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连线七年级上答案

2024-12-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考连线七年级上答案(精选6篇)

中考连线七年级上答案 篇1

情景分析:

一、(2011淄博中考)情景一:某实验中学为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准备组织安全避险演练活动。小勇不屑一顾的说:“天天强调安全,又搞什么避险演练,学校真是小题大做。” 情景二:篮球场上,小明在防守中不小心划破了小勇的手臂,小勇恼羞成怒,狠狠地给了小明一拳,将小明的眼睛打伤。

根据以上情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小明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1分)

(2、)情景一中小勇的观点对吗?(1分)为什么?(1分)

(3、)假如你是小明,遇到类似的情况,该如何依法保护自己的此项权利?(3分)

二、(2011年德州中考题)来自安徽颍上县的农村姑娘刘丽,为了给弟弟妹妹交学费,补贴家用,小小年纪便外出打工,做过服务员,当过保姆。2001年至今,刘丽一直在厦门一家足浴城当“洗脚妹”。让身边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为了“生计”打拼的刘丽,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大部分积蓄都捐给了那些贫困生,自己却仍然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2006年她加入厦门春雷补助计划,成为这个计划开展10年来唯一一个外地捐助者。到今天,刘丽固定资助的人数达到52人,如果算上一次性资助的人就有上百人。为此,刘丽被人们称为“最美洗脚妹”。

为什么刘丽被称为“最美洗脚妹”?

三、(2011年德州中考题)下面是一位家长和孩子在放学路上的对话:

家长问:“宝贝,今天在学校有没有同学欺负你?”孩子答:“在课间休息时,小林骂我。” “那你怎么做?”

“我找人打了他,但被老师批评了。”

家长亲了一下儿子说:“你做得对,有人欺负你的话,就应该这样,这是勇敢的表现,老师批评一下没关系。”孩子开心地说:“嗯,我知道了”。听到此段对话教育专家深感悲哀。为什么教育专家深感悲哀?

四、(2011年潍坊中考题)培育健康心理,展现青春风采

2010年9月26日,全国“中小学生及幼儿安全知识普及活动”在北京启动。为配合这一活动的开展,某校举办了一次“珍爱生命,健康成长”图片展。小莉同学参观后,写了一份观后感。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她补充完成。

[图片简介]图片

一、刘伟,十岁时因电击失去双臂,可他并没有因此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用双脚代替双手生活,还学会用双脚弹钢琴。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成为一名一流的钢琴家。2010年9月1日,他做客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开学第一课》。

图片

二、据统计,近年来在同学甚至好友之间,因为一些小摩擦、小误会而引发的恶性案件的数量,呈现出上升趋势。

【我的感悟】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要珍爱生命,善待生命。从心理和道德品质角度看,上述图片启示我们:

五、(2011泰安中考)刘梦怡,青岛市四方区洛阳路第二小学学生,曾获得全国“十佳自强女孩”、青岛市“十佳美德少年”等荣誉称号。刘梦怡的哥哥患有脑瘫,家庭生活非常困难,她很小就有较强的自立能力,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妈妈照顾哥哥的小帮手。刘梦怡具有表演天赋,参与拍摄了《博士乡长》、《叶挺将军》等十余部电影、电视剧,已成为童星的她,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加了汶川地震义演、救助白血病女孩“姗姗”义演和助残义演。她虽然经常在外地拍戏,参与公益活动,却丝毫没有放松学习,学习成绩始终优秀。她的事迹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2011年2月16日,被推选为“2011中国十大孝子”。

美德少年刘梦怡身上,有那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六、(2011滨州中考)星期天,小李和表哥范某参加一个聚会。酒后,范某坚持要自己开车回家。设身处地,假如你是小李,(1、)你会:

(2、)你这样做的理由是:

七、(2011年威海中考)四年前,带着父母的祝福和叮咛走进了初中校园,开始了初中生活。四年来,教室里,装满了欢歌笑语,我们在合作愉快了中不断进步;校园里,留下成长的足迹,我们在竞争与挫折中走向成熟。在即将离开母校的日子里,我们更加相信“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我想大声对您说:“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我将成为母校的骄傲!”

(1、)是从教育对公民个人发展影响的角度谈谈你对“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这句话的理解。

(2、)在个人成长的路上,如何才能做到不被挫折击倒而是在挫折中走向成熟?

八、(2011日照中考)这一幕,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芭蕾女孩——李月,在5.12地震中失去了左腿,为了实现把雷梦,她每天上午接受治疗,下午在感到排练场所进行艰苦的训练。100多天后,她重新拾及了自己的芭蕾梦想,站在了残奥会开幕式的舞台上。

这一幕,感动着你,感动着我。实现芭蕾梦后,李月又开始追求新的梦想。她花了五个月的时间,以日记为基础写下了近10万字的文字,2010年5月,李月的处女作《我心飞翔》正式出版发行。目前她第二本书的初稿以初步完成8万多字。

(1、)从李月的感人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2、)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当你遇到挫折时将怎样面对?

