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主题学习教案(共6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认识网络学习的各种不同的方式。
2、使学生了解网络学习的平台,并在“快乐学堂”网站开通网络学习空间。
3、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难点:在“快乐学堂”网站开通网络学习空间,并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轻松学
1、了解网络学习的平台
简介网络学习的平台,让学生了解可以通过搜索来查找和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网站。如:“快乐学堂”、“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2、P23页读一读。让学生了解2012年教育部启动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
三、快乐做
1、讲解示范在快乐学堂网站开通网络学习空间的方法步骤。
2、学生自己学着按方法步骤进行注册开通(提醒学生记住自己注册的账号、用户名及密码)
3、学生学着在“快乐学堂”网站自主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互动评
1、学生对照书上的表进行评价。
活动目标:
用笔杆做的玩具鱼雷可以在水下航行,很好玩。还可以组织竞赛,比一比谁的小鱼雷发射得远,谁的鱼雷能击中目标。
活动准备:
废塑料笔杆、大头针、铁丝、塑料片、铁片、胶、橡皮筋、小刀、剪子、锥子
活动方法
一、用废圆珠笔做鱼雷外壳。在笔杆的前端用锥子钻两个对称的小孔。
穿一段细铁丝(大头针)做插销,笔杆尾盖也钻个小孔。
二、把塑料片剪成2个“鱼鳍”,用细铁丝做支架套在鱼雷外壳上,两侧粘牢“鱼鳍”。
三、用薄贴片做螺旋架,用铁丝做轴。依次穿入一段废圆珠笔芯、塑料垫片、圆珠笔尾盖,然后再把铁丝末端弯成小钩状。
四、将橡皮筋圈从笔头处穿进笔杆,套在插销和螺旋桨的挂钩上。转动螺旋桨,使橡皮圈绕紧,放入水中,“鱼雷”就可以在水中前进了。
活动提示:
1、想一想,鱼雷在水中前进利用了什么力?再想想,怎样改进鱼雷前进的速度更快。相信你会有办法的。
2、试试看,改用2根橡皮筋圈作动力会是什么样的效果。
活动评价:
1、我做的“小鱼雷”,它能在水中行驶()米。
2、我制作“鱼雷”时,我发现()。
2.风力发动机模型
活动目标: 绿色的田野上,风车滴溜溜地转个不停,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
快去寻找废旧材料做一个风力发动机模型,研究它是怎样工作的。
活动准备:
细铁丝、吸管、饮料瓶、塑料杯、纸杯、胶、剪刀、小刀、锥子、钳子
活动方法:
一、用锥子在纸杯底部中心钻一个小孔,杯壁剪成8等份,折成叶片超同一个方向倾斜的风叶轮。
二、将细铁丝做转轴固定在风叶轮上。
三、在饮料瓶上钻眼,装上吸管,精风叶轮转轴套上一个塑料挡片。
四、在瓶中装上沙子或小石头,保持瓶身稳定。
活动提示:
1、用风力发电挥舞彩带。将铁丝轴末端弯折,系上一根彩带,彩带会随着叶轮飞舞。
2、做一个带传动装置的风力发动机。
3、想想,风力发动机转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你能利用本课学习的方法,自己设计制作一个有创意的使用作品。
活动评价:
1、我的发送机做成了,我的创新设计是:
2、要使风力发动机转动快,我的办法是:
3、电动车
活动目标:在饮料瓶上,安装一个玩具电机,就成了简易电动车。电动车跑起来的速度更快,行驶的距离更远。
活动准备:
小刀、剪刀、塑料瓶、瓶盖、铁丝、玩具电机、气门芯皮管、英泡沫塑料块、粘胶带、双面胶、电池、电线
活动方法:
一、用饮料瓶、铁丝、瓶盖做
二、用泡沫塑料做电机的机座,把电机用粘胶带固定在机座上。
三、在小车后部开一个槽,装进电机,用双面胶固定,在电机轴上套一段皮管,使皮管与后轮紧密接触。
四、用电线把电池盒电机连接起来,电池用粘胶带固定。如果有电池夹就好了。
活动提示:
1、车轮可用木板、硬泡沫塑料、瓦楞纸、瓶盖等材料制作。
2、怎样使小车跑得直,你又办法吗?
3、比一比谁的小车跑的得直。跑得快。
活动评价:
1、我的小车的轮子是用()做的。
2、小车跑得不直、不快的原因是:
3、小车是依靠()与()摩擦转动而向前运动的。
4、纸壳船
活动目标;相信吗?用废纸也能制作在水中航行的小船。
现在,我们按自己喜欢的样子,制作一艘漂亮的纸壳游艇。
活动准备:
泡沫塑料、废纸、胶水、颜料、清漆、吸管、小刀、剪刀、锯子、细砂纸
活动方法:
一、用锯子和小刀把泡沫塑料做成船体的模子,用细砂纸把模子磨光。
二、把模子倒过来,船体向上。把废报纸撕成硬币大小的纸片,用水浸湿贴在模子上。干后涂胶水,再贴一层纸片。就这样一层一层粘贴。贴3-5层。
三、待胶水干透后,将船壳从模子上取下来,用细砂纸磨光,涂上自己喜爱的颜色。
四、用剪刀修正船壳边沿。然后涂上清漆,防止小船渗水。
五、在船壳内安装甲板、座椅、驾驶舱„„
活动提示:
比一比,那种动力的小船航行速度快。
活动评价:
1、我学会了利用废纸制作小船,真高兴。
()
2、按照这样的方法,可以用()做小船。
3、我给小船安装(),小船在水中航行了()米。
5、光导水柱
活动目标:一般情况下光是直线传播的。光在水里是怎样传播的的呢?做一个光导水柱研究研究。
活动准备:
硬纸板、吸管、点滴管„„
活动方法:
一、在易拉罐的下部挖一个硬币大小的空,沾上一块透明粘胶带。
二、在空的正对面挖一小孔,插入一节吸管,周围用橡皮泥封实。
三、往盛水罐中注入清水,放在水槽中。
活动提示:
1、在吸管上扎一些针眼,堵住吸管口,是什么效果?
