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规章制度清单

2024-09-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食品安全规章制度清单(精选8篇)

食品安全规章制度清单 篇1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清单

1.安全职责汇总

2.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管理制度

3.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4.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5.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6.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评审和修订制度

7.安全教育制度

8.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9.管理部门、基层班组安全活动管理制度

10.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11.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

12.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13.变更管理制度

14.事故管理制度

15.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

16.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7.仓库、罐区安全管理制度

18.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19.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20.监视和测量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21.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2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23.临时用电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24.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25.厂区吊装作业安全规定

26.破土作业安全管理规章

27.断路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28.设备检修管理制度

29.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30.抽堵盲板作业管理制度

3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32.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

33.生产设施拆除和报废安全管理制度

34.承包商管理制度和供应商管理制度

35.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36.防尘防毒管理制度

37.劳保用品及防护品管理制度

38.生产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制度

39.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40.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规章制度清单 篇2

关键词:权力清单,确权,晒权,控权

自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推行权力清单制度以来, 我国各地方政府纷纷积极响应、迅速行动, 推进速度很快。如今权力清单制度已经成为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保政府依法行政过程中对行政权力进行规制的热点探索和实践, 在全国各地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效, 积累了许多重要经验。只是制度的构建尚在起步阶段, 还远未形成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而当前学术理论界对政府权力清单问题的研究和阐述也还远不够广泛、深入和系统化。在此背景下, 笔者对权力清单制度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研究与分析, 以期对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工作有所裨益。

一、权力清单制度的含义与作用

权力清单制度是指依法将各级各类行政主体所享有的行政权力分门别类进行明确界定, 制成权力清单予以公布, 从而为行政权力划定清晰界限的制度。在该项制度下, 行政主体必须严格按照依法制定的权力清单行使权力, 只有清单中所列的权力项目相应的行政主体才能依法享有, 任何行政机关不得行使任何清单中所未列的权力。权力清单制度是为确保各级政府实现依法行政而进行的以“确权”、“晒权”、“控权”为核心内容的一次行政权力革命[1], 本质上就是要把行政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使任何行政主体在任何时候行使任何行政权力均须于法有据, 公开透明, 不能肆意妄为。

权力清单制度的实施可以为市场主体及普通民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 并推动社会各界对行政权力的广泛监督。作为我国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步骤, 权力清单制度非常有利于公众对政府的行政行为进行强有力的制约与监督、从而保证行政权力的正确合理行使, 是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确保政府依法行政的必然选择。

权力清单制度必将直接革除曾经大量存在的不合理的既得利益。由于过去权力界限不清晰、权力运行不公开、权力监督不够有力, 使得既得利益者拥有大把机会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进行设租寻租、操控市场, 谋取私利。如果权力清单制度能够构建得科学完善并得到严格执行, 行政权力就没办法在权力清单所涵盖的范围之外随意延伸, 必将大大压缩腐败分子的寻租空间, 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也将被极大压缩, 以权谋私的机会自然相应减少[2]。

目前, 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已经成为我国政府进行自身改革, 政府转变职能的关键途径和核心任务。形成科学完善的权力清单制度, 将有效遏制行政权力滥用, 避免政府对经济、社会活动的过度干涉, 减轻企业和公众的负担, 有助于打造有限、有为、高效的阳光、法治与服务型政府, 并推动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 营造公平的经济、社会环境。通过政府行政权力的减少, 恰恰可以实现市场活力的增加, 并有利于从根源上消除腐败。

二、权力清单制度的实施

权力清单制度的实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确权”, 即通过定期梳理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职责, 对行政权力进行明确、调整, 编制、修改权力清单, 包括权力运行流程图、时限表等;二是“晒权”, 即公开权力清单与权力运行程序;三是“控权”, 即建立健全权力监管制度。

(一) “确权”是实施权力清单制度的基础和关键

制定权力清单, 即“确权”, 是摆正政府跟市场之间关系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建设的是始终是市场经济, 市场才应当是左右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而市场需要的是服务型政府, 必须要明确限定政府的权力界限, 把市场的归市场, 政府的归政府, 使市场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手, 而行政权力的实质属性则是服务。不做好“确权”工作, 政府权力的边界不清晰, 权力的运行不规范, 就无法根本解决政府的越位、错位、缺位等问题, 造成政府的事前管控过多过死, 服务和事中事后监管却往往不能到位。

编制权力清单的过程是一个明确政府权限、限定政府职能的动态过程。“确权”过程中, 必须坚决落实简政放权, 真正推动政府转变职能, 真正激发市场活力。要坚持只要是市场有能力解决的问题就要交给市场去解决, 只要是适宜社会力量承办的事项就要让社会力量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只要是基层可以处理的问题就依靠基层去处理, 这是一项重要原则。要通过简政放权, 有效改变过去政府管得过多过泛的状况, 使该减该放的行政权力一定要减到位、放到位。权力同时意味着责任, 在简政放权的同时, 要保证行政机关的权力与责任、权力与行使权力的能力相互匹配, 做到“下放有必要、承接有能力”。同时, 要将各部门中相互交叉重叠的权力进行清理归并, 重新调整, 明确哪些权力应该减掉, 哪些则必须保留, 把该放的权力果断放掉, 该管的事情尽力管好。各级政府部门减政放权以后, 要把更多的精力转到加强行政立法、行政服务、行政监督上来, 在提供优良服务、维护市场统一与公平竞争、确保公平正义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

