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 审判监督规定

2024-12-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民事诉讼法 审判监督规定(精选8篇)

民事诉讼法 审判监督规定 篇1

第一百九十八条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第一百九十九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第二百条 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六)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七)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八)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

(九)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

(十)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

(十一)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十二)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十三)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第二百零一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可以申请再审。经人民法院审查属实的,应当再审。

第二百零二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调解书,不得申请再审。

第二百零三条 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应当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将再审申请书副本发送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交书面意见;不提交书面意见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查。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请人和对方当事人补充有关材料,询问有关事项。

第二百零四条 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符合本法规定的,裁定再审;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因当事人申请裁定再审的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以上的人民法院审理,但当事人依照本法第一百九十九条的规定选择向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再审的案件,由本院再审或者交其他人民法院再审,也可以交原审人民法院再审。

第二百零五条 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第二百零六条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但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案件,可以不中止执行。

第二百零七条 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

第二百零八条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二百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提出抗诉。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二百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并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也可以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审判监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审判程序中审判人员的违法行为,有权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

第二百零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一)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

(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

(三)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

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第二百一十条 人民检察院因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需要,可以向当事人或者案外人调查核实有关情况。

第二百一十一条 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抗诉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再审的裁定;有本法第二百条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情形之一的,可以交下一级人民法院再审,但经该下一级人民法院再审的除外。

第二百一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决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提出抗诉的,应当制作抗诉书。

第二百一十三条 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再审时,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席法庭。

民事诉讼法 审判监督规定 篇2

一、新《民事诉讼法》对证据规定的改进

(一) 增加了电子数据类证据

在新《民事诉讼法》中证据规定内容的改进方面, 最具特色的是增加了电子数据类证据。这进一步丰富了证据的种类, 从而有利于法律体系的完善。同时, 这还使得法律条文与司法实践相连接起来。所谓“电子证据”是指可以被作为证据的且以电子为表现的进而使用的所有证据的统称。它具有多种表现形式, 如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以及电子聊天记录等。

(二) “鉴定结论”转变为“鉴定意见”

“鉴定结论”是指鉴定人根据证据材料而总结出来的一个结论, 并将其作为最终的判定结果。通过对相关的实例进行分析可知, 这种方法的科学性有待强化。基于此, 新《民事诉讼法》将“鉴定结论”转变为“鉴定意见”, 这不仅有效的提高了鉴定结果的科学性, 而且也符合了证据的内在属性。

(三) 证据必须经由“法定程序”进行查证

新《民事诉讼法》对证据的定义进行了改进, 即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方可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这种改进, 进一步对证据的证明作用进行了强调。同时, 新《民事诉讼法》对法院证据收集方面的工作作出了新的规定。在依职权查证和依申请查证的条件下, 法院才可被允许进行证据的收集工作。

二、新《民事诉讼法》对证据规定的不足

(一) 当事人陈述证据的地位还比较弱

在我国, 关于当事人陈述已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看法, 即认为“当事人陈述”是指当事人依据自己对案情的了解而向法院作出的相关说明。作为民事纠纷中的主体, 当事人对案件均有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同时, 当事人陈述也是法官的主要信息源之一。由此可知, 虽然可以将当事人的合理陈述作为证据, 但是其所属地位以及证明力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分析和探讨。因此, 当事人陈述不能作为优先性证据, 而仅仅只能将其当作补充性证据。而在新《民事诉讼法》中, 却将当事人陈述确定为优先性证据。从这点就可以看出, 新《民事诉讼法》仍存在不足之处。

(二) 证据分类的前瞻性并不足

民事诉讼法主要由两种诉讼组成, 即事实出发型诉讼和法规出发型诉讼。而在我国, 民事诉讼法属于法规出发型诉讼。在民事诉讼工作中, 法官在进行民事纠纷的处理工作时严格执行了“三段论”的逻辑, 这就要求法律一定要具有前瞻性。虽然我国在新《民事诉讼法》中对证据的体系与分类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 但是其分类的前瞻性并不足。究其原因, 主要是新的证据种类将会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出现, 如这次新增的电子数据类证据。当目前为止的证据种类仍存在价值与性质的模糊性, 对案件事实的调查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要解决这一问题, 立法机关就必须对民事诉讼法中的证据体系进行重新的构建, 以此来增强其前瞻性。而我国的新《民事诉讼法》只是机械地增加了新类证据, 却没有对今后可能出现的新类证据作出预见性的规定。这是新《民事诉讼法》不足之处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形式。

三、新《民事诉讼法》对证据规定的建议

上文所述的两个问题中, 第二个问题对民事诉讼的影响较大。一般而言, 第二个问题解决的是否恰当, 将会直接关系到民事诉讼的正常运作。因此, 本文主要针对第二个问题而提出相关的建议。其具体内容如下:

目前, 世界各国均对证据进行了分类。值得注意的是, 某些国家虽然在证据立法上采取了限定性列举的方法, 但是其并没有出现法定证据种类前瞻性不足的问题。通过对相关的实例以及法律、法规进行分析可知, 在证据规定内容方面, 划分证据分类标准的不科学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出现法定证据种类前瞻性不足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 我国要进一步对民事诉讼中的证据规定进行完善, 可以在下次对民事诉讼法进行修改时, 对划分证据分类的标准进行转变, 以此来提高法定证据种类的前瞻性。例如, 通过借鉴其它国家或地区民事诉讼法中划分证据分类的依据, 可以将我国现有的划分标准转变为以“法官在法庭上调查证据方法的不同”的划分标准, 以此来使证据的分类具有更强的涵盖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新《民事诉讼法》的实施有利于推进我国现代法治社会的进步。但是,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不足之处。因此, 这还需要我国立法机关不断加以努力, 以此来不断对《民事诉讼法》进行健全。

摘要:证据对于人民法院裁判的结果和诉讼中当事人实体请求的实现而言至关重要。新《民事诉讼法》对证据规定作了较大程度的改进, 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基于此, 本文对新《民事诉讼法》对证据规定的改进和不足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新民诉法,证据规定,改进,不足,建议

参考文献

[1]刘东.新《民事诉讼法》对证据规定的改进、不足及建议[J].西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2) .

