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段考质量分析(精选7篇)
此次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就总体而言,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难易适中,知识面广,科学性与代表性强,强调了数学的适用性与生活化,重视知识理解与过程的考查,试题的呈现形式多样化,讲求方法的渗透与能力的培养。
本次考试,我班应考54人,实考54人。平均分66.49分;80分以上有7人,优秀率12.9%;60分以上有37人,及格率68%;不及格17人,其中50几分有4人,40几分有2人,30几分以下有1人。从考试结果来看,我班虽然大部分学生适应能力差,解题,分析思路不够清晰,不能很好联系实际进行答卷,少数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思路清晰,能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但整体上计算准确率不高。有部分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容乐观,他们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欠缺。看到成绩不够理想的同时,我们更要把目光关注到试卷反应的各种问题上来,发现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反思。我班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不够好,如:学生不能认真审题,认真答题。体现在列式计算后不写单位名称。还有的在解应用题后不写答案等;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解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位置与方向中的数对表示物体的准确位置;圆周率的比值是圆周长和直径的比等。3.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尤其是学困生的正确率太低,算理不明,不能灵活的运用简便方法。部分学生能列出应用题的相应的算式,但最后算错了。4.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或训练的不扎实。5.学生对题型不够熟悉,在答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自信心不够。6.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还没有到位,课堂教学缺乏知识拓展一类问题的思维训练。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历史 教学质量 自主学习 教学措施
传统历史课程教材和课堂教学越来越不适合新形势的要求,新课改的普及和推广,势必是带给教师和学生的新挑战和新体验,同时也给死气沉沉的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新课改旗帜下的教师,要有敏锐的意识,剖析新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转变传统的思维观念,将学生从以前“灌输”的教育中解放出来,促进学生从被动接受向积极主动学习的学习主人翁转变。同时,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新课改中,应该积极参与学习,与老师多交流、积极配合,充分利用国家教育改革带来的自我展示平台和教学资源,响应新形势下教育理念和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做学习的主人,争取早日成为有用人才。
一、新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陈旧,授课方式枯燥单一
众所周知,高中课堂存在课时紧张、知识点繁杂、记忆难度大等特点。因此,在高考的压力下,许多老师为了提高课堂的所谓质量,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日常的教学活动,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一节课整整45分钟,老师的知识点讲解、知识结构的建立就占了大部分时间,而学生的理解和消化时间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缺少思考,即使学到了知识,也会因为理解力缺失,只是学到了皮毛而已。而且,久而久之,学生会厌倦这种枯燥单一的学习方式,对学习失去兴趣。
特别是,许多教师受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影响,思想比较落后,很简单地将高中历史教学看成一门考试的科目。授课以考试升学为目的,以提高考试成绩为前提前提。往往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个性化的发展,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种为了教学而教学,为了学习而学习的教学活动,不仅无法深层次挖掘历史教材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同时,也让历史教学考试服务。
2.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一刀切”现象严重
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熟不知,在学习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不管教学过程能否顺利进行,还是教学成果是否优胜,都是通过学生来反应的。由此可见,教师应该将学生放在第一位,认真考虑学生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学内容,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思考的潜力,加深学生的理解。
然而,还是有老师为了高考的任务,采用统一性、一致性的教学模式,加快教学速度,忽视了教学中的灵活多用与思维发散,让学生拘泥于课堂,成为考试的机器,在高考的路上为了成绩拼命学习,而这完全违背了学习的初衷!
二、新形势下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措施
1.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那么,作为一名老师应该了解这一点,在高中教学中放宽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高效优质的高中历史教学课堂。尤其是近年来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应用,让学生学习、老师教学的方式有了多种选择。老师的新思维、新方法教学,会让学生受益匪浅。在快乐轻松的参与中,牢牢理解并掌握知识。同时,还原学生主人翁的地位,学生的学习意识增强,成绩自然而然不用担心了。
2.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所谓树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从某种角度讲,教育是为了个性化的发展,而不是让学生在考试的泥潭中迷失自我、失去自我。最后都成为没有个性特色,一模一样的“小树叶”!老师应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有针对性、代表性、梯度性的教学手法,对学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真真切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老师可以根据学生能力强弱,有层次辅导。对一些学习吃力的学生,可以让其识记基础知识要点、知识疑难点归纳、基础知识练习等;而对于能力好的学生,可以跳过基础知识学习,根据自己能力做一些又提高性的题目,或者拓展一些课外知识。这种层次分明的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加强老师与学生的沟通,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结语
科学合理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掌握知识的关键。因此,新形势下,教师应该顺应时代潮流,紧跟时代的步伐。创新教育理念,开展灵活多变、层次鲜明、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来增强历史课堂的灵活性、生动性与形象性,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同时,转变学生学习的主人翁地位,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快乐参与学习,轻松掌握课堂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 姚春敏. 高中历史教学中“史地”结合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09(08).
[2] 马文平. 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如何改变教学观念[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S2).
