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让学生自由驰骋

2024-10-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课堂让学生自由驰骋

课堂让学生自由驰骋 篇1

一块体积为20立方厘米的固体材料可以轻松地“踩”在羽绒的几根绒毛上!2015年新年伊始,东华大学宣布纳米纤维研究团队研发出了密度仅为0.12毫克每立方厘米的“纤维气凝胶”,成功刷新了“世界最轻材料”的纪录。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通讯》杂志上。

“我们的团队能够出这样的成果,离不开学校的投入和支持,更离不开这里浓厚的学术氛围!”研究团队的重要成员,现任纺织学院副院长丁彬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表达他的心情,而在7年前,他刚刚完成博士后工作,被作为海外优秀青年人才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引进到东华。

东华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正是由大批加盟的优秀学者和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营造出来的,这里景色秀美,既有“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宏大,也有“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精致,而每每到了晚上,镜月湖的水面上灯影斑驳,实验室的楼道内灯火通明,更是上演着无数追求真理的动人故事。

作为创建于1951年的新中国第一所纺织高等学府、纺织业的人才摇篮,东华大学(前身是中国纺织大学)的创业者们创办了新中国纺织教育,培养了大批杰出的纺织科学家、工程师和各行各业人才,为中国人民从旧中国的衣不蔽体到新中国的丰衣足食,以及中国成为世界纺织大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半个多世纪以来,东华大学已从建校之初的纺织单科院校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以“海纳百川、追求卓越”之勇气,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坚持走“观念兴校、学术兴校、管理兴校”发展之路,在“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院校中独树一帜。

唯才是举,选贤任能

在学校人才强校战略指引下,东华大学构建起多层次引进、全方位培育的人才队伍建设体系,努力为各类型人才发挥作用充分创造条件。近年来,学校形成了顶天立地的师资队伍结构,既有功成名就、蜚声海外的学术大师,也有不少攻坚克难的学科带头人和行业领军人才,更不乏一大批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后备力量。

近期有新闻报道,第十一批“青年千人”中已经有3名1988年出生的人入选,人才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东华大学为了加强青年人才队伍的储备,针对目前暂无正式教学经验,但有海内外名校学习、工作经历,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特别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博士,专门实施了特聘研究员制度。聘期内提供高于教授的年薪,配备专门的实验场地和办公用房;受聘人员享有指导博士生的资格;结合学科和基地建设要求,学院从学科、基地建设经费方面再提供资助;允许自由选择研究方向或进入团队工作;加强聘期考核、结束后择优续聘或追加投入等多种方式,挖掘青年人才学术潜力,激励他们勇攀高峰。

很多常年在外的优秀人才在面临去留问题时,常会苦于在国外留学或工作时间较长,未能获聘国内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为此,学校专门制定了《引进海外优秀人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办法》,为各类引进的海外优秀青年教师开展专业技术职务的即评即聘工作。近3年以来,已经为包括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和上海市“千人计划”在内的26位海外优秀学者评定了专业技术职务,大大方便了那些留学前后有一定工作经历、学术成果显著、学术水平符合学校相应职务的高层次人才。

“引得进、留得住”。东华大学总结这些年人才成长的经验,用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对人才精心培育,提供发展的平台。2013年起学校实施“励志计划”,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对于新进校的教师,学校通过《青年教师培养资助办法》,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成长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规划,尽快提高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一体两翼”的新特色

正如东华校训“崇德博学、砺志尚实”所言,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东华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特色和传统,如何更好地融合创新,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是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东华大学充分利用交叉学科、协同创新平台以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联合生物、纺织、化学、材料、信息和机械等多学科,将“纺织”为一体,“材料”和“设计”为两翼作为学科发展的新格局,将传统快速提升为新兴,充分发挥12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基地、2个国家“111”引智基地以及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基地平台优势,培育人才、打造新的优势学科。

纺织学院通过“纺织科学与工程”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集聚一批国际知名学者、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973/863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队伍,努力实现学科发展体制机制的重大突破。

材料学院在复合材料、仿生和医用材料、纳米材料和智能材料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与同期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积极发展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创出特色,部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加强与物理、化学、数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纳米技术等领域的学科交叉,着重提高基础理论研究水平。建成以纤维和高分子材料为特色,以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纳米和智能材料、仿生和医用材料、能源和信息材料为新增长点的研究型学院。

化工学院加强与学校优势学科纺织和材料学科的融合,将化学学科建设成为国内有特色和竞争力、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学科。

信息学院向纺织加工智能控制、优化生产工艺的神经网络等方面拓展,其中“智能系统与模式识别”、“复杂系统建模与网络化控制”和“智能测控与数字化纺织集成技术”等研究方向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上有较高的影响力。