权力清单必须依法制定, 遵循职权法定原则, 并建立全国统一的协调统筹机制, 统一制定标准。应确保清单里的每项权力都有法可依, 其名称、内容、主体都应有明确的说明。编制权力清单, 不能只是对各项行政权力进行简单地罗列目录, 而是要将各级行政机关所享有的权力分门别类地进行科学整合, 深层次清理, 扫除权力盲区, 规范行政裁量权, 确保权力清单的质量。“确权”过程中, 既要理清权力的总体情况, 又要摸清每一项权力的具体情况;既要看一项权力是否合法合规, 又要看其是否合时合需;既要明确权力运行的内容, 又要明确权力运行的程序;既要关注权力运行的结果, 又要关注权力运行的效率;既要注重权力行使, 又要注重责任承担[3]。越到基层, 越要实事求是。要广泛听取基层组织、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的意见。权力清单的内容必须明确具体, 不能模糊笼统、含混不清, 具体来说, 应当包括各级行政机关的决策、审批、执法、监督等各类权力。不仅各项行政权力的职责权限要在清单中明确, 各项权力的法律依据、权力主体、运行程序、相应责任也要在清单中明确。要充分运用权力清单, 对政府的各项行政权力全面、系统、深入、具体地加以规范,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现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要建立权力清单的动态调整和长效管理机制, 根据法律文件以及行政主体机构职能的变动情况, 及时进行修改调整, 确保权力清单既合法又合理, 始终保持科学性、先进性。行政权力的设立依据, 主要来自于相关组织法以及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方面的法律规范。相关立法部门应当密切关注、持续研判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与现行法律法规的适应性、配套性, 将不再符合改革形势、不再适应客观社会发展的法律规定依法及时予以修改或废止;对存在立法缺失需要加强监管的领域, 则须抓紧立法, 尽早完善, 为权力清单制度的顺利实施扫除障碍。

同时, 要抓紧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相关配套制度, 完善运行程序, 按照规范、透明、高效、便利等原则制定权力运行流程图, 减少权力的内部运转环节, 缩短办理时限, 降低办事成本, 实现全程公示, 提高行政权力运行的规范化水平。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带来了电子政务的日趋普及, 今后一定会给行政权力运行模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利用高级电子政务系统来设定程序, 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提供便捷的“一站式”网上服务, 既可提高行政效率, 又可确保权力行使公平公正、依规合法。

(二) “晒权”是实施权力清单制度的重要环节

权力的公开透明是对权力进行有效管控的前提, 所以“晒权”是实施权力清单制度的重要环节。亮出权力本身就是对权力的一种制约, 就是警示行使权力不能任性。不仅要公开权力清单的制定、修改情况, 还有权力运行的过程、结果等都应当正确、及时地向社会发布, 以接受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通过对政府行政权力的公开, 揭开其神秘面纱, 打破权力运行的封闭性, 才能确保政府行政的高效和廉洁[4]。把权力运行大大方方地晒在阳光下, 摆到公众眼前, 让每个公民都清清楚楚地知道政府部门应当提供什么样的管理和服务, 以什么样的方式提供管理和服务, 杜绝暗箱操作, 有利于消除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权力寻租空间, 强化公务人员的规范责任意识, 从而提升行政效率, 便于公众监督, 有利于廉政建设。并且, 权力清单的公布, 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各界共同就社会生活中哪些事情政府该管、哪些事情政府不该管进行广泛讨论, 凝聚共识, 努力构建更加科学、更为先进的公共决策与民主管理体制。因此, 依法“晒权”应当是在权力清单制度实施过程中对各级行政机关的强制性要求, 凡是不会涉及到国家机密的行政权力, 都应属于强制公开范畴。

为使“晒权”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必须有法可依。立法部门应加紧制定《行政公开法》, 建立健全权力公开的全国统一立法规范, 使“晒权”工作做到规范化、常态化和流程化。通过立法, 形成依法“晒权”的严格纪律。只有在立法层面制定严格、明确、统一的硬性要求和执行标准, 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诸如谎报、瞒报、漏报等各种违反权力公开原则的错误做法。权力清单应是基础权力信息的集合, 包括授予该项权力的法律依据、每项权力的行使主体与行使条件以及具体的权力运行程序等详细信息。除涉及国家机密的保密事项外, 有必要依法公开每一项行政权力的具体信息及其运行过程和结果, 这就相当于公开了行政权力及其运行过程和运行结果的数据库, 极易暴露出行政权力体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极大便利了行政相对人、舆论监督人员、专家学者等社会各界人士对行政权力现状与存在问题的观察分析与监督评价, 从而为不断优化行政权力的结构与流程、努力改进行政服务质量、提高行政监管水平工作提供基本的参考依据。

(三) “控权”是权力清单制度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首先, 统一、规范是确保权力清单制度严肃性与严格性的基本要求。应该进行统一立法, 用全国上下完全一致的标准对权力清单的编制、公开与监管进行规范, 而不宜由各地方政府自行设计、各自为政。当然, 地方政府的探索实践是中央政府制定政策时汲取经验、拓展思路的重要源泉。前一时期已经有不少地方开展试点, 积累了许多重要的相关经验。但如果任由各地单打独斗、自行摸索, 而不在全国进行统一立法规范, 将会由于各地方政府所设定的制度内容、运行程序、实施标准等各不相同, 导致全国范围内制度运行的混乱。自此之后权力清单制度的推进工作应当转向统一立法, 充分吸收各地有益的创新经验并将其推广到全国范围, 形成全国统一的权力清单制度规范。

其次, 权力清单制度的落实, 需要有坚实的核查监督制度作为保障。简政放权和完善监管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如果没有完善的核查监督问责机制提供有力保障, 权力清单制度不可能真正实现, 而只能成为一纸空文。

一方面, 在充分减政放权、成功转变职能之后, 政府更多时候不再进行事前审批, 而是转为在事中、事后进行严密监管。各级各部门必须强化权力运行的监督管理机制, 抓紧建立科学完善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 明确监管事项与监管责任, 规范监管程序, 推进监管重心下移, 力求使监管过程可操作、可监督、可追溯, 确保监管到位。可以充分利用越来越发达的网络技术, 通过对高级电子政务系统的研发, 设计一套科学、实用的网络监管模式, 对行政权力运行进行全程、实时、有效监控。未来甚至还可以通过建设统一的政务服务网, 打造集行政公开、行政服务、行政审批、行政处罚、民意征集、电子监察、信用管理、考核评估等为一体的行政权力公开运行、信息共享的电子平台, 实现省、市、县、乡政府的多级联动, 既能提高效能、便民惠民, 又能做好监管。

另一方面, 必须完善行政问责制度。一是要落实管理职责, 必须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 厘清与每一项职权相对应的责任事项, 建立责任清单;二是要严格按照清单厘定的责任事项, 及时追责问责, 对于行政主体的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坚决依法惩办, 绝不姑息。要明晰每一项行政权力所对应的具体责任是什么, 由谁负责, 出了问题向谁追究, 并完善追责程序, 公开问责过程, 增强追责问责的可操作性。同时, 还需规范、灵活、全面地运用、强化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公众监督等多元监督体系, 使每一个公民都能参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从而有效弥补政府自我监督的不足。

参考文献

[1]任进.权力清单制度迎难而进[J].协商论坛, 2014 (6) .

