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上练习一教案

2024-06-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苏教版六上练习一教案(精选11篇)

苏教版六上练习一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认识、了解俗语,懂得具体俗语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发现并搜集俗语。

2、诵读积累十二个和中国传统戏剧有关的词语。

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4、学会在遇到被别人误会的时候,冷静、诚恳地解释。

5、学写毛笔字。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学生读题,问;这句俗话是什么意思?(2)学生根据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知识来回答。(教师:有具体的含义)(3)教师提问:这句话在日常生活中用得多不多?(使用广泛)(4)小结。(像这样的句子叫俗语,它是为群众所喜爱并广泛使用的语句,有着具体的含义)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五个俗语,看看各自是讲什么的。(有的讲自然风光,有的讲乡土特产,有的是讲民风民俗的)(2)师提问:这些俗语分布很广,你们听说过吗?(都是比较有名的,学生大部分应该听说过)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词语。

(1)出示词语,请同学自由认读。

(2)全班交流,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3)同座的同学讨论每条词语的大概意思。(4)学生练说这些词语的意思。(让学生知道这些都是和中国传统戏剧有关的词语)(5)通过读讲词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分类积累词语。

(6)学生练习背诵。

2、积累反馈。

(1)指名读。(2)集体练读。(3)集体齐背。(4)指名背。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姥姥的剪纸》。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巨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哪些字与相邻的字繁简相差较大,笔画的间架要匀称。(5)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整体布局和“清清爽爽、剪纸、梦境”等词的间架结构。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戒教育)(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阿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四、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读一读题中所列的三种情况。(思考怎样去解释)(2)分组分问题练说。(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解释时态度要诚恳,心平气和地把事情的原委说清楚)(3)让学生从题中提供的三种情况中,任选一种,认真阅读、领会,并要想清楚以下一些问题:向谁解释々解释什么?怎样解释?(4)每组推荐代表表演,师生评议。

3、反馈。

(1)评议后.让同学自由上讲台说说自己被误会时是怎样解释的。

(2)推选一名同学上台谈谈自己本次口语训练的收获。(可以从材料准备、语言组织、表达时的经验等几方面谈)(3)评议小结。(说话的语气和态度要得体.说话要通顺连贯.声音要响亮,速度要适中)

五、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大家欣赏。

2、学生对照自己的毛笔字谈感受。

3、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字是“即、吹”。

4、指导。教师边范写边讲解“即、吹”的书写方法。

5、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5、练习。

苏教版六上练习一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方程的解法, 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 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 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 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方程的解法, 会列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 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导入:同学们, 经调查, 我们班大部分同学的年龄是12岁 (虚岁) , 也可以通过推理推算出来, 7岁入学, 在学校学了五年, 正好是12岁。老师今年是39岁, 师在黑板上板书39和12。下面请同学比较一下老师和你的年龄, 并用一句话把比较的结果说出来, 注意启发引导学生说出:“老师的年龄比我年龄的3倍还多3岁”, “老师的年龄比我年龄的4倍少9岁”。两种说法都可以。接着问, 明年呢?“老师的年龄比我年龄的3倍还多1岁”。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年龄话题引入, 并训练学生对两数大小比较, 为新课分析数量关系作理解铺垫。把抽象的数量关系分析生活化, 利于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一、在现实问题情境中分析数量关系, 列出方程, 探索解方程的方法——教学例1

(一) 在情境中分析数量关系, 提出问题

1.师谈话进入情境:孙悟空跟随师父历尽千辛万苦从西天取来大量经书, 藏在古城西安的大雁塔中。大雁塔和小雁塔是著名的古代建筑。 (出示大雁塔和小雁塔的图片) 这节课, 我们先来研究一个与这两处建筑高度有关的数学问题。 (出示例1的一部分“西安大雁塔的高度比小雁塔高度的2倍少22米”, 暂不出示所求的问题)

2.师让生读出这段文字并提问:谁比谁少22米?让学生明白“大雁塔高度和小雁塔高度的2倍比, 少22米, 可以把小雁塔高度的2倍看做一个整体。”

