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学培训

2024-08-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中学培训(共11篇)

小学中学培训 篇1

为落实“囯培计划”《xx省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实施方案》的规划建设目标,切实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关于“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我校教育质量和效益”的精神,加快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步伐,提高我校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应用远程教育资源的水平,为我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应用、管理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特制定本培训方案。

一、目标和任务

采用集中学习和远程学习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对我校4个学科教师进行专项培训,着力解决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并在远程教师培训方面起到示范作用,提供优质资源。

二、培训对象

我校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物4个学科教师,作为学员参加培训。

三、培训时间

培训时间定于2011年1月17日—3月25日,预计40天,每天1.5-2学时,共计60学时。

四、培训内容

“国培计划—xx省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的培训内容主要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针对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实际需要,以问题为中心,以课例为载体,组织实施远程培训。各学科具体培训内容和课程见培训平台上的各学科培训专题的内容。

五、培训方式1、2011年1月7日—16日,根据区电教馆管理员下发的学员账号,通知我校学员进行注册,熟悉平台操作。

2、2011年1月17日—3月20日,学员教师采用集中学习和远程学习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以自主学习为主。学员教师通过网络培训平台自主学习网络课程,研读学习材料,参与在线交流研讨、提交作业。培训期间,学校安排学员教师参与省电教馆组织的两次远程集中研讨活动(专家在线答疑)活动。

3、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物学科具体培训时间:见“囯培计划”xx省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培训指导手册第四部分:远程培训安排

六、培训组织与管理

1、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罗x

副组长:雷x

成 员:万x2、工作要求

1、领导小组成员要对参加培训的教师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和帮助。

小学中学培训 篇2

一、计算机教师帮助学科教师

从对参加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学科教师培训的学员的问卷反馈中了解到, 学员的情况是: (1) 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掌握情况:不知道的没有;能简单操作的约占65%;较为熟练和能熟练运用的约占25% (即大部分为计算机教师) ; (2) 使用信息技术的情况:经常使用信息技术的学员为数不多, 约占调查人数的15%;偶尔使用和很少使用的占25%;不使用的占60%。由此可知, 培训学员一般都略知计算机基础知识, 能运用Windows操作系统, 小部分学员能操作运用windows的多种功能。对于Word的操作, 学员的熟练程度差别就比较大了, 大多数学员运用Word仅限于文字操作, 对于Power Point, 大多数学员虽有所耳闻目睹, 但真正能亲自动手制作幻灯片, 用于备课、用于教学、用于专题讲座者为数不多, 大多数学员都是初次学习使用。因此, 在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培训学习中, Windows的基本操作, 文件夹及文件的管理, Microsoft Word、Microsoft Excel的运用、网上资源查找、Microsoft Power Point, 大部分学员很不熟练, 光靠辅导教师的指导显然是不够的, 这时应是学员中的计算机教师或在计算机方面有专长的教师大显身手了。例如:A学员在家里电脑上下载一份资料, 资料上的底色去掉不了, 无法联系辅导老师, 离学员中的计算机老师也较远, 但通过电话联系, 学员中的计算机老师在自家通过QQ控制, 控制对方学员的电脑, 指导去掉了资料底色, 学员心里说不出有多高兴, 临时遇上困难, 可临时解决问题, 印象深、效果佳。

二、学科教师帮助计算机教师

在整个培训学习过程中, 尽管是计算机教师出尽了风头, 大多数时候都是他们帮助其他学科教师, 如电子作品的制作, 网上冲浪, 资料下载, E-mail的收发等方面。但在框架问题的设计、单元计划的修订、各种评价量规、师生支持材料的制作等方面, 就没有学科教师领悟的好, 设计起来就不如其他学科教师那样得心应手了。对于中小学的计算机教学, 学校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都没有教学硬性指标, 个别责任性不强的计算机教师也没有认真执行教学计划, 他们的备课教案或是不写, 就是写也写得比较简单, 至于教学重点如何突出、教学难点如何突破、教学目标如何实现等都没有很好的涉及。他们大多对教学法的研究不够深入, 诸如“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或“理解六侧面”设计方法等, 就不如其他学科教师运用得多, 理会得深透, 再加大多数计算机教师专而不博, 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不够, 平时学习了解也不多, 所以对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品德等学科的单元设计就感到力不从心, 特别是对于框架问题设计中的内容问题、单元问题、基本问题的区别及提出, 甚至于个别计算机教师傻了眼, 他们搜肠刮肚, 绞尽脑汁仍不知从何下手。这时就需要学科教师对计算机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了, 他们虽然有的连键盘都没有摸过, 却有着深厚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教学设计经验。

三、同科教师之间互相帮助

在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培训中, 每一个培训环节中都有“结对共享”、“教法研讨”、“作品评估”、“头脑风暴”等交流学习、互助合作的机会。比如“作业提交”时, 因为计算机教师的计算机技术比较娴熟, word文稿、班级简报等电子作品做得比较漂亮, 但这不是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所倡导的, 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培训的宗旨是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 是如何将所掌握的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整合到学科教学中去, 而不是作品本身要做得如何大红大绿, 更不是计算机技术比赛。再比如, 同为语文学科教师, 由于各人不同的经历, 不同的性格、气质, 即使教同一个单元, 诸如内容问题、单元问题、基本问题也会不尽相同, 通过“教学研讨”、“头脑风暴”等合作学习活动, 让学员讨论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交流心得体会, 彼此互相启发, 思想碰撞, 分享着互助与竞争, 成功与挫折的体念, 使主题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 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从而引发学生“学习的革命”, 其目的和最终目标和新课程改革所主张的终极目标高度一致, 这正是新课程改革所极力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尤其是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中的“合作学习”方式, 引导学员“在合作中学习, 在学习中合作”, 注重学习过程, 让学员亲自动手制作, 亲身参与活动, 结对交流, 自觉感受培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内化学员的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 营造人人帮我, 我帮人人, 个个都有成功的愉悦氛围, 其意义和价值取向与新课程改革一脉相承, 是实施新课程改革最有效的途径, 为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 加快新课程改革步伐, 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一个很好的支撑点。

