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设计音乐(精选9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口风琴;认识do、re、mi在琴上的位置;认识四分音符;学会演奏《我会弹琴了》。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琴的过程中体验学习一门乐器的快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热爱演奏乐器,多发展一门技能。2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通过两年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但是对于乐器的接触还是第一次,特别是我所教的是农村小学的孩子,几乎所有人在此之前是没有接触过任何乐器的,所以我的教学要尽量简单易懂,教学目标不可以太高,面对全体学生尽量使他们都学会课堂所讲的内容。3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学会演奏乐曲《我会弹琴了》。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教师表演《铃儿响叮当》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节目,大家想看吗? 教师用口风琴表演《铃儿响叮当》。
师:同学们,好不好听? 我们今天就要学习口风琴的演奏,希望大家都可以成为一民小小演奏家。
活动2【讲授】认识简谱
1认识音符
师:我们要演奏乐器,先要认识一些音符,看懂了这些音符我们就知道应该演奏哪些音了。教师板书:123 师:在简谱中,我们用这些阿拉伯数字表示音符,每个数字代表一个音,大家和我一起认识一下他们(教师领读唱名)师:好,大家自己来读一遍。2认识节奏节拍
师:同学们,我们认识了音符,下面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节奏,我们用×来表示音符。师板书:×唱一拍×-唱两拍
师:大家和我一起读一下(教师领读节拍)。3音符于节奏组合
师:我们学会了音符和节奏,现在把这些音符按照适当的节奏排列了起来,就可以成为一个好听的曲子了。
教师出示《我会弹琴了》谱例。
师:我们先来唱一下第一行,唱的时候要注意音准哦(教师领读)师:现在老师弹琴,大家来唱一下第一行。师:现在我们来唱第二行(教师领读)师:老师弹琴,大家来唱第二行
师:现在老师弹琴,同学们注意音准,从头到尾唱一遍。师:好,我们现在学会了唱谱,现在来学习如何演奏 活动3【讲授】 认识键盘
1认识口风琴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面前的小乐器叫什么吗? 师:对,它就是口风琴。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它。
师:口风琴的琴身侧面有一个插口,可以插吹管还有我们的小吹嘴,当我们吹气的的时候,就可以弹响琴键了。2认识口风琴键盘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口风琴的键盘是由那些颜色组成?(黑色和白色)。老师今天就教你们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来认识键盘上do的位置。师:大家来看你们的键盘,黑色的见是如何排列的? 师:对,就是三个一组,两个一组,三个一组,两个一组循环排列的。师:现在我们找到两个一组的黑键,把你们的小手放上去。师:现在找到最左边的黑键,这个黑键左边的白键就是do.师:我们现在来找找看,这个琴上有几个do。
师:大家非常棒,都找到了do,我们接着do往后数白键,就是do、re、mi三个音了。活动4【活动】开始演奏
1基本演奏手型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找到了do、re、mi的位置,还需要学习一个演奏的基本手型。现在把你们的小手握一个小拳头,大拇指放在第一个do的位置,然后慢慢打开,把没个指头都放在一个白键上,注意:不许窜位哦。
师:手心要像握了一个球一样,手指自然弯曲,指尖触键,手腕放平。
师:现在我们来给手指编一个号:拇指为1指,食指为2指,中指为3指,无名指为4指,小指为5指。乐谱上的大写数字就是代表指法的。
师:我们看看1、2、3指放在了哪几个音上,对就是我们今天学的do、re、mi。2开始演奏
师:我们现在可以开始演奏了,大家眼睛看着谱子,耳朵听老师唱谱,大家来弹。(老师提醒换气的位置)。先来弹第一行。
师:演奏的时候要像走路一样,用哪个手指抬哪个手指,下一个音弹响的同时再放前一个手指。师:非常好,只要大家多加练习就可以弹得非常熟练,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行。老师唱谱,大家来弹。
师:现在我们从头到尾演奏一遍,还是老师唱谱大家来弹。活动5【练习】学生练习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两分钟时间,请大家自己来练习演奏一遍乐曲。活动6【测试】抽查成果
师:老师相信大家都会演奏本首乐曲了,哪位同学愿意给我们表演一下? 教师点评
活动7【作业】课堂小结
一、器乐教学意在激活学生唱歌创造思维
唱歌教堂是音乐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 唱歌唱得好不好, 最基本的要求是节奏, 音准的正确性, 小学生的音准训练是教学中的难点, 怎样提高小学生的音准也就成为了音乐老师所共同关注的课题, 我认为如果能有效的使用一些固定音高的乐器如竖笛、口琴来帮助学生训练听觉, 对学生正确的音高概念的形成是非常有益和有效的。首先, 我们可以从单音, 音程入手, 将学生分成两大组, 一组学生吹奏, 另一组学生唱, 然后再进行简单旋律的吹奏和视唱。最后按照循序渐进的方法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来练习, 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效正音准的目的。在小学高年级的音乐教材中出现了二声部或三声部, 则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
二、器乐教学意在激活学生视唱练耳创造思维
视唱教学要求学生正确地唱出每一首练习曲, 这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也是一个难点, 把视唱教学与器乐教学相结合, 则能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对视唱的兴趣。在视唱训练时, 学生一般对视唱的旋律不熟悉, 音高音准都很难把握, 这时, 我们能给他们一个固定的音高, 他们就会觉得视唱不是很难了, 在教学过程中, 可先学生自己演奏视唱谱, 然后再进行视唱教学。例如, 在四年级下册《平安夜》这首歌曲的曲调为3/8拍5-6 5|3--|5-6 5|3--|2-2|7--|1-1|5--|6-6|1·76|5·65|3--|2-2|4·27|1--|3--1?53|5·42|1--|1--切分节奏学生不易唱准, 教师在视唱之前让学生用口琴吹奏一遍, 使学生对音高有一个固定的概念, 最后再视唱就能较快的把握音准。这样唱奏结合, 学生兴趣盎然, 避免了刻板枯燥。
三、器乐教学意在激活学生欣赏创造思维
欣赏教学是一种不易被学生理解的课程, 因为欣赏教学主要是通过听觉来理解音乐作品, 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 较难被理解, 如果通过乐器与之相结合, 就能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旋律的情感, 使他们自己的情感与作品的意境产生共鸣。例如:在欣赏第二册《快乐的啰嗦》时, 让学生演奏作品第一部分的主题, 这样学生不仅是一半音乐欣赏者, 同时也是一名演员直接参与作品的演奏。这也使学生感觉到了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的乐曲, 带有舞曲性的音乐, 给人一种轻松活泼的感觉。再现了彝族人民轻歌曼舞、歌唱美好生活的欢快热烈的场面, 由此可见, 器乐教学在欣赏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从听觉感到情感感受的桥梁作用。
四、器乐教学与节奏的练习结合
节奏训练是培养学生内心的节奏和听觉的一种方法。我们都知道将节奏比喻成一个身体的一部分的话, 那么节奏则就是人的骨骼, 想想人没有骨骼是不能站立和行走的, 可见节奏是音乐教学中最基础的一部分, 在节奏训练时, 利用一些打击乐器来进行训练, 如锣、鼓、镲等, 这样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感受到了一些常见的节奏型的音响效果, 如xxxx xxx节奏时, 先由学生口读和手拍节奏, 再让学生掌握这种节奏型, 吹奏同一个音, 如6666 666这样就使学生即进行了听觉训练又增强了内心的节奏感。
要使乐器在音乐教学中发挥较好的作用, 前提条件应是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基本的演奏方法;一些难点的问题, 老师应予以解决, 这还需要我们音乐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和专业技能。
当然, 在器乐教学中还应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师必须注重趣味性, 在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贯穿审美教育, 进而达到思想品德的熏陶, 心灵的净化, 性情的陶冶。
2.让学生学习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方法, 培养从小规范地演奏和爱护乐器的良好习惯, 培养初步的齐奏、伴奏及合奏的能力, 注意增强其器乐演奏的表现力。
3.依据学生心理特征, 培养学习器乐的兴趣和习惯。兴趣是少年儿童学习音乐, 认识事物的倾向和需求的原动力。在教学中多动脑筋创设一些符合少年儿童心理牲的“有趣”教学形式, 内容, 将其贯穿在“器乐教学”的全过程中, 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成为学习的动力。
