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身边最美的老师征文

2024-08-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寻找身边最美的老师征文(共11篇)

寻找身边最美的老师征文 篇1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宣传立德树人、为人师表,严谨笃学的先进事迹,展示濉溪教育先进人物风采,弘扬尊师重教传统风尚,讴歌模范人物的敬业奉献精神,推进该县教育事业均衡、快速发展。9月16日起濉溪县教育局组织开展“寻找身边最美教师”主题征文活动。

据悉,此次征文要以“寻找身边最美教师”这一主题,以作者身边的某一位教师(可以是作者本人)为对象,讲述其真实的故事,不一定是光辉闪耀的不凡事迹,只要能体现积极的价值追求皆可。既可以表现在相对清贫、困难的条件下默默坚守和奉献的崇高精神,也可以表现新时代教师勇立教改潮头、奋力争先的昂扬精神状态。要以鲜活生动的`细节、真实的情感和平实的语言展示广大教职工在“践行师德创先争优,办人民满意教育”活动中热爱学生、敬业奉献的真人、真事,讴歌赞美爱岗、敬业、奉献的师德风采,充分反映该县教育工作者的良好精神风貌。征文限3500字以内,并报送与人物事迹相对应的图片2到3张或视频短片。

寻找身边最美的老师征文 篇2

为了了解浙江人对“最美”现象的了解和态度及对浙江人共同价值观的了解认同情况, 也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身边的“最美”事迹,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分院暑期社会实践队一行15人用15天的时间对身边的“最美”进行了调研。调研中, 笔者一行寻访了18名身边的“最美”人物, 同时也在杭州、绍兴、宁波三地街头发放“最美”调查问卷, 本次共计发放问卷510份, 最终回收有效问卷484份, 回收率为95%。

一、“最美”与“最美现象”的内涵

1.“最美”与“最美现象”的定义

什么是“最美”, 什么又是“最美现象”?在本次调研中, 我们询问了很多人对于“最美”的理解, 他们也都纷纷表示, “最美”并不表示是一种美的顶点, 而更多的是对一类人或一种现象在精神层次上面的认同, 无论是“最美妈妈”、“最美交警”还是“最美爷爷”等, 其实更多的是关注他们的一种精神, 而不是完全用比较的用意去理解所谓的“最美”。因此, 在很大程度上, 文中所提及的“最美”其实是一种符合网民或者广大人民所认同的“真、善、美”, 而这种“真善美”往往也更多地体现在了一种在“危急、危险、危难”等关键时刻迸发的人性美, 比如“最美司机”吴斌在生前几秒钟的时间强韧疼痛, 将客车挺稳, 在瞬间用自己的生命保全了乘客的生命安全。

2.“最美”的特征

在调研的前期阶段, 我们也搜集了很多关于“最美”和“最美现象”的众多资料, 我们发现“最美现象”的基本特征往往存在现象主体、现象发掘、现象宣传、现象认同和最美精神几个鲜明的特征。在现象主体层面, 往往以平民人物居多, 无论是“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妈妈”吴菊萍等等, 都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物, 而鲜有政府官员等非草根人物, 至少目前, 还没出现过“焦裕禄”式的“最美干部”, 什么时候能在最美人物的现象主体上能够有所突破, 也是本次调研过程中很多人都在关注的一个方面。

在现象发掘层面, “最美现象”的发掘往往不是由政府主导发现, 而是由最为普通的人民大众所推出的, 如首先发现“最美路人”周冲的救人事迹, 不是由政府官方发现, 而完全是由于路人看到周冲救人的事迹在第一时间发掘的, 与以往官方主导的筛选塑造相比, 这种“最美人物”更加贴近于群众的生活, 也更乐意于被人们所接收。

在现象宣传层面, 最美现象的行为宣传得更加开放性。与以往道德模范的宣传主要依靠体制力量相比, 在“最美现象”中, 民众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网络终端参与到互联网这一开放系统中。报刊和电视媒体也不时转播着网民通过微博等方式发布的宣传信息和个人体悟。

在现象认同的广泛性层面。由于媒体对于最美现象的广泛宣传, 使得“最美”的现象获得了广泛的认同。有些“最美”甚至连国外友人也深表感动。连美国《芝加哥华语论坛》报发表的评论员文章都称, “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最美警卫战士”以及其他许许多多好人好事的出现, 使我们看到社会光明的一面。

在“最美现象”背后所蕴含的便是“最美精神”, 虽然业界对于“最美精神”究竟是什么尚未有定论, 但是不少论者认为, “最美现象”的实质是“真善美”的张扬, 在本次问卷调研中, 当被问及“最美系列给您的感动是什么的时候”有57.1%的人选择了乐于奉献, 有42.8%的人选择了舍己为人, 这也能够说明, 在人们心中, 善的精神是“最美”的核心。

3.“最美”与“最美现象”塑造

近来, 被民间称之为“最美××”的越来越多:有为救不慎落水的辽宁选手毅然放弃比赛的“最美运动员”马娇、有不谙水性却拼尽全力将2岁的溺水幼童, 最终使孩子得救的“彭伟平”、有用徒手接住坠楼女婴的“最美妈妈”、有捐献眼角膜的“最美女大学生”……或许, 这些人是寻常且平淡的, 但她们人性光芒闪耀的一瞬间, 却是感天动地而又无比艳丽的。道德存乎人心, “最美”来自民间。因此, 最美现象的塑造首先要善于在群众中发现“美”, 人民群众离“最美”最近, 也最有发言权, 人民群众贴近人民, 他们的故事是人民大众生活的真实写照, 也最能打动群众的心。