价值判断:

1、驾驶摩托车的李某将正常骑车回家的中学生王瑞撞伤,因医药费诶支付问题,双方发生争执,王瑞家人盛怒之下将李某打伤。()

2、只要兴趣相同,互相支持,共同发展就能成为好朋友。()

3、某学校组织全体学生进行防震逃生演练,学生小刚不去参加,认为“只要搞好学习就行,组织逃生演练毫无意义。()

4、小李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总是先自己独立思考,想办法解决,实在解决不了,再去求助于老师和同学。()

5、人生的价值在于索取和奉献。()

6、七年级的小明,不听老师的反复劝阻执意去外出打工,并且说:“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不上学是我的自由。”()

7、人类是大自然的主人,可以唯我独尊,为所欲为。()

8、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是宝贵的,所以只要倍加珍惜自己的生命就可以了。()

七年级上册2011中考连线练习题答案

情景分析:

一、(1、)生命健康权。

(2、)不对。因为:学校这样做可以提高未成年学生保护自己生命健康权的能力。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3、)回答怎样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二、刘丽关爱他人、乐于助人,在无私奉献中提升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宽容是一种美德,家长却支持孩子这种不宽容他人的错误行为;家长教育孩子,受到侵害时不是采用合法方式而是采用非法方式保护自己;孩子受到批评,不是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待而是教育孩子无视老师的批评。

四、培育健康心理,展现青春风采

(1、)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纪要珍惜、保护自己的生命,又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2、)学会自我评价,客观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3、)培养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4、)正视挫折,磨砺意志,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良好品质。(5、)正确对待同伴关系,团结互助,友好交往,理智处理矛盾和冲突。

五、1、自立自强,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2、孝敬父母,关爱家人。

3、乐于助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践行亲社会行为。

4、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5、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六、(1、)劝阻:请人代驾:举报或报警等。(2、)生命最宝贵,我们应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酒驾是违法行为,醉驾是犯罪行为,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七、(1)教育能为人一生的幸福奠定良好的基础。公民只有通过接受教育,才能掌握知识,增长才干,丰富和完善自己;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享受现代文明。(2、)回答怎样战胜挫折?

八、(1、)从容面对挫折,相信自己行;战胜自我,自强不息;树立明确的目标,磨砺坚强的意志。(2、)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地解决办法;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学会自我疏导。

价值判断:

1、错误。理由: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当依法加以维护,而不能采取非法手段。

2、错误。理由:(1、)兴趣相同、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确实有利于相互交流而成为好朋友。(2、)但要想结交好朋友,彼此之间应该平等、尊重、真诚,还应该相互理解和宽容,做到相互关爱和帮助。

3、错误。理由:小刚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没有正确处理学习与培养生存技能的关系。他应该纪要搞好学习又要重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4、5、6、7、在09-

中考连线七年级上答案 篇2

——Yes, we like ____ very much.

A. our; him B. our; her C. us; he D. ours; she

解析:第一个空作English teacher的定语,所以要用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故排除C、D两项。由Miss可知是女性,所以like后面的宾语应该是her。答案:B

2. Li Yuchun is a super girl. We all like ____ very much.

A. she B. her C. him D. he

解析:Li Yuchun是个女孩,所以排除C、D两项,此处所需的词作like的宾语,故用宾格her。答案:B

3. Miss Li is ____ music teacher. We all like her very much.

A. we B. us C. our

解析:此题考查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根据句子意思及空格后面的名词music teacher可判断该选项应是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三个选项中,只有our是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答案:C

4. ——Dad, ____ is my MP3?

——I put it in your desk.

A. what B. how C. whose D. where

解析:由答语“我把它放在桌子上了。”可知,上句应该是询问地点,对地点提问用where。答案:D

5. ——Where is London? I have a pen pal there.

——It’s ____ England.

A. on B. in C. at D. of

解析:此题考查方位介词。因为伦敦属于英国,所以要用介词in。答案:B

6. ____(拿) some coffee here, please. Thank you!

解析:由here可知是把东西拿到说话者这儿,故要用bring,且位于句首时,首字母要大写。答案:Bring

7. David took a lot of ____(photo) in Mochou Lake Park last weekend.

解析:考查名词复数。前面有a lot of修饰,故名词要用其复数形式。答案:photos

8. She is a woman teacher. (改为复数形式)

They are ____ ____.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篇3

一、略

二、.a我不是燃烧在繁华街市的烟火,而是宁静书桌上的一只蜡烛———为深沉的夜晚照亮一丝光明。

三、b、人们都爱莲花,爱她的亭亭玉立,爱她的不蔓不枝,爱她的香远益清。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风和日丽,爱她的花红柳绿,爱她的雨润万物。