师进一步启发:这句话清楚地说明了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关系, 请同学们用数量关系式表示出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

出示学生可能想到的等量关系式: (1) 小雁塔的高度×2-22=大雁塔的高度; (2) 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 (3) 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

3.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个等量关系式。师:经测量小雁塔高度是43米, 你能利用这个关系式口答出大雁塔的高度吗?学生口答, 师板书:2×43-22=64 (米) 。

【设计意图】运用数量关系直接求出高度, 体会顺向思维。既感受数量关系的价值, 又为下面的逆向思维作出对比准备,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下面列方程时也要像这样顺向思维进行思考。

4.师:如果知道大雁塔的高度是64米,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小雁塔的高度是多少米? (出示“大雁塔高度是64米”和“小雁塔高度是多少米?”把例1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在清楚数量关系的基础上, 学生已经把问题迁移到需要用逆向思维考虑解决的问题上。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突出解决问题是学生自己的学习需求, 也为他们探索解答作出心理准备。

(二) 根据等量关系布列方程, 同时唤起有关方程的旧知

1.生观察第一个等量关系式, 师提问:在这个等量关系式中, 这时哪个数量是已知的?哪个数量是我们去求的?

追问:让你求小雁塔的高度怎么办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可以列方程解答。如果学生列出正确的算式进行解答, 师给予肯定, 再引导学生用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

师明确方法, 并提示课题:这样的问题可以列方程来解答。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师谈话:我们在五年级已经学过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结合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 谁来说一说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一般要经过哪几个步骤?

生能大概说出“写设句、列方程、解方程和检验等即可。

3.让学生先自主尝试设未知数, 并根据第一个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解:设小雁塔高x米。

2x-22=64

【设计意图】经历由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在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中, 先由情境抽象成数量关系式, 再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实现了学生在逐步抽象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的方法, 体现了数学的简洁性和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三) 自主探索解方程的方法, 体会转化的思想

提问:这样的方程, 你以前解过没有?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 你能解出这个方程吗?

交流中明确:首先要应用等式的性质将方程两边同时加上22, 使方程变形为2x=?, 即把用两步计算的方程转化为一步计算, 变新知为旧知, 再用以前学过的方法继续求解。

要求学生接着例题呈现的第一步继续解出这个方程。学生完成后, 组织交流解方程的完整过程, 核对求出的解, 并提示学生进行检验, 最后让学生写出答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方程解法的过程中, 体会运用转化策略, 把两步转化成一步、复杂转化成简单、新知转化成旧知。

(四) 思考其他方法, 感受解法的多样化

1.提问:还可以怎样列方程?

学生列出方程后, 要求他们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列出的方程, 并说说列方程的根据, 以及可以怎样解列出的方程。如果学生不能列出其他方程, 师不能作硬性要求。

2.引导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列方程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你能说说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大致步骤吗?其中哪些环节很重要?

引导学生关注:⑴要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寻找等量关系, 而且一般要找出最容易发现的等量关系;⑵分清等量关系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 用字母表示未知量并列方程;⑶解出方程后要及时进行检验。 (师板书:找等量关系;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并列方程;解方程, 检验。)

【设计意图】通过解法的多样化, 使学生明白可以根据自己学习实际和思维习惯分析数量关系, 列方程解决问题, 同时训练学生思维, 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自主尝试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注意比较例题, 进一步形成解决问题模式——自主合作学习“练一练”

“杭州湾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全长大约36千米, 比香港青马大桥的16倍还长0.8千米。香港青马大桥全长大约多少千米?”

