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师公共卫生服务培训项目工作总结

2024-09-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乡村医师公共卫生服务培训项目工作总结

乡村医师公共卫生服务培训项目工作总结 篇1

两河口卫生院乡村医师公共卫生服务(村医轮训)项目于2010年5月全面启动,至2010年6月底共安排乡村医师集中视频培训2次,包括考核考试2次,合计10个学时,取得了超乎预期的良好效果.为了顺利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村医轮训)项目,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2011年5月,在县卫生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办的支持和关怀下,我院就《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内容,以视频教学和集体讨论的形式对全乡14个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进行了培训,现将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积极组织 全员培训

为了保证这次培训效果,我院公卫办提前把培训日程及培训内容向各村卫生室做了通报,并严格要求按时按进度参加集中学习,确保所有村医都按时接受培训。

二、精心准备 提高质量

为了保证这次培训质量,担任培训的人员认真准备,把培训内容的视频课件提前予以温习。除了单一视频培训之外,培训人员还及时就各项服务规范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要求和考核指标做了讲解。院公卫办防保专干、妇幼专干重点对居民健康建档表格的填写,逐项进行了讲解,对容易出现错误

和忽略的地方如既往史、家族史、慢病标注等内容进行了重点强调。

三、严格考核,不走形式

培训期间,我院公卫办自行出卷对乡村医生进行公共卫生服务知识的考试,及时发现了一些问题并予以纠正,并将试卷存档,成绩记录在案,作为村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的依据之一。

通过这次培训,使所有村医基本掌握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内容,能够正确填写居民健康档案,为在我镇顺利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更好地为广大居民的健康提供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两河口:江龙张帆王隆庆)。

两河口镇中心卫生院

乡村医师公共卫生服务培训项目工作总结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工具为“浙江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学员调查问卷”。以浙江省参加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的全体在读学员为样本,于2008年11月全省统一考试时,向学员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当场填交,不记名。共发放问卷5 199份,占历年培训总人数的32.81%。有效回收4 259份,回收率为81.92%

1.2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方法

调查表回收后,由专门人员进行筛查,剔除内容不符合要求的废卷,有效问卷进行编号。本研究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频数、构成比描述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计数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 Test秩和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人群基本情况

调查人群受教育类型构成:全日制学校教育占38.99%,全日制成人教育占21.02%,业余成人函授占28.44%,业余成人夜校占6.12%,自学考试占2.69%,其他形式占2.73%。培训形式构成:业余学习占60.33%,半脱产占33.52%,脱产占6.15%。技术职称构成:具有副高职称者占1.25%,中级职称者占20.48%,初级职称者占71.52%,无职称者占6.75%。所学专业构成:临床医学占84.96%,中医类占5.90%,预防医学占3.13%,口腔占1.85%,其他专业占4.16%。学历层次构成:硕士以上占0.40%,大学本科占23.51%,大学专科占50.44%,中专占23.93%,其他无正规学历者占1.72%。调查人群的机构类别分布:市地级医院占2.86%,县区医院占8.72%,乡镇卫生院占27.97%,CHS中心占32.92%,CHS站占13.69%,个体医师占5.16%,乡村卫生室占3.49%,企事业医务室占1.29%,其他医疗机构占3.89%。

2.2 CHS机构建设的影响因素调查

被调查人群认为,CHS机构建设影响因素与以下因素有关:机构设置合理、管理到位(41.22%),政府经费拨款到位(23.10%),高素质全科医师(9.75%),服务模式成功转换(9.70%),“六位一体”服务功能齐全(4.69%),居民有良好健康观念(3.65%),双向转诊制度完善(1.92%),服务设施健全(1.51%),守门人功能健全(1.40%),医疗服务有特色(1.33%),人员结构合理(1.03%)。

2.3 居民对CHS不满意原因调查

被调查人群认为,居民对CHS不满意原因主要在以下几方面:硬件不到位(37.28%),宣传不到位(15.36%),服务动机不纯(9.48%),医疗水平不高(7.77%),管理制度混乱(7.26%),医疗保险制度不到位(6.03%),服务功能不全(5.81%),全科医师没有经过正规培训(4.48%),药品种类不齐全(4.33%),未建立健康档案(1.67%)。

2.4 培训意向调查

被调查人员认为,影响学员参加全科岗位培训积极性的因素主要为:全科医学重要性尚未认识(37.30%),培训与上岗、晋升、奖惩等配套政策没有落实;缺乏培训的激励机制(19.20%),学习时间没有保障(9.20%),培训经费不落实(8.30%),全科医师的社会地位较低(7.50%),收入不高(4.30%),培训质量不高(3.90%),领导不够重视(2.90%),培训基地建设不完善,服务功能不全,资源难以保证培训质量要求(2.60%),培训出来的全科医师流失严重(1.80%),培训不足与培训人员浪费的现象并存(1.20%),教学不规范(1.20%),教学形式不理想(0.50%)。

不同医疗机构学员的选项差异有显著性(P=0.010),其中,以市地级医院、乡村卫生室、个体医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学员对“全科医学重要性尚未认识”选项认同度较高(39.7%~54.9%),乡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个体医师学员对“配套政策没有落实缺乏激励机制”选项认同度较高(20%~22.9%)。“学习时间没有保障”选项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学员选择人数较多(9.8%~11.5%)。不同年龄段学员对于培训意向的选项差异有显著性(P=0.000),其中,被调查人群年龄越低,对全科医学重要性认可程度越高,认为培训学习时间没有保障的人数比例也越多,见表1。

2.5 培训目的性调查

被调查人群认为,培训应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掌握全科医学概念与内涵”(42.7%)、“提高常见健康问题和疾病的防治能力”(10.9%)、“了解全科医疗服务观念”(10.7%)、“转变医疗理念”(8.5%)、“系统学习全科医学知识”、(8.3%)。不同学历层次的学员选项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1),见表2。

2.6 教学方式需求调查

浙江省卫生厅颁布的《浙江省全科医学教育实施方案》规定,全科医师岗位培训采用理论课与社区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其中,理论学习安排500学时,社区实践安排120学时。从被调查人群对教学方式的选择结果可见,选择实践观摩与理论课面授相结合教学方式的人数最多(26.80%),其次分别为业余集中面授(22.50%),脱产集中面授(18.90%)。不同年龄段学员对教学方式选项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9),其中,高年龄段学员对面授等传统教学方式认同度较高,低年龄段和硕士学历层次学员对计算机网络培训教学方式的接受度较高,见表3。

3 讨论

3.1 社区居民选择医疗机构的意向,对于CHS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医疗卫生服务开展的有效性具有指标性评价意义

居民的择医行为比较复杂,影响因素较多,浙江省医保中心对择医行为影响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居民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便利,病情轻,候诊时间短,服务态度好,费用低等因素[1],根据首都医科大学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现况调查结果,北京、江苏等5个城市的居民对CHS的服务态度和服务价格满意度最高[2]。居民对CHS机构不满意程度最高的原因是医疗设备和就诊环境[3]。本研究调查结果提示,CHS机构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机构设置布局合理,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和政府经费拨款到位(占调查人群总体的64.12%);居民对CHS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硬件建设不到位,居民对服务内容不了解、不理解、不认可(占调查人群总体的52.64%)。此调查结果与上述国内同行相关研究结论相符,可相互印证。

%

3.2 医生的素质对居民的择医行为构成影响

本次调查人群对CHS与培训的关系评价结果提示,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与CHS关联度较高,医生的素质对居民的择医行为构成重要影响,但其影响程度与机构设置、服务态度等因素相比,相对较弱。笔者认为,开展CHS是一项需要人才、设备、环境等多方因素综合协调的系统工程,CHS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比较复杂,除了全科医师教育培养问题之外,还涉及到支付方式、激励机制、事业发展、教育机会、工作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在CHS体系建设中,除了要重视人才培养外,更应关注CHS体系建设的合理布局和管理到位,政府要加大硬件建设和经费投入,重视改善服务质量和就医环境,不断提高医疗水平。从我省实际情况来看,开展CHS工作的主要骨干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因其长期在基层工作,普遍存在着学历层次不高、技艺不精、业务素质较差、知识老化的状况,这种人力资源结构状况系长期形成,并非短期培训就能一朝改变局面。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是梯队式逐步替换的过程,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成。