摘要:“合作学习”已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 文章阐述了笔者多年担任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辅导教师助学实践中, 对“合作学习”的深入探讨, 操作性强, 可供广大同仁借鉴。

关键词:远程培训,合作学习,教师

参考文献

[1]黎加厚.现代教育技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J].课程教材教法, 1997, (4) :1-5.

[2]唐令中.应用QQ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的策略[J].教育信息技术, 2013, (11) .

论如何提升中学校本培训的品质 篇3

关键词:中学;校本培训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1-0099-01

教师校本培训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这一概念的提出,最先是英、美等国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和发展起来的,同时,欧美国家也开始注重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认识到了学校是教师成长的主要环境。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教育行政部门也日益的开始意识到开展校本培训的重要性,在教育部颁发的各类有关校本培训的文件中均确切提出了:“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要以校本培训为主”这一主题。这一模式的产生和发展促使师资培训的理念、制度和策略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观,特别是对教师所就任的学校在教师培训和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有了新的发现与认识。由仅仅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地方,逐步发展成学生和教师一起学习,共同发展,同步提高的园地。

此片文章主要阐述一下中学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

一、主要问题

目前虽然校本培训正在不断的迅速发展,但专业领域的研究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例如:校本培训活动开展存在随意性,计划、方案、主题零散,相互抄袭的现象严重,流于形式。理论与实践很难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用于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缺少针对性和特色性。另外,大部分的院校在实施校本培训的过程中也忽略了内在结构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很难制订出符合实际而又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由此便出现了培训内容涵盖面广,却又很难落实的现象。同时,目前的校本培训的评价体系很难反映出教师在课堂及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得到的变化和提高,以及通过校本培训后是否真正对学生产生了影响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主要原因是由于现阶段校本培训的评价体系基本都是源于校外,带有很强的学术性质,缺少说服力。更有甚者仍存在评而不议,议而不改的现象,使校本培训失去了意义。

二、存在问题的影响

校本培训所存在的漏洞及局限性对学校及教师的长远发展带来了滞后的消极影响,培训内容与实际的脱轨的现象对于学校的持续发展和教育教学的长远目标均存在着阻碍的反作用。综上提到的这些没有活力且陈旧的培训模式已经很难迎合现今教育发展的趋势,同时,也阻碍了教师的个性化发展,而对于教师的教育如若缺乏了个性化则很容易打击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了教育成果大打折扣,阻碍了学校教学目标的实现。发展缓慢的学校和教师也会产生急功近利的现象和教育意识,从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和教学质量,偏离了培训的本质。

三、提高校本培训的几点建议

1.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设计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模式及内容。校本培训的内容包括:学习和创新教学方法、课堂班级的管理、表达和组织的能力、学习技巧的传授等等,覆盖面非常的广泛。因此校本培训的重点是要将培训活动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始末,而不是仅仅局限在学习课程的某一点上。培训活动和教育教学活动要有机的结合起来,要通过自我学习、听专业讲座、组织教学小组、利用专家引领等多样化的形式使培训活动和教育教学活动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以提高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校本培训的内容要反映出学校和教师发展的实际需要,切实解决所遇到的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没有必要一味的追求面面俱到,多而全,校本培训内容和模式的设计只有根据学校的实际而制定的校本培训内容和模式才会真正适应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发展需求。

2.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需求构建校本培训的评价体系。在英国,有学者提出了九项评价教师在职培训的指标,分别是:教师自己是否确认有培训的需要;管理者是否提供支持并确保教师的全体参与培训;地方教育部门是否具备师资培训的配套政策及资源;是否可以提供多样的形式和有效的时间让教师来选择;是否根据教师的自身实际需要来设计培训的内容;是否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是否具有过硬的培训经验与技术;学校是否有充足的培训准备;培训后的成果是否可以得到广泛积极的推广。在我国,学者们认为评价校本培训需要构建一个多层次的评价体系,其评价的指标体系主要分为基地建设、教学管理、教务管理和质量管理四个方面的内容。目前,针对我国的校本培训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比较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就是要从学校的自身实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际需要为评价的基础,无论是利用社会评价、自我评价还是校内评价等其他的评价方式,都要持续坚持评价是要始终贯穿校本培训计划的始末以及整个实施过程的原则。要充分发挥出评价的作用,找到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问题所在,分析修正错误,总结经验,为进一步实施校本培训提供有效的依据。

3.通过合理配置、组合和利用各方面的资源,促进校本培训内容的与时俱进和手段的现代化。校本培训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历史时期,而对于研究的继承不能是一味的循规蹈矩,而是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面向新时期的要求,教师们一定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具备新的思想、掌握新的技能,制定新的对策。教育部门明确提出了“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理念,政府已经把教师的队伍的建设提上日程,摆在了突出重要的高度上来了。与此同时,新课改的制定也与传统的校本培训产生了无法解决的新问题和新情况,这些冲突的显现就急切的需要学校在制定和规划校本培训活动的过程中,探索新的培训方法,创新扩展新的培训方式,做到与新形势、新知识、新环境的协调有序,培训的内容要不断的更新,符合和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主流,加快知识更新的脚步,充分利用和发挥以校内各种资源为基础的教师校本培训与发展,同时有效整合校外的资源,例如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各类教师培训机构的指导、兄弟学校的合作、专家的引领等,通过多元化的手段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校本培训的水平。