谈话:我们已经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下面就请同学们试着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做“练一练”。

1.先让学生读题, 并设想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合作交流。交流前要出示交流顺序提示:⑴说说找出了怎样的等量关系;⑵根据等量关系列出了怎样的方程;⑶是怎样解列出的方程的;⑷对求出的解有没有检验。

3.最后让学生核对自己的答案, 检查自己的解题过程。

针对学生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包括用算术方法) , 教师在提出主导意见的基础上要予以肯定。

4.启发思考:这个问题与例1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提炼出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和解形如ax±b=c方程的一般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独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 在探究中学会合作。

三、运用方程策略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牢固形成解决问题模式 (建构牢固的数学模型) ——做“练习一”的第1~5题

谈话:在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有两个方面要引起我们重视, 一个是寻找等量关系, 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具体数量;另一个就是解方程。下面我们就对这两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训练。

1.做“练习一”第1题

“解方程。4x+20=56 1.8+7x=3.9 5x-8.3=10.7”

先让学生说说解这些方程时, 第一步要怎样做, 依据是什么, 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反馈时, 要在关注结果是否正确的同时, 了解学生是否进行了检验。 (三个同学到黑板上板演, 其他同学选做一题。)

2.做“练习一”第2题

“在括号里填上含有字母的式子。

(1) 张村果园有桃树x棵, 梨树比桃树的3倍多15棵。梨树有 () 棵。

(2) 王叔叔在鱼池里放养鲫鱼x尾, 放养的鳊鱼比鲫鱼的4倍少80尾。放养鳊鱼 () 尾。

学生独立完成后, 再要求学生说说写出的每个含有字母的式子分别表示哪个数量, 是怎样想到写这样的式子的? (把题目中的多、少改成少、多让学生再表示)

3.做“练习一”第3题

“猎豹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 时速能达到110千米, 比猫最快时速的2倍还多20千米。猫的最快时速是多少千米?”

谈话:同学们, 我们既能准确地找到等量关系, 又能正确解方程, 那么我们就具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就请同学们独立解决一个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 指名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进一步突出要根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4.课堂作业:做“练习一”的第4题和第5题。

“北京故宫占地大约72公顷, 比天安门广场的2倍少8公顷。天安门广场大约占地多少公顷?”

“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 最大的鸟是鸵鸟。一个鸵鸟蛋长17.8厘米, 比一只蜂鸟体长的3倍还多1厘米。这只蜂鸟体长多少厘米?”

【设计意图】在巩固训练和应用策略阶段采用先部分后整体的练习步骤, 进一步深化认识, 并在体验中达到知识和技能的内化。

四、总结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 体会方程的思想和价值——学生拓展设计

1.学生拓展设计

师:请同学们回到课前, 我们师生关于年龄的对话中, 看39岁和12岁, 你能设计一个用今天所学的策略和方法解答的实际问题吗?

师要多听学生的发言, 考虑学生所说数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提出问题的贴切性并作出评价和概括。

2.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没有疑惑的地方?教师同时总结, 方程是我们解决问题很重要的一个策略, 正确地运用方程, 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尤其是用算术方法不容易解决的一些问题。我相信同学们经过今天的学习, 对方程会有更深的认识, 并在以后的学习和运用中进一步学好和用好方程。

苏教版六上练习一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词句的方法,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霍金非凡之处,体会他不仅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是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学习课文按时间顺序记述人生经历的写作方法。

2.学习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

【教学难点】霍金面对困难不屈服,坦然面对残酷命运的乐观顽强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整体感知非凡

1.(齐读课题)轮椅上的霍金

2.复习词串

3.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一位非凡的科学家霍金的?

二、了解成就,感受不断求索

过渡:医生曾诊断身患绝症的霍金只能活两年,但他一直顽强地活了下来,并且正是在这种令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中成为了世界公认的科学巨人。

1.读读第四小节,找一找霍金取得了那些成就?

交流,补充资料

同学们,霍金的每一项成就都是那么辉煌,课文仅仅选取了其中的三项,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霍金非凡的成就吧!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看取得这些辉煌成就的霍金(一起读)

此时,我们再看看他所取得的成就,你想说什么?让我们怀着对霍金深深地敬仰读好这段话。(齐读)

2.你知道霍金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呢?让我们再次默读课文4-7小节,划一划有关句子,想一想(生自读思考后交流)

在令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中,霍金就是靠着一种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成为世界公认的科学巨人,他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

所以,我们说“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更因为„„。他不断求索的„„感动了大众。”(再次引读)

四、品读语言,感受伟大人格

1.一位女记者在一学术报告结束前“深深景仰之余,又不无悲悯地问:‘„„?’”

