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大学教务处(共7篇)
校风:艰苦创业、民族团结、求真务实、励志图强
胡杨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
校训:自强不息,求真务实
新疆精神十二字: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二十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兵团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
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1]。园林是一门艺术与工程技术并重,与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同步发展的学科。学科教育一直面临着来自社会和学校要求变革的诸多挑战。塔里木大学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小到各类街头绿地、小游园,大到城市公园、风景区等各类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景观设计师和各类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景观设计师(Landscape Architect)是以景观的规划设计为职业的专业人员,其终身目标是将建筑、城市和人的一切活动与生存的地球和谐相处。景观设计师的称谓由美国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特德(Olmsted)于1858年非正式使用,1863年被正式作为职业称号[2],奥姆斯特德坚持用景观设计师这个称谓,而不用在当时盛行的风景园林师(Landscape gardener),这不仅仅是职业称谓上的创新,而是对该职业内涵和外延的一次意义深远的扩充和革新。
园林应用型技术人才是具有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花卉生产与应用等能力的高素质、高水平、高技能的人才,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职业操守、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面向园林建设第一线的人才。
与国内其它院校的园林专业相比,塔里木大学的园林专业教学在教学的内容、手段和学科涉及的广度、深度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传统的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显然很难适应逐渐趋向“大众化”要求的园林专业人才培养,因此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缩短与内地同类院校的差距,园林专业教学的调整和改革势在必行。现结合塔里木大学园林专业的现状,提出一些改革的具体思路和方向。
1 园林专业教学现状
塔里木大学园林专业在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教学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国内发达地区的同类院校相比较来看,还有诸多的不足,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
1.1 教学内容狭窄
塔里木大学的前身是塔里木农垦大学,是典型的农林院校。园林专业的课程侧重于农业类课程。目前园林景观设计学科已经成为和城市规划、建筑学并称为“设计类三姊妹”的学科之一,它也兼具文、理、工等多个学科门类的特点,无论是在广度上和深度上都已不是过去园林绿化的范畴。而现今的塔里木大学园林专业课程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设计景观类的课程开设严重不足,多数课程甚至仍以植物设计和应用为主,各门课程的重叠内容较多。
1.2 理论教学比重偏大
课堂理论教学比重很大,实践课课时相对很少,实践课中又要安排许多不同实践内容,且时间安排上很分散,不能形成很好的整体连续性效果。从而使实践教学支离破碎,很难系统完成一项内容。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较差,动手能力较差,遇到实际的项目眼高手低。专业设计和工程实践课时明显不足,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不足[3]。
1.3 师生外地实习机会少,时间短促
园林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学科,要想学好这门学科,更要创造出好的作品,就要多实习、多参观和多参与项目。塔里木大学园林专业大三年级仅有一次去库尔勒或乌鲁木齐的机会,为期10 d,由于地处偏远,往返就需耗费一半的时间,因此时间仓促,实习效果不理想。况且,实习安排在正常的教学时间内,使本来就有限的专业课教学时间变得更加紧张。
1.4 教学手段单一,亟待丰富
目前,塔里木大学园林专业教育的课程大多仍沿用以教室为基地,教师、课本、黑板为中心的“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如此教学方法和手段使课堂上传递的信息较少且不形象、不生动,学生对知识的直观感知和理解单薄,理解起来较困难,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对专业的兴趣降低,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4]。这种单向封闭的知识传播手段和教与学的方式已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1.5 教师交流机会少,学术氛围不浓
塔里木大学地理偏僻,与外界接触少,校际间的交流不多,国际间交流的机会更少,年轻教师公派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很少,更无国际交流的机会,而且塔里木大学的园林专业在国内、国际上没有影响力,缺少各种与专业相关的学术研讨活动和相应的学术氛围,致使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和跟踪国内和国际的学术动态,导致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
2 园林专业改革思路
自2000年以来,国家和社会对园林设计和施工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国内近百所院校先后开设了相关专业,主要以建筑院校、农林院校和环艺院校为主,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塔里木大学园林专业历经了十年的发展,已有较好的教学条件,专业教师也通过引进来和送出去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教学水平和经验日益丰富,在实践教学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面对园林学科发展的新形势,在学科内容设置、课程实习安排等方面仍存在的一些问题,仍然影响着园林专业的发展,急需从以下几个方面革新。
2.1 调整教学内容,引入相关学科
目前塔里木大学园林专业的教学内容相对狭窄,一些与园林不相关的课程还占有一定的比重,专业课程的设置多以传统园林学为重点,主要有园林花卉、园林树木、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园林艺术、园林建筑、城市绿地规划等课程。这些课程要作为主干课程,是学科的基础,必须学习和掌握,但缺乏应有的开放性,若仅仅在园林的范围来研究园林的问题,势必容易造成知识面狭窄、设计观念和手法的落后局面,难以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变化。必须引入场地设计、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生态和建筑学等相关的课程。这样才能在新的高度理解园林、设计园林。使城市与园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更好的作品和更优美的生活环境。
2.2 增加实践教学比重
增加实践课程的学时,集中一定的时间,由专题实习入手,比如街头绿地、小游园、广场、商业区、居住区、公园以及风景区等系统地完成一项项内容,使学生真正掌握并能独自面对此类项目。实践课程的开设应遵循先简单、后复杂;先单课程切入,后多学科联合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使培养过程循序渐进,提高培养的效率和效果。通过课程的开设和相关实践技能的加强,使学生得到较为全面的能力锻炼[5]。
2.3 增加外地实习机会
到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或园林建设较好的城市参观学习是园林专业学生必须实习的重要一环。理论知识需要实践来升华,到实际场地参观学习,可以感同身受,印象深刻,理解起来也直观。比如古典园林讲到古典园林,若不到实地去参观实习,很难感受到古典园林的意境,更体会不到古典园林的博大精深,也就不会汲取其精髓。反过来若没有古典园林的基础,现代园林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任何作品都不会走得太远。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都分布于相对发达的地区,可根据具体实际择其重要园林而参观。现代园林也是东部地区最为发达,可退而求其次到乌鲁木齐参观。实习的时间应放在每年的暑期,并延长实习的时间。通过实测等方式收集第一手资料,同时使用问卷调查、行为地图等方法调查不同景观的使用情况,对所调查的景观进行分析,分析其优缺点,并给予必要的评价,目的是为今后的设计实践做准备。只有这样才能有充分的时间接触到外面最新最好的园林作品,学习、消化和吸收设计的精华,达到预期的实习效果而不仅仅是走马观花式的拍照和观看。
2.4 教学方法多样化
规划设计课是园林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培养学生设计理念和方法的核心。成功的设计应符合使用功能,具有优美的流线和宜人的设施。园林专业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方案设计能力和创造力。因此,在园林专业的教学中可采用以下3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2.4.1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处理信息的集成性、交互性、多维性和可视性,能全面、生动、准确地传递各种各样的知识信息,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具有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优点。采用多媒体开展形象化教学特别适合园林专业的特点,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都将大有裨益。因而多媒体教学是园林专业的最佳教学方式之一。
2.4.2 案例教学
即通过典型设计实例的剖析,以“解剖麻雀”的方法,引导学生的设计思路,触类旁通,是设计类课程应当采用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它可以避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空谈设计理论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实例的选择应结合当前学科的发展前沿动态与热点问题,避免教学内容的一成不变、陈旧过时。
2.4.3 实地教学
通过组织学生到各类城市绿地中实测与调查,加强感性认识。这种身临其境的教学,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说服力,是园林专业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6]。
2.5 增加教师交流的机会
应多公派年轻教师参加国内学术会议,有机会出国进行国际交流,让他们及时了解和跟踪国内和国际的学术动态,更新他们的设计思想和理念。并把更新的内容及时充实到教学实践中。同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派专业教师去相关院校进修,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来讲学,近期开办的一系列名师进校园的活动就是很好的做法。
总之,塔里木大学地处偏远,在教学的交流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诸多的不便和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可怕,只要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努力克服困难,认真对待问题,不断学习和借鉴好的、先进的教学模式和经验,就一定会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打造出一流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建林.园林工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
[2]Newton N T.Design on the land:The Development ofLandscape Architecture[M].Cambridge:The Belknap Pressof Harvard University,1971:5.