机械学院目前正在传统纺织机械的基础上,联合信息、材料、纺织等多学科,在新一代纺织机械、特殊纺织机械领域提高自己学术地位的同时,也成就了自身的特色。在先进制造技术和纺织机械领域具有鲜明特色,在高速高效制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型装备、高端纺织加工技术与装备、纺机关键零件成型制造与强化、高端装备智能控制等方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学校建设了面向行业产业的“纺织产业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面向区域发展的“民用航空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以及以“环东华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的时尚创意协同创新中心,以吸引和集聚多元化创新人才为目标,建设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制度,成为了新一轮人才引进、培育和使用的“人才特区”。这里按照构建现代学术组织的要求,赋予了协同创新中心充分的人事管理改革自主权,实施岗位聘用、协议管理。协同创新中心以绩效为导向,实行优劳优酬。

自由驰骋的科研环境

一直以来,学校以务实的态度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校园氛围,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激发人才做大事业的良好环境。这里有着完备的团队制度,每一位新加盟的学者都会融入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学科团队中去精诚合作、挑战自我;这里有青年学者联谊会,为中青年教师搭建交流平台,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教学能力,营造“创新、实干、包容、大气”的校园文化氛围,为青年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这里有9年一贯制的附属实验学校,解决了教师子女就学的后顾之忧,使大家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到事业中去。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东华大学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将师资队伍建设放在学校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积极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探索人才队伍建设的评价体系,全面科学地评估人才,最大限度地开发人才资源,搭建人才事业发展平台,使优秀拔尖人才早日脱颖而出,努力构建一支具有国际水平的师资队伍。

亲历者说

2013年,东华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教育部第三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实现三连冠;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和设计学学科进入全国前20%,其中,设计学位列上海高校第一位。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3个学科领域入围ESI世界前1%。工科学科领域进入ARWU(上海交通大学设立的大学排行榜)世界大学排名前150强。学校连续3年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连续11年获得19项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纺织类三大检索论文收录总数超过世界其他9所著名纺织院校总和。2011年,学校国际专利授权数量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列第16位。这些成就的取得,与学校近年来引进的600余名海内外优秀人才的智慧与奉献密不可分。

丁彬

我对于回国后的发展感触颇深。东华大学的教师人才培养机制使我受益匪浅,校科研启动费、励志人才培养计划等成为我科研事业的第一桶金,借助于这些经费,我组建了科研团队,搭建了实验平台。

由于近期我国雾霾、水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并且有持续恶化的趋势,国家对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而我研究的高性能纳米纤维材料环境净化材料,正好可以解决这些环境污染问题,因而获得了国家大量科研经费的支持,使得纳米纤维的创新性研究及产业化进展非常迅速,这种速度在国外是很难想象的。

胥波

在美国读书、工作了11年,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国外的生活。但内心一直有一种渴望,那就是要回到祖国从事科研工作。非常感谢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东华大学的大力支持,使我的愿望成为现实。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发展非常迅速,但在创新性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政府对科研的投入不断加大,企业的科研力量和由于产业升级对科技的需求也比以前大大加强,这就对我们这些科教工作者提供了难得机遇和成长土壤。尽管回国刚刚3个月,在国家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实验室逐步建立起来。我的研究设想是在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对和国民经济、人民生活相关的化学问题(如高效、低污染的绿色催化剂)进行研究,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在基础有机化学领域理论上有所突破,在实践上能和企业合作,将有使用价值的科研成果产业化。

杜诚然

在欧洲学习工作的6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日本、美国不同,欧洲相对轻松的科研风格甚至是有些“懒散”的,而同事间的“闲谈”所碰撞、酝酿出的研究往往能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成果。

课堂让学生自由驰骋 篇2

一、激情移趣, 启能开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 成功的最大秘诀是兴趣。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前提, 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要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 就要设法激发其学习探究的欲望与热情。

形式多样的问题是活跃兴趣的催化剂, 是吸引学生的磁石。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发明千千万, 起点在一问。”疑, 能使思维不断深入, 引发学生主动探究。

如《背影》这曲献给父亲的颂歌走进多少读者的心里, 那蹒跚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曾让多少儿女落泪, 然而由于时代的变迁, 在蜜罐中泡大的孩子已习惯爱的呵护, 他们在品《背影》时很难产生情感的激荡, 故可设计如下问题:父亲为什么给儿子买桔子?他在什么情况下买桔子?怎样给儿子买桔子?这情景和哪首古诗的意境相似?学生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 领悟出父爱的绵延博大。这时再适时引导学生诉说自己被爱的幸福感, 使之情感得到提升。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 而在于激励、欢欣、鼓舞。”语文教学作为艺术, 必须以情感为灵魂, 使教与学之间、主导与主体之间形成情感交流, 创设教学情境, 搭设情感交流的桥梁, 使学生走出“听众”, 走进人物, 与人物同呼吸、共爱憎。