4.将教师的个性发展与学校的发展、教师群体的发展有效的相结合。校本培训构建的最理想模式就是将学校的长远发展与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相结合,因为校本培训是一种既能展现学校自身特色,又能体现教师个性的培训活动。现阶段,学校的教师队伍基本都面临着多元化的问题,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教师水平不一致,因此为了达到解决问题、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目的,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师和学校的整体共同发展,这就要求教育研究者们在选择校本培训的模式过程中,要结合实际,保证模式的恰当性、合理性与适用性,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深入思考、权衡利弊,做出科学的、适合自己的选择。

作者简介:张晓锋(1983-)女,汉,沈阳师范大学2008级同等学力在读,教育经济与管理。

中学校本培训总结 篇4

根据县教育局教育研究和教师培训中心的计划,在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按学校工作计划与教务工作计划,有序开展各项工作,紧紧围绕“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一核心,加强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加强教学规范管理,深入开展教学科学研究,着力进行学科建设,师资建设和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教务处在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方面的积极作用,圆满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学期的校本培训总结如下:

(一)以常规工作为主线,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常抓常新

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编印教务工作计划,使工作有章可循。按国家课程方案要求开足课时,开齐课程。继续抓好常规教学管理工作,抓好“备课、上课、批改、辅导”等环节。做好升旗、开会等考勤工作。建全茶亭中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教研组长职责、备课组长职责。在教学管理中,我们教务处坚持每学期进行两次以上教师教学常规检查,组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检查教师检查教师的备课笔记、作业量及批改情况,督促教师及时调整作业量和批改方法。

多次召开学生座谈会,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并引导有关教师纠正教学工作中出现的疏漏偏差。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学籍管理,按时发放,收交、义教卡学籍卡等,按规定进行学生的休学、复学、转学、毕业、结业等工作,并建立完整的学生学籍档案,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学业评价制度。严格控制订购学习资料,教材和各类辅导材料。

合理安排学生课余生活,按要求按排学生课外活动。认真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工作,按要求计算成绩、汇总并及时上报。本学期举行了一次田径运动会、艺术节。反响强烈。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努力为教师展示才能和特长提供平台,并进一步推介和表彰在师德规范、教学技能、教学业绩、改革探索和学术研究上取得显著成绩的教师,有计划地培养“初露头角”的青年教师,发挥名师的榜样和示范作用,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继续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继续“青年教师拜师活动”,鼓励青年教师向本校或外校的优秀教师拜师学艺。通过师徒结对活动,有效的提高了教师的中高级教师在教学常规、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等方面传道授业。

通过各项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各教研组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组织广大教师,学习外地教师的先进教学方法与教育理念,引导老师观、评结合,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学校还要求同组的每一位老师都要互相听课,并进行及时的交流和反馈,以达到上课教师和听课

教师在业务上共同提高,通过这各项教研活动的开展,使各位教师在互听互评中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

深入开展教研活动,积极推进新模式教学。通过认真组织教研活动与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利用教研组、备课组培养青年教师,并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促进广大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使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本学期为促进全校新课程实施工作发展,我们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与带动作用,先后多次组织体育学科陈诗军、物理学科连冬英等教师赴外地参加优质课大赛。通过比赛,达到了在比赛中学习理论,在比赛中积累经验,在比赛中交流体会,在比赛中得到锤炼,在比赛中得到升华,在比赛中理论功底和教学基本功都得到提高的预期目的。

走出去,骨干送培我们组织数学、英语教师去二中教学观摩。带回来了许多先进理念,及时地运用于教研指导,对实施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有了清楚的认识,获取了外地新课程实施的经验,见识了新课程的优秀课例,明确了新课程教学的方向,受益良多。

(三)以教学研究为动力,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们从培训入手,激发兴趣,提高能力,鼓励每个教师参加一项课题研究,让教师品尝教科研的乐趣,逐步形成教科研的教师队伍和骨干队伍。各科教师都能积极投身课题研究。加强课题研究,将教学科研相结合,推进教学改革,有计划、有步骤开展各项教学科研活动。开展各项专题研讨活动。通过教师自学、讨论、写心得体会、邀请专家学者专题讲座、骨干教师交流等形式,使全体教师在学术研讨中吸收、消化教改信息、教学理论,从而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保证教科研的顺利开展,促进教科研的水平提高和发展。学期结束,每位老师均完成了教育教学研究论文一篇以上。本学期中,在浓厚的教科研氛围中,我校的教学质量也比上学年有了较大辐度的提高。

(四)效果显著,硕果累累

由于学校的有效管理,教师的精心指导,效果显著,成绩突出。本学年,有二十多名学生在市、县作文竞赛中分别获奖。县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六名、多名教师的论文获奖。

中学双语培训计划 篇5

(校本培训)(2016_2017学年)

