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数学教学

2024-07-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课改,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数学教学(精选3篇)

新课改,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数学教学 篇1

湖北省竹溪县城关中学 付亚洲

新课程走进了师生的生活,并昭示着强大的生命活力,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青睐。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通过教学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要想走进新课程,使用好数学新教材,搞好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首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为学生今后发展服务的教学理念。将教师由原来知识的传播者的单一角色转化为学习者、教练员、编著者、研究者和引路人,而所有这些都要靠一节节数学课堂教学去实施,新课改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数学教学。

一、数学教学应该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

传统的数学教学重在强调“应度教育”,它把人当成了训练的机器,不考虑学生实际、千篇一律,教学中所花的时间不少,而收效甚微,完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很难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而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让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就要让不同的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目标和成功。苏霍姆林斯基通过对数学课堂的大量观察和分析,得出五种不同的学生。第一种学生是无需任何的帮助就能很容易地解答任何应用题,教师刚刚读完条件就举手要求回答的,而第五种学生没有能力完成中等难度的题目。可以想象的是,当第一种学生已经解答老师布置的所有应用题时,第五种学生也许还难以下手做题。对于这样一种现象,如果教师对全体同学提出的是同一个要求和目标,显然不可能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而当学生达不到老师提出的要求时,他就会产生一种沮丧和失落的感觉,感觉前途是一片黑暗。在我们的教学中,能为不同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学生目标的教师并不多,而此时,有些学生就会因为没能达到老师的目标,而感到失望和沮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让不同的学生看到自己的目标和希望,哪怕是一点点的成功和进步。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引入一种力所能及的,向他们预示着并且使他们得到成功的脑力劳动,总会收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结果的。每一个学生都在尽力靠自己的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时,不同的学生才能真正学到不同的数学。结合这点体会,我教学中,让学生自己确定两个目标:一是一个学期中的大目标,即学期结束时自己在学习、技能方面要达到怎样的目标;二是每节课中的小目标。我给学生设计了《课堂达标情况表》,每人在上课前,选定自己的小目标,通过自己本节课的努力以促使达标,通过分段达小目标而最终实现大目标。另外,我为每个学生建立学生学习数学的成长记录袋,让学生随时看到自己的进步,以期达到人人有所发展和提高。

二、数学教学需把问题生活化,学以致用

数学知识的高度抽象性使人们淡薄了对它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的事实。在以往的数学教材教学中教学基本上远离生活,这样造成教学内容枯燥,使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而新教材在呈现教学内容时,很多内容都是以艺术化的形式,再现了生活常见的数学问题。

如我们在给学生讲什么是同类项时?可先设计下面的问题情境:将一群鸡和一群鸭混合关在一个笼子内,请问会发生什么现象?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们可能会七嘴八舌地说出不同的答案,但俗话说:“你是你,我是我,鸭子不跟鸡打伙”,这就意味着鸡、鸭会各在一边,分出不同的种类,即特征相同的事物是同一类。试想,以此来引导学生来找出3xy和-5xy的共同特征,从而轻松说明什么是同类项的相关知识。

再比如我在讲授“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节时,可试问同学们校园内四四方的草坪为什么总是被踩去上四支角?这个理由其实很简单,因为同学们走路总爱走捷径,即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知识点。

像这样设计的生活常见的场景,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判断,在充满愉快的学习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此时,思维训练是那样的轻松自然、那样的和谐,使数学走进了生活,为生活服务,生活与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问题情境生活化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由此可见,新教材在处理教学内容时,能充分考虑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艺术化地创设具体、生动、活泼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寓教于乐,使他们乐于智力探索,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学习,在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下获得新知。

三、数学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情感态度”。

新理念: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新课标在“总体目标”中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领域,并在“内容标准”中又增加了“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个领域,并在学段教学目标中多次强调加强实际操作、测量、画图等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教学过程,这样,预示数学教学应由传统的以知识为本的教育,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创新教育模式转变。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此,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情感态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具体落实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上,努力使“培养”到位。

