳动厅专家组的考察评估,我校工程测量专业又被省劳动厅确定为工程测量工“直通车”职业资格免试试点专业。

(2)教材建设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是一本教材打天下,而教材往往滞后于工程实践。为此我们跟踪建筑技术行业的前沿,深入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规范编写部门,将行业最新的知识以补充教材、活页教材及录像等形式及时引进课堂,使学生及时得到行业前沿知识。

由于办学层次的多元化和行业规范的变化,现有的教材很难全面覆盖,因此教材建设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合编和自编了专业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的教材和讲义,使教材的针对性更强,教学效果更好。公开出版的教材已达10余本。

6.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情况

土建类专业都建立了由校外专家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并定期开展工作,及时反馈教学改革意见,我们已与中建六局北方公司、沈阳顺天建筑有限责任公司、辽宁金帝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省路桥总公司、沈阳市政、沈阳高等级公路工程公司、铁道部十三局、十九局、省测绘院等多家企事业单位签定了协议,来满足土建类专业岗前实训的需要,并逐步推行了毕业设计、岗前实训和就业安置相结合的方法。学生毕业设计环节大都放到施工企业中去进行,同时完成上岗前的训练,企业通过这一环节,了解毕业生并作为企业接收的考察过程。近几年本专业一直通过这种方式完成学生上岗前的职业能力训练,使学生毕业后与施工单

位达到无缝对接。

建筑技术实训基地主要完成建筑技术类各专业大专学生的实践教学和行业技术人员培训任务。同时为科研与工程生产实验检测服务。可承担建筑材料、高速公路及普通道路的实验、检测、科研以及土建工程的测量任务。这几年,专业教师与新城子公路处、沈阳市公路勘测设计院、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多次合作完成线路测量任务,同时与瓦房店公路段职工培训部合作完成了该单位职工的专业知识培训任务,实现了“双赢”。

7.学校实训项目管理水平

《建筑结构》课程建设调研报告 篇11

【关键词】建筑结构 抗震设计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236-02

引言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选修课程之一,同时也是一门知识跨度大,难度高课程。为了能够在较少的课时安排下,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结构抗震基本知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胜任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优化教学内容

根据教材的理论叙述与设计实例并重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接收能力,在保证学生能够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适当减少纯理论知识的讲解,增加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方面的内容。

(1)第一章中主讲地震成因、地震震级、结构抗震设防等内容。为了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通过收集历史震害相关资料,让学生对震害原因进行思考,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们对工程抗震概念的理解程度。

(2)单自由度及多自由度体系结构地震反应作为重点内容,要进行抗震设计必须首先进行地震反应分析,而地震反应分析的基础是地震作用计算。建筑结构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包括振型分解法、底部剪力法以及振型分解反应谱法,需要在例题讲解时不断地让学生理解计算要领。

(3)在讲授不同结构体系抗震设计时,应重点讲解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因为框架结构的计算方法是最基本的。理解了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要点,就能理解其他结构体系的抗震设计方法。结合设计实例,把实例中各种参数的意义以及取值解释清楚,并结合现行规范进行讲解,让学生对现行规范在抗震设计中的应用有一个宏观把握。

2.改革教学方法

建筑结构抗震这门课程具有涉及知识面较广,计算方法较为复杂,抗震构造措施要求繁多等特点,教学过程中对于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一定要重复地讲透,否则会容易造成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出现概念性的错误,教学中具体做法如下:

(1)在课堂结合工程实例重点讲授工程抗震概念设计、抗震设计的内容及步骤以及构造措施等重点内容。而在讲解抗震构造措施时应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平法施工图集11J101-1等国家规范、规程及图集的要求介绍给学生。

(2)书中抗震设计实例应重点讲解,其中涉及到PKPM的部分要尽量让学生理解其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布置课后作业,对于其中涉及到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的相关内容,可通过实际考题给学生讲解,增加学生对设计类国家执业资格考试的了解,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在上课前先对上一次课所讲的内容进行一个简单回顾,能对所学知识起到巩固加强、对所要讲授的知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课堂中随时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并征求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及时改进和调整教学方法。通过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存在的问题,及时回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疑难问题。

3.改革考查方式

建筑结构抗震虽为专业选修课,但其重要性不比其他专业必修课低。通过以往的经验表明,期末考查以论文方式来考查学生不能起到评价学生真实水平的效果。基于此有必要对考查方式进行改革,具体做法:把学生分成几组,每组做一种结构类型的抗震设计,如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砌体结构抗震设计、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及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抗震设计等。在设计中,学生首先选择建筑布置和结构方案,然后进行结构布置,确定结构计算简图,选用合适的结构内力分析方法分别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以及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进行计算,再到作用(荷载)效应组合,并进行截面设计及构件间的构造设计等,最后完成结构施工图的绘制。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可利用PKPM结构分析软件及探索者TSSD进行结构内力分析并绘制结构施工图。通过大约一周时间的设计,学生提交设计成果,根据设计成果的完整性,准确性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价,得出学生考查成绩。

结语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查方式等方面对建筑结构抗震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体现在将学生的书本知识与工程实际联系到一起,既能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领会书本知识,也能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教师的引领指导作用,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实现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上一篇:生态农业的案例下一篇: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理论”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