[2]程文浩, 杨诗哲.国家治理过程的“可视化”如何实现——权力清单制度的内涵、意义和推进策略[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4 (9) .

[3]李强.权力清单制度:给行政权力打造一个制度的笼子[J].求是, 2014 (4) .

论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 篇3

关键词:档案行政权力;档案行政职权;权力清单制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又强调: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推进权力清单制度已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作为行政管理部门也必然要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因此,本文就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做一下初步的探讨。

1 行政权力的主要特征

1.1 公共性。公共性是行政权力区别于一般权力的最主要的特征。行政权力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是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的,它的运作集中体现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为社会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因此,行政权力本质上是一种公共权力。“行政权力的设置和行使,是要通过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等,来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因此,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必须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为导向,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宗旨。如果以权谋私,那就偏离了行政权力行使的目的。”[1]

1.2 强制性。行政权力是国家力量的象征。行政权力以其强制性保证体现公共利益的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等得到落实。行政权力的行使方式主要表现为强制性地推行政令,强制性成了行政权力有效地执行国家意志的显著特征,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应抵制或违抗,否则就会受到相应的制裁。“行政权力行使是以国家强制力或暴力的威慑为后盾的,它所推行的法律、法规、政策等是行政客体必须接受的。”[2]正是这种强制性使行政权力所制定的各种行政法规、计划、政策、命令等,对全社会都具有普遍的约束性和权威性。

1.3 有限性。行政权力是有限的,“行政权有限性是指根据行政权的性质和特征,行政权应当是有限的,行政权必须以公民权利为界限,行政权的行使必须受到法律的制约”,[3]对于国家行政机关来说,行政权力也是必须履行的职责和义务。行政权力的这种职责和义务的统一性决定了它必须受宪法、法律法规的约束和社会监督。未经法律授权,国家行政机关不得擅自增加职权,否则就是乱作为,即“法无授权不可为”。如果国家行政机关放弃对行政权力的行使或消极应对则是不作为,同样也属于违法,即“法定职责必须为”。

1.4 膨胀性。从行政权力的增长趋势来看,行政权力具有明显的膨胀性。“行政权力的自我膨胀导源于行政权力的自身结构、行政权力的性质以及行政权力客体的状况。行政权力的运动是自上而下的放射状结构,且每经过一层中介,其放射都要扩大一定的范围;而各级权力行使者又常常产生扩大权力的本能冲动,这就使行政权力具有一种无限延伸的动力。”[4]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国家行政机构管理的社会事务会不断增多,行政权力的作用范围也就不断扩大,行政权力必然要随之增大。这三种因素相互作用,行政权力的扩张就难以避免。这一特性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行政权力的自然增长。这是由行政权力的结构功能正向发展所决定的,属正常状态。二是行政权力的恶性膨胀,属异常现象。

通过上述特征分析表明,行政权力在贯彻国家意志的同时,很容易侵害行政相对人的权益,也容易出现腐败、低效、不作为、乱作为等异化现象。只有实行权力清单制度,才能有效避免行政权力的无限扩张与膨胀,保证其在宪法和法律框架之内规范运行,使其发挥积极作用,避免消极作用。

2 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主要特点

基于行政权力的特征,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2.1 合法性。由于档案行政权力是由法律授予的,那么制定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时就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设立、运行、监督、评价及调整,都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开展,不能突破法律限制进行法外行政。其一,档案行政权力要合法。即档案行政职权必须由法律授权规定,档案行政行为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即职权法定、越权无效。其二,行使档案行政权力的程序合法。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行使档案行政权力的过程,应符合法定程序,以避免违法或不当的档案行政行为。

2.2 约束性。档案行政权力清单规范的是档案行政权力,档案行政权力清单之内的行政权力是必须履行到位的职责,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不能“缺位”不作为;档案行政权力清单之外的,原则上是属于社会和公民的活动范畴,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绝对不能“越位”乱作为。对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来说是“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缺位”不作为与“越位”乱作为都属违法行为,因此,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具有约束性,只有刚性的法律约束才能使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档案行政权力清单一旦制定公布,就将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产生强制约束力,如果违反档案行政权力清单的规定,滥用档案行政权力,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3 公开性。列出档案行政权力清单,不能密而不发,不能只向内部公开,也不能部分地公开档案行政权力,而是除极少需要保密的事项外,要全面向社会公开档案行政管理的各项档案行政权力的内容、运行程序、执行主体、责任追究机制、目标结果,等等。档案行政权力清单本身也体现着公开性。“权力清单应体现出及时性与公开性,即权力清单中的诸要素,诸如权力范围、行使过程、完整性、准确性等,要以特定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公开,保证社会公众能够及时、便捷地获知权力清单的内容。这是对权力清单程序性与及时性的综合要求,更是对权力清单公开的主动性要求。”[5]

2.4 双重性。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具有双重性功能。一方面,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对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来说,界定了档案行政权力的边界,划定了档案行政权力活动的范围。可以有助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树立档案行政权力的边界意识和范围概念,清楚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另一方面,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对于档案行政相对人来说,它可以方便档案行政相对人了解档案行政权力运行过程,获取档案行政管理有关信息,还可以加强档案行政相对人依据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

