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课堂教学,提高复习效率(精选8篇)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上午好!
今天我们探讨的话题是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效率。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阵地是在课堂上。课堂教学是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高中学生的课外时间很少,绝大部分地理知识的获取都来自于课堂。那么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效率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提高地理课堂效率的方法。
一、注重备课,抓住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1)备课是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备课,要把握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注意新课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具体规定。教师要依据课标的内容,把教材与课标内容联系起来。备课时要备教材,要反复通读教材,通读教参,要构建地理学科的知识网络,分析重点、难点都是什么,有哪些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理清知识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在此基础上,了解培养学生的哪些技能,比如:根据材料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读图获取信息并加以表达的能力;培养所学理论在生活中应用的能力,等等。备课时还要“备学生”,学生的差异较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得情况。做到心里有数,因材施教。平行班的学生,重在基础知识的落实,而且要抓反复,反复抓。
二.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尊重学生,建立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真心地和学生交朋友。在课堂上,如果有可能,经常站在学生中间去讲课,时常看看他们的表情,我告诉学生:你在听课时,表情要丰富,对听懂的知识可以点头;对没有听懂的要摇头,对有疑问的可以凝眉、可以瞪目。要时时看看他们听课的情况、做题的情况,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时掌控班级的情况。紧紧抓住学生,让他跟你一起去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2.课堂气氛活跃,教法灵活多样。
活跃,即在课堂上,要有疑问,有惊讶,有问有答,有争论,也要有笑声,使学生处于心情愉悦的心理状态之中,要使学生情绪高昂、兴趣浓厚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不能把课堂弄得死气沉沉,如果那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不喜欢你的课,不喜欢这一学科,成绩自然不会很好。
教学语言富有激情、优美生动,具有形象性和感染力;语音语调要有轻有重,有缓有急,阴阳顿挫,讲课时要环环相扣。在认真地讲解系统知识的同时,适当运用感性材料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法灵活,可引起学生的浓厚的兴趣。例如:讲锋面雨带随夏季风在我国东部移动的规律时,一边画板图,一边用形象的语言讲解:每年5月,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趁机登陆,在南岭一带受到冷空气的阻挡,冷暖两种气团在此交锋,这里进入雨季,珠江流域开始涨水,而后,夏季风的援兵赶来,势力大增,于六月向北挺进到长江流域,这时冷暖空气势均力敌,相持不下,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阴雨连绵,长达一个月之久,此时恰逢黄梅成熟的季节,人们便称之为梅雨季节。梅雨过后,夏季风乘胜北上,势不可挡,于7、8月份一直打到华北、东北。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冬季风不甘失败,马上气势汹汹,进行反攻,大兵压境,9月夏季风被迫退到长江流域,10月灰溜溜地离开大陆。通过这样的描述,把夏季风的登陆过程变成了战场,学生很乐于接受。
三.结合学科特点,教会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科学方法 1.要明确——地理概念
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能一知半解。因为地理概念是学习地理科学的基础,它是发现地理问题的基础,又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只有概念清楚了,才能准确判断、科学地运用。2.要理解——地理原理及过程
地理事物的发展及变化,总是遵循着一定的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的,通过事物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因果关系。
3.要综合——地理事物特征
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综合又是对地理事物特征 的全面概括。
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我们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分析问题,有计划地做一些综合性典型训练题。总之,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要注意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4.要对比——地理区域的差异
地理区域都具有比较独特的区域特征,象位置、自然状况、经济发展等。因此,学习地理,应通过分析对比的方法,找出区域间的差异及相关联系。这是学习区域性地理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分析对比的内容很广泛中,可综合比较,也可单项比较;可从自然条件方面比较,也可从经济条件方面比较;可进行横向比较,也可进行纵向比较。例如:在复习我国南、北方差异时,可从位置、范围、气候、水文、土壤、植被、资源、工业基地或地带等方面列表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对我国东部季风区和西部非季风区的自然条件的差异也可用分析比较法;复习美国、澳大利亚时,可从位置、范围、自然条件、工农业发展状况,等方面列表进行综合比较。总之,通过比较,可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5.要建立——地理知识的框架
