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与茶艺实验指导书(精选6篇)
院系: 旅游学院 专业: 旅游管理 课程: 茶艺 编者: 马小玲
目 录
实验一 茶艺礼仪„„„„„„„„„„„„„„„„„„„„3 实验二 绿茶茶艺„„„„„„„„„„„„„„„„„„„„5 实验三 红茶茶艺„„„„„„„„„„„„„„„„„„„„6 实验四 实验五 实验六
乌龙茶茶艺„„„„„„„„„„„„„„„„„„„7 花茶茶艺„„„„„„„„„„„„„„„„„„„„9 茶艺表演„„„„„„„„„„„„„„„„„„„10
实验一 茶艺礼仪
一、实验目的:
通过教师示范演示了解并掌握礼仪、礼节、礼貌的概念及茶艺师礼仪规范、茶馆服务礼仪的操作规范和要点。
二、实验内容:
1、微笑礼
2、迎宾礼
3、奉茶礼
4、站姿礼仪
5、坐姿礼仪
6、行姿礼仪
7、鞠躬礼
三、实验原理与方法:
茶艺礼仪不主张繁文缛节,但是和谐和礼仪动作应始终贯穿其中。一般不用动作幅度很大的礼仪动作,而采用含蓄、温文尔雅、谦逊、诚挚的礼仪动作。习茶礼仪要静,尽量用微笑、眼神、手势、姿势等示意,不主张用太多语言客套。要求稳重,因此调息静气是关键。一个小小的伸掌礼,动作轻柔而又表达清晰,观者并不觉有用力感。行礼者必须掌握好用力分寸,气韵凝于手掌心,含而不露。
茶艺礼仪目的在于自省修身,多采用含蓄、温文、谦逊、诚挚的礼仪动作,不主张太夸张的动作及言语客套,尽量用微笑、眼神、手势、姿势等示意。以动作连贯,态度恭谦为准,教师示范、演示,学生模拟训练。
四、实验条件:
茶艺实验室或多媒体教室,茶桌、茶杯、茶壶、椅子、烧水壶。
五、实验步骤:
站姿礼仪步骤:
双脚呈V字或“丁”字站立,身体挺直。行姿步骤:
以站姿为基础,切忌上身扭动摇摆,尽量循一条直线行走。 女士双手同“站姿”交握胸前。
男士双臂下垂于身体两侧,随走动步伐自然摆动。坐姿步骤:
端坐椅子中央,双腿并拢。上身挺直,双肩放松。头正肩平,下颌微敛;眼可平视或略垂视,面部表情自然。
右手在上双手虎口交握,置放胸前或面前桌沿。
如果作为来宾被让于沙发就座,则可正坐,或双腿并拢偏向一侧斜坐,脚踝可以交叉(时间久可以换一侧),双手交握轻搭腿面
鞠躬礼步骤:
分为站式、坐式和跪式三种。根据行礼的对象分为“真礼”用于主客之间)、“行礼”(用于客人之间)与“草礼”(用于说话前后)。 站立式鞠躬与坐式鞠躬比较常用,其动作要领是:两手平贴大腿徐徐下滑,上半身平直弯腰,弯腰时吐气,直身时吸气,使人体背中线的督脉和脑中线的任脉进行小周天的气循环,弯腰到位后略作停顿,再慢慢直起上身。
行礼的速度宜与他人保持一致,以免出现不协调感。 “真礼”要求上半身与地面呈90度角。
“行礼”与“草礼”弯腰程度较低,约30~15度。迎宾礼步骤:
将手斜伸在所敬奉的物品旁边,四指自然并拢,虎口稍分开,手掌略向内凹,手心中要有含着一个小气团的感觉。行伸掌礼同时应欠身点头微笑,讲究一气呵成
手腕要含蓄用力,不至于动作轻浮。
六、实验注意事项:
1.分组训练。2.演示与模拟结合。
七、实验报告要求:
无
实验二 绿茶茶艺
一、实验目的:
通过玻璃杯冲泡绿茶流程的演示及茶艺表演,要求学生掌握绿茶品质特点、冲泡要求和操作要领。
1、绿茶鉴赏
2、茶水比
3、冲泡流程和方法
4、茶艺解说词
二、实验内容:
茶艺实验室、玻璃杯冲泡绿茶的流程,以三杯为例,按照茶水比1:50配备茶叶和水量。
三、实验原理与方法:
冲泡名优绿茶要求选用完好无色无花纹透明中型玻璃杯,冲泡大宗绿茶可选用盖碗,水温控制在80度,按1:50茶水比配备茶叶和用水量。
四、实验条件:
玻璃杯3个、玻璃提梁壶或随手泡(煮水器)、玻璃水盂、绿茶10克、茶叶罐、茶荷、茶匙、茶巾、竹木茶盘。
五、实验步骤:
1.选用无色透明玻璃杯可以欣赏绿茶芽叶及冲泡全过程。
2.冲泡前先检查茶具数量质量,并用开水烫洗茶杯,起到温杯洁具的作用。3.用80~85℃水温冲泡名优绿茶香气纯正,滋味鲜爽。
4.每杯投茶量3g,冲泡时间应在3分钟,5分钟内饮用为好,时间过长过短都不利于茶香散发、茶汤滋味辨别。
5.玻璃杯冲泡绿茶适用“上投法”、“中投法”的置茶方法,盖碗冲泡可选用“中投法”、“下投法”的置茶方法。上投法即先向玻璃杯中注入热水七分满,再投入所需茶叶,适合于紧实、易于下沉的茶叶置茶法(如碧螺春);中投法指先向茶杯中注入少量热水后再投放茶叶,使茶叶充分吸收热量后舒展开来,再注 5
入热水七分满即可,适合于条形纤细不易于下沉的茶叶(如黄山毛峰);下投法即现将茶叶投入玻璃杯,再注入热水至七分满,适合于扁平光直,不易下沉的茶叶。(如西湖龙井)
6.冲泡绿茶注水量一般到七分满为宜。7.奉茶 8.赏茶舞 9.闻香、品饮。
六、实验注意事项:
冲泡时注意煮水器壶口不应朝向宾客,提壶手势一般采用内旋法。一般绿茶可续水2~3次,冲泡次数越多茶叶营养物质浸出越少。注意奉茶礼仪。
七、实验报告要求:
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三 红茶茶艺
一、实验目的:
通过瓷壶冲泡红茶流程的演示及茶艺表演,要求学生掌握红茶品质特点、冲泡要求和操作要领。
1、红茶鉴赏
2、茶水比
3、冲泡流程和方法
4、茶艺解说词
二、实验内容:
瓷壶冲泡红茶的流程,以正山小种工夫茶泡法为例,按照茶水比1:50配备茶叶和水量。
四、实验原理与方法:
冲泡红茶要求选用白瓷壶(或玻璃壶)、白瓷品茗杯,冲泡红茶也可选用白瓷盖碗,水温控制在90度,按1:50茶水比配备茶叶和用水量。
四、实验条件:
茶艺实验室、白瓷壶1个、白瓷品茗杯5-6个,玻璃公道杯,随手泡(煮水器)、水盂、红茶5克、茶叶罐、茶荷、茶匙、茶巾、竹木茶盘。
五、实验步骤:
1.备器:准备好冲泡红茶使用的主泡器具和辅助用具。2.赏茶:用茶匙将茶叶罐中红茶轻轻拨入茶荷供宾客观赏。
3.温壶:品茗杯依次排列并向瓷壶内注入1/2容量的开水,轻轻摇晃瓷壶充分预热后将热水倒入水盂。
4.置茶:用茶匙将茶荷中红茶轻轻拨入白瓷茶壶中,投茶量为 5g茶叶。5.温润泡:用内旋法将开水壶中开水沿壶内壁缓缓注入茶壶至壶口,再迅速将茶汤倒入玻璃公道杯中用于洗杯。
6.冲泡:用凤凰三点头方法提壶高冲水,使茶叶上下翻滚,开水应注满茶壶至壶口,用春风拂面的手法轻轻刮去茶汤表面的泡沫,使茶汤清澈洁净。
7.分茶:瓷壶中的茶汤泡好后倒入有滤网的玻璃公道杯中,再将公道杯中的茶汤依次巡回斟入品茗杯至七分满,双手端起品茗杯放入杯托。
8.奉茶:双手端起杯托,将泡好的红茶奉送到宾客面前,做出“请”的手势,邀请来宾品饮。
9.闻香、品饮。
六、实验注意事项:
冲泡时注意煮水器壶口不应朝向宾客,提壶手势一般采用内旋法。一般红茶可续水5~6次,冲泡次数越多茶叶营养物质浸出越少。注意奉茶礼仪。
七、实验报告要求:
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四 乌龙茶茶艺
一、实验目的:
通过紫砂壶冲泡乌龙茶茶流程的演示及茶艺表演,要求学生掌握乌龙茶(大红袍)品质特点、冲泡要求和操作要领。
1、大红袍茶叶品种鉴赏
2、茶水比
3、冲泡流程和方法
4、茶艺解说词
二、实验内容:
玻璃杯冲泡乌龙茶的流程,以武夷岩茶为例,按照茶水比1:22配备茶叶和水量。
五、实验原理与方法:
冲泡乌龙茶要求选用紫砂壶,白瓷品茗杯,冲泡铁观音可选用盖碗,水温控制在100度,按1:22茶水比配备茶叶和用水量。
四、实验条件:
茶艺室、紫砂壶、品茗杯5-6个,白瓷公道杯、随手泡(煮水器)、水盂、武夷岩茶8克、茶叶罐、茶荷、茶匙、茶巾、竹木茶盘。
五、实验步骤:
1.备器:准备好冲泡乌龙茶使用的茶具和辅助用具。赏茶:用茶匙将茶叶罐中乌龙茶轻轻拨入茶荷以供宾客观赏。
2.温壶:品茗杯依次排列并向紫砂壶内注入1/2容量的开水,轻轻摇晃紫砂充分预热后将热水倒入水盂。
3.置茶:用茶匙将茶荷中乌龙茶轻轻拨入紫砂壶中,投茶量为 6~8g茶叶约占茶壶容积的1/3。
4.润茶:在15s内用内旋法将开水壶中开水沿茶壶内壁慢慢注入茶壶至壶口,迅速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用于洗杯)。
5.冲泡:用凤凰三点头方法提壶高冲水,使茶叶上下翻滚,开水应注满茶 8
壶至壶口,用春风拂面的手法轻轻刮去茶汤表面的泡沫,使茶汤清澈洁净。
6.淋壶:加盖后再用开水浇淋茶壶的外表,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7.分茶、点茶:紫砂中的茶汤泡好后倒入有滤网的玻璃公道杯中,再将公道杯中的茶汤依次巡回斟入品茗杯,然后点斟。
8.奉茶。9.闻香、品饮。
六、实验注意事项:
冲泡时注意煮水器壶口不应朝向宾客,提壶手势一般采用内旋法。紫砂壶冲泡乌龙茶时投茶量一般为6~8g,即投茶量约为茶壶的1/3,头道茶汤迅速倒掉,再用悬壶高冲的方法冲水入壶,并用开水浇淋壶身。
注意奉茶礼仪。
七、实验报告要求:
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五 花茶茶艺
一、实验目的:
通过盖碗冲泡花茶流程演示及茶艺表演,要求学生掌握花茶品质特点、冲泡要求和操作要领。
1、茉莉花茶鉴赏
2、茶水比
3、冲泡流程和方法
4、茶艺解说词
二、实验内容:
盖碗冲泡茉莉花茶的流程,以三杯为例,按照茶水比1:50配备茶叶和水量。
三、实验原理与方法:
茶水比例:水量一般每杯投茶3g,冲入沸水150ml,茶水比为1:50。
四、实验条件:
茶艺实验室、青花盖碗3个、玻璃提梁壶或随手泡(煮水器)、青花瓷水盂、茉莉花茶10克、茶叶罐、茶荷、茶匙、茶巾、竹木茶盘。
五、实验步骤:
1.选用青花瓷盖碗有助于花茶蕴香和持杯鉴赏。
2.冲泡前先检查茶具数量质量,并用开水烫洗盖碗,起到温杯洁具的作用。3.用85℃水温冲泡名优花茶利于茶汤香气纯正,滋味鲜爽。
4.每杯投茶量3g,冲泡时间应在3~5分钟内饮用为好,时间过长过短都不利于茶香散发、茶汤滋味辨别。盖碗冲泡花茶适用“下投法”置茶方法(如茉莉银针)
5.冲泡花茶注水量一般到七分满为宜。
6.一般花茶可续水3~4次,冲泡次数越多茶叶营养物质浸出越少,每泡茶闷茶时间应比前一次延长15秒。
7.奉茶
8.观色、闻香、品饮。
六、实验注意事项:
注意泡茶水温、茶具器皿准备和茶水比例的控制。
七、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后填写花茶茶艺实验报告相关内容。
实验六 乌龙茶茶艺表演
一、实验目的:
通过紫砂壶冲泡乌龙茶茶流程的演示及茶艺表演,要求学生掌握乌龙茶(大红袍)茶叶冲泡要求和茶艺表演操作要领。
1、干茶鉴赏
2、茶水比
3、茶席设计
4、茶艺解说词
二、实验内容:
玻璃杯冲泡红茶的流程,以武夷岩茶为例,按照茶水比1:22配备茶叶和水量。根据茶席设计原则和方法设计乌龙茶茶席及表演内容。
六、实验原理与方法:
冲泡乌龙茶要求选用紫砂壶,紫砂品茗杯(冲泡铁观音可选用盖碗),水温控制在100度,按1:22茶水比配备茶叶和用水量。
四、实验条件:
茶艺室、紫砂壶、品茗杯5-6个,白瓷公道杯、随手泡(煮水器)、水盂、武夷岩茶8克、茶叶罐、茶荷、茶匙、茶巾、竹木茶盘、香炉、檀香、花器、花材等。
五、实验步骤:
1.孔雀开屏:准备好冲泡乌龙茶使用的茶具和辅助用具。
