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产业发展(推荐8篇)
1、简介.......................................................................................................2
2、合肥市会展产业的现状......................................................................3
1、合肥市会展产业的优势................................................................3 1).政策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3 2).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3 3).会展场馆设施不断加强,会展产业发展迅速.....................3
2、合肥市会展产业的劣势................................................................4 1).企业主体弱小,缺乏知名品牌.............................................4 2).从业人员素质不均,普遍较低,且人数不多.....................4 3).酒店和场馆建设相对滞后,接待能力不足.........................4
3、合肥市会展产业的机会................................................................5 1).世界会展重心逐步向亚洲转移以及中国正在大力发展会展经济.................................................................................................5 2).客源市场广阔.........................................................................5 3).培养会展专业人才.................................................................5
3、合肥市会展产业的水平......................................................................6
1、简介
一个城市的魅力源于本身的底蕴和时代的完美结合。安徽省省会合肥乃“三国故地、包拯家乡”,历经岁月的沉淀积累,其历史和文化的内涵自不必说;同时合肥更是结合自身的优势把会展业这个时尚的宠儿发展的风声水起,成为会展城市新锐,跃居国内二级会展城市之列,并且博得“2003年最具魅力会展城市”的称号。
合肥会展经济起步于二十世纪末,1998年,合肥共举办了9场展览会,档次普遍较低,全年成交额才98万元;2001年,全年举办的展览会数量已上升到25个,达11个类型,成交额3.2亿元;2002年合肥共举办了50余个展会,涉及20多个类型,参展商达6,000多家,展会成交额及协议金额近100亿元。但真正具备国际水准、有规模、有影响的展会却不多,缺乏地方特色的专业展,市场竞争力不强,2002年7月,安徽国际会展中心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在2004年至2008年期间会展的会展项目数量从200个发展到270个。仅去年合肥共举办了200多个各类展览活动,有400多万人次专业观众参会,展位总规模超过12万个,投资、贸易总成交额高达上百亿美元。但是,合肥会展产业的现实状况与前景并不乐观,与北京、上海大城市相比,合肥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如何在目前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下,克服自身的不足,应付同类城市的竞争,找准合肥市会展产业的发展定位及战略选择将是一个城市管理者思考的问题。
2、合肥市会展产业的现状
1、合肥市会展产业的优势
1).政策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
国家实施的“中部崛起”、“泛长三角”战略规划,2009年1月,国务院批复了国家发改委关于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报告,为合肥承接产业转移和会展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优势。同时合肥是中国著名的家电和汽车生产基地,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难得的发展机遇以及雄厚的产业基础为合肥会展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物质基础。
2).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安徽在空间上靠近国内最发达的长三角会展经济带。合肥居皖之中,素以“江淮明珠,包拯故里”著称,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众多的古代文物。同时合肥又是全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高速公路、铁路、水运等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另外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已于2012年底投入使用。
3).会展场馆设施不断加强,会展产业发展迅速
合肥在2004年,共举行会展总数突破200个,成功举办了“第38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全国农机展”等大型展会。合肥已被评为“全国最具竞争力会展新锐城市”,近年来,合肥市会展产业发展迅速,综合接待能力和经济效益连年大幅度上升。
2、合肥市会展产业的劣势 1).企业主体弱小,缺乏知名品牌
目前,在合肥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有会展业务的公司有100来家,但有开展展览策划与管理业务的会展公司只有十多家,这些企业注册资本少,高级策划能力和公关能力的人才不足,会展组织、策划能力较弱。而且在合肥的会展企业中,90%是民营企业,大多处于创业积累期。
2).从业人员素质不均,普遍较低,且人数不多
目前合肥市在会展产业这方面的会展人员素质偏低,名牌展览公司匾乏,造成会展的组织和管理混乱,只重形式,不重内容,使会展经济的质量和效益不佳。此外,合肥市的会展经济还未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格局,为会展提供配套服务的技术、信息等相对滞后。
3).酒店和场馆建设相对滞后,接待能力不足
合肥现有酒店规模较小,大部分酒店会议设施少,配套设施不足,制约了高级别、大型会展活动的开展,难以满足会议举办的需要。
3、合肥市会展产业的机会
1).世界会展重心逐步向亚洲转移以及中国正在大力发展会展经济
近十年来,我国承办的国际会展却越来越多,有关专家预测,21世纪的前二三十年内中国将在东亚乃至整个亚洲的会展中占据很大的份额,在这种良好的宏观背景下,合肥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顺应潮流加快会展经济的发展。
2).客源市场广阔
长三角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是旅游业最繁荣的金三角,是全国最大的客源市场。而合肥与长三角地缘相近,人缘相亲,随着区域一体化发展,两地的交往更加密切,互动更加频繁,融合更加深入。同时正在上海召开的世博会给合肥会展产业也带来了契机。
3).培养会展专业人才
具有经济、管理、国际交往、组织策划等方面的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是会展产业所需要的,而现在操作会展的人员,大多数是原省市外贸单位的工作人员,市场运作能力相对偏弱。因此,尽快培养和充分使用会展专业人才显得极为紧迫。
3、合肥市会展产业的水平
如果说资源优势和政府的支持是合肥会展业驶入快车道的两个轮子,那么安徽国际会展中心的应时而出则填补了展馆缺位的空白,使合肥会展业迅速发展的新神话降临世间。
1999年11月11日,安徽省政府做出决策:正式确立“安徽国际会展中心”这一重大项目。2000年3月15日至17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设计方案招标会在合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会议室举行。7月20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工程监理招标工作顺利完成。2001年2月10日,合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作为安徽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建设的主体。3月18日,象征着安徽会展事业崛起的安徽省重点形象工程--安徽国际会展中心工程开工典礼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隆重举行。2002年3月18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筹备组正式注册成立。5月底,会展中心已初步建立。同年7月18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管理公司正式注册成立,这标志着安徽终于有了自己实现会展事业的平台。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近几年飞速发展, 以合肥为例, 伴随着政府“中部崛起”政策的实施, 合肥市大建设步伐不断迈进。