[3]侯则红,陈展川.我校园林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报,2007(6):77.
[4]周禧琳.塔里木大学园林专业教学改革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3):206.
[5]张毅川,赵兰枝,齐安国,等.谈农林院校园林专业实践课程的改革[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3):82.
關键词:体育保健 课程 设置
1.前言
我校于2006年9月开始试行体育保健课课程。课程设置初,主要是应对弱势群体和伤病的学生,使学生都能接受到体育的熏陶。然而,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膨胀的求知欲以及选项课的延伸,使体育保健课课程已不能适应当前教学对象的教学要求。这给原有的体育保健课课程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从而促使我们对其进行新的设置。当前,我校所开设的大学生体育保健课课程对象有三类:一、身体有较重的伤病或残疾,无法完成一般体育课教学所授内容的群体;二、因为身体某些器官的疾病,机能水平的低下,无法承受正常体育课的运动量或运动强度的群体;三、想充实保健知识的健康群体。鉴于当前体育保健课特定的对象,以及这门课程所要达到的增强体能、改善生理机能、增进健康并养成终身锻炼体育的习惯、改善心理状态、减缓乃至治疗疾病的目的,当前的体育保健课课程应该突破传统的体育教育理论对体育教学目标的设定,根据每个人的不同身心特点,采取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前瞻性的练习手段,以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因此,本课题主要通过对体育保健课不同人群所开设项目的差异性分析和运动生理要素的分析,拟为我校体育保健课的课程改革和设置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行性方案。
2.体育保健课不同人群所设项目的差异性分析
2.1非健康人群
不同类型的运动项目,对人体的锻炼效果有着很大的差别,项目的选择不仅要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及健身要求,更应符合各自的身体状况。如让一个伤、残的人和正常人进行身体接触的激烈对抗,显然是不合适的;而让一个心脏病患者进行剧烈的运动,毫无疑问是不可取的。因此,对于伤、病、残的学生,可选择的项目有很大的局限性。他们无法选择那些对身体体能要求较高的对抗性项目和技术难度较大的项目。也无法按要求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也容易造成身体上的损伤,也就达不到应有的锻炼效果。因此伤、病、残学生所能选择的项目,应以肢体运动相对简单,非直接对抗为宜。这样既能使肢体得到一定的锻炼,又能使机能水平有所提高。
从运动技能的角度来讲,对于身体技能水平低下者,他们可以参与任何形式的运动。但问题是,此类人群在运动中能负担多高的运动强度,运动过程中和运动后产生的代谢物能否顺利、快速地清除。社会上的一些共识表明:心脏病患者不能进行大强度的运动;肝脏病人无法承担大运动量的锻炼。对于肝脏病人而言,运动中产生的乳酸等物质需要通过肝脏来解毒,从而增加肝脏的负担而导致病情的加重;而运动及代谢中产生的肌酸、尿素等物质对肾脏病人来说也是非常有害的。但这并不等于这些人不能运动。现代运动医学研究表明:只要从时间、强度等方面加以控制,在机能水平和体能允许的范围内,适当的运动对增强体质、改善病症、恢复健康是非常有益的。基于上述肢体和机能两者的矛盾,体育保健课的项目选择,应符合这样一些基本原则:即易学、易练、适用性强,主要以有氧代谢的项目为主,并且还有医疗保健的作用。因此,根据对大量的运动项目进行分析筛选得知: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特别是中国传统养生术,如太极拳、太极剑、气功、形意拳、八段锦、十七式健身功等值得重点介绍学习;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如步行、慢跑、健身操、器械健身等有氧运动也有较好的价值。
2.2健康人群
相对于健康群体来说,体育保健课的运动项目选择不存在问题。但他们在体育保健课中身体练习的量和强度必须增加,只有如此,才能达到《大学生达标项目评分标准》的要求。因此,这类人群在完成共同项目的基础上,还应充实部分体能练习内容。如:田径项目中的跑、跳练习;体操的单、双杠练习;含竞技成分的篮、排、足、羽毛球、乒乓球练习以及健身锻炼等等,从而使身体机能始终处于提高阶段。
3.体育保健课的运动生理要素分析
体育保健课的目的、任务及其特点,决定了它不同于一般的体育课。而且,体育课中的一些常规法则,无法在体育保健课中得以体现。我们更不能用常规体育课的评价体系来要求体育保健课。概而言之,体育保健课有运动健身、体育保健和医疗等多重作用。从体育保健、运动处方及运动医学等理论出发并结合体育保健课对象的特点,体育保健课要控制好以下运动生理要素。
3.1时间:体育锻炼的时间是由运动者主观决定的,但练习者能从事多长时间的运动,却不是随意的。影响运动时间长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运动项目、锻炼目的、运动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等。但从运动生理因素看,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密不可分,一般情况下,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共同决定运动量,在相同运动量的情况下,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成反比,而具体到某一个人或某一年龄段的人,所能承受的运动量又是有一定限度的。由于体育保健课的对象存在着体能与机能差异,运动量、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之间的关系,很难在课堂上做到合理有效地控制及准确地把握。因此,我们在课堂上除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努力完成正常技术教学外,应把理论知识教学和运动方法的传授放到重要位置,不必过分强调课堂教学对身体影响的结果,而应重视知识和方法的学习。而且,对一堂体育课时间安排,应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即理论和方法的讲授之间穿插技术教学和锻炼。这将符合体育保健课对象的身体状况。当然这种时间上的安排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同时兼顾技术动作的强度、难度等,并结合前、后课的内容进行调整。
3.2强度:运动强度对运动效果和运动安全有直接的影响,保健课上的运动强度没有一个严格的界定,而应根据每个人的体能和机能状况来确定。通常对普通锻炼者而言,最方便、有效、实用的监测和了解运动强度的方法,则是用心率作为运动强度的量化指标。即在保障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有效肢体活动,努力完成相对较高的练习强度。即使运动强度或运动量偏大,也不会因疲劳的恢复、代谢的障碍以及内脏器官等机能水平的承受能力而造成身体损害;另一方面,对伤、病、残的学生,则应把重点放在锻炼效果的有效性上。尽管此类学生可以从事各种运动,甚至较大强度及较大运动量,但运动后身体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过量的运动会造成身体机能的损害。因此,我们应以安全性作为前提,着重强调锻炼的过程和娱乐的精神、心理状态;在强度上,应以练习者身体机能所承受的范围为限。总之,不论是从安全性,还是从有效性及体育保健课对象的身体状况看,健康学生应以中、大强度为宜(心律为120次/分~160次/分);而伤、病、残及机能低下的学生则应以中、小强度为宜(心律为120次/分以下)。
3.3频率:是指每周锻炼的次数,它与运动效果密切相关。就运动学而言,每天适当地运动对锻炼者身体是有益处的。对体育保健来说,这一点更为重要。因为适当的体育运动不仅承担着增进健康和保持体力这一基本任务,它还负有体疗的作用。因此,体育保健课的频率不能以每周一次课作为衡量标准,而应把日常保健活动纳入其中。课堂教学只是起着指导作用,并使锻炼者自觉地养成健身保健的习惯,把保健活动作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在体能和机能水平允许的情况下,持之以恒地进行有规律、有针对性地保健锻炼。这是体育保健所达到的预期结果,也是体育保健获得良好效果的基本保证。
4.体育保健课的课程设置