2.叶嘉酬宾:用茶匙将茶叶罐中乌龙茶轻轻拨入茶荷以供宾客观赏。2.孟臣沐淋:品茗杯依次排列并向紫砂壶内注入1/2容量的开水,轻轻摇晃紫砂充分预热后将热水倒入水盂。
3.乌龙入宫:用茶匙将茶荷中乌龙茶轻轻拨入紫砂壶中,投茶量为 6~8g茶叶约占茶壶容积的1/3。
4.乌龙入海:在15s内用内旋法将开水壶中开水沿茶壶内壁慢慢注入茶壶至壶口,迅速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用于洗杯)。
5.高山流水:用凤凰三点头方法提壶高冲水,使茶叶上下翻滚,开水应注满茶壶至壶口,用春风拂面的手法轻轻刮去茶汤表面的泡沫,使茶汤清澈洁净。
6.重洗仙颜:加盖后再用开水浇淋茶壶的外表,这样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7.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紫砂中的茶汤泡好后倒入有滤网的玻璃公道杯中,再将公道杯中的茶汤依次巡回斟入品茗杯,然后点斟。
8.捧杯奉茶:奉茶礼 9.喜闻幽香:闻香方法。10.初品奇茗:品茶方法。
11.尽杯谢茶:谢客礼
六、实验注意事项:
冲泡时注意煮水器壶口不应朝向宾客,提壶手势一般采用内旋法。紫砂壶冲泡乌龙茶时投茶量一般为6~8g,即投茶量约为茶壶的1/3,头道茶汤迅速倒掉,再用悬壶高冲的方法冲水入壶,并用开水浇淋壶身。
注意奉茶礼仪。
七、实验报告要求:
石景山区师范附属小学 王建华
一、“创建茶艺文化特色校,争做文明礼仪小使者”是时代的要求。
(一)做现代文明人是世界文明教育发展的需求。
1989年和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探讨研究了未来的教育。通过了《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和《学习:(人类的)内在宝库》的两个报告。报告强调教育应当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要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其中具体要求提到:青少年要讲求文明礼仪、孝顺长辈、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现代的文明人”。
(二)做文明小使者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需求。
十六大报告在规划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同时,提出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这一指导方针的确立,对文明礼仪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做文明小使者”、“道德好习惯伴我成长”等主题更新了八十年代的“讲文明、树新风”、“文明之花遍地开”的形式。
(三)文明礼仪教育是学校常规管理的需求。
随着中国加入WTO组织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越来越近。我们应该以文明、礼貌、诚信的形象出现在世界大家庭之中。教育要切切实实地面向世界,站在时代的高度培养现代人,尤其是文明礼貌待人接物的素养。当前我国企业、政府机构在招聘职员的考试中,常常设计一些“小环节”,如,笤帚拦路、椅子倒地、工作人员送水等等,以检测被试人员的文明礼貌素质。学校常规管理要借鉴学习世界文明礼仪,在学生身上培养起具有时代特点的文明规范。
二、“创建茶艺文化特色校,争做文明礼仪小使者”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在创建茶艺特色校的过程中,我们以文化为先导,以茶为载体对青少年进行礼仪教育。为取得较好的效果,我们在教化途径、方法、形式上都作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探讨,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颇具特色的措施和经验,其中不少值得吸取和借鉴。
(一)、课堂文化教学是茶文化教育的主阵地。
开展茶艺,首先要有教师和茶具,这是正常的教育教学开展的基本前提。石景山区师范附属小学计划开展这一项目后写出立项报告,自筹并向教委争取资金的支持。筹资成功后,购买12套学习茶艺的器材,每套300元。共计3600元。其中包括花茶套杯、绿茶套杯和乌龙茶组。这样从初级、中级到高级的硬件设施基本购齐。这一过程使开展茶艺活动的物质基础得到保证。
接着,石景山区师范附属小学聘请具有中国中级茶艺师资格的老师一同开发校本课程。在茶艺专业教师的帮助下根据近3年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石景山区师范附属小学编写了一套“石景山区我是中华小茶人----茶文化大众普及课堂教材即小小茶博士竞赛题库。”在这一普及教材基础上,录制了花茶、绿茶和乌龙茶的表演录像。
具体授课形式有三种:一是对全校老师进行面授,全校教师每周二接受茶艺师的专业培训,算作继续教育学分,学校方面给予了充分的时间保证。教师接受培训后,在各班组建班级茶艺表演队,挑选优秀者组建校级表演队。二是利用校内电视台进行电视授课,开展“茶文化少儿普及课堂”,这样使全校学生和老师都能接受茶艺知识的普及。增加老师和同学们对茶文化的兴趣,效果很好。三是对优秀的学生进行茶艺表演培训。四是在三至六开设校本课程——茶艺课程,通过课程设置的方式,引导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审美情趣。设置隐性课程——校园文化的建设,旨在创设传统文化的教育环境,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设置显性课程——分校本课程和渗透课。校本课程指开设茶艺课,向学生传授茶文化知识;渗透课指通过语文、音乐、美术、劳动、英语等课程中,渗透茶文化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还值得一提的是为老师和学生进一步提高,石景山区师范附属小学开辟专门的茶艺文化礼仪培训教室。经过三年的努力,石景山区师范附属小学进行茶艺文化特色校,争做文明礼仪小使者教育教学的师资、教材基本得以解决。
(二)、校园文化活动是茶文化教育的助推剂。积极支持和引导学生开展以茶为中心的文化活动,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和创造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年来,石景山区师范附属小学十分重视、大力支持、积极参与和热心指导各种形式的茶文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师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感得到升华,养成教育得到强化,创造性得到发挥,文明礼仪得到展示,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比较具有特色的活动有:
1、运用茶诗歌诀、格言箴语对青少年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
诗词歌诀琅琅上口,处世格言生动明快,易记易学,深受人青少年的喜爱。石景山区师范附属小学开展“茶儿歌”和“品香茗故事大赛”,自编自演,生动形象,妙趣横生,青少年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影响。如:()2.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石景山区师范附属小学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化工具,借助影视、电脑网络,利用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活动基地,帮助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开展“我设计的茶字”、“我设计的茶壶茶杯”、“茶诗配画”和“茶香悠悠饺子宴”等活动,青少年们运用电脑绘画,制作多媒体演示茶叶入馅,茶汤和面的过程,拍摄自己家庭饮茶趣事,新意百出。
3、开展茶文化知识竞赛,强化优秀的民族礼仪形式。
精心设计考题可有效地测试青少年们的礼仪素质,使他们在应试中受到启发、得到锻炼。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曾经说过:“平庸的老师只是叙述,好的老师讲解,优异的老师示范,伟大的老师启发。” 例如,请学生联系切身体会谈谈学习民族礼仪的现实意义;让学生为校园的某一特定场所构思一块富有哲理且符合礼仪规范的警示牌;要求学生为自己设计一张既富有时代特征又具有个性风格的社交名片活动等等。通过一系列不断变幻的测试方法。我们欣喜地发现学生中的确蕴藏极大的潜力;他们有的举止优雅、应答如流,彬彬有礼,有的谈吐不俗、装饰得体,有的机智灵活、幽默风趣,有的思维严密、设计合理,有的富于想象、构思独特,充分展示了新时期学生的 和素质,准确地测试青少年们礼仪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礼仪的能力。
4、“敬师茶”是学生尊师重教的具体体现,利于形成新型师生关系。
古语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书与育人是紧密结合密不可分的,让茶艺―这一高雅艺术走进学校正是发挥了茶文化活动育人的功能。石景山区师范附属小学在教师节期间推出了“敬师茶”。“敬师茶”要求每位学生轮流为每位任课老师沏泡一杯茶,在上课前放置讲台的右上角。老师在课堂上受到孩子们的礼遇,师生之间每时每刻地进行着心灵的接触和感情的交流,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情感具有最直接的影响,师生之间互相理解,缩短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距离,形成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局面。学生体验到追求新知识的愉快,领略到教师的甘辛,学生尊重教师,聆听教师的教诲,教师热爱学生,以诲人不倦的精神引导学生不断进步。老师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学生也能够尊重辅导教师的劳动,彼此尊重,从而形成尊师重教的新型师生关系。和谐的人际环境能形成无形的契约,将会使人们心甘情愿的按照一定的方式规范自己的行为。这种效应,要远远优于一般的纪律要求和行政命令。在茶文化营造的良好的人际环境中,学生的才能更健康的发展,教师的才能更充分的发挥,进而创造更加出色的业绩。由此可见茶文化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它陶冶了孩子们的情操,提高了教师的素质,丰富了校园的文化生活,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社区活动是茶文化教育的检测场