[关键词]:多元教学 小学音乐 音乐活动
为了让学生的未来有更美好的发展,当代的教育改革重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对小学生的音乐教学也进行了改革。教师教学时,要采用多元的教学素材,已达到音乐各方面能力的增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一、选择动画音乐作为教学素材
在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基础教育。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动画音乐素材进行教学。动画音乐首先从音乐的音质和画面的动感方面带给小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力,让音乐在生动形象的图片展示中流露出来,带给小学生心灵上的感染力。小学生的思想单纯、简单,情感不丰富,动画音乐可以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的学习中。通过动画音乐的学习,可以进一步的激发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爱好和兴趣,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打开想象力和创造力。动画音乐都是卡通人物,都是以生活为背景的创作,小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生活与音乐相联系,在日常生活中去学音乐。课外可以安排一些简单的音乐活动,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对音乐学习更感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以动画音乐作为教材,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跟随音乐的节奏,快速的吸收知识。在动画音乐的带动下,学生自觉地跟随音乐节拍学习并演唱,反复的练习,达到学习的目的。良好的音乐学习基础,对于学生未来在音乐上的发展有很大的幫助。
二、选择漉行膏乐作为教学素材
音乐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采用的素材也可以使用流行音乐。流行音乐包含的音乐元素很多,所以受到了很多学生的热爱。欢快的节奏感,带给了小学生愉悦的心情。流行音乐的多元化,也使得不同层次的人都有着自己爱好的范畴。因为每一个歌手都有自己的演唱特色。不同的演讲技巧形成了不同的歌曲风格。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选择一些歌词简单、意境清晰的适合小学生领悟的歌曲。流行音乐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创作力有很好的帮助。流行音乐本身就很注重在作品上的创作力,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在音乐上有所提升和进步。所以教师可以多多鼓励学生去创作,利用自己喜欢的韵律创作出适合小学生心灵的歌曲。教师对学生的鼓舞和引导对于他们增强自信心和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带动作用。
流行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很大的影响力。当代社会最流行的音乐,带动音乐发展的趋向,它遍布了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很多歌曲被商业化,小学生在生活中会耳濡目染的学会演唱很多歌曲中的一两句,这就是一个不由自主的学习环境。教师将这一点带到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很快速的学习音乐,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三、选择民旅音乐作为教学素材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传承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所以民族音乐包括的范围很广。学习民族音乐有利于小学生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各种乐器的不同音效,各种乐曲的风格迥异,各种服饰穿着的特点等等。
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的时候,选择民族音乐一定要注意作品要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分辨音乐的出处。民族音乐中的旋律是最有特点的,教师可以设置场景,播放音乐,循序渐进的进入音乐所设定的情境,这对于培养小学生对优美意境的感悟性和想象力有很大的帮助。在国家规定的某些节假日,学校会组织集体的文艺活动,其中具有民族风格的舞曲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民族音乐在小学教学的素材中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民族音乐作为小学生音乐教材正是顺应了音乐教学多元化的趋势,它增进了小学生对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弘扬了民族文化精神,有利于各民族间的团结,对于传承民族文化智慧有着积极向上的作用,对于从小开始培养小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有着积极重大的作用。
四、选择歌剧选曲作为教学素材
小学音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使得歌剧也成为了其中的一部分。歌剧是一种集结文学、戏剧、音乐、舞蹈、舞台艺术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体。小学音乐教学中选择歌剧作为教学素材,它可以帮助促进学生听觉、视觉、记忆、思维等的发展,增强他们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歌剧选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它是集戏剧性、抒情性、技巧性于一体,需要的表现能力强,在技巧上的要求也很高,所以对于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在进行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及时的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严于律己的要求自己。所以将歌剧选曲作为音乐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锻炼声乐技巧,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
教师在进行歌剧选曲的教学时,可以开展歌剧方面的活动。歌剧中很多都需要实际场景的真实体现,这样能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实际的生活中去体验歌剧音乐带来的非凡感受。
结论语:
经济全球化、商业国际化、教育多元化的信息高科技时代,国家对于小学生的教育改革越来越重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教师要积极的拓展音乐教学课堂,增加教学的素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在将动画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和歌剧选曲作为教学素材的时候,充分运用他们的优点,利用学校的各种学习资源,开展各种音乐活动,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教师和学生之间要注意互动,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学会主动将学到的音乐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产生相对的应用价值。总之,未来的小学音乐教学已经向多元化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发展不再受限制,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自由的学习,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会得到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黎红.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问题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刘欣. 当代小学音乐活动课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3]黄自欢. 多元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
1.通过艺术作品能够比较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在表现材料和表现特点方面的相同与不同
教学内容
欣赏书法及篆刻
教材分析
书法篆刻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但中国的书法艺术展示在艺术面前时,它让全世界所有爱好艺术的人们为之沉醉!