为了能从总体上把握教材,掌握地理知识的体系及属性,以便进行综合归类、分析因果、比较异同等,这就需要在学习尤其是复习的过程中,理清地理知识的网络,建立知识框架。例如:每复习完一个单元或一个专题后,同学们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尝试制作复习提纲,反映这个单元或专题的内在联系,框架结构及知识要点。6.要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地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同学们在学习时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同身边的事物相联系,同生产、生活相联系,同国内、国际时事的热点、焦点相联系。要充分利用外出和各种书刊、新闻媒体、网络等,尽可能地开阔自己的地理视野,使书本知识在野外观察和社会活动中得到应用,这样既能有效地培养观察、实践、思考、分析能力,又有利于知识的活学活用,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引用时事新闻,使课堂教学充满时代生机和活力。
7、要掌握——读图的方法
地图形象、直观,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基本工具。
近年来,地理试题在逐年强化“无图不成题”的学科特点。2009年高考地理试几乎逐题有题,有坐标图、分布图、柱状图、等值线图、区域图及构成表等,比较全面地检测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所以要培养学生掌握地图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包括识图、读图、填图、绘图、分析图等技能。对地图的正确使用是重要的地理技能。读图用图的过程,可以培养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也可使同学们进一步明确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在引领学生掌握地图时,要注意四个问题:
⑴要熟练掌握地图的基础知识,能准确地认清图中文字、符号、点、线、面所表示的地理含义。要充分利用填充图册,将所学知识认真地、规范地填在图上。
⑵凡在教材中出现的各类图像,都要认真读懂,一一理解,认识图像所反映的地理意义及地理规律,解决有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等问题。
⑶对重要的示意图、剖面图、分布图等要绘制地理简图等,让学生们要动手绘制,还要学会图形的相互的转换,以便加深印象和记忆、理解。例如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图、世界洋流模式图、工业布局图等。
⑷区域图的读图的规律:
1.描轮廓;2.读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互位置);3.半岛、岛屿、边缘海、内海、海峡等;4.地形、地势状况;5.河流、湖泊;6.气候类型;7国家及主要国家的首都;8.主要国家(主要的城市、工业的分别、农业的分布、人口的分布、主要的矿产、物产等)。在学习和复习中,凡能在地图上反映出来的地理事物:地名、资源、河流、山脉、城市、交通线等,应尽可能地在图上落实。并能用地理术语或规范的语言解释图像,说明原理。四.重视地图教学
1.做到每天争取看一幅地图。2.每节课必在前面挂图。
3.遇到不清楚的情况,学生马上查阅地图。五.习题的配备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延续,既是对以往知识的复习,也是对当堂内容的巩固。所以,作业应该是在精选和符合实际的基础上布置的。
教师要借助作业来进一步解决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从而实现进一步落实知识的目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获。布置的作业要有层次,教师要通过自己精心设计或选编的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做到选题有针对性且题量适中,不可把练习变成“题海”,做练习册的题也要有选择,更不能把大量布置的作业当成学生复习和掌握知识的唯一途径。
试题可以用成套的,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编或重新组合。测试题要适度、适量。像咱们校的学生基础差,那么基础题、重点题、易错题要经常地、反复地测试。以达到进一步落实基础知识的目的。
作业的批改要做到勤、快、准。要有针对性面批面改,教师能及时发现和指出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又能增强讲课的针对性。总之课后的辅导、作业及批改,是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推进的最好时机,我们要把握好这个时机,分类推进。
一、合理利用方式, 掌握“知识与技能”
中考复习的内容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 教师不需要过多地进行讲解, 只需在学生遗忘时, 唤起学生的记忆就可以了.所以, 复习课要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上, 以自学为主, 从而培养其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 充分发挥其自我探索、自我获取的精神, 以改变他们消极被动的状态, 提高其识记效果.笔者在复习过程中采用了这样一些方式:
方式1:采用小组合作、展示的方式.对于某些简单的章节, 如, “声现象”“物态变化”“物体的运动”等, 可以让小组学生提前做好准备, 每小组派一到两个学生带领全班学生进行复习.当然, 教师事前要进行一些辅导, 告诉学生围绕书本和《中考指导用书》的重难点、方法、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其他学生可以举手提问,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打分评价.这种复习方式适用于章节内容较为简单, 或者下午第一课学生精神状态较为不佳的时候.
方式2:采用提前发导学案, 收集学生知识点的漏洞, 进行查漏补缺.具体这样操作:教师提前印制好导学案, 包括基本知识的梳理和简单的练习, 在前一天晚上发给学生.第二天一早教师进行批改, 将一些典型错误收集好, 在课堂上进行投影, 让学生对这些错误进行辨析和纠正.这种复习方式较为高效, 因为复习时, 很多知识点不用教师讲解, 通过学生自己翻书、看笔记就能回忆并掌握, 如果教师按照自己的意愿将所用知识不分重点的梳理一遍, 对很多学生来讲实则在浪费时间, 教师只需将他们容易混淆或较难掌握的知识点解决就可以了.
二、精心选择例题, 体现“过程和方法”
教材中有很多探究性实验, 在极其短暂而又紧张的中考复习阶段, 不可能把每一个实验都重新做一遍, 怎么办呢?这就要注意选取一些最典型的实验, 从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去复习.