段考质量分析
11月11日,我县举行了期中测试,本次测试是对学生半个学期以来的学习情况进行的一次检测。就这次考试情况我做了以下分析:
一、成绩统计
参考人数32人,平均分67.7分,及格率75%,优秀率37.5%,最高分95分,最低分6.5分,低分率为21.8%
二、试题特点及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本次测试,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灵活应用程度不做太高的要求,从整体上看,试题偏易。下面我就我班的答题情况作如下分析:
1、学生学习知识不够踏实,很多学生还不懂得要掌握知识,学习知识还是处于被迫阶段,所以有些细节的地方丢分现象比较严重.2、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第一大题:拼音与汉字28分,丢分比较多,特别是第3小题,音序和音节写不对。第二大题:词语。丢分也比较多,特别是第一小题,看拼音写词语,因为错别字而丢分的情况最多。第六小题是选词填空,不理解,乱选而丢分。第三大题:综合积累与运用。丢分的同学也多,第一小题,按课文内容填空,好多同学会背不会写,因此而丢分。第二小题,按要求写句子,主要是“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这一句不会扩写。第三小题是阅读短文,按要求做题。第(3)小题加标点的错最多。第(4)小题用几句话介绍凌云的秋天,有几个同学一个字都不会写。
三、测评反思
1、基础知识一定要掌握,否则考试时就会“吃大亏”。
2、在拼音的教学过程中,一些特殊的情况一定要想办法让学生掌握。
3、阅读题,学生接触少,还不会阅读,读不懂阅读材料的内容。
4、基础知识是基本,特殊知识是难点,抓住特殊知识的同时,不放松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四、教学思考
1、拼音一定要学生过关,在家还要请家长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
2、课文内容要多练、多读、多复习。
3、课本上出现的音节词要反复听写。
4、应增加课外阅读量,多找比较短浅的短文给学生阅读和练习。
桂林医学院药学 唐岩松
一、单选题(A1型题-最佳选择题)(本大题共120小题,共120分)
29.硫喷妥钠与铜盐的鉴别反应生产物为: A.紫色
B.蓝色
C.绿色
D.黄色
30.巴比妥类药物在吡啶溶液中与铜离子作用,生成的络合物颜色通常是 A、红色 B、紫色 C、黄色 D、蓝绿色
31.下列哪种方法可以用来鉴别司可巴比妥: A.与溴试液反应,溴试液褪色
B.与甲醛-硫酸反应,生成玫瑰红色产物 C.与铜盐反应,生成绿色沉淀
D.与三氯化铁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
32.精密称取苯巴比妥钠0.2071g,依法用硝酸银滴定液(0.1001mol/L)滴定,消耗8.02ml,每1ml硝酸银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5.75mg的苯巴比妥钠,计算含量。A、99.8%
B、94.4%
C、98%
D、97.76%
33.巴比妥类药物含量测定可采用非水滴定法,最常用的溶剂为
A、甲醇-冰醋酸
B、醋酐
C、二甲基甲酰胺
D、苯-乙醇
34.巴比妥酸无共轭双键结构,可产生紫外特征吸收的条件是:
A.弱酸性条件
B.酸性条件
C.碱性条件
D.在强碱性下加热后
35.紫外分光光度法在酸性条件下可测定其含量的非芳香取代的巴比妥类药物是: A.巴比妥酸
B.硫喷妥钠
C.苯巴比妥
D.巴比妥钠
36.使用溴量法测定司可巴比妥钠的含量,已知司可巴比妥钠的分子量为260.2,每1m1溴滴定液
(0.05mol/l),相当于司可巴比妥钠的量为
A.13.0lmg
B.6.505mg
C.130.lmg
D.65.05mg
37.下列芳酸类药物哪一个易溶于水: A.丙磺舒;
B.对氨基水杨酸钠;
C.阿司匹林;
D.水杨酸
38.双相滴定法可适用的药物为: A.阿司匹林
B.对乙酰氨基酚
C.水杨酸
D.苯甲酸钠
39.对氨基水杨酸中的特殊杂质是: A.苯酚
B.苯胺
C.间氨基酚
D.水杨酸
40.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或阿司匹林肠溶片时,第一步滴定反应的作用是: A.有利于第二步滴定 B.使阿司匹林反应完全 C.消除共存酸性物质的干扰 D.便于观测终点
41.两步滴定法适于滴定的药物是: A.苯甲酸钠
B.水杨酸乙二胺
C.双水杨酸酯
D.阿司匹林片剂
42.阿司匹林加碳酸钠试液加热后,再加稀硫酸酸化,产生的白色沉淀是:
A.醋酸苯酯
B.苯酚
C.乙酰水杨酸
D.水杨酸
43.用双相滴定法测定含量的药物为
A、阿司匹林
B、对乙酰氨基酚
C、水杨酸
D、苯甲酸钠
44.在药物的酸碱滴定中,要求采用中性乙醇做溶剂,所谓“中性”是指
A、PH=7
第 1 页 / 共 9 页 药物分析习题集-药学本科用
桂林医学院药学 唐岩松
B、对所用指示剂显中性
C、除去酸性杂质的乙醇
D、对甲基橙显中性
45.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是因为 A、片剂中有其他酸性物质 B、片剂中有其他碱性物质 C、需用碱定量水解
D、阿司匹林具有酸碱两性
46.中国药典所收载的亚硝酸钠滴定法中指示终点的方法为
A、电位法
B、永停法
C、外指示剂法
D、不可逆指示剂法
47.提取容量法测定碱类药物时,最常用的碱化试剂是: A.碳酸氢钠 B.氢氧化钠
C.氨水 D.盐酸
48.盐酸丁卡因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钠作用生成 A、重氮盐
B、N-亚硝基化合物
C、亚硝基苯化合物
D、偶氮氨基化合物
49.亚硝酸钠滴定指示终点的方法有若干,我国药典采用的方法为:
A.电位法
B.外指示剂法
C.内指示剂法
D.永停滴定法
50.在亚硝酸钠滴定法中,加KBr的作用是在被测溶液中
A、添加Br-
B、生成NO+• Br-C、生成HBr
D、生成Br2
51.提取容量法测定碱类药物时,最常用的提取溶剂是:
A.氯仿
B.盐酸
C.氨水
D.醋酸
52.盐酸普鲁卡因常用鉴别反应有: A.重氮化-偶合反应
B.氧化反应
C.三氯化铁反应
D.碘化反应
53.亚硝酸钠滴定法中,加入KBr的作用是:
-
A.添加Br
B.生成NOBr
C.生成HBr
D.生产Br2
54.药物分子中具有下列哪一基团才能在酸性溶液中直接用亚硝酸钠液滴定:
A.芳伯氨基
B.硝基
C.芳酰胺基
D.酚羟基
55.非水法滴定苯骈噻嗪类药物时,HClO4与
A、母核上氮原子作用
B、侧链上氮原子作用
C、分子中所有氮原子作用
D、未被氧化的分子作用
56.酸性染料比色法中,水相的pH值过小,则: A.能形成离子对
B.有机溶剂提取能完全
C.酸性染料多以分子状态存在 D.生物碱几乎全部以分子状态存在:
57.硫酸阿托品中检查莨菪碱是利用了两者的 A、碱性差异
B、对光选择吸收性质差异
C、溶解度差异
D、旋光性质差异
58.硫酸奎宁分子式是(C20H24N2O2)2·H2SO4·2H2O,如果用非水法测定,则一分子的硫酸奎宁应消耗HClO4的分子数为: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9.某药物遇香草醛,生成黄色结晶,此药物是 A、苯巴比妥
B、异烟肼
C、奋乃静
D、尼可刹米
60.在酸性染料比色法中,对溶液PH值的要求下列哪一种说法不对?