3.3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是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服务能力的应急性培养途径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作为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主要培训方式,是实现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角色转换,提高其服务能力的应急性培养途径。与系统正规的医学教育相比,岗位培训在培养内容、途径、方式上均有较大不同,其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旨在解决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初级阶段基层卫技人员掌握全科医学概念,转变服务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常见健康问题和疾病的防治能力的迫切需要。从学员参加培训意愿和目的性的调查结果可见,调查人群对培训内容的选择与教学大纲规定的培养目标存在较大差异。我们认为,本次调查人群学历相对较高(大专以上学历者占63.7%),受过系统医学训练的人数多(全日制教育占36.4%),年纪普遍较轻(40岁以下占85.4%),医学基础知识和技能较为扎实,他们大多能在CHS机构胜任防病治病的基本医疗任务。对其而言,参加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期望能以“快速充电”的方式掌握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完善知识结构,转变医疗服务理念,尽快胜任CHS工作,而非重复学习“三基”内容,这对于培训机构今后制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具有借鉴意义。

3.4 提高培训效果是培训机构不断探索的主要问题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主要面向基层卫技人员,具有涉及面广,培训对象学历层次低,“工学矛盾”突出的特点。如何建立适宜的培训模式,采用有效教学手段,提高培训效果是培训机构不断探索的主要问题。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采用数字网络化培训的学习方法已成为教学模式改革的热点。由于开展计算机网络培训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教学硬件和课件资源的建设和教学质量控制体系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此外,学员对网络教学方式的适应性,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经济条件限制因素,都是影响网络教学模式大面积推广的不可测因素。从我省远程教育培训中心的生源情况来看,该教学模式受欢迎程度和学员报名人数低于预期,这与本次调查的结果是相符的。

摘要:目的调查并了解社区卫生服务(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CHS)影响因素、居民对CHS不满意的主要原因,影响学员参加培训的主要原因,学员参加培训的主要目的,培训教学方式需求等,为制定适合区域CHS规划和培训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浙江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在读学员全样本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5199份,有效回收4259份,回收率81.92%。结果调查人群认为:机构设置布局、管理及经费到位、高素质全科医师是影响CHS机构建设的重要因素(70.00%);硬件建设不到位、宣传不够、服务动机不纯是导致居民对CHS不满意的可能原因(63.70%);全科医学重要性认识不足、配套政策不落实、学习时间没有保障是影响学员培训积极性的首要因素(68.70%);掌握全科医学概念与内涵、提高对疾病的防治能力、了解和转变全科医疗服务理念是岗位培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72.80%);采用业余集中面授和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最受欢迎(49.20%)。结论在CHS机构建设中,除应注重人才培养外,更需关注合理设置CHS机构,加大硬件建设力度和经费投入。全科医师素质与CHS关联强度高,是重要影响因素,但非首要唯一因素,应注重培训的重要性宣传和培训经费的落实。培训应采用实践和理论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全科医师,培训,调查,CHS

参考文献

[1]方少华.医保政策对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08(11):32-35.

[2]王亚东.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影响社区居民选择就诊机构的因素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06(12):1054.

提高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之我见 篇3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 均等化 需求 效能

乡村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处女地,也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大场所,没有乡村群众的参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开展是不完善的,也是不均等的。据调查了解,在农村、特别是山区,群众对公共文化这种服务还很陌生。面对这种局面,在新形势下,我们群众文化工作人员,应该怎样发挥公共文化的引领作用。

一、准确了解掌握农民的文化需求,调整公共文化服务方式

老百姓在劳动中创造文化、娱乐文化、传承文化。只是,这些老百姓的文化是偶而为之的,松散的、缺乏组织。他们没有意识到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是其基本权利和义务,仍习惯“被动”的角色,而非主动参与。如果把这些文化汇聚、再进行有组织的艺术加工,它就是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振撼人心的原生态文化艺术。

我们不能按照一般模式在山区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区域的不同,地方群体的需求不同,这让我们在下乡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时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在别的地方开展得红红火火的广场舞、互联网等公共文化活动,在山区并不受欢迎。如果还是将这一套在这里推行,虽然是我们的文化下乡任务完成了,但群众也把我们送去的文化忘了。按群众的话说,你们这是把方便留给自己,把麻烦留给我们。

了解了农民的文化需求和文化底蕴,我们将山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进行了调整,从人性化的角度去开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把送戏、送书下乡改为派文化专干常驻山村,开展组织、辅导、培训等活动,把每个地方的特色文化集中起来,招聘、培训、成立山村文艺宣传队,利用晚上或农闲的时间,经常性地开展公共文化活动。组织文艺志愿者下乡和群众联欢,为农民提供“订单式”服务。

服务方式的改变,使我们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山区农民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主动性空前高涨,纷纷要求加入村文艺宣传队,13个自然村320多位村民,就有100多人报名,这其中有30多个老人。

二、创新服务内容、丰富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能

山区缺乏文化人才,缺乏资金,最主要的是在崇山峻岭中很难建文化广场之类的文化活动设施。有一顶草帽盖住一畦田的笑话,说明山区平坦的地方少。要提高乡村农民公共文化的服务效能,保障山区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首先要了解当前在农村推进的公共文化服务,有没有得到群众的认可,也就是说,这些服务,有没有让农民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的好处。

在调研中,笔者了解到,新农村的对象大多是留守老人,留守儿童。老人是孤独的,孩子是孤单的。他们大多生活在崇山峻岭中,分散而居,有的三两户在半山腰中围屋居住,有的五六户在山脚下建房渡日,有的一个村十多户就居住在山间一角,有的山坳里就一、二户村民。这些大山里的村民除了青年外出打工外,留守在家的就是儿童和老人。

记得年前笔者下乡,到一个边远的山区小镇采风,因一位局里的领导要将一份文件带给该镇文化站,我们就跟着一起过去,记得当时是中午时分,我们来到文化站,只见门前的大厅里十分热闹,一大帮老人围坐在10多张桌子周围打扑克、打麻将,一群儿童坐在地上玩石子。走上二楼图书室,大门紧闭,铁将军锁门,没有工作人员,打电话叫管理员过来开门,走进去,书、桌、椅子上面都是一层厚厚的灰尘。而广场里的排椅上也是一层厚厚的灰尘……

有了硬件设施,有了活动场所,但没人管理,没人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可我们却不能说乡镇的文化站人员渎职,因为文化站工作只是他们的兼职,平日他们主要的工作要服从镇政府安排,比如计生、国土等工作。只有当上面有人来进行文化普查的时候,他们才会是文化站工作人员。那么,老百姓的文化在哪里?他们的文化娱乐就只能是打扑克、打麻将吗,对这些生活在山旮旯里的百姓我们要怎样组织、怎样培训、怎样开始活动,怎样有针对性地解决乡村百姓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的问题呢?

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两点:1、改变服务内容。把每年一次或两次的下乡巡回演出改成为组建乡村老人健身队,少儿故事演讲会,以光盘播放的形式,教授农民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让他们跟着学习。对健身舞,这些农民开始兴趣不大,因为打牌、打麻将更吸引人。可是,打牌、打麻将对老人身体有危害,精神紧张不说,坐得久了,颈椎、腰都有问题,因此,当跳舞的老人神采飞扬,爬山气不喘脚不抖时,那些坐在旁边打麻将的老人再也坐不住了,一个、二个、三个……人人都加入了跳舞健身队,再加上演出队的招聘,老人心里有了主意,精神上有了追求,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是焕然一新。后来,在晒谷场、家家户户的厅堂,都看到老人舞动的身影。而少儿的故事会就相对简单些,孩子都爱听老师的话,更喜欢听故事,因此,文化馆的辅导干部一组织,这些小孩子就争先恐后地报名参加,有的还学着老师,向同伴讲起了故事,俨然一副小大人样。2、丰富服务手段。乡村是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古老文化的传承地。我们在山乡推行公共服务的时候,了解到各地不同的文化底蕴,也了解到群众的不同爱好和不同需求。因此我们在文化服务开展时,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手段:在每一个村(山头)成立不同的文化团队。如在山坳村组建山歌队,在山头村成立编织队,在山尾村组建跳舞队……每个村的团队,在经过我们组织辅导后,根据他们的空闲时间自己开展文化活动。每个月这些村(山头)的各种文艺团队集中汇演或打擂台一次,到了春节,再挑选优秀的节目举办“村晚”。凡是优秀团队和先进个人都会得到一定的表彰奖励。