3 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主要内容

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3.1 “清权”——全面梳理档案行政职权。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三定”方案的规定,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职责及内设机构职责进行全面清理,将每一项职责进一步细化为具体的权力事项,逐条逐项分类登记,确保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梳理出来的档案行政职权事项,规范列明职权名称、实施依据、承办机构等。同时,开展部门履职分析,重点是部门职能是否全面正确高效履行、履职方式是否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履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3.2 “减权”——简政下放档案行政职权。在梳理档案行政职权的基础上,对每一项档案行政职权的法律依据、行使程序、运行绩效情况进行科学评估,按照“职权法定、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大力削减不合法、不合时宜的档案行政权力事项。其一,职权取消。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以及部门自行设定的职权予以取消。其二,职权转移。对档案行政相对人有关档案事务水平能力的评价、认定,以及相关从业资格、资质类管理,原则上交由第三方实施或由社会组织自律管理。其三,职权下放。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档案事务事项,应当下放。

3.3 “确权”——确定规范档案行政职权。在梳理档案行政职权的基础上,确立认定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三定”方案规定的档案行政职权,按照规范化的要求构建档案行政权力列表清单目录,制定相应的档案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法定依据等,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档案行政权力和责任与档案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清清楚楚地规定下来,让档案行政管理双方都明白各自权益与办事流程。

3.4 “晒权”——公开公布档案行政职权。就是公开档案行政权力清单、操作规程和流程图,将确权后的档案行政权力,编制成《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内容包括档案行政权力名称、法定依据、责任部门、运行流程图等具体事项,并以各种形式对外公布,如在门户网站公示、在办公大厅张贴,等等,主动接受档案行政相对人的监督。同时,根据档案行政权力运行的实际效果和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对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及运行流程进行动态调整。

3.5 “制权”——强化监督档案行政职权。强化档案行政权力运行监督,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构建内部监督体系。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明确考核和问责的主体、范围、程序,切实防止不作为和乱作为。并且确保在部门或个人发生超越档案行政清单擅权、违法违规行使权力、不作为等问题时,能够受到及时查处和追责。其二,搭建外部监督体系。构建适时稳定的测评机制和及时归纳来自社会各界反馈的机制,通过网络评廉、召开服务对象座谈会、向服务对象发放征求意见表,或者聘请社会监督员,定期听取意见建议等形式强化外部监督。

4 建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现实意义与作用

4.1 建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是实现档案行政管理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依法治档、依法行政一直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积极努力的方向。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推进依法治档、依法行政,有利于推动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明晰自身权责、全面正确履行档案行政管理职能。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首要工作就是厘清档案行政管理权责边界,按照职权法定的原则,根据实际提供的档案事务服务内容,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现有的档案行政职权进行系统梳理,以清单的形式明确其职权范围、运行程序、责任大小,从而让每个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都知晓自身到底有哪些档案行政权力,如何行使,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样就有利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更好地“定责”“明责”,履行职责,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职责交叉、相互推诿等问题;发现“缺位”“越位”的情况,克服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档案行政管理效能。以清单形式对各项档案行政权力的边界进行明确规定,不仅对档案行政权力越界行为有了制约、监督、查办、惩处的明确标准,有效减少档案行政权力越界行为,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而且也给包括档案行政相对人的行为在边界之内和底线之上留下足够的活动空间,有利于档案行政相对人遵守档案法规和档案行政管理依法行政。

4.2 建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是加强社会监督制止权力滥用行为的重要工作。“权力倾向于腐败,绝对的权力倾向于绝对的腐败”,[6]“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7]虽然档案行政权力相对较弱,产生权力寻租的腐败现象并不多见,但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滥用档案行政权力,“越位”“缺位”的现象并不少见,档案行政管理“由于没有边界意识和清晰的边界,导致档案行政管理的‘越位‘缺位现象经常发生”, [8]“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普遍存在管理职能权限不够清晰,职能严重错位、越位等现象”,[9]“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错位‘缺位‘越位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10]

建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依据法律规定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的档案事务服务的实际内容划定档案行政权力范围,明确档案行政权力的空间、运行程序,使档案行政权力有法有据、流程清楚、公开透明,有利于将档案行政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消除各种于法无据的档案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为,从源头上压缩档案行政权力寻租空间,防止档案行政权力滥用。档案行政权力范围的划定,使得某个档案行政权力岗位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么做都清清楚楚,一旦越界便是“越位”,如果是不作为,那就是“缺位”失职,都会受到相应的问责与惩罚。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让档案行政相对人知晓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的职权内容、行使程序,使档案行政权力的运行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这就严格限制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务人员行使档案行政权力的自由度,对档案行政权力行使者起到监督和警戒制裁的威慑力。

4.3 建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是维护档案行政相对人权利的重要途径。建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有利于维护档案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我国的公共权力源于人民,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都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让渡,政府为人民服务是天职,人民的利益至上,政府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11]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行使的档案行政权力是人民让渡给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代为行使的公共权力。因而档案行政相对人对档案行政权力的行使具有知情权、监督权。建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其目的就是打开档案行政权力封闭运行的“黑箱”,将档案行政权力的行使过程公之于众,让档案行政权力在法律的框架下运行,使档案行政管理事务成为透明公开的阳光行政。因此,建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就是让档案行政权力执行的内容、范围、程序、结果公开。让档案行政相对人了解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到底有哪些档案行政权力,其档案行政权力是如何行使的,这有利于维护档案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依法满足档案行政相对人的种种权利诉求。

*本文为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依法治档研究》(项目编号:13BTQ068)的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惠岩主编.行政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28.

[2]楚明锟主编.公共行政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52.

[3]赵春蕾.行政权有限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6.

[4]麻宝斌主编.公共行政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70.

[5]黄佳宇.行政信息公开研究[D].吉林大学,2015.

[6][英]洛德·阿克顿.自由与权力[M].侯健,范亚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86.

[7][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54.

[8]李宗富.档案行政管理的未来走向:行政执法为主、行政指导为辅[D].郑州大学,2012.

[9]付兴.构建档案行政管理工作服务新向度初探[J].现代交际,2013(12):47.