2、将吸管换成常常的软管,是什么效果?
活动评价:
1、我的光导实验玩具是用()做的。
2、我的动脑动手能力()。
这次作文训练的教材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习作指导和例文,先介绍了沈平平是如何根据 金老师的要求写好《银杏》一文的;接着,总结了解事物、获取作文材料的方法。第二部分是习作要求,主要有三点:1要介绍的是家乡的一种产品,即写什么;2至少要从三个方面来介绍这种产品,即怎么写;3要自己去获取这次习作的材料。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读懂例文《银杏》,了解其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初步感知作者是抓住哪些方面来写银杏的。让学生懂得要全面了解 某一事物,光靠看还不行,还要学会问、学会查找资料。
2、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一种产品,进行仔细观察,并询问有关的人,查阅有关资料,对这种产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培养搜集资料的能力和良好的习惯。
3、借助习作要点的提示,学习例文的方法,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与查阅到的资料按一定的顺序整理成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例文获取作文材料的方法。
2、训练学生如何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
课前准备:
1、课本插图。
2、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引导学生像沈平平那样自己去观察、搜集作文材料。
教学过程:
一、指导观察,激发兴趣
1、出示挂图,让学生说出图上画了什么。
2、谈话。
二、初读例文,感知内容
1、由轻声读例文,思考:这篇例文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用“
”画出来。
2、讨论交流。
3、小结:这篇例文先写了银杏的枝干、叶、花、果的特点,再写银杏的价值,最后写人们为什么称银杏为“活化石”。
三、再读例文,讨论写法
1、学生自读,思考:沈平平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按照金老师的要求完成《银杏》这篇习作的。
2、讨论交流。
小结:
a、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沈平平同学介绍了银杏树的干、枝、叶、花、果的特点,还写了形状、颜色等。
b、在观察的基础上,沈平平询问自然老师,查阅有关资料,知道了银杏的价值和为什么称银杏树为“活化石”。
3、读“习作要点提示”,对照例文,明确写作要求。
习作内容: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可以是农副产品,也可以是工业产品。
习作题目:自定。
习作重点: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
四、读写迁移,运用写法
1、确定习作内容及要点。
a、你准备介绍家乡的那一种产品?
b、在观察的基础上,介绍产品的外部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质地等。
c、在询问和查阅资料,介绍该产品的营养价值或用途、食用方法和使用方法。
d、通过询问和查阅资料,介绍该产品在食用或使用时注意的问题。
2、组织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指点:介绍产品的三个方面内容时不要平均用力,要注意有详有略,侧重注意一两个方面的内容,注意说法要有根据。
4、学生起草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交流习作,指导修改
1、指名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2、小结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
六、佳作欣赏
石榴
石榴是一种常见的水果。
他的外表像洋葱,叶子长圆形,花红色的外皮带着一点黑红黑红的斑点,看上去真像一个长满斑点的农村小姑娘,可能这时有人会认为这水果的外表都这样难看,里面一定会更难看,而且很不好吃,不过我先告诉你,你可别以貌取人。
其实石榴外表虽然不好看,可是内部却比外面漂亮的多,而且个个红光闪闪,看起来真像三四十个红宝石同时发光,会刺得让你张不开眼睛,当你张眼睛的时候让你看到的是无比鲜红无比美丽的果实,保证让你看了就眼馋。
石榴的果实这么漂亮已经让你大饱眼福,下来美味无比的石榴果实将会让你大饱口福。教你一招,如果给客人的水果是石榴的话,你先用一个白色的瓷碗装满红宝石般漂亮的石榴果实,然后让客人享用,保证让客人无比的满意,那美丽的石榴果实放在嘴里,咬一口新鲜可口的汁水就留在了客人的舌头上,让客人感到无比的满意。
石榴是一个面目难看的黄脸小姑娘,可是她的内心是多么的美丽,她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把健康带给了人类,她请求人类的一个小小的愿望,就是希望人类可以把她的孩子种下去,石榴的内心中的美丽真让人感动。
家乡兴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一入金秋,田野里稻花飘香,一派丰收景象。伴着隆隆的收割声,金黄色的稻谷晒满了整个谷场,不久新米就上市了。
家乡的大米主要有粳米、南优、糯米。以前我们这儿南优种植比较多,现在渐被淘汰。这种米,个儿小、硬道、有嚼劲,做成饭吃在嘴里得慢慢咀嚼,因而人们都习惯用来煮粥吃,在锅里熬上一阵子,吃起来很香。现在人们主要种植粳米了,这种米个儿稍大,用它来煮饭,等饭煮熟,锅盖还未揭开,厨房里就溢满饭香,吃进嘴里更是温润爽口,深得人们的喜爱。
这两种米,我们一日三餐不可或缺。但我觉得最值得介绍的是家乡的糯米。这种米身材小巧,其貌不扬,真可谓深藏不露。在家乡,它虽然种植得少,可人们却离不开它。
每到端午节,人们都用来包粽子。翠绿的竹箬包裹着乳白圆润的糯米,放在锅里煮上一个多钟头,我们就可以嗅到那竹箬与糯米掺和在一起的清香,那清香沁人心脾,令人食欲大增。剥开那竹箬,露出黄润剔透的糯米仁,咬上一口,满嘴清香,那糯米会紧紧贴着你的牙,令你满嘴清香,久久回味。
