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英语九年级第四单元知识点

2025-02-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第四单元知识点(精选11篇)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第四单元知识点 篇1

1.used to do 过去常常做

2.deal with 对付 应付

3.be proud of 为……骄傲 ,感到自豪

4.take pride in 为……感到自豪

5.from time to time 时常,有时

6.in public 公开地

7.in person 亲身,亲自

8.take up sth 开始做,接受,占用

9.not……anymore 不再

10.worry about 为……担忧

11.hang out 闲逛

12.think about 考虑

13.be alone 独处

14.on the soccer team 在足球队

15.no longer 不再

16.make a decision 做决 定

17.to one’s surprise 令某人吃惊的是

18.even though 尽管

19.pay attention to 对……注意,留心

20.in the last few years 在过去的几年里

21.be afraid of 害怕

22.turn red 变红

23.tons of attention 很多关注

24.be careful 当心

25.give up 放弃

26.a very small number of …极少数的……

27.give a speech 作演讲

28.all the time 一直 总是

29.be interested in 对……感兴趣

30.change one’s life 改变某人的生活

31.take care of 照顾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第四单元知识点 篇2

一、本单元的教学应首先从概念的形成入手

(1) 建立和深化宏观概念与微观概念, 落实当前概念。在第三单元《分子和原子》中, 学生从分子角度认识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两种变化的不同, 初步建立了微观概念。进入第四单元首先学习原子结构, 把学生再次带入了微观世界的课题, 通过学习实践建立起宏观和微观的概念。同时落实当前所学的原子结构、元素、离子、化合价、化学式等重要概念。

(2) 结合当前概念重新认识前面所学概念, 进一步深化所形成的概念。例如第二、三单元中物质分类的概念, 学生一般都很难理解和掌握, 可借助宏观和微观概念再认识。

(3) 清晰的概念形成之后应建立概念之间的联系, 形成相对完整的概念体系。例如物质的分类、元素、分子、原子、离子、中子、质子、电子等概念之间可以建立联系, 从而形成知识体系, 为下面的化学学习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二、充分利用所形成的科学

准确的概念及其体系对物质及符号的表征形式进行梳理整合, 是本单元学习的深入与发展

(1) 借助元素和物质的分类深入研究并归纳清楚常见物质的结构和化学式。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 (1) 气态非金属单质, 如氧气O2、氮气N2等; (2) 非金属氧化物如水H2O等; (3) 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如氨气NH3、甲烷CH4等。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 (1) 稀有气体; (2) 金属单质; (3) 一些固态非金属单质, 如金刚石C、石墨C等。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如Na Cl (食盐) 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2) 从物质的宏观和微观表征形式入手, 即学会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结构。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水的组成与结构:“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如氯化钠的组成与结构:“氯化钠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如汞的组成与结构:“汞由汞元素组成;汞由汞原子构成”。

(3) 紧扣宏观和微观概念整合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含义。首先归纳整合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含义。元素符号的意义:宏观表示某元素, 微观表示 (一个) 某原子。化学式只有两种宏观意义: (1) 表示某物质; (2) 表示某物质由某元素组成。当某物质由分子构成时, 该化学式又是分子式, 分子式的意义是两层微观意义: (1) 表示 (一个) 某分子; (2) 表示 (一个) 某分子由几个某原子构成。然后举例体会所整合的内容, 例如:符号H是单纯的元素符号不是化学式, 只具备以上元素符号的意义。

符号Fe、He、S不是单纯的元素符号, 它们还是化学式, 具备元素符号的意义和化学式的意义, 如Fe表示“铁元素、一个铁原子、铁这种物质、铁由铁元素组成”。

CH4、CO2是由分子构成的, 该符号具备化学式的意义和分子式的意义, 如符号CH4表示“甲烷这种物质、甲烷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一个甲烷分子、一个甲烷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

Na Cl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该符号只具备化学式的意义, 则Na Cl表示“氯化钠这种物质、氯化钠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

离子符号只能表示“ (一个) 某离子”, 如符号Na+表示“ (一个) 钠离子”。

元素符号、分子式中周围数字的意义: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几个某原子”;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 (一个) 某分子中有几个某原子”;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某离子带几个单位的某电荷”。分子式前的数字表示“几个某分子”。可以看出符号前加了数字后符号只剩下“微观意义”了。到了第五单元, 不管什么符号前加的数字, 只要是用于计算的都可以看为“化学计量数”。

三、精心安排习题, 对梳理与整合的相关知识进行强化和查漏补缺

做法是在一段时间内常用少量的习题针对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符号的意义等易混淆的知识进行强化;利用开放式的信息题强化概念和规范表达能力等。学生利用这类习题可从多方面获得信息, 在思考、表达过程中让概念和知识得到强化和纠正。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第四单元知识点 篇3

1. 阅读微型语段,回答(1)—(4)题。

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liàn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吗?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gài是不行的。(选自课文《端午的鸭蛋》)

(1)给加下划线字注音。

A.东_______B.子_______

(2)按拼音写汉字。

A.liàn[ ]囊B.大gài[]

(3)请在田字格内写出两个与“囊萤映雪”词义相近的成语。

(4)请谈谈你了解了“囊萤映雪”这一典故后的感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回忆课文有关知识,选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

A.《云南的歌会》字里行间洋溢着沈从文对自然、人、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B.《端午的鸭蛋》十分典型地体现了汪曾祺散文“小叙事”的特点,我们从中品尝到了人生的滋味。

C.萧乾的《吆喝》写的是现实生活中业已渐行渐远的“生活交响曲”,质朴简单,但趣味良多。

D.冯骥才的《春酒》是一篇诗化的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童年、对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

3. 请在下面语段的“□”内填写恰当的短语,以展示歌会酬和的方式。

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选自《云南的歌会》)

4. 某理发店打出了这样一则广告:“美丽从头开始。”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请说说其中的妙处,然后根据这一职业的特点,拟写一副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仿照句中加横线的部分,补全句子,要求句式相似,意旨相通。

我爱读书,经常在书的海洋里遨游。读《西游记》,我仿佛跟随孙悟空去西天取经,领略了他斩妖除魔的高超本领;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全诗句,并指出它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

