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说明文:龙门石窟

2024-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说明文:龙门石窟(通用9篇)

初中说明文:龙门石窟 篇1

相信提起龙门石窟大家都不陌生,是洛阳市南边的天然门户,它与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石窟,并列为我国的三大石窟,虽然它没有敦煌莫高窟的壁画那般绚丽多彩,也没有山西大同石窟那般的高大雄伟,但是却有着自己的特色——与政治背景结合的极为紧密。

那么这么优秀的作品,是谁建造出来的呢?是怎么建造出来的呢?很遗憾,历史并无太多的记载,了了数笔,几个陌生名字而已。在那个时代有个机关单位叫石窟丞,专管这些匠师,匠师们基本都是农奴身份,地位极其低下,作为特殊工种,子承父业,世代为奴,皇家开凿石窟,他们就必须为皇家服务。想象一下,他们经年累月,劈山凿石,在险峻的崖壁上,雕磨着冰冷的石头,默默无闻,用毕生的精力终于释放了石头的灵魂,石头活了,他们却在九泉之下鲜为人知。他们亲手创造了辉煌的艺术,留给后人引以为傲的物质文化,但青史之上却难寻其名。这不由得我们今人不感慨啊。而我们现代人,每天忙忙碌碌匆匆忙忙,快节奏的生活,社会的压力,焦躁的态度,有几人能静下心来用几十年去做一件事呢?如果能坚持,大概没几人会不成功吧?

整个龙门的游览,大家肯定也发现好多大大小小的窟龛里面要么佛像头部被毁,要么是整个都没有了。其实龙门的造像是很多的,但是成年累月长时间的风化,历史上的灭佛行动,都使其不再完美,尤其民国时期外国列强的贪心,盗匪的猖獗,对龙门形成了非常大的毁坏,这对我们来说是很痛心的。尤其直到今天在国外博物馆里还展示的有中国龙门石窟的佛雕,这让我们痛心,也让我们觉得耻辱,所以作为中国人,我们要更好的爱我们的国家,尽所能的为国家进力,教育好我们的后代,少年强则国强,建设好我们的国家,保护好我们的文物,也希望流落在海外的文物其可以早日回家。最后祝福我们的国家能越来越强大。

初中说明文:龙门石窟 篇2

一、树立明确的目标

初中语文第三册, 重点培养说明性文字的读写听说能力, 它是由第二册重点培养记叙性文字的读写听说能力的基础上, 过渡而来的。况且,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的, 说明也是常见、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说明文同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是文学作品所无法替代的。学生的说明能力强, 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可见, 学好说明文, 树立明确的目标, 今后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二、教之以情, 学之以趣

“以情动情”是教育的共同规律。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 是导体, 是火种。教师首先要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及情感, 体验传导给学生, 让学生爱读说明文。俗话说:“树倒猴群散。”如果教师自己都厌教, 那么, 怎么谈得上学生“学海无涯乐作舟”呢?

三、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

叶老说过, 说明文“是传授知识的文字”。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根据说明文具有知识性强和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期的特点, 教师只要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成教材中的趣味因素, 一定会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例如第三册中, 《松鼠》、《动物尾巴的功能》, 文字活泼, 生动有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北京亚运村》, 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中国石拱桥》、《祖国的大豆》文情并茂, 既富有知识性, 又饱含强烈的爱国激情。

四、课内外结合, 重视实物教学

说明文的说明性强, 即实用性强。教学中, 教师把学生各门学科的学习内容联系起来, 课内外生活结合起来, 多让学生留意自己身边的事物, 显示说明文学习的指导作用, 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浓厚兴趣。又如第三册中, 学生学过《中国石拱桥》后, 仔细观察自己所在地区的某一座桥的特点, 摹仿课文介绍卢沟桥的写法, 写一则200字左右的短文。多数学生兴趣很高。

五、借助于说明文的语言魅力

说明文的客观性很强, 就是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和周密。教学中, 教师只要抓住一些关键词句, 让学生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分寸, 同样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再如, 讲“石拱桥”特点时,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 而且结构坚固。”其中关联词表示出“形式”到“质地”的主次与递进的关系, 不仅形体美, 而且耐用, 这足以说明石拱桥的好处了。讲“赵州桥”的特点之二时“大拱桥的两肩上, 各有两个小拱”。让学生画出三幅大拱上有小拱的不同位置和数量的三座桥, 进行比较, 体会出说明语言的真正魅力。

六、让学生掌握一些说明方法

让学生在写说明文中恰当运用一些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让学生在电化教学活动中参与;让学生自己质疑问难等等, 着重培养学生客观准确的写实能力, 进一步激发起学习说明文的兴趣。说明文除了以上几种总的方法外, 还有其独特的说明方法, 这对平时训练写作大有裨益。

下定义, 就是用最简明扼要的语言, 概要说明对象的性质与特点, 以达到提示事物本质属性的目的, 它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格式“什么是什么”或“什么叫做什么”。下定义的方法一般用在科普性的文章之中, 使用这种方法可以使读者对说明事物的含义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不会与其它事物混淆在一起。如果将这种方法用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 可在全文起提纲挚领的作用, 或文章的结论。中学生朋友们使用这种说明方法时, 切记不要胡乱地去下定义, 免得贻笑大方。

分类法:就是根据事物的不同的特征, 将事物分成若干不同的部分。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让读者对被说明的对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可以管中见豹。还可以使文章的头绪清楚, 层次分明, 容易被读者所接受。