在国外有很多人以能有一枚中国的印章而骄傲,他们沉醉在那小小的方寸之间。
本单元共设两个课题“情感的表达”、“郑重的承诺”
教学目标
1.以民间书法为欣赏对象,从中体会轻松、随意和无拘束的表现技法。在不同书法表现形式的欣赏中,认识到书写的多样性,感受其美感。
2.以墨迹书法为欣赏对象、在欣赏、分析、讲解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书法创作的核心是情感、技巧表现只为情感服务。
教学重点
从欣赏书法中体会轻松、随意和无拘无束的表现技法。在不同书法表现形式的欣赏中,认识到书写的多样性,感受其美感。
教学难点
理解书法的技法
教时安排
1课时
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六(1)、(2)、(3)、(4)5/5~5/6
教学准备:
图片内容、甲骨文个别字的讲解资料
教学内容:
欣赏书法、篆刻
教学目标:
以墨迹书法为欣赏对象,在欣赏、分析、讲解的过程中,学生体会书法创作的核心是情感,技法表现只为情感服务。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学生学习备注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1 3 5 6 5 3
mi hi hi hi hi hi
1 3 5 6 5 3 1―
ma ha ha ha ha ha ha
a.断音练习
(喉咙放松,声音自然松弛的发出来,腹部有气息支撑)
b.连音练习
(注意头腔共鸣,声音位置高,口腔有空间,不咬紧,软腭抬起)
用歌声和老师问好
用准确的方法进行发声练习
分别用断音和连音唱法
注意学生的演唱姿势和发声位置进行及时纠正
二.介绍书法
1.介绍中国书法:
2.了解书法:
配以文字讲解书法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中国的书法别具一格,它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这在世界上是最独一无二的,几千年来,虽几经沧桑,但它却始终盛行不衰。
2.了解书法的演变过程
三.介绍篆刻
篆刻的形成
秦朝统一后把七国的文字统一后成为“小篆”
四.欣赏书法及篆刻作品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自然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竹乡娃娃爱竹林》
(2)懂得感受歌曲节奏、句式及情绪的变化
(3)初步懂得分辨竹乐器的不同音色。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用不同的节奏朗诵歌词,感受不同的节奏韵律
(2)能够跟唱歌谱,按照歌曲乐句,用拍手、拍肩、跺脚等方式表现歌曲旋律的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不同形式的演唱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通过感受竹的秀美,体验竹带给人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体验竹乡娃娃爱竹林的情感
2、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的节奏,装饰音、变化音记号的唱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钢琴)、打击乐器、音乐用书
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
1、学生大多数是外来工子女,除了学校的音乐课,平时比较少接触音乐。
2、本班学生男多女少,学生都喜欢上音乐课。
3、学生学习过简单的打击乐器。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情境创设策略: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竹林的美景。
2、游戏激发兴趣策略:采用拍手、拍肩,跺脚等游戏方式按节奏朗读歌词。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
1、播放背景音乐,教师朗诵《翠竹儿》
翠竹儿飘,翠竹儿飘
清风吹过竹林梢;
快来吹一曲“直苗苗”
2、欣赏竹景,感受自然美(在背景音乐中,播放竹海,竹林的vcd)
师:今天,我们走进了什么地方?你有什么感觉?同学们喜欢竹子吗?
3、与竹对话,表达对竹的感受
教师让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竹子的资料和信息,共同分享竹带给我的美好感受
设计意图:学生在聆听、欣赏的过程中感受竹子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
(二)、唱一唱《竹乡娃娃爱竹林》
1、欣赏歌曲《竹乡娃娃爱竹林》
(1)感受歌曲的民歌风味
(2)理解歌词内容
(3)体验竹乡娃娃爱竹林的情感
2、学唱歌曲
(1)引导学生讨论用不同的节奏朗诵歌词,感受不同的节奏韵律
(2)引导学生熟悉和跟唱歌谱,按照歌曲乐句,激发学生用拍手、拍肩、跺脚等方式表现歌曲旋律的变化
(3)采用集体、小组、个别、齐唱、分句接唱等形式学唱歌曲
设计意图:欣赏并学唱歌曲,感受竹乡娃娃爱竹林的情感
(三)、联想讨论
1、竹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会看到很多用竹子做的东西?有谁知道来说一说。
2、竹子还能做成什么乐器?它们的声音是怎样的?