合肥市物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 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并在近几年来得到了企业甚至是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合肥市物流产业起步较晚, 物流业的相关政策和标准的出台远远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因此,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物流产业仍将是限制合肥市经济迅猛发展的问题, 尤其在今年多哈气候峰会落幕之后, 中国的环境问题在国际上也被西方社会所诟病, 政府随之下定决心整治环境, 环境问题也因此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绿色物流是指针对物流对环境的低影响, 最充分的利用所拥有的物流资源, 抑制物流在物流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它包括物全过程流管理和物流作业环节绿色化, 包括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工等。追求可持续性发展是绿色物流的终极目标, 实现物流行业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相统一。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逐步改进物流体系, 一方面要考虑正向物流供应链的绿色化, 另一方面要考虑逆向物流环节的绿色化。
二、合肥市物流业的市场特征分析
1. 合肥市物流业现状
合肥位于安徽省中心, 位于巢湖之滨、长江淮河之间, 经由南淝河连通江海, 具有贯通南北、承东启西、接连中原的区位特点, 是内地的前沿、沿海的腹地。现在的合肥共计有7条高速公路和6条铁路交汇于此, 是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 同时是华东地区与西部地区货运主要通道。作为我国当前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的近邻和纵深腹地, 安徽已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而合肥又是承接国际和沿海地区产业、资本梯度转移的“近水楼台”。这种区位优势为合肥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天然优越条件。合肥发展物流业也有一定的基础, 不断发展壮大的本土物流企业, 还陆续进驻一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2011年, 合肥市物流企业600多户, 从业人员20万人, 固定资产原价447亿元, 实现营业收入217亿元。
2. 合肥绿色物流前景分析
近期, 合肥规划建设7个国家货运枢纽站场, 总占地面积约386.7万平方米, 设计的总吞吐量约5800万吨/年。在合肥最新的物流业发展规划中, 将规划形成“4+10+4”的物流空间布局体系, 分别是农产品国际物流园、北城农产品物流园、肥西上派农产品物流园、庐江同大农产品物流园等四个农产品物流园;长安、小庙、三十头、店埠、裕溪河、巢东、水家湖、万山、下塘、庐南物流中心十大物流中心;东城物流园区、派河物流园区、空港物流园区、北站物流园区四大物流园区。2012年~2015年, 合肥将初步建成东中部地区物流中心城市及国家级物流枢纽城市。与传统的物流比较, 绿色物流在目标、主体、范围和其理论基础, 有其自身的一些显着特点:绿色物流的运输、包装、存储、配送等活动进行绿色控制集成式管理, 贯穿流通领域和胜场领域的一切, 通过供给主体向需求主体的转移的过程中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 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统一。可以说, 合肥绿色物流前景广阔, 发展潜力无限。
三、合肥绿色物流发展策略分析
1. 树立绿色物流观念
社会观念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和普遍的指导意见, 由于较长时间生产力普遍低下, 人们更多的考虑到的问题是食品和服装等低层次的, 长远的利益往往被忽视, 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消耗了太多的资源来支撑, 因此必须强化全民的资源环境危机意识, 发展绿色经济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2. 制定绿色物流法规
绿色物流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引导与支持, 目前我国在绿色物流产业政策方面还缺少相应的扶持政策, 各种法律法规也有待完善。导致企业往往追求短期利益而放弃了环境保护, 只有通过绿色物流的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来发展绿色物流, 许多发达国家的政府都对此高度重视, 制定政策和法规, 在宏观上的绿色物流管理和控制。因此, 诸如污染发生源, 限制流量, 控制流量和其他相关政策和法规被广泛的制定和执行。许多不同类型的外国环保法规, 有些规定相当具体, 国际环境标志组织也已颁布执行最新的国际标准。
3. 政府绿色物流管理
政府在绿色物流中应起到引导监督的作用, 主要在物流过程中产生的管理源的环境问题。提高物流活动和配送服务的发展, 大量过境运输车辆产生的大量增加汽油污染, 严重影响了环境。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控制生成源:制定相应的环保法规对排放限制的车辆类型,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加强控制污染源, 如北京控制空气污染发布两阶段治理目标, 不仅对新生产的车辆制定了严格的排放标准, 使用中车辆治理改革, 鼓励提高更新的车辆行驶路线采取限制增加车辆检测频率的同时, 根据量的措施收取污水排污费, 改造后的车辆, 以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大。
4. 企业绿色物流经营
物流企业也应当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发展绿色战略:
(1) 选择绿色交通
通过合理设计交通路线, 减少运输总里程;在运输设备的选择上, 采用尾气排量符合相关标准的运输工具, 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运输方式的选择上, 鉴于铁路运输的耗能少、噪音低、污染低的特点, 应多考虑铁路交通以汽车短线相配合。
(2) 促进绿色包装
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牢固性的同时, 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进行包装设计, 提倡无废物、可回收的3R理念, 包装材料要求节约兵可回收或降解, 贯彻“预防为主, 治理为辅”的环境保护策略。
(3) 发展绿色流通加工
采取规模作业, 获得规模效益, 提高资源利用率, 降低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
(4) 绿色营销
企业通过绿色营销可以让客户了解企业在实施绿色战略中做出的努力, 将企业绿色的思想灌输到客户头脑之中, 提高客户及消费群体的环保意识。
四、结束语
中国物流业还不够成熟, 绿色物流的也只是新兴的概念, 人们知道它仍然是非常有限的, 服务的绿色物流和研究水平是仍处于起步阶段, 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国家在绿色物流的概念, 政策和技术上有很大的差距, 尤其是合肥市现阶段的物流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 为城市的物流绿色转型, 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旅程。绿色物流的发展有待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需要发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协调职能。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思想, 培养消费者的绿色观念, 企业应逐步提高环保意识, 加强和完善企业绿色管理制度, 加大对环保方面的物质投入, 发挥优势, 不必面面俱到。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环境问题影响越发深远, 物流行业也同样需要考虑环境影响, 需要从绿色发展的角度对合肥物流进行改进, 形成绿色物流发展策略。本文分析了合肥绿色物流的发展策略, 并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提出实施绿色物流管理的诸项措施。
关键词:合肥,绿色物流,策略分析
参考文献
[1]宋华, 胡左浩《.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2]张铎, 周建勤《.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刘志学《.现代物流手册》[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6.
[4]林敬松, 钟唯希.对发展绿色物流的思考[J].物流, 2007, (8) .
[5]王之泰《.现代物流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5.