其次, “最美”的塑造需要全社会有“美”的倡导。只有让主流道德在多元道德价值取向中成为主导, 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最美心灵”与“最美现象”实现“同频共振”, 让“最美现象”可亲可信可学, 让“美”发挥滋养民众心灵、净化社会风气、引导向上向善的作用, 才能让“最美”在社会生根发芽遍地开花。

最后, “最美”的塑造主要在实践中培育“美”。思想道德建设培养的是观念, 塑造的是精神, 树立的是风尚, “最美”需要做得扎实, 务求实效。必须坚持知行合一, 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深入开展全社会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引导引导人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举手之劳做起, 身体力行、积小成大, 在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为家庭谋幸福中提升人生境界, 着力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道德氛围。

二、“最美”现象报道见证了人性榜样的力量

1.“最美现象”报道抚慰了公民道德焦虑

人们命名“最美”, 是人们渴望“最美”, 人们传递“最美”, 是人们需要“最美”。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杆秤, 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 如何能激发出向善的道德力量?我想, 最需要的就是一种传递路径。我们曾对身边的一系列事件失望过, 当“范跑跑”事件让大灾难中人性自私灰暗的一面显现得淋漓精致;当“楼脆脆”、“楼歪歪”以及各种食品问题层出不穷让人们只看到了那些人为金钱和利益铤而走险、伤天害理的一面;当各类官员台上满口毛列邓、台下却不能自我约束, 继续着弄权滥权的贪腐行径的时候, 我们该用怎么样的心境去坚守自己心中的那份“爱”!特别是在三辆汽车从一个人的身上轧过时, 总觉得无论当事者的理由多么充分, 无论旁观者的眼神是否聚集, 无论这究竟是谁的过错, 我们感受到的只是丝丝凉意, 或谴责、或怒斥、或哀痛、或无奈……

当物欲的强光让人迷失, 当财富与权力霸占了一席之地, 当社会的价值取向被严重扭曲……静下心来想一想, 我们的国家, 我们的社会, 是否更需要鼓舞人不断追求, 让生活变得圆满、真实、幸福的感情和动力呢?

古语有云“德不孤, 必有邻” (《论语·里仁》) 。“最美司机”吴斌的“完美一刹”让世人看到了令人动容的“职业精神”。“最美爸爸”黄小荣的“惊人一跃”让世人看到了现代社会的“侠骨柔情”。“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车祸瞬间的“惊险一推”, 让人看到了有别于“范跑跑”的另一种“高级本能”。“最美”的报道让人民触摸到了最为真实的感动, 也对自己的道德品质有了进一步的思索。在本次问卷调研的答卷中, 针对“您觉得目前浙江市民的道德水平如何?”问题时, 只有29.7%的答题者认为目前浙江市民的道德水平很好, 而68.4%的答题者则认为目前市民的道德水平只能算一般。

而在针对“您认为‘最美’报道的频频出现是因为什么目的”问题时, 89%的答题者认为是为了“唤起更多人的良知”。因此, “最美”现象报道对于扭转人们对社会整体道德状况消极悲观的判断, 让大家相信世界并没有想象中的灰暗, 以至拯救社会道德信仰危机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2.“最美现象”报道提升了公民伦理觉悟

“最美”的报道让人们从“最美”事迹中看到了人性的光环, 也让大家对于自己人生的价值有了新的思考, 在问卷调研中, 80%的答题者表示自己愿意向“最美”人物学习, 同时也愿意积极动员身边的人学习“最美”, 他们认为, 这样可以让自己的人生更具价值。陈独秀探讨“救国之道”时曾断言, “伦理的觉悟, 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他强调的“伦理觉悟”简单地说, 就是“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最美现象”让人们更加明确了人活着的意义不是所谓的金钱、财富、权力和享乐, 这些东西并不能让自己感到幸福快乐, 道德的高尚才是自己应该追求的目标。因此, “最美现象”对于启发人们的良知, 淡化人们的功利追求, 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引导人们追求崇高的人生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说:“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 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的, 而是在自己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最美现象”的涌现, 让世人看到, 只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平凡人也可以有不平凡的人生, 平凡人同样也可以成为英雄, 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3.“最美现象”报道淳化了社会风俗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说:“态度、价值观和信念等被笼统称为‘文化’的东西, 在人类经济进步的过程中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天, 尽管层出不穷的“最美”, 虽有溢美之嫌, 却是社会大众真情实感的流露与表达, 体现的不仅是社会道德认同, 更是社会和谐所需, 从另一个侧面映射出善行的稀缺与社会对善行的渴望。鲁迅曾在《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中说道:“我们从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而在笔者看来, 这些平凡的“最美”人物就是当今社会的“道德脊梁”。社会公众对善行者不吝惜“最美”的赞美, 媒体不遗余力的宣传, 有利于社会道德的构建。当善行成为经常性的行为, 我们就会感到这个社会正走向“最美”, 我们也能深深体会到“最美”的宣传对于培育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等都的重要意义。曾国藩强调:“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心之所向而已。……此一二人者之心向义, 则众人与之赴义;一二人者之心向利, 则众人与之赴利。”“最美现象”的涌现激发了民间向善潮流, 改善了社会人际关系, 给社会道德风尚注入了一股强有力的“正能量”, 使得整个社会有一个较好的道德氛围和健康的道德生态。