师:竹子除了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物体,它还可以做成不同的乐器,奏出很好听的声音,我们一起来看看。
3、学生观看视频,了解竹子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观赏、聆听了解竹子的用途
(四)欣赏竹竿舞,体验竹竿舞带来的乐趣
1、欣赏竹竿舞
师: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竹乡娃娃爱竹林》这首好听的歌曲,知道了竹子的许多用途,你们一定不知道在少数民族的地方还有种舞蹈叫竹竿舞,我们一起欣赏吧。
2、表演竹竿舞,活动结束
师:看了这么好看的舞蹈,同学们一定也很想表演表演吧,好,那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动起来吧
德庆县实验小学冯灶英
中小学音乐教学异同
----音乐教学心得
德庆县实验小学:冯灶英
小学音乐教学与中学音乐教学是不同的,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学生年龄特点不同。
2、学习内容不同。
3、学习要求不同。
4、学习程度不同。
5、学习方法不同。
中学音乐教学,要求学生感受音乐整体美感的同时,通过细分构成音乐诸种要素,用分离的办法进行系统教学,让学生认识每一首歌(乐)曲的音高、节奏、力度、速度、曲式、织体等音乐要素,同时还要求学生音乐理解能力、音乐辨识能力、音乐记忆能力、音乐想象能力都建筑在认识上述多种音乐要素的载体上。这种音乐辨识能力的提高是素质培养中的一种飞跃,是音乐直觉感受的深化,是理性认识的形成。也就是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结合起来,音乐学习步入了一个更深的一个层次。
小学音乐教学,要求学生能将所学过的歌曲按音乐节奏准确地唱出来,歌唱的姿势正确,吐字清楚,声音自然,有感情地歌唱,能背一些歌曲。学习以唱游、律动、表演为主。
例如:我在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时,抓住一年级学生好动、好玩、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用各种形式,带领学生参与音乐体验活动。在学生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即兴创作歌词动作与表演,如点点头、挥挥手、打打鼓、敲敲铃等,或者做歌曲接龙游戏------先邀请一人即兴上台演唱,凡要参与活动的地方,同学们共同模仿着做,歌
共(4)页第(1)页
曲最后一句时邀请者随意对一位同学作邀请状,该同学立即即兴接应下一段歌词等等。
又例如:我教小学二年级音乐第四册第一单元第2课《猜花》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1、看看想想。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猜花》,请学生说说从歌曲的课件中看到些什么花?(很多花)。歌词中提到了哪些花?他们各有什么特色?(木棉花、牵牛花、梅花„„)。
2、听听画画。教师播放《猜花》的录音带,请学生画出印象中的各种花朵。并把学生的作品张贴在黑板上,创设一种“花圃”的情景。
3、听听答答。教师播放《猜花》的伴奏音乐做背景音乐并提出问题:什么花儿空中开?朵朵花儿像火焰(红烟花、红伞花、木棉花),什么花儿早上开?朵朵花儿像喇叭(太阳花、牵牛花),什么花儿腊月开,朵朵花儿雪中开。(梅花)
4、听听读读。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猜花》,先请学生边听范唱,边跟着老师拍节奏;当歌曲中出现“嘁不隆咚锵,隆咚锵”时请学生口念衬词手拍节奏;教师与学生合作,随着音乐节奏念歌词。如:教师随音乐念前半句,学生随音乐念重复的歌词“空中开”“像火焰”与衬词“嘁不隆咚锵,隆咚锵”。
5、听听唱唱。师生共同合作学唱歌曲。学生演唱“嘁不隆咚锵,隆咚锵”,教师演唱除此以外的歌词。唱熟后再增加难度进行学唱。学生唱重复的歌词“空中开”“像火焰”等与衬词“嘁不隆咚锵,隆
咚锵”,老师唱剩下的歌词。
6、唱唱比比。为更好的体会这首歌曲的演唱风格。我采用了多种演唱形式。如:第一段教师演唱“问”的这部分音乐,学生唱“答”的这部分音乐,第二段学生与教师对换角色演唱,第三段演唱时要求“问”的这部分音乐用p的力度,“答”的这部分音乐用f的力度。
第四段演唱可请一位演唱较好的学生领唱,其余学生齐唱。注意领唱的力度对比是p与f。
7、唱唱敲敲。熟唱歌曲后,请学生任选敲击乐器,可选用书第五页的三种节奏为歌曲伴奏。
8、唱唱跳跳。教师播放多媒体海南“调声”的歌舞形式的课件,请学生模仿舞步。熟走舞步后,教师可把学生分成二组,人少的一组围小圈,手拉手,边唱“问”的这部分音乐,边走舞步;人多的一组围大圈,手拉手,边唱“答”的这部分音乐边走舞步。
9、唱唱编编。教师引导学生创编新词演唱。如:什么花儿晚上开?晚上开。有的绽放象菊花、象菊花。烟花朵朵空中开„„。
10、想想谈谈。教师针对花的品格和特征让学生自做小结:木棉花热情像火焰,象征着英雄花。、牵牛花像喇叭是迎接晨光之花、梅花迎风傲雪斗不败等。
总之,我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千方百计地将孩子们引入音乐天地中,以听觉为中心,配合视觉、动觉,运用听、唱、奏、动、视、写、忆、创等手段和运用各种乐器、录音机、多媒体视频等教学工具,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学习音乐,并引发孩子们的兴趣,感受音乐美感的冲
一、音乐合作教学的分类
音乐合作教学即在教师引导下, 以小组活动为主体, 通过各种互动形式达到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促进学生音乐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为了使音乐合作教学能充分溶入音乐课堂, 以三维目标为依据, 现把音乐合作教学归纳为三类实施方法:以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为主的合作表演法、以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主的合作游戏法和以培养学生过程与方法为主的合作探究法。
1. 合作表演法
音乐是表现的艺术, 离开表演, 谱面上的音乐作品无法转化为流动的音响, 自然失去存在的意义。音乐表演中存在很多合作关系。例如:演唱与伴奏的合作, 领唱与伴唱的合作, 演唱与伴舞的合作, 合 (重) 唱中各声部间、各声部内部的合作, 表演者与观众的合作等。合作是音乐表演的特殊需要。因此, 合作表演法是音乐合作教学中最常用、最普遍的方法, 是音乐合作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合作教学的最大特征, 也是获奖案例中使用率最高的一种方法。归纳案例有如下几类。
(1) 合作演唱法