曾经沧海难为水,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下面四个句子中,反映出我国古代民风民俗的一句是( )

A.沙场秋点兵 B.零丁洋里叹零丁

C.箫鼓追随春社近 D.闲来垂钓碧溪上

8.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陕北民歌“信天游”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过去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再现。过去和现在,陕北民歌“信天游”都以它那高昂的气势、悠扬的旋律和催人泪下的真情感动着不同时代的人。但是,由于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陕北民歌“信天游”同样面临着危机,特别是年轻一代对艺术的时尚化追求,更使得陕北民歌处于被冷落的境地。

材料二:我国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已被确立;2005年12月,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1)阅读了上面的材料后,小明和萧军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小明认为应该保护“信天游”,保护传统文化;萧军则认为时代总是在发展的,总会出现新的艺术形式,不需要保护“信天游”。你的观点是怎样的?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增强人们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请你拟写一则宣传标语。(不超过2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及分析

(一)阅读《云南的歌会》选段,回答9—11题。

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9. 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选段用了很多笔墨描写景色,这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何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选段的场面描写在写作方面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端午的鸭蛋》选段,回答12—18题。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丝□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吗?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12. 依次填入文中“□”内的动词,恰当的一项是:( )

A.绕灌扔抵B.绕装丢顶

C.缠装扔顶D.缠灌丢抵

13.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端午节的哪些风俗?这些风俗反映了家乡人怎样的心理与追求?

风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理与追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既然文题为《端午的鸭蛋》,作者为什么用大段文字来写家乡端午的其他风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对施放“黄烟子”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一种燃放的炮仗。B.用以熏除室内的害虫。

C.用来避邪。D.给小孩练习写字。

16. 这段文字写家乡风俗是从成人还是孩童的视角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作者在选段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在你的家乡,人们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对过端午节,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课外美文《坐歌堂》,回答19—24题。

坐歌堂

张喜洋

在川西北农村,至今仍保留着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坐歌堂”。

姑娘出嫁的前一天晚上,众多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早早聚在女方家的院子里,摆上十几桌酒席,在四川叫做吃“十大碗”。顾名思义,“十大碗”就是每桌限定十个菜,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四川的传统菜,像扣肉、东坡肘子、墩子肉等。这些菜都是厨师用竹制蒸笼蒸出来的,空气中弥漫着四川特有的咸菜香。土制的高粱酒香在席间弥漫,混合着菜香味儿,夹杂着锅碗瓢盆交响曲,渗和着乡亲们的欢声笑语,婚庆气氛格外热烈。孩提时代的我,觉得那就是农村最美好的生活。

“十大碗”刚一散席,只见三四张八仙桌往堂屋正中并排一放,两边都摆上长条木凳,供大家围坐。这时,出嫁女由村中两个年龄较长的姑娘陪伴着坐在八仙桌的最上方,“坐歌堂”节目就要开场。

“坐歌堂”开场时有个规矩:大家得合唱一首歌,由村中比较有威望的长者主持,随后他宣布:“‘歌堂’开始,‘东方红,太阳升……’预备起!”黑夜中的山村被悬挂的煤油灯照得通明,这里便开始成了歌的海洋,因此,当时村里的男女老少没有不会唱《东方红》的。

虽然没有任何伴奏,但是这朴素的歌声余音绕梁,在充满浓雾而又潮湿的夜空中穿行,久久回荡在山谷中,乡亲们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欢乐。

接下来,便开始你一首、我一首竞唱。往往这首歌的最后一个字还没有唱完,那首歌在另一个角落里已开始唱了起来。歌唱者不分男女,不分尊卑长幼,不设任何奖励,反正谁的歌唱得最多,嗓门儿最亮,谁得到的掌声就最多。歌曲类型不限,不管老歌新歌儿歌,只要你不停地唱,争着唱、抢着唱,就可以通宵达旦,乡亲们越是掌声雷动、呐喊声声,主人家就越高兴,也越觉得自己有面子。有时大家因为一首歌谁先唱、谁后唱竟然争得脸红脖子粗,不过大家并不真正生气。那热烈的场面,绝不亚于港台明星的演唱会。

还记得当年奶奶唱的那首古老的川西北情歌:“陈妹儿生得一枝花呀,花呀,李哥儿看了很爱她呀,爱她呀,爱她就爱她呀,请到我家耍,说来就要来哟,我在家里打草鞋呀,打了三双零一只呀,伊儿呀儿哟,把草鞋打好了呀,我就接你到我家呀……”

长大成人后,我一直在南方的城市间穿梭,十余年没回家乡参加“坐歌堂”了,想必乡亲们“坐歌堂”的热情一定会不减当年吧!

19. 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坐歌堂”开始的时候,大家合唱《东方红》,寄托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文章结尾写奶奶唱情歌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孩提时代的我,为什么“觉得那就是农村最美好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男女老少合唱《东方红》的时候,作者说“这里便开始成了歌的海洋”,这样写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本单元结束后,任课教师组织了“到民间去采风”的活动,请把你“采撷”到的“风”写下来,与同学们共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

从以下文题中任选其一,完成作文。

作文(1) 题目:我家乡的__________节

写作前请先补全题目。要体现出家乡过这个节的风俗习惯和热闹场景,抒发自己的感情。

作文(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给“健康”下过一个定义:健康不仅仅指躯体上没有疾病,还应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全与最佳状态。

陶行知认为“健康先健心”。

罗曼·罗兰说:“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

请以“健康”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抒写真情实感。

②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1.(1)A. j€靚B. ju€鄋(2)A.练B.概(3)凿壁借光闻鸡起舞牛角挂书悬梁刺股(写出两个即可) (4)略。2. D3. 见景生情 互嘲互赞4.这则广告运用了一语双关的手法,表明经过理发后人就会变得美丽,另一方面暗指重新开始。这一广告语指出了理发的作用,强调了理发的必要性,获得了形式美、意境美的效果。对联:换新颜从头开始,改旧貌以剪收场。5.略。 6.除却巫山不是云 出自元稹的《离思》。 7. C 8. 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即可。(1)示例:①我认为应该保护。因为“信天游”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就是保护我们的民族之根。“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②我认为不需要保护。因为历史总是在向前发展的,“信天游”也有其局限性,如果它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应该被自然淘汰。(2)略。