社区活动是茶文化教育社会实践的一项重要措施,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要把学校的德育向社会延伸,通过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将思想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敬老茶”是从小培养少年儿童尊老、敬老、爱老的有效形式。石景山区师范附属小学在九九重阳节和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带领学生到社区开展“妞妞敬老茶”。石景山区有个传统,每逢“老人节”到来之际,在八大处举办“登高品茗”游园会。小茶人们沏泡香茗,敬奉给登高晨练的老人们,老人们在健身之余享受到了孩子们的手艺,得到了尊重与关心。在接受孩子们服务的同时,老人们心情开朗并把此情此景编成快板,自编自演,自得其乐。其中有:“坐、请坐、请上坐;品、品茗、品香茗。”还有“茶事是事,事到无心皆可乐;茗品须品,人非有品不能闲。”滔滔不绝、朗朗上口,吸引了无数登山者驻足观看品饮,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老人们与孩子们融融乐乐,可谓是“老幼同乐,众人皆乐”。“敬老茶”充分实现学以致用,把茶文化用于实践社会,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形成尊老爱幼的风气,成为文明道德的时尚。
(四)、家庭活动是茶文化教育的监督员。
开展“争做文明小茶师”活动是营造良好家庭氛围的新尝试。茶艺活动作为一种新鲜事物,对于家长和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争做文明小茶师”活动要求全家人共同动手,共同泡茶,共同品饮,共同欣赏,让国饮―茶,走进千家万户。江泽民总书记指出:“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在家庭生活中,通过“茶”礼培养每个成员良好的言行举止,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形成良好的家风。这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美满,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安定和谐。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孩子们美好心灵的塑造。在家庭茶艺活动过程中,人的心灵美在交杯换盏具体行为中表现出来。许多小茶人在家庭中对待父母、长辈和同学及其他人时能做到真诚待人、和睦相处。
三、“创建茶艺文化特色校,争做文明礼仪小使者”的主要教育内容。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文明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们正常关系的准则。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明确提出:“不学礼,无以立。”认为人若不知礼,连立身于世都困难。在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修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在衰退,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与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是不相容的。于是在对小学生的教育中,必须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使之从小树立起社会主义文明风尚。
(一)、文化修养
长期以来,我们中小学教育是以升大学为目标的应试教育,过分重视智育,对于道德行为修养、文明规范教育不够,故在相当多青年中缺乏文明行为规范的基本知识,缺乏文明规范的修养。因此,要通过课堂讲授补上这一课。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一生致力于“礼”的传播和建设,他建议国君对老百姓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青少年的成长及教育,则“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用礼仪培养青少年作君子,把礼仪道德的学习、传播作为做人治国的基点,形成了二千多年来民族的道德文化底蕴。
文明谦恭是中华民族处世哲学的基本内容,做茶要先学做人,茶品如人品,要涵养品德,加强礼仪修养,宽厚待人,谦恭谨慎。要“遇事须平和处之”;对老师、家长和同学更要“宁我容人,毋使人容我”,同时,要加强文明行为、文明礼仪的训练,使青年自觉地学会独处时能“慎独”,严格要求自己,“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为恶小而为之”。自觉修身,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引导青年自觉增强文明行为规范的修养,形成文明谦恭的修养观。如尊老敬师是茶文化教育的一大亮点。“伯善养老”指的是周文王在施行“仁政”时带头敬长。他上孝父母,下怀平民百姓,并设立“三老五更”制度来尊奉老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尊敬师长的典范。朱德自1909年离开家乡以后仅见过他的母亲一次,抗日战争时期,朱德总司令工作繁忙,生活艰苦,但仍节省下一部分钱寄给母亲。母亲过世了,朱德非常悲痛地说:“我用什么方法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过快乐的生活。”朱德把热爱母亲,热爱人民,热爱党紧紧联系在一起。今天尊老爱师的传统不仅不能丢,更应提倡和发扬,这是现代社会文明应有的风范。
(二)养成教育
青少年的道德建设也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之一。这是因为青少年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思想品德的成型、定型的可塑期。古人说“蒙以养正,圣功也”(《蒙》)。在儿童智慧蒙开之际就施加正确的教育、影响,在青少年品德形成、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就予以合格公民应具备的道德素质的指导和修养磨练,事半功倍。反思我们在道德建设上的经验教训,我们以为这方面最大的失误是重教育灌输、轻实践养成,造成了“小学生讲共产主义、中学生讲社会主义,大学生讲文明礼貌行为”的反常现象,以致于成年人还要回过头来补小孩子都应知应做的文明礼仪课。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要“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在创建茶艺文化特色校,争做文明礼仪小使者的过程中,茶文化注重规范要求的具体化与道理训喻的统一。应该说,养成教育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在具体行为准则传授的同时,进行浅显生动、循循善诱的理论性论证说明,使他们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从而增强其行为的自觉性和持续性。如,待客的礼节有如下具体要求:沏茶前先净手、茶具干净无破损、斟茶时讲究“茶七酒八”,意味“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情义”。斟后及时擦拭壶侧,避免茶渍流于壶底、双手敬茶,先客后主、忌壶嘴冲客人等,在这种说理与具体指导相结合的教育中,讲文明礼貌的品质就逐渐形成了。我们认为,一个不讲文明礼仪的人怎能成为一个道德高尚之人,就像不经过一块砖、一片瓦地慢慢砌垒怎能造成高楼大厦一样。通常,一个彬彬有礼、举止文明、言谈不俗的人被认为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可见,文明礼仪搭建道德理想性大厦的基本平台,没有这个平台,大厦难以建立,所以它很重要,我们不能忽视。
(三)礼仪风貌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茶文化中渗透了中华民族最平实的礼仪,客来敬茶成为家喻户晓的方式。宋代诗人杜育的《寒夜》写道: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正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这首小诗,一再被作为茶礼中客来敬茶的注解出现,是很有意义的。与客来敬酒这一豪迈的方式不同,敬茶体现了中国人温情脉脉和愉悦的精神风貌,这种较为含蓄却更为深情的礼仪,是中国人乃至东方人所特有的。
建茶艺文化特色校,争做文明礼仪小使者”对仪表的要求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衣着容貌:《弟子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这些规范,对小茶人来说,仍是必要的。帽正纽结,鞋袜紧切,是仪表类观的基本要求。此外,每次参加茶艺活动,小茶人们千挑百选,个个穿着心爱的衣裳,干净、大方、美丽。更有身着中式服装、头挽中式发髻的小茶人如同古代的淑女,亭亭玉立,赢得众人的青睐,赞许之词不绝于耳。充分表现了小茶人自身的审美情趣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上几方面,是我国茶文化礼仪的精华。虽说时代不同了,但古人对仪容仪表的重视及整洁仪容要求,是值得今人借鉴的。外在形象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向人们传递着一个人对整个生活的内心态度。具有一个优雅的仪表,无论他走到哪里,都给那里带来文明的春风,得到人们的尊敬。
