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甫诗歌的现实浪漫主义

2024-07-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杜甫诗歌的现实浪漫主义(精选8篇)

论杜甫诗歌的现实浪漫主义 篇1

有人认为像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就创作 方法 上说,恐怕不是某一流派所能够概括的。诚然,杜甫自己在论诗时就说过:“窃攀屈宋宜方驾”,又说过:“别裁伪体亲风雅。”(《戏为六绝句》)在赞美陈子昂时也说自己“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陈拾遗故宅》)可见杜甫对于我国古典诗歌中代表现实主义传统的《风》、《雅》和代表浪漫主义传统的屈原、宋玉,都曾经给以很高的评价。同时,我们在杜甫少数的作品中,也看到他们具有浪漫主义的某些因素——或者具有浪漫主义的精神,或者具有它的表现手法。如《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唐代强盛时期知识分子奋发向上、藐视一切的精神;如《房兵曹胡马》中的“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以及《高都护骢马行》中的“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道?”等处,作者都以托物咏怀的手法,表现了驰驱沙场、建立功业的英雄壮志。这也就是他在《前出塞九首》中所明白地说了出来的“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的那种精神;在《饮中八仙歌》中,他通过对八个放纵不羁的酒徒的描写,以生动的形象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藐视封建礼教和等级制度、要求个性解放和返于 自然 的精神;在《洗兵马》中,他说:“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在《蚕谷行》中,他又说:“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荒田牛得耕。”在《昼梦》中,他更说:“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在这些地方,他是幻想着在没有消灭阶级之前能够消灭战争和剥削制度,出现“男谷女丝行复歌”的和平劳动的 社会 ;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他本着儒家“己饥己溺”的精神,激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美好理想。杜甫在上述这些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和理想,虽然有一些是在阶级社会中不可能实现的空想,但它们无疑地体现了封建社会中广大人民的美好的理想和愿望,都是鼓舞人心的,都是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表现。

杜甫也有运用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的作品,但为数更少:如在《凤凰台》和《朱凤行》中,利用神话传说的幻想因素来创造形象,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梦李白二首》中,通过梦境的描写来表达自己与李白的真挚友谊和对于李白不幸命运的同情。他偶尔也运用夸张的手法,如在《古柏行》中,所描写的古柏是“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这样高大的柏树在现实世界里是不可能有的,但在艺术世界里,却完全可以允许它存在。

尽管在杜甫的少数作品中,或者在精神上,或者在表现手法上,曾经出现过浪漫主义的因素,但是,在杜甫的绝大部分作品中,像屈原的《离骚》,或者像李白的那些浪漫主义的名作,在精神上和表现手法上都充分地是浪漫主义的作品,却断然是没有的。他像世界文学史上许多伟大的作家一样,在他们自己的作品中,往往包含着人类艺术中两个主要流派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因素。然而,我们如果从杜甫一生对于现实的态度来看,从他在艺术道路上的主导倾向来看,从他绝大多数作品的创作方法来看,他却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者,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中现实主义流派最杰出的代表。他对于现实主义的精神和表现手法两方面都有很大的丰富和发展。他这种成就和贡献,在我国古代诗人中是无有比肩的。二

我们考察杜甫对于现实主义的成就和贡献,是要从他诗歌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和表现手法两方面来考察的,也就是从他的作品的思想 内容 和艺术造诣两方面来考察的。

为了探索杜甫对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思想内容方面继承了什么,并且发展了什么,需要把从《诗经》以来现实主义诗歌传统作简略的叙述。

我国现实主义诗歌最早结集的《诗经》中的作品,它们绝大多数的作者是无从考证的,概括地说,包括两类作品:一类是人民的创作,又一类是文人之作。广大人民在诗中歌唱自己的劳动和爱情,以及描写他们被压迫、被剥削和参加战争的生活。这些作品深刻地、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现实面貌,是《诗经》中较优秀的篇章。尤其是那些反映劳动人民对被压迫、被剥削的生活的不满,对统治阶级表示强烈反抗情绪的作品,如《伐檀》和《硕鼠》等,虽然数量甚少,但由于它们揭露了阶级社会中阶级对立的本质,因而在思想质量上说,它们是《诗经》中最高的。文人之作的部分作者,或者是当时政府中卑小的职员,或者是境遇坎坷的知识分子,他们或者写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艰难困苦,或者写爱情上的痛苦和欢乐,或者写自己被上层统治集团所排挤所损害的愤怨,他们通过对自己所处阶层的生活描写,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如《召南》中的《小星》、《邶风》中的《式微》和《北门》、《小雅》中的《正月》和《北山》等等,在数量上是相当多的。这两类作品是《诗经》中的精华,也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最早的两支源流。所以,千百年来,我国进步的诗人们总是推崇和提倡《风》、《雅》,把它们作为自己创作上的方向和范本。

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是《诗经》中人民创作这支源流的延续和发展,其中有许多优秀的作品。自秦、汉统一 中国 以后,封建制度日益巩固,统治阶级对于人民在意识形态上和文化、文艺上的束缚和压制,比之封建社会的初期和它以前的时代,自然更加严密和残酷。这种情况,既会 影响 到人民在文艺创作中不能自由大胆地表达自己的阶级意识,也会影响到由统治阶级搜集起来的乐府民歌的本来面貌。现存的乐府民歌,大部分是经过当时政府的 音乐 机构——“乐府”收集、写定的,即使有一部分是依靠私家的传习而保存下来,但有能力养蓄倡优的私家,自然是“豪富吏民”,他们仍然是统治阶级的成员。可见乐府民歌,除少数由于民间传唱所留存者外,都是经过统治阶级的审查和删改的。所以,我们所见到的乐府民歌,虽然它们多方面地反映了民生疾苦,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但像《伐檀》、《硕鼠》那样反映阶级对立本质的作品,可以说是没有的。即使人民曾经创作过这种作品,也被统治阶级在搜集和审查的时候,删除掉了。

汉代的《古诗十九首》是《诗经》中文人之作这支源流的继承和发展。它们大都是当时失意的知识分子所表现的叹老嗟卑、忧生感时、怀乡感旧、伤离惜别的感情,情调是抑郁低沉的,所反映的现实面也较为狭窄。但由于它们接受了当时人民创作的乐府民歌的深刻影响,又有它们自己的创造,在艺术上达到很高的成就。钟嵘称它们是“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诗品》卷上)也是对艺术上的推崇多于对内容上的赞许。它们一向被认为是五言古诗的典范,被后来历代的作者所称誉和模仿。

建安时代的作者一方面继承了《古诗十九首》的传统,一方面又自觉地在乐府民歌中汲取丰富的艺术营养,他们的作品视野比较广阔,反映了**时代的历史面貌,使我国诗歌发展史中的文人创作第一次形成了高峰——在同一时代里,出现那么多的卓越诗人,产生那么多的优秀诗篇,各人既有各自的风格,又有共同的时代风格,在我国诗歌史上的确是破题儿第一次。他们不仅抒写了自己的遭遇和抱负,并表现了广大人民的苦难。他们中间杰出的作者如曹操、曹植和王粲等都以强烈的同情描写了普通人民的命运:如曹操《蒿里行》中的“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如曹植《泰山梁甫行》中的“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像禽兽,行止依林阻。”以及王粲《七哀诗》中的“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野。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像这样内容的作品,虽然在建安时代诗人的制作中,在数量上并不占多数,但是,这些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同情人民苦难的思想在那个时代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同时,这种思想那么显著地在文人作品中出现,这也是头一次。它是这支源流在思想质量上的一个跃进。因为无论是《诗经》中的文人制作,或是《古诗十九首》,它们都只是抒写文人作者个人的遭遇,很少接触到普通人民的非人生活和惨酷命运。建安时代的作品对后代之所以产生巨大、深远的影响,固然还有它们在艺术技巧上的发展和新风格的建立等方面的因素,但同情人民苦难的思想在作品中鲜明而强烈地表现,却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自建安时代以后,它就在文人制作的作品中不断地出现了。

魏、晋、南北朝的作者在诗歌的体制、音律和表现技巧各方面有不少的丰富,有多方面的探索,对唐诗的发展和繁荣准备了条件,其中谢灵运和谢□等人又开辟了山水诗的传统,扩大了诗歌的描写领域,但他们对于现实主义诗歌的思想内容,除陶渊明和鲍照外,却很少有人做出多少贡献。陶诗的思想内容是比较复杂的,在这里不可能作全面的 分析,我们只从现实主义的角度上来评价它们的意义。陶渊明根据他对于 农村 生活的爱好和对于劳动生活的亲身体验,结合着乡村朴质的风貌,歌唱了劳动的意义和自己参加劳动的喜悦,产生了不少卓越的田园诗,并在《桃花源诗》中,幻想着“相命肆农耕,日人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那样和平地劳动、没有剥削的美好社会。虽然他的幻想在有阶级的社会里只是不可能实现的一种空想;他歌颂劳动的思想观点也夹杂着隐逸思想的因素;但像他那样士大夫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能够认识到劳动的意义,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并提出如上面所说的那种理想,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这种思想不可能不是对于不劳而获的地主阶级剥削制度的一种抗议和否定,这是在陶渊明以前文人诗歌的传统上没有出现过的光辉思想,比之单纯同情人民的思想在现实主义诗歌传统上的出现,就思想质量上说,是一次更深刻的跃进。这也是他的田园诗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所具有的特别重要的意义。鲍照因“才秀人微”,因而他对于社会的现实生活既有深入的体察,对封建制度的不合理现象也往往流露出不满与不平,所以他在《拟行路难十八首》、《代东武吟》和《代出自蓟北门行》等作品中,反映了较为广阔的社会生活,成为南朝优秀的作品。他在《拟古》第六首中所描写的“柬薪幽篁里,刈黍寒涧阴,朔风伤我肌,号鸟惊思心。岁暮井赋讫,程课相追寻,田租送函谷,兽藁输上林。河渭冰未开,关陇雪正深。笞击官有罚,呵辱吏见侵。”反映了统治阶级对于农民残酷的压迫和剥削,揭露了封建社会的本质。陶渊明和鲍照的这些进步思想,不仅在六朝诗歌中特别显出光彩,也是《诗经》以来在文人制作中所罕见的,加以他们在艺术技巧上又都有高度的成就,所以他们就成为六朝中两位最杰出的诗人。

此外,在我国古典诗歌的传统上还出现过一种重要的思想,它不仅出现在现实主义的作品中,也出现在浪漫主义的作品中,那就是爱国主义思想。《诗经》中《黍离》一诗所表达的感情一向被人认为是这种思想的萌芽,因此,“黍离之思”在后代的文人制作中就成为爱国思想的同义语。爱国主义思想在我国浪漫主义大诗人屈原的作品中得到充分高度的体现。其后少数的作者虽然在作品中偶尔表现了这种思想因素,例如西晋永嘉乱后,北中国大部分的国土沦陷在异族的统治之下。当时刘琨身罹厄运,而且在敌后担负着对敌斗争的重任。但他的诗歌主要地是表现了个人在丧乱中的感慨和愤恨,他对于故国的“黍离之思”表现得并不太强烈。又如庾信遭侯景之乱,国破家亡,而又远居异国,仕于外族,在《哀江南》等赋中表现了强烈的恋土怀乡的感情;在诗歌中,他也表现了“楚材称晋用,秦臣即赵冠”和“李陵从此去,荆卿不复还”(《咏怀》)那样不甘身事异族的思想;但是,他的作品总是感叹个人身世者居多,发抒爱国思想者较少。因为他也和刘琨一样都没有更多地把个人的遭遇和国家、民族的命运以及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却主要地把国家的丧乱联系到个人的际遇来看待,所以他们的作品虽然具有不同程度的爱国思想因素,但还不能说他们的作品已经具有充分的爱国主义思想。