3.d

四、(1)停泊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七律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秋思 秋天黄昏景色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五、(1)霜叶红于二月花。《山 行》杜牧

(2)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李白

(3)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二)

一、批注(略)

知识卡片:1.消逝 2.消失了的 3.消释放 4.消失了的 5.消逝

(三)

1.略 2.d 3.c 4.a 5.d 6.d 7.d

(四)

1.“光秃秃”或“不长草木” 2.⑥ 3.⑤段与⑥段之间

4.寓情于景 5.(山峰)、( 电线杆 )(太阳)(阳光))、( 大地 ),对比

6.遮抹一切。 使人颓唐阑珊。

7.例如:第②段,通过写黑暗中的灯火,抒发了不满现实、向往光明的感情;

第⑥段,通过写宁要寒风和冰雪,抒发了不愿颓唐,渴望奋斗的感情;

第⑦段,通过写红鲤鱼的跳跃,抒发了不堪沉闷,要奋起抗争的感情。

8.1、随风直到夜郎西。

2、何当共剪西窗烛。

3、一曲新词酒一杯。

4、夜泊秦淮近酒家

5、闻道龙标过五溪 6、无可奈何花落去 7、则是不信;则是无礼

(五)

二、1、b 2、无 3、b 4、d 5、a

三、《山中杂诗》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六)

1、(1)春季:苇芽蹿高,绽开一片两片叶子。

(2)夏季:苇叶三片四片地展开。

(3)秋季:顶上的穗子由绿至黄继而变白。

2、①用苇叶、柳条可以做成“乐器”吹奏;

②假日苇塘边劳动的快乐;

③神秘的“呱呱迪”的叫声和它的窝;

④有可供解馋的野草;

⑤从苇塘花花草草的变化中欣赏自然之乐。

3、 挑逗、招惹的意思。这一动词准确传神地写出了大人们被我们的欢乐与希望所感染(吸引)的情状。

4、a句: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苇芽的尖锐之态,突出其生命力之强。

b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一些花儿在春天竞相开放之态,凸显出春天的美丽和给人的愉悦之情。

5、要寻找苇塘,只能在记忆中寻找,因为随着时间的发展它已经消失在了高高低低的屋舍下了;表达了因苇塘的消失而产生的惋惜和怀念之情。

启示:围绕“自然之乐”或“童心”谈均可。

快乐点击:(门)外(汉) (东)道(主) (书)呆(子) (读)书(郎) (地)方(官)

(泡)网(吧) (空)城(记) (乡)下(人) (马)后(炮) (奥)运(会) (狗)腿(子)

(七)

二、1、b 2、c 3、b

4、巍峨的高山挺立着身姿,那是在教我们高远;忙碌的蜜蜂采撷着花蜜,那是在教我们勤劳。5、略

三、古诗默写: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八)

文学作品阅读:

1、浮躁 猝不及防 谛听 静谧

2、从冬天开始孕育,来得缓慢。 标志::小草发芽、杨柳吐絮、春燕南飞、春江水暖等。

3、(1)秋天有钴蓝的天空。

(2)有人画的菊花。

(3)有温情的声音。

(4)还可以剥蟹煮酒。

4、“抿”字活画了舍不得大口喝,只是品尝地呷一小口的情状。“吐”字写出了喝进菊花茶之后呼出一口。

气的无比惬意之感。“染”更写出了菊花与自己的呼吸都揉和在一起的温馨。这几个词称赞喝菊花茶时的忘我情态。

5、总结上文,以生动地比喻形象地表现了秋天的伟大母亲般的胸怀,赞美了秋天对人类的无私奉献。

(九)

一(略)

二、1、a 2、c

3、 白色是天真,纯洁无暇;蓝色是宁静,深沉幽雅(或者: 黑色是沉重,冷漠无声;

紫色是神秘,深邃悠远)

四、默写: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知识卡片:1.琅琅上口口声声 2.琅琅上口或朗朗上口 3.琅琅上口 4.琅琅上口或朗朗上口

(十)

批注(略)

(十一)

一、略

二、1. c 2. 欧阳修、关汉卿、王羲之、杜甫、张仲景、关羽、陆羽、吴道子

3.①家父 ②小女或犬子 ③令郎 4.b

5.头上是蔚蓝的天空

6.见到奔腾的江河,你只盼无愧地做浪花里晶莹的一滴;虽是一滴,却能滋润禾苗。

(十二)

一、25.另一个丢包人的无端猜忌、怀疑与丢包的女士形成对比(说对丢包的女士起“衬托”、“反衬”或“烘托”作用亦可),突出了丢包的女士的真诚待人和尊重他人的鲜明个性。

26.拾提包——(还空包)——(送票据)

27.例句:“阳光一点点离散,她的心也揪得越来越紧。”