举例子:这种方法中学生朋友们最喜欢使用, 因为这种方法能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具体而通俗易懂, 另外, 这种方法使中学生朋友们运用起来得心应手, 全不费劲。

作比较:这种方法的运用不外乎三点:一是比较优劣, 突出某个对象的特点, 二是比较差异, 显示各个对象的各自特点, 三是用两个相似的事物相比较, 通过其中比较熟悉的事物, 推知另一事物的特征。

但是运用这种方法注意两点:一必须是可以用来比较的, 二是明确比较点, 拿什么东西去比。打比方:如果你在写作说明文时, 遇到的事物比较抽象、复杂, 难以用平实的语言阐述解释清楚, 我们就可以用打比方的方法加以说明。

但是要想打个很恰当的比方, 一定要记住双方问得有相似之点, 也就是说喻体要有相似之处。否则反而会弄巧成拙。

列数字:就是运用数字的数量来解释事物, 如果恰当使用数字, 往往会起到“千方百计抵不过一个资料”的作用。

作引用:说明文的引用, 只是作为说明的依据, 有时也是为了使引文摆脱机械呆板和毫无生气, 就使用这类方法。这种引用的材料都是名家的论述, 经典材料上的说明等等。

初中说明文的写作教学 篇3

关键词:说明文;文体;整体与布局;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258-01

让初中学生写好说明文,须区分文体、序列训练、方法和语言要求几个方面加以指导。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方法的文章,在说明文写作教学中,首先应当帮助学生区分说明文与记叙文的不同。许多初中学生开始往往搞不清这两者的关系,因此,就要使学生懂得记叙和说明都是文章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它们之间虽有密切联系,但是并不相同。就拿写事物来说,记叙事物主要是通过对事物的具体叙述和描写来反映生活或表达思想感情的;而说明事物则是要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质、构造、成因和功用等。说明事物为什么是这样的。为此教师就要指导学生首先弄清这两种文体的不同特点。如《杨树》和《白杨礼赞》两篇课文,前者是说明白杨的种类、特征和用途等的说明文,后者则是托物言志的记叙散文;又如《北京立交桥》和《中国石拱桥》两篇课文,前者是记叙文记叙描写了首都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后者则是说明文,后者则是说明文,说明了石拱桥的形式、结构、成就和发展。为了使学生区别说明与记叙两种文体,可根据课文后作文参考题“我印象最深的一座桥”,让学生以一个题目分别写出记叙文和说明文两篇作文,通过实践分析比较各自特点,就可分清两种文体,以后在写说明文就不会与记叙文混淆了。但由于学生接触记叙文较多,往往容易将说明文写成记叙文类的散文,加之缺少说明方法的基本训练,学生对于事物的概念和用途也不易表达清楚,为此需要认真加以指导才行。比如让学生写一篇《我们的学校》的说明文,教师先要指出说明文的重要性和写建筑时应注意包括名称、位置、规模、面积、结构及外部特征等内容,并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安排好观察的线索和立足点。接着,运用《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等范文进行指导,还要求学生写作时计算教师的数目、操场的面积,观察实验室的设备以及校门、环境、房屋排列及外观等等,然后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去写作。还可用课后“我喜爱的一种运动”、“钢笔和圆珠笔”等题目做联系。通过这样的写作训练实践,使学生懂得写说明文的目的是为了介绍事物的实际情况,而不是抒发感情。之后,就可引导学生对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进行说明训练了。如给学生出个“从开花到结果”这个作文题,要求学生在桃、李、杏、枣、葡萄、苹果以及其他果类任选一种,说明它的生长变化过程,或命“学骑自行车”、“XX菜我是怎样做的”、“介绍XX小制作”、“怎样捆行李、“怎样搭帐篷”等类似题目,学生也容易下笔,而且会很自然的去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另外,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话题出发命题,容易引起学生写作兴趣,也易于将课文中学到的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随后,可引导学生进一步对事物各方面所表现的主、次要素及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等进行阐述训练。如“植树造林好处多”、“这场球赛为何输”;“学好数学同学好物理的关系”、“卫生习惯跟健康”等题目。这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效果自然好,这是其二。

其三,除了顺序安排的训练外,还要对学生进行说明发发和结构的训练指导。在一般情况下,说明静物时,应大多采用按空间方位说明的方法,即在教学生写作时要注意所写事物的方位、面积和组成部分;而对组成部分还应分清主次,将主要布冯作为说明的重点,兼顾次要部分;还要对说明的部分进行分析归纳,共为说明的重点服务。对于说明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应大多采用按时间顺序划分阶段的说明方法,这就要依据事物本身运动、变化、发展的具体情况划分若干阶段加以说明,各段又要围绕说明事物的要点组织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并将这些材料用文字具体叙述。叙述时最常用的是先诠释后举例,或先举例后诠释,两者的关系是诠释必须对事例材料概括,而事例必须是所诠释的道理的依据,决不能只举例不诠释或只诠释不举例。其他如比较、引用、下定义、图表等说明方法的运用,教师可结合范文使学生真正理解,然后通过写作实践逐渐掌握。而特别应注意的是“总——分——总”是一篇说明文的基本结构,即写作时开头总说要用关键性的字眼或句子提示全文说明的中心要点,然后根据提示要点逐层分说;而在分说时也应选择运用说明的不同方法(或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安排好中心句同支撑句,可通过一篇篇范文的教学,让学生对此有足够的认识。例如《看云识天气》一文第一段,从开头“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到“大雨倾盆”,对云的不同形状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做了分写,最末一句“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则是在上文分写的基础上所做的概括——先分后总;而先总后分的写作实例在课文中最常见。并且在整篇说明文中,这些写法往往是交错综合运用的。结尾必须把各分说部分的内容加以概括总结,与开头照应,这样整篇文章的层次才条理清楚,文章才圆满。教师在讲作文时要十分注意这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分析怎样运用总分的结构方法,并互相比较对照,自觉运用上述方法来写说明文。