民事诉讼法 审判监督规定 篇3

关键词:司法公开;民事审判公开;检察监督权

审判公开是指人民法院对诉讼案件的审理及判决,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都必须公开进行,既要允许公民到庭旁听,又要允许记者采访和报道。审判公开将审判过程置于社会监督之下,促使司法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审理和裁判,为程序公正实现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审判公开是提高司法权威,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的有效途径。[1]在我国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是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人民检察院对民事诉讼审判活动实行监督,确保民事审判活动真正置于“阳光”之下,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法治权威,有利于保障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有利于正确审理民事案件,切实解决民事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真正实现司法公开。

一、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监督权的历史沿革

我国民事检察制度没有厚重的历史渊源,它是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及中国检察制度的建立而成长起来的。1949 年12 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发了《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试行组织条例》,1954 年9 月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可见,我国早期的民事检察内涵还是相对具有完整体系的。可惜好景不长,正当民事检察制度健康发展之时,文革彻底否定了检察机关存在的必要,民事检察制度的发展戛然而止。文革后,检察制度被恢复,但民事检察却一蹶不振, 197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没有规定民事检察制度,1982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试行) 》作了一定改变,重新确立了人民检察院对民事审判活动监督的原则。然而,整部法律除了这一条原则外,再没有其它条文作具体规定。[2]但这一原则为之后的民事检察发展奠定了基础。

实践证明,检察机关依据这些规定对民事审判活动进行法律监督,对于维护审判公开,实现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从近年的实践情况看,仅通过抗诉方式对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进行监督,不能完全适应法律监督的需要,应当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新民事诉讼法的颁布正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人民检察院对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

二、对民事审判进行检察监督是宪法和法律的应有之义

作为根本大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着维护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重任。人民检察院在民事公诉中享有法律监督权。

人民检察院为国家和社会公益而对民事违法行为提起民事诉讼,即是对私权利的监督,是人民检察院行使法律监督权的具体表现形式。新《民事诉讼法》第十四条已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本条中的“审判活动”,当然也包括民事公诉案件的审判活动,应当纳入检察机关的监督范畴,否则检察机关即构成怠于履行自己的法定职责。

三、新民事诉讼法对检察监督的影响

新民事诉讼法的颁布实施,对以往的检察监督工作产生了多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对民事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在新民事诉法修改前,旧的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能否对民事执行活动和人民法院的调解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修改后的民事诉法在第二百三十五条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将民事执行活动纳入法律监督范围。

(2)增加对民事调解书进行法律监督。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存在一些当事人采用欺诈、胁迫、恶意串通等手段,通过调解方式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形。因此,为制止这种现象,新民事诉讼法在第二百零八条第二款规定:“人民检察院发现民事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并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也可以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3)新增各级人民检察院对民事审判程序中审判人员的法律监督。新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第三款规定,各级人民检察院对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以外的其他民事审判程序中审判人员的违法行为,有权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将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覆盖于整个民事诉讼程序。

(4)新增发检察建议的法律监督方式,弥补以往只采取抗诉一种方式进行监督的不足。新民事诉讼法在第二百零八条第二款审判监督程序中增加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二百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

四、新民事诉讼法下如何行使检察监督对民事审判公开的监督

公开、透明既是现代政治的基本准则,也是人类法治文明的共同成果。正如最高法院院长王胜俊指出的:“不仅要求司法结果公正,还期待司法过程公开透明;不仅要求对司法活动的知情权,还期待对司法活动的参与权和监督权。”然而,仅仅依靠私权力对审判活动进行监督是远远不够的,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代国家公权力,因此,除了发挥人民群众监督审判活动公开,加强人民检察院对审判活动的检察监督非常必要,这也正是新民诉的必然要求。

基于以上新民事诉讼法对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监督所带来的诸多新变化,针对民事审判活动的具有的私权力特性以及检察监督权自身的国家公权力性,人民检察院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行使好检察监督权,以确保民事审判公开。

nlc202309051449

首先,审判监督与执行监督并重。审判与执行是相互关联的,审判是前提,执行是归宿。他们虽然程序相异,但其均属民事诉讼。[3]新民事诉讼法在基本原则部分对检察监督原则的表述作出变动,将“民事审判活动”改为“民事诉讼”,同时在“执行程序”编第十九章“一般规定”中专门增设了“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规定。对执行活动专设检察监督条款,并不意味着人民检察院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就不包含对民事执行的监督内容,也不意味着人民检察院对民事执行的法律监督是一项次级原则,在重要性上低于对民事审判的法律监督。因此,新民事诉讼法确立了执行监督与审判监督在检察监督体系中的并存、等值地位。事实上,正如审判与执行在重要性上完全等值一样,人民检察院对于审判的法律监督和对于执行的法律监督具有同等的立法地位,不存在厚此薄彼的立法倾向。

审判监督与执行监督并重,一是要求人民检察院对任何违法执行行为均有权进行监督。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本身既是抽象的基本原则,又是授权的法律规范,意味着对于人民法院的任何违法执行行为,人民检察院均有权也有责任实施法律监督。二是要求人民检察院对审判活动的监督方式和措施,可以在执行中援用。基于诉讼监督程序的共性,关于诉讼活动检察监督规定在不与执行程序性质相冲突的范围内均可适用。[4]

其次,实体监督与程序监督并重。实体作为程序的结果与程序作为实体的过程是辨证统一的,程序作为过程产生了实体,实体作为结果蕴含了程序。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权实施法律监督,通过监督审判行为有无违法、审判活动是否合法,促进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而审判权的行使不仅体现在最终的一纸裁判上,还体现在其运行的整个过程中。如果审判程序中存在瑕疵甚至违法,即使某一次实体裁判是正确的,从长远来看也必然会损害审判的公正性。因此,对民事诉讼过程即程序的监督与对诉讼结果即实体的监督具有同等重要性,二者构成了民事检察监督的全部内涵,且缺一不可。