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斑羚飞渡》讲述的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 为了种群的生存, 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摆脱困境的英雄壮举, 斑羚在危难关头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勇于牺牲的精神、强烈的团队意识, 让人震撼, 让人折服, 让人重新审视这万物共生的世界,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动物保护意识。小说体现时代的特点与气息, 具有现代意识, 是教育学生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蓝本, 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素养的典范。教学时可侧重多媒体创设氛围, 将飞渡的悲壮场面化为可感的形象, 伴以《命运交响曲》, 目睹斑羚飞渡的悲壮与惨烈, 课堂上涌动着巨大的情感波涛, 学生感受在动物的人性美与理性美的同时引发对人生、人性的思考。

二、质疑问难, 鼓励创新

疑是探索知识的起点, 是刺激创新思维的内动力。

“不怀疑, 便不能见真理”, “学则需疑”。任何作品、学说都有它相对滞后、不完善之处, 如果以“名人不会有错, 书本不会有误”为由, 导致学生打消疑的念头, 便会禁锢思维, 扼制发现力, 故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独立思考, 不迷信书本, 不盲从权威, 大胆探索与创新。

要鼓励学生敢疑, “拨开云雾见月明”。如《曹刿论战》最能体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政治思想的是“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课文注释、教师用书均解释为:大大小小的案件, 我即使不能一一明察, 也一定按实情处理。“这种说法显然有误:既然案件未查明, 又如何按实情处理呢?显然这是针对已查明的案件。在学生对此心存疑惑, 欲言又止时, 我便鼓励他们大胆言说, 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 学生思维愈见缜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仅敢疑远远不够, 我们还须引导学生会疑, 以敏锐的观察力去发现问题, 以清醒的头脑、缜密的思维去解决问题。

如散文《爸爸的花儿落了》, 将父爱浓缩成最优美的形象定格。带着几许苍凉, 几许怅惘, 几许感动, 我引领学生合作探究, 进行“个性研读, 真情感悟”, 当学生指出“我最感动之处是爸爸打英子的一幕, 爸爸打英子虽狠些, 可更能表现他的爱, 俗话说‘不打不成材’, 打的越重, 说明爱的越深, 爱不需要理由, 也无须讲方式”时, 半路杀出一批“黑马”, 另一名学生提出反对意见:“打会伤了孩子的心, 会伤了孩子的感情, 在我们心上投下一道阴影。”面对学生质疑, 我果断决定背离原来的价值取向, 围绕“打”展开辩论, 在唇枪舌战中教认识趋于明朗:父母与子女之间要多些沟通, 多些理解, 多些体贴, 多进行换位思考, 相信彼此也会成为知心的朋友。

教师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的过程, 便是强化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

三、放飞思维, 同中求异

这是课堂教学的核心, 只有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引发积极思维, 才能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意识, 所以教师设计教学各环节要紧扣“学生最近发展区”, “与学生心智线路相通”, 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促使其兴奋点的迅速转移。

创新思维的培养, 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尝试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就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思维活动, 从思维各个层次出发, 对事物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系统考察后, 在头脑中形成扇形射击面, 避开常规思维, 摆脱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从而步入创新思维的坦途, 酿造创新的“美酒”。

如《从三到万》引用的“从三到万”的故事, 我们不停地变换思维角度, 便会有不同的发现: (1) 学习要循序渐进; (2) 学习要谦虚谨慎; (3) 要重视教师作用; (4)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5) 浅尝辄止注定一事无成; (6) 简单类推必然导致失败。前四种观点是针对学习过程而言, 后二种拓展到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角度不同, 感悟也不同。

多样化思维, 能激发学生打破传统的、复制性的思维模式, 使思维更具时代感, 它是学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桨, 靠这桨才能乘风破浪, 勇往直前。

2.强化求异思维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作为独特的人, 对一篇文章、一个问题的感受绝不会相同, 我们不能为求同而扼杀学生的个性, 要允许他们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思维坦露真实的自我。

如“风中的小草”, 我们可以赞美“它坚韧、刚强, 不顾自身弱小, 顽强对抗西北风”, 也可以反面立意:“做人要有主见, 不能随风倒。”或赞或贬, 完全取决与学生自己的感悟。

3.倡导想象思维

创新思维离不开想象思维, “想象是创造的先导”, 只有展开思维翅膀, 创造性地独立驰骋想象, 才能飞向智慧的乐园。

如《紫藤萝瀑布》以深情的笔触描写紫藤萝的繁茂, 正是这铺天盖地、流光异彩的紫藤萝带走压在作者心头的“生死谜、手足情”。适时引导学生想象这优美的意境, 指引他们体悟出生活之可爱、生命之可爱、奋进之可爱, 这样既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也丰富他们的心灵,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切记, 教师在教学中要倾注积极的情感和真诚的爱心, 用情感和爱心去感染和打动学生, 优化课堂教学, 让他们伴随着丰富而快乐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过程, 才能放飞思想, 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 迎来语文教学的“柳暗花明”。

参考文献

[1]刘勰.文思雕龙.