(二)行为举止: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注:《论语·学而》)。这是因为,只有庄重才有威严。否则,即使学习了,也不能巩固。具体说来,在公众场合举止不可轻浮,不可亵,应该庄重、谨慎而又从容,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注:《论语·颜渊》),处处合乎礼仪规范。凤凰三点头形容高冲法,在冲水时,茶壶有节奏地三起三落,好比是凤凰在向嘉宾们再三点头致谢。孩子们用会说话的眼睛、彬彬有礼的微笑、整齐统一的动作,表现出她们端庄大方的仪态美。
(三)言语辞令: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的一面镜子。古人所谓“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注:《易·乾文》)。将诚恳地修饰言辞看成是立业的根基,有一定的道理。恭迎佳宾即用您好!等表示对来宾的欢迎。精品鉴赏中的“请赏茶。敬奉香茗中的“请品茗”无一不显示出小茶人的温文而雅,它们能使人感受到尊重、信任和理解,更加自觉、愉快地去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
四、“创建茶艺文化特色校,争做文明礼仪小使者”的启发与思考。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新一代的学生可塑性是极强的,通过中国传统茶文化知识和礼仪培训,他们不仅能获得专业茶文化的知识,还可以成为文明礼仪小使者,在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表率的作用。因此,在学校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与活动,使青少年们切实掌握茶文化礼仪知识与技能,是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向21世纪的一种有益尝试。
(一)、青少年求学中国传统茶文化和礼仪知识的愿望难能可贵,应加以正确引导。
众所周知,自“文化大革命”以来,传统的礼教受到猛烈地冲击,已为人们回避多时,以至新一代的青少年中守礼而不知礼、无礼且自以为荣的大有人在,屡禁不止的桌面文学、墙上文学就是一个佐证。然而,虽然不知礼,青少年们却能凭借多年的生活经验,判断出那些是实用的知识和必备的修养。因此,茶文化礼仪教学开课伊始,同学们就踊跃报名。的确,“不学礼无以立”的古训,当今已在各发达国家应验,比如,在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的日本,许多大的企业认为,雇员的礼仪和教养如何,关系到生意的兴衰和机构的存亡。它们说,一个受过训练、彬彬有礼的员工,一定会赢得顾客的欢迎,对公司的经营乃至发展至关重要,言下之忌,无礼之辈是休想进入公司任职的。因此,作为中国传统茶文化知识和礼仪培训教师,我们应努力将各种“美德”,诸如:竞争、协调、忠恕、爱国、守纪等等融入茶文化礼仪教学之中,以满足青少年求学礼仪知识的渴望,引导他们走上自觉成材的健康之路。
(二)、认真寻找传统茶文化的处世之道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契合点。
笔者认为,传统茶文化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最佳契合点应该是社会公德领域。“数百年来人们就知道的,数千年来在一切处世格言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列宁选集》,第3卷,第247页),传统茶文化处世教化及其实践在今天也必然有它存在的一定根据。在扬弃传统茶文化的处世之道为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服务的时候,需要我们根据时代的特点,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认真探索二者的契合之处,以发挥其对现实的鉴诫作用。传统茶文化对处世问题的重视实质上是对“处人”问题的重视(当然也有对物我关系的重视)。传统茶文化将“茶品如人品”作为人生的基本坐标,倡导乐群贵和、文明谦恭的修养观,以及关于交友之道的许多精辟见解,对人们之间道德关系的调适,对融洽、和睦、温馨的人际氛围的形成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都可以通过扬弃来为我们今天的道德规范建设特别是社会公德规范建设服务。
(三)、爱国志士明礼守纪的动人事迹可有效地激励青少年们崇尚礼仪。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精神和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具有一种特殊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力量源泉,是我们的“民族之魂”。孙中山先生倡导将茶列为“国饮”,其间他谈到:1784年“中国皇后号”商船首航中国以前,美国与中国没有直接的往来,乔治·华盛顿甚至弄不清中国人是黄种人还是白种人。尽管美国人对中国非常陌生,但也还大致形成了对中国的初步印象,把中国看成一个文明礼仪之邦,表现出尊敬和羡慕。这一印象最初是从输美的中国产品上获得的。当时中国出产的丝绸、瓷器和茶叶在北美殖民地享有很高的声誉,它们把中国的美好形象传达给美国人,成为美国人了解中国的重要媒介,其价值远远超出了一般商品的范围。特别是茶不仅是美国家庭财富的象征,而且使美国人了解到中国社会和文化。大体而言,通过茶传播到美国的中国形象是积极和美好的。这段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具有“名人效应”的教学法,不仅吸引了众多的大青少年们崇尚礼仪、学习礼仪,并且还在各项有益的活动中自觉地应用礼仪、传播礼仪,使文明礼仪之花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含苞绽放。
(四)、在美学基础上展开茶艺表演是深受青少年们欢迎的文明礼仪教学方式。
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中有这样一段脍炙人口的台词:“人类是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止!在行为上多么象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象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就从美学的意义上揭示了,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二、三百万年、付出了无数劳动和生命的人类,在千般姿态、万种风情的大自然中是集自然美与社会美、内容美与形式美为一体的美中精品。的确,在人的身上,不仅可以看到皎好的容貌、矫健的体态,还可以感受到闪耀着的高度智慧和崇高品格。而文明礼仪正是通过仪表、仪态、仪式来揭示人的内在品德和修养的,因此,我们的茶文化礼仪教学应当引导学生以学识为基础、以长远为目标、以公众为对象、以美誉为目标、以自觉为桥梁、以灵活为原则、以真诚为信条,不断加强自身的礼仪修养,并使自己的言行举止按照规范化的示范进行认真演练,努力把自己造就成为人美心善、秀外慧中的优秀人才。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方式不仅深受青少年们的欢迎,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有益尝试。
总而言之,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必须着眼基础,从娃娃抓起,提高青少年一代的基本文明素养。因此,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就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石景山区师范附属小学创建茶艺文化特色校,争做文明礼仪小使者针对小学生特点,编写通俗易懂的茶文化大众普及课堂教材,进行各种形式的直观形象的教育,力求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从点滴入手,大力培养和提倡基本的文明礼仪,增强国家观念、法制观念和公民意识,明确社会责任和义务,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文明行为,为个人的全面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实验目的掌握风向风速测量方法及测量原理,学会使用数字风向风速表等测量仪器测定风向及风速。
(二)实验方法与步骤
1、风洞运行,将风速调至10m/s左右。
2、把皮托管的总压测压软管及静压测压软管和数字压力风速仪对应接口连接。
3、将数字压力风速仪电源打开,按功能键使面板切换到压力和速度显示界面。
4、将皮托管安装在支架上,使总压管开孔方向与来流方向一致。
5、用数字压力风速仪测量试验段出口气流总压和风速。
6、将手持式数字风向风速表的数据采集、处理与显示部件与风速风向感应部件连接,并把感应部件伸到来流中,测定来流速度和来流方向。要求三个风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7、改变风洞来流速度,重复5和6步骤测定第二组数据。
8、实验结束,关闭风洞。
9、室外有风时手持数字风向风速表到室外测定某处风向风速。
(三)思考题
1、比较数字压力风速仪和数字风向风速表测定的风速是否相同?为什么?
2、请简述风速风向测量中还有哪些测量方法?
(四)实验目的掌握风向风速测量方法及测量原理,学会使用数字风向风速表等测量仪器测定风向及风速。(五)10、11、12、13、14、实验方法与步骤 风洞运行,将风速调至10m/s左右。把皮托管的总压测压软管及静压测压软管和数字压力风速仪对应接口连接。将数字压力风速仪电源打开,按功能键使面板切换到压力和速度显示界面。将皮托管安装在支架上,使总压管开孔方向与来流方向一致。用数字压力风速仪测量试验段出口气流总压和风速。
15、将手持式数字风向风速表的数据采集、处理与显示部件与风速风向感应部件连接,并把感应部件伸到来流中,测定来流速度和来流方向。要求三个风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16、17、18、改变风洞来流速度,重复5和6步骤测定第二组数据。实验结束,关闭风洞。室外有风时手持数字风向风速表到室外测定某处风向风速。
(六)思考题
3、比较数字压力风速仪和数字风向风速表测定的风速是否相同?为什么?
4、请简述风速风向测量中还有哪些测量方法?