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对封建社会中阶级对立本质的揭露、对普通人民苦难的同情、对劳动和劳动人民的赞颂,这些都是在我国古典诗歌传统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进步思想。只有杜甫和屈原一样把自己的遭遇和国家、民族的利益以及人民的利益紧密地联结起来考察,这样,就使他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作品中充溢着汹涌磅礴的爱国主义精神,产生鼓舞人心的力量。我们从前人不少有关杜诗的评论,和杜甫不少有关论诗的作品来看,他的创作态度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确实受过我国古典诗歌传统中那些进步思想的影响。但是,我们决不能说:杜甫诗歌在思想上的成就仅仅是由于他熟悉这些传统的思想材料,继承了它们,接受了它们的影响的结果。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他不仅不可能成为伟大的诗人,而且他将要成为一个最没出息的艺术模仿者和艺术教条主义者。杜甫之所以会取得这种成就,是由于他既接受了传统思想的影响,又在那个伟大而变动的时代里,他自己经历了严肃又广阔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他才能够继承那些思想因素,在某些方面还发展了那些思想因素。三

唐代的统治者,自开国以来,在对内政策上,不是采取由门阀贵族地主垄断一切的政策,而是采取一些比较开明的措施,从而使中小地主阶层在 政治 上、经济 上的力量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同时,他们又通过科举制度吸收这些阶层的知识分子参加政权,以便更广泛地团结本阶级的力量,巩固统治。这是从贞观至开元年间一直行之有效的政策。那些中小地主阶层出身的知识分子,一般地说,出身都比较寒微,和普通人民有较多的接触和联系,但他们所从属的阶层在政治、经济上又受着门阀贵族地主的排挤和欺压,所以他们在政治上总是主张实行任用贤能、明刑息讼和减轻赋税等开明的措施,以利于他们自己阶层力量的继续发展和巩固。这些知识分子的政治主张,对于代表门阀贵族地主的上层统治者来说,是一种进步的力量,对于当时的广大人民来说,也是比较有利的。然而,从本质上说,他们是属于地主阶级的,他们不仅拥护封建剥削制度,而且时时刻刻希望自己能够上升到上层统治者的行列。这就使他们不可能不具有地主阶级所固有的那些反动的和落后的东西。

杜甫正是出身于这种中小地主阶层的知识分子。在一般政治的立场和态度上说,他和他们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他幼年生活比较贫苦,像他自己说过:“少小多病,贫穷好学。”(《进封西岳赋表》)同时,一生中大部分时间过着与普通人民相距不远的生活,这就使他对于普通人民的苦难感同身受,也使他总是希望上层的统治者能够实行开明的政治。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这是杜甫的政治主张在诗歌中提纲挈领式的表白。我们还可从他的其他作品中找到这个主张的较为详细的补充。比如杜甫在《送陵州路使君赴任》中所说的:“国待贤良急,君当拔擢新。„”战伐乾坤破,疮痍府库贫。众寮宜洁白,万役但平均。”又如他在《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中所说的:“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他在《同元使君舂陵行》中,把自己的政治主张说得更为完整:“致君唐虞际,纯朴忆大庭。何时降玺书,用尔为丹青?狱讼永衰息,岂惟偃甲兵!凄恻念诛求,薄敛近休明。乃知正人意,不苟飞长缨。”这些就是他所设想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所必须采取的措施,就是前面所说中小地主阶层政治理想的具体表现,也就是儒家的“民为贵”、“民为邦本”、对人民要“行仁政”的那些比较进步的政治思想的体现。“大庭”出自庄子《肱箧》篇:“昔者容成氏、大庭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正和陶渊明的“桃花源”的理想如出一辙。儒家的“尧舜之治”和道家的“无为而治”都是政治上的乌托邦,所以在这点上儒道两家的理想就有一个汇合点了。杜甫的政治理想在《忆昔》第二首中根据现实用艺术形象具体地表现出来: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百余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这就是杜甫站在中小地主的立场所亲眼看到的所谓“开元盛世”的图景,也就是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那一理想的现实化。

由于杜甫是从地主阶级的立场和理想来观察现实,他的描写就不可能是完全真实的,因为自贞观至开元的百余年间,在普通人民——特别是劳动人民的立场来看,决不可能没有任何灾变,而仓懔也不可能总是丰实的。然而,人口兴旺、在和平的环境里劳动、大家过着较为丰衣足食的生活,却也是广大人民所要求的。因之杜甫的政治理想对普通人民还是有利的。为了在生活上寻求出路,也为了图谋实现政治上的理想,杜甫在京城长安先后差不多寄居十年之久,并且不断向上层的统治者投诗赠诗,乞求他们的吹嘘、引荐,得到官职。这些作品虽然形式精严,文字典雅,但是内容不外是对于王公大人们的赞颂和对于自己生活困苦的叙述,甚至流露出对于功名富贵的羡慕。这些作品表现了中小地主阶层对于门阀贵族地主在政治上的依附关系,思想自然是卑下的,并且有许多违反真实的地方,是杜甫作品中的糟粕部分。杜甫看见有些朋友当节度使幕府中的书记,自己在仕途上还没有着落,就发出这样哀叹:“夫子□通贵,云泥相望悬;白头无藉在,朱绂有哀怜。”(《送韦书记赴安西》)“闻君已朱绂,且得慰蹉跎。”(《寄高三十五书记》)。他为了想得到公卿们的援引,好把自己“吹嘘送上天”(《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他不惜对李白曾经讽刺过的“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的哥舒翰,称为“今代”的“第一功”和“当朝杰”,最后还说“防身一长剑,将欲倚崆峒”,把他当作自己做官的靠山了(《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这个哥舒翰,正是他在《兵车行》中所斥责的“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那次侵犯兄弟民族的主要执行者,也就是后来他在《潼关吏》中所谴责的“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那次败仗的主将。又如他在《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中,称颂杨国忠的爪牙鲜于仲通为“贤良”、“异才”,最后还说:“有儒愁饿死,早晚报平津”,要求鲜于仲通把自己介绍给杨国忠,以期获得怜悯。这虽然因为他迫于饥饿,不得已才出此下策,但也不免违反了儒家所提倡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道德标准了。因为杨国忠是一个怎样的人物,杜甫并不是不知道的。这个杨国忠就是他在同一时期的作品《丽人行》中所尖锐讽刺过的“丞相”。这些事实都说明:如果杜甫真的能够得到上层统治者的赏识和提拔,在仕途上飞黄腾达的话,他也会像封建社会中许多贫寒知识分子曾经做过的那样,在仕途上稍一得意,就会踌躇自满;稍一失意,也会消极颓废的。他任左拾遗时在《紫宸殿退朝口号》中写道:

户外昭容紫袖垂,双瞻御座引朝仪。香飘合殿春风转,花复千官淑景移。昼漏稀闻高阁报,天颜有喜近臣知。宫中每出归东省,会送夔龙集凤池。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杜甫勉强挤入上层统治集团的行列、接近宫掖生活的时候,他那种看皇帝的眼色行事和对于宰辅大臣的殷勤逢迎的态度,实在已经到了俗不可耐的程度。当他在仕途上预感到要失意的时候,那种及时行乐的颓废情绪也就不免见之于吟咏了: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曲江二首》)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傍?(《曲江对雨》)但是,唐代自开元后期至天宝年间,对农民和中小地主比较有利的均田制已经逐渐破坏了,发展了对门阀贵族地主便于集中土地的庄园制。代表这些门阀贵族地主的力量来掌握朝政的又是权奸李林甫、杨国忠和宦官高力士这种擅权自专的人物,于是造成了政治上的腐败黑暗和上层统治集团生活上的穷奢极欲的现象。在这种形势下,杜甫要代表中小地主阶层的利益,抱着那种比较进步和比较正统的儒家政治理想,参加政治活动,势必要遭到不断的打击。他不断地向王公大人投诗赠诗,乞求他们的“吹嘘”,却毫无结果。就是在天宝六载应唐玄宗李隆基的诏命,在京参加 考试,以及天宝十载亲自向皇帝献赋,以期得到一官半职,也都由于李林甫的从中作梗,只得悲惨的下场。他在《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中诉说了这种打击:“破胆遭前政,阴谋独秉钧。微生沾忌刻,万事益酸辛。”这种种的政治上的打击,使他在生活上遭到极端的穷困: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联百结。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此老无声泪垂血。(《投简咸华两县诸子》)正因为杜甫被上层统治者阻挡住仕进的道路,把他踩踏在地主阶级生活的底层,使他过着和普通穷苦人民大致相同的饥寒交迫的日子,他才从血和泪的生活中清醒过来,看清像他那样出身的知识分子和上层统治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赤县官曹拥才杰,软裘快马当冰雪。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投简成华两县诸子》)他也从朋友们的遭遇中看出这种矛盾:

诸公衰衰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醉时歌》)—面是:“纨绔不饿死”、“软裘快马当冰雪”、“甲第纷纷厌粱肉”;一面是:“儒冠多误身”、“骨欲折”、“饭不足”。这就毋怪乎像他那样以儒术自任的人,也怀疑起儒家鼻祖孔子的价值了:

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醉时歌》)也就毋怪他抱着对于上层统治者绝望的心情,产生了归隐的念头:

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曲江三章章五句》)但是,杜甫这种归隐的情绪表白,并不像陶渊明在《归去来辞》中所表现的“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那样洒脱,那样“乐夫天命”的,杜甫的表白是绝望的控诉,悲愤中仍充溢着奋发的气概。杜甫在被上层统治者在政治上压得毫无出路的情况下,他有时确也抱着像李白那样的蔑视富贵的出世思想,而慨叹地说:“富贵何如草头露”(《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若耶溪,云门寺。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不过,他这种思想不像李白那样强烈而且经常地表现出来,他一生的主导思想是儒家的入世思想。有时,他又站在出世和人世的十字路口,感到彷徨苦闷:“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乐游园歌》)杜甫的这些作品所以到今天还有价值,是由于它们通过诗人的抒情,深刻地表现出封建社会中一个正直的、有才能、有进步政治理想的下层知识分子,在黑暗势力的压制下所受到的屈辱、不幸、悲辛和苦恼,并且通过他的遭遇反映出封建制度的不合理和它所带来的罪恶,帮助我们对历史的认识。

正因为杜甫过着“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联百结”这样和普通穷苦人民几乎相同的生活,他才通过对于饥寒的亲身感受,逐渐注意到一些重大的社会 问题,把视野扩展到广阔的现实生活,使他在思想感情上逐渐接近人民,树立了较进步的世界观。