[2]傅道春.新课程与教师行为的变化.

让习作成为学生自由驰骋的乐园 篇3

一、 贴近生活,放飞思想,张扬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所以,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不受形式束缚的创作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放飞思想、张扬个性。让学生写自己所见,抒自然之情,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一) 拓宽命题范围

同一题材的文章,在命题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找准切入点,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的平台。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上了一堂作文课“《烛心》改写”,让学生将杨红樱的微型小说《烛心》改写成500字左右的小说。贾老师让全班学生读了《烛心》之后,围绕文章内容列出不同的题目。学生经过反复思考,列出了许多题目。有:《烛火里的尴尬》《烛火里的温暖》《远亲不如近邻》《爱中送光明》《烛火照亮心房》《送蜡烛》《两根蜡烛》……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题目进行选材,这样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其写作积极性,避免下笔时千篇一律,枯燥乏味。

(二) 变换文体形式

对一些规定内容的作文,如写人物外貌,写动植物、物品形状等,可创设情境,变换角度,采用多种文体来进行表述。如写话题作文“笔”,可以记叙有关笔的一件事、一个人;可以写童话寓言,说一说“笔家族里的事”;可以写笔的说明书、广告词,甚至写诗歌,还可以指导学生以建议书或书信、日记的形式记录真实见闻、感受,或以议论文形式发表看法……这样变换文体,启发学生用自己喜爱的体裁方式表达见闻感受,以体现习作个性。

(三) 角色表达转换

对同一场面、同一人或同一事物的作文,如果用另一种方式来观察思考,转换角色去表达,就可写出各种各样的文章。如写小朋友打碎了一只花瓶这一件事,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变换角色进行描述:①用第三人称叙述小朋友打碎花瓶这件事;②用第一人称“我”叙述自己的所做所想;③从长辈的角度进行叙述……这样选择不同的角度、使用不同的人称描述同一件事,目的是使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给学生一个自由选择的平台,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二、 不拘形式、丰富多样、展现自我

一直以来,我们总以为学生写不出作文是因为缺乏生活积累。其实,不是学生缺少生活积累,也不是学生的生活太单调枯燥,而是我们平时的命题作文没有触及学生内心的生活感受和情感积淀。许多作文题目过于笼统、平淡。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从而忽略了身边的习作素材。针对这一情况,我对习作训练作了一些探索,变单一的课堂作文教学为开放性的、多渠道的、多方面的写作训练。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设“生活”情境,组织学生参与,调动学生的情感,进行系列作文教学大活动,其训练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话题作文

对话题作文,如果过于注重作文的文学化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对学生作文的要求,割裂作文与生活的自然联系。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应采用“聊天”的形式,让学生想说、乐说,再动笔就水到渠成了。比如《关于钱的故事》的习作训练,让学生写跟钱有关的题材。于是,就有了《挣钱容易吗?》《金钱与生命》《金钱的真实意义》《假如我是百万富翁》《金钱的真正价值》《第一次挣钱》《压岁钱》……又如《我校的老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位老师或一件事进行描写,再聊聊自己的看法、感受。因为这些素材都是学生身边的东西、事例,学生肯定有许多话想说、可写。

(二) 系列作文

传统的作文教学总是要求学生孤立地写一个题目,写一种体裁的文章,就像教师为学生指定了一条到终点的路,所有学生只能看到这一路的景色,他们写出的作文自然就会千篇一律。如果教师让学生自己选择到终点的道路,那么学生一路上的感受就不一样了,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多彩多姿了。如在教师节前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让每个学生拟订一个活动计划,或发一份慰问老师的小组活动通知,或摘录有关老师的名言警句,或写一篇教师节活动的记叙文,或歌颂一位你最喜欢的好老师,等等,还可以用诗歌、散文形式来赞美老师、庆祝教师节。所以,系列作文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写作思路,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训练学生的思维变通性和独创性,使他们写出体裁不同、立意新颖的好文章来。