[10]鹤鸣.关于做好我市“五五”档案普法的几点思考[J].档案与建设,2007(11):25~26.

食品安全规章制度清单 篇4

安全标准化制度记录清单

1.安全生产目标

1)公司方针与目标

2)2013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3)2013消防安全工作计划

4)安全生产承诺书

5)安全生产责任书及各部门分解责任书

6)各部门安全年生产指标

7)安全生产目标监测记录

8)安全生产指标考核办法

9)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考评表

10)新疆金塔安全生产目标实施计划表

11)安全生产责任制培训记录表

12)内部评价报告表

13)新疆金塔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14)金塔2013年无事故证明

2.组织机构和职责

1)新疆金塔安全生产委员会成立通知

2)安全标准化领导小组的成立通知

3)安全生产委员会章程

4)关于成立风险评价领导小组的通知

5)职能分配

6)安全生产标准化职能分配表

7)安全生产委员会章程

8)安全生产责任制汇编

9)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表参照表

10)安全生产责任制培训记录表

11)安全生产责任制适宜性评审表

12)岗位安全职责评估报告

13)金塔安全生产委员会架构图

14)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台帐

15)第二,三季度安委会会议纪要落实情况反馈表

3.安全投入

1)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帐

2)2013年购买商保明细

3)劳保用品配备规范

4)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表

5)社会保险缴纳记录表

6)征集计划明细单

7)社保明细

4.法律法规及安全管理制度

1)金塔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1)

2)金塔各部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识别及获取清单

3)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报告

4)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报告

5)各部门法律法规清单

6)金塔消防法培训记录表

7)法律法规电子版

8)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考试试题

9)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

5.教育培训

1)2013年培训计划

2)2013年班组培训计划

3)人员培训档案

4)公司、厂级、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卡

5)上岗及三级教育安全考题

6)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考核试题答案

7)培训登记表

8)培训记录表

9)培训签到表

10)培训评估表

11)班组安全活动记录本

12)班组安全活动记录表格

13)法律法规培训考核成绩汇总表

14)合格供应商名录

15)相关方培训记录表

16)职工岗位培训记录(1)

17)外来人员登记台账

18)外来人员岗位培训记录

19)外来施工单位登记台账

20)特种作业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名单

21)全员急救知识培训记录(2)

22)培训效果评估表

23)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考试试题

24)班组活动记录

25)文件发放登记表

26)新疆金塔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资源再生利用分公司外来人员注意事项

6.生产设备设施

1)设备台帐

2)设备设施验收单

3)设备运行记录

4)设备设施管理卡

5)设备保养记录

6)设备设施配置申请表

7)报废设备台账

8)设备设施报废单

9)防护用品台账

10)安全设施防爆、防静电登记台账

11)新疆金塔设备设施维护保养记录

12)新疆金塔特种设备登记表

13)危险作业审批表

14)计量检测设备检定表

15)风险评价控制措施表

16)特种设备目录

17)设备巡检记录

18)生产设施设备管理应完成的工作内容

19)安全设施防爆、防静电登记台账

7.作业安全

1)操作规程及符合性评价

2)操作规程汇编

3)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4)作业安全管理需完成的工作内容

5)作业许可证

6)安全标志检查记录表

7)安全警示标识发放记录

8)叉车使用记录

9)电工交接班记录

10)车间交接班记录

11)承包商表现评价记录

12)承包商施工现场检查记录、限期整改报告

13)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表

14)供应商资格审查表

15)供应商风险评价表

16)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17)临时用电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8)设备检修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9)特种作业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名单

20)外来施工工程评价表格

21)危险因素风险评价表

8.隐患排查和治理

1)隐患治理台账

2)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3)隐患排查治理方案

4)隐患排查治理通知单

5)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统计分析表

6)事故预警图

7)预警指数表

8)作业现场空压机及发电机隐患分析

9)作业场所应急设施检查表

10)隐患排查方案

11)设备安全检查表

12)综合安全检查表

13)厂内运输安全检查表

14)电器安全检查表

15)防火、防爆、防静电、防尘安全检查表

16)节假日安全检查表

17)四季安全检查表

18)“三违”行为管理制度

19)防火防尘检查汇报

20)安全月报表

21)安全生产情况统计分析表(1)

22)整改通知单

23)三违行为检查考核记录表

9.重大危险源

1)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2)危险源清单(金塔样本)

3)重大危险源特征表

4)重大危险源检查表

5)重大危险源监管等级划分2

6)危险源管理应完成的工作内容

7)LEC法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表-汇总

8)危险源识别评价表

10.职业健康

1)2013年.接触职业危害人员信息档案

2)(2013年)员工职业健康档案汇总表xls

3)公司体检计划

4)职业健康管理应完成的工作内容

5)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制度

6)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

7)职业危害监测结果汇总表

8)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

9)作业场所应急设施检查表

10)职业健康相关表格

11)粉尘告知牌

12)噪音告知牌

13)劳动保护用品发放台帐(车间)

14)劳动防护用品个人领用台帐

15)劳保用品检查记录

16)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管理制度

17)职业危害培训内容

11.应急救援

1)应急预案

2)应急救援应完成的工作内容

3)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4)应急救援设施装备物资检查记录

5)应急救援队伍和人员训练计划表

6)应急救援队伍和人员训练记录表

7)作业场所应急设施检查表

8)事故演练报告

9)灭火应急设备登记表

10)安全警示标识发放记录

11)安全标志检查记录表

12)外伤急救知识

13)文件修改记录表

14)消防安全常识及逃生自救技巧

15)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16)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资料

17)消防设施检查表

18)消防演习总结报告

19)应急预案评审记录

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1)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2)企业事故隐患定期排查分析制度

3)事故档案

4)事故管理台帐

5)事故管理制度

6)事故报告措施及处理意见

7)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8)事故预警图

9)事故回顾培训记录表

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1)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记录表格

2)金塔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申请书

3)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细则(新疆金塔)

4)符合性评价(综合)

