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作风建设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2024-07-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推进作风建设动员会议上的讲话(共8篇)

在推进作风建设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篇1

2012年2月24日

当前,国家正在全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xx三中行在新课改道路上努力进行特色高中建设。这既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给予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机遇,更是摆在每一个三中人面前的重大挑战。

在新的形势下,每一个教师都肩负着很重的责任。我们需要根据县委县府文件精神,积极开展“爱岗敬业讲责任,专心致志抓落

实”活动;我们需要根据教育局傅剑敏局长2月15日讲话《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我县教育现代化进程》的要求,不断加

强认识,狠抓工作落实,推进作风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且在工作中不断探索符合三中实际的、具有三中特色的现代

化教育之路。

一、存在问题

1.个别教师思想认识不够端正,制约着专业发展。比如,有的教师心理失衡,认为教师地位不高,收入不高,而压力很大,耗费

时间精力很多,付出与得到不成比例。

2.个别教师没有更新教育观念和方法,不能够很好的适应新课改要求和学生的新特点。比如,有的教师习惯于老一套的课堂教学

办法,有的甚至沿用多年以前的陈旧办法。比如,有的教师接触学生不多,了解学生不深入,不能有效的开展学生管理和学生思

想教育工作。

3.个别教师满足于现状,在取得的成绩面前止步不前。比如,有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成绩只要不是备课组教师中最后一个就

可以了。比如,有的教师评上高一级职称后,没有更上一层楼的想法,没有成为县、市教学能手的追求和行动。

4.个别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没有很好的开展课堂教学转型、教育质量提升等方面的思考和研究。比如,有的教师没有教育活

动的意义,课堂上多见的是满堂灌和填鸭式方法。比如,有的教师使用的周练试卷与前一届的一模一样,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加

以修改和改进。

5.个别教师不重视学习,没有经常开展教育教学反思活动。比如,有的教师把听课、继续教育等教研、培训活动看成是一种负担,缺少主动参与、积极参与的意识和行动,深入进行研究教育教学研究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奢侈行为。比如,有的教师不认真总结

经验,以事物繁忙、教学任务重为理由,不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活动,很长时间都没有教学论文、案例、课题报告等成果的获奖、发表记录。

6.个别教师对学校的工作抱着一种应付的态度,不讲求实际成效。比如,有的教师备课不认真,完全照搬照抄别人现成的教案

。比如,有的教师下载网络课件,不事先进行学习和修改,教学中出现了不符合自己课堂教学的情况。比如,有的教师批改作业

数量不多,或者批改质量不高。

7.个别教师抱着得过且过的想法,缺少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学校规定的教师听课任务,个别教师在临近检查时候以抄

别人备课笔记的方法应付检查。比如,有的教师不积极参加学校“新秀起航”工作,没有按照学校要求开展工作,没有努力去帮

助青年教师更好更快的成长。

8.个别教师的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识不强,敬业爱岗精神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比如,有的教师不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竞赛辅导活

动,认为那不是自己分内的工作。比如,有的教师喜欢发牢骚讲风凉话,甚至是讲一些不利于学校发展的话。

9.个别教师的纪律观念和师德修养还不够高。比如,有的教师工作方法粗暴,对违纪学生的处理失之于简单化。比如,有的教师

要求学生不严格,对上课睡觉的学生不管不问。比如,有的教师出现了上课或坐班无故迟到的情况。

10.个别教师工作不认真,考虑问题不全面、不细致,造成了工作被动或者失误。

学校总体发展良性,教师总体勤奋努力,但是,不容讳言,我们还有许多方面做得不够,上述方面的问题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存在于我们身上、我们的周围。当然,可能我的总结不够妥当,说法也不是很恰当。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同党的要求、广大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的距离。

二、工作承诺

三中是我家,发展靠大家,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我希望,全体教师在学校发展的方向上共同前进。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体现在每个教师的每一项工作中。我代表学校教学线,包括教务处和教科室两个职能处室作出承诺,请全体

教职员工监督。

1.提高思想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精神是前进的动力。如果缺少思想,没有精神,轻则是耽误工作,重则是被时代淘汰。在工作中,教务处和

教科室每一个成员将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强化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的意识;努力提高工作责任心,全心全意做好工作。

2.经常检查工作中问题

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教务处和教科室每一个成员将在工作中不断查找自身在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加以整

改和提高。

3.善于听取意见建议

教务处和教科室将广泛的征求广大师生员工的意见建议,畅通学校教学工作信息流通渠道;重视教师的每一个意见和建议,或解

释说明,或及时处理,或上报校长室,做到每一次都有回音。

4.重视学习以提高水平

社会发展很快,而教师是一门最需要学习、需要不断学习、需要终生学习的职业。在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下,面对更多的校内外

挑战,面对教师更多的权益诉求,教务处和教科室每一个成员都要重视学习和提高,并且注意提高学习成效,以此提高自身的工

作执行力。

5.完善制度以强化落实

教务处和教科室努力公平、公正的对待教师,做好课务安排、课表安排、坐班安排、考核考评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已有的规章制

度,用制度来规范工作和行为,同时通过制度加管理提高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6.强化过程以狠抓落实

教务处和教科室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做到工作及时、有效,杜绝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的现象。在工作中,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及时通报检查情况;努力完善管理细节,责任明确到人;各项工作的计划、执行和总结等各个环节流程贯通,力

争做到事事有部署,件件有结果。

在推进作风建设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篇2

这次会议是档案馆文化建设专项推进会议,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我省各级综合档案馆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学习交流大庆市、大庆市让胡路区等档案馆文化建设的主要经验, 研究部署进一步推进我省各级综合档案馆文化建设工作。这次会议得到了大庆市市委、市政府、大庆市档案局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我代表省档案局表示衷心的感谢!

上午我们实地参观了大庆市档案馆和让胡路区档案馆的文化建设情况。两个档案馆充分利用档案资源优势, 灵活运用各种形式, 积极打造档案文化产品, 特别是有一定影响力的精品, 推动档案馆文化建设发展, 彰显了档案文化的底蕴和内涵, 树立了档案文化品牌, 提升了档案局馆形象, 相信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刚才, 大庆市、大庆市让胡路区、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伊春市、黑河市档案局馆从不同角度介绍了他们开展档案馆文化建设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我们进一步推进档案馆文化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希望各地能认真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做法, 结合各自的实际, 把档案馆文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下面, 我讲两个问题。

一、全省档案馆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近些年来, 全省各级档案局馆立足档案工作实际, 着力挖掘馆藏档案资源, 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 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 开展了档案展览、档案编研、档案网站、档案刊物、走廊文化等一系列活动, 使档案馆的文化功能和文化氛围得到了有效提升, 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档案事业的发展。

(一) 档案文化为大局为中心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取得了显著成绩。

各级档案局馆围绕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 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 着眼于为大局为中心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深入挖掘馆藏资源, 大力开发档案文化产品, 有力地配合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 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 省局、伊春市局精选馆藏资料, 相继举办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专题展览, 很多党政机关参观了展览, 感到很受教育、很受启迪, 对档案展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齐齐哈尔市局编撰了《档案印证———生命线足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读本, 涵盖从群众路线的产生和发展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8个专题, 印刷15 000册, 发放齐市12 000个基层单位, 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赞许。哈尔滨市举办了《百年沧桑哈尔滨》、《哈尔滨档案记忆》、《哈尔滨发展战略图片展》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展览, 网上展厅这一形式还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振兴哈尔滨优秀创意奖”提名。齐齐哈尔市编写了《翻阅历史看齐齐哈尔“三化”发展之路》专题资料, 对全市城市化进程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对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探讨, 是一部很有份量的专题资料, 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好评, 并在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全市“三化”建设理论研讨会上获一等奖。黑河市以丰富的照片档案特色资源为切入点, 先后举办了《“两国一城”档案资料图片展》、《黑河历史与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图片展》。双鸭山市编写的《拓印———中国共产党双鸭山六十年》, 为60年来当地党的发展历史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鹤岗市编撰了《中国史话》系列丛书———《鹤岗史话》, 《知青档案》已经付印。绥化市完成了《绥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汇编》的部分编辑。大兴安岭编纂了《大兴安岭地区5.7、5.6两次特大森林火灾》、《大兴安岭地区区划体制文件汇编》等, 同时, 为林区开发纪念、蓝莓节、北极光节等重大活动提供了声像、图片、文字等档案资料支持, 很好地发挥了资政铭史的作用。绥芬河编纂出版了《绥芬河市历史大事记1860~2012》, 较全面的反映了全市历史发展面貌。各地还开展了档案文化下乡活动, 深入基层、深入农村, 将档案产品送入街道社区, 送到农民手中, 使基层群众和广大农民也受到了档案文化的熏陶。大庆市让胡路区开展了以“展示家庭档案成果, 见证社会和谐进步”为主题的家庭档案展览活动, 常年免费赠送文学艺术、档案知识、编研产品等多类书籍, 印制并免费发放带有档案文化内容的购物袋、鼠标、U盘、扇子等便民文化产品。