但是(引读第10小节)“这个问题显然有些(唐突和尖锐),报告厅内顿时(鸦雀无声,一片静默。)”大家都在等待霍金的回答,那霍金是如何回答的呢?让我们一齐把霍金的心声表达出来。(齐读)我的手指还能活动; 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终身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 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2.指导朗读

3.哪句话最让你激动?(交流)

4.去年的5月12日14时28分,是全中国人心碎的日子,看看汶川地震灾区的孩子们,转瞬间学校变废墟,家园坍塌,有的了爸爸、妈妈,有的失去了老师、朋友,有的变成了残废,他们亲身感受着命运的残酷。霍金不能写字,不能说话,但他牵挂着这些孩子,想对孩子们说几句话,假如你就是霍金,你想说些什么?请同学们拿出笔,在老师下发的纸上尝试着写一写。

孩子,交流。

霍金来信勉励经历地震灾难的人们。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一起读)

无论生活多么糟糕,人总能有所作为。只要生命还在,希望就在。

五、总结

同学们,学完课文我们知道,虽然命运残酷,但霍金凭着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成为了一个(齐说)非凡的科学家。

六、作业

课外阅读(选其一)。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板书设计:

命运残酷 轮椅上的霍金 成就辉煌 非凡的科学家

苏教版六上习作2教学设计 篇4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整个过程写下来。要求内容具体,写好人物的表情、动作、心理活动。教学要求:

1、回想爸爸妈妈对你的无限关爱,对爸爸妈妈认真地表达你的爱。

2、表达爱的时候,要看着爸爸妈妈的眼睛,动情地说,也可以写在纸上给他看。

3、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整个过程写下来。

4、要求内容具体,写好人物的表情、动作、心理活动。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

1、老师有感地配乐朗读儿童诗《雪人》。

2、把心中的爱表达出来吧!爱——就是要大胆地说出口。(板书:表达我的爱。)

3、学生齐读儿童诗《雪人》。

二、回忆过程

大家还记得那次你对爸爸妈妈表达自己爱的经过吗?有的人是亲口告诉爸爸妈妈的,有的人是纸上写的,把你们的纸带来了吗?

1、引导口述事情的经过。

2、交流,互评。

3、老师适时点拨:自己的动作描述要细腻,还应说出爸爸妈妈的反应,及“我”当时的心理活动。

三、再忆起因、结果。

1、.谁来说清楚事情的起因?

2、小结:语句要简洁,交代要清楚。

3、能把你的感受和大家分享吗?

四、学生修改,最后誊情

1、学生作文,力求做到成文迅速连贯,一气呵成。

2、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尽量避免打断学生的思路。

3、教师采用“对比评改”的方法,选择一篇较好的,一篇较次的习作,让学生讨论比较,从中获益。

苏教版六上练习一教案 篇5

(一)多管齐下,理解含义。

1.反复朗读,理清文意。让学生在充分练读的基础上,选读一小节参加班级的“朗读擂台赛”。学生在琅琅的读书中,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

2.小组合作,探究文意。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引导学生把已经理解的句子和小组中的伙伴共享,把不懂的提出来和大家探讨,这样可使学生之间有机会相互帮助,既能获得同伴的创新信息,又可促使多方位互动,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

3.大组交流,领悟真理。这一环节采取“小组对抗赛”的形式,全班同学分四组展开比赛,每次一组选一人解释一句格言的含义,正确的话就为小组加5分,如果能举一个例子说明名言的含义就加10分。

(二)可以联系其他的古今贤文。

古今贤文(合作篇)

人心齐,泰山移。独脚难行,孤掌难鸣。水涨船高,柴多火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块砖头砌不成墙,一根木头盖不成房。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根竹竿容易弯,三根麻绳难扯断。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知已知彼,将心比心。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豆角开花藤牵藤,朋友相处心连心。

古今贤文(劝学篇)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身怕不动,脑怕不用。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熟能生巧,业精于勤。

古今贤文(读书篇)

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

好曲不厌百回唱,好书不厌百回读。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默读便于思索,朗读便于记忆。初读好书如获良友;重读好书如逢故知。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有我师。