合作演唱法是一种吸引全体学生参与, 带动胆怯、自卑、不善表演的学生, 普遍提高歌唱表现力的最佳方法。合作演唱法的实施条件较简单, 唯一的物质条件就是要求学习者嗓音健康, 因此被广泛运用。具体实施途径包括齐唱、重唱、对唱、轮唱、合唱、领唱与伴唱等多种合作演唱形式, 可根据学生现有的歌唱能力和教学内容酌情选用。比如, 于老师在《花蛤蟆》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评比二等奖) 的表现中采用配唱形式, 一组唱歌词, 一组用蛤蟆叫伴奏, 增加了歌唱的趣味性, 使学生表现的歌曲形象鲜明;蔡红霞老师《夏天的池塘》 (江苏省公开课一等奖) 一课, 围绕“夏天的池塘”这一主题展开生动活泼的“接龙唱”活动, 既让学生有短小的单独表现机会, 又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作品的完整性及协调合作的成功感。
(2) 合作演奏法
合作演奏法是伴随着器乐进课堂而产生的一种推广性教学方法, 其实施方法有重奏、齐奏、合奏、伴奏等。它丰富了音乐学习内容, 增加了音乐学习的新鲜度, 还能弥补因变声而产生的厌唱阶段。相比于合作演唱法, 其实施要求较高, 要选择易学易携的乐器, 要待学生具有一定的器乐演奏基础后才能实施合作演奏, 还要求教师有熟练的器乐表现能力。因此, 目前中小学音乐合作演奏还处于发展阶段, 主要以打击乐、口琴、竖笛或口风琴等简易乐器的合作为主。山东胡晓婷教师在进行《青春舞曲》教学设计时, 采用了打击乐伴奏法, 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 分别用手鼓、萨巴依、碰铃、梆子、木鱼等, 自编节奏, 为这首欢快、明朗的歌曲编配多声部伴奏, 学生通过合作实践亲自体验了新疆音乐及西部民歌的风格特点。
(3) 合作律动法
合作律动法是一种将音乐与律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协作中各施所长、用协调的身体各部分器官尽情表达音乐感受的教学方法。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低年级阶段, 合作律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情绪。在个体音乐表现能力呈现封闭性特征的高年级阶段, 合作律动法能活跃学习环境, 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夏天的池塘》中, 教师用钢琴演奏乐曲《青蛙合唱》, 学生则用“站立”和“下蹲”的姿势区别高低音, 既锻炼了学生的听辨水平, 又体验了青蛙的跳跃形象。
2. 合作游戏法
合作游戏法是提高学生集中度、保证音乐学习热情参与的一种愉悦性教学方法。其实施方法是围绕特定的音乐主题设计游戏 (活动) , 让学生在合作性游戏 (活动) 中潜移默化地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如《跳竹竿》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评比一等奖) 一课, 教师以跳绳为切入口, 再围绕“跳竹竿”展开音乐活动, 唱《跳柴歌》、跳竹竿舞, 全班同学通过跳跃基本的左右左右竹竿舞步, 集体体验到黎族音乐欢乐的情绪及其特有的节奏韵律。
3. 合作探究法
合作探究法是一种新兴的热门教学方法, 它以探究相关音乐课题为载体, 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讨论、分析等互动活动, 促进音乐知识主动内化吸收的一种方法。与前两种合作教学相比, 这是最有发展空间的一种教学方法。原因有三。第一, “探究”是音乐新课程倡导的新学习方式之一, 与“音乐表演”、“音乐游戏”相比, “音乐探究”是一种新生方法, 可借鉴的有效方法不多, 科学的、多元的实施方法还在不断试验之中。第二, 合作探究的音乐内容对学生有强烈吸引力。拉森特尔说:“音乐, 就像神话和梦境一般扑朔迷离”, 生活中有很多奇特的音乐现象极易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如:为什么音乐具有把人从神经紧张中救出来的非凡魔力?为什么废弃的易拉罐能发出如此清脆的声音?为什么陕北民歌听上去总是节奏自由、高亢悠长、且带有很浓的乡土气息?第三, 音乐的文化性能为合作探究教学提供丰富的探究内容。音乐不同的民族特征、地域特征、时代特征、风格特征、表达方式以及音乐与社会生产、生活, 历史文化, 人文地理的密切联系又为音乐合作探究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探究内容。以《青春舞曲》为例, 教师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可根据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等差异, 合理选择新疆音乐与江苏音乐的节奏比较、新疆的经典舞蹈动作、了解新疆特色乐器、从新疆民俗看新疆音乐、珍惜青春乐曲大荟萃、走进王洛宾等课题进行探究。
音乐合作探究的实施途径主要是以小组合作为主的生生合作探究。亢老师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汉族民歌》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评比一等奖) 在探究汉族南北民歌风格形成原因的环节, 以67人的生生合作小组为单位, 利用高中生已有的音乐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 分别从地理环境、人群性格、地方方言角度探究风格形成原因。对于南北民歌知识的学习, 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有利于音乐重难点知识学习, 培养了学生音乐学习能力。
二、关于音乐合作教学有效运用的思考
以上是音乐合作教学的综述, 主要介绍的是“怎么合作”。在课程改革后的音乐课堂中, “合作”已经成为音乐课堂新气象的重要标志之一, 合作教学已经基本达到每个教师都竞相运用的普及程度。从表象上看, 或许我们有些教师的音乐合作活动和上面的案例相差无几, 那为什么教学效果却是南辕北辙呢?因为他们只是模仿、复制后的“形似”, 而并没有从观念上真正理解合作教学, 更不知道如何科学运用合作了, 所以达不到“神似”。衡量合作教学的运用是否恰到好处, 归根结底还是教学效益, 那就是, 合作教学的运用, 到底有没有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 有没有促进音乐重、难点知识的学习, 有没有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与合作精神。教学中某一环节所安排的合作教学是不是带来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这才是合作教学运用的根本目的。为了使合作教学有效运用, 我们必须理清楚几个问题。
1. 音乐合作教学是为了学“合作”, 还是为了学“音乐”
我用上图来解释这个问题。