关键词:家电产业;产业集群;战略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1-0129-02
一、合肥市家电产业发展现状
早在20世纪90年代,合肥市就已经奠定了家电业发展的良好基础。近年来,为了打造家电制造业中心,合肥市又进行了包括制度创新在内的积极而有益的探索,使该市家电业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总量增长迅速,产业规模明显扩大。目前,合肥市已经成为中国家电产品生产的主要基地之一,其家用电器已拥有全国近20%的市场份额,基本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生产布局和产品系列,产业已具有相当规模。
2.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家电生产配套体系。完善的配套能力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合肥周边地区已经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的家电配套生产企业,为家电制造业集聚合肥奠定了基础。如海尔集团的合肥海尔工业园;华凌集团的小家电出口基地;长虹集团入主美菱后的长虹工业园。一批强势家电品牌入驻,使得合肥市的家电业集群效应凸显。
尽管合肥市家电业的发展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但是,从打造全国家电制造业中心的目标上看,还存在着相当的不足。这些不足表现为:
1.没有形成完整的产品价值链。合肥市除了几个龙头企业进行整机生产外,家电产品的零配件大多要从外地购进。
2.家电企业间尚没有形成良性互动的竞合关系。
二、合肥市发展家电产业集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合肥市发展家电产业集群的必要性
所谓产业集群,是指生产相同或同类产品企业及相关企业在特定区域的集聚,它是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区域的一种产业成长现象。国内外的实践证明,产业集群有利于企业、产业乃至整个区域经济的成长。因此,特定区域通过整合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发展产业集群,对提升本地区的经济实力是十分必要的。
1.承接产业转移,打造家电制造业中心的客观要求。由于成本上扬,家电制造业中心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是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合肥由于其独特的优势,使其有可能成为新的家电制造业中心。但是,最终能否顺利承接产业转移,把本地区打造成新的家电制造业中心,则取决于家电产业在本地区能否产生集群效应。只有产生集群效应,才能有效地吸引家电企业及其配套企业来本地投资,从而进一步完善产品价值链,最终促成家电制造业中心形成。
2.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是促进本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家电产业是合肥市的优势产业,其技术含量较高,关联效应较强。通过发展家电产业集群,最大限度地利用产业集群的极化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合肥市发展家电产业集群的可行性
产业发展的实践表明,大多数产业有集群发展的自然倾向,家电产业也不例外。而合肥地区南下北上、东进西出的独特区位优势,再加上前期奠定的家电业良好的发展基础,为家电产业的集群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外部支撑条件。
1.独特的区位优势。合肥地处中原腹地,交通便利,物流成本低;合肥位于经济较不发达的中部地区,工资水平低,而家电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在该地区发展家电产业可以大大降低制造成本。
2.良好的经济基础。早在20世纪90年代,合肥市的家电产业就已经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因此,对发展家电产业集群来说,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三、合肥市发展家电产业集群的战略构想
根据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有关理论,结合合肥市家电业发展的实践,进一步构想合肥市发展家电产业集群的战略框架,即按照“三个‘一批’,两个‘衔接’”的总体思路来精心打造新的家电制造业中心,促进合肥市家电产业集群的最终形成。
1.三个“一批”,即“重组一批,引进一批,建设一批”
“重组一批”,即对本土家电企业进行资产重组,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合肥本土家电企业曾经在促进该市家电产业发展中创造了骄人的业绩。然而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曾辉煌一时的家电企业却一度陷入沉寂。要打造家电制造业基地,本土家电企业是基础。因此,必须对陷入困境的本土家电企业实施资产重组,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竞争力。如海尔重组黄山电子、美的控股荣事达、长虹联手美菱,这一系列大手笔使本土家电企业再度活力呈现。为该地区家电产业集群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引进一批”,即通过观念更新和制度创新,大胆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家电企业来合肥投资落户,强化合肥市家电产业的区域品牌。近年来,在合肥市有力的招商引资政策下,一批批的知名家电企业纷纷来肥投资。海尔、华凌、长虹等还在合肥建立了生产基地。目前,在国内家电业“18强”中,已有五家在合肥落户。这些强势的家电品牌企业在合肥落户生根,强化了外界对合肥家电产业的关注,更吸引了跨国公司的眼球,从而加剧了合肥地区家电产业的极化效应和回波效应,有利于该地区家电产业集群的形成。
“建设一批”,即建设一批零配件生产企业。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标志是产品价值链的充分延伸。一个成熟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应该是在大项目落地建成后,相关零配件生产企业便相伴而生,从而使集群内形成完整的产品链和价值链。合肥目前除了几个家电整机生产企业外,家电产品的零配件生产企业几乎没有,所需的零配件都要从外地购入。这一方面制约了本市家电产业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本市家电产业集群的形成。建设家电产品配套生产企业和基地,既可以采用直接投资的方式来完成,也可以通过引进外资的方式来实现。
2.两个“衔接”
其一,把打造家电制造业中心与融入长三角经济圈衔接起来。融入长三角经济圈是合肥市“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合肥市缩短与发达地区差距,实施“赶超”战略的关键步骤。而要融入长三角,必须夯实本区域的经济基础,以降低融入的门槛。打造家电制造业中心,发展家电产业集群,可以极大地提高本区域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从而能有效地减少融入的障碍。此外,根据梯度转移规律,地处中部的合肥要承接来自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和技术,而实现产业和技术的顺利承接则需要融入到发达地区的经济圈中。
其二,把发展家电产业集群与参与国际化进程衔接起来。经济国际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如今的企业和产业要面对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合肥要发展家电产业集群,打造家电制造业中心,必须首先明确自己精心打造的家电产业是否经得起国际竞争的考验。家电产业是一个技术和产品更新换代比较频繁的产业,技术落后或者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将最终经不起国际化的严峻考验。所以,合肥市发展家电产业,既要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相适应,又要与国际上先进技术接轨,避免拾人牙慧而亦步亦趋,使自己因缺乏核心技术而受制于人。
众所周知,家电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对资金和技术的要求也较高,而合肥由于有着前期家电业发展的基础,再加上较为雄厚的科研技术实力以及廉价的劳动力条件,使其适合发展家电产业乃至家电产业集群。通过发展家电产业和家电产业集群,发挥本区域经济优势,壮大本区域经济实力,从而在“中部崛起”的潮流中实现合肥市的跨越式发展。
[责任编辑张宇霞]
发布时间:2014-4-2信息来源:合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一、2012年城建目标任务全面完成2012年,面对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建设领域矛盾加大,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等诸多不利因素,全市建设系统齐心协力、团结奋进、稳扎稳打,城建各项任务全面完成。
大建设进展势头良好
当年,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加强开工计划督办,全力推进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在建工程进展顺利,保持了平稳增长的良好势头。全年续建、新建大建设工程822项,已完成376项,在建446项,完成投资218.35亿元,较上年增长1.2%。
建筑业产值稳步增长
紧紧围绕服务建筑业发展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两条主线,坚持市场与现场两场联动,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全市建筑业继续保持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势头。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250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增加值495.4亿元,占全市GDP的12.1%;缴纳地税40.61亿元,占全市地税入库收入的14.3%。“建筑强市”的发展目标基本实现。本地优秀建筑企业开拓外埠市场,组织了建筑业西安推介会,成立驻兰州、成都两个办事处。建筑市场监管平台投入使用,运用数字化信息管理手段,通过建设项目数据库、从业人员数据库和建筑业企业数据库的并联,在项目施工周期内,对项目发生的各项建筑市场行为实时记录、实时共享,实现“动态管理、两场联动”目的。