这些文化服务手段的改变,真正打开了山区文化宝库,各种很原始的(没有资金包装、没有人才培训)、原生态的文化纷纷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高兴,也让我们惭愧:公共文化活动终于走进了山区寻常百性家,但因资金的原因,我们却无能力为其走出山区尽一分力。

nlc202309082257

服务效能的提高,让笔者明白了,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必须以标准化为基本点,明确政府与文化人的责任与义务,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重心不能放在搞“高大上”的文化设施上,而要放到城乡基层和边远的穷地区,将住在大山中的老年人、残疾人、留守儿童、妇女等特殊群体作为文化服务的重点,有针对性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这才能真正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三、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理念,满足群众多样化文化服务需求

我们工作中有一个方向,也是大家所说的目标:老百姓的喜好和需求的文化就是我们公共文化服务努力的方向。

要向这个目标努力,要首先解决服务理念的问题。公共文化服务不是我们文化部门坐在办公室里想着如何做好现代公共文化文化标准化均等化,再制定出一二三条如何做好服务工作的问题,而是应该问问农民群众,他们需要怎样的文化、怎样的服务,这是前提。公共文化服务注重因地制宜,结合乡村农民的实际需求开展工作,就好比人们喜欢坐在装修豪华舒适的剧院里欣赏高雅的文艺演出,可农民偏偏就觉得坐在那里浑身不自在,手脚无处放,哪有心情去欣赏这些精英文化。这不是说农民素质低上不了档次,而是我们的服务应该互相尊重、互相了解,这样才能根据农民的需要,针对性地开展公共文化服务。

我们不要拿精英文化、城市文化的标准去强加在农民身上,我们必须要尊重农村自身的文化传统,很多老农民可能不识太多字,或不识字,但他们能给你讲三国、讲西游、讲民间传说、故事,会吹拉弹唱,只有充分尊重民间文化,你才知道农村的文化根基有多厚。

可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老百姓对文化的需求有着强烈的自主倾向,他们不太关心图书馆有多大,有多少本书,电影院里放了什么电影,互联网什么的他们不懂,他们关注的是自己的文化偏好和个性化需求有没有得到满足,你可以建很大的广场,很靓的图书馆,但你也得考虑下老百性的爱好和追求,这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宗旨,人民群众喜好和需求的文化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这是实现公共文化均等化要走的路,也是我们必须要做好的工作。对老百姓的不同需求,我们要有不同的服务理念,将现有的资源有效地调动起来,满足不同群众的多样文化需求。

新农村的发展,农民生活的改变和水平的提高,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目标。对于我们应该给老百姓提供怎样的公共文化服务,在内容和方法上,我们做得还很不够,这不是坐在研究室里闭门造车,或坐在办公室里你说我写就能解决的问题。作为基层文化单位,我们要做的就是多下去和群众拉家常,谈文化,说故事,讲地方掌故,了解老百姓需要什么样的公共文化服务,再进行对应的投入和建设,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让老百姓实实在在的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欢乐。

参考文献:

〔1〕白霞.文化大视野.全国群众文化、图书、博物论文集.(17卷)2014年中国文化馆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中国文联出版社,P:1-3页;

〔2〕梁振.新时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要开拓服务效能.中国文化报,2016年2月17日2-3版。

作者简介:陆火琰(1963--),男,馆员,现任职信宜市文化馆。

乡村医师公共卫生服务培训项目工作总结 篇4

转眼间,X个月的试用期已经结束。短短X个月,我深深感受到医院自上至下的亲切、和睦、团结、友爱。这也正是我喜欢上这里最重要的原因。

我是一位相信缘分的人,可能,面试那天的经历便注定我会与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下不解之缘。犹记得,面试当天,我等待院长期间,一位美女老师送来的一杯热水,一杯热水温暖了我们的双手,更温暖了我们受试者的心。面试当天,院长给我详细讲述了这里的工作内容、工作特点以及工资待遇,面试结束后,院长还亲自将我送到医院门口,一院之长却如此平易近人。自己内心是兴奋而激动的,期待着能尽快熟悉这里的工作。

写到试用期总结,当然必须要感谢X个月来辛苦带教我的郝老师。郝老师不仅是一名实实在在的好老师,也是患者心中的好医生。跟郝老师坐诊可以发现,她对患者认真、负责,会切身从患者的利益考虑,对于每一位看病的患者,她都会详细问诊、认真查体、切实解决患者的问题。

在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同事们的热情帮助下我很快熟悉了医院环境,适应了新的工作岗位。在这里的每一天,我都收获满满,X个月来,我基本掌握医院电脑诊疗系统的相关操作;通过科室讲课、自我学习和向高年资医生的虚心请教,不断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良好的团队使我非常容易融入他们,也培养出我较强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与同事们的相处和谐融洽。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制度 篇5

一、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村卫生所(室)的基本职责是乡镇卫生院的统一管理下,承担农村居民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为辖区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疗和家庭康复指导服务,急危重病人初级救护、及时转诊、完成卫计部门安排的其他医疗卫生相关服务工作,保障农村居民健康。

二、纳入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的村卫生所(室)以“公建院管”为主体,统一机构名称、统一制作机构标识牌匾、统一制发机构印章和工作制度牌。按照《村卫生所建设标准》,通过新建、改扩建、公共租赁方式解决业务用房,要求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村卫生所的业务用房由村委会无偿提供,业务用房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实行统一的处方和诊疗日志,做到依法执业、规范服务,要做到“看病有登记,用药有处方、收费有票据、转诊有记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记录”。要严格遵守诊疗规范和常规,规范抗生素、激素类药物使用,严格输液管理,确保农村居民医疗安全。定期接受业务培训和岗位培训。

三、村卫生所(室)工作人员一律由卫生院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聘任制并报市卫计部门备案,进行人员统一管理和调配,实现“乡管村用”,发聘方与应聘方签定聘用协议,原则上一年一聘。受市卫计部门委托,组织实施按季度对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的村卫生所(室)承担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进行量化绩效考核评价,考核结果记入个人业务档案并作为考核与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的发放依据,对于不符合《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考核不合格的村医退出一体化管理队伍;对一年内累计三次绩效考核不称职的,进行解聘。

四、村卫生所(室)使用的药品、器械、一次性耗材由卫生院统一采购、调配、发放,同步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制度。卫生院负责指导村卫生所(室)医疗器械、药品的使用和日常监督管理。村卫生所(室)应按照建设标准配备一般诊疗设备和应急设施,加强器械管理,保障器械正常使用,严禁从非法渠道采购销售药品、医疗器械,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医疗废物由卫生院按规定统一集中处置。

乡村医师公共卫生服务培训项目工作总结 篇6

为加快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步伐,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质量,2012年6月7日-9日我院组织1名专业人员,通过举办现场培训会的形式,对全乡5名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乡医进行了专项培训,免费发放《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现将培训内容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

要求各乡村医生转变“重治轻防”的思想,要把为辖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疾病治疗当成同等重要的工作去抓,两手抓,两手都不能放松。通过提供优质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减少辖区居民患病率,提高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等病人的生活质量,当好辖区居民生命健康的守门人。

二、明确责任,掌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步骤

通过这次培训,一是进一步明确了乡村医生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工作职责,制定了乡村医生绩效考核办法,责任到人;二是从入户建档到健康查体再到重点人群定期随访,进一步细化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步骤,为下一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规范、顺利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学习,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质量

在确保健康档案真实性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服务质量,这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核心,也是此次培训的重点。一是要求乡村医生切实入户建档,通过面对面的查体,采集真实、准确的健康信息,完整、科学地建立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健康档案;二是定期为辖区内老年人、糖尿病人、高血压病人、重性精神病人进行随访,科学指导重点人群的日常活动、饮食和治疗,将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等病人症状控制在理想水平,提高重点人群的生活质量;三是加强业务学习,熟练掌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业知识。这次培训,从健康人群的体格检查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再到后续的健康指导,都做了详细的培训和指导,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服务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专业人才保障。

四、扩大宣传,提高辖区居民的知晓率和认同度

各乡村医生要通过张贴宣传公告、发放宣传单、举办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辖区居民对此项工作的知晓率和认同度,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群众氛围。