再次,对人的监督与对事的监督并重。人民检察院对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应先是对事的监督,即对案件解决过程与结果的监督。但在对事进行监督的过程中,也会合理地延伸出对人的监督。对人的监督,主要是对审案法官的公正廉洁执法的监督,是为了保障审判和执行法官公正行事,正确审理、裁判和执行案件。[5]对事的监督,是通过对案件的纠错起到对审判、执行法官的警示、教育作用。二者可以说同等重要,不分伯仲,究其原因在于如果审案法官偏离了合法性、公正性和中立性的轨道与立场,则案件的处理便难于达至客观公正。新民事诉讼法在规定对事的监督方面同时,特别强调了“对人的监督”,第二百条将“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列为正式的、独立的、绝对的再审事由。同时明确规定对审判、执行人员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如果审判、执行人员实施了违法行为,人民检察院可以随时实施法律监督,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纠正违法的意见或更换办案人的建议,如果审判、执行人员涉嫌违法犯罪,应将其移送有关部门追究行政或刑事责任。

第四,诉讼案件监督与非讼案件监督并重。民事诉讼案件在广义上包括民事的诉讼案件与民事的非讼案件,无论是诉讼案件还是非讼案件,均被包括在同一部民事诉讼法中加以调整。[6]诉讼案件监督与非讼案件所以并重,一是检察监督原则规定在总则部分,其效力当然及于分则的全部,人民检察院对非讼案件实施监督,顺理成章。二是诉讼案件的审理容易产生误判、错判或者程序违法的情形,非讼案件的处理出现问题在所难免,因此,对非讼案件实施法律监督,当无疑义。三是诉讼案件与非讼案件的审理均规定在审判程序一编中,表明二者在处理过程与结果上地位均等,人民检察院对二者的监督也应当均等对待。四是民诉讼修改扩大了非讼程序的范围,除包括原有的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督促程序案件;公示催告程序案件;破产程序案件等外,还增设了确认调解协议案件和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等非讼程序。人民检察院对这些非讼案件的法律监督是不可或缺的,应当受到同等重视。

五、结语

应当注意的是,对民事审判进行检察监督虽然有自己的特点,但却不能脱离民事诉讼而存在。对于民事诉讼来说,其理想状态应该是当事人地位平等,攻守平衡,法院居中裁判。人民检察院地位的特殊性可以对这种平衡施加一定的影响,但绝不能改变这种平衡。要使人民检察院的双重身份不致对这种平衡产生破坏作用,就必须把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权对民事诉讼结构的冲击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我们认为,在维护民事公诉审判公开中,该种监督的定位应当是:以事中监督为辅,以事后监督为主;即监督方式以对一审判决依二审程序提出抗诉为主,对于在诉讼中法院审判活动存在的问题,可以在法庭辩论之后宣判前向法院提出,这样,就可以基本上避免诉讼过程中因检察机关随时监督给审判带来的压力,使诉讼不受拖延地进行,满足诉讼效率原则的要求,以此来最终保障审判公开的实现,积极促进司法公开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赵静静《浅论审判公开制度》,《法制建设》2013年3月18日第38期间。

[2]王学成《民事检察制度研究》[D]. 重庆: 西南政法大学, 2003.

[3]汤维建:《民事诉讼法律监督基本原则的新发展》,《检察日报》2012年9月18日第3版。

[4]王学成:《执行监督如何与审判监督齐头并进》,《检察日报》2012年10月16日第3版。

[5]张中华:《民事检察应树立“五个并重”监督理念》,《检察日报》2012年11月12日第版。

[6]汤维建:《民事诉讼法律监督基本原则的新发展》,《检察日报》2012年9月18日第3版。

作者简介:

吴国民(1981~),男,瑶族,广西平乐人,法学硕士,书记员,主要研究方向刑法学。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篇4

A、诉讼前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只能向公证机关提出

B、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随时可以申请证据保全

C、证据保全既可以由当事人申请进行,也可以由人民法院依职权进行

D、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应该提供相应的担保

62A B、原告撤诉的案件

C、法院按撒诉处理的案件

D、经审理,法院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案件

63、下列案件中,法院哪些可以作出缺席判决的?

A

B、被告反诉,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

C、张小明(8的父亲经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

D64价21万元,王大海遂向法院起诉要求刘天翔

A

B、如果刘天翔被确定有间歇性精神病,法院应当判决刘天

C、A、甲县或者乙县法院对本案均有管辖权

B、法院受理后应当发出财产招领的公告,公告期为3个月

C、公告期内张某到法院称该手机系其丢失的,法院应在查明事实之后作出判决

D、公告期满该手机无人认领,法院应判决归王某所有

61、【答案】C

胜己者,胜天下,政法英杰与您共胜司考

政法英杰教育联系电话:010—51266975

【考点】证据保全

【解析】证据保全是指在证据有可能毁损、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对证据进行保护,以保证其证明力的一项措施。它与财产保全不同,财产保50条规定:执行”。所以A项错误。《民诉法》第74条规定:保全措施”。C项正确。而根据民事证据规定第2374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必须”要求其提供担保。D项错误。

62、【答案】ABC

如果在法定期间内没有提起D142条规定,裁定不予受理、驳人民法院应予受理。根据《民B选项正确。《民诉意见》第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当事人撤诉或者法院按撤诉处理的,案件没有经过法院的实体审判,也即法院对案件没有作出判决,不存在既判力的问题,当事人仍然可以向法院起诉,法院应当予以受理,审理并作出判决。如果当事人第二次提起诉讼已经超过诉讼期间的,法院也应当先予受理,经受理后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故C、D选项正确。