简析:天色逐渐变晚,而丢失的提包毫无着落,烘托了丢包的女士焦急的心情。(分析突出了景物特色和人物心理特征1分。

29.【示例】只有真诚和善意才能消除隔阂。

【示例】对每一个卑微的善举都应该心怀感恩。

【示例】善意终归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二、默写: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知识卡片:请给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多音字注音。(注意:题目中忘了加点,烦请对照此处加点)

患上口角炎后会出现嘴角周围发红、发痒,接着出现糜烂裂口、嘴角干疼等情况。( jiǎo)

从口角到握手,米卢和希丁克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jué )

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对象将集中供养。( gōng )

城主担心佛到城里后,所有的人都阪依了佛,自己就无法受尊重了。于是下令:“若有人敢供养佛陀的话,就要课五百钱税金。”( gòng )

陷人我军包围的敌人累累如丧家之犬,早已无心应战。( léi )

望着漫山遍野的累累硕果,果农们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léi )

频繁受到伤病的困扰,杨晨谢晖成为难兄难弟。(nàn )

他希望能得到他那在赌场里鬼混的难兄难弟的帮助。( nán )

(十三)

一、 略

二、选择题

1.c 2.(1)覆—履 (2)卸—御 (3)永—勇 (4)急—及

3.c 4.a 5.b

(十四)

一、默写: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二、阅读题

1.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2.(1)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事物。 (2)心神不定。

3.(1)外貌描写。(2)心理描写。

4.过渡,或:承上启下。

5.乞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意思对即可)。

6.在神圣的母爱面前,老猎人良心受到谴责,他内疚、悔恨、决心不再杀害无辜的生灵。

7.略(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知识卡片:(1)③、 (2)①、 (3)④、 (4)⑤、 (5)②

(十五)

一、略

二、1、d 2、b 3、d

4.⑴用途:这是供你洗浴后穿的衣服。⑵要求:这件衣服你不能带走。⑶建议:你若想要这种衣服得自己去买。⑷地点:二楼购物中心有卖。⑸价格:每件价格为2800日元。

(十六)

1.生长环境,开放态势,花的气味、形状、颜色、大小

2.①不任人摆布②不禁锢自己③不固守现状

3.第④段描写秋后山野的灰褐、天空的铅灰、紫燕和鸿雁的归去、松柏的褪色、檀竹的落魄等,反衬出野菊花的勇敢和进取;第⑤段描写庭院、公园、花盆里被人驯化、供人玩赏的名菊,反衬出野菊花桀骜不驯的野性美。

4.答案示例:句子:西风里,严霜下,万花纷谢的境遇中,孤军奋战,举一面嫩金、黄金、赤金锻造的大纛,鲜明如火,嘹亮如歌,浓烈如酒,狂放如战胜者的开怀肆笑。

理由:本句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野菊花与恶劣环境不屈斗争、为胜利而自豪的战胜者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野菊花的赞美之情,且排比句的运用使得语言节奏感很强,极富感染力。

5.人生要像野菊花一样有开放的态势和拓展的行动;要在生命的运行里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

七年级政治上期中试卷题目及答案 篇4

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取答案的字母填入答题卷选择题对应题号中,每小题2分,共50分)

1.走进中学,我们发现学校有学生会、广播站、文学社、还有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等待我们去参加,这说明

A.学校的学习科目增多了B.课程学习难度大了

C.我们的位置变化了 D.学校的生活非常丰富。

( )2.“理智的人使自己适应这个世界,不理智的人却硬要世界适应自己”。走进中学,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切的改变都是一种新的开始,我们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

A.积极适应新生活B.积极让新生活适应自己

C.任其发展,得过且过D.能适应则适应,不能适应就不适应

( )3.面对陌生的新同学,有的同学有孤单、失落的感觉,这是因为

A.没有把学习搞好 B.没有遵守规章制度

C.没有适应新的学习内容 D.没有建立好新的人际关系

( )4.下列体现热情开朗性格的作用的是

A.愁一愁、白了头B.笑一笑、十年少

C.哭一哭、找床铺D.遇难事、抱头哭

( )5.《谁动了我的奶酪?》是一本不起眼的小书,但却创造了出版业的奇迹:全球销量超过万册。“奶酪”自然是个比喻,它象征我们生命中任何最想得到的东西。生活在这样一个快速、多变的时代,人们时常会感到世界变化真快!“奶酪”每天都在变化,材料启示我们:①要做一个有准备的人,心中时常有一种危机感;②做一个勤于思考的人,要在危机来临之前行动起来;③要做一个行动迅速的人,不要因为环境突然发生变化而悲观失望;④要做一个勇于接受挑战的人,以自身的坚强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 )6.“含羞草”的心理容易发展成为