(二) 档案文化为加强机关建设营造了良好氛围。

各级档案馆采取多种方式优化档案馆人文环境, 通过开展走廊文化、演讲、知识竞赛、大讲堂、征文等活动, 彰显了档案部门的文化底蕴, 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提升了干部职工的道德修养, 为推动和促进机关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 各地紧密结合实际工作, 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进一步强化了档案工作者的党性观念、公仆意识、敬业精神和廉洁品质, 形成了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哈尔滨市、大庆市、伊春市、七台河市、大庆市让胡路区、萝北县等地档案部门纷纷开展了走廊文化建设, 将有限的走廊空间充分利用起来,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使档案工作者充分感受到了档案文化气息, 使档案部门充分展现了文化部门的良好形象。大庆市的做法得到了当地党政机关的广泛认可, 已经成为地方机关文化教育的品牌。伊春市委、部分市直机关领导专程到市档案局调研, 市直机关工委和市群教办还以简报的形式介绍了市档案局开展走廊文化的经验做法。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伊春市、黑河市等地通过组织演讲比赛、岗位技能大赛、大讲堂、座谈会、征文等形式, 用身边人、身边事来教育干部、引导干部、激励干部, 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哈尔滨市、大庆市、黑河市、大庆市让胡路区等地举办了知识竞赛、学习论坛、文体活动周、巡回演讲等活动, 提升了档案工作者业务素质, 促进了档案工作者相互交流, 凝聚了档案工作者力量。哈尔滨市开展了“档案服务新战略新跨越、服务创建文化名城、服务民生星级竞赛”活动, 按照星级标准找差距、补不足、炼内功, 着力提升为百姓、为社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大庆市举办的“档案在你身边”文体活动周吸引了市、县区、油田石化企业共16支参赛队130余人参加, 搭建了档案工作者文化交流的平台。黑河市档案局与市委宣传部、依法治市办公室在全市联合举办“档案与我有约”为主题的档案巡回演讲, 举办5场专题演讲, 行程1 500公里, 听众达2 000多人, 提高了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和法治观念, 扩大了档案工作的影响。

(三) 档案文化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各级档案馆立足自身实际, 拓展档案服务功能, 提升档案服务水平, 开展了内容丰富、别具特色的档案文化活动, 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一是活化档案信息资源, 编撰档案文化精品。各级档案部门纷纷编纂出版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的档案成果, 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智力支持。二是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通过举办固定展览、流动展览、网上展览等方式,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传播档案历史文化, 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特别是哈尔滨市改版的“哈尔滨档案记忆”展厅, 通过电子魔盘、实物、照片、模型、绘画、雕塑、景观等多种形式以及声、光、电等科技手段, 融历史性、知识性、艺术性、教育性和观赏性为一体, 为参观者带来全新的视听感受和教育效果。大庆市举办的“中国姓氏展”、“庆七一·中国梦·兰台梦”书画展、“摄影器材展”、“东北民俗展”等展览, 拓展和延伸了档案展览的功能。哈尔滨市、牡丹江市、大庆市的一些大中小学校已与档案馆签订了共建协议, 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学生社会实践的第二课堂。省馆和哈尔滨市馆还成为省市委党校干部培训现场教学基地。牡丹江市还将档案展览馆和地情方志馆有机结合, 二者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丰富了档案文化内容, 拓展了档案文化服务渠道。三是借助新闻媒体, 推动档案文化传播。各级档案部门深入挖掘馆藏, 与电视台、电台、报刊杂志、网站等媒体合作, 制作纪录片、宣传片, 开办专栏, 发表署名文章, 设置博客, 开展在线访谈, 解答群众咨询, 扩大了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哈尔滨市档案局与市电视台联合录制了《人事档案追寻录》、《黎明前的哈尔滨》等, 增强了档案工作社会影响力。牡丹江市通过在《牡丹江晨报》雪城风物栏目不定期刊载历史档案故事、在《雪城画刊》开辟“边城琐忆”专栏, 提高了档案工作的知名度。鸡西市组织制作电视宣传片、做客新闻直播间、开展“档案开放日”、手机群发等系列活动, 鹤岗市采取开设报刊专栏、召开座谈会、电视报道、知识竞赛、发送短信等形式, 提高了社会各界的档案意识。四是加强阵地建设, 搭建档案文化平台。各地立足于刊物、简报、档案网站, 加强信息沟通, 促进文化交流, 展现文化精品, 有力地推动了档案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档案馆文化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一是部分档案馆对档案馆文化建设还缺乏必要的认识, 自觉性不强, 重视不够;二是档案馆文化建设投入不足, 制约了档案馆文化建设的发展;三是档案馆文化建设水平还不高, 人员素质还不强, 还不能满足档案馆文化建设的需要。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重视并努力予以改进。

二、下步工作意见

全省档案局馆长会议上提出了要加强档案文化建设, 创建具有龙江特色、档案特点的文化品牌, 打造档案文化精品的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档案局馆长会议精神, 进一步推进全省档案馆文化建设工作, 我讲五点意见。

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 切实增强档案馆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档案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历史记录, 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档案文化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加快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和独特的自身优势。可以说, 档案文化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档案馆作为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 维系着历史传承的血脉, 守护着精神财富的宝藏, 汇集着执政智慧的源泉, 肩负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因此, 各级档案部门要充分认识档案馆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切实增强档案馆文化建设的历史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把档案文化建设纳入日程, 不断提高档案馆文化建设整体水平, 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各级档案部门要切实增强档案馆文化建设的主动性、自觉性, 围绕中心、围绕大局、围绕群众需求, 立足馆藏档案资源, 拓展合作领域、拓宽文化建设形式、加大开发力度, 切实把我省档案馆文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要切实加强对档案馆文化建设的领导, 纳入局馆议事日程, 统筹协调, 科学谋划, 把档案文化建设作为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的重要内容, 列入工作考核检查范围, 形成档案馆文化建设与档案事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机制。要加大对档案馆文化建设的投入, 着力研究解决档案馆文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夯实档案馆文化建设基础。要加强档案馆文化干部队伍建设, 注意选拔培养档案干部队伍中的优秀人才, 实现档案人才由单一专业型向复合多样型的转变, 为档案馆文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要加强档案馆基础建设, 筑牢档案馆文化建设根基。各级档案部门要以“五位一体”功能为基准, 着力推进档案馆基本建设, 为档案文化建设夯实基础。档案资源建设要突出地方特色, 关注地域文化, 广开渠道, 加大档案馆接收和征集工作力度, 有序整合档案资源, 逐步建成内容丰富、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资源体系, 为深入开展档案馆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营养食粮和素材基础。要扎实推进档案馆库建设, 把档案馆库建设纳入当地基本建设规划, 严格遵守相关标准, 配备完善的设施设备,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努力提升档案馆安全保障能力, 创建良好的档案馆文化环境。近几年来, 我省档案馆库建设取得了一定进步, 全省已有20个档案馆完成了新建、改建和扩建工作, 使档案的保管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新建成的档案馆要把档案馆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学习先进经验, 采取有力措施, 切实推进档案文化建设, 形成浓厚的档案文化氛围。要切实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 按照“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管理信息化”的要求, 实施数字化带动战略, 努力提升档案文化开发的能力和水平。要进一步加强档案网站建设, 充实网站内容, 完善网站功能, 探索馆际互联和档案信息远程服务办法, 提高互动性和公众参与度, 为传播档案文化、扩大档案文化影响力奠定坚实基础。要切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推进现行文件利用中心和档案查阅利用中心两个窗口建设, 进一步完善档案利用和政府信息查阅服务, 满足人民群众对档案文化的需要。