政法英杰教育联系电话:010—5126697563、【答案】ABC

【考点】缺席判决

【解析】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故A席判决。故B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按撤诉处理。故D64、【答案】C

【解析】根据最高法院《民诉意见》第193止原诉讼,故C选项正确。

65、【答案】ABCD

民事调解工作规定 篇5

【颁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文号】法释(2004)12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

根据2008年1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57次会议通过的,自2008年12月3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调整司法解释等文件中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条文序号的决定》将本文第十九条第二款调整为:“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当事人按照前款规定承担了调解书确定的民事责任后,对方当事人又要求其承担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规定的迟延履行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将第二十条调整为:“调解书约定给付特定标的物的,调解协议达成前该物上已经存在的第三人的物权和优先权不受影响。第三人在执行过程中对执行标的物提出异议的,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规定处理。”

为了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调解民事案件,及时解决纠纷,保障和方便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节约司法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人民法院调解工作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人民法院对受理的第一审、第二审和再审民事案件,可以在答辩期满后裁判作出前进行调解。在征得当事人各方同意后,人民法院可以在答辩期满前进行调解。

第二条 对于有可能通过调解解决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应当调解。但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还债程序的案件,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确认案件以及其他依案件性质不能进行调解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不予调解。

第三条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可以邀请与当事人有特定关系或者与案件有一定联系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和具有专门知识、特定社会经验、与当事人有特定关系并有利于促成调解的个人协助调解工作。

经各方当事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委托前款规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案件进行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确认。

第四条 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自行达成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确认和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申请庭外和解的期间,不计入审限。

当事人在和解过程中申请人民法院对和解活动进行协调的,人民法院可以委派审判辅助人员或者邀请、委托有关单位和个人从事协调活动。

第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调解前告知当事人主持调解人员和书记员姓名以及是否申请回避等有关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第六条 在答辩期满前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调解,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在当事人同意调解之日起15天内,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在当事人同意调解之日起7天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经各方当事人同意,可以继续调解。延长的调解期间不计入审限。

第七条 当事人申请不公开进行调解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调解时当事人各方应当同时在场,根据需要也可以对当事人分别作调解工作。

第八条 当事人可以自行提出调解方案,主持调解的人员也可以提出调解方案供当事人协商时参考。

第九条 调解协议内容超出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

第十条 人民法院对于调解协议约定一方不履行协议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予准许。

调解协议约定一方不履行协议,另一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对案件作出裁判的条款,人民法院不予准许。

第十一条 调解协议约定一方提供担保或者案外人同意为当事人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案外人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制作调解书应当列明担保人,并将调解书送交担保人。担保人不签收调解书的,不影响调解书生效。

当事人或者案外人提供的担保符合担保法规定的条件时生效。

第十二条 调解协议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确认:

(一)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

(二)侵害案外人利益的;

(三)违背当事人真实意思的;

(四)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性规定的。

第十三条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九十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当事人各方同意在调解协议上签名或者盖章后生效,经人民法院审查确认后,应当记入笔录或者将协议附卷,并由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者盖章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请求制作调解书的,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送交当事人。当事人拒收调解书的,不影响调解协议的效力。一方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可以持调解书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第十四条 当事人不能对诉讼费用如何承担达成协议的,不影响调解协议的效力。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决定当事人承担诉讼费用的比例,并将决定记入调解书。

第十五条 对调解书的内容既不享有权利又不承担义务的当事人不签收调解书的,不影响调解书的效力。

第十六条 当事人以民事调解书与调解协议的原意不一致为由提出异议,人民法院审查后认为异议成立的,应当根据调解协议裁定补正民事调解书的相关内容。

第十七条 当事人就部分诉讼请求达成调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就此先行确认并制作调解书。

当事人就主要诉讼请求达成调解协议,请求人民法院对未达成协议的诉讼请求提出处理意见并表示接受该处理结果的,人民法院的处理意见是调解协议的一部分内容,制作调解书的记入调解书。

第十八条 当事人自行和解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后,请求人民法院按照和解协议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制作判决书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九条 调解书确定的担保条款条件或者承担民事责任的条件成就时,当事人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当事人按照前款规定承担了调解书确定的民事责任后,对方当事人又要求其承担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的迟延履行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十条 调解书约定给付特定标的物的,调解协议达成前该物上已经存在的第三人的物权和优先权不受影响。第三人在执行过程中对执行标的物提出异议的,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处理。

第二十一条 人民法院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进行调解,依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实施前人民法院已经受理的案件,在本规定施行后尚未审结的,依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实施前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与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本规定。

民事诉讼法 审判监督规定 篇6

一、综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人事部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依照执行《劳动法》有关问题的复函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

二、劳动就业

(一)综合

关于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通知

(二)就业中介服务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管理规定

(三)外国人及台港澳居民内地就业管理 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

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管理规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对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有关问题的函

(四)改制企业劳动关系处理 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

关于加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管理和再就业服务中心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劳动关系处理办法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劳动关系处理办法

(五)就业、再就业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舸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

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 关于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通知 关于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就业权利的意见

三、劳动合同

(一)综合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二)集体合同 集体合同规定

(三)合同订立

劳动部关于订立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通知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固定工签订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

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取保候审的原固定工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请示》的复函 关于加强科技人员流动中技秘密管理的若干意见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关干雇工合同“工伤概不负责”是否有效的批复

(四)合同履行

劳动部关于企业实施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中履行劳动合同问题的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劳动合同制职工工龄计算问题的复函

(五)台同解除 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处理依据问题的复函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企业职工被错判宣告无罪释放后,是否应恢复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等有关问题的复函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职工被人民检察院作出不予起诉决定用人单位能否据此解除劳动合同问题的复函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工会主席任职期间用人单位能否因违纪解除劳动合同问题的复函(无实际意义)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 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