家乡人炸肉圆都爱煮上半锅糯米饭,伴着生姜、鸡蛋搅匀在肉末里。这样炸出来的肉圆色泽老红,吃着嘴里,清香脆酥,肥而不腻。
一到腊月,人们就会淘好糯米,再淘少许粳米放在水里浸上一夜,然后把他碾成粉。虽还未到春节,但人们已忙着蒸年糕了,人们把那米粉划成一块块放在笼上蒸,刚蒸出来的年糕透出阵阵糯米的香,捏在手里软软的,吃在嘴里黏而不粘,即使你贪嘴吃多了,也不腻人更不伤胃。
家乡还有个习俗,谁家养了小孩,总会熬上几锅糯米粥,盛在碗里,放在红糖,这叫“糖粥”。全庄人都会去吃糖粥,一方面都来庆祝小生命的来临,庆祝村庄人丁兴旺;另一方面这粥还会给吃粥的人带来吉祥与好运。这一天,整个村庄好像都会飘散着粥香,洋溢着喜庆。
这就是家乡的大米,它不仅养育了一代代人,而且还承载着浓浓的乡情民俗。
菊花是一种常见的庭院栽培花卉,据记载已经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了。
几千年来,由于历代菊花爱好者的不断辛勤培育,观赏菊花品种层出不穷,已经有1000多种。按花朵大小,可分为大菊、中菊、小菊;句话的颜色及多,除了蓝色以外,几乎应有尽有。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雅士根据句话的形状、颜色等特点,赋予了他们诗一般的名字,这些名字形象地描绘了菊花形状、颜色,给人以美的享受。
1、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经历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口算过程,自主探索口算方法。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3、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口算思路,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方法:
启发式和尝试教学法
教具:
题卡、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看卡片说得数(表内乘除法)
二、提出问题,引入新知
刚才的口算题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表内乘除法口算,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经常会遇到许多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口算除法。(板书课题,提出目标。)
同学们请看黑板上的挂图,你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回答)
根据我们获得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自己轻声说一说)
师有重点地板书如下:
生1: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黄瓜?
生2: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生3:李阿姨平均每人运多少箱?
生4:李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生5:李叔叔平均每次大约运多少箱?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数学问题!
指第一个问题,会列算式吗?(指名列式)
请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会读吗?指名读(顺读、倒读)
三、思考交流,探索新知
1、60÷3=20(箱)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呢?自己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
2、小组选代表全班交流
方法一:想乘法算除法————20×3=60,所以60÷3=20。
方法二:去添0法————6÷3=2,所以60÷3=20。
方法三: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
方法四:6个十÷3=2个十=20。
小结:同学们的口算方法都不错,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方法。我们做题时不管采用哪种口算方法,只要算得又对又快就行了。
4、生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并与同桌说说第三题的口算方法。
5、指名回答,师板书。强化两种读法。同时说出第三题的口算方法。
6、刚才我们所学的知识就在14——15页,同学们看书填空,有不懂的就提出来。(4、5题下节课再研究)
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撑握了各种各样的口算方法。下面我们就用这些方法进行练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四、活动体验,巩固运用。
1、做一做1、2题。
(1)题独立完成。
(2)题独立完成,指名说口算方法。再观察一列(还可再加两题),看看能发现什么?
师生总结: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商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师:计算时,应根据题目条件灵活计算。
(3)学习“你知道吗?”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让生感受数学符号产生过程和数学家的智慧。同时让学生查阅课外资料,了解一些有关除法史料以及对学生渗透数学文化。
2、看算式,写得数。(小黑板)
480÷6640÷8420÷7540÷9400÷5210÷7800÷8 100÷5200÷4320÷8450÷9280÷4300÷6560÷8
指名核对,并选题说计算方法。
3、列式计算。
(1)、320里有多少个4?
(2)、90除以3等于多少?
(3)、7除420得多少?
(4)、被除数360,除数是9,商是多少?
独立完成,指名核对。
4、在□填上合适的数
180÷□=30210÷□=30
1500÷□=300 3000÷□=600
五、回顾全课,畅谈感受。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哪些哪些收获?