杜甫既看到上层统治者穷奢极欲的腐朽生活,也看到了“农夫田妇”、“失业徒”和“远戍卒”等普通人民的苦难,并进而认识到上层统治者的穷奢极欲正是人民苦难的根源,认识到封建剥削社会中阶级对立的本质现象。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他这个时期写成了《兵车行》、《丽人行》、前后《出塞》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重要作品。《兵车行》反映了穷兵黩武对于农业生产的破坏,给人民和士卒带来的无尽苦难,因此,他在《前出塞九首》中提出“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那样对待战争的正确主张,而对于“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的侵略战争加以反对。在《丽人行》中,他对于当时上层统治集团的代表人物杨国忠和他的姐妹们的奢侈荒淫的生活给以深刻而无情的讽刺。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他更揭露了以唐玄宗李隆基为核心的上层统治集团的荒淫无耻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上的:“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最后,他以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情揭露了封建剥削社会中阶级对立的本质现象: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是自《诗经》以来,在文人的制作中第一次出现的、以极概括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最光辉的思想。这以后在《驱竖子摘苍耳》中所写的:“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和在《岁宴行》中所写的“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都是这种思想的再现。不过由于杜甫晚年对人民的现实生活不如这个时期深入和密切i所以在同一思想中所表现的感情就不是如此强烈了。基于阶级对立本质的认识,杜甫在许多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进步思想,已经不仅仅限于对普通人民的苦难的同情和怜悯,而是已经接触到更深刻的内容。例如他在《三绝句》中所写的“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在《白帝》中所写的“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在《又呈吴郎》中所写的“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都已经认识到人民的苦难正是统治者压迫和剥削的结果。这比建安时代的诗人们同情人民的思想,已经跨进了一大步。然而,杜甫由于阶级出身的限制和时代的限制,他是不可能拿出彻底解除人民苦难的药方。他只好把解除人民苦难的希望寄托在最高的压迫者和最大的剥削者皇帝的身上,如在《宿花石戍》中说:“谁能叩君门,下令减征赋?”他或者幻想在有阶级的社会里能够出现“无贵贱不悲,无富贫亦足”(《写怀二首》)那样“等贵贱、均贫富”的社会。自然,这是幻想而不是有效的救世药方。

杜甫自安史之乱前后至弃官入蜀这一段时间,经受着极多的忧患和极深的艰苦。虽然在天宝十四载他做过右卫率府曹参军,在至德二载做过左拾遗,但以疏救房琯触怒了皇帝,不久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这些都是卑小的官职。他的政治地位对自己的“致君尧舜上”的政治理想固然很难施展,就是俸禄对于他的穷困生活也不能改变多少。在这个时期,他的幼子饿死了,弟妹在战乱中离散了,家小安顿在荒僻的鄜州,直系近亲都处在饥饿之中:“两京三十口,虽在命如丝。”(《得舍弟消息二首》)他在安禄山攻陷潼关后,带领家小避难北走时,既经历“野果充糇粮,卑枝成屋椽”(《彭衙行》)的艰苦生活;当他只身通过叛军的防线到灵武去投奔唐肃宗李亨的时候,中途又被俘获,带到沦陷的长安。以后他以这样两句诗描写他陷贼的忧患:“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北征》),等到他终于从长安逃到李亨当时政府所在地凤翔的时候,已经是“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述怀》)了。他在任华州司功参军的时候,又曾经到当时接近前线的洛阳来回一次。在辞去华州司功参军携带家小由秦州入蜀的途中,更是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他在《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中,抒写了自己的艰苦生活和悲愤情绪: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发乱发垂过耳。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长□长□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黄独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呜呼二歌兮歌始放,邻里为我色惆怅。

论杜甫诗歌的现实浪漫主义 篇2

一、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主题思想特色

1. 关心人民疾苦, 同情人民, 也对劳动人民进行了歌颂。

杜甫创作的诗歌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亲民性, 这和他后期的生活有关。《兵车行》中“去时里正与裹头, 归来头白还戍边”写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同时也流露出对人民的同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诗人希望能够让天下劳苦人民摆脱痛苦, 得到幸福。“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更加体现出诗人对人民的关爱和同情。

2. 面对现实, 讽喻事实。

这种面对现实的精神, 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表现得很清楚。在这首诗里, 杜甫突破了所谓“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不管穷或达都要面对现实, 投身政治, 兼济天下。这是杜甫与其他诗人有别的地方。陈岩肖《庚溪诗话》评价杜甫说:“其穷也未尝无志于国与民;其达也未尝不抗其易退之节。早谋先定, 出处一致矣!”杜甫有诗云:“杜陵有布衣, 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 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 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 此志常觊豁。”再穷再老也不放弃从政理想, 拙就拙到底, 愚就愚到底, “取笑同学翁, 浩歌弥激烈”。这是何等的坚定顽强!在当权者的冷淡、同辈的嘲笑和艰苦的生活中, 杜甫也曾动摇过:“非无江海志, 潇洒送日月”, 但是“终愧巢与由, 未能易其节”仍然表现了要百折不挠地投身到政治中去。杜甫这样做, 不像那般蝼蚁之辈是为了自求其穴, 也不是为了皇帝一人一姓的益, 而是为了拯救人民:“穷年忧黎元, 叹息肠内热。”这才是推动杜甫积极从政的原因。

在古代的中国, 封建统治者尤为注重其自身统治的稳固, 深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的杜甫对于统治者是十分效忠, 诗歌中虽然写了很多讽刺统治者的语句, 但是依然对统治者抱有很大的期望, 以至于在他的诗歌中写到了“唐尧真自圣, 野老复何知”“天子多恩泽, 苍生转寂寥”等诗句来盼望统治者采取维护统治的措施。但另外, 《兵车行》中“边庭流血成海水, 武皇开边意未已”, 杜甫直接把矛头指向了最高统治者, 写出天宝年间以后, 唐王朝频繁发动对西北少数民族的战争, 人民苦不堪言, 从而深刻地揭露统治阶级的贪得无厌。《石壕吏》中“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说明青壮年已经全部被抓去充军, 现在已经扩展到老翁了, 长期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

二、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艺术特色

1. 善于对现实生活做高度的艺术概括。

这种概括, 有时是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通过客观的描写, 复杂的社会现象集中在一两句诗中, 从而揭示它的本质。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把尖锐的阶级矛盾集中在“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十个字里, 使人触目惊心。再如《白帝》:“戎马不如归马逸, 千家仅有百家存。”表现出四川地方混战的罪恶。

2. 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和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

由于杜甫具有爱国爱民的胸襟, 博大精深的知识, 丰富深刻的生活经验, 因此他的诗歌境界雄浑壮阔。值得一提的是, 这种雄浑壮阔的意境往往是通过刻画眼前具体的、细微的景物和表现内心的细微波动来表达的。《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尤工远势古莫比, 咫尺应须论万里。”杜甫赞赏王宰的山水, 说他能在尺幅的画卷中表现出万里的山水。杜甫的诗也具有这种“咫尺万里”之势。

三、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语言运用特色

1. 语言精练, 用语精确, 注重炼字。

《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诗中的“垂”和“涌”字用得十分传神, 星垂和月涌形成一连串动态的画面, 以自然的壮阔与永恒来反衬人生的无奈, 用语十分传神、精练。

2. 使用口语和对话形式, 使诗歌更加接近生活、反映生活, 更具现实主义色彩。

在《潼关吏》中,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连云列战格, 飞鸟不能逾”。采用对话的形式用朴素的语言对潼关形势进行描述, 这让人更容易相信此诗的真实性。

四、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诗人, 他继承了《诗经》和汉乐府的传统, 同时也批判地汲取六朝以来诗歌在音韵格律、遣词造句等方面的艺术技巧, 从而将现实主义诗歌推向高峰。作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多方面的。

1. 对中国古代文学诗体的影响。

他没有遵循建安以来沿袭乐府古体的老一套办法, 而是按照汉乐府“缘事而发”的精神自创新题, 为后代诗人指出一条通向现实, 通向人民生活的创作道路。

2. 爱国精神的影响。

论杜甫诗歌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篇3

关键词:杜甫;儒家思想;人道主义精神

一、杜诗中人道主义精神探源

杜甫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揭露和批评。他同情人民,甚至情愿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是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的,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常常充满沉甸甸的政治关怀和道德意识。

(一)儒家“仁爱”思想的产物

杜甫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他自幼苦读儒家经典,非常崇尚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统治思想,平生之志乃通过当官来行儒家匡时济事之道。其祖父杜审严是唐初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曾任奉天令,他们使儒家“仁者爱物”、“饥溺关心”的思想深植于杜甫的诗中。书香门第的传统,使杜甫在盛世文明的教育下,成为一名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他和早期盛唐诗人们一样,对人生、对朝廷、对前途充满了乐观向上的遐想。然而仕途的不顺,终其一生并未使他踏上从政的道路。时代的变动,生活的流离所失,贫困、饥饿使他与人民群众发生较密切的联系,与人民大众共苦难、同命运,内心激荡着“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深入其骨髓、融化到其血液。它使得杜甫对孔孟所倡导的忧患意识、仁爱精神、恻隐之心、忠恕之道有深刻的理解,并用感情强烈的诗篇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儒家的“仁爱”思想,几乎成为杜甫一生坚持不辍的创作主题。

(二)经历乱战,现实感悟的结果

杜甫的一生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成长及南北漫游时期——长安觅官时期——离乱为官时期——蜀地漂泊时期。第一时期他写的诗很少。从第二时期开始,玄宗昏溃、朝丞弄权,外戚骄奢,边将骄纵……他自己屡试不第,饱读诗书,欲济天下的杜甫遭遇了落弟的失意,献賦求官未成,使他出仕济世的幻想破灭,使他对唐王朝的统治堪忧。政治上的失意使他的生活日益窘迫、仕途的挫折给了他思考,使他开始正视现实,使他唱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名句。

安史之乱后,长安沦陷。杜甫目睹了叛军的暴行,饱尝了国破被俘的离乱之苦,有着九死一生的经历。杜甫晚年,长安再度沦陷,他经常捱饿受寒,日子过得很悲苦。他身在两川,心系故国,却又始终不得返京。无奈之下,他乘舟出游,漂泊在岳州,衡州、漳州等地,度着浮家泛宅的凄凉岁月。最后,这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在贫病交加之中,怀着满腔遗恨,冻死在一条破旧的木船上。

二、杜甫诗中人道主义精神的表现

(一)忠君爱国

1.诗人对皇帝的忠诚

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他的爱国思想和忠君交织在一起,根深蒂固。他把皇帝看成国家社稷的化身,把国家成败的希望全寄托在皇帝的身上,对皇帝是一味的忠诚。从早年的志向直到临终仍在惦念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他始终希望以丞的身份辅佐国君。

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开篇就描写忠君爱国之情,怀着济世的思想,执著地求索国泰民安的路径,诗中他表明心迹:“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他以葵藿向日自喻,称自己对皇帝像向日葵那样忠诚;以稷契自许,表明希望做稷契一样的贤丞良相,辅佐君王治理天下,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南征》中:“者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诗人去世前一年,抱病漂泊时仍对皇帝感恩戴德,忠诚不舍。