3、你认为本次实验中存在什么问题,应怎样改进?谈谈本次实验的体会。
计 算 机 科 学 与 技 术 学 院
算 法 与 数 据 结 构
实 验 指 导 书
杨俊、徐塞虹、漆涛 编著
2006年9月 算法与数据结构 实验指导书
目录
实验要求....................................................................................................................................3 试验
一、约瑟夫环..............................................................................…………………..……4 试验
二、长整数四则运算运算………………………………………………………………4 实验三、八皇后.....................................……..........................................................................5 实验
四、骑士遍历......................................……………………..............................................5 实验
五、桌面计算器...............................……………..............................................................6 实验
六、平衡排序二叉树....................…...…….....................................................................6 试验
七、多重集合的实现……......................................………………………………………7 试验
八、图论………………………………………………………………………….……..8 实验
八、内部排序性能的比较..........………………….............................................................8 教材及主要参考文献………………………………………………………………………………..9 2 北京邮电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算法与数据结构 实验指导书
实验要求
一、本课程在讲课期间需要做上机实验,目的之一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算法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其次是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成绩:
1、编码:占整个实验成绩的50%;
2、测试:占整个实验成绩的20%;
3、文档:占整个实验成绩的30%。
三、按时提交上机文档,实验文档包含以下各项:
1、问题描述:实验题目、内容和要求;
2、算法思路:实验小组对问题的解决方法的文字描述;
3、算法描述:用类算法语言等对算法进行描述;
4、源程序及驱动程序:上机实验编制的代码源程序及程序运行环境;
5、测试数据:对算法的测试用例;
6、结果分析和结论:对算法及测试结果的分析及结论;
7、心得体会:通过实验获得的心得体会;
8、分工及签名:最后是小组成员的分工及签名。
北京邮电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1-算法与数据结构 实验指导书
实验
一、约瑟夫环
一、实验类别:设计型实验。
二、问题描述:约瑟夫环问题是:n个人p0,p1,…pn 围坐成一个圆环。每个人pk持有一个秘密的数字ck。0 < ck <= m。开始时随机选取一个数 c = c0。每个人从p0 开始从1开始报数。报到数c 的人出对。然后以出队的人的秘密数字作为新的c 值。从出队者的下一个人顺时针从1 开始再报数。直到所有的人全部出队。
三、实验目的:检查学生对各种线性表的实现的掌握程度。
四、实验学时:2小时
五、实验组人数:1人。
六、实验设备环境:计算机。
七、实验原理及要点(知识点):各种队列的实现。
八、实验内容和要求:至少用3种以上的线性表来完成此试验。可以在带头节点的和不带头节点的线性表、循环的和非循环线性表、动态链表和静态链表以及向量(数组)之间选择三种。从空表开始,为每个人生成一个随机数。然后将此人加入到线性表之中。
九、可研究与探索的问题:给出各种实现的优缺点比较。
十、验收及实验报告要求:现场操作及运行效果验收。要求程序必须上机编译通过并且正确运行。给出试验报告。给出各种线性表实现的优缺点分析。
实验
二、长整数四则运算
一、实验类别:验证实验。
二、问题描述:计算机CPU本身可以做32位或者64位的整数四则运算。本试验要求对任意大小的整数实现其四则运算。将一个整数N表示为
N = ±(d0 + d1*B + d2*B2 + ….+ bk*Bk)
其中 1< B <= 256 为一个取定的整数。0 <= dk < B。用线性表存储{bk}。给出整数的四则运算程序。
三、实验目的:对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线性表实现。
四、实验学时:2小时
五、实验组人数:3人。
六、实验设备环境:计算机。
七、实验原理及要点(知识点):各种队列的实现。
八、实验内容和要求:至少用2种以上的线性表来完成此试验。比较不同线性表实现的速度。
九、可研究与探索的问题:1)对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线性表实现。2)B 的选取问题。可 否选择更大的基B。B的选择所应考虑的因素。
十、验收及实验报告要求:现场操作及运行效果验收。要求程序必须上机编译通过并且正确运行。给出试验报告。能够得出用向量(数组)实现的线性表速度最快。
实验三、八皇后问题
一、实验类别:设计型实验。
二、问题描述:在n*n 的国际象棋棋盘上放置n个皇后,使每个皇后不受其他皇后的攻击。
三、实验目的:检查学生对堆栈和递归程序掌握程度。
四、实验学时:2小时
五、实验组人数:1人。
六、实验设备环境:计算机。
七、实验原理及要点(知识点):递归程序与堆栈
八、实验内容和要求: 分别用递归和堆栈完成此试验。统计程序运行时间与问题规模n 的关系。
九、可研究与探索的问题:问题的复杂度。当n 比较大时,讨论提高程序运行的方法。
十、验收及实验报告要求:现场操作及运行效果验收。要求程序必须上机编译通过并且正确运行。给出试验报告。找出程序运行速度的瓶颈。
实验
四、骑士遍历
一、实验类别:设计型实验。
二、问题描述:在国际象棋n*n的棋盘中,一匹马从棋盘中任意一格出发,要求用n2-1步走完所有的n2个格子。每个格子走且只走过一次。应如何走? 试给出算法实现。
三、实验目的:检查学生对堆栈与回溯算法的掌握。
四、实验学时:2小时
五、实验组人数:3人。
六、实验设备环境:计算机。
七、实验原理及要点(知识点):堆栈与回溯
八、实验内容和要求:用堆栈完成此试验。统计程序运行时间与问题规模n 的关系。
九、可研究与探索的问题:怎样枚举所有马下一步可走的位置。选择下一步所走位置的策略。注意由于这个程序非常耗时,在初期程序调试时应取较小的n。
十、验收及实验报告要求:现场操作及运行效果验收。要求程序必须上机编译通过并且正确运行。给出试验报告。找出程序运行速度的瓶颈。给出不同选择策略的程序运行 速度的比较结果。
实验
五、桌面计算器(表达式求值)
一、实验类别:设计型实验。
二、问题描述:模仿Unix系统下的dc命令。输入表达式字符串,按回车键后给出表达式的值。操作数为实数。
1)操作符有 “+”、“-”、“*”、“/”、“^”(乘方)
2)还可以有临时变量。用法如 pi = 3.1415926,r = 3, r*pi^2 3)还可以有事先定义的函数如:“sin()”(正弦)、“cos()”(余弦)、“log()”(对数)、“ln()”(自然对数)等函数。
三、实验目的:检查学生用堆栈解决实际问题。为本课程后续的内容提供伏笔。也为后继的课程如编译原理预习。
四、实验学时:2小时
五、实验组人数:3人。
六、实验设备环境:计算机。
七、实验原理及要点(知识点):堆栈,线性表,命令行参数的处理。
八、实验内容和要求:学生应至少应实现处理五个运算符:“+”、“-”、“*”、“/”、“^”(乘方)。可以用一个线性表来存储临时变量。另一个线性表来存储预定义的函数名。
九、可研究与探索的问题:查找临时变量名的不同方法。如哈希表,二叉树。
十、验收及实验报告要求:现场操作及运行效果验收。要求程序必须上机编译通过并且正确运行。给出试验报告。
实验
六、平衡排序二叉树
一、实验类别:设计型实验。
二、问题描述:随机生成一组整数p0,p1,…pn-1。将这组整数按生成的次序插入到一个平衡排序二叉树中。然后将p0,p1,…pn-1随机重新排列为q0,q1,…qn-1。再按照次次序将这些整数从生成的平衡排序二叉树删除。
三、实验目的:平衡排序二叉树的插入和删除。
四、实验学时:2小时
五、实验组人数:3人。
六、实验设备环境:计算机。
七、实验原理及要点(知识点):平衡排序二叉树的插入和删除中的旋转。
八、实验内容和要求:统计在平衡排序二叉树的插入和删除过程中各种旋转的出现次数。
九、可研究与探索的问题:研究平衡排序二叉树与一般的排序二叉树在插入和删除方面的性能比较。
十、验收及实验报告要求:现场操作及运行效果验收。要求程序必须上机编译通过并且正确运行。给出试验报告。给出在均匀的随机分布下,平衡排序二叉树与一般排序二叉树的性能比较。
实验
七、多重集合的实现
一、实验类别:设计型实验。
二、问题描述:实现数学上多重集合。所谓的多重集合类似于集合,但是一件东西可以放置多个副本。就如一个菜篮子里面可以放两个苹果。
三、实验目的:查找结构的各种实现。
四、实验学时:2小时
五、实验组人数:3人。
六、实验设备环境:计算机。
七、实验原理及要点(知识点):平衡排序二叉树的插入和删除、遍历,查找。哈希查找结构。
八、实验内容和要求: 假设集合中包含的元素是可以排序的。将多重集合封装成一个类。具体的实现可以是中序线索化的平衡排序二叉树,或者带父节点指针的平衡排序二叉树。多重集合的界面如下:
template
{
Multi_set(void);//构造函数,初始化为空集合~Multi_set(void);//析构函数
Multi_set& operator=(Multi_set const a);//重载运算符=
bool contains(T const& v)const;//如果集合包含v 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Multi_set& operator+=(Multi_set const&a);//将集合a 并到自身中。