乡村医师公共卫生服务培训项目工作总结 篇7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财务管理成本核算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简介

(一)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公共卫生服务是一种成本较低、效果普惠的医疗服务,其一般社会效益回报周期相对较长,效益不是能立即显现并且效果评价及其复杂。

公共卫生服务主要以政府为主导,是关系到一个地区或一国居民健康的公共事业。公共卫生以公共财政为主要资金筹资来源,由政府统一组织实施,向全体人民公平地提供有效安全、价廉方便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

最近几年,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为切实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现状,使患者从大医院分流、有效逐步地实现分级诊疗,国家财政及地方财政均加大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的投入力度。作为医疗机构的管理者合理有效的使用资金,能进一步健全财政经费保障机制。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

公共卫生项目分为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和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其中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工作:1、健康教育2、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预防接种4、儿童健康管理5、孕产妇健康管理6、老年人健康管理7、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2型糖尿病)8、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9、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10、中医药健康管理11、卫生监督协管 12、结核患者健康管理。

(三)公共卫生资金来源

公共卫生资金筹资来源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中央转移支付:其主要承担防治对全体居民健康危害较大的疾病及公共卫生问题经费,以及用于一些特定的卫生问题、特定的人群和特定地区的公共卫生经费。

2、省级: 其特点是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承担不同比例的公共衛生经费。

3、地方政府:主要负担部分公共卫生人员的工资福利和运行经费。

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经费以单项形式拨付,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经费多项形式拨付。

2015年全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从35元提高至40元。北京市朝阳区人均补助标准为收支两条线单位8元/人,购买服务类单位50元/人(中央财政补助4 元、北京市财政补助8 元 、朝阳区财政补助38元)

二、目前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管理现状

(一)政策性问题

基础公共卫生工作内容不细化,需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如流程能规范并统一,项目资金核算可创建模型,成本核算更加准确、便易。

目前测算价格基础沿用98年的医疗收费标准,成本补偿不科学影响财政补偿政策制定,可见基本公共项目中人员支出、公用支出、耗材支出的准确核算对财政政策不断完善有反推作用。

(二)项目预算管理、项目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工作规范和财务管理规范没有很好的统一,财务人员不懂业务,医疗工作人员不懂财务,导致项目核算不准确。更有医疗机构未按项目单独核算。

基层卫生机构轻视项目预算,无计划的使用经费,导致项目资金盈余,说明没有按时按量的完成工作要求。

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财务管理中列支无公共卫生服务无关的或者超量的费用,如为全体人员购买电话卡、公交卡;老年人健康管理列支早餐食品,体检2000人,实际购置食品5000份。

列支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经费,即使是保健科的相关基建支出也不得在公共卫生经费中列支。大额的维修支出如超过设备原值的30%也视同固定资产增值入账。

涉及服务类支出未选取财政政府采购单位,对属于政府采购范围内的项目必须履行政府采购程序,统一实行政府采购如印刷费、车辆维修、会议培训等。

(三)、项目成本核算不准确

在项目支出中列支与工作无关的卫生耗材。由于公共卫生项目实施科室为公卫科,一队人马共管多个项目,导致材料领用支出无法细分到各个项目,如儿童健康管理列支口腔科耗材;预防接种有血糖血脂耗材支出;孕产妇管理列支外送TCT支出等。

公用支出没有经合理的分摊方式分摊到每个项目中,导致项目成本核算不准确,如将机构所有的水电费全部列支到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三、加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预算管理

财务管理应当以向业务提供决策支持为目标。事前积极参与,事中到位监督,事后精准核算。业务和财务逐步融合,最终实现项目一体化管理。为此事前应成立以全科、保健科(妇保、儿保、精防、监督协管)、中医、办公室、财务等科室成立公共卫生管理委员会。

财务部门协助相关业务科室做好各个项目的前期预算。首先应以上年各项目的财政补款额为依据,结合本年度工作量的提高,指定各个项目的总体预算额度。其次财务人员在了解业务的基础上,将各个项目的预算总额,分解到医疗业务开展所必须的资金支持上。以下以健康教育项目为例。

健康教育项目,工作流程中规定:

提供健康教育资料:要编辑、印刷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材料,资金支出必然要包括印刷费,用于购买印制健康处方、手册等。要在在候诊区、观察室或宣传活动现场等场所播放音像资料,必然要支出宣传费,用于购置音像资料。组织拍摄宣传片,对应支出劳务费。

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作宣传栏,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宣传栏,位于公共场所明显位置并定期更换宣传栏内容。对应支出宣传栏费用:购置、安装、印刷费、制作费。

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每年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并发放宣传资料。支出经费应有:横幅展板的制作费、场地租金、小礼品、交通费、劳务费等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支出经费应有:场地租金、小礼品、劳务费、教具。个体化健康教育:在门诊提供个体化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服务上门访视或巡诊服务时,提供个体化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涉及支出应有通讯费、交通费、口罩、帽子、手套、鞋套等。

nlc202309040826

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财务管理

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财社[2010]311号》的规定,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单位应认真执行财务会计制度,加强资金管理。对于按规定免费提供的基本公卫生服务项目,不得以任何形式向辖区居民收费。

医疗卫生机构要按规定使用补助资金,根据量入为出原则,单独核算,专款专用,按照有关公共卫生项目资金使用规定的用途和列支范围执行。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本补偿参考依据及测算标准,可以将资金用于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所必须的耗材支出、公用支出、相关公卫人员的人员支出。

个人和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挪用、挤占和截留项目资金。不得将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用于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配置和本单位人员培训等其他支出。

财务管理人员在遵守以上原则规定外,加强公共卫生项目的资金内控管理,可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

1、严格项目支出审批程序,并且签批手续齐全。各项支出必须取得真实合法的原始凭证,且符合项目相关开支的标准及范围。2、按照规定程序,加强预算管理,对项目资金进行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加强项目资金预算执行进度的考核。3、属于政府采购范围内的财政资金和项目,必须履行政府采购程序。4、加强耗材业务的管理流程,规范购买、验收、入库等管理环节。5、涉及会议、培训、公务招待等项目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严禁超标准列支。6、涉及劳务费,签字齐全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7、涉及礼品发放,出入库手续齐全,并有领取人员签字及领取物品明细。

五、加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本归集分摊准确性、

(一)耗材支出

耗材成本作为直接成本,在财务管理中应监督业务部门及物资管理部门,涉及公共卫生项目的材料支出应单獨出库。

如二型糖尿病检测用试纸、棉签及采血针由指定人员定期单独从库房领取,避免与医疗支出划分不清。

(二)公用支出

公用支出包含电费、水费、电话费、交通费、办公耗材、印刷费、宣传费等费用,涉及直接成本应直接正确归集到各个项目中,涉及无法归集的成本如水电费等应采用阶梯分摊法,逐步分摊到各个项目中。首先应根据工作量或服务当量,按比例把水电费在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之间分配,其次把上一步分配计算出的公共卫生水电费支出按工作量或服务当量按比例分配到各个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中。

(三)人员支出

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关的人员支出。收支两条线的基层卫生机构可用于开展基本公共卫生外聘人员支出,财政不承担人员支出的基层卫生机构可将公共卫生经费用于公共卫生人员的人员支出。通过分层级的财务核算使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在财务报表上有一个科学、完整、准确的更贴近于实际工作的痕迹呈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中指出要建立健全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加速与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常见病、慢病的预防与治疗势必成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首要任务,基本公共卫生财政资金的拨付也是逐年加大。合理有效的使用财政资金也成为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人员的必修课。只有重视预算、加强财务管理、精细项目成本核算,才能保证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的合理合规使用,进而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效的落实与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樊立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理论与实践[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刘彦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总结 篇8

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2011年版)》要求以及省、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我区积极组织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区卫生局联合区财政局成立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下发了《芦淞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和《芦淞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方案》,明确了区财政、卫生、疾控、妇幼、卫生监督及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等部门责任,并与区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签订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目标管理责任状,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纳入各单位单位年终绩效目标考核当中,考核结果与相关项目经费的拨付直接挂钩,并作为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奖惩与任用的主要参考依据。