开设体育保健课程初期,我们只制定了一个学年的教学计划及内容。随着新问题和情况的出现,原有的体育保健课教学计划及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此,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拟对我校体育保健课的课程进行重新的设置和修订。修订后的体育保健课课程涵盖了三个学年的教学计划及内容。
4.1理论部分:体育保健课的对象,其身体条件千差万别。课堂教学不可能使所有授课对象都能得到和自身完全相适应的锻炼方法和手段,而必须从共性的基础理论出发。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养生入手,即从养生理论到养生方法,再到如何养生。科学的养生讲究的是合理的营养和科学的身体锻炼方法。即一方面使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每天人体所需摄入的营养成分以及合理的食物搭配方式。另一方面,是使学生了解身体锻炼的方法。即学生锻炼身体要有计划性,学会制定适合自身锻炼的运动处方,并懂得身体恢复的手段及各种人群的保健措施。而且,还必须了解運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以及非创伤性疾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等〔2〕。事实上,在三个学年的教学过程中,理论部分的某些教学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在每个学期中可以适当增减。比如,学生对瑜伽感兴趣,那么课堂教学中就穿插一些瑜伽的知识等〔6〕。此外,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育素养,课堂教学还可以穿插一些欣赏体育及体育竞赛的多媒体教学资料。总之,在体育保健课课程设置的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系统化。另一方面,则提高了学生的综合体育素养,为独立进行长期身体锻炼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2实践部分:通过体育保健课的课程修订和重新设置,在其实践部分设计了三种形式。一种形式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种形式适用于所有体育保健课的学生,即使学生不仅有抽象的理论概念,还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立起对理论知识直观的、感性的认识。如:推拿、按摩的运用〔8〕,气功的调吸术,功能性锻炼〔9〕以及瑜伽减肥操等等。第二种形式则属于实践技能传授,也适用于所有体育保健课的学生。这种形式遵循了上文提出的体育保健课选择项目的一些原则:即“简单、易学、易练、适用性强、有医疗保健作用、主要以有氧代谢的项目为主”等。项目主要是太极拳[10]、太极剑、形意拳、八段锦及健身功法等等〔11〕。第三种形式主要是针对机能相对低下的和健康的群体,以提高身体素质为目的。它包括一些体能及球类项目〔12〕。通常在课堂教学的实践部分中,利用25分钟左右时间进行此类的练习。
4.3评价部分:
(1)技能(50分)。
(2)体能(10分)。
(3)理论成绩(20分)。
(4)作业(5分)
(5)课余体育锻炼情况(5分)
(6)学习态度分值(10分)。
每学期体育成绩必须由专项技能、体能、理论成绩、作业、平时锻炼情况和学习态度六部分组成。满60分即为合格。凡出现下列情况,体育课成绩为“不合格”,须重修:①总分低于60分;②无故缺课3次以上者;③体育课成绩缺少某一部分者。
5.结语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校体育保健课课程的设置不断完善。接下来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民族大学生体育保健课的课程设置;二是心理健康方面教学内容的充实。
参考文献:
1.张定平.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对策初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3):66~68
2.体育保健学教材编写组.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8~18 28~64 119~140 186~418
3.张瑞林,张瑞环.体育保健与康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1~45
4.曹志发,孟昭琴,姚为俊.新编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2:17~112 338~385
5.姚鸿恩.体育保健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8:29~89
6.柏忠言,张蕙兰.瑜伽自学宝典.〔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7.3:6~7 14~262
7.林茂春.体育知识百科全书.〔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99.11:85~219
8.李帅星,常健,李经选,郑毅。实用伤病推拿按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7:1~62
9.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编.健美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6:157~182
10.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6:183~214
11.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1~62
景观设计
摘要:文科楼作为学校新建的一批教学楼,其外环境景观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整体景观的统一性、和谐性。文科楼是文理院师生学习工作使用频率最高的地方,文科楼外环境景观设计的好坏也间接影响到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因此我的设计给人以赏目的环境景观为宗旨,提高师生们的学习工作效率为目的,使用多种绿化方式,提高绿化量以达到预期景观、生态效果。关键词:文科楼、外环境、景观设计 Abstract: University education in China is rapidly growing popularit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ampus building today, Campus students have become teachers are part of life.Teaching floor of the external landscape planting more and more people value, For our study and living space to provide more visual, physical clues.For our study and living space to provide more visual, physical clues.Teaching House environmental landscape as a function of the teaching building background, the assistance extended, it inherited traditions and history, the United States and also
convey the rhythm and tempo, it is a public art form.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a floor.Teaching House landscape design to meet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need to learn the rest, regardless of their function, content, form are people-oriented, campus culture in which to draw.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前言1
1项目概况1
2设计理念1
3设计指导原则1
3.1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1
3.2把握教学楼空间体系分布的系统原则2
3.3倡导继承与创新的文化设计原则2
4设计创新的特点、特色2
5总体规划与思想2
5.1多功能复合2
5.2空间多层次2
5.3对地方特色、历史 文脉的继承3