二、9. 山路漫歌10. 用写实的手法描绘出充满自然情趣的山野风光,为赶马女孩子的歌唱创设了动人的场景,使赶马女孩子的歌唱与山鸟的鸣唱相应和,交织成一首动人的山野田园交响曲。11.示例:场面描写要做到点面结合。12.D13.风俗有: ①系百索子;②做香角子;③贴五毒;④贴符;⑤喝雄黄酒;⑥放黄烟子;⑦午饭要吃“十二红”。心理与追求:避邪祛灾,祈福吉利、美食健体、喜庆红火。14.写家乡端午的其他风俗是为下文写咸鸭蛋作铺垫,也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恋乡情结。单是故乡一个小小的鸭蛋,就让作者难以忘怀了,何况其他呢!15. B16. 从孩童的视角写的。这样写使家乡风俗更显淳朴,使文章更生动有趣,更有人情味。17. 流露出对淳朴欢乐的童年生活、对丰富奇妙的家乡习俗的怀念之情。18. 略。19. 排比;增强语势,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写出了婚庆的热闹气氛。20.不但营造出“坐歌堂”的气氛,而且表达了对毛主席的怀念、感激之情。21. 将文章情节推向高潮,增添了文章的情味。22. 因为“坐歌堂”表现了淳朴的民俗风情。23.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参加合唱的人员多,歌声高,热情饱满。24. 示例:贴春联;闹花灯;吃年夜饭。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第四单元知识点 篇4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根深蒂.( dì )固 汲.( . jí )取 孜孜. ( zī )不倦 压榨.( . zhà ) 锲.(. qiè)而不舍

2.解释下列词语。

(1) (3) 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都做不成。 (5) (6) 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3.根据下面的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 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推敲 (3)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模式 (2) (4)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2.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 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 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作者是罗迦•费•因格,美国实业家。

四、重点阅读

阅读语段“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__________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完成下面的问题。

1.第一段中的“此类工作”指的是创造性工作。

2.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之所以成为光辉灿烂的明星是因为( D )

A.他们能轻而易举获得非凡的灵感。 B.他们是具有创造力的人。 C.他们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 D.他们关注、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并且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3.在下列词语中选出恰当的一个,填在最后一段空白处( B ) A.所以 B.如果 C.否则 D.但是 4.要成为一个富于创造性的人,必须要做到以下三点: ①保持好奇心 不断积累知识。

②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③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第四单元知识点 篇5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白皙xī 钦qīn佩 捋lǚ胡须 脚踝huái 荒谬miù 义愤填膺yīng

点拨:“捋”是多音字。

2.解释下列词语。

(1)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一切。 (2)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

3.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他们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和狂热的理想,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

(2)当一种文学热潮或一种艺术的陶醉使谈话者激动了起来……

二、重点句子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第四单元知识点 篇6

【课

题】

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过健康、安全的生活 【教学目标】

1.了解身边的诱惑

2.掌握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 3.了解身边的侵害与保护 4.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5.训练解题技能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时政链接]

1.武汉办理小额消费贷款服务的最大供应商―捷信公司近期做过一个粗略估计:从2012年1月至今年2月底,2万多名武汉大学生办理了担保服务,额度超过1.6亿元。这些学生贷款主要是购买新上市iphone手机、ipad平板电脑,以及其他3G智能手机。(武汉晚报 3月18日)

2.记者从广东惠州博罗县政府获悉,5名意外落江的男中学生,经过紧张搜救,目前证实已全部溺亡。一名男同学下江游泳时不幸溺水,其4位同学发现后手牵着手去救他,结果不幸一齐落入江中失踪。其余3位同学见此情况,立刻报警求助。(5月11日中国新闻网)[知识回顾]

第八课 学会拒绝

1、身边的诱惑

⑴金钱的诱惑:对待金钱,要取之有道,通过合法劳动和正当途径来获得。决不能沾染不良行为习惯,更不能触犯刑法。

⑵游戏机的诱惑:电子游戏集多种技术和众多学科知识于一体,它对于开发人的智力,锻炼眼耳手脑并用的能力有一定的好处。但对青少年有一定的诱惑。青少年可能通过玩游戏来适当放松和调节自己,但并不能沉迷于此。要以丰富的学习、健身、交友等活动坚决抵制这一诱惑。

⑶黄赌毒的诱惑:毒品包括许多种类,对人的危害性极大。吸毒违法、贩毒有罪。赌博是一种不正当的娱乐,是一种恶习,上瘾就很难回头,可能会发展到骗、偷,抢的违法犯罪。不健康读物和信息也侵蚀着人的肌体、毒害着人的精神。邪教是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社会稳定的毒瘤。总之,在我们周围存在着很多的诱惑。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它们的诱惑,才会有健康幸福的生活,否则,我们会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

⑷ 法轮功邪教:它不仅导致很多人死亡,而且将魔掌伸向妇女和儿童,制造多起惨绝人寰的自焚事件。

2、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⑴不良诱惑能战胜:勇敢的人取悦于战胜不良诱惑,聪明的人能想出各种办法抗拒不良诱惑。

⑵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用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和正确方法(如①避开诱因法;②婉言谢绝;提高自制力;③专时专用,改正不良习惯等),摆脱不良诱惑,避免对自己的危害。

第九课 保护自我

1、身边的侵害与保护 ⑴为什么说青少年往往成为不法侵害的对象?

①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很不成熟。②由于生活环境复杂,存在着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和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⑵为什么青少年要加强自我保护?

①青少年身心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

②在面对侵害行为、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时,往往因处于被动地位而受到侵害。必须加强自我保护。

⑶面对不法侵害,我们应该怎么做?