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导入新课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新知识点:
1、口算除法
(1)口算。
(2)估算。
2、笔算除法。
(1)基本的笔算除法
(2)除法的验算。
教学要求:
1、会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几百几十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2、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建议:
1、加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使学生重视对算理和计算规律的探求。
为了避免学生在不理解算理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口算过程,套用计算法则,本册教材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既没有注明一般的口算思路,也没有出示笔算除法的法则,二是充分调动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计算的算理和算法。
(1)激活学生已有的口算经验,使之顺利迁移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中。
学生已有的与除法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表内乘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这些口算经验是帮组学生解答除法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因此,教学时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口算经验,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并将它灵活运用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这样一个新的情景中。
(2)引导学生探索笔算除法的算理和计算规律,学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有序思考方法。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除法口算经验,结合一定的直观操作活动,使学生养成一种有序的思考和操作习惯,从而自主概括出笔算除法的计算规律。
(3)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思考的过程。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口算除法和笔算除法的过程,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归纳、整理运算程序和运算规律的过程,它是计算活动过程中的提炼和升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条件,给学生一个宽松的说话环境。首先,让学生在思考每个例题时,自言自语地、轻声的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或与同桌)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最后,提供过程的范例。让说得好的学生在班上交流,或者教师根据多个学生的表述概括出班上学生的不同解题策略。通过有层次的说过程、说算理,自主归纳出口算或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同时,学会用简洁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2、拓宽主题图的情景视野。
为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情景中学习除法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材设计了学生熟悉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从中引出需要用除法解决的若干问题。但是,这些素材还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要求。因此,实际教学时,老师应根据当地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将除法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健康成长、交通、体育、娱乐、饮食和科普知识等联系起来,使枯燥乏味的除法计算融入人类的一切活动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把估算放在与口算、笔算同等重要的地位。
“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是《课程标准》为学生提供的关于估算的学习目标。要落实这一目标,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①充分认识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作用,认识到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②将估算、口算、笔算的数学结合起来。教学时,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将估算算法与其他算法结合起来应用,使学生真切感受不同计算方法的作业,感受估算的应用价值。③适当补充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估算内容,加大估算应用的力度,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4、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内容】新版中小学健康教育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1~7页。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知道什么是青春期,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1、生么事生长和发育
生长是指机体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不断增加的过程,表现为人体各组织、器官、身体各部位以及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以及身体各成分发生变化。发育是指细胞和组织的分化及功能的不断完善,心理、智力和体力方面的不断发展。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指大多数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的一般现象。尽管由于遗传、环境、营养、体育锻炼、疾病等因素可导致个体间的差异,但一般规律还是普遍存在的。
2、生长发育的阶段性
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年龄期: 婴儿期:从出生到 1 岁 幼儿前期:1 至 3 岁 幼儿期:3 至 7 岁 童年期:7 至 12 岁 青春发育期:12 至 18 岁青年期:约 18 至 25 岁
3、生长发育的速度
二、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的特点1、2、3、4、体格形态发育 生理功能发育 性器官发育 性意识觉醒
三思考问题1、2、什么是青春期?
青春期的生长发育有什么特点?
第二课
女性第二性征
【教学内容】新版中小学健康教育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8~14页。【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知道什么是女性第二性征,懂的正确看待女性第二性征。【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女性第二性征
1、什么是女性第二性征
性征是指区别男女性别的特征。男女生殖器的不同外形和构造特征叫做第一性征,决定第一性征的是遗传物质——染色体。
青春期发育后,男性身材高大,肌肉结实,喉结突出,声音变得低沉粗犷,长出胡须,出现遗精;女性皮肤细嫩,嗓音尖细,乳房隆起,肌肉柔韧,月经来潮。男性和女性身体的这种种生理变化的性别差异称为第二性征,决定第二性征的是男女性激素的差别。
2、女性第二性征
女性第二性征具有四大显著特征:
(1)乳房隆起。
(2)臀部突出,体态丰满。(3)皮肤变得细腻光滑柔软。(4)月经来潮。
3、女性特征出现的年龄顺序
性性征出现的年龄顺序:一般情况是: 8-10岁身高突增开始,子宫开始发育;11-12岁乳房开始发育,出现阴毛,身高突增达到高潮,阴道粘膜出现变化,内外生殖器官发达;13-14岁月经初潮,腋毛出现,声音变细,乳头色素沉着,乳房显著增大;15-16岁月经形成规律,脂肪积累增多,臀部变圆,脸上长粉刺;17-18岁,骨骺闭合,停止长高;19岁以后体态苗条,皮肤细腻。
二、正确看待女性第二性征1、2、3、4、正确看待乳房发育 正确看待阴毛和腋毛 正确看待身体上的脂肪 正确看待月经
三、思考问题:
1、2、女性第二性征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女性特征出现的年龄顺序是怎样的?
第三课
男性第二性征
【教学内容】新版中小学健康教育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15~20页。【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知道男性第二性征的具体表现,懂的正确看待男性第二性征。【教学过程】
一、男性第二性征的具体表现
1、男女生殖器的不同外形和构造特征叫做第一性征,决定第一性征的是遗传物质——染色体。
青春期发育后,男性身材高大,肌肉结实,喉结突出,声音变得低沉粗犷,长出胡须,出现遗精;女性皮肤细嫩,嗓音尖细,乳房隆起,肌肉柔韧,月经来潮。男性和女性身体的这种种生理变化的性别差异称为第二性征,决定第二性征的是男女性激素的差别。
2、男性第二性征的发育过程
男性第二性征出现,主要是生殖器官先发育,从睾丸处分泌雄激素,达到一定量以后才促使身体表面变化,如生殖器附近产生阴毛,腋窝部长腋毛,以及喉结发育,声带变厚变宽等。
二、正确对待男性第二性征1、2、3、4、个体发育有差异 青春期要保护好声带 不要随意拔胡须
第二性征发育期间不宜常穿紧身裤 什么是男性第二性征
三、思考问题:
1、2、男性第二性征具体表现是什么? 经常拔胡须有什么危害?
第四课
女生月经初潮及意义
【教学内容】新版中小学健康教育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21~27页。【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知道什么是月经初潮,了解女生月经初潮的意义,懂得月经形成的原因,学会计算月经周期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月经初潮及意义
二、月经是怎样形成的
三、计算月经周期的方法
四、女生要正确看待月经
五、思考问题1、2、什么是月经和初潮? 月经是怎样形成的?
第五课
男生首次遗精及意义
【教学内容】新版中小学健康教育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28~33页。【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知道什么是遗精以及首次遗精的意义,学会正确看待遗精,避免频繁手淫。【教学过程】
一、首次遗精及意义
二、男生要正确看待遗精
三、男生要正确认识手淫1、2、正确看待手淫 如何避免频繁手淫
四、思考问题1、2、什么是遗精? 如何避免频繁手淫?
第六课
变声期的保健知识
【教学内容】新版中小学健康教育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34~38页。【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知道什么是变声期,知道变声期的保健知识。【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变声期1、2、什么是变声期 变声期声带疾病
二、变声期的保健知识1、2、3、4、变声期的男生要保护嗓子 变声期的女生要保护嗓子 变声期如何保护好嗓子 健康饮食保护嗓子
三、作业1、2、什么是变声期?