浅谈初中生说明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篇4

对比于散文小说等阅读材料, 说明文相对浅显, 学生是容易得分的。但在实际做题中, 却事与愿违。学生出现大量丢分现象, 这就需要教师注重教学过程, 以下是笔者关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一些看法。

首先, 指导学生阅读, 培养兴趣为主。说明文因其文体特点, 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容易因内容枯燥而缺少阅读兴趣, 所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就先从培养阅读的兴趣入手。如《中国石拱桥》一课, 在预习环节中, 学生搜集中国石拱桥的优美照片做展览, 这样不仅调动学习积极性, 还使学生有了更感性的认识, 激发了学习兴趣。说明文内容广泛, 可以借课外练习资料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平时训练中, 加入“PM2.5”“无线WIFI”等内容, 使学生明白说明文的内容, 更关心环境保护、高科技发展或身边的人文环境, 提高了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这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阅读材料, 拉近说明文和学生的距离。

其次, 由易到难, 训练循序渐进。说明文阅读教学中, 注重由易到难的训练, 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在教学安排中, 阅读材料由浅入深, 例如课文在设计安排中, 就先由典范的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开篇, 所以在课外训练材料上, 安排浅显的说明文材料, 比如使用河北省中考题《长信宫灯》作为开始训练的材料, 阅读问题的设计也比较简单, 符合学生刚刚学习的特点, 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紧接着学习《苏州园林》一课时, 巩固说明对象特点的学习, 即说明文阅读一定要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进行说明, 有针对性地巩固和强调。在学习中逐渐强调各种说明方法及作用, 这样学生学习才会把握一定说明方法的使用。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认知的过程, 不要因为文体简单而一味求快, 更要注意循序渐进,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说明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再次, 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勤巩固, 扎实训练, 用理科的严谨培养学生的科学求真精神。说明文阅读是有一定的方法和规律可以遵循, 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及时整理说明文答题的方法和技巧, 但这并非学习中的万能钥匙, 要想真正转化为学生的能力, 还需要学生多训练, 才能巩固扎实的基本功。

总之, 说明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练就, 需要科学的方法指导, 并持之以恒的训练, 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说明文阅读能力。

漫谈初中语文说明文兴趣激发 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说明文;兴趣;点滴体会

说明文内容简单,注重科学性,缺乏趣味性,远不如其他文体那样丰富多彩,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反映出对说明文单元的反感,这都造成了说明文教学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所以教师必须根据说明文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才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

一、树立明确的目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的,说明也是常见、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说明文同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文学作品所无法替代的。学生的说明能力强,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可见,学好说明文,树立明确的目标,今后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在上说明文之前,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几大特点,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及说明语言的特点。上课时有的放矢,学生不会茫然若失,无事可做了。

二、教之以情,学之以趣

“以“情动情”是教育的共同规律。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教师首先要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及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让学生爱读说明文。如果教师自己都厌教,那么,怎么谈得上学生“学海无涯乐作舟”呢?如教《看云识天气》时,采用“同学们,今天我想请一位同学到台上来讲一讲今天的天气情况,也就是向大家做一个天气实报”这样一来引发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为愿学和乐学奠定了基础。

三、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

叶老说过,说明文“是传授知识的文字”。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根据说明文具有知识性强和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期的特点,教师只要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成教材中的趣味因素,一定会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例如第三册中,《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既富有知识性,又饱含强烈的爱国激情;《桥之美》,《说屏》,语言优美生动,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欣赏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奇妙的克隆》,《生物入侵者》,科学性强,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奇妙的克隆》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所说明的对象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引入与克隆有关的故事和克隆最新发展,通过播放文字和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还可与生物老师取得联系,结合生物课的学习来开展一些活动。这样一来,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热情就会超越学习其他文体的文章。

四、课内外结合,重视实物教学

说明文的说明性强,即实用性强。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各门学科的学习内容联系起来,课内外生活结合起来,多让学生留意自己身边的事物,显示说明文学习的指导作用,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濃厚兴趣。《中国石拱桥》是一篇平实的说明文,内容浅显易懂,倘若按一般的教学要求,用两节课的时间来学习文章的内容和各种说明方法,时间绰绰有余,但课堂毫无生气,苍白干瘪,学生注意力必然分散,学习积极性不会高。因此,在教学时以课本为本,从广度上开拓,选择知识点延伸扩展,介绍乡土桥梁名胜,引进桥梁知识,不断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多汲取营养,尽量把课上丰富生动,学生当然兴趣盎然,学习效果也高。也可以将这一做法延伸到课外,要学生去观察家乡的桥梁,用说明性的语言来写家乡的桥梁,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借助于说明文的语言魅力