5.4注重文科楼外环境景观文化内涵的建设3 现代 空间设计手法3
6.1空间的分割3
6.2 空间的渗透4
7现代设计中几种空间环境要素设计4
7.1绿化4
7.2色彩4
7.3地面铺装4
7.4建筑小品4
参考 文献 5 附录6
致 谢8前言
在人们所创造的无数优秀文化成果当中,学校也许是人们学习文化知识接触最多的地方之一。
作为学校校园环境质量和景观特色再现的空间环境,总是在不断 发展 变化的。它随着学校的 经济 条件,学校校园文化的变化发展,不断地呈现出新的具有环境整体美,浓厚的校园气息,具有丰富文化 艺术 内涵美的校园环境。[1]
今天随着师生生理、心理及精神上需求的增加与丰富,今日的校园环境在继承传统校园形式及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呈现出许多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的态势,它们在阐释校园生活和塑造校园空间形象的同时,不断地给城市生活和空间增添新的色彩和活力。
1项目概况
文科楼位于我校东校区,其景观西临梧桐路、南临合欢路、北靠桃园路,距老智能温室南侧约40米处,与新建工科楼遥相呼应。
塔里木大学文科楼绿化总体面积约27000㎡这次选取的文科楼及其外围环境景观设计区域为14019.75平方米。阿拉尔地区位于塔里木河畔和塔哈拉玛干沙漠边缘。地区四季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地表层盐碱度较大。文科楼外环境景观灌溉用水为自来水引入,灌溉为微喷和大水漫灌为主,场地平坦,灌溉较方便。
2设计理念
本设计以绿为主、因地制宜,创造景观校园为目的,突
出生态为设计理念,在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对原有的空间环境的改造,使得现代化的教学楼环境设计理念在文科楼外环境景观设计当中更好地体现出来,使文科楼外环境景观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化特色的教学楼景观。
3设计指导原则
3.1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在文科楼外环境景观设计的铺装达到外形整洁的效果。绿地当中的休息设施,满足了人们休息和交流的需要,同时植物的高低搭配,和颜色的变化也满足了人们的观赏需要,做到景为人用,最终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及景观与功能的完美结合。
3.2把握教学楼空间体系分布的系统原则
整个教学楼外环境的布局以规则和 自然 相结合,将文科楼外环境空间的功能、性质、规模等体系区分开。作为文科楼外环境在空间它具庄严整洁的整体效果,中心铺装呈现对称布局。作为可供师生休息交流的外环境景观区,它设计有供人休息的座椅,观赏的景物。充分发挥了文科楼外环境
景观的画龙点睛的作用。
3.3倡导继承与创新的文化设计原则
设计充分考虑文科院的人文文化,文科楼外环境景观设计既尊重了传统、延续了历史、继承了文脉,又在设计上有了一定的创新。
4设计创新的特点、特色
本设计分为四个较大区域,第一区位于设计东南角,由一条梧桐路连接文科楼的小路分割形成,并且以一个现代式的亭为中心。亭子三个方向(东、西、北)东边连接文澜路,西边连接小路,北边连接文科楼楼前空地的停车场。第二区位于文科楼前的楼前空地上在文科楼绿化的处理上采用了垂直绿化的方式,在文科楼周围及楼外内部种植五叶地锦等吸附式攀爬植物,在文科楼楼体上形成垂直绿化。垂直绿化好处有以下几种:(1)可以增加绿化量,在有限的土地空间上向上生长,在不增加土地使用的基础上增加绿化量形成良好景观。(2)可以减少风蚀、雨蚀。五叶地锦等垂直绿化植物在攀附在楼体上时减弱了风力对楼体的风蚀,还有减少了雨水等的降水落在楼体上减少了雨水对楼体的冲刷保护了楼
体。(3)夏天降低楼体温度,间接降低楼内温度。攀爬植物的攀附直接减少了阳光的直射,进而降低了楼体的温度。楼体温度的降低又使楼内温度降低首先节省了空调费用及用电费用,再次减少了楼面与楼体的温度差,减少了热胀冷缩带来的危害。[2]最重要的是软化了文科楼的建筑硬线条,在视觉上丰富了文科楼的色彩。第三区位于文科楼L型的楼后,这里是人的视线较少到达的地方,主要是楼上人群向下观赏的主要景观之一。
5总体规划与思想
设计的前提是满足 交通 的要求,在满足交通要求的基础上合理的设计景观,有效的控制景观节奏。[3]景观设计上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形地貌,从重点与一般布臵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师生的活动需要,以人为本,对绿地进行功能分区,用自然、朴实的园林小品,简洁的植物配臵,创造出回归自然、明快宜人的教学楼外环境。给人们提供一个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具有休息、交流的教学楼外空间。充分考虑人的视线及人流等方面的因素,因此将整个设计区域分为几个分区。各个分区的植物种植的稀疏和植物配臵均有差别,以满足师生的需求。
5.1多功能复合
教学楼外环境景观的多功能复合就是将景观功能、交通功能、以及使用功能等有机的组合在一起。[4]随着师生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主、多信息、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学习方式成为现代人所追求的生活目标,原来功能单一的教学楼外环境已不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要,现代教学楼外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大多采用多种手法,在有限的场地上,创造多个供人活动的空间[5]。
文科楼由于地处人流量较大地段,与它相邻的是一条学校主干道,这就要求该景观在设计上首先要满足交通功能,本设计当中对文科楼楼前空地及文科楼外环境景观进行了细致的规划。由于该空地是楼前空地,所以该空地的主要布臵采用了硬质铺装。楼前入口处为较开阔的大乔木覆盖场地,有利于缓冲学生流。进入文科楼的干道路面宽敞。在东南角的亭子上设臵了三个方向的道路也是充分考虑了人流的关系所设臵。师生流向一般是从综合楼出来去文科楼因此设臵了一条宽为4-5米的园路与文科楼相连接。与这条路相联结的还有一条园路与亭子 相连接,一是让人们走比较截进的路,再是分散人流减轻人流压力。
其次文科楼形状为横着的L型,所以使用文科楼楼前空地的人群主要为在文科楼上学、上课的师生,人员组成较简单。所以该场地上布臵适合中短期休息的树池式座凳。布臵主要采用树池树阵阵的形式,在树阵下布臵了可供师生交流、休息用的座椅,在场地外围的树阴也布臵了坐凳。在色彩的搭配上,大多数采用各种绿色的色调。还在文科楼的周围种植了不同色彩的植物,来增加该区的气氛。
入口景观区的主要景观是的一棵胡杨树,该胡杨的用意是用它来体现我们师生顽强的精神,它是作为一种辅助景观来点缀楼前环境景观的,中心铺装景观区主要是以不同质地和色彩的铺装构成,整个中心铺装图案用规则式的长方形,并使用不同铺装将不同功能区相区分。
5.2空间多层次
教学楼外环境空间的类型和层次可看作是广场环境系统的空间结构,丰富空间的层次和类型是对系统结构的完善,将有助于解决文科楼外环境使用多样性的需求。充分利用空间的变化,获得丰富活泼的文科楼外环境景观。文科楼外环境景观除在整体形式上有不同层次的立体空间,在植物种植搭配上也可以形成立体化园林观赏空间,营造出丰富的绿化
景观。这种搭配方式就是我们常用的乔、灌、草、藤和地被植物搭配种植方式,这样的种植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增加绿化量。
文科楼外环境景观多层次主要表现在:
(1)在硬质铺装上,充分利用横向空间,周围的平地形铺装成了视觉上的多层次各个不同功能区相区分和在视觉上得到强化,将各个不同分区的铺装图案显得更加突出。
(2)文科楼外环境景观在绿化上充分利用乔灌草藤本的结合,在高大乔木作背景的前提下,适当点缀了一些灌木,它们与草坪形成了层次感非常强的空间。除此以外,有时灌木和草坪之间穿插种植一些花卉,使得空间多层次更丰富了。文科楼外环境中的植物和座椅、座凳也体现着一种空间的层次美。如入口处的雕塑与基部种植的模纹花坛,楼前空地周围的灌木、乔木、花卉以及草坪形成了一个丰富的空间景观层次。另外文科楼前种植的圆柏、小刺柏、以及撒金柏,可以起到庄严肃穆的作用。
(3)在教学楼的墙基部种植藤类、攀爬类植物,如五叶地茎,啤酒花、牵牛花等,第一可以增加绿化量,第二也可
以保护文科楼墙体的风蚀、雨蚀,第三夏天降低墙体温度间接降低楼内温度。
5.3对地方特色、历史文脉的继承
在今天的学校建设中,越来越重视地方特色的保护,历史文脉的继承。由于校园历史文化保护运动的影响,表现学校的文脉关系已成为一种时尚,并反映到现代校园设计技巧当中。一个有地方特色的校园往往被师生和来访者看作象征和标志,产生归属感。学校也是一个展示会,它向人们展示了这个学校的历史和传统文明[7]。现代化的校园设计一般利用加工过的历史符号来表现城市历史延续的隐喻,引起人们思考与联想,同时也表现出现代社会的一些风貌。