变声期如何保护好嗓子?
第七课
青春期的男生卫生知识
【教学内容】新版中小学健康教育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39~44页。【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青春期男生卫生知识,培养良好习惯。【教学过程】
一、青春期的男生卫生知识1、2、3、4、5、每天清洗外阴部 经常勤换内裤 便后由前向后擦肛门 运动时要注意保护睾丸 包皮过长怎么办
二、预防外阴部不洁引起的常见疾病1、2、3、4、怎样预防尿道炎 怎样预防包皮龟头炎 怎样预防阴囊湿疹 怎样预防肛周炎
三、健康知识窗
四、作业1、2、怎样保持外阴部卫生? 外阴部不洁会引起哪些疾病?
第八课
青春期女生的卫生知识
【教学内容】新版中小学健康教育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45~51页。【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如何保持经期卫生,少女常见妇科疾病的预防措施,青春期少女穿着保健知识,了解雀斑的成因及防治,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教学过程】
一、二、导入
健康警钟 保持经期卫生
1、使用卫生洁净的月经用品
2、保持外阴卫生
3、注意身体保暖
4、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5、注意营养和睡眠
6、保持精神愉快
三、少女常见妇科疾病的预防措施
1、痛经
2、阴道炎
四、青春期的少女穿着保健知识
1、青春期的少女不宜常穿紧身裤
2、青春期的少女不宜穿高跟鞋
3、青春期的少女不宜束腰五、六、健康知识窗 作业
1、经期卫生应注意哪几个方面?
2、如何预防痛经的发生?
第九课
学会测量体温和脉搏
【教学内容】新版中小学健康教育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52~58页。【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测量体温有三种方法,重点学会腋下测量法;懂的测量脉搏的方法,知道测量体温和脉搏对健康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发现体温和脉搏异常要引起重视。
【教学过程】
一、二、导入
健康警钟 如何正确测量体温
1、为什么要测量体温
2、测量体温的三种方法(1)(2)(3)腋下测量法 口腔测量法 肛门测量法
3、怎样判断体温是否正常
三、如何正确测量脉搏
1、为什么要测量脉搏
2、测量脉搏的方法(1)(2)手腕触摸桡动脉脉搏 颈部脉搏
3、怎样判断脉搏的状况四、五、健康知识窗 作业
第一课
形近字复习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1-8单元读读写写里的词语。
2、能正确辨别形近字,并能正确组词。教学过程:
一、梳理易错词语
二、抄写易错词语
三、听写易错词语
四、形近字组词。
邀()俯()瀑(激()附()爆(缴()府()曝(遨()腐()暴(庞()烤()韵(宠()拷()均(笼()铐()匀(优()扰()篇(忧()就()偏(妻()阁()真(凄()搁()填(梧()淋()嘶(语()琳()撕(歉()溜()莹(谦()榴()萤(胁()脂()樱(协()诣()婴(峭()侠(俏()峡(悄()陕(宵()狭(桨()挚(浆()热(奖()执(编()朦(遍()蒙(怨()欣(宛()掀(梅()虑(霉()虏(资()赐(姿()锡(骏()俊(峻()竣(1 / 19
挠()艰(浇()很(晓()狠(饶()狼(寝()胧(侵()拢(浸()笼(班()机(斑()讥(唉()魁(挨()槐(悠()仪(修()议(竭()监(蔼()滥(睹()鹰(赌()雁()))))))))))))))))))))))))))))))))))))))))))))))))))眷()钮()胯()猬()挽()囫()枣()誊()扭()跨()谓()勉()吻()束()
恍()霜()详()逝()咳()喇()塑()晃()箱()祥()浙()核()嗽()望()
饼()抑()挫()歇()桔()劈()瞧()拼()仰()座()竭()拮()避()蕉()
筒()躁()澡()鞭()遭()泣()浴(桐()燥()操()鞋()槽()粒()欲(搏()碑()茵()蜡()借()陌()盲(博()脾()菌()腊()措()柏()肓(键()粼()霎()绿()躯()蕴()谧(健()鳞()接()碌()驱()温()秘(寇()祥()卷()营()俊(冠()详()巷()莹()骏(眷()挚()班()篇()怨(誊()势()斑()遍()祭(五、给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德高望重
①向远处看②探望③名望④对着,朝着 2.饱经风霜
①饱满②饭吃饱了③满足④充分 3.和蔼可亲
①温和②和睦③结合战争或争执④不分胜负 4.张冠李戴
①形状像帽子或顶在头上的东西②居第一位③冠军④帽子 / 19))))))))))5.抑扬顿挫
①稍停一下②处理,安置③表示次数④立刻,忽然 6.横遭不幸
①粗暴②不吉利的,意外的③杂乱④汉字的一个笔画
精密
周密
()的仪器()的计划()的观察()的勘测
喜爱 热爱 挚爱
①我们()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②他的作品洋溢着对祖国的()之情。③印第安人()雨后清风的气息。
恬静
幽静
平静
静谧
安静
1、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中,忘记了世界。
2、他在()的小路上散步。
3、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地睡着了。
4、老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地望着我。
5、月光正照在她那()的脸上。
6、茫茫的树林深处十分()
第二课复习
积累复习
教学目标:
1、能背诵并默写7个单元的日积月累
2、会背诵17课第1自然段,26课第9自然段,其他要求会背课文中的喜欢的段落。
3、背诵并默写第25课,解释其中的句子。教学过程:
1、积累抢答比赛
2、记忆大王擂台赛
3、会背会默会解释
(一)积累
1.今夜偏知春气暖,()。()/ 19 2.(),化作春泥()。()3.卧看(),不知()。()4.造物无言却有情,()。()5.(),快走踏清秋。[
]()《
》 6.稻花香里(),听取()。[
]()《
》 7.(),润物()。[
]()《
》 8.横眉(),俯首()。《
》 9.时间就是性命,(),其实是()。《
》 10.诚者,();诚之者,()。《
》 11.有所期诺,();(),()《
》
12.唯有民魂是(),唯有他(),()。()
13.有限(),无限()。我也会写一句环境宣传语。()14.《怀念母亲》的作者是()。《穷人》的作者是()国作家()。15.《少年闰土》的作者是()。选自《
》