反例教师在复习“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 通过下面这道例题进行复习:
点评:用这道题目来进行此实验复习, 学生不需要经历实验探究中任何一个过程, 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这一实验是学生经历过的、熟悉的实验, 学生已经知道压强跟所受的压力成正比, 与受力面积成反比, 是已学过的知识, 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只根据回忆就可以解答.因此对这个知识点的复习效果不是非常明显, 无法暴露学生在实验题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正例教师在复习这个知识点时, 可采用一些开放性较强的例题来进行复习, 比如, 下面这道例题:
为了探究压强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准备了如下器材: (1) 用钉子做腿的小桌、 (2) 海绵、 (3) 砝码、 (4) 木板、 (5) 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 (6) 装有沙的容器等供学生选择.学生所选的四组器材中, 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
(A) (1) (3) (B) (2) (5) (C) (2) (3) (4) (D) (3) (4) (5)
点评:这道题目对学生的要求显然要比刚才那道题目高几个层次.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 对实验的设计方案不是唯一的.学生在选择器材的时候, 脑海里已经经历了初步的实验探究过程.首先要明确压力作用效果跟哪两个因素有关;其次要知道如何控制变量来进行实验设计, 如何操作、观察什么现象, 这样才能选出正确答案.通过不同器材的组合, 考核了学生用不同方法去设计实验的能力.通过这道例题的讲解, 能让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有了完整的认识, 复习效果事半功倍.
三、有效设置问题, 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复习过程中, 要结合教材有机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如, 环保意识、节约意识、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教育等.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丰富多彩而不是单一的, 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 正因为如此, 我们的世界才五彩缤纷、多姿多彩.于是, 在应用物理知识解决身边问题, 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回答时, 试题答案的个性化与适当的开放, 有利于学生放飞思想,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创设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问题
对于教学设计中问题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①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②由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③能引起学生思考。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设计教学问题时,可以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从生活中入手,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如足球赛开始前利用掷硬币的方法挑选场地和选择进攻方向,你认为合理吗?在历史上美国42位总统曾有两位总统的生日都是11月2日,有三位总统卒日相同都是7月4日,还有两位总统是卒于3月8日,有人说这是巧合,这难道是一种巧合吗?通过这些例子引入概率学。这样进行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一下被调到起来,会思考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时教师再引入正课,教学效果一定会有较大的提高。数学来源于生活,只要我们老师认真思考,精心写教学设计,使数学中抽象的、冰冷的定理、定义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学生还是会喜欢上数学的。
(2)数学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对于一个较难的数学问题,教师在写教学设计时可以设计一个问题链,由简单到复杂,这样学生有一个接受的过程,当简单的搞懂了,难一点的问题也就容易理解了。比如,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我在写教学设计时写下了如下的问题链:①初中学过的平面几何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②画出不同情况的图来表示。引导学生利用类比、归纳的思想,总结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③如何用坐标的方法表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④根据求两条直线交点问题,如何判断直线与圆的交点个数?问题①②从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入手,学生有一种熟悉的感觉,然后结合图形从直观上认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学生学起来会比较容易接受。根据直线与圆的方程引导学生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计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这样在解决问题③时就比较容易入手,学生的思维始终跟着老师的思维动,教学效果会比较好。根据已有的知识把问题④转化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最后让学生从上面的实例中抽象概括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这样学生即可以学到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计问题悬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悬念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上《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时,课后习题最后一题:渐升数是指每一位数字比其左边的数字大的正整数(如236),那么三位渐升数有多少个?其中比516大的三位渐升数有多少个?我们在解答这个问题时可以使用枚举法,一个一个列举。但因为情况较多,比较麻烦。此时老师就可以跟学生说,要想用简单的方法也可以,有兴趣的学生可以预习下一节排列与组合,看看能不能找到简单的方法。