水环境治理成效明显
南淝河市区段17.3公里年底前开始清淤,王小郢、朱砖井污水处理厂提标技改工程进展顺利,二十埠河上游、板桥河上游支流、许小河综合治理等一批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将分批开工建设。全年完成排水设施网格化普查1359处、整改515处,排水行为得到规范,内涝冒溢逐步减少,在市、区、开发区共同努力下,主汛期8次强降雨天气,特别是8月20晚,一小时降雨量达到90.5毫米,为1954年以来最高,以前多年的积涝点没有发生积水内涝,市区交通、市民生活未受影响。
市政公用保障有力
日供水能力30万吨的六水厂二期扩建及配套供水管网工程已经完成,进入调试阶段。七水厂建设工程提前开工,主要单体工程已经完成。巢湖三水厂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北城燃气应急调
峰工程开始施工图设计,新建8座CNG加气站。供热管网连通改造工程与大建设同步推进,滨湖新区供热工程已完成一期工程项目可研、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招标工作。市政管养改革顺利完成,设施、人员、设备全部下划到位,各项管理工作无缝对接;市级市政管理机构改革平稳进行,实现了精简、高效的目标。
节能减排成绩突出
出台《关于加强保障性住房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新建保障房项目必须统一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主体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开展新建民用建筑规划设计方案建筑节能专项审查工作,并将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和合肥市建筑节能相关政策规定纳入规划设计条件,实行并联审批,目前已审批项目29个,面积411万㎡,提出绿色建筑星级要求项目10个,面积253万㎡。完成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建设85个,面积895万㎡。城区8座污水处理厂共处理污水3.02亿吨,削减COD 6.32万吨,削减NH3—N 0.72万吨,削减TP 0.13万吨。
质量安全稳定可控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层级监管责任,深入开展质量安全“双示范”活动,保持质量安全监管高压态势。全年共创建市级安全文明示范工地203个,省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119个,5项工程获得国家AAA级安全文明诚信工地称号,杜绝了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出台了《关于加强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意见》,要求所有保障房项目主体结构质量必须达到“合肥市优质结构工程”标准;施工现场必须达到市级文明工地以上标准。
房屋征收平稳有序
《合肥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及相关补偿标准颁布施行,同步在阜阳北路高架、胜利路畅通工程及轨道交通一号线、科大东西校区下穿等市政项目先期启动房屋征收,获得了90%以上群众认同,保证了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在全国房屋征收拆迁形势严峻、规模普遍缩小的情况下,我市仍完成房屋征收拆迁总面积648.79万平方米,其中市辖区及三大开发区完成房屋征收拆迁面积478.65万平方米。
村镇建设质量提升
继续通过“以奖代补”方式,重点支持新农村建设示范镇、省重点镇、中心镇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建成了吴山镇合淮路等14个乡镇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8185万元。积极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向县城和农村延伸。组织实施了16个乡镇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完成省住建厅下达我市农村危房改造任务11888户,工程总投资1.428亿元。
二、2013年城建事业发展计划
总体思路是:以建设“大湖名城”为统揽,按照“1331”市域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不断把大建设推向新的高度,着力提升城市建设质量和品位,改善城市环境;做大做强建筑业,巩固支柱产业地位,确保建设工程质量稳步提高、安全稳定可控;加快厂、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增强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保障能力;全面推广新能源建筑应用,大力实施“气化合肥”,提高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禁止现场搅拌砂浆,促进节能减排再上新台阶;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不断提高小城镇建设质量和水平。
继续保持大建设迅猛势头
全面推进轨道交通一号线、二号线建设,加快铁路枢纽南环线、高铁南站及枢纽配套工程、合福客专、西河黄湾闸等工程建设进度,积极推进合马路、合铜路、206国道改线、环巢湖旅游道路工程建设。完成南北高架一号线滨湖段、铜陵路高架、阜阳路高架、怀宁北路、临泉东路、肥西路等工程建设任务,启动郎溪路、望江西路、南淝河路、巢湖南路、庐州大道、高铁路、龙川路等一批城市主次道路建设工作。推进太原路、梁岗路、银屏路、杨庙路等一批城市支路工程。结合街区环境整治,采用市级奖补方式改造一批城区小街巷。在完善城市停车场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推动城区停车场建设工作,缓解停车困难。
努力加快建筑业发展步伐
实现建筑市场监管的常态化、严格化、动态化、联动化,强力推进信息化监管,完善数字监管平台,优化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监控系统、建设平安卡系统、造价监管系统和农民工远程教育监控系统四个子平台。强化合同备案和履约监管,进一步规范我市建筑市场秩序;着力扶植我市建筑企业做大做强,全面提升建筑业竞争力,保障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推动建筑业快速健康发展,继续保持在全省建筑业50%的首位度,巩固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地位。深入调研现阶段维权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源头上健全制度、完善工作措施和维权体系。
全面推进“气化合肥”各项工作
加快推进定远——合肥分输管线的扩能工程,提高输气能力。加大LNG汽车试点工作力度,逐步在大、中巴等车辆和船舶推广使用LNG,改装或更新LNG车辆3000辆、改装船舶200艘,建成车用LNG加注站16座,船用LNG加注站2座。完成LNG厂站的规划编制工作,初步选址68座。启动液化工厂的设计、项目立项工作,力争上半年开工建设,2014年7月份前投入运营。新建4—8座CNG加气站,使CNG加气站布局趋于合理,便于加气,为有序放开私家车“油改气”打下基础。
不断提高公用事业保障能力
实现六水厂二期、七水厂一期项目竣工通水,完善市区、开发园区供水管网建设,延伸供水服务范围。加快推进天然气绕城高压管线工程、北城LNG应急调峰气源、川气东送工程建设。实施滨湖新区集中供热工程,建设日处理能力300吨的东方热电污泥干化焚烧工程。根据“1331”新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及时做好燃气、集中供热规划调整。
大力提升水环境治理水平
加快推进十五里河综合治理、陶冲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提标技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一批环境治理工程建设;启动十五里河污水处理厂二期、经开区污水处理厂三期、西部组团污水处理厂、蔡田铺污水处理厂二期、板桥河和二十埠河上游支流河道综合治理等工程;指导、协调、督促巢湖流域县(市),加快乡镇污水厂和管网建设,确保按计划分批分期建成;完善排水设施网格化普查整改工作,强化污水处理厂运营监管,积极做好城市防洪各项工作。
强力推动节能减排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推进全面创业,促进本市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护民营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及其相关活动。
本条例所称民营经济是指实行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各类经济实体。民营经济包括国有民营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民营经济和民营科技企业等类型。
第三条【发展原则】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应当坚持市场调节、政策引导、支持鼓励、平等待遇、依法监管的原则。
第四条【领导体制】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民营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中长期规划,建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制定促进民营经济组织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创造和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指导与服务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发展和改革、教育、城乡建设、工商、税务、劳动等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民营经济发展工作。
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残联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应当协助开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