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计发经济补偿金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员工要求经济补偿问题的复函(已被《劳动合同法》代替)劳动部办公厅关于终止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有关问题的复函(已被《劳动合同法》代替)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职工因私出境定居而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问题的复函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规定有关赔偿问题的复函(已被《劳动合同法》代替)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暂行规定》废止后有关终止劳动合同支付生活补助费问题的复函

四、劳动报酬

劳动部关于实施最低工资保制度的通知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 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

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的实施意见

最低工资规定

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集中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案件的紧急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等关于进-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通知 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最低工资规定的通知

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推动提高和落实最低工资标准的指导意见 关于进一步健全最低工资制度的通知

五、工时与休假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贯彻《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实施办法(只适用于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问题解答 劳动部关于职工工作时间有关问题的复函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 国家劳动总局关于制定《国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实施细则的若干问题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无实际意义)

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六、劳动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矿山安全监察工作规则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 关于印发《职业病目录》的通知 安全生产行政复议暂行办法 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办法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七、女职和未成年特殊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 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有毒作业分级 高处作业分级 冷水作业分级 低温作业分级 高温作业分级

八、社会保险

(一)综合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社会保险费征缴监督检查办法 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办法

关于职工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时社会保险关系处理意见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 社会保险稽核办法 社会保障基金现场监督规则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监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暂行办法》的通知

(二)医疗保险

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

关于贯彻《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通知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管理暂行办法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管理暂行办法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管理、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意见的通知

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管理的通知 关于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指导意见

(三)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条例 工伤认定办法

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 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

卫生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关于劳动能力鉴定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工伤保险费率问题的通知

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印发《工伤保险经办业务管理规程(试行)》的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民政部财政部关于事业单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工伤有关问题的通知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关于加强工伤保险医疗服务协议管理工作的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新旧劳动能力鉴定标准衔接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

(四)生育保险

企业职工生育保险武行办法

关于进一步加强生育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 关于生育保险覆盖范围的复函

(五)养老保险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企业离退体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各地不得自行提高企业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规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审批办法》的通知 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加快实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农村信用社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规范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工作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统筹金应当列入破产财产分配方案问题的批复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的通知 关于调整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比例的通知 企业年金试行办法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运作流程

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信息系统规范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专家评审规则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暂行办法

关于企业年金方案和基金管理合同备案有关问题的通知 劳社部关于企业年金基金银行账户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六)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条例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人事部关于事业单位参加失业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 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办法

关于建立失业保险个人缴费记录的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对不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人员原有缴费时间的处理意见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建立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监测制度的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括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有关工作的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适当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印发优化失业保险经办业务流程指南的通知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挪用失业保险基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的行为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

九、劳动争议的处理

(一)综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若干问题解释 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试行办法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涉及劳动争议处理方面请示程序的通知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劳动争议受案范围的复函 劳动部关于劳动争议案件管辖范围的复函

劳动部总后勤部关于军队、武警部队的用人单位与无军籍职工发生劳动争议如何受理的通知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职工从事业余兼职劳动发生劳动争议如何处理的复函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有关政策问题的复函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劳动争议案中涉及商业秘密侵权问题的函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处理工伤争议有关问题的复函

(二)调解/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劳动部关于印发《劳动仲裁费和劳动合同鉴证费管理办法》的通知 动部关于颁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的通知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织及工作规则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规则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在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中能否适用部分裁决问题的复函 劳动仲裁员聘任管理办法

劳动部关于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几个问题的通知 劳动部全国总工会国家

经贸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仲裁三方机制的通知

劳动部关于劳动争议当事人对纠正后裁决不服是否有申诉权问题的复函 劳动部关于劳动争议仲裁程序问题的复函

劳动部关于用人单位不服部分裁决申请复议期限问题的复函 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复议办法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关于加强兼职劳动仲裁员队伍建设有关问题的意见

(三)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案件受理问题的通知

劳动部关于人民法院驳回劳动争议仲裁第三人起诉有关问题的复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复议仲裁决定书可否作为执行依据问题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行政部门作出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劳动监察指令书是否属于可申请法强制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的答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仲裁委员会逾期不作出仲裁裁决或者作出不予受理通知的劳动争议案件人民法院应否受理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关于对关于请解决劳动监察决定强制执行问题的函)的答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对经劳动争议仲裁裁决的纠纷准予撤诉或驳回起诉后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从何时起生效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期限应当如何起算问题的批复

十、劳动监察与行政复议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 劳动行政处罚若干规定 劳动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定 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复议办法 关于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通知

行政审判与民事审判的异同 篇7

关键词:行政审判,民事审判

行政审判是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运用司法审判权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 解决行政争议的审判活动。民事审判是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对民事案件的审理和判决活动, 包括案件的受理、审查、调节、判决与执行等活动。二者虽都属于法院的审判职责, 但是不管是程序上还是实体法的运用原理上都存在较大的不同, 本文拟述行政审判与民事审判的不同。

行政审判与民事审判主要的共同之处在于审判活动中均需遵循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辩论、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原则、检察院法律监督原则、简易程序审理、诉讼保全、推进责任原则、先予执行等基本原则, 在涉外诉讼方面均遵循对等原则、平等原则、中国律师代理原则。行政诉讼法是民事诉讼法的特别法, 行政诉讼法存在规定的, 依照行政诉讼法审理, 行政诉讼法中缺乏规定的, 则需要遵循民事诉讼法相关依据, 如回避、合议制度。虽然二者存在较多的相同原则, 但是仍有质的区别, 正确细化二者的区别, 有利于审判工作顺利开展, 优化审判质量。笔者拙见, 试分析区别:

一、受案范围不同

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为民事权利义务争议、非诉讼事件和涉外民事诉讼案件。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规定采用混合式的立法体例, 通过概括和不完全列举的方式进行规定。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主要是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及附带审查特定的抽象行政行为—国务院部门的规定 (部门规章除外)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 (地方政府规章除外) 、乡镇政府的规定、被授权组织的规定。列举分为肯定列举和否定列举, 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征用、行政许可、侵犯公平竞争权、行政合同、反倾销反补贴案件及交警扣押驾驶证等行为, 而对抽象行政行为、国家行为、内部行为、行政仲裁、行政指导行为、行政调解、公安海关监狱等机关作出的刑事司法行为以及行政复议终局等行为否定列举。需要注意的是对行政调解行为和行政指导行为等一些属于否定列举之范畴的不可诉行为若侵犯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则可诉, 如带有强制性质的行政指导行为, 使用暴力威胁性质的行政调解行为。

二、举证责任不同

与民事诉讼中的“谁主张谁举证”不同, 为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避免行政机关事后伪造证据补充证据发生, 确保行政行为的时效性和合法性, 行政诉讼以被告承担举证责任为主, 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负有举证责任, 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 提供证据及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法律和规范性文件。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的, 视为被诉行政行为无相应证据。因不可抗力或者客观上不能控制的其他正当事由, 不能有前款规定的期限内提供证据的, 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延期提供证据的书面申请。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的, 视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没有相应的证据。此外, 在诉讼过程中, 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原告或者第三人提出其在行政程序中没有提出的反驳理由或者证据的, 经人民法院准许, 被告可补充相应的证据。被告认为原告起诉超过法定期限, 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

行政案件原告对其所主张的被诉行政行为违法不承担举证责任, 不意味着原告不需承担举证责任, 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时, 应当提供其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 若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应在起诉前已向赔偿义务机关申请赔偿, 起诉时提供赔偿义务机关先行政处理或逾期不予赔偿的证据材料;起诉被告不作为案件中, 原告应提供其曾经提出申请的证据材料。下列情况除外:被告应依职权主动履行法定职责的;原告因被告受理申请的登记制度不完备等正当事由不能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并能够作出合理说明的。行政赔偿诉讼中, 原告应当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造成损害的事实提供证据。原告也有权主动提供证据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 不能证明并不影响被告的举证责任。

此外, 民事案件允许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向原告、第三人和证人采集证据, 行政诉讼被告人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证人采集证据, 除非经过法院允许;民事诉讼当事人举证责任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具有恒定性, 不可转移。

三、审理的程序性问题

(一) 管辖不同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 都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移送管辖规定也相同, 但是不同之处在于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 为避免复议机关一味复议维持, 可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 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为:被告为国务院部门、县级以上政府的;海关处理的案件;本辖区内重大, 复杂的案件 (社会影响重大的共同诉讼、集团诉讼案件以及重大涉外、涉港澳台案件) ;其他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与行政诉讼管辖权法定不同, 民事诉讼中允许协议管辖, 如合同类案件。民事案件的种类繁多, 管辖之特殊规定也较多, 如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 由事故发生地或者车辆、船舶最先到达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共同海损等特殊案件的管辖。

(二) 撤诉后重新起诉的处理

民事案件原告在撤诉后在法定的诉讼时效内再次起诉的, 符合起诉条件, 且非原告撤诉或者按撤诉处理的离婚案件, 法院一般应当受理;但是行政诉讼则以不予受理为基本原则, 除非有正当理由除外。

(三) 证据种类

民事证据和行政证据都涵盖的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和勘验笔录八种, 但行政诉讼中存在一类特殊的证据-现场笔录。现场笔录, 又称当场记录, 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 进行实施当场处罚或其他行政行为时, 对有关事项当场所作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记录。如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政相对人所作的询问笔录。现场笔录是行政诉讼中的重要证据, 是关于案件争议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重要依据,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 法律适用

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 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依据。参照规章, 发现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章与上位法存在冲突, 可不适用该规章。发现附带审查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时, 不作为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 向行政机关提出处理意见。而民事诉讼适用法律单一, 主要依据民事法律法规。此外, 行政诉讼法律冲突问题严重, 相对于私法自治, 法无明文规定即允许的民事诉讼法律冲突的发生概率则小很多。

(五) 调解适用不同

民事调解作为民事案件审理的重要部分, 贯穿民事案件审理的全过程, 且涉及先行调解原则, 当事人起诉到法院的民事纠纷, 适宜调解的, 先行调解, 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诉讼中结案前, 只要当事人合法自愿达成合意均可以组织调解。而行政案件则以不适用调解为基本原则, 但行政赔偿、补偿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除外。

(六) 当事人的稳定性

行政诉讼中的当事人具有恒定性。行政诉讼原告是行政管理的相对方, 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被告只能是行政管理中的管理方, 即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而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双方的诉讼地位恒定, 不允许行政主体作为原告起诉行政管理相对方。这个特点与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不同。民事诉讼中诉讼双方当事人为平等的民事主体, 不具有恒定性, 允许被告反诉。为保护行政诉讼原告, 平衡弱势地位, 行政案件中被告方即行政机关不享有反诉权。

(七) 行政负责人出庭作证制度

民事审判中, 除依法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外, 双方当事人均可委托诉讼代理人出庭参加庭审, 行政审判中, 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 “行政机关负责人”, 包括行政机关的正职和副职负责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 可另行委托一至二名诉讼代理人。不能出庭的, 应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若不出庭则其不配合法院诉讼的不出庭情况可被公告且收到相应的司法建议书。

行政审判中, 人民法院对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 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可将被告拒不到庭或者中途退庭的情况予以公告, 并可向监察机关或者被告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依法给予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处分的司法建议。

(八) 简易程序的适用

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均规定简易程序, 但是与民事诉讼简易程序只能适用于基层人民法院和它的派出法庭不同, 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行政案件也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也就是说中级人民法院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行政案件。