文科楼外环境景观为突出地方特色,该广场在地方特色的设计上还表现在植物的种植上,胡杨是南疆特有的植物,所以广场中的植物种植了具有乡土气息的胡杨。在设计当中种植胡杨等地方特色树种一则使用了本地乡土树种降低了造价,二则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成活率也间接的降低了造价,使投入景观比有个良好的输出。
5.4注重文科楼外环境景观文化内涵的建设
教学楼、师生、和教学楼外环境以及他们之间的交互作用造就了学校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学楼外环境景观,在于它为各种学校生活活动提供场所,可以展现一个学校师生的精神风貌和学生的学习风气好坏与否;可以促发人的行为、活动并成为行动的发生器和触媒器[8]。
文科楼外环境景观在文化内涵的建设方面,将师生们交往的文化放在了首位,在满足师生休息活动的同时,还努力为师生提供一个具有现代校园文化气息的空间环境。如休息区的现代化树池座椅、座凳,既满足了给人遮荫的效果,又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往空间。
6现代空间设计手法
6.1空间的分割
现代教学楼空间的分割主要是绿化空间的分割,绿化空间的分割要满足师生 在绿地中活动时的感受和需求。当人处于静止状态时,空间中封闭部分给人以隐蔽、宁静、安全的感受,便于休憩;开敞部分能增加人们交往的生活气息。当
人在流动时,分割的空间可起到抑制视线的作用。通过空间分割可创造人所需的空间尺度,丰富视觉景观,形成远、中、近多层次的空间深度。用绿篱和攀缘植物分割,当分割体的高度在30厘米至60厘米时,空间还是连续的,人坐着也能向外观赏,没有封闭感,但空间是隔开了。当分割体高度在0.9米至1.7米以上时,视线受阻,出现封闭感。随着高度的增加,封闭感增强。同时,地面铺装以质感不同的材料效果更为显著。硬质铺地砖同草皮形成质感的对比,绿地底界面高差的变化增加了深度感。
文科楼外环境景观整个空间的分割,就采用花灌木、草坪、藤本植物和不同色彩的硬质铺装。在文科楼楼前空间和次干道的交界处,应用了行道树合欢进行了标志性隔离,合欢在这里不但可以隔离空间,还可以起到隔音除尘的作用。文科楼外环境局部的绿地当中采用了金丝垂柳围合,形成了封闭的绿地空间,在该绿地当中进行局部植物造景。形成小范围的隔离,给人一种站在花丛中的感觉,但在空间上却并不分割。文科楼将文科楼外环境分隔成不同的区域,硬质铺装和草坪在视觉和质感上给人明显的界限。
6.2 空间的渗透
空间的渗透与联系同空间的分割是相辅相成的。单纯分割而没有渗透和联系的空间令人感到局促和压抑,通过向相邻空间的扩展、延伸,可产生层次变化。
文科楼外环境景观设计当中,主要采用的手法是利用高大乔木和丛植花灌木为主,高大乔木在绿地中的应用不但可分割空间,还能使两侧的景物互为因借,彼此衬托。产生空间延伸的效果。该设计用高大、枝下高较高的乔木和嵌草砖将大面积的铺装和绿地连接起来,使得整个空间相互渗透。通过这些方法使整个文科楼外环境各个景观相连,构成舒适、整洁、美丽、幽雅的生活空间,改变空间的生态环境。
7现代设计中几种空间环境要素设计
7.1绿化
作为广场的开放空间,公共绿地能够较好地展现自然之美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文科楼外环境绿化的设计手法上,一方面:在楼前空地与道路的相邻处,可利用高大树木、灌木或花坛起分隔作用,减少噪音、交通对人们的干扰,保持空间的完整性;还可利用绿化对广场空间进行划分,形成不同功能的活动空间,满足人们的需要。另一方面:绿
化配臵上,植物配臵突出“草铺底、乔遮荫、花藤灌木巧点缀”的绿化特点,文科楼外环境景观设计在绿化上充分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做到“适地适树”。即根据气候、土壤、水分等自然条件来选择能够健壮生长的树种,选用乡土树种胡杨和地方品种馒头柳、白蜡等。利用榆叶梅、国槐、圆柏等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落叶乔本、常绿乔木、交相辉映,充分满足现代人的审美情操。同时量化上尽量使其能发挥最佳生态效益,在空间布局上利用乔木、灌木丛、草坪体现了点、线、面相结合布局方式,作到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达到了模拟自然,创造出鸟语花香之意境。具体树种和习性(详见植物配臵表)7.2色彩
色彩是用来表现教学楼外环境的性格和环境气氛,创造良好的空间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一个有良好色彩处理的广场,将给人带来无限的欢快与愉悦。文科楼外环境色调要在统一和谐中形成特点。文科楼外环境整个景观以绿色为基调,结合铺装的颜色,形成 自然 和谐的色彩氛围。在楼前的铺装地上,应用色彩的关系,使得整个色彩变化中有统一。
7.3地面铺装
地面铺装可以给人以非常强烈的感觉,这是由人的视觉 规律 所决定的。地面不仅为人们提供活动的场所,而且对空间的构成有很多作用,它可以有助于限定空间、标志空间、增强识别性,可以通过底面处理给人以尺度感,通过图案将地面上的人、树、设施与建筑联系起来,以构成整体的美感,也可以通过底面的处理来使室内外空间与实体相互渗透。
对地面铺装的图案处理可分为以下几种:
(1)规范图案重复使用;
在小场地中规范图案使用比较多,一般较大的场地常采用多个规范图案组合,形成丰富的硬质景观。文科楼楼间空地上的铺装,采用了半圆形图案。
(2)整体图案设计;
在文科楼外环境景观设计中,将铺装设计成一个大的整体图案,取得较佳的 艺术 效果,并易于统一场地的各要素和场地空间的关系。该广场利用同心圆组合的整体构图,使铺装地面形成了完整统一的风格,烘托了楼前空间主题
(3)广场铺装图案的多样化;
多样化的广场铺装图案,有助于提高场地的景观效果,丰富空地的景观层次。在文科楼外环境铺装图案的应用当中,采用了不同样式的图案,如放射性彩砖、六边形广场砖、四边形广场砖等。
7.4建筑小品
建筑小品泛指亭、花坛、座椅、垃圾筒种类繁多的小建筑。在 现代 教科楼外空间环境设计当中,常常由建筑小品进行空间配合。建筑小品在环境设计中起着导向和组织空间的作用,能在各个不同角度构成美丽的景色。文科楼外环境在建筑小品的设计上,设计了座椅等。一方面是为人们提供识别、依靠、洁净等物质功能;另一方面它具有点缀、烘托、活跃环境气氛的精神功能。经济 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14018平方米
建筑总用地面积:2865.3平方米
铺装面积:1950平方米
绿化面积:11152.7平方米。
绿地覆盖率:79.5%。
硬质铺装覆盖率:13.9% 9结论
以上所述就是我对文科楼外环境景观设计的分析说明。通过对文科楼外环境的规划设计,我从实践中懂得了教学楼空间环境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 发展 的增长,基础建筑有了强大推动力,在全国各陆续出现更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教学楼外环境。教学楼外环境是人与人交流的地方,是一个供人分享、同欢、看和被看的场所,是寄托希望并以其为归属的地方。场地空间或景观不但是让人参观、向人展示的,而且是可供人使用、让人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活动空间,离开了人的活动、人的故
事和精神,场地空间景观便失去了意义。这就要求设计师在现代化空间环境的规划与设计中,在强调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原则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空间环境要素的设计和广场空间设计的手法,设计出满足现代化要求的多功能、多层次、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楼外环境。
参考 文献
[1] 王珂,夏健.楼前空间设计[M].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0年
[2] 胡长龙.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 中国 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下册
[3] 裘鸿菲, 高翅, 吴雪飞.华中农业大学绿地规划[J].中国园林, 2000, 6(4): 60~66
[4] 梁永基,王莲清.道路园林绿地设计[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年,第一版
[5] 任仲泉.校园环境空间设计[M] .济南:济南出版社, 2004年
[6] 哈维﹒约翰(西班牙), 尹曾钰.教学楼景观设计[M] .江苏:江苏 科学 技术出版社, 2002年
[7] 贾建中.空地绿地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49~81
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 经济与管理学院塔里
木大学
文档来自网络,是本人收藏整理的,如有遗漏,差错,还请大家指正!