16.《最后一头战象》作者()。《老人与海鸥》作者()。
连线
轻诺必寡信。
《论语》 民无信不立。
《礼记》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老子》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袁氏世范》 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庄子》 填空
雕
画栋
巧
天工
独具匠心
引人入胜
色
香
余音
梁
不落
臼
雅
共赏 美不
收
人口
曲高和
妙
生花 阳
白雪
笔
龙蛇
不同
响
别
一格
文言文理解填空
1.伯牙鼓琴,(),钟子期曰:“()!”鼓:()志在高山“()峨峨:()若:()/ 19 2.伯牙(),乃破琴(),终身(),谓:()破琴:()绝弦:()复()
3.以上两句出自《
》。
第四课
多音字复习
教学目标:
1、正确掌握多音字。
2、正确书写多音字。教学过程:
梳理1---8单元多音字。
缝féng补
出差chāi
兴xīng奋
尽jǐn管 冲chōng锋 望着zhe 缝fèng隙
差chā别
高兴xìng
尽jìn力 冲chòng着 着zháo迷
一叶扁piān舟 供gōng品 困难nán无数shù 降jiàng临 模mó仿血xiě液 扁biǎn平提供gòng 灾难nàn 数shǔ不清投降xiáng 模mú样 血xuè管
倒dào影 参chēn天 卷juǎn过 睡jiào觉
倒dǎo下 人参shēn 试卷juàn 觉jué得
空 ① kōng 领空 空洞
② kòng 空白 空闲
正 ① zhēng 正月 正旦(农历正月初一)
② zhèng 正常 正旦(戏中称女主角)尽 ①jìn 尽头
②jǐn 尽管
圈 ①quān 圆圈 呼啦圈
②juàn 猪圈
更 ① gēng 更换 更事
② gèng 更加 更好
着 ① zháo 着急 着迷 着凉
② zhuó 着落 着重 着手
③ zhāo 失着 着数 高着(招)/ 19
鲜 ① xiān 鲜美 鲜明
② xiǎn 鲜见 鲜为人知
脉 ① mò 脉脉(仅此一例)
② mài 脉络 山脉
纤xiān弱
人参shēn
应yìng声而来
纤qiàn夫
岑参cān 参cēn差
应yīng该
音调diào 模mú样 扇sān动 排山倒dǎo海 势不可当dāng
调tiáo节 模mó糊 扇sàn子 倒dào水
上当 dàng
第五课
综合复习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测试,查漏补缺。
2、端正学生思想,迎接期末测试。教学过程:
一、期末模拟监控
二、试卷分析,查漏补缺。
三、面批错误习题。
第六课句子复习教学目标:
掌握修改病句的符号,能正确修改病句。能正确使用关联词语造句填空。
教学过程:
提问讲解修改病句的种类。
师生共同做练习,掌握掌握修改病句的符号。出示病句 生自行修改 师生讨论讲解 生改错。
抢答关联词语的关系 / 19 1. 表示并列关系的:
①一边……一边…… ②一方面……一方面……③一会儿…一会儿 ④既……又…… 2. 表示递进关系的:
①不但……而且…… ②不光……还……③不仅……还…… 3. 表示选择关系的:
①不是……就是…… ②或者……或者……③要么……要么…… ④不是……就是……
4. 表示转折关系的:
①虽然……但是…… ②尽管……还是……③……但是(可是,但,可)…… 5. 表示假设关系的:
①如果……就…… ②要是……就……③即使……也…… ④哪怕……也…… 6. 表示条件关系的:
①只要……就…… ②只有……才……③无论……都…… ④不管……总…… 7. 表示因果关系的:
①因为……所以…… ②既然……就……③之所以……是因为…… ④……因此…… 8. 表示取舍关系的:
①宁可……也不…… ②与其……不如……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小菊()诚恳地接受了批评,()坚决改正了错误。2.刘胡兰()牺牲自己,()向敌人屈服。3.每天早晨上学,()我去约王军,()他来约我。
4.()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5.()风吹雨打,我们()准时到校。
6.我们()已经有了进步,()不应当因此自满。7.我们伟大祖国()土地辽阔,()物产丰富。8.()你明天早晨不来,我们()照样去车站义务劳动。9.()你明天早晨不来,我们()不去车站义务劳动。
10.()不畏劳苦的人,()攀登科学高峰。
1、()多读多练,作文()会进步。
2、()你答应去,()该准时去叫他。
3、这本小说有趣极了,()我一口气就把它看完了。
4、雨来()牺牲生命,()泄露秘密。/ 19
5、凡卡心想,()在城里受罪,()回到乡下爷爷那里去。
6、我俩()住得很远,()不常见面。
三、修改句中用得不妥当的关联词语。
1.王叔叔既然双目失明,但是照样工作。()
2.因为刮风下雨,所以民警叔叔在街上指挥来往车辆。()3.桑娜虽然自己一家人多受些苦,但是不让雨蒙的孩子挨饿。()4.尽管他多么贪玩,总能保证学好功课。()5.不但遇到什么困难,我而且要想尽办法克服。()6.即使我们取得很大的成绩,就不要骄傲。()8.只有我们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胜利。()
四、用上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1.小华的字写得快。小华的字写得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没有告诉我。我知道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抓紧时间学习。我们能很好地完成党交给我们的学习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环境很艰苦。我们想办法坚持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学习刻苦努力。他学习成绩很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华经常受到同学和老师的赞扬。小华从不骄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医生嘱咐你不能多说话。我不能让别人打扰你。第六课
句子复习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辨别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2、能结合上下文体会重点句的含义。
3、正确辨别说明方法,并能主动运用到写作中。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修辞手法 / 19
1、动手圈划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2、辨别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3、师生共同做寒假作业本中的相关习题