三要努力把握档案馆文化建设方向, 突出为中心、为民生服务的主题。档案馆文化建设必须把服务理念贯穿始终, 坚持为中心为大局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把贴近中心、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作为档案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切入点, 深入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大力提升档案文化服务水平。李海涛秘书长在全省档案局馆长会议上指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档案工作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 是档案事业的主攻任务”。因此, 档案馆文化建设必须突出为中心为大局为民生服务的主题。一是要围绕大局, 努力做好档案咨政服务, 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更有深度的咨政建议。要像李海涛秘书长说的那样, 找准与中心工作的切入点, 对档案资源进行归纳提炼和深入分析, 把原始记录上升为深入准确的剖析, 上升为历史与现实的对比研究, 上升为对问题规律性的认识, 有效发挥档案的咨政作用, 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更有深度的咨政建议。这方面大家要向齐齐哈尔学习, 他们围绕城镇化等三化建设, 编写的《翻阅历史看齐齐哈尔“三化”发展之路》专题资料, 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二是要围绕中心, 切实搞好档案展览、编研, 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档案文化精品。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 是社会的集体记忆, 是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结晶。档案作为历史记录, 承载着丰富多彩的历史记忆, 能够以独有的方式将历史带入现实, 满足于人们研究和求知的需要。因此, 充分发掘档案信息资源, 编研出版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档案文化精品力作, 展出独具特色的展览, 是我省档案馆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各级档案部门一定要立足馆藏实际, 努力开发馆藏资源, 不断推出更多更好的档案文化精品。三是要围绕民生, 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档案文化产品。中央《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指出:“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我们加强档案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此, 我们在档案资源建设、档案利用服务、档案工作制度建设、档案业务指导工作、档案管理体制等方面, 要以人为本, 以人民群众为本。要围绕群众的需求, 做好档案工作改革, 不断发展和完善档案服务工作, 使档案馆能够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文化产品。

四要大力开发档案文化产品, 打造档案文化品牌。档案馆文化建设要始终重视打造档案文化产品。这是档案馆文化建设的根本和关键所在, 是档案馆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基础, 也是当前档案馆文化建设和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立足档案馆的功能优势。国家档案局对新时期档案馆功能确定为:档案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中心、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和电子文件备份中心。加强档案馆文化建设就要充分发挥五大功能优势, 把两个基地和三个中心打造成档案部门独具特色的精品力作, 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档案部门不可替代的力量。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要依托档案优势, 打造档案文化精品品牌, 不但要有固定展览, 还要根据形势、任务、社会需求的变化举办各种临时展览;不但要有固定展厅展览, 还要开展流动展览;不但要有实体展览, 还要利用网络优势, 举办网上展览, 努力打造档案文化精品力作。要善于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 适应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 努力打造出影响更广、受众更多、流行更远的大众档案文化产品。一方面, 我们要继续抓好档案展览、编研、图书出版等传统档案文化产品;另一方面, 我们要充分运用广播、影视、网络等新技术手段, 努力打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颖的档案文化产品。特别是要利用好各级档案网站, 把档案网站打造成档案文化建设的重要窗口。要正确把握档案宣传与档案馆文化建设的契合点。各级档案部门要根据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 根据每年的重大节庆, 根据国家、国际重大纪念活动, 组织开展独具特色的档案宣传。并不断提高档案宣传工作的文化品位, 注意在宣传中打造档案文化品牌, 特别是每年的6·9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 要逐渐形成特色, 创出品牌, 在社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五要搞好档案馆自身文化建设, 努力塑造兰台精神, 提升档案馆文化形象。近日,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 对做好新形势下的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全省档案局馆长会议上, 省委秘书长李海涛也要求我们, 要把档案工作向“五大规划”延伸、向“十大重点产业”和“十项重点民生工作”延伸, 推动全省档案工作再上新台阶。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有一支过硬的档案干部队伍。而档案馆文化建设就是我们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因此, 各级档案部门要把档案馆文化建设与机关作风建设结合起来, 努力建设一支过硬的档案干部队伍。要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要通过书法、摄影比赛、文艺演出、演讲等文化活动, 提升职工的文化修养;要通过档案知识竞赛、档案技能比赛、档案业务练兵等活动, 提升档案干部队伍的业务能力。要充分利用档案局馆的各种空间, 搞好走廊文化建设。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是文化单位, 不是单纯的机关。文化单位就一定要有文化形象。各级档案部门一定要认真学大庆市档案馆、大庆市让胡路区等档案馆的先进经验, 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空间, 建设走廊文化、楼梯文化、大厅文化, 宣传档案工作, 宣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宣传地方历史, 使我们走进档案馆就能够感受到浓厚的档案文化, 从而对每一个档案工作者, 对每一个走进档案馆的人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要立足实际, 实事求是, 量力而行。我们强调档案文化的重要性, 但并不主张一个模式、一个模样, 百花齐放才是春。各级档案部门一定要立足本地本局馆实际, 实事求是, 量力而行。大型的搞不了, 可以搞小型的;固定展览搞不了, 可以搞流动的、网上的等等。总之, 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又经济节俭的手段, 把档案走廊文化建成档案文化的重要品牌, 进一步推进档案文化的发展繁荣。

在推进作风建设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篇3

1.要不断强化新农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是加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德政之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缩小城乡差距的宏伟工程。自2006年以来,我省始终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统领和总的抓手,农业和农村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社会事业进步,基础设施改善,干群关系融洽,农村安定和谐。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省上下不断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结果,是各个方面密切协作、合力攻坚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结果。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全省新农村建设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已由过去几年的面上部署动员、点上探索实践,开始向大范围抓点带面、试验示范和点面结合、完善提高、整体推进转变。因此,形势更加紧迫,任务更加艰巨,要求更加严格,我们必须进一步牢固树立持之以恒、常抓不懈、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当前,在具体工作中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尤其是各级领导同志要坚决克服以下四种倾向。一是坚决克服忽冷忽热的倾向。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推动“三农”、加快发展的重要载体,并坚持中心不转、力度不减、要求不变。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对新农村建设重视程度忽冷忽热,导致工作责任落得不实,帮扶任务抓得不紧,甚至个别地方和单位出现了虎头蛇尾的现象。因此,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不断强化思想认识,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这项工作,始终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推动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坚决克服短期行为的倾向。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既有近期工作目标,又有中期和长期建设任务,我们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搞好统筹规划,区分轻重缓急,扎实有序推进,坚决防止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短期行为。三是坚决克服畏难厌战的倾向。新农村建设任务点多面广,投入大周期长,而各级财力有限,实际困难较多,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责任,我们必须勇敢的承担历史任务,不断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以贯之地把新农村建设抓紧抓好。实际上,在近些年的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国家向“三农”的倾斜政策越来越多,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含金量也越来越高,只要我们用足用好用活各项政策,进一步宣传、引导和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进一步组织和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帮扶,就能够扎实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和新业绩。四是坚决克服与己无关的倾向。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市和农村,发展工业和农业,推进农民和市民相互融合、共生共荣、平等进步的历史性任务,这项工作与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工商企业、大专院校、部队建设息息相关,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因此,社会各界都要履职尽责、积极参与、努力工作,不断营造全社会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氛围。总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一定要坚持做到高度重视不动摇,加大投入不动摇,合力共建不动摇,常抓不懈不动摇,不断开创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2.要始终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正确方向

当前,农村改革日益深化,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农村建设正面临着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准确把握,确保新农村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又好又快推进。

2.1正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任务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总体任务,包含了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体现了城乡统筹、工农联动、经济与社会同步、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发展观。因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我们一定要统筹兼顾,科学把握,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当前,就全省整体而言,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要认真落实新时期党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城市文明逐渐在广大农村和广大农民中得以体现。具体讲,就是要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加快乡村道路、农村饮水安全、农业综合信息、农民危房改造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及搞好农村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养老保险、扶贫救助和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等,不断推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有效解决,使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城乡关系明显改善。