说明文的客观性很强,就是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和周密。教学中,教师只要抓住一些关键词句,让学生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分寸,同样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再如,讲“石拱桥”特点时,“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其中关联词表示出“形式”到“质地”的主次与递进的关系,不仅形体美,而且耐用,这足以说明石拱桥的好处了。讲“赵州桥”的特点之二时“大拱桥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让学生画出三幅大拱上有小拱的不同位置和数量的三座桥,进行比较,体会出说明语言的真正魅力。吴冠中的《桥之美》是一篇说明性的小品文,作者不是用科学平实的语言向读者解说,而是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感染力。如“矛盾故乡的乌镇的小河旁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其实,苇丛不会“发闷”,也不会做“深呼吸”,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的身上而已。这表现了作者与周遭环境已融为一体。教学时调动学生想象力,以欣赏的眼光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发现和感受桥之美,说明文也就不枯燥了。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说明方法,引用古典神话典故,打比方,作比较等;让学生在写说明文中恰当运用一些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让学生在电化教学活动中参与;让学生自己质疑问难等等,着重培养学生客观准确的写实能力,进一步激发起学习说明文的兴趣。

浅论初中说明文的教学方法 篇6

【关键词】说明文 兴趣 教学方法

所谓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说明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用、画图表等。记得刚开始从事说明文教学的时候,总感觉课堂气氛犹如一潭死水,特别是夏天的时候,学生昏昏欲睡,哪怕我绞尽脑汁,效果依然很不理想。说明文教学与其他文体教学相比,确实比较枯燥无味,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它又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文体之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领悟语文新课标的精神,吃透教材,摸清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心理,使说明文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第一、导语激趣法。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如何使一堂语文课妙趣横生,教师的导语设计显得举足轻重。因为,它可以先声夺人,引人入胜,以新颖别致的“好”的开端牵引学生“曲径通幽”。例如:我在教学《中国石拱桥》之前,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小男孩,在他9岁那年的端午节,家乡的秦淮河上赛龙舟,河两岸挤满了人,非常热闹。突然有一座桥不堪重负垮塌了,发誓长大后当一名桥梁专家,把桥修建得坚固耐用,永不倒塌。他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成为著名的桥梁专家,设计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再后来,他又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大家知道他是谁吗?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在学生回答之后,我马上引入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这篇文章。可以说这种故事导入法,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语激趣的方法不胜枚举,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我一般采用讲故事、猜谜和成语等较有情趣的方法来导入课文,以此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

第二、诗词铺垫法。中国古典的诗词歌赋是一块瑰宝,美丽迷人,以其深厚的文学积淀,沁人心脾。教师如果能结合课文,让学生在课前吟咏与课堂讲述有关的句子,则可以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比如,我在讲授《说屏》之前,让学生说出有关“屏”的诗词,学生甲很快地说出杜牧《秋夕》中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学生乙也很快地说出李商隐《嫦娥》中的“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学生丙补充说出南朝《闺怨篇》中的“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如此授课,学生在教师讲课之前就已看到了满室屏风。教师用诗词歌赋作铺垫,能使课堂气氛“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接下来教师的课堂驾驭就可以顺理成章、信手拈来。

第三、多媒体吸引法。科技的发展给语文课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介入,让教师的课堂增加亮色。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它具有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特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使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趣味横生,使复杂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易懂。在课堂上“点到为止”地运用,确实让学生大开眼界。

我在教学《故宫博物院》一文时,先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首先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对故宫的整体概貌有一个视觉上的把握,从解说员对故宫的一些数字的介绍,让学生对故宫有一个规模宏大的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文章内容。当学生读完课文之后,我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幅故宫平面图,让学生根据刚才读到的课文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指出文中所写的故宫各个地方的位置,同时,教师出示相关各殿图片,例如:太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等。学生填图的过程既让他们对文章内容整体感知,又让他们明确作者采用空间顺序进行描写的写作思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成功运用,确实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辩论赛法。辩论,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最后得到正确的认识或共同的意见。比如,在学习《奇妙的克隆》 一文时,我提前一个星期要求学生查找一些有关克隆的资料,并确定了“能不能克隆人”的辩论赛,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学生为正方,其观点是:克隆人弊大于利;第三组和第四组的学生为反方,其观点是:克隆人利大于弊。等到我教学《奇妙的克隆》的时候,学生准备充分,特别是正方的发言非常精彩,正方从伦理、法律、生物学、自然规律、哲学、技术、人权等层面,轻而易举打败反方的观点,这节课可以说是精彩纷呈,教学效果非常理想,也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第五、要寻找课堂与课外的结合点,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对于目前中国的教育形式来说,课堂仍然是向学生们传授知识的最主要途径。如此单一固定的教学渠道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我提倡课堂为主、课内课外相结合。比如在教学《生物入侵者》时,我要求学生查找:我国易受外来物种入侵的区域、目前入侵的主要途径、国内生物入侵现状、入侵物种、入侵影响、入侵防治方法等。在说明文的教学中,不能只教课本上的知识,还要有课外知识的拓展。课外知识的拓展不仅能让学生增长知识,而且还能引起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

总而言之,解决初中说明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老师和学生齐心协力、 共同参与。作为教师,我们要像夸美纽斯说的那样:“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

激发孩子身上的求知与求学的方法。”激发学生一切的求知欲望,挖掘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的潜质。使说明文不再显得枯燥无味,在生动有趣的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感染学生,最终养成学生的意识品质,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程黎曦,《教师与新课程》,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