第五条【规范经营】民营经济组织应当合法经营,建立健全内部各项管理制度,接受监督管理,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损害职工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六条【管理服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建立民营经济发展的服务与投诉工作机构,受理民营经济组织的投诉事项。
工商业联合会、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等组织应当依法维护民营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做好服务工作。
第七条【公众监督】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损害民营经济组织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举报或者控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对举报或者控告,应当及时受理并组织核查、处理。
新闻单位和相关媒体应当宣传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侵犯民营经济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第八条【奖励政策】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创业服务专项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扶持、发展民营经济;对有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和人才,予以奖励。
第二章权益保障
第九条【信息服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制定有关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应当听取民营经济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公告。
第十条【自主经营】民营经济组织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依法独立自主经营,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非法干预自主经营;不得非法改变民营经济组织的经济性质;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向其收费、罚款、摊派;不得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其合法财产。
第十一条【利益保障】 民营经济组织依法取得的名称、字号、注册商标、专利等权利,以及商业秘密和注册档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十二条【土地权益】 民营经济组织依法享有土地使用权,因城市建设需要征用土地的,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妥善安置和补偿。
第十三条【投诉举报】 对侵害民营经济合法权益的行为,民营经济组织及其从业人员可以向民营经济发展的服务与投诉工作机构举报、投诉。民营经济发展的服务与投诉工作机构应当限时处理。
第十四条【科技创新】 鼓励民营经济组织进行自主创新,从资金、服务和技术层面予以支持。鼓励民营经济组织参与科技创新,民营经济组织在申报科研项目、申请成果鉴定、申报专利等方面,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提供指导和帮助。
鼓励民营经济组织与各类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合进行技术攻关和技术研发,对取得重大科技成果或者科技成果转化的,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五条【同等待遇】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制定、执行相关政策时,应当保障民营经济组织享有与国有、集体企业的同等待遇。
第十六条【自律行为】民营经济组织应当自觉守法、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依法纳税;自觉遵守行业规则,维护行业健康发展;保障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第三章社会保障
第十七条【发展方向】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支持民营企业调整和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资源消耗,完善企业组织制度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
第十八条【行政服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支持民营经济组织自主创业。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简化立项、审批、办证等程序,并提供相应的政策、资金、技术的支持。
第十九条【同等待遇】民营经济组织享有与其他市场主体平等的市场准入待遇。
民营经济组织可以生产、经营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产业、产品,其生产和经营活动应当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标准条件。
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组织进入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社会事业领域、金融服务业领域等投资建设,鼓励民营经济组织投资公益事业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
政府公共建设项目和政府采购项目在投标投标时,不得对符合要求的民营经济组织设置限制。
第二十条【改制参与】鼓励、支持有经济实力和经营能力的民营经济组织以购买、兼并、租赁、承包、参股、控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
鼓励民营经济组织参与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经营、开发,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开发适应市场的新产品和产品更新换代,并与国有企业享有同等的优惠政策。
第二十一条【政策兑现】民营经济组织依法享受的税收优惠、奖励和补贴,有关部门应当及时予以办理。第二十二条【对外交流】民营经济组织开展对外招商,与省外、境外投资者合资、合作兴办企业,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予以支持。
第二十三条【反制维权】进口产品对民营经济组织所从事的产业造成损害或者产生损害威胁时,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帮助其开展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并且依法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第二十四条【金融措施】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在本级财政预算中设立创业服务专项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个人或企业进行创业活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规模民营经济组织提供信用担保服务,并可根据需要设立发展专项资金为民营经济组织提供融资支持。
民营经济组织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与国有、集体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对守信用或者经营业绩稳定的民营经济组织,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应给予优先贷款。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民营经济组织进行股权融资、项目融资,发行债券和上市融资。
第二十五条【中介服务】行业协会、社会中介与服务机构应当为民营经济组织提供创业辅导、市场开拓、筹资融资、贷款担保、产权交易、信息咨询、人才引进和法律咨询等服务。
第二十六条【知识产权】鼓励和引导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营经济组织积极申请专利注册,依法保护民营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鼓励和扶持民营经济组织创造、培育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帮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营经济组织申请专利注册。对做出特殊贡献的,给予奖励。
第二十七条【注册资本】个人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可以按照规定,实行注册资本零首付或者分期缴付注册资本。
第二十八条【孵化基地】有关主管部门应当统筹规划、建设创业基地,做好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为符合创业条件的个人或企业提供创业环境。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利用现有存量用地、闲置厂房、专业化市场等场所,建设创业孵化基地,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组织创业。
鼓励民营经济组织投资建立的各类创业孵化基地,并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第二十九条【行政收费】除依法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外,任何单位或组织不得增加设立向民营经济组织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其它项目。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相关的收费标准和收费依据予以公示。有关部门在收取费用时,应当持有物价部门核发的《收费许可证》。对于不符合规定的收费,民营经济组织有权拒绝支付。第三十条【网络创业】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利用网络进行经营活动的民营经济组织,给予优惠和奖励。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一条【制度建设】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目标责任制,建立民营经济保障体系和民营经济统计监测制度。