2.2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关键性问题 一是统筹城乡,必须坚持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即:要下力量建设好长、吉两个特大城市,7个市(州)所在地区域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四个层面构成的城镇化发展体系。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大中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县城、中心镇,以及中心村和重点屯共同发展,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同步建设。具体说,既要积极推动城镇化,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也要考虑农村人口不可能都转移到城市居住的实际,不断加强和完善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二是推进“三化”,必须打牢新农村建设这个重要基础。也就是说,在同步推进“三化”中,不能忽视农村、冷落农民、弱化农业,要坚持把“三农”摆上重中之重的位置,牢固树立农业基础地位,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不断加快农村繁荣进步。三是改善民生,必须加快农村社区建设。建立农村新型社区,就是要改变过去村落分散、管理落后、服务匮乏的农村社会结构,着力推动农村居住条件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生活环境优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吉林市九座农民新村,集中了6个行政村、2851户、近万口人,探索了新形势下开展农村教育、文化、科技、卫生、商贸、服務和农村社区管理的新模式,有条件的地方,特别是城镇郊区要认真学习和借鉴他们的经验。实践证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有利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面貌,有利于节约土地、节省投入、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2.3认真遵循新农村建设原则要求 我省东、中、西和城市郊区经济基础、地域特点、民俗文化、生活习惯有很大差异,新农村建设不能千篇一律、一个模式,更不能齐步走、一刀切,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既要统筹规划,又要分步实施;既要体现差异性和代表性,又要突出区域特色;既要明确主攻方向,又要选准突破口;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我们一定要把这些原则要求贯彻落实到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中,以求真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昂扬的干劲,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要切实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也是直接受益者。农民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主要靠农民群众艰苦奋斗努力完成,社会各界积极帮扶。第二,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体现农民的意愿,规划设计、建设内容、建设标准等等,都要得到农民群众的认可和赞成。第三,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仅要保障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也要保障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这是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在实践中,各地遇到的突出问题是农民群众“等靠要”的思想普遍存在,其原因有体制机制问题,也有我们工作方式方法问题。从体制机制看,一方面,过去“大帮哄”时期遗留的影响在农村还比较深,许多人一定程度上存有依赖政府的心理习惯;另一方面,实行家庭承包后,不少农民集体观念淡化,加之固有的小农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对合作与联合产生碰撞和摩擦。尤其对公益事业主动参与兴办的积极性不高。另外,在工作中,我们通常强调的“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主动参与”的新农村建设运行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政府在哪些方面主导,农民承担哪些主体责任,如何确保社会主动参与,都需要进行深入实践、积极探索、巩固提高、不断完善。从工作方式方法看,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些地方和单位也不同程度地暴露出这样和那样的一些问题,有的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有的注重形象、做表面文章,有的忽冷忽热、缺乏持久热情。加之,工作中宣传教育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甚至引发一些群众不满。农民问题是“三农”工作的核心。建设新农村,不重视广大农民的主体地位,不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不考虑农民的真情实意,不尊重农民的意愿,新农村建设不但建不成,即使少数地方建成了也持久不了。因此,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我们一定要特别注意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不断激发他们参与建设的熱情,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近年来,国家和省里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许多政策措施都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比如,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的扶持政策有: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综合补贴(重大农业技术补贴、牧业小区补贴、农业产业化补贴、农业保险、棚膜蔬菜)等几十项;在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政策有:农业综合开发、耕地深松深翻补贴、重大水利、土地整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标准良田建设、黑土地治理)等十几项;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政策有:乡村道路、农村电网、扶贫开发、信息工程、绿化美化等若干项;在农村公益事业和民生方面的政策有:泥草房改造、安全饮水、清洁能源、环境整治、社区建设、兴边富民、农村教育、合作医疗、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农家书屋等几十项。可以说,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扶持“三农”的各项政策已经覆盖了农业和农村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最近中央召开了水利工作会议,又出台了一系列推动防灾减灾、农田水利、民生水利、体制机制改革等诸多方面政策措施,全国未来十年总投入4万亿元,年均比2010年水利投入高出一倍。这些重大强农惠农政策可以说对新农村建设将起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扶持力度。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把新农村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里我还要特别强调,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问题。去年我省选择了9个试点县,今年在试点的基础上已经全面铺开,这项政策涵盖小型水利、村级道路、环卫设施、植树造林等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主要项目,并按照“先干后补、多干多补、据实补贴”的原则兑现,这是推动新农村建设、解决资金短缺的重要政策,必将有利于广泛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希望各地一定要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好这项政策,推动新农村建设更加深入扎实地展开。

4.要注重发挥典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典型的作用是无穷的。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本工作方法,即使新农村建设是在新形势、新阶段和新的环境下展开的,注重培育和推广典型,靠典型引路,以点带面,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和培育新农村建设的典型,靠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有效推动工作。一是要按照不同区域和不同层面发现和培育典型。省里实施的“千村示范”是根据各地多种类型特点,经过层层筛选确立的,具有较强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希望各地要按照全省的总体部署要求,集中力量把1000个示范村打造成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和标杆村。市(州)、县(市、区)各级党委和政府也要从实际出发,精心培育具有本地特色的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工作。二是要注重典型的集群式发展和连带效应。实践证明,典型虽少但并不孤立,集群式、组团式培育典型往往更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这在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实践中已经得到印证,新农村建设也不例外,这可能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普遍规律。因此,各市(州)和县(市、区)要遵循规律,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强化措施,精心培育和打造一批集中连片、具有区域特色、深受农民群众认可欢迎的样板村和示范区,以此引领和带动新农村建设,由点到面,组团发展。三是要加强典型的宣传和推广。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各级新闻媒体要广泛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大力宣传典型经验,烘托典型效应,使典型经验在面上开花结果,以此推动新农村建设扎实有效健康发展。

5.要注重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

在推进作风建设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篇4

我们在党的xxx即将胜利召开之际组织这次会议,就是要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坚定不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精神,明确工作方向,找准短板弱项,强化方法举措,以开展基层党组织和在职党员进社区开展“双报到”为突破口,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刚才,××同志宣读了《关于做好基层党组织和在职党员进社区开展“双报到”工作的通知》,对开展“双报到”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同志就“双报到”线上平台操作流程进行系统深入的业务培训,相信大家对“双报到”工作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借此机会,我讲四点意见:

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统筹推进城市基层党建重点工作

古语讲:“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要加快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厘清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弱点和难点,精准攻坚,对症施治,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一,树立正确理念,着力解决对城市基层党建认识不足、认识偏差问题。提到城市基层党建,有的同志认为就等同于城市社区党建。其实不然。城市基层党建,就是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有机联结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的区域建设、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那么城市基层党建与城市社区党建到底有什么区别?我理解,城市基层党建与城市社区党建是整体与局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也就是说,城市基层党建,是城市地域范围内基层党建的新形态,是城市社区党建、区域化党建的升级版,是城市各领域围绕社会治理形成的大党建。只有围绕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坚持以区域化管理为抓手,通过重构组织体系、创新工作机制、强化组织功能,实现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同步,才能抓住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命脉,使工作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第二,健全组织网络,着力解决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纵向难到底、横向难到边问题。一个社区,少则几千人,众则几万人。光靠一两个单位或部门,几名、十几名街道社区干部的力量干工作,很难做深做细做实。通过开展“双报到”要在全市建立起市—区—街—社区—小区—楼栋—楼门覆盖全域的党建工作体系和网格化设置体系,明确各级党组织工作职责,确保领导有力、统筹有力、调度有力、协同有力。要以街道为单位,对环保、安监、综治、城管等有关部门在基层设置的网格进行整合重组,建立综合网格,实现多网合一。探索实行“街(巷)长”负责制,建立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鼓励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党小组长、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等骨干担任楼栋长、楼门长,定人定岗定责,不断把工作引向深度化、精细化。

第三,推进体制改革,着力解决街道党组织工作职责不明、边界不清问题。我们通过调研了解到,目前制约街道社区作用发挥的最大瓶颈是工作内容多、任务重、负荷大,相关职能部门和派出机关给各街道社区下任务、定指标、评优劣、施奖罚,“基层是个筐,啥都往里装”的尴尬局面,使街道社区干部不堪重负。接下来,我们要围绕街道治理能力现代化做文章,逐步取消街道承担的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工作任务,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套。同时,通过“双报到”实现街道、社区吹哨,部门和在职党员报到,帮助街道社区解决棘手问题,真正使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成为街道社区干部的主责主业。