三、对以“最美”报道传递榜样力量的理性思考

1. 节制使用“最美”, 避免过度报道

从“最美教师”到“最美司机”, 再到“最美爷爷”和“最美运动员”, 近来社会涌现出一批感人至深的好人。每涌现一个感人的英雄, 媒体就喜欢冠之以“最美”, 几乎每个职业都已经发掘出各自行业的“最美”了。毋庸置疑, 那些美好的行为令人感动促人奋进, 不过, “最美”之类的符号用多了, 就容易让人产生道德审美疲劳——物极必反, “最”字用多了, 就让人没感觉了, 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正如有人抱怨的, 现在一看到“最美”, 甭管事迹多么感人, 首先就没有感觉了。更让人担心的是, 这容易在社会上滋长一种道德浮夸风, 大家沉浸于

“最美”包围的氛围中, 产生一种“道德完美”的幻觉, 对现实产生不切实际的认知和判断。现实是无法用“最美”去掩饰的, 信心也无法借助某个词语就能提振。中国社会的道德重建, 需要有一点一滴去积累、去培养, 而无法在“最美”的动人幻想中实现高歌猛进的道德跃进。也许对那些英雄的壮举, 我们实在找不出更好的词来形容我们受到的震撼和对他们的景仰, 于是习惯性地选择了“最美”这个词。确实, 无论是吴斌, 还是张丽莉, 他们的行为让人震撼, 再高级的形容词、再高调的赞美都不为过。但这种千篇一律的、套路化的“最美”, 已经沦为一个虽然很大却很空洞的符号, 恰恰表达不出我们真正的赞美。当然了, “最美”在语言学上也是不合适的。没有最美, 只有更美, 人类在至真、至善、至美的理想追求中, 是没有止境的。对英雄之举, 需要恰如其分地评价和赞美, 而不是无节制地唱高调, 过度高调显然就是“不着调”了。

褒扬行善者, 贬斥为恶人, 本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但被不断放大的道德标签, 也给“最美”的花瓣蒙上了几缕暗淡。一味地渲染“最”字、过多的溢美之辞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 产生诸如“道德浮夸”的担心和忧虑。因此, 善待“最美”就要提防滥用“最美”的道德标签。我们在渴望美好道德的时候, 也千万别让喷井的“最美”起了负作用。

2. 发掘“草根”最美, 关注平凡付出的感动

吴菊英、吴斌等“最美人物”, 从事的行业各不相同, 但无一例外都是“小人物”, 却一次接一次地激发社会的“正能量”。这其实代表了一个可贵的社会信号。一方面, 媒体越来越“喜欢”捕捉这样的“小人物”, 媒体的关注不仅会让“小人物”的价值得到放大, 更会让小人物的“善和美”得到进一步认可和放大。另一方面, 公众和社会越来越关注“小人物”的一言一行, 喜怒哀乐, 这种“变化”也是公民崇尚善、美、德, 让社会向善迈进的一种标志我们的媒体这方面也有着特殊责任。

但是仍然有许多“最美的人”平时没有被媒体发现, 没有被大力宣传。以“最美”司机吴斌为例, 吴斌在客运公司工作十年, 安全行驶一百多万公里, 相当于绕地球近三十圈, 从没发生过一起交通事故和旅客投诉, 但就是这样一个好人, 我们的社会在其生前没有给予任何的荣誉, 媒体也从未对他的爱岗敬业、持之以恒的精神予以宣传报道, 直到他因为一场意外才被外界给关注。是的, 如果没有当天那场飞来意外, 什么“乘客卫士、长运楷模”、什么省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都不会属于他。“艳色天下重, 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 暮作吴宫妃。贱日岂殊众, 贵来方悟稀。”的确, 如果我们的媒体不能尽早地发现太多活着的吴斌, 让更多的人了解活着的“最美”人物, 那么以最美报道来传递榜样的力量也许从中更多地夹杂的是一种悲伤。

为什么在远嫁胡人之前, 我们不能发现王昭君的美丽?为什么只有在英雄陨落之后, 我们才能够甄别所谓的“最美”司机, 这是目前所有媒体报道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也是让“最美”的正能量得以传递更加深远的重要因素。

3. 理性报道, 彰显“最美”人物质朴本真

“最美人物”报道要想深入人心必先打动人心, 要想打动人心就要让人物回归本真。今天的典型人物, 不再是“高、大、全”和“十全十美”, 而是要把人物放在时代背景下、社会准则中来看。这些“普通人”的典型来自寻常百姓的生活中间, 贴近生活, 贴近百姓, 而报道只有让普通受众感到平实、亲切, 具有很强的可学性, 才更能激发受众的共鸣。