古今贤文(环保篇)

环保环境,人人有责。树木成阴,空气清新。绿了大地,润了人心。功在当代,造福子孙。山上树木光,山下走泥浆。治山治水不栽树,有土有水保不住。植树造林镇风沙,遍地都是好庄稼。

古今贤文(志向篇)

山立在地上,人立在志上。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钢。鸟要紧的是

翅膀,人要紧的是理想。胸无理想,枉活一世。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虎瘦友心在,人穷志不穷。立下凌云志,敢去摘星星。有志周行天下,无志寸步难行。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年怕中秋月怕半,男儿立志在少年。般大不怕浪高,志大不怕艰险。没有爬不过的山,没有闯不过的险滩。见异思迁,土堆难翻;专心致志,高峰能攀。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实践是实现理想的阶梯,知识是实现理想的翅膀。不学杨柳随风摆,要学青松立山冈。

作业布置:

摘抄名言,进行课外拓展。

苏教版六上练习一教案 篇6

1、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

2、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

3、记事的内容具体,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心明确。教学准备

搜集小时候的老照片或珍藏的能引起童年趣事的有关物品。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同学们,大家都会唱《童年》这首歌吧!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你看,那会飞的梦,那冬阳下的骆驼队,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今天,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二、明确范围,简要指导。

1、指名读“作文内容”,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

2、拿出事先准备的老照片,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的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3、教师简要提示。

①要突出“趣”字。(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发现,要有反思……)

②要根据我们农村的特点而展开。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可以是钓龙虾,可以是玩泥巴,可以是帮父母干农活……

第二课时

一、范文引路,讨论写法。

1、读范文《爸爸逗我玩》。

2、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先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1)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有意思吗?有趣吗?

(2)范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里活动的描写怎样?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

(3)“好笑”、“有意思”中蕴涵什么呢?你有体现你个性的有趣的事吗?如果有请马上写下来。

二、快速习作,教师巡视。

苏教版六上练习一教案 篇7

授课课题 整理与练习(一)

教学基本

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第十一册P66的整理与练习T1-7。

教学

目的

和要

求 1、使学生明晰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体验自己的学习收获,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沟通分数除法与乘法的关系,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3、通过练习,提高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及难点 明晰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及手段 本课让学生经历知识梳理的过程,培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增强数感,发展数学思考。

学法指导

观察思考并讨论练习。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教学

环节

设计

一、回顾与整理

1、回顾: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小组讨论:

(1)怎样计算分数除法?

(2)列方程解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时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整理与练习T1

(1)学生先在书上完成,完成后校对。

(2)将做错的展示在黑板上,讨论做错的原因。

(3)让学生说一说,做分数除法要注意些什么?

2、完成整理与练习T2

(1)分组练习,并指名板演。

(2)注意了解学生计算中典型的错误,引导学生分析错因。

三、提高练习

1、对比练习

(1)出示第4题

(2)比一比,这三道题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分别怎样解答?

2、分析数量关系

(1)分别画出第5、6、7三题的关键句,并相互说一说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式。

(2)第5题可以怎么解答?第6题呢?

(3)第7题可以先求什么?还可以先求什么?

业 整理与练习T5-7

板书设

执行

情况

与课

后小

周次 8 课次(本周第几课时) 3

授课课题 整理与练习(二)

教学基本

内容 第十一册P58例4和练习十一T9-14。

教学

目的

和要

求 1、引导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或通过画线段图进一步探索、体会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培养学生创造性。

2、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反思本单元的学习情况,并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恰当的评价。

教学重点

及难点 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及手段 本课让学生经历知识梳理的过程,培养分析、比较、评价、反思等能力,增强数感,发展数学思考。

学法指导

学生仔细审题并积极解答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预习完成书本练习的内容。

教学

环节

设计

一、探索与实践

1、提问: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什么?

你能举个这样的例子吗?

2、探索: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证明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3、实践:分析讨论第9题。

(1)出示第9题

(2)讨论:怎么判断他们各买的是什么水果呢?

①能算出各人各买了多少千克水果吗?