二、质疑问难,精讲精练,启迪学生智慧火花
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对学生思维的挖掘,比如每节课可以选一些较难的开放性的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我们在上导数的几何意义时可以选择下面这道题:已知曲线过点处的切线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是什么?此题是一道开放题,学生要注意讨论P点是否是切点分两种情况来讨论。学生对于P点是切点的情况比较熟悉,但学生容易忽略P点不是切点的情况,从而得不到完整的解答
三、坚持实施三维目标努力完成教学任务
如何实现三维目标。一是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正视学生间的差异。其次,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营造一种轻松、平等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愉快地学习。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如上课时学生提出一个好的思路,或者题目较难时有学生会解。这个时候老师要注意表扬、鼓励。最后,教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情感的教育,把教育教学和学生平时生活联系起来。切莫仅仅局限于数学教学上,而忽视教学生做人的道理,把思维的发展与智慧的启迪留给学生。
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现在的学生,想象力不够丰富,究其原因有:1.学生的惰性思想严重。2.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3.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没有给学生提供机会。4.学生不愿想、不会想、也不敢想。试想,一个学生连想象力都没有,他怎么能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呢?若学生对学习数学都没有兴趣,又何谈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中让学生产生想象和猜想,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再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得到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如我在讲过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性质过后,在学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推导和性质,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类比、概括、抽象等知识去发现、想象、猜测……在有的时候我们并不求其结果,主要是教给学生想的方法,使他们敢想、会想。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再数学教学过程中,若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就一定能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消除学生认为数学枯燥无味的想法。
【摘要】高效的复习课是提高思想品德中考成绩的关键,本人就如何提高复习课堂效率提出一些见解: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巧妙运用记忆的规律、精心挑选练习等。
【关键词】复习课;效率;迁移;记忆;练习
思想品德复习课通过向学生有调理地再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梳理知识,加深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建立知识结构,又要灵活运用,提高应试能力和技巧。
在现实教学中,思想品德复习课时少,任务重,如果老师不精心准备,很容易出现以下的现象:一是老师按部就班,从头到尾逐一将知识点落实,将教学内容简单重复,学生失去激情,味同嚼蜡;二是老师过分拔高复习课的难度,追求难、偏,学生像在上新课,容量大,压力大,打击了学生的信心;三是老师一味搞题海战术,练习没有经过精心的挑选,质量不高,题量大,学生容易疲劳。
1.明确目标和任务,发挥自主性
目标是前进的明灯。在安排复习课的时候,不妨对学生交代清楚复习的计划、任务、进度和任务,以及要到达的目标,这对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尤为重要,使被动的接受老师安排变为主动出击,课前整理资料,课堂上积极配合,课后继续加深巩固,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在复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复习的全过程,特别是要学生参与归纳、整理的过程,让其寻找规律、作出判断,不要老师代劳,教师通过引导、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其对复习课的兴趣,
2.巧妙运用记忆的规律
记忆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果能够利用记忆的规律,对于节省时间,巩固复习效果有很大的帮助。思想品德是闭卷考试,记忆基本的概念、知识点是必须的,很多政治的概念离学生的实际很远,晦涩难懂,学生背起来很吃力,初中的学生的机械记忆能力可以减退,因此记忆更加讲求的是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是事半功倍的,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着重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是需要不断巩固的,巩固还非常讲求时机,学完了要马上就记忆,记忆了要马上检查,知识点才能真正落实;所以我在安排复习课时尽量都抽十分钟作为小测时间,以便检查学生的记忆效果,头脑里有了知识,才可以有以后的灵活运用,举一反三。检查学生学习效果时,还要注意多从不同角度、不同次序去抽查效果,如果固定了抽查的次序,学生的记忆很容易固化,也就说记忆和顺序是连在一起,如果考试的时候不是这个顺序,记忆就出现错乱。记忆还有很多规律,比如多感官多渠道的记忆更牢固;记忆的时候最好能产生更多的联想,这样提取记忆会有更多地线索,掌握记忆规律,对于学好思想品德是一条捷径。