(三) 想象作文

儿童是最富于想象的。在小学阶段,想象作文训练显得十分重要,因为想象作文可以任学生思路尽情驰骋,无拘无束地倾述表达。如让学生在圆上添几笔,画成各种各样的图形,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许多有趣的故事。也可以在作文纸上画一串香蕉和一张笑脸,或其他物品,让学生发挥想象,这里面有哪些联系。有同学想到:老师生病了,同学们买了香蕉、鲜花或其他物品去看望,师生之间有了一系列的对话,阐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这样,让学生插上一对想象的翅膀,经历一种真实的情感体验。

(四) 链接课文、补写空白

教材中的课文通常有详写和略写的写法。这些略写就有许多空白,它既可以是内容的深化,也可以是内容的新解;既可以是情节的衔接发展,也可以是情节的转折变换。这些看起来似乎“无”的空白之处,其实渗透着极丰富的“有”。我们可以让学生对课文中的略写部分进行“补白”。如《黄山奇石》一课,文中对“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石头采取了略写的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完课文后,展开想象,仿写其中一节。有个学生对“仙女弹琴”这块石头这样补写道: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位仙女盘坐在岩石上,她十指在弦上不停地拨动着,动听的曲子在指间响起,乐曲在山峰上久久回荡。路过的人们都禁不住停下了脚步,欣赏这优美的旋律,琴声让人们忘记了一天的劳累,心情变得很舒畅。

这就是有趣的‘仙女弹琴’。”

学生借助想象,激活头脑中储存的生活情景,把在课文中所读的语言文字与他们自己的经历相沟通,这样就激发起了习作兴趣,开拓了习作题材,为语言表达添砖加瓦。

(五) 创作小诗人

诗歌是语言的凝练、升华,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可以赛诗会形式,组织学生参与,让学生把自己喜闻乐见的顺口溜、童谣等在赛诗会上朗诵,教师在词语和诗韵上予以纠正。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同时鼓励学生踊跃投稿。我班就有9位小记者的优秀佳作发表在《台州晚报》教育周刊上,让同学们享受到当小诗人的成就感。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就是诗人。”所以,只要教师引导得当,我们的学生就会成为一个个小诗人。

三、 评价上洋溢情怀、鼓励创新

(一) 学生参与法

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评改方式是:教师花大量时间批改作文后,还给学生。可学生往往只看分数,不看评语。这样,作文评语就成了作文教学中多余的一道程序。如何“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旋律,那么,改革作文的评价方法也势在必行。学生不应当仅是一个被评的客体,更应是评价的积极参与者。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可以了解自己的点滴进步,也可发现作文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文中失误,从而养成自我修改文章的好习惯。让学生参与作文评价,首先应让学生大体了解并掌握作文评价的标准,如文章的详略主题、开头、结尾等一般要求;其次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这样,既能让学生加深对作文要素的理解,又能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二) 评语激励法

诚如威廉·詹姆斯所言:“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是被赏识的渴望。”那么,教师在批改作文时,首先是一位被习作打动了心扉的读者,应该用读者的眼光去看,用读者的语言去评,使评语成为平等的交流,与学生进行一次纸上谈心。如学生习作《开心的寒假》,记叙了他在寒假期间去香港的所见所闻,教师并不是枯燥地就这篇习作的优劣作出评价,而是用感性的词语写道:“美丽的香港是我做梦都想去的地方,感谢你能把旅游所带来的快乐与我分享,让我仿佛也到那儿游览了一番,过了一把瘾。”

在教师感性而富有个性的评语的感染和熏陶下,学生的情感就会无拘无束地流淌,笔下也将会产生一篇篇充满真情实感、富有个性的文章。

(三) 评奖激励法与成果展示法

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应采用各种形式的奖励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如设置习作“特别奖”“进步奖”“优胜奖”“故事大王”“日记大王”“最佳写作奖”等等。每次习作后,评选一次,教师及时将获奖习作、获奖名单公布在学习园地上,或以登报形式告知家长,从而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教师要努力捕捉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并给予充分肯定。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的习作多一些欣赏、多一些鼓励,为学生的习作喝彩,我相信,学生的“习作之花”将在我们的喝彩声中自信地绽放,“习作天地”就会成为学生自由驰骋的乐园。

(浙江省温岭市太平小学 317500)

放飞想象的翅膀让思维自由驰骋 篇4

一、创设生动情境, 激发想象

儿童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而语言本身是抽象的。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 将抽象的语言变为具体形象,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