②每人买水果都用的多少元钱?

能算出所买水果的单价吗?

③根据算出的单价,能判断出各人买的是什么水果吗?

4、小结。

二、评价与反思

1、在学习分数除法这个单元的知识时,你--

(1)能积极探索计算方法,并和同学交流吗?

(2)能正确计算吗?

(3)能联系学过的知识,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吗?

(4)能正确、有条理地说明解题的思考过程吗?

2、你认为自己在上面的这几个方面中,哪些方面比较好,哪些地方还需要努力?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业 写一份本单元的反思小结

板书设

执行

情况

与课

后小

苏教版六上练习一教案 篇8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2页的7-1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进一步理解退位减的口算过程。

2、能正确地、熟练地口算出已经学过的计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教学重点: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和减法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原理和退位方法。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

69一9= 78一7= 32一7= 84一6 = 46一8= 23一6= 55一8= 60一6= 83一9=(直接说得数,并指名说说84一6、60一6你是怎样算的?)

二、口算练习

1、练习十二 第7题

(1)学生看题,说说每只小兔要怎样算,明白两只小兔要用每个数分别减身上的7和9,算出得数。

(2)学生计算并写出得数后交流结果。

2、练习十二 第8题 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1)教师记时,三分钟时间,看看你能对几道.(2)学生练习,到时间后交流得数。

(3)提问:中间一组题,51-2,74-6 差的十位上为什么比被减数少一个十?

3、练习十二 第9题

(1)先指名说说每题的得数是几十多。(2)指名估算,说明理由。(3)学生独立口算。(4)开火车交流。

三、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1、练习十二 第10题

(1)仔细观察提问:题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小男孩要折32个纸鹤,已经折了6个,还要折多少个?)

(2)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时提问“求还要折多少个”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

么?怎么算?(32-6=26(个))(3)集体口答。

2、练习十二 第11题

(1)出示情境图。观察图上商品价格,了解各人买的什么。请学生描述图意。(2)提问:小刚比小雪多用多少元?(34-8=26(元))(3)提问:小雪比小东少用多少元?(20-8=12(元))(4)提问:小东比小刚少用多少元?(34-20=14(元))

(5)小结:解决问题时,要找出和问题有联系的条件再列式。要能正确列式解决,先要想想这两个条件和问题有什么联系,弄清数量关系。

四、总结评价

这节课练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你有什么新的进步? 板书设计:

练习十一(2)34-8=26(元)20-8=12(元)

苏教版六上练习一教案 篇9

一、教材分析:

这个训练共安排了五个项目,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学用字词句。

2、读读背背。

3、做做说说。

4、写好铅笔字

5、口语交际 教学要求:

1、结合生活实际,学用字词句。

2、读背成语和儿歌。

3、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进行综合性语文练习。

4、写好“走之底”的字。

5、口语交际,向别人介绍自己“

六、一”儿童节这天参加过的活动。

二、教具安排:卡片 田字格

三、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第一项

一、谈话导入,读题。

师:家,多温暖,多幸福的地方。你们喜欢自己的家吗?能不能向同学介绍一下你的家。指名说。

师:在你的小房间里都有些什么? 教师讲清题目的要求。

二、指导读词串。

1、(出示词串字词)

师:请借助拼音认读生字,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学生自读。

指名读,学生、老师共同正音。

2、指导字音:铃 屏,要读后鼻音;脑,要读鼻音。

3、诵读词串,明了房间与用具的关系。

三、看图粘贴卡片,写生字卡。

1、拿出准备好的生字卡片,发给学生。自己读读手上的生字卡片。四人小组交流学习。学习内容:把手中的生字卡片与同伴交流,读准字音,共同学习词串,朗读成诵。

2、出示房间挂图:你能把手中的生字卡片粘贴在相应的图上吗?

3、粘贴练习,建立图像与词语的联系。

师:如果我们把这些词语贴在家里相应的地方,我们经常认认,就能记住啦,回家试试看。

四、说说自己的卧室里摆放了哪些东西,用表示有关用具的词语说话。

师:说得真好!今天学的词儿里大多是我们熟悉的字,大家愿意抄一下,把它们写得很漂亮吗?