第四,实施共建共享,着力解决街道社区抓城市基层党建精力不够、能力不足问题。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要形成城市基层党建的整体效应,必须解决城市各领域党建单打独斗、各自为战问题。通过开展“双报到”要进一步做实街道和社区区域化党建“兼职委员”制度,择优吸纳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物业企业、业主委员会等党组织负责人或党员负责人为兼职委员,健全完善工作例会、议事决策、联席会商等制度,共同解决城市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以此来推进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共驻共建。要完善社区和单位、行业党组织共建协议,开展“契约化”共建,在充分结合社区实际的基础上,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有针对性地实施区域化党建项目,真正实现社区与驻区单位党组织有效对接,对各领域资金、人才、场地等资源进行打包重组、合理分配,实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服务群众力度最大化。今天启动的基层党组织和在职党员进社区开展“双报到”就是推进区域化党建的一项重要措施。各地要充分把握这次机会,把“双报到”工作做实,把区域化党建机构做实,确保把好事办好、实事办事,使群众满意,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第五,强化组织功能,着力解决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用不突出、效果不明显问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是抽象的、空泛的,而是非常具体的、实实在在的,要体现在方方面面和各项工作当中。通过“双报到”,要加强政治引领。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表率作用,教育党员干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和“两个维护”,引导辖区居民和各类组织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要加强组织引领。通过在职党员认领服务岗、线上认领服务等措施,发挥社区党组织优势,加强对社区直属党员、退休老党员,根据组织关系、职业特长、身体状况、年龄层次进行分类管理,通过实施先锋指数管理和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队、党员责任区、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不断激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加强服务引领。要完善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组织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两代表一委员”进社区,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困难和问题。要加大特殊人群关爱帮扶力度,通过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点亮微心愿等方式,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城市基层党建重点任务和“双报到”落地见效

各地各单位要把推进城市基层党建重点工作与基层党建各项工作统筹起来抓,通盘考虑,加强谋划。要把开展“双报到”,推进城市基层党建重点工作与“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年”“党员教育管理提升年”等活动结合起来,强化领导,明确责任,硬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收到实效。

一是压实工作责任。各级党委特别是书记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把抓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纳入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通盘考虑、统筹谋划、定期研究。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担负起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直接责任,牵头抓总,统筹谋划,加强督导。市直工委、教育工委、卫健委和国资委要发挥系统党建的主体责任,各司其职、同向发力,形成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传导压力,推动责任落实、任务落地。今天会议结束后,各地各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尽快对本地本单位城市基层党建重点工作和“双报到”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特别是要把“双报到”工作要求传达到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和每名在职党员。10月15日前,各地各单位要完成“双报到”工作的安排动员部署,10月20日前,各基层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全面完成报到工作。

三要加强工作督查。年终岁尾,我们将适时召开全市城市基层党建观摩拉练,检验工作成效。各地要严格贯彻落实上级精神,不等不靠,把城市基层党建各项重点工作抓到位,抓出特色亮点。市委将城市基层党建各项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市重点工作大督查和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内容,确保使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有大的提升。要加强对“双报到”工作的考核问效。年底,各地各单位要听取所属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情况报告并作出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单位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考核、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在推进作风建设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篇5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在全市开展“作风建设年”会议的精神,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动员和部署在文化系统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引导全系统上下查找自身不足,认真分析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推动文化系统干部作风建设再上新台阶,进一步营造“实干担当、激情创业”的浓厚氛围,为深入推进我市“三区一城”建设汇聚正能量、作出新贡献。下面,我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及局党组研究的意见要求,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作风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八项规定”、“六项纪律”为切入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层层深入,狠刹“四风”、惩治腐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

4月18日和4月24日,××和××先后召开了“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就新时期的干部作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是贯彻落实××市委和××市委部署的重要任务和必然要求,要按照上级的要求,精心组织、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及时在文化系统内组织开展好“作风建设年”活动。

应该说去年以来,我们文化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是大型茂腔反腐剧《失却的银婚》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并在全市展演,获得较大反响。二是深入开展了全民阅读活动,荣获中国书香城市称号;三是山东省农家书屋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五抓并举的思路,在文化服务建设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抓品牌,着力打造文化精品;二是抓扶持,培育壮大文化产业;三是抓提升,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四是抓重点,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五是抓传承,积极推动传统文化保护利用。

尽管我们文化系统工作上取得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成绩,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是好的,主流是好的,大家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主动工作。在充分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干部自身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针对桑书记在全市干部作风建设年上提出的“十个作风问题”,在我们这里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学风不实,能力不足。

疏于学习,新理论学习不深入,新政策把握不到位,新理念、新知识缺失,存在着“知识不足、能力不强、本领恐慌、”;对互联网+、文化+、智慧社区等新生事物比较陌生,干起工作来力不从心。二是忙闲不一,苦乐不均。有些同志经常无所事事,“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没有紧迫感和压力感;有的干部精神倦怠,贪图安逸,以休闲清闲为荣,追求所谓的生活品质。三是工作不实,担当不足。不热爱本职工作,精力分散,推诿扯皮、上交困难、推卸责任,工作任务完不成或干不好。四是效率不高,服务不优。本位思想、官僚作风严重,不作为、慢作为、甚至有的极个别干部乱作为影响了单位部门的整体形象。五是纪律不严,作风涣散。上班迟到早退、开会打瞌睡、串岗聊天、离岗渎职、上网玩游戏,不参加集体活动,对上级廉洁自律规定执行不到位。六是宗旨意识不强,群众观念淡漠。摆不正与群众的主仆关系,在群众面前摆谱气、端架子,不会做、不愿做群众工作,不注意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对群众利益诉求漠然置之;对群众的难事漫不经心,解决问题不用心,特别是极个别所谓的书画家。七是心态不正,责任不强。有些同志工作中,“言别人短,道自己长”,总想着自己的忧点、长处,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命不凡。工作不努力、不主动、不积极,背后还在指手画脚努力工作的同志,自以为是、旁骛他人、好大喜功。对以上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严厉整改,对拒不整改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明确要求,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好“作风建设年”活动

作风建设年活动重在解决问题,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以及文化系统全体党员干部要结合日常表现,针对以上问题深挖细查,对号入座。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在规定时间节点内,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任务,主要从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一是宣传发动、统一思想。

4月底,制定详细活动方案和专项工作方案,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建立工作机制,召开文化系统作风建设年动员大会,开展学习讨论,全面启动活动。局属各单位要根据局里部署制定出自己的实施方案。活动期间,组织到干部作风建设开展的卓有成效的部门参观学习。

二是寻标对标、公开承诺。

5月中旬,对照市委确定的目标任务、战略重点,按照“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确立工作标杆,开展结对学访活动,制定达标赶超计划,公开作出承诺。对照检查自身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活动期间,组织党员干部到警示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营造干部实干担当,激情创业的氛围。

三是督查整改、推动落实。

10月底,结合党的十九大的召开,全面抓好各项既定目标要求、工作措施的落实。采取深入调研、定期调度、专项督查、评议评估、召开现场会和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分层次、分领域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在七·一期间,组织党员干部到王尽美公园重温入党誓词。

四是总结考核、深化提高。

12月底,逐级开展综合考核评估,对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进行总结,对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作出安排部署。每月围绕作风建设进行一次集体学习,每阶段组织一次集中研讨。

三、落实责任,周密部署,切实加强对作风建设年活动的组织领导

一是加强领导,形成合力。

在局机关成立“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各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局机关中层干部以上干部及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统一组织、协调和指导全系统作风建设。局属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明确职责任务。领导班子要带头改进作风,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去影响和带动干部群众。把作风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逐级分解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个党员干部身上,促进作风建设深入开展。