2.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歌颂

杜诗现存有一千四百余首,都是围绕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和诗人自身遭遇而作的。他的诗中有很多是描绘祖国美丽河山,名山大川的诗篇。从二十岁起,他先是南游吴越,后又北游齐赵,过了八九年“裘马清狂“的生活,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中年寄寓京华,晚年漂泊各地,足迹所至均有诗作。岱峰的高耸,剑门的险峻、锦江的秀丽、山峡的奇峻,尽在笔下。

杜甫赞颂祖国不同于其他诗人,在赞颂祖国山河的美丽之中,结合社会现实,抒发对祖国命运的悲切之情。在《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壮景色,引述了诗人万里离乡,多年漂泊,暮年多病,国事不宁,返乡无日的忧伤。又如长安“春望”,则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正是因为他对祖国执着的爱慕之情,才写出了如此壮美的诗句。

(二)“仁爱”精神

杜甫号称“诗圣”,乃诗国之圣人,恰似孔子、孟子,乃儒家之圣人。其诗名垂千古,荣膺了各种美誉和桂冠,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既是由于其思想艺术成就的无与伦比,还因为诗人用其毕生心血,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文化的精髓熔铸到了诗歌之中,成为诗国中儒家思想文化薪火的重要传承者。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论语·颜渊》中记载孔子的弟子樊迟向老师请教什么是“仁”,他回答说“爱人”。孔子为推广自己的“道”而周游列国。他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也”。杜甫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仁爱”精神。他对亲情、友情的眷念,对天下寒士的同情,对自然的怜爱,都无不体现他至仁至爱的思想。他的“仁者”之心,使他在与人交往之中,表现出无限的真诚和无私。

1.诗人对家人的亲情

动乱中生活的困苦使杜甫时刻为妻子和儿女能否过上安乐的生活而担心,为儿女挨饿乃至死去而伤心痛苦。例如:《北征》、《述怀》等诗篇都表达了诗人浓浓的骨肉情深。

然而杜甫的仁爱精神绝不仅限于此,他还将爱推及一些与己无关但和自己有同样命运和遭遇的人。晚年,他逃避战乱,深感“乱世少恩惠”(《宿凿石浦》);然而他仍然是:“减米散同舟,路难思共济”(《解忧》),并没有因为个人的苦难而减少对他人的同情。

nlc202309021738

2.诗人对邻居、友人的真情

杜甫对自己的邻居老夫体贴入微,他在把房子借给姓吴的亲戚住时,特意写了《又呈吴郎》一诗,他叮嘱吴郎不要干涉贫困孤苦的邻居老妇来门前扑枣,可看出他对老妇人的同情和关爱。

《春日忆李白》中写道:“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当时诗人自己身经磨难,但当李白生死未卜的传闻传到他耳中时,他忧心忡忡,对朋友思念无比。在得不到李白的任何消息时作了《不见》:“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怜。”“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杜甫还在《遗怀》、《赠李白》等篇中,表达了对朋友李白浓烈诚挚的友情。

3.诗人在战乱中对黎民百姓的同情

诗人一生颠沛流离,仕途不顺,生活在社会的底层,饱受贫困和流离之苦,他目睹了统治者的奢华无度,战乱中统治者横征暴敛下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妻离子散的痛苦。他以深处民间的深刻感受,从现实生活出发,把仁爱之心推己及人,常常在诗中流露出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写下了不少反映统治者横征暴敛下黎民百姓悲惨生活的诗篇。

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杜甫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种种苦难,写下“三吏”、“三别”等不朽诗篇。《石壕吏》通过对这一家的苦难遭遇,以及官吏抓人的凶恶相的刻画,反映了人民灾难深重的真实情况。《新安吏》中诗人同情人民的痛苦遭遇,揭露官吏强行征兵拉夫的行径。《垂老别》写了一个“子孙阵亡”的花甲老人被征从军,他告别老妻子,毅然而上战场的悲壮场面。

《茅草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乎!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中的狼狈处境,触起了他对于战乱以来所尝痛苦的记忆,进而又联想到天下和自己一样不幸的“寒士”。杜甫推己及人,把百姓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由自己的苦难而想到天下人的苦难,他在遭遇苦难时往往能想到比自己更不幸的人。“仁爱”精神在他的诗中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4.诗人对骄奢淫逸的统治阶级的批判讽刺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

杜甫亲眼目睹了由于民族矛盾达到尖锐化时所爆发的连年战争中人民所遭受的痛苦生活。“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丽人行》),写出了杨氏姐妹显赫的地位和繁华的宴饮。“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驱竖子摘苍耳》)等尖锐的指出了贫富对立。这些诗句对统治者进行了鞭挞,对平民百姓充满了同情,客观上反映了贫富悬殊对立的社会现实。

因为长期困苦生活的特殊境遇使他对民间的疾苦有着更切身的体会,所以杜诗更多的是从民的角度为民请命,呼唤仁政爱民,他是怀着深厚的同情心为百姓呼号呐喊“谁能叩君门,下令减征赋。”(《宿花食戍》)。“何由见宁岁,解我忧思结。”(《喜雨》)。这些诗句真切地勾画出了杜甫为了天下百姓甘愿呕心沥血的仁者形象。

可见,杜甫是由自身颠沛流離、怀才不遇的悲苦人生,去关注和思考平民百姓的疾苦、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的,这成就了杜甫诗歌的主旋律。

5.诗人对天地万物的仁爱之情

杜甫的仁爱精神不仅表现在对人的关爱,就是对大自然的景、物,他也倍加关爱。如《缚鸡行》中“虫鸡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仁解其缚。鸡虫得失无了事,注目韩江椅山阁。”诗人同情鸡的被缚。《病马》中写了一匹衰老的马仍然在为其主人尽力,全诗表现了杜甫“仁民爱物”的人道主义精神。《过津口》中当鱼儿的生命垂危时,诗人不禁产生了同情之心。《枯棕》中叙述棕榈树受到的种种摧残,由感叹枯棕引出对于人民苦难生活的感叹。《楠树为秋风所拔叹》中诗人用拟人化的写法,写了老楠树极力反抗挣扎和被风吹倒的惨象,倾诉了对它的同情和惋惜,其中寄寓了作者的深深感慨。

诗人对自然中那些被损伤,被遗弃,被践踏的“弱者”表现出了深厚的同情,寄托了无限的哀伤和怜悯,流露出的是真挚的人道主义情怀。

三、杜诗中人道主义精神对后世诗人的影响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他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仁者爱人的广博之心,在他的诗篇中充分的表现了忧囯伤时、同情民苦的真挚感情,向世人展示了其高超的艺术成就和伟大的人格魅力。历代的人们,包括许多杰出的古典诗人在内,莫不向他拜倒,把他的诗歌奉为学习的最高典范。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还没有一个诗人,曾经像杜甫拥有这样多的追随者。

杜甫更为重要的影响,是在思想情操方面。他的情感之中饱含着大仁大爱,尤其体现为对国家前途强烈的忧患意识。他的系念国家安危,同情生民疾苦,为历代士人所崇仰,在士人人格的形式上,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陆游就曾在诗中说:“后世但作诗人看,使我抚几空嗟咨。”北宋爱国将领李纲在《重校正杜子美集序》中说杜诗“平时读之,未见其工,迨亲更兵火丧乱之后,诵其诗如出乎其时,犁然有当于人心,然后知其语之妙也。”南宋爱国将领文天祥兵败被俘后,在燕京狱中每天读杜诗,有《集杜诗》二百首,《序》说:“凡我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民族英雄的话,有力地证明了杜诗所具有的崇高的思想内容。杜甫的影响直至现代也历久而不衰。

参考文献:

[1]吴庚舜,董乃斌.唐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徐放.杜甫诗今译[M].人民日报出版社,1985.

论杜甫诗歌的写景 篇4

—杜诗漫卷物景载深情

汉语言文学四班 2008级 蒋颖

摘 要:

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内容丰富,艺术风格更是多样;杜诗也因沉郁顿挫、萧散自然的诗风和独特的写景审美艺术成为华夏诗坛上一株的绚丽奇葩。杜甫诗的景与情达到了完美的融合。他扩大律诗的表现范围和表现手法出神入化地创作出浑融绝妙的意境;来表达他一生“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的壮志和怀亲恋家的桑梓之情。关键词:杜甫;杜甫诗;写景;情与景

杜甫是唐代诗歌的集大成者,被人们誉为“诗圣”。他的思想主要是以孔孟思想为主的儒家思想。作为多产作家的杜工部,为中华文明奉献了一千四百多首诗歌。杜甫诗歌不仅内容丰富,而且风格多样;其诗涉及宴游、羁旅、咏怀、时事等诸多内容,诗风除了沉郁顿挫之外,还有从容优雅的萧散自然之风。

但是,杜甫生在与历代盛世一样富饶和繁荣,而且科举用人制度又完善的开元盛世,这就注定了他一生仕途的坎坷与艰辛。人才选拔是不问门第,士庶同等,“贫穷无有种,富贵不选人”的较完善的科举制度;要完成入仕为官“穷年忧黎元”的壮志谈何容易!实现抱负之年已是盛世摔跌之秋,那“致君尧舜上”的理想又如何圆梦?可是在杜甫坎坷颠簸的苍凉人生中,他仍困苦不忘怜百姓,潦倒还思乱国都。这样一位心系苍生、思故念国的苦命文人为唐代的诗空上,增添了一颗怀儒家“仁爱之心”、光与爱都普照万物的绚烂辰星。

品读杜甫的诗歌离不开“情”“景”二字。在《姜斋诗话》中,王夫之有云“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神于诗者,妙合无限。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王国维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杜甫诗歌中的写景艺术与情感之间的完美切合就是其诗歌价值的最好体现。

杜甫的诗歌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的创作:一是三十五岁以前的青年读书漫游诸国时期,二是三十五到四十八岁的困居长安求仕时期,三是四十八到五十八岁的西南漂泊时期。在这些不同的生活时期,杜诗的“情”“景”艺术表达均各异。

杜甫年轻的锦绣时代真是唐朝最繁荣的开元盛世。时代赋予了他自信和朝气,怀抱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卓越抱负;杜甫迈进了自己理想的人生世界。杜甫早期的诗作中就有所反映。《孟子尽心上》中孟子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而杜甫在《望岳》中写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泰山雄风,“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此四句杜甫远望泰山,气势浑浩雄奇;如此开阔壮丽之景,作者胸中盈溢着的更是满腔自信和壮志。年轻的杜甫如孟子所说的孔子一样,有着襟怀抱负、积极进取的泰山之志。诗中“岱宗夫如何”更是对泰山冲霄参天,郁乎苍苍的惊叹,把胸襟抱负,壮志豪言寄予笔下如此之诗境,诠释出了青年杜甫无限生命张力。可见杜甫诗作技巧运用之纯熟而完美。此诗情与景的天然融合突出了杜甫在写景寓情处理问题上有独特的审美艺术。