牙甫泉镇中学

牙甫泉镇中学为建立一支能适应时代需要和双语教学需求的合格教师队伍,强化教师培训效果,按照四好老师的要求,结合学校的教育实际,特制订本计划

一、培训人员

本方案适用于我校所有在职教师。

二、培训方式

培训方式主要分为校本培训和校外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我们按照教育局安排的<<教师国语>>考试成绩具体情况分类制定学习方案,合理安排课程表。同时兼顾教学基本功培训、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可以利用广播、报刊、黑板报、宣转栏等宣传媒体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校外培训以听读为主,多听中央、自治区、地区广播电台汉语节目,多看中央电视台、新疆卫视和喀什电视台新闻类节目。学校教研室和教导室将定期不定期对学习情况进行抽查、考核。

三、学习安排和学习

(一)、日常学习:周一至周五全体教师每日坚持双语学习(除民考汉以外)。全体教师每日学习20个词语,每个词语写10遍,每天分类进行一个小时的口语训练,每周熟背本学段本年级汉语课一篇课文。国语考试成绩优秀、上汉语课的教师就从初中双语班七年级汉语课第一册学起,利用三年时间学完初中汉语课教材。成绩良好的和上双语课的所有教师从初中普通班七年级汉语课第一册学起,利用三年时间学完初中汉语课教材。成绩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教师从小学三年级汉语课第一册学起,利用三年时间学完小学汉语全部课程。

(二)、集中学习:每周六学校组织教师进行集中学习,学习时间4课时。主要以口语交际,做试题,背诵课文等方式进行。

四、学习内容

本次学习内容根据国语考试成绩分为三个班:

一、国语成绩优秀的学习初中双语班七年级汉语课本上册(快班)。二,成绩良好的学习初中普通班七年级汉语课本上册(中班)。三,成绩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学习小学双语班三年级汉语课本上册(慢班)。(成绩优秀、良好的教师是指县教育局组织国语测试成绩为70分以上的教师,基本合格、不合格是指指县教育局组织国语测试成绩为70分以下的教师)

五、学习时间

本学习计划从2016年3月1日至2016年7月1日。

六、考核奖惩

对学习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每两周进行一次测试,期末进行一次考试。如果出现没有完成学习任务或不认真学习、测试考试不及格的,根据疏勒县教育局制定的教师常务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来进行处理。

七,授课教师的责任: 备课周到,认真讲课,批改作业等等 领导班子:

组长:奥布里卡斯木。沙拉伊丁 副组长:阿卜杜克尤母。居麦 成员:热孜宛古丽。阿不都外力

阿依古丽。库尔班 图尔洪江。阿布都热合满 阿依努尔买买提 阿依古丽。达吾提

集中学习授课教师:米热古丽。肉孜,周燕(快班)

古丽克孜。阿布杜热合曼,阿依谢姆古丽。阿卜杜如苏力(中班)

中学数学学科培训 篇6

一、总体目标

以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为本,以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实践问题为对象,结合各校情况,科学规划,认真落实,努力造就一支业务精湛、研究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不断完善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教师理解、把握学科课程改革的能力,进一步持续、稳定、高效地推进课程改革。

二、具体目标

1、提升教师教育理念,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教师是研训的主体。密切结合我区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努力创新,自主地开展教师培训。

3、直接面向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不仅关注问题本身,更要关注提高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教育教学问题解决与专业发展目标的有机统一。

4、加大校本教研力度,提高校本教研实效性。

总之通过研训,改变众多教师头脑中阻碍创造力培养的“应试教育”观念;改变无视个体差别的存在,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用一个尺度的鞋让所有的学生去穿的现状。不让学生的个性受到强制性压抑,不剥夺合理、有效发挥个人潜能的机会。同时也培养教师对知识的好奇心,增加教师自发学习动力。改变几十年来的师道尊严使教师和学生既不是朋友,也不平等,是一种上下级的关系,教师的主导地位实质上是主宰地位。通过培训,让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真正做到使学生体会到教育的主体地位。

三、研训原则

1、针对性原则:

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与发展为出发点,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多种模式开展培训,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教学中现实的和未来的问题。

2、实效性原则:

避免形式主义与空洞说教,紧密结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管理。

3、自主性原则:

各校在教学实践自主培训、自主管理,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4、开放性原则:

教学、教研、培训的有机结合,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开展教学研讨,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行开放的培训方式。

三、研训的主要内容

1、新课程培训。

新课程培训主要是研究教材、吃透教材、解读课标、探索教法。运用专题讲座、示范教学、集中研讨、反思自修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逐步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使教师能胜任新课程的教学工作。

2、教育教学能力培训

教育教学能力培训要以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在教师中开展学科教学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基本功竞赛;要结合中青年教师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使每一个教师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

3、每年在区内开展一次竞赛、交流、研讨活动,寻求激励机制,促进全员参与,以活动促进发展。

4、加强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培训。

四、研训形式

1、举办专题讲座

举行专题讲座,如:解读新课程标准、改革内容、教学模式、新课程备课、新课程中的教与学等讲座。

2、自学——反思形式

自学是在各学校的规划和指导下,教师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展的自我培训活动,然后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开展自我反思,总结提高。

3、实践与交流形式

(1)开展教学设计、案例教学分析、研究与竞赛。进一步提高备课、上课质量。

(2)开展主题研讨,围绕主题研讨组织中青年教师教学评优课活动,通过说课、听课、评课活动,相互研究,共同提高,并精选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进行示范教学,开展示范引路和典型带动。

(3)开展校际间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4)组织教师进行以培训内容为重点的测试,教师技能测试。