塔 里 木 大 学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位名称:
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全日制)
领域名称:
农村与区域发展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塔里木大学研究生部编制 二0一二年七月
一、学科领域简介
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依托塔里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学院下设3个系,拥有农林经济管理、财务管理、国际贸易、工商管理等8个本科专业,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系校级重点学科
学院拥有环塔里木经济研究中心和一支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敬业爱岗的教学科研队伍
现有教职工87人,其中教授10人(含兼职),副教授20人;博士及博士在读8人,1人获得自治区教学名师
近三年来,承担各类科研课题80余项,其中国家级7项,省部级20余项;科研经费近200万元;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项,厅局级奖8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或教材4部
二、培养目标与要求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一)培养目标
农业推广(含农业、林业、牧业、渔业推广,下同)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
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是农业推广的重要部分,主要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二)培养要求
1、思想品德: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热爱农业,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积极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服务
2、业务素质:掌握农业推广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技术传授技能,能够独立从事较高层次的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工作
3、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招生对象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四、研究方向
1、农村发展与管理;
2、区域经济发展;
3、农业资源利用;
4、农村金融与财务
五、学习方式及年限、培养方式
(一)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二)培养方式与方法
1、采取校内课程学习和校外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
实践教育的模式主要有在岗实践、专题调查等,实践研究累计不少于6个月
2、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鼓励具有实践经验并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本领域农业推广硕士课程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设置 教学内容体现宽广性、综合性、实用性和前沿性,加强实践教学 在领域主干课中应有1门运用本领域的主要理论和技术,解决农业推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广实践问题的课程;课程学习一般为2个学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6个月的研究实践训练
课程分领域公共课、领域主干课、领域选修课三部分及同等学力生源和跨学科生源补修课程
要求所修总学分不少于30--36学分,其中公共课13学分,领域主干课8学分,领域选修课不少于5学分(学位课成绩70分以上获得学分,选修课成绩60分以上获得学分),前沿讲座4学分,实践研究6学分
其中,选修课由导师和研究生根据专业培养的要求以及研究生原有基础、特长共同商定 补修课程成绩不计入总学分
未修满规定学分者不得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
表1 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研究生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 分 开课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学期 适用 研究方向 任课教师
姓名 职称 学 位 公 共 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2 1 所有方向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研究生部统一安排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2 所有方向
外语(研究生)86 4 1、2 所有方向
领 域 主 干 课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32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 所有方向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 32 2 1 所有方向
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 32 2 1 所有方向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 2 所有方向
发展经济学与中国农村发展 32 2 1 所有方向
农村社会发展专题 32 2 1 所有方向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区域发展规划 32 2 2 所有方向
农村公共管理 32 2 2 所有方向
专 业 选 修 课 程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市场营销专题 32 2 1
财政与金融专题 32 2 2
资源与环境经济专题 32 2 2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现代企业管理专题 16 1 1
统计分析软件应用 16 1 2
前沿讲座(含讨论课)8(次)4 2、3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所有方向
实践研究3、4 所有方向
补修课程 经济学 36 1
农业经营管理 36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七、实践环节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从事不少于6个月的农业推广实践,并结合实践进行论文研究工作
研究生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初提出申请,征求导师同意签字,进行不少于6个月的课题调研
实践研究的考核时间一般在学位论文答辩之前,由学院、学科共同组织3-5名专家成立考核小组,会同学位论文答辩资格审核一起进行,根据研究生实践研究阶段的表现和递交的成果报告、参加科研活动的各项记录做出评判,考核结果分“优秀”、“合格”、“不合格” 实践研究的综合表现考核通过者取得相应学分(6学分),实践研究成绩不合格的研究生不能进入学位论文答辩环节
实践研究具体要求参见《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实践研究实施方案(试行)》(附件)
八、教学方式及要求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一)教学方式
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方式以课程教学、研究实践、学术活动为主
(二)基本要求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参见表1(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实践和学术活动基本要求参见《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实践学分计算办法》
九、培养环节
培养环节包括个人培养计划、课程学习、选题开题、中期检查、学位论文答辩等
(一)个人培养计划
研究生必须制订个人培养计划,一般在入学后,由导师和研究生共同制定
个人培养计划应确定研究生要修的公共课和领域主干课和选修课 此外应对参加实践环节、学位论文等做出具体安排
培养计划由学科负责人审定,经学院负责人批准后执行,并报研究生处主管部门备案
(二)开题报告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时间一般在第二学期第10-15周进行 开题报告的内容包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预期目标与研究成果;进度安排、论文框架等
在做开题报告前,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完成文献综述,文献综述要求不少于5000中文字,文献不少于40篇,其中英文文献不少于5篇,在此基础上开展学位论文开题工作
开题报告必须在本学位点3-5位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会上进行论证
由评审专家小组确定开题报告是否通过,修改的意见 如开题报告不合格,经认真修改后必须进行第二次开题 连续2次未通过者,报研究生处,按规定取消学籍,终止培养 在通过开题论证的基础上,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尽快拟定学位论文的具体工作计划,并予以实施
(三)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的中期考核时间一般在第三学期15-18周进行,研究生应对学位论文进展情况进行汇报
中期考核的内容包括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包括课程修读、开题报告与实践研究方案、社会实践能力等)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考核合格者按学位论文研究方案完成后续研究工作;考核不合格者,经学院同意后,报研究生处复核,终止培养