二是突出重点,搞好三个结合。

一是干部作风建设与两学一做相结合。最近,中央出台了《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把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的核心问题就是做合格党员,要做好合格党员就必须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文化系统的党员干部必须从严要求,恪尽职守、坚守底线,真正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二是干部作风建设与工作相结合。要以干部作风建设推动当前工作的开展,以工作成效检验干部作风建设的成效,当前我们工作头绪多、任务重,特别是市图书馆争创国家一级馆工作、《失却的银婚》的再打造、再推进。三是干部作风建设与建章立制相结合。局机关及局属各单位要对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进行认真总结,找准加强作风建设的关键和存在的难点问题,建立健全、修订完善相关制度规定,确保办任×××事情都有制可依、有章可循,用制度官人管事,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为强化作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三是强化措施,确保取得成效。

真抓实干,创出特色。严格按照市委的有关要求,坚持以好的作风开展好这次活动,避免“搞形式、走过场”。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要结合实际,选准切入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做好自选工作,努力做到“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使文化系统的“作风建设年”活动充分凸显文化特点、时代特征、部门特色,确保活动出实招、见成效。把群众的呼声作为解决作风问题的第一信号,使作风建设的成果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到,真正让群众受益、使群众满意。

在推进作风建设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篇6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机关作风建设推进会,主题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公司党委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有关要求,推进公司机关作风建设,切实以好的作风激发干部和员工干事创业动力,以全新的工作作风谋划下半年的工作,展示全新的公司形象,为“十四五”开局起步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我主要讲三点意见:

一、正确理解作风建设的要求,增强推进作风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良好的作风是凝聚企业发展的巨大力量,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中央提出“六稳”“六保”的重大任务,销售公司和省公司多次强调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突出作风建设,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各级机关厉行节约工作深入推进,广大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进一步加强,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团结和带领公司员工迎接考验,战胜困难。今年以来,我们公司多项指标居于全省领先,这就是作风建设成果的体现之一,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当前,深化作风建设,我们要从三个方面加深理解:一是深化作风建设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二是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要靠好的作风来实现。只有解决好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等各方面的存在问题,才能把作风建设变成巨大的实践力量,把省公司部署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三是深化作风建设是解决当前机关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增强队伍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然要求。当前,我们公司机关队伍整体素质是好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在作风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新形势新任务对作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一些部门或干部在作风上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执行标准不高。有的同志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在困难和风险面前,畏难情绪严重,不敢啃“硬骨头”;二是执行速度不快。作风疲沓,不推不动,工作主动性差,工作效率不高;三是执行力度不大。对上级决策部署不能一以贯之、坚决贯彻;四是执行办法不多。习惯于“老套路”,习惯于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处理问题;五是执行能力不强。缺乏驾驭全局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执行起来力不从心,或者虽然执行了,但眉毛胡子一把抓,重点不突出。这些问题虽然没有普遍性,但是确实存在,必须要通过作风建设加以解决,才能促进公司持续发展。

二、明确推进作风建设的重点

省公司的《关于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深化总部作风建设推进会精神的通知》明确要求开展五项行动,一是组织一次学习;二是开展一次对照检查;三是建立一张整改清单;四是开展一次自我剖析;五是开展一次“回头看”。根据省公司的时间节点要求,经理办公室/党群工作部/纪检监察室要负责统筹推进作风建设各项工作,紧盯管理部门作风方面不同程度存在的“只表态不落实、不担当不作为、只走形不走心、不接地气脱离实际”等现象,把作风建设与经营管理、改革发展、党的建设相结合,贯彻落实“机关服务基层、管理服务经营”理念,严格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坚持“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从严从实、精细严谨”工作作风,推动形成上下联动抓作风建设的良好局面。

下面我来讲讲机关干部怎么通过加强学习意识、服务意识、效能意识、和谐意识和廉洁意识,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服务优、效率高的机关干部队伍,把机关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五型”机关。

(一)建设学习型机关。机关干部要通过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向文件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基层学习、向社会学习,重点解决机关干部精神状态、思想观念、发展思路和工作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使机关干部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职业素养不断提高,知识结构不断完善,业务水平不断提升,全力打造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高素质的机关干部队伍。

(二)建设服务型机关。围绕为基层、为客户提供优质、快捷、高效服务,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服务态度进一步改善,服务方式进一步改进,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努力实现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角色的转变。

(三)建设高效型机关。通过提高机关的执行效能,着力将机关职能转变到形成规范合理、科学协调、公正透明、运转高效的管理体制,现在要着重强化机关办公楼、电梯、食堂等公共场合行为规范,强化落实“马上就办”工作要求,确保机关工作规范、有序、高效,不断提高机关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机关对外形象。

(四)建设和谐型机关。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以形成团结协作、和衷共济的强大合力为目标,加强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基层之间的沟通交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团结,坚决克服各自为政、相互推诿的内耗现象,共同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五)建设廉洁型机关。紧紧围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制度、监督、惩处多管齐下,进一步增强机关干部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机关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促使干部职工干干净净干事、明明白白做人,杜绝“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私人化”的不正之风,塑造秉公用权、廉洁从政、风清气正的机关干部形象。要按照省公司的要求,有关作风问题的举报由纪检办公室按信访办法处理,被反映问题突出的部门,由分管领导对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提醒谈话或诫勉谈话,限期改正;问题严重的要立案查处。

三、全面加强执行力建设

三分战略、七分执行。当前,我们公司发展的思路、目标、措施都已明确,关键在于切实增强机关的执行力,在抓好落实上是功夫。

(一)要用理想信念提高执行力。理想信念是行动的基础和核心,提高执行力,理念要先行。要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引领执行力,用当好排头兵的目标激励党员干部,强化教育和实际锻炼,在党员干部中牢固树立不畏艰难、奋力拼搏、克己奉公、甘于奉献的事业心和使命感。要树立“拒绝借口,无条件执行”的执行理念,培养执著的执行意识。特别是在当前公司各项目标已经确定、措施已经明确的情况下,各级党员干部唯一要做的事就是无条件执行。要树立“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执行理念,在执行上比精神,在执行上比速度,在执行上见高低,创新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优化发展环境。要树立“迅速反映、立即行动”的执行理念,“先试不争论,先干不议论,时间作结论”,真抓实干,一抓到底,把各项政策措施一项项执行到位,把各个重点项目一项项推进到底,把各项工作一项项落实到位。

(二)要用学习创新的成果充实执行力。执行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政策领悟能力、实践结合能力、队伍建设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过程控制能力等多种素质的展现,它表现为一种总揽全局、深谋远虑的洞察力,一种不拘一格的突破性思维方式,一种“设定目标、坚定不移”的态度,一种雷厉风行的管理风格,一种勇挑重担的工作作风。提高执行力光有一种“精神”是不够的,还要善“谋”、善“干”和干成事。只有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才有执行的底气和勇气。必须加强学习,锐意创新,把学习创新的成果充分运用到提高工作能力和增强工作效果上。要进一步改善党员干部的知识结构,强化素质,不断提升干部驾驭发展全局、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提升协调各方关系、化解各种矛盾的能力,提升自主创新发展的能力。因此,只有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知识积累,思想才会不断丰富,执行力才会不断提升。

同志们,当前,我们的企业正处于扩销增效、转型发展、深化改革的爬坡攻坚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加强和改进各级机关作风建设已经成为销售企业传承石油精神、弘扬石化传统、贯彻落实“两个三年”“两个十年”发展规划的有效载体。各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落实省公司《通知》精神同我们公司经营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从严从实、精细严谨”,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扎实推动作风建设,凝聚起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为公司争当X石油排头兵做出更大贡献!