如《泥姑娘》一文的第5~7自然段, 描述了泥姑娘在暴风雨中艰难地救起小蜜蜂的情景。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这部分课文, 感受泥姑娘舍己救人的品质, 笔者出示了一幅暴风雨图, 配上了一段暴风雨的音乐, 并绘声绘色地描述:风呼呼地刮着, 雨哗哗地下着, 不时还有电闪雷鸣, 我们不禁担心起来, 泥姑娘要顶着暴风雨爬到蜜蜂身边救起小蜜蜂该是多么艰难啊!然后请学生静静地听, 静静地想, 想象泥姑娘在暴风雨中救起小蜜蜂的情景。在音乐的渲染下, 学生入情入境, 展开了丰富的联想, 有学生说:泥姑娘几次跌倒又几次爬起, 为了救小蜜蜂她不顾一切;有学生说:雨水渗进了泥姑娘的身体, 她变得软绵绵的, 可她依然没有退缩, 艰难地向石榴树爬去;有学生说:泥姑娘已经筋疲力尽了, 但她还是拼着那最后的一股劲抱起了小蜜蜂往回走……学生们想得多好, 说得多精彩啊!

正是因为创设了生动的情境, 才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儿童喜欢用自己的感知去理解客观世界, 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意境中, 就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运用课文插图, 扩展想象

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 让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进行想象, 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好形式。在观察插图时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展开联想和想象, 想到画外之景, 听到画外之音, 变静态为动态, 变无声为有声。

教学《黄山奇松》一课, 在带领学生领略了迎客送、陪客松、送客松三大名松的风姿以后, 引导学生观察插图, 展开想象, 仿照文中第2自然段用上拟人、打比方的方法说说黄山上其它松树的样子, 进一步感受黄山松树奇特这一特点。又如《珍珠鸟》一文中的插图再现了小鸟趴在“我”的肩头上睡熟了的情景, 笔者这样引导学生:看到这幅画, 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瞧, 小鸟睡得多香啊!假如你是这只小珍珠鸟, 你会做着怎样的梦?说出怎样的梦话?如果请你给这幅画取个题目, 你会取一个什么题目?这幅充满温馨的画面让学生联想到很多, 感悟到很多。

小学课文里的插图色彩鲜艳、形象生动, 语文教师要将其巧妙地运用, 启发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 尽可能的让插图动起来, 从而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扩展想象力。

三、填补文中空白, 丰富想象

小学语文课本大部分节选的是经典名作, 作者留下的“空白”之处就给学生提供了许多想象的空间。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利用好这些“空白”处, 巧妙地激发学生展开想象, 用创造的才智为这些“空白”添补亮丽的色彩。

如《荷花》一文中写到:“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穿着雪白的衣裳, 站在阳光里……”“蜻蜓飞过来, 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 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读着这么优美的句子, 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一位荷花仙子, 说说身边都发生了哪些故事?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有的说:我看到了许多游客围在池塘边, 一边观赏一边交口称赞:“多美的荷花呀!真想和你留个影!”有的说:我听到风姑娘说:“哇!荷花仙子真漂亮呀!让我再让你们跳上一支欢快的舞蹈吧!”于是我们荷花仙子们就跟着风姑娘一起翩翩起舞。还有的说:青蛙王子在我绿色的衣裙上蹦来跳去, 和我做着有趣的游戏, 我感到十分快乐……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令人惊叹不已。像这样留有艺术空白的课文, 小学教材中还有许多, 关键要靠教师是否能积极挖掘, 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想象, 使阅读教学的课堂放射出亮丽的光彩。

四、引导续编故事, 延伸想象

教材中有些课文言虽尽却意未止, 结尾给读者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延伸性想象就是引导学生在已有故事结局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 将故事续编下去, 这样不仅能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还能培养学生纯真、善良的道德情感。

还说《泥姑娘》这一课的教学, 笔者布置了这样一项作业:活泼可爱的小蜜蜂、美丽善良的泥姑娘, 还有那心灵手巧的老艺人, 他们之间还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 把这个故事续编下去。从学生编的故事来看, 这项作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是想象激活了学生潜在的创造灵性。续编故事这一安排无疑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为故事续个结尾, 并鼓励学生续编出不同的结果, 既深化了对原文的理解, 又开拓了学生思维, 真是一举两得!

五、注重读写结合, 放飞想象

读写结合训练为学生创造性想象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运用想象思维指导学生阅读、写作, 是打开学生思路、丰富读写内容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正值秋天, 笔者带领学生欣赏了一组描写秋天的诗文, 学生深深地陶醉在名家笔下的迷人秋色中, 随后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出自己眼中多姿多彩的秋天, 尽情表达对秋天的赞美与迷恋之情。其中有位学生以“秋的颜色”为素材写了一篇小散文, 十分精彩, 她在文中这样写到:秋天是红色的, 因为火红的枫叶像一枚枚小邮票, 邮来了秋天的凉爽;秋天是金色的, 成片的稻田成了金色的海洋, 在秋风的吹拂下漾起了层层波浪;秋天是黄色的, 树叶宝宝跳起了优美的舞蹈来到了大地妈妈的身边;秋天是五颜六色的, 菊花仙子竞相开放, 尽情展示着美丽的容颜和婀娜的身姿……这些生动的、充满童趣的文字让我再一次感叹丰富的想象带来的无穷魅力。