图1左边表示, 音乐合作教学是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某一或某几个环节。换言之, 它是若干课堂音乐活动中的一种, 音乐活动必须以音乐为载体, 符合音乐的各种特征。
图1右边表示, 因为进行了音乐合作活动, 所以学生对于音乐的内容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对于音乐审美增强了体验性, 了解了如何学习音乐, 增加了音乐学习的兴趣, 也促进了生生的交流, 增进了学生间的情感。简言之, 通过音乐合作活动, 在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的同时, 增进了学生间的人际关系。
由此我们知道, 合作与音乐既是过程也是目的, 具有双重性。从音乐合作教学的开展看, 合作与音乐两个元素缺一不可;从教学结果看, 音乐能力培养是显性目标、第一目标, 合作能力培养是在音乐合作教学中潜生的隐性目标、第二目标。
根据上述观点, 对照我们现实中的音乐合作教学, 发现有不少教师一味强调合作, 出现盲目合作的现象。表现有二。第一, 合作泛滥。不考虑教学内容为合作而合作。能独立完成的简单学习任务, 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通过合作探究完成;音乐所描绘的情境, 在音色、音强、配器上不符合通过合作来表现的, 违背音乐内容而进行合作表演。第二, 合作变质。音乐合作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促进音乐学习, 但合作探究中不少音乐合作学习凌驾在音乐之上, 只进行加强合作、学会合作的说教与训导的形式化合作学习, 无视合作学习的内容, 使合作“流于形式, 浮于表面”。
这两种情况都是重合作活动略音乐本体的情况。在合作教学中, 合作与音乐是相辅相成, 互为基础的。合作是音乐合作教学的前提, 音乐是音乐合作教学的载体。没有实质性的合作过程, 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而这一实质性合作过程, 只有溶入各种音乐审美、体验、探究活动, 才是名副其实的音乐合作教学, 才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和发展合作能力。
2. 音乐合作教学如何发挥最佳教学效益
(1) 从内部条件看, 促使合作教学发挥最佳教学效益的策略有
第一, 呈现异质分组合作性, 实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良性循环
合作教学是以小组为单位协同合作, 为了体现组内合作, 组间竞争的思想, 各小组间应该势力均衡,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 发挥协作能力。若按照座位、学号、性别等自然合并, 随机组合, 势必使小组之间实力悬殊, 淡化竞争气氛。因此, 要在对学生的音乐表现、音乐基础、音乐思维了解的基础上, 根据“异质分组”的原则按一定的比例合理搭配学生, 使之分工明确、有序合作、实现信息组合、智慧组合, 发挥最大群体优势。
第二, 以全体学生为中心, 培养每个学生的合作精神
合作教学的最佳教学效益并不是把好学生学好, 把差学生学掉, 而是持有全体总进步的思想, “不求人人成功, 但求人人进步”。合作学习目的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合作活动中享受音乐, 培养交往能力。每一位学生包括缺乏自信、思维迟钝、不善言谈、五音不全的学生。合作教学中教师要一视同仁给所有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 使每位成员以主人翁的态度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 并互帮互助、取长补短, 实现音乐教学的良性循环。
(2) 从外部条件看, 促使合作教学发挥最佳教学效益的策略有
第一, 科学安排合作时间, 创设美感合作空间
合作活动的时间必须以合作的内容为依据, 教师在组织合作教学前应事先有所估算。合作时间和课堂时间不存在绝对的关系, 不能因为临近下课就匆忙结束合作小组, 也不能因为上课时间过于充裕而使合作小组无休止进行。因为时间因素所导致合作学习的“走过场”和“放任自流”都会影响合作学习的效率。
音乐教学以审美为核心, “美”应该体现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 合作教学更强调宽松和谐情境的创设。合作空间上, 过去彼此分隔的“秧田式”空间环境抑制了美感的传递。可用半圆形、圆形、梯形、马蹄型、内外圈型的座位安排, 这类空间安排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 便于相互交流, 也增进了音乐课的美感。
第二, 音乐合作教学必须与其他教学方法相融合
音乐课程教学目标的多重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综合性, 在音乐合作教学的实际运用中, 不能仅孤立抓住合作教学, 要以系统、整体、优化的观点整合各种方法。音乐合作教学中除了溶入歌唱教学、器乐教学、探究学习, 还可以溶入创造教学。比如, 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 利用群体的智慧制作沙球、排箫、笛子等各类简易乐器;可以利用铁皮、塑料袋、沙球、废纸、电灯等素材合作模拟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可以进行即兴节奏问答、即兴旋律接龙、即兴表演音乐短剧等。
三、结语
合作教学的引入是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客观要求, 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里斯和福茨在新著《教育改革研究》中也断言:“合作教学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 那么它至少也是最大的之一”。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对合作教学进行研究与实验, 音乐合作教学研究则源于世纪之初, 实践表明, 音乐合作教学中的合作表演、合作游戏、合作探究等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产生互相帮助、互相接受、互相信任的意识, 能改善人际关系, 使学生从小学会参与、学会交流。但从方法的理论基础以及系统性发展角度看, 对于音乐合作教学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任重而道远。因此, 对音乐合作教学的探究要实事求是、踏踏实实。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第三届全国中小学音乐录像课评比获奖名单.中国音乐教育, 2002 (2) .