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弃官华州,携家流寓秦州。他兄弟五人,四个弟弟颖、观、丰、占,此时唯杜占随行,其余则散处异地。叛军作乱,形势紧张,自己也衰病困窘,对音信不通的弟弟们倍加思念,在凄清孤寂之秋夜作下《月夜忆舍弟》这首动人且凄楚的忆弟诗。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孤雁失群、月光无人赏,凉秋之景字字忧伤,“雁”、“秋”这两个意象常被诗人们结合起来表达悲秋伤怀之情。一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到出故乡无人赏那皎洁明亮的月亮,但是美丽的夜中月光越是明亮,思乡忆弟之情更切。作者笔下乐景,反衬出的是家愁国难的哀伤之情,作者还用尾联的“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将对战乱的厌恶和对黎民百姓的担忧表现得含蓄蕴藉,深情无限。

在安史之乱前,在漫游列国时先后与李白、高适、严武结下深厚的友谊。至德二载(757),李白参加永王李璘幕府,后李璘因与其兄肃宗争权,兵败被杀,李白受牵连,坐系浔阳(今江西九江)狱。故杜甫作《梦李白二首(其一)》表达自己对友人对时局的态度。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担忧兄弟李白的安危,杜甫忧念成梦,满屋落下的月光照亮了房间,好像在月光中都能清晰的看见李白的面容,转眼即逝的月景不在,但是友人的容貌在落月残光中犹存。“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一句把诗人对友人的想念和担心表现得淋漓尽致;李白之罪因政治的黑暗而起,同时也看得出杜甫对政治黑暗的强烈抗议。诗中“青”“黑”鲜明的颜色对比更加突出诗人对友人的担忧之情。巧妙地色彩运用加之冰凉苍意的月光使整个意境潇然凄凉,精心的创设虚幻意境让感情的表达水到渠成,杜甫的诗物载情递意之功不可谓不妙。

又如杜甫在安史之乱平定以后的诗歌,《绝句四首(其三)》。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安史之乱平定之前的生活使杜甫没有力气再冲天叫出泰山的壮言,剩下也就是忧伤悲凉的忧国思亲罢了。表面看是句句写景,黄鹂、翠柳、白鹭、雪、船构成了一幅淡雅清新、祥和的画卷,美不胜收。该诗的色彩明亮活泼,黄、翠、白、青四种鲜艳的色调组合更加表明了作者开阔舒畅的心境。景中无一字言意,但字字含情,平定安稳的苍生生计,社会祥和、家庭温暖这些不正是杜甫所期盼的吗?与早期的《望岳》相比,此诗消去了不少豪情,却增加了几分谙世的柔肠喜悦,可见,有着不安命运,历经亲人离散、贬谪离家的痛苦后,杜甫已经淡然明知自己的“致君尧舜上”找不到出路了。单就这派生机祥和之景不难看出,杜甫心中的“穷年忧黎元”没有逝去,存在的还是那一直执着爱及苍生的忧国忧民思想。多意象构成作者的情感因子,在湛蓝苍穹里一切都是和谐的存在,诗中情感也溢出画卷,乱后的安定得之不易,作者的喜情快意巧妙地通过小小的黄鹂、白鹭已经传给每位读者了。

杜甫四十八岁以后,在西南漂泊。经历了丧子的悲痛,好友严武之死的杜甫已未老先衰,体弱多病,最后四处漂泊死在湘湖孤舟上。一代文豪就这样凄凉惨淡的境地中陨落了,让后人们难免不心痛。杜甫后期有《春夜喜雨》、《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岁晏行》、《秋兴》等大量作品。杜甫的诗歌有“诗史”之称,诗歌的内容记录了开元盛世以来的大量时事,大量的作品都是描写战乱,人民疾苦;表达的情感有很强烈的政治倾向。这也根源于杜甫自身的儒家思想,“仁”与“爱”让杜甫追求“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的政治抱负和“穷年忧黎元,叹息场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忧民思想。这些诗作中的写景也是致力于杜甫此阶段的心境的展现。

作者老年的形象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展现得极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归来倚仗自叹惜”,“欺”、“倚”二字把作者年老被人欺,毫无还击之力的窘迫处境刻画尤为深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这“己饥己溺”的仁者情怀感动了古今众人,这种崇高的精神支撑了杜甫所有的细胞,他全身都是爱国忧民的热血在流淌,不论他身处的环境何其艰苦与困窘;杜甫执着于政治追求的信念可以与屈原媲美。而诗中前五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这是一处多么苍白之景,秋风萧煞一片乱物被卷走,风无情不止就像岁月刮过脸庞,留下的只有沧桑之褶皱老肤。杜甫人生也似这般茅草一样飘散无依;更无归处,孤苦伶仃;终身没有找到出仕与入仕这两种相对立又相补充的平衡力,“致君尧舜上”是为杜甫悲剧的一生着上了苍白色调而已。伤情与哀景同样寒彻人心,生命殆尽的无奈预示着杜甫一生之景将被历史悲情的夺走。

悲天悯人的现实主义情怀中有着多少人间喜怒哀乐,或者豪情万丈,或是畅快愉悦,或是壮志难酬,或是思亲念故......杜诗沉郁亦顿挫,命运跌宕也起伏,明调淡景一朝雨,怡画哀情数代风。黄昏、月夜、春雨、秋风等无数的杜诗之景都承载着一代文豪的深情。让我们永远牢记杜甫那为了黎元苍生的满腔热忱,不忘杜甫那伟大的执着。

参考文献:

[1] 张忠纲.杜甫诗选[M].中华书局,[2] 张金桐,刘雪梅.唐风宋韵[M].大众文艺出版社,[3]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 [4] [5] [6] 周进珍.万物之爱与忧国忧民同源—杜甫写景咏物诗的生态情怀及其文化渊源[J],杜甫研究学刊,2009(2)

[7] 田玮莉.杜甫亲情诗研究[J],文学长廊

论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 篇5

论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

摘要:在诗歌领域,被称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杜甫,因为其诗歌具有强烈的写实性、细节性、典型性又被称为诗史。杜甫的作品中形成了较为典型的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从杜甫诗歌入手,从论史的角度尝试性的对其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进行解读,通过分析其沉郁顿挫风格内涵、三种美学特征来透视杜甫诗风。 关键词:杜甫;沉郁顿挫;诗史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为少陵野老,是唐代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杜甫一生命运坎坷,颠沛流离,一生作诗一千四百多首,他的诗作中包含着深刻的思想,炽烈的情感。这种对国家深挚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使得杜甫被称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歌不仅有着史诗般的纪实性也体现着浓郁的“沉郁”美学风格和特色。杜甫主要的经典作品在唐代的安史之乱之后,即唐王朝有盛转衰的拐点之后。他主要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的思想。他热爱天下百姓,热爱自己的祖国,有宏伟的抱负,坚持自己的信仰,愿意为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作出牺牲,有着忧国忧民的情愫和强烈的大爱于天下的情怀,表现在他的作品中,体现为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沉郁指的是作品的主题和意蕴,内容所蕴藉的意味,指的是哀怨郁愤、充满人生的悲凉感和历史的苍茫感的一种审美形态,它的文化内涵是儒家的仁。而顿挫指的是“法”,即组织作品的章法,即作品外在的形式和内在的组织架构等一些表达。历数杜甫的作品,他的思想博大精深,又蕴含一些深刻的人生哲理;他的感情深沉忧郁、悲壮凝重;表达方式又含蓄蕴藉,深挚又曲折婉转。杜甫对祖国前途有着深深的担忧,对人民的疾苦有着深深的挂念,所以他的作品立意深远宏大。杜甫时常将一腔深情选择含蓄凝练的表达出来,先将感情蕴藉甚深甚浓,已蓄势待发之时,受儒家的“仁”的思想的影响,又将感情及时遏制住,转为婉转低回的表达,因此杜甫感情蕴藉浓郁而表达顿挫。 一种审美风格的形成既有文化底蕴的传承的原因也有具体国家社会的环境因素和艺术家个人的因素相互作用的`原因,由很多因素相互掺杂融合形成。杜甫诗歌中的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也是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受着以儒家传统文化内涵之核心的“仁”的价值观的影响,受着历经磨练的人生经历的影响,也受着忧国济世的抱负,善感的个人性格气质,崇尚壮美的审美理想和个人的创作态度的影响。一、杜甫深受儒家文化中“仁”的思想的影响,这是影响杜甫人生态度的最主要因素。儒家文化或称儒家哲学,它是一门关于处事态度的情感哲学,“仁”是它的核心,也是最高的道德准则。“仁”是人之所以存在,之所以立足的依据,是人之所以是人的关键。这种对人的同情、关爱之情和对万事万物的悲悯情怀,体现在杜甫的诗作中,凝结成了典型的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这种风格在杜甫的诗歌中俯拾皆是,表现为一种深沉,浓郁,郁结,哀怨,郁愤的情绪,体现为忧患的精神,乐道的精神。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对出征在外的将士的关怀正是来自于杜甫对于百姓苍生的大爱。二、杜甫的诗歌风格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有关。杜甫经历了国家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亲历国家的富庶强大到后来的国民生灵涂炭。他个人的人生也经历了仕途的不得志和物质生活的由充盈到后来的穷困潦倒、寄人篱下这样一种坎坷。在他的诗歌中不仅有着个人不得志的郁结,而且更包含着对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注,对民族命运的焦虑,对国家前途的忧愁,因此他的诗歌体现了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强烈的民族意识。 杜甫有着诗圣般的情怀,他心中饱含对天下万物都有着关爱和同情,天地万物都关乎生命关乎情感,都能引起对生命的感触和对时间的理解。在杜甫的诗中能得到浓郁的情感体验。通过对杜甫的沉郁风格内涵、形成原因、美学特征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杜甫的诗歌有着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和风格,沉郁顿挫是以儒家文化为思想内涵,以含蓄蕴藉为特点,是一种哀怨郁愤的情感体验,是由对人及世间万物的爱而生发出的醇美,壮美,含蓄凝练之美。 参考文献: [1]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1卷[M].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 [2]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 [3]钱谦益.钱注杜诗[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4]仇兆鳌.杜甫详注[M].中华书局,1979. [5]宋恪震.也谈“沉郁顿挫”探源[N].黄河科技大学学报,(1).