4、新老教师结对,互相提高

利用老教师指导新教师等形式,有重点地培养中青年教师,并通过青年教师的培养,提升老教师的教学理念。

5、外出学习与培训结合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骨干班的学习,为教师外出学习创造机会,教师学习后,结合学习的收获和自己的感想,写出学习汇报材料,举行一次专题讲座,达到“一人学习,多人受益。”

6、组织观看课堂教学录像,讨论看法,谈论心得。

五、组织保障与实施

1、首先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业务素质,积极参加教研员培训,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能胜任本学科的培训工作。

2、精心设计新课程师资培训计划和实施意见,充分开发和利用培训资源,有步骤地组织安排好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

3、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带动全体实验教师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新课程的改革实验中去。

4、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加大检查力度,确保研训的质量。每学期不定期,有 针对性进行教学检查,各校建立以校长负责的校本研训制度。

5、各学校对每次培训,如举办专题讲座、教学研讨、教学竞赛等,填写培 训结果反馈表。根据反馈意见,对新课程师资培训的内容、方式和方法等进行研究、改进。

6、认真记载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出勤情况,建立学分制,作为考

核依据之一。

总之,研训工作要形成“实验、培训、管理、研究”具体化的运行机制。

六、具体培训计划

2006年:评选优秀课;开展青年教师新课堂教学评比展示活动。

2007年:在市里教材课标培训的基础上,开展专题培训:新课程下的备课与教案;开展常规听课调研,并以此举行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研训;开展农村教师课堂大赛;组织召开中考研讨会,组织本区教师参加“教师教学基本技能”考试,作好试卷分析。

2008年:进行教材系统性培训;开展教学技能大赛,优秀课评选;通过如何上好复习课等研讨、专题讲座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的难点问题;抓好校本教研的指导工作。

2009年:总结前阶段课程改革实验经验,进行新课程教学成果展示;开展新课程教学经验交流活动。

2010年:征集优秀论文、优秀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进一步推广新课程实验经验。

以上计划在具体实施中,根据具体情况再做调整。

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改革初探 篇7

一、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目标改革

目前, 从教师的整体情况而言, 培训正向继续教育的方向发展;从教师的个人继续教育看, 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可以很好地适应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以及全面推行有效的素质教育。为此, 我们一直以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为重心, 将培训提到教学基本功的层次上, 甚至提升得更高———强化教师的持续发展能力,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对信息技术而言, 这就要求我们对教师的培训应以先进观念和教育案例为载体, 培养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教育科研意识和教育创新意识。

就中学教师总体队伍而言, 应通过培训具备很强的能力要求:1.具有比较强烈的信息技术意识与态度;2.熟悉和掌握信息知识;3.具有较强的信息能力;4.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和提高的范围应该为全员培训, 不分年龄和性别, 不分学历和地区, 甚至这样的培训还应该涉及即将进入教师这个行列中的新教师, 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中学教师都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

就现在而言, 很多中学信息技术教师都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 我们不再需要进行所谓的信息技术的“扫盲”工作。在这个基础上可对教师进行更深层次的培训, 使得大部分的教师能够熟练、有效地进行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深度整合, 让一部分教师进行适当的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和开发。

二、信息技术培训内容改革

根据以上中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目标, 现行的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应包括如下内容。

1. 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内容模块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新兴课程, 它们是根据教育中的教学手段的发展逐渐成长起来的一门学科, 它是用于优化教学过程的基础理论和方式的科学。它应用现代教育教学媒体作为工具在教学中渗透各种教学要素。信息教师要提高信息技术的实践能力就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 主要包括:教育技术的特点、概念、作用;各种教学媒体原理、特点、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及其教学的适应性等。

2. 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内容模块

教育技术新定义指出:“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 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应当包括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在这五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中, 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和评价的研究, 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 已逐渐发展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一门独立学科———“教学设计”。可见, 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的最核心内容, 另外, 教学设计还是连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因此, 教学设计是每一个教师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各种教学媒体的功能及其教学适应性、多媒体组合教学的知识、教学模式的应用评价、教学媒体的优化与选择、教学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等。

3. 信息技术能力内容模块

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是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够使用各种信息技术, 对信息的理解、获取、分析、处理、加工能够传递和活用。主要标准表现在以下方面:获取信息的能力;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操作信息技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呈现信息的能力;信息技术处理的能力;评价信息的能力;信息免疫能力。

以上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可综合归纳为三个层次, 从而构成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体系。其中, 第一层次是信息工具的运用能力和信息免疫能力, 它是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体系赖以形成并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第二层次是信息的获取能力、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呈现能力, 它构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能力体系的基础和核心, 是对教师信息能力最基本要求;第三层次是信息技术处理能力、信息评价能力, 它们是在第二层次基础上对教师个人信息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

小学中学培训 篇8

关键词:桐梓;中学;体育教师;在职后培训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体育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及人们对终身体育思想的不断领悟。为此,在体育教学中,根据桐梓素质教育和体育基础改革发展需求。以中学体育教师为出发点,对桐梓中学体育教师在职后培训的目标、模式、内容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一、桐梓中学体育在职后培训的可行性分析

1.从当前的现状出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分析中学体育的基本特征,具有特殊性、特色性,运用现代市场营销的理念和方法对中学体育培训进行调查研究,充分开发中学体育培训市场,以促进中学体育市场健康发展,已成为中学体育产业工作者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条件的改善、生活的安逸、生态的破坏,使越来越多的人变嫩、变弱,疾病趁机吞噬着一个个群体的生命,人们对体育健身的参与,为中学体育培训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消费条件。