首先,教师应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到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着力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数学课程中有着极其丰富的科学家的史料,教师要有意识去挖掘和充实,并渗透到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的创新精神。让学生懂得,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光荣传统的民族,我们的国家要发展与生存,唯一的出路在于不断开拓创新,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方法上要多创设情境,努力营造创新意识的氛围,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数学教学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其次,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口耳授受关系教学模式,克服那种怕学生犯错误而在教学中把实践步骤分得过细,以纳入教案轨道,剥夺学生探索乐趣和深度失败的作法。适时、适度地给学生提供一些易“犯错”的手脑并用的“机会”,放手让学生通过量、拼、剪、拆、画等操作、实验方式,使学生在自己活动的时间空间里自主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探索发现新知。当然,学生动手实践活动,不是单纯的让学生依样画葫芦的机械模仿操作,而应强调学生要有积极的思维参与,手脑双挥,在劳力上劳心。

第三,在自然界和社会中到处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数与形的关系。因此,教师在安排学生的实践活动时,不要局限于课堂,而应让学生到大自然、社会里去,接触大自然的美丽景观和社会的各行各业。千方百计地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为学生开辟智能活动空间,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增加学生手脑活动的频率。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作用和魅力,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也使学生体验到尝试动手的乐趣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快乐。

四、数学教学由“教材研究”转位为“教材、学生双研究”

过去的一些老师在备课时,往往只考虑研究教材,很少想到学生,在上课,也主要是沿着自己的教学思路去“引导”学生,往往以自己的教学愿望将学生巧妙地引入自己的教学设计,因而忽视了学生自己去探究、领悟和感受的过程。

而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不是作家笔下被动的小说,不是画家笔下被动图画,也不是电视电影面前无可奈何的观众,更不是配合老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贫富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所以,应该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即以学生的求知要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教师要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要从“教材研究”转位“教材、学生双研究”。

新课改,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数学教学 篇2

语文老师该深思了: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的无用功还有做多久, 我们如何重新审视作文教学的批阅功能。如何利用作文批阅杠杆, 变“我想写”为“我爱写”呢?

一、用作文批阅、指导方法上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激发写作的兴趣

好的开头就意味着成功的一半。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上好第一节作文课, 第一次作文批阅, 第一次作文讲评, 第一次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刚接班时, 学生接触到新老师, 刚开始作文时, 热情很高, 想知道自己写得怎么样, 想得到新老师的肯定、表扬。老师要抓住时机, 及时评价。笔者在教学时, 就曾利用语文课前五分钟, 或早读时间, 把每位同学作文中最亮点读给大家听。有时, 同学们作文写得好了, 就可以多占用一些时间来评读。这时候, 学生们个个眼睛瞪得大大的, 唯恐把自己的漏掉了。对于学生的作文, 内容和形式不加限制, 顺乎自然, 让学生写自己平时喜欢写的东西, 这样, 学生当然乐于去写。教师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学生的作文, 扼杀富有灵性的, 充满想象力的学生作文, 提倡“蹲下来”看学生作文, 那样一定会与学生产生共鸣, 激发学生创作冲动。

二、用作文批阅、作文指导上来发展学生个性, 培养创新精神

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说的就是实践的重要。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实践空间, 减少对写作的束缚, 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 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这就要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题立意、引发真情实感, 以求得写作的个性化和独特性。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早就说过:假若有所表白, 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 则须合于事理的真际, 切乎生活的实说;假若有所感兴, 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 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 发乎情性的自然。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因此, 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1. 用正确引导作文的方法彻底杜绝说假话现象。

在每次写作文前, 都让大家在审清题目要求的基础上, 理清文题中隐含的要素, 每个学生找出这些要素, 并观察、收集、整理这些要素, 作文课上说一说自己要写的内容。先在四人小组内说, 再选代表在全班面前说, 让大家评评他说的内容是否真实, 如果不真实, 大家可以指出来。这样的训练既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也训练了听说能力, 最主要的是杜绝了作文中说假话的现象。

2. 用正确引导作文的方法可以试着解决写出个性, 有创意的问题。

写出个性, 有创意, 是作文的关键所在。为达到这一目标, 不妨做以下PK: (1) PK文题。我们指导学生把假日花絮、生活浪花记录下来, 并给自己的记录起个题目。然后在班里读自己的题目, 看谁的题目最新颖。评出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5个题目, 给作文加分。学生们为能得到加分, 想尽办法, 给自己作文起一个新颖的题目。每次作文题目五花八门, 为创新的作文起了个好头。 (2) PK构思。一个吸引人的开头, 一个让人回味的结尾, 一个用得恰到好处的词语, 一个巧妙的构思等等, 都可以成为大家学习的东西。可以由别人介绍, 也可以由自己推荐。谁的作文中新东西越多, 得到大家的赞扬也就越多。