A.良好的`心理 B.豪爽的心理

C.开朗的心理 D.自闭的心理

( )7.初一(2)班的高露露每当和同学在一起或上课被老师提问时,总是怕同学们笑话,觉得心跳加速,两腿发软,声音发颤,结果一句话都说不上。请你为她出主意

(1)充满自信 (2)不怕议论 (3)丰富知识 (4)拒绝回答

A.(1)(2)(4) B.(2)(3)(4) C.(1)(2)(4) D.(1)(2)(3)

( )8.一个有凝聚力的班集体的形成,靠的是全体成员

A、团结奉献 B、埋头读书 C、齐声歌唱 D、队列整齐

( )9.“单则易折,众则难摧”体现了

A.难以摧垮一个人B.一个人的力量大

C.团结就是力量 D.人多难聚在一起

()10.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不有了两种思想。”萧伯纳的这句名言说明我们应

A.克服闭锁心理B.无条件地接受任何人的思想

C.不必向他人裸露自己真实的思想D.在任何时候与任何人敞开心扉交流思想

( )11.你喜欢什么样的好同学?

A.精灵古怪 B.欺诈残忍 C.做作冷漠 D.诚实可信

( )12.当我们同学与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叫朋友找他算帐 B.向老师或班主任报告,请求协调处理

C.请家长来找对方论理 D.自认倒霉,忍了算了

()13.读小学时你学习成绩优秀,上中学后,第一次测试你就不合格,你会

A.分析原因,努力赶上B.放弃学习

C.责怪老师教导无方D.顺其自然

()14.你性格内向,不喜欢说笑,不爱与人交往,在学校你没有知心的朋友。而你的同桌是一个热情开朗、善于与人交往的人,深得同学喜爱。你应

A.不理睬同桌,因为性格不合

B.以她为学习榜样,学习她良好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C.讨厌她,认为她太爱出风头了

D.学习她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

()15.进入初中阶段,同学们的情绪体验会明显丰富和细致起来。其情绪的特点有

①稳定性②多样性③隐蔽性④复杂性

A.①③B.①②③

C.②④D.①③④

()16.“放进一滴红颜料,可以染红一杯清水”说明的道理是

A.集体的荣誉与个人活动无关

B.一个人做了好事就可以给集体带来荣誉,而做了坏事则会给集体抹黑

C.红色放到哪里都会变红

D.集体的力量是很强大的

()17.下列行为,属于有利于同学之间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是

A.遇到挫折,有朋友劝慰;享受欢乐,有朋友共同分享

B.争论问题,一定要争个你输我赢;受到批评,有朋友帮腔

C.同窗好友一起爬山登高,攀折花木,共同欣赏

D.个人得失必须斤斤计较

()18.一位学者曾说:“不会控制自己的人,就是一台被损坏了的机器。”可见,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十分重要。下列同学调控情绪的做法可取的有:①小红与同学发生误会,用诙谐的语言打破僵局②小田被老师批评后,故意不认真听课,发泄自己心中不快③小伟与父母发生矛盾,自己感觉委屈,就乱摔东西,以泄不满④小刚考试遇到难题,浑身紧张,通过做深呼吸的方法放松自己。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

()19.两只一样的小花狗,站在不同的哈哈镜前,于是,一只“高大”起来,从此自命不凡,神气活现;另一只呢?畏首畏尾,自惭形秽。这两只小花狗犯了一个相同的错误,就是

A.没有正确评价自己B.没有正确评价别人

C.没有与他人作比较D.不该站在哈哈镜前

()20.“得不到友情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两句话共同说明一个道理:

A.友情可以使孤独者得到幸福B.友情可以使沙漠变成绿洲

C.友情可以使社会变成温馨的家园D.生活需要友情

()21.下列关于男女同学交往的正确认识有

A.男女同学应该尽可能减少交往B.男女同学交往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C.男女同学不可能发展真挚友谊D.男女同学交往不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干预

()22.最能体现班级上进心的是

A.只管自己成绩,其他与我无关

B.只要把班集体搞好,学习好不好无所谓

C.我的一言一行代表班级形象,我要做到“班级以我为荣”

D.采用一切方法把别的班搞差

()23.初一年4班在全年级广播体操比赛中荣获第一名。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

A.同学们个个都很有个性B.班主任管理有方

C.班级凝聚力很强D.别的班平时不认真锻炼

()24.在新的学校里,有那么多新的面孔,可慢慢地也就成了朋友,每个人都需要朋友,这是因为

A.友情能使我们的生活充满和谐,更有助于我们快乐地成长

B.友情在适当的时候有用

C.拥有朋友,可以显示自己的好人缘

D.朋友能够帮助我欺骗老师和家长

()25.学校组织了一次登山活动。登山时,同学们有的帮助体弱者背包,有的鼓励落在后面的同学,有的把水让给没带水的同学喝。老师问同学们帮助别人有什么想法时,他们回答如下,你认为谁真正做到了助人为乐?