让学生驰骋于文本内外 篇5

一、力求“入”得进

学生的阅读动机、阅读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阅读的心理动因。教学时,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引发学生阅读、质疑、发现的动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需要努力营造或创设一种支持性的阅读环境,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和热情,并走进文本。怎样创设支持性的阅读环境呢?一是创设好问题情境,教师所设计的阅读对话题应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二是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说说、演演、做做、写写等实践活动中增强对文本的理解;三是营造并创设与文本内容相符的课文意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与文本对话的内驱力。比如,在教学《特殊的葬礼》时,先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塞特凯达斯瀑布一泻千里、滔滔不绝、雄伟壮观的情景,再让学生看一看逐渐枯竭、奄奄一息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并引导学生扣题质疑思考,塞特凯达斯瀑布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人们为什么要举行这“特殊”的葬礼?举办这特殊葬礼的目的又是什么?以此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学生便如饥似渴地投入到与文本中。

二、确保“入”得深

为让学生走进文本,并能“入”得深,教师应如导游,引导学生对文本风景中最有意义、价值的部分予以关注、欣赏、品味、思考,巧设话题,让所有设置的对话题具有科学性、时代性、生活性、开放性,并引导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做到既尊重学生的多元感悟,又注重文本内容的价值取向,巧妙点拨,循循善诱,让学生在多向对话中体验生命,感受人生,陶冶性情,塑造人格,培育智慧,提升能力。比如,在教学《詹天佑》即将结束时,引出这样一个话题:你能从文中找出依据,给“京张”铁路起个名字吗?同学们情绪高涨,积极发言。有的学生建议以詹天佑的名字来命名,起名叫“天佑路”,以此来纪念这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有的学生说,京张铁路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应命名为“争气路”;有的学生认为,京张铁路的建成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应命名为“智慧路”;有的学生认为,这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并修筑的铁路,应命名为“中国路”。学生的答案是不同的,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理解显然更加深了一步。

三、确保“出”得来

只有“入”是不够的,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走“出”文本。“水道曲折,操舟者迷,立岸者清”,只有站在文本之外,超越文本,对文本的理解才会更深入。在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时,我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冰心奶奶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这一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感悟、体验,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接着,又以“冰心奶奶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仅仅是因为儿童像花儿一样充满生命活力吗?”这个问题,补充阅读了冰心奶奶的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诗文《雨后》和《船》,启发思考,引导感悟,并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联系,在联系中深入,把《只拣儿童多处行》与冰心老人不同时期的诗文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品读诗文过程中与不同时期的冰心奶奶交流,与冰心奶奶进行心灵与心灵间的对话,从而感受到冰心奶奶不仅爱儿童,还爱大海、星星的那颗博大的爱心。

要让学生能走“出”文本,一方面要提倡让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给予学生个性解读的自由,运用多元化的方式理解课文。无论是学生对文本的外延进行个性演绎并延伸扩展,还是学生对文本的内涵进行想象细化并赋予文本以新的意义,只要有其合理的成分,教师都应给予鼓励与肯定。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批判性阅读。有的课文虽然是传统名篇,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更新,对文本也有重新审视或重新思考的必要。比如,在教学《落花生》时,我注意到引导学生辩论:“当今社会,你想做花生一样的人,还是想做苹果、石榴那样的人?”学生在辩论过程中,一反传统的一味推崇花生式的默默无闻的人,树立了现代人的价值观,既需要像花生那样不计名利,又应像苹果、石榴那样展示自己,让社会认可。

四、确保“出”得活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原野上驰骋 篇6

师:同学们,通过预习,你能为课文提些什么问题?

(沉默片刻,一生举手)

生: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师:还能提一些更有新意的问题吗?

(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学生面面相觑)

师:请大家在学习小组里共同讨论、交流,积极思考,畅所欲言。

(十分钟后,十多位学生举手)

生A:整个部队都纹丝不动,为什么“我”扭头看了一眼?

师: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孩子,老师佩服你!

(听到老师激情的表扬,大部分学生跃跃欲试)

生B:火在邱少云身上烧得那么猛烈,为什么一直没有蔓延开?

生C:一个部队那么多人,怎么每个人都认识邱少云,冲锋时会都知道喊“为邱少云报仇”?