与民事诉讼中的简易程序受案范围不同, 行政诉讼中简易程序适用案件为被诉行政行为是依法当场作出的简易行政程序;案件涉及款额二千元以下的;政府信息公开案件;除了人民法院依职权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外, 当事人各方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 也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对于上诉案件、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 当事人不能约定适用简易程序。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 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 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而民事审判中简易程序的审限为立案之日起三个月, 到期后双方当事人同意继续适用简易程序的, 由本院院长批准即可延长审限, 延长后的审限累计不得超过六个月。

此外, 民事诉讼中存在小额诉讼程序, 行政诉讼中没有。

四、一审、二审的区别

(一) 一审审理期限不同

行政审判中, 除单独受理的第一审行政赔偿案件的审理期限为三个月外, 其他案件与民事审判的一审审限均为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关于审限的延长规定不同。行政案件中, 延长审限的批准权属于高级人民法院, 若为高院审理的一审案件由最高院审批。基层法院申请延长审限的, 应直接报请高院审批, 报中院备案。单独受理的第一审行政赔偿案件的审理期限为三个月。

(二) 二审审查范围和审限不同

行政案件二审适用全面审查原则, 对原审法院的判决, 裁定和被诉行政行为全面审查, 不受当事人上诉请求范围的限制;民事案件适用不告不理原则, 原则上只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问题进行审查, 但一审判决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损害国家利益, 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的除外。二审的审限, 行政案件的二审起算期限自收到起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由高级法院批准, 高级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延长的由最高院批准;民事二审起算期限为第二审立案之日, 判决审限同行政二审为三个月, 裁定的二审审限为立案之日起三十日。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即可。

五、行政审判特有的判决种类

判决撤销或部分撤销, 并可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主要证据不足的;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违反法定程序的;超越职权的;滥用职权的;明显不当的。履行判决: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 判决被告在一定期限内履行。判决确认违法, 不撤销行政行为:行政行为依法应当撤销, 但撤销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行政行为程序轻微违法, 但对原告权利不产生实际影响的。确认违法判决:行政行为违法, 但不具有可撤销内容的;被告改变原违法行政行为, 原告仍要求确认原行政行为违法的;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 判决履行没有意义的。行政行为有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或者没有依据等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 原告申请确认行政行为无效的, 人民法院判决确认无效。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或者无效的, 可同时判决责令被告采取补救措施;给原告造成损失的, 依法判决被告承担赔偿责任。变更判决:行政处罚明显不当, 或其他行政行为涉及对款额的确定、认定确有错误的, 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判决变更, 不得加重原告的义务或者减损原告的权益。但利害关系人同为原告, 且诉讼请求相反的除外。

参考文献

[1][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王亚新, 刘荣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33.

[2]公丕祥.马克思法哲学思想论述[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2:28-44.

民事诉讼法 审判监督规定 篇8

内容摘要: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是对多年司法改革成绩的全面总结,本文围绕检察机关民事检察监督的主要内容,从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制度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入手,着重分析检察机关在执行《民事诉讼法》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并对如何加强和改进民事检察监督工作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发挥民事检察监督的法律作用,维护司法公平与公正。

关键词:三位一体 公益诉讼 一次性原则 监督结构

一、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制度体系中的角色定位

(一)检察机关民事检察的发展及与法院的博弈

新中国成立后,有关民事检察的立法最早见于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试行组织条例》。1988年6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向各省发出《关于开展民事诉讼监督调查研究和试点工作的通知》。1990年9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民事、经济、行政诉讼法律监督试点工作的通知》,分别在四川、河南等6省(市)开展民事、行政诉讼监督试点工作。《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实施后,检察机关开始全面履行检察监督职能。最高人民检察院相继出台了有关民事检察的一系列司法性文件。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在民事检察监督上经历了从认识分歧到实践对抗、从立法部分确认到再实践的对立到统一的过程。针对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间的博弈,全国人大并未及时作出回应,民事诉讼制度一直处于立法授权、司法性文件延伸和扩展法律、立法限制性吸收司法性文件的一种循环发展状态之中。

(二)检察机关民事检察在民事诉讼体系中的作用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进一步落实了《宪法》中规定的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责,拓展了检察监督范围,由过去对法院民事审判活动的监督变为对民事诉讼的监督,并赋予了对民事执行活动和生效调解书监督的权力。增加了监督方式,最为明显的是规定了同级监督的检察建议方式,基层检察机关对符合《民事诉讼法》第200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生效判决、裁定和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调解案件可以直接向同级法院发出检察建议。强化了监督手段,规定检察机关因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提出检察建议或抗诉的需要,可以向当事人或案外人调查核实有关情况。优化了监督结构,表现为对裁判结果、审判程序和执行“三位一体”的监督结构。应该欣喜地看到,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确实从制度上强化了民事检察监督,尤其是对调解案件和执行案件的监督有了法律依据,并赋予了调查核实权,在司法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我们更应该看到,整个民事诉讼制度的构架是以法院民事审判活动为中心,兼带民事法律监督,其优先考虑的是如何利于民事审判和诉讼,民事检察监督只是作为完备民事诉讼法律体系的构成部分,并未成为核心内容,检察机关民事检察监督仍未能破冰。

(三)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体系中的定位

《宪法》将检察机关定性为法律监督机关,宪法定位也决定了检察监督工作的难度和作用发挥。检察机关被冠以监督的帽子,其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得不到被监督者的支持,甚至是抵制、对抗。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虽然增加了民事检察监督的手段和方式,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实质上,检察机关除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外,其通过支持起诉、促成和解、息诉罢访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并不逊色于纯粹的法律监督作用,仅是基于绩效考核的制约,不得不凸显监督工作。因此,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体系中既担当法律监督的责任,又依托法律监督积极发挥着保护各类主体合法权益、定分止争等监督职责以外的重要作用。