二、保障项目资金

区财政局安排分管副局长负责基本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明确了专人负责配合卫生局定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督查考核,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规定免费为 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编制预算时按照规定的配套标准足额安排本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在卫生局在绩效考核基础上,采取按季预拨、年终结算的方式,及时足额下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资金,2011按照人均25元的标准,中央、省市区级配套资金共计715.37万元全部拨付到位;为保障2012年一季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的经费,已预拨一季度公卫经费50万到位。

三、组织人员培训

为提高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关政策知识水平、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我区制定下发了《芦淞区2012年城市社区卫生人员培训工作方案》、《芦淞区2012年农村卫生人员新型视频教学模式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组织社区全科医师、社区护士、预防保健人员40余人,农村乡村医师66人采取视频教学方式在各自所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集中培训。社区人员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目前基本完成,目前正在进行数据上传和数据处理阶段,等完成所有学习课程后,区卫生局将会组织培训人员进行统一考试。农村卫生人员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目前正在开展当中,为充分利用培训资源,卫生局要求各培训教学点卫生院所有公卫人员必须和乡村医生一起参加公卫项目的培训课程,培训结束以后也会组织统一考核。

四、强化部门配合

为加强我区卫生行政、公卫业务指导部门工作联系,我局成 2 立了区卫生局公共卫生办公室,安排专人负责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联系配合,共同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进行监测和指导,为及时掌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动态,督促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按时按质完成项目指标,我区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上报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各基层医疗单位项目数据上报的信息员和专业公共机构数据审核员,采取数据“双轨”制上报,即基层医疗机构向区卫生局上报数据的同时向对口的专业公卫机构上报,公卫机构数据审核员审核数据后再上报给区卫生局公卫办,这样有效地保障了数据上报的科学性,让卫生行政部门与公卫专业机构在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情况的掌握信息上保持了一致,促进了行政干预与业务指导的有机结合。

此外,我区以“健康芦淞,幸福芦淞”为主题,采取“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区行动、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成立以区长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政府相应部门的工作职责,在乡镇(街道)一级政府和村(居)委会设立了健康管理员和联络员,负责开展健康教育、健康宣传以及协助和配合基层医疗单位开展相关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

五、健全服务网络

为不断提高我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我区2011年通过新建和改造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圆满完成了“一街道一中心” 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目标。为提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满足社区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团队深入社区提供有效载体和平台,我区先后为辖区46个居委会设置了居民健康服务室,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健康咨询、慢性病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促进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社区、进家庭,使社区居民人人享受到免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使社区卫生“以人为本”的理念、“主动、连续和全程服务”的要求得到了落实。

为提高农村卫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我区充分利用湖南省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考核评估和总结验收工作契机,积极开卫生院建设年活动,以创省级优秀示范卫生院为目标,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开展各项主题活动、强化督导考核等多种方式不断促进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深入开展。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各乡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服务意识得到的加强,公卫人员配备齐全,业务用房设置合理,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得到了提升。为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下沉入基层,卫生院制定了村卫生室管理办法,明确了村卫生室在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的职能。各卫生院每月定期召开村卫生室例会,通过开展业务培训、传达上级文件和政策精神等方式,指导乡村医生开展相关项目工作,并在年终对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目标考核,按照考核成绩拨付公卫补助经费。

六、定期督导检查 为加强和提高项目服务质量和完成数量,落实各部门责任,区卫生局联合区财政,组织区疾控、妇幼、卫生监督所、精防机构成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专家组,卫生局业务股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每半年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一次目标考核,并及时公布考核结果,以加强社会监督。卫生局不定期地组织机关人员开展专项行政督查,以提高基层医疗单位的责任意识,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数量和服务质量的落实。

七、项目完成情况

目前,我区共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161895份,建档率56.7%;2011年对出生儿童建证建卡2394人,2012年截止4月底对出生儿童建证建卡536人,均实行了卡证管理,建卡建证率100%。2011年完成第一类疫苗预防接种182507剂次,接种率达到95%以上;2011年孕产妇建卡1380人,系统管理率为83.86%,0-6岁儿童系统管理4522人,管理率77.11%;目前65岁以上老年人管理人数16168人,管理率49.6%,体检率80.1%;高血压登记管理9220人,规范管理率26.9%,糖尿病登记管理2633人,规范管理率14.9%;登记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641人,建档率大于90%,随访率64.7%;2011年全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3223例和两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率、报告及时率、准确率均达到100%,针对疫情积极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及时有效的控制了疫情。

八、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以来,全区各基 层医疗卫生单位在体系建设、能力建设、项目规范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随着工作不断深入,同时又暴露出了一些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工作进度。

(一)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全区公共卫生专业人员队伍素质尚有待提高,特别是由于之前举办机构的退出,相关专业人员(全科医师)存在流失的风险;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起步晚,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相对偏低,特别是信息化建设开展以后,农村卫技人员的电脑操作水平不高,直接影响信息化管理率。

(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公卫职能还没完全到位。部分镇卫生院及在人力和财力的配置上,明显倾向于医疗科室,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视程度有待加强。一些单位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全部交公共卫生科完成,医疗业务与公共卫生科工作脱勾现象严重,大多数村级卫生室为维持机构的运行,日常工作以诊疗创收为主,职能出现“错位”。

(三)相关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没有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知,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宣传力度有限,人民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不搞,主动接受服务意识不强,加上农民外出务工群体数量较大,健康档案建立工作难度加大。村(居)委会对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的支持配合力度不够,部门协作的工作格局尚未全面形成。

九、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快进度,全面完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建任务,确保建设项目按时投入使用。

2.做好新建和接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队伍的组建工作,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连续性。

3.以龙泉中心、公园中心为示范创建全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带动和提高全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和内涵建设。

4.全区6所社区服务中心在积极开展湖南省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以加强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医药服务水平。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总结 篇9

2019年,我站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加强内部管理,狠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充分调动全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适时调整了公共卫生科人员配置,优化组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站2019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制定计划

201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运行多,得到了站领导的重视,结合我站实际,我站成立了西苑凯苑社区卫生服务站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做了具体分工。制定了201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计划,并按计划执行。

二、强化培训

今年以来,我站不定期公卫项目管理人员及医务人员进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培训,保证了各项公共卫生工作按照计划完成。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开展落实情况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376份,建立电子健康档案3127份,其中高血压管理档案167份;糖尿病管理档案43份;儿童保健管理档案189份;孕产妇管理档案98份;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档案5份;老年人管理档案330份。截止目前,健康档案(电子版)规范使用率达到75%。

(二)健康教育服务

服务项目

统计指标

当年

累计

健康教育

Ⅴ-5

发放印刷资料

种类

Ⅴ-6

份数

1715

Ⅴ-7

播放音像资料

种类

0

时长

0

Ⅴ-8

宣传栏个数

乡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Ⅴ-9

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

Ⅴ-10

宣传栏更新期次数

Ⅴ-11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次数

Ⅴ-12

接受咨询人次数

871

Ⅴ-13

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次数

乡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Ⅴ-14

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

Ⅴ-15

参加讲座人次数

乡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Ⅴ-16

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

Ⅴ-17

个体化健康教育人次数

272

(三)预防接种服务

我单位预防接种服务工作委托昆明市西山区西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在接种过程中,未出现过异常反应,对辖区内计划免疫疫苗预防疾病进行主动监测,本无病发生。

(四)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

0-6岁儿童健康管理

儿童建册人数(连年累计)

241

新生儿访视人数

0-6岁儿童管理

满6周岁血红蛋白检测人数

0

满6周岁听力筛查人数

0

健康管理人数

341

满整岁系统管理人数

202

儿童建档人数(连年累计)

241

(五)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孕产妇健康管理

早孕建册产妇数

孕期接受5次及以上随访服务的产妇数

产后访视人数

产妇建档人数

(六)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老年人健康管理

65岁及以上建档人数(连年累计)

331

评估人数(完成自理能力评估表)

331

体检人数(完成辅助检查)

194

65岁及以上健康管理人数

194

腹部B超检查人数

194

(七)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

18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确诊人数(连年累计)

533

建档人数(连年累计)

215

体检人数

规范管理人数

215

最近一次随访血压达标人数(不累加)

随访人数

860

35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确诊人数(连年累计)

190

建档人数(连年累计)

体检人数

规范管理人数

最近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人数(不累加)

随访人数

280

(八)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九、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

确诊人数(连年累计)

建档人数(连年累计)