Multi_set& operator-=(Multi_set const& a);//自身减去集合a
Multi_set& operator-=(T const& a);//自身减去一个元素a
};//~class Multi_set
//返回集合a,b的并
template
//返回集合a,b的差
template
//返回 a –{v}
template
Multi_set
九、可研究与探索的问题:哈希函数的选取。比较哈希与平衡排序二叉树的优缺点、性能和速度。
十、验收及实验报告要求:现场操作及运行效果验收。要求程序必须上机编译通过并且正确运行。给出试验报告。给出平衡排序二叉树实现的多重集合和用哈希实现的多重集合的性能比较。
实验
八、图论
一、实验类别:设计型实验。
二、问题描述:实现图论中的各种算法。
1)最小代价生成树的Krscal 算法和Prim算法。2)单源点的最短路径的Dijstra 算法。3)深度优先遍历与广度优先遍历。4)拓扑排序
5)求所有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Floyd算法
(在这五个小题中只要选作一个即可。)
三、实验目的:学习根据不同的运算来选取不同的存储结构。
四、实验学时:2小时
五、实验组人数:3人。
六、实验设备环境:计算机。
七、实验原理及要点(知识点):图论中的各种算法及其复杂度。根据不同的操作来决定图的存储结构。
八、实验内容和要求:至少实现上面五个小题目中的一个。从文件中读入一个图的信息。
九、可研究与探索的问题:高级数据结构如堆、并查集在图论算法中的应用。
十、验收及实验报告要求:现场操作及运行效果验收。要求程序必须上机编译通过并且正确运行。给出试验报告。给出在均匀的随机分布下,平衡排序二叉树与一般排序二叉树的性能比较。
实验
九、内部排序性能的比较
一、实验类别:设计型实验。
二、问题描述:随机生成一组整数p0,p1,…pn-1。对这组数据进行排序。
三、实验目的:比较不同排序算法的性能。
四、实验学时:2小时
五、实验组人数:3人。
六、实验设备环境:计算机。
七、实验原理及要点(知识点):各种内部排序算法。
八、实验内容和要求: 1)实现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希尔排序,堆排序以及快速排序。2)快速排序的多种版本。3)对单链表实现归并排序。4)基数排序。
5)对小型问题(n = 10)、中型问题(n = 1000)以及大型问题(n = 1百万)分别统计不同排序算法的键值比较次数、键值移动次数以及程序运行时间。
26)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可以有O(n)和 O(n log n)。对相同复杂度的算法,给出他们运行时间与时间复杂度的比值。
九、可研究与探索的问题:研究快速排序算法的不同改进方法。自省排序算法。只需要移动而不需要交换的快速排序方法。
十、验收及实验报告要求:现场操作及运行效果验收。要求程序必须上机编译通过并且正确运行。给出试验报告。给出在均匀的随机分布下,对大中小问题的最快的排序算法。
教材及主要参考文献
[1] 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习题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2] John R.Hubbard, Data Structures with C++, China Machine Press, 2002.[3] Mark Allen Weiss, Data Structures and Problem Solving Using C++, 2ed,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4] Robert Sedgewick,Algorithms in C Part 1 – 4: Fundamentals, Data Structures, Sorting, rdSearching, 3,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年。
实验名称 :__电子支付________ 实验一 : 中国网上银行业务比较分析_
1、实验目的:
(1)重点熟悉网上银行业务范围、种类;(2)掌握网上银行业务操作流程;
(3)研究网上银行业务在电子商务支付环节的作用与局限性。学生通过实验深入了解我国网上银行业务的种类、流程、实现方式及在此基础上的各家银行的不同特点,为学生设计电子商务在线支付系统奠定基础。
2、实验内容(根据实验目的将实验要求细化):
网上调研、比较研究、问题引导、课堂讨论、研究报告或实验报告等方式进行。进入招商银行网站,研究招商银行网上银行业务,业务种类,支付工具,支付流程,局限性与发展空间;选取另外一个典型的商业银行,进入其网站,与招商银行进行对比研究。
要求学生掌握的主要知识点:
A.网上银行业务的支付网关功能及其特点。B.网上银行业务的支付流程。C.网上银行业务的运营模式。
D.单一支付网关与多支付网关发展趋势分析。
3、实验步骤(具体操作流程):
登陆进入招商银行网站——网上银行业务范围、流程、支付工具——支付平台、特约商户——优势与局限性分析
选取另外一家典型的商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进行比较分析
4、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为:
严格按照《实验报告书》规范格式进行撰写。第一部分:实验预习报告
一、实验的目的、意义
1.重点熟悉网上银行业务范围、种类; 2.掌握网上银行业务操作流程;
3.研究网上银行业务在电子商务支付环节的作用与局限性。
二、实验基本原理与方法
1.选择2个具有代表意义的国内商业银行;
2.登陆所选择的银行网站,进行综合调研与实证、实景研究分析。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PC、服务器、网络设备
四、实验方案与技术路线
1.网站地址 2.综合调研
3.实证与实景研究方案
第二部分:实验过程记录
一、实验原始记录
二、实验过程成绩
第三部分:结果与讨论(可加附页)
一、实验结果分析
包括:
1、结合老师在实验过程中指导性的引导问题的进行分析。
2、自己发现或提出问题与进行创造性思考;
二、小结、建议与体会
实验综合与总结,个人设想,进一步需要弄董的问题等。
三、实验报告成绩
实验二 :_ 中国现代支付与清算系统分析_
1、实验目的:
通过网络实景学习的方法,对中国现代支付系统的进行实证研究,了解中国支付体制、支付流程与管理过程。熟悉中国清算系统的组织构架与应用构架以及发展过程与技术原理。
2、实验内容(根据实验目的将实验要求细化):
中国现代支付与清算系统是我国支付与清算系统的基础和核心,让学生从技术、流程和业务结合角度进行分析。本实验的主要知识点:
A.中国银行业的组织结构与清算结构。
B.中国现代支付系统的总体功能与相互关系。
C.中国现代支付系统与各家商业银行柜面业务系统的接口模型与实现方式。
D.跨行异地清算业务处理流程。E.跨行本地清算业务处理流程。F.行内清算业务处理流程。
3、实验步骤(具体操作流程):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支付体系——政策法规、支付工具、支付清算系统、帐户管理、支付体系研究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金融科技——科技管理政策法规、科技成果管理、机电产品进口管理、金融标准化、银行卡联网通用、信息安全管理、金融信息管理、金融科技动态
淘宝网站(实现网购,登录)--支付宝(申请、使用)
5、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为:
严格按照《学生实验报告书》规范格式进行撰写。第一部分:实验预习报告
一、实验的目的、意义
通过网络实景学习的方法,对中国现代支付系统的进行实证研究,了解中国支付体制、支付流程与管理过程。熟悉中国清算系统的组织构架与应用构架以及发展过程与技术原理。
二、实验基本原理与方法
中国现代支付与清算系统是我国支付与清算系统的基础和核心,让学生从技术、流程和业务结合角度进行分析。本实验的主要知识点:
A.中国银行业的组织结构与清算结构。
B.中国现代支付系统的总体功能与相互关系。
C.中国现代支付系统与各家商业银行柜面业务系统的接口模型与实现方式。
D.跨行异地清算业务处理流程。E.跨行本地清算业务处理流程。F.行内清算业务处理流程。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PC、服务器、网络设备
四、实验方案与技术路线
1.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地址 2.综合调研
3.实证与实景研究方案
第二部分:实验过程记录
一、实验原始记录
二、实验过程成绩
第三部分:结果与讨论(可加附页)
一、实验结果分析
包括:
1、结合老师在实验过程中指导性的引导问题的进行分析。
2、自己发现或提出问题与进行创造性思考;
二、小结、建议与体会
实验综合与总结,个人设想,进一步需要弄董的问题等。
三、实验报告成绩
在试验五 申请、下载、安装并查看数字证书 _个人数字证书申请表
发布: 2009-12-17 23:25 | 作者: waltons | 查看: 1次
【实验目的】
了解个人数字证书的申请、安装的过程;掌握网上申请个人数字证书的方法。【实验要求】
申请、安装试用型个人数字证书;备份个人数字证书;查询个人数字证书。【实验内容与步骤】
这里指提供个人数字证书实验过程。
(一)实验前准备
先查看本机的证书状况,在IE中点工具—Internet选项—内容—证书。
(二)申请、安装数字证书 1.下载及安装根证书链 ⑴ 请访问试用
型
个人
数
字
证
书
申
请
页
面https://testca.netca.net/apply_indi/indi_root.asp,由于该申请页面是安全连接,故系统将出现安全警报,单击确定进入页面;
⑵ 如果您未安装根证书,请点击安装证书链按钮,如下图单击是,信任该站点,然后系统提示“是否将下列证书添加到根存储区中”,请单击是,确定证书安装完毕。2.申请试用型个人数字证书
⑴ 在线填写您真实的用户资料,确认无误后单击继续提交申请表格; ① 请仔细阅读服务协议;
② 在您的申请证书的计算机上安装好您所用数字证书存储介质,系统将自动检测出您能使用的CSP以便您入行选择; ③ 选择好您所需的密钥长度。
⑵ 系统将立即自动签发证书,请您稍等片刻。如果证书签发成功。