[3]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关于公布第四届全国中小学音乐、美术课评比活动评比结果的通知.中国音乐教育, 2005 (2) .
[4]于向阳.花蛤蟆.中国音乐教育, 2005 (11) .
[5]亢雅琳.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国音乐教育, 2005 (5) .
【关键词】感受音乐韵味;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音乐作为一名艺术学科,在培养学生文化艺术修养的道路上有着其特有的作用与地位。这是由于学生在学习音乐歌曲和表演音乐的过程中,会有一个审美变化的过程中,审美不同角度的转变就有可能形成不一样的审美能力。正如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要培养人。” 鉴于此,作为从事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教师,应不断增值,做到与时俱进,积极开展提高音乐有效教学的研究工作,掌握先进的教育手段, 开展多样化教学,使学生能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深入感受音乐韵味,体验音乐之美,从而培养学生音乐素养,进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教师普遍重视主课的授课,在音乐和美术等业余课程上的关注力度不足。首先,部分音乐教师在开展授课活动的过程中,脱离学生实际,并没有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对音乐知识的掌握情况出发,而是机械、单一化的对着音乐教科书进行自我说课活动,这给音乐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一落千丈。其次,教师并没有充分利用学校所配备的教学设备,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课前准备工作,在联系音乐知识点、讲解的时候过于牵强,无法深度挖掘教学资源的教育内涵,音乐独特的韵味得不到体现,学生面对沉闷的音乐教学工作,无法提起兴趣。长期下去,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扼杀,音乐学习能力急剧下降,更别说深入感受音乐韵味,体验音乐之美。
二、感受音乐韵味,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的战略性对策
(一)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从情感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音乐教育的过程实质就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进而使学生感受音乐韵味,形成自身情感的一个交流过程。小学生处于低年龄阶段,由于受到生活阅历、情感信息等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影响,他们对音乐所包含的情感往往无法深入体会,即使对音乐引发共鸣,以难以获得情感体验,更别说感悟音乐韵味,体验音乐之美。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以技巧去启发学生,以情感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喜欢音乐,乐于接近音乐。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释放自己,乐于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进而获得情感共鸣,并主动把自己的情感融入音乐之中,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也能在无形之中得到增强,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就能深入感受到音乐所独有的韵味。
(二)创设情境,激活课堂
现代教学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给传统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不仅为课堂教学创造了图文并茂、声色俱佳、动静皆宜、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还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使课堂教学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在小学音乐课的教学活动中,为了脱离传统教学模式下单一的授课方式,教师应引入现代教学技术,构建有利于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获得情感的释放,从达到对音乐知识内容的深化理解,进一步感受到音乐所蕴含的情感与思想。
例如:在教唱《嘀哩嘀哩》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出示这样一幅画面: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河里的水很清,小河的旁边有一篇充满着生机,绿意盎然的树林,那里有鸟语,有花香,有一位活泼可爱的小朋友正在追逐一只可爱的小黄鹂……通过画面的播放,为学生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学习《嘀哩嘀哩》歌曲的兴趣,当学生的学习热情被点燃后,教师就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们深入感受歌曲的意境。这样一来,学生在演唱时就能够把歌曲所要表达的春天的气息表现出来,就可以取得比实际教学更好的教学成效了,歌曲所特有的韵味也能为学生所感受。
(三)表演感受,增强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更喜欢采用表演的方式参与音乐教学活动,音乐表演不仅是学生对音乐情感的自然流露,同时也是教师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它能使学生带着一颗积极美好的心投入到音乐活动中。故此,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应恰当地运用乐器和舞蹈,为学生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萌发表演的欲望,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欣赏能力,从而得到增强能力的目的。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在学生中挑选几位积极活跃的学生上讲台表演,让参加表演的同学加深对音乐内容的理解,以及进一步感悟当中的情感,感受音乐韵味。其他同学也可以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表现,让学生感到自我价值体现的同时也能与同学之间达成共识,进而达到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四)善用语言,升华情感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学科,所涉及的各个方面都无法脱离听觉的作用,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是他们艺术审美素养的基础。而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指导发挥着重要的催化作用,其中教师的情感引导重要方式之一就是语言表达,包括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在有声语言方面,教师可以运用优美的语言,生动地再现教学内容,描绘出音乐作品中所包含的意境,从而把他们带入美好的艺术境界,给学生带来心灵艺术上美的感受的同时,还能把音乐教学“情感化”,点燃学生对音乐的情感火花,使学生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进入审美的圣境,感受音乐所蕴含的情感。在体态语言方面,教师可以用善意的目光激励学生,增强学生的信心。