体检人数

规范管理人数

最近一次随访时分类为病情稳定的患者数(不累加)

随访人数

(九)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

依据《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以及传染病报告与处理规范要求,建立健全了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定期对本单位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对辖区居民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了辖区居民传染病知识的知晓率。

2019年来无传染病疫情发生,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十)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

2019年由昆明市西山区西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

(十一)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结核病健康管理

推介到位的肺结核可疑患者数

新登记肺结核患者数

去年登记目前仍在治肺结核患者数

0

新登记肺结核患者中已管理肺结核患者,按规定完成第一次入户随访并且每月至少有一次随访记录的患者数

去年登记目前仍在管肺结核患者,并且每月至少有一次随访记录的患者数

0

停止治疗肺结核患者数

0

停止治疗肺结核患者中已规则服药的患者数

0

(十二)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中医药健康管理

0-3岁儿童中医调养人数

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人数

140

(十三)家庭医生签约

家庭医生总数

家庭医生团队数(个)

现累计签约总人数

现累计签约重点人群总人数

重点人群签约数(人)

65岁以老年人数

高血压患者人数

糖尿病患者人数

孕产妇人数

0-6岁儿童人数

重性精神病管理人数

结核病患者管理人数

271

269

114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从总体上已经步入了正常运转的轨道,但从考核、督导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是组织功能发挥不到位。医生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配合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质量。

2.是措施不够扎实。

3.是健康教育工作有待加强。

4.是慢性病健康管理和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尚需规范。慢性病人管理有的随访不及时;有的在随访的同时未做随机血糖监测;有的未对辖区慢性病患者的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及实施干预措施和效果评价。

5.是妇幼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部分专干对0—6岁儿童系统管理工作重视不够,体检内容不全面,管理质量不高;辖区部分孕妇的流动性较大,对管理工作带来不便。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认真对照上级部门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紧密结合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措施,扎扎实实地抓好整改落实工作,力争在2020年内完成各项公共卫生服务指标。

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职责。及时分析汇总上报项目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整改,确保项目工作全面有序健康发展。

积极与上级业务部门沟通,努力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健康意识。要利用慢性病随访、发放健康教育服务包等入户机会对群众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改变部分群众的不良生活习惯,加强宣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及国家的相关惠民政策,努力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

西苑凯苑社区卫生服务站

乡村医师公共卫生服务培训项目工作总结 篇10

我院为了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管理,确保项目扎扎实实开展,促进各个项目服务均等化,我院领导高度重视,项目具体负责人员按照卫生局各项目的文件精神,重点搞好全年的公共项目汇报工作:

1、“三病”管理工作:

“三病”管理动员会于2010年10月20日在蒲城县中医院会议室召开,由雷局长主持,合疗办校局长作了动员性发言,精心安排部署,组织专家对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以及健康教育知识做了逐项讲解。会后医院领导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项会议,曹院长亲自抓落实,两位副院长分片负责管理,使这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2010年11月16日医院召开了辖区“三病”摸底动员会,聘请精神病院专业人员讲解精神病的诊断、分型。医院专科业务特长医生讲解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有关知识。让项目参与的具体人员务必本着对上级政策负责,对人民群众身心健康重视。同时,要求村医对患病群众统计不遗漏,都能得到免费体检,我院于2011年元月20日开始本次体检工作,共计筛查体检高血压病人6116人,糖尿病328人,精神病147人,平均规范管理率92%,控制率87%,建档率100%。

2、居民个人健康档案管理:

接上年工作,继续对辖区未完成的居民个人健康档进行录入、登记、建档,汇总工作已于2011年9月30日基本结束。此项工作共计建立纸质档案33334份,电子档案32500份总建档率97%。3、65岁以上老人满口义齿安装工作:

为了恢复老年人的正常消化功能,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我院严格按照陕卫合发(2011)122号文件要求和蒲新农合发(2011)1号文件精神。我院于2011年7月10日组织村医召开相关会议,要求按照文件相关规定,严格筛查,做到不误报、不漏报。使符合条件的群众都尽可能享受国家这项惠民政策。此项工作共摸底265人/次,实际符合条件且安装全口义齿178人/次。随后,医院又对义齿修复者进行质量跟踪服务3个月,确保义齿质量达标,群众满意。4、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

2011年10月6日,按蒲城县卫生局转发渭南市卫生局《关于做好渭南市城乡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保健项目工作》的通知,我院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医疗组,医技组,项目办,系统、逐项学习65岁体检各科所负责工作。此次活动,乡医共摸底2715人,截止12月3日我院将对剩余没有体检的老人,进村入户逐人摸排体检,共计体检2863人次。以全面了解老人健康状况,做到无病早预防,有病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为老人建立健康活档案。检查后,医院组织专科医生对群众做出健康评估,开展健康教育,打印出制式体检反馈单。使群众明白健康体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乡村医师公共卫生服务培训项目工作总结 篇11

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精细指导下,我县认真贯彻国家、省、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紧紧围绕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标,通过积极探索管理机制,不断加强和完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日常工作监管,严格落实绩效考核,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开展,各项工作任务得到较好落实。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完善政策措施,规范组织管理

1、精心安排部署。年初,在全县卫生工作会议上对我县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从工作内容、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安排和部署,并且各项目实施单位与县卫生局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在全县疾控和妇幼工作培训会议上,相关负责人多次对基本公共卫生工作进行强调,并对相关业务人员进行了培训。若有重要工作任务下达或工作开展中遇到突出问题时,随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探讨解决,如全县消除麻疹工作会议、全县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研讨会等。除召开会议外,县卫生局将上级下达工作任务以文件形式及时进行传达、安排,为顺利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完善实施方案。县卫生局还紧紧围绕国家、省、市相关政策及指示精神,相继制定和完善了有关政策措施。一是转发了《国

家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完善了《**县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细则》和《**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2011版)》,明确了项目内容、实施范围、服务方式、职能分工、工作程序、工作要求及监督检查等。二是修订了《**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办法(试行)》,明确了考核机构、考核方法、考核指标、考核内容、考核结果运用等。三是制定了《**县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办法(试行)》,对各服务项目的补助标准及资金的拨付、使用、管理等进行明确规定。

3、建立“两制一册一卡”工作管理机制。为了完善服务体系,明确职责分工,靠实人员责任,强化社会监督,建立服务原始凭证,在全县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实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村医生责任制(每个村至少配备1名乡级包村人员,社区为家庭医生责任制)和服务管理团队负责制(卫生院成立12个团队具体负责对应的服务项目工作,每个团队不少于2人);要求工作人员在提供服务时使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手册》,并将服务情况详细记录;针对服务对象,设计了0-6岁儿童、孕产妇、65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及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肺结核患者等8类人群服务卡,对重点人群实行“一人一事一卡”的建卡管理。

4、强化县级公共卫生专业机构管理职能。为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顺利实施,县卫生局将1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分解到县疾控中心、妇幼站、卫生监督所和健康教育所四家县级公

共卫生机构负责具体实施,明确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责任单位、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及责任人等,并实行进展情况月报制度。

(二)开展社区诊断,掌握基线水平

为全面、客观掌握全县的社会人口学资料、资源状况和城乡居民健康状况及健康需求,为开展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保健服务提供依据。2011年1-3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社区诊断基线调查工作,以“不漏一村一社,不漏一家一户,不漏一户一人”的原则深入住户对常住居民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相关卫生政策和健康知识向广大群众进行了讲解和宣传。通过开展基线调查,掌握了全县社会人口学资料、资源状况、目标人群、城乡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健康需求,为全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医疗保健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强化日常监管,促进任务落实

为了使各项工作全面规范开展,按期落实工作任务,从三个方面强化日常监管。一是抓好业务培训。在年初召开的全县卫生工作会议、全县疾控工作培训会议、全县妇幼卫生工作培训会议上对年度工作进行详细地安排部署;若上级下达重要工作任务或工作中出现突出问题时,随时召开会议进行安排、探讨解决;督促县级专业机构深入乡村进行“手把手”地培训指导。乡镇卫生院实行月例会制度,服务管理团队对各服务人员进行扎实培训。