①面对突发的事故和侵害,应该积极争取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的保护; ②如果这些保护不能及时到位,我们要尽自己所能,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青少年如何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

⑴提高警惕: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对于女学生来说,保持高度的警惕、文明行为举止、得体的衣着打扮,是保护自我的防护衣。

⑵用智慧保护自己:面对不法侵害,要依靠自己的智慧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要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遭到意外险情时,需要冷静,要学会运用最有效的求助办法。青少年学会自我保护,不仅需要有保护自己的意识和勇气,更要有保护自己的智慧和方法。

⑶用法律保护自己: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党和国家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和保护,并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我国法律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当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自我检测]

一、选择题(略,详见课件)

二、材料分析题

1.情景:女孩看见并喜欢上了一条黄纱巾。女孩停住不走,呆呆地看。卖货的是一个中年人。“买下它吧,孩子。就省这一条了,只卖10块钱。”女孩无奈的摇摇头。她没钱,恋恋不舍的离开了。整个晚上,女孩都下不定向家里要钱的决心。最终女孩也没有提要买黄纱巾的事。

材料中那位女孩遇到了什么样的诱惑?她是怎样战胜诱惑的?

2.每到放学,校门口的无证摊贩将学校附近堵得更热闹了。零食、文具品种不少,价格低廉,甚至还有印刷粗劣、内容混杂的各种卡片、口袋书;附近的小商店在竞争中做出许诺:购物不要发票可以优惠20%。遇到上述情况,你将怎么办?

3.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的周围存在很多诱惑,那些不良诱惑有时会让人舒舒服服上当,不知不觉成为它的俘虏。下面漫画反映的情景是某校八年级一位网名叫“樱桃”的学生碰到的。看完后,请结合教材第八、九课有关知识回答问题。[提示:显示屏上的文字是:“亲爱的樱桃小姐,我是黑马王子,我好想你,我们见见面好吗?]

(1)你觉得漫画反映的是什么诱惑?我们身边还存在哪些类似的不良诱惑?(至少2个)

(2)面对漫画中的诱惑,请你提醒一下“樱桃”,要拒绝不良诱惑需要靠什么?

三、辨析题

青少年学会了自我保护,就不会受到任何侵害。

四、活动与探究题(16分)

“一杆烟枪,不见枪声震天,打得妻离子散;半片锡纸,不见火光冲天,烧尽财产家园”。这深刻地描述出毒品的危害。在6月26日国际禁毒日,某班组织同学设计一张手抄报,参加学校的评比,现请你参与。

(1)请你设计一个手抄报的报名。

(2)请你设计手抄报的主要栏目。(至少三个)

(3)请你为手抄报写一段编者按。【课后作业】

《掌控》 【课后反思】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第四单元知识点 篇7

一、互动反馈系统及其应用于课堂教学的优势

互动反馈系统 (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 简称IRS) 是指在课堂教学的信息技术环境下, 引入具有“1对1”特性的数字技术, 将课堂教学过程的多媒体演示、信息反馈、师生及生生互动等环节进行高效整合的系统平台。[2]它作为反馈信息收集工具应用于课堂教学, 主要有以下优势: (1) 实时诊断教学效果,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加强师生互动, 活跃课堂气氛; (3) 全体公平参与, 关注问题解决; (4) 随堂形成性评价, 减轻教师负担; (5) 支持多种格式教学资源展示, 方便教师灵活运用。[3]

二、互动反馈系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设计实例

分析对象是浙江省金华市某小学一位语文教师应用IRS执教的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复习课。其教学按点与对应的教学目标如表1所示。

三、基于个案的即时反馈信息分析与处理

IRS正以其收集反馈信息及时准确的独特优势逐步走进中小学课堂, 并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熟知。针对所收集到的数据, 教师有必要进行深入分析, 以便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提高教学效率。以下将从正答率和应答时间两个角度, 对收集到的即时反馈信息进行具体分析。

(一) 从正答率角度分析即时反馈信息

正答率是教师了解学生整体认知水平、检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一个重要窗口, 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IRS活动记录中的正答率统计表, 绘制如图1所示的柱形统计图。

由图1可知, 题目5的正确率远远低于60%。此时, 教师通过提问发现:学生对“络绎不绝”和“源源不断”间的联系与区别已达成共识, 但在具体运用阶段容易混淆。针对这一现象, 教师利用IRS提供的即问即答功能临时设置题目6、题目7 (具有真实情境的例句) 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此外, 题目2的正答率稍有偏低, 表明少部分学生对引号作用的认识仍处于模糊状态。据此, 教师通过再次总结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引号作用的印象。

由此可见, IRS提供的正答率统计功能有助于教师在课堂中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 查找作答错误的原因, 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教学策略, 加强学生对易错知识点的把握, 最终提高教学效率。

(二) 从应答时间角度分析即时反馈信息

应答时间有助于教师反思教学按点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教学方法选择的科学性, 同时, 也为教学策略调整以及教学行为分析提供了有力依据。根据IRS系统提供的历程与报表追踪功能绘制成如图2所示的团体反应曲线图。

团体反应曲线是对原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后得到的, 反映应了作答时间与应答人数之间的关系。根据团体反应曲线, 教师可以有效调整教学策略, 深入分析教学行为, 以下将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按点进行具体分析。

1. 调整教学策略

无应答时间是指从问题提出到第一个学生作出反应所经历的时间, 在团体反应曲线中即为曲线起点所对应的时间。总体而言, 无应答时间越短, 题目越简单。由此, 教师可根据团体反应曲线的起点判断教学按点的难易程度, 从而有效调控教学步调。观察图2可知, 题目1、5、6、7对应的无应答时间相对较短, 同时, 结合正答率统计图可发现, 题目1、6、7的正确率普遍偏高, 据此可判定题目1、6、7所应对的教学目标已基本达成, 应适当减少教学时间;而其中题目5的正确率却显著偏低, 此时教师应深入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所在, 并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以保证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此外, 题目2、3、4的无应答时间相对较长, 但正确率却不低, 表明学生对此类知识点已基本理解, 只是掌握不够扎实, 教师可在今后教学中有意识加强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学习。