则证书下载页面上显示您的证书业务受理号及密码(如下图);如果证书签发不成功,则在网页上提示证书签发不成功; ⑶ 单击安装证书,出现安装数字证书身份校验页面; ⑷ 填入您的数字证书业务受理号和用户密码,单击确认; ⑸ 确认您的数字证书信息无误,单击安装证书。
使用您的证书存储介质下载、安装证书;如果信息有误,请重新申请证书。3.备份数字证书
⑴ 检查试用型个人数字证书是否已安装到自己的计算机上,并对试用型个人数字证书入行备份;
⑵ 打开浏览器,点击“工具”菜单,选“internet选项”----内容----证书-----个人---选中你的个人证书---点击“导出”。
然后按提示导出证书到计算机的D:盘中; 4.查询数字证书
⑴ 入入证书管理页进行查询数字证书:
http://网站 回答思考题2、3 【实验结果】
在IE中点工具—Internet选项—内容—证书,可得安装结果图(证书信息),将其用抓图法插渗透到自己的博客上 【实验思考题】
1.怎样知道已经成功取得了试用型个人数字证书并已安装到自己的计算机上? 打开IE浏览器-工具-internet 选项-内容-证书-看看个人证书里面是否有你所取得的相关的数字证书。
2.CFCA证书有哪些种类,在哪些领域有应用,如何获得该证书? CFCA安全电子印章签章平台简介
CFCA安全电子印章签章系统是一个基于英特网的为广大安全电子印章用户提供电子签章活动的一个公共安全服务平台。通过平台可以实现对不同格式的电子文档在持章人间组织发起签章、多方实时同步在线签章、签章日志档案查询、安全电子印章数字证书查询、签章文件真伪验证、发文和收文时间认证等功能。
使用CFCA安全电子印章是用户实现电子文档电子签名、电子签章、电子文件安全传送及打印转换为纸质签章文件的最佳解决方案,用户可以在CFCA安全电子印章申购系统中提交安全电子印章申请表,并向所在地的授权受理点递交身份证明材料,待核准递交材料准确无误后将数字证书和印章信息等储存于一个获得国家密码办认证的ESEAL中。用户将ESEAL插入您计算机的USB接口经过经办人收讫、持章人启用操作后即可在系统中使用安全电子印章。用户无需系统建设投资和时间、无需系统维护和人员;只要拥有CFCA安全电子印章即可享有与其他持章人实现电子签章的需求。
CFCA安全电子印章签章系统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1、编制签章流程
组织签章的发起人可以通过系统的编制签章流程功能完成各种类似于物理形态下的各种签章活动,如:
(1)发起人上传需要盖章的文件,在线签章发文,发起人编制指定其他多人收文保存并打印,被指定的所有收文、保存、打印人即可在线实施该操作,完成一人签章发文多人收文活动。
(2)发起人或其指定他人上传需要盖章的文件,发起人编制本人和其指定的其他多人签章的流程,被指定的所有签章人既可以在上传的文件上实施在线签章、收文、保存、打印等操作。
完成多人顺序或无序的对同一文件签章的活动。
(3)以上各项签章或电子签名活动进行时的签章或签名的文件,系统都是以当事人公钥加密的密文形式通过加密通道传输的,除当事人外第三方无法解密破译。同时系统将会向被邀请的相关持章人发出电子邮件,通知其完成相关的操作。
2、签章流程收藏
持章人编制的某个签章流程如果是经常需要用到的,可以添加到签章流程收藏夹中保存,以后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编制一个自己不参与签章活动的流程发送给指定人收藏,被指定人就可以按照您编制的签章流程进行签章活动,同样您也会收到别人给您的按其编制的签章流程。
而您使用该签章流程进行签章活动。
3、常用印章列表
在编制签章流程过程中,需要从系统中查找约定参与签章的印章。为了使用户方便查找经常使用的印章,系统设置了常用印章列表用来存放印章。
并可以分组管理。用户在编制签章流程时直接从常用印章列表选入参与签章,还可以选全组印章分别参与或全组中任一个印章参与的形式完成签章活动。
4、签章日志档案查询
系统将为您保存所有的签章日志档案,您可以输入认证时间和签章认证编号查到您所需文件的签章日志档案。
5、安全电子印章数字证书查询
您可以用持章人、印章号码从系统中查找到您所需的安全电子印章数字证书信息。
6、签章验证
(1)签章电子文件是否被篡改验证;(2)安全电子印章数字证书和发行验证;(3)参与签章的各方签章时间的验证;
(4)全部签章人员完成签章的系统发文时间验证;(5)参与签章各方的收文时间的验证;(6)参与签章各方的打印时间验证。
以上各项验证都可以是在线的进行,也可以对保存的签章电子文件离线的在安全电子印章浏览器里进行。
7、CFCA签章生效时间认证服务
签章生效时间认证服务是CFCA安全电子印章签章系统对全部参与电子文件签章人员完成签章时间既系统发文时间的一种公正第三方认证服务行为。
8、CFCA发文和收文时间认证服务
发文和收文时间认证服务,主要用于对在本系统发送给收文方签章电子文件的发文时间认证,它是用来防止收文抵赖的一种认证。
9、电子签名摘要二维条码校验
当CFCA安全电子印章签章系统对签章电子文件做出签章生效时间认证服务的同时,在被签章电子文件第一页的右下方将生成一个基于PDF417的二维条码。
主要用于签章电子文件被打印后的纸质签章文件的真伪和是否被篡改的识别。
(一)课程简介
教育技术专业的《电视编导与制作》课分为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理论部分主要介绍电视节目制作技艺的基础知识,电视节目制作的工作流程、视听语言规律和运用画面和声音叙事和表意的思维方法。实验部分主要通过学生的实践参与,培养学生电视画面意识,训练摄影造型构图技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固定镜头、运动镜头及场面调度的拍摄技巧和基本的编辑规则,基本具备能够用一定的编辑思想来表达一定含义的能力。
(二)实验目的
通过单元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视频节目鉴赏力,提高学生关于设计与开发视频流媒体学习资源工作的包括实际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视觉表现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三)使用器材
数字视频工作站 1台(多媒体计算机+会声会影 9操作软件)
松下(Panasonic)AG-HMC73MC 3CCD数字摄录一体机 1台 三脚架 1台
(四)实验形式
分组实验,每组5~6名同学,轮换操作。
实验一 Audition 3.0软件平台的操作了解
教学目的:了解Audition 3.0的操作视图分区形式,及其各菜单、按钮的功能作用等基本性能。教学要求:掌握应用Audition 3.0 进行文件导入、文件复制、粘贴的基本操作。实验内容:
1、应用Audition 3.0 进行文件导入
2、应用Audition 3.0 进行文件编辑
实验二 利用Audition 3.0平台进行声音听觉特性的了解与感受
教学目的:了解人的主观听觉感受要素“响度、音高、音色”和“空间混响”的特性表现。教学要求:应用Audition 3.0 进行导人文件的“响度、音高、音色”和“空间混响”基本特性的调整操作,通过听觉感受调整产生的变化效果。实验内容:
1、声音信号听觉要素“响度、音高、音色”特性感受
2、对比不同频率纯音的听觉感受
3、对比不同频率复合音的听觉感受
4、进行频率复合音倍频程变化的听觉感受
5、声音信号听觉要素“空间混响”特性感受
实验三 利用Audition 3.0平台进行音频格式转换处理
教学目的:了解利用Audition 3.0平台进行成音频格式转换处理的基本功能。
教学要求:掌握应用Audition 3.0平台进行不同音频格式转换处理的操作步骤,通过听觉感受调整产生的变化效果。实验内容:
1、“APE”格式声音信号转换到“MP3”格式
2、“MP3”格式声音信号转换到“WAV”格式
实验 四 应用Audition 3.0 工作站进行录音操作
教学目的:了解应用Audition 3.0的进行录音的基本原理、调整操作的功能。教学要求:掌握应用Audition 3.0 进行录音的设置方法、调整的基本操作。实验内容:
1、录声的基本原理
2、安装USB声卡
3应用Audition 3.0 进行默认设置
实验 五 应用Audition 3.0 进行配音合成的操作
教学目的:了解Audition 3.0的多轨文件操作各菜单、按钮的功能作用等基本性能。教学要求:掌握应用Audition 3.0 进行多轨文件导入、合成的基本操作。实验内容:
1、应用Audition 3.0 进行文件导入
2、应用Audition 3.0 进行单声道文件编辑
3、应用Audition 3.0 进行立体声文件编辑
实验 六 应用Audition 3.0 进行声音效果调整的操作
教学目的:了解Audition 3.0的进行声音信号动态调整、激励调整操作的功能、听觉作用效果改变的基本性能。教学要求:掌握应用Audition 3.0 进行声音信号动态调整、激励调整的基本操作。
实验内容:
1、应用Audition 3.0 进行文件导入
2、应用Audition 3.0 进行语言声动态压缩处理
3、应用Audition 3.0 进行音乐声(1)动态压缩处理
4、应用Audition 3.0 进行音乐声(2)动态压缩处理
5、安装BBE谐波发生器
实验 七 场景拍摄调度
教学目的:了解画面构图的基本要素和基本运用。
教学要求:掌握根据所表现得内容需要选择拍摄对象,构思画面结构,确定机位进行拍摄的基本操作。实验内容:
1、画面结构的内容
一幅完整的画面,应由四个部分组成。即主体、陪体、前景和背景。它们在画面中所处的位置不同,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主体:主体是表现主题思想、构成画面的主要部分,是画面中起主导作用的、控制全局的焦点,是画面存在的基本条件和吸引摄像操作进行拍摄制作的主要因素。一幅画面内可以只有主体,但是不能没有主体。
摄像构图时首先要确立主体。它在画面中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表达内容的中心,二是形成画面结构的中心。”
一幅画面如果没有主体,主题思想就会含糊不清,称为空镜头,只能够承担过渡镜头的作用。
实验提示:
A.以学校体育馆作为拍摄现场。
镜头:一位女教师正在做体操造型的示范动作。B.以实验室作为拍摄现场。
镜头:实验教师边讲边调试实验仪器,全组的同学在一边聚精会神地听着。
陪体:在画面上与主体密切关联,并和主体一起构成一定情节的形象叫陪体。陆体在画面中出现,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画面上主体的神情动作和内在含义。陪体可以是完整的形象,也可以是部分的形体。
陪体在画面中的作用主要有三点:一是帮助主体说明内容,烘托、陪衬主体,让观众正确理解画面的主题思想,防止产生误解;二是能够使画面更有生活气息;三是可以形成与主体的对比,并起到装饰、美化画面的作用。
实验提示:
A.以实验室作为拍摄现场。