初中说明文:龙门石窟 篇7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获取平台,用户可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有人把微博视为互联网时代的又一次革命,人们可在这个平台上畅所欲言,无需注重语法文采,随时写下所看、所想、所感,“在微博客上140个字的限制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微博是一个只需三言两语,发感想、晒心情的地方。快速增长的微博用户使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人的沟通变得没有界限,而微博也正与旅游业悄然发生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

2 旅游微博营销发展现状

2.1 微博营销现状

微博流行最大的原因,在于它适应了用户互动交流的需求,顺应了信息传播方式大变革的趋势。作为互联网的一种最新应用模式,它具有高度开放性,介于互联网与移动网之间,无论在何时何地,用户都能及时发布消息。随着微博在国内的成功引入,它在很短的时间内受到网友的喜爱,注册人数快速攀升,从而也催生出一个新的名词:微博营销。目前,微博营销正不断地发展,各行各业都开始关注微博营销的力量,相关的营销公司也开始介入微博营销这个行列。

2.2 旅游微博发展现状

旅游企业开通官方微博,不仅仅代表着增加了一个宣传推广企业的渠道,更多的是搭建了一座与服务对象直接沟通交流的桥梁,打通了客户服务的真正脉络。新加坡旅游局等国外旅游局,北京市旅游局、山东省旅游局、四川省旅游局等几十家国内旅游局,纷纷开通官方微博,争抢旅游网络营销阵地。不少旅游局的官方微博一经开通,就吸引了无数的粉丝(新浪)或听众(腾讯)。目前,国内多家省级旅游局的微博粉丝(新浪)或听众(腾讯)已经超过10万名,山东省旅游局的腾讯官方微博已经突破72万条!

可是,有不少所谓的官方微博,只是把微博当做一个布告栏而已,一厢情愿地发布一些关于企业的官方消息,或者企业在媒体上所刊登的一些广告信息,而对于网友的回复、咨询、建议甚至赞美,都置若罔闻,仿佛其上微博的目的,就只是为了发微博而已。对于旅游企业来说,其官方微博更应该注重双向沟通。旅游产品不同于传统产品,相对于传统产品营销更重视销售渠道而言,旅游产品营销更重视客户的真实感受。金杯银杯不如好口碑,一个好的旅游产品,通过客户的亲身体验,再以图文的形式进行分享,比企业自己花钱在媒体上大做广告更具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如果旅游企业官方微博能洞察到客户所发的微博的价值,及时回应,对埋怨进行安抚,对赞扬进行感谢,这样的态度必然会赢得更多客户的尊重、理解与支持。

3 龙门石窟微博营销现状

龙门石窟官方微博头像以龙门石窟景区标志性建筑卢舍那佛为头像,版面以龙门石窟俯视图为背景,左栏依次配有景区详细简介、公告栏以及地图,首页配有龙门石窟美景图以及景区相关视频介绍。博文主要涉及有关景区古代名人事迹、诗词、音乐及历史文化知识,景区内著名洞窟、佛像等相关知识介绍,景区工作开展相关动态等内容并配有相关图片。

通过对龙门石窟景区游客的实地问卷调研中,笔者了解到约47.3%的游客在微博上关注龙门石窟,而且大部分都是20~35岁的年轻人。在对景区工作人员的访谈中,笔者了解到,龙门石窟景区直接参与微博营销工作的人员有2~3位,在他们的整个营销工作中,通过微博进行营销还是占很大的比重的,而且他们也认为未来几年旅游微博营销有很好的前景,通常人们私信时,会问到各方面的问题,比如景区的交通、住宿情况、景区门票、优惠政策,等等,当问到与其他景区相比,龙门石窟在微博营销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时,相关工作人员说他们的优势在于互动性强,一直不断利用转发、@、评论、收藏等功能提高和满足博友与他们的互动性。而不足之处便是粉丝数量有待提高,高质量粉丝有待筛选,只有足够的粉丝才能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目的。

在面对微博这个机遇时,相关工作人员说龙门石窟作为文化旅游地标,其精华所在便是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如何将历史文化与新时代互联网产物'微博'有机结合,使之更被大众所接受更吸引人,是龙门人一直不断探索、研究、挑战的主题。依据对龙门石窟新浪官方微博将近3个月(4月1日~6月22日)的微博更新数量、粉丝数量、转发量以及评论量做出详细数据统计,发现龙门石窟官方微博平均每周更新博文20篇,粉丝增加55名,博文转发量108条,博文评论量71条。11周的观察发现,在“五一”黄金周期间龙门石窟微博更新博文数量是平日的2~3倍,其转发量和评论量也是平日的2倍。除去黄金周时段,平均每天更新博文2~3篇。这说明假期对于景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景区要想获得优势,就得好好把握住这个机会,做好假期前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宣传工作,这也显示出了微博的作用,现在是微博时代,利用微博进行宣传,无疑顺应了时代潮流,对景区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4 龙门石窟微博营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4.1 龙门石窟微博营销存在的问题