三、师、生、家长三位一体共同批阅指导方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作文批阅指导

“学生写作文, 老师改作文”, 是教师过去的一贯做法, 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被排斥在批阅指导过程之外, 他们只能充当被评价的对象, 而无法参与评价过程。其实作文的批阅指导可采取师、生、家长三位一体共同批阅等多种方式, 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作文动态写作中, 成为作文的主体。

我国教育家朱熹曾说过:“教人未见意趣, 必不乐学。”让批阅、指导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让每个学生“心动”, 使批阅、指导成为作文教学中的有利平台。这样的批阅、指导作文教学值得同仁思考、探究。

摘要:学生作文苦, 教师批阅、指导作文更苦。但苦还没有成效, 学生不买老师批阅的账。学生不在乎作文批阅、指导结果, 究其其原因是批阅、指导的形式的单一, 机械。语文教师如何拿起批阅、指导的武器, 合理、适度、多元化的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 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批阅功能,指导功能,兴趣写作

参考文献

[1]卢慕稚, 张莉莉, 赵大悌.新课程与评价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

[2]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新课改环境下教师权威的重新审视 篇3

—、“教师权威”的理性思考

“权威”是指由组织正式授予、被组织成员认可是正确和适当并予以接受的合法权利,是社会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权威是一种社会关系,这种关系保障人们的活动服从于社会确定的目标和规范,并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发挥作用,就是说权威是被普遍承认的组织、集团或个人对一定的社会生活领域起的影响。“教师权威”又称教师的教育权威,是学校教育权威的集中体现,是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制度所授予的,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和管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和服从。

1.“教师权威”是制度权威与个人权威的统一

教师权威既来源于合理的制度因素,即法律因素和传统因素,又来源于教师的个人因素,即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及人格感召力。此时,教师拥有健全的能力,能合理而有效地行使职责。不具有教师的个人权威和威信,仅有制度的授权和社会的认定,则只是形式权威,而不能真正发挥权威的功效;相反,如果仅有教师的个人威信,而没有制度和社会的认可,则不仅会使教师权威失去发挥作用的空间和舞台,也会造成教师利用学生对他的信任,而无视制度和规则,滥用或不合理地运用权威的现象。在运用惩罚的权力时一定要公平,如果给学生留下不公平感将削弱教师权力的影响力。

2.“教师权威”和学生自由的空间

教师的权威不是为了限制学生的自由,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自由,让学生自由地学习、创新地学习。因此,合理的教师权威尽可能给学生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它建立在学生自愿服从的基础上,只有让学生拥有自由才能获得。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自由”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自身能力的教师无疑将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构建的师生关系是对学生的束缚。教师在“圣坛”之上,学生在“圣坛”之下仰拜,有明显的“重知倾向”。新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合作的共同学习者。“崇拜权威等于扼杀智慧”。让学生由“服从者”、“依赖者”向“独立者”、“自由者”转变是唤醒学生的平等意识、培植学生平等意识的关键。合理的教师权威并不是绝对的、僵化的,要求学生的绝对服从,而是为学生的自由保留和释放空间。在学生的课程学习领域,合理的教师权威允许并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和观点提出质疑。

二、新课改环境下理性教师权威的构建

1.把握制度权威

教师的制度权威是社会和国家赋予教师的权威,在新的教育理念中,教师是组织者,而不是课堂的控制者,师生都有责任和义务制定和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决策的过程施加不同程度的影响。课堂管理是保证教师能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手段,但常常把课堂管理等同于“对部分纪律不好、调皮捣蛋的差生”的管束和压制。而事实上,所有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长时间没得到老师的肯定学生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不利于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由于教师的阅历和年龄以及参照性权威和专家性权威的影响,教师必然在教学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权威性。

教师要维持自身权威的永恒性就得正确地运用制度权威。无论是个体的活动还是集体的活动,都必须遵循一些能够引导集体活动顺利进行的程序性的规定,因此,学生正常的自由不能超出这些程序性规定的限制,否则,活动将不能正常进行,集体将一盘散沙。但是这些程序性规定在制定时,应与学生充分地协商,应注重对学生意志的表达,而不能由教师一味独断。在此基础上,如若个别学生的自由超出了以上合理的限度,教师则应行使权威,按照相关的规定对其进行批评、指责,严重的则应予以惩罚。教师所运用的惩罚是以民主的纪律、合理的规则为依据的,这些规则、纪律被绝大多数学生所认可,它代表着集体的意志,教师行使权威对个别学生进行干涉,目的是为了保障整体上大多数学生的真正的自由。