……

新课开始,教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为课文提问,举手的人寥寥无几,所提问题也缺乏新意,他的开场,让课堂变得单一化、模式化、教条化、静态化,学生并没有主动参与,融入课堂,而是单一的接受式的学习。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仅仅是一种技能,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创造性地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这位教师重视了提问的重要性,但却忽略了教学的技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改变旧有的单一的接受式的学习模式,倡导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能让学生把学习当做生活的一部分,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

在《邱少云》这堂课上,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让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让他们在合作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展示自己,通过合作看到自己的不足,吸取他人的优点。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质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从质疑开始,为后面的学习设下悬念,更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质疑,学生思想和观念的交锋可以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和自我深化的认识,并且能激发学生新的灵感,提出新的假设。正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联结主客体的桥梁。”《邱少云》一课,通过小组合作这一活动,让学生的智慧全面迸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合作学习中,对老师的评语要求尤为严格。《邱少云》这节课中,老师的第一句评语是“还能提一提更有新意的问题吗?”这一句话既没有对刚刚发言的那位学生进行肯定,也没有对其他学生起到启发作用,反而让原本想发言的学生也一下子无话可说。正所谓“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老师热情洋溢、声情并茂的评语,更能让学生活跃起来,畅所欲言。因此,教师的评语应该像春雨一般款款入心田,应该像微风一样徐徐吹耳畔,应该像阳光融融暖心房的……这位教师后来注意到了,学生的发言也大胆、精彩起来。

从教学实际来看,合作学习强调了老师与学生,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合作学习为所有的学生提供了成功的机会;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殷切地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在合作学习这片广阔的草原上自由驰骋,早日到达成功的彼岸!

自由驰骋天地宽 篇7

一、激发兴趣,冲破限制显童真

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设计教学,大到作文题目、取材范围,小到文章结构、修辞方法都作了详细的说明和严格的要求。这种看似简单有效的作文教学,无形中泯灭了儿童充满童真童稚的幻想。极大束缚了他们的思维,使学生“谈作文色变”。

教育家鸟中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有兴趣,就有习作的动力,有兴趣就有习作的潜力。“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我们应从作文的最基础抓起,让学生大量读背,为他们打好“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底子。教材中,许多文章内容精彩、语言经典处,既体现了作者深厚遣词造句的文学功底,又蕴舍作者丰富的情感和审美情趣,对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及语感能力无疑是一条捷径。课外,我们还应鼓励学生反复诵读名言警句、优美句段、佳节名篇,从中丰富语言,领悟写作技巧,进而学以致用,达到读写统一。

在学生具备一定语言的基础上,再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作文。把教材中每单元阅读、习作训练巧妙地融为一体,学完一组课文后,就给学生确定较宽范围,让他们运用课文中所学到的方法去作文,题目自定,能写多少就写多少。学生在自由空间里,真正达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情”,感到习作是自我发展的需要,从而消除了习作恐惧。

二、创设意境,入境动情辞勃发

一位名人曾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但感情不是无缘之水,情感来自身经其事,心在其中。如果教师构建动态化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采用问题、音乐、图像、游戏等多种手段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在新奇有趣的情境中学习习作,学生会受到特定气氛的感染而情动辞发。

如一次游戏活动,把学生分成四大组,两个小组先上场游戏,没上场的学生认真观察场上学生的动作、神态、语言,并揣摩他们的心理。游戏一开始,全体学生手舞足蹈,喝彩声此起彼伏。等全体学生都上过场,趁学生们余兴未了,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具体、有奈理地说出游戏的过程。由于学生全部倾情投入,因而他们都争先恐后地说,一个比一个说得精彩,接着下笔作文便水到渠成了。

叶老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情趣,动起笔来就有景可描、有事可叙、有感所发、有情可抒。写的文章就真实、自然、有真情实感。例如,姹紫嫣红的春天,我带学生趟过小河,越过草地,走进果园、隐入田野……整个春游过程中,学生如快乐的小鸟,在明媚的春光里追逐着、嬉戏着、饶有兴趣地观察着,回校后,都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想到的春天描绘出来,每一篇文章都充满了童真、童心、童趣、童意。

三、大胆想象,处处有心皆作文

大胆合理的想象是作文的精髓。作文想象得体,比喻恰当,可使要描写的人和事在头脑中形成各种画面,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形象,增加感情色彩。如习作前录下各种声音:风声、雨声、敲门声、火车的奔驰声、鼓声、笑声、电话铃声、鸟鸣声……然后让学生分辨各种声音来自哪里,有什么特点,用恰当的拟声词记录下来。最后,因势利导:“听了这些声音。你想到了什么?准备选哪些声音,想象出哪些情节?根据你挑选的几组音乐准备编成什么样的小故事?”学生运用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思考、领悟、联想、想象,进而发现新问题。产生新见解、新思路、新突破。

上一篇:问责管理办法下一篇:英文自荐信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