A、必须使有机碱与H+结合成盐
B、必须使有机碱成阳离子,染料成阴离子 C、必须使酸性染料成分子状态 D、必须有利于离子对的形成
第 2 页 / 共 9 页 药物分析习题集-药学本科用
桂林医学院药学 唐岩松
61.有氧化产物存在时,吩噻嗪类药物的鉴别或含量测定方法可选择
A、非水溶液滴定法
B、紫外分光光度法
C、荧光分光光度法
D、钯离子比色法
62.非水碱量法中最常用的指示剂是: A.淀粉碘化钾
B.酚酞
C.甲基红 D.结晶紫
63.维生素B1的特有反应为 A.Kober反应 B.坂口反应 C.硫色素反应
D.硅钨酸沉淀反应
64.精密称取维生素C约0.2g,加新煮沸放冷的蒸馏水100ml,与稀醋酸10ml使溶解,加淀粉指示剂1ml,立即用碘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持续的蓝色。此操作中加新煮沸放冷的蒸馏水的目的是 A、使维生素C溶解
B、除去水中微生物的影响 C、使终点敏锐
D、消除水中溶解氧的影响
65.某药物在三氯醋酸存在下经水解,脱羧,失水等反应转变为糠醛,再与吡咯在50℃反应而产生蓝色,该药物为:
A.苯甲酸钠 B.盐酸硫胺
C.维生素C D.四环素
66.维生素C一般表现为一元酸,是由于分子中 A、C2上的羟基
B、C3上的羟基
C、C6上的羟基
D、二烯醇基
67.维生素A在盐酸存在下加热后,在350~390nm波长间出现3个最大吸收峰,这是因为维生素A发生了 A、氧化反应 B、去水反应
C、水解反应 D、异构化反应
68.在饱和无水三氯化锑的氯仿溶液中呈现不稳定蓝色的药物为 A.维生素B1 B.维生素C
C.维生素A D.维生素E
69.2,6-二氯靛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终点时溶液
A、红色→无色
B、蓝色→无色
C、无色→红色
D、无色→蓝色
70.需检查特殊杂质游离生物酚的药物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E
71.下列药物中能用硫色素鉴别的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C C.维生素B1 D.链霉素
72.鉴别雌激素类药物可采用与什么作用生成偶氮染
料
A.四氮唑盐 B.重氮苯磺酸盐 C.亚硝酸铁氰化钠 D.重氮化偶氮试剂
73.四氮唑比色法可用于测定下列那类药物的含量
A.异烟肼 B.抗生素 C.维生素 D.甾体激素
74.四氮唑比色法可用于下列哪个药物的含量测定
A.可的松 B.睾丸素 C.雌二醇 D.炔雌醇 E.黄体酮
75.Kober反应用于定量测定的药物为
A、口服避孕药 B、雌激素
C、雄性激素
D、皮质激素
76.四氮唑比色法测定皮质激素时,下列哪一个药物反应最快?