学生抄写词串。

第二课时 教学第二项

一、读题、审题。

二、看题中的内容。说说我们要学习什么。

三、指导学成语。

1、出示:漫山遍野 绿叶成阴 天长日久 树大根深 借助拼音自己读成语。

2、教师范读。

3、四人小组读成语。

4、理解成语的意思。(看图理解,学生只要说出大概意思。)漫山遍野 绿叶成阴:山野上长满了树木,树木的枝叶非常茂盛,在地面上留下大片的树叶,真是绿阴如盖。

天长日久 树大根深:时间长,一棵棵小树就会长成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

四、练习。

1、看图熟读成语,想象成语描绘的情景。

2、四人小组学习:

学习内容:熟读成语,练习背诵,看哪四人小组学得又快又好。

五、反馈。

请四人小组背诵。全班背诵。

六、学习儿歌。

1、借助拼音读儿歌。自由读、同桌读。

2、指名读。老师正音。

3、教师范读。

看图,小孩在干什么,表达了什么意思?

师小结:这首儿歌告诉我们在困难面前,只要有勇气、有决心,就可以战胜它。四人小组练读儿歌。

指导朗读,要注意正确停顿和重音。分男女生读。

遇到困难你们害怕吗?我们应该怎样做? 全班齐读,练习背诵。教学第四项

一、审题。

二、出示:远 迎 运

1、指名认读。

2、了解三个字的结构及笔顺规则。

这三个字的部首是什么?它们是什么结构的字?它们的笔顺规则是什么?指名说说三个字的笔顺。

3、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出的描红要求和写字要求。

三、指导书写。

1、“走之底”的位置:在田字格中的左半格,起笔“点”居左上格,第二笔的“横折折撇”在左半格横中线的位置起笔,最后一笔是平捺。

2、迎:第二笔“竖提”在竖中线上,“横折钩、竖”要紧靠竖中线,结构要紧凑。

3、老师范写。

四、练习。

(播放轻音乐)让学生按照要求认真练习描红、仿影和临写,教师进行个别辅导。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五、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的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问题,进行矫正。

第三课时 教学第三项

一、读题、审题。

1、让学生说说该项练习的要求是什么。

2、让学生把在课余时间收集到的自己喜欢的体育比赛或体育明星的照片拿出来,老师讲明要求,进行指导。

二、小组讨论

每个人说说自己所喜欢的体育比赛和体育明星,并把自己平时了解到的、查找到的资料与同学交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参与意识。指名当讲解员,把自己收集的图片讲给大家听。

还有谁也想当讲解员?把自己的所爱讲给同学们听。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讲,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布置展览的要求

你们每个小组讨论得都很好,心中一定想好了如何将展览布置得别具一格,现在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

四、开始活动

学生动手布置展览,老师进行巡视、指导。

老师可以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

五、活动评价

师:刚才,通过同学们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完成了你们手中的展览布置,这充分说明了你们的聪明才智,只要自己肯努力,只要与同伴团结协作,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六、展览展示

让同学们欣赏自己的杰作,老师给予最充分的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第四课时 教学第五项

一、读题

1、提示口语交际的话题。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图下面的文字,明确本次说话练习的要求。

二、指导说话

1、引导学生回忆。

“六一”儿童节那天,我们学校开展了什么活动?你都参加了哪些活动?

2、观看录像,调动学生说话的欲望。

三、扩展练习

1、除了学校的活动,爸爸妈妈都带你参加了哪些活动?你最喜欢的是什么活动?

2、四人小组交流。

3、指名上台说。

苏教版六上练习一教案 篇10

课  题 练习2  总92课时

三维目标 1、按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照样子练习写字。

2、朗读背诵儿歌。

3、拼拼读读、画画说说的综合练习。

4、仔细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练习对话。   本课1-4教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重  点  1、写字训练。2、读背训练。3、学习字词句。

难  点 口语交际训练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明确目标、课前预习:一、审题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二、指导

1、指导观察

(1)出示挂图或投影片。

(2)认读拼音词。(3)小结。

2、指导画小手。

(1)出示挂图。思考: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画小手的?画小手需要哪些东西?