为了吸引眼球, 很多媒体往往喜欢在在违背人物意愿和新闻规律的情况下, 使典型人物被任意拔高, 落入“高大全”的巢穴, 这些“最美”报道往往不仅无法打动群众, 反而会引起群众的反感和非议, 在某种程度上也让媒体丧失了公信力, 使媒体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不能和谐统一。在本次问卷调研中, 针对“您对雅安地震中穿婚纱的记者有什么看法?”问题中, 有82%的答题者选着了“虽有作秀嫌疑, 但情由可原”而只有不到3%的人认为她“最美记者”当之无愧。

班会:寻找身边的“最美” 篇3

一、活动目标

1.懂得别人遇到困难时应该去帮助别人,把关心他人当作自己生活中快乐的一部分。

2.养成主动助别人解决困难的习惯。

二、活动过程

主持人:各位同学们,在你们眼中什么是最美?大千世界,美无处不在。有的美,可以看到;有的美,可以聆听;而有的美,则需要用心去默默的感受。美得含义很广泛,而且美的定义带有很大的主观因素。只要他能撼到你的心灵,那就是美。各位同学,你们心中的最美都是什么呢?请听故事。镜头一:最美妈妈吴菊萍

7月2日,杭州很多人都在非常激动地讲着同一件事:一个孩子从10楼坠落,被一个女人用双手接住了!

张女士说:“我看着小孩先把右腿跨出了窗外,然后又用手拉着窗户,左腿很快也跨了出来。小孩爬得很快,大约只有1分钟时间,整个人就挂在窗台上了。”

在窗台上坚持1分多钟后,孩子终于支持不住,掉了下去。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一位在楼下经过的女士伸手接住了掉下的孩子,她叫吴菊萍,一个7个月孩子的母亲。

“我当时也没细想,心里很急,踢掉高跟鞋,往楼下快速靠近几步。下意识地双手手臂一张,真是“嗖”的一下,很快很快,左手臂一阵剧痛,我整个人就倒下去。我知道,我接住了。”

老实说,假如给予充分的考虑时间,这样的抉择放在每个人面前——救还是不救——恐怕多数人会犹豫。但吴菊萍没有丝毫犹豫,上前一步,生的希望给了女孩,自己却笼罩在极度危险中。这是面对突发事件时人自然而然采取的一种去功利化的即时反应,是对生命的爱惜,反映了人性最本真的一种状态,正是孟子所说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是“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反应。镜头二:最美教师张丽莉

8日20时38分,在佳木斯市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造成双腿截肢,另有4名学生受伤。

据佳木斯市宣传部工作人员介绍:当时肇事的女驾驶员精神溜号,还与车上人说话,将腿别到操纵杆上,车辆一下子就蹿了出去,与前方停在路边的另一辆客车相撞,顺势又撞到停靠在路边的同向依维柯客车及对向的一辆本田轿车。晚课放学时,人群密集,十九中学教师张丽莉在疏导学生过程中,发现车辆撞向学生,危急情况下,她将学生奋力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

主持人:同学们,听了这两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同学们,美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善于观察,细心品味,你会惊喜地发现:美,就在我身边;美,无处不在。辨析深化

(1)张颖数学题做不出来,李华连忙给她抄。

(2)李斌同学的椅子坏了,不好坐,陈刚同学拿来钉子和锤子把它修好。

(3)李芳同学今天忘了带学具,孙清把学习用品主动借给她。

主持人:同学们,只要别人有了困难,我们就要主动帮助别人,这样才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老师: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存在许多好人好事,这就是“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行为受到人家的肯定,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好人”,那么,请大家记住,生活时时都在考验我们的意志,请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自己。全体鼓掌

寻找身边的美丽征文 篇4

怀着一颗对教育事业崇敬的赤诚的心,毕业后,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加入教育这一行业。回忆寒窗苦读的十几载,一直在努力做一个老师眼中的好学生,父母眼中的好孩子,以考上理想大学为终极目标奋斗着。从教的这四年年来,我也一直在努力做学生心目中的理想老师,知心朋友。从走出学校到再踏入学校,使我对“学校”一词有了一定的认识:它是连接家庭与社会的纽带,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一所美丽的学校不仅可以让学生无忧无虑、健康快乐地成长,而且还可以让老师时刻保持着工作的激情,从容、淡定、幸福地享受着自己漫长的教师职业生涯。在漫长的求学和工作的道路中,我也一直在追寻着这样的美丽学校,直到来到美丽的房县实验小学,才恍然:“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美却在青山绿水山城中”,坐落于美丽的山城----房县的实验小学总算是开阔了我的眼界。

这里是一个美丽、温馨、教学相长的乐园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在这里,学生门度过了他们人生中最美妙的时光。在这里,他们结识同伴,拜会师长,更主要的是,他们收获了知识,和他们的朋友、老师在一起,遨游知识的海洋,感受知识世界的奇妙。学校应该围绕着学习、生活布置环境;每一丛花草,每一面墙壁,都应该充满诗情画意,虽然默默无言,却又意味深长,对学生起到熏陶的作用。同时,它也能使人产生维护、珍视、赞美、热爱和追求完美等的美好情感,从而增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凝聚力。然而,要实现这些,一个温馨、和谐、时时充满着正能量的校园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学校的每一丛花草,每一面墙壁,都应充满诗情画意。瞧,踏进实小的大门,印入眼帘的除了那郁郁葱葱、让人耳目一新的生态园,便是那耀眼的师生风采榜和美丽的校园文化长廊,它们虽然默默无言,却意味深长。不仅对学生起着激励、熏陶的作用,而且对于忙碌的老师们来说也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又是潜心工作的动力。再加上宽松、和谐的办公环境和充满人性化、人情味的管理制度,让刚入实小的我在这里就有一种充实感、使命感和依恋感。