2.国家相关政策对职业教育的决定。目前,中学体育教师在职后培训引起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被列为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开展以培训全体教师为目标,骨干教师为重点的继续教育,使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时代的发展呼唤着高素质的教师。如何进行职业教育培训以促进中学体育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使我们成为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新型体育工作者,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在体育教学中,根据桐梓素质教育和体育基础改革发展需求,以中学教师为出发点。

3.中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当前,我国中学体育教师在职后培训工作在“三个面向”重要思想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加大了改革与发展的力度,呈现出一片蓬勃发展的势头。主要原因可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各种因素不是齐头并进,而是呈现某一因素的突前性,主观因素起决定的作用。

二、中学体育教育职后培训的目标

随着体育教师教育的发展,中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的目标也不断发展变化,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样性趋势,体现了培训的目标性和针对性。中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的目标性:当前,中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的目标往往重学历、学位或晋升等级资格。在培训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大部分中学体育教师逐步转向为更新、拓宽教师知识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与能力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反之,有少部分体育教师有一种消极的思想,侥幸的心理,仅仅为了毕业证、学位证去学习和培训。笔者认为,中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的目标是:全面提高教师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主动为体育基础教育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服务。其中,思想观念的提高是根本、知识更新是基础、能力的提高是关键、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中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的针对性:以拓宽自身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以改进教学教育实践为主要目标。

三、中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的模式

1.教学模式。现在现阶段中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的教学模式主要有:(1)在培训者指导下,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2)有利于进一步的交流、合作、研讨提供充分的机会和充足的时间;(3)教学中的案例分析,该模式不仅是解决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也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桥梁,是老师能力评价的一个指标;(4)现场教学结合模式,培训者与任课教师合作,进行分析、讨论,当前所需解决的问题,并作为方案策略,此外还可采用“自主学习”,“情境体验”,“改革式教学”等教学模式,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是针对一定职后培训需求而产生的、各有所长,各有各的适用范围。不同的教学模式采用不同的方法,因地制宜、突出针对性,以便获得理想的培训效果。

2.组织模式。中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的组织模式可采用:(1)体育教学与培训相结合,融为一体;(2)学校本位模式,根据学校和教师的目标和发展的需求,以学校为教学培训基地或教学培训点,从而可缓解工作与学习的矛盾;(3)“远程教育培训”模式,它是最为重要和最为实用的。总之,不管采用任何方法及组织模式,总的目标都是以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素质、提高体育教学专业水平。促进体育事业在中学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和管理体系的建成,有利于中学体育课程的开展,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为目的,进一步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需求。

四、中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的内容

1.中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内容的重点。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桐梓中学体育教师对职后培训内容的要求,通过调查研究,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侧重点进行,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对教学能力培训呼声最高,其次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再者是实践技能。

调查表明,现阶段中学体育教师对培训课程体系的需求由重到轻的顺序依次为:教育理念一现代教育理论一现代教育方法一从事科研方法一教育科学知识。

2.中学体育教师对职后培训内容中专业知识的看法。对于中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内容中专业知识方面的课程设置,要突出、能达到、拓宽、强化、加深、更新、完善专业知识的目的。一防止、二避免、三缺乏新意。

五、中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的评价

中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的评价: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评价的目的是要及时纠正教学工作过程中的偏差,调整思路,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内容和方式,才能提高质量,使职后培训工作沿着正确的目标发展,在学习中,有自主学习者,他们具有一定的知识与经验,能进行批判性反思,在这过程中,对他们这种情况进行评价时,就得根据年龄性别特征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方式。首先在教学管理方面采用“学年学分制”、“学时制”、“学分制”。其次,考试内容“理论与技术均考”。再次,可采用分阶段的形式进行测试,能及时更全面的反映出教师教学的能力,也可采用开卷或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形式来进行。

六、影响中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的情况分析

1.家庭反对教师参加职后培训的比例。在所调查的全部家庭中,母亲反对,父亲同意的占25.6%,父亲反对,母亲同意的占4.8%,子女反对的有2.1%,子女同意的占28.9%,从这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与家人们受我们传统文化的影响有一定关系。女性对子女的责任感、保护感及期望值要高于男性,她们不希望子女从事比较艰苦的运动训练。

2.家庭反对教师参加职后培训的年龄。在所调查的家庭中,家人年龄主要集中于30~50,50~60岁这两个年龄阶段,因此,将其分成50岁以上和50岁以下两组人群,50岁以上家人反对的要高于50岁以下的家人。

笔者认为,受年龄的影响,家人对各种社会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反应更为敏感,对事物容易产生偏激的看法。

3.中学体育教师经济收入不同的影响。教师的传统收入与其职后培训的态度有一定的关系,经济收入偏高与偏低教师对职后培训反对率低,分级为42.9%、40.2%,而收入是中等的体育教师反对职后培训率较高,56.2%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经济收入较高家庭教师考虑精神生活的丰富,自然也包括追求体育运动训练的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实效。

经济收入较低的家庭,家人对教师溺爱较少,保护程度较低,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更多地主张顺其自然。调查发现,经济收入较低的家庭主要是工人和农民家庭(其中只有一个体育教师有固定的收入工资占40%)。他们对体育教师一般都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深受社会各人次的喜欢。

4.文化程度不同的家庭对体育教师参加职后培训的影响。家人的文化程度结构与所持态度密切相关,随着家人文化程度的升高,不同的比例逐渐增大,一般来说,文化程度高的人具有丰富的知识,开拓的视野,对某一事物所蕴涵的价值可作深层的思考,并且能全面把握。然而,调查结果都与此相反,高文化程度家长的反对率反而高,因此,我们应该看到高文化程度家人的态度对体育教师在职后培训产生的消极影响。