(2)指名回答。

(3)小结。

3、指导说小手。

4、拼拼读读。先让学生观察图画,一幅一幅依次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把图画和拼音词结合起来。

三、练习

图上画了什么地方?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样?

5、说说手还能为你为别人做哪些事?从不同的侧面启发学生说说手的用处。

质疑探究、交流展示:

一、审题

1、指名读题,老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3、练习

(1)集体书空练习。

(2)学生在书上的田字格中描红、仿影。

(3)学生在田字格中临写。  作业,认真写出这几课的生字词。

归纳整理、拓展提高

教学第三题

1、指名读第题目。

2、说说题目中有哪些要求。

3、学生借助拼音练读。

4、看图理解儿歌的意思。

5、练习读。 说一说这几句儿歌的意思,用自己的话练习说。

反馈检测、课后训练:

一、审题  二、指导

1、指导学生逐幅看图,说说每幅画的意思。

三、练习

1、指名回答图旁的问题。

2、将两幅图的内容连起来说说。

四、反馈

1、同桌分角色表演。

2、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3、评议。

4、学生演练。

5、评价小结。  2、指导说话。

(1)小猴是怎样问熊猫借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怎样做的?

(2)小猴在干什么?小猴是怎样还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的?

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上练习一教案 篇11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农民劳动的辛苦,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初步了解诗人所反映的当时的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生字卡片、插图、小黑板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诗吗?能背诵吗?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板书:古诗两首。解释“古诗”的意思。诗歌以“首”为单位。

3、先学《锄禾》

二、初读指导

1、板书:锄禾,领读。解释字意。

2、教师范读、领读全诗。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教师用小黑板揭示:锄禾当午粒粒辛苦盘皆

(1)自由拼读,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提醒学生前鼻音的字。

(3)怎么记住这些字?学生自主学习,然后交流。

4、指导朗读,注意重音和停顿。

5、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

1、指导看书上的图。这幅图上,天空中、地面上各画的什么?自由说说图意。

2、当众交流。

3、教师讲“当”、“正是”等字词意思。板书:日当午汗滴盘中餐辛苦

4、讲解。

5、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四、作业

1、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后再组词。

2、读拼音,写汉字。

3、用“辛苦”说、写一句话。

4、用自己的话讲〈锄禾〉的意思。

5、背诵〈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朗读《锄禾》。

2、用自己的话把《锄禾》这首古诗的意思讲一讲。

二、初读指导

1、板书课题,领读。农民什么地方值得人们同情呢?

2、教师范读,领读。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收闲田农夫粟犹自由拼读,读准字音。熟记、练写生字。

(2)指导朗读,注意多音字,重音和停顿。

(3)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

1、教师介绍粟。

2、学生查字典,弄懂“无”和“犹”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所以讲一讲。同桌试讲,共同纠正。结合讲解板书:春一粒秋万颗饿死

4、检查试讲情况,指名讲解。

5、观察课本上的插图,说说图意。

6、为什么丰收农民还要饿死呢?

7、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四、作业

1、画去括号内不恰当的拼音。

2、解释。

3、诗句中“一粒”的“粒”表示(),“万颗”中的“万”表示()。

4、用自己的话讲《悯农》的诗意。

5、背诵《悯农》。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朗读课文。

2、指名用自己的话讲〈锄禾〉、〈悯农〉的意思。

3、背诵〈锄禾〉、〈悯农〉。

4、再次朗读〈古诗两首〉,想: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二、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禾午粒辛苦农收闲夫。

2、这几个字里,你认为哪几个比较好写?说说你是怎么写好的。学生自学后逐字讲每个字写时的注意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适当的补充和小结。

3、按笔顺描红。

三、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

3、选择一首古诗,用自己的话把诗意写下来。

主要板书

20古诗两首

锄禾

悯农

日当午 汗滴

一粒

盘中餐

辛苦

万颗

饿

上一篇:粗心的妈妈下一篇:徒步开幕式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