A、地塞米松磷酸钠
B、可的松 C、氢化可的松
D、醋酸氢化可的松
第 3 页 / 共 9 页 药物分析习题集-药学本科用
桂林医学院药学 唐岩松
77.Kober反应可用于测定下列那类药物的含量
A.甾体激素 B.抗生素 C.维生素 D.异烟肼
78.各国药典对甾体激素类药物常用HPLC测定其含量,主要原因是
A.它们没有紫外特征吸收,不能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B.不能用滴定分析法进行测定
C.由于“其它甾体”的存在,色谱法可消除它们的干扰 D.色谱法的准确度优于滴定分析法
79.可用四氮唑比色法测定的药物为
A.雌二醇 B.甲睾酮 C.醋酸甲地孕酮 D.苯丙酸诺龙 E.醋酸地塞米松
A.红外吸收光谱 B.茚三酮反应 C.羟肟酸铁反应 D.三氯化铁反应
86.具有氨基糖苷结构的药物是 A、链霉素 B、青霉素G C、头孢拉定 D、金霉素
87.青霉素分子中的氢化噻唑环含有一个硫原子,开环后形成巯基,所以可用下列哪种方法进行: A.碘量法
B.酸碱滴定法
C.汞量法
D.紫外分光光度法
88.下列关于庆大霉素叙述正确的是
A.在紫外区有吸收 B.可以发生麦芽酚反应 C.可以发生坂口反应 D.有N-甲基葡萄糖胺反应 80.在链霉素的鉴别实验中,其水解产物链霉胍的特有反应为: A.茚三酮反应 B.麦芽酚反应
C.N-甲基葡萄糖胺反应 D.坂口反应
81.四环素类在碱性条件下形成: A.差向四环素 B.脱水四环素 C.异四环素 D.脱水差向四环素
82.麦芽酚反应是下列哪类药物的特有反应
A.葡萄糖 B.链霉素 C.水杨酸 D.青霉素 E.Vit C
83.不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分析的药物有
A.水杨酸 B.对乙酰氨基酚 C.庆大霉素 D.青霉素类 E.维生素A
84.四环素类在强酸条件下形成
A.差向四环素 B.脱水四环素 C.异四环素 D.脱水差向四环素
85.下列不属于青霉素的鉴别反应的是
二、多选题(X型题-多选题)(本大题共80小题,共160分)
18.卤素药物经氧瓶燃烧后可采用下列方法测定 A、银量法
B、碘量法
C、离子选择电极法
D、比色法 E、紫外法
19.体内药物分析样品的选取原则包括:
A.应根据不同的分析目的与要求进行选取
B.可随意选取样品
C.所取样品应能够正确反映药物浓度
21.体内药物分析中,去除蛋白质的方法主要有: A.加入中性盐
B.加入可与水混合的有机溶剂 C.紫外分光光度法 D.高效液相色谱法 E.组织的酶消化法
22.5,5-取代巴比妥类药物具备下列性质
A、弱碱性
B、弱酸性
C、与氢氧化钠试液共沸产生氨气
D、与吡啶硫酸铜试液作用显紫色
E、在碱性溶液中发生二级电离,具紫外吸收 23.影响银量法测定巴比妥类药物含量的因素有
第 4 页 / 共 9 页 药物分析习题集-药学本科用
桂林医学院药学 唐岩松
A、测定温度
B、取样量大小
C、碳酸钠溶液的浓度
D、终点观察误差 E、标准液浓度
24.巴比妥类药物的性质(特性)是:
A.弱酸性
B.易水解
C.易与重金属离子反应
D.具有紫外特征吸收 E.强酸性
25.巴比妥类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项目有 A、酸度
B、炽灼残渣
C、比旋度
D、中性或碱性物质 E、乙醇溶液的澄清度
26.巴比妥类药物的鉴别方法有 A、与钡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B、与镁盐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C、与银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与铜盐反应生成有色物质 E、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27.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与三氯化铁反应产生有色溶液或沉淀的药物有 A、枸橼酸
B、乙酰水杨酸
C、羟苯乙酯
D、对氨基水杨酸 E、丙磺舒
28.下列药物中属于芳酸类药物的有 A、水杨酸
B、乙酰水杨酸
C、苯甲酸钠
D、水杨酸甲酯 E、枸橼酸
29.能和FeCl3试液产生颜色反应的药物是: A.苯甲酸钠
B.水杨酸
C.对乙酰氨基酚
D.氢化可的松 E.丙酸睾酮
30.芳胺类药物的化学特性是:
A.芳伯氨基特性
B.水解反应
C.与三氯化铁的呈色反应
D.茚三酮反应 E.硫色素反应
31.乙酰水杨酸中的游离水杨酸 A、是在贮存中氧化产生的B、是在贮存中水解产生的
C、可与硫酸铁胺溶液形成紫堇色加以检出 D、可将其水溶液滴于石蕊试纸上进行检出 E、可氧化成醌型有色物质
32.下列哪些药物能与亚硝酸钠、β-萘酚作用生成沉淀?
A、对氨基水杨酸钠
B、盐酸丁卡因
C、肾上腺素
D、麻黄碱
E、对乙酰氨基酚
33.盐酸普鲁卡因常用的鉴别反应有 A、重氮化-偶合反应
B、红外光谱法
C、氧化反应
D、碘仿反应
E、水解产物反应
34.属于苯乙胺类药物的有
A、苯海拉明
B、醋氨苯砜
C、盐酸麻黄碱
D、异丙肾上腺素 E、盐酸普鲁卡因
35.盐酸普鲁卡因采用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含量时的反应条件是:
A.强酸
B.加入适量溴化钾
C.室温在10~30℃
D.滴定管尖端深入液面 E.边滴边搅拌
36.影响重氮化反应的因素有
A、药物的化学结构
B、酸及酸度
C、芳伯氨基的碱性强弱
D、反应温度 E、滴定速度