给超现实主义者诗歌 篇6

你的昨日与明日结婚

你有一个名字不叫今天的孩子

你的歌衫披在狗子们的身上

鱼飞翔,在天空

鸟戏泳,在水中

你的膝盖不认识自己的

自己的脚趾

你是去年冬天

最后的异端

又是最初的异端

在今年春天

你唱:糖梨树,糖梨树

在早晨五点钟

在一些污秽的巷子里

把圣经垫在一个风尘女子的枕下

摩西和橄榄山的故事遂忘怀了

在早晨五点钟

糖梨树,糖梨树,你唱

你渴望能在另一个世界里闻到荞麦香

把一切捣碎

又把一切拼凑

使古与今,纺织的`海伦跟火车站叫卖的女子

山与海,拾松子的行脚僧和黑皮肤的水手

概念与非概念,有风的天或无风的天

你是一个有着可怖的哭声的孩子

把爱情放在额上也不知道的

独眼的孩子

乱梦终会把你烧死

像摩天大厦

桑德堡的一支钢钉

毁于一次雷殛

而你也不属于桑德堡

他手里紧握着人民

以及惠特曼的时兴过而如今却嫌旧了一点的老歌

你不属于逻辑

逻辑的钢钉

甚至,你也不属于诗

你是什么

(糖梨树,糖梨树)

你从哪里来

(清晨五点,寒星点点)

你往何处去

(寒星点点,清晨五点)

而你也是一个存在

如像枫树糖

搅在显影液里

没有理由

却是一个存在

如像水葫芦花

论杜甫诗歌中的孤舟意象 篇7

(一)委心自然——归隐之孤舟

在《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中,杜甫写道:

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闻君扫却赤县图,乘兴遣画沧洲趣。画师亦无数,好手不可遇。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岂但祁岳与郑虔,笔迹远过杨契丹。得非悬圃裂,无乃潇湘翻。悄然坐我天姥下,耳边已似闻清猿。反思前夜风雨急,乃是蒲城鬼神入。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 野亭春还杂花远,渔翁暝蹋孤舟立。沧浪水深青溟阔,欹岸侧岛秋毫末。不见湘妃鼓瑟时,至今斑竹临江活。刘侯天机精,爱画入骨髓。自有两儿郎,挥洒亦莫比。 大儿聪明到,能添老树巅崖里。小儿心孔开。貌得山僧及童子。若耶溪,云门寺。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

此诗作于天宝十三载(754)秋冬之际,时值杜甫在奉先寓居,虽然此诗是赞美刘少府作画的功力之深、意境之神的语辞,但是杜甫此时向往隐逸生活的意念是显而易见的。诗中“野亭春还杂花远,渔翁暝蹋孤舟立”,这样的情景即为他向往已久的隐逸生活的写照。在诗的最后他直接表露心迹:“若耶溪,云门寺。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可见这个时期的杜甫是有归隐佛门之心的。

杜甫原本怀有“窃比稷与契”(《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致君尧舜上”(《奉赠未左丞丈二十二韵》)的信心与梦想。但在他十年漫游生活结束后,来到京师时,此时的玄宗皇帝已然不是开明天子,他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信用奸臣,堵塞言路,昏庸迷信,生活极端腐化。所以考试的门路走不通,杜甫便向显要投诗,以求他们的援引,结果都杳无音信。并且他来长安不久,父亲又去世了,这使得他的生活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一度十分贫苦。加之随后又身患重病,饥不择食,一天比一天艰难,最后甚至过上“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未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悲屈生活。残酷的现实使他“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逐渐破灭并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因为对朝廷渐渐失望,对自己深感孤寂和微贱,对人生充满苦闷与迷茫,所以此时的杜甫想以退居隐逸方式来对抗世俗的污浊和仕途的不顺,以佛门的清幽荡涤浮躁的内心,以自然恬静换取精神的解脱。

杜甫曾在《立秋后题》中写道:“平生独往愿,惆怅年半百,罢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明显表示,自己平生愿望是远离尘嚣、遁世独往,对过去拘形于官场深表遗憾。

杜甫的归隐之心始于身陷长安,完成于华州弃官,影响于包括夔州在内的整个后期的漂泊生活和创作。

(二)漂泊无依——惶恐之孤舟

杜甫在江陵忍受了几个月“苦摇乞食尾”、“任受众人咍”的痛楚,于大历三年(768)秋移居公安,冬末抵达岳阳。先前他满怀希望,有目标、有计划的从夔州来到江陵,满心打算在此安度晚年。但现在希望落空,理想幻灭。此时杜甫看不到任何希望,他所能做的事情只能再次登舟涉水,以“弃物”之身登“穷途”之旅,迷茫无着的漂泊感和穷途末路的恐惧感侵蚀着他的心灵。

在大历四年(769)春从潭州赴衡州途中杜甫所作《早行》中写道:

歌哭俱在晓,行迈有期程。孤舟似昨日,闻见同一声。

飞鸟数求食,潜鱼亦独惊。前王作网罟,设法害生成。

碧藻非不茂,高帆终日征。干戈未揖让,崩迫开其情。

“孤舟似昨日,闻见同一声。”一叶孤舟还像昨天一样漂流不定,听到的同样是像昨天的哭声。在干戈四起之际,无论杜甫走到哪里,他都能听到惊心的啼哭之声,而这种啼哭是因战乱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啼之声。这里的孤舟即为诗人的化身,无依无靠,随时可能遭到危险。但是为了生计,他又不得不到处奔走和冒险,这无非增添了诗人内心的恐惧感。

大历五年(770),舟至耒阳方田驿被大水所阻,停泊五天,差点饿死。杜甫作诗写道:“孤舟增郁郁,僻路殊悄悄”,濒临死亡的威胁,孤舟显得忧郁,对接下来的吉凶难卜的前途充满恐惧和不安。面对国家的衰亡,岁月的摧残,旅途风波的跌宕,杜甫只能只身一人默默承受。但对于四处漂泊身如孤舟的杜甫而言,是没有归宿感的,从而他的内心也是极度缺乏安全感。所以当他面对自身及家人衣食毫无保障,漂泊途中风雨无情摧残的时候,难免会心中充满惶恐与不安。

(三)痛失亲友——孤独之孤舟

对孤独的畏惧是杜甫老年心态的重要表征。他曾自言“衰年怯幽独”(《课伐木》),特别是在夔州的两年间,这是他一生中最孤独的时期。由于生活习惯和文化观念的差异,杜甫在夔州人际关系十分紧张,在当地没有知心朋友,也没有成都时期那种“邻舍与园蔬”的亲密的邻里关系。同时他对官场的应酬非常厌倦,很少参加社交活动。缺少交流和友情关照的生活中,杜甫倍感孤独。他十分怀念过去结交的一批情谊深厚的朋友,但李白、高适、房琯、郑虔等人相继离世,那些在世的朋友大多数又失去了联系。“别离同雨散,行止各云浮”(《奉送王信州崟北归》),“乱离朋友尽,合沓岁月徂”(《遣怀》),这些诗句流露出杜甫对友情的渴望和失群的孤寂。并且弟妹也不可依靠,“渐惜容颜老,无由弟妹来”(《遣愁》),弟妹们因各种原因,散居各地,不能团聚。失去了朋友,远离了弟妹,杜甫在夔州无依无靠,孤苦伶仃。他在《孤雁》中写道:“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将自身喻为孤雁,孤独地漂泊天际。

亲人离散、故友离世、人情冷淡,这些无一不使杜甫感到孤独和无助。这种孤独感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加深,最终融化到杜甫晚年的意识里,演化出对前途的迷失,对死亡恐惧的不安心理。这种不安的心理又反作用于孤独感,从而使这种孤独感成了杜甫晚年诗歌的基调。endprint

(四)怀国思乡——愁苦之孤舟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对国家中兴满怀信心。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恶化,尤其是安史之乱结束后新一轮社会危机的发生,杜甫感到国家中兴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写下《秋兴八首》,既有对个人遭际的叙述,又有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通过对秋天夔州山川阴沉萧森景象的描绘,抒发了深沉的落寞悲秋之感。萧瑟阴森的自然景观在本质上暗喻着衰败不堪的社会景象,以自然喻人事,委婉而深沉。其中最令人形神憔悴的是“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尽显了杜甫对故园的思念,对长安的久久怀念,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怀。夔州府与长安遥距千里,杜甫白首丹心无由传递,唯有深秋刀尺为催,孤城暮砧为急,使远客愁思更加凝重,难以排遣。

杜甫在《登岳阳楼》中写道: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是杜甫晚年漂泊到岳阳,登上岳阳楼远眺之后的感慨,亲人朋友没有了音讯,独留诗人与孤舟相依为命。原本对国家中兴满怀希望,结果却报国无门;对人生充满期待,最后却是满体鳞伤;对生活满怀憧憬,结果却衣食无望。这些不免让晚年杜甫的精神生活充满凄苦、忧愁和绝望。

在中国文学史上,从屈原、司马迁、杜甫直到鲁迅,可以排成一支长长的孤独者的队伍。他们多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同时也都有深刻的绝望与悲哀。他们为诗为文为人不作媚时媚世媚俗之语,他们的文字将我们带入到了一个充盈着孤独的情感世界当中。在这个世界之中,杜甫确乎格外引人注目。打开杜诗,每个人都能够闻到那种扑面而来的家国忧患及其背后厚重的孤独感。在诗歌史上,特别是唐诗史上,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作创作的代表性人物,而漂泊又是其诗歌组成的重要元素。在展现漂泊的意象群体里,“孤舟”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意象。

从意象组合构造意境的角度来说,孤舟意象无疑也是一个焦点,使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并达到一种较高的审美境界,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和艺术感染力。“孤舟”这一意象不仅仅在杜甫诗中展现着其独有的魅力和价值,也为我们进一步明确杜甫及其诗歌创作在古典文学中的价值和地位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质 篇8

姓名:

摘要:在中国的诗歌历史中,唐诗是诗歌发展的高峰。而李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是继庄子、屈原以后中国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盛唐诗坛上一颗无与伦比的耀眼明星,他的光芒映照盛唐,映照了整个古代诗坛。” 他的诗,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豪迈飘逸,“气吞万里如虎”,构建起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新高峰,其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对中国古代乃至现代文坛、诗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李白 诗歌 浪漫主义

豪迈飘逸

我国诗歌源远流长,当发展到唐代时,就如同奔流到海的黄河之水,云涛激荡,千帆逐浪,遍地风光。“唐人开阔的胸襟,不尽的语言”通过诗人的笔端得到了最大的舒展释放,“唐人轩昂的气宇、鲜活的风采”通过诗人的歌唱得到最大限度的演绎和凸显[1]。李白则是这诗唐帝国中最耀眼的明珠。他的诗以抒情为主,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奇幻,语言清新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屈原之后,他是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中吸取精华,加以锤炼而形成他独特个性的语言,他是屈原以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我国古典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李白的诗歌今存900多首,诗歌题材广泛,以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杜甫这样赞道:“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选自《寄李十二白二十韵》)[2];他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就是最好的写照(选自杜甫《春日忆李白》)[2];他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贺知章赞其为“谪仙人”。李白的诗作,不仅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其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李白诗歌总的特点,前人论述为“飘逸”。在中国古代美学范畴论发展史上,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 正式确立了“飘逸”的审美范畴:“落落欲往 ,矫矫不群。缑山之鹤 ,华顶之云。”[3]“飘逸”呈现的是疏落不群 , 豁朗大度 ,矫健高举 ,不流于俗的审美品格 ,像王子乔在缑山乘鹤登仙 ,又如太华山顶上的云 ,舒卷自如 ,是生命赋予艺术品格的自由意象。杜甫评李白为“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到了宋代,王安石、苏轼、严羽都用“飘逸”一词来概括李白的诗风。如<<渔隐丛话>>引王荆公的话说“白之诗歌,豪放飘逸”,苏东坡也说“太白诗飘逸绝尘”,严羽则说:“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可见,“飘逸”是前人公认的李白诗风的总特点。