二是抓好督导检查。通过督查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卫生局组织专业人员定期不定期进行督查;县级公共卫生专业机构对其对应的服务工作进行定期(县疾控中心每两月一次,县妇幼保健站每季度一次)不定期的督导检查,并针对乡村级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现场“手把手”指导;卫生院公共卫生管理科组织服务管理团队人员对辖区各服务团队每月督导一次。三是抓好工作监测。要求各村级服务团队每10天向乡镇卫生院统计报告工作进展情况,乡级每月汇总,向县级专业机构和卫生局报告工作进展情况。依据上报的工作进展情况报表结合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对相关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工作任务按期完成。

(四)认真组织考核,严格兑现奖惩

根据《**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办法》制定详细的考核方案,卫生局组织县级公共卫生机构专业人员对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考核,村卫生室及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由乡镇卫生院完成;并依据日常工作开展情况、健康服务信息电子化管理情况结合省、市、县级部门的业务督导及每月的各项服务工作进展报表等对基层单位进行平时考核,将平时考核成绩纳入年度绩效考核总成绩(上半年考核综合成绩中全面考核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下半年综合考核成绩中全面考核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年度绩效考核总

成绩以百分制计算,为上、下半年综合考核成绩的平均值。将年度考核总成绩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的主要依据。2011年全年考核综合成绩为优秀(考核成绩在80分以上)的有**等10家卫生院;成绩为良好(考核成绩在70-79分)的有**等13家卫生院;成绩为合格(考核成绩在60-69分)的有**等4家卫生院;成绩为不合格(考核成绩在60分以下)的有**乡卫生院。得到奖励资金最多的是**卫生院为6.7万元,减扣资金最多的是**为11万元。村卫生室的绩效考核成绩是村医劳务补助发放的主要依据,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村医200元/月的固定补助和开展健康服务补助,依据村卫生室的绩效考核成绩进行奖惩发放。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的绩效考核成绩与各个服务管理团队和各片区/村服务团队人员绩效工资挂钩。

二、取得的成绩

(一)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县卫生局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规范》要求以孕产妇、0-6岁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急慢性病患者为重点人群为切入点,以家庭为单位,在自愿的基础上,采取入户建档、就诊时建档等形式,及时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及时录入“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实行电子化管理。2011年底全县共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82702户,建档416156人,建档率为77.60%,建立城镇居民健康档案4332

人,建档率为100%,100%电子化。

(二)健康教育工作。针对卫生惠民政策、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重点人群所需健康知识、疾病防治知识、中医养生、优生优育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采取制作固定宣传栏、刷写墙头标语、印制宣传材料、举办健康咨询宣传活动和知识讲座、开展门诊健康咨询等形式为城乡居民宣传国家卫生政策和健康知识,促进居民对卫生惠民政策的知晓,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健康行为的形成。2011年,为全县城乡居民制作健康教育服务袋12.6万份,统一编印《**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册》12.5万册,《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108问》9.5万份等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全部分发的居民家中;设置固定健康教育宣传栏479块;开展大型公众健康咨询活动37场,悬挂横幅71条,制作展板61块,张贴宣传海报87张,张帖标语630张,发放宣传单81129份,发放宣传折页画册83446张,现场咨询5006人次;刷写固定墙体标语562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477次,发放围裙50条、画妆盒等56套,发放结核病宣传手提袋、宣传笔、学生用宣传笔记本、宣传香皂、宣传毛巾、宣传扑克牌等计1500份,覆盖人数137911人;在学校集中讲课4次,受教育者达1200人;利用有线电视台播放《珍爱生命,警惕结核》科教专题片一周;发布结核病防治手机短信40000条。

(三)预防接种工作。一是扎实开展常规免疫工作。全年为

全县41939名适龄儿童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以乡为单位各种疫苗接种率均在95%以上。二是完成疫苗针对传染病预防控制任务。全年AFP监测系统报告AFP病例1例,外地报告3例,报告病例48小时内调查率、14天内双份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及7天内送检率、75天内随访表送达率均为100%;对9所(次)医院进行AFP主动搜索,查阅门诊日志25063人次、住院登记8099人次,查出AFP病例1例,无漏报病例。麻疹专报系统数据显示全县麻疹确诊病例2例,排除病例3例,发病率为0.34/10万。报告病毒性肝炎759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率127.78/10万,较2010年上升了3.27%。以乙型肝炎最多,共712例,占93.81%;其次是甲型肝炎19例,占2.50%;丙型肝炎8例,占1.05%;未分型20例,占2.64%。诊断分类:临床诊断71例,占9.35%,实验室确诊685例,占90.25%,病原携带者3例,占0.40%。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系统无病例报告,我县2006年至今连续五年无病例报告。报告甲肝病例19例,无死亡。发病率为3.20/10万,与上年相比下降了51.28%。报告风疹104例,发病率为17.51/10万。报告流行性腮腺炎81例,发病率为13.64/10万,与上年相比发病率下降了2.53%。三是做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与处理。全年共报告的3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病例,无死亡病例,2例一般反应,1例异常反

应。四是开展广泛社会宣传动员。在4月25日前后开展以主题为“接种疫苗、宝宝健康”为主题的预防接种宣传周活动。五是认真组织开展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活动。2011年9月上旬,对全县28个乡镇新入托、入学儿童的预防接种证进行了查验。共计调查8744名目标儿童,分别为36所托幼机构的3308名儿童和274所学校的5436名儿童,调查覆盖率100.00%。学校的5436名儿童中,有接种证者4880名,占89.78%,无证者566名,占10.41%;托幼机构的3308名儿童中,有接种证者3097名,占93.62%,无证者211名,占3.88%。六是开展优先麻疹类疫苗的查漏补种。2011年6月18日-7月25日,对全县辖区内目标儿童开展了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摸底登记和接种工作,共查出含麻疹成份疫苗漏种儿童2775人,其中补种儿童2674人,补种率96.36%,其中漏种1剂次儿童2192人,漏种2剂次儿童583人。补种麻疹疫苗儿童693人,麻风疫苗387人,麻腮风疫苗1594人。七是完成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活动任务。2011年9月20-30日,对全县8月龄-6周岁儿童进行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对7-14岁儿童进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此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共接种8月龄-6周岁儿童27429人,接种率为99.32%;按儿童出生年份统计接种率为:2011年99.83%,2010年99.01%,2009年98.38%,2008年99.29%,2007年99.60%,2006年99.57%,2005年99.31%;7-14岁儿童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接种麻疹疫苗

10314人,接种率99.86%。此次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共实际使用麻疹疫苗37743人份。八是完成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任务。2011年9月20-30日、2011年10月20-30日在全县范围内对0-3岁儿童开展了两轮OPV强化免疫活动。此次强化免疫活动,第一轮共报告应种儿童18993名,实种18937名,报告接种率为99.71%,其中常住儿童应种18716名,实种18661名,报告接种率为99.71%,流动儿童应种277名,实种2276名,报告接种率为99.62%。第二轮共报告应种儿童19839名,实种19802名,报告接种率为99.81%,其中常住儿童应种19322名,实种19287名,报告接种率为99.82%,流动儿童应种517名,实种515名,报告接种率为99.61%。

(四)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理。一是传染病防治组织管理进一步规范。各乡镇卫生院和3家县级医疗机构均成立了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制定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设立了发热门诊、肠道病门诊和预检分诊点;配备了网络直报专用设备,实现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的网络直报。二是传染病防治各项工作能够规范开展。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加强了网络直报工作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规定时限和规定内容上报传染病疫情信息。全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7种2055例,发病率120.88/10万,无甲类传染病,无死亡病例,比上年同期上升20.32%;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4位的病种有:乙肝、肺结核、菌痢、甲

肝,占乙类传染病总数的95.63%;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较多的有:风疹、包虫病、其它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占丙类传染病总数的92.38%。全县各医疗卫生机构共上报传染病卡2055张,全县“诊断—直报”间隔平均时间4.25小时,无迟报卡片,全部报告卡均已及时审核,“直报—审核”间隔时间平均为2.53小时,共有10张重卡,均已及时删除。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共发出88条预警信息,涉及7种病种,其中预警最多的是其他感染性腹泻(31条)、痢疾(22条),2小时内响应的88条,及时响应率为100%,对88条预警信息进行初步分析、核实、全部为排除事件,无疑似事件。全县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暴发疫情4起,其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起为:4月19日我县河畔初级中学、河畔镇中心小学风疹暴发,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范围与标准(Ⅳ级),累计报告出疹学生99名,全部为居家隔离治疗病例,无重症、死亡病例,于5月18日圆满结案;暴发疫情共3起,经过及时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得到及时控制,分别为: 5月26日,县中医院收住1例2岁麻疹病例(麻疹IgM抗体阳性),;6月28日,甘沟驿镇大窑小学风疹疫情,共发现风疹病例3例;9月23日,汉岔乡中心小学手足口病疫情,共发现手足口病5例,无重症、死亡病例。三是结核病及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任务圆满完成。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合县疾控中心,按照属地化原则,对非住