2. 分析教学行为

面对简单提问, 多数学生几乎可在同一时间做出反应, 理论上而言应答率应在瞬间达到100%,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总有部分学生因精力不集中、误解题意等原因导致应答迟缓, 此种情况在团体反应曲线中表现为指数函数图形。如图2所示, 题目1、3、4、6、7的反应时间曲线均呈指数分布, 教师可据此推测大部分学生对上述题目都能较好理解。而题目2、5的团体反应曲线趋向于S形, 表明此类问题对学生而言难度较大, 需经过充分思考与大量分析后才能做出反应。针对这一现象, 教师应在课后及时寻找其本质原因, 并在今后教学中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来促进学生对此类知识点的理解。

四、利用互动反馈系统开展教学的策略调整建议

(一) 根据正答率调整教学策略

1. 调整教学方案,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教学方案是教师通过对学生原有认知水平进行预测而设计的最有益于学生学习的内容编排及时间分配过程, 实施过程中, 需要结合反馈信息进行动态调整。例如:当IRS显示的正答率高于85%时, 可适当减少相关知识点的教学时间, 以留出更多时间讲解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内容;而正答率低于60%时, 有必要调整预设的教学方案, 选择一种学生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

另外, 根据正答率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也同样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例如:当正答率高于85%时, 可适当减少针对该知识点布置的课后练习, 在保证教学目标达成的同时减轻学生负担,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2. 开展同侪教学, 解决认知冲突

同侪教学是指组织学生以小组协作方式讨论具有严重认知分歧的知识点的教学过程, 开展前提是同伴间产生较大的思维冲突, 全体学生对所涉及的知识点处于概念模糊状态。[4]

利用IRS的直观统计图, 教师可了解每位学生的思维倾向, 并对认知分歧现象一目了然。当发现学生产生认知分歧时, 即可开展同侪教学, 为所有学生提供向同伴解释自我观点的机会, 引导他们在互动环境中相互说服, 彼此精益概念, 加深认知印象, 牢固新知识记忆。

总而言之, 教师应根据正答率的高低, 并结合课堂实况采取适当措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 促使学生形成并巩固对相关知识点的正确认识。

(二) 根据应答时间调整教学策略

1.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 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答题过程中, 应答时间往往因少数学生反应较慢而延长, 我们称这部分学生为慢智型思维学生。相比于其他学生, 慢智型学生的思维过程相对缓慢, 经常在教师、同学的催促下仓促完成作答, 不仅不利于正答率的精确统计, 而且还容易使这类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对自己缺乏自信。面对慢智型学生, 教师应采取列举案例、分析优势等方法帮助其正确认识自己, 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 从自身的优势出发学会有效学习。

2. 分析思维过程, 实施分层教学

利用IRS提供的追踪与统计功能, 可及时明确全体学生的作答情况, 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中实现分层教学。针对反应快但作答错误的学生, 教师可在按键后要求其说明理由, 阐述思考过程及思路以检验其学习态度。若经过认真思考, 只是思维过程出现错误, 教师应予以鼓励;相反, 可进行适当批评, 使其认识到自己不端正的学习态度, 促使其及时改正。另外, 若该类学生较多, 教师还可不定期调整学生座位, 将此类学生安排在同一组或同一方向, 便于教师于按键前进行观察与提醒。而对于作答速度快且选择正确的学生, 教师应鼓励其在完成作答后进行自主学习, 或给予这部分学生更高层次的学习任务, 以做到兼顾全局, 促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 教师并不能全靠IRS收集的统计数据直接观察到学生的学习实情, 还需在课后对数据加以深入分析, 挖掘其中隐藏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这无疑会增加教师工作量, 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并保持足够的耐心。但从另一方面而言, IRS的应用也为教师进行高效教学提供了决策依据, 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率。

五、结论

利用IRS及时准确收集学生的作答信息, 并进行自动化统计处理, 最终以视觉化图表形式呈现反馈信息的方式, 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从而做到适时分层, 满足学生个性发展, 实施因材施教, 但要将IRS拥有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关键还在于按点设计及教学过程实施。可见, 完全依靠IRS来改变教学效果显然不可取, 教师需要在不断实践中亲身体验IRS的独特价值, 形成个性化的使用风格。

此外, 除了从正答率和应答时间角度进行分析, 教师还可以根据IRS提供的学生按键频率、平均分数、标准差等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 找到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 力求更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黄立新.教学传播过程中反馈信息的精细处理[J].电化教育研究, 2007, (7) :16-20.

[2]林建祥.互动反馈教学培训材料[M].北京:北京松博科技有限公司, 2007.

[3]张晓彬, 李霜爽.互动反馈系统 (IRS) 及其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化设计[J].中小学电教, 2007, (9) :26-27.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第四单元知识点 篇8

——茨威格《滑铁卢的一分钟》

人的一生中,最光辉的一天并非是功成名就的那天,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的挑战,以勇敢迈向意志的那天。英雄,是不论年龄大小、本领高低的。假如人们没有具备勇气、冒险和斗争精神,假如没有追求生命的真谛和宇宙奥秘的执着,假如不曾有过愤怒、怀疑、反逆,就没有一次次壮丽的历史瞬间和伟大的史诗,也没有我们迄今为止所拥有的一切进步。

苏心铭|浙江省温州市第二中学七(16)班

“请给我画一只羊,好吗?”一个细小的声音把我吵醒了,我一下子站了起来,使劲揉了揉眼睛。“请你给我画一只羊,好吗?”他又一次请求。因为我要急着检修飞机,不耐烦了,就胡乱地画了一个盒子。没想到,他却喜笑颜开:“我就是想要这样的。”

——圣埃克絮佩里《小王子》

邂逅与相逢都是一种错过,拥有一颗充满想象与幻想的心才是最好的状态。我可以闭上眼,用手指来触摸那神妙的纹路,用心去感受那未知的一切,却不敢睁开眼来审视真实的世界。因为,任何美丽都经不起审视,相见不如怀念,群羊悠悠之地,谁忍心驻足破坏。愿意擦亮心灵的人们啊,当满天繁星的夜晚,只要你仰望天空,小王子就会在其中一颗星星上向你微笑,那么所有的星星都会向你微笑呢!