这里有一支高素质的、有创新活力的师资队伍

学校的办学主体是教师,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只有好老师才能教出好学生。教师在一件小事的处理上、一句话的触动上、一个微不足道的行为上都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这些年和我一样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年轻教师如雨后春笋,很多人都认为新教师缺乏丰富经验,有理论,无实践,也确实如此,我们拥有的只是有限的理论,缺乏的却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其实,教师的经验固然重要,但年轻人的激情与创造也同样重要。我们深知自己经验的不足,每一天以认真的态度,饱满的激情,从点滴做起,从每一节课做起,从每一天做起,一言一行对学生负责,给他们树立榜样作用,争取每天都能拥抱新的太阳。通过全盘的考虑,学校为我们每位影子教师精心挑选了一位学识渊博、责任意识强烈、教学经验丰富的带教导师,他们用满怀的激情和虔诚的态度悉心指导我们在不断的探索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虽然,我刚进入实小不久,但是通过这近年的时间的接触,实小老师们团结、奋进、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已让我折服。从他们身上我也深刻认识到:成功靠的不仅是智慧,更需要靠细心、努力。一个人没有冲动,没有激情,没有足够的毅力就永远不会有成功,他们考虑的是能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引导学生,包括年轻的我们建立怎样的人生价值观,引导我们做一个有心人,他们真正担起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重任。

这里有一批善于探索、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有了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才能形成活泼、健康、向上的校风,营造严谨而又和谐的学习环境。“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傲”,这句话已成为我们很多老师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其实,学校的荣辱都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只有学生才能把学校装点得生机盎然,草坪上没有学生读书的声音,操场上没有学生奔跑的身影,跑道上没有学生青春的脚步,校园中听不到学生们的欢声笑语,设施再先进的学校也只是一潭死水。然而,要实现这些,就离不开学生善于探索的精神和良好的习惯。探索精神对学生来说是最可贵的,当一个学生对世界、学习失去好奇心,不会主动发问、探求,上课一味地依靠老师讲解,那就是学校、老师、和学生的悲哀。当学生学会了探索,生活就会充实,老师也就不会因为学生课堂上的沉默而烦恼。有的学生之所以忙于娱乐、消遣、玩耍,上课开小差,就是因为他们缺少探索精神。教师要尝试给学生提各种各样的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探索、解答这些问题,打破常规、打破传统去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对学生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的真谛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校园就是一个家,要求孩子讲礼貌、讲文明、讲卫生、不随地乱扔乱丢,并不是做表面文章,而是教师要以身作则,从日常的各项常规抓起,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习惯成自然,把学习作为完善自我的内在需求,时时学,处处学,事事学,才能让学生终身受益。依稀记得,第一次进入实小时,学生们那不约而同的“老师好”;第一次课上学生们好奇而又友好的眼神和层出不穷的提问以及激烈的思维碰撞;第一次大课间,学生们真诚的邀请;第一次……面对莘莘学子,又肩负教育重任,实小老师们却能工作的如此惬意,业绩又能保持名列前茅,我想除了老师们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素养外,学生们“勤奋、律己、求实、进取”的精神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里有先进、齐全的设施和充满良性竞争的教育环境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对于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作为育人摇篮的学校则必须拥有先进、齐全的基础设施充分满足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如学校现有的实验室、微机室、体育器材室、音乐舞蹈室、班班通媒体教室以及对学生开放的图书阅览室等等,都有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德、育、美、劳等全方面的发展。

再加之现在的年轻人、学生都喜欢竞争,因为有了竞争学校才充满活力,它也能使学生受益、学校发展、自己成长,但这种竞争一定是“良性”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涉及教师发展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应该是公平的,要尽量减少“人为”因素。为了激发全体教师的竞争意识,学校为每位教师提供发展的平台和公平的交流渠道:课堂大练兵,每周教研活动教学精讲,教书育人楷模评选,定期举行展示、研讨课,年轻教师汇报课等等活动,鼓励全体教师让老师在众多平台的锻炼下敢于说,敢于做,从而在竞争中不断成长、进步。

“寻找身边最美教师”活动自荐稿 篇5

安平县综合职业技术学校 张宝义

我,现年44岁,河北省安平县南王庄镇张刘乡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本科学历,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教育专业,中学一级教师,金属丝网技术与营销专业的创办牵头人、学科带头人,现任学校职业教育研究室主任、融合高中部主任。