通过笔者对龙门石窟景区的实地问卷调查、相关人员访谈、数据检测等渠道了解到龙门石窟景区在进行微博营销过程中所发内容不够全面,内容之间缺乏连贯性,并且过分集中在与景区相关名人名言名句,内容较为单一枯燥,与热点话题的关联性不高,博文内容没有重点集中在旅游产品、旅游咨询及促销活动上,而且与粉丝互动较少,转发评论量很少,微博影响力不高,平均每日更新博文2~3篇,更新速度过慢,粉丝不能获得有效的营销信息。在与山东旅游官方微博的对比分析中发现山东省旅游局以内容取胜,以高质量内容引来转发、传播,在旅游部门中的影响力位列前茅,转发数前10的微博中仅有3条是有奖活动,所占比例很小,且转发度最高的2条仍是内容取胜——对本土化内容的选取提炼与整合加与热点和时节相结合加注重联合其他账号的力量。再看龙门石窟官方微博,粉丝数远不及山东省旅游局官方微博,且在内容上也多以促进人们旅游、刺激出行为主,关于景区具体内容虽以图文形式出现,但转发、评论数并不多,进行微博营销时,要使产品和服务更好,就要针对不同消费者进行一对一传播,形成更贴近的印象和更人性化的认同,从而提升景区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2 龙门石窟微博营销的解决方案

龙门石窟景区官方微博从2010年9月开通至今,粉丝数量只有10000名左右,微博总数量1000条左右,每条微博的转发评论量都在5条左右,可以看出龙门石窟官方微博的影响力不大,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微博的营销作用。针对以上所提出的龙门石窟微博营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提高龙门石窟官方微博的影响力,提升景区形象。

在景区内容发布上,建议贴近粉丝生活,提供旅游各方面信息。龙门石窟作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所以笔者认为在微博内容的筛选中,可以去掉不必要的官方话语的宣传内容,这些内容对粉丝来说意义不大,也会让其产生反感心理。具体来说,微博内容的发布应注意以上几点。

(1)发布时间上应集中在上午9:00~12:00,下午17:00~18:00。根据调查发现微博博友使用微博时间大都集中在这两个时段,所以在这段时间发布可提高网友获得信息的概率。

(2)加强内容之间的主题性和连贯性。发布的微博内容应该有一定的主题,如在新浪微博中,可以使用# #来进行一系列主题鲜明的微博内容。如龙门石窟可以进行以景区内各大石窟的介绍配以图片连续发布,或就景区游客为主题发现游客的新鲜事,既让游客觉得亲切,又可以和粉丝很好地展开互动。

(3)提高内容的趣味性。微博博友大都对于有趣的微博内容有很高的关注度,所以内容应该注重轻松幽默,减少说教式或官方式的话语。

(4)加强和其他相关景区或洛阳地区有影响力的微博博主的联系。利用名人效应,提高关注度。

(5)关注热点话题,和粉丝积极互动。

(6)关注洛阳或河南地区的旅游资讯,发布和旅游相关的知识,从食、住、行、游、购、娱各个方面展开,如可以发布一系列旅游生活小贴士等。

5 微博营销对河南旅游业的影响

在对龙门石窟微博营销的研究中,小组成员对于旅游微博营销在河南省旅游业中的运用有了一定的认识。河南省旅游资源丰富毋庸置疑,很多景区和酒店的形象建设、品牌塑造、话题营销、事件营销、危机公关、客户管理等都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而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手段,其性价比高、时效性和针对性强等优点得到了各大企业的认可,河南省旅游业内各个企业可以通过这一新型的营销手段树立自己的形象,建立自己的品牌,促进企业发展,提高河南省旅游业的影响力。河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省,通过微博营销把河南的旅游资源、历史文化、特色项目、民俗风情、个性服务等与游客进行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沟通,激发消费者的旅游动机,这才是河南旅游微博营销的核心。具体来说要做到:

(1)运用流行和贴心语,树立独特形象。旅游微博,尤其是旅游官方微博,行文必须符合网民受众需求与习惯,行文和图片不能太“官方”,必须生动、活泼、轻松、有趣,切忌严肃与古板。故宫博物院是风景名胜区开微博的开先河者,其在腾讯的官方微博自开通以来,以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和频繁亲和的互动,在网民中博得“宫哥”美誉。

(2)进行平台划分,细化微博承载功能。单独一个微博平台承载的功能太多,容易流于形式。划分出不同的平台,承担不同的功能,以山东省为例,在新浪有山东省旅游信息中心官方微博和山东省旅游局官方微博。山东省旅游局官方微博着重于山东“有什么”的资讯信息发布,主要向粉丝们介绍山东好吃好玩的地方,着重于营销。

(3)定期举办促销活动,吸引用户关注。活动互动是旅游官方微博的一大特色。微博线上活动的特点是指向性好,有效性强。参与网络热帖的转播与评论,可以产生跟随效应,提升微博“被关注度”。与重要旅游城市和景区进行互动推广,可实现各自微博听众的相互转化与关注。还可组织一些互动性的活动。

6 旅游微博营销的前景预测

龙门石窟作为著名的历史文化景区,其市场营销还需进一步探索;而以微博营销方式进行龙门石窟旅游形象的宣传营销仍处于初始阶段,还需进一步借鉴其他成功的相关旅游微博营销方案的经验,最终通过微博营销将龙门石窟景区推向世界。

当下,微博的盈利模式仍然不够明朗,跟大部分新兴产物相似,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招来”,“招待”,盈利。当前,不成熟的微博营销还处于“招待”阶段。不可否认,做不好微博营销的企业是跟不上时代潮流的,在微博营销中取得成就的企业不在少数,同样,“败走麦城”的企业也不胜枚举。事实上,微博营销的实质是植入性广告的变种,不一定能形成规模性的轰动效应。旅游微博营销的前景有待于微博发展的进一步成熟与电子商务市场的更加完善。