37.关于亚硝酸钠滴定法的叙述,错误的有: A.对有酚羟基的药物,均可用此方法测定含量 B.水解后呈芳伯氨基的药物,可用此方法测定含量 C.芳伯氨基在碱性液中与亚硝酸钠定量反应,生成重氮盐
D.在强酸性介质中,可加速反应的进行
第 5 页 / 共 9 页 药物分析习题集-药学本科用
桂林医学院药学 唐岩松
38.可消除吩噻嗪类药物中氧化产物干扰的含量测45.维生素A分子中含有共轭多烯醇侧链,因此它定方法有 具有下列物理化学性质 A、紫外标准对照法 A、不稳定,易被紫外光裂解 B、导数分光光度法 B、易被空气中氧或氧化剂氧化 C、萃取-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C、遇三氯化锑试剂呈现不稳定蓝色 D、钯离子比色法 D、在紫外区呈现强烈吸收 E、铈量法 E、易溶于水 39.生物碱一般的鉴别反应有 46.用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以下叙述A、沉淀反应 中正确的有 B、显色反应
A.是基于维生素C的还原性 C、熔点测定
B.在碱性条件下滴定 D、红外光谱法 C.用淀粉作指示剂 E、紫外光谱法 D.须先加入丙酮消除亚硫酸氢钠的干扰 40.RP-HPLC法测定生物碱药物时存在的问题如保47.当用薄层色谱法对维生素A类进行鉴别时,其同留时间过长、拖尾等,可采用下列方法加以解决。
类物之间极性的大小与
Rf
值的关系是:
A、加扫尾剂
A.极性小者Rf值小
B、加酸使生物碱成盐 B.极性小者Rf值大 C、用硅胶作固定相
C.极性大者Rf值大
D、提取后再测定 D.极性大者Rf值小 E、用金刚烷基硅烷化硅胶作固定相 E.两者之间关系不大 41.液-液提取中,影响提取率的因素有 48.硅钨酸重量法测定维生素B1,沉淀于80℃干燥,A、溶液的PH值
这与
B、提取溶剂
A、沉淀组成有关
C、溶剂沸点
B、换算因数有关
D、提取次数 C、沉淀形状有关 E、提取溶剂的用量 D、沉淀纯度有关
42.下列药物用非水滴定法测定含量时,需加醋酸E、保持4分子结晶水有关 汞处理的有 49.甾类激素的特殊杂质检查项目有 A、氯氮卓
A、碱度或酸度 B、盐酸异丙嗪
B、雌酮 C、尼可刹米
C、其他甾体 D、盐酸氯丙嗪 D、乙炔基 E、盐酸硫达利嗪 E、杂质吸收度
50.黄体酮在酸性溶液中可与下列哪些试剂反应呈色 43.铈量法测定苯骈噻嗪类药物含量,用下列什么方法指示终点?
A、永停滴定法 B、淀粉指示剂法 C、电导法
D、被测物自身颜色变化法 E、电位法
44.维生素C与分析方法的关系有
A.二烯醇结构具有还原性,可用碘量法定量 B.与糖结构类似,有糖的某些性质 C.无紫外吸收 D.有紫外吸收
E.二烯醇结构有弱酸性
A.2,4-二硝基苯肼 B.三氯化铁 C.硫酸苯肼 D.异烟肼 E.四氮唑盐
51.在酸性溶液中能与异烟肼试剂产生黄色化合物的甾体激素有 A、黄体酮 B、睾丸素 C、炔雌醇 D、可的松
E、地塞米松
第 6 页 / 共 9 页 药物分析习题集-药学本科用
桂林医学院药学 唐岩松
52.异丙肾上腺素可用下列哪些方法进行鉴别?
A、氧化反应
B、三氯化铁反应
C、甲醛-硫酸反应
D、戊二醛反应 E、香草醛反应
53.醋酸可的松软膏的含量测定可采用 A、四氮唑比色法 B、盐酸苯肼法 C、紫外分光光度法 D、硝酸银滴定法 E、三氯化铁比色法 54.四氮唑比色法
A、是Δ4-3酮结构的特征反应 B、在氢氧化四甲基铵溶液中进行 C、避光暗处保存 D、生成红色或蓝色 E、以乙醇为溶剂
55.链霉素的鉴别方法有 A、坂口反应 B、麦芽酚反应 C、三氯化铁反应 D、茚三酮反应
E、N-甲基葡萄糖胺反应
56.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分析的药物有: A.水杨酸
B.对乙酰氨基酚
C.庆大霉素
D.青霉素
E.维生素A
57.和茚三酮发生呈色反应的药物是: A.苯巴比妥
B.土霉素 C.氨基酸
D.链霉素 E.庆大霉素
58.影响碘量法测定青霉素类药物的因素有 A、指示剂用量 B、酸度 C、滴定剂浓度 D、反应时间 E、温度
59.下列有关庆大霉素叙述正确的是: A.在紫外区无吸收
B.属于碱性、水溶性抗生素 C.有麦芽酚反应
D.在230nm处有紫外吸收
60.某些注射液中常含有抗氧剂(亚硫酸盐、焦亚硫酸盐)干扰碘量法、铈量法的测定,消除的方法是: A.加碱 B.加乙醇 C.加丙酮 D.加甲醛 E.加酸
65.适合用电泳法测定的样品是: A.磺胺嘧啶 B.黄体酮 C.核苷酸 D.蛋白质 E.维生素E
66.生物制品进行的安全性检查有
A、热原检查
B、过敏反应检查
C、无菌检查
D、异常毒性检查 E、含量均匀度检
67.生物样品测定前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
A、生物样品中被测物浓度低
B、成分复杂,干扰多
C、药物在体内以多种形式存在 D、蛋白质对测定有干扰 E、测定工作量大
68.常用电泳法有
A、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B、纸电泳
C、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D、毛细管电泳
E、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69.去除生物样品中蛋白质的方法有
A、加入中性盐
B、加入强酸
C、加入重金属离子
D、加入与水相混溶的有机溶剂 E、加蛋白水解酶
70.中药制剂定性鉴别方法一般包括: A.性状鉴别 B.显微鉴别 C.微生物法 D.电泳法
E.物理化学方法
71.中药制剂的薄层色谱鉴别,常采用什么对照品?