二、体会重点句的含义
1、快读《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老人与海鸥》
2、回答课后要求体会的重点句
3、梳理大体思路。
4、书写体会的句子的含义。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方法有()、()、()、()等
2、“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我是这样理解的:
3、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4、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5、当老人的遗像被我们收起时,海鸥们的举动又是那么地让人吃惊,所有的海鸥都大声鸣叫着朝遗像扑过来,飞动的翅膀形成了一个白色的漩涡,使我们几乎无法脱身。
6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7、他们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8、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9、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三、辨别说明方法
1、齐读《只有一个地球》
2、自作练习题:用横线勾画使用说明方法的句子。
3、师生订对答案
4、誊写句子。判断句子的说明方法
1、尤其是每年汛期,大瀑布的气势更是雄伟壮观,每秒钟有1万立方米的水从几十米的高处飞流直下,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2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3、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4、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19
第七课
阅读复习
(一)教学目标:
1、能快速朗读文章,了解大意。
2、能根据问题快速、准确回答。教学过程:
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 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在胸前画着十字。
2、这个文段的描写,虽然只字没提“穷”字,但也处处透出了“穷”,包括:()()()和()。5、也就是这个文段的描写,也可以看出桑娜是勤劳善良的,从()这句可以看出她的勤劳,从()这儿最能看出她的善良。
6、“勉强”的“强”字在这儿读该选的读音是“qiang
qiang”,这个字的部首是(),用部首查字法再查()画,读这个音时还可以组词:()。读另一个读音时可以组词()和()。它还有另一个音jiang,可以组词()。
(一)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二)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解释词语 忐忑不安: 自作自受: / 19 1、用——线划出描写环境的语句。用~~~线划出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
2、通过第一段文字中桑娜的和
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
3、第二段文字细致描写了渔夫的、和。
4、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渔夫和渔夫是怎样的人?
四、读下面的文段,再完成作业
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
每一处(),每一片(),每一座(),每一条(),每一根()的(),每一只()的昆虫,还有那浓密丛林中的(),蓝天上的(),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1、在括号里填上词语。
2、在文段中找出一对近义词:()——()3、文中的“我们这个民族”指的是()。
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你们要像我们一样热爱它,照管它。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我们深知: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1、用直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理解:这个比喻句把()比作(),说明()。2、“眷恋”的意思是(),“照管”的意思是()。3、仿照例子写句子。
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我们热爱大海,就像
一样。我们热爱
,就像
一样。
第七课
阅读复习
(一)教学目标:
1、能快速朗读文章,了解大意。
2、能根据问题快速、准确回答。教学过程:
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 19 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 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在胸前画着十字。
2、这个文段的描写,虽然只字没提“穷”字,但也处处透出了“穷”,包括:()()()和()。5、也就是这个文段的描写,也可以看出桑娜是勤劳善良的,从()这句可以看出她的勤劳,从()这儿最能看出她的善良。
6、“勉强”的“强”字在这儿读该选的读音是“qiang
qiang”,这个字的部首是(),用部首查字法再查()画,读这个音时还可以组词:()。读另一个读音时可以组词()和()。它还有另一个音jiang,可以组词()。
(一)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二)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解释词语 忐忑不安: 自作自受:
2、通过第一段文字中桑娜的和
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
3、第二段文字细致描写了渔夫的、和。
4、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渔夫和渔夫是怎样的人?