我一贯坚持“多做事,长本领”的工作、生活理念。二十多年来,我把全部身心都倾注到学校发展、特色专业创办与教书育人之上,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招生就业、专业设置、职教研究等平凡的岗位中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生活的磨炼和基层工作的锻炼,使我很快成为有工作经验和创新发展能力的人。我踏踏实实,从不懈怠;我对标先进,持之以恒;我努力进取,顽强拼搏;我敬业、爱业、守业、创业;我不畏艰难,执着追求,在中职招生、专业设置、特色教材编写、职教研究与创新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从2009年至2013年期间,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由我牵头先后创办了3年制(2+1模式)“金属丝网技术与营销”特色新专业(职业中专)、1年制高中起点同名专业(职业中专/普通中专)、30天“丝网报价”技能培训班(成人短训)以及3年制本专业融合高中(即职普融合互通的一种新型综合高中)。

我奋力拼搏,4年间共创办或创新发展了4种同属于“丝网”专业的办学类别/模式,还自编了两部有着极高价值的校本教程和多份电子教学资料,将本校“丝网”专业的发展推向了历史的高潮,为该校丝网专业的创办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谱写了积极进取与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实现了我“为学校发展尽微薄之力、为社会家庭和谐进步与发展做贡献”的夙愿!

寻找身边的老严征文 篇6

其实人的一生也就像过山车,有高峰有低谷,这是自然规律,关键是在于自己如何把握和控制。高度决定视野,广度决定胸怀,尺度把握人生,讲的就是一种心态。

高峰和低谷不仅是外部的顺境和逆境,更是内心深处的感受和变化,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每个人所选择的面对方式都是不一样的,你可以选择积极地去面对逆境,努力争取早日摆脱它,或者你也可以消极地坐以待毙。“当一个人选择好的心态的时候,就意味着他将要离开人生的低谷”。是的,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峰与谷的交错,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在低谷和高峰面前我们要有良好的心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对于工作来说,积极态度就应该是心中常有责任感。

社会学家戴维斯说:“放弃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的生存机会。”在日常工作中,对周围的同事负责、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其实就是对自己负责。工作中没有任何一件事小到可以被抛弃,没有任何一个细节,细到应该被忽略,常常“细节决定成败”。同一件小事,不同态度的人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成就。与其浑浑噩噩的浪费时间,还不如从我们经手的每一件琐事中得到成长。

“峰谷相连不分,今日顺境之错,换得他日逆境,今日逆境之智,换得他日顺境”。高峰和低谷是相对,当人们在低谷中你经营低谷的方式决定着走出低谷攀登高峰的速度,如果能正确地审视自我,做到扬长避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通过剖析、纠正、提升,必将走过低谷迎来高峰。

晚唐诗人杜荀鹤有一首极富哲理的短诗《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泾溪石险”之处,自然要小心翼翼,要“兢慎”,因此也就“不闻倾覆人”了;而“平流无石”之处,往往容易松懈麻痹,“沉沦”之灾也就在所难免。逆境中自省很容易,顺境中则往往容易自满,品尝成功,容易被表象说蒙蔽。古语有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则无患”,一个人在安逸的环境中,需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古人云 “吾日三省吾身”,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只有清醒的认识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提前为可能出现的危机做准备,从而做到有备无患;提前为可能的机遇做准备,因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样才能从一个高峰走向另一个高峰。

寻找身边的老严征文 篇7

《尺·度》是全国第一部学习宣传《准则》《条例》的动漫剧。该动漫读本以22个小故事对《准则》《条例》进行了富有感染力的诠释,塑造了老严这一律己修身齐家的正面人物形象,体现了党的纪律对党员工作、生活的约束和规范。读本的故事化、动漫式表达,是党规党纪宣传进行有温度传播的一次有益尝试。

江苏省委党校教授董连翔:的确可以做到入脑入心,而正是这种入脑入心的这样一种方式,使得我们共产党的文化走到今天更具有一种自信感。

《尺·度》紧扣两项法规中部分重要条款和新增条款,通过剖析大量典型案例,萃取核心要素进行创意表现,着力帮助广大党员掌握法规要义、养成纪律自觉,生动宣传了两项法规所蕴含的纪在法前的精神和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

江苏省纪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华:读本是党风廉政建设宣传工作的创新之举,让广大党员干部能够通过这个动漫读本的学习,能够把纪律刻印于心,落实于行。

寻找最美邻居征文 篇8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最美的人物。最美司机吴斌,最美老师张丽丽,最美的妈妈吴菊萍……最美的人物并不是远近闻名的,而是身边平凡的人物,也许是你旳朋友,也许是你的邻居,更也许是你的父母……我的身边就有一位美丽旳人物,她就是我的邻居张大妈。

张大妈梳着一头短发,弯弯的眉毛下,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显得很有精神。笔挺的鼻子下总是那张带着笑盈盈的嘴巴。张大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她乐于助人,我们楼里的人她几乎都帮过。

张大妈家四代同堂。家里有年迈的,已经年逾古稀的老婆婆,有十几岁的小孙子。她在家里忙上忙下,却从不发岀一声怨言。特别是在照顾婆婆的`时候,是那样的无微不至。她每天早早起来,为婆婆精心制做美味可囗的早餐;平时与婆婆喧寒问暖,和她谈谈楼里所发生的事情。还为她洗衣服、洗头、擦背,把婆婆打扮得干干净净。特别是有一次,婆婆不小心摔了一跤,骨折了。张大妈更加忙了,要给她喂饭,又要帮她拉屎端尿。一连半年来,婆婆在张大妈的精心照料下,日渐康复。看着康复起来的婆婆,张大妈那布满皱纹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快乐的笑容。