七、结论

1.当前桐梓中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体育教师自身能力提高,知识更新等的需要,体育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及体育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性。

2.桐梓中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的目标是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文化和业务等素质,同时以提高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及体育基础教育服务的能力,适应21世纪中学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3.桐梓中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的教学模式可采用:组织模式、远程教育培训等模式。

4.桐梓中学体育职后培训内容侧重于教育理念,现代教育理论与方法和科研方法和教育科学知识、专业知识方面注重科学的知识更新,体育教育技能与方法,体育教育实践及体育教育的问题研究能力等模块。基本能力培训方面要加强的是: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组织管理、获取新知识、掌握工具、训练竞赛、实践操作等能力。

5.桐梓中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的评价方式应不同于职前培训,评价过程要根据培训形式的不同而突出培训的实效性。

6.影响桐梓中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的一些因素和分析:(1)家人反对教师参加职后培训的比例;(2)家人反对教师参加职后培训的年龄;(3)中学体育教师经济收入不同的影响;(4)文化程度不同的家庭对体育教师参加职后培训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更新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模式: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纲要[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1-60.

[2]谢维和.教师培训:补充还是转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14(1):17-22.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22-247.

[4]刘义兵,张大均.试论面向21世纪的中国在职教师培训[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35(5):57-60.

[5]孔文清.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结构的调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4):6-9.

中学教师校本培训心得 篇9

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既然选择了这一份光荣的职业,那么就要把它当做自己的事业去做。这就要求我们要甘于平凡和等待,用自己的付出和奉献去获得职业的幸福感,同时要有敬业的精神和态度,做有理想,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和有仁爱之心的四有老师。在语言上行为上,处处对学生关爱,要有耐心,倾入自己的关爱与激情,尊重每一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看到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与成长。

二、要树立主人翁意识和增强团队精神。

来到洪洞二中便成为其中的一员,所以要树立主人翁意识,要有认同感和归属感,适应现有的环境,要主动融入并适应到新的环境中来,同时与新的同事友好相处,要提高团队意识与各科老师之间合作协调,并且互相尊重,互相学习。要增强工作的执行能力,工作细致化、精准化,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充分利用可利用的资源,与时俱进,不断掌握变化中的情况。

三、迅速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站在新的起点,要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新老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宝贵资源,要积极听课、评课,认真备课、上课,参与公开课、汇报课,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要多读书学习,不仅要读本学科的专业书籍,同时也要涉猎其他领域的书籍和陶冶情操的书籍,丰富自己的智慧。要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做到每个教学环节都不放松,认真研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努力运用于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就成功的课堂。

中学教师培训总结 篇10

一、领导重视措施有力

为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应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学校校长直接抓,分管副校长具体抓,政教处、门卫室具体分工负责组织实施。

二、制度保证措施到位

1、建立安全保卫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由校长负责,将安全保卫工作列入各有关处室的目标考核内容,并进行严格考核,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2、签订责任书。学校班主任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学校还应与学生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家长应做的工作和应负的责任。将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对教职员工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度。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3、不断完善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建立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安全保卫工作形势的发展,不断完善充实。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生管理、门卫值班、巡逻值班、防火防灾、食品卫生管理、防火安全管理、体育器材检查、健康体检等规章制度。严禁教师个人利用假期(日)私自带学生外出,在校外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要坚持就近、徒步原则。对涉及学校安全保卫的各项工作,都要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4、建立学校安全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制度。学校建立事故处置领导小组,制定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制度。

三、齐抓共管群防群治

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要积极与派出所等部门通力合作,做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并组织开展道德、法制教育活动。

四、加强教育,促进自护

要确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我们以安全教育周为重点,经常性地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特别是抓好交通、大型活动等的安全教育。

小学中学培训 篇11

新课标的贯彻实施,意味着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需求,以适应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改革。新的形势下,体育教师应该掌握的不单单是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应该有边缘学科的必备知识。体育与健康的新标准给体育教学及其改革带来新的动力,给体育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改革带来更大的空间,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改变传统体育教学内容单一、学生产生精神疲劳和厌倦情绪的境况,要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选择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良好的情绪环境下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显然,目前的体育教师素质状况难以满足这些新要求。

加强中学体育教师培训在新形势下具有全新的意义。对体育教师的培训不仅有助于青年教师的培养,使他们在师德、教学、综合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而且有利于校本教材的研发工作,同时,通过培训还有利于教师间的业务交流,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中学体育教师教学及培训现状分析

1.中学体育教师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体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体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教学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尝试并认同,在新的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了显著提高。同时,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得到了有效调动。但体育教师存在的问题也多有凸显。

(1)教师角色彰显与职责的缺位

旧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思想根深蒂固,教师还没有对新课程改革从内容到形式彻底吃透,教师职责出现缺位和“四多四少”现象,即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社会责任多重视学生个体需要少;强调教师地位多重视师生合作少;强调教师教学能力多重视育人的职业责任少;强调劳动的传递性多重视教与学的创造性少。

(2)对新课改存有疑虑与片面认识

部分体育教师片面认识新课改精神,认为课程改革只是课堂活跃、完善教学内容的“换汤不换药”的教学方法的变化而已;对新课改的理念与价值认识模糊,对新课改的效果持有怀疑态度,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方面修正教学方法,忽视整体学生素质的提高,忽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3)轻理论修养重技能演示