第三十二条【监察监督】行政监察部门应当建立民营经济组织联系制度,组织民营经济组织对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履职行为进行公开评议,评议结果向社会公布。并及时发现和纠正侵害民营经济组织合法权益的行为。第三十三条【专项资金】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应当接受行政监察、审计部门和社会的监督,不得有
下列行为:
(一)违反程序使用;
(二)擅自扩大支出范围和提高支出标准;
(三)截留、挪用专项资金。
第三十四条【信息公开】涉及民营经济组织的事项,其依据、范围、条件、程序、期限、收费等,应当予以公示。
民营经济组织要求对公示的内容或者其他有关事项加以说明、解释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说明、解释。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遏制乱收费】行政管理部门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或扩大收费范围以及提高收费标准的,依法予以撤销,其违法所得如数退还;无法退还的,依法上缴国库。
第三十六条【规范工商行为】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一级行政管理部门或者本级人民政府依法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造成民营经济组织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收费时不出示收费许可证等依据、证件,不开具收费专用票据的;
(二)不按照规定办理或者不及时办理有关手续和事项的;
(三)强制要求民营经济组织接受推销商品、违法有偿服务,强制购买有价证券、音像制品和订购书籍报刊等的;
(四)强制要求民营经济组织安置人员的;
(五)侵犯民营经济组织经营自主权的;
(六)非法扣缴或者吊销民营经济组织营业执照的;
(七)其他侵犯民营经济组织权益的行为。
第三十七条【职务违法追究】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主管部门、监察部门责令改正,对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拒不实施有关政策和措施的;
(二)对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三)虚报考核指标的;
(四)不依法履行工作职责的。
第三十八条【专项资金维护】行政机关或者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截留、挪用创业服务专项资金行为之一的,由上级主管部门责令改正,追回有关资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第三十九条【保护投诉】对申诉人、检举人或者投诉人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行政监察机关依法处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第四十条【知识产权维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侵害民营经济组织的合法知识产权,造成民营经济组织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处罚。
第六章附 则
人力资源部
李维胜
——集团公司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事迹材料
推行厂务公开是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是不断拓宽职工参与民主决策,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有效渠道。公司董事长张卫国历来高度重视并认真开展厂务公开工作,党、工、团齐抓共管,完善监督机制,推进企业的快速发展,维护了公司职工和股东的切身利益,促进了公司民主管理再上新台阶。
一、提高思想认识,成立组织领导
近几年来,公司党支部、工会把推行厂务公开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统一部署,统筹安排,认真组织。董事长在公司多次高层、中层及职代会议上强调,要求党支部和工会一定要把该项工作当作维护企业和谐发展来抓,增强职工的民主意识,牢固树立职工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的思想,真正把厂务公开工作纳入民主化管理。为了做好厂务公开工作,在高层大力支持下公司于2006年元月成立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小组:
一是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张玉凤为 保障。从公开的主要载体入手,着力建设好职代会制度,通过职代会切实履行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及时收集职工对厂务公开结果的意见和要求,提出解决措施和办法并在职代会讨论通过。
二是成立了厂务公开工作监督小组。为加强公司民主制度建设,我们遵照党的十六大关于“完善民主监督”的要求和合肥市有关文件精神,成立了由工会主席张明牵头,行政人事部、财务审计部和职工代表等组成的厂务公开工作监督组,监督厂务公开工作的开展,保证了厂务公开工作开展顺利和公开民主。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促进程序化管理
厂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组织职工深入其他企业考察和学习,式,吸取他们厂务公开先进的管理模并结合公司自身特点,拟定制度建设的规范和程序,统一了公司厂务公开的项目、内容、程序、步骤和形式,明确了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的要求。为此公司相继制定和完善了《工会会费收支明示管理条例》、《职工关怀制度》、《优秀职工民主选举管理办法》等,并根据公司的发展,逐步完善《员工薪酬和福利制度》让职工工作安心、放心和开心。为了加强财务支出管理,提高公司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保证公司经营工作有序,规范运转,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了《采购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和《财务报销管理流程》。公司每开发一个项目都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既使公司的资金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又增强了公开办事的 透明度,每月向职工和股东公示财务收支情况。施行公示以来,公司职工和股东反映良好,赢得了职工的心,促进了厂务公开工作的顺利展开。
三、创建多渠道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平台
厂务公开载体建设是推进厂务公开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积极扩大信息发布渠道,不断地丰富其它有利于公开的载体形式,拓宽厂务公开的渠道。
一、合肥汽车产业和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1. 合肥汽车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1964年合肥汽车制造厂成立, 就此拉开了合肥汽车工业的序幕。2007年合肥被商务部授予“国家级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到2008年, 合肥市汽车及零部件等相关企业数量达到525家, 就业人数39710人, 汽车产量25.38万辆, 主营业务收入268.36亿元, 利润6.97亿元, 资产总值202.09亿元, 净资产77.05亿元。
2. 合肥汽车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近年来, 合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并向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聚集, 已形成以桃花汽车产业集群、岗集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包河汽车产业集群、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汽车产业集群等4大汽车产业集群。桃花汽车产业集群目前拥有汽车整车和汽车零部件企业近70家, 其中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35家, 2009年实现工业产值127亿元。
包河汽车产业集群目前拥有江淮汽车、安凯客车、合肥客车等3家整车企业, 汽车零部件企业60家, 关联企业160家, 2009年产值68亿元。2010年一季度, 包河区汽车产业完成产值40.93亿元, 占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的53.12%, 比去年同期提高10.72个百分点, 高于全区平均增速0.35个百分点, 拉动全区工业经济增长达22.48个百分点。
岗集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目前聚集了规模以上企业32家, 关联企业近47家, 投资超过亿元的企业达到5家, 中国名牌企业3家, 总投资达60亿元, 2009年集群实现工业产值36亿元。
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汽车产业集群目前以昌河汽车为轴心, 安徽宝能机械有限公司、德国爱德夏、江南机械、宏园等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为辐条。2009年, 园区生产汽车5.26万辆, 主要包括爱迪尔系列轿车、福瑞达、海豚、单双排座等经济型轿车和微型客货车, 所有产品均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二、合肥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