如今,旅游微博作为全新传播利器迅猛崛起并日渐势不可挡。业内专家预测,未来 20 年内,随着微博用户群更加成熟和庞大,微博有机会成为主流营销平台。面对旅游微博营销市场,各个旅游机构及行业应积极参与到旅游微博营销中去,扩大自身的影响。

摘要:指出了微博以其短小精悍,传播快捷、迅速成为旅游资讯传播的重要渠道和旅游网络营销的重要手段,引起旅游部门的高度重视。以洛阳龙门石窟为例,通过实地走访、对景区游客问卷调查、景区工作人员访谈、关注龙门石窟微博量以及粉丝量等实际行动,结合所学营销学、旅游学等理论知识,剖析了龙门石窟微博营销的优缺点,并参照山东省旅游局官方微博,对二者的新浪官方微博进行数据分析与内容比较,探讨了微博营销的成功秘诀,供河南省旅游业开展微博营销时参考借鉴。

关键词:微博,网络营销,龙门石窟景区,河南省旅游业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市场营销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田孝蓉,李峰.旅游经济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3]章牧.旅游电子商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4]王乐鹏,姚明广,王奕俊.试论旅游企业的微博营销策略[J].科技广场,2011(4):39~41.

[5]佚名.旅游微博营销蛋糕有多大[N].北京商报,2010-12-09.

[6]杨彦锋,徐欣悦.旅游目的地的“微博营销”[N].经济日报,2011-08-25.

[7]佚名.旅游营销迎来新世代,你准备好了吗[N].云南信息报,2011-08-25.

[8]刘东明.微博营销十大操作模型[J].广告大观:综合版,2011(1):86~87.

[9]郑娜.微博营销:我们如何围好这条“围脖”[J].中国商界,2010(2).

初中说明文:龙门石窟 篇8

巴米扬石窟壁画用墨色和土红色勾画线条,描绘形体的线条明确有力,用笔接近龟兹石窟壁画风格Ⅰ类型的线条。巴米扬石窟壁画中的衣纹线组织严谨,也体现出笈多马图罗艺术的影响。167窟等画面中在描绘衣服和披帛时,用流畅的线条勾画衣纹,再沿着衣纹线晕染,形成一条粗色带,形成起伏感,龟兹部分壁画中也用此形式。

巴米扬石窟壁画的色调,是以大量的暖色和鲜艳的蓝色构成冷暖色对比的色彩效果。其中暖色的使用效果和龟兹壁画风格中Ⅰ类型类同,只是龟兹壁画风格Ⅰ类型的画面中没有蓝色。巴米扬的大部分洞窟壁画使用薄染法晕染形体结构,其中620窟壁画和龟兹Ⅰ类型壁画风格的晕染较为类同。巴米扬111窟北壁佛龛内和龛旁的壁画的晕染接近龟兹其它壁画风格类型的晕染形式,但龟兹石窟壁画Ⅲ、Ⅳ、Ⅴ等风格类型壁画的晕染更突出对比,形体结构的团块感更明显。

在人物形体结构和动态方面,巴米扬石窟壁画和龟兹壁画风格Ⅰ类型中的形体动态接近,壁画中的交脚坐姿和游戏坐姿的整个形体动态更能看出两者的类同,巴米扬620窟壁画最明显的体现两者的类同性。巴米扬石窟飞天的组合形式和龟兹各有特点,但两地壁画中飞天的动态相同。

在面部的表现技法上,巴米扬石窟壁画中佛的面部外轮廓线在表现面部结构的起伏时较含蓄,和龟兹Ⅰ类型壁画风格近似,巴米扬471、620等窟壁画中部分人物脸部的外轮廓线随着结构而起伏,相比较龟兹壁画人物面部的外轮廓线较圆,其中只有Ⅱ风格类型壁画的脸部轮廓线和其相类。巴米扬石窟壁画人物面部中,眉毛和眼睛的距离较大,如176、404窟,从结构特点看是接近犍陀罗和当地雕塑的面部结构特点,龟兹Ⅰ类型风格壁画的表现形式和其类同,只是巴米扬壁画中眉毛和眼睛在面部的比例稍大。巴米扬壁画中用线勾画鼻子的外轮廓线,内轮廓用晕染表现,这一表现形式和龟兹Ⅰ类型壁画风格相同,龟兹其它类型风格壁画中人物面部勾画鼻子的内结构线。巴米扬石窟壁画中手的画法和龟兹Ⅰ类型壁画风格相同。巴米扬620窟双手合十礼佛的手势是龟兹石窟壁画的特点,和印度、犍陀罗等其它地区的形式不同,这种手势只出现在和田的少量壁画和甘肃部分早期壁画中。

巴米扬石窟壁画的部分图案和龟兹类同。巴米扬70窟顶部浅塑的卷草纹的形式和129窟的菱形纹是龟兹壁画中常见的;巴米扬155、164、388、620窟佛后花树形式和龟兹相同;巴米扬164、165窟中的画在背景上的小花图案,和龟兹库木吐拉GK21等窟的相同;471窟套斗顶的一种卷草和云纹相结合的形式,画法用双勾轮廓线的形式,图案的面貌具有中国图案特点,这种类似的形式在龟兹克孜尔92、116、207等窟中也多有出现。巴米扬530窟中立佛像和卡克拉克43窟坐佛像中的仰覆莲座形式和克孜尔1 17窟中仰覆莲座形式和画法相同,是仰覆莲座的早期形式。