3.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知识之间是有必然的联系的,也是相互贯通的。在教学中,老师应更加注重分析单元之间的横向联系,让学生建立一个知识体系而不是一个一个独立的知识点,实现知识的迁移。例如:在初三国情部分,虽然课本将经济、文化、政治分在不同的章节进行介绍,但其实这三方面本来就是国情的方方面面,也是相互影响的,经济中有文化,文化中有政治,政治中也有经济,甚至可以将初二的法律部分也拉上关系,学习法律知识其实也是建设法制国家的一个举措。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角度可以迁移,案例也可以迁移。不同的案例,只要设问是从同一个方面(例如是国家)去问,那么在回答的时候,角度是可以迁移的:立法角度、监管角度、宣传角度、发展科技等等。同样,相同的案例,设问不一样,回答的只是点是不应该一样的,例如案例运用了汶川地震这一事例,我们一般会想到考查学生对尊重公民的生命健康权这一知识的运用和理解,但是佛山中考的设问就很有新意,它的角度是弘扬民族精神对于夺取抗震救灾有什么意义,如果学生不懂得迁移,就不会灵活地回答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意义等方面的知识。
4.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教学方法要综合运用起来,对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很大作用。多使用图表,使知识显得更加一目了然,例如在讲到我国多种经济成分时,我使用以下图表:
通过整理,使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更清晰。
对于一些相关、相似的知识要特意同时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从本质上掌握:例如人民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哪个是制度、哪个是机关、会议,作了对比就显得很明晰。另外,对于特别难懂的概念,可以使用分解法,例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理解能力一般的学生,这是一个相当难掌握的专业述语,分解掌握不失为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教学方法不拘一格,只要达到加深理解即可。
5.精心挑选练习
练习可以说是复习课的主角,正因为这个原因,很多老师都会准备大量的练习作为复习课的主要内容,个人认为这样不经筛选的练习,不但达不到复习课的目标,反而使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继而产生疲劳效应。大量的练习应该是老师来做,再精心挑选典型的、综合的、基础的、针对性强的题型,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选同一案例不用角度、不同设问的题目,开阔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有新的启发、新的体会。
复习课应充分体现“有讲有练,精讲精练,边讲边练,以练为主”的原则。练习的习题要精,练习的方法要活,练习的时间要足,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章节练习抓基础,单元练习抓重点,全面练习抓综合。
选题应注意针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薄弱环节进行练习,消除知识死角切中要害,并且注意不断提高练习的档次,选择注重沟通知识内在联系的综合运用知识的练习。
九年级数学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知识点多,要想在短暂的时间内全面复习初中三年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解题技巧、解题能力,并非易事。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切实提高复习效率是我们九年级教师面临的难题。下面我就九年级数学复习谈谈自己的做法和想法:
一、给予学生学法指导,调整学生心理压力,重视复习的质量。
九年级学生进入中考总复习阶段是思想最为复杂和不稳定的时期,我们要从复习课、做练习、改卷和小结等方面,适时给予学生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利用时间,发挥学习效能,增强自信心。我们还要注意在不同的阶段,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如:个别心理辅导、群体心理辅导等,使学生从心理上调整好心态,正确对待压力与挫折,增强自信,发挥学习的最佳效能。复习时如果进度和质量发生矛盾时,复习进度要服从质量,防止赶进度,盲目追求复习轮次不讲质量的做法。坚决杜绝反复“炒冷饭”的出力不讨好的无功复习做法。
二、把握中考的“双基”方向,提高复习的针对性、有效性。
从近几年中考试题来看,不管中考试卷的结构、内容如何变化,但有一点是稳定的。那就是都着眼于突出考查初中阶段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即所有学生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须掌握的核心概念、思想方法、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础性和普及性。由此中考总复习应首先定位在,关注每一位学生,了解近几年“双基”考查的特点、从各板块内容上准确把握数学学科核心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的考查,同时注意“双基”考查方式的创新。从正确理解课标要求的角度,抓住核心、重点知识,更深层次地把握中考“双基”命题趋势,这是有效地提高中考复习的针对性,使师生摆脱复习困境的前提和保证。这类试题较多,形式与课本例题、练习题、习题相似或能看出源于教材的踪迹。
所以我们要结合教材和新课程标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构建初中数学知识体系,弄清重要概念、定理、常用公式与方法。其中准确理解概念的实质是关键,公式、定理,基本思想方法、技能的熟练运用是重点。
三、精选例题和习题,加强学生思维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为复习时间紧,内容多,所以在例题的选择上应该做到少而精,让学生摆脱“题海战术”,以少胜多。我们要多从近三年的临沂市中考题、山东各市地的中考题中选择例题,并且这些题目应该有启发性,能揭示解题规律,而且覆盖面要广,能够突出教材的重难点。争取让学生做了某道题目后,能举一反三地处理同类的题目。同时要善于归纳总结,化繁为简,提高学生做题的质量和解题的能力,最好能让学生形成自己熟悉的解题体系,对各种题型都能找到相应的解题思路。我们还可以时常将教材中的试题、中考试题进行变式,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图多题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四、重视学生写解题步骤能力的训练。
解答题过程、步骤不规范,证明题过程不完整,思路不清晰,计算能力差等都是学生在考试中常见的而且易发生的问题,所以复习时教师应重视学生基本能力的训练。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在平时的各种测试中,若发现学生几何语言表述不准确,不规范狠扣分;解题步骤不完整丢三落四很扣分;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我们就要用这种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