食品安全规章制度清单 篇5

1.加油站站长安全职责.2.加油站班(组)长安全职责

3.加油站班组安全员安全职责

4.加油站加油员安全职责

5.加油站计量员安全职责

6.加油站加油操作规程

7.接卸油料操作规程

8.加油站计量操作规程

9.发配电操作规程

10.安全会议制度

11.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2.安全检查制度

13.加油站值班制度

14.加油机日常维护保养制度

15.加油站设备检测、检验制度

16.加油站消防器材管理办法

17.安全用火管理制度

18.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19.防雷、防静电规定

20.事故隐患整改制度

21.事故管理制度

22.消防管理制度

岗位生产规章制度目录清单 篇6

岗位生产规章制度目录清单

岗位操作规程目录清单 1、市场开发岗位操作规程 2、定货岗位操作规程 3、验货及验票岗位操作规程 4、发货岗位操作规程

江苏 xx 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盖章:

2018 年 03 月 28 日

市场开发岗位操作规程

1、在与危险化学品销售客户签约时必须慎重,一定要选择有危险化学品生产或经营、采购、运输资质许可证的对象。如没有该有的安全许可证不得签约。以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销售危险化学品,在与销售客户签订合同时,应正确无误的了解客户所需的危险化学品的品名、数量、所需的质量要求,还应注明客户相应的安全要求,要将相应产品的 MSDS,及其他相关资料提供给客户。并提供相关的安全技术支持文件。

3、将经营的危险化学品 MSDS、安全标签收集齐全,整理归档。

4、认真作好危险化学品经营的进、销、存台帐,并保存完整归档,以便管理。

定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在与危险化学品供应商和销售客户签约时必须慎重,一定要选择有危险化学品生产或经营、采购、运输资质许可证的对象。如没有该有的安全许可证不得签约。以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采购危险化学品,在签订合同时必须注明“供应商应使用符合 MSDS 且与产品性质用途相适用的包装”要求,供应商应提供 MSDS,并在包装上加贴安全标签。

3、销售危险化学品,在与销售客户签订合同时,应正确无误的了解客户所需的危险化学品的品名、数量、所需的质量要求,还应注明客户相应的安全要求,要将相应产品的 MSDS,及其他相关资料提供给客户。并提供相关的安全技术支持文件。

4、将经营的危险化学品 MSDS、安全标签收集齐全,整理归档。

5、认真作好危险化学品经营台帐,并保存完整归档,以便管理。

验货及验票岗位操作规程

1、对照签约要求在经营过程中认真核查,保证所订购与发运的危险化学品完全符合规定要求。

2、对在订购、发运过程中的异常现象采取相应的安全对策,保证危险化学品入库安全。

3、入库时对照提货单要具体核查危险化学品品种、数量、质量理化指标、外观及包装等,不能出一点差错,否则要及时采取相应对策,保证入库的准确性。

4、入库过程中要做好各种安全工作具体有:

(1)装运过程中要严格按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要求,不得抛、掷、碰撞、摩擦、拖拉等,防止装运过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

(2)在入库过程中特别注意危险化学品的包装检查,发现有渗漏、鼓桶等异常现象不得入库。

(3)对零售小包装或用其他包装的危险化学品要进行一定数量开箱检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禁配物危化晶不得混储,对客户的不符合安全的要求,不得执行且应劝阻,杜绝事故的发生。

(5)对一次出入库量很大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按政府有关规定采取积极的安全预防对策。

发货岗位操作规程

1、发货时对照提货单要具体核查危险化学品品种、数量、质量理化指标、外观及包装等,不能出一点差错,否则要及时采取相应对策,保证出库的准确性。

2、装运过程中要严格按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要求,不得抛、掷、碰撞、摩擦、拖拉等,防止装运过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

3、在出库过程中特别注意危险化学品的包装检查,发现有渗漏、鼓桶等异常现象不得出库。

4、对零售小包装或用其他包装的危险化学品要进行一定数量开箱检查,保证质量,及时出库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5、禁配物危化品不得混储混运,对客户的不符合安全的要求,不得执行且应劝阻,杜绝事故的发生。

食品安全规章制度清单 篇7

(一) 实行负面清单的背景

1.国内背景

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虽然是摸着石头过河, 但是我们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78年以前的计划经济严重限制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 我们用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就目前市场经济的情况来看, 虽然竞争活力加大, 开放力度也增强, 但是政府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依旧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可以说能够影响市场经济主体及其行为。纵观各国历史, 政府主导经济, 必然限制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目前实行的正面清单明确列举了外资进入的领域, 规定了政府的行政审批制度, 这样的制度明显会限制外资的进入, 政府过大的行政权力也会导致腐败的滋生, 无一例外的不利于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

2.国际背景

世界上大约80个国家在实行负面清单制度, 美、日、欧三大经济体试图通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 (TPP) 、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 (TTIP) 和多边服务业协议 (PSA) (1) , 确立新的全球贸易与服务规则, 力图使本国资本在全球更大范围内流通,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2013年7月, 中美双方进行了第五次战略与经济对话, 双方要想进行贸易伙伴关系, 中国“准入后国民待遇”与“正面清单”的投资模式必须进行实质性的变革, 否则中美双方的对话将会无法取得进展。2013年9月, 上海自贸区的正式成立, 变革了之前的投资模式, 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与“负面清单”, 标志着我国对待外资的转变和态度。

(二) 负面清单的含义及比较

负面清单是指一个国家在引入外资的过程中, 凡是针对外资的与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不符的管理措施, 或业绩要求、高管要求等方面的管理限制措施, 以清单形式明确规定了有关企业不能投资的领域, 也类似于投资领域的“黑名单”。与此相对应的是正面清单, 即明确列明企业可以进入的领域。

1.列举方式不同

正面清单采用的是肯定式的列举方式, 即清单规定以外的相关产业是不允许投资的。这种列举方式清晰明了。有关企业在进行投资之前查看该清单, 能够明确了解自己可以投资的产业, 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没有前瞻性, 正面清单只能规定目前企业可以进入的领域, 然而随着跨国贸易、双边及多边贸易协定的发展, 正面清单的内容不断丰富, 从而会产生新的清单, 因此导致清单的不稳定性, 给企业投资造成困扰。