潘铂期|浙江省温州市第二中学七(15)班

一种浓厚的、色彩斑驳的、离奇得难以形容的生活,以惊人的速度开始奔流了。在我的记忆中,那段生活,仿佛是由一个善良而且极端诚实的天才用美妙的语言讲出来的一个悲惨的童话。现在我把过去回想一下,有时连我自己也难以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辩驳、否认,因为在那“一家子蠢货”的黑暗生活中,残酷的事情太多了。

——高尔基《童年》

浪漫的幸福与绝望的痛苦矛盾地存在于阿廖沙的这段人生岁月中,极致的黑与白,对立的光和暗,充斥了市侩们的假心假意,溢满着好心人的知疼着热,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童年。但,只要你还对光明充满希望,那么,这一点点微弱的火光就可以被放到无限大,直至照亮每一处阴暗的角落!请你相信,即使你的眼前还是黑暗,即使你的生活还有悲伤,只要你仍能保持不灭的信心,只要你坚持让自己做一个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的人,那么,你一定会迎来生命的辉煌。

金彦涵|浙江省温州市第二中学七(15)班

【王老师评】

这三个同学的片段都运用了叙议结合之法。第一个片段引述材料《人类群星闪耀时》里的句子,作者告诉我们,人生的真正价值不在于你是否成功,而在于你是否勇于发起挑战,战胜自己。第二个片段作者从《小王子》的细节出发,在一个小片段中悟到,所谓美好的一切,有时候它更多地存在于我们的心中,只要拥有一颗单纯浪漫的心,我们便可以像小王子一样,拥有美好的一切。第三个片段是《童年》一文中一个重要的语段,“浪漫的幸福与绝望的痛苦”组成了文中小主人公的所有童年生活,但只要心存希望,未来一定能迎来阳光。三个同学通过自己真实的感受,在叙述与评论中,进一步升华了文章的意蕴,翻出了原作的另一番天地。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第四单元知识点 篇9

system系统,体系

solar system 太阳系government systems政府体系

interest vt.使…感兴趣

常用:Sth.interestSb.interested adj.感兴趣的interesting adj.令人感兴趣的 eg: What he said interested all of us.We are interested in the interesting story.1.根据一个普遍接受的理论,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这次大爆炸把物质射向四面八方。(背过)

a widely accepted theory,the universe started with….throw matter in all directions.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东西,前面加定冠词the, 例如:the sun, the moon, the earth, the university, the world.但是名词前若有adj修饰,一般用不定冠词a/an。例如:There is a big moon in the sky.Start/begin with 以…开始;to start/begin with首先=first of all

wide adj.&adv.Wide做副词表示具体的宽He lay here, with his eyes wide open./ wide awake.widely adv.修饰抽象的 广泛的 The book is widely read.Direction表示方向常和in,from搭配。从某个方向用from,朝某方向用in.in all directions 四面八方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朝相反的方向

例如:The woman went to the direction from which she came.这个女士走向她来的方向。

to do一般做目的状语,但有时候也可做结果状语,见课本第一段最后。Only to do结果发现常表示意料之外的结果。例如: She went to the supermarket, only to find/only to be told that all the salt had been sold out.2.be to do用法,自己列出。

settle 定居;解决;停留,落下;

使某人坐在某个位置;精神的镇静例如: We finally settled in Jinan.定居The question is hard to settle/solve.解决The bird settled on the branch.停留在树枝上My father settled himself in the sofa after work.坐在沙发上

The medicine can help to

settle your nerves.镇静神经3.last VI持续维持 其后的介

词for经常省略。The meeting lasted(for)three hours.4.in time ①及时 in time to do/ in time for

②最终,迟早。相当于sooner or later ,eventually例如:

We were just in time for the flight.= We were just in time to catch the plane.Don’t worry.I am sure things will get better in time.辨析:in time/ on time/ at a time(一次,每次)/at one time(曾经,一度)/ at times=sometimes(有时候)

5.atmosphere ① 大气层,经常与定冠词联用 the atmosphere ② 气氛,氛围例如:

An atmosphere of tension(紧张)filled Japan after the

earthquake.The atmosphere over dinner was warm and friendly.6.As the earth cooled down,…..as在本句中为连词,翻译为:随着。可以和with复合结构互换。例如: As time goes by, we are older and older.= With time going by,…11.unlike prep.不像

Unlike his brother, he is diligent.不像弟弟,他很勤奋。

It is unlike him to be late.迟到可不像他的风格。

I dislike eating fish.I like eating meat.我不喜欢吃鱼,我喜欢吃肉。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天气怎么样?

He is likely to come.= it is likely that he will come.他很可能回来。

12.be fundamental to对…至关重要,基础fundamental differences根本的不同

13.make it possible for life to develop 为make+宾语+宾补的结构 在此it形式宾语,不定式为真正的宾语。宾补可以有多种成分充当,但不能加ing形式。例如: We made him president.我们选他做总统。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make the room clean.I spoke aloud to make myself heard.让我自己被听见。The mother made the boy do his work all day.被动 The boy was made to do his work all day.14.multiply 繁殖,增加,乘例如:

Cells multiply by means of cell division.The answer is 30 if you multiply 6 and 5.Your effort will multiply your chance of success.15.call A B 叫...A是B

The boy called Jim is a kind boy.I lived in what you called Greece.16.for the first time 第一次,为介词短语,一般做时间状语。The first time为连词,连接句子

It is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sb.have/had done sth.例如: Today, I climbed on the Qianfo Mount for the first time.I fell in love with the car the first time I saw it.It i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ve visited the city.lay eggs下蛋 lie – lied---lied撒谎 lie—lay—lain 躺,位于 lay—laid—laid 放置,下蛋He laid the books on the shelf.他把书放在书架上了。The hen lays an egg a day.这只母鸡每天下一个蛋。

He lied to his mother.他对母亲撒谎了。

18.exist

不及物动词,不用于被动语态,不用于进行时态。名词:existence/

come into existence =come into being 形成,产生例如:

There exist warm-hearted people everywhere.We can’t exist without water.No one knows when the earth came into existence.19.remain vi&link-v 保持,维持,仍然,剩余

the remaining money 剩下的蛋糕

I am sorry.My work remains unfinished.After many years, he remains single./ he remains a teacher.The problem remains to be solved.It remains to be see whether we can finish it in time.20.spread伸展;延伸;(消息,火)等蔓延,传播