从上述的几点比较来看,巴米扬石窟壁画和龟兹石窟壁画风格Ⅰ、Ⅱ类型之间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当然各自又有着发展的面貌,巴米扬石窟壁画风格发展出卡克拉克(Kakrak)和丰杜斯坦(Foudukistan)的壁画样式,龟兹石窟壁画发展出更具有本地特点的Ⅲ、Ⅳ、Ⅴ、Ⅵ、Ⅶ、Ⅷ壁画风格类型。

初中说明文:龙门石窟 篇9

【关键词】记叙文 说明文 议论文 阅读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181-01

初中语文重点学习的是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在中考的考题中,阅读材料大都来源于这三种体裁,为此,学好议论文的阅读技巧对阅读题的答题有着重要意义,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相关文章体裁的阅读技巧。笔者在对初中语文多年的教学中得出以下几点体裁型的点阅读技巧。

一、记叙文的阅读技巧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如小说、散文、寓言、故事、通讯、游记、传记、回忆录等。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生动的形象和事件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蕴含在具体材料之中的,是通过对人、事、景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的。记叙文的另一特点,就是以记叙为主,采用综合表达方法,包括记叙中的描写、记叙中的说明、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等。从近年来的考题中来看,记叙文阅读的主要考点有:记叙的要素、顺序、线索、人称,记叙的中心和材料,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等。其主要题型有:①注音填字与释词;②根据句意写词语与根据内容找中心句段;③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文意或文章的要点;④阐释文题的含义或拟写文题;⑤分析记叙的要素、记叙的顺序与记叙的详略;⑥品析重点词、句、段或根据语境理解关键性词句的含义与表达作用;⑦精彩句段的仿写或补写;⑧简析文章的写作特色、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⑨评析人物性格与提炼文章主旨;⑩领悟文章的现实意义以及给人的启示等。例如记叙文的语言评析,可以从语言本身的风格来评;可以从修辞格来评(这个方面考查的比较多:时常是回答例句用了怎样的修辞?其作用是怎样?这类题型是:某句话中加点词语为何使用好?答题有三步:第一,这个词表示什么?是表示范围?是限制?或是估计等等;第二,联系本句内容做答;第三,使用了加点词后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如果这个词或是句子好也可能是因为运用了什么修辞?首先回答运用了什么修辞,再回答其作用。如果是比喻或是拟人必须要回答“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什么内容?)。

二、议论文的阅读技巧

议论文是说理的文章,说理的文章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从论证方式来看,议论文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①立论:在论证中逐步树立自己的论点。②驳论:在论证中以反驳对方观点来树立自己的论点。因此,议论文阅读的重点不是理清时空的线索,而是弄清其内在的逻辑性,一个论点的确立,必须有足够的理由去证明它存在的必然性和准确性。任何论点,只有被充分的根据作证明后,才会有说明力;没有根据的论点,既使正确,即使深刻,也不能说服人。所以作者在表明自己观点态度的同时,也必须提出充足有力的根据,比如赞成什么,为什么赞成,认为某个现象不好,根据是什么,这样才能做到有根有据,以理服人。因此,它的引证和论证也必须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只有这样说理才会有力准确,论点才能确立。阅读议论文主要抓住议论的过程,抓住论点和分论点,看作者是怎样围绕自己确立的论点去思考、去论证。立论要立而不偏,驳论要驳之能倒,这决不是写作技巧的问题,而是思考角度和思考深度的问题。看议论过程要看清作者思路,对问题的思考与其相比有什么不同,看作者用什么样的论据去证明什么样的论点,这种论点是否有力、准确、符合生活逻辑。议论文一般不会太长,在阅读时不容易读了后面内容忘了前面内容,读了前面的内容忘了后面的内容,随着作者的议论去思考,这样就易发现问题,读出自己的感觉,变被动为主动。对其文章内容从感性认识的思考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说明文的阅读技巧

说明文一般认为是比较简单的一种文体,似乎不需要什么阅读技巧,其实不然。说明文有长有短,短的如药瓶的标签,长的可达几千字。常见的说明文如物品的说明书之类。注意说明文的语言一定要准确和严密,这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在表示时间、空间、数量、程度等时都要求语言准确无误。在这里,我们的大脑要形成这样一个概念:限制性词语的使用使表达更严密,更符合实际情况。“(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一句中,“当时”就是一个限制性词语,这就表明赵州桥拥有世界最长石拱的地位仅限于当时,现在是否还有这个地位就不得而知了。这样表达就更加严密,符合实际情况。在科学、准确的前提下,一篇好的科普文章,语言还要生动有趣才能吸引读者读下去,也才能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使科学道理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例如对“老虎死后,又成了细菌的乐园”(《食物从何处来》)这句的理解可以是这样:此句形象生动而又通俗易懂地说明了生物之间食物相互转化的道理。

在阅读说明文时发现,读起来或清晰明白,或复杂费劲,很难弄懂。因此,为了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建议去读那些易懂、清楚的说明文,认识作者怎样去认识事物的条理和顺序的,看作者如何将一个读者完全不知道的事物向读者介绍清楚的。说明文的作者在介绍某一事物时应站在一个不认识被说明物的读者角度,把自己已经认识的事物向读者介绍。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议论文时,重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同时还要看作者怎样准确地,没有歧义地说明事物,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思路。

上一篇:质监局管理制度下一篇:2022年我国管道行业发展趋势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