负面清单则不同, 否定式的列举方式可以解决因内容不断丰富而需要重新出台的问题, 针对清单是否应包括目前不存在的部门和领域这一问题, 笔者认为, 应将目前不存在一些部门及领域列入负面清单。首先我国尚未出现的领域在其他国家或许早已发展许久, 如互联网上的私人领域的“网络借贷”, 我国相关领域未出现说明目前的科学技术及创新力度没能达到相应水平, 在现有状况下, 将这些对于我国来说完全空白的产业和领域排斥在负面清单之外, 对于外资来说是极其有吸引力的, 很容易导致外资在相关领域的垄断地位, 从而抑制本土产业的发展。

2.实施模式不同

正面清单采用的是一种“法无明文规定不可为”的模式, 也就是清单之外是企业不允许投资的领域。企业若想投资清单列举的产业须经行政部门的审批, 在这一环节, 拥有决定权的是行政部门, 在投资准入的第一个环节—行政部门严格审批, 导致能够进入自贸区的外资寥寥无几, 无法达到刺激经济, 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效果, 然而, 行政部门通常在审批结束后即做“甩手掌柜”, 并没进行相应的监督, 并不能实现制定正面清单的初衷。

负面清单则是采取“法无禁止即自由”的模式, 即清单之外的都是法律允许的。根据内外资一致的原则, 企业进行投资只需向行政部门备案即可, 无需进行严格的审批。这样的模式使得更多的企业能够顺利的进入市场, 从而更能刺激中国本土的企业, 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 而行政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市场运行的过程中严格监督, 保障市场秩序的稳定即可。

(三) 负面清单的特征

1.投资领域的扩大化

上海自贸区的负面清单是在《分类》的基础上制定的。《分类》把经济领域划分为20个门类, 并用字母A、B、C……表示不同的门类, 其中规定的门类是各企业可以进行投资的领域。2013年公布的负面清单包括16个门类, 相较于《分类》少了四个门类, 最新的负面清单于2015年颁布, 划分为15个门类, 50个条目, 122项特别管理措施。因此2015年版的负面清单比2013年版的负面清单减少了68条, 负面清单内容的缩减, 意味着内外资投资领域的扩大, 并且随着经济贸易, 双边、多边协定的发展, 负面清单的内容还会大幅度的缩减。

2.管理模式的法律化

负面清单属于立法行为, 其颁布主体是上海市政府, 从性质上来看属于地方政府规章。根据《立法法》第八条的规定 (2) , 针对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只能制定法律。负面清单是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及代码》 (2011年版) (以下简称《分类》) 分类编制, 其中有互联网、金融、房地产等门类, 涉及到我国的金融、外贸等基本制度, 因此应以法律的形式制定出来, 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尽管上海自贸区的负面清单属于政府规章, 然而却有其独特的法律依据, 根源于两个根本性的法律文件, 一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在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的决定》, 二是《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3) 。上海自贸区实行的负面清单不同于一般地方政府规章, 其有法律属性, 在自贸区具有法律约束力, 能够限制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的行为, 并且根据其规定能够采取相关的处罚措施, 从而规范市场秩序。

3.政府权力的缩小化

在正面清单的实施体系下, 决定企业能否进入市场的关键在于政府, 政府要审核企业的相关资格, 所以容易使权利得以寻租, 腐败得以发生。这种现象的本质在于政府权力过大, 掌握着市场准入的关键, 结果导致市场的竞争力明显不足。2016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代表团参加审议时表示,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关键是要转变政府职能, 该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 该政府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再一次强调政府要“简政放权”, 做好一个“服务者”, 涉及到上海自贸区就是由原来的审批制改为备案制, 市场准入更加自由化, 这样的变革使得政府由“台前工作者”转变为“幕后工作者”, 并不是说政府不再管理市场, 只是表明政府职能侧重上发上了变化, 现在的政府的职能是监督企业进入到市场之后的一系列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二、负面清单的不足之处

负面清单在上海自贸区先行实施, 作为新兴事物, 其背后必然有更大的空间值得去发现和完善。

(一) 负面清单的开放力度仍有待提高

负面清单基本上是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删减, 但删减力度明显不够。从国际的角度来看, 这样的负面清单是无法吸引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在中美谈话中, 美方强烈要求中国实施负面清单和准入前国民待遇制度, 中国也明确表示同意。中国虽然同意并且也已经实施了该制度, 但是可以看出的是投资自由的力度仍不尽人意, 美国商会中华区主席葛国瑞表示“沿用外商投资目录制定的负面清单使得上海自贸试验区难以体现其自由贸易的内容, 从而减少上海自贸区的优势。” (4) 从全球化的角度看, TPP谈判很有可能将引导21世纪未来的贸易规则, 若上海自贸区目实施的负面清单仍旧以目前的开放程度, 很有可能未来中国同TPP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会受到严重影响。

(二) 负面清单很难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实施

我国先后设立四个自贸区, 具体有上海、广东、福建、天津, 2015年新颁布的负面清单明确规定统一适用于四个自贸区。从2013年版到2015年版的负面清单, 可以预见以后更新颁布的负面清单的内容会逐渐减少, 但是若负面清单在自贸区试验成功后推广到全国, 能否也能获得成功?笔者认为, 首先我国选择这四个地区作为自贸试验区, 出于一定的考虑:第一, 地理位置优越, 四个地区靠近海洋, 都是港口城市, 相比较内地城市来说。贸易更加便利;第二, 经济发展水平高, 都处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沿, 开放程度本身就高于内地地区;第三, 地区辐射范围大, 都位于我国东部, 就其经济辐射范围来看能涵盖我国中东部地区。其次,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由东向西逐渐递减, 若是负面清单制度在自贸区试验成功, 接下来的就是在全国推广的问题了, 本身负面清单已经得到了几次“瘦身”, 相比较《分类》来说就减少了一些内容, 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话, 大量外资和本国企业会涌入中西部地区, 将会给原来就存在的企业带来强大的冲击, 易形成垄断态势, 从而不利于良性竞争, 也无法起到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 原因在于自贸区的经济发展并不能代表全国范围内的经济水平, 在全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的情况下, 负面清单能否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还值得考虑。