三、结语
音乐课程是小学实施美育、培养素质学生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小学音乐教师应该通过反思,找出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革新课堂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 让他们进一步感受音乐韵味,体验音乐之美,进而提升自身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许淼.音乐课应回归音乐教育的本原[J].江苏教育,2010年07期
[2]黃钟信.小学生自主学习音乐探究[J].北方音乐,2011年07期
[3]崔莉.唱出心中最美的歌——浅谈小学生合唱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06期
作者简介:
1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采山》,并乐于用多种艺术形式来表现歌曲,让学生明白劳动最光荣的道理。
2、能准确掌握XXXX、X XX、XX X的节奏和八分休止符0,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2学情分析
歌曲《采山》是一首带有民歌风的歌曲,歌曲中出现了许多十六分音符,如“6661”“3331”“5 32”“21 6”,旨在让学生学唱歌曲的同时,体验十六分音符的时值。而三年级的学生初步掌握听赏的能力,主张道而弗牵的教学模式。3重点难点
重点:1.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朝气而有弹性的声音,完整准确的演唱歌曲《采山》。2.能准确演唱十六分节奏。
3.能从歌曲中感受到劳动的愉快,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难点:1.十六分节奏的掌握。
2.学生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组织教学
(一)组织教学:
1、播放《采山》歌曲伴奏,教师用康佳鼓打击节拍重音,学生按着伴奏节奏走步并拍手进教室。
2、师生用轻柔的歌声互相问好。
(二)【过程分析】音乐渲染课堂氛围,鼓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同时建立学生轻声高位置的发声方法。
活动2【导入】情境渲染
(二)情境渲染:
1、教师带领学生用柯文手势进行音高训练。
师: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我带你们一起出去玩一玩。看,我准备了一个小篮子,猜猜,它有什么用?可以采摘很多食物,小花。那我们提子小篮子准备出发。不巧,外面下了一点小雨,没事不影响我们的心情对吧!看,我们来到了哪里?(PPT展示一座山)来到了一座陡峭的山下,山好高,我们用一个音符来感受一下它的高度,就用5,低音5,高音5,听到刚才的声音,我想我们一定没有爬山的力气了,我们拿出干劲,低音5,高音5,爬到山中间了,低音5,2,高音5,带着十足的干劲我们终于爬到了山顶。5 | 5 5 | 5 2 | 5 — ||(要求:用顿音的方法演唱)【过程分析】歌曲的主要音域为低音5—高音5,用形象的方式爬山来感受音高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歌曲的主要音域。柯文手势训练巩固每个音的音准,哪个音高或者低,用手往上或下移动,让学生很快掌握音准。歌曲基调是欢快活泼,用顿音的演唱方法歌唱不仅巩固了正确的呼吸以及发声方法,也衔接了后面的歌曲处理。
2、师:同学们,终于爬到山顶了。哇,山上好多的蘑菇,我们一起采蘑菇。播放音乐,我们一手拿着篮子,一手采蘑菇。(学生自由律动)。看我采到几颗大蘑菇,我看到有的小朋友还采到了很多的小蘑菇。我把它们制成了蘑菇节奏卡,我们一起来拍一拍。
大蘑菇:X X X O 小蘑菇:XXXX 大小蘑菇:X XX XX X X.X
细心的小伙伴一定发现,山上不仅有蘑菇,还有木耳,山菜等,接下来,我把蘑菇节奏卡重新组合了一下,你们拍一拍: XXXX X O 我们来读一读:采呀采蘑 菇0 采呀采木 耳0 【过程分析】情景式的导入较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采蘑菇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节奏的学习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主发现的学习方式更能引发他们的兴趣,同时课堂采用师生学习、生生学习的方式,互助轻松的课堂能容易掌握知识与技能。活动3【讲授】新授教学
(三)新课教学:
1、介绍采山,聆听歌曲,感受歌曲
师:同学们,山里的小朋友们把我们刚才采蘑菇,采木耳等活动叫做采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名字就叫做《采山》。
一起来听听,播放音乐 采山的时候心情怎样呢?是的。是轻松愉快的
2、朗读歌词,感受歌词意境 我们一起用轻松愉快的心情回忆一下刚才采山的乐趣,请跟着我读一读歌词:(师用乐器响板敲击节拍重音)踩着 小雨 去采 山0, 小小 脚丫 跑得 欢0,采呀采蘑 菇0, 采呀采木 耳0, 采来 山菜 嫩又 鲜0, 带.着 香甜 回家 走0 , 歌儿 飘上 山尖 尖0.【过程分析】采山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尤其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解释一下采山的意思很有必要,并能迅速点题。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单独感受音乐的能力,播放音乐让学生自己感受歌曲的情绪、歌词的内容等,有助于他们学习歌曲,对他们自身音乐素养也有提高。朗读歌词,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歌曲内容,深化对歌曲情绪的感受,另外用高位置、轻巧的声音带读歌词,有助于学生用正确的发声方式歌唱。活动4【讲授】新授教学
3、复听歌曲,找出相同旋律
读完歌词,我们来看看歌谱,歌谱上出现的红色小线将两个十六分音符小朋友牵手在一起,而他的下面只有一个字,记住出现红线的地方是一字对着两个音,也就是一字多音。
我们再来仔细听听歌曲中红线的地方,同时请你们找找看歌曲中相同的旋律句子。
对了就在这,绿线的地方节奏旋律都是完全一样的,黄线地方的节奏是完全一样的,然而有一个音不同相似度高达百分之九十九,我们一起唱一唱,我唱划线地方的第一句,你们唱第二句。接下来,你们唱刚学过的,我唱还没学的 我们一起唱一唱。
【过程分析】复听过程出找出一字多音的地方,解决学生的困难之处。同时找出旋律相同的句子,考验学生聆听时的关注度和观察力,师生互动合作活跃课堂气氛,更好的掌握已学乐句。
4、再听歌曲,引导完整演唱 *教师自弹自唱歌曲《采山》。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各乐句的强弱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接龙演唱歌曲。
*教师伴奏,学生用高位置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活泼轻快的情绪。*师生完整演唱歌曲《采山》。
【过程分析】多种形式让学生巩固学习歌曲,加深印象。为最终学生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情绪表现歌曲做铺垫。
活动5【活动】课堂小结
(四)课堂小结
【小学教学设计音乐】推荐阅读: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经验06-03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总结06-18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案例05-26
浅谈小学音乐创作教学09-18
小学音乐教学计划202209-27
小学音乐教学计划下册10-25
小学音乐学科教学策略11-18
小学音乐教学基本要求12-20
小学音乐教学中声乐教学探索论文11-24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集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