而我认为,李白的诗歌还应该加上“豪迈”二字。因为读李白的诗歌,好像被一阵清风吹进了蓬莱仙境,铺在你眼前的是前所未见的雄奇景色,到处是壮美,遍地是奇丽,感受到的是高朗出尘,飘洒闲逸,胸无蒂芥,意趣清远,不为名利所累。他的诗中始终有清远飞动之境 ,体现出飘摇无迹、清新纵逸、跌宕自由、势若凌空的风格。这种美感,概括起来就是“豪迈飘逸”。

李白是怎样表现出“豪迈飘逸”的呢?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就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豪迈飘逸志高远———李白诗歌中浪漫主义体现

(一)以诗言志,也传情

李白率真豪放的精神品格是决定其诗歌飘逸之美的首要元素。李白天性狂放不羁,无拘无束。《旧唐书文苑列传 》中说李白“少有逸才 ,志气宏放 ,飘然有超世之心”。失意时 ,他大喊 :“大道如青天 ,我独不得出!” 得意时 ,他“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不同于一般文人的拘束、隐晦 ,真性情展露无忌。

他的诗歌绝大部分是抒情诗,在这些诗中,诗人寄自我于诗的形象之中,侧重于抒发个人炽热的内心情感,他以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表现出自己的鲜明的独创性。比如他在批判黑暗政治时,愤怒地斥责“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古风》其四十六);在批判安史叛乱时,沉痛地呼喊:“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他在抒写理想时总是十分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其一);而在表达追求自由的心情时,更是十分狂放:“何时腾风云,搏击串所能?”(《赠新平沙年》)“大鹏一旦同风起,搏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都表现出一种豪放不羁,傲岸不屈的精神,特别是当他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发生无法解决的矛盾时,他的诗歌主观色彩就更强烈了。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这陡然的发端,直抒内心郁结,可见其精神苦闷的强烈。接着转入描写登楼所见所感,酒酣兴发,飘然欲飞,似乎所有的烦忧一扫而空。然而现实的黑暗依然存在,感情也未平静。所以,后面的诗句反跌入更大的苦闷,希望在消极避世中寻求解脱:“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诗人就是这样抒写自己内心苦闷、抑郁以及追求与希望。

李白的主观感情色彩,往往也表现在叙事或写景的诗篇中,让人感到有诗人的形象活在其中。他的《蜀道难》是他最富于浪漫主义奇情壮采的山水诗。这首诗以神奇莫测之笔,凭空起势,从蚕丛鱼凫说到五丁开山,全用渺茫无凭的神话传说,烘托奇险的奇氛;高标插天可以使“六龙回日”,然后又用黄鹤、猿猱、悲鸟、子规作夸张的点缀,最后才叙述正题;在诗的开头、中间、结尾处三次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回旋往复,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整首诗蕴藏着李白豪放的性格和激昂的感情色彩,使人读后精神振奋,想去迎接和征服这大自然的艰险。

在李白的诗歌里,或爱、或恨、或兴会淋漓、或嘻笑怒骂 , 种种强烈炽热的感情,汇成一股豪迈而奔放的气势,震动着读者的心弦。具有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体现了李白诗歌“壮浪纵恣,摆去拘束”(元稹语),以气夺人的特色。

(二)平易自然,抒胸臆

说到“平易”,大家都会想起白居易的诗歌,平易到“老妪能解”,被传为千古佳话。如果把李白的诗和白居易的诗相比较便会发现,青莲居士诗歌的平易处并不逊色于香山居士。李白的诗很少用生僻字,所用的典故绝大部分是人们熟知的,组句口语化,思路很清晰,读者容易理解。

如<<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说这样的诗明白如话,完全不是夸张。任何一个大诗人,找出几首这样平易的诗来都不是困难的事。但李白这样平易的诗歌简直多得不胜枚举,连诗文如“行云流水”的苏轼竟说李白的诗歌“伤于易”。但在李白诗歌中,平易却让人觉得抒情自然,情真意切。“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关山月》,自然晓畅,如出常人之口,细细品鉴,而又韵味无穷。

李白追求自由、热爱自然的美学思想深受道家的哲学思想和美学观点的影响,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自然无为”、“以天合天”、“天人合一”,提倡自然 , 反对人为。在其诗歌中则表现为清新,质朴,追求自然美,“清水出芙蓉,天然出雕饰”《经乱离后天恩流放夜郎》,是他对诗的语言自然着力追求的目标。他追求的理想诗句,就像刚刚露出水面的芙蓉一样,保持天然的姿色;诗歌的语言,大多明丽天然,具有朴素纯真的自然美。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两首诗的普通的景物普通的比喻显示了李白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的深厚友情,语意极其真挚自然。他努力向古今的民歌学习,特别是向乐府民歌学习。他的诗歌很有民歌风味,“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大子夜歌》),表现出了诗人的天真与兴致。《秋浦歌》、《江夏行》、《妾薄命》、《子夜吴歌》等,极富民歌风味,语言质朴醇厚,而人寻味。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 》)这四句诗,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平的感情,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清新俊逸的风格。

再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普贤到秦人家。不知何处得鸡豕,就中仍见繁桑麻。”(《下途归石门旧居》)这些诗都是脱口而出,很少典故雕饰,朴实无华,纯乎天籁,已达到了“大巧自然,人力何施”(曾巩《代人祭李白》)的地步。就连押韵也不肯汲汲以求,怎么合适便怎么押。这就使得读他的诗,就像和一个胸怀坦荡、文采非凡的朋友谈天,无拘无束,如沐春风,文思飞扬,飘飘欲仙。因此,自然平易,是李白飘逸诗风的重要元素。

(三)青松白鹤,志凌云

李白的诗歌中许多动人的形象,光怪陆离,寓意深刻。既有人的,也有物的。人物形象有作者自己的形象,有现实中他人的形象,有古代真人的形象,也有神话传说、审议故事中的形象。这些形象的共同特点是高洁,即高尚,热情,达观,坚强,如振翅的大鹏、高飞的仙鹤,不为尘世所污浊,不为尘网所束缚,不为荣辱所动摇,永远向着高远的目标奋飞。

他在《梁父吟》一诗,把“我”置身于鬼怪纵横、天门关闭、天神震怒、雷雨交加的险恶环境中,但李白却“我欲攀龙见明主”,在“阊阖九门不可通”的时候,竟要“以额叩关”,这是何等的气势!再看他和友人的情谊“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挥手再三别,临歧空断肠”;李白诗中塑造的自我形象,就是这样的高洁达观和血肉丰满。

李白笔下的孟浩然是个“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迷花不事君”的高人。李白笔下的“扶风豪士”是一个“作人不倚将军势,饮酒岂顾尚书期”的义侠。

李白还把我国历史上建立了不世之功的人物裁剪入诗,如鲁仲连、屈原、诸葛亮、谢安等等。李白把这些历史人物写进诗中,却有他独特的视角。看他写鲁仲连 “意轻千斤赠,顾向平原笑”。写谢灵运,则写其客散时的情景:“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头上青天朗月,脚下水碧山空,谢公独立其间,看着佳宾远去,是何等的潇洒雍容。这些例子可以说明,李白笔下的形象,无论今人古人,都是李白化了的,无不具有豪迈飘逸的性格和风姿。

物的形象有时表现在自然景物、山水风光的描摹中。他笔下的大自然洗尽人间污秽丑恶,处处表现得圣洁明丽;有时则表现为仙境,那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一片光明,体现诗人摆脱一切羁绊、追求精神解放的强烈愿望。例如,诗人在诗歌多对“松桂”进行描写:

松柏本孤直 ,难为桃李颜。(《古风》其十二)苍苍云松 ,落落绮皓。(《山人劝酒》)

太华生长松 ,亭亭凌霜雪。天与百尺富 ,岂为微飙折。(《赠韦侍御黄裳》)讵知凌寒松 ,千载长守一。(《感兴八首》其四)松寒不改容。(《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

松柏虽寒苦 ,羞逐桃李颜。(《颖阳别元丹丘之淮 阳》)讵知南山松 ,独立自萧瑟。(《古风》其四十七)诗人笔下的这些“松”的形象 ,形成一个个颇具个性色彩的意象 ,它们是硬直不弯的 ,是高洁鲜亮的 ,是不怕严霜侵凌、狂风摧折的 ,是本性难移、长守如一的 ,当然也是傲岸孤独的。我们不难体会 ,诗人这每一种对“松”的意象的描写 , 无不浸透着他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感想。

(四)妙笔生花,巧修辞

李白很少对生活做细致如实的描绘,而是驰骋于广阔的想象空间,穿插以历史、神话、梦境、幻境和大自然的景物,捕捉许多表面上看来盥洗室同有逻辑联系的意象,运用独特的匠心,构成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表现自己跌宕起伏的感情,如梦如幻,出人意外,使读者仿佛进入了神山仙境,处处耳目一新,浮想联翩,产生“恍恍与之去,贺鸿凌紫云”的感觉,达到了“精骛八极, 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的境界。正像巴尔扎克所描绘的: “他的心灵飞 翔在高空, 他的双脚在大地上行进, 他的脑袋却在腾云驾雾。”李白自身的那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非凡自信, 那种“安能催眉折腰事权 贵”的独立人格, 都使他能够受世俗的束缚, 充分发挥其想象才能。他以其丰富的想象艺术创造了无数不朽的艺术珍品。

李白诗歌中的比喻十分精彩,不论描述重大事件,还是抒发个人情怀,都运用得自然贴切、形象生动。例子不胜枚举,如:《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是李白出蜀初游楚地时的诗篇。它以清新飘逸的妙笔,描绘了沿江东下时所见的开阔形势和新奇景象,抒写了诗人初到平原的喜悦心情和宽广胸襟。末联鲜明地反映了诗人“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时的乐观向上精神。此诗中的五、六句写江中所见,以天镜喻月之光明,以海楼喻云之奇特,这一比喻,使江上月色云影跃然纸上,十分形象、生动、贴切。

在李白的诗歌中,与比喻竞相生辉的是大胆而极度的夸张。李白的诗 , 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诗人往往通过极度的夸张,既表现了大自然磅礴的气势和内在跃动的生命抒情力,又表现了诗人自己热情豪放的个性特征。他的想象丰富,感情奔放,善于用生花妙笔自由挥洒,点染出各种富于艺术魅力的意境。如《蜀道难》一诗通过艺术夸张所构成的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形象,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的奇险景色,不仅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山河的壮美,而且在富于浪漫主义的描写中,处处流露着他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突出表现了诗人那种宏伟的气魄和豪放不羁的性格,因而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其中“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句,笔势奇崛,夸张大胆,形象地描绘了山高路险之情况以及诗人深沉焦虑之心情。

除了以上修辞手法之外,强烈的对比也是李白诗歌的一大特色。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燕昭延郭隗》,《古风五十九首》之十五)诗句将朝政颠倒的作法做了鲜明的对比, 控诉了当朝权贵对人才的践踏。“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昔时红粉照流水,今日青苔覆落花“(《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等,时间前后的巨大差异,给读者心灵造成巨大的震撼。又如《玉阶怨》描写宫女的哀怨, 全诗却无怨字, 而是用幽雅的环境与华丽的衣着同人物的怅恨相对照, 很巧妙地表现了寂寞幽居之怨。