一些体育教师只满足自己的教学技能与演示,忽略理论的学习与提高,不愿意参加课改培训,只停顿在现有的水平,自诩“一刀鲜吃遍天”,不重视教学水平的提高,难以与新课改的精神相匹配,甚至与“课程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相脱离,无法满足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开展教学活动。

2.中学体育教师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根据课程改革需要不断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一是培训保障有力,不同程度构建了培训组织体系,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精心挑选有较强针对性的培训内容。二是培训师资强干,选配的讲课教师包括邀请国家课标核心组的成员、省以及大市教研室的教研员、中学一线的高级以上教师、以及高校的教授、博士等。三是形式多样,培训方式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参与性和研究性。但同时发现目前体育教师的培训还存在许多问题。

(1)可操作性较差

不管是“内培”还是“外培”,普遍存在着只注重新课改理论和理念的学习与提高,缺乏针对“三位一体”教学目标的操作性强的实践环节的传授,受培教师培训结束仍感到一头雾水,难以收到培训效果。

(2)培训形式单调

大多数体育教师的专业培训主要采取试用期培训、职务培训、基本功培训、骨干培训四种培训形式。第一种培训主要是在本校内或校外进修模式,后三种培训主要靠本省或市内的教师进修学院、教育学院或地方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培训过程多是在教室里传授理论专业知识。单调的培训形式无法达到学习知识与提高动手能力的目的。

(3)培训管理薄弱

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难以形成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教学活动,没有有的放矢地针对教师的薄弱环节开展培训,往往只注重形式。有的教师只是报名,并没有参加培训听课,照样拿到培训结业证。有的通过发放信函邀请教师自愿参加培训活动,有的培训活动其实就是为了赚钱。培训活动流于形式,是在“走过场”,对培训没有做到有效的管理。

三、中学体育教师培训的模式与措施

1.中学体育教师的培训要求

一是系统性培训要求。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应构建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建立健全机构、设施。二是时代性与开放性的培训要求。在培训中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倡导新理念,传授新知识,介绍新经验。三是因地制宜的培训要求。要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增强有效性。四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培训要求。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既要坚持理论学习,又要进行实践操作,理论联系实践。同时,培训教材的编写要有科学性、前瞻性,要实用、高效地提高体育教师基本素养和教研能力。

2.中学体育教师的培训形式

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可采用校本培训、集中培训和现代远程培训三种形式来进行。考虑到具体情况,笔者认为最好以校本培训为重点,现代远程培训为基础,集中培训为辅助,三种培训形式合理搭配,做到科学协调。每种培训形式都要明确培训目标、内容、任务及方法等,以提高教师的体育教学能力為培训重点,以培养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主要培训目的。

3.中学体育教师的培训重点与措施

(1)体育教师的设计能力培训

体育课程设计是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提高体育教师的设计能力培训成了整个培训工作的重点环节。该环节的培训工作包括:一是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分析能力,通过培训使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个体的体育知识、运动技能、体育经验、心理状况和体育学习态度,便于个性化教学;二是对教材的研究定位能力,教师能够根据体育课程标准,依据各部分体育教材的不同属性和特点,分析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教学任务,确定学生应学习的新知识、新技术动作和相关技能;三是对教学计划的制定撰写能力,教师能够对教学内容作出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及练习方式的选择,最终形成教学计划。

(2)体育教师的研究能力培训

研究能力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发现和解决教学问题的关键因素。该环节的培训工作包括:一是信息处理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搜集“一手”资料和通过网络、图书、学术期刊等搜集“二手”参考资料,提高吸收前沿研究成果,借鉴他人成功经验的能力;二是科学研究能力,在资料搜集基础上要不断开展教学课题研究,撰写有关教学论文、调查及研究报告等教学研究活动,提高独立进行体育教学研究的能力;三是联系实际能力,要把研究成果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提高教师的反思研究运用能力,达到不斷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目的。

(3)体育教师的指导能力培训

教师的指导能力是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核心环节。该环节的培训工作包括:一是运动技能规律的认知能力,体育教师通过培训提高了关于运动技能的形成、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体育知识学习与运动认知、体验运动乐趣等教学规律的掌握,为更好地指导教学奠定基础;二是运动技能规律的运用能力,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来源于教师在动机、过程、内容、方法等方面的积极引导,要把培训中掌握的体育运动规律运用于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环境、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等方面上来;三是教学实践过程的掌控能力,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并给与及时纠正,要具备掌控预防与纠正学生错误动作等方面的能力。

(4)体育教师的评价能力培训

体育教师的评价能力关系到教学过程能否圆满完成,是对师生双向检测、教学质量验收的重要环节。该环节培训主要包括:一是教师的归纳总结能力,教师的归纳总结能力的提高是对教学质量判断的基础,是新课程评价的关键;二是教师的分析判断能力,是指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活动进行剖析、分辨、单独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能力。教师要有独到的成就和见解,要把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经过理性思维的梳理后,变得简单化、规律化,从而轻松、顺畅地演化成学生的具体活动内容;三是教师的评价运用能力,教师能运用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评价方法,按照不同的评价目的、主体,做到对体育课密度、运动负荷、学生体育知识、动作技能和身体素质等的准确评价。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夏峰.要正确解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国学校体育,2006(7).

[3] 陈秀华.南通市《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实施的现状及问题.体育教学,2006(1).

[4] 王皋华.体育教学技能微格训练.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学会宽容善待他人国旗下演讲稿下一篇: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