1. 产业特征条件
(1) 汽车产业技术密集性特征。产业集聚带来的技术外部性, 会使集群中的企业不断进行技术的更新和升级, 带来集群内企业“集体学习”的效果。正是这种“技术外部性”和“集体学习”使得汽车产业选择集群模式发展成为一种必然。
(2) 汽车产业劳动密集性特征。汽车产业是一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且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高, 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3) 汽车产业知识密集性特征。只有地理上的相互接近, 整车及零部件企业间才能合作密切, 各种新观点、新知识、新思想和新技术才能通过频繁的交流在集群中扩散。更为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加强显性知识的扩散与传播, 还能够加强隐形知识的传播与扩散, 并通过隐形知识的快速流动来进一步促进显性知识的流动与扩散。
(4) 汽车产业资金密集性特征。汽车产业由于投资大, 生产周期长, 投资期内不确定因素多, 投资回收期长, 是典型高风险的行业。汽车企业为了降低投资风险, 缩小投资周期, 最有效的做法就是以汽车产业集群的方式来应对。
2. 自然条件
(1) 资源禀赋。安徽省煤炭已探明储量约230亿吨, 居全国第六位, 为华东地区各省之首, 丰富的煤炭资源能够满足汽车企业的能源需求。铁矿探明储量26亿吨, 集中于马鞍山等地, 充足的铁矿石为钢铁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从而为汽车产业提供了原材料。
(2) 区位因素。以合肥为圆心, 以500公里为半径画圆, 其范围基本涵盖中国东、中部7省1市, 覆盖人口超过4亿。独特的区位因素, 为合肥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拓展市场提供了便利。
(3) 地形和水文条件。合肥大部分地区坦荡开阔适合汽车产业地理布局。汽车产业特别是整车企业对水资源的需求较大。合肥濒临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面积达780平方公里的巢湖, 又有肥河流经市区, 市内有20余座中小型水库, 其中有两座库容量超过1亿立方米, 能够满足汽车企业的用水需求。
3. 社会经济条件
(1) 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汽车产业作为合肥市的支柱产业, 合肥市政府一直对汽车产业给予了重点支持。在战略政策上, 《合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纲要》、《合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都重点强调要大力扶持合肥汽车产业的发展, 促进汽车产业集群的壮大与升级。
(2) 科研院所的长期支持。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 学校拥有国内知名的汽车专业学院, 不仅为合肥市汽车企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更通过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 参与了企业的技术研发与攻关, 加速成果转换。
(3) 当地市场的需求增长。合肥本地的市场需求增长势头强劲, 对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地消费者存在的需求偏好和地方政府的定向采购, 对合肥汽车企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影响。
(4) 企业家精神的带动。以合肥汽车产业集群的轴心企业-江淮汽车集团为例, 其形成、发展、壮大与集团董事长左延安密切相关。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 江淮汽车集团 (原为合肥江淮汽车制造厂) 由于技术落后、车型单一, 濒临破产, 厂长左延安大胆上马重卡项目, 这一举措不仅让江淮汽车走出了死亡峡谷, 更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也直接推动了与重卡相关的零部件企业集聚到周围地区。
(5) 本地具有良好的关联产业。合肥市拥有一批批实力雄厚, 技术先进装备制造业、化工及橡胶轮胎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机软件企业, 这些企业的存在为合肥市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撑。而与汽车产业关系最密切的钢铁工业, 布局在距离合肥市188公里的马鞍山。马鞍山钢铁集团年生产1000万吨钢材, 且品种多样, 能够满足合肥汽车产业的用钢需求。
三、合肥汽车产业集群的路径选择
1. 从以内生型为主导到内外结合互动发展
合肥汽车产业集群最初是以内生型为主导。1964年合肥第一家汽车企业-江淮汽车制造厂 (今江淮汽车集团前身) 成立, 1966年合肥淝河汽车制造厂 (今安凯客车前身) 成立, 此后合肥汽车产业围绕这两家内生型的汽车企业逐步发展起来。到20世纪90年代初, 合肥汽车产业依然以内生型企业为主导, 整车厂与配套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是本地的企业, 鲜有外地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身影出现。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江淮汽车、安凯客车、合肥客车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 刚成立的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招商引资, 以来自新加坡的佳通轮胎为代表的外来零部件企业陆续落户开发区。1997年11月, 昌河飞机工业公司整体兼并安徽省淮海机械厂, 成立合肥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从此合肥汽车产业有了外来的整车企业, 这宣告着合肥汽车产业集群逐步从内生型为主导到内外结合的新阶段。2000年以来, 合肥市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增长迅速, 到2009年已经有400余家, 其中70%是外来企业, 合肥汽车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了内生与外生相结合互动发展的格局。
2. 以工业园区为依托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有效载体, 合肥市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一直以工业园区作为依托。1993年,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 江淮汽车、安凯客车、佳通轮胎等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在园区得到迅速发展。1997年, 合肥昌河汽车迁入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 依托园区优势, 吸引了10余家配套企业入驻, 迅速呈现集群发展的模式。2002年包河工业园区成立, 汽车整车企业在园区上马新的生产项目, 相关配套企业向园区集聚, 产业集群在5年间就得以形成。2002年岗集汽配园成立, 近10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相继进入, 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由此形成。
3. 以核心企业为主要推动器
在汽车产业集群中, 一个或多个整车生产企业居于整个集群的核心地位, 支配着供应和配套的企业以及研发过程。汽车产业集群围绕核心企业建立起来的这种结构方式, 有利于汽车产业集群内企业间达成合作协议, 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整个汽车产业集群的运行效率。合肥汽车产业发展无疑以江淮汽车公司为主要推动力, 江淮汽车公司在汽车产业集群中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江淮汽车公司是集群的信息交换中心。第二, 江淮汽车公司是集群上的物流集散中心。第三, 江淮汽车公司是集群上的资金周转中心。
4. 制度创新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近年来集群的轴心企业-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实施了一系列“分式”战略, 对企业进行了全面的结构调整。
(1) 集团将部分直属部门分离为公司。1999年江淮汽车集团将客车底盘生产部门分离, 设立安徽江淮汽车底盘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集团又将江淮汽车制造厂运输车队分离, 组建安徽江汽物流有限公司。这一战略使新公司生产和经营等各方面享有自主权利, 能够更专注于自身的业务。
(2) 集团子公司设立配套企业。如1996年, 江淮汽车组建江淮铸造公司, 主要进行铸件生产;1997年, 合肥车桥公司组建合肥飞鹤汽车配件制造公司, 主要生产汽车驾驶室翻转锁止机构总成和汽车驱动桥零部;2002年, 安凯客车成立安徽安凯金达汽车部件公司, 主要从事客车、旅游车、公交车底架及车身的制造。
(3) 对研发机构进行重组。为了提升集团技术研发水平, 又能够始终把握技术研发的主动权, 江淮汽车集团独立兴建了江淮汽车技术研发中心。为了更好的利用全球资源, 追赶世界最高水平, 集团相继组建江淮汽车意大利都灵研发中心、江淮汽车集团日本设计中心。为了让研发形式更具灵活性、专业性, 又充分的利用外部资源, 集团先后与同济大学组建“JAC—同济同捷汽车联合研发中心”, 与合肥工业大学组建“江淮汽车·合肥工大汽车技术研究院”, 与华中科技大学组建“江淮汽车·华中科大汽车技术研究院”。
(4) 与其他企业成立合资汽车零部件公司。整车水平的提高除了依托集团下属企业提高生产的专业性, 提升技术水平外, 还需要走对外合作之路。1993年以来, 江淮汽车集团先后与其他企业合资组建了安徽江淮福臻汽车技术服务公司、合肥云鹤江森汽车座椅公司、合肥美桥公司等汽车零部件企业。这一些零部件企业的组建, 一方面吸纳了外部的资金和技术, 另一方面让专业分工更趋明显, 有利于集团整车质量水平的提高。
5. 组织创新
【关键词】 合肥;水运;长江经济带;合裕线航道
《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将合肥市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统筹推进支线航道建设,实施合裕线航道升级改造工程,研究论证引江济淮通航的可能性。在合肥市行政区划调整扩大后,巢湖成为市内的内陆湖,航道里程更长、通航水域更广,引江济淮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把握长江经济带和引江济淮工程建设机遇,乘势而为,建设环巢湖高等级航道网,打造江淮航运中心。