院结核病人、艾滋病病人进行治疗管理。全年县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所门诊接诊检查1540人次,检查率263.47/10万;学生健康检查2613人;涂阳病人密切接触者筛查549人。发现活动性患者406人(初治涂阳159人,复治涂阳17人,初治涂阴230人),均已管理免费治疗。全年HIV检测自愿咨询检测366,无阳性;进入各公共娱乐场所、洗脚按摩屋现场干预FSW人员432人次。

(五)儿童健康管理。一是认真开展儿童死因监测。2011年全县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9.35‰、10.61‰,造成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肺炎、早产或低体重、出生窒息、畸形等;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88.14%,新生儿占婴儿死亡的76.92%;全县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由2000年的0.9‰下降到目前的0‰,连续三年均无破伤风发生。二是系统开展儿童保健管。全县各医疗卫生机构严格按照《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对辖区0-6岁儿童实施系统管理,全年共出生儿童5561人,进行新生儿访视的有5026人,访视率为90.38%;3岁以下儿童共有15830人,系统管理13026人,管理率为82.29%;0-6岁儿童共有33564人,进行保健管的有26933人,管理率80.31%。三是积极推广母乳喂养。2011年全县6月内母乳喂养有4879人,喂养率为95.24%,其中纯母乳喂有4666人,喂养率为89.25%,已达到《**省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提出的母乳喂养率为85%的目标。全县。四是积极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2011年全

县共筛查2892人,筛查率为52.01%,新生儿听力筛查共筛查2105人,筛查率为37.85%。

(六)孕产妇健康管理。一是系统开展孕产妇保健。各医疗卫生单位严格按照《孕产妇健康管理规范》对辖区孕产妇提供规范、安全的孕产期保健及住院分娩服务。全年为4689名孕妇进行了孕早期检查,早检率为84.32%;为5026名产妇进行了产后访视,访视率为90.38%;系统管理4564人,系统管理率为82.07%;管理高危孕产妇496人,管理率100%;共住院分娩5379人,住院分娩率为96.73%;共死亡孕产妇3人,死亡率53.95/10万。二是开展扎实育龄妇女妇女病普查。全年全县共普查妇女病18642人次,检查率11.97%,妇女病患病率为62.69%,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为滴虫性阴道炎(34.21%)、宫颈炎(29.65%)。查出宫颈癌1例,患病率为5.36/10万,乳腺癌3例16.09/10万。三是积极推进婚前医学检查。全县共登记结婚6858人,进行婚前医学检查为6213人,婚检率由2005年的1.87%上升到2011年的90.59%。

(七)老年人保健管理。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建立健康档案,并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全年全县为43178位65岁以上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建档率为91.98%;规范管理41233人,管理率为:95.5 %。

(八)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全县各医疗卫生机构均实行对

35岁以上初诊病人测血压,对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随访服务,并进行体格检查(至少每年1次)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全县全年共登记管理高血压患者14522人,规范管理12038人,规范管理率为99.9%;共登记管理糖尿病患者13331人,规范管理12953人,规范管理率为97.17%。

(九)重性精神病人管理。全县共确诊重性精神病患者1186人,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对辖区内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建立健康档案,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全年规范管理1045人,规范管理率为97.8%。

(十)残疾人健康管理。通过开展城乡居民健康状况基线调查,全县共发现,登记管理残疾人5010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对辖区残疾人每年进行至少一次健康体检和两次随访服务管理的有4283人,管理率为98%。

(十一)中医治未病。全年对已建立健康档案城乡居民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的有50559人;各医疗卫生单位对重点人群应用中医药及实用技术开展健康干预的有45841人次;开展中医药方面健康教育覆盖115154人。

(十二)地方病防治。一是开展碘缺乏病的健康教育和居民

户碘盐监测。各乡镇以“坚持科学补碘,预防碘缺乏病”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在学校集中讲课、悬挂横幅、有线电视广播、加碘盐的现场签别及咨询等。严格按照《**省碘盐监测技术方案》,对我县居民户食用盐进行了抽样检测,共随机抽取36个村288户居民用盐,进行半定量滴定,并按照国家GB/T13025.7~1999标准,用氧化还原滴定法(仲裁法)测定碘离子含量(mg/kg),结果:未发现无碘盐;碘离子含量大于5mg/kg的样品数为288份,碘盐覆盖率为100%;碘离子含量在20~50mg/kg的样品274份,碘盐合格率为95.14%;合格碘盐食用率:合格碘盐274份,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5.14%。二是开展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健康教育。根据省疾控项目要求,我县在太平、新塬、中川开展了氟中毒防治健康教育,完成了基线调查。三是布鲁氏菌病病情监测。在康之源养殖有限公司、金玲有限公司、谦盛乳业有限公司、农园养殖有限公司4个固定监测点和**等8个乡镇开展了监测。四是扎实开展包虫病防治项目。根据省包虫病防治项目技术方案要求,各相关单位严格按照包虫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从流行乡镇选定、包虫病人发现与治疗管理、12岁以下小学生血清监测、传染源犬管理与驱虫、屠宰管理与监测、人员培训及健康教育等方面开展工作,从2010年实施项目以来共发现包虫病患者104例,手术治疗15例,药物治疗93例;采集12岁以下小学生血清3251份,发现包虫病阳性血清140人,阳性率为4.31%;

对全县的32864只犬进行登记,投服药物191741犬次,采集投服药物后犬粪便1600份,其中阳性17份;监测屠宰场屠宰的羊926只,发现感染者13例,感染率为1.4%;对县乡及业务人员培训3次,共培训195人次;累计发放包虫病健康教育传单10万张。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五是完成鼠疫防治任务。各相关单位严格按照《鼠疫联防协议》及《鼠疫监测方案》,主要从健康教育、人员培训、疫情监测及疫区灭鼠四方面开展工作,制作鼠防防治知识固定宣传牌2处,流动固定宣传牌10个,向疫区中小学生、群众发放“三报、三不”宣传材料;对县直各医疗卫生单位及30个乡镇卫生院院长及防疫专干60 多人,从鼠疫流行病学、诊断、治疗、疫情报告及疫情处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培训,发放了《**县鼠疫防治》一书62册和鼠疫诊断要点共3000余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鼠疫控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工作队伍,制定了应急现场模拟演练方案。完善和补充了应对鼠疫突发事件的物资储备, 制定了储备目录清单,对过期的消毒液、药品进行更换。对动物间疫情、昆虫媒介、细菌学及血清学三大类进行监测,黄鼠密度平均密度为0.33只/公顷;捕获黄鼠36只,捕获率为1.00%,捕获家屋鼠12只,捕获率为3.00%;宿体蚤监测,共检活体鼠494只,获蚤997匹,蚤指数2.10匹/只,染蚤率61.74%;洞干蚤监测,共探洞575孔,获蚤90匹,蚤指数0.16匹/孔,染蚤率61.74%;巢蚤监测,共剖巢33个,获蚤100匹,蚤指数3.03匹/孔,染蚤

率66.67%;做动物脏器细菌培养494只,蚤类培养1159匹、144组,经检验均为阴性;做间接血凝试验419份,经检验均为阴性。按期完成工作任务。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我县辖区面积大,人口多,居住较分散,宣传难度较大,造成部分地区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了解较少,给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困难。

(二)医疗人才缺乏,医疗技术人员衔接欠缺,专业技术人员年龄结构问题突出,制约了我县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特别是全科医师人员不足,影响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

(三)居民基本卫生服务认识不足,上门建档和随访主动配合存在一定困难。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通过宣传—吸引—再宣传,以逐步改变社区居民的陈旧观念,促使其自愿参与到社区卫生服务中来。

(二)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培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三)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探索激励机制,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热情。

上一篇:谈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下一篇:《大自然的声音》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