A、标准制剂
B、药材对照品
C、样品稀释液
第 7 页 / 共 9 页 药物分析习题集-药学本科用
桂林医学院药学 唐岩松
D、有效成分对照品 E、对照Rf值
五、问答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79分)
5.若已知某6瓶标签不清楚的试剂瓶中装有如下一些药物,你能否将其分别开?(5分)
巴比妥、苯巴比妥、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硫喷妥钠
6.如何区别乙酰水杨酸和水杨酸?(4分)7.对乙酰氨基酚中对氨基酚的检查?(5分)8.用提取中和法测定生物碱类药物时,对提取溶剂有什么要求?(4分)
9.什么是维生素,分为哪几类,各是什么?(6分)10.异烟肼法测定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原理是什么?(3分)
11.试述四环素类抗生素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情况。(5分)
12.生物学法和物理化学法测定抗生素类药物的含量, 各有哪些优缺点?(8分)
14.生物样品进行分析前处理时,为何要去除蛋白质,常用去除蛋白质的方法有哪些?(7分)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56分)1.(5分)硫酸钡中砷盐检查是取本品适量,加水23ml与HCl5ml,加标准砷溶液2ml依法检查,含砷量不得超过1ppm,试计算应取本品多少克?每1ml标准砷溶液相当于1ug的As。
2.取葡萄糖2克,按药典规定检查硫酸盐,结果与2-标准硫酸钾溶液(每1ml含SO4100ug)2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求疏酸盐的限量为多少?(5分)
3.取苯巴比妥0.4045g,加入新制的碳酸钠试液16ml使溶解,加丙酮12ml与水90ml,用硝酸银滴定液(0.1025mol/L)滴定至终点,消耗硝酸银滴定液16.88 ml,求苯巴比妥的百分含量(每1ml0.1mol/L硝酸银相当于23.22mg的C12H22N2O3?(5分)4.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取本品约40mg,精密称定,置250ml量瓶加0.4%氢氧化钠溶液50ml溶解后,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l00ml量瓶中,加0.4%氢氧化钠溶液10ml,加水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在257nm的波长处
1%E1测定吸收度,按CHNO的吸收系数(cm)为71589
2328nm,该波长处的吸收度为0.473,在300、316、340和360nm波长处的吸收度与波长328nm处吸收度的比值符合规定,不需要校正吸收度的数值,求该供试品的含量为标示量的百分含量。(换算因素为1900)
6.(9分)维生素E中游离生育酚(M=430.8g/mol)的检查:取本品0.1g,加无水乙醇5ml溶解后,加二苯胺试液1滴,用硫酸铈滴定液(0.01mol / L)滴定,消耗硫酸铈滴定液(0.01020mol / l)不得过0.98ml,计算其限量。
7.(7分)称取维生素A供试品(标示量为100万单位/g)0.1128g,用环己烷配成100ml溶液,精密量取此溶液1ml,用环己烷稀释至100ml,在波长300,316,328,340和36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分别为0.332,0.533,0.587,0.477和0.176。计算维生素A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含量?
8.取标示量为100mg的苯巴比妥片10片,总重为1.5960g,研细后称取O.1978g,用硝酸银液
(0.1mol/L)滴定到终点、用去5.40ml硝酸银液。每1ml硝酸银液(0.1mol/L)相当于23.22mg的C12H12N203,计算苯巴比妥片按标示量表示的百分含量为多少?(5分)
9.(5分)药典中测定复方氢氧化铝片含量时规定:复方氢氧化铝片中氢氧化铝含量按氧化铝计算,不得少于0.116克。具体操作步骤为:取本品10片,测得重量为4.3662克,研细,称得粉末0.1133克,加HCl煮沸,过滤,滤液滴加氨试液至恰析出沉淀,再加稀HCl使 沉淀恰溶解,加NH4 Ac缓冲液10ml,精密加入0.05002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25ml,煮沸,放冷,加计算,即得。若样品称样量为0.0408g,测得的吸收度为0.620,计算乙酰氨基酚的含量。(5分)5.(5分)取维生素A滴剂0.1810g(标示量500000IU/g),用环己烷配成100ml溶液,精密量取此溶液1ml,用环已烷稀释为100ml,其吸收峰波长为
第 8 页 / 共 9 页 药物分析习题集-药学本科用
桂林医学院药学 唐岩松
0.2%二甲苯酚橙指示液2ml,用0.04994mol/L锌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转变为红色即得。消耗锌液体积为13.20ml,空白消耗锌液为24.60ml(每1ml0.05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相当于2.549mgAl2O3)。问此复方氢氧化铝中氢氧化铝含量是否合格?