A.王宁:昨天老师讲了,登山回来要表扬好人好事,这样做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

B.吴飞:我看到别人都帮助同学,我要是不帮,大家会说我自私

C.丁晓:谁都会遇到困难,能帮助他人解决困难,心里感到很高兴

中考连线七年级上答案 篇5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48分,将所选答案的代号填入下表中)

1.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要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最重要的途径是()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

2.观察如图所示示意图,判断“元谋人”应在什么位置()

A.B.C.D.3.距今 年左右,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是()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山顶洞人

4.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A.种植水稻 B.养猪狗等家畜 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

5.涿鹿之战是我国上古传说中一次著名的战役,如图所示是小红同学画的关于这次战役的四个示意图,其中哪一个是正确的()A.B.C.D.6.如果拍摄一部反映传说中禅让时期的电视连续剧,剧中可以出现的情节包括()①黄帝和炎帝共同视察大禹治水的工作 ②年老的尧走访各部落,选拔继任者 ③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人

④禹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传给舜。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7.暴君亡国,明君兴政。参照这一标准,下列四人中,与其他三人明显不同的一位是()A.商汤 B.商纣 C.周文王 D.周武王

8.《左传》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一史料反映西周的社会制度是()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9.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10.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11.某班手抄报设计历史辨析栏目中有下列四句话,请你找出反映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的句子()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B.国力强盛,社会安定 C.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D.王室衰落,诸侯争霸

12.《历史朝代顺序歌》中有这样一句,“东周分两段”,这里的“两段”指的是()A.春秋和战国 B.西汉与东汉 C.西晋与东晋 D.北宋与南宋

13.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①城濮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牧野之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4.我国古代闻名于世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处于战国时期的()A.齐国 B.楚国 C.赵国 D.秦国

1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句话属于孔子的()A.礼治思想 B.教育思想 C.仁政思想 D.法治思想

16.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大的变法.他的变法措施中体现了()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17.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的目的是()A.显示功绩 B.抵御匈奴 C.控制思想 D.统一六国

1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A.秦朝 B.汉朝 C.宋朝 D.元朝

19.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秦的暴政 B.焚书坑儒 C.修建宫殿和陵墓 D.法律残酷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戍边的农民途中遇雨 B.起义后,吴广自立为王,建立政权 C.秦朝在陈胜、吴广起义中灭亡

D.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21.在巨鹿之战中项羽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大败秦军主力,使得秦朝名存实亡。巨鹿之战的主要特点是()A.具有革命首创精神 B.以少胜多 C.灭亡了秦朝 D.争夺皇位

22.如果一位游客要去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都城参观,那么他应该去的城市是()A.西安 B.南京 C.咸阳 D.洛阳

23.公元前 1年,秦孝公即位,由于国力不强,受到各诸侯国的歧视,痛感脸面尽丢.为此,秦孝公()A.实行分封制 B.任用商鞅变法 C.推进大一统 D.推行汉化政策

24.《论语》中说“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二、辨析题(10分)

25.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是秦孝公的支持。错误;________ 理由:________。

26.有人说:“秦末农民战争是因为那场大雨。如果天不下雨,陈胜、吴广能按期到达,就不会起义,秦朝就不会灭亡。”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三、读图简答题(12分)

27.识读如图所示图片: 请回答:

图1所示青铜器的名称是什么?是哪一朝代青铜器的代表?该文物反映了当时哪一行业已发展到较高水平?

这一文物的出土地由此得名“鼎都”,你知道这一文物的出土地点吗?

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两幅图片,想一想青铜器在这一时期有何特点。

观察两幅图片,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0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战国策》

材料一中“卫鞅”“孝公”分别是指谁?

材料一反映了卫鞅的什么主张?卫鞅的观点对我国今天有什么启示?

材料二中的“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和“决裂阡陌”各指什么?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废除奴隶主贵族的世卿世禄制度,取消宗室的特权,按军功的大小重新规定官爵的等级和待遇。下级士兵在战争中勇敢杀敌的,也可以得到官爵。

材料二 在法律上承认土地私有和允许自由买卖。凡是劳动好,生产粮食和织布多的人免除徭役和赋税。

材料三 对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人,连同其家属罚作奴婢。材料四 全国设 1个县,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免,同时进行户口编制。请回答:

这些变法措施开始实施于哪一年?是由谁主持实施的?

变法前后,国家的统治阶级和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这次变法起到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带领人们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洪水,他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安定的日子。

材料二

和儿子一起,带领人们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 和 分别指的是谁?“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是对哪位水利专家的赞声?

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说说这项工程的作用。

这两位水利专家能够治水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精神? 答案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知识点.