五、建立“错题集”,找出解题“病因”。
学生考试时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学生平时忽略错题的处理,把平时存在的问题带到考场,在考场不能灵活发挥,考试成绩不理想。因此教师帮助学生建立“错题集”,把平时犯的错误记下来,找出“病因”,开出“处方”,并且经常地拿出来看看、想想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怎么改正,这样到中考时就没有什么“病例”了。错题来源于平时的练习、作业、测试,处理方法是先让学生自改,然后教师当面批阅,若出现问题就当面进行指导和纠正,再让学生改正,直到将错误全部改正后,要求学生将错题、改正后的题以及错误原因记入“错题集”。不能放过出现的每一个错误,尤其是粗心和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所出现的错误更要重视。
大埠岗中学
庄红
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英语试题,我们可以看出中考试题的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语境题在整套试卷中所占的比重正逐步加大。因此我针对如何有效地进行中考英语复习,谈谈我这几年毕业班教学的一些具体做法及心得体会,希望就此能与各位老师们探讨出一种更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
一.运用巧妙的方法巩固词汇,突破英语学习难点。
众所周知现在英语中考的方向是以考察语境为主的,那也就是说,很多的考察内容和句意有关,只要学生能够看懂句意,解题就不是难事了,因此进行大量的词汇巩固操练是很重要的,同时对于总复习也能起到同步进行的效果。09年我带的毕业班,学生基础普遍偏弱,而大部分就是弱在词汇基础上,一个较长的英语句型的理解对他们而言就是天大的难事,很多七年级学过的单词如family,parents之类对他们来说都是感觉陌生的。于是我布置了大量的阅读文章要求他们理解,(基本上是每周两篇)对于陌生的词无论新词与否都要求他们记忆背诵,一段时间后,在讲述基础语法知识时经常可以看见他们恍然大悟的表情,以前他们认为无法掌握或理解的知识点均能够轻易的接受。现在的初中英语比较淡化语法,所以一旦学生有了一定的词汇基础,掌握那些基础知识就不再是难事了。但是词汇教学还有一个很难突破的地方,无论哪个年级的学生,一旦问他们学习英语的难度所在,他们总是不约而同的说单词好难背,或者总有部分学生说:单词背了但又忘了。所以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我很注重词汇的积累和重复使用率,重复使用常用词对于巩固学生词汇是相当重要的,也是克服遗忘的最佳方法。比方说学生可能写不出parents但是让他们写what或English,他们基本都会写,这就是因为what和English这两个单词在初中三年来一直都有接触,接触多了自然记忆就牢靠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每次考试中总有相当多的学生在词汇题型卡壳,不是因为他们不明白语境,而是因为他们只能写出半边词(学生一遇到一些较长的单词像September之类的通常只能写出前面一小部分,无法将单词全面正确地写出,我把他们写的这种单词称作半边词),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就要注意收集常出现的半边词,一方面运用音标教学,巩固拼写技巧,另一方面再重复运用于不同的句型和文章中,只要学生一直在接触及运用这些词,单词的巩固率及使用正确率就会大幅提高。而学生的词汇量增加后对于英语中一些简单的语法知识,像名词、冠词、介词、形容词等的运用就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在重视教材知识的前提下,采用双管齐下的方法进行复习。
注重教材知识,扎扎实实抓好书本知识的复习,一直是我们进行中考复习所坚持的原则。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落实中考要求掌握的词汇、词组、常用句型等,并逐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我所说的双管,就是一手抓词汇巩固,一手抓基础知识的复习。尽管近几年的地纲中已经罗列了初中生需要掌握的单词及词汇等,我个人认为还远远不够,如果学生的词汇量过少,势必造成词义理解上的狭隘,我采用的方法是以课本中的单词为主,每天给学生布置一定的词汇、句型任务,第二天采取听写的检测方式来落实,听写的内容既有单词又有该部分的重点句型。而课堂上,则以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为主。这样做既给学生提供了记忆及巩固词汇的机会,使学生在背诵单词的同时能够自觉主动地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复习,又不会落下基础知识的巩固,现在仁爱版的英语教科书强调淡化语法,但是并不意味着与语法绝缘,而相当多的基础知识还是和语法有着一定的联系的,所以如果在复习巩固某些知识点时带入语法说明,更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初三中考的题型尽管比较基础,但是还是会有一些相对灵活的提高题,如果学生能够学会举一反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题型如
何变化,他们均能立于不败之地。而联系语法进行复习的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推理、判断、转换、应用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所以尽管在很多时候,大家都认为没必要对语法知识太重视,但我个人还是认为在农村中学,尤其是毕业班的复习中,将初中所学的基础知识从语法的角度进行归纳、总结应用还是相当必要的,也是比较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比方说在复习名词的复数、动词的时态、形容词的比较等级时我就引入词性的概念,要求学生从根本上理解他们的用法,而不至于对于他们的变化规律朗朗上口,在实际运用中却一塌糊涂,像在动词后加er/est,在形容词后加s等错误。在这些基础知识的复习过程中,我主要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讲的时候主要采用“低起点、小步伐、快反馈、勤矫正”的“低、小、快、勤、”的“四步”教学法进行。九年级难以回避的事实就是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较为普遍,英语学科表现的尤为突出,因此,复习时一定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有较强的针对性。“低起点”就是依据学生相关知识、基础、能力和心理素质等方面情况,将教学内容设置在一个学生可以较为容易接受的纬度,使学生克服畏难心理;“小步伐”指依据学生实际,将教学内容按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原则分解成若干层次,然后分层推进,从而不断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和动机;“快反馈”指每一次的教学过程中,“讲”、“练”、“查”等各环节都能快速反馈,使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变成既成事实,并因此而受鼓励,获得初步成功的体验,乐于接受下一个学习任务,将被动的学习化为不断学习、不断成功而源源不绝的学习动力。练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讲的效果,可以当堂训练,边讲边练;也可以集中做练习题,及时查漏补缺,比如集中语基题、词汇题等等,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查漏补缺。而在以上的四个步骤中最不可忽视的就是练习的评讲,大家都知道到了九年级下学期不可避免的就是作业量及考试次数增加了,那么讲评试卷及练习在复习中就有着相当大的作用,怎样让讲评课的效果起到最好,除了常规的订正正误,讲解分析原因外,还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我们在批改学生试卷或练习时,将学生出现的较典型的错误与学生本人对号入座,在讲评的过程中采用提问的方式专门提问做错的同学,这样也能够给以学生一定的提醒作用。(例子)三.研究各种题型,对症下药复习。