二、检察机关执行《民事诉讼法》所面临的三大问题

(一)公益诉讼问题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了公益诉讼,但未赋予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权力,《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同样未解决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问题,仅是明确了起诉条件、管辖、案件处理方式等问题。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亦未解决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问题。公益诉讼应指有法律明确授权的国家机关、负有相关职责的社会团体以及公民个人对违反法律、法规而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有权通过向法院起诉,以纠正违法者的违法行为并要求其承担法律责任的诉讼活动。为防止公民个人提起公益诉讼而导致“诉讼膨胀”的现象,必须对此加以限制,而由授权机关作为公益代表提起诉讼。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责无旁贷的对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实施检察监督,并通过诉讼的方式借助人民法院的司法强制执行力去实现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能够起到很好的补充、协助国家管理社会的作用。当下基于缺乏法律授权,检察机关尚不能提起公益诉讼,而法律规定的有关机关和组织对《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的执行并不理想。因此,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是当前检察机关执行《民事诉讼法》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对诉讼结果的案件监督问题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涉及对诉讼结果案件的监督增加了五项新内容:一是增加了同级监督的检察建议方式。检察建议赋予了同级检察机关对同级法院的监督权力和方式,但其司法实践效果却并不理想,法院以各种理由对同级检察机关的检察建议不予接受,案件无法进入再审程序,检察建议的作用得不到发挥。二是增加了调查核实的监督手段。调查核实是一项新的监督权力,但其范围只能局限在提出检察建议或抗诉的需要,而不适用对审判程序中审判人员违法行为、执行活动等的单向型监督,除非与诉讼结果监督捆绑在一起的复合型监督。三是增加了对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生效调解书的监督。对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生效调解书,可以提出抗诉或检察建议,国家利益包含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国家安全利益等,国家利益的范围并非由行政机关认定,而是经法律认可的表决程序确定。社会公共利益是指社会全体成员所享有的利益,其与国家利益存有重合,但并不等同。目前对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界定尚不明确,产生的认识分歧较多,致使在司法实践中没有统一细化的参照标准。《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规定,“人民检察院抗诉或者再审检察建议所主张的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理由不成立的,裁定终结再审程序。”该条款直接预示着法院与检察机关在对“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认识上必将产生分歧,检察机关对调解书的监督必然不畅。四是增加了申请民事检察监督的前置条件,即以向法院申请再审为前提。从司法实践来看,大量的申请再审案件均被驳回,进入实体再审的案件寥寥无几,但并非所有的驳回再审裁定都正确,检察机关却不能对再审裁定进行监督,只能针对原生效裁判,因此申请人仅对驳回再审裁定请求监督的申请,检察机关无从启动监督程序。五是规定了申请民事检察监督的“一次性原则”,即检察机关对当事人申请检察建议或抗诉作出决定后,当事人不得再次向检察机关申请。但根据《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试行)》的规定,上级检察机关可以撤销或变更下级检察机关作出的决定,即当事人若不服检察机关作出的监督决定,可以采取某种形式使得上级检察机关启动内部监督程序,这实质上是对申请监督“一次性原则”的突破。同时,《民事诉讼法》第198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因此,对已经由检察机关作出不提出抗诉或检察建议等决定的案件,法院院长认为确有错误并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应当予以纠正,对此应当如何处理缺乏规定,由此可能会引起法院与检察机关的适法冲突。

(三)对执行活动的监督问题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虽增加了检察机关有权对民事执行活动监督的条文,但仅是原则性规定,检察监督的范围、对象、效力等均不明确,致使出现检察机关和法院“打架”的现象。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活动监督的范围是否仅限于对法院执行活动的监督,还是包括对执行当事人及其他参与人的执行活动等的监督。其监督对象是否仅限于对执行生效裁判文书、调解书的监督,还是包括对仲裁裁决、公证债权文书等执行的监督。其监督的效力问题尚未明确,仅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在部分地方开展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试点工作的通知》和《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试行)》中作了一般性规定,法院收到检察建议后应在1个月作出处理并书面回复检察机关及有关跟进监督的规定。同时,对法院执行作为、不作为、怠于履行职责等行为的监督也缺乏必要的监督手段。可以说,检察机关对法院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仅是停留在形式上,很难切入实质,对执行人员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越权行为等情形的监督就更加困难。除监督难之外,在今后可能有大量的执行难、执行信访等类案件流入检察机关,对此类案件的处理也是检察机关将要面临的严峻问题。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事检察监督

(一)民事检察监督结构的调整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开展好民事检察监督首先是思想结构的调整,必须逐渐改变以刑事检察工作为主的工作思路,着力增强对民事检察工作的重要性认识,科学、合理地分配人力、物力,提高民事检察监督工作的能效。结合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民事检察监督工作应重点抓好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的监督,执行活动的监督和审判、以及执行人员涉嫌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等违法行为的监督。法院作出的生效裁判、调解书直接涉及到当事人的实体权益,是彰显司法公平、公正的鲜活载体。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除拥有公正的裁判外,尚需依赖法院的执行,“执行乱”仍为荆棘,触之痛入骨髓,因而必须有理有据地加大对执行活动的监督。法官的行为直接关系到裁判结果的公正性和执行活动的合法性,必须加强对法官行为合法性的监督,保障民事诉讼活动的廉洁性和高效性,提高司法公信力。

(二)强化对诉讼结果的监督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实施后,检察机关受理的不服生效裁判、调解书案件数量大幅上升,其中有些案件的处理合法但不合理,不符合民法公平原则,这就涉及到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问题,如对精神损害赔偿金、违约责任的裁量幅度,法官因各种原因未根据案件法律事实及当事人的实际情况等作出裁量,致使案件的处理缺乏公平性。当事人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作为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将其所有的希望寄托于检察机关,但不符合抗诉或检察建议条件,若检察机关简单的作出不支持监督申请决定,将会引发当事人的极大不满,甚至极端行为,久之累积,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将会更加突出。因此,检察机关应加强与法院执行等部门的联系,在执行中促成当事人以达成和解协议等形式公平的解决纠纷。

(三)明确案件的终结处理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拒绝平庸中考600字满分作文下一篇:《核舟记》教学参考

付费复制
文书易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