2.加强教师知识权威

知识权威是指教师作为“知识代言人”,具有知识和经验方面的优越感。知识的多少制约教师权威的影响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启发时,在提出意见和建议时,体现出逻辑思维能力,知识结构被学生接受、认可,那么教师就形成了教师权威。教师知识权威是教师的专门知识以及处理知识的能力被认可的表现。对学生来讲,教师是知识的化身,知识让教师行使权力、实现权威。教师权威的重塑必须建立在认识到知识不确定性和无限的基础上,通常表现为教师能熟练地掌握,清楚地分析和准确地表达本学科知识;能够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结合教育经验,分析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教师的知识权威是由教师作为课堂管理者的角色特征所决定的。各级教师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增强自身的知识素养,这样才能时时刻刻在师生之间保持权威。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虽然课堂的最终表现是师生共同决策的结果,但教师在组织和管理课堂的过程中主导着课程发生、发展的方向,拥有决策性权力。

3.提升教师魅力权威

魅力权威是指教师通过教学魅力、个人魅力所建立起来的权威,所以新课程改革只是打破教师知识权威的形象,并没有让教师的威信完全丧失,教师可以通过树立自己的魅力权威,在学生中获得更大的威信和尊重。教师权威建立在教师的人格魅力的基础之上。表现为教师的榜样作用、处事能力和良好的亲和力上。

首先,教师应当有很高的人格修炼。教师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去参照和模仿,这就要求教师注重人格的修炼和品性的提升。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在谈到教师权威时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教学中维持纪律的能力来源于教师充沛的精力和意志的坚定性,一句话:在于教师的人格力量。”的确,教师的权威是学生在心灵上对教师所具有的品德、智慧及责任心等高贵品质的“折服”,而不是对教师拥有的某种权柄的“慑服”。

教师是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促进者,让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在正确的价值观的前提下,“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系统观点,起着行为取向、评价原则和尺度的作用。学生受到教师人格的熏陶和艺术的陶冶,自己模仿教师的风格,从而教师具有了参照权威,使学生在情感上接受教师,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趋向性,以教师为参照,模仿教师的行为。反之,教师忽略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素质的提升,忽略为人师表,培养出的学生没有爱国之心,无视国家法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精神,更严重则导致犯罪率的上升。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学会学习的同时,必须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这就要求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人、民主的法律意识强的人和具有崇高伦理道德观念的人。

其次,教师当有极强的处事能力。这种处事能力不是单纯地指教师办事果断,从不拖泥带水,而是需要我们的教师还要具有极强的解决问题的头脑和完美的教育处事手法。比如,遇到两个学生打架,一般情况下,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会追问打架的缘由和来龙去脉,找出引发问题的某一方,然后再实施批评教育。事实上,这样的处理方法有时会很费时费力(因为打架的双方都是带着情绪的,都会固守自己的理由),不能令打架双方心服口服,甚至会伤害到师生之间情感的发展。但是,作为一名比较睿智的老师,他就会首先用温和的语态去平息打架双方的激动情绪,然后用敏锐的思维去寻找和发现解决问题的另类支点,最终让打架的双方握手言和,言归于好。事实上,也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够让学生们真正佩服,才会真正促成“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师权威。

再次,教师当有良好的亲合力。教师与学生在思想上、知识上、语言上等等方面存在着很多的差异,因此理解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也必然存在着差异。教师在建立教师权威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这样后现代的教师权威才能真正建立起来。教师要注重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和共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了解教师的人格等个人因素,并进而被教师优秀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一位让学生们喜爱和敬畏的教师绝不是整日里不苟言笑,不愿和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因为那样的教师会让学生们感觉很遥远,很有代沟,自然也就很难形成良性意义上的教师权威。一名优秀的教师往往会让自己站在学生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往往会蹲下身子来与学生们平等交流,往往会主动参与学生们喜爱的活动和话题。这样的教师之所以会受到学生们的爱戴和尊敬,是因为这样的教师具有良好的亲合力,容易让人接近。

教师应从居高临下的知识权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席,和学生一起去求知,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发现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激发学生的动机,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找到适当的方向和道路,成为学生的伙伴。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上一篇:古代文学明清部分知识点总结下一篇:未成年保护法读后感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