The news spread through the school quickly.The mother spread a cloth on the table.The fire spread quickly, but all the people were able to escape.21.thus adv相当于therefore 因此

The universities have expanded, thus allowing more students to get a higher education.He forgot to turn on the radio and thus missed the news.He knocked out Tom, thus becoming the champion.22.in one’s turn轮到…./ by turns 轮流/ in turn ① 依次,轮流 ②反之,从而/ in return(for)作为回报 例如:

Today, I am in my turn on duty to clean the room.The two brothers looked after their sick mother by turns.I gave him some money in return for his help.= He helped me.In return, I gave him some money.高考再现:

A clean environment can help the city bid for the Olympics, which ________ will promote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26.block out 挡住(光线和声音等);忘记,抹掉

The tall building blocked out the sunlight.31.倍数表达法:

A + 动词+倍数+as… as…… A + 动词+倍数+ more than….A + 动词+倍数+the +n+ofA.in natureB.in returnC.in turnD.in fact

23.prevent/keep/stop …from….阻止。注意keep后的from不能省,省掉意思就是使…一直干….Shelter/protect… from…保护…免受….The heavy snow prevented all of us(from)arriving at school on time.The sunglasses can shelter us from the sunlight.24.depend on

依靠,依赖;取决于

When we are old, we have to depend on our children to earn money.Whether you will stay or not depends on you.It/that depends.看情况吧。高考再现:

----How often do you eat out?----_________, but usually once a week.A.I have no idea.B.it depends.C.as usualD.Generally speaking

25.the year to come= the coming year在将要到来的一年。To come做后置定语】

She wanted to block out the unhappy experience.27.visit n&v visit sp.Pay a visit to sp.We are going to pay a visit to/visit the USA in the holiday.28.explain sth.to sb.= explainYou had better explain to your mother the thing.29.lessen

The pain is lessening

after taking the medicine.The government takes measures to lessen the impact of the earthquake.30.get/be close(adj.)to靠近close adv.具体的近stand/sit close(adv.)toclosely 抽象的 仔细地,严谨地 密切地

The child examined the animal closely.31.as…as结构中,若中间为第三人称单数名词需要这样:as+adj.+a/an+n+as

He is as kind a boy as you

.= He is a boy as kind as you.例如:

The hall is three times as large as our classroom.= The hall is three times larger than the classroom.= The hall is twice the size of our classroom.32.now that 既然,和since相当,有时候that会省略。

Now that everyone is here, let’s begin our class.Now that you have got such a chance, you might as well(不妨,最好)make good use of it.33.break out(战争,疾病,灾难)的爆发,无被动语态when did the first world war break out? break up 分手,解散,粉碎,假期放假,成为碎片

break out 出故障,抛锚;失败;身体或精神的垮掉,分解34.watch out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第四单元知识点 篇10

第八课:探问生命

1.生命的特点: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也是短暂的。

2.我们每个人都难以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向死而生,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

2.每个人的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它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幸运。3.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4.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

5.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第九课 珍视生命

1.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适量运动、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护视力、远离烟、毒品等。

2.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

3.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

4.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5.挫折的含义:遇到的阻碍、失利、和失败。6.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7.挫折包括三个方面:挫折情境、挫折认知、挫折反应。其中挫折认知是关键因素。

8.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产生这些负面情绪是正常的。

9.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10.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提高抗挫折能力的方法):①欣赏、培养幽默感。②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③考虑并接受最糟糕的结果。④关心、帮助他人。⑤

培养某方面的兴趣。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1.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2.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点地建构自己,形成“我的人生”。

3.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4.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5.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

七上《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标★的题目需重点背诵)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 探问生命

8.1生命可以永恒吗

1、生命接续的意义?

①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

②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

③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④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

8.2敬畏生命

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为什么说生命至上?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

①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②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③生命至上,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2、如何敬畏生命?

①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②我们不能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③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而且应该做到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

第九课 珍视生命 9.1守护生命

1、如何爱护自己的身体?

①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②要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不能做出过激的行为,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③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2、如何养护精神?

①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②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

③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3、灾害自救自护方法

(1)火灾逃生方法:

①保持镇静,不贪恋财物,迅速撤离;②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撤离;③不搭乘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④不盲目跳楼,可沿窗户外墙结实管道逃生自救。

(2)地震逃生方法:

①保持冷静,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有序地撤离到安全的地方。②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躲在各自的课桌下。③如在室外,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树木,撤离到空旷场所。

(3)安全游泳注意事项:①选择安全的游泳场所;②游泳时要有有成人带领,不私自下水;③游泳前要做好热身活动。

(4)如何援助落水者:①向有成人的地方高声呼救,不贸然下水救人;②向落水者抛放木块、竹杆、自制浮具;③拔打“110”报警电话求救。

9.2增强生命的韧性 ★

1、挫折的积极影响?

①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②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 ③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2、如何面对挫折,发掘生命力量?

①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②我们要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③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10.1感受生命的意义

1、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

①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

②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③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

10.2活出生命的精彩

1、怎样拒绝贫乏,让生命充盈、丰富?

①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

②热爱生活,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③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生命得到滋养。

2、为什么要拒绝冷漠,让生命温暖?

我们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不仅能将自己的生命照亮,而且可以温暖他人、照亮他人,甚至温暖世界、照亮世界。★

3、怎样拒绝冷漠,让生命温暖?

①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生命拒绝冷漠。②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

③让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4、让生命充盈的具体做法/传递生命温暧的具体做法

①为灾区捐款; ②义务植树; ③到敬老院参加志愿活动 ★

5、怎样看待伟人的生命价值?

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其地位的高低,而在于他能够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6、平凡人怎样书写生命价值?/如何在平凡创造中伟大?