强化训练和模拟考试在复习的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训练,让学生多做题,才能使学生把知识和能力有效的结合起来,把知识转化成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我们还需要做的就是怎样让手头上有限的资料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抽出部分时间专门看试卷及习题是很有必要的。每次当我们订阅的资料发下后,我一定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将所有试卷或练习浏览一遍,筛选出最适合我们的,同时也剔除与我们中考不相关的题型。例如九地市的试卷中有相当一部分的题型容量很大,我们就应该对他们进行及时的筛选,有些题型可以放弃,词汇运用等适当用于课堂上使用,阅读之类的题型适合放在课余时间完成,还有的整份试卷的题型、难易程度与南平地区中考卷相似的就可以留作模拟考试中运用。这些是练习前的准备工作,而在学生完成练习或试卷时还要注意及时进行质量分析。由于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理解接受能力,因而学生在不同题型上的得分率也不尽相同。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注重从学生的作业和考试卷中,找出他的“弱点”,也就是失分处,进行有的放矢地加以训练,对症下药。如某学生在完形填空上得分率很低,我们就应该从语法和阅读能力方面着手,查出他失分的地方是语法规则不清晰还是词汇薄弱,文章含义不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要求他自主进行薄弱点的补缺补漏,同时加强答题指导。如,根据首句“跳读”,大概分析出篇章所发生的语言环境,在选择答案时结合上下文,考虑符合文中逻辑关系的语义搭配、固定句型、词组、时态等。阅读理解是适合基础较差的学生,也是最适合提高平均分的题型,因为学生不需要刻意掌握那些语法知识与习惯用法,只需要有一定量的词汇就足够了,甚至那些单词他们可以不需要会写,只要会明白意思就能完成的,09年我带的学生中。有将
近1/3基础极差,150分的试卷通常只能考三四十分,所以我对他们的要求是阅读理解一定要会做,而且要拿高分。因为我算过,阅读理解四十分,还有口语运用十五分,这两大题是不需要任何基础的,只要明白单词就行,再加上听力题的前十道是比较容易的,满打满算英语应该能上七十分吧,我就是这样要求他们的,七十分不高,但是对于他们的程度来说已经打了一个翻身仗,他们也一直按照我的要求去做,结果中考时,只有一位同学考了六十多,其余的至少都在七十五分以上,因此无论学生的程度如何,阅读理解是绝对不能放弃的,要想在中考中拿高分或者提高平均分,阅读理解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在第一轮考完之后,会专门抽出一段时间为学生安排不同题材的文章,进行阅读训练。这样做有两个好处,其一,对学生来说,课堂训练比在家训练,更节约时间,更高效。其二,对老师来说,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便于对学生进行答题指导。
总体而言,我们应该时时刻刻关注学生在作业和试卷中出现的得失分情况,针对出现的不同情况,我们可以在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两个方面加大了学生解答各种题型的训练力度,和对解题方法的指导力度。四.注重情感教育,配合心理辅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应具有一定的亲和力,注重情感教育,消除学生英语学习的恐惧心理。我们都有过类似的经验,当了班主任和没当班主任的老师在在教学成绩这方面是肯定会有差异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当了班主任和学生们的交流明显多了,而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所以,如果我们科任老师能够做到像班主任那样具备一定的亲和力,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变化,时时刻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那对于促进加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是很有帮助的。在此基础上,结合心理健康辅导,更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其实不管学生的具体成绩如何,在九年级下学期的总复习期间,他们还是背负着重重的压力,因此我们除了在一定的时间教会他们如何放松减压之外,还应该利用身边种种不同的环境(尤其是恶劣的环境)教会他们进行心理上的自我调节,让他们知道环境不能改变,但是我的内心可以改变,(中考体育以及英语听力的例子)因此在教学中除了要真心的付出外,还要让学生体会到你的真心,感受到你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的亲密朋友。很多时候只要能够表现出善意,即使是批评,学生也能欣然接受。崔晓冰老师曾经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学法”我想她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吧!
一、重视基础知识, 提高解题正确度和解题速度
中考, 首先是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现在我们遵义市数学中考试题满分150分, 其中较易试题、中等试题、较难试题的分值比例大致是7∶2∶1, 其中较易试题和大部分中等试题都是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分值约135分左右, 假如把这部分分值全部拿到, 中考数学得分就不会太低. 熟悉试卷的结构, 明确命题思路和常考知识点. 对大部分同学而言, 基础知识不会太困难, 但是同学们经常因为审题不认真、计算不正确、笔误及解题格式不规范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因此对自己轻易犯的错误要心中有数, 提高解题正确度, 还要加强解题速度练习, 解题要严格按照中考要求答题, 按标准格式答题, 纠正不良习惯.