1 合肥水运发展现状
截至2014年底,合肥市共有航道32条,总里程为745.28 km,其中,通航里程520 km,Ⅳ级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195 km。合肥港是全国内河28个主要港口之一,由南淝河、派河、店埠河、丰乐河、滨湖、居巢、庐江、散兵等8个港区组成,港口岸线总长6.5 km,码头102座、泊位230个,其中千吨级泊位33个,年综合通过能力万t。2014年,全市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万t、集装箱吞吐量15.86万TEU。
2 存在的问题
2.1 航道等级偏低,制约水运发展
(1)目前仅有合裕线航道一条入江通道。
(2)航道等级普遍较低,高等级航道网未形成。市内虽有32条航道,但大多为Ⅴ级、Ⅵ级以下,高等级航道里程仅占全市航道总里程的24.5%。
(3)航道不能适应沿河临港产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合肥市加快了招商引资的步伐,随着一些临港企业陆续入驻,相关产品迫切需要通过水路运输,航道条件滞后影响了临港产业的发展。因此,派河航道、入江第二通道兆西河航道升级改造迫在眉睫。
2.2 缺少政策支持,港口建设滞后
(1)新开工建设码头严重不足,拆除小码头造成港口吞吐能力不足。一方面,自“十二五”以来,由于供地不足,开工建设港口项目很少。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发展和“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南淝河、派河沿线简易码头的加速拆除和关停,使港口综合通过能力减少了万t;居巢港区、散兵港区也因石料限采,很多码头处于实际停产状态,导致合肥港综合通过能力严重减弱。
(2)港口大型化、深水化、规模化、装卸现代化能力不强,不能满足经济飞速发展的要求。合肥市不沿江沿海,目前尚无万吨级泊位,千吨级泊位占泊位总数的比例低(仅13.8%),港口装卸设施相对落后,港机装卸能力相对较低。
(3)集装箱码头存在短板,目前仅在南淝河畔有集装箱码头。经济开发区、新港工业园作为市内承接发展汽车、装备制造、家电等产业的重要基地,具有较大的集装箱生成量,但缺少综合性码头。
(4)铁水、陆水联运能力不强。目前尚无铁路专用线直达码头,进港道路、疏港公路等级不高,联运能力不足。
2.3 水运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岸线资源综合利用开展水平不高
(1)水运建设尚未纳入合肥市大建设之列,航道、港口、支持保障等水运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统一调度力度不够。
(2)岸线资源管理缺乏联合审批的流程和机制,在岸线资源利用中存在多部门管理、各自审批、审批程序颠倒等现象;码头建设审批部门多、门槛高,港口岸线涉及的土地指标掌握在属地政府手中,《合肥港总体规划》的港口陆域得不到有效开发和保护,影响了岸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3)临港产业发展不均衡,岸线资源与产业发展联系不紧密,未能发挥水运和港口的优势。
此外,合肥市在行政区划调整时,未能将无为县沿江的部分乡镇划入,造成合肥市目前不属于沿江城市,缺少沿江深水岸线的条件。
2.4 水运发展的政策不够灵活,大建设短板明显
长江经济带建设给水运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国家和沿江各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水运发展的政策措施。安徽省已陆续出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加快水运发展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意见的通知》,建立水运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并逐年递增,专项用于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省内部分地市(如淮南市)也出台相应扶持政策。合肥市虽出台了《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发展的意见》等政策,但由于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对促进水运发展的作用还不是十分突出。
目前,合肥市水运建设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安徽省交通建设资金和港航建设维护资金,航道和规模化港口大多由国有的安徽省港航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资金短板明显,民间投资、社会融资能力明显不足,黄金水道效益不显著,不能适应水运在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中快速发展的要求。
3 发展思路
“抢抓机遇,提升干线航道等级和港口规模化水平、建成环巢湖高等级航道网、打造江淮航运中心”。即以合裕线航道、引江济淮航道工程江淮运河为主骨架,打造环巢湖高等级航道网,建设规模化港口码头,并进一步实施合肥港通江一级航道工程,将长江航道“延伸”至合肥,实现~吨级江海船直达合肥港的目标。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将合肥港打造成“江淮航运中心”,服务于长江经济带副中心建设。
4 发展建议
4.1 提升航道等级,打好发展基础
(1)依托合裕线航道、兆西河航道两条入江通道,打造通江一级航道。
(2)加快推进江淮运河工程建设。按照长江经济带立体交通走廊建设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推动安徽“两横一纵”航道网中的“一纵”――江淮运河工程按Ⅱ级航道标准建设(规划为Ⅲ级航道),为江淮航运中心建设创造基础条件。
(3)尽快开展兆河航道工程,拓展入江通道。兆河航道作为矿业资源大县庐江县主要的出港通道,是引江济巢线路之一,水利部门已按Ⅲ级航道标准实施河道退堤和疏浚工作,现仅需新建1座吨级兆河船闸、改建沿线3座桥梁、疏浚巢湖区段连接线20 km航道就可与合裕线航道连网。建议统一纳入引江济淮工程之中或按省市共建模式实施,尽早开工建设。
(4)加快推进丰乐河航道升级改造工程。按Ⅲ级航道标准对丰乐镇至中庙31 km航道进行整治,提升肥西县西南部和六安市舒城县进出巢湖、合裕线航道的水上通道等级。
通过实施以上航道工程,形成以巢湖为中心,由合裕线、江淮运河、兆河、丰乐河主航道构成的“一湖四射”“两干六支”局面。合裕线、江淮运河作为“两干”,连接兆河、白石天河、丰乐河、店埠河、柘皋河、散兵支线“六支”,形成干支联动的环巢湖高等级航道网,夯实水运快速发展的基础。
4.2 加快港口建设,提高通过能力
(1)开工建设中派河码头。派河港区是江淮运河主枢纽港区,也是派河唯一综合性码头和物流中心,建议尽快落实投资主体,加快开展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将中派河码头建成水铁联运综合港口物流园区。
(2)加速港口转型升级。依托水运,借鉴国内港口成功经验,在店埠河、派河各规划建设一个建材产业物流园区,转移主城区老旧码头,整合岸线资源,提升码头岸线使用效率。
(3)加快推进重点园区码头建设。建议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水运市场,重点推进巢城新港综合码头二期工程建设、庐南龙桥工业园码头建设;结合店埠河改造,实施肥东循环园作业区合钢、红四方配套码头及钢材物流码头建设,打造钢材物流集散中心。
4.3 完善支持保障系统,确保安全发展
在全国五大淡水湖中,仅有巢湖尚未建立搜救中心。建议结合现有机构布局,整合海事港航执法力量,加强水上安全监管及救助体系建设,完善支持保障系统。充分吸取太湖、洞庭湖、鄱阳湖等地经验,建设覆盖巢湖流域的视频监控系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对船舶航行和港口生产提供水文、气象、风力、航道等适航信息服务和全天候监控,配置功能齐全的各类水上救援船艇和搜救、打捞设备设施,提高救援效率和救援能力,做到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快速反应和有效救助。重点建设“一中心、五基地”,即合肥市水上搜救中心,滨湖、中庙、散兵、兆河、丰乐河等5个水上应急救助基地,实现巢湖水上搜救“看得见、管得住、出得去、救得了”的目标。
4.4 加快产业集聚,建设航运中心
除了航道、港口、支持保障系统建设以外,江淮航运中心还迫切需要建立配套服务体系,不断优化软环境,围绕航运衍生的交易、信息、金融等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因此,应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产业,吸引现代航运服务企业落户,建设船舶交易市场,加快港口信息平台及金融等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吸引航运金融机构落户,积极探索金融服务新业务。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政府支持,通过航运中心建设,推动体制改革、改善行业管理、优化发展环境,使江淮航运中心在长江淮河之间、全省、长江中下游地区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和引领示范作用。
4.5 加大政策保障力度
4.5.1 出台水运发展实施意见
参考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政策,尽快出台合肥市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和贯彻实施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具体意见,加大市内黄金水道建设。这些政策既涵盖全市近、中、远期水运发展规划(航道、港口、船舶、吞吐量等主要指标),又要包含水运建设项目用地政策,港口、航道项目储备,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等内容;将水运建设项目纳入合肥市“大建设”统一调度;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并根据财力增长情况逐步增加。
4.5.2 加强组织协调
【合肥产业发展】推荐阅读:
合肥环保产业发展现状10-07
合肥城市发展报告10-26
合肥工伤赔偿标准07-05
合肥公交公司生产运营05-31
合肥工业大学简介07-05
1合肥学院建设方案06-19
合肥工业大学电路期末07-01
合肥师范学院图文简介07-05
合肥音乐艺术培训学校09-10
合肥语文中考模拟试卷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