张大妈不仅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还非常关心楼里的卫生。楼梯里时常会看到她手里拿着扫把或抹布的身影。所以我们单元里的楼梯比起其它楼群里的楼梯是最干净卫生的。

特别是我们的楼下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她没有老伴也没有儿女,是个五保户。张大妈更是把她放在心上,平时张大妈处处关心她,为她买这买那。给她洗衣服,洗被子。还常常送好吃旳。有一次,老奶奶在夜里突然发烧了,张大妈知道了,连忙赶到她家里,把老奶奶扶到她旳三轮车上,把老奶奶送到医院,为她挂号,为她找医生。陪她挂盐水,一直忙乎到凌晨,等老奶奶的烧完全退了,才送她回家。这一夜,她连个盹儿都没打。邻居知道了这件事,纷纷称赞张大妈真昰个“活雷锋”,张大妈总是微笑着说:“一点小事,没什么!没什么!”

瞧,这就是我身边最美的张大妈,她不但外表美,而且她心灵更美,她以乐于助人的美,乐于献出的美,为我们的楼群增添了一朵最美之花!

寻找“最美读报人”征文启事 篇9

因为读者的信任,《中国教育报》一直步伐坚定,精益求精。

我们相信,在任何时代,有人的.地方就有新闻,有人的地方就有信息需求,无论介质怎么变,我们只会与您越来越紧紧偎依。

今天,本报再次启动寻找“最美读报人”征文活动,寻找一路同行的朋友,并开辟专栏,请您讲述“订报、读报、用报”过程中感人的故事、难忘的瞬间、珍藏的记忆,并广泛征集办报建议。

征文寄至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中国教育报记者部收(信封注明“最美读报人”字样)邮编:100082,或发至电子邮箱zgjybjcxw@163.com。

寻找身边最美的老师征文 篇10

xx市直机关幼儿园 陈波

草长莺飞,属于春天的美丽;姹紫嫣红,属于花朵的美丽;那幼儿教育工作中的美丽是什么呢?就是爱与执着!这是一名从事十九年幼教工作的男幼师最大的收获。十九载,我就是心怀着这份爱,始终坚守着心中的那份执着,努力工作,呵护着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收获了人生的喜悦。

选择幼教,追寻美丽的梦想

十九年前,我从湖北省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xx市直机关幼儿园,成为了襄樊市第一位男幼师。总有些人问我,为什么要当一名男幼师?我也曾问过自己,有那么多职业可以选择,为什么要选择孩子的世界?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还是选择了“幼儿教师”这条人生路,并且我默默地对自己说:幼儿教育这片天地需要男教师,而且大量需要,我只不过先走了一步,我要追寻美丽的梦想,让生命在幼教事业中更加绚丽!

到了工作岗位后,我非常刻苦。照顾幼儿的吃、喝、拉、撒、睡,我细致耐心。给孩子穿、脱、洗、擦、晒,我样样都干。弹琴、唱歌、跳舞、画画、讲故事,我项项喜欢。备课、说课、讲课、评课,我一丝不苟。

我总认为:班级就像一个家,只有“妈妈”没有“爸爸”,孩子就会缺少这份必不可少的“父爱”,我要给孩子们这份“父爱”,让他们变得更坚强阳刚。工作相同,性别不同,我总能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讲故事,“孙悟空”的动作我做得最像;体育课上,我教孩子“中国功夫”;舞蹈课上,孩子们的动作刚劲有力;平时劳动时,我是孩子们心中的“大力士”;户外游戏时,我是孩子们心中的“解放军”。同样的孩子,方法不同,我总能让平凡的工作与众不同:每天晨迎,和孩子们亲切问好;每天晨练,和孩子们肆意地嬉戏;每次课堂,我试以宽松的气氛,调起孩子们的情,留住孩子们的神,通融孩子们的心……许多幽默在课堂上产生,许多欢笑在教室里飞扬。

我是一名幸福的男幼师!犹如一只小小的陀螺,每天围着几十个孩子转,重复、重复、再重复。在每一次的旋转中,去掉的是幼稚,得到的是成熟;去掉的是杂念,收获的是信念。在这平凡的工作中,和孩子共奏真、善、美的乐章!

磨砺自己,呈现美丽的课堂

在我十九年的幼教生涯中,我一直处于一种学习的状态。工作不久,我就参加了大专的自学考试,2006年又拿到了华中师范大学学前教育本科的学历证书。除了参加学历学习和向书本学习外,我还注重在生活中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勤于学习,善于思考,重于积累,使我很快把握住了幼儿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创造了男幼师介入幼教教学的新路子,形成了自己保教工作的独特风格。

对待每一次教学活动,我都肯花时间,花精力,并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其中。认真思考,设计最新的活动方案,揣摩修定教案,不懂之处逢人便问,直到弄懂才罢休,并制作大量形象生动的课件,直到最后的试讲都是那么认真。在一篇教后感中,我深情地写道:“当我把上课当作一种愉悦,一种自我需要,自我完善,而不仅仅是一份责任时,那我的课就会充满活力。”