二、合理安排解题时间和解题顺序来源
在考场上要科学合理安排解题时间和解题顺序, 数学中考时间为120分钟, 较易试题、中等试题、难题的时间分配比例大致是5∶2∶3, 假如时间富余, 最好把试卷从头至尾认真检查1~2遍, 考试结束前15分钟, 假如难题实在是一点思路都没有, 最好停笔, 把试卷从头至尾认真检查一遍, 确认无误后再思考难题. 对于答题的顺序, 从前往后答即可, 一般试卷都按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 试卷中间可能会有1~2个起伏, 出现个别难度稍大的题, 假如一时没有思路可先跳过, 把会做的题做完之后, 回头再思考, 千万不可停留太长时间, 以免浪费时间, 造成情绪波动.
三、解题之后要反思, 从六个方面进行
我们不赞成题海战术, 但学好数学要做一定数量的练习题, 而且要养成解后反思的习惯. 解后反思, 应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
1思因果:思考在解题过程中运用了哪些知识点、已知条件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还有哪些条件没有用过, 结果与题意或实际生活是否相符等. 2思规律:思考所运用的方法, 总结规律, 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提高迁移能力. 3思多解:思考多种解法, 从中比较孰繁孰简, 孰优孰劣, 久而久之, 就具备了对每一道题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最优方法的能力. 4思变通:对于一道题不局限于就题论题, 而要进行适当变化引申, 一题变多题, 拓宽思路, 提高应变能力, 防止思维定式的负面影响. 5思归类:回忆与该题同类的习题, 进行对比, 找到解这一类题的技巧和方法, 从而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6思错误:思考题中易混易错的地方, 找出错误原因和解决办法, 提高辨析错误的能力.
四、重视数学思想方法, 提高解题能力来源
数学思想方法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和纽带. 转化和化归思想 (消元法、降次法、待定系数法) 、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都是每年中考必考的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 对于我们不太熟悉的新题型, 就要把自己从题目中获得的数学信息转化成数学模型, 用学过的知识去分析、处理这些问题.
叶圣陶先生说的好“朗读法是学习语文的根本之法”。加强读书指导,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提高认识,激发兴趣
学生是读书活动的主体,是自主学习者,要提高读书活动的效益,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读书的重要性,激发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为此,我在教新课时,总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把文本读熟,或是在读文本时发现了哪些问题需要问老师。这样学生在朗读文本的时候就会用心去读。
2.优化形式,寓教于读
朗读的形式很多,有范读、个别读、默读、自由读、分角色读、轻声读、论读、配乐读、接力读、引读等,朗读的形式多了,课堂自然会活、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会高,《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这一要求看似容易其实要让全班学生达到这一要求实属不易,一堂课下来,优等生一般能达到要求,而中下生能达到要求的就寥寥无几了。一个连课文都读不正确、读不流利的学生,他的语文素养又从何谈起呢?我想正是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要求切不可轻视。
二、采用多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就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每一节语文课都可以说是以教师为导演,学生为演员的一幕短剧,综合三几十年的教学经验我有如下体会:
1.注重课堂提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课堂教学,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主导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通过老师的导,促进学生的学,以师生的互动提高课堂效率,如教《装在套子的人》一课时,我运用了画图表演方,让一个学生走上讲台进行别里科夫古怪行为模仿,一个学生朗读课文中有关别里科夫古怪离奇的外貌、行为、语言描写的语句和语段,第三位学生到黑板给别里科夫画像。当三个学生完成各自任务之时,先让三位学生讲述自己为什么那样做、那样画,再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三位学生的表演,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熟悉了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学生对小说人物性格及其小说要表达的思想的理解,同时也节省了课堂默读或精读小说所花费的时间。因而课堂的效率得到了提高。再如《祝福》一文,在教学时,我采用了课堂小组合作探討的方法。课前布置了预习,让学生们课前搜集课文的有关资料,并让每个小组至少准备四个问题并提出一个具有创造性认识的问题以备课堂进行分组讨论,同学们兴趣盎然,课前积极进行准备,许多学生提出了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小说的作者、背景、情节、环境、人物及小说的思想和现实意义。课堂上,当我将上述问题呈现出来,分组讨论时,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大胆表述自己的思想,最后我予以点拨。这种合作探究的方法,既扩充了课堂容量,又节省了课时,假如老师唱独角戏,光是背景作者恐怕也要一节课的时间,因此提高课堂效率就要设计独到的课堂教法,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
3.认真落实写的训练,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学语文要读写结合,课堂教学既要注重读的训练也要落实写的训练,二者要合理安排,有机结合。
【落实课堂教学,提高复习效率】推荐阅读:
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论文12-15
构建道德课堂,提高课堂效率07-09
用好课堂作业 提高课堂效率10-26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06-10
有效评价提高课堂效率12-09
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01-01
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效率11-22
探索数学课堂落实有效教学09-27
激活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06-27
运用“问题解决教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