10.(5分)盐酸普鲁卡因提取容量法测定含量:
药典规定,本品含盐酸普鲁卡因(C13H20N2O2·HCl)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
精密量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盐酸普鲁卡因0.2g)置分液漏斗中,加氨试液3ml成碱性后,分次用氯仿(依次15,10,10ml)振摇提取,使普鲁卡因均溶入氯仿中,每次提取液滤过,合并氯仿液,滤器用少量氯仿洗净,洗液与滤液合并后在水浴上蒸发至近干,加中性醇5ml与硫酸滴定液(0.025mol/L)25.00ml,在水浴上加热至氯仿的臭气完全消失,放冷,加甲红指示液数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05mol/L)滴定剩余的硫酸,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硫酸滴定液(0.025mol/L)相当于13.64mg的C13H20N2O2·HCl。实验数据如下:
标示量:1%
取样量20.00ml V0:25.38ml
V:10.56ml 硫酸滴定液浓度:0.02489mol/L
氢氧化钠滴定液浓度:0.05012mol/L
七、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9分)
1.试述用重氮化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原理(包括用外指示剂指示终点的原理),并简述其测定的操作步骤及应用本法测定中应注意的问题。(9分)
2.(7分)药典规定注射用青霉素钠粉末含青霉素钠量应为90.0~115.0%.。具体操作方法为:精密称取供试品72.1mg,置1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5ml,置碘瓶中,加1M氢氧化钠液1ml,放置20分钟后,再加1M盐酸1ml,PH4.5的醋酸钠缓冲液5ml,0.01M碘液15.00ml,密塞,在20~25℃暗处放置20分钟后,用0.01mol/L硫代硫酸钠液滴定,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消耗硫代硫酸钠液体积为4.63ml,同时做空白试验,消耗硫代硫酸钠液14.32ml,(每1ml 0.01mol/L 碘液与0.4443mg青霉素钠相当)。问青霉素钠含量是否合格?并指出此实验的空白试验应如何操作? 已知碘液浓度为0.0102mol/L,硫代硫酸钠液浓度为0.0113mol/L。
3.用薄层色谱法检查杂质有哪几种类型? 请简要说明。(13分)
八、结构题(根据给出的结构写出中文名称,根据给出的中文名称画结构)(本大题共2小题,共2分)
1.2.九、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1.药典
2.杂质限量
岭北中学李涌花
本次期中考试采用县教研室试卷,现做考试质量分析如下:
一、考试成绩统计:
本次期中考试年段最高分48分,及格人及格率91.7%;年段平均分37.7分。
二、命题设计:
考试范围为八年级上下册、九年级上下册。考题覆盖面广,重点突出。
本次考试目的是检测开学以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为下阶段教与学提供有效依据,从而有针对性地根据学情,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与学质量。
三、存在问题:
教师课堂虽对重点,难点花足功夫,细致讲解,重复强调,而且课上检测,课后反馈。但课后,由于学生没能自觉及时做好复习,练习巩固,使学生知识消化不良,课本基础知识不熟悉或理解不透甚至混乱,没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好适当的识记,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学生考试过程中审题作答存在随意性,考试技巧有待提高等问题,导致知识无法得以有效运用,客观题失误频频;主观题有一部分学生语言表述不规范,要点不突出,逻辑性不强;阅读不认真,有效信息获取不足,概括归纳信息的能力欠缺;旧教材的知识点学生了解的少,得分不多。学生与老师学与教不同步,特别是学生学习主动性,考试结果没有预期的好。
四、今后的改进措施:
1、继续抓基础,反复练习。
2、放慢新授课的速度,使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达到更好的效果。
3、培养学生阅读、概括、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4、考试作业的批改,评讲要及时,应注意审题技巧,答题规范性等问题的指导与训练,对症下药,适当的训练是巩固和理解知识点的必备途径。
5、加强学法指导:指导笔记。
6、对个别学生进行试卷的书写指导
教学建议:
1、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和近年中考、统考试题,把握教学复习备考的大方向。
2、抓一个理念:始终坚持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学习,咬定基础不放松,能力培养是关键。近年中考试题的命题特点是向于新角度,新材料,新观点,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平时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能力培养,学生面对高考试题才能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在掌握双基基础上,把能力培养落到实处。要准确分析问题,首先要掌握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并把它运用到历史思维中去,做到融会贯通。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不断总结体会。
3、抓好三个依据“一是课标、教材,二是学情,三是考纲与考试说明。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中考强调能力考查,强调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掌握基本方法,只
有真正落实《考试说明》中各项能力考核目标,使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才能适应考试要求。
4、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初中历史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励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形式主动学习、探究的精神。
5、指导学生全面地、牢固地掌握学科知识。复习中要稳扎稳打,依据教材落实知识要点和知识结构。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探究,记忆知识要点,通过把握知识点间的线状联系,块状联系,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结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107-01
历史教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如果教师掌握正确、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然而,目前我国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颇多,教师没有意识到历史是一门生动、有趣的课程,而是采用枯燥的知识性教学向学生灌输知识,这就直接导致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提不起兴趣。虽然,每节课都应遵守一定的教学内容,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然而教授教学内容的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效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才能进行有效性教学呢?笔者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心得。
一、学习氛围的营造
1、创建自由质疑的学习环境
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对历史事件进行适当的假设和质疑,在质疑中发挥想象力,任思绪飞扬,视通万里,在质疑与析疑中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2、创设支持性的学习环境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事物本身或是可替代事物的图像放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己通过触觉、听觉、嗅觉等去体会。因此,教师应积极为学生构建高效学习的平台,提供图片、媒体、模具等具有历史承载教学的物品。此外,还应注意课堂秩序的规范、合理,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利用辅助性教材加深对历史的理解、认知。
3、创建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
充分利用最近发展区规律,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向学生思维“施压”,“逼迫”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文本,促进学生的思维由浅层次向深层次发展。
二、课堂互动的有效性
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互动。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是“教师教、学生学”,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失去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就不能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历史,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因此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向导的师生互动能够实现教与学的统一,提高教学质量。上课前,教师应认真备课,在课上随时出现的情况要做好应对准备。虽然做好了精心的课程设计,但教学活动本就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课上免不了会出现不可预期的事情,如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超出了教师的预设、学生提出了一些较为刁钻的问题等,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有些具有思考意义、有些较为偏题、有些甚至是错误的等,这时教师应认真对待这些问题,并加以利用,而不能给予贬低的评价。具有思考意义的问题,应加以引导,循循善诱,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较为偏题的问题,可引导学生课下自己收集相关资料,然后与教师进行交流、探讨;错误的问题,应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错误的地方,以免以后再次发生相同的错误。无论如何,教师应充分利用有效的资源提高教学活动,不要让课堂互动流于形式。有效的课堂互动,需要教师借鉴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案以及自身的经验总结,提高自己对课堂的应变能力。