十、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选题应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和生态环境建设及可持续发展问题,论文要有一定的深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解决农村与区域发展问题的能力,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
学位论文要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用于学位论文研究和写作的时间不少于2个学期,鼓励结合实践研究进行
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完成后,由导师进行初审,在导师同意答辩后,向学院和研究生管理部门提出答辩申请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资格审查
经至少2名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同意后,由学院学位分委员会讨论安排答辩日程,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应由5-7名专家组成,其中应有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参加
(二)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农业推广硕士专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精心收集
武汉工程大学(原武汉化工学院)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专科招生章程
发布时间:2013-06-08 10:25:25
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和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为规范学校全日制普通本科、专科招生工作(以下简称招生工作),保证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学校的校名为武汉工程大学(以下简称学校),国标代码为“10490”,法人代表是李杰,注册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街693号,学校设有武昌校区(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街693号)和流芳校区(武汉市流芳大道特1号)。
第三条学校为公办全日制本科院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由中央和湖北省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
第四条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是武汉工程大学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举办的一所独立学院,其招生工作按《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招生章程》执行。
第五条学校招生的主要对象为:普通高考生、艺术类考生、文艺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
第六条学生学业期满,成绩合格,由学校颁发国家承认的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条件的,授予学校学位证书。
第一章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七条学校成立由校领导和学院、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招生委员会,下设招生办公室。
第八条招生办公室具体负责教育部和湖北省教育厅招生政策的贯彻执行和学校招生工作的组织实施。联系电话为(027)87195649,传真(027)87194853。网址:http://zbc.wit.edu.cn
第九条学校设立招生监察办公室,加强对招生工作的检查与监督。
第二章招生计划
第十条学校在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分专业招生计划以当年当地省级招生办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第十一条在录取工作中,学校根据教育部和有关省的相关规定及程序将未完成招生计划省份的指标调至生源充足的省份。
第三章入学考核
第十二条所有考生的文化课考试均须参加由考生所在地组织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第十三条学校根据有关省级招生办公室规定,组织对艺术类本科专业的专业创作考试,考试时间、地点及其他要求以当年的《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为准。学校对报考我校的文艺特长生进行测试。其它类型的招生入学考核按学校公布的相应招生办法执行。
第四章录取规则
第十四条学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如无特殊要求,一般为1:1.2。
第十五条学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如第一志愿生源不足,可录取非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原则上不录取无我校志愿的考生。
第十六条学校鼓励高分考生报考我校。对考分在各省重点线上、在二批院校中第一志愿报考我校、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的考生,学校将保证其录取;该类考生进校后在60天内可重新进行专业调整,并编入相关专业特色班学习;本科毕业后,符合我校研究生录取条件,若报考我校研究生,根据我校研究生录取办法,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第十七条进档考生的专业录取原则是:按考生专业第一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若高考文化课总分相同,单科成绩不低于150分制的90分者优先录取;若条件仍相同,拟录取专业的相关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录取。考生所报专业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调剂,则根据考生成绩录取到未满的专业,否则作退档处理。对于有选考科目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校原则上以考生必考科目与我校选考科目的分数总和为录取总分。总分相同时优先录取选考科目成绩高者。在我校选考科目线上考生不足时,可考虑录取兼考科目的考生。考生所在地省级招生办有其他规定的除外。
第十八条学校艺术类本科专业的录取原则是:取得我校艺术类本科专业合格证(我校在湖北、福建、湖南、广东四省未组织艺术专业考试,考生只需通过省艺术专业联考即可报考我校),福建省考生根据当地招生政策,按综合分择优录取(综合分=考生文考总分*40%+考生省级统考成绩*2.5*60%),其它省份考生录取总成绩为文化总成绩的40%与专业总成绩的60%之和(湖北省、湖南、广东省三省考生的专业总成绩以该考生所在省联考总成绩为准),英语成绩在录取时作为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第十九条文艺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的录取原则以考生所在地的省级招生办的有关规定为准。
第二十条中外合作办学所含专业只招收有该专业志愿的考生,当填报该专业志愿生源不足时,可在投档线下降分录取有该专业志愿的考生,直至批次线。
第二十一条独立学院本、专科的录取执行考生所在地省级招生办的政策规定。
第二十二条对专科录取有特殊要求的,学校执行考生所在地省级招生办的政策规定。
第二十三条对于符合优录条件或降分条件进档的考生,符合本章程“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的优先录取。
第二十四条除招生计划中特殊注明的专业外,学校不限考生应试外语语种,但新生进校后学校以英语为第一外语安排教学,学校颁发毕业证、学位证对英语成绩有较高的要求。
第二十五条除分专业招生计划中特殊注明的专业外,学校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
第二十六条学校经济与贸易类(本科)的考生,英语成绩一般要求在150分制的90分以上;英语(本科)专业的考生,英语成绩一般要求在150分制的115分以上;广告学(本科)专业的考生,语文成绩一般要求在150分制的90分以上;其它专业的考生英语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150分制的80分(西部省份考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
第二十七条2013年学校电子信息类(含信息与计算科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法学类(含法学、行政管理)、经济与贸易类(含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材料类(含材料物理、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类(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理论与应用力学、机械电子工程)、电气类(含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生物科学类(含生物工程、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药物制剂)、土木类(含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建筑学、工程管理)、矿业类(含环境工程、安全工程、矿物加工工程、采矿工程)、化工与制药类(含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制药工程、能源化学工程)、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财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按大类招生。
第二十八条学校所有专业均无男女比例限制,且对往届生和应届生同等对待。