镜头:一位实验人员正在精心修理监视器。主体:实验人员;陪体:万用表,改锥、钳子等修理工具和监视器。B.室内外均可作为拍摄现场。
镜头:一双有力的大手将一个孩子紧紧地搂在怀中。主体:孩子;陪体:大手。力求给人一种思绪飞扬、余味无穷的感觉。C.以植物园作为拍摄现场。
镜头:一位植物教师在研究结满累累果实的西红柿。主体:植物教师;陪体:鲜
亮红活、惹人喜爱的西红柿。
前景:前景是指主体前面的景物。
前景作为主体周围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直接作用于人的眼帘,给人以画面感觉的第一印象。前景在画面中的位置没有具体的规定,只要求它与表现内容和画面主体相互衬托,彼此呼应。呼应是安排画面前景时常用的一种构图技巧,即选择一些对象作前景,使之与被授主体相呼应,共同构成画面。这样可使构图富有多样性的变化,并能达到视觉上的和谐与均衡。
前景对画面的造型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帮助主体交待情节、深化主题的表现;二是在画面平面上展示空间感及透视感;三是渲染现场气氛,赋予时间特性、季节观念和地方色彩泅是前景与主体形成画面表现形式上的对比,可以加强画面的视觉语言;五是富有装饰性的前景,可以美化画面。
实验提示:
A.以教室或阅览室作为拍摄现场。
镜头①:前景是书桌上摊开的各种书籍,它们应占去画面上大部分的面积,主体是一个学生正在聚精会神做读书笔记,采用侧道光,重点勾画出主体的身姿动作,突出“书山有路勤为径”的主题。
镜头②:前景是阅览室的书架,主体是一位学生正在书架的深处查找书籍,设法再现具有三度空间的真实景物。B.以实验室作为拍摄现场。
镜头:透过实验仪器的间隙去表现一个物理线路实验操作,努力利用前景的仪器造成实验室的现场感和气氛感。C.以教室作为拍摄现场。
镜头:透过教室的窗户去表现校园的景物,努力利用前景“窗户”使画面具有宁静祥和的文化氛围和一种图案美。
背景:背景是指主体后面的景物或离主体较远的景物或人物,它起着衬托和突出主体的作用。可以点明主体事物所处的环境、位置和造就现场气氛,并且形成造型上的空间感和真实感。
在一些静物画面中,譬如工艺品、书籍、文物等,背景作为一种衬托物的视觉形象出现,被称为衬底。衬底的处理已由具体的形象发展到抽象的色块和光影,增强了画面的艺术效果。
拍摄一幅画面,内容和形式上的最后完成在于安排好背景。当确定了主体、陪体和富有表现力的前景后,就要考虑将它们安排在什么样的背景上,使它们在内容上有更坚实的基础,在形式上更鲜明突出。
实验提示:
A.以教室作为拍摄现场。
镜头①:一位同学正在借助投影仪进行教育实习的试讲。背景为投影仪的屏幕。努力表现课程内容、讲授技巧和造型上的空间感和真实感。
镜头②:在课桌上放一块绿布或红布,拍摄书籍,掌握利用抽象的色块增加画面的艺术效果。
2、进行场景调度实现的构图要求
画面要有明确的主体物
构成电视节目的画面,主体必须是明确的、突出的、被强化的。无论画面有多少物体或人物,主体必须处理在画面结构的重心或意义的重心上。同时对主体物的选择和表现方式,必须使画面所提供的信息与观看者的行为习惯和所能接受的程度相吻合或者相近。也就是说,提供的画面必须具有吸引力,不使观看者出现寻找、疑问、猜测主体的现象。
实验提示:
A.以声音媒体实验室作为拍摄现场。
镜头①:指导教师正在为学生调试调音台,中一全景。镜头②:调音台近景。
镜头③:一学生在调试调音台中景。
镜头④:指导教师修正学生的调试,中一全景。
处理好不同类型的主体物
电视画面所表现主体物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静物型。文物资料、机器设备、仪器介绍,画面上的主体物是静物多而动体、人物少。这样,在选择安排主体物时,必须注意到静物是不利于体现电视特点的。所以在处理主体物时,一要注意对静物的组织关排要变‘静’,为“动”,发掘静物自身的动态属性;二要注意把握画面构图的节奏。
第二种是动体型。体现运动变化过程、表演的内容,画面多数为动体型的主体物。处理动体型主体物,对于光照的应用和主体的构图位置都必须以能够使主体物得到最好的强调为宗旨;要注意运动物体的方向,形成构图的方向性,加强动作的动态感觉。
第三种是景物型。环境景物介绍。在处理景物型主体物时,务必注意到电视屏幕小、清晰度差的特点,设计画面时要细心寻找最佳机位、最好照明角度和最有利的对比色调,以利于强化主体,要避免照明平淡,主次连成一片,缺乏层次感。
实验提示:
A.以实验室作为拍摄现场。
镜头:一台正在工作的示波器,镜头由全景一中景一近景一波形特写。B.以教室的演讲活动作为拍摄现场。镜头①:一位同学正在兴致勃勃地讲演。
镜头②:侧拍,注意人物的走动、眼神和手势,形成构图的方向性,加强动作的动态感觉。
C.选择校园的某一制高点确定机位。
镜头:摇摄校园全景,注意光照的角度和色调的对比,要在层次感上多下些功夫。
提炼、精选画面内容
电视画面构图元素是为表达内容服务的,因此,画面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对画面内容的选择、组织和处理,必须突出和强化画面内容的本质属性,减弱甚至消除画面内容的非本质属性,有意识地增大刺激强度,达到强化画面内容本质属性的目的。只有消除非本质属性,才能取得洗炼的画面;只有洗炼的画面,才能诱导观看者去发现画面所要表达的内容。
实验提示:
A.以某一文物上的铭文作为拍摄对象。镜头①:文物全景。
镜头②:文物铭文,全景一中景一特写。B.以某一片遭受虫害的树叶作为拍摄物。镜头①:树叶全景。
镜头②:遭虫害的地方,全景一近景一特写。
3、利用场景调度突出主体
从一定意义上说,主体就是镜头画面的核心表现。作为一个电视编导,必须掌握利用场景调度突出主体的规律和方法。
运用画面位置突出主体 具体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是把主体安排在画面最近处,使之一目了然,鲜明突出。在安排这样的画面时,可以只有主体。
第二种是把主体安排在画面的中心,即观看者视线最集中的部位。在画面中的具体位置为:用垂线把画面分成三等份,把主体物置于其中一条垂线或接近垂线的位置上;用两条平行线和两条垂线把画面分成九等份,将主体物置于平行线和垂线任意一个相交点上;把主体物置于画面对角线的会聚处;把主体物置于画面S形线条的某一点上;把主体物置于“V”形线的最低点。
实验提示:
A.以校园中的图书馆作为拍摄对象。
镜头①:从侧面取景,突出图书馆的雄伟壮观。
镜头②:将图书馆置于画面左侧下面一点,将蓝天白云也摄人画面。镜头③:将图书馆置于正中位置,突出它的庄严、宏伟。B.以校园弯曲的小路作为拍摄现场。镜头:两位学生从小路尽头走来。
C.以校园笔直的林阴道作为拍摄现场。镜头:拍摄“V”形线最低点走动的学生。
运用影调突出主体
就是以影调的变化为画面的基调,即大面积的单一影调与小面积的对立影调相陪衬,从而突出主体,达到表达思想、深化主题的目的。在具体运用时,有两点必须注意:
第一是色块的布局。色块分布,是指色彩在画面中的组合和穿插,一个画面的色调,是由色块的颜色和面积因素构成的。色块颜色和面积大小,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运用得恰当便会使主体突出。
第二是色彩对比。景物间的色彩关系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对立是指色彩的反差而言,统一是指色彩的和谐而言。反差、对比运用得当能使画面更加鲜明、生动地突出主体。
实验提示:
A.以鲜红发亮的西红柿作为拍摄对象。镜头①:将西红柿摊放在桌子上拍摄。
镜头②:在桌子上铺上淡蓝色台布,台布上放几个青绿色的大盘,将挂有水珠的西红柿盛满盘子进行拍摄。然后比较拍摄效果。B.以校园内的老松树作为拍摄对象。
镜头:逆光拍摄远处的建筑物和老松树的剪影,力求突出松树的坚强风格。
运用线条突出主体
线条的自然形态,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脑海中已形成了一种习惯上的视觉效果。恰当地运用这些自然形态的线条,在主体所在部位形成视觉中心,就会突出主体。
在具体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是运用水平线条。这种线条的特点是平稳,能够形成稳定、安静和平衡的视觉效果。利用这个特点,便可在水平角度摇摄全景。这样就能合乎规律地吸引学生的视线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形成视觉中心,突出主体部位。
第二是运用垂直线条。这种线条宜于表现雄伟、壮观、高大的情景,能使学生过由下到上或由上到下的观察,去感受画面的主体形象,得到一种宁静、庄严而且富有生气的感觉。
第三是运用方向性线条。利用画面中有方向性的线条,能把学生的视线引向主体形象。
实验提示:
A.以安静的课堂作为拍摄对象。
镜头:摇摄课堂全景。运用水平线条。B.以图书馆作为拍摄对象。
镜头:运用垂直线条,采用仰角拍摄图书馆的中景。努力表现其雄伟与壮观。C.以街道尽头的某一建筑物作为拍摄对象。
镜头:运用方向性线条,拍摄街道会合点上的一个建筑物。
运用特写突出主体
利用特写镜头,把物象的某一部分堆满屏幕,使主体置于画面的主导地位,舍弃或挡住其它景物。特写镜头运用得好,可以起到放大形象,深化内容,强化本质的作用。
在具体应用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是运用特写逼视物件细貌。用特写画面表现事物,可以把事物的全部细节呈现在观看者面前,逼着他们不得不看仔细。
第二是运用特写镜头展示细小部分的可见运动。用特写画面表现运动,在屏幕上能够将生活中不显露的动作细节加以强化,让观看者获得有深度的理解,并发现
其意象情趣的动人之点。
实验提示:
A.以实验室作为拍摄现场。
镜头:学生用万用表测试监视器,镜头由全景一万用表近景 表上刻度特写。B.以电炉上烧杯中沸腾的水作为拍摄对象。镜头:用特写表现水泡的翻滚。
运用陪体突出主体
陪体是“主体”的配角,它帮助主体阐发主题,帮助学生理解主体的精神、动作和内在含义。在陪体的衬托下,主体会显得丰满、显要、突出。陪体在画面上的作用,不应理解为仅仅是陪衬物,它是加强、补充主体表现力不可缺少的因素。在具体运用时,有两点必须注意:一是运用陪体表现主体;二是以陪体烘托主体。
实验提示:
A.以一位学生在生物园用放大镜观察蔬菜的生长情况为拍摄对象。
镜头:学生正在借助放大镜聚精会神地观察蔬菜的叶子;放下放大镜,拿起笔将观察结果记在了笔记本上。主体:学生;陪体:放大镜、蔬菜、笔、笔记本。通过陪体,表现主体对待科学知识的一丝不苟。
B.以早晨一群中老年妇女锻炼身体作为拍摄对象。
镜头:清晨,霞光四射,一片绿树掩映的空地上,一群中老年妇女在跳韵律健身操。主体:中老年妇女;陪体:霞光、绿树。用陪体烘托主体永远年轻,充满活力。
实验 八 选择视频编辑剪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