三、提问的艺术
问题是提高学习最有效的途径,若提出的问题超出了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范围,那么必然会导致学生茫然无措,并对问题的反应表现平淡。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对在课上提出的问题应加以思考,充分考虑学生所拥有的知识及生活经验,从而提出与学生生活、学习有结合点的问题。如在教授隋朝知识中,教师从学生已知的关于隋炀帝的历史知识出发,提出“有人说:隋炀帝是一个十足的暴君,毫无积极之处,对他的评价应全面否定。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这时,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都跃跃欲试,对于如何评价隋炀帝的生平事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然后对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最终掌握了辩证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对隋炀帝的认识,更深入总结了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提高了学生对历史的认知水平。问题的提出能达到这种效果的原因是教师充分考虑到了学生以前学过的关于隋炀帝的历史,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向导性的问题。由此可知,当提出的问题是从学生学过的知识入手或是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思考,会让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更有见地、更得心应手。这主要是从“最近发展区”这一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又适合历史学习的规律考虑的,因此提高教学有效性也就非常顺其自然。
总而言之,教师应坚持不懈地进行实践与探索,以探索出更多的有效教学途径,为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奋斗到底。
参考文献:
[1] 魏 清 王建军 孙立祥.中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一、试卷分析
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八年级下册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试卷总分50分,以基础知识为重点,所学的内容都已覆盖到,难度适中,本试卷时间为50分钟,满分为50分。试卷共四大题,由以下几个题型构成。第一题选择题,共计10分,第二题是材料分析题,共计40分。
二、考试成绩:八年级应考人数77人,实考人数77人,高分率0.05,优秀,0.18,及格,0.53,低分,0.01 综合指数1.15,总成绩居全县第3名,较为理想。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选择题1小题)新中国成立之初,相当于国家宪法一部文献是 答案选B,很多同学选A。错误原因: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不够牢固。
2、(选择题6小题)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上海APEC会议,学生多答A.WTO错误原因: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凭感觉答题。
3、(选择题13小题)写新中国的艺术成就 错误原因:对问题认识不清,复习是没有把该项内容放在重点上,另外11、12、14小题错误也较多,究其原因就是对基本概念不清,掌握基础知识不牢固造成的。
4、材料分析题中对(1)小题的回答,大部分同学答的较好。(2)小题大部分同学答非所问,没有弄清题意。(3)小题,大部分同学对其取得成就的原因分析不够全面准确,是造成失分率高的原因。
5、探究题中17题(1)小题的回答大部分同学都能回答正确,小部分同学答题不全面,基本都能够说出,此题得分较高。(2)小题第一问大多能回答出来,第二问就回答的不够好,分析其原因,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较差。(3)小题是一开放性的问题,学生普遍答的不够好,暴露出学生的总结分析能力较差。18题有点难度,即综合课程内容有体现活学活用的能力,一道好题,能看出学生平时的功底。所以学生能大好该题说明学生会学习。我们学生有85%能很好的回答该题。
四、整改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不能因课改而丢弃基础知识的教学,没有基础知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忽视对中下学生的辅导。基础知识是思考问题、解决和分析问题的工具,离开了对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研究和分析问题就只能停留在表层,不可能深入,只能是泛泛而谈。
2、加强对学生历史记忆能力的培养。现在学生学习的对象是各学科基础知识的一些基础理论,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理论,才可能为未来的再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学生记忆能力训练的主要途径。
总体上,本次历史试卷,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凸显能力,渗透德育。以课标准为准绳,学科的重点内容为核心,以基础立意转向基础、能力并举,稳中求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刘义富 2018.7.3
冷集三中2018年春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历史考试时间50分钟,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选择题10个,每题1分,非选择题5个,计40分,总分50分。
(二)试卷特点
就全卷内容来看,本套试题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为依据,没有超出规定的范围;试卷的设计与题型以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来考查学生;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卷的编排遵循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符合考生的作答心理,试卷紧扣大纲,依据课本,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导向明确。
二、考试成绩:应考人数88人,实考人数88人,高分率0.05,优秀,0.15,及格率0.42,低分率0.06,综合指数0.86,总成绩居于全县第9名,较为理想。
三、试卷答题分析
卷面和数据反映,绝大多数学生对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并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大部分学生能采用较常用的直选法和排除法来解答选择题,有一定的解题审题能力;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有所提高,善于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判断,反映了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但个别失分较严重的问题,也反映出了一些不可忽视的情况:
1、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规范,错别字多。如“琉球”“的“琉”,八股取士”的“士”都有不少同学写错。
2、审题能力较差。第27题的材料一是《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居然有小部分同学看成“郑和下西洋”的航线图。
3、部分学生历史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略显不足。如第27题第3小题问:“从我国古代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影响分析中,你得到什么启示?”,有些同学完全答不到点子上。
4、复习不到位。例如选择题失分较多的第16题、21题、22题,都是基础知识;第26、27题还有0分的现象,也充分说明了复习过程中存在严重问题。
四、教学建议: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避免走弯路。
2、在教学教程中,要抓主干、重基础。突出主干知识的教学,夯实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历史概念和一般规律。同时,平时教学中要强化历史人名、地名、历史专用名词的书写训练,力求消灭错别字。
3、平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读教材或引用课外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同时注重训练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4、要加强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包括阅读分析、概括归纳、比较能力和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学生表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5、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6、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要做好后进生的辅导与转化工作,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
20018.7.3
【历史段考质量分析】推荐阅读:
段考的得与失07-20
段考总结发言稿11-18
段考总结会讲话稿06-11
中考历史质量分析07-16
段考总结班主任发言稿12-22
九年级思想品德段考测试题12-31
2023七下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09-08
高三历史月考质量分析09-19
期末考试初中历史质量分析报告10-10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段考测试题及答案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