【解答】考古发掘是指为了科学研究,经文物行政部门批准,根据发掘计划,对埋藏文物的地方、对古文化遗址、古墓葬进行调查、勘探和发现、挖掘文物的活动或工作.是掌握历史第一手资料的重要途径.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生活于远古时期,因此要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最重要的途径是考古发掘. 故选 .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元谋人,知道生活在距今约1 万年前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解答】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在云南省元谋县,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小块烧骨,经专家鉴定,证明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这一远古人类就是生活在距今约1 万年前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处距今约1 万年. 不符合题意. 故选 .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原始农耕生活,知道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是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

【解答】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村,已种植水稻,是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 故选 .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解答】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不是半地穴式房屋,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 故选 . 5.【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涿鹿之战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了蚩尤部落. 故选 . 6.【答案】C 【解析】本题以拍摄反映传说中禅让时期的电视连续剧为依托,考查的是禅让制的知识. 【解答】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部落联盟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的时候,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因此说在拍摄反映传说中禅让时期的电视连续剧中可以出现的情节是②③. 故选 .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夏商周的更迭.

【解答】约公元前1 年,商汤战胜夏桀,夏朝灭亡,建立商朝.商汤是位有作为的君主,任用有才干的伊尹等人做大臣,要求臣下勤恳办事,“有功于民”.他关心百姓,农民和商人都各安其业,商朝很快强大起来;商朝的最后一个国王纣是个有名的暴君,他修筑豪华的宫殿园林,尽情享受,施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周文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任用贤人姜尚等,国力逐步强大;公元前1 年,周武王率领周军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军,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历史上称为西周.商汤、周武王、周文王都是的历史上贤明的君主,商纣王则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故选 .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分封制.

【解答】题目中的四项制度出现于不同的时期.禅让制出现于原始社会,被夏朝的王位世袭制取代;郡县制出现于秦朝.可以排除 .分封制的内容、作用符合题意.结合“西周”这一要求,再从“封建亲戚”看,应知是分封制. 故选 .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甲骨文的相关知识.

【解答】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商朝人把文字刻写在龟甲或者兽骨上面,这种文字已经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故选 .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的社会状况.

【解答】西周时期用鼎制度明确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中规定地位高的人用的鼎多,地位低的人用的鼎少,可见反映的本质问题是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故选 .

1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春秋争霸.

【解答】春秋时期社会的主要特点是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春秋时期,周王室衰落,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要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为了争夺领土和人民,各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的王室衰落,诸侯争霸. 故选 .

1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东周.

【解答】公元前 年,周平王迁洛(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公元前 年-公元前 年)和战国时期(公元前 5年-公元前 1年). 故选 .

1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战国七雄”.

【解答】①城濮之战发生在春秋时期.②桂陵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③长平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④牧野之战发生在商朝末年. 故选 .

14.【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闻名于世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都江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解答】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故选 .

15.【答案】B 【解析】孔子是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因材施教,创立了自己的一整套教育思想体系.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被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集,即《论语》.

【解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告诉人应具有诚实的态度,是孔子思想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内容. 故选: . 1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百家争鸣的内容,应理解把握法家的思想和主张.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商鞅变法”,结合所学知识:法家的代表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制,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故选 .

17.【答案】B 【解析】本题以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为依托,考查的是秦朝巩固统一措施的知识. 【解答】秦朝建立后,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秦始皇派蒙恬主持修建了万里长城. 故选 .

1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历史知识的识记.

【解答】由我国朝代更替及兴衰的史实,可知公元前 1年秦始皇建立的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故选: . 1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秦的暴政.公元前 年陈胜吴广等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他们在大泽乡起义.

【解答】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公元前 年陈胜吴广等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他们在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反抗残暴统治的斗争.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遇雨误期是直接原因. 故选 .

2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陈胜吴广起义,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解答】公元前 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故选 .

21.【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巨鹿之战,知道巨鹿之战的主要特点是以少胜多. 【解答】发生在公元前 年的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巨鹿之战基本上摧毁了秦军的主力,扭转了整个战局,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巨鹿之战的主要特点是以少胜多. 故选 .

2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秦始皇建立秦朝.

【解答】公元前 年至前 1年,秦王嬴政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故选 .

23.【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

【解答】“国力不强,受到各诸侯国的歧视,痛感脸面尽丢”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公元前 5 年和公元前 5 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故选 .

2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先秦礼乐制度.

【解答】西周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子辖地千里,有大量的公田,有实力进行战争.到春秋时,天子衰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故选 .

25.【答案】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是秦孝公的支持.,商鞅变法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正是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

【解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公元前 5 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商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得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灭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地主阶级要求发展封建经济,确立了封建统治.商鞅变法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正是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 故答案为:

错误: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是秦孝公的支持.理由:商鞅变法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正是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

26.【答案】不同意.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陈胜、吴广遇雨误期,是他们起义的直接原因.即使不是遇到大雨误期,秦末农民起义迟早也会爆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原因及评价理由.史论结合得出观点.

【解答】“秦末农民战争是因为那场大雨.如果天不下雨,陈胜、吴广能按期到达,就不会起义,秦朝就不会灭亡”这种说法不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陈胜、吴广遇雨误期,是他们起义的直接原因.即使不是遇到大雨误期,秦末农民起义迟早也会爆发.