三、结语

目前, 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瓶颈期, 设立上海自贸区实施负面清单制度旨在改善我国目前的投资制度, 增强市场竞争力, 促进全球贸易。从上海自贸区实行负面清单的成效来看, 投资范围明显扩大, 虽然暂时不能同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 但是的确有了提高, 并且备案登记制度的实施也是制度上的创新, 政府简政放权后, 提高透明度, 激发市场活力。我们不能仅局限于在自贸区内评价负面清单, 还应放眼于国内和国际环境, 就国内来说, 负面清单最终目的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而中国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差距, 若将上海自贸区实施的负面清单投放于全国, 能否一样能取得成效是值得思考的。就国际来说, 我国的负面清单仍面临着开放力度明显不大这样的一个短板, 若想与美国或TPP国家等建立良好、长久的贸易关系, 必须再缩减负面清单的内容, 不然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将会与世界贸易脱轨。负面清单的实施伴随着收益与风险, 是一把双刃剑, 如何获得最大的收益, 仍需要通过自贸区不断的积累经验。综上负面清单的成功实施, 将会改变目前我国经济领域的投资模式, 使其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摘要:自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 负面清单制度作为其改革的亮点一直备受关注, 该制度的设立标志着我国由原有的正面清单转变为现有的负面清单, 由原有的审批制转变为备案登记制, 无论是在外资投入的范围、行政体制的改革还是法制建设方面都起到了推动作用。本文主要就负面清单的概况、特点、不足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政府职能,经济发展

注释

1孙婵, 肖湘.负面清单制度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上海自贸区的启示[J].重庆社会科学, 2014 (5) :34.

2

3李晶.中国 (上海) 自贸区负面清单的法律性质及其制度完善[J].江西社会科学, 2015 (1) :155.

负面清单制度将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篇8

在既往的市场制度中,最大的问题是政府管得过多、过宽却又不到位。在某些领域,形成了“监管者漠视运营者,运营者漠视投资者,投资者漠视风险,所有人一起漠视市场”的怪异现象。政府应划定市场的边界,而非给予某些社会主体特权。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形势愈加复杂,市场管理难度日益增大。此时,国务院推出“负面清单”,不仅仅是完善市场、行业等规范,更深刻显示了新常态下治理方式的新思路,显示了政府在新治理方式中的新定位,显示了政府在新定位下对于治理能力的新要求,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政府应当有所不为,即治理思路应从“要你做什么”,到“不要你什么”。过去我们是由政府来进行挑选、评估、准入。这实际上是让政府替代了市场的职能。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市场主体的庞大数量和庞杂本质已经把过去的行政审核机制远远抛在了后面。市场一日千里,供求关系瞬息万变,竞争关系眼花缭乱。由一个或者几个机构对市场个体的正常经营进行“指导”,甚至直接对市场经营判定“输赢”,已成为市场良性发展的掣肘。甚至一些过度干涉、大力扶持、恶意叫停等背后都是强大的寻租链条和腐败基础。对于市场微观个体的管理方式,已经决不能再执行这种横加干涉、“要”这“要”那的思路,而应当适应市场化的大势,尊重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提高市场准入透明度,在降低相应经济成本、时间成本的基础上,赋予市场主体更多的主动权。只有落实市场主体自主权,才能真正充分的激发市场活力。

政府应当有所为,即治理思路应在法定框架内积极干预市场。现在也有一种声音,认为市场化就是“自由化”。这是对政府治理思路的另一种曲解。市场价值规律是一项基础规律,无形的手在完全市场下才能发挥最好作用。然而,即使没有政府,各种“有形的手”仍随时随处存在。这是资本的逐利性决定的,也是市场的不完全和不成熟决定的。在现实中,没有一个市场是不受政府监管和干预的。政府的目标,不只是达到市场均衡,而是要在市场均衡时达到社会整体福利的最大化。有效监管,正是实现市场公平和最佳均衡的基础。因此,此次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明示禁止和限制准入措施,将目前分散在各类法律法规中的有关市场准入的禁止性、限制性规定“一单尽列”,就能使各类企业主体和社会主体在进入市场时,明确知晓自己需要遵守的法律法规和权利义务,以及需要符合和达到的标准要求。这无疑会极大地降低市场主体进入市场时的各类成本,同时为降低市场潜在风险做出有效预防,为市场的健康发展设立了高效的“防火墙”。

事实上,好的政策不仅仅是政府工作的指导方向,也是整个市场个体的良好指引。负面清单的出台,也告诉市场个体,需“有所为有所不为”。

市场个体需有所不为,即经营主体须明了“不能”做什么。《意见》不再对不同身份和性质的市场主体提出不同的准入要求。企业是市场主体,在充分激发动力和活力的基础上,必须依法合规,严守底线,知道“不能”做什么。“法有禁止不可逾越”,一些“潜规则”将无处藏身,“法无禁止即皆可为”,将极大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各类市场主体就可以更广泛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为中国经济“稳增长”汇聚更大合力。

市场个体需有所为,即经营主体明了自己“要”做什么。过去由于政府机构介入较多,将政府信用为企业信用背书,使得企业发展缺乏真正动力,企业盈利缺乏合理方式,企业运营缺乏正确监督。企业常常埋怨政府管得过多,但其实,又有很多企业希望在自己有需求时,政府多管。这种“悖论”常常导致矛盾,甚至法律纠纷。当前,企业也应该适时转变思路,在获得更大自由的同时必须明白,你的选择是自主选择,你的结果是市场选择,要不要,你决定,后果自负。

不论是“宽松上限,严格下限”或“鼓励竞争,明确边界”,国家治理能力将在考验中得以提升,只有合乎市场真实需求和社会整体福利的治理方式,才是最好的。

上一篇:SQL常见面试题目下一篇:遥望星空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