①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第四单元知识点 篇11

在初中教学中, 大部分教材是以单元为基本组成形式的, 英语教材也不例外。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在单元内设置了性质相同、形式相异的学习活动, 教材的编排体系遵循传授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规律。教师在单元教学的过程中, 需要在一定的连续时间内完成多种具有内在联系的教学活动, 从而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张华2000) 。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主要围绕英语语言、英语思想以及英语文化等内容组成不同的单元, 不同单元具有一定的递进性, 从而使学生通过系统性的学习获取一定的语言知识, 并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的每个单元都设置了单元标题句, 学生通过单元标题句可以了解该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以及主要内容。因此, 在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正确解读和拓展单元标题句,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领悟教学目标, 对教学活动进行更合理的安排 (李晓蓉2013) 。

一、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的基本结构

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一共有5册, 其中, 七年级、八年级教材被分为上、下两册, 九年级教材为一册。全套初中英语教材共设置了78个话题, 每个单元的话题都是由标题句引入的, 大部分话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 大多数的单元标题句包含某一功能项以及与该功能项相关的多个句式, 同时还包括实践该话题的必要策略 (宋运来2009) 。以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八年级上册教材为例,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标题句为“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该单元的话题为“Free Time Activities”, 语言功能为“描述你在日常生活中常做的事情”, 要求学生掌握多种句式, 如how often以及why引导的句式, 同时也要求学生掌握多种频率副词的用法, 最后指出具体的学习策略。

二、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编排的理论依据

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是以长期以来的英语教学为事实依据的, 以句子为单位的英语“听说法”是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 (姚小鸽2014) 。根据“听说法”的相关理论, 在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语言时, 教师可以采用句式操练的方式, 帮助学生完善英语语言知识系统, 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习惯和英语语言意识 (薛晓玲2011) 。

在20世纪末, 我国教育界提出了“结构+功能”的教学理论, 认为任何一种语言从本质上看都是一种社会符号。因此, 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 应将英语看成一种系统性的符号进行教学, 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与语言交际能力。现阶段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在结构安排方面遵循了“结构+功能”的相关理论, 在编写的过程当中, 不仅重视语言培养的目标, 同时强化语言规律的习得与养成。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的每个单元都为话题设置了对应的语境, 同时选取对应的语言结构来实现语境功能, 将英语的交际功能以及词汇的语用意义嫁接到句子中, 使语言具有多重效应。

三、解读和拓展单元标题句的理论依据

在我国现阶段的初中英语教学中, 从教学资源研发、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到教学评价都必须以《英语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 为基本依据, 体现该课程的学习目标以及性质。因此, 初中英语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标准》, 了解其所包含的教学目标以及相关理念 (丁振月2011) 。现行的《标准》明确规定, 初中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 提倡通过体验、交流、合作等方式学习相关知识。同时, 《标准》制订了分等级的培养目标, 其中所规定的第三、四、五级的口语教学目标分别为:能与他人沟通自己较为熟悉的话题;能与他人沟通生活中常见的话题并给出简单的点评;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生活中的各种话题并能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在《标准》的指导下安排具体内容, 所有的话题都是通过一种概念性的单元标题句呈现的, 在单元标题句后安排一些具有一定功能的语言项目以及语言结构。

教师在教学时, 可以按照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的基本结构, 从单元标题句出发,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 从而使学生在使用英语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中获取必要的语言知识 (韩刚2009) 。

因此, 教师在教学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的不同单元时, 需要从解读单元标题句出发, 根据解读过程中所获取的信息设计单元教学。以教授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八年级 (上) Unit 1H ow often do you e xercise?为例, 教师可以从四个不同的层面对该单元标题句进行解读:第一, 在该单元标题句中所出现的频率副词often与frequency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可以促进学生回忆已经学习过的频率副词;第二, 从句式角度来看, 该句的时态是一般现在时, 教师在授课时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的活动, 并与一般现在时进行联系;第三, 针对该标题句,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用英语进行表达, 使英语教学的语用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这与《标准》要求有高度的一致性;第四, 教师可以创设逼真的场景, 增强学生对此句的理解。

四、对单元标题句进行解读和拓展的实际意义

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 遵循以单元标题句为核心的基本思想。因此, 教师有必要正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思想, 以单元标题句为基础拓展教学, 实现《标准》中所规定的语言运用能力目标。

传统的初中英语教材的编写以“结构+功能”为基础, 课堂教学以句式操练为主。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研究的不断深入, 教育界逐渐认识到以对话形式模拟实际交际对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这种教学思想在我国初中英语教学中不断发展, 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上文中提到的“结构+功能”的教材编写思想应运而生, 同时成为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编写的主要思想。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突破传统的英语实践观念, 重视我国现阶段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状况, 强调语言的社会功能 (邵燕楠、黄燕宁2013) 。

在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中, 各单元都是以标题句为基础的, 通过标题句可以明确英语的语用功能, 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语言功能可以传递事物的相关信息, 同时检验信息的真实性, 例如, 在Unit 6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中, 该标题句可以被用来陈述个人的特征。学生在学习该标题句后, 就可以根据已经学习的词汇对自己的个性特征进行表述, 并向他人传达某些观点或者对某事的态度。另外, 当该标题句被用于不同的语境时, 必然产生不同的语意。一般情况下, 初中生在使用英语表达信息的过程中都倾向于表达自己的经历与情感。例如, Unit 10的单元标题句为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 该句充分说明了说话者的喜好。

总之, 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的编写以科学的实践观为支撑, 以标题句为单元话题, 同时在教材目录中明确可能涉及的话题内容, 对该话题结构以及语言结构进行了必要的处理, 指明话题相关的词汇以及相关的执行准则, 从而使教材重点一目了然。

结束语

大部分初中英语教材是以单元为基本形式组织相关内容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深入解读与拓展单元标题句, 这对提高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丁振月.2011.人教版《新高中英语》教材中学习建议板块的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

韩刚.2009.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建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李晓蓉.2013.高中英语教师对人教版新教材的适应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邵燕楠, 黄燕宁.2013.学情分析:教学研究的重要生长点[J].中国教育学刊, (2) :60-63.

宋运来.2009.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薛晓玲.2011.人教版与外研社版高中英语教材比较[J].聊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 :217-218.

姚小鸽.2014.教材内容重构的价值、限度及方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上一篇:岗位、部门质量管理职责下一篇:数学游戏化教学