27.【答案】 1 司母戊鼎;商朝;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河南安阳.;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业精湛.;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反映了商朝工匠的聪明才智和协作精神;象征着商朝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青铜器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图片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 1 依据图片可知是“司母戊鼎”,司母戊鼎出土于黄河流域的河南安阳,是商朝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依据课本知识可知,司母戊鼎出土于黄河流域的河南安阳,以此作答即可.;分析图片可知,体现了青铜器在这一时期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业精湛,据此作答即可.;主观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反映了商朝工匠的聪明才智和协作精神;象征着商朝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

28.【答案】 1 商鞅和秦孝公.;主张按现实的需要改变传统治理国家的政策,不必因循守旧.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能使国家富强社会进步;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会有曲折和反复(言之成理即可).;统一度量衡;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解析】 1 本题以《史记•商君列传》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知识.;本题以《史记•商君列传》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内容的知识.;本题以《战国策》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内容的知识.

【解答】 1 由材料“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商鞅变法.因此材料一中“卫鞅”“孝公”分别指的是商鞅和秦孝公.;由材料“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可知材料一反映了卫鞅按现实的需要改变传统治理国家政策的主张.卫鞅的观点对我国今天的启示是: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能使国家富强社会进步;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会有曲折和反复等.;由材料“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可知材料二中的“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指的是统一度量衡的措施;“决裂阡陌”指的是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的措施.

29.【答案】 1 公元前 5 年.商鞅.;改革前,国家的统治阶级是奴隶主阶级;土地公有.改革后,国家的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土地私有.;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解析】 1 本题以商鞅变法的内容为依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知识.;本题以商鞅变法的内容为依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知识.;本题以商鞅变法的内容为依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影响的知识.

【解答】 1 题干中的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公元前 5 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在秦国实行变法.;题干中的材料都是商鞅变法的内容.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步确立起封建制度.因此说:商鞅变法前后,国家的统治阶级由奴隶主阶级转变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形式由土地公有制转变为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制.;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0.【答案】 1 :大禹; :李冰.李冰.;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依靠人民群众;采用堵和导结合的方法.;克己奉公的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解析】 1 本题以“带领人们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洪水,他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和“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大禹治水和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本题以“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为切入点,主要考查都江堰水利工程和这项工程的作用.;本题以大禹治水和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这两位水利专家能够治水成功的原因.;本题以大禹治水和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本题属于自主发挥性试题,可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言之有理即可.

中考连线七年级上答案 篇6

A. we B. us C. our D. ours

[解析]A 句意:王先生人很友好,我们都很喜欢他。空格处是句子的主语,需要一个人称代词的主格形式,故A正确。us是宾格,作宾语;our和ours是物主代词“我们的”。

2. ——Excuse me. I want to buy some milk. Where can I find a supermarket?(09成都)

——Oh, I know ____ not far from my home.

A. it B. that C. one

[解析]C 句意:“打扰了。我想买些牛奶,在哪里我能找到一家超市?”“哦,我知道离我家不远有一家。”it“它”代指上文提到的单数的对象;that“那”,是指示代词;one用来代替上文提到的同类事物中的一个。根据句意应选C。

3. ——Look!What’s ____ in the sky?(09山西)

——It looks like a kite.

A. this B. that C. those

[解析]B 句意:“瞧!天上是什么东西?”“好像是只风筝。”天上是较远的地方,下句中it又暗示应该是单数。故选B。

4. Mary has ____ e-dictionary. She got it from her uncle.(09杭州)

A. a B. an C. the D. 不填

[解析]B 句意:Mary有一个电子词典。她从她叔叔那儿得到的。一个电子词典是泛指,用不定冠词;e-dictionary读音以元音音素开头,故用an。

5. ——I just have ____ cup of milk for ____ breakfast.(09成都)

——That’s not enough.

A. a; a B. the; the C. a; 不填

[解析]C 句意:“早餐我只喝了一杯牛奶。”“那不够。”a cup of一杯;have…for breakfast为固定短语,breakfast需用零冠词。

6. ——Do you have ____ QQ number? (09济南)

——Sorry, I don’t have one.

A. a B. an C. the D. /

[解析]A 句意:“你有QQ号码吗?”“对不起,我没有。”“QQ号码”为可数名词单数,此处表示泛指,其读音又是以辅音音素开头。故用A。

7. Please call hot line ____ 12345 for help if you have any problem.(09济南)

A. under B. at C. as D. in

[解析]B 句意:如果你有任何问题需要帮助的话,请拨打热线电话12345。call sb. at…拨打某个电话号码给某人。

8. ——Wish you good luck in the entrance exam.(09太原)

——____. The same to you.

A. Thank you B. See you C. I’m sorry to hear that

上一篇:爱读书手抄报下一篇:校长经验交流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