在推进作风建设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篇7

(一) 强化认识, 明确义务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

义务教育阶段是一个人生理与心理、基本素质和知识技能形成、发展的基础阶段和关键时期, 在这一阶段受到什么样的教育, 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具有决定性意义。义务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的根基, 其水平直接影响着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质量乃至学生终身的发展。与其他教育阶段相比, 义务教育涉及面最广, 社会最关注, 群众最关心, 是唯一一个依法对所有适龄儿童少年统一实施的具有普及性、强制性、免费性的学校教育阶段。毫无疑问, 义务教育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占有极其特殊的重要地位, 是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长期以来, 按照国家部署,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做好义务教育工作。2002年, 我省作为全国第十二个通过“两基”评估验收的省份, 在全国较早地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2005年, 我省又率先对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 比全国提前一年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 较好地解决了普通百姓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在全国率先统一城乡教师工资标准, 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 一步拉平全省中小学教师与公务员的收入差距;率先在中西部地区消除中小学D级危房, 较好地改善了中小学办学条件;创造性地分批实施“教育扶贫移民工程”, 将偏远贫困地区的中小学生, 整体迁移至乡镇中心学校或县城学校就读, 与城区学生同享优质教育资源;2010年, 我省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又进一步提高到小学400元和初中600元, 高于国家的基本标准。应该说, 对于海南这样财政总量较小的欠发达省份, 我们在义务教育阶段所取得的成绩十分不易。在总结回顾成绩的基础上, 在这里, 我想特别强调和提醒大家一定要警惕一种错误的思想倾向, 就是有的地方、有些同志认为义务教育已经实现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想上就上”, 不需要再重点关注了, 不需要再加大投入了, 甚至认为可以腾出手来干别的了, 这种倾向是千万要不得的。大家一定要时刻牢记, 义务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 是地方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最主要的教育阵地。事实上, 如果不能保证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质量, 不能做强、做精义务教育, 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就失去了根基, 无论是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成人教育都不可能在低水平的义务教育基础上办得好。大家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 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 与我省建设国际旅游岛和实施科教兴琼战略、人才强省战略的要求相比, 我省义务教育的发展水平仍然不高。从整体而言, 仍处在较低水平普及的阶段。要切实落实义务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地位, 我们在工作当中要时刻谨记:

第一, 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巩固普及成果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我省通过国家“两基”评估验收距今已经八年多时间。八年多来, 特别是近几年来, 义务教育辍学率到底是在下降还是在反弹甚至上升, 我希望这次会后各市县教育局的领导带着这个问题下到学校认真进行分析研究。虽然我们年年都统计、逐级上报义务教育巩固率、辍学率等数据, 而且大家上报的数据都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但是, 根据我们从多方实地了解的情况看, 不少地方、不少学校对控辍保学、巩固普及的工作存在日益松懈现象。目前我省不少市县初中阶段的实际辍学率已经出现了波动。辍学的主要原因早已不是因贫辍学, 而是教育教学质量不保证, 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可持续学习的能力而厌学辍学, 当然也有受新的读书无用论影响急于外出打工而辍学的。控辍保学是《义务教育法》的法定要求, 请大家高度警惕辍学率的反弹上升, 真正将巩固提高普及成果、消除辍学现象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

第二, 提高教学有效性、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教学有效性和教育质量整体偏低是我省义务教育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 是我们必须时刻关注、持续改进的关键问题。我们每年都印发关于各地小学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和全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的结果通报, 大家也都看到了这几年的情况。以2010年为例, 全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的及格率只有44.5%, 低分率达到了31.6%, 在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物理、化学等七科成绩中只有语文和政治的平均分能达到61分, 其他都在60分以下, 英语的平均分甚至仅48.7分。如果将我省的义务教育学业水平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 其结果更令人担忧。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2008年对全国八省共50个县 (区) 四年级、八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质量抽样监测结果, 我省学生数学学习总体质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可怕的是, 我们的学生不仅是学习成绩差, 而且课业负担还相当重。尤其是学生的补课比例相当高, 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周一到周五补课的比例高。为什么我们的学生睡眠不足、补课最多还成绩差?我希望我所说的这些数据能够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 共同反思如何提高我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教育质量, 特别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 深化认识, 明确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的战略任务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对义务教育发展提出的方向性和制度性要求, 完成好这一战略任务对我省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第一, 推进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义务教育的法定责任。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均衡配置资源、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过程, 就是从根本上解决“上好学”的问题,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全面推进将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为真正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第二, 推进均衡发展是促进我省义务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 我省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应该说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 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 探索了一条适合省情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路子。但是, 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 我们的工作距离人民群众对高质量义务教育的期盼, 距离均衡发展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 义务教育阶段的不均衡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不均衡的程度仍然相当严重。主要表现在:

一是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学校“弱”而“空”、城市学校相对“强”而“挤”, 农村学校“弱”就弱在办学硬件上、弱在质量上、弱在师资上;农村学校“空”就空在生源上、空在高水平的校长教师队伍上。这种现状的直接结果就是城镇学校越来越挤, 学位满足不了就读的需要, 生均教学资源严重不足, 大班额问题日益突出, 2010年我省初中大班和超大班占总班数的比例达49.26%, 70、80人甚至更大的班额在部分学校仍然存在。而一些农村学校学生数锐减甚至“空校”, 教育资源严重闲置浪费, 办学失去基本的规模效益, 难以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

二是区域发展不均衡。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基础的差异, 我省地区之间、县域之间义务教育的发展水平严重不平衡。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2008年的监测结果表明, 无论在四年级还是八年级的学生数学成绩上, 我省省内区县之间的差距值都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特别是在八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上, 海南是八个参加监测的省份中, 同一省内区县差距最大的省份。

三是校际发展不均衡。由于历史原因, 各地形成了一批相对较好的小学和初中, 这些学校无论是办学条件、校长教师队伍素质, 还是办学水平, 都明显好于普通学校, 导致“择校热”愈演愈烈, 人民群众对此的不满情绪也越来越强烈, 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一些薄弱学校长期以来投入少、条件差、师资弱, 受关注程度低, 学校发展恶性循环, 教育质量和学生学业水平提升慢甚至持续下滑。如不加以高度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 同一区域内学校之间的差距很可能还会出现持续拉大的趋势。

(三) 统一认识, 明确全面推进县域内均衡发展是落实两个“重中之重”、发展我省义务教育的中长期战略目标

落实好义务教育两个“重中之重”的要求, 首先从认识上要统一。落实两个“重中之重”最根本、最关键的举措就是要以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抓手, 真正将义务教育工作的重心调整到缩小“三大差距”, 即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上来。推进均衡发展的任务比起实现普及的任务来说, 更艰巨、更复杂, 用的时间会更长, 大家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

需要强调说明的是,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我国、我省要重点推进、率先实现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范围是“县域内”, 程度是“基本均衡”, 如何理解“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首先, 从范围上看, 我国义务教育实行的是“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 县域内均衡是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基础, 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就是要下大力气解决县域内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发展差距较大的问题;其次, 从均衡发展的程度上看, 要把基本均衡作为均衡发展程度的要求。目前国家三部委正在研究制定《关于重点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 其中对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是普及水平, 基本要求是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按时入学率、巩固率达到规定标准;第二是办学条件, 基本要求是大部分完全小学、初级中学和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园、校舍、体育运动和艺术场馆、安全设施、卫生设施、寄宿制学校的寄宿设施、教学仪器设备、信息技术设备、图书等基本达到规定标准, 学校之间无明显差异;第三是师资队伍。基本要求是所有教师具备教师资格和达到学历要求, 学校之间教师学历水平、高级职务教师比例无明显差异;第四是教育教学质量。基本要求是学校能够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规定开齐课程并达到教学基本要求, 校际之间教学质量差距不明显;第五是办学行为。国家教育部将我省列为首批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的十五个省 (区、市) 之一, 今年3月9日, 我省人民政府已经和教育部签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 省政府从七大方面, 向国家和全社会作出庄严承诺, 这份备忘录既是国家对我省的重托, 也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军令状”, 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其中明确规定了我省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全省22个县 (市、区, 含洋浦) , 到2012年底要有4个县 (市、区) 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2015年底累计要有11个县 (市、区) 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2020年底全省所有县 (市、区) 要全部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二、抓准关键环节, 确保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

(一) 合理调整、均衡配置教育资源, 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

一是根据城镇化趋势, 合理调整、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布局调整应坚持“先立后破”, 避免简单撤点并校。

二是确保每一所学校基本硬件达标。

(二) 加强管理, 规范办学行为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要切实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意见》, 依法纠正各种违规办学行为。重点解决城镇中小学校超大规模和大班额的突出问题。要切实加强教学管理,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均衡编班。要加强招生管理, 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规定, 实行“阳光招生”。要坚持正确的评价导向, 规范考试次数和评价模式, 不炒作中考成绩, 不向学校下达升学指标。要努力加强师德建设, 采取有力措施遏制有偿家教, 把节假日和周末还给学生, 让他们真正成为快乐的学习者。