第二十九条录取结果由相关省(市、自治区)招生办向社会公布。考生也可通过我校网站查询录取结果,查询网址:http://zbc.wit.edu.cn
第五章新生入学
第三十条新生应在入学通知书规定的时间内报到,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当向学校请假。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三十一条根据国家规定,新生入学须交纳学费、住宿费和需交纳其他服务性费用。
学校各专业的学费、住宿费和其他服务性收费等按湖北省政府有关部门当年确定的标准执行并随入学通知书一并寄送给新生。
第三十二条新生入学后,学校将在三个月内进行体检等复查。复查不合格者,学校将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其入学资格,退回原籍。
第三十三条根据学校规定,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进校后可持相关证明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校为激励学生努力上进,每学年都设有优秀学生综合奖学金和单项奖学金;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学校设有贷学金和勤工助学金。奖、贷、助学金的发放按照《武汉工程大学学生手册》实施。
附则
第三十四条本章程由学校授权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塔里木大学位于新疆省南疆盆地, 地处沙漠腹地, 是中国最偏远的大学。其所在城市经济发展缓慢, 交通不便, 信息相对闭塞。其生源大部分来自于新疆境内的学生, 还有一少部分来自于山东、河南、山西、内蒙古、青海、四川、陕西、甘肃、湖南、湖北等省份。因此, 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我校学习英语的学生为汉族, 在这里我主要研究汉族本科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
二、现状及问题存在的原因
我在这几年的教学中发现, 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高, 尤其是听力课。上听力课的时候, 很多学生逃课, 或者睡觉, 或者看小说……状况令人堪忧。在每次的国家英语四级考试中, 听力方面失分严重, 令大家颇为头痛。
归纳几点原因:
1.新疆地理位置。地处我国西部, 塔里木大学是我国最西部唯一的一所高校, 交通不便, 经济发展缓慢。而且我校多为疆内学生, 新疆的初等教育一直比较落后, 从事基础教育的英语教师素质普遍偏低, 学生在入大学之前甚至没接受过听力训练。
2.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由于英语课对于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来说, 只学习2年, 而且现在学位证与国家英语四级不挂钩, 即使不过四级, 学位证也照样拿。这样就有一大部分学生不认真学习英语, 仅仅是在期末考试前一个星期突击学习, 只要期末考试及格就算完成任务。
3.大多数学生心理紧张, 畏惧听力。经过一些调查问卷, 发现学生对听力十分畏惧, 因为听不懂所以上课不听, 这样长期不进行听力训练, 在考试时自然失分严重。
三、解决建议
针对第三点原因, 我提出以下解决建议, 并在本校加以实证研究。
在调查问卷中, 发现我校有90%的学生畏惧听力, 其中有几个主要因素:语速太快 (70%) , 生词太多 (65%) , 背景知识缺乏 (40%) 。这些因素中, 我认为“语速过快”非常重要, 值得分析。据此, 提出“精听”这一概念, 不需要学生按部就班地、一级一级地听, 而是直接听快速英语材料———VOA (Standard English) , 并要求学生反复听, 在听过之后可以精确地重复所听内容, 最后脱口而出。Armstrong (1984) 认为, 影响听力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有说话者语速与听者接受声音并加以分析处理的能力间的错配导致的。因此, “精听”的目的在于解决语速与听速错配的问题。当学生们适应VOA材料的语速以后, 再去听CET-4的听力材料的时候, 就能适应语速了, 不再有那种心理紧张不适应的感觉。而此建议的目的就在于:1.提高学生CET-4的听力成绩。2.使学生对听力产生积极的心理变化。
1.“精听”实验设计
1.1实验对象
该实验对象为新疆塔里木大学园林2011班23人, 草叶科学2011班29人, 园艺2011-1、2班, 2个班共60人。一共112人, 这些学生均为汉族本科学生, 平均年龄20岁, 高考平均分95分, 这四个班的学生, 在入校时被分为各自学院专业的自然班。本试验负责人为笔者, 这些接受实验的学生均为笔者所教的学生。在这些学生经过大一第一学期适应后, 在大一第二学期开始将这些学生分组, 园艺两个班级为一组, 设为实验班。将草叶科学班和园林班为一组, 设为普通班。
1.2实验步骤
为了更为明朗地看出实验结果, 在学生大一第二学期开始, 将两个班级在实验前进行一次听力摸底, 称为摸底测试。选材为《高等学校应用能力考试模拟题 (A级) 》 (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模拟题一。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实验结果表明两个班级在测试前听力的成绩基本差不多, 可以进行实验。
本实验在这些学生大一第二学期 (2008年3月份) 开始, 持续至大二第一学期 (2008年12月份) , 四级考试前一周结束。实验班与普通班听力训练均安排在听力课时间, 每节课安排30分钟。
实验班所选材料为VOA材料 (Standard English) , 每分钟大约180单词。英语本族人的语音语调和语速。而CET-4语速为每分钟130左右。具体操作方法:每节听力课前30分钟, 全班一起听VOA材料, 一句话一句话地听, 老师将学生听到的内容写在黑板上, 反复听原句, 直至听出完整的句子。然后全班集体训练, 大声、快速、准确地模仿原句, 直至脱口而出, 达到材料的语速。下次上课老师检查学生模仿的结果, 让学生重复原文。大一结束, 检查效果, 并延续至大二。
普通班采用《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 (外语研究与教育出版社) 第二册。每次听力课前30分钟开始, 只听第三部分 (passage部分) , 听三遍, 中间穿插老师讲解。同实验班一样, 持续2个学期, 最后参加全国英语四级考试, 得出结果。
1.3阶段性测试成绩及学生反馈意见
在大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时, 得到阶段性评价。这里以期末考试听力部分得分为标准, 满分15分, 试题包括3部分, 第一部分为5个short dialogues, 每个对话各出一道题, 每题一分;第二部分为1个long dialogue, 针对这一个对话出5道题, 每题一分;第三部分为一段passage听写, 出5个空白, 每个一分。阶段性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阶段性测试表明, 学生在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之后, 在平均分和得分率均有所提高, 如下表3所示:
注:Ⅰ测试为摸底测试, Ⅱ测试为阶段性测试
在大一第二学期快结束时, 征求学生对本材料的反馈意见。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 问卷内容包括以下内容:1.个人情况, 2.我对此实验方法的态度, 3.我的意见。要求学生以书面的形式写成一段文字。其中有85%的学生对此实验方法抱有积极乐观态度, 并支持此做法, 认为此做法有效;另有10%的学生抱有不确定的态度, 还有5%的学生反对此做法, 认为此做法无效。
2.最终结果与讨论
在2008年12月份要求学生参加CET-4考试, 测得最终结果以便讨论。在2008年12月份CET-4考试中, 听力的分值为35%, Section A部分由两种题型构成:短对话和长对话。短对话部分有8题, 占分值的8%;另外, 还有两篇长对话, 出题模式类似于现行托福考试中的听力Part B, 每篇3至4题, 共7题, 分值比例为7%, Section A部分共占15%;Section B部分为短文题, 即我们俗称的段子题 (passage) , 共3篇, 每篇3到4题, 共10题, 分值比例10%;Section C为复合式听写, 其中词汇听写有8个空, 句子听写3句, 复合式听写部分总共占分值的10%;总分为249分。最终测试结果得分情况如表4所示:
讨论: (1) 这表明“精听”能够有效地提高四级成绩, 解决听速与语速的时间差, 即错配问题。一般来说, 听者对内容不熟悉, 听力理解速度低于说话速度, 所以造成逆向错配。这是学生跟不上英语语速的直接原因, 因此导致失分。
(2) 在四级考试结束之后, 再次对学生作了调查问卷, 在接受实验的60人中, 有90%的人支持此实验方法, 认为该实验有效, 可以消除对听力的恐惧;持有不确定态度的有5%;还有5%的学生认为效果无效。在测试中的90%的人持有积极肯定的态度, 认为该实验有助于帮助学生消除恐惧心理, 增加自信心, 调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获得成就感, 值得进一步推广。
结论
笔者认为此方法有助于CET-4成绩的提高, 更有助于帮助学生消除恐惧心理, 增加自信心, 调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尤其是对于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英语起点不统一、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偏低的情况下, “精听”这一方法能卓有成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和分析塔里木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听力课的现状和问题存在的原因, 笔者提出了解决建议并通过本校本科学生实证研究, 旨在提高本校学生在CET-4考试中的听力成绩并帮助学生消除恐惧心理, 增加自信心, 调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获得成就感。
关键词:塔里木大学,听力课本现状,解决建议
参考文献
[1]Armstrong, S.L.What some concepts might not be[J].Cognition, 1984:263-308.
[2]孔艳萍等.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有效模式——综合室教学法[J].外语界, 2001, 12.
[3]李开荣.听力的语言心理认知与训练[J].外语界, 2002, 2.
[4]黄秀君, 周维江.大学英语“高起点听力训练法”的实证研究.英语研, 2007, 1.
[5]刘瑞雪.从心理语言角度探讨英语听力理解技巧, 外语界, 1993, 4.
【塔里木大学教务处】推荐阅读:
塔里木、吐哈油田介绍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