四、读下面的文段,再完成作业
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
每一处(),每一片(),每一座(),每一条(),每一根()的(),每一只()的昆虫,还有那浓密丛林中的(),蓝天上的(),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 19 1、用——线划出描写环境的语句。用~~~线划出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
1、在括号里填上词语。
2、在文段中找出一对近义词:()——()3、文中的“我们这个民族”指的是()。
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你们要像我们一样热爱它,照管它。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我们深知: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1、用直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理解:这个比喻句把()比作(),说明()。2、“眷恋”的意思是(),“照管”的意思是()。3、仿照例子写句子。
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我们热爱大海,就像
一样。我们热爱
,就像
一样。
第八课
阅读复习
(二)教学目标:
1、能快速朗读文章,了解大意,体会句子表达的方法和感情。
2、能根据问题快速、准确回答。
3、熟练写出讲读课文作者。
4、正确写出古文重点词语的解释。教学过程:
一、读句子,体会句子的表达方法和感情(1)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这个句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老桥”比作“
”,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这个句子用
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这两位朋友间的。
(3)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从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 19
1、你好,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吗?你好,的溪流!你 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吗?你好,的瀑布!你天生的,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
这几句话选自课文,是一组
句,采用了的 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与。
(4)、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样做”是指
。“非这样做不可”反映了桑娜
的品质。
(5)、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有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①这个句子是
描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6)、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出母亲的面影。
☆我体会到了作者
的感情,此时,“母亲的面影”是
的。(7)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在心头。
说“这凄凉“是“甜蜜的“是因为
(8)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进行计算。詹天佑经常工作人员,说 我们的工作首先要
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 差不多 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这是对人物的()描写,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詹天佑()的品质
(9)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这是对老人的()描写,突出了她()的人格魅力。
二、、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里去团聚。这一天的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是囫 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的事情安在那个人的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 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 19 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 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
伯父送给我两本书 一本是 表
一本是 小约翰 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 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1、给上面文字的最后一段加上标点。4分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4分
去世()团聚()羞愧()保存()
3、联系文中内容解释下面词语:4分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4、仿照例词写词语:至少三个。3分 A、张冠李戴(带反义词): B、马马虎虎(叠词)
4、用——线划出写伯父的动作语言的句子,用~~~线划出写“我”的感受和变化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了,伯父()的批评及时教育了我,让我读书变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4分
三、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皮鞋匠()地听着。他好像(),月亮正从()升起来。()的海面上,霎时间()。月亮越升越高,穿过()。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卷起了()。被月光()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上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的脸上,照着她()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时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的()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了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2、皮鞋匠听着音乐,进行了()。随着描写他想象的情景,乐曲声由()变得(),又变得()。用——线划出他这时候想象的情景的句子。5分
3、皮鞋匠看着妹妹,进行了(四、复习古文
1、背诵古文
2、抽背古文 / 19),他想到妹妹()。用~~~线划出他这时候想象的句子。
3、抢答重点词语的理解。
4、默写古文
第九课
综合复习
(二)一、选择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A 轻蔑 叉道 魁梧 静溢 余音绕梁 B 悬崖峭壁 毅然 慢不经心 张寇李带 C 朦胧 波光粼粼 焦燥不安 会炙人口
D 自作自受 不落窠臼 雅俗共赏 荒唐 不同凡响
二、形近字组词
瀑()俏()庸()竭()躁()铺()峭()痛()赐()燥()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战象
()的渔夫和桑娜
()的月光
()的唐宋诗词()的圆月
()的听众的海面
选择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A轻蔑(qīng miè)恶劣(è luè)藐视(miǎo shì)阻扰(zǔ nāo)B狼籍(láng jí)轰动(hōng dòng)阴谋诡计(huì jì)完璧归赵(bì)C惊涛骇浪(gāi)滔滔不绝(jué)一丝不苟(gǒu)
D高山峻岭(jùn)好意难却(què)置之不理(zhì)肖像(xiào)积累运用 积累
今夜偏知春气暖,()。()(),化作春泥()。()卧看(),不知()。()造物无言却有情,()。()(),快走踏清秋。[]()《》 稻花香里(),听取()。[]()《》(),润物()。[]()《》 横眉(),俯首()。《》
时间就是性命,(),其实是()。《》 诚者,();诚之者,()。《》 / 19)
(有所期诺,();(),()《》
唯有民魂是(),唯有他(),()。()
有限(),无限()。我也会写一句环境宣传语。()
《怀念母亲》的作者是()。《穷人》的作者是()国作家()。《少年闰土》的作者是()。选自《》
《最后一头战象》作者()。《老人与海鸥》作者()。运用 照样子写句子
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这一句运用了()修辞手法 仿写一句:
蜥蜴好像忘记了旅途的劳倦,它背着几个小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这一句运用了()修辞手法 仿写一句: 扩句(至少2处)天空挂着圆月。公象睁开眼睛。沙地里种着西瓜。歌声响彻山谷。村子散布在小丘上。修改病句(在原句上)
我的语文水平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了。
元旦联欢会上,同学们唱了许多动听的歌和舞蹈。今天早上下了一夜雪。
尽管天气不好,我们总是按时到校。
《上下五千年》这套书,看过增长了不少知识。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最后一头战象死了。最后一头战象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我们有了这片绿树。我们会守住这片土地。
渔夫和妻子自己多受些苦。他们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中抚养。老师关心我们的身体。老师关心我们的学习情况。判断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
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么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 19 身来。()
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大地是我的母亲。()
汽车吼叫着,车身摇晃着,卵石挤碰着,水花四溅,我们的心也怦怦直跳()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土地在哭泣,森林在控诉。()判断下列句子说明方法
地球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地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课内阅读 六 阅读
(一)文言文理解填空
1.伯牙鼓琴,(),钟子期曰:“()!”鼓:()志在高山“()峨峨:()若:2.伯牙(),乃破琴(),终身(),谓:()破琴:()绝弦:()复()3.以上两句出自《》。(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四周黑洞洞的”指当时()“碰壁”值()
这句话表达了鲁迅对()之情。
2.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它变得那么严肃。这一句是对()的()描写。从中我们可以感觉到鲁迅()。
第十课
作文复习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掌握写人记事,活动,状物的写作技巧。、2、能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作文。
3、通过评讲作文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教学过程: 复习梳理写作技巧
1、回顾优秀文章
《唯一的听众》《少年闰土》《蒙娜丽沙》 / 19
()
2、梳理写作技巧
二、修改自己的作文
1、同位修改
2、自己修改
三、讲评作文
第十一课
作文复习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掌握写活动文体的写作技巧
2、能运用写活动文体的写作技巧写一篇作文。教学过程:
一、读优秀作文,提炼写作技巧
二、组织活动————积累群英会
三、运用写活动文体的写作技巧记述本次活动。
【六上主题学习教案】推荐阅读:
学习态度主题班会教案01-09
六3 学习十九大主题班会教案10-05
“初中学习经验交流”主题班会教案12-13
森林防火主题教育班会学习教案12-28
“做一个会学习的人”主题班会教案11-27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语文主题学习教案06-20
学习主题团日活动07-17
主题教育学习感悟交流06-04
高二班级学习主题班会07-10
学习主题活动方案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