(三)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队伍素质是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各地要以《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为指导, 千方百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 督促中小学教师自觉规范职业行为, 立足岗位, 奋发进取,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二要全面推行全省统筹教师公开招聘制度, 开展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 严把教师入口关。继续推进实施“农村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工作”等,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三要进一步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 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素质提升工程。四要扎实推进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对口支援工作, 探索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长、教师区域内定期轮换交流办法, 促进城乡师资配置均衡。

(四) 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指导学校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定期对学校教学常规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各中小学校要实行教师集体备课制度, 加强校本教研, 着力提高教师驾驭教材和课堂教学的能力,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二要进一步加强教研工作。切实落实省编办、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我省教研队伍建设的意见》, 大力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和教研工作机制建设, 配齐配强教研人员, 把教研队伍作为推进课程改革的专业骨干力量, 发挥好其在教学研究和指导中的应有作用, 形成直接服务学校的专业支持网络。三要加强教学质量监测。教育部已将我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的建立列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我们将借助项目的实施, 以探索建立科学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和方法为目的, 形成促进中小学教育质量提高的长效机制。

(五) 创新体制机制, 形成均衡发展制度保障

一是拓展城乡共同发展机制。要通过整合重组、校长教师定期交流等多种途径, 打破校际和城乡之间的分割, 促进区域内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形成稳定的共建机制。

二是创新教育管理运行机制。通过结对帮扶、委托管理和跟班学习培训等形式, 支持名校带动薄弱学校, 使先进教育理念和优质教学方法影响更多学校、惠及更多孩子。

三是完善考试和评价机制。继续实行重点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录取“指标到校”的做法, 将部分招生指标分配至每一所薄弱初中学校, 并从中留出一定的比例奖励办学进步显著的初中学校。

三、加强领导, 明确责任, 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 明确县级政府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体

各县 (市、区) 人民政府要切实落实主体责任, 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 统筹协调同级财政、发展和改革、建设、国土、人社、社会保险、公安、物价、文化、卫生、司法行政、民政、工商等有关部门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落实法律责任, 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政策的落实。省教育厅将继续为省政府当好参谋, 并主动会同省有关部门在经费保障、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为县 (市、区) 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支持。

(二) 加强督导评估

1、建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长期监测制度。

2、建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和奖惩制度。对按时获得国家认定的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县 (市、区) 省里给予奖励。对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力或未按规定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和资源的将启动问责, 严肃追究有关市县及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三) 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在推进作风建设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篇8

一、充分认识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意义

第一,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必然要求。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基本药物作为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就是要保证基本药物的足额供应和合理使用,从制度和体制机制上实现基本药物的公平可及,满足群众的基本用药需求,这不仅是建立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环节,也是贯彻落实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质的具体实践,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执政理念。

第二,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保障群众基本用药权益的重要举措。医改方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期间,药品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集中关注和反映的焦点。当前,药品价格虚高是造成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药物滥用,特别是抗生素滥用也直接危害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正是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着眼于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迫切的现实问题,着力于降低群众基本用药负担,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利益。通过基本药物统一制定价格、集中招标采购、合理配备使用、零差率销售、提高报销比例,将切实有效地降低基本药物的价格,让广大群众受益。同时,通过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引导群众形成良好的用药习惯,将有力保障群众的用药安全和身体健康,从根本上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权益。

第三,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有利条件。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目前,全国共有药品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4700多家,批发企业1.3万家。产能总体过剩,产业相对分散,造成药品营销成本过高,竞争力差,制约了医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长远来看,随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逐步建立完善,将有效减少药品流通环节,有利于降低医药企业市场营销成本;有利于促进药品生产流通企业资源的进一步优化和整合,发展药品现代物流和连锁经营,促进医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四,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当前推进医改工作的关键环节。为抓住关键环节,突出重点任务,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提出了今年推进医改的10项工作。目前,这些工作都在积极、有序推进。其中,基本医疗保障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基本药物制度涉及到药品供应保障、医疗保障、医疗卫生服务等多个体系建设,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直接关系到医改能否顺利推进。今天正式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工作,既是对当前推进医改工作的一项重要部署,也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基本药物制度的高度重视和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坚定决心。

同时也要看到,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涉及重大利益的深刻调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制度实施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深入分析制度实施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困难,妥善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为了稳妥推进这项制度,国务院决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首先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并明确了今年的分阶段任务。时间相当紧迫、任务十分艰巨,这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必须立即行动起来,集中力量,全力加快推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

二、明确任务,准确把握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关键环节

按照国务院推进医改的统一部署,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今年的工作任务是,不迟于12月份每个省(区、市)在30%的政府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包括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要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取得实效,确保制度框架不走样、不变形,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确保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保证基本药物及时、足量、保质供应,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障广大群众基本用药的首要问题。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后,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将由省级人民政府按照《招标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以省为单位实行网上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各地要进一步细化招标采购、统一配送的具体操作细节和管理办法,确保基本药物保质保量,及时配送到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到不缺货、不断档。

二是确保基本药物价格合理下降。基本药物由国家制定零售指导价格,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招标情况在国家指导价格规定的幅度内确定本地区基本药物的零售价格(包含配送费用)。基本药物定价要兼顾生产厂家和广大群众的利益,既要考虑企业有合理的利润空间,鼓励企业生产基本药物;又要切实降低基本药物零售价格,减轻群众用药负担。各地在操作过程中。要确保基本药物招标环节公开、公平、公正,坚持全国统一市场,坚持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企业平等参与、公平竞争,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同时,也要接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社会各方的监督和效果反馈。

三是要确保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和医保报销。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关键环节,这在制度建立初期尤为重要。要严格配备使用制度,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行为,确保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同时,要同步落实好基本药物的医保报销政策,用经济手段引导广大群众首选使用基本药物。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还将对群众用药习惯,特别是过去习惯用“新药”和“贵药”的群众产生影响,在制度实施初期,群众可能出现不理解或不习惯,也需要进行合理的引导,要结合制度的实施做好宣传引导工作。

四是要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以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相应减少,需要同步建立完善相应的补偿机制。这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最关心的问题。今年在3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所需补偿资金应在政府财力承受范围内,各地要落实好政府卫生投入的相关政策,政府补偿要及时到位,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还要强调的是,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营,以及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和收入产生影响,要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取消“以药补医”这一有利契机,加快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促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通过提供医疗服务、改进服务质量获得合理报酬,使其真正回归公益性。

三、扎实有序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崭新的制度,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今年关键在于开好局、起好步。各地区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积极有序有力推进,确保基本药物制度取得预期效果。

第一,切实抓好组织实施工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组织实施的大量工作主要在地方,省级政府要切实负起主要责任,进一步细化工作安排和具体实施办法,抓好制度的组织实施。一是要尽快制定本地区的具体实施方案或实施细则,确定2009年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市、区),进行药品需求测算,制定省级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的具体实施办法。二是抓紧推进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要深入贯彻基本药物制度的相关文件精神,统筹协调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各个环节建设,确保不迟于12月在3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起基本药物制度,确保制度取得实效。

第二,努力创新体制机制和工作方式。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明确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给地方留有一定的操作空间。地方要在中央确定的原则和框架下,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创新体制机制和工作方式,积极探索基本药物定价、招标采购、统一配送的具体方式,确保药品生产供应,降低基本药物零售价格。要切实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高制度实施的效率。考虑到地区差异,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初期,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确需配备、使用非目录药品,暂由省级人民政府统一确定,并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政策和规定。省级政府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严格把握。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加强对地方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第三,注重制度实施的统筹协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政策性强,涉及到发改、卫生、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食品药品监管、工信、商务等诸多部门的职能和工作,要明确责任,分工负责,加强协同配合。各地医改办公室要切实承担起统筹协调工作,把建立基本药物制度作为当前推进医改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推动落实。一是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地区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本地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时间表和工作步骤,有序有力推动制度实施;二是加强重大问题研究,深入研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周密制定预案,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三是做好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协调工作,遇到需要多部门协商的情况,医改办公室要积极服务,加强统筹协调;四是督促地方保障制度顺利实施的资金落实到位,确保实现预定目标;五是加强信息收集和经验总结,动态跟踪制度的实施情况,及时通报工作進展;六是监督检查制度的实施情况,将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纳入本地医改工作考核内容,定期进行检查,年底进行考核总结。

上一篇: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下一篇:产业集聚分析-以河南省巩义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