让我记忆深刻的是2011年9月至11月期间,我先后参加xx市和湖北省第四届幼儿园教师优质课比赛这件事。作为这次参赛的唯一一名男教师,我非常重视,压力也很大,连续两个月来几乎每天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怎样上好这节课?怎样突出男幼师的教学特色?前期的选材、教案设计与反复修改、课件的制作与修改、教学具的准备及完善、多次的试讲与反思……很多时候,压力和焦急的参赛心态让我无法放松、坦然。“自信、激情、沉稳、果断”是这次教学比赛中我为自己设计并需要克服困难去努力达到的重要关键词。这节大班科学优质课《有趣的管子》八次试讲,两次“借班上课”的参赛经历,使我深刻地感悟到:“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应该与幼儿是彼此依存的实践共同体,老师要立足于幼儿现有水平展开教学活动,每一次的教学过程都是一个学习过程,教学中的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是教学相长的机会。老师只要置身于教育现场,让自己每时每刻都处在变化着的教育生活中,才能发现幼儿的需要,才能与幼儿共同成长,才能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生动而美丽。”

倾注爱心,绽放美丽的光彩

我爱孩子。每当我看着孩子纯净的眼睛时,总觉得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儿。爱孩子,更重要的是将对孩子的爱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每年的九月新生入园时节,我都会到哭闹最厉害的小班助教,帮助幼儿尽快缓解焦虑情绪,让他们安全快乐地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平日里,只要幼儿园有孩子的哭声,我都会很快地出现在有哭声的地方。只要是老师有事请假,我就会像一块“砖”一样出现在各个教室里,认真备课上课,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不让一个孩子因此“掉队”。园内几乎每个孩子的名字我都叫得出来,孩子们亲切地叫我“叔叔老师”。

2012年10月,36岁的我参加了xx市第四届幼儿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大赛分为“趣味游戏、机智应变、才艺展示”三大板块,每一板块都无不考验着幼儿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学技能和才艺技能。这样的大赛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含金量是极高的。作为代表所有xx市幼师的参赛老师,我愿意挑战自己,在舞台上展现xx幼师的风采,绽放出男幼师美丽的光彩。比赛对我来说最大的难题其实是时间问题。五月份接到比赛的任务,忙完园庆和六一,又要开始准备放假、暑期班。假期出去培训,学习回来休息不到10天,暑期集训开始了,报名招生分班紧接着又开学了。时间紧,事情多,琐碎的工作和繁杂的家务,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来准备比赛。而且,比赛的三大项每一项千头万绪,都需要做充足的准备。临近比赛的前一周,我强迫自己静下心来,把这三大板块需要做的、准备的、排练的、试讲的统统列成清单,每一项都标明什么时候完成。特别是临近比赛和正式比赛的那几天,我几乎每天早上4点就起来了,晚上一直要准备到12点多,每天休息只有不到4个小时的时间,周末还得忙碌比赛的事情,整个比赛下来,我瘦了17斤。光荣的桂冠总是用荆棘编织成的,这次比赛我获得三项比赛的全能第一名。紧接着,我又代表xx市参加省赛,由于比赛前我精心准备、沉着应战、冷静发挥,“趣味游戏”趣味不断,“机智应变”条理清晰,“才艺展示”动人心弦,经过两天时间的激烈角逐,最终在72名选手中获得此次大赛的最高奖项----全能冠军(特等奖),轰动了全场。我认真执着的比赛状态和追求完美的现场表现给现场的评委们和观摩的老师们留下深刻的印像。在颁奖典礼上,一位专家这样评价我:“你让人感动,感动你的才能,感动你的教学,感动你的专业,感动你对幼教的执着情怀!”

我身边的最美老师 篇11

有一种美妙的生物叫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

有一种崇高的精神叫红烛——蜡炬成灰泪始干;

有一种博大的情怀叫奉献——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千百年来,多少人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在他们的呕心沥血、无私奉献中,又有多少祖国的花朵成为九州华夏的栋梁之材!谁又能知道,这其中包含着多少的汗水与泪水,也许老师那丝丝白发,斑斑皱纹是最好的见证。

在我眼里,我们办公室的每一位老师都是最美的老师,他们总是一个能让学生永远信赖的人,不用做什么特别的事情,就能让学生视他们为朋友。生活中看到他们总是能在不经意之间,做到关注每个学生,尤其是那些常被忽略的。当有的学生做错事或者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他们从不对学生冷嘲热讽,总是会做各种努力让学生明白:如果他们想成功,就一定要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在困难中积聚力量,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当有的学生在某个领域做出尝试时,他们从不乱加阻止,而是殷切关注着,即使结果是那么微不足道,他也要让学生明白他已看到了他们的努力和成绩。这种不经意间的举动给了学生自信,让他们相信自己超越自己。

同为老师,我该向他们学什么?学习他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与始终不渝的顽强意志。学习他们把自己置之度外,心中只装着学生,为孩子带来无限希望。学习他们不为名不为利,默默奉献党的教育事业,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人民教师。我想做人除了自己,还要心中有他人,能设身处地地想着他人,这样才能使自己做的更好。一生中若能尽自己的努力为社会,为他人做点有益的事,这才活的更有价值。

上一篇:人力资源管理实用手册下一篇: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探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