(五)绚丽飞动,呈意象

在李白的笔下,他的诗架起了一座座彩虹桥。如“樵女洗素足,行人歇金装”“白沙留月色,绿竹助秋声”“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红肥花落白雪霏。”“荷花初红柳条碧”“赵女长歌入彩云,燕姬醉舞娇红烛”“远山积翠横海岛,残霞飞丹映江草”。诗句里中的素、白、绿、红、紫、碧、丹、彩等表示色彩明丽的词,金、月、竹、湖、涛、雪、草、残霞、积翠等有鲜明色彩的物,使得读者读到这些诗有春风拂面、满眼生机的感觉。再如《子夜吴歌·春歌》: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他在四句诗中就用了绿、素、青、红、白等五个颜色字 , 出现了光彩照人的多种意象,人物形象便从光彩中走出来。古代诗人喜欢使用叠词,李白也不例外,在他的很多诗作中就可以发现。叠词可使诗的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如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之十》:“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诗的前四句分别用叠词领起,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叠词运用得恰到了处,就能使所描绘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征更中形象。如“杨花茫茫秋杀人”、“碧水浩浩云茫茫”、“大江茫茫去不还”、“忆君迢迢隔青天”、“飒飒芦花复益愁”等等。无论是自然景色,还是人物心理,在这些叠词帮助下不仅富有韵味,而且造成了滚滚东去的气势,使诗的意境更为深邃。

综上所述,李白的诗处处体现了豪迈飘逸诗风,他的诗中豪迈飘逸之美,是清刚之壮美中蕴涵着轻灵飞动,可谓“千载独步 ,唯公一人 ”(李阳冰《草堂集序》),用司空图的话来讲就是 :“体气轻扬,志向凌云。形影砚忽,派落不群。风姿洒脱,神情闲逸。李白之诗,足以当之。” 这种特质介于可意会、可领略却不可言传强取之中。

二、怀志入世,追求一生——造就李白诗风的原因

(一)政清人和的唐朝盛世

唐朝的初盛时期,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在经历了“贞观之治”、“武周革命”之后,唐朝的国力推到了极盛的顶峰时期,杜甫《忆昔》中描述的开元盛世:“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也是李白笔下所夸耀的焕赫风光:“鱼盐满市井,布帛如云烟。”(《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政治的清明,社会的安定,经济的繁荣,国家的强盛,使得大唐帝国广袤的国土上呈现出一种阳光明媚、生机盎然的景象。诗人们包含远大的理想,饱满的激情,开放的胸怀,美丽的幻想,走向政治和历史的舞台。这样的国家,这样的环境使得诗人们朝气蓬勃,充满了理想和希望。他们怀着“欲上青天览明月”的浪漫情怀,做着“致君尧舜上”和“立登要路津”的卿相之梦,实现他们安社稷、济苍生的报国理想。李白就是他们这种浪漫精神的杰出代表。李白像盛唐其他诗人一样,胸怀壮志 , 致身报国。不过他的理想更高,气魄更大,幻想更浓。他要做管仲、姜尚、诸葛亮和谢子安为帝王之师那样的宰相,建立“寰区大定、海县清一”那样的盖世功业,想通过用帝王之术,游说人主,立谈知我,顿为卿相的一鸣惊人的非常之举,来实现他政治理想。他那追求理想、反抗权贵、要求自由的精神,个性张扬的气质,高亢豪迈的性格,雄奇飘逸的诗风,特别是他那吞吐天地、囊括寰宇的气势,无疑就是唐朝政治、经济全面繁荣昌盛在精神领域的真实反映。

(二)广纳百川的文化氛围 盛唐文化以中国本土文化为母体,广纳其他精华而蔚为大观,这种广泛的文化空间和自由的文化氛围对盛唐诗人的李白影响很深,他尊重传统,学习前人,又勇于创新,善于从多方面来学习并吸取精华,这不仅对他的诗歌的思想内容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他诗歌的语言风格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陈子昂扫荡齐梁诗风的文学改革对李白影响极大。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文学主张正是陈子昂文学革新的深化。所有这些李白都是兼收并包、广为接纳,并加以批判地继承,转化为自身积极浪漫主义诗风吸取不尽的给养。因而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修饰的诗里有一股与云天比高、与历史等量的豪气回荡着,反映出自身不肯苟同于世俗的高洁人格。

(三)儒道影响的复杂思想

李白思想意识的丰富复杂,龚自珍 《最录李白集》云:“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极其经典地概括了这种复杂性。

李白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的信念,使他意气风发,豪情满怀,有着“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李白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对前途充满了信心。《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南轩松》等,表明自己远大的政治思想,抒发自己要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志向。

但“穷则独善其身”思想不免与道家厌世的思想合流,游侠的思想又使他重诺轻物。轻视传统,追求一种个性的张扬,养成狂傲不拘、飘逸洒脱的气质和豪迈旷达的作风。李白也深受道家“无为”、“无用”的思想,厌世、孤傲的风格在李白身上可找到影子。这种道家思想影响又有着双重作用。积极的一面是狂放不羁、大胆追求、热切的寻求个人自由与解脱。消极影响是表现颓废避世的一面,一味地求山访道、喝酒取乐、脱离现实,将道家那种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消极因素代入到他的诗中,无形中消弱了他的浪漫主义表现力和感染力。

李白是一位主观性极强的诗人,他纯任天心,不耐拘束,崇尚自然的个性特征也正是古代侠士洒脱飘逸,不受羁绊的性格气质的体现,是尚侠思想在诗人身上的自然流露.而这种个性特征在其山水诗,游仙诗和饮酒诗中表现的最为充分.李白“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他豪迈旷达的人生态度制约着他的审美观念,使他更喜爱壮美的景物.他的山水风景诗多表现祖国山河的雄伟奇险,泼墨如云,运笔如椽,浑洒如皴,力重千钧,浩瀚的气魄和恢宏的气象尽揽其中.所以说,尚侠思想在李白的许多诗作中都闪耀着光茫,它对李白本人的性格形成及其诗歌的思想内容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独特的经历造就了独特的思想,而独特思想又造就了诗人独特的性格。儒、道、侠三种思想奇妙地统一于李白思想 性格和气质中,这种独特的思想使他的诗歌创作中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和极大地批判现实力量。

(四)漫游山河的豪放气质

李白生性好游名山大川,他的一生经历青年、壮年、晚年三次漫游,在其六十一年的人生旅程中,大半生都是在漫游中度过的,只有短暂的时间在某地定居。一是青年时代仰慕与效仿侠士,学剑术,漫游蜀中名山大川,与隐士东严子等同隐,表现出对仙道的向往。二是远游求仕。二十六岁以后,李白为实现安社稷、济苍生的政治理想,仗剑辞亲远游。游经江陵,洞庭,庐山,扬州之后留住湖北安陆,与故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此后,又以安陆为中心,西入长安,东游梁宋、齐鲁。在东鲁,曾与孔巢父等人隐居山林,号“竹溪六隐”。十几年间的漫游中,他曾隐逸学道,想走终南捷径以出仕,虽然从政愿望未实现,但漫游中遍览祖国山川,广交朋友,创作了许多气势奔放的诗歌。天宝元年,李白应诏人京,三年后因受奸侫的馋毁,李白离开长安,开始再次漫游。先途东游梁宋,接着又北游燕蓟,南返梁园,往来于宣城、金陵之间,游历山川,炼丹隐遁,狂歌痛饮,消磨雄心。这时,怀才不遇的愤懑、傲岸不屈的豪气,复杂地交织在李白的思想与创作之中。

李白因三次漫游形成其奔涌豪放的气质,其诗歌也独具浪漫主义特色,以磅礴的气势赞美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并把自己个性融化到自然景物和大好河山中。在他笔下的山水丘壑也无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在诗中,诗人灵动飞扬,豪气纵横,像天上的云气;他神游八极,自由驰骋,像原野上的奔驰的骏马。在诗里,诗人一扫世俗的尘埃,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上穷碧落下黄泉。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

(五)不屈己,不干人。

天宝元年,李白应诏入京,他以为可以实现理想,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便事也愿违,玄宗只让他入翰林院待诏供奉,做个御用文人。其间,他也写过一些歌功颂德的文章。但实际上他并不得志,因而常常饮酒游乐,过着自由放纵的生活,他平交王侯,傲视群小,终于招来忌恨,遇到高力士等人的馋毁。傲岸不屈的李白,不愿谨小慎微,屈己下人,在天宝三年被“赐金放还”,离开了长安。三年的翰林生活使李白的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对玄宗后期的政治黑暗与腐朽有了清醒的认识。他的诗歌创作也产生了飞跃,具有了对黑暗现实强烈的批判,如表现李白这一反抗精神的诗《独坐敬亭山》通过对敬亭山的吟咏,抒发了对黑暗现实的愤懑之情,表现了诗人倔强、孤傲、清高的崇高精神,暗示出自己那种因为强烈要求个性解放,反抗封建权贵而遭馋沦落的苦闷,只有到大自然才能得到暂时的安慰和解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名为写景,实则为我们勾画了一副封建社会世态炎凉的图画。诗中以“众鸟”“孤云”暗喻诗人的独坐,传神地衬托诗人的孤独感。“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两句,把敬亭山人格化,通过相互间的欣赏,倾慕显示了诗人人格的高洁伟岸,暗示了诗人的那种不屈不挠,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反抗精神。

综上全文,李白的诗歌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浪漫主义的又一高峰,他继往开来,求实创新,是无与伦比的诗歌领袖。他是一个开拓者,是中国文化长期沉淀孕育出的旷世奇才。他思想自由,品格坚贞,才华绝伦.在中国五千年来滔滔的文化长河中,他无时不刻影响后世子孙,无论从哪能个方面衡量,他都是中国文化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伟大诗人。总之,李白诗歌的“豪迈飘逸”美 , 充分显示了李诗所独有的自由性,这种自由构成了李白诗风的精髓,也契合了千百年来人类挣脱各种羁绊、追求自由的共同理想,所以太白诗歌能代代相传,长咏不弃。他矗立起了中国古典诗歌历史上永恒的丰碑,受到后人无限的敬仰,因此,李白无愧于“谪仙人”之称。

参考文献:

[1]屈小强《侠心剑胆--唐代诗人的文化人生意趣》 [2]《杜甫诗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李阳冰《草堂集序》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

郭晓凤《论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 傅振宏《论李白的咏侠诗》

王键《调动多种感官开展想象——浅谈李白诗歌中夸张手法的》(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本文所选诗歌出自出此)李白研究学会编:《李白研究论丛》 左刚强 姚忠泰《世界名人传记--李白》 谢楚发《李白--诗酒人生》 薛天纬主编《中国李白研究》

致 谢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回顾紧张但又充实的学习过程,本人在此向所有关心我的及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致以最真诚的感谢。

在本次毕业设计中,我从指导老师-----何宗美教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都使我收益匪浅。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得到很大的提高,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种巨大的帮助,在此感谢他耐心的辅导。在写论文阶段,何教授几次审阅我们的论文,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没有他的指导,我们就不能较好的完成课题设计的任务。

上一篇:八十天环游